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十六國南北朝這段歷史在民間被忽略?
那個時代的英雄人物太多了吧,奴隸變皇帝的石勒,
拯救漢族於既倒的冉閔,祖狄什麼的就不說了.
而南北朝的精彩不在三國之下.
而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去看十六國南北朝的意義是巨大的.
但為什麼這段精彩萬分的歷史在民間被忽略?
謝謝邀請。
現今所存十六國史料基本來自《晉書》、《資治通鑒》、《世說新語》、《華陽國志》 等。
現代人編的十六國國別史專著有 洪濤的《三秦史》和《五涼史略》, 李祖桓的《仇池國志》,蔣福亞的《前秦史》,陸慶夫、郭鋒的《五涼史略》,楊偉立的《成漢史略》,張維的《仇池國志》,周偉洲的《漢趙國史》和《南涼與西秦》及《吐谷渾史》,趙向群的《五涼史探》等。
真正想看那段歷史,有太多資料可以參考,當然,讀者當自己梳理其中脈絡,博觀約取。
如何評述南北朝里的是是非非,我還是不說了,你自己去看吧。對歷史的感受還是要憑藉自己的思維加工構建起來的。去找些專業書籍和文獻看吧,網上有太多私人化的評議,我不建議你看那種文字,畢竟那不是用你自己的理性形成的東西。不要讓任何所謂的立場綁架你,不管是民族的或階級的,你的理性完全屬於你個人。
民間對於歷史的感觀,主要來自藝術作品。小說、戲劇、曲藝等等。目前以南北朝為題材的作品幾乎沒有。也很難有,畢竟這段歷史太沉重,而其中能夠被賦予傳統價值的人物和事件太少了。
另外,從感情上,我比較贊同鄭浴鋒的答案。那個生靈塗炭殺人如麻的時代,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紀念的,捏著鼻子聞聞屍臭就行了。也許今天的看客們覺得熱血?喜歡穿越回去當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對當時百姓而言,那卻是個欲做奴隸又不得做的時代。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任何一個朝代、時期、國別、地域的歷史(更接近歷史事實的學術研究層面)都處於一種被民間(非相應學術界)所忽略的狀態。被民間所熟知的只有經過文學創作的、或被普及簡化的歷史題材或萃取物,終究是文學作品或普及知識,遠非事實層面或學術層面的歷史鏡像。換句話說,只有精彩的故事和梗概才會得到民間的廣泛傳播,比如,三國演義成就的只是三國文學形象的普及度,遠非三國歷史的普及度。
寒某雖然沒有確切得調查數據,但寒某依然敢斷言:沒有任何一個朝代的文學次元普及度超過三國的,考慮上國產電視劇這一文學信息載體,或許清朝題材的文學次元能夠和三國次元一爭高下,其餘朝代的文學次元絕不敢望前述兩者之項背。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素材絕對配得上《權力的遊戲》五個大字,缺的是一個天命之人把這段素材改編成一代經典,正好POV視角適合魏晉南北朝這段素材主角多、主線散、很虐心的特點,解決了傳統小說筆法與此段歷史的不兼容問題。
回到正題,歷史知識本質上是信息的一種,被閱讀的材料。不同的讀者,對於日常接觸的歷史碎片會有不同的需要。這種需要會區分為若干層次,相較於象牙塔式的、更為精細化的歷史研究者或酷愛某一維度的歷史閱讀者,佔據更龐大比重的只會是那些「日常關注域」遠非歷史的閱讀者與沒有「日常關注域」的非閱讀者。即便僅僅從概率上講,只有極少數的朋友有足夠的動力去研究、涉獵、閱讀、瀏覽某維度的歷史,其他朋友則會研究、涉獵、閱讀、瀏覽其他維度的知識,來滿足自身求知慾,或者求知慾尚且沒有達到促動閱讀的朋友也絕不在少數。
在互聯網信息化助長多維個性化的今天,歷史讀者們的「關注域」只會更加精細化,具體到每位歷史讀者身上的「歷史關注域」也會在其自身「總關注域」中有不同的地位、結構、功能。所以,具體到十六國南北朝歷史(無論是歷史事實層面還是文學演義層面),終究只會是茫茫多維中的一維罷了。好在,在互聯網的助力下,這幫子線下毫無交集的朋友能夠在線上通過對方某段文字的隻言片語便「捕捉」到與自己差不多段位的野生同維度或近維度愛好者︿( ̄*︶* ̄)︿,互相交流心得,也算一大有網時代遠超無網時代的好處了。
說的比較散,最後總結一下:1.沒有傳播度達到國民級的十六國時期歷史題材文學作品。
2.歷史讀者的關注域向來分散在古今中外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之中。
3.非歷史讀者(其他維度)在閱讀者中的比例遠多於歷史讀者(一個維度)
4.滿足求知慾的方式日漸多元化,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首先說一點,就是無論對哪一時段的歷史的而言,「特別精彩」只是後人的一種主觀感受。換個人來看的話可能會覺得東晉南北朝是「亂七八糟的什麼鬼」「成天打來打去好無聊」「黑暗沉淪的時代」等等。至於歷史不感興趣的人更會不置一詞。這都是極其常見的反應。
任何一段歷史,都會有人覺得它是有趣的。豐富的史料可以提供有趣的細節,有限的史料反而會增加「神秘」的感覺。時常有人說「X朝是一個有趣的/複雜的/多面的時代」,其實到任何朝代研究者聚集的會場上去問他們這朝是不是這樣,都會有人給出肯定的回答。要說東晉南北朝比其他時代更「精彩」,恐怕是無法證明的,那麼這就不是它在大眾中傳播的優勢所在。至於某些時代的故事與人物為什麼特別流行,此題下已經有不少分析,我就不獻醜了。
除了商業媒體的推力外,國家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中古大分裂時期的世變雖然對隋唐帝國頗有影響,但對現代中國的形成而言基本沒有關係(要知道「自古以來」其實是「1840年前」的意思),而且也沒有岳飛、文天祥、朱元璋、海瑞這樣的被賦予新意義的傳統英雄給社會提供爭論話題,反過來也就沒有國家的推廣了。
話說回來,我剛上網的時候就聽過有一部名著叫《Y胡錄》,那時候歷史網文大概才剛剛興起吧。後來又聽說一部大作叫《華麗Z時代》,還有人用微博體寫南北朝。我基本不看這時段的東西,都能知道這麼多,說明這段歷史還蠻多人關注的嘛,哪裡是「被忽略」呢……反正這個忽略也只是個人感受而已。1.公眾對歷史的了解本來就不多,而且更多關注的是一些標誌性人物和民間故事,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政治經濟並不了解。
2.封建時期,只有延續時間較長、相對富裕穩定的朝代才會有比較多的資料保存到現在,才會有足夠多的詩人文士留下相關作品,才會有民間故事流傳演變。
3.三國時期的故事能廣為人知,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這部書,另外還有一些民間藝術作品,比如評書等等。一般民眾對三國的了解,主要來自三國演義,而對三國時期的歷史記載並不了解。
4.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元朝,比較混亂,留下的記載不多,就百姓的生活狀況而言,沒有值得懷念的地方,就文化、藝術、經濟上,全然是退步,屬於中華文明中衰的時期,也不會有人歌頌這些時期。加之沒有三國演義這樣優秀的「通俗文學」普及相關知識,民眾不了解這段歷史是正常的。
5.個人認為普通民眾相對比較了解的歷史時期有:漢朝(項羽與劉邦、漢武帝時期),三國,唐朝(從唐太宗到唐玄宗時期),宋朝(太祖、太宗時期),明朝(太祖、成祖時期),清朝(主要來自清宮戲)。能按正確順序記下中國所有朝代的人都不多。
說真的,別說十六國南北朝了,有關明朝的正史劇多麼?
《大明王朝1566》好看是好看,可是情節都是虛構的。
回到主題,如果選擇五胡十六國作為主題——怎麼拍?
(1)漢人挨打,太虐心,觀眾不樂意。
(2)漢人打胡人,太不和諧,政府不樂意。
(3)胡人打胡人,觀眾表示沒興趣。
(4)不拍打戲,你放在這亂世中不拍打戲有意思嗎?
如果選擇五代十國作為主題,也有問題:
(1)各方勢力太亂,觀眾分不清楚;
(2)各王朝存續時間太短,武將奪權外來入侵不得消停,觀眾有疲勞感;
(3)當局者殘暴不仁,沒有個人魅力,多不得善終。演繹其生涯缺乏積極意義。
其實就算三國演義,也就是各路人才輩出,有充分表現的前三國精彩。孔明歸天以後草草帶過而已。而對於五代十國晚期(周末宋初),出現了知名度夠高、觀眾比較熟悉的柴榮、李煜、趙匡胤「鐵三角」,有文有武,故事演繹就可以精彩得多了,電視電影作品還是有不少的。
我覺得觀眾喜歡亂世故事不假,但喜歡的「從亂到治」的這個過程,讓故事有一個比較「光明」的結尾,無論是三國(從N到3,從3到1),還是隋唐演義,宋初、明初故事。而像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前期那樣「亂都亂得沒有創意」,看不出頭的時代,觀眾大多是沒有興趣的。1.中國人喜歡大一統,深受民間喜歡的是漢唐。
2.十六國南北朝數量上來說太多了其實普通民眾記不來。三國作為分裂的一段歷史深受民眾其一是數量相對而言較少,比之春秋戰國更少。另一個原因則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3.你都說是民間了,民眾其實不太喜歡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去看問題。人類通過追溯構建認同,美國愛追溯希臘羅馬不愛追溯瑪雅印加,法國不追溯日耳曼部落史,咱中國老百姓不追溯北朝遼金,一個道理
補充一點:
這2個世紀太過黑暗了(在有記載的年代裡),好像一場200年才繞出來的噩夢。
而人性都是有意識去迴避痛苦的。
同理,五代十國也不受待見。
當然,這哥倆其實是中國歷史中最波瀾壯闊、最精彩紛呈、最苦難無邊的年代,而且目前的記載應該是最接近事實的(相比其他的略顯浪漫的年代而言)。
沒有人寫出一部膾炙人口的《南北朝十六國演義》,也沒有人寫《南北朝那些事兒》。。。
你以為普通大眾會去讀《資治通鑒》、《史記》、《三國志》嗎。。。
——————————————————————————————————
還有,那些人物的名字太混亂,多是複姓;
民族太混亂,有誰分得清鮮卑匈奴氐族,哦,鮮卑還分慕容鮮卑、拓拔鮮卑、隴右鮮卑;
國號太混亂,前秦後秦、前漢後漢、前趙後趙、東魏西魏,有北魏卻找不到南魏……
歷史本身都是繁蕪叢雜的,要想為大眾所知,只能期待NB的人物改變為文學作品;小說一般都是讀者友好型的。漢民族喪權辱國,老百姓流離失所,儒家文明式微,統治階級荒淫無恥,都是這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特徵。宣揚南北朝這段歷史既不符合統治階級的道德教化,也不符合百姓的民族主義情節,所以這段歷史就被人們忽視。再看前段時間電視里熱播的《陸貞傳奇》《蘭陵王》等影視劇與真實的歷史根本毫不相干。將陸貞,高緯等人贊為美人英雄,其實就是對國人智商的侮辱。
但它確實就熱播了……
謝邀
1.相比漢唐,這個時代並不輝煌。
2.相比明清,畢竟時間太遙遠了。
3.相比東周,開創性又不足。
4.相對於三國,太過混亂,太多的民族衝突(恥辱)。時間上又處於三國與隋唐之間。
5.這個時代更像一個插曲,在歷史上是非「主流」(門閥士族、鮮卑化與西胡化、佛教的中國化)。
人只能記住150個人,每人一個名帶字就是150個名字。
三國平均分一下魏蜀吳一個國家能分到50個名字,50個人差不多能把一個國家大概說的差不多了。即使記不住這麼多,只記住主要人物也足夠把三個國家區分出來。
而且三國之間的關係相對而言很簡單。
那些知道三國的人,真正熟悉三國歷史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記不住那麼多東西。
十六國的國名、國號由來、與國家相關的重要人物、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信息量太大,普通人根本記不住這麼多東西,但是記不全就沒辦法對十六國的歷史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印象。
三角形沒有對角線,十六邊形的對角線公式是(16-3)*16/2=104
而且由於國家太多人太多,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的權重被大大降低了,也就是這些國家這些人對於整體局勢的重要性,平均都低於三國。
所以後來的漢人對十六國的印象就是,北邊一堆胡人打過來了,佔了好多土地,殺了好多人。具體有多少胡人不知道,反正北邊騎馬的打過來的事情一直都有。
十六國的歷史看似熱鬧,但是對於漢人來講,不管是自己國家分裂還是北邊騎馬的打過來,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胡人都一樣,打過來就是殺人搶東西。
漢人不喜歡胡人。
所以「十六國南北朝這段歷史在民間被忽略",是多方面因素的結果。
這他娘的一堆亂七八糟的名字,咱家記不住。
裡面好多胡人,洒家不開心。
冉閔是誰?比諸葛亮還厲害?
檀道濟是誰?比呂布能打嗎?
就算以後隋唐有書生費心把這段歷史理清楚,唐人一直自比漢人,連書生都佩劍,估計他們也不會喜歡這段歷史。
旌旗鬣鬣漢將軍,閑出巡邊帝命新。
沙塞旋收饒帳幕,犬戎時殺少煙塵。
冰河夜渡偷來馬,雪嶺朝飛獵去人。
獨作書生疑不穩,軟弓輕劍也隨身。
杜荀鶴 生卒:約846年-約907年職業:唐代詩人
首先,應該有官方所謂「民族大融合」的考慮;
其次,對於南北朝的研究相對較少,唐宋先民亦不會為那段屈辱的歷史歌功頌德,樹碑立傳,也不會流傳下什麼文本之類,還有,血腥的殺戮使得當時的記錄很少 ;
第三,那段歷史絕不「精彩」,每三百年中國就會有一次浩劫,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會入侵中原,血染山河,雖然最後都能驅胡復漢,但每一次都是白骨累累,屍骨如山,而困難的是,每一個入侵的強大的游牧民族最後都會灰飛煙滅,但之後都會有新的民族在大草原上崛起,周而復始...
最後,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但是,個人認為:關於歷史的研究應當站在當時的環境和立場上考慮,如南北朝,站在當時漢民的角度,殺胡令之類就是挽救當時北方漢人命運的,那是段屈辱的血淚史,不應被遺忘,更不應被篡改或是污衊,作為漢人,本就應當站在漢人的立場看待問題,所謂普世與憐憫在當時是毫無用處的...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
聰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
琉台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
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笞繩,我為奴辱。
懿維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
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
東等不才,劍屨俱奮,萬里崎嶇,為國效命。
頻年苦鬥,備歷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
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
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志,永矢勿諼。
經武整軍,昭告列祖,實鑒臨之,皇天后土。
尚饗。------毛 澤東《祭黃帝陵文》
註:雖然其中政治意義很濃,但仍不失為一篇好文!
我也很喜歡這段歷史。其實國內拍電視劇電影什麼的完全用不著現編。五胡十六國南北朝這段歷史已經有太多匪夷所思稀奇古怪傳奇獵奇故事存在了。我們的祖先已經用鮮活的生命為我們演繹了很多精彩故事。可能這段歷史比較繁雜,不如三國來的簡明扼要和典型。所以在民眾通俗生活中不那麼受歡迎甚至冷辟吧。但竊以為這段歷史乃是中國史上最精彩的部分。
太混亂了,門檻很高。
你讓人們記住三國魏蜀吳,就算沒有三國演義的幫助,也是沒問題的。
讓人們記住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十六國和那些民族的背景和事件,記住五代十國XXXX(我就不百度了,我也記不住),難度太大了。。。
樓上有答案說這段歷史不精彩簡直不能忍呀!你看白袍將軍陳慶之,你看河陰之變和崖山多像,你看淝水之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你看玉壁之戰邙山之戰就成了多少名將,你看孝文帝遷都六鎮兵變。潑墨漢家子,走馬鮮卑兒,名將美人英雄枯骨,宗教興盛妖孽世出,美男子和神怪小說流行,門閥政治名士風流。還有八卦元素十足的小憐玉體橫陳夜,貴妃步步生蓮花,皇太后給小白臉寫情書,哪一點不精彩你告訴我!
別扯什麼民族歧視,不說五胡今安在了,大清都能活蹦亂跳在電視劇里露臉,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就忘了?
其實魏晉南北朝學會在史學界很牛掰的,出了諸如陳寅恪、周一良、唐長孺、王仲犖、何茲全、呂思勉、田餘慶、高敏、萬繩楠等大名鼎鼎的史學家。日本的內藤湖南、谷川道雄、宮崎市定、三崎良章、白鳥庫吉等著名漢學家也對這一時期有過深入研究。前段時間那個復旦導師和學生斷絕關係的事件,主角之一的北大博導閻步克就是田先生的弟子。所以魏晉南北朝歷史不是沒有研究價值,只是在民間不出名而已。
要想在民間普及,得有容易為廣大群眾接受的傳播形式。大部分人一開始都不會去讀二十四史資治通鑒,必須要有一個閃亮的玉石引子。說不精彩其實是沒有人寫出通俗易懂的精彩故事。
三國歷史之所以超越其他各個朝代受熱捧,《三國演義》功不可沒。後來的影視作品、遊戲產品更是擴大了它的知名度。一個最直觀的指標,逛下各個朝代的貼吧人數、著名專屬論壇的註冊人數就能知道。
你看同樣是一朝宰相、匡扶世難的權臣,武侯祠多熱鬧啊,烏衣巷連燕子都沒了,誰又還能記得那個荒山野嶺里謝安的墓碑。
此外其他知名度較高的朝代都有相當一部分通俗作品傳世。唐朝有《說唐》、《隋唐英雄傳》,宋朝有《楊家將演義》、《說岳全傳》、《水滸傳》,方便大家了解這些朝代背景。
可是魏晉南北朝呢,好像真的沒有什麼出名的通俗讀物可以給我們。也就是十年前天涯煮酒論史版出了一個會寫書的赫連勃勃大王,很多人開始關注這段華麗血時代了。
再說這一時期的影視作品,還真不是沒有。
最著名的是《少林寺傳奇》和《花木蘭》,這個沒人不知道吧……
當年有部吳倩蓮主演的電視劇,叫《北魏馮太后》,製作得比較粗糙,我忍著看完了。張鐵林和寧靜演的《胡笳漢月》,也是講馮氏故事。還有一部叫《大宋凝雲》的片子,講的是南朝劉宋故事。這幾部還算比較沾正劇的邊。
後來青春偶像劇興起,先有馮紹峰和林依晨拍的《蘭陵王》,後有於媽的《陸貞傳奇》,捧紅了趙麗穎和陳曉這對CP。還有一部不知道上映沒有的《蘭陵王妃》,真真把歷史當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涼。
但是這些片子有一個通病,就是都。不。好。看!哪怕我這種對宮斗劇接納度一流,非常關注這段時期歷史的人都看不下去,遑論其他人。
========================
更一個,最近熱映的唐嫣羅晉主演的《錦繡未央》就是發生在魏宋對峙年代的故事,爭議不少,但至少讓很多人知道了北魏其中三個皇帝的名字了……1.其實更被忽略的是五代十國時期吧。
2.題主有沒有遇到那種讀了一堆人名之後都忘記誰是誰的誰的經歷?
樓主應該想想中國歷史上還有哪個時期被民間忽視較多。我覺得是這幾個時期:兩漢交接、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元朝。這些時期被編成故事流傳於民間的很少。至於為什麼這些時期會被民間所忽視,也就是被老百姓提的少,我們可以通過查找它們之間的共同點來得知。除了元朝之外,其他幾個時期都符合亂世的特點;除了兩漢交接這個時期之外,其他幾個時期都符合外族入侵這個特點;除了兩漢交接這個時期之外,其他幾個時期都足夠長。這幾個時期都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那就是從未出現過兩個及以上強有力的漢族割據政權的對峙局面。
那麼,可以根據這些相同點來回答樓主的問題了。
1、先說亂世對百姓關注度的影響,這是第一個特點。那些亂世中流傳下來的歷史故事,其流傳方式跟我們想像中略有不一樣,比如三國故事,它最初應該是通過野史作家(也不知道這個詞合適不合適)傳到民間的,然後再由民間口口相傳,傳到元明清時期,又被一些野史作家總結,成了書。。。不信你想想今天所知道的關於清末的故事,比如慈禧啊、袁世凱啊,他們是通過老人講述下來的嗎?(反正我問我爺爺關於解放戰爭時候的事兒,他居然說——不關心。。。)
為啥會是這樣呢?你想想,生於亂世,百姓痛苦不堪,至少這一代的百姓是沒有心情去把本朝的情景編成故事,流傳給後代了。而下一代百姓在歷經亂世之後,都忙於恢復生產,自然也無心情把前朝的事迹「發揚光大」。等到再下一代,老百姓們早就記不清啦。。。那麼將這段歷史「發揚光大」的任務是由誰來完成的呢?其實這個任務是由「史官」來完成的,是那些正史的史官嗎?當然不是,正史史官忙著修史、搞「學術」,忙著升官發財拍馬屁,哪有功夫把一些野史發揚光大。。。所以真正的「編故事」的人,是有歷史知識但又跟朝廷有點過節的人,或者,是一些有歷史知識的文人,也就是那些野史作家。咱也可以把他們稱作「在野歷史學家」吧,或者歷史學界的在野黨,總之他們喜歡「編故事」,不喜歡歌功頌德。這幫人放在今天,估計也是李敖那幫角色吧!
扯遠了,回到正題。總之,歷史時期當中的亂世,想要在民間得到廣泛關注,就要由野史作家編成故事,然後大批量生產,推廣給大眾老百姓的,普通老百姓才沒這個功夫去搜集資料、編故事呢,且不說接下來還得大批量生產、推廣。因此,亂世對於一個時期的流傳度、關注度的影響就可以想見了。要是在太平盛世,老百姓那是願意把當朝的事情編個故事講給後代聽的。但是在亂世,老百姓也會講故事,可他們講的也是前朝故事(比如說五代的老百姓,講個隋唐演義啥的),因為他們沒工夫沒心情把本朝事迹編成故事。這樣,亂世時期的流傳度本身就已經受到限制了,因為一大批老百姓懶得編故事(就像我爺爺他們懶得把國共兩黨鬥爭整理一遍一樣)。即使有老百姓編故事,估計也很少吧,這玩意太需要工夫和心情了。給亂世編故事的任務就落到那幫野史作家的身上了,但是這又涉及到一個問題:這幫野史作家願不願意給這段歷史編故事呢?
2、說到這,第二個特點又出來了,那就是外族入侵。我看,要單單是亂世,還是有可能被民間所廣泛流傳的。比如楚漢啊、三國啊,不都流傳挺廣的嘛!因為這段歷史畢竟是咱本家人在掌握,自家人總也要照顧自己的老百姓的,老百姓的生活就不至於特別凄慘,這樣總有一部分老百姓能騰出精力來編故事不是?更何況,這段歷史還有更大的一個群體在書寫,那就是野史作家,不是么!?只要有野史作家幫忙整理、批量生產、傳承,那這段歷史就有熱鬧的時候!可要是有外族入侵那就不一定了,外族入侵中原,那對老百姓的傷害就太大了,你看元朝,這都不是亂世,但依然把中原、南方的漢族同胞搞的生不如死,這種情況下,老百姓的心思很單純——趕走外族人,這種思想在心裡,哪還有工夫編故事?所以我們看到元朝也沒啥故事可講,遼、金統治的地方也沒啥故事流傳下來,唉。
外族入侵更大的影響在於,野史作家也不願意幫忙編故事了。不但這一代的野史作家,就是下一代,也都以這段歷史為恥,每逢看到這段歷史就傷心過度,不願意編了(就像修昔底德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一樣,編到最後雅典沒落的那段,傷心過度,編不下去了,所以這本書就沒編完,有人甚至說修昔底德就是因為編書太傷心死的o(╯□╰)o)。大家看看元朝時候的關漢卿,也流傳了不少作品,但有一部是寫元朝正面形象的嗎?全都是老百姓有多苦多慘。後世明清的野史作家呢?更不願意提元朝那點破事兒了。真把元朝那點破事兒抖摟出來,拿來編故事的,恐怕只能算金庸一個了吧。。。你說野史作家們以這樣的心態來編纂「外族入侵」的歷史,那怎麼可能編出精彩動人的故事呢?又有誰願意聽呢?又怎麼會流傳下去呢?
雖然外族入侵這段歷史整體上被老百姓和野史作家們所」雪藏「,但是一旦其中有了民族英雄,那還是很有看點的!比如岳飛啊、文天祥啊、鄧世昌啊什麼的,那個和平年代的戚繼光就更是被拿來一遍一遍吹了。但是,南北朝時期有這樣的民族英雄嗎?沒有。類似的人物倒是有,比如冉閔之類人物,但這些人照著岳飛、鄧世昌差太遠了,更別說跟戚繼光比了,這差距一在於境界,二在於能力。從境界上講,岳飛等人至少有軍人的職業操守,所到之處知道安撫百姓,冉閔他起兵造反都是為了謀個人權力這沒錯吧,而且他在攻石國的過程中錯殺了多少人。從能力上講,冉閔從自己稱帝到被殺,中間也就一年半,他在這期間所控制的地盤也不大,他在亂世之中能做成這樣也不容易了,但是這些成就跟岳飛、戚繼光等人相比還是太渺小了。說到底還是實力不足,要是冉閔能統一北方甚至統一全國,那他想不紅都難,到時候南北朝也會有人出來大書特書一筆,民間也會流傳著冉閔的故事,可惜他沒成功。
3、其實光「亂世」和「外族入侵」已經能基本概括出那些被民間所忽視的歷史時期的特點了,但咱這裡還有個例外,就是第三個特點——時間太短也會遭到民間忽視。這典型的例子就是漢光武帝了,要說這麼個nb的人物存在於這個時期(為啥說他是nb呢?查查歷史就知道了,他做的事情,那就相當於現在愛新覺羅家族把大清朝復辟了一樣,這種一個朝代在」氣數已盡「的情況下又被後世子孫力挽狂瀾的現象真太少見了!),怎麼著也得大書特書一下吧?當然,正史那是大書特書了,歌功頌德的、拍馬屁的都太多了。但是民間呢?不見動靜。為啥呢,因為兩漢之際這段歷史太短了,從王莽篡漢到東漢建立,中間只不過17年,要從綠林、赤眉起兵算起,那就只有8年。這劉秀當皇帝也太快了,可謂秋風掃落葉,那些野史作家和平頭老百姓一看,這太easy了吧?於是大家都各忙各的,偶爾有些個人把這8年當中的點滴寫一寫、傳一傳,也就算了。因此這段時期流傳的並不廣,也不精彩,這樣都是時間太短惹得禍啊。不信你想想,要是劉秀從起兵到登基用個二三十年,並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期間剷除妖魔鬼怪、群雄豪傑無數,那會沒人寫他?他會不紅?要真那樣,我估計他比朱元璋他們都要紅。
4、說完了」亂世「、」外族入侵「、」時間短「這三個要素,我們最後說說,那些被民間所忽視的歷史時期所擁有的最大共同點——從未出現過兩個及以上強有力的漢族割據政權的對峙局面。說到這個,就要說到咱中國人最好的一口了——內鬥。咱中國人最喜歡自己跟自己人斗著玩兒了,正應了太祖那句話: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太祖這個與人斗,指的就是斗自己人,太祖這一生也主要跟自己人斗,那些日本鬼子、俄國毛子、美國鬼子,太祖還真」不屑於「與之相鬥。而既然咱中國人喜歡內鬥,也自然喜歡看自己人內鬥(這不就魯迅說的」看熱鬧「嗎)。只有咱自己人斗自己人,那才有意思,大家看得才有興緻。這就跟鄰居看隔壁內訌似的,隔壁老頭死了(前朝滅亡了),兩個兒子爭房產(兩個超牛逼的割據勢力打起來了),這種戲碼最適合中國老百姓的口味了。要是自己人跟外人斗,那大家就會很嚴肅,就不會以看熱鬧的心態去看了,這樣一來就沒意思了不是?言歸正傳,我們發現中國歷史上被民間流傳極廣的幾個時期,什麼楚漢啊、三國啊、隋唐啊,包括最離現在最近的——國共之爭,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超牛逼的割據勢力存在,並且斗個你死我活。這些歷史時期是最符合中國觀眾的口味的啦!想想看,在這麼多割據勢力當中脫穎而出,進入到爭奪全國統治權的行列當中,那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牛逼,但就是這麼牛逼的存在,卻要跟另一個同樣牛逼的存在斗個你死我活,這可謂在最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國老百姓和野史作家的神經。老百姓(觀眾)愛看,野史作家(導演、編劇)也愛寫,這不一拍即合嘛!當然前提是這都是漢人的(也就是自己人的)割據政權,如果不是兩個自己人掐架,那頓時沒了意思,大家不會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去看這樣一出歷史大戲了,而是一邊倒地支持自己人(往往自己人還會輸。。)想想看,無論兩漢之交、南北朝、五代十國,以及元朝,哪一個有著兩個及以上實力超群的割據政權存在呢?要麼是一個牛逼人物把其他自己人碾壓(兩漢之交);要麼就是自己人在那跟外人耗著、耗著,有時甚至被欺負著;更有甚者,一幫自己人都安於享樂,大家都滿足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你說,這樣的劇本,老百姓愛看嗎?野史作家愛寫嗎?特別是後兩者,你說要是一個知識分子看到蕭衍奪了帝位之後不思進取,反而橫徵暴斂、昏聵無能,肯定對他失望之極啊,氣都氣死了,怎麼還會幫他編故事?而你要知道,那個時候,南朝是漢族知識分子唯一的希望啊,漢族文人是不可能支持北朝的啊。。。
所以,總結一下吧。其實亂世、外族入侵、時間太短,都會讓一個歷史時期被民間所忽視。但是一個歷史時期想要被民間廣泛流傳,還得出現兩個及以上強有力的漢族割據政權的對峙局面才行,說白了,就是得出現一些漢族的牛逼政治人物才行,最好是兩個牛逼的政治人物,然後雙方各處一方,互不相讓,斗個你死我活,這是中國人最愛看到的啦哈哈哈哈~~~~那麼,南北朝時期可謂又是亂世又是外族入侵了,這期間漢族人也沒啥長進,老是讓外族欺負,你說,會有人願意寫他們嗎?其實被外族欺負,就已經決定了南北朝不可能出來兩個牛逼的漢族政治人物在那裡斗,因為你連」蠻夷「都搞不定,你本身就挫比一個,而其他的漢族人還不如你,這說明那時候漢族都比較廢啊,所以只能佔據南方,北方就讓鮮卑什麼的佔據著。這劇本太不好看了啊,誰會願意看一幫廢物演戲呢?so~南北朝被民間忽視也就再正常不過了——本身亂世就讓老百姓沒有興緻去編故事,外族入侵(而且漢族人面對這種入侵也沒啥反抗)更是讓野史作家氣不打一處來,再加上這個時期自己人裡面沒出來牛逼人物,這更是讓人倍感失望,在歷史的舞台上斗的也不是兩個自己人,而是自己人和外人——有這幾個要素在裡邊,那拍出來一定是部爛劇哦,儘管歷史時間很長,那也是沒有導演願意拍滴~。
【本來是評論 @海川娃娃 的,但是太長了,就挪到這裡了。】
同意樓上。光武帝不是樓主說的那樣子,而且此人對功臣的態度、後宮的表現也都是典範。有人評價歷史上的五大名臣,就有光武時期的鄧禹。毛主席最喜愛的就是光武帝。這個時期也是有對抗的,赤眉軍,綠林軍就是。雖然感覺樓主說的很多都在點上,但總覺得還沒有完全講出原因。以南北朝為例,講述起來肯定比三國精彩,可能十六國更加混亂,但也不是不可以貫穿起來的,五代十國也是,相關的電視劇也是有的,而且馮夢龍、蔡東藩等人已經有過相當多的作品了。反面說,春秋戰國亂不亂,不是也為後人熟知,歷史記載在當時就很齊全。至於說亂世的歷史後代不願去說,首先勝利的一方肯定大量記載,比如陳壽的《三國志》,依然可以孕育出好故事來,另外亂世給人的教訓也是值得總結的,十六國時期應該是漢人被殘殺的太厲害了,部分失去了記錄的能力。認同樓主關於外族入侵,英雄等的評論,但是覺得還是應該考慮另外一點,就是知識分子的思維。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寫書都是有所目的的,比如馮夢龍感覺亂世無人才就是寫智慧書(智囊等),有些書是用來諷刺現實(類似唐詩里以秦漢比喻本朝),有些是用來宣揚一種思想,《三國演義》就是這樣,宣揚歷史大勢,宣揚忠義誠信,宣揚天數等。比如關羽位居三國人物第一,並不是因為他最厲害,而是最忠義,而且一般人都可以學得來(如要學諸葛亮就呵呵了,學大耳當皇帝,反骨仔才學吧。。。),這很符合國人的精神內涵,因此傳承甚廣,當然也不排除早期歷史沉澱對民族性格的養成的作用。十六國歷史,更多的是負面教訓,各族混戰,漢人的理想被實踐的比較少(王猛等也是有的),而北魏統一北方後,則漸漸形成實踐王道的規模基礎,因此關於北魏的一些記憶相對凸顯,後期的南北對峙中,也不乏故事流傳。一些智慧書中,如智囊,記載了不少這一時期的人物言論和戰例。總而言之,十六國的歷史記錄能力在當時受到了較大的打擊,而且不像三國那般易於整合出民族性的思想宣教,再加上外族入侵事實,以及歷史走向(走向南北朝)和顯赫的人物等因素,才造成民眾在記憶上的薄弱。至於拍影視,南北朝的已經有了一些,而十六國有可能涉及審查等問題,我想以後歷史、文學、遊戲、影視作品都會有的。
精彩嗎?亂世人命不如狗!英雄嗎?無論石勒或冉閔殺了多少無辜的人?無論胡人還是漢人都是人,很多人都是無辜的,也許他們之間有很多衝突,但是英雄不應該支持一方殺絕另一方從而擴大殺戮來達到個人政治目的,而應該是力挽狂瀾彌合民族裂縫,比如蕭峰這種人。只會殺戮的,不把人當人的屠夫,有什麼資格當人民的英雄?人民憑什麼紀念他們?他們應該遺臭萬年!
冉閔(322?-352),也有文獻記為「染閔」,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漢族。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的建立者,公元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稱。350年稱帝,建立冉魏政權。最為今人所知的是屠殺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也因此成為一名頗有爭議的人物,後人對其的評價褒貶不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