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上所謂的門閥,士族到底在當時是怎麼的一個盛況?是怎樣興起?又是怎樣衰落的?
因為經常看到所謂的漢朝,三國,魏晉什麼的講門閥勢力,士族勢力,甚至說很多時候皇帝都需要屈服於這種勢力,那麼有人能詳細的講述這種看似很玄幻小說的存在么?
有本書叫做《東晉門閥政治》完美地解釋了你的問題,而且寫得很好看,竊以為比小說都好看。田餘慶先生寫文章,就是好看啊。
大體上回答一下士族門閥是怎麼興起的。東漢年間,土地兼并出現大地主,又因為當時書籍難得,經學基本在門戶內流傳(這個門戶不指血緣,是師門),所以出現了一部分人對經濟和知識的壟斷。而東漢以後又以儒道治國(霸王道雜之,但是具體到取士上還是偏儒家的),所以對知識的壟斷就相當於對官位的壟斷。而當時實行孝廉制度,基本上就是推薦,這個又是講關係的存在,所以就出現了世代公卿,這些人要錢有錢(大莊園,兼并土地),要人有人(部曲、佃客、奴婢,總之就是依附民很多),要官有官(四世三公),要文化有文化,要武力有武力。所以就逐漸脫離了朝廷的控制。東漢末年的大亂多有這些人的參與。
西晉建國就是這些人在支持,所以設立五等爵制度以及占田制、九品官人法,徹底在制度上對士族加以規範。當然,這些制度,比如占田,其實還是對士族的限制,因為實際上大家占的比規定的多。但是無論如何,起碼其在制度上肯定了士族的合理性。西晉末年喪亂,衣冠南渡以後建立的東晉王朝,是士族門閥到達頂峰的時代。而大多「玄幻」的事,都發生在這個時期。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過是皇權不振。因為司馬氏渡江以後基本光桿司令,連宗室成員都沒幾個,別說其他。自己性命都掌握在那些大族的手上。算是皇位雖存,主威久謝。晉元帝登基的時候要拉著王導一起登皇位受朝拜。王敦造反兩次,在京城的王導一家啥事沒有。後來的庾氏、桓氏、謝氏、王氏(太原王),輪流執政,皇帝只不過是一個籌碼而已。東晉沒有顛覆,主要還是士族之間勢力的平衡,就是誰都不服誰,這個平衡有幾次險些打破,但是還是維持著,最後被出身流民帥的彭城劉氏打破,也是時也命也了。
但我認為其實在政治上真正的門閥體制只有東晉一朝,南朝北朝,隋唐自然不必去說,都是皇權政治,士族名位雖高,卻不得不在皇權之下。官僚機構整體上可以對皇權產生制約(這個制約一直和皇權政治相始終,不是中古特有),但是某一些士族家門卻不能與皇權分庭抗禮。雖然如此,士族的社會地位卻一直很高,甚至會高於皇族。士大夫非天子能命。也就是哪些人是士族,皇帝說了不算,皇帝說你是士族,人家老士族還是不帶你玩。這個南朝皇帝如此,隋唐還是如此。唐太宗不忿,修譜把皇室放在第一,又如何?將山東大族列入「禁婚家」(就是禁止他們私下聯姻)又如何?人幾百年的冠冕,還是天下士子心中的貴族。一直到唐代中晚期,門閥士族的社會地位反而有迴光返照式的加強。當然,那是最後的餘暉了。唐末動亂,加上五代的混戰,耗掉了士族最後一絲活力,宋代就是徹底的平民社會了,布衣卿相之局從此開始。
在另一個問題里寫得很清楚了,直接抄過來。
東漢末年,在亂世中博弈的,就這麼幾個階層。
世家門閥,從東漢到東晉壟斷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強大階層,他們有兩大政治訴求。一是壓對寶,門閥豪強之間也競爭激烈,沒壓對寶家族有覆滅的危險,比如把寶壓在袁紹身上的河北大族官渡之後不是被滅就是邊緣化,而把寶壓在曹操身上的潁川文士門閥則賺得盆滿缽滿,在整個魏晉都是舉足輕重的力量。
這是門閥和曹操這樣的「明君」利益一致的地方,而是他們的訴求二,則是門閥和「明君」利益相悖的地方:門閥需要的是一個弱中央,或者說弱皇室。因為門閥的經濟基礎,是「佔山護澤」,兼并大量的土地經營莊園經濟。他們兼并的對象,是自耕農,而自耕農又是中央皇室的經濟基礎,政府的賦稅和兵役都需要自耕農來承擔,這就使得門閥的莊園經濟,跟政府的經濟收入,完全是互相衝突此消彼長,說得不好聽點,門閥是喝著皇室的血壯大的。所以當曹魏開始打擊豪強加強中央集權的時候,門閥大族全都倒向司馬氏。
小型豪強和寒士。小型豪強的代表,許褚、李典,許褚「聚少年及宗族數千家,共堅壁以禦寇」,李典「合賓客數千家在乘氏」,寒士代表,郭嘉、劉備、諸葛亮。小豪強更具地方特性,不像世家門閥是大官僚與大家族的結合,對權力要求不高,訴求更務實,希望有「明君」能夠保境安民,讓自己的家族不被黃巾之類的流寇侵襲,能穩定的當土財主。
而寒士,也就是小地主的訴求,是希望突破士族對官場的壟斷,獲得成就功業的機會。東漢到東晉取士,名義上是選州郡賢達,實際已經被士族壟斷,大家出門碰到先自報三代家門,家世牛逼你就牛逼,家世差一點就各種被鄙視,當官也變得完全看家世。像桓溫這樣小士族出身的梟雄,位高權重的時候尚且被琅琊王氏之流鄙視為「老兵」,諸葛亮這樣失去父蔭的士族末流會被人看不起到什麼程度。因為小地主出身的精英們變得沒有出路,上升通道被堵死,他們渴望機會,這其中野心大一點的如劉備、諸葛亮,要麼想當大軍閥,要麼相當大軍閥的「肱股之臣」,野心小一點的,比如郭嘉,更注重自己的才華得以施展,對權位和財富看得相對淡一些。
皇室,或者說中央政府,前期是漢室,後期是曹氏自己,訴求是削弱門閥鞏固家天下。
平民,某種意義上說改變了歷史,其中大部分創造了一種歷史環境,他們的訴求是「耕者有其田」,能安心勞作安心過小日子,小部分平民精英比如張飛、關羽,和寒士精英一樣,渴望出人頭地。
貫穿整個東漢到東晉政治線索,就是皇室與官僚門閥的權力爭奪,平民和寒士階層儘管人數最多力量最大,但大部分時候都被壓制,極少參與到核心博弈來。從訴求上說,平民和寒士階層,是完全站在皇室一邊的,他們其實是一個經濟體的一體兩面,皇室「王黨」要保持家天下,就要天下有足夠的自耕農納稅服役,同時吸納底層的精英,作為皇室和底層的紐帶,而小農們也希望國家統一沒有戰亂,同時有個開明的政府保障他們不被門閥欺凌。
但這兩股力量在黃巾之前無法匯聚在一起,因為只有一個皇室高高在上,不可能和老百姓有太多接觸,皇室只能依靠官僚作為和平民階層互動的紐帶,但這紐帶已經成長為門閥,站在他們的對立面了。在朝中,皇室和官僚大臣互相牽制,在鄉野,門閥有莊園有武裝壓制自耕農,門閥又釋放出州郡低級職位吸引寒士和平民中的精英,使他們不忠於皇室而成為門閥的門生故吏。
皇室有限藉助寒士和平民階層的地方,就是從寒士和平民中培養出新的門閥,即宦官和外戚,來制衡傳統官僚門閥。比如曹操他干爺爺曹騰就是寒士出身,依靠皇室成長為宦官門閥,當然曹操他干爺爺還是很有賢名的,比張讓之流好太多。
如果沒有意外,一直這樣發展下去,東漢會直接進入東晉模式,官僚門閥越發坐大,皇室越發衰弱徹底喪失號召力,成為名義上的門閥之長,門閥間此消彼長,輪流坐莊,時不時逼宮篡位。不會有三國和魏晉,直接進入「袁與劉共天下」的局面。
不過老天有眼啊,給了「王黨」和平民階層一個機會。東漢末年已是王朝末期,人口爆棚,土地的產出無法負載這麼多人口,於是吃不飽飯的平民被逼進入歷史舞台,「王黨」和平民階層短暫合流。
以亂世中唯一的「王黨」曹操為例。曹操為重建「王黨」的威權國家,努力和平民階層合流,具體方式為「掌軍」、「耕者有其田」、「吏治」。
「掌軍」和「耕者有其田」實際上是一件事的兩面。歷朝歷代中央皇室的根本,都在於「軍權」在握,漢室不是沒有想重掌軍權,比如漢靈帝置「西園八校尉」,「初黃巾起,上留心戎事,碩壯健,有武略,故親任之,使為元師,典護諸將,大將軍已下皆令屬焉」,但很快引起門閥反彈,計劃流局。漢靈帝之所以失敗,不僅僅因為自身能力和門閥的反彈,更重要的是,重建一支軍隊,需要有能服役的兵源,和支持起這支部隊的糧草物資,說白了要有足夠自耕農納稅服役,同時皇室能直接管理,但此時鄉野間的自耕農因為門閥的兼并,分割凌亂,負責稅收的州郡吏和部隊的基層領導也都是門閥的門生故吏,忠於門閥大過朝廷。
而曹操拜黃巾所賜,有了突破現有體制另起爐灶的機會。比如武帝紀載,曹操破青州黃巾後,「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以及後來「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這其實就是黃巾流民武裝打破了原有門閥階層對土地控制,重新形成大量的自耕農回歸「王黨」政府的直接管理,為「王黨」建軍提供兵源和物資供給。所以說「掌軍」和「耕者有其田」是一件事,這就是平民階層和「王黨」合流的關鍵所在。
曹魏的軍制也是偏向於「王黨」中央集權,在朝的中央禁軍,絕大時候都由曹氏宗親統領,在外的邊疆鎮軍,多由忠於曹魏的非門閥出身的將領掌控,比如「五子良將」,當初把寶壓在曹操身上的比如潁川文人門閥,也只能把持文職,極少指染軍職。官渡之後曹魏勢力變強,軍紀上改「但賞功而不罰罪」為「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這其實是變相的打擊門閥武裝,掌控禁軍的曹氏宗親是不可能遭到實質的處罰的,更多時候是擁有部曲私兵的門閥「抵罪」。
而「吏治」,實際上是「王黨」和底層精英的合流。黃巾起義,天下大亂,但黃巾流民武裝只是起破壞作用,時局的走向還要看精英們的選擇,平民階層的精英這個時候分裂為兩部分。一部分加入了黃巾,成為流民武裝領袖,比如魏書程昱傳,「黃巾起,縣丞王度反應之,燒倉庫」,不少州郡的中下層官吏加入黃巾,就是因為這些寒門或者平民出身的精英深感自己在體制內已經走到頭,而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門閥子弟卻靠家世霸佔州郡的重要職位,成為他們的頂頭上司,所以毅然造反。
另一方面,黃巾流民武裝也打破了世族門閥對官場的壟斷,黃巾軍衝擊州郡殺掉了一批門閥出身的官僚,而時局緊張,那些僅靠家世居官者沒有能力處理這種局面,這逼迫門閥不得不接受寒門和平民中有才華的人,來接手他們的職位,以解決棘手的局面。曹操這個時候提倡「惟才是舉」,是借黃巾造成的外部壓力,吸收大量忠於曹魏的寒門和底層的精英,打破門閥對官場的壟斷,重新建立中央朝廷和自耕農之間的紐帶。比如郭嘉、韓浩這些寒士成為他的謀士或者技術官僚,程昱、滿寵、楊沛這些底層出身的能吏、酷吏鎮守州郡打壓豪強。
所以郭嘉說曹操和袁紹十勝十敗,除了個人能力,更多是在說曹操對整個社會弊病的了解,勝過袁紹。
曹操為什麼不稱帝呢?真的不重要,曹操死後,青州兵不聽號令明目張胆的離開洛陽,青徐依舊被臧霸、孫觀這些豪霸父死子繼的割據著,五子良將之後軍鎮也逐漸形成新的地方割據勢力,當初的心腹之臣成為新的勛貴門閥之後,也開始成為皇室的死敵倒向司馬氏,曹仁、曹真、曹休這些經受戰火洗禮的名將之後,掌握禁軍已是曹爽這樣的沒有能力的權貴公子了。
理想主義者曹操只是憑藉他的天才,和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在門閥的天下中,短暫的打開一扇屬於「王黨」的門而已,連他自己都知道,這一切不可能持久。如諸葛亮之岳父黃承彥之黃氏是荊州四大家族之一,黃承彥之妻蔡氏乃蔡諷之女,劉表妻姐。而蔡諷的姊姊則嫁予太尉張溫。此乃門閥士族也。
我傾向認為中國的門閥始於東漢,終於武則天。
漢之察舉制便是找來地方豪強代表進入中央當官維繫帝國。而後來光武帝是透過與地方豪強的的結合而建國的,漸漸形成力量強大的士族。如上述之諸葛亮,琅琊諸葛氏始西漢之諸葛豐。
到了三國根本上就是不同的豪族之間結合以爭奪天下,因為門閥間的作用,造成了曹操至死沒有稱帝,以及魏朝如此短命之原由。東漢士族壟斷知識與官位,而且是師門制,用半澤的話說"人事就是一切"。
曹操憑"槍杆子出政權"打出一片天,但是他的"低微"出身讓他得到士族的結合,即便是與之合作的潁川荀氏也在名份上不支持他。曹操一心的皇帝夢從"魏王"就可以看出,"代漢者當塗高"麻。後來代魏的司馬氏就是士族的代表,話說還可以追溯到司馬卬。
西晉可參考@卧看遊絲說的《東晉門閥政治》,司馬越因為血源太疏,需要士族的支持而找了王衍(琅琊王氏),而書中前部份有很好地寫了當時地方與中央之結合。
永嘉之亂後,東晉政權的誕生有一定的意外性,司馬睿與王導的南渡本身只是江南豪強在陳敏敗亡後需要與當時的中央結合的給果。而從司馬越與王衍兵敗敗東進可見本身沒有經營江南之意願。而司馬睿本身做為一個帽子,兩人南渡而來一切事都是王導在做,造成西晉之門閥高潮。
到了北魏來了個六鎮之亂,造成了後來以武川鎮為主來源的關隴貴族集團,所謂八柱國十二將軍,形成了新的門閥,這幾個家族是皇帝大家輪著做,明天到我家,西魏、北周、隋、唐等等。
而隋文帝搞科舉,煬帝這麼折騰就是為了搞其他家族,最後就由楊廣的表哥李淵做了皇帝。如果是瓦崗軍的李密也是關隴貴族集團,他家是八柱國另一個姓李的,當年隋文帝可以當皇帝就是得到李密爺爺的支持才成事。
唐高宗當年找武則天當皇后真的只是愛情這麼簡單嗎?武則天以前唐朝的宰相根本上全部來自關隴集團或七姓十家。李治原本的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那是七姓女,太原王氏話說是王翦之後,在晉朝可是權傾一時。還有蕭淑妃,那是蕭衍的後人,如果沒有唐高宗的允許武則天敢向她們發難?武則天的政治智慧可是頂級的。
武則天祖父在隋朝做過洛陽郡丞,算是寒族,到她爸武士彠傾家產支持李淵,令到家族地位上升可娶得隋朝後人楊氏,唐高宗通過武則天來打擊其他家族,連舅舅長孫無忌也不放過,長孫家可是北魏皇族之後,長孫無忌他爸長孫晟可為中國(隋朝)偉大的外交家。我記得@南山子回答過有關唐高宗,大家可以找看看,會了解更多。
到了武則天,武則天所做的一切基本上都是為了打擊門閥,酷吏政治,完善科舉等等。而武則天之後,中國門閥對政治的壟斷才算部份地結束。
毛說過。
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
可改成
一些家族勝利了,一些家族消滅了。這就是歷史第一次旗幟鮮明的反對前面的「士族亡於唐宋」的說法!士族是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準,在社會上形成的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門閥則是其中的一個特權階層。回到問題本身,簡單粗暴來說,「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就是門閥士族,OK,下面就不簡單粗暴地說說。
萌芽:王莽篡位,為此製造輿論,說王氏出於帝舜,意思是說老子家裡也是王孫貴族,並用法律手段公開宣稱他們的王姓是天下最高的望族大姓。 於是,門閥士族的玄幻傳說就這麼開頭啦。
確立:西漢中後期,土地兼并十分嚴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體的勢力。東漢政權也是在豪強地主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因此豪強地主在東漢王朝享有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於是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權,經濟上兼并土地,經營莊園,漸成割據,逐漸成為名門大族。
在東漢時期,當官主要通過察舉制和徵辟制,被舉薦的才能做官,所以門閥大族的子弟在察舉、徵辟中得到優先。然後官僚與自己的門生結成集團,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所以東漢後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人都是當地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門生遍於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領袖,所以門閥的兩個特點我們就很明白了,「世」和「大」!也就是世代承籍和聚族而居。
在這個基礎上,為了拉攏士族門閥,曹丕確定九品中正製為選官制度,就是門閥制度形成的標誌了。
代表:四世三公袁氏楊氏
袁紹袁術的高祖袁安通過察舉進入官場,官拜司徒;袁安的的兒子袁京官拜司空;袁京的兒子袁湯更牛逼,司空、司徒、太尉都干過;袁湯的兒子袁逢亦至司空,甚至袁逢的弟弟袁隗亦至司徒、太傅。是為四世三公。以袁安為起點,袁氏就此成為東漢有名的世家大族。
楊修高祖楊震、曾祖楊秉、祖楊賜、父楊彪四世歷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與東漢末年的袁氏世家並駕齊驅,聲名顯赫。
鼎盛:兩晉南北朝時期,士族制度得到充分發展,首先西晉建立後,司馬氏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對他們繼續實行放縱和籠絡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
到東晉時,因為東晉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所以東晉政權是司馬氏皇權和以王、庾、桓、謝諸大姓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處於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吳姓士族的聯合專政。那時士族門閥的勢力足以與皇權並立,甚至超越皇權,皇帝都要依賴士族的支持,門閥政治達到鼎盛。
代表:舊時王謝堂前燕
王導、謝安,皆為晉相,為六朝巨室。
漸衰:南朝後期,高級士族憑藉門第就可做官,而且世代控制官職,導致士族不思進取,不屑政務軍務。
這時又戰事不斷,淝水之戰里,一些庶族出身的將領脫穎而出,顯示出較高的政治、軍事才能,聲望與權力都迅速上升,比如南朝宋、齊、梁、陳開國諸帝均為庶族將領。加上農民起義不斷,寒族地主乘機以軍功崛起,在鎮壓農民起義的同時,進而典掌機要,控制地方,統帥軍隊,以武功稱帝,如劉裕、蕭道成等,打破了門閥地主一統天下的局面。
消而不亡:隋唐時期,君主開始致力於摧毀門閥了。楊堅廢九品,楊廣興科舉,衝破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門閥的作用;擴大了官吏的來源,為大批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識分子參政提供了機會;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繫起來,也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
可見科舉不僅給賦予最底層的人光榮與夢想,也出了歷來皇帝心中暗藏的一口惡氣。但這也觸動了當時門閥大族的利益,本來隋朝就和秦朝極為相似,都是表裡強大暗涌不斷,這也為為後來隋末動亂時門閥大族的反叛埋下了禍根。
到李世民即為以後,重新判定《世族志》,門閥制度遭受重創。
科舉制度完善後,皇權已經完全戰勝地方門閥權力,各大門閥在朝廷也不一定有很大實權,但是在地方實力依然不受太多影響,雖然仕途之路打開了,但是考試極難,那個年代不像現在,讀書不是你想讀就可以讀的,書籍數量極少都是內部流轉,控制著書籍的門閥大家依然控制著絕大部分的官源。每年趕考時各個門閥的考生總是浩浩蕩蕩一大撥,各個門閥勢力高中的官員到了朝廷里依然是結黨私朋,朋黨之爭到達頂峰。對此皇帝也是無可奈何。唯一的舉措就是小官不管大官不放,但凡有出頭的門閥人士能夠進入到三省之內就除掉,在這種環境之下,唐代又從之前的門閥政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就是宦官和外戚專權。
到唐末動亂,門閥大家的人員大量傷亡,產業遭受破壞,比如華北世族引以為傲的貫冊祖譜也流失,後來與庶民再無區別,門閥的地位由地主紳士階級取代。
代表:七宗五姓
比如李家,李淵的祖上李暠是西涼國武昭王;李暠的孫子李重耳任弘農太守;李重耳的兒子李熙是宮門將領;李熙的兒子李天賜,西魏時任幢主;李天賜的兒子李虎官拜太尉,封為唐國公;李淵和楊廣是表兄弟;李淵親妹妹同安公主,有女王是楊廣的愛妃。
過度:宋元時期,兩宋時,大量取士寒門多任,總體而言,經濟上除了一些皇親國戚、富商大賈外,社會已無明顯的階級之分,地方世家大族沒有真正威脅中央的實力,門閥這一概念也退出了歷史舞台,但士族卻存活了下來,權勢範圍和傳承能力都已遠不如前。但在此時,科舉下成立的小家族卻蓬勃發展,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正是確立的儒家不可動搖的地位。有了孔子的庇佑,社會也就衍生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尚,士族開始逐步蠶食武將的地位。
元朝滅宋後一度不舉辦科舉,雖然元仁宗下令恢復科舉制度,但元科舉所選人材通常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在元政府中產生的影響也不大。
代表:韓琦一族,周世宗柴家,王安石一族,范仲俺一族,富弼一族等。
死而後燃:到了明朝,之前趙匡胤是兵變起家,故不敢重用武將,怕到時候自己也是這個下場,唯一的辦法就是以文官牽制之,所以比較依仗和信任文官集團,走向文官獨大的局面。而朱元璋則是白手起家打天下,更深諳對於宋朝滅亡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文官,致使朱元璋對文官十分抵觸,因此朱元璋廢丞相,至此來到了中央集權的極致。天下事物,盛極而衰盈滿則虧,朱棣雖然吸取了了朱元璋和朱允炆的教訓,勛貴都得以保留,但是也一手創辦了內閣集團,到朱高熾時,勛貴掌軍文官主政,士族掌政的局面再次確立。再後來朱瞻基雖然提拔太監分了士族部分政權,這個制度保證了皇室的穩定。但是完美的東西必不持久。土木堡一役里勛貴死傷殆盡,太監又失去了道德制高點,北京保衛戰結束後,士族大獲全勝,從此開始了他們無人制約的歷史,士族門閥勢力再迎高峰。
代表:陸家、沐氏
陸家家裡世代為官,從隋唐開始,歷經五代十國、大宋蒙元,無數人上上下下,打打殺殺,似乎和他家關係不大,雖然中間也曾家道中落,苦過一段時間,但基本上總能混個鐵飯碗,其堅韌程度,就連馮道也是望塵莫及。
沐氏沐英家族鎮守雲南的二百餘年間,均代表明朝政府對雲南及周邊各國的少數民族行使封賞、征伐等政策,在雲南少數民族中享有極高的威望。黔國公沐天波,是黔寧昭靖王沐英的第十一世孫,最後被吳三桂所殺,就此結束。
自掘墳墓:清朝,清兵入關是中國的浩劫,也是士族的喪鐘。士族失去了操縱朝政的權利。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咸豐皇帝時期,士族開始押寶,不過運氣就不是很好了,下注清朝,溥儀被逼退位,下注袁世凱,北伐戰爭爆發。
新的格局:民國時期,中華民國建國後,四大家族隨之崛起,在20世紀上半葉控制著中國政治,經濟命脈的四個家族,短暫之後,本朝太祖橫出,土改大計消滅了士族所有的籌碼和肉體。輔以政治教育,直接挖斷了士族的根。至此,由漢朝開始的士族統治徹底走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華夏大地迎來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新中國,呵呵。
代表:蔣宋孔陳
題外話:實際上中國傳承一兩千年以上的例子個案也有,孔氏家族、張道陵的張氏家族、又比如唐代山西的尉遲家族到清朝仍然傳承不絕,但都不會強勢罷了,也就不表了。
參考文獻:
吳鉤:《儒家憲政的動力源》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琅琊王氏,中國古代最知名的家族之一,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一直保持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這個家族的先祖是戰國時期一統六國的秦國大將王翦,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其孫王離被項羽所俘獲,兵敗自殺。王離之子王元避難於山東琅琊,是為琅琊王氏之始。但是這個家族真正的開始,始自西漢諫議大夫王吉,經過王吉、王駿、王崇祖孫三代的苦心經營,琅琊王氏的官是越做越大,到了王崇就已經到了扶平侯的位置。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琅琊王氏時刻與王莽保持距離,這為其家族在東漢重新崛起奠定了政治基礎。光武帝劉秀嘉其忠義,封王遵為義鄉侯,王遵就是扶平侯王崇之子。但就整個東漢而言,琅琊王氏地位還比不上袁氏家族、荀氏家族等幾個家族。到王遵之後,也只有王叡、王雄、王渾,但他們也只是做到了刺史之職。王叡任荊州刺史之時,又為孫權之父孫堅所殺。
琅琊王氏真正走向歷史舞台,成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在三國時期,從王祥王覽兩兄弟開始。王祥就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鯉的男主角,而王覽在二十四悌也有其大名。
王遵生王仁,王仁生王融,王融初娶薛氏生王祥,薛氏早死,王融又娶朱氏生王覽。繼母朱氏對王祥不好,經常百般刁難他,甚至想毒害他,有一次被王覽發覺,王覽搶著要喝毒酒,朱氏作罷。王祥就這樣供養繼母三十多年,到繼母死時,王祥更在居喪期間傷心得十分憔瘁,要用木杖才能站起。可見他的孝道,毫不計較繼母如何苛待他。
在三國時期,只要你夠孝順就能出來做官,當然我們不能排除王祥王覽這樣做都是為了積累名望。兄弟倆的孝悌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好名聲,也給他們搭起了步入仕途的階梯。王祥出來做官時已經很老了,由於政治上永遠正確,在晉朝時就做了晉朝的三公,官至太尉太保,而且很高壽,活到了84歲。不過,他做官時也同時幫弟弟王覽也弄到了很高的位置,王覽官至光祿大夫。
其實琅琊王氏真正強大的並不是這兩兄弟,他們只是為琅琊王氏自西漢以來就有的好名聲中增添了重重的一筆,而且他們的父親王融並沒有做過官。真正把琅琊王氏推向高門的是王戎(王渾之子,竹林七賢之一)及其族侄王衍。這兄弟倆沒什麼政績,而且晉朝滅亡這兩個傢伙也難辭其咎,但在維護家族利益上可是不遺餘力。尤其是王衍,東晉的政治格局基本上就是出自他的安排。
西晉末年八王之亂皇族爭權,王衍卻從不為國家考慮,卻打著自己的如意小算盤。他考慮的只是如何使自己長久的生存下去,因為他為自己精心營造了一個退路。
當時青州和荊州都是當時的軍事要地,物產豐富。青州就是現在的山東濰坊青州市,毗鄰渤海,有負海之險。荊州即現在的湖北荊州市,位於江漢腹地,有江漢之固。王衍對東海王司馬越說,現在中原大亂,應當依賴地方長官來維繫,於是推薦弟王澄為荊州刺史,族弟王敦為青州刺史。並對王澄、王敦說:「荊州有長江漢水的堅固,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險要。你們兩個鎮守外地,而我留在京師,就可以稱得上狡兔三窟了。」
不過這一舉措,並沒有使他保全性命,最後還是被石勒所殺,但是狡兔三窟之計卻對以後的東晉局勢造成了重大的影響。以後王敦渡江,為荊州刺史。荊州物產豐饒,王敦又手握重兵,與下游朝廷相抗衡。曾一度攻入建康,逼死晉元帝。建立在這種勢力基礎上,琅邪王氏在東晉聲勢顯赫,一時號稱「王與馬,共天下」,不能不說跟王衍沒有關係。
由於晉朝司馬氏政權是在門閥士族的支持下建立的,所以司馬氏要鞏固政權,就必須攏絡那些門閥士族。作為當時北方公認頭等氏族的琅琊王氏,必然會成為司馬氏籠絡的對象。比如東海王司馬越與王衍組合,琅琊王司馬睿與王導組合,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兒襄陽公主嫁給王敦為妻等等。
東海王司馬越與王衍這個組合覆滅之後,另一個組合開始嶄露頭角。永嘉元年,琅琊王司馬睿偕王導舉族南渡建鄴(建鄴即現在的江蘇南京),建立東晉,從此政治中心南移。東晉政權的建立,其實得益於東海王司馬越起用司馬睿兼徐州諸軍事,留守後方,才為南渡提供了條件。永嘉南渡後,王導始終居機樞之地,官居宰輔,總攬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國政,王敦則總征討於上游,王氏家族幾乎壟斷了朝廷內外的高官要職。以王導、王敦為代表所構成的王氏家族勢力在當時是非常牢固的,這使「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在江左維持了二十餘年。
王導和王敦都是東晉的開國功臣,當年晉元帝司馬睿初到建鄴沒有什麼威望,不要說江南士族,就連當地的平民老百姓都懶得搭理他,王導和王敦則為他籠絡當地士族,為他建立威望,還為他建立起一個偏安於南方的朝廷。王導主管政策事務,王敦則主管軍事事務,對東晉有極大的貢獻。
王敦兵權在握,為晉元帝司馬睿多忌憚。東晉政權漸趨穩定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毋庸置疑就是削弱琅琊王氏的影響。於是晉元帝就提拔劉隗等其他士族人士,用以制衡琅琊王氏,並安排親信到王敦手下,最終引發王敦之亂。
王敦之亂時,王導曾帶領王氏子弟二十幾人去請罪,劉隗建議明帝盡誅琅琊王氏一族,但明帝感其忠節還朝服召見,主動化解了司馬氏皇族與琅琊王氏之間的矛盾。可見王敦之亂對琅琊王氏的衝擊,在當時應該還是蠻大的。不過幸運的是,琅琊王氏子弟並沒有因為王敦之亂,而禍及自身,反而因誅殺王敦而加官進爵。王敦之亂最後也以失敗而告終,王敦也在戰時病死。
琅琊王氏自王敦、王導去世後,其家族在東晉政治中的影響力出現明顯衰頹的趨勢。淝水之戰,陳郡謝氏以軍功起家,盛極一時。潁川庾氏的庾亮,其妹是明帝的皇后,亦在討伐王敦之亂,建立功勛。新的士族群體形成,琅琊王氏成員成為只能參與不能主導左右當時政治形勢的一支地域性宗族群體。
附相關人物世系表:王翦—王賁—王元—王誠—王淵—王吉—王駿—王崇—王遵
王遵—王仁—王融—王祥
王遵—王仁—王融—王覽—王裁—王導
王遵—王仁—王叡—王雄—王渾—王戎
王遵—王仁—王叡—王雄—王乂—王衍
王遵—王仁—王叡—王雄—王乂—王澄
王遵—王仁—王融—王覽—王基—王敦
士族的時間跨度、概念內涵要比門閥大。
所謂士族,是經學傳家之族,按照今天的標準來看就是知識分子家庭。起源應在漢,東漢末尤多,這與當時的學術風氣是分不開的。東漢經學並非是私塾中教授,而是有家傳之學,例如我們熟悉的四世三公袁氏家族,就是世傳孟氏《易學》。
在東漢末,士族力量越來越壯大, 當時士族的風尚是「清議」,品評人物,例如許劭兄弟的月旦評。在宦官外戚專政政治腐敗之下,太學生聯合一些官員,進行對宦官的抨擊。宦官以「黨人」之名大肆搜捕這些名士,也就是「黨錮之禍」。
東漢末年土地兼并嚴重,小生產者破產,再加上苛捐雜稅的負擔,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黃巾起義。為儘快彈壓起義,靈帝不得不啟用黨人,解除禁錮。之後何進誅宦官,董卓進京,關東聯軍反董,士族成為當時統治階級的中堅力量,每一個割據勢力都會儘力籠絡世家大族。
曹魏建國,司馬氏篡魏建立西晉,九品中正制建立發展,逐漸使「品」與「家世」緊密相連,「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經歷漢末動亂,在魏晉享有統治權力的士族已成為集政治特權(九品中正制帶來的士家福利),經濟特權(莊園主,享有蔭客、占田、免役特權)和文化主導者(家傳之學,這時在向玄學發展)於一體的社會精英群體。
西晉短命,八王之亂加上流民起義、少數民族入侵使司馬氏與士族不得不東渡,偏安江南。東晉開國皇帝是司馬叡,琅琊王氏王導輔佐他,即位時,司馬叡攜王導一同登上御座,「王與馬共天下」。這是因為司馬叡從血統、實力而論,並非順理成章的法統繼承人;而東渡僑姓士族要想躲過江北侵襲,保全自身利益,就要繼續擁立西晉的繼承者,二者各有所需,於是形成這樣政在士族、祭在司馬的局面。
這一局面顯然不符合中國政治的傳統,從司馬氏角度,他欲加強中央集權,從士族角度,例如王氏,既然有如此勢力與功勞,未嘗沒有彼可取而代之的心思。於是有司馬叡支持刁協、劉隗變法,引發王敦謀反,但王敦攻向國都時,卻遭到了其他士家大族的阻攔……總之,歷史經驗證明,二者誰也不能獨大,原本是權宜之計的「王與馬共天下」就此成為東晉的長期政治模式,後來的庾氏、謝氏、桓氏概莫例外。
漢末、曹魏、西晉時的士人群體都還是為最高統治者所用,而在東晉,卻是大姓士族與皇帝分享統治權,這便是門閥政治——士族與皇族共享統治權,田餘慶等學者認為,嚴格意義上的門閥政治,只存在於江左東晉時代。而門閥政治下的「門閥」,含義比「士族」窄了許多,只有與皇帝分權而立的那幾個家族才稱得上是門閥。東晉一朝,前後也不過是琅琊王氏、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這幾家。
既然統治權都要和士族分享了,何況士族專兵、莊園經濟等制度下士族力量不容小覷,皇帝有時也不得不退讓於士族,尤其是當權門閥。
但是呢,門閥、士族發展到後來,得益於九品中正制,可以憑藉血統獲得清官(指事輕而廩重之官),又有法律規定的世代免役,每天生活就是清談、體驗魏晉風度,也就慢慢墮落啦,寒人(定品中定位下品的具有官員任職資格的群體,並非普通勞動者)多任濁官,漸漸掌握實權,最終也就取代了門閥、士族在歷史舞台上的位置。
反對前面所有以東漢為起始點以唐為終點的基本抄書觀點,我認為門閥、士族制度可以追溯至上古三皇部落聯盟時期,終結於明清。
1、首先要明確什麼士族制度,士族制度不能簡單的說成是王謝陳荀之類的巨族壟斷了政治權利,那這幾家沒落士族制度就over了,或者新王朝的崛起就沒有廣泛影響力的巨族了?我認為與士族制度相對應的是君權集中制,中國的政治史就是君權與相權此消彼漲的鬥爭史。所以說,士族制度隨著君權制度貫穿了中國古代史的始終,除了明清時期(一個寒門做皇帝,一個由外族武力佔領)。
2、其次士族制度的基礎是什麼?土地兼并?莫非只有東漢才有大地主、大莊園主?中國的土地何曾均權過?天朝上國疆域無邊,任何皇族都無法直接掌控,這才是士與君大夫共治天下必然基礎。
3、現在要剖析的問題是,由誰來擔當「士」這樣的職責?士要替皇帝執行行政權,在皇權衰弱的時侯要執掌決策權甚至直接取代皇權。掌握這樣職位的條件是什麼?動力是什麼?貧家孩子寒窗苦讀十年,一朝金榜題名隨即成一方大員,這是中老年婦女電視節目內容,當不得歷史。君權制度下的政治鬥爭是憑藉個人人品值就可以實現勝利的?這必須是集團化作戰,有非常強大的依靠力量,而最可靠就是家族,而噹噹你成為家族前台演員時,又時刻以家族利益為政治導向。
4、所以,在全國範圍內排得上號的強大家族就是門閥,就最有可能獲得政治權益。門閥制度形成的標誌是曹丕時期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而曹魏集團執政的成功除了曹操本人的才能之外,其父其祖的政治影響力基礎、其家族成員集體努力同樣是不可或缺。劉備沒有強勢的家族可以依賴,但直接傍上了天下最具知名度的劉漢家族(一個最深得人心的品牌),並吸收了諸葛氏。孫吳集團的實權人物盡以江東陸、張、魯、朱等世家巨族以主。
5、那麼這些大家族又是從何則來?我們可以由三國往上推,劉漢政權起於秦末亂治,秦末起義軍旗幟大多以先秦諸國為主,先秦諸國起始於西周分封,周王朝前身又是商王朝的諸侯,夏商周始祖皆為黃帝後裔,黃帝與諸多部落聯盟首領共商天下大事是為中國之起始。由部落聯盟而來的強權家族有興有衰,起起落落,但世家與皇帝共治天下的格局始終是主流,皇帝單憑個人喜好一意治國的時期只是偶爾一現。
6、科舉製為寒門子弟晉身為官提供了理論可能,但若沒有一定的家世基礎又有多少人可以寒窗苦讀不聞耕種。所以九品中正制雖然沒落,但唐宋時期延續的依然士族政治,只不過在相對而言,中小世家比前朝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朱元璋強制崛起,這個對讀書人和地主階級有著天然偏見的皇帝如皇始皇一般掌握了全部政權,終結了士大夫與君共治天下的歷史傳承,君權發展至極致。
謝邀。
士族起源於兩漢時期的地方豪族,這些家族累世為官、詩書傳家,既有實力又有文化。
形成的標誌性事件是,曹魏的九品官人法(官場)及西晉戶調式(蔭戶)。
鼎盛是在南北朝前期,以後寒族興起,逐漸衰敗。科舉制度創立後,選官的特權也喪失。
一直到唐末大亂,譜牒散失才消失。
唐貞觀年間,有個娶了公主的宰相(當時應該是三省的尚書)。朋友問他有什麼遺憾?
他回答,「有二恨,一恨不能入國史館(修史,立言),二恨不能娶七姓女(當時的頂尖士族--五姓七家的女子要比公主金貴)」。
可以參考歐洲封建社會鼎盛時期,本質原因是整個國家失去了對各個地方政權的掌控能力,使得各地豪強可以生存,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人身依附屬性增強。這個問題很泛,很大,三言兩語說不清,手機碼字好辛苦。
樓上說的都不錯,多是來源於田餘慶老師的大作。我只簡單的補充出幾點。
1東漢建國的本質就是春陵地主的勝利,必然導致地方地主的崛起。豪霸和世家在東漢分別發展成武功實力世族和經學傳家的正統門第家族。這一時期一切只是開始,影響力有一定的提升,最大的危害就是瓦解了西漢以來地方的選官制度:舉孝廉。個人上升的渠道逐步關閉。
2三國,這是世族的大發展時期。皇權的衰落必然導致地方家族勢力的暴漲,加之諸侯需要藉助其力量,使之勢力開始不可控制。這裡最關鍵的就是,戰亂導致公學的沒落,知識只能通過家族傳承。結果就是:公務員只能來源於少數世家,底層人民別說識字,學都沒地方學。
每個政權初創最大的問題就是去哪裡找人當官。(宋朝在此問題上最為尷尬)藉此機會世家開始繼經濟教育之後的第二步擴張:權利的壟斷!
當然因為曹操和劉備的強勢,這一步沒有順利完成。曹劉不愧是同類的英雄,他們對自己治下的世家都給予了一定的壓制。於是乎世家勢力的代表司馬氏應運而生!
3西晉的建立就是另一次的東漢復辟,上次的贏家是地主,這次是世家。由此,寒族上升渠道徹底關閉(多少還有點縫隙)世家在獲取權利之後開始浮華,玄學開始流行。從此逐步開始,頂級門閥都要棄經入玄。特立獨行、務虛、吸毒嗑藥、鬥富等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套路全開。
這完全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過程,每一步的發展都理所當然但又充滿偶然。
西晉的悲慘結局不應全怪司馬氏,世族絕對也是幫凶。在一個家國不能統一的時代,國滅是一種必然。世家是專制的毒藥。
4東晉,全盛了。類似貴族共和的制度誕生了。繁華背後完全是讓人厭惡的現實。如果你穿越了千萬別去東晉,不生在高門,就算你有機關槍,你也是213青年。永遠都是。
請記住這幾家:琅玡王氏,高平郗氏,XX虞氏,龍亢桓氏,Xx(兩家)謝氏,太原王氏,以及顧陸朱張四大家。前幾家是中國歷史上地位最高的門第(單純從政治權利)。
這個時候開始為衰落埋下禍根:沒有上升渠道、逃不脫基因封閉的人才凋零、繼續AND更大規模的作死。最終在東晉末期,世族子弟多數脫變為蛀蟲。(這個過程類似於加強版的八旗子弟腐化過程)但凡國家養著的最終都會變成真的無憂無慮,廢了。
5南朝,寒門建國,必然打擊世家勢力。但世家畢竟有很大的影響加上又是古代的好萊塢:引領時尚。所以給其高位,削其實權。也是因此門閥們焦慮了。不牛必了,怎麼辦呢?裝逼吧!於是更加的2了。唐朝建立,繼續裝,於是被李唐皇室有步驟的逐漸取締。唐亡,這些空中樓閣也跟著成了柴火。(搞笑的是門閥看不起李唐皇室,李世民跟幾個小夥伴編造了一個所謂的:魏周八柱國家。自號檔次等同於崔杜。這八家一半以上是複姓胡人。當然今天這些複姓確實就是漢子了。)
北京大學公開課:中國古代政治與文化第4/5/6課講到士族門閥政治。以下是根據公開課記錄的筆記,後面有部分參考網易雲南省普洱市網友 [志雜閑人],可在網頁下評論區看到他的筆記。
士族的概念:士族門閥幾百年內壟斷著政治文化。貴族化的官僚。
- 毛漢光所輯中古士族稱謂 《中國中古社會史論》
高門,門戶,門地,門第,門望,膏腴,膏粱,甲族,貴游,勢家,貴勢,世家,門胄,世族,門閥,名族,名流,冠冕,世家大族......
- 魏晉士族門閥的形成原因:
東漢士族的繼續發展
文教破壞造成的學在家族
政治動蕩導致的統治集團封閉化
禪讓式王朝更迭促進權勢傳承(沒有經過充分的戰火洗禮,前朝官僚沒 有被徹底掃除)
- 幾種歷史分期法:何茲全 王仲犖(音「落」)唐長孺:魏晉封建論,認為漢代仍舊是奴隸制社會,從魏晉開始封建制。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世家大族佔有了大量土地和不完全佔有土地的耕作者依附農民——部曲佃客。(王仲犖)
- 日本 內藤湖南
三分法:古代社會——六朝貴族制——「東洋的今世"(此分法在國際特別出名流行)
東漢—— 魏晉以下—— 唐宋時期
2.東漢士族的發展
- 東漢的三種世家
官僚世家:秦漢實行選賢舉能,但也保障官僚特權。
豪強世家:擁有大田莊、大宗族和大量依附民的豪強世家,在東漢不斷發展。其子弟往往在本地任官。
文化世家:東漢出現很多經學世家和名士世家。荀淑有八人,「並有名稱,時人謂之八龍」:名士陳寔、陳紀、陳諶 父子三人,「並著高名,時號三君」。
- 士族門閥即這三種世家的三位一體。東漢的三種世家(不斷互相轉化、合一):官僚世家(政治)、豪強世家(經濟)、文化世家(文化)
3.魏晉士族權勢的確立
魏晉權貴勢力一脈相承,統治集團封閉化。皇權衰落。為了與士族門閥相抗衡,分封宗族為王。西晉時出現了宗王政治。
東晉出現大門閥與皇帝公分天下的局面。晉元帝司馬睿不是晉武帝的直系,所以聲望有限,需要門閥的支持。
- 門閥政治的定義:門閥與皇權共治。
- 門閥政治的特點:皇帝垂拱、門閥當權、流民御邊
百六掾:司馬睿即王位,諸參軍拜車都尉,掾屬駙馬都尉,辟掾屬百餘人,* 時人謂之「百六掾」。
- 王與馬,共天下:琅琊王氏與司馬氏共同執掌天下。
- 東晉門閥的類別:從北方來的僑姓士族-中堅骨幹;江東本土士族(吳姓士族)
- 北府:西晉以廣陵在洛陽以東,故設東中郎將鎮守。東晉元帝以琅琊王舒為倍中郎將鎮廣陵,因廣陵在健康以背,故以「北」為號,稱「北府」。
- 門閥與皇權此消彼長:
皇帝利用官僚打擊貴族,如商鞅變法利用刀筆吏打擊無軍功貴族;官僚貴族化削弱皇權。
1、士族的任官特權:九品中正制南朝注重起家官,設有專門的官職。 中正品≠起家官品。起家官品大約比中正品高四品。中正品評官由士族擔任,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周漢以智役愚,魏晉以貴役賤。
教育的變化:三代-學在官府、春秋戰國-學下民間、魏晉-學在家族
2、門第婚婚姻是衡量社會流動和社會等級的一個尺度。魏晉注重門當戶對。
3、標榜郡望
4、譜學的發達家譜成了選官依據。朝廷設置了譜局。
5、士庶之辨魏晉南北朝的「士」特指士族。士族不是皇帝任命的,而是由傳統形成的,區別於其他時期。
南朝皇權的重振
1、劉裕與北府兵
劉裕利用北府兵奪取了皇權,說明在文化士族中出不了皇帝,馬上出政權。
北府兵的基礎是流民武裝。
2、南朝政治特點:皇權復興
措施:
- 武將執兵柄:門閥退出軍事領域
馳騁疆場(讀音:亦)
南朝的武人沒有形成新興的政治力量。這點與北朝相異。
- 寒人掌機要
門閥依靠出身即能身居高位,所以不願努力輔佐皇帝,皇帝只能依仗為高升
而兢兢業業的寒人。
- 皇子鎮要蕃
皇族和士族也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
宗王政治是飲鴆止渴,真正的專制帝王打擊宗室。
南朝與士族的沒落
陳朝的政治僵局:
門閥士族衰而不僵,其傳統權勢與文化風尚已然阻礙著政治變革;
寒人與武將被文化士族壓抑,難以形成新興政治力量;
吳姓士族地位上升,酋帥土豪參與政治角逐,但政治號召力有限,因江左政
權的正統性來自於僑姓士族。
歷史在北朝走出中古時代。——網易雲南省普洱市網友 [志雜閑人]:
門閥氏族,就是高階知識分子的家族。魏晉對知識分子很重視,也慢慢成了社會的一種風氣,讀書要麼就進帝王家,要麼就比誰更冷傲俗隱居(竹林七賢)。這不是學而優則仕的時代。而是吟詩作對,醉生夢死,嗑五石散的時代。士族的結局也是悲慘的。八王之亂後的五胡亂華,西晉為前趙和石勒所滅後,士族從此一蹶不振。士族遺風在東晉四大家族中得以體現,但隨著東晉滅亡,步入南北朝以後,士族基本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宗族門閥勢力,怎麼說呢。這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法制社會的必然。出現於先秦早期,發展於兩漢。興隆於兩晉。及至唐宋,遠達明朝,仍餘威不減。
嘿嘿,話說五宗七姓這些門閥的勢力可真不是蓋的。謝,王,庾這些氏族,山東,隴右這些門閥皆是樹大根深,盤根錯節。利益觸角涉及社會各階層,存在時間比王朝還持久。
舉個栗子,僅僅因為李唐皇室又胡人血統,少數高級門閥都不屑於讓自己的子弟迎娶公主。可見門閥們有多傲嬌&>:-&<(當然那都是唐中期以後的事了)
再說現在,嘿嘿,不也差不多嘛。不說其他,單是李家不就把持著整個電力王國→_→
嗯,他們的成就都是自己努力得來的。
門閥,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說起門閥的形成,是由於當時科技水平不發達,造成信息和知識的傳播範圍較小,一般在家族之間流傳,累世經學造就累世官卿,門閥由此形成。總的來說,皇權的集中程度與門閥勢力負相關。
門閥制度的興起在東漢時期,由於孝廉制,仕途一直被士族把持,而東漢自第三任皇帝以後,全身心投入中國品酒界,造人界,土建界以及演藝界的發展,並在給排水,錢權交易等領域有突破性創造,至東漢末期,甚至形成的如河北袁氏(袁紹)這種四世三公的大士族。個人感覺,其實在西漢後期,當朝政被宦官和外戚輪流把持時,門閥的影子已經形成,霍氏(外戚),梁氏(外戚),甚至說王氏(又是外戚,不然後面哪來的王莽篡漢),都已經有大門閥的影子。
在東漢末期,由於曹操唯才是舉的任人制度,對門閥有一定遏止,但門閥依舊能左右朝政;待到曹丕稱帝,為了得到士大夫的支持,丕公子果斷祭出「九品中正制」,徹底把朝廷選拔人才的渠道交給士族(老爸曹操的臉啪啪響),門閥制度已經牢不可破。與此同時,司馬氏,江東的虞、魏、顧、陸四組,都成為舉足輕重的大士族。最終司馬篡魏,曹氏被滅族(坑爹果然沒有好下場)。
不久進入南北朝,北方傳統士族在外族的一輪輪屠刀下,或南遷,或沒落,少數民族的貴族組成新的門閥;而南方司馬氏在一場8人局大亂斗之後也任人擺布。門閥在經歷的「王與馬,共天下」的頂峰之後,由於頻繁的朝代更迭,在一場場政治屠殺中,很難出現持久的士族,士族開始衰落,但門閥制度仍將是之後很長一段時期的選才制度。
終於,在老楊家相繼幹掉老元家,宇文家,老高家,老陳家,獲得了大殺特殺的稱號以及號令天下的權力。隋文帝想到自己也是外戚起家,最後強行包了人家的承包田,擔心自己老楊家也會有被奪權的一天,於是開始從制度上打壓門閥士族,科舉制由此誕生。
科舉的誕生,開始為門閥制度在政治體制上緩緩拉下幕布,最終,門閥制度在唐朝觀眾的最後一陣喝彩聲中,走入幕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我就說一句門閥,士族啥時候衰落過??????????????`(*∩_∩*)′
北京大學歷史系閻步克老師和鄧小南老師合開了一門課叫《中國古代政治與文化》,其中4、5、6章講的士族門閥制度,講的清晰明了,可以一看。
[中國古代政治與文化 北京大學 鄧小南,閻步克]
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是
門閥制度,實際影響造成朝廷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氏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直到唐代,門閥制度才逐漸被以個人文化水平考試為依據的科舉制度所取代。
【門閥士族】由官僚士大夫所組成的政治集團,萌生於兩漢,形成發展於魏晉,衰弱於南北朝。後於隋唐時期有過短暫興起,武則天后一蹶不振,至此消亡。
自漢武帝以來崇尚儒術,官僚多以經術起家,至東漢時逐漸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狀況。曹魏實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夠憑藉家世出身參與政權。
西漢中後期,土地兼并十分嚴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體的門閥大族勢力。
東漢王朝是在門閥大族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因此,門閥大族在東漢王朝享有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他們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權,經濟上經營莊園,漸成割據,逐漸成為名門大族。門閥大族在東漢開始形成。
東漢時期,士人主要通過察舉、徵辟出仕。被舉、被辟的人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門生、故吏為了利祿,以求固結。
大官僚與自己的門生、故吏結成集團,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東漢後期 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世居高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領袖。
所謂門閥大族,就是在經濟、政治、意識形態上具有這些特徵的家族。
東漢時期選士首先看族姓閥閱,所以門閥大族的子弟在察舉、徵辟中照例得到優先。當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們聯結、周旋。門閥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勢力更具有壟斷性,實際上統治了這些州郡。袁紹,袁術,荀彧、郭嘉、諸葛亮
司馬懿 、陸遜、周瑜、徐庶 等三國名人,就是士族大家出身。
漢代,士人特重士名,一旦成為名士,功利官位會接踵而至,故士人或著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恪守封建綱常名教。三國時期,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徐庶為了表示既忠於劉備,不違背【忠君】法統,又不背負【不孝】罵名,「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被廣為流傳。徐庶也成為【忠君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東漢後期,在士人中間清議品題人物之風極盛。這種人物品題屬於民間範圍。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是來源於諸葛亮是一個名士,諸葛亮聲譽極佳,劉備對之仰慕不已,才有三顧茅廬的一段佳話。
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確立,品評士人之權收歸政府。中正品評者,皆據其德行才能、家族閥閱而給予不同品第(鄉品),然後授予各種官職。未經中正品評者,不得仕為品官。曹魏政權實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標誌。
西晉建立後,司馬氏為取得世家大地主的支持,對他們繼續實行放縱和籠絡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
東晉時士族制度得到充分發展,進入鼎盛階段。原因是東晉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東晉政權是司馬氏皇權和以王、庾、桓、謝諸大姓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處於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吳姓士族的聯合專政,這種政治格局一直延續到東晉末年,長達一個世紀之久。
東晉時期,士族門閥的勢力足以與皇權並立,甚至超越皇權,皇帝都要依賴士族的支持,門閥政治達到鼎盛。
東晉時期,土族政治上擁有特權,官員要職被士族壟斷;經濟上擁有田莊,佔有大量土地人口,;文化上家學傳承,佔據壟斷地位,還大興譜牒之學,崇尚清談玄學,擅長書法、繪畫等藝術;社會上不與庶族通婚往來等。
東晉後期到南朝時期士族制度逐漸走向衰落。
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以後,一些庶族出身的將領脫穎而出,顯示出較高的政治、軍事才能,聲望與權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齊、梁、陳開國諸帝均為庶族將領,如劉裕、蕭道成等,打破了門閥地主一統天下的局面。
至隋唐兩代,廢止九品中正制,實行科舉制,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終於使產生於魏,盛行於晉的門閥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終消亡。
==================================================================================================================
兩漢經學與門閥士族
經學是指中國古代研究儒家經典學說,並闡明其含義的學問。孔子晚年編訂和整理了一些傳統的文獻,形成了《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這六經被人們公認為寶典。
西漢前期,以黃老之學為尊,直至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開始成為2000多年來封建主義的主導思想.
前一四零年,漢武帝即位,重用《公羊》學大師董仲舒.公孫弘,並下令非儒學的諸子百家一概被罷斥,儒學從此取得了獨尊的地位。公孫弘是個獄吏出身的儒生,漢武帝為了提倡儒學,前一二四年,擢升丞相,封平津侯。
公孫弘前,丞相皆為列侯貴族,公孫弘出身貧士,竟得封侯拜相,《公羊》學因此成為最行時的學術。凡是士人和官吏,必須學習儒經,才能得到任用或升遷,儒學獨尊的地位更加鞏固了。
漢武帝選中《公羊春秋》,在政治需要上是完全切合的,因為《春秋》經是孔子正名分的著作,是皇權專制主義具體應用在政治上的典型,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完整表現。製成整套《公羊》學說的大師,就是被西漢儒生稱為「令後學者有所統一,為群儒首」的董仲舒。
董仲舒的哲學基本上是《易經》陰陽學說的引申。
董仲舒認為任何一個事或物,定是相反的事或物合成的。凡物必有合。合的兩方面性質不相同,這叫做合各有陰陽。陰陽數量可以相等,性質卻有一定,陽性尊、陰性卑。
君、父、夫是陽(三綱),臣、子、妻是陰,陰不得獨立行事,只能從陽行事,事成不得分功。這叫做陽兼於陰,陰兼(被兼)於陽。
陰陽不得同時並起,一定要有先後,陽總在先,陰總在後,陽是主體,陰是附屬,這叫做一而不二。
陰陽二物,按一定的時候互相交替,一個起來,一個下去,一個增多,一個減少。起來了的到時候要下去,下去了的到時候又起來;多了的不能多到過度,少了的不能少到絕滅,終而復始,循環不止,這叫做常一而不滅。
天地的精氣合起來成一,分開來成陰陽,再分成春夏秋冬四時,配到東南中西北五方成五行。
木(東)火(南)土(中)金(西)水(北)順次叫做五行相生,逆次叫做五行相勝。五行統一於陰陽,陰陽統一於天。人受天命而生,同天一樣,也有陰陽五行。人是天之副,與天合而為一,這叫做人副天。
董仲舒哲學的結論是「道(人道)之大原出於天(天道),天不變,道亦不變」;「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
《易經》的陰陽學與戰國以來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融合成為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學。儒家與陰陽五行家統一起來了。
《易經》陰陽學說明陰陽的基本觀點是仁與義,童仲舒說陽是天之德,陰是天之刑,刑主殺,德主生,天親陽而疏陰,重德而不重刑。儒家的仁義與黃老刑名之學統一起來了。
董仲舒說天不是為王生民,而是為民立王,能利民的王,天要讓他做下去,害民的王,天要奪去他的王位。有道伐無道,是天理也是人理。儒家湯武革命、天命靡常的學說與陰陽五行家的五德終始說統一起來了。
墨學的本旨在於利民,董仲舒說,天使人有義和利兩種生活,利(物質)養人的身體,義養人的精神,缺一不可,而義重於利。儒家與墨家統一起來了。
儒家孟子學派說性善,荀子學派說性惡,董仲舒說天有陰與陽,人有性與情(情慾),性有為善的端緒,但必待教誨而後成為善。孟荀兩派統一起來了。
董仲舒的統一論是各家學說的融合體,正是最適合於西漢政治上需要的一種哲學。董仲舒根據他的哲學觀點,提出許多影響甚大的建議。這些建議,極大部分被漢武帝採納並得到實行。
董仲舒的學說,可以是華夏法統,發展到漢武帝時,集原始儒家、陰陽說、五行說、黃老之學、墨家、性善與性惡之大成,是華夏文明有了又一次的飛躍!
華夏法統,就是對【周天子】以來的,【君主既是神,也是人君】的表達。在秦國,是類似20世紀軍國主義體制的表達。在漢朝初建時期,是黃老學說的表達。在漢武帝時期,就是董仲舒的《公羊春秋》學說,《公羊春秋》第一次完整的在理論上回答了,天下為何有【周天子】【劉天子】之存有,【天子聖君】的法理源頭為何?【天子聖君】存在該如何確認?【天子聖君】如果有,他的行為模式如何?【天子聖君】可以受天下民心影響嗎?
董仲舒就回答了這些疑惑。
【天子】皇權合法性的建構除了直接依靠【神】的力量之外,另一重要的途徑就是對歷史進行某種價值傾向的敘事,並使之與神聖性的觀念結合起來。董仲舒繼承了前代的聖王理念,通過《春秋》公羊學的合法性敘事,把儒家的價值觀念與神聖性的【天】結合來,實現了聖與王的邏輯統一,為漢代【天子】【大一統】皇權提供了合法性的理論證明。
《春秋》儒家的主要經典之一,記載了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發生的歷史事件。但由於《春秋》的記敘非常簡略,只是記載了一年四季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因此自春秋末期始就有人不斷地對它進行補充和解釋,並形成了一系列「春秋學」。漢代學者把其中比較經典的稱為「傳」。《公羊傳》在解釋《春秋》的基礎上「兼傳大義微言」。
董仲舒正是在《公羊傳》「大義微言」的基礎上,對《春秋》進行了更豐富的敘事,使《春秋》成為中國兩千多年皇權專制社會,用來綱紀天下的華夏法統之核心內容。
《春秋》開篇言:「元年春王正月。」這本是記錄時間的一句話,指魯隱公即位第一年春天周曆一月,卻被公羊學家進行了充分發揮,提出了「大一統」概念。《公羊傳》的作者解釋為:「元年者何?君之始年。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此種解釋明顯地具有尊王和肯定天下一統的認識。
公羊學家從中讀出了「大一統」。從先秦至漢初所流行的各派思想來看,推崇一統應該是各派共識,漢初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公羊學家推崇「大一統」,實際上是對實現一統皇權的理論證明。
「大一統」的核心是皇權一統,類似觀念在先秦就已形成。《詩經》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董仲舒系統地對這種觀念進行了論證,認為「《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把「大一統」的理念擴展到與宇宙、社會、自然、人生等相關的各個領域。
董仲舒從天地、陰陽等方面對公羊學中的「大一統」思想進行了詮釋,使之成為皇權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依據。
董仲舒「大一統」思想的核心是【天子】。天子作為【天】的兒子代表【天】,並按照【天】之道來統治天下;在天子之下是百官和百姓;百官從天子那裡獲得治理百姓的資格依據。
基督教裡面,耶穌基督就是【天子】,耶穌基督就是以【上帝之子】的身份降臨於世間。只不過,基督教的模式,一種宗教模式,不是【皇帝】【既是神,也是君】的模式,基督教的模式,決定了西方社會的發展方向與目標。
中國的【天子】【既是神靈,也是君主】的模式,決定了東亞大陸2000年的發展方向與模式。
基督教的耶穌基督,中國的天子皇帝,都是人類不同的發展模式,沒有高低之分。
董仲舒「大一統」,構成了【天道】、【天子皇權】、【官僚百官】、【天下百姓】四個等級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天子皇權】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天道】的改變而發生變化。一個人能否成為【天道】的子,不在於他是否是繼前人而王,而在於他是否有來自於【天道】的命。
【天命】的收授與否,是【天道】根據君王能否實行天道而採取的獎懲措施。
如果一個君王能夠按照天道來治理天下、造福萬民,那麼他就會享有天命,否則就會失去【天道】的支持而喪失天命,失去天下。
在這個過程中,董仲舒認為【天道】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會變化的只是君王對天道的理解。
當君王對【天道】的理解產生了偏差而又沒有採取及時的補救措施,那麼天命就會轉移,重新被授予能夠正確理解天道並按照天道行動的人。
這樣的論證過程,一方面為布衣出身的劉邦所建立的漢政權提供了合法性的證明;另一方面也賦予了董仲舒所言之【天道】的經世治國地位。
董仲舒所說的【天道】就是他在儒家思想基礎之上,同時融合了當時流行的各家學說而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皇權政治理論體系。
董仲舒曰:「天子受命於天,諸侯受命於天子,子受命於父,臣妾受命於君,妻受命於夫。」董仲舒通過對《公羊傳》中「大一統」觀念的詮釋,把儒家重視的倫理關係上升到天道的層次。
董仲舒就在皇權專制的體制下,建構起了一個層級分明的等級秩序。這個秩序建立在儒家倫理本位的思想基礎之上。董仲舒把這種秩序上升到天道的高度,並系統化地提出「王道之三綱」,即君臣、父子和夫婦之間的關係。
大一統思想,是華夏法統的核心。華夏2000年以來的歷史,就是【大一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具體衍化。直到21世紀,【大一統】思想以內化為中華民族的阿賴耶識,中國華夏文化,一切目標最終還是要實現大一統。大一統,就要求思想的大一統,文化的大一統,政治制度的大一統,家庭關係的大一統,公司文化的大一統,男女關係的大一統。一切外族思想,如果不能推動華夏的大一統,就必然退出華夏大地!
?????????????????????????????????????????======================================
經學是【士族】形成的基礎,正是有了自漢武帝開啟的經學博士的設立,經學研究的學術思想的洗禮,士族門閥形成的【大一統】【君為臣綱】的華夏核心的法統以及倫理道德的建立與傳播,政治與官職選拔制度,思想意識統一與文化傳播,土地的集中,財富的聚集,200年的時間考驗。
在東漢末年,士族門閥已經崛起,成為與皇帝、外戚、宦官鐵三角挑戰的力量,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爭,就是【士族門閥】作為第四方勢力,獨立登上了中國歷史舞台。
隨著漢朝滅亡,在公元200年到公元700年期間,就是三國時期到武則天時期,【士族門閥】有了500年的歷史大表演,【士族門閥】也是500期間華夏文化的載體,【士族門閥】對華夏民族重新統一功不可沒!
華夏法統之三 第二輪春秋戰國 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
中國在公元168年,又開啟了第二輪的春秋戰國時代, 三國、魏晉、南北朝、隋、直到唐朝才結束,重新建立統一王朝。
【劉天子】的華夏法統核心的潰敗,【君為臣綱】【三綱五常】意識形態的的失敗,就如【周天子】【禮制】的潰敗,東亞大地不可避免又陷入各種勢力、各民族的紛爭,人口急劇減少,社會秩序奔潰,社會碎片化,戰爭不斷,英雄紛紛崛起。這一切的邏輯起點,就是華夏法統的不再為天下人共識。
東漢的華夏法統的邏輯失敗,首先就是黃巾起義的爆發。黃巾起義,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黃巾起義軍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蒼天已死】就是直接否定【劉天子】的華夏法統,【黃天當立】就是要ef="http://jump2.bdimg.com/safecheck/index?url=rN3wPs8te/pL4AOY0zAwhz3wi8AXlR5gsMEbyYdIw6398/r6Bb3y9a4S2r9qvF0Ct6XyibVFgk4fbLMgytUg5Z4Q4OO30Ri8SAtVjSx1NjJY8K44RtEayNun53ojuj528K8Gy4oB/7gEUjwbZFxg59Yl8pFBdj8x6e1Swyj7GSRasiuz5rumIUeXE+YsGBdUjDqgKIKNOFx2Pah4egT">張角為領袖,號召力是很強。公元184年(甲子年)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黃巾軍的宗教,就是對漢朝推崇的【君為臣綱】的完全抵制,社會底層要利用道教來對看皇權以及士族門閥的【三綱五常】。黃巾軍就是要完全滅掉士族門閥、皇權認可的華夏法統,這就是社會中上層人士紛紛加入剿滅黃巾軍的戰爭中來。
黃巾起義是滅了,但是更多的魔鬼放出來了!
首先是士族門閥成為獨立力量,不在依附於外戚。皇帝、宦官。
其二,是軍閥遍地,都有槍杆子。
其三,少數民族進入中原,拿到了槍杆子。
先談談,士族門閥成為獨立力量,不在依附於外戚。皇帝、宦官。
士人在政治上佔有地位,自西漢武、宣以來,已逐步顯著,而到東漢益甚,在東漢政治上佔有地位的,一面是代表「王室」的外戚和宦官;另一面則是代表「政府」的新興與士族,士族政治勢力之逐步膨脹。
民間儒業之普遍發展。樂安歐陽歙,八世為博士,傳尚書,光武時為汝南太守。在郡教授數百人,征為大司徒。發覺在汝南贓罪千餘萬,下獄。諸生為求哀者千餘人,至有自髡剔者。平原禮震年十七,自系求代死。書奏,歙已死獄中。士族勢力之大,已震朝廷,堪比20世紀學生運動。
地方察舉與公府徵辟,為東漢士人入仕之兩途。此兩制皆起於西漢。兩漢的察舉制,大體可分為「賢良」與「孝廉」兩大項。「賢良」。其制初意,似仿戰國招賢,於世胄貲選外別開一格。「孝廉」為孝子廉吏之簡稱,至東漢初,則「茂材」、「孝廉」定為歲舉。
與察舉制相輔並行的尚有徵辟制。兩漢二千石長吏皆可以自辟曹掾,而東漢公卿尤以辟士為高。此等制度,使在野的聲名,隱然有以凌駕於在朝的爵位之上,而政府亦得挾此自重,以與王室相頡頑。自有此項制度之存在,而士人在政治上遂能佔有其地位。
士人在政治、社會上勢力表現,先為一種「清議」。東漢士風,競以名行相高,而郡國之察舉,中央之徵辟,亦隨一時清議為轉移,直至東漢末葉,此風弗衰。「清議」就如同今日之傳媒聲音,與互聯網之發帖。
門閥在東漢時已漸形成。經學既為入仕之條件,於是有「累世公卿」。「累世經學」與「累世公卿」,便造成士族傳襲的勢力,積久遂成門閥。
門閥造成另一原因,由於察舉制度之舞弊。地方察舉權在太守,無客觀的標準,亦於營私。一面是權門請託,一面是故舊報恩。兩者遞為因果,使天下仕途,漸漸走入一個特殊階級的手裡去。及門閥勢力已成,遂變成變相的貴族。自東漢統一政府傾覆,門閥變成封建。長期的分崩離析,而中國史開始走上衰運。
清議在當時的勢力以為結黨,促成黨 錮之獄。外朝士人議論外戚徒招禍殃,往往一帝即位,必袒護外戚,誅鋤朝士。舊帝崩,新帝立,與舊帝之外戚關係轉疏,新帝謀於宦官。
宦官之勢,外朝士人所能摧陷廓清,名士又不得不內結外戚,【如陳蕃之與竇武,袁紹之與何進】,外戚到底亦為不可靠,名士遂終與之兩敗。
靈帝即位,竇武、陳蕃謀殺宦官不成,【此為外戚與名士同謀宦官之第一次。】轉為曹節、王甫所殺【事在建寧元年,去第一次黨 錮獄三年】
翌年,【建寧二年。】遂有第二次黨 錮之獄。【中平六年。】何進與袁紹等謀盡誅宦官,而董卓人京。【此為外戚與名士同謀宦官之第二次,而漢亦亡矣。】
漢王室,終於傾覆,依附於王室的外戚與宦官,亦同歸於盡。名士門閥勢力到底還可存在!大一統政府不能再建,【因無共戴之王室。】遂成士族門閥佔有主導之局面,他們做了中流砥柱,門閥士族的思想核心,還是堅持華夏【三綱五常】的華夏法統,只是君主位置懸置而已。
門閥士族我們可舉一下例子,分析一下門閥士族對待華夏核心的表現
1.太原王氏
起源於山西的太原,從魏晉至唐朝都顯赫非常,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列為五姓七族高門。
太原王氏的始祖乃是秦始皇時期的大將王翦。王翦之孫王離後死於巨鹿之戰。王離長子王元為避秦亂,遷於琅琊,為琅琊王氏始祖,王元之弟王威則是日後太原王氏之祖、從晉代綿延至唐代。各朝皇族為了鞏固和提高自身地位,曾多次與太原王氏聯姻,或下嫁公主,或娶妃立後。
代表人物:王允,就是呂布的夫人貂蟬之養父。王允,東漢末年故事之主角也。東漢末年大臣。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他為了司徒兼尚書令。密謀刺殺董卓。董卓死後,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處死,時年56歲。
王允是年輕就為國效力,進入官場,他的身世顯赫,【君為臣綱】的思想是家族傳統,王家也與皇族聯姻。為了皇權穩固於宦官鬥爭,失敗就棄官隱居,後來又出山,與董卓鬥爭,直到身死,所以王允的一身,出生士族門閥,但是【忠君愛國】,不惜以身殉國,是國家危難時的中流砥柱,華夏法統核心思想的傳承力量。
2.
汝南袁氏為東漢時期的著名世族,在東漢末年湮滅,祖籍在汝南郡(今河南商水西南)。
自袁良以後,至其孫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為司空,京子袁湯為司空、太尉,湯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號稱「四世三公」。史稱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天下」,成為官吏集團中的首腦人物。大批故吏、弟子、門生出於其門。
袁紹,是袁逢之庶長子,血緣上來看,袁紹、袁術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由宗法來看,則兩人為從兄弟。
袁紹、袁術均是東漢末年割據一方的梟雄。袁術因自立為帝,遭受各群雄攻伐而死。
袁紹、袁術是門閥士族子弟,年輕時就投入【忠君愛國】運動,為了華夏法統的繼承,不顧個人以及整個家族的安危。
袁紹東漢末年自稱隱居,其實在暗中結交黨人和俠義之士,如張邈、何顒、許攸等人。袁紹的密友中,還有曹操,他們結成了一個以反宦官專政為目的的政治集團。
袁紹的活動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趙忠憤憤然地警告說【袁本初抬高身價,不應朝廷辟召,專養亡命徒,他到底想幹什麼】袁父聽到風聲,斥責袁紹說【你這是準備破滅我們袁家】但袁紹依然不為所動。
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以後,東漢朝廷被迫取消黨禁,大赦天下黨人。袁紹這才應大將軍何進的辟召。袁紹有意借何進之力除掉宦官,而何進因袁氏門第顯赫,也很信任袁紹。
188年,東漢朝廷另組西園新軍,置八校尉。袁紹被任命為中軍校尉, 曹操為典軍校尉。但大權掌握在宦官、上軍校尉蹇碩手中,大將軍何進也要聽從他的調度指揮。
袁紹認為只有殺掉所有宦官,才能免除後患。袁紹與袁父佯稱奉詔,殺死宦官親黨許相、樊陵,然後列兵朱雀闕下,捕殺沒有來得及逃走的宦官趙忠等人,又下令關閉宮門,嚴禁出入,指揮士兵搜索宮中的宦官,不論老幼皆斬盡殺絕,死者有二千多人,有些不長鬍須的人也被當成宦官殺掉了。
士族門閥子弟,有勇有謀,一旦握有權利,殺伐決斷,一點不輸於久經戰場的將軍。士族門閥子弟,是合格天下中流砥柱,不是文弱書生!
正當袁紹在內宮大肆屠戮宦官的時候,董卓率領軍隊抵達洛陽西郊。初平元年(190年)正月,關東州郡起兵討董,推舉袁紹為盟主。董卓見關東盟軍聲勢浩大,於是挾持獻帝,驅趕洛陽百姓遷都長安。
天下一亂,士族門閥就立刻被天下人擁護,各拉山頭,加之原有的政治思想、經濟實力、軍事準備、人員資源,很容易就轉為軍閥,投入天下的爭奪華夏正統地位的戰爭。
董卓西走長安後,袁紹準備拋棄獻帝,另立新君,以便於駕馭。他選中漢宗室、幽州牧劉虞。被劉虞拒絕了。
袁紹拋棄獻帝另立新君的計劃,也是合理,華夏法統也是隨著天命而轉移,董仲舒對於天命說的很清楚,【天命】的收授與否,是【天道】根據君王能否實行天道而採取的獎懲措施。如果一個君王能夠按照天道來治理天下、造福萬民,那麼他就會享有天命,否則就會失去【天道】的支持而喪失天命,失去天下。在這個過程中,董仲舒認為【天道】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會變化的只是君王對天道的理解。
但是,天命又是以人的具體行為,進行表達或說話!袁紹選中漢宗室、幽州牧劉虞,被劉虞拒絕了。【天道】已給了袁紹回答!而後,袁紹的一段話,可以深刻的代表東漢末年士族門閥的思想軌跡以及行動方向,也就可以知曉三國歷史的大背景。
三國,就是不同士族門閥為了爭取華夏的法統核心,爭立一個新的華夏法統【天命君主】,在東亞大陸上又開始拚命殺伐,他們能否成功最終取決於【天命】的選擇!
《白虎通德論》講述了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在21世紀就是論述,國家統治權與國民之關係,主要是政治思想、意識形態之內容要合理!
家庭之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社會的基本單元關係要健康,可以延續永存,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共識!
夫妻之間兩性關係,這一點東西方文化差異巨大,西方文化已允許中性人成為社會的正常關係,男人,女人,中性人,西方社會又回到了古羅馬時代!
這三個關係,根本的是政治制度是社會的核心,人倫關係只是政治制度的影像。
袁紹得了冀州,問沮授說:「如今賊臣作亂,朝廷西遷,我袁家世代受寵,我決心竭盡全力興復漢室。然而,齊桓公如果沒有管仲就不能成為霸主,勾踐沒有范蠡也不能保住越國。我想與卿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卿有什麼妙策?」
袁紹自比管仲、范蠡,說明他自信心極強,目標是安定天下,決心竭盡全力、興復漢室,以報【劉天子】對袁家的世代恩惠,【忠君愛國】表露無遺!
沮授答說:「將軍年少入朝,就揚名海內。廢立之際,能發揚忠義;單騎出走,使董卓驚恐。渡河北上,則渤海從命;擁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眾。威聲越過河朔,名望重於天下!如今將軍如首先興軍東討,可以定青州黃巾;還討黑山,可以消滅張燕。然後回師北征,平公孫瓚;震懾戎狄,降服匈奴。您就可擁有黃河以北的四州之地,因之收攬英雄之才,集合百萬大軍,迎皇上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陽。以此號令天下,誅討未服,誰抵禦得了?」袁紹聽了,非常高興地說:「這正是我的心愿啊!」
沮授的回答,是對袁紹【忠君愛國】歷史的總結,年少入朝,揚名海內,威聲越過河朔,名望重於天下!沮授代表世人,認為袁紹可以擁有黃河以北的四州之地,,集合百萬大軍,迎皇上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陽。這些話,用在劉備,孫權身上,也是十分貼切的。
東漢末年,天下黎民百姓,已把希望寄託於士族門閥身上了!
===============================================================
【士族門閥】一覽表
汝南袁氏
第一代 袁安 司徒
第二代 袁京 蜀郡太守 袁敞 司空
第三代 袁彭 光祿勛 袁湯 太尉 袁盱 光祿勛
第四代 袁成 左中郎將 袁逢 司空 袁隗 太傅 袁賀 彭城相
第五代 袁紹 大將軍 袁術 後將軍 袁閎(不出仕) 袁忠 衛尉(未到任) 袁弘(不出仕)
袁紹(?-202年6月28日 ),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早年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曾指揮誅殺宦官。初平元年(190年),與董卓對立,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
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戰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一河北,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病逝。
袁術(?-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紹之弟。初為虎賁中郎將。董卓進京後以袁術為後將軍,袁術因畏禍而出奔南陽。初平元年(190年)與袁紹、曹操等同時起兵,共討董卓。後與袁紹對立,被袁紹、曹操擊敗,率餘眾奔九江,割據揚州。建安二年(197年)稱帝,建號仲氏 ,但未受人承認。此後袁術奢侈荒淫,橫徵暴斂,使江淮地區殘破不堪,民多飢死,部眾離心,先後為呂布、曹操所破,元氣大傷,後於建安四年(199年)嘔血而死。
弘農楊氏
第一代 楊震 太尉
第二代 楊牧 富波相 楊奉 (早卒) 楊秉 太尉
第三代 楊敷 楊賜 太尉
第四代 楊眾 侍中 楊彪 太尉 楊奇 衛尉
第五代 楊修 丞相主簿 楊駿 車騎將軍
楊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今陝西華陰)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楊彪之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楊修為人恭敬,學問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196—220)被推選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改人丞相府倉曹屬主簿[1] 。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於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潁川荀氏
第一代 荀淑 朗陵侯相
第二代 荀昱(兄子)沛相 荀曇(兄子)廣陵太守 荀爽 司空
第三代 荀彧 尚書令 荀衍 監軍 都督河北事
第四代 荀惲 虎賁中郎將 荀惲 太僕 荀俁 御史中丞 荀詵 大將軍從事中郎 荀顗 司空 荀攸 尚書令
第五代 荀融 洛陽令 參大將軍府軍事 荀閎 太子文學掾 荀甝 散騎常侍 荀霬 中領軍(贈驃騎將軍)
第六代 荀彪 荀輝 太子中庶子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稱為「王佐之才」。
荀彧早年被舉孝廉,任守宮令,後棄官歸鄉。又率宗族避難冀州,曾被袁紹待為上賓。其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一說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盡)。死後被追謚為敬侯,後又被追贈太尉。
河內司馬氏
第一代 司馬鈞 征西將軍
第二代 司馬量 豫章太守
第三代 司馬俊 潁川太守
第四代 司馬防 京兆尹
第五代 司馬懿 宣帝 司馬孚 太傅 司馬朗 兗州刺史
第六代 司馬師 景帝 司馬昭 文帝 司馬遺 司馬望
第七代 司馬炎 武帝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謚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博陵崔氏(兼清河崔氏)
第一代 崔駰 長岑長
第二代 崔瑗 汲令
第三代 崔寔 議郎 崔烈 太尉
第四代 崔鈞 虎賁中郎將 崔琰 丞相東曹掾 崔林 司空
第五代 崔隨 尚書僕射
第六代 崔瑋 太子右衛率
崔琰(163-216年),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今河北省清河縣)人。東漢末年名士,司空崔林的從兄,曹操帳下謀士。崔琰相貌俊美,很有威望,曹操對他也很敬畏。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在給楊訓的書信中寫道「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曹操認為此句有不遜之意,因而將崔琰下獄,不久崔琰即被曹操賜死。
潁川鍾氏
第一代 鍾皓 郡功曹
第二代 鍾迪(不仕) 鍾敷(不仕)
第三代 鍾繇 太傅
第四代 鍾毓 青州刺史 後將軍(贈車騎將軍) 鍾會 司徒
鍾會(225年-264年1月),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魏太傅鍾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鍾毓之弟。他在魏國官居要職,是三國後期 魏國重要的策臣與謀士、制定伐蜀計劃並參與滅蜀之戰的智將。同時也是一位書法家。
太原王氏
第一代 王允 司徒
第二代 王昶 司徒 王凌 司空
第三代 王渾 司徒 王深 冀州刺史 王湛 汝南太守
第四代 王濟 河南尹(追贈驃騎將軍)王承 東海內史
第五代 王述 尚書令
第六代 王坦之 北中郎將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師,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據《後漢書》)。東漢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因為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他已經代替楊彪成為了司徒兼尚書令。身為地方官勤政愛民,由於朝廷腐敗而被迫在此為官,從而密謀刺殺董卓。董卓死後,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但是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處死,時年56歲。
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東晉名臣,尚書令王述之子。
王坦之出身太原王氏,年輕時與郗超齊名,曾任大司馬桓溫的參軍,襲父爵藍田侯,後與謝安等人在朝中抗衡桓溫。桓溫死後與謝安一同輔政,累遷中書令、領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去世時年僅四十六歲,追贈安北將軍,謚號為獻。
琅琊諸葛氏
第一代 諸葛圭 泰山郡丞 諸葛玄 豫章太守
第二代 諸葛亮 丞相 武鄉侯 諸葛瑾 大將軍 諸葛均 長水校尉 諸葛誕 征東大將軍
第三代 諸葛恪 太傅 諸葛瞻 衛將軍 諸葛喬 駙馬都尉 諸葛靚
第四代 諸葛尚 諸葛京 江州刺史 諸葛攀 行護軍翊武將軍 諸葛恢 尚書令
第五代 諸葛顯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諸葛亮幼年喪父,同叔父到南陽躬耕,後追隨劉備,為了劉備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礎。蜀漢開國後,被封為武鄉侯,對內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對外聯吳抗魏,為實現光復大漢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將而失敗,最後病逝於五丈原。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他體格肥胖,是三國時期東吳權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大將軍諸葛瑾長子。
吳郡陸氏
第一代 陸康 廬江太守
第二代 陸績 鬱林太守 陸遜 上大將軍 丞相 陸瑁 議郎 選曹尚書 陸凱 左丞相
第三代 陸抗 大司馬 陸禕 太子中庶子 陸宏 會稽南部都尉 陸睿 長水校尉 陸喜 選曹尚書
第四代 陸晏 裨將軍 夷道監 陸景 偏將軍 中夏督 陸機 太子洗馬 尚書著作郎 陸雲 吳王郎中令
陸抗(226年-274年),字幼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丞相陸遜次子。
陸抗襲父爵為江陵侯,為建武校尉,領其父眾五千人。後遷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孫皓為帝,任鎮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鳳凰元年(272年),擊退晉將羊祜進攻,並攻殺叛將西陵督步闡。後拜大司馬、荊州牧,卒於官,終年49歲。
吳郡朱氏
遠祖 朱買臣 會稽太守
朱山附 右扶風
第一代 朱桓 前將軍 青州牧 朱據 驃騎將軍
第二代 朱異 偏將軍 朱熊 朱損
第三代 朱宣 驃騎將軍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驃騎將軍朱據從兄、鎮南將軍朱異之父、朱桓官至前將軍、青州牧,假節,封為嘉興侯。
沛國桓氏
第一代 桓榮 太常
第二代 桓郁 太常
第三代 桓普 桓焉 太尉
第四代 桓鸞 膠東令
第五代 桓典 光祿勛 桓曄 郡功曹 桓彬
第六代 桓范 大司農
桓范(?-249年),字元則,沛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西龍亢鎮北)人。曹魏大臣、文學家,畫家。
建安末年,入丞相府,與王象等共撰《皇覽》。延康元年(公元220年),為羽林左監。魏明帝時,任中領軍、尚書、 征虜將軍、東中郎將、兗州刺史等。正始年間,任大司農,為曹爽謀劃,號稱「智囊 」。司馬懿起兵討伐曹爽時,力勸曹爽挾魏帝到許昌,曹爽不聽。高平陵政變後,被司馬懿誅殺
泰山羊氏
第一代 羊侵 司隸校尉
第二代 羊儒 太常
第三代 羊續 太常 羊陟 河南尹
第四代 羊衜 上黨太守
第五代 羊祜 征南大將軍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著名戰略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博學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為妻。曾拒絕曹爽和司馬昭的多次徵辟,後為朝廷公車征拜。司馬昭建五等爵制時以功封為鉅平子,與荀勖共掌機密。晉代魏後司馬炎有吞吳之心,乃命羊祜坐鎮襄陽,都督荊州諸軍事。
高唐華氏
第一代 華歆 太尉
第二代 華表 尚書 華博 內史 華周 黃門侍郎 常山太守
第三代 華廙 尚書令 太子少傅 華嶠 秘書監 尚書 華澹 河南尹
第四代 華昆 尚書 華薈 河南尹 華恆 左光祿大夫開府 華軼 江州刺史
華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魚,漢族。平原高唐人(今山東聊城高唐縣)。[1] 漢末魏初時名士,曹魏重臣。
華歆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與盧植、鄭玄、管寧等為同門,又與管寧、邴原共稱一龍,華歆為龍頭。漢靈帝時華歆被舉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何進徵召為尚書郎。後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孫策破劉繇後,華歆舉豫章降,被奉為上賓。
官渡之戰時,被征為議郎,參司空軍事。入為尚書,轉侍中,又代荀彧為尚書令。曹操討孫權,以華歆為軍師。後為魏王國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華歆相國,封安樂鄉侯。曹丕代漢建魏,改相國為司徒。魏明帝即位,代鍾繇為太尉,晉封博平侯。
東海王氏
第一代 王朗 司徒
第二代 王肅 中領軍
第三代 王惲 王恂 河南尹 王虔 尚書 王愷 後將軍
第四代 王隆 王康
王朗(?-228年11月) ,字景興。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北)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期重臣、經學家。
建安元年(196年)孫策攻會稽時,王朗舉兵抵抗,為孫策所敗。王朗在逃亡失敗後投降,孫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
後為曹操所征,因戰亂輾轉數年後才抵達,被拜為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國建立,王朗以軍祭酒身份領魏郡太守,曹叡繼位後,代華歆為司徒,進封蘭陵侯。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謚號成。其孫女王元姬,嫁於晉王司馬昭,生晉武帝司馬炎、齊獻王司馬攸。
太原郭氏
第一代 郭全 大司農
第二代 郭縕 雁門太守
第三代 郭淮 車騎將軍(追贈大將軍) 郭配 城陽太守 郭豫 相國參軍 郭鎮 謁者僕射
第四代 郭統 荊州刺史 郭展 太僕 郭奕 雍州刺史 尚書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濟。太原陽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東漢每年,郭淮被舉為孝廉,先後任平原郡府丞、五官中郎將門下賊曹、丞相兵曹議令史、征西將軍司馬。征西將軍夏侯淵戰死時,郭淮收集殘兵,與杜襲共推張郃為主將,得以穩定局勢。曹魏建立後,獲封關內侯,又任鎮西長史。正始元年(240年),擊退姜維,升任左將軍、前將軍。嘉平二年(250年),升任車騎將軍,進封陽曲侯。
河東裴氏
第一代 裴茂 尚書
第二代 裴潛 尚書令 裴徽 冀州刺史
第三代 裴秀 司空 裴黎 游擊將軍 裴康 太子左衛率 裴凱 侍中中書令 裴綽 黃門侍郎
第四代 裴頠 裴邈 從事中郎
第五代 裴嵩 中書郎
裴頠(267-300)西晉大臣、哲學家。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司空裴秀之子,他曾任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兼右軍將軍、尚書左僕射之職。裴頠反對王弼、何晏的「貴無論」,提出「崇有論。」認為萬有的整體是最根本的「道」,萬有不是由「無」產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體有」。他還認為萬物生化有其規律。從「崇有論」出發,他重視現實存在的事物,不滿輕視事功的放達風氣,力圖論證封建等級制的合理性。裴頠的思想在當時有很大影響,被認為是崇有派領袖。
南陽許氏
第一代 許訓 太尉
第二代 許相 司徒 許劭 郡功曹 許靖 司徒 許攸
第三代 許欽
第四代 許游 尚書
許攸(?-204年),字子遠,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本為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因此背袁投曹,並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於官渡。後許攸隨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終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中牟潘氏
第一代 潘乾 溧陽長
第二代 潘瑾 安平太守
第三代 潘勖 尚師左丞 東海相 潘芘 琅邪內史
第四代 潘滿 平原太守 潘釋 侍御史 潘岳 著作郎散騎侍郎、給事黃門侍郎 潘豹 燕令 潘據 司徒 潘詵
第五代 潘尼 太常卿, 中書令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籍貫河南中牟 ,中牟是指潘岳的郡望,他童年隨父在鞏縣,少年即到洛陽。潘安是西晉著名文學家,潘安之名始於杜甫《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後世遂以潘安稱焉。美姿儀,少以才名聞世,潘安二十歲,時晉武帝躬耕藉田,潘安作賦以美其事,洒洒千言,辭藻優美,為眾所疾,遂十年不得升遷。潘安三十餘歲出為河陽縣令,令全縣種桃花,遂有「河陽一縣花」之典故。有政績,太傅楊駿引岳為太傅主簿。楊駿被誅,被除名。他性輕躁,趨於世利,與石崇等諂事賈謐,每候其出,輒望塵而拜。與石崇、陸機、劉琨、左思並為「賈謐二十四友」,潘安為首。孫秀當政,遂夷三族。
Y
和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衰落後,他們子女仍會重振家威。紈絝子弟畢竟少數,即使年少輕狂,但成長後社會閱歷、智商等,是寒門弟子比不過的。
門閥政治似乎不應是興起,而應是封建制度的變異、延續和復興。
受制於當時經濟和技術的限制,郡縣製成本過高,秦國因嘗試而滅國,漢初就已有所返潮,到東漢、晉隋全面恢復,只是換了馬甲,是一種封建制度與郡縣制度的混合體。
推薦閱讀:
※三國里董卓為什麼那麼厲害?
※《曹劌論戰》中魯公怎麼會讓一個鄉間村夫曹劌來打這麼關鍵的戰役?
※平王東遷,宗周老百姓留給了秦國,後來秦國人被視為夷狄,曾經是文明中心宗周的遺民百姓怎麼看待這件事?
※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庶子都幹什麼去了?
※西漢初期的丞相和相國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