為何唐代以前單字名較多,而之後兩字名就逐漸占多數?
自我感覺分水嶺是在唐宋?
三國以及兩晉基本史書人物,曹操,石勒,謝安,苻堅。。。名字都是兩個字。
隋唐開始三個字的名字開始呈上升趨勢,但總體還是兩個字多。
感覺到明朝的時候,大部分歷史人物就是三個字的名字了。
這中間原因是什麼?
在量化歷史研究中,我們會用到許多原本看起來與歷史文本無關的變數,比如小冰期的開始和結束影響朝代變更、玉米和紅薯的種植帶來的人口變化、勞動力的稀缺與工業革命等。在回答了「根據某網站統計,重名前五位的人,大部分都是 80 後,這是為什麼?」這個問題後,我突然發現,名長度其實也是一個可以用在量化歷史研究中的有趣變數。
首先來看一下歷朝歷代史書中的姓名情況。上表來自張書岩的《單雙名問題考察》,他將二十五史中出現的所有姓名進行了分類。首先可以看到,中國的單名率最高的時期出現在東漢、三國與兩晉時期,幾乎所有該時期的人物都是單名。在兩晉之後,雙名率突然上升。單名比例在而後的一千多年中圍繞著50%進行波動,而在清朝時下降到了25%。
上表來自張書岩的《單雙名問題考察》,他將二十五史中出現的所有姓名進行了分類。首先可以看到,中國的單名率最高的時期出現在東漢、三國與兩晉時期,幾乎所有該時期的人物都是單名。在兩晉之後,雙名率突然上升。單名比例在而後的一千多年中圍繞著50%進行波動,而在清朝時下降到了25%。
東漢時的單名率突然上升,以及兩晉後單名率的再次下降,歷史學界對此有這樣的解釋:
漢晉時期,單名所以流行,一是因為在嚴格的避諱禮制的約束下, 二名「因其難諱」之故也;二是由於漢末王莽曾有「令中國不得有二名」之制以及附會古禮「譏二名,二名非禮也」的說法,通過「復二名」表示對其政敵懲罰的舉措,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故有「後漢無複名者」之說。
然魏晉南北朝大動蕩時期,傳統的禮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壞,「憲章禮樂,寂滅無聞。」政權更迭,諱禮難從。尤其是少數民族紛紛入主中原,對中原傳統的文化制度和習俗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命名方面,他們仍保留本民族的名字而不用單名,或是雖採用漢姓而仍用本民族的複名,由此,造成了這一時期複名逐漸增多。正如沈德符所言:單名「至魏晉後,漸不復然。至五胡盜中原,胡名遂用三四字者」。
上文摘自閆廷亮的《唐人姓名研究》。在隋唐之後,由於修譜風氣的興起、人口膨脹導致重名增多、對審美的要求等原因,雙名比例穩定在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東漢、三國與兩晉時期史書中幾乎沒有雙名的現象再也沒有出現。
但是,單名、雙名的變動並不僅僅出現在王莽篡漢到南北朝的幾百年中,中國的單雙名比例,一直在被一種神秘的力量驅動變化。使用《中國歷代任務傳記資料庫》數據,我們可以對中國的單雙名變化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數據包括中國曆朝歷代36萬個歷史人物的資料,如姓名、出生年月、出生地點等。該資料庫現主要包括唐朝至清朝的歷代人物索引、生卒年表、墓志銘、正史與方誌列傳等。根據該數據,我們首先可以畫出每個年份出生人物的平均姓名長度:一張奇怪的散點圖出現在眼前。平均名長度在唐初顯著上升,第一次轉折發生在690年,隨後平均名長度一直下降至792年後再次掉頭上升,並在未來的數百年中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趨勢。
一張奇怪的散點圖出現在眼前。平均名長度在唐初顯著上升,第一次轉折發生在690年,隨後平均名長度一直下降至792年後再次掉頭上升,並在未來的數百年中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趨勢。
1200年,平均名長度再次急速上升。到1340年,區區140年中,單名人數由原本的50%下降至不到20%。
接下來,中國的平均名長度經歷了整個歷史上最詭異的變化——先是像乘坐過山車那樣直衝而下,平均名長度至1500年下降到了1.2以下,這意味著單名人數在這160年內從20%以下上升至80%以上。這還沒完,又140年過去,單名人數乘坐同一輛過山車逆流而上,1640年左右,中國的單名人數比例再次下降至10%左右。下表左邊2列和右邊2列分別表示1502年與1610年進士一甲與二甲前四十名,其單名和雙名的對比,一目了然——前者有9個雙名,佔22.5%,而後者卻有33個雙名,佔82.5%。緊隨這次劇烈波動的是一次較小的波動。平均名長度從1640年的1.9下降到1730年的1.7,又重新上升,在1910年回到了1.9左右。
緊隨這次劇烈波動的是一次較小的波動。平均名長度從1640年的1.9下降到1730年的1.7,又重新上升,在1910年回到了1.9左右。
上圖告訴我們的信息是,名長度不僅在朝代間具有很大差異,在一個朝代內部仍然存在劇烈波動。這些波動可能來自幾個方面。
一,人名的來源資料不同造成的波動
魏斌在《單名與雙名:漢晉南方人名的變遷及其意義》中寫道,即便是史書中單名大行其道的東漢和三國時期,底層居民仍然存在大量雙名。在王莽頒發「去二名」詔書70多年後,章帝建初二年的《漢侍廷里父老僤約束石券》中共出現24個人名,分屬於6個姓,單名、雙名者各有12人。
因此,是否有可能是姓名的來源文獻的變更造成了名長度變化?例如某些年份的姓名來自上層人士,而另一些年份全部來自底層人士呢?
檢查名長度變化的波谷與波峰——1500年和1640年——的所有姓名來源後可以發現,這兩個年度的姓名都有90%以上來自當年的進士登科錄、進士同年總錄以及科序齒錄,是一個人群的穩定樣本。因此,來源資料的變動不太會是原因。
二,人名來源籍貫不同造成的波動
第二種造成名長度變化的可能是個人的出生地不同。就1500年和1640年的姓名來源來說,即便都是進士,他們也可能存在時而集中於南方,時而集中於北方的可能。而一般來說東南地區的名長度可能要高於北方地區。為了檢查這種現象,我們首先搜集了從1500年到1640年每一個人名的籍貫,並計算其經緯度,最後將1500年至1640年的人口每隔十年計算一個「當年平均經緯度」,來反映當年的進士的來源地的大致情況。
可以看到,從1500年至1640年,數據中姓名來源地的平均經緯度其實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在1600年以前,姓名來源地的平均經緯度全部集中在武漢周邊的一小塊區域中,而這一百年間的平均名長度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來源地的移動,也不太會是原因。
可以看到,從1500年至1640年,數據中姓名來源地的平均經緯度其實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在1600年以前,姓名來源地的平均經緯度全部集中在武漢周邊的一小塊區域中,而這一百年間的平均名長度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來源地的移動,也不太會是原因。
如果這些姓名的來源地和社會階層都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那麼平均名長度出現大幅度波動的原因會是什麼呢?不妨將平均名長度首先移動平均平滑,再按照朝代分開,可得下圖:從上圖可以發現一個現象——除了持續時間僅有100年的元朝以外,其他四個王朝結束時,他的平均名長度總是處在上升階段的。
從上圖可以發現一個現象——除了持續時間僅有100年的元朝以外,其他四個王朝結束時,他的平均名長度總是處在上升階段的。
尤為有趣的是明清兩朝,他們都出現了一個共同的特徵——平均名長度在王朝初期出現大幅度下降,隨後觸底,再反彈。而當平均名長度反彈至王朝開始時的高度時,這個王朝就結束了。
我們不妨再次引用我在根據某網站統計,重名前五位的人,大部分都是 80 後,這是為什麼? - chenqin 的回答中關於建國後平均名長度的變化:不難發現,建國後的平均名長度的確經過了快速下降與90年代的觸底,現在正在反彈的過程中,但仍然距離建國初期的水平很遠。平均名長度和王朝的更替,再次產生了聯繫,其規律與明清時期如出一轍。
不難發現,建國後的平均名長度的確經過了快速下降與90年代的觸底,現在正在反彈的過程中,但仍然距離建國初期的水平很遠。平均名長度和王朝的更替,再次產生了聯繫,其規律與明清時期如出一轍。
無論是人口、政策還是審美等之前文獻考慮的因素,都不能很好的解釋王朝更替時平均名長度先降後升的異常波動。有什麼因素會在王朝開始和結束時保持一致,唯有在王朝中前期時處於低位呢?
似乎可以說,影響平均名長度的,還應當有一項神秘的因素。這項因素可能在影響平均名長度的同時還對國家的命運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我們還沒有理解。
註:本文首發《澎湃新聞》,知乎版本略有增加。謝邀…爪機排版渣,旅遊中無法查資料…全憑記憶…
古代…主要是漢代以及以前,講究的是雙名非禮。(當然不是一個雙名的也沒,只不過很罕見)就是名是一個字的,字才能兩個字。士大夫取名字一般都按照這個規律。而且兩個字要避諱也困難,雖然後來說可以只避一個,但父母君王的諱,一般都兩個字一起避的…比如坑爹的李世民,這兩個字太普遍了,把人活生生避死。觀世音都避諱成了觀音。文獻里的「民」統一寫成「人」,民部避成戶部。………………………………………
魏晉南北朝的時候,由於特殊信仰的關係,之,道,靈等字入名,且不用避諱…士族開始大量取雙名…這應該是一個契機,打破雙名非禮的傳統。以後取雙名的人越來越多,並且不局限這幾個字,也多半與信仰無關。……………………………………
後來家族聚居越來越頻繁,民間也紛紛聚族而居。排輩分開始有必要。如果只有兩個字的話,輩分沒法排,所以明清以後,基本都是三個字的名了。
單名盛行的確是從王莽新朝開始的——但是雙名復興卻不是一個事件造成的,而是草根逆襲造成的。
其實在王莽新朝之前,雙名雖然是平民用的,但是上層取雙名也是可以的,比如劉如意、劉弗陵。
但是王莽之後,雙名就被視為賤名了,在女性那不算——基本上有點出身的人都不肯用雙名的,三國志里出現的雙名如戲志才,就是賤名,事迹多不載。
此外如郭攸之的名字,這是信奉五斗米教的象徵——類似的有王羲之王坦之等等。
那麼雙名為什麼又殺回來了呢?
在整個晉朝幾乎沒有士大夫是雙名的,五胡的人不算,北府軍中有一位孫無終,算是雙名中比較出名的,是底層出身。
到了南朝還有蕭道成,謝靈運,劉義隆等等,這時候貴族們取雙名也無妨了。
但是自從南北朝以後,雙名的概率就提升了——因為老百姓翻身了,平民之中出現了不少的人走入了上層社會,雖然這個時候單名仍然是貴族社會的主旋律,但是雙名也趁著亂世漸漸火了。
再後來,雙名終於奪回了自己的尊嚴,不再被視為賤名了!
所以,雙名的崛起,幾乎可以說是草根階層的逆襲。——以上僅僅從社會層級方面討論,歡迎補充。
我自己是雙字名。起這個名字除了防止重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的中間名是家族的輩分。相信大家應該都能明白。三字名很多都是這樣起的。姓?輩分?名。在我老家的村子裡。只要你說出名字中間那個字大家就知道彼此的關係了。隸屬哪個分支。相互怎麼稱呼。所以我經常要叫一些小孩子叔叔。也有叫老人哥哥的時候。感覺如果社會穩定大家就開始趨近於大家族發展。大家族再聯姻生成更大家族。應該也有這方面原因吧。
先秦的《禮記·曲禮》規定「二名不偏諱」,意思是說:如果兩字為名,只諱言其一字,另一字可以不諱。隨著避諱制度的漸趨嚴密,「二字不偏諱」也成非禮了,不如起個單名,大家方便:「一字為名令難言而易諱」。
王莽崇古,更是把這一習慣徹底固化了。他的一個孫子王宗畏罪自盡,被改回原名王會宗以示懲戒。至此「不二名」成為上層人士取名的慣例。
中國進入大分裂、大動蕩的時期,出現五胡亂華,少數民族紛入中原,避諱制度遭受嚴重衝擊。避諱既無定製,寬嚴隨意而異,這一來,取名字也就不必再顧慮便不便於避諱。於是,神州大地複名又逐漸多了起來。
王朝發展,逐漸各個方面趨於穩定,於是文教也開始興起,在名字影響未來的思想下越是文化發展起名越複雜,越有意義,自然越長。比如在我老家浙江,吳越之地文風鼎盛,姓名複雜而且都是在古籍中摘出來的。。。至於現居陝西,當地起名各種隨意,一個字隨便糊弄。。。吉利就成。。。
古代有身份的人基本上除了名,還有字,例如:司馬遷,字子長;李白,字太白
在《這個歷史很靠譜》裡面有這麼一段:在中國古代,你叫人家的名,跟罵人一樣,只能叫他的字。你看咱們這些電視劇里,叫譚嗣同為嗣同兄。這樣嗣同兄非抽你不可。你這麼叫,你挖人祖墳不是?《走向共和》里李鴻章那麼大歲數,見了梁啟超,也是「卓如啊」而不是「啟超啊」。馬超給蜀國皇帝上書,孟德殺我全家百餘口,他殺了你一百多口,你還得叫他孟德,要不然證明你這個人沒文化。公瑾如何如何,孔明如何如何,你不能說諸葛亮怎麼著,周瑜怎麼著,那不行。名是自稱,別人不能叫,只有皇帝是可以叫你名的,並且參見皇帝也必須要自報其名的。而蕭何見駕可以不報名,只要說臣見駕就完了,不用說臣蕭何見駕。這也是特權之一。
題主有一點說了不確,明人並非大部分是雙字名,明代有相當一段時間盛行單字名,後來又有很長時間盛行雙字名,在明代內部有非常明顯的時代特徵,很多讀過明代史料文獻的人對此都會有印象吧?
反對數據帝的答案,樣本太少且不具有代表性。
這就好比IPV4和IPV6……
感覺是兩晉相交之時,對比三國時候突然多起來了,比如王羲之王獻之謝靈運顧愷之等等
我贊同排名第一的答主的答案。
下面是我對其中規律的思考。
雙名的一個重要作用是標記家族行輩。對於從史書上來的人名,雙名增多正是家族勢力瓜分國家的現象使然。
眾人以為王朝的消亡是皇帝昏庸?呵呵...
吃晚飯去了。
對了,建國以來的情況和古代有明顯區別,請各位不要舉報。沒人考慮上古漢語單個漢字的讀音比中古以後的要複雜這件事么?
------------
終於有時間上知乎了,補充一點我的腦洞。
比如為啥魏晉的時候很多人叫某某之比如王羲之陳慶之祖沖之,你猜有沒有可能是韻尾從以前的單字讀音上面脫落,變成了單獨的字呢?就像現代漢語翻譯外文那樣,漢語中不能發出來的韻尾需要補充成單獨的漢字。
讓我來回答!讓我來回答!!首先,十分贊同第一的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249823/answer/32462985
-------------------------------------
先說古人的名字,也不盡然都是兩個字,但至少這裡的古人是指在新朝到南北朝這段時間(不具體)的古人是這個現象。而且也不能簡單地說成是「兩字"居多,這種說法不對,應該是單字名。如:諸葛亮,姓諸葛,單字亮。淳于瓊,姓淳于,單字名瓊。
在說說原因吧:有一種說法,古代分名為名和字兩部分,名一般是不多叫的僅僅出現在正式的書面中,至少在漢文化昌盛的時期,人與人之間還是互稱字不稱名。所以名僅僅是個象徵,真正富有含義的還是字。如:雲長,孟德,翼德,玄德。(不重了吧?)所以,名並不是能代表一個人稱呼的唯一度量,也就不會那麼強調區分。
又有一種說法:新朝-兩晉南北朝之間風行單字名,說來這個新朝就不得不說到一個穿越皇帝---王莽。當時他崇尚復古儒術,每個細節都要經過他的改革,包括地名,人名。古人以單字名為尊為貴(先秦除外,那個時期的姓名需要另說)。舉個栗子:王莽有個孫子想篡權,貌似叫王宗(請自行百度),他行為敗露後自殺,於是作為爺爺的王莽就把這個罪人的名字改回為曾經的王復宗。所以給了百姓一個信號,雙字名不尊貴,與犯人的格式一樣豈不是不好么?於是百姓也就習慣了單字名了。
還有一種說法:古人實際上除某些特殊時期(明代以前)是單字 雙字名都用的,尤其是皇家貴族,皆以單名,如漢家的一大堆皇帝,劉弗陵後來叫劉陵,劉病己叫劉詢。一來是單名比較高貴的不成文規定,而來是為了避諱,如果你起個雙字名兒豈不增加了犯名諱的概率?
當然歡迎各位專家噴我!
任何歷史現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我覺得,名長度也應該是與當時歷史、文化背景相關的,至少應該與避諱和人民的文化水平相關。
第一,中國王朝的避諱制度是非常嚴格的,尤其是王朝剛建立的時候,由於立威的需要,執行得會更嚴格,詳細例子可以參考朱元璋時代的避諱。在這樣的情況下,取單名的麻煩會比雙名要少。
第二,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中國的取名傳統都是不喜歡與別人重名的,為此,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都是喜歡雙名較於單名的。但王朝交替時,一般都是戰亂頻繁的,相對穩定時期,人民的文化水平會下滑。
這兩個原因就能很好地解釋為什麼名平均長度在王朝中前期會比王朝中後期短。
難道不是因為人越來越多怕單名重複?
沒有做過相關研究和文獻查找,僅是個人看法:
古代中國社會是一個以血脈為基礎的宗族觀念特彆強的社會,在這樣的一個社會裡,很多時候人與人的關係就是誰是誰的父親,兒子,兄弟,後代,祖先之類的問題,比如祖上有誰誰比較厲害後代就覺得很榮光,而後生里誰誰比較出挑也常被拿出來炫耀。
那麼在一個宗族裡,特別是比較大的那些大宗族裡,這就產生了一個如何避免和先人重名和如何標識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問題。於是為了解決這則問題,產生了大殺器———家譜。
家譜往往按照代數來傳承,每一輩人取一個共同的字,然後另一個字自己去取,只要同輩不同名即可,比如同一輩人都叫楊紅X。這樣既絕對避免了和祖上先人的不敬,也加強了同輩血親的標識和聯結,實在是減少了很多取名字的煩惱。在一定人口基數的環境里,如果是兩個名字居多,要取一個相對獨一無二而又意蘊豐富的名字實在是太難為人。
另外,在秦漢時期,姓基本開始固定,但是那時候的姓氏應該是有挺多的,有的還在以地方為姓氏,姓氏多樣性還比較豐富,人口也較少,取單字名還不至於太麻煩。然而隨著後期人口發展,大的姓氏族群興起,單字名就越來越不便利。
並且,一般戰亂年代,或者王朝初期,人口少,流動快,聚集大族較少,取名可隨意。然而隨著王朝進行,同姓聚居地越來越固定,人口量逐漸升高,雙字名也就越來越多了。
還有就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有些姓氏被淘汰,有的始終維持在低水平,而有的大姓人口則越來越多,對雙字名的好就會很明顯。
另外,雙字名可以兩個字,多加一個字就多一些內涵和美好的祝願,想來除了多叫一個字不方便,還是挺不錯的。但是,古人很多人都不直接叫名,多叫字的咯。
個人觀點,不對的地方還請麻煩指正,謝謝!
別的不知道,三國里曹操早期謀士有個叫戲志才的,一直因為是雙名被人認為出身下賤
王莽上台後,做過去二名的命令。
之後雖然東漢復辟了,但是雙名不光彩的風氣缺遺留了下來。
只要知道一點就可以,古制單字為貴,雙字為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