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四百多個,為什麼絕大多數名字是單字?

比如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黃忠,司馬懿諸葛亮之類也是複姓單字。
相關問題:為什麼三國時期的人名字絕大多是都是單字的呢? - 歷史


這事情,得要從幾百年前的春秋時代說起。

《春秋·定公六年》記載了一件事情:「季孫斯、仲孫忌帥師圍鄆」。

也就是說,魯定公六年的時候,魯國兩個大夫季孫斯、仲孫忌兩個人率領軍隊包圍了鄆城。鄆城是魯國的一座城市,這年應該是叛歸了齊國,所以魯國兩個大夫率軍攻打。

這件事情其實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更和幾百年後三國時期的人名字沒什麼關係。

可問題在於,《春秋》在記載這件事情的時候,寫錯了一個人的名字,那個仲孫氏的人名字叫做「仲孫何忌」,不叫做「仲孫忌」。那為什麼《春秋》會給人家少寫一個字呢?現在我們都能理解,傳抄的時候抄錯了嘛。

可是,有的古人不這麼認為。特別在今文學家看來,《春秋》是孔子親筆寫成的著作,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中唯一孔子親筆所著,其中一字一句都蘊含著聖人的重要思想,哪怕一個字的用法,也無不在暗示著天理人道(這就叫做「微言大義」),所以,絕對不存在抄錯的可能,這裡只能是聖人故意寫錯那人名字,以此來暗示什麼重大的思想。

那麼,這個故意寫錯的人名到底有什麼微言大義呢?春秋三傳之一的《公羊傳》就解釋了:「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什麼意思呢?《公羊傳》的意思就是說:聖人在這裡故意把「仲孫何忌」寫成「仲孫忌」,是在譏刺兩個字的名字,因為兩個字的名字是不合乎禮的。——這在後世就被稱作「春秋譏二名」。

那為什麼兩個字的名字不合乎禮呢?東漢時期的著名經學家何休在註解《公羊傳》時作了說明,說「為其難諱也」,也就說,兩個字的名字,給避諱帶來了很大困難。一個字的名字,只避諱一個字,還比較容易,但兩個字的名字,因為要避諱兩個字,就讓下屬們有些為難了。所以聖人要譏刺這種現象。

《公羊傳》是一部儒家的重要經典,研究這部經典的學問,就叫做《公羊學》,在漢代,公羊學是《春秋》的最重要的解釋體系,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漢代經學的主體是春秋學,而春秋學的主體是公羊學,由此可見公羊學在漢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既然《公羊傳》說了,聖人是譏二名的,那當然兩個字的名字是不好的。然而,理論畢竟只是理論,社會上人在起名字的時候,也往往不會嚴格按照理論來搞,所以我們看到,西漢畢竟還是有許多兩個字的名字,比如周亞夫、霍去病、李廣利、張安世、蕭望之等等。

然而後來,西漢就被王莽篡位了。王莽這個人,現在網上很多人都說他是現代人穿越回去的,但其實不是。如果說是穿越,他也應該是遠古時期穿越到西漢的。因為這個人的思想,是典型的古文經學儒生的思想,他非常頑固、且真誠地相信儒家經典中所說的上古黃金時期的一切,他的一切改革也是以恢復上古黃金時代為目的的,他的政策也都是非常死板地照搬儒家經典中所描寫的東西,——比如《周官書》(也就是《周禮》)中的制度。

所以,王莽看到《公羊傳》中說「春秋譏二名」,於是,乾脆以國家的名義制定了一個基本國策:所有的人起名字,都不許起兩個字的,都必須起一個字。如果在這項政策發布之前,已經起了兩個字的名字,你們都統統給我改成一個字的。

這裡舉個栗子:比如王莽的長孫叫做「王會宗」,於是就改成了「王宗」。——話說到後來王莽篡位後,這位王宗和他舅舅合謀,私刻印璽,還畫了自己穿著龍袍的畫,想繼承他爺爺的皇位,事情敗露後,被逼自殺。他死後,王莽下令,將他的名字由「王宗」又改回了「王會宗」,表示這貨就是一賤貨,不配用單名,只配用被聖人諷刺的「二名」。

被王莽這麼一硬性規定後,社會上所有人起名都開始起單名了。後來王莽敗亡,東漢建立,廢除了王莽的一切政策,但由於「譏二名」這是《公羊傳》說的,因此雖然廢除了王莽只能取單名的硬性規定,但社會上也開始自覺地避免二名了。

於是,這個傳統就一直從東漢傳到三國,直到西晉,這幾百年中,幾乎所有人的名字都是單名。

===============我的分隔線================

看到評論區大家的評論,有幾個問題我統一在這裡說明一下:

1、「譏雙名」這事,和孔子無關。這個解釋是《公羊傳》做出的,不是孔子。

2、王莽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不得二名,王莽敗亡後,這條規定肯定廢除了,所以東漢建立後,就沒有強制性不許二名了,從東漢到三國再到西晉,社會上取單名就只是傳統和習慣了。

3、東漢到三國、西晉,大多數人是單名,但也有雙名存在。比如有朋友在評論區里舉例子了。這些取雙名的,一是底層老百姓。比如我們見到的很多黃巾軍將領都是雙名,比如張曼成、馬元義等等。再有一個就是女子,比如司馬懿的妻子張春華。

但如果是士人,那基本都是單名。

4、有朋友提出郭攸之,這個「之」應該和五斗米道有關,相當於教名。和後世王羲之、王獻之的那個「之」一樣。所以嚴格來說,郭攸之不能算是二名。


所以才叫真三國無雙啊。


對排名第一的答主的答案有個問題。

答得當然很好,讓我們知道了王莽在這件事上的作用。

但是,第一,我們都知道王莽是著名的古文學派,今古文在東漢多次相爭,引用今文學派寶典《公羊傳》《禮記》來立法總覺得有些奇怪。第二,王莽新朝失敗後所有變法都被廢止,然何獨這條不廢?這亦是一個不解之點。

所以我現在有個大致推測就是這個傳統其實在西漢到東漢時期已大致確立。我們知道《公羊》倡一名是為了增強避諱概念,因為單字方便臣下和子弟後輩避諱,進而鞏固大一統王權。這在春秋那個絕對主義王權還不成熟的時代是沒有的,比如孔子的徒弟就有澹臺滅明、宓不齊等人,《春秋》原文里的「公子益師」、「齊侯小白」、「晉侯重耳」也都是二名,可見不許二名這是今文學派為了逢迎當時西漢帝王而妄加穿鑿的結果。這個傳統在王莽之前應該已經開始流行了。東漢時期承此傳統,不是因為繼承王莽新政的改革措施,而是東漢的大一統王權繼續成熟,所以才導致二名的最終消失。

這從二名在南北朝復活也可以看出一二,五胡亂華,少數民族政權是很新鮮和不成熟的,也並沒有大一統王權那一套,所以二名就又回來了。

一點很不成熟的小感想。其實也存在一個大缺點不能解釋,就是之後的明清,獨裁王權進一步發酵,為什麼二名還是沒有被取締。可能找到了別的代替物吧。

其實二名也是可以避諱的,康康就因為要避諱永康沒能上成春晚。


據說春秋時期是開始崇尚單字的,但是沒有那麼嚴謹,之後名字單字盛行是為了方便避諱。
周朝之後,死人的諱要避,活人的諱也要避開,一個皇帝登基,不僅平民要避諱,一些禮制稱呼要避,甚至法律也要避開這些字,於是取名取單字盛行了,皇帝的字也開始偏僻起來


因為王莽。。


剛好略有了解,幫票數最高的 @三種不同的紅色 補充一下,並回答一下他評論中的問題。觀點只代表我自己,並不代表他。
先說我從事領域:廣義經方(《傷寒雜病論》)研究。以下內容在我研究的領域內有所涉及,所以有自信來說一說。
首先不知大家注意過沒有,三國時期凡是所謂的雙名,基本上是兩種可能:
一,女性,如張春華、孫魯班。可能是男女起名原則不同,這一點沒研究過,需待更多大神指點。不過需要補充的是,孫尚香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元雜劇,並不是三國時代的產物。
二,小人物。如秦宜祿(三國志關羽傳注引蜀記)、祝公道(三國志滿寵傳)朱建平(三國志方技傳)等。《資治通鑒》曾有記載馬超因為用「玄德」稱呼劉備引起了關羽、張飛的極度不滿。雖然此事經考證並不屬實,但下級用表字稱呼上級屬於越禮可見一斑。
故斗膽猜測:很多人並不是沒有單字名,但平時生活中大家都是平頭老百姓,或者都處於相對低下的社會階層,大多以表字相稱,故而本名慢慢就不提了,只知道是誰家的誰誰,比如焦家的仲卿。
上文提到的朱建平出自三國志魏書方技傳,和管輅、華佗並列。但因為所處行當仍然處於社會下層,不足以躋身士大夫之列,所以後世難知其名,只知姓字。
有人可能要問了,那存不存在一種情況,某個人實在是太有名了,姓名字都流傳下來了,可到底還是個小人物,讓後人更習慣用姓+字去稱呼呢?
有,我最早入這個坑遇到的一個就是——張仲景,名機,字仲景。(別說他是長沙太守,漏洞太多了。)
中醫圈子裡普遍覺得叫張仲景很正常,叫華元化就彆扭。叫華佗正常,叫張機就彆扭。
這個問題到現在我也還沒做完,但中間產物也足以拿來分享了,故此拿來一說。
高票答的評論里有人提到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人的問題。我只問一句:和「汝南孟公威」並列的,是「徐庶」還是「潁川徐元直」?
莫說周亞夫,就算是漢朝皇帝的名字里,也能看到劉弗陵、劉病已的名字。然而我的研究只限於漢末至西晉,故不敢說更多。希望以上內容能有所幫助。


我個人不贊成最高票的那個說法。

王莽的確是出台過相關政策提倡單名。但是王莽政權只存在不到20年 ,影響力有限,而且王莽在古代一直都是受世人唾罵的暴君,很難想像這樣一個暴君的政策會被堅持下來。儘管這個單名的政策是出自孔子,但是我們都知道魏晉時代玄學盛行,儒家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這麼一個咬文嚼字出來的東西會被當時的人接受。

我們要把思路逆轉過來,
『為什麼三國人名多是單字』不要這樣想
而要試試想『為什麼三國之前和之後出現了雙字的名字』

我覺得中國真正有『姓名』的概念應該是從西漢開始。
春秋戰國時代很多人有姓無名或者有名無姓的,即使有姓有名,姓名連稱的情況有不多。不如當時不少諸侯貴族是姬姓,但是少有人把自己的名字記錄為『姬某某』。而『姬』這個最高貴的姓後來居然迅速消失了。秦始皇的兒子胡亥輕易就給自己改了姓。可見當時人們對『姓名』的看法和傳承跟後世是很不一樣的。
西漢開始有了現代意義的『姓名』之後,絕大部分人也是單字名。記載為雙字名的可能並不是真正意義的『名』。比如『趙破奴』的『破奴』、『霍去病』的『去病』、『李廣利』的『廣利』、『劉如意』的『如意』,這些詞都有明顯的含義,更像是綽號、尊號或乳名,跟大部分意義含糊的單字差距極大。同時這些人的字或號也沒有被記載下來。我個人認為,這個時期偶爾出現的雙字名是混淆了字、號、乳名等稱謂的結果。
而到了東漢以後尤其是三國時期,『姓、名、字、號』系統已經非常完善,故而這個時期絕大部分有詳細記錄的名人都是單字名,同時他們的『字』也被記錄了下來。三國時期留下雙字名的如刑道榮、尹大目、馬元義,他們的字或號也沒有被記載下來。古代中國名為雙字名的人,多數也是沒有自己的字的;同時武人出身的名人,很多也是只有雙字名的。而這一系統的完善,貴族文化做了很大的推動。畢竟單字的『名』要和雙字的『字』保持意義和韻律上的對應,這是一件文雅又複雜的事情。在當時起名無疑是個大學問。
而三國以後雙字的流行,我覺得無非就是兩個原因:
1. 少數民族改漢姓漢名。我們都知道五胡亂華之後相當多的少數民族改了自己的姓名,造成他們使用雙字名的原因,除了音譯自己的胡名之外,主要在於他們對複雜的『姓、名、字、號』系統的排斥。畢竟胡人習慣了直呼其名,讓他們分場合的稱呼名或者字,並且還要煞費苦心地起名,對他們而言還是很難接受的。比如,歷史上著名的孝文帝漢化改革,鮮卑人改了漢姓漢名,但並沒有資料顯示改名後的鮮卑貴族也給自己加上了『字』。
2. 文化的變遷。我們都知道隋唐文化自由開放,這或許多少受胡人影響。在這種文化倡導下,複雜繁瑣的『姓、名、字、號』又不那麼流行了,至少每個人不是必須有自己的『字』了。尤其是在士族門閥沒落之後,這種貴族文化的產物就更加不流行。既然『字』並不是必需品,自然也沒有必要一定使用單字名了。比如當時高貴的皇族李家,李世民用的是雙字名,皇家也並沒有幾個人留下了自己的『字』。作為皇帝,不可能會存在記載不全的情況,也就是說當時李家皇族是沒有官方的『字』的,這在三國時代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隋唐以後,『姓、名、字、號』系統就成了少數讀書人附庸風雅的產物了。比如近代時蔣介石字中正、毛澤東字潤芝。偉大領袖毛主席是有自己的『字』的,但是廣大貧苦群眾卻不懂得讀書人文雅細膩的那一套,更不知道稱字或稱名要分場合,這跟當時初漢化的胡人和奔放的隋唐人似乎是異曲同工的。

至於為什麼最多只使用雙字是漢語語言學的問題,我們知道絕大部分漢語辭彙都是雙字或單字,三個字的詞少,或許是難以平仄?

以上。
總之我的觀點是,這不是一兩個政策的結果,而是歷史發展、文化變遷的一個見證。
雙字名的興起也和『姓、名、字、號』的沒落緊密相關。


有這麼個說法,古時候有單名貴、雙名賤的風氣。仔細一看,一直到明朝這個趨勢才少。至於是什麼具體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還是要學習一個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很多人沒名字,如:狗蛋,醜女,狗剩。

有名有字的家裡條件還算不錯。

那時女性地位低下多為雙名,即使是牛人的女兒,如:黃月英、孫尚香。

男名以雙為恥,如:罪犯會被官方把單名改為雙名、下人多為雙名。

有單名有字的能被寫進三國的都是牛人。


據統計,《三國演義》中有名有姓者共1092人;有姓無名者40人;無名無姓,但在書中有活動和涉及具體情節者2人。人物姓氏(包括10種複姓)共220種,張姓最多,有71人;劉姓次之,61人王姓再次之,48人。孫、李、曹、陳、楊、韓、趙,均在20人以上。奇怪的是,其中大多數人是清一色的單名,如曹操、孫權、劉備、龐統、周瑜等。
不單如此。翻開史籍看看,從東漢至西晉這三百年,是中國人單名盛行的第一個高峰期。從中國姓名史考察,這個時期的人名,幾乎全都是一個字,雙字名極為少見。《後漢書》、《三國志》中的人名,間或有兩個字的,但這些人,有的是隱士,如龐德公、鄧盧敘;有的是藝人,如東方安世;有的是乳名,如劉盆子、鄭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黃承彥、苟巨伯。知識分子、達官貴人基本找不出雙字名。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都是拜王莽所賜。
最初,自周、秦以來,取名一直以單名為主,崇尚單名已成一種社會潛意識。周秦時代雖然崇尚單名,卻並不禁止雙名,更不以雙名為趾。但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加劇了以單名為尊的風氣。為了鞏固統治,王莽大搞迷信,大搞復古,並以此為核心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從士地制度到用人制度,從貨幣到地名,無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他以法律形式規定不準用雙字名,而且若有人犯罪,就要恢復他的雙字名,以示處罰。這股單名之風甚至波及到了少數民族地區。王莽做了皇帝後,派遣使者攜帶金銀財寶送給匈奴的單于。單于回復說:聽說中國取消雙字名,我原名囊知牙斯,現在改名為知,以服從「聖制」。了解到漢人忌諱雙名,連匈奴王都要改名以取悅漢朝,足見這條法令的影響之大。
從那時起,人們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王莽垮台之後,這種習慣也沒有改過來,並逐漸成為風氣,認為用兩個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情。因此,三國時大多數人的名都只有一個字。


平常咱們註冊什麼ID的時候想一個名字有多難?所以你說作者容易嗎?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根據歷史研究和大數據分析,主要結果是這樣的。


東漢時的單名率突然上升,以及兩晉後單名率的再次下降,歷史學界對此有這樣的解釋:

漢晉時期,單名所以流行,一是因為在嚴格的避諱禮制的約束下, 二名「因其難諱」之故也;二是由於漢末王莽曾有「令中國不得有二名」之制以及附會古禮「譏二名,二名非禮也」的說法,通過「復二名」表示對其政敵懲罰的舉措,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故有「後漢無複名者」之說。

然魏晉南北朝大動蕩時期,傳統的禮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壞,「憲章禮樂,寂滅無聞。」政權更迭,諱禮難從。尤其是少數民族紛紛入主中原,對中原傳統的文化制度和習俗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命名方面,他們仍保留本民族的名字而不用單名,或是雖採用漢姓而仍用本民族的複名,由此,造成了這一時期複名逐漸增多。正如沈德符所言:單名「至魏晉後,漸不復然。至五胡盜中原,胡名遂用三四字者」。

上文摘自閆廷亮的《唐人姓名研究》。在隋唐之後,由於修譜風氣的興起、人口膨脹導致重名增多、對審美的要求等原因,雙名比例穩定在了一個比較高的水平,東漢、三國與兩晉時期史書中幾乎沒有雙名的現象再也沒有出現。

但是,姓名長度的變動並不僅僅出現在王莽篡漢到南北朝的幾百年中,中國的單雙名比例,一直在被一種神秘的力量驅動變化。


使用《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數據,我們可以對中國的單雙名變化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以下內容見澎湃新聞吧,人家不讓轉載轉載。

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26418


是不是很有趣又讓你比較吃驚的結果?


記得是王莽掌權後規定的,名字必須是單字。
只有有作案前科的人才用雙字姓名做懲罰。所以雙字名被看作恥辱。
王莽的規定影響力還是很大的,都持續到三國了…

在電視上看到的,如有錯誤還望大家指正。


好想知道題主的年齡,說三國人物400多個的,是遊戲吧。我記得當年群英2就是400個武將。但是實際上有記載的人物應該有上千了。和題目無關,見諒


那時候人口還不多,名字重疊的幾率較小,夠用,如果我們14億人口還是用兩字取名…??
就像車牌,目前中國叫張偉的是最多的


雖然名是單字,但是字都是雙的。而且一般不會叫對方的名,都叫對方的字。比如,孔明,雲長,翼德,子龍,玄德,孟德,文遠,奉先等


也不都是一個字兒的,那個時候名是倆字兒的人通常都出身卑微_戲志才


王莽大爺搞得規定,後來大家都習慣了懶得改


頂紅色,學習了


因為王莽吧,雙字好像都是有罪的人。


推薦閱讀:

三國時期名將後代都怎麼樣了?
三國里最震撼你的一個人是誰?
三國里哪個人物死了 你最傷心?
如何評價荀彧其人其事?

TAG:名字 | 三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