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里以蜀漢的國力是否怎樣北伐也不會成功?

三國里以蜀漢的國力是否怎樣北伐也不會成功? 


邀請我的那個人,你惡搞溫的頭像已經被我舉報了。

題主提到的這個問題啊,excited!

什麼是國力?談國力必須分析蜀漢的人口、生產經濟、社會構成、軍事制度等等,我相信很多人這些的理解都只是」我以為而已「,我也不認為解釋如此之多誰會有興趣往深處挖掘,至少我也不能。如何評估國力呢?由於三國的史料貧乏,即便是正式出版的研究著作都有許多槽點,只能算一家之談,我自己更是沒有那種學術水平進行確切的研究。我的意思是如果真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大部分就應該對「國力「兩個字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這一個基本的認識已經挺繁複。

人口

關於三國人口有太多以訛傳訛的說法,現在大多數人都以蜀漢亡國時《蜀記》記載:【炎興元年(263年),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認為蜀漢全國僅有90多萬人口,這個邏輯說不通。因為劉備時期蜀漢的人口就已經90萬了,關鍵是那時劉備還沒有平定南中,蜀漢數十年之間幾乎沒有過人口增長,這不符合邏輯。

孫吳滅國時【領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
曹魏人口記載【一百零三萬戶,四百四十四萬二千八百萬口】再合算兵力約50萬——到了西晉時單純算北方的人口也超過了一千萬,所以曹魏這段記載也不盡實。可就算單純將每一戶人口的對比,曹魏和孫吳都接近一比六,蜀漢合士兵僅超過一百萬,每戶人口只接近一比四,這怎麼可能?按照28萬X5,蜀漢的人口少說也是140萬,這個比例更符合蜀漢總兵力十數萬的實情,有人甚至估算蜀漢的人口為300萬、500萬、700萬不等,有以經濟來評估,也有以人口變化遷移來評估,我的演算法比較膚淺。

三國時流民眾多,出現了大量黑戶根本不算在戶籍中,呂乂傳記載有人逃兵役。各種少數民族又內遷混居,南中的居民到底有多少人被算入戶籍這一點就不明確。就連曹魏治下的烏丸、鮮卑、匈奴是否被算入也不一定,孫吳方又有大量山越人。

部曲制度之下,田客是否算入國家戶籍也另外說。《華陽國志》記載:【魏咸熙元年內移蜀之大臣宗預廖化及諸葛顯等並三萬家於河東及關中,復二十年田租。】——這三萬家是廖化、宗預、諸葛瞻等蜀臣的宗族子弟以及田客,這些田客是否算入戶籍之中就值得推敲,田客更像是官員的私有財產。

《三國志糜竺傳》:「奴客二千。」
《三國志李嚴傳》:「諸葛亮又與平子豐教曰,……願寬慰都護勤追前闕,今雖解任,形業失故,奴婢賓客,百數十人。……」

三國的權貴都有奴客,這裡僅舉例蜀漢的情況。

還有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蜀漢的官吏一共四萬人,孫吳的人口是蜀漢一倍之多,官吏卻只有三萬二千,這是一種什麼情況?我認為蜀漢政權由一堆荊州士族和益州豪族扶持起來,劉備必須通過大肆封賞來取得人心,諸葛亮後期將天水郡的人口移到蜀中,姜維、上官雝均被任命為大官,梁緒、梁虔、尹賞等也不過是郡吏,在蜀漢均官至九卿,可見蜀漢不得不以職位養一大批閑人。諸葛亮、費禕、姜維、鄧芝的家產都很貧困,蜀漢的官員過得並不好,諸葛亮執法嚴厲是一回事,官員恐怕也無利可圖。再加上某些土豪壟斷人力和財力,就造成了人口緊缺的現象。

由於三國時期的人口都很稀少,談疆土大小並沒有實際意義,邊境幾乎沒有大規模的經濟生活區。公孫淵三代經營遼東多年,可統計人口竟有60餘萬,已經能夠跟蜀漢一樣稱之為一個國家。劉備當年征漢中得其地不得其民,張魯治理下的漢中有十萬戶,豈非也是50萬級別的人口?蜀漢的弱勢不在疆土,而在人口,地理對蜀漢又反而有利。大量黑戶受到當地勢力庇護,可以逃過稅收,這現象從東漢末年就已經存在,蜀漢時期也無法解決。蜀漢在漢中沒有經濟區,主要生產工作在蜀中完成,這些情況對蜀漢的平衡發展並不樂觀。

《後漢書郡國志》對蜀地人口比例的記載也超過一比五,如果按上亡國時94萬人口的比例,蜀漢就別談國力了,恐怕從劉備時期開始這個國家都沒發展過經濟。反正我也沒辦法估算出蜀漢的確切人口,根據總兵力看來我認同28萬乘5或6得出來的結果,蜀漢在戶人口徘徊在140萬到168萬之間,加上各種漏算人口應當超過兩百萬。

經濟與後勤


這也是一個難以搞清楚的複雜問題,要結合國家政策、地方制度、生產技術等進行分析,並不是擁有多少國土和人力就等於經濟強國,一個小國經濟提升的比大國快一樣是巨大的威脅。我們現代將那稱之為雞地屁(GDP)。我們也知道一旦經濟增長倒退對全國都是沉重的壓力,這時候就算是強國只是空談國力也沒有用,所以有些國家再大也怕打仗。

蜀漢的經濟要從諸葛亮執政開始說起,在劉備攻打漢中時期諸葛亮就已負責主持政務,劉備在漢中曾向成都求援,楊洪說男子當戰,女子當運,這樣的情況下幾乎是等同於放棄經濟發展,全力投入戰爭。後來劉備在夷陵之戰大敗,蜀漢的國力更是跌入了最低谷,諸葛亮在五年之間除了有平定南中的小戰役,根本不敢有任何軍事行動。

諸葛亮完善了蜀漢的法律制度,將鹽鐵生產納入國企,諸葛亮甚至用天然氣來煮鹽,是全世界較早使用天然氣的例子。四川的考古也有發現最初蜀人是以竹子來疏通天然氣,後來用陶管。蜀漢的經濟生產基本就是國與民一體化。最為著名還是蜀絹,蜀漢的布料可以當做金銀那樣的貨品來使用,青年男女還用此作為定情信物,就連曹魏、孫吳之人也尤為喜愛。諸葛亮自己家就以種桑樹來維持開銷,可知諸葛亮也是養蠶專家。到底有多著名?李宇春有一首歌叫《蜀綉》,由郭敬明填詞,唱的正是這個產業。

澍案:一引《博物志》雲,臨邛火井,諸葛亮往視後,火轉盛,以盆貯水煮之,後人以家火投井,火即滅,至今不然。《太平御覽》一百六十八、八百六十五引同。

人口少相對而言又成了諸葛亮的優勢,因為這樣容易管理,諸葛亮能夠做到親力親為,執法公平,所以蜀漢儘管的法律較為嚴厲,眾人也沒太大的怨言,諸葛亮執政時期的蜀漢相對其餘兩國更為穩定。

蔣琬主持軍事時期,常派姜維以偏師入羌,常有小戰果。還計划出兵漢水襲擊荊州,幸好他病的早,此計沒有得以推行。費禕時期以休養生息為主,期間曾經全國大赦,為此費禕被孟光罵的啞口無言。為了補充人力,國家大赦刑犯是無奈之舉,隨意如此對國法制度有損害。

蔣琬、費禕時期將漢中的常備軍撤回成都,減少了國力經費的支出。曹爽伐蜀時,王平在漢中的兵力只有三萬,裴松之稱【費禕為相,克遵畫一,未嘗徇功妄動,有所虧喪,外卻駱谷之師,內保寧緝之實,治小之宜,居靜之理,何以過於此哉!今譏其未盡而不著其事,故使覽者不知所謂也。】——實是認為費禕會蜀漢的經濟恢復功勞極大,反駁了陳壽對費禕的評價。費禕制衡姜維,不使其兵力過萬也是對國家經濟恢復的一種做法。

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執政期間並沒有損害蜀漢國力反而維持了經濟發展,因此被蜀人稱為四相。蜀漢的經濟體制由諸葛亮一手所建立,更沒人有資格說諸葛亮窮兵北伐。呂乂執政期間還維持著清廉的行政,不過此時劉禪已經得志,陳祗迎合和劉禪之心上位,蜀漢經濟發展應當在此時下滑。董允還活著的時候,劉禪就是想多增加一位後宮都難(張飛的女兒有什麼不好?),劉禪在此之後自是充實後宮,揮霍也任意起來。陳祗和黃皓都是內廷出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另一方面就是姜維得志,常以數萬兵力北伐,數度以糧盡而還,這暴露了很大問題,一個國家要有三年的儲備糧食才符合常理,姜維作戰有時超過半年之久,時常缺糧已經說明財政很緊張。諸葛亮只有第二次北伐糧草不繼和李嚴那一次運糧不力,諸葛亮長期在漢中屯田,還算解決了軍隊平常時候的開支。姜維因為把戰場重點放在隴西,不從漢中出兵,也沒法在隴西進行大規模屯田,敵人跑來搶糧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只有漢中能夠大規模屯田,故而姜維財政消耗比諸葛亮時期要大。

陳祗死後,黃皓更是把弄政權,諸葛瞻、董厥不能禁止,陳壽將此罪怪在諸葛瞻身上,至今仍有人認為是陳壽在諸葛瞻麾下受辱而進行誣陷。試想諸葛瞻在位五年,到底有何作為?《元和郡縣誌》記載了諸葛瞻自述三罪,恐怕這是事實。

裴松之注《漢晉春秋》曰:孫休時,【孫休永安時,即蜀後主景耀時,去蜀亡之日不遠矣。】珝為五官中郎將,遣至蜀求馬。及還,休問蜀政得失,對曰:「主闇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臣聞燕雀處堂,子母相樂,自以為安也,突決棟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其是之謂乎!

裴注是為佐證,景耀正是從陳祗死的那一年開始改元,黃皓正式亂政的五年,諸葛瞻開始執政的五年。蜀漢的百姓已經餓到有菜色,這一個國家到底有多窮?臣下指的又是誰?諸葛瞻、黃皓、姜維是也。

這個《漢晉春秋》的作者習鑿齒歷來以蜀漢為正統,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弈的許多史料都反駁了《晉書》的記載,習鑿齒對此絕不會也胡說八道。誰想要批判習鑿齒,請先百度一下習鑿齒55代孫,你們對這一位史學家給我尊重點。

陳壽評: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昏闇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又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陳壽已經將蜀漢國力的變化名寫在書上,單要反駁陳壽這一條評論,恐怕也要花費許多功夫做史料辯證。

戰爭,特別是古代戰爭對經濟發展有巨大影響這是一種常識。後勤是軍隊的命脈所在,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戰爭都一樣,李嚴給諸葛亮桶的簍子的確不小。打仗時不僅要估算作戰兵力,還要估算後勤人力,後勤者從哪來?這些後勤人員在不打仗的時候從事生產工作,一旦打仗就要放下工作進行運輸,算上他們的口糧有出沒進,經費單純的支出,這對經濟就是巨大的傷害。而為了保證部隊的戰鬥力,就必須以一分錢一分貨的供養軍隊。士兵需要有武器、裝備、馬匹,這些東西也必須消耗掉原本作為生產的勞動人力。

楊洪說」男子當戰,女子當運「是很可怕的窘境,女子都充當後勤了,全民皆兵的情況下誰來生孩子?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胄矢弓,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忌桿一石,當吾二十石。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孫武還強調過在戰爭中擊破敵人的軍隊是次等策略,要考慮的是如何整垮對方的國力,每一戰鬥應該有明確的戰略目標,不是盲目的為了殲滅敵人多少部隊來刷戰績。很奇怪大多數人最看重的是某某將軍以多少兵力擊敗了對方多少倍兵力。周瑜在赤壁之戰最大戰果是令聯軍最終奪取了荊州!關於後勤的劣勢不在於蜀漢和曹魏的綜合國力,主動進攻方在異地作戰,比防禦方消耗更大很正常。如何奪取敵方的財富和糧食就成了蜀漢的戰略目的,在戰爭中對人口的掠奪和對經濟的破壞,誰也稱不上什麼義戰,曹魏、蜀漢、孫吳各國都有自己的立場以利益關係。

蜀漢滅亡時的財政甚至不夠賞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的財物,更別說餘下還有群臣的賞賜。米四十餘萬斛是什麼概念?

先主入蜀,賜葛相、法孝直、關、張四人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其餘頒賜各有差,可知當時蜀土之饒
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彩絹各二十萬匹,余物稱此。
鄧艾稱: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孔子曰"足食足兵",食在兵前也。上無設爵之勸,則下無財畜之功。今使考績之賞,在於積粟富民,則交遊之路絕,浮華之原塞矣。

令淮北屯二萬人,淮南三萬人,十二分休,常有四萬人,且田且守、水豐常收三倍於西,計除眾費,歲完五百萬斛以為軍資。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斛於淮上,此則十萬之眾五年食也。以此乘吳,無往而不克矣。

按鄧艾屯田的演算法還是輪休制度種田,以水利之便積累三千萬斛糧,供十萬之眾吃五年,鄧艾光憑這一點就已經強於姜維,因被評為吃飯帝。蜀漢從234年到253年時間沒有過大規模軍事行動(除興勢之戰),屯糧本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六百萬斛夠十萬軍吃一年,四十萬斛不夠吃一個月啊。這不難理解,蜀漢的前線基地在關城,鍾會破關城之後盡得蜀軍前線糧草,故而那統計的應該是成都的糧草,仍可看出蜀漢在費禕死後的國力下滑何其嚴重。日非美三國爭奪金坷垃恐怕也有這方面的顧慮。

蜀漢原有的綜合國力不強並不是問題,沒有穩定而有效的經濟發展才是致命問題。我打個比方,一個只需要50萬資金運營的公司,其中有20萬的周轉資金,那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一家200萬資金的企業,周轉資金只有20萬,那就很不正常,如此要屯兵那家50萬資金的小公司也不可能。而蜀漢是因為國力發展倒退導致亡國,並非綜合國力弱才亡國,更何況一個小國連積蓄都耗光了呢?

軍制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漢中的總兵力約有十萬,諸葛亮北伐時出動了八萬部隊,算上成都、南中、東郡的守軍,蜀漢的總兵力就已經是十數萬,此時按人口計算就至少有120萬。曹魏的軍制以中央軍為核心,四方都督均有州兵,一旦發生戰爭,中央軍通常只能增援一方,因為兵權不適合臨時分散,不像遊戲中兵力說拆就拆,敢沒理由的分將軍的兵權,分分鐘上書表皇帝一本。

曹魏的州兵也並非全在前線,由內陸部隊和前線部隊輪流調休,士兵不是數字數據而是人,軍心、人心都是軍隊體制必須考慮的事情。曹魏的中央精銳從曹操起兵時起,歷經久戰至今,四方都督的制度是在曹操後期才發展成形,而中央軍的兵源補充來自於州郡挑選的銳士,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曹丕將張遼在逍遙津大破孫權的士兵全部納入了中央軍。曹魏的中央軍堪稱為三國最強的陸戰部隊,因為曹操起兵較早,軍制和軍隊思想成形的也更早,這一點蜀漢和孫吳也不能比較,也許在三國大後期才算持平。

蜀漢的軍制相對簡單,兵權幾乎都在同一個人手裡,諸葛亮時期統領全國大權。這源於關羽、劉備先後大敗,已經將早年的精銳破壞掉了。諸葛亮重組蜀軍花了五年的時間,這一隻軍隊可說是諸葛亮親手培養,趙雲沒參與夷陵之戰,他的少數兵馬也可謂南征北戰的精銳。

除去蜀中本地士兵,還有南中人也加入了蜀軍,諸葛亮又收編了賨叟這一隻少數民族作為兵源,也拉攏了一些羌族部落。孟獲的兄弟孟琰作為蜀將,曾經與司馬懿在武功水戰,戰鬥力直逼魏軍。

《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中記載:「亮收其俊傑建寧爨習、牛提孟琰、及獲為官屬。習官至領軍,琰輔漢將軍,獲御史中丞。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

這仍然有很大漏洞,呂乂為蜀郡太守時反覆調查,硬是查出了逃兵役的一萬多人,迫使其服役。這種現象從劉備時期就已經嚴重,馬忠也抓過許多逃兵,可想而知還在潛逃之人更多。

姜維早期也以衛將軍的身份都督全國內外兵權,漢中的人口當年就被曹操所抽光,基本上就等同於純粹的軍事基地,諸葛亮的部隊兼任屯田的任務,所以別看他兵力十萬,也許有些部隊只是作為後備軍而已。姜維掌權僅以數萬精銳出擊,兵力遠少於諸葛亮,而諸葛亮以治戎為長,蜀軍的戰鬥力同樣由諸葛亮一手培養起來。由於漢中沒有經濟區,所以糧草還常要讓蜀中進行補給,蜀漢置農,專門負責配送糧草,這在其餘郡沒有,僅此一例。

《三國志呂乂傳》:徙為漢中太守,兼領督農,供繼軍糧。

由蜀郡運輸的職責由尚書多擔任,諸葛亮在劉備時期就負責這項工作,李嚴、蔣琬、呂乂、陳祗都負責過這項工作。

蜀漢簡單的兵制使得蜀軍動員部隊的速度遠快於曹魏和孫吳,兵法亦云兵貴神速。但我認為由蜀地徵召的士兵不能夠長久使用,士兵並非機器,長久在前線必有思鄉之情,心神疲憊,從呂乂傳記載逃兵役的情況看來也符合實情。蔣琬、費禕在諸葛亮死後就把常備軍往成都撤也是這一個原因。

戰略


打戰略就要根據局勢不斷的變化進行策略調整,並且要結合經濟、外交、人心、後勤等各方面因素進行判斷。這一點最常見的誤區有兩個,第一個是以隆中對來解釋諸葛亮北伐的戰略,那距離諸葛亮北伐正好20年之久,20年不變的戰略,難道以為是在打三體戰爭?以三國局勢的變化,一年根本不同一年,劉備能佔據益州已經符合隆中對計劃的一大半。一個人如果能預料超過十年局勢變化就不能稱之為軍事家,應該稱為神棍或者張局座。

第二個誤區就是有人認為戰略只是戰場的布局策略,分析諸葛亮北伐時不僅沒把孫權、公孫淵的因素算進去,就連對國力的評估也全然不了解。蜀漢數次北伐與孫吳聯動,東西牽制,蜀漢的重點在於割據涼州再圖長安。孫吳的重點都傾向於佔據合肥,控制淮南,並且毌丘儉、諸葛誕兩次大戰中幾乎要成功了。

有人還不把年代變化、掌權者更替算進去討論。只是反反覆復談論北伐的意志和情懷,用以粉飾自我內心的道德優越感。諸葛亮《後出師表》的重點不在於情懷,反而在於戰略。【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說的正是蜀漢和孫吳一直聯手反覆騷擾曹魏,使其國力疲憊,這是蜀漢的優勢。隨後諸葛亮所分析都是蜀漢的劣勢,唯獨有一點諸葛亮指出就是天下之變難以預料,這恰恰是高明戰略家所具備的思想,諸葛亮一直試圖製造難以預料的變局,並非單純為了情懷而北伐。

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曹魏常備軍大約也是50萬,幽州、并州均有鮮卑和烏丸擾亂,甚至連青州都要布置軍隊防備公孫淵。在荊州和揚州跟孫權對持至少也要布置兵力十餘萬。曹魏要與蜀漢交戰,只能夠從中央洛陽派出增援。街亭之戰中張郃領兵五萬,曹真統領的雍涼守軍大約也是數萬,再有曹叡在長安的兵力加起來不過十萬之眾,諸葛亮以八萬兵力出擊並沒有絕對的劣勢。

況且曹休也在計劃伐吳,與孫權的局勢歷來緊張,石亭之戰就是同年所發生。如若孫權破曹休能與諸葛亮對上時間,曹魏的危險可就大得多了。諸葛亮在漢中四年,因李嚴運糧的問題才返回朝中一次,也因此才會有《後出師表》。

《後出師表》最早也出自《默記》,蜀漢的粉絲最喜歡以」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這句話作為口號,《默記》中談到這麼一個觀點

有國者不務保安境內,綏靜百姓,而好開闢土地,征伐天下,未為得計也。諸葛丞相有匡佐之才,然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自可閉關守險,群臣無事。空勞師旅,無歲不征,未能進咫尺之地,開帝王之基,而使國內受其荒殘,西土苦其役調。

吳國的張儼反駁到

昔樂毅以弱燕之眾,兼從五國之兵,長驅強齊,下七十餘城。今蜀漢之卒,不少燕軍,君臣之接,信於樂毅……何憚於彼而不可哉?夫兵以奇勝,制敵以智,土地廣狹,人馬多少,未可偏恃也。

這點正好回答了題主最主要的問題,蜀漢能否北伐成功,國土和兵馬不是絕對的原因,結合歷史局勢、經濟增長的變化,才是北伐成功的要點。戰爭光有詳細的計劃還不夠,歷史的進程永遠是計劃跟不上變化,才智之輩應勢而變,奇謀百出。此一時非彼一時,田豐先全袁紹襲許,後袁紹進軍,田豐又反對進攻正是此理。

《後出師表》真正頗受爭議,諸葛恪曾看過《出師表》,所以吳人張儼同樣評論過《後出師表》也就不稀奇了,我傾向於肯定《後出師表》的可信度。

在諸葛亮、蔣琬時期,曹魏北方還有軻比能和公孫淵作亂,在費禕、姜維時期,曹魏已經收復遼東60多萬人口,撤除原來幽州、青州常備軍,又得到公孫淵的兵力,曹魏在荊州、雍涼、揚州三線各自增兵三四萬不是問題,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兩次與孫吳大戰都舉兵超過二十萬。這是局勢的不同。

姜維強行北伐時期與黃皓雙重消弱蜀漢國力,對戰略大局審視不清。當諸葛誕舉兵淮南時,姜維居然因為段谷之戰大敗而沒有作為,連對曹魏發動像樣的進攻都不能。譙周以《仇國倫》結合蜀漢國中局勢和天下大勢進行分析合情合理,縱然譙周只是代表蜀人以求自保,與王業大志違背。可我還沒聽說過一個國家發動戰爭不需要考慮民心思想,諸葛亮在時起碼還執政公平,眾人無怨,即便兵役勞苦也還過得去。中央的決定權很重要,也要依照香港的法律來辦,是不是?

蜀漢從費禕時代起就只能閉國防守,以輕兵騷擾的方式對付曹魏。姜維再行險計令門戶大開是為蜀亡之張本,即便他退守劍閣能夠逼退鍾會,然而關城糧草盡被魏軍所得,姜維能有多少存糧奪回漢中?鍾會只要派一支部隊死守陽平關,不讓姜維進入漢中腹地即可。

在紙上談兵我就已經很吃力,各種政策和戰略推行還必須要有執行能力強的人來完成,因而陳壽稱諸葛亮【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絕不過分。不是因為他真讓這國家有優越性的經濟實力,而是他能夠將制度、經濟、民心、局勢、戰略統合起來,將一個國家幾乎沒故障的運行下去,如此比較可知諸葛瞻的不作為和姜維過分作為責任重大。劉禪一代庸主,僅能委任臣子行事,無實幹之能,居然還有人給他洗白是聰明之人........

嘲諷


另外,我感到現在答題有兩難,說的太詳細被說只知道會掉書袋,沒有研究和分析,有人就喜歡簡單粗暴的做總結。說的太淺白被人說是瞎扯,被說完全沒看過《三國志》,我不放史料就等於全程補腦,難道我寫影評還要一邊放電影一邊解說?關鍵是這些專門開小號來噴的人真是什麼神邏輯都能說,這兩種截然相反的邏輯還同時在一個答案中對我進攻。如果他們是根據我說的事情和觀點進行反駁也就罷,一是質疑水平,二是扣帽子。李敖罵人的精神在於他罵你是王八蛋,他會找出證據來證明你是王八蛋。做驚人之語應必有高論,豈能儘是粗鄙之語?我從來沒說過自己是歷史方面的專家,已經強調過很多次我是業餘歷史愛好者。


諸葛亮隆中對說很明白了,天下有變


楚雖三戶能亡秦,弱燕能在樂毅的帶領下連克齊七十二城。

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比比皆是

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非常多,兵力,國力,將領,士氣等等。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在一定情況下,強弱都是互相轉化的。

諸葛亮在《隆中對》里也說了,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所以即便三國後期的蜀國偏安一隅,和佔據大半壁江山的魏國相比國力懸殊(比如糧草,兵源,人才等等),蜀國依然是有機會可以北伐成功的。

但私以為,這個機會的概率還是很小。因為蜀國要北伐成功,不但要己方不掉鏈子(不出馬謖這樣的最佳第六人,苟安這樣的糧草官),還得魏國內部有可乘之機,還得東吳配合牽制,最少也別在背後捅刀子。。。諸如種種的因素疊加蜀國的北伐才有可觀的成功幾率。

以上。


不是不可以,關鍵是要考慮政治因素。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不考慮政治只考慮軍事註定要抓瞎。
魏國盤口大,但是盤口大下面派系肯定就多,而且曹氏後期人才凋零。不然司馬氏怎麼能崛起?
打是肯定要打,但是司馬懿死之前,不是往北,是往南。是持續的小打,不是大打。
爭取在諸葛亮這一代人磨練出一批勁旅,然後在下一輩人里解決問題。


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外加夷陵之戰,使得蜀漢的軍力大大衰弱,註定了蜀國只能偏安一隅,等待時機。蜀國想北伐,則必須解決運糧問題,蜀道難,靠傳說中的木牛流馬,難道就真能解決問題?只要魏國專註防守,拖延時間,讓糧草遲遲供應不上,蜀軍必然無力北上,諸葛宣戰為什麼司馬怯戰,不是司馬懦弱,而是司馬想不戰而屈人之兵。
以上謹代表個人觀點,分析並不全面


戰爭本身就具備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形勢變化的很快,諸葛亮北伐可以說是一條導火索,隆中對中說的是待天下有變,可是諸葛亮時期魏國並沒有什麼大的變故,所以諸葛北伐希望能通過戰爭使你魏國產生一些亂子,這樣一來兩線作戰家裡還有事,魏國也就很虛弱,大事可興已。所以凡事無絕對,努力去嘗試總是好的。


丞相是那個時代最出色的人物,他的隆中對兵分兩路也沒什麼問題,結合後來丞相一路單抗魏軍,雖然打的宣王無還手之力,但是單就局勢來講,僵持站就是魏贏。如果此時的荊州真能有強有力的助手局勢遠不止於這樣。

丞相是歷史上少有的治軍治國結合最完美的之一。在丟荊州後,能迅速把戰勢轉換到拿下雍州,企圖用螞蟻啃骨頭的戰術蠶食魏國。

這樣如果能成功,需要的前提是他能活的夠長或者他的繼承者最起碼要和他一樣優秀。但是參考後來的蔣琬費禕包括姜維,他們或是出色軍事家或是優秀的政治家,可是再也沒有像他這樣的天才了。而僵持的戰勢一旦出現一方的實力驟減,那麼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以及,他需要那麼一點兒運氣,當初曹操死的時候荊州沒了,司馬懿發動政變的時候自己沒了。

至於子午谷奇謀,參見後來的幾個使用過的人的下場,才發現丞相的獨到之處。


北伐不是為了成功,北伐是為了生存。


國力是可以消長的,歷史的發展又有一些不確定因素。戰爭有輸贏,政策有利弊,統治者還有犯糊塗的時候。晉朝人口查出來一大堆隱戶,還有沒查出的,說明還有許多潛力沒有發掘。退而求次蜀國如果多撐一些時間,天曉得中原會怎麼樣。
蜀漢統一?難,但是未必不行。諸葛亮北伐,除了最後一次東吳大舉配合之下斜谷直驅關中,其餘四次的方向,走了2次祁山,一次陳倉,一次攻武都陰平。
陳倉出來雖然也是關中,注意,陳倉出口比起斜谷駱谷距離長安遠得多,達不到突然性,反而是關中和隴西的交口處,可以直接入隴西,把路再堵上。
所以除了最後次,諸葛亮的重心一直在隴西,用意是佔據戰略主動權。
魏延計劃的很重要一條,他得去堵住潼關(「與亮異道會於潼關」),不能放魏軍援軍進入關中,那麼,很明顯,正常進攻長安,是沒法避免和魏軍援軍作戰的。如果不能拿下潼關,在函谷狹口堵住敵人援軍,你攻下長安,好,那你被釘在這裡了,要不然燒了東西回家;拿不下長安,更慘。
如何獲得戰略主動權,攻敵所必救,守敵所必攻。長安是敵所必救嗎?看似是的,其實不是。
為什麼?因為長安本來就是敵所重點防守之地,巴不得你來;而你攻長安,無論拿下或否,這裡都成了你必守必攻必戰之地。在這裡耗下去,顯然不合蜀國利益。
相反,攻取隴西則贏取了先手與時間,風險也小得多,還能勾搭游牧部落。隴西是敵所必救,而諸葛亮可以先把隴西平定,然後作為主場迎戰。然而第一次北伐因為馬謖大敗,沒能阻擋一波援軍,計劃失敗。假如馬謖勝利,那麼接下來諸葛亮也不是就成功了的。馬謖擋的只是張合,曹真主力還會來,只是為諸葛亮贏得時間。接著諸葛亮需要在隴西取得戰略主動的情況下一場會戰擊敗曹真,而且需要一定斬獲,這樣就真的階段性勝利了。
如果只是把曹真趕回去,那麼戰爭沒完。而諸葛亮在隴西的大軍還需要漢中供糧(即使隴西能提供部分),或者曹真矛頭指向漢中,很難說結果啊。
每個節點的變化都影響後續,太多的假設就沒意思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機會還是有的,往後就需要固定前面的節點了。形勢比之前肯定差,但是基本道理一致,吃下隴西慢慢來。

唯有最後一次比較特殊,一方面是東吳配合,還有就是流馬運輸。流馬我估計是一種適合當地的水運,嘉陵江水運可以通到五丈原,雖然最後那段不是嘉陵江,可能中間有小段陸地運輸。可以查下百度谷歌地圖,你會發現五丈原這個地方是有從漢中出來的水路的。


估計也只有採用魏延的計策出子午谷偷襲長安,在魏軍主力趕到之前就扼守潼關,在關中形成關門打狗之勢才有成功的可能,雖然機會也不大,但是至少還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諸葛亮那個一面平推,跟人家逐城逐地打消耗戰的戰術,即使每戰在戰術上都能取勝,但是因為雙方實力差距過大,拼消耗的話到最後西蜀一定會輸,雖然看似相對穩妥,不那麼冒險,實則根本連半點成功的機會都沒有。還不如老老實實呆在家裡,興許還能多熬幾年。
想起過去有一個電影說輪盤賭怎麼賭最安全?把所有的籌碼都押注在一個數字上,1賠36,贏了拿錢走人,輸了願賭服輸。可總有一些傻蛋,覺得這麼干風險太高,要選擇更為安全穩妥的方式,把賭注分散,逐次投入,押顏色1賠1。可你賭注太小,賠率太小,即使贏了也無法讓你一把暴富。於是你只有不斷地賭下去,而莊家佔盡優勢,到最後總是他贏你的幾率更大一些。


其實並不是沒有機會,個人覺得唯一的一次機會就是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如果馬謖能守住街亭,魏國關中方向的援軍就回被阻隔著祁山以東。當時天水三郡已經叛魏投蜀,再加上西涼馬家在這一帶的號召力,和漢朝還沒完全丟光的大義名份,全取涼州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魏國國力雖強,但當時從中央再調兵顯然已經來不及,關中的主力又被趙雲吸引,這一仗很有可能打輸。魏國雖然國力強,但是必須在東南,西南,北方三個方向布防,再加上拱衛中央的軍隊,西南方面也就能派出10來萬軍隊。諸葛亮一但拿到涼州,一方面以步卒精良著稱的蜀軍就可以獲得大量以騎兵著稱的羌胡騎兵,戰鬥力和數量都可以上升不止一個層次,獲得大量快速突擊力量,進行步騎協同作戰,丞相也不用天天擺正兵和司馬懿杠正面了。另一個方面,蜀漢拿到涼州以後,關中就被蜀漢以兩個方面包圍,而且在地形上蜀軍又明顯是居高臨下,那當魏國發生淮南三叛或者遼東叛亂的時候,由於中央無法派軍馳援,蜀軍主力拿下關中技術上完全可以做到。而當涼,益,雍三州到手以後,就形成了秦滅六國和漢高祖出關中的天下局勢,退可以據關而守,進可以直取河洛,雖然國力未必壓過,但地理上的局勢就完全佔優了。 想想如果丞相當初拿下了涼州,後來可能也不會急著連續北伐和憂勞成疾,活到司馬懿篡位導致魏國局面動蕩的時間是有可能的,而這一切的可能性,都在馬謖指揮軍隊上山的一刻灰飛煙滅,讓人感覺唏噓不已。


就好像玩dota,開場崩盤開局,被對方追著打,中期考推線,小規模gank找回了局勢,正面戰場也有一戰之力,但對方龜縮,加上我方大哥殺紅眼,扛著對方防禦塔被乾死在高地,之後被破兩路,經濟被壓縮,醬油不敢出去打錢,大哥不敢帶線。各種消極情緒,最後被對方70分鐘一波推平。好不甘心啊!!誰說我們沒機會贏,只是勝負強弱轉換太快,人難以做到應變自如。


實力都是相對的,是會變化的,從項羽的巨鹿之戰到曹操的官渡之戰到後來的赤壁之戰,很多經典戰役是以弱勝強,而後實力形成反差。
太平天國的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某黨從井岡山到定鼎天下,初始的力量都不足以一提。
在實力不是壓倒性條件下,我認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在領袖人物是否聰明和具有人格魅力能夠發現和善用人才。
劉秀自己夠聰明更能夠善用和聚攏人才,還有唐太宗漢高祖,就連劉備也是很能收攏人才才有這三足鼎立之局面。
諸葛亮個人是夠聰明的,也許是身份的尷尬和個人魅力沒有那麼出彩,蜀漢後期並沒有多少後起的出色將領。再看東吳和魏,那可是人才輩出啊,尤其是東吳年輕將領層出不窮。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誰說不是呢。


單純就國力來說,蜀漢偏弱,但是不代表說北伐就一定不會成功。其實,魏晉的統一隻是很短暫而偶然的事情,假如鄧艾沒有成功從小路包抄成都,你說魏國就能逼降蜀漢?如果諸葛亮用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拿下長安,請問是不是歷史就改寫了?這就是為什麼晉朝在一統全國之後,短短十年就發生大亂,直接造成了五胡亂華的混亂局面。中國當時統一的條件和理由還不夠,地緣政治或者說地方割據仍然能在不大的範圍內有利支撐局部穩定以及抵抗敵人。
這樣想想,哪些從歷史天空划過的無數將星,他們的功業和執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我覺得北伐可以說是孤注一擲的做法了。孫權小兒占著江東的坑經年累月,北魏本身就實力雄厚堅不可摧,只有蜀漢被夾在中間只能自保。沒有長久的合作,只有永久的利益,東吳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她只是弱了才跟你合作,這個世界萬物都是不進則退的。所以,蜀國北伐是不得已的選擇,已經沒什麼好輸的,只能拼一波看能不能拿點北方封地。


就好比三國殺裡面孫權打張遼
孫權智商正常點,運氣不是特別差,也沒有斷網,張遼的贏面太小了= =
也就是說,魏國有腦子不發病的上位者,沒有遇上天災,也沒有不可知的上天的神跡,北伐成功可能性太小了= =
更何況,魏國當時的情況,上位者的智商明顯不止不發病的程度,曹丕曹睿可能比不上前三國的英傑,但也比一般人厲害很多了= =蜀國需要幾場朱棣的大風才能逆襲?


水鏡先生曾言:「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也。」由此可見,老先生早已知曉漢朝氣數已盡,滅亡是遲早的事。三分一統就是天下大勢。古代北方傳統的中原地區仍然是核心。劉備雖有意興漢,佔據西蜀,連年征戰,卻也只不過是延緩了三國歸一的趨勢,並不能徹底改變漢朝滅亡的危局。再加上劉備晚年謀士武將都相繼亡故,人才匱乏,早已不及蜀漢鼎盛時期。在這基礎上執意伐吳,一意孤行,導致最終慘敗也是必然的。此外,蜀漢後繼之君劉後主昏庸無能,胸無大志,北伐的遺願僅有孔明趙雲等劉備嫡系支持,而川蜀舊部卻並無北伐的意圖。內部也存在派系鬥爭,內憂外患。既無天時,又無地利,也無人和。後期雖有孔明六出祁山,數次北伐,雖欲力挽狂瀾,可惜未得其時也。


同一個邏輯,以蒙古國的國力,怎麼滅金都不會成功。可是人家就是成功了。

中國人對歷史有一種宿命論的看法。總覺得歷史是確定的,真理已經被掌握了。而人能做的,一是比前人做得更精熟,更認真。二是靠詭計。

比如諸葛亮治理蜀國,史書上說,

「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

看了覺得和劉邦約法三章也沒什麼變化。而今天我們知道,當時的曹魏在治理上,是有屯田之類的創新的。諸葛亮在蜀國,也不過就是賞罰分明之類而已。事實上,你不進步,別人進步,就是你輸了。曹操有沒有說北方連年戰亂,人口逃散,土地荒蕪,蜀中沃野千里,所以打不過蜀漢是應該的?那你憑什麼又說運個糧食解決不了就是應該的?

關於詭計,有人說,如果諸葛亮開了上帝視角。發現xxx年曹魏空虛。就可以一舉擊破。這雖然可以提高北伐的成功率,但是卻不能彌補國力的差距。真正可以有效彌補國力差距的是什麼呢?比如外交,蜀漢統治集團有沒有本領維繫和吳國的聯盟關係?內政,有沒有本領肅清內部的派系?有沒有有力的皇權和丞相的接班人?這些都可以大幅彌補雙方實力的差距,可惜似乎都做的不怎麼樣。

所以主觀的人事沒做足,就說什麼客觀的地理,國力之類,並不能服人。


「蜀中無大將」


如果只看國力,那麼直接用電腦計算,算出一個蘇聯將統一地球,別的國家就直接掛紅旗得了


推薦閱讀:

有哪些在歷史記載上語焉不詳甚至沒有提及的細節值得我們腦洞大開?
為何唐代以前單字名較多,而之後兩字名就逐漸占多數?
南朝梁武帝蕭衍有怎樣的一生?
中國人和日本人對三國認知有何不同?
三國中誰最有遠見?為何?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軍事 | 三國 | 季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