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戰後東晉為什麼沒能乘勝滅掉前秦,或者至少收復西晉失地?

淝水之戰後東晉力量只是短期進入了黃河流域,
淝水之戰後前秦其實已經分崩離析了,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為何東晉沒能乘勝統一北方。而後來部分佔領黃河流域還是幾十年後南朝宋劉裕創下的戰功,可以說是享受的淝水之戰的遺產,但是畢竟不是直接結果。


其實東晉在淝水之戰確實對前秦主力軍予以了殲滅性的打擊,要知道,在淝水之戰前,符融軍團以30萬人(包括兩慕容的軍隊)向淝水,背後苻堅的本部比較靠譜的說法是十二萬人,也就是說前秦的關中兵團總數包括民夫應該是42萬人。但是到了大戰結束,苻堅回到洛陽經過收集和補充只帶了十來萬人回關中,換句話說,三分之二的軍隊已經損失了,這也是苻堅回長安後天下大亂的原因,過去你鎮壓天下的核心力量一下少了三分之二,怎麼壓得住整個天下。

而在稍作休整後東晉是立刻發動了全面的反攻,經過1年時間,東晉拓土萬里,收復了益州梁州豫州司州徐州袞州青州七個州,而且利用河北後燕和前秦的戰爭,兵鋒已經推進到了河北的鄴城。可以說,如果東晉把這種全面進攻持續下去,先河北後河東最後再關中的各個擊破打下去,那東晉收復北方是非常可能的。

有人指出前鋒劉牢之失利。但是劉牢之帶的只是東晉北府軍一小部分部隊。雖然失利很可惜,但是對東晉的國力軍力並沒有大的損失。慕容垂當時立足未穩,如果東晉真如淝水之戰前那麼團結,以淝水之戰那樣以主力軍進入河北,我是看不出慕容垂能擋得住謝玄的北府軍的。

阻止東晉繼續北伐的主要因素是東晉內部原因,首先是東晉在淝水之戰後外敵被打垮,原來被壓制的內部矛盾開始加劇。主要矛盾是復興的司馬家和其盟友太原王家琅琊王家和主政的桓家謝家的矛盾。

然後是東晉的執政謝安死去,他在死前還希望來年春水發後(北伐後勤靠水路,所以東晉北伐基本都是這個季節),東西並舉大舉北伐。

但是他死後東晉當政的孝武帝和執政司馬道子顯然不願意看到謝家和桓家的勢力隨著北伐繼續擴大。於是否決了繼續北伐,連謝玄請坐鎮彭城以西援洛陽北護河上的要求都拒絕了。然後謝玄病重請求辭職,辭職回會稽後很快去世,至此東晉北伐顯然告一段落。

而且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後的幾年內,東晉這邊隨著桓沖謝安謝玄的去世,還有謝石,桓石民(荊州刺史),桓石虔(豫州刺史,桓家當時第一戰將),桓伊(參加淝水之戰,戰前為豫州刺史),可以說東晉戰前的統治集團執政精英為之一空,到這個地步顯然東晉已經無法在發動大規模北伐了。


東晉是士族政治,朝廷與士族,各士族之間互相牽制達到力量平衡。只有在面臨強敵壓境的情況下,大家才能同仇敵愾,同舟共濟。一旦外來威脅消除,就又恢復了本來的各懷心事,同床異夢的狀態。士族們不想讓朝廷借北伐之機擴大影響,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改變他們做土皇帝的逍遙日子。朝廷和其他士族也不會允許某一士族借北伐之機提高威望,改朝換代建立不世功業。這也就是從桓溫開始,東晉歷代北伐都不能成功的原因。只有等劉裕徹底掃除士族勢力,才能實現掃清河洛,進軍關隴的目標。


為什麼孫權能防守時能把曹操打敗,卻在進攻是成了經驗包呢,我覺得道理相同。淝水之戰表面上是戰爭的失敗,實際上是南北民族沒有充分融合的緣故,換句話說,即使前秦勝利,中國的依舊會有長期大規模反政府武裝存在。北方自公元291八王之亂至淝水之戰383年近百年生活在異族統治下,胡化已經很長時間,不見得晉軍一到百姓簞食壺漿應王師,而且苻堅所推行的寬仁的政治策略也讓人感受到一代雄主的風采,對東晉的群眾基礎也很穩固。匈奴鮮卑羯氐羌與漢民族長期的對立使雙方戰鬥時竭盡全力至死方休,前秦攻東晉很難勝利,反之也如此,連大牛桓溫都被暴打可見一斑。至於劉裕的勝利一方面在於本身的優秀的戰爭能力,同時南燕太弱而後秦早就被赫連勃勃折磨的奄奄一息。


晉以弱勝,強秦雖敗,但實力尚在。中原大亂,以苻堅之力尚不能壓平,何況東晉!打敗一個內部矛盾突出的入侵者容易,出兵北上去收拾爛攤子很難。

淝水之戰後不久,謝安去世,謝玄不安於外,又逢兵敗,自請南歸,從此淡出政壇。東晉進入門閥衰落、皇權振興的轉折時期,門閥士族中缺乏將帥之才,北府軍所依賴的政治基礎也逐漸喪失,北伐難以為繼。

東晉戰略,劃江而治,而以江漢、江淮為緩衝地帶。由揚徐出兵北伐,糧草軍需須經運河供給,但水運困難。且以三吳一隅之地,也難以供給。

義熙北伐,政治基礎非太元年間可比,且深得中原人心,糧草不濟之時也得到中原百姓的支援。又時值中原疲憊,後燕已亡、姚秦已衰,故戰功卓著。可即使如此,也難以守御,轉眼間戰果化為烏有,名將喪失殆盡。

東晉雖居正統,終是下國,足以偏安,難以進取。中原得鹿,力不能逮啊!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東晉的確在淝水之戰後北進擴大戰果,不過前秦分崩離析以後的後燕後秦之流抵擋住了東晉的攻勢罷了...中原與河北的開闊地勢更有利少數民族發揮也是不爭的事實,另外淝水之戰後東晉內部矛盾有所激化,謝安讓人佩服的不只是他在淝水之戰帶領東晉勝利,在功高遭忌後能夠全身而退也是很難得的


想想司馬家是怎麼篡位的,還不是曹氏對外用兵導致的司馬懿崛起。司馬家在東晉本就不具備乾坤獨斷的聲望和控制力,在這種情況下北伐成功之日也就是司馬家被禪讓之時。


理論上前秦當時雖然已經在崩潰邊緣,但是實際上是並沒有崩潰的。
並且在當時後來燕主慕容所帶的前秦兵力未受什麼損失,良好的還給了前秦。
其實東晉是反攻了的,不過戰果基本不大。
前秦最大的隱患不是在邊疆而是在內部,看了資治通鑒你就知道,符堅基本上算是幾千年皇權政治以來和北宋仁宗一樣最他媽不像混蛋的皇帝了,忤逆不殺,造反1次不殺再造反還不殺,滅國不殺....
事實上前秦是被權利壓制後的胡人叛亂打散的....
另外東晉縮在江南這麼多年,早已算不上什麼王師.....
前秦當年的西征其實才是最大的隱患,10W對前秦忠實的精銳被拉去西域抓和尚...
其次五胡十六國的老大個個都是戰爭強人....按照漢人王猛的設想這批人應該抓到就想辦法全部幹掉,才能保證最終中原王朝不會毀於這些不穩定要素。事實上王猛死前基本上就是在勸符堅幹掉慕容和其他的異族領袖,可惜那個年頭...
呂光在三河起兵一輩子也沒打進關中替符堅報這個仇....可想而知當時中原的戰爭能力有多強....東晉的北府兵也是後來的事情了,況且那個時代,武力強不一定就能解決問題,楊佺期8000精騎就因為一頓飯沒吃到菜就散了...可想而知


收復洛陽了還不行嗎?

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謝安起兵北伐。東路的謝玄率領北府兵自廣陵北上,一路收復了兗州、青州、司州、豫州,中路和西路的桓氏則出兵攻克了魯陽和洛陽,並收復了梁州和益州。至此,淝水之戰前秦、東晉以淮河-漢水-長江一線為界的局面改成了以黃河為界,整個黃河以南地區重新歸入了東晉的版圖


贏得莫名其妙,自然不該輕易大軍追擊。


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苻堅失敗是必然的,東晉不能恢復三國西晉時期的古漢族帝國也是必然的。其實,東晉從一開始就沒有像曹魏、西晉那樣真正的統一過,它只是很多倖存下來的北方士族、江南士族、地方豪強們合起伙來搭建的一個演藝公司。大傢伙一起湊合著演一台大戲,每個人都當演員,又都入股,又都打著「晉朝」這個公司的名號,可是,每個「晉朝」的股東們,實際上又都有自己的公司和演藝道路,有的股東們,甚至還在「前趙」、「後趙」這些競爭對手的公司里也入股。每次「晉朝」這個公司一開會,大傢伙就在股東會上為了自己的利益七嘴八舌、各說一套,散了會,基本上就是各干各的。您想想,這樣不團結、七拼八湊的一個國家,哪裡能形成合力,誰還有心思真的去北伐?所以,東晉王朝又怎麼能夠恢復西晉的版圖?


最近正在收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資料,試著來回答下。

淝水之戰後,東晉趁機發起大反攻,相繼收復蜀地、襄漢地區,其中淝水之戰的主力軍北府軍(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裡也是有數的精銳)在謝玄和劉牢之的率領下攻克淮北、彭城、兗州、青州。劉牢之更是率前鋒攻佔鄄城、碻磝(今山東茌平),深入前秦的中心。更是趁前秦內亂的時候,北府軍拿下了黃河兩岸廣大的地區,最後到達鄴城。可惜由於戰線太靠前,補給線過長,加上連續作戰,北府軍已經到達極限。而且北府軍步多騎少的陣容在對戰慕容垂的騎兵陣容時,並沒多少優勢,最後慕容垂抓住時機,主動後撤引誘北府軍,劉牢之輕敵冒進,在五橋澤被慕容垂擊潰,劉牢之所部大部分被殲滅,劉牢之本人僅以身免。

雖然有此失利,但謝玄這次的北伐仍然是成功的,除關中、隴西、和河北,東晉幾乎收復了西晉時期的所有領土。

然後盛極而衰,淝水之戰和北伐的空前勝利,使得皇室司馬氏和其他門閥對陳郡謝氏和北府軍大為忌憚,最後以謝玄被迫交出北府軍軍權,主動解除兗州等軍政大權,謝安也主動退避,使得東晉失去趁勝追擊的良機。


當時北方民族的崛起一波接一波,就算攻佔洛陽(事實上也曾經佔領幾十年),也無法守住,另外,淝水之戰使得南北民族矛盾得到緩解,南方門閥士族內部矛盾激化,具體體現為謝氏和桓氏,皇帝和司馬道子以及背後的太原王氏的鬥爭


雖然對這段歷史不太了解,但是還是可以推測的。如果北府軍小量兵力投入是不足以滅亡北朝的,但是全部兵力投入進去,一旦失敗,可能連防守的力量也沒有了。


在問為什麼之前,先要搞清楚有沒有
383年淝水之戰東晉大敗前秦。384謝玄起兵北伐,初期進展順利。
這是淝水之戰前的東晉版圖

下圖是謝玄北伐後的版圖

來源:【歷史⑨課】中國歷史地圖詳細版by布哈林

來源:【歷史⑨課】中國歷史地圖詳細版by布哈林
可以看到,北伐後東晉收復了黃河以南,相當於今天河南,山東二省的全部領土,兵鋒最遠達到了黃河以北的鄴城。385年,東晉大將劉牢之貪功冒進,在五橋澤被後燕開國皇帝慕容垂所大敗。同時,東晉內部也陷入內鬥之中。名臣謝安不得不主動去職已避嫌。淝水之戰和北伐的功臣謝玄則被迫撤兵,北伐終止。北伐所收復的領土在不久之後被後燕,後秦等國所奪去


推薦閱讀:

TAG:魏晉南北朝 | 東晉 | 淝水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