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權謀手段?

古代現代,西方 東方 都可以。


金唇行動。

1933年,敵對多年的美蘇開始建交,互派大使。這雖然標誌著兩國關係的好轉,但兩國暗中的較量卻絲毫沒有減少。美女、竊聽、偷竊、暗探等等雙方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甚至1985年美國在對其駐蘇大使館的新館舍進行安全檢查時,在混凝土構件中查出了一大堆麥克風。1987年里根說:「美國除了全部拆除駐蘇新使館大樓外,別無選擇。整幢大樓竊聽器密布。」

蘇聯克格勃領導人貝利亞

1943年,盟軍已經佔據了戰場優勢,於是美英蘇等巨頭在德黑蘭舉行會議,開始商討加速戰爭進程和戰後世界的安排問題。會後自覺並未佔有優勢的斯大林向克格勃領導人貝利亞下達了死命令,要對美國大使阿維列拉·卡里曼的辦公室進行竊聽,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動用一切手段。

重壓之下的克格勃迅速行動起來,制定了一個名叫「自白」的竊聽計劃,並在1943年12月就製作出一個超級竊聽器出來。

「一切竊聽器都需要電源。」這個間諜屆貌似不可顛覆的真理,被蘇聯人打破了。

蘇聯人製作了一個結構簡單,體積微小,沒有電池,也無需外接電流的竊聽器,並故意命名為「這玩意」(THE thing)。因為沒有電,當時的反竊聽設備無法捕捉到任何信號,300米以內大耗電量振蕩器所發出的微波脈衝都能夠被「這玩意」捕捉到,更奇特的是它的工作壽命可以無限延長。

「THE THING」竊聽器(國內稱之為「金唇」)的工作原理。

製作出這個傳奇竊聽器的人是蘇聯科學家利夫·特爾門(Lev Termen)。特爾門還有個大名鼎鼎的藝名,叫做雷奧·特雷門(Leon Theremin),他早在1928年就發明出世界上第一款電子琴--特雷門琴。

不需要身體接觸的特雷門琴

截止今天為止,這款電子琴依舊是世上唯一不需要身體接觸的電子樂器。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都曾興緻勃勃的參觀過特雷門琴的表演。據說世界上只有20個人可以演奏這種樂器。

2014年周筆暢曾經使用特雷門琴演奏

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大概就是2014年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二季半決賽的競演中,音樂總監梁翹柏老師以及周筆暢使用特雷門琴進行演奏。

竊聽器製作出來了,問題是如何把竊聽器裝入大使館最核心的房間--大使辦公室呢?

克格勃絞盡腦汁:

先是把美國大使館附近的居民全部暗中更換為克格勃人員,每逢星期天,偽裝成「家庭主婦」的克格勃女中士們都要在陽台上抖落和晾曬地毯及被褥,試圖以非常自然的姿勢把灰塵大小的「竊聽器」撤到美使館大院內。可惜這種動作無法讓竊聽器進入大使辦公室。

計劃失敗!

於是克格勃再次設計了一次「自然不過」的火災,讓偽裝成消防員的克格勃去美國大使館「救火」,可惜「英勇的消防員」依然沒法進入大使辦公室。

計劃再次失敗!

幾次失敗之後,克格勃想出將安有竊聽器的禮品送給美國大使的妙計。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誕生了。

1945年2月,盟軍勝利在望,美英蘇三巨頭準備召開雅爾塔會議,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都會出席。克格勃覺得這是一次引出駐美大使的最好時機!

2月初,蘇聯特工以蘇聯少先隊員的名義向羅斯福總統及丘吉爾首相發出「全蘇少先隊健身營」開營典禮的邀請。請柬中用盡了動聽的詞句,誠摯感謝兩位政治家在戰爭期間對蘇聯人民的幫助。

克格勃摸准了宣揚「平等與博愛」的美國人絕對不會拒絕孩子們的邀請,而元首因雅爾塔會議無法出席,肯定會派出駐蘇大使出席。果然,一切都如克格勃預料的一般,大魚上鉤了!美國大使卡里曼如期從莫斯科趕到黑海之濱出席開營典禮。

開營典禮上,蘇聯少先隊員用英語合唱美國國歌,孩子們純真稚嫩的歌聲讓卡里曼大使完全喪失了戒備和警惕,就在這時,一枚精美絕倫的木製美國國徽由四名蘇聯少先隊員抬著送到卡里曼大使面前。

表面上看天衣無縫的美國國徽木雕,內里卻暗有乾坤

斯大林私人翻譯瓦列里·勃列日科夫馬上向貴賓們介紹這枚美國國徽的做工和用料是由名貴的紫檀木、黃楊木、紅杉木、柔美棕、波斯帕羅梯木、紅木及黑木拼裝而成。蘇聯工匠高超精湛的製作工藝使這位見多識廣的美國外交官情不自禁地發出驚嘆:「天哪!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把它放哪兒最合適呢?」勃列日科夫不失時機地低聲對卡里曼說,「就把它掛在您的辦公室,英國人肯定會嫉妒得發瘋。」卡里曼欣然接受了這一「特殊」的禮品,並將它帶回大使館,在經過特殊檢查,發現沒有任何電源後,將之懸掛在自己辦公室的醒目位置。

隨著這枚內藏蘇聯克格勃「這玩意」竊聽器的美國國徽被懸掛在卡里曼辦公室,代號為「自白」的克格勃竊聽美國大使的行動開始啟動。自1945年2月起,這一行動共持續了八年。4任美國大使在8年間來了又走,國徽以其無與倫比的藝術美感贏得了4位美國大使的鐘愛,每一位新大使到任後從墨水瓶到地板磚全部更換一新,甚至大使辦公室的窗帘及傢具色調也相應做了些改變,以與這枚國徽相匹配,而這枚美國國徽卻始終安然無恙。

直到1953年,美國人才發現了這一隱藏極深的竊聽器,美國CIA吞下了這枚苦果,一直視為恥辱而沒有公開。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卡勃特將「THE THING 金唇」竊聽器拿到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會議上做了一番展覽。

直到1960年,一架美國U2高空間諜偵察機被蘇聯擊落,憤怒的美國人在聯合國公開展示這一竊聽設備才得以大白於天下。

這種看上去非常高大上的技術其實現在已經普及到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了,當年蘇聯這種使用被動技術來傳輸音頻信號的手段其實是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前身。

而RFID技術說起來很複雜,用起來大家都知道!比如,公交卡、門禁卡、二代身份證等。


李登輝,別人二桃殺三士,他一桃殺三士。
利用一個行政院長的位子,幹掉了小蔣的接班鐵三角,行政院長余國華,黨秘書長李煥,參謀總長郝柏村。
5年時間,一個弱勢副總統收回了黨權,軍權,行政權。
隨後,一個凍省,就輕鬆幹掉了自己的鐵杆盟友兼接班人宋省長。


「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反對本本主義》。

下級不想執行上級的路線,一般有三種辦法。一是明確反對,拒不執行;二是表面迎合,實則消極執行。第三種最為陰險,先是堅決擁護,然後故意曲解擴大路線的影響面,再往死里執行,把路線執行到民怨滔天的地步,最後這路線必然是失敗的,而鍋卻可以甩給上級,自己一乾二淨。

還有個詞叫「捧殺」,可以和上面的第三種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當官僚主義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致時,捅出的刀子都是殺人不見血的。

很可惜,某人雖然看到了這一點,卻還是沒躲開四面八方捅過來的刀。


1982年12月,蘇共中央舉行全體會議,建議選舉政治局委員安德羅波夫為蘇共中央總書記。
安德羅波夫掏出搶,對著在場的人大喊,把手都舉起來,在場的人都驚恐的把手舉起來。
安德羅波夫把槍放回口袋,微笑著說:「很好,全票通過」

這是個笑話,但當年《讀者》把這篇文章放在了正文的位置,我竟然信了好多年。


說個近代史的吧。
不能完全算權謀,但也是大謀略了。
內戰兩年後,國共雙方在在1948年6月形成對峙之勢。
在東北,四野分割包圍了國軍精銳,但是國軍憑藉瀋陽、長春等大城市的根據,依然盤踞了幾十萬軍隊,雙方小衝突不斷,可是大打誰也不敢。
在淮北,二野主力劉鄧自一年前挺進大別山以來,日子過得越發艱苦,雖然國軍在山區的機械化優勢不能體現,但劉鄧困守山區,並不能有效牽制國軍在南京附近的最強精銳,也沒能達到千里躍進的戰略目的。
當時,西柏坡和南京都同時把目光鎖定在了大局上最後一塊活棋,華北。
蔣的想法是,讓華北的傅作義要麼出關配合廖耀湘衛立煌等,夾擊林羅劉,要麼回撤江南配合黃百韜黃維等,夾擊陳粟、劉鄧。想的辦法也不錯,用加官晉爵,金錢收買,希望傅作義聽招呼,不斷調援助給平津地區,讓他乖乖聽話。
西柏坡當然與南京的想法不同,既不希望傅作義北上,也不希望他南下,最好是老老實實呆在原地。
按常人的思維,既然雙方戰略目的不同,那就應該正好採取相反的策略,可是西柏坡用了一招出人意料的手法,堪稱大師級的權謀手段。
首先,在聶帥已經圍困平津的情況下,主動後撤,造成雙方暫時停戰的假象,藉以迷惑南京。
再有,對南京調來的援助,無論是空運還是陸運,包括天津的航運,共軍各部都不阻截,形成與瀋陽長春圍城截然不同的局面,使傅作義安於現狀,並對蔣待價而沽。
最後,在雙方即將開始戰略決戰的緊要關頭,中共停止在平津地區的一切敵後工作,全部轉入潛伏,使蔣對傅作義不抱最後希望,也使傅作義對中共好感陡升,對蔣反而離心離德。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西柏坡一招順水推舟,權謀手段不算精巧,可是窺測人心已臻化境,這才是真高明。


王翦
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議滅楚大計,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秦王政大喜,認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王翦因此稱病辭朝,回歸故里。
不久,楚軍故意示弱,且戰且退,保留精銳部隊從後突襲李信,大破秦軍兩營兵力,斬殺秦軍七個都尉,是為秦滅六國期間少有的敗仗之一。秦王政聽到這個消息,大為震怒,親自乘快車奔往頻陽,向王翦致歉,並答應加兵請求,王翦統領六十萬大軍啟程,出征時向秦王「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出關前,又連續五次求賜美田,連部下也開始擔心會不會太過份,王翦才說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國士兵盡交到自己手中,此時唯有向秦王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藉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
來自百度百科


陰陽之術
在權謀領域,陰陽之道講的就是表和里的關係。從狹義上講,權謀領域的陰陽之術就是「以表蓋里」之術,以陽飾陰,用表面的陽隱藏本質的陰,用表面的現象迷惑對方、保護自己。
《三國演義》里談到的劉備陰以謀曹操而陽以結之的故事,足以給我們解釋什麼叫陰陽之術。
曹操和劉備誅殺呂布之後,回到許昌見漢獻帝,漢獻帝認劉備當了皇叔。曹操下屬勸曹操篡位以行「王霸」之事,曹操為了試探人心是否歸附自己,於是設計進行圍獵,想在圍獵過程中觀看動靜。
在圍獵中,曹操借天子的箭射死了獵物,人們誤以為是天子所射,於是向帝高呼「萬歲」。曹操縱馬而出,擋在漢獻帝面前接受人們的歡呼,關羽大怒,要上前斬曹操。劉備急忙示意不可。劉備欠身向曹操稱賀道:「丞相神射,世所罕及。」回來之後,關羽問劉備,曹操如此猖狂其君罔上,怎麼不讓我殺了他?劉備說,怕一旦殺不成曹操,反而傷了天子,並且害了我們自己,「且宜秘之,不可輕言。」他告誡關羽,要秘密圖之,不能輕易對別人說。
漢獻帝寫了個血詔藏在衣帶里給了國舅董承,讓他想辦法除掉曹操。董承把劉備請來,讓他入伙。劉備便在義狀上簽字畫押,共同反曹,並說:「切宜緩緩施行,不可輕泄。」
劉備暗中和董承相約反曹,表面上卻裝出胸無大志的樣子,學老百姓在園子里種菜。關羽和張飛也被劉備的陰陽之術迷惑了,責備他說:「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學小人之事,何也?」
曹操看到劉備種菜為樂,對他比較放心;但是,又深知劉備素來長於以柔克剛,就借青梅煮酒之際敲打劉備。劉備隨機應變,沒有露出馬腳。之後,劉備恐怕事情泄露,就以截擊袁術為由帶著兵馬逃了出去。劉備之所以能夠「撞開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靠的正是他的陰陽之術。從「陰」來說,劉備簽署了「衣帶詔」,心中想的是殺曹操為民除害;從「陽」來看,劉備還與曹操青梅煮酒縱論英雄,將真實意圖瞞了個結實。
虛實之術
所謂虛,就是沒有;所謂實,就是有。需用實的時候就用實,該用虛的地方就用虛。掌握了虛實之術,就掌握了有無之道。
在中國近代史上,曾國藩是一個深諳虛實之術的人。曾國藩早年仕途得意,十年七遷,從七品遷為二品大員;後來,太平天國起義,曾國藩辦起了地方團練,並發展壯大為湘軍,成為倍受清政府倚重的力量。同治三年,曾國藩率湘軍攻陷天京,太平軍失敗。當時國家動蕩,人心思亂,曾國藩手握重兵,若有異志,也是可以為之的。但是,曾國藩在手握重兵之際,選擇了自剪羽翼、上疏自請撤軍的道路。清政府奏准裁撤。
曾國藩靠部隊以軍功起家,功成名就之後,又主動上疏裁撤軍隊,從他這一發一收之中,可以看出是一個精通有無之道的人。從當時的形勢來看,沒有部隊,就絕不可能在太平天國之戰中脫穎而出,所以,曾國藩極力發展部隊,利用「有」來謀求自己的進步,被清政府授以兩江總都之職,並以欽差大臣督辦江南軍務,可謂一時間權傾內外;在太平天國失敗後,曾國藩通過上疏裁軍,顯示忠心,消解了清政府對他的猜疑和忌憚,贏得了慈禧對他的信任和進一步賞識。緊接著,清政府曾國藩為一等勇毅侯,使其成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正是憑藉著「無」,曾國藩才進一步實現了「有」。可以說,只有像曾國藩那樣參透有無,熟練運用虛實之術的人,才能安然渡過盛名之下的後半生並得善終。
迂直之術
迂,就是迂迴;直,就是徑直。迂直之術,簡單得說,就是要學會化直為迂,以迂為直。
「隆中對」的內涵正是「以迂為直」。
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才見到他,就向他說:「漢朝的統治崩潰,董卓、曹操這些奸臣先後專權,皇帝蒙受風塵。我不敢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而想要為天下人伸張正義。請您告訴我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諸葛亮回答:「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說,曹操基本上統一了中原地區,剿平了袁紹、袁術,在軍事上政治上都佔據很大優勢。從劉備來說,如果想成就霸業,匡扶漢室,當然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直接把曹操趕下台。但是,此辦法根本無法實現。因為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只有先自己穩住陣腳,不被消滅,才能夠談得上進一步發展壯大,才能夠消滅對手。如果操之過急,不僅不能夠消滅對手,反倒會被消滅。這就是「以迂為直」的辦法。具體到劉備當時的情況和天下的具體形勢,就是北讓曹操之鋒芒,東結孫權為助力,向西發展自己,趁勢佔據荊州和益州,發展壯大自己。等到自己發展壯大起來,有了實力跟曹操一決高下,實現剿除曹操、復興漢室、成就霸業的目的了。
長短之術
在權謀之術中,長短之術強調的就是要用所長、固所短之意。具體來說,有揚長避短、固長補短和以長擊短三種變化。
李世民在當皇帝之前,曾和哥哥即李淵長子李建成爭天下。
李建成有著先天的優勢:身為長子,繼承皇位天經地義;李淵的四子齊王李元吉和宰相裴寂也支持他。李建成也有著先天不足:軍功不如李世民大,名望不如李世民響亮,人才不如李世民多。李世民的強項在於手下人才濟濟,弱勢在於被李建成搶了先機做了太子,局面上稍稍處於被動。
李建成和李世民各有長短,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權力角逐。李建成曾想暗中殺害李世民。暗殺不成,又利用身份之利,多次在李淵面前中傷李世民,同時廣布眼線,買通李淵身邊的近侍和嬪妃,為太子大唱讚歌,並極力詆毀秦王。李淵開始對李世民產生不滿,把他身邊的幕僚一一調走,以剪除羽翼。房玄齡和杜如晦都被迫罷官。   形勢對李世民極其不利。李世民派尉遲敬德去請房玄齡和杜如晦一起謀劃對策。杜如晦建議李世民先發制人。李世民聽從建議,派武將尉遲敬德在玄武門埋伏,襲殺了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這就是著名的「玄武門之變」。不久,李世民繼承了皇位。
李世民多年從軍打仗,手下謀臣勇士如雲,這是他角逐天下的長處所在。李世民利用文臣為其謀劃方略,利用武將為其負責實施,最後,運用自己所擅長的「武鬥」手段,解決了太子建成。這個案例,就是長短之術的具體運用。
奇正之術
通俗來講,堂堂正正謂之正,出其不意謂之奇,也就是說以力較力,用硬碰硬,這就是正;用謀較力,攻其不備,這就是奇。
康熙擒鰲拜,用的就是奇正之術。鰲拜是順治帝留下的顧命大臣之一,想要獨攬大權,排擠其他幾位大臣,最後成了一個呼風喚雨的權臣。康熙早就了解,歷史上出現過無數權臣殺幼帝另立太子的故事。為了避免此類事情在自己身上重演,奪回旁落的大權,康熙決定除掉鰲拜。
按照一般的路子,皇帝要廢掉哪個大臣,一紙詔書即可辦到;但是,鰲拜在朝廷上勢力盤根錯節,如果堂而皇之消去其權的話,很可能引起反撲。因此,只有出奇制勝。康熙先不動生色地將鰲拜的黨羽以各種名義派出京城,逐步削弱他的勢力;之後,康熙暗中動作,收人心植勢力。一切準備就緒後,康熙八年五月,皇帝將善撲營官兵埋伏宮中,並下旨令鰲拜進宮議事。鰲拜進入皇宮,被康熙逮個正著。隨後,康熙宣布鰲拜結黨營私「以欺朕躬」,將其定罪。
康熙廢鰲拜的故事,運用的就是奇正之術。首先,在鰲拜實力強大之時,無法以力對力,只得設謀抓之,這就是康熙的用「奇」;等到把鰲拜逮捕,康熙先是公布了鰲拜的罪過,又派議政王大臣審問鰲拜之罪,並依法剝奪鰲拜的權力,且從輕而處,將其圈禁起來。康熙剛柔並濟、奇正互用,尺度、分寸把握極為到位。
進退之術
進退之術,講的就是「得」和「失」。物極必反,盛極即衰,在發達時要懂得自抑、謙和,留有餘力,退後一步以求穩妥,這才是真正的權術,是人生的大智慧。
張良是戰國末期韓國人。《史記》記載,張良的祖父三世為相,其父二世為相,張良一家五世為相,為韓國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由於韓國地處諸侯之間,加上國王昏庸無能,最後,韓國第一個被秦國所滅。張良身兼喪國之痛,舍家財而尋攬天下英雄,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事敗後,流亡下邳,得到黃石公老人所傳《太公兵法》。
張良參加秦末農民起義後,先輔佐劉邦攻破咸陽,再助劉邦打敗項羽,一統天下,可以說,為劉邦稱帝立下了不朽功勛。但是,當劉邦分封天下準備厚賞張良之時,張良拒絕了劉邦的好意,只接受了很少的封賞。之後,張良逐漸淡出政壇,很少過問政事。正因為張良早就參破了人生的得失,深知權力鬥爭的險惡,所以,他才能從「帝者師」退居「政治顧問」,並最後安享晚年,壽終正寢。
反觀韓信,劉邦打天下,在軍事上多虧韓信之力,而且,韓信垓下之戰殺死項羽,為大漢立下不朽之功,賞無可賞。但是,韓信並沒有看破人生的得失,對於權力過於執著,不知道退就是進,失就是得,反而一味求進,結果被呂后殺害。一代英才,死於婦人之手,可悲可嘆。
韜晦之術
進退之術講的是進和退,韜晦之術講的則是「顯」和「隱」。韜晦之術在時機不利的時候運用,是防禦手段的一種。
司馬懿和曹爽都是魏明帝託付遺孤的大臣。曹爽弄權,很快就把司馬懿排擠出權力核心。但是,由於司馬懿多年帶兵,麾下能人才子眾多,曹爽放心不下司馬懿,所以,就派李勝去試探司馬懿。當時,李勝正要出任并州刺史,於是藉機到司馬懿家辭行。司馬懿裝出身染重病的樣子,氣喘吁吁地說:「我年老體病,恐怕就要死了。你這次到并州任刺史,并州靠近胡地,要加強戒備。我死了,就把我的兩個兒子託付給你了。」李勝說:「我是去荊州,而不是去并州。」司馬懿假裝聽錯了話,問:「你要去并州?」李勝又說:「是荊州。」李勝回去稟告曹爽說:「司馬公只比死人多一口氣,形神早已分離,不用擔心了。」李勝不僅被司馬懿上演的假戲欺騙,而且還真的誤以為司馬懿大病將死。曹爽因此放鬆了對他的戒備。司馬懿暫時在政治舞台上銷聲匿跡,曹爽則更加猖狂。不料,司馬懿趁曹爽陪皇帝掃墓的機會,突然發動了政變,奪回了大權,將曹爽逮捕並最後殺害。
司馬懿運用的正是韜晦之術,欺騙了曹爽,使其放鬆了警惕。
借力之術
力有不逮的時候,就需要向別人「借力」。在權謀鬥爭中,總會有敵、我、友三方,從朋友那裡借得力量來發展壯大自己,或者藉助別人之力打擊對手,這都是借力之術應有之意。
清興之時,努爾哈赤曾帶數萬精兵犯明,但三次遭到寧遠守將袁崇煥的阻擋不得寸土,自己反而在戰爭中受傷。努爾哈赤壯志難酬,又加上傷勢嚴重,不久之後就死了。皇太極繼位以後的第二年,揮師南犯,結果又被袁崇煥打敗。皇太極回去之後,秣馬厲兵,苦苦準備數年,再次率兵攻打明朝。此次,他避開袁崇煥,從內蒙一線越過長城,繞道山海關後方,長驅而入,直撲北京。袁崇煥聽說之後,急忙率部勤王,在京城廣渠門外列好陣勢,將奔襲而來的清軍打敗。皇太極要想奪取大明天下,就必須得除去袁崇煥。而袁崇煥在戰場上很難打敗。既然力取不行,只好智取。於是,皇太極定下借刀殺人之計,收買明朝宦官,讓他們向崇禎告發,說袁崇煥讓滿兵入關,是自己想當皇帝。崇禎政治經驗缺乏,聽了宦官誣告之後勃然大怒,立即將袁崇煥下獄問罪。最後,決然地將袁崇煥斬首。皇太極打不過袁崇煥,但是,他借崇禎之刀除去袁崇煥。皇太極「借力」之術直接造成了明朝自毀樑柱,為清朝入關奠定了基礎。
任勢之術
「勢」指的是形勢、外在的條件等因素。「任勢」,說得就是要積極主動地營造有利條件,善於抓住轉瞬即逝的時機,努力發展自己,或者積極打擊對手。有了「勢」,就能夠讓自己的實力呈幾倍甚至幾十倍地增長;沒有勢,則很可能出現力氣大但反遭束縛的情況。
秦朝末年楚漢爭霸時期,劉邦和項羽勝負的關鍵之一,就在於二者一個善於力取,一個善於任勢。
秦朝滅亡後,項羽攜巨鹿之戰的赫赫威名,自封為西楚霸王,分封19個王國,將劉邦趕到荒蕪的巴蜀之地當漢王。項羽軍事實力強大,但是為人剛愎自用,他焚阿房宮,殺害義帝,分封不公,失去了諸侯國的支持。雖然項羽軍事力量強大,但是,在人心方面、力量支持方面卻受到很大限制。反觀劉邦,他為人外表寬和,而且善於團結人,善於爭取民心。入關之初就約法三章,廢除秦朝苛法。廢掉秦王之後,又還軍霸上,與百姓秋毫無犯。義帝死後,親自為義帝發喪。爭取了彭越和英布為後援,使他們能夠在楚漢對陣時不斷騷擾項羽。這樣,劉邦雖然軍事力量不如項羽,幾次都被項羽打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但是,他善於任勢,能夠巧妙創造有利於自己不利於項羽的條件,並且能夠把握時機實現雙方力量對比的轉化。


袁世凱,一邊忽悠日本人在整體同意二十一條的前提下討論具體條款的修訂,一邊讓人向英美放出中日要簽訂密約獨佔中國利益的消息,讓英美製衡日本。終袁一朝,日本沒在中國占的什麼便宜。
你以為這就是要說的權謀的不可思議之處?圖樣!這個權謀真正的不可思議之處在於與日本簽訂賣國條約的屎盆子就此結結實實的扣在了世凱同志的大頭上……


一個沒有留下名字的不起眼的小人物——某僕人,竟然將一代名將、兵家大師吳起完全玩弄於股掌之中。。。

這是一個令人驚嘆不已的陰謀。這個僕人精準地分析了吳起的性格,針對其弱點精心設計了一個奇局。他提前料定了每一步(包括魏武侯、吳起的反應),層層連環設計,主動被動地利用了多方人物,而吳起這樣一個謀略大師完全被套路了。


以下就是這個奇謀的白話文,來自於吳起列傳,白話文有利於大家看得更明白:


———
...田文死後,公叔出任國相,娶了魏君的女兒,卻畏忌吳起。公叔的僕人說:「吳起是不難趕走的。」公叔問:「怎麼辦?」那個僕人說:「吳起為人有骨氣而又喜好名譽、聲望。您可找機會先對武侯說:『吳起是個賢能的人,而您的國土太小了,又和強大的秦國接壤,我私下擔心吳起沒有長期留在魏國的打算。』武侯就會說:『那可怎麼辦呢?』您就趁機對武侯說:『請用下嫁公主的辦法試探他,如果吳起有長期留在魏國的心意,就一定會答應娶公主,如果沒有長期留下來的心意,就一定會推辭。用這個辦法能推斷他的心志。』您找個機會請吳起一道回家,故意讓公主發怒而當面鄙視您,吳起見公主這樣蔑視您,那就一定不會娶公主了。」當時,吳起見到公主如此地蔑視國相,果然婉言謝絕了魏武侯。武侯懷疑吳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吳起怕招來災禍,於是離開魏國,隨即就到楚國去了。

————


整個過程:利用魏武侯的疑心——先設計對魏武侯的進言——誘導魏武侯用下嫁公主試探吳起——回家勾結老婆(公主)一起演戲給吳起下套——吳起上鉤(以為魏公主們的家教都如此,而且娶這種老婆他也不敢殺233)——吳起見疑、跑路—任務完成


記得以前看貞觀長歌,一個講唐太宗的電視劇,記得有個鏡頭是難民湧進長安城,然後有軍隊還是間諜混進了,怕對治安造成影響,但是又不能強制趕出難民,太過於粗暴,於是想個辦法就是從城裡一直城門外排著架一口口燒開的大鍋,裡面煮粥,然後粥的濃度從城裡到城外是逐漸變濃的,這樣難民就會都往城外涌,那些混進來的人要麼跟著出去,要麼就在城裡不走就暴露了,這個計策真的挺妙,不知道是編劇想的還是小說作者想的,挺佩服


不好意思,前面寫的太爛體現不出權謀,改新的

溫嶠計間錢鳳

權臣王敦驕橫跋扈,向來沒把朝廷放在眼裡,當然溫嶠成了他的眼中釘。溫嶠幾次婉言相諫,王敦全然不理,於是溫嶠知王敦日後必反,乾脆一反常態,對王敦極盡恭維之能事,又加入他的陣營為其出謀劃策,共同對付朝廷。

王敦本人志大才疏,又全無識人之能,當然毫不設防地視他為知己。

王敦手下有個溫嶠深深忌憚的心腹人物,錢鳳,偏偏王敦對錢鳳向來言聽計從。溫嶠投錢鳳所好,著意與之結交,可是錢鳳非等閑之輩,表面上和他親熱無間,內心卻著實戒備。溫嶠深知自己瞞不過錢鳳,但也無可奈何。

王敦謀反的工作準備完畢,溫嶠心急如焚,但找不到合適的借口脫身向朝廷密報。正好丹陽太守出缺,這個關鍵的職位,非得要心腹人士擔任不可。王敦向溫嶠請教誰適合任此要職。溫嶠以退為進,向他推薦錢鳳,王敦又把錢鳳找來,當面詢問他的意見,錢鳳礙不住面子,反而推薦溫嶠。這時溫嶠故意推之再三,王敦卻當場拍板,指定溫嶠擔當此職。

溫嶠可以脫身了當然是非常滴HAPPY,但還是對錢鳳把握不準,他估計走後錢鳳八成會向王敦密告,再加上錢鳳此人甚有韜略,於是下定決心非把錢鳳離間了不可。在他出行前夜的送別宴會上,溫嶠離開自己的坐席走到每位客人的身邊端酒以敬。當他走到錢鳳身邊的時候,還沒等他喝,溫嶠就突然把他的酒杯打翻,醉態十足地罵道,「你錢鳳何等人,我溫嶠敬的酒你都敢不喝?」錢鳳以為他喝醉,並不在意,但宴會終於是不歡而散。

溫嶠脫身以後,錢鳳果然向王敦告密,說溫嶠歷來是朝廷的人,他投靠我們必有貳心。但是溫嶠已經棋先一招了,當初宴會的情況王敦是看在眼裡的。王敦一直以為錢鳳和溫嶠是知交好友,甚至還相互極力推薦過,怎麼就因為溫嶠臨走之前喝醉了酒不小心得罪了你,你就挾私抱負?氣度也太小了一點吧。於是他不僅不聽從錢鳳的建言,還懷疑起他的人品了。(錢鳳:MMP哦!)

最後王敦起兵的後果那是可想而知了。


金刀計

如果在中國離間史上非要排出個第一名,那麼論計策之流暢,心腸之惡毒,非得是王猛的金刀計不可,何況他要間的人都決非等閑之輩,一個是大秦天王苻堅,一位是後來後燕的皇帝慕容垂。

前秦的皇帝苻堅在中國歷史上的若多皇帝中,以心胸寬廣而論,算的上是第一。對於這位大名鼎鼎的慕容垂舉家來投,高興得幾乎是倒履相迎。苻堅的這般盛情,慕容垂雖然是感動得一塌糊塗,王猛看在眼裡心中難免不是滋味,萬般忌妒之下,遂生了除掉慕容垂的念頭。但是苻堅用人不疑,慕容垂精明幹練,離間他們談何容易?

王猛唯一可利用的資源就是慕容垂新附,他的家族人心尚不穩。於是在他率軍征伐燕國的時候,向苻堅請求以慕容垂最喜歡的長子慕容令出任參軍。出發的前一夜,慕容垂設宴餞行,當然有心讓王猛在軍中多照顧他的兒子。王猛和他一起喝酒談心,席間喝到高處便激動起來,拉著慕容垂地手要和他結拜兄弟。慕容垂到底是鮮卑胡人,論心機深沉哪裡及得上漢人王猛,眼花耳熱後也是指天劃地,約為兄弟。王猛順勢說,「我此次遠走,兄弟卻無什麼東西藉以睹物思人,未免遺憾」,並送給慕容垂自己生平最愛的一方鎮紙以茲紀念,慕容垂大是感動,想也不想就解下自己的家傳寶刀送給王猛。

得了這柄金刀,王猛開始了第二步行動。在大軍開拔到洛陽的時候,王猛招來了帳下一個叫金熙的小卒,重金收買,讓他跑到慕容令的帳中出示金刀,並假傳他父親的話說,「你我父子之所以投奔秦國,無非是避禍而已。如今王猛心胸狹隘,數次想排擠我們,而苻堅表面上對我們禮讓有加,但其心實在難測。估計我們父子仍然難免一死,況且最近聽說燕國皇帝於我們走後頗有悔意。我現在已經在逃亡的路上了,你不走更待何時?事起倉促,來不及寫信,特派人傳口信,以金刀為證。」

慕容令聽後,又驚又疑,慕容垂贈王猛金刀的事情他並沒有聽說,而父親企圖二次叛逃卻絲毫沒有徵兆,但這位來傳話的金熙曾經在慕容垂府中打過下手,又有金刀為證,言之鑿鑿,不由得不信。當時慕容令急得六神無主,又根本無法與千里之外的老爹取得聯繫,思前慮後時間不容耽誤還是連夜投奔燕國。

王猛等他一逃,馬上急表上告朝廷,慕容垂聞訊,當真是禍從天降,連辯解也不敢辯解,趕緊倉促出逃,結果在藍田被追兵趕上,押回長安。慕容垂自忖必死,誰知苻堅寬容千古第一的帽子真的不是白帶的,他立刻赦免了慕容垂,安慰道:你兒子心存故國,本身就無可厚非,我只是為他遺憾而已,更不會牽連到你們這些人阿。

老天照應,慕容垂躲過了這一劫,而他的兒子慕容令就慘了,跑到燕國境內,卻發現老爸根本沒來,頓時一口老血,昏倒在地,燕國對他這個莫名其妙的二次叛徒當然心存芥蒂,乾脆流放到遙遠的沙城。慕容令仍不甘心,在沙城組織舊部企圖第三次反叛,卻被當地官員抓住就地正法。(慕容令:MMP哦!)

最後慕容垂死後他的兒子中少了慕容令這樣的領軍人物,各不相服以至內訌,後燕終於二世而亡。


嚴世蕃的最後一搏

嚴嵩當政其間,他兒子嚴世蕃輔力甚大。嚴世蕃生得肥且醜陋,還瞎了一隻眼睛,卻天性聰穎,文才比其父猶有過之,揣摩聖意更是天下一絕。嘉靖的詔書向來語焉不祥,而嚴世蕃則能從隻言片語判斷出他的喜好,嚴嵩每次按他兒子的意思上折,無不中的。但是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嚴世蕃後來耽於酒色,於研究如何拍皇帝的馬匹也不怎麼熱心了。

當時的嚴嵩早就江郎才盡,原本一直靠兒子給聖上獻青詞,如今兒子不幹了,只好自己腆著臉寫,當然他那些乾巴巴的文章惹得嘉靖十分不滿,再加上嚴嵩自己胡亂揣摩上意,經常拍錯馬屁等各種原因,嘉靖慢慢對其疏遠了。

同為內閣輔臣的徐階觀察到嘉靖態度的變化,知道整垮嚴嵩的時機已到。具體仍是從其家屬的經濟問題入手,招數雖然很舊,但管用就行。明朝中後期幾乎無官不腐,即使徐階本人在家鄉也有千頃良田,後來終於被他親手提拔的超級大清官海瑞悉數充公,氣得其時已經退了休的徐階幾乎吐血身亡。當然從經濟問題上打擊政敵既大快民心,又易於抓到把柄,真是再方便不過。嚴世蕃雖然老奸巨猾,終於還是因為貪污被人揪住了辮子下到獄中。嚴嵩急得五內俱焚,當即以退為進,上表替兒子請罪,但此時的嘉靖對他們父子恩寵已失,不再刻意偏袒。

縱使老爸和皇帝都罩不住,嚴世蕃到底聰明過人,還是設了一條奇計為自己脫難。當他們父子權傾朝野的時候,朝廷官員們走馬燈似的往他們府上跑,如今雖然落難,還是有不少人來看望他。

面對著這些看上去義氣深重不忘舊恩的官員們,嚴世蕃誠懇地說道,「我嚴世蕃一生經過多少大風大浪,這點貪污的小案我原本不放在心上。不過我唯一擔心的是當年和我父親聯手整垮錦衣衛經歷沈練和兵部員外郎楊繼盛,並把他們冤殺的舊案,這在當時激起了全天下讀書人的憤慨。如果刑部的人把這個案子翻出來,我就只好等死了。拜託你們千萬幫忙把這箇舊案蓋下去。

即使在嚴家全盛的時候,他們提拔的官員也難保百分百的忠誠,何況如今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嚴世蕃的話剛落地,就有人通報給了刑部負責此案的官員。法司黃光升一直發愁栽在嚴世蕃身上的貪污罪太輕,聞此訊立刻找來了舊檔,一番研讀後給嚴世蕃補上冤死沈,楊的重罪。當他寫完奏章,得意洋洋地準備向皇上回稟的時候,恰巧徐階經過查閱,徐階到底是宦海沉浮多年的人物,草草看了奏章,就微笑地跟黃光升說,此奏章一上,只怕嚴世蕃立時脫罪。望著迷惑不解的黃光升,徐階不得不給這位政治上遠不成熟的小弟補上一課,當年沈楊被殺,那是皇上親自下過旨的,把這個案翻起來那就等於直接說嘉靖的不是,試問皇帝何嘗犯過錯誤?嘉靖顧忌自己的面子會就此放嚴世蕃一馬。

接著徐階指點道,貪污罪固然分量不足,但嚴世蕃手下有個官兒和大海盜汪直是兒女親家,汪直又向來和日本人勾結,要說嚴世蕃勾結倭寇,意圖謀反那就再合適不過了。黃光升恍然大悟,立刻修改了奏章。

嚴世蕃本來在獄中眼巴巴地等著嘉靖的特赦,不料卻傳來做夢也沒想到的自己竟和倭寇勾結的消息,登時頹然坐倒在地上,知道終於不免一死。(嚴世蕃:MMP哦!)而嚴世蕃被斬棄市以後,嚴嵩也無法在朝廷立足,嘉靖尚念他多年進獻青詞有功,只是將他官職一抹到底,家產也被沒收,不久嚴嵩在飢餓困頓中死去。


李廣猴耍匈奴(NEW)

漢景帝時期,李廣因為平定吳楚七王之亂有功,官至上谷太守。而後,景帝聽聞他在上谷多次與匈奴近戰,怕失去了他,於是將他調往上郡。而在上郡,李廣即將書寫自己人生中令人驚嘆的一頁!

一天,李廣軍中有一個景帝派遣的宦官帶著數十騎出外狩獵,在路上遇到了三個沒有騎馬的匈奴射手。這三個匈奴人也是厲害。在一場激戰過後,那宦官手下的騎兵全部被射死,就連宦官自己也被射傷。

宦官奪命而回,將此事告訴了李廣。李廣聽完,判斷出那三個匈奴人定為匈奴射鵰手,於是馬上帶領一百騎兵出營追擊。在經過了幾十里的策馬飛騰之後,終於追上了他們。

李廣當機立斷,張弓搭箭,射死了其中的兩個,並把最後一個生擒了去。此處可見李廣的射術果真驚人。

但就在他的手下將那俘虜的匈奴人剛剛束縛上馬之後,地面突然間沙石震動,忽然遇上了數千匈奴騎兵正規軍!他們列開了陣勢,聲勢浩蕩地出現在了李廣的不遠處,眼見此景,李廣身邊的士兵都極其害怕,由於兵力懸殊,一百來號對幾千號匈奴,士兵紛紛迴轉馬頭準備奪路而逃。但李廣分析到:以現在懸殊的兵力,只要逃跑,馬上會被數千匈奴殲滅。還不如冷靜地留在原地,匈奴們反而會摸不清楚形勢,以為他們是數萬漢軍的一支誘敵小隊,不敢主動進攻。

李廣帶著自己的騎兵,向著匈奴軍陣大搖大擺地行進了一段距離,直到離匈奴陣地還有大約二里的地方才停下來。李廣命令騎兵們全體解馬鞍,放開馬,隨便躺卧。匈奴看的傻眼了,這明顯後面後埋伏啊,就更不敢進攻了。李廣覺的這樣還不過癮,叫自己士兵們做做樣子,就像傳令兵那樣幾個向後跑進樹林子,揚起很大的煙塵,還跑回來裝樣子「報告軍情」,生怕匈奴看不到,反正動靜越大越好,悄悄地不要!

匈奴這回有點慫了,漢軍頭那麼鐵,明顯後面有上萬漢軍主力撐腰啊,我們還是早點開溜吧,呆著看他們在面前蹦躂也不是辦法啊,溜了溜了,下次再打!李廣看匈奴陣地開始鬆動後撤,當機立斷,全軍出擊!打他們個片甲不留!部下頓時傻了眼,你演著演著還當真了啊,我們其實沒援軍啊??!!

說時遲那時快,李廣一馬當先,沖入敵陣,搭弓射箭,畢竟飛將軍,一箭一個小匈奴,匈奴看這陣勢,頓時嚇破了膽,把武器丟棄紛紛上馬跑路,連後面發生了什麼都不敢看,漢軍受到鼓舞跟隨李廣將軍追殺匈奴,然後,史上最搞笑的奇觀出現了,一百多漢軍追著好幾千匈奴跑,匈奴還帶哭爹喊娘的,都不想成為這幫虎狼刀俎下的魚肉,直到追到深夜,漢軍才意猶未盡的回去休整。(匈奴:MMP哦!)

於是,匈奴人最終引兵離去,李廣憑藉著強大的心理和過人的膽量贏得了這出精彩的「空城計」,並毫髮無損地回到了自己的軍營。


張巡草人借箭(NEW)

安史之亂中,投降安祿山的令狐潮率叛軍包圍雍丘。張巡堅守雍丘四十餘天,城中的箭已經用盡。張巡就命令士卒用稻草紮成一千多草人,給他們穿上黑衣服與盔甲,夜晚用繩子放到城下,令狐潮的軍隊爭相射擊,很久以後才知道是草人。

如此往複張巡就這樣智取箭數十萬支。叛軍表示我TM真是個智障!

過了幾日,張巡又用繩子把人放下城頭,叛軍大笑,還以為是草人,又當我們智障?勞資就是不射!不加防備。其實放下來的是五百名敢死之士,然後當晚張巡的死士襲擊叛軍的大營,令狐潮的軍隊頓時大亂,燒掉營壘而逃。(令狐潮:MMP哦!)

多謝大家評論發表看法和指出錯誤,喜歡看的話有空就更~


齊王劉肥有一次去長安出差,因為在和惠帝喝酒的時候坐到了上座,差點被呂后毒殺。後來齊國的內史士給冷汗直流的肥肥提了個建議,齊國是大漢最大的封國,坐擁七十多座城邑,而呂后的親閨女魯元公主只有幾座城邑,你要是願意分一點地盤給魯元公主,想必太后會很開心的。
肥肥採納手下的建議,最終回到了齊國,安然度過一生,而且做到了富過三代.......


西漢高皇帝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那些不姓劉又想求富貴的諸侯和大臣,本來希冀著有稱王這一條路;現在又多出來了一條路——就是格殺其他想封王的人。這樣,第一條路自然就被封死了。

白馬盟誓表面上看是一紙禁令(不準稱王),實際上是一張懸賞令(乾死其他稱王的有賞);而這懸賞令,比任何禁令都有效。


用貪官以治國。
宇文泰是北周開國的奠基者。當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挾天子令諸侯」之時,遇到了可與諸葛亮和王猛齊名的蘇綽。宇文泰向蘇綽討教治國之道,二人密談三日三夜。
宇文泰問:「國何以立?」
蘇綽答:「具官。」
宇文泰問:「如何具官?」
蘇綽答:「用貪官,反貪官。」
宇文泰不解的問:「為什麼要用貪官?」
蘇綽答:「你要想叫別人為你賣命,就必須給人家好處。而你又沒有那麼多錢給他們,那就給他權,叫他用手中的權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處了嗎?」
宇文泰問:「貪官用我給的權得到了好處,又會給我帶來什麼好處?」
蘇綽答:「因為他能得到好處是因為你給的權,所以,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好處就必須維護你的權。那麼,你的統治不就牢固了嗎。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沒有貪官維護你的政權,那麼你還怎麼鞏固統治?」
宇文泰恍然大悟,接著不解的問道:「既然用了貪官,為什麼還要反呢?」
蘇綽答:「這就是權術的精髓所在。要用貪官,就必須反貪官。只有這樣才能欺騙民眾,才能鞏固政權。」
宇文泰聞聽此語大惑,興奮不已的說:「愛卿快說說其中的奧秘。」
蘇綽答:「這有兩個好處:其一、天下哪有不貪的官?官不怕貪,怕的是不聽你的話。以反貪官為名,消除不聽你話的貪官,保留聽你話的貪官。這樣既可以消除異己,鞏固你的權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對你的擁戴。其二、官吏只要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貪墨為借口滅了他。貪官怕你滅了他,就只有乖乖聽你的話。所以,『反貪官』是你用來駕御貪官的法寶。如果你不用貪官,你就失去了『反貪官』這個法寶,那麼你還怎麼駕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擁戴,他不聽話,你沒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會引來民情騷動。所以必須用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隊伍,使其成為清一色的擁護你的人。」
蘇綽:「如果你用貪官而招惹民怨怎麼辦?」
宇文泰一驚,這卻沒有想到,便問:「有何妙計可除此患?」
蘇綽答:「祭起反貪大旗,加大宣傳力度,證明你心系黎民。讓民眾誤認為你是好的,而不好的是那些官吏,把責任都推到這些官吏的身上,千萬不要讓民眾認為你是任用貪官的元兇。你必須叫民眾認為,你是好的。社會出現這麼多問題,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執行你的政策。」
宇文泰問:「那有些民怨太大的官吏怎麼辦?」
蘇綽答:「宰了他,為民伸冤!把他搜刮的民財放進你的腰包。這樣你可以不負搜刮民財之名,而得搜刮民財之惠。總之,用貪官來培植死黨,除貪官來消除異己,殺貪官來收買人心,沒貪財來充實國庫。」
經歷兩千年的套路,還在大行其道。


調兩江總督曾國藩進京
攻破南京後,三十萬湘軍雄踞東南半壁江山,掌江南富膏之地,將領俱是上馬能戰、下馬能治的文人儒將,滿清最後的戰略機動力量在八里橋損失殆盡,北地除關外八旗尚還淳樸能戰外,已無可與湘軍爭鋒的勁旅。
淮軍和楚軍本就承自湘軍一脈,雷霆之勢奪其兵權,並其部眾,北上可以說是水到渠成。野史里曾國荃秘密準備黃袍,彭玉麟寫密信「鼎之輕重,有可問焉」,恐怕都不是空穴來風。
但「曾國藩入京」,湘軍群龍無首。先用東南諸省的總督、巡撫之位安其心,然後「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掀翻湘軍一系的元老,「天津教案」從此斷絕曾國藩東山再起的希望。說到底就是「一尺之水」,但真到了水前,還是會猶豫不絕的。
但後期的調李鴻章進京,就是一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棋了。雖說通過淮軍續了滿清又是數十年的命數,但也由此讓北洋一系把持北地直隸。聶士成死後,某個胖子就徹底「北洋傳槍」了,北洋六鎮只知「袁宮保」,不知朝廷皇上,這又是後話了


革命靠自覺,你們說是不是啊?

革命靠自覺,你們說是不是啊?


(溫馨提示:為了避免政治敏感,先刪掉帶歪的評論,並關閉評論。有想法的,可以重新開一個答案討論,不周之處,請見諒!)

斯大林的大清洗。

其中的權謀手段,古今中外,無人能及!

在一次會議上,據說,斯大林宣布散會,高層無動於衷。接著,基洛夫說,散會吧!然後,高層才陸陸續續的離開。

這一時間的信息,是被封鎖的,但是根據一位知名人士的透露,在這次選舉中,斯大林被集體拋棄,以至於沒有選上中央委員。後來,在補選上,斯大林才萬幸當選。

中央委員的門檻,差一點給斯大林關閉大門,讓他非常難堪。而基洛夫的聲望,則扶搖直上,高層們希望通過選舉排斥掉斯大林,並把基洛夫扶上蘇聯的領導人寶座。

然而不幸的人,大選還沒有開始,基洛夫就被人槍殺了!

殺害基洛夫的兇手,曾經兩次因為攜帶兇器被逮捕,但是居然都蹊蹺的被釋放。

基洛夫案震驚了蘇聯,但是兇手卻被立即處理,一切關鍵人物都被瞬間處理掉,這和肯尼迪案如出一轍。

而此時,斯大林不失時機的下達了一個死命令:這是一個天大的陰謀,殺害基洛夫的是一個反動集團。一切罪犯,十天內必須得出結果並處理,絕不允許任何罪犯被赦免。

這個命令,是繞開政治局和立法機關直接下達的緊急法令,斯大林就鑽了蘇聯制度的一個空子。

這個法令,被喻為基洛夫法令,它的陰險之處在於:

第一,必須抓捕大量的罪犯,才能向上層交代。

第二,十天之內根本不可能得到確切的證據,執法人員若不處理,執法人員就是違法;執法人員如果處理嫌疑人,那麼如果嫌疑人沒有罪,而被執法人員處理,執法人員就是犯罪。為了不違法犯罪,執法人員只能羅織罪名,而一個本沒罪的人犯罪,就會牽連更多的人犯罪。

第三,罪犯不得赦免,因此,如果執法人員把犯罪人無罪釋放,而在其他機關捕獲該犯罪人,並認定是有罪的,因而該執法人員就是違法。所以,一旦被逮捕,必死無疑。

關鍵人物被處理,與案件拖泥帶水的邊角人物則不斷被牽連,瞬間血流成河。

而一個法令,居然能讓一個執法機關變成殺人機關,不得不令人寒毛直豎!


羅斯福和老兵

1932年,美國經濟大蕭條,許多一戰退伍老兵家境艱難,活不下去了,跑到華盛頓聚集,要求政府提前發放承諾的補償金。當時的胡佛政府也沒錢啊,參議院否決了提前發補償金的法案,政府決定給每人一點兒遣散費送回家就得了。

很多老兵不滿意這個結果,繼續在華盛頓扎帳篷,還和警察起了小規模衝突。胡佛於是決定讓軍隊介入。他和麥克阿瑟首先宣稱這些人都不是老兵,是共黨控制的暴亂分子,和手下艾森豪威爾、巴頓一起帶著騎兵把老兵們強行驅逐,造成包括孕婦、嬰兒在內的數百人傷亡。

這個行為當然大大的不得民心。於是胡佛選舉失利,羅斯福上台。老兵們回來接著紮營,羅斯福政府接著沒錢。但是他沒派軍隊,而是派了自己老婆去老兵營地送上咖啡蛋糕,還舉行隆重儀式安葬被殺死的老兵。

於是老兵都愛上並且願意相信好總統羅斯福啦,一年之後,政府經濟情況有所好轉,羅斯福最終推行新的法律發給了老兵們這筆補償金。

羅斯福上任後第一次電台講演,就是針對美國的幾百萬老兵組織美國退伍軍人協會。得到老兵的支持,對於他後來穩定美國動蕩的社會起到很大幫助。

羅斯福在二戰期間推出了大幅提高退伍軍人待遇的《士兵權利法案》。

他能夠強力推行國有化+國家投資的新政,能夠連任四界總統,和軍隊及老兵的支持不無關聯。


我知道的出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門徒子貢一個人一張嘴一套連環忽悠不僅使魯國成功續命,而且攪亂了天下大勢,五國皆變,其中三千越甲吞吳的故事就是他一手策劃的:
田常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孔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

遂行,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其地狹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戰。君不如伐吳。夫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常,何也?"

子貢曰:"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今君破魯以廣齊,戰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於主。是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難矣。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卻,下與大臣交爭也。如此,則君之立於齊危矣。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無強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制齊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雖然,吾兵業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柰何?"

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吳王。

說曰:"臣聞之,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強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今以萬乘之齊而私千乘之魯,與吳爭強,竊為王危之。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以撫泗上諸侯,誅暴齊以服強晉,利莫大焉。名存亡魯,實困強齊。智者不疑也。"

吳王曰:"善。雖然,吾嘗與越戰,棲之會稽。越王苦身養士,有報我心。子待我伐越而聽子。"子貢曰:"越之勁不過魯,吳之強不過齊,王置齊而伐越,則齊已平魯矣。且王方以存亡繼絕為名,夫伐小越而畏強齊,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難,仁者不窮約,智者不失時,王者不絕世,以立其義。今存越示諸侯以仁,救魯伐齊,威加晉國,諸侯必相率而朝吳,霸業成矣。且王必惡越,臣請東見越王,令出兵以從,此實空越,名從諸侯以伐也。"吳王大說,乃使子貢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問曰:"此蠻夷之國,大夫何以儼然辱而臨之?"

子貢曰:"今者吾說吳王以救魯伐齊,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無報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報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發而先聞,危也。三者舉事之大患。"

句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困於會稽,痛入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孤之願也。"遂問子貢。子貢曰:"吳王為人猛暴,群臣不堪;國家敝以數戰,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內變;子胥以諫死,太宰嚭用事,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治也。今王誠發士卒佐之徼其志,重寶以說其心,卑辭以尊其禮,其伐齊必也。彼戰不勝,王之福矣。戰勝,必以兵臨晉,臣請北見晉君,令共攻之弱吳必矣。其銳兵盡於齊,重甲困於晉,而王制其敝,此滅吳必矣。"越王大說,許諾。送子貢金百鎰,劍一,良矛二。

子貢不受,遂行。報吳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內不自量,抵罪於吳,軍敗身辱,棲於會稽,國為虛莽,賴大王之賜,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謀之敢慮!""後五日,越使大夫種頓首言於吳王曰:"東海役臣孤句踐使者臣種,敢修下吏問於左右。今竊聞大王將興大義,誅強救弱,困暴齊而撫周室,請悉起境內士卒三千人,孤請自被堅執銳,以先受矢石。因越賤臣種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領,鈇屈盧之矛,步光之劍,以賀軍吏。"

吳王大說,以告子貢曰:"越王欲身從寡人伐齊,可乎?"

子貢曰:"不可。夫空人之國,悉人之眾,又從其君,不義。君受其幣,許其師,而辭其君。"吳王許諾,乃謝越王。於是吳王乃遂發九郡兵伐齊。子貢因去之晉,謂晉君曰:"臣聞之,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今夫齊與吳將戰,彼戰而不勝,越亂之必矣;與齊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

晉君大恐,曰:"為之柰何?"

子貢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晉君許諾。

子貢去而之魯。吳王果與齊人戰於艾陵,大破齊師,獲七將軍之兵而不歸,果以兵臨晉,與晉人相遇黃池之上。吳晉爭強。晉人擊之,大敗吳師。越王聞之,涉江襲吳,去城七里而軍。吳王聞之,去晉而歸,與越戰於五湖。三戰不勝,城門不守,越遂圍王宮,殺夫差而戮其相。破吳三年,東向而霸。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劉邦、呂后擒殺韓信

年庚子,公元前二零一年


冬,十月,人有上書告楚王信反者。帝以問諸將,皆曰:「亟發兵,坑豎子耳!」帝默然。又問陳平。

陳平曰:「人上書言信反,信知之乎?」曰:「不知。」陳平曰:「陛下精兵孰與楚?」上曰:「不能過。」平曰:「陛下諸將,用兵有能過韓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將不及,舉兵攻之,是趣之戰也,竊為陛下危之。」上曰:「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有巡狩,會諸侯。

陛下第出,偽游雲夢,會諸侯於陳。陳,楚之西界;信聞天子以好出遊,其勢必無事而郊迎謁;謁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帝以為然,乃發使告諸侯會陳,「吾將南遊雲夢。」上因隨以行。楚王信聞之,自疑懼,不知所為。或說信曰:「斬鍾離昧以謁上,上必喜,無患。」信從之。

十二月,上會諸侯於陳,信持昧首謁上;上令武士縛信,載後車。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繫信以歸,因赦天下。


田肯賀上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也,帶河阻山,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齊,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此東西秦也,非親子弟,莫可使王齊者。」上曰:「善!」賜金五百斤。


上還,至洛陽,赦韓信,封為淮陰侯。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多稱病,不朝從;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將兵多少。

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甲申,始剖符封諸功臣為徹侯。蕭何封酇侯,所食邑獨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小者數十合。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顧反居臣等上,何也?」帝曰:「諸君知獵乎?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

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縱指示,功人也。」群臣皆不敢言。張良為謀臣,亦無戰鬥功;帝使自擇齊三萬戶。

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封陳平為戶牖侯。

平辭曰:「此非臣之功也。」上曰:「吾用先生謀計,戰勝克敵,非功而何?」平曰:「非魏無知,臣安得進?」上曰:「若子,可謂不背本矣!」乃復賞魏無知。帝以天下初定,子幼,昆弟少,懲秦孤立而亡,欲大封同姓以填撫天下。


春,正月,丙午,分楚王信地為二國,以淮東五十三縣立從兄將軍賈為荊王,以薛郡、東海、彭城三十六縣立弟文信君交為楚王。壬子,以雲中、雁門、代郡五十三縣立兄宜信侯喜為代王;以膠東、膠西、臨淄、濟北、博陽、城陽郡七十三縣立微時外婦之子肥為齊王,諸民能齊言者皆以與齊。

陳豨拜為鉅鹿守,辭無淮陰侯,淮陰侯挈其手,辟左右與之步於庭,仰天嘆曰:「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豨曰:「唯將軍令之。」

淮陰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將。

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陳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謹奉教!」漢十年,陳豨果反。上自將而往,信病不從。

陰使人至豨所,曰:「弟舉兵
,吾從此助公。」信乃謀與家臣夜詐詔赦諸官徒奴,欲發以襲呂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報。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殺之。

舍人弟上變,告信欲反狀於呂后。呂后欲召,恐其黨不就,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眾皆賀。國相紿信曰:「雖疾,強入賀。」

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宮室。信方斬,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豈非天哉!」遂夷信三。


推薦閱讀:

有哪些歷史上存在過的神秘民族?
歷史上有哪些產生了巨大影響但連名字也沒有留下的小人物?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黑吃黑事件?
歷史上有哪位人物讓你覺得遺憾?
歷史上有哪些人因為做了巨大的好事卻遭到了嚴重的詆毀?

TAG:歷史 | 政治 | 謀略 | 世界歷史 | 歷史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