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戰國時其他國家不學習趙國胡服騎射,或者至少建立一支新式騎兵?


因為趙國之強並非僅僅依賴胡服騎射一項舉措就能實現的,何況這種強大未必能夠達到壓制其餘六國的程度,而且還被趙武靈王險些玩脫。換言之,胡服騎射只是一個兩千年來用慣了的指代趙武靈王事功的語詞而已,並非趙武靈王所採取的全部舉措。在當時人看來,僅僅一個胡服騎射並不代表趙武靈王改革的全貌。

其一,趙國在趙武靈王中後期達到鼎盛,其實是趙國在吞滅腹心之患中山國之後,將代地、晉陽、邯鄲連成一整片,國力全面發揮的必然結果。換言之,趙氏本來就是滅智之後的晉國三卿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頭牌,多代家主主持晉國內政外交以及簡襄之烈時期掃滅邯鄲午、智氏、北拓代地的數百年積澱(趙簡子時期頒布過臨時的軍功受賞政策,不知是否制度化),早已為趙國攢下了厚實的家底。戰國早期的趙國,趙烈侯改革與三晉短暫聯盟也為趙國提供了進一步鞏固家底的短暫機遇,雖然這個機遇被三晉反目波及以至於趙國內政外交持續不穩定,但受到戰禍影響的始終只是趙國的兩個新都所在地區而已,其烈度並未波及趙國整個基本盤(何況還有四面開戰而未居下風的趙雍老爹肅侯)。所以,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走上巔峰,不惜胡服騎射、苦心孤詣、退位主父地攻滅中山國(冀中),進一步整合如今的晉中北與冀南西,從而發揮出趙國實力才是趙雍之強的內在根本原因。試問關東其餘五國,除了南楚,哪個還有這般機遇整合內部版圖?

其二,趙武靈王之所以制霸北方,不可忽視當時國際局勢的變化,朝向有利於趙國的方向變化。秦國先是受制於義渠戎與韓楚,後因武王舉鼎死而引發的繼承權內耗,秦昭王之立亦是趙雍扶持,此時更是受制於趙;燕國先有子之之亂,後有趙國扶持燕昭王帶來的燕趙同盟;齊國的精力則被牽制在燕國內亂以及楚越之爭中,悲催的是,齊國在兩場爭衡中都站在了失敗方一邊;而韓、宋兩國則分別先後與趙達成同盟,牽制中原其餘諸國。這樣一邊倒地有利於一國的國際局勢,其餘關東五國似乎一直無緣享受。

其三,趙國是關東諸國中最有變法動力的三晉之一,其改革能動性雖比不得秦國,卻遠超宋、鄭、衛、楚等老牌封建主義強國。戰國時期變法活動能夠叫得出名且人亡政存的,唯有秦、魏、趙、韓、齊五國而已,中原諸國受制於國內舊貴族勢力,楚國受制於國內新縣公勢力,都未必願意搞改革,遑論搞趙國那樣的改革。至於韓、魏、齊三國,雖然屢有改革的魄力與實績,但伊闕之戰耗盡韓、魏國力,樂毅伐齊打殘齊國國力可都是趙武靈王死後不到十年就發生的大事件,韓、魏、齊是真真有心無力了

其四,趙武靈王大搞胡服騎射,是趙國接近漠南草原的地緣優勢所致,接近漠南草原使得趙國有充足的畜牧資源大搞騎邑騎兵建設,並且吸收胡人的軍事優點。趙國擁有通往漠南草原的漸進孔道:山西珠狀盆地的中北部(太原盆地、忻州盆地、大同盆地)以及代地(河北蔚縣)的等逐漸由農及牧的過渡型地理單元,上述單元之間及其與冀中南平原之間的交通都有大山之間的陘口溝通,使得趙國雖無秦國那樣通過河谷便能交流的戎地,卻能遠勝燕國那種被燕山阻絕的條件。而除了秦趙燕以外的中原國家以及南楚則幾無上述地緣資源,又怎能搞胡服騎射?

綜上,武靈王時期趙國之強,並非全賴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軍事改革所致,更離不開趙國的數百年積澱、攻滅中山國的事功、國際局勢的有利、改革能動性強以及靠近漠南的地緣優勢。胡服騎射只是上述實質性因素綜合作用下的一個表面形式而已,不具備上述實質性因素的其餘關東國家是無法直接照搬趙國經驗的,所以無論是徒具其表地裝裝樣子搞胡服騎射,還是搞胡服騎射背後所指代的軍政改革,其餘諸國並不具備相應地條件

至於秦國,人家早就「與戎狄同俗」並且搞徹底地軍功爵制改革了(比趙簡子軍功受賞要徹底且有配套),最後戰勝六國的,靠得也不是簡簡單單的騎兵軍種與胡服軍裝,而是兵馬俑裡面大規模出現的以步卒為主的受到實打實的軍爵與軍法刺激之下的軍團嘛。「胡服騎射」在受軍功爵與軍法配套的擁有數百年歷史的「戎俗團戰」面前,還是太年輕了呢。(這裡的「團戰」,意指受到軍爵功賞與軍法懲戒影響的軍事組織能力提升,團者,成團)

再綜上
問:為什麼泥萌不學習人家趙國的胡服騎射呢?
老牌封建國家:不改亡國,改則亡貴。
齊、韓、魏:就是給我胡人和馬兒,也實在是來不及學就廢了啊。
燕國:子之之亂和樂毅伐齊兩個大新聞,把我搞得好忙呢,顧不上
秦國:圖樣,沒看見老秦我早就搞了么


注意,多圖預警


首先我們來開一個小玩笑啊,一般來說,大家印象中的趙武靈王首創胡服騎射之後,中原地區才有的騎兵

為什麼要胡服騎射呢?

因為是為了對付胡人的騎兵

「趙國常吃敗仗,大將被擒,城邑被占。趙國眼看著被別國兼并。特別是趙國在地理位置上,東北同東胡相接,北邊與匈奴為鄰,西北與林胡、樓煩為界。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為生,長於騎馬射箭,他們常以騎兵進犯趙國邊境。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他對手下說:「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是當今之快速反應部隊,帶著這樣的部隊馳騁疆場哪有不取勝的道理。」——摘抄自百度百科詞條「胡服騎射」

那我們來看一下「胡服騎射」的原文,我們的主父趙武靈王是怎麼說的

「窮鄉多異,曲學多辯。不知而不疑,異於己而不非者,公於求善也。今卿之所言者,俗也。吾之所言者,所以制俗也。今吾國東有河、薄洛之水,與齊、中山同之,而無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黨,東有燕、東胡之境,西有樓煩、秦、韓之邊,而無騎射之備。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變服騎射,以備其參胡、樓煩、秦、韓之邊。且昔者簡主不塞晉陽以及上黨,而襄王兼戎取代,以攘諸胡,此愚知之所明也。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掠吾地,繫纍吾民,引水圍鎬,非社稷之神靈,即鎬幾不守。先王忿之,其怨未能報也。」
——《戰國策·趙策二》

今吾國東有河、薄洛之水,與齊、中山同之,而無舟楫之用

翻譯:如今趙國以東是黃河和薄洛作為與齊國和中山國的邊境,但是趙國沒有船

沒有船的結果是什麼?趙國被中山和齊國引水圍鎬


那趙國應該怎麼辦呢?


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


造船,應付東面的水戰

OK,下面是重頭戲

「自常山以至代、上黨,東有、東胡之境,西有樓煩、秦、韓之邊,而無騎射之備」

那就需要訓練騎射手來對抗敵人的騎射手了

自常山至代地上黨,需要準備騎射部隊應付的是誰呢?


東胡、樓煩、秦、韓、

等下,不是說好的只有胡人有騎射手嗎?那你趙武靈王準備騎射手應付秦、韓、燕幹什麼?

變服騎射,以備其參胡、樓煩、秦、韓之邊


變服騎射,以備其參胡、樓煩、秦、韓之邊

變服騎射,以備其參胡、樓煩、秦、韓之邊

而在《史記》里這段是


故寡人無舟楫之用,夾水居之民,將何以守河、薄洛之水;變服騎射,以備燕、三胡、秦、韓之邊


請大家尤其是專家在吹捧趙武靈王的革新精神的時候,記得看下原文,如果按照「騎射是為了應對胡人騎兵」的邏輯,至少秦國、燕國和韓國也是有騎射部隊的

那麼我們回歸考古資料,中原地區最早的騎乘武士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有些人不喜歡看史料記載,認為是後世腦補的多,老是喜歡拿文物扯淡(其實某種意義上這隻看史料不看文物的思想也坑了不少專家),那我們就看文物

注意倒數第三行

商代小倉墓葬群

商代小倉墓葬群

原文戈和刀的單位有問題,都是毫米,請注意辨別

之後在春秋初期的秦國


出土時間春秋初年

從滇國的戰國西羌畫風騎兵和當時新疆的出土文物,結合史料來看

春秋時期秦國就很熟悉甚至和正宗游牧民族的騎兵有過交流了

至於到了戰國時期

就出現了這種斯基泰式騎射手+中原服飾近戰騎兵的空心磚

就出現了這種斯基泰式騎射手+中原服飾近戰騎兵的空心磚

以及這種僱傭或者直接臣屬於秦的游牧騎兵部隊

以及這種僱傭或者直接臣屬於秦的游牧騎兵部隊

至於東方六國,出土的比趙武靈王更早的騎兵或者同時期的或者稍晚的騎兵形象,用心找能找到不少

齊國戰國初期墓葬,無車器,有矛與劍,陶馬有馬鞍

之前春秋末期的齊國墓有個騎馬俑不過爛的太厲害了,同墓出土了一個沒下半身的披甲武士俑,也不知道是不是組合陶器

齊國系列


洛陽金村出土東周斗虎銅鏡

洛陽金村出土東周斗虎銅鏡


曾侯乙墓竹簡上到處都是的馬鞍

有很多戰車的具裝戰馬都配備了馬鞍


(鞌) 馬鞁具也。此爲跨馬設也——《說文解字》

投鞌高如城者數所——《漢書》

這馬有馬鞍還有戟、戈、殳

這馬有馬鞍還有戟、戈、殳


戰國楚墓的

燕下都的

燕下都的

說白了,我還可以說趙國屬於改革晚的


當然為什麼歷史上會搞得這麼有名

我猜是因為別的國家也就騎兵穿穿胡服,趙武靈王直接乃賜胡服,明日服而朝」


因為有些諸侯國堅持認為自己的「國情特色」是不適合學習趙國秦國的,學了就要亡國滅種的。


因為題主這問題就不成立,別的國家也有騎兵,像秦國還比趙國早,比如在咸陽有出土過騎俑,秦惠王到武王時期的,已經是穿短褲長靴的了


秦國變法那麼成功,也沒見其他國家狠學,況趙國乎?好啦,其實哪個國家都有人想學,只不過搞不定利益集團而已。主父自己都因此喪命了。


不是不想做,問題是做不到。建騎兵需要很多馬匹,中原各國哪裡有那麼多馬?再說,中原各地,以攻城戰為主,需要的是大量的步兵。


沙特為什麼不組建一支太空軍?


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其他國家不像趙國這樣接壤而老是受到草原牧民族們的侵擾。另外個,和趙國當時的君主顯明也有關係


從地緣特點說,馬匹就不好找,而且改變禮儀傳統,在當時各國來說,都認為胡人是下等民族,不值得學習,最重要的是各國當時不太重視軍事變革,比較推崇經濟、政治較量。


因為適合養馬的只有燕趙之地。


推薦閱讀:

TAG:戰國時期 | 中國軍事史 | 騎兵 | 東周趙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