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的說法?
傳此乃金聖嘆所言。金聖嘆何許人也?
知乎引用率最高之一,就是他的遺言: 「花生米與豆腐乾同嚼,有火腿滋味。」
我看前面有不少答案說:老不讀三國,是因為壯志未酬,英雄遲暮……
連死都可以死成段子,金聖嘆會憂心遲暮嗎?
「少不讀水滸」是沒有爭議的。
金批《水滸》為「惡之至,迸之至,不與同中國也」,反對「以忠義予之」。
所以年少讀水滸,很容易導致「放學別走」,導致「你瞅啥」;
導致到處是天安社老大:「渾身紋滿了皮皮蝦」……
「老不讀三國」則是對權謀爭鬥的反思。
太祖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於是乎,一大批像金聖嘆這樣的狂生,連遺言都沒機會留下……
所謂「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孔子一句話就解釋清楚了: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少年之時,我身邊有很多傻逼,每天都幻想著成為古惑仔;
他們認為世界上最牛逼的事情,就是隨時叫出一幫兄弟來砍人。
老了之後,傻逼們開始覺醒,紛紛以認識幾個當官的為榮;
他們認為世界上最牛逼的事情,就是打個招呼,擺平一切問題。
我一直在思考:傻逼們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變?
思考的結果是:傻逼們亘古未變。
少時崇尚暴力,老時貪戀權力,就彷彿是人類的原罪。
孔夫子之戒,金聖嘆之不讀,是為由來。
所以這句話並不是真的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作為金聖嘆最熟悉的道具,水滸和三國也是相當地無辜。
我猜如果換成「少宜讀三國,老宜讀水滸」,就沒辦法流傳了。
畢竟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只要能不讀書,什麼都可以相信。
據說還有後兩句:男不讀西遊,女不讀紅樓。
另外一個版本是:男不讀紅樓,女不讀西廂。
如果你相信了這樣的鬼話,就只有不男不女,才能讀紅樓了……
那不叫《風月寶鑒》,那叫《葵花寶典》。
反觀曾國藩,就從不說不讀什麼,只說讀什麼,顯得積極很多。
他的名言是: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剛日柔日,表面上只是奇偶之數,但各人有各人的領悟。
比如南懷瑾,就是往金聖嘆的方向去解讀的:
亢陽激揚,剛也;卑幽憂昧,柔也。
經主常,史主變。故:
剛日讀經,理氣養生也;(亢陽激揚時,經書使人沉靜)
柔日讀史,生情造意也。(卑幽憂昧時,史書使人振奮)
所以在夜總會的時候,宜讀《量子力學》;
在賢者時間,宜觀賞《羅馬帝國艷情史》。
上述同款,陳繼儒《小窗幽記》中也有:
酒能亂性,佛家戒之;酒能養氣,仙家飲之。
余於無酒時學佛,有酒時學仙。
於是大領導書房裡,常有這樣的集句聯:
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無酒學佛,有酒學仙。
這跟「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體現了同樣的邏輯。
古人讀書,講究儀式感,隱隱有一種令人蛋疼的逼格。
比如《幽夢影》第一則就是: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
讀史宜夏,其時久也;
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
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第二則:
經傳宜獨坐讀,史鑒宜與友共讀。
感覺為了排比,他們什麼都編得出來。
如此看來: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男不讀西遊,女不讀紅樓。
似乎也並沒有什麼不對……
反正任何時候,都是適合讀《金瓶梅》的。
類似的「人生格言」還有很多,如:少不入川,老不入廣。
一般理解為:少時不宜安逸,老時不宜勞碌。
事實上,最早的「少不入川,老不出川」,只因為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少時入川,再見已是老年;老時出川,再見已是來世。
又如:男不入川,女不入藏。
本意是:男兒不宜安逸,女兒不宜艱苦。
結果現在呢,不少七尺男兒,沒事就去九眼橋躺下,等待橋震的降臨……
姑娘們則紛紛到西藏凈化心靈,最終被康巴漢子按在世界屋脊,完成了一次次德高望重的內射。
十年前還流行這樣一句: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
作者的解釋是:讀魯迅讓人長脾氣,讀胡適讓人長見識。
今天不妨現教各位一句:男不讀三少,女不讀四娘。
唐家三少,承包了男屌絲;郭氏四娘,承包了女屌絲。
這樣的口訣,一分鐘能編十多個:
男不上草榴,女不上豆瓣……
少不上QQ空間,老不上朋友圈……
只有知乎,是大家都可以隨便上的。
綜上所述: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並不構成你不讀書的借口。
且不論金聖嘆的話是不是真理;這是不是金聖嘆的話,還另說呢!
據《豁意軒錄聞》載,金聖嘆的遺言其實是:
「 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
少不讀水滸,因為閱歷淺,看不懂梁山好漢的貌合神離,品不出利益角逐的人物悲哀。
這本書看似替天行道的英雄快意,實則卻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朝廷和梁山,遵循的都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實力為王。
林沖以武力殺了王倫,然後杜遷、宋萬服了,俯首甘心當小弟。
魯智深和史進在街頭偶遇史進的小學老師李忠,魯智深拉他去喝酒,李忠正在賣膏藥做生意,不願意去。花和尚眉頭一皺,趕跑顧客,李忠就怕了,乖乖的跟他走。
王倫文武雙廢,只想安心當個小寨主,奈何不懂權謀,又沒能力,終極死在了智多星的算計。
楊志一生所求封妻蔭子,卻在利益的勾心鬥角下,逼不得已,一步步踏上梁山,那個立志要為祖宗爭口氣的屠龍少年從此死去,只剩下了一個寡言謹行,虛度餘生的凡人。
林沖至死也未能殺掉高俅,盧俊義則是陷在官老爺的夢裡,白送性命。
武松被張都監厚待,還許以玉蘭,本是感恩戴德,可是在得知這是一場陰謀後,心底的柔情徹底幻滅,變成了一個殺人機器,黑旋風活剮黃文炳,排頭砍下吃瓜群眾的腦袋,又算哪門子好漢?朱仝只想當個小公務員,卻被黑社會看中,難逃草寇之命。霹靂火又招誰惹誰了?一家老小竟有滅門之災。
少年人不經歷社會的拷打和世道的殘酷,是看不懂的。或者,你以為你看懂了,實際仍看得很淺。梁山排座次,心腹之人和朝廷(有背景權勢)之人得到宋江重用,不聽話、有自己想法的下屬被宋江提防,這些厚黑的權謀之術,都是老狐狸們最擅用的,十歲的孩子說他領悟得再深刻,那也是圖樣圖森破。
老不讀三國,因為黃粱夢已醒,壯志仍未酬。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似曹孟德一般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大多數的人吶,回首年輕時的意氣風發,望著如今的滿頭白髮,心裡也只剩下遲暮之悲。
劉玄德半生勞走,蜀漢基業雖然打下了,但是拜把子兄弟卻不得善終,這是故舊離去之哀。
諸葛亮六出祁山,出師未捷身先死,七星燈無人能續一秒,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來日無多之傷。
曹孟德縱橫北地,不可一世,偏偏阻於江東,赤壁一場大火讓他走下神壇,這是夢想破滅之痛。
趙子龍黃漢升自恃英雄,一個臨老被圍,險些喪命,一個不聽人勸,被流箭射穿,這是老去無力之苦。
更不說那無數俊才:孫堅,孫策,袁紹,袁術,劉表,張魯之輩,不過是歷史洪流中的浪花罷了。
無論是非成敗,還是王權霸業,千百年後,也不過是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人數自古有盡,天命從來無常。老年人讀完三國,回憶自己的一生已至盡頭,觀書越是盡興,合卷就越加沮喪。
【A先生給小學一年級的兒子買了一本水滸傳】
「爸,滸這個字咋念?」
「爸,俅這個字咋念?」
「爸,庵這個字咋念?」
「爸,逵這個字咋念?」
「爸,閻這個字咋念?」
「爸,阮這個字咋念?」
「爸,差撥是幹啥的?」
「爸,管營是幹啥的?」
「爸,虞侯是幹啥的?」
「爸,孔目是幹啥的?」
「爸,教頭是幹啥的?」
「爸,配軍是幹啥的?」
「爸,狻猊是幹啥的?」
………………
「兒子,咱們別看這本書了行不?」
【幾天後,A先生又給80歲的父親買了一本三國演義】
「兒子,黃巾之亂是誰搞的來著?」「張角」
「張角不是桃園三結義那個么?」「那是張飛」
「張飛不是把孫權嚇尿的那個么?」「那是張遼」
「張遼不是膝蓋中了一箭那個么?」「那是張郃」
「張郃不是把梅花鹿當成曹操那個么?」「那是張衛」
「張衛不是把曹操他爹殺了的那個么?」「那是張闓」
「張闓不是太監么?」「那是張讓。」
「張讓不是吳國想投降的那個么?」「那是張昭」
「張昭不是七俠五義么?」「那是展昭。」
「哦,合著三國演義就是七俠五義,對不對?」
………………
「爸,咱們別看這本書了行不?」
講講自己讀三國的體會吧。水滸的感想還在整理。
少時讀三國,往往是一張張臉譜。劉皇叔多仁似偽,諸葛孔明多智近妖,曹丞相奸雄欺世,關雲長忠義無雙。
隨著年歲增長,印象也在起著變化。
劉玄德起自貧寒,桃園結義,兄弟情深,匡複漢室,矢志不渝。正合幼年,懷揣各樣空想,大志在胸。
曹孟德出身官宦,驚才絕艷,智計超人,甫一出場便鋒芒畢露,一路雖挫折連連,終憑智勇勝出。麾下謀臣猛將如雲,抵定天下,似在彈指之間。 更兼歌行詠嘆,自帶詩家日月星漢。正是青年恃才傲物,以為縱橫天下,無事不可。
世事浮沉,萬方多難。發現還是劉備最值得欽敬。一生寄籬,輾轉流落,四十六得遇諸葛孔明才看清前途,六十歲終於裂土稱王,所謂百折不撓而終不為人下。只有經歷過消沉,懷疑過自身,身受過英雄氣短,方能明了其中的艱辛。
再讀
或許還會發現孫仲謀坐斷東南的風光背後,是父兄接連不明不白死去,孤兒寡母一家被淹沒在江東士族中的無奈,以至於對骨肉至親也只有殺殺殺,才能撬動那些大族。
或許還能體會,曹丞相被時代逼迫一步步邁向深淵的宿命感,昔日的同伴,有的早亡,有的已跟不上自己的步伐,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往何處走。孤身對抗天下,生命的最後一年,還要親身上戰場的辛酸,難與人言。
所謂老不讀三國,掩卷後的幻滅感或許真的很難消受吧。
桃園夢斷,白帝託孤,星落五丈原,九伐中原。
奉孝公瑾英年而逝,文若伯言不得善終。
哪怕:
曹操一路披荊斬棘,押上身家性命贏得無數豪賭,幾乎挽大廈之將傾。
劉備一生寄人籬下,輾轉流離而百折不撓,暮年終成霸業。
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坐斷東南,選賢任能,鼎足三分。
但他們的逆勢而動也終究是徒勞,正是起高樓,宴賓客,轉瞬卻樓塌了。
英雄如何,人傑又如何,個人奮鬥在歷史進程中終將被碾得粉碎。司馬氏隱忍多年,最後由平庸的司馬炎順天應人摘到了勝利果實。
然而司馬家又是贏家嗎,這難道不是更大的黑鍋?五胡將司馬氏送上了歷史審判席,而責任卻包括他之前所有的人。個人面對歷史的車輪,終究是螳臂當車,無論是逆流而上抑或順時應命。
大敗局,所有人都是失敗者,這才是三國的悲劇內核,也是其魅力所在。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之事,若是有成有敗,倒還能夠付之笑談。但若讀三國勾牽過往,卻是一事無成,人到老年,怕是無可消受。
所以現在多讀幾遍吧,趁還是意氣風發的年紀。
這種老俗語,當然各有各的理解,最直觀的解釋是水滸血性,少年易受激發,然後就作姦犯科;三國權詐,老年喜歡憋壞,然後就徹底壞菜。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水滸就沒有權詐了。
宋江臉厚心黑,搭上吳用把熟人都拉下水、賺上山,這不就是權詐么。
也不意味著三國就不血性了。
禰衡擊鼓罵曹,太史慈大戰孫伯符,都是充滿了極端不要命主義色彩,當然也血性的很。
這麼說什麼意思呢,就是對這句俗語,各有各看法,能有所得、言之成理即可,非要挑別人的缺陷,那總能挑出來,也就沒勁了。
下面的話我也就一說,看慣看不慣的,權當是扯閑話吧。
我認為把水滸和三國並置起來,一個在破,一個在立。
水滸一開篇,洪太尉誤走妖魔,叫做亂從上起,從此就有了水泊梁山聚義,要把現成的遊戲規則全打爛了,是去求得個解放,這就是破。
再看三國呢,故事主線就是後漢的崩塌史,各路諸侯紛紛割據稱雄,譬如曹操託名漢相,劉備號稱宗親,孫氏恩結江東,一直到三分歸一統,無不是想立一套自己的規矩。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重點在合。這就是立。
人在破的時候,有自由的快感,也容易無法無天,更容易忽略「破壞的背後是規矩的重建」這一事實。
年輕人本身就好自由,看《水滸》的時候容易看到大塊吃酒肉的痛快,不太容易看到背後的路線之爭,甚至認為這無關宏旨。
倘若入戲甚深,還可能以為所謂不負此生,其含義就是任俠放蕩,快意恩仇。
想法落入這一點,志向就小了,十年八年出不來,人生的大好年華就全耗進去了。
《水滸》是市井之書,主人公多販夫走卒、基層胥吏,這些角色權謀雖有餘,目光卻淺陋,以同理心視之則可,當做榜樣,難免法乎下而得乎下下了。
少不讀水滸,乃是要志存高遠,別總在血性和權變的小格局裡晃蕩。
再說三國,也就是「立」。
人在立的時候呢,容易激發歷史責任感,嚮往英雄史觀,總想著縱橫捭闔,把控形勢,讓別人按著自己的路子來。曹孟德挾持漢獻帝,袁公路宣傳當塗高,乃至於劉備的王業不偏安,說到底都是著眼於一個問題:在這個紛紜亂世里,究竟誰掌握了天命的歸屬,誰能為這個世界重新樹立一套規矩?
如果說《水滸》講究的是好漢意氣及時享樂,那麼《三國》講究的無疑就是以蒼生為念了。
我們隨便舉出一組,小旋風柴進作為一個政治敏感人士,大養門客,格局遠比戰國四公子為低;劉關張三兄弟起於民間,看似好漢結義,卻是以復興漢室為抱負。
一個是在現有的規矩里輾轉騰挪,明裡暗裡地違法亂紀,一個是在紛紜亂世中篤定大義,矢志不渝地踐行對天命的認知。
這組對比里就顯著體現出三國文化的某些特點。排兵布陣都是表面的東西,實質則是干預歷史進程。
為什麼老不讀三國呢,大半輩子都過來了,也沒見折騰出個什麼景兒,到年老體衰了,膝下一大堆兒孫,別說力有不及,要拔腿闖天下你也甩不開啊。所謂「英雄暮年,壯志不已」,前提是你沒到暮年的時候也是英雄,如果一直沒雄起來,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平常事兒,到老看一本《三國》勃起了,什麼情況?老英雄的可能性小,老混蛋的幾率比較大。
老不讀三國,乃是要認清形勢,量力而行,不要退而不休,老人干政,啊,這個……嗯,你懂得。
一個書評、影評的公眾號:凱鵝。
少不讀水滸容易理解,所謂【血氣方剛,戒之在斗】,看了這部黑社會大毒草,只怕搞出點大新聞 ╮(╯_╰)╭
至於老不看三國,一般解釋無非是三國多計,老年人看了愈加老奸巨猾,不可取。個人以為,此一解釋不通,既然少可看三國,待到年長時早已爛熟,再刷幾遍又何妨? ^ ^
若深究之,《三國演義》看似寫得花團錦簇,其本質卻是一徹頭徹尾的大悲劇。
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英雄縱橫,義薄雲天,末了卻落個白帝殘照,星落祁山,【鍾會鄧艾分兵進,漢室江山盡屬曹】。悲劇,便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此之謂也。 兼之貫穿演義的濃厚的宿命論,【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若站在人生盡頭回望,感同身受,恐一言難盡。
以劉備之賢,諸葛之智,關張之勇,秉大義之纛,百折不撓,最終一生事業,付水東流,不過命運棋子而已,我等凡人活這一生,又為何來?
有時,無知是福。
這只是其中的一個版本,是不是金聖嘆不知道,據我所聽,還有好多的版本,反正有些人啊,怎麼都編的出理由來。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因為少讀水滸容易學梁山好漢的義氣,不好好學習去混黑社會,老不讀三國怕老了讀起來感慨壯志未酬,英雄遲暮。
少不讀三國,老不讀水滸。因為別小小年紀就看三國,學那麼多計策,不好好的把心思用在正途,老不讀水滸,怕老了老了,還學梁山好漢,脾氣那麼大,快意恩仇的於家庭和睦不利。
少不讀紅樓,老不讀西遊。因為小孩怕只看懂了風花雪月情情愛愛,早戀不好好學習,老不讀西遊,怕老了信些神神道道的東西。
少不讀西遊,老不讀紅樓。因為怕小孩不好好學習,學悟空不聽話一根棒子打打殺殺攪的爸媽不安生。老不讀紅樓,因為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了,還想找個林妹妹讓孫子情何以堪?
反正你看,全是瞎編。。。
你們都理解錯了,其實這句話是: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
意思是:
你覺得你還年輕,不想長大?
看看水滸傳(林沖無端被別人陷害,孫二娘開店賣人肉,世道多麼險惡)
你覺得你已經老了,沒有鬥志?
看看三國(劉備40多歲才開始創業,諸葛亮要病死了,還在打架。生命多麼頑強)
——看到評論說抖機靈——
這個……,因為問題本身就是偽命題。
少不讀水滸是怕成黑社會
少不讀西遊是怕封建迷信
少不讀三國是怕學會造反
少不讀紅樓是怕幼兒園早戀。
每一本大作都是一個世界,怎麼都能挖出合適和不合適讀的點。
金聖嘆的一句話而已,金聖嘆,不要當真。少年時,大抵血都熱,對待愛的人,都恨不得把心窩子掏出來;碰到些談得來的人,就恨不得笑醉陪君三萬場。這是少年,快意恩仇,這多棒。
所以說,別看《水滸傳》:你當他是及時雨,他沒準死了還給你準備毒酒;你當她是一輩子,她沒準想和別的男人雙宿雙飛。你以為八百里水泊,儘是不屈不折的好漢子,誰成想最後也尋了個好價錢賣與帝王家;你以為天罡地煞榜,大家排的不是名次而是情義,誰成想聚義廳成了個小朝廷。
沒有仗義的好漢,沒有完全的公平,沒有無故的情義。
沒勁,沒勁透了。
所以說,別看《三國演義》:風流人物層出不窮,最後不還是都化為凈土隨風而逝;英雄梟雄機關算盡,最後不還是都如夢如幻泡影破滅。你以為三國鼎立,最後勝利的可能是仁德的劉備、或是霸氣的曹操英武的孫權,誰成想最後是假痴不癲的老司馬笑到最後;你以為卧龍諸葛,天縱英才終會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誰成想剛剛出師未等大勝就隕落在五丈原。
全是虛無的天命,全是人生的遺憾,全是世事的無常。
沒勁,沒勁透了。
少不讀水滸,是怕學了爭強鬥狠目無法紀的惡習。
老不讀三國,是怕傷了庸庸碌碌壯志未酬的衰心。
但是不妨反過來想想。
少不讀三國,因為單純之心難以理解權謀機變,讀來徒增困惑;
老不讀水滸,因為衰邁之體不能效法快意恩仇,棄卷平添悵惘。
反正舌頭一轉,咋說都是理,倒不如乾脆別管那麼多,想看便看。
不要讀《三國演義》,因為寫的太好了!
李漁有言曰:「演義一書之奇,足以使學士讀之而快,委巷不學之人讀之而亦快;英雄豪傑讀之而快,凡夫俗子讀之而亦快。」
它完美的做到了什麼叫以假亂真!
在《丙辰雜記》清朝史學家章學誠批評三國演義「七實三虛,惑亂觀者。」演義里許多精彩的情節是千古傳說,受地方野史傳奇、逸史傳聞影響極深。
—————————————————————
劉備僅隨同鄒靖討伐黃巾軍,並無記載是否援助青州、穎川等地(《三國志·先主傳》云: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頃之,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毋丘毅詣丹陽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
黃巾將領程遠志、鄧茂、裴元紹、高升等黃巾軍將領皆屬虛構。
長社之戰:朝廷軍為皇甫嵩、朱儁兩人對抗黃巾將領波才,並非張寶、張梁。
宛城之戰:總共為兩次,第一次為黃巾軍波才、彭脫兩人殘存兵力,且為孫堅所破。第二次才是韓忠、趙弘,朝廷軍則為朱儁、荊州刺史徐璆、南陽太守秦頡。
董卓討伐戰:討伐董卓地方聯軍一般認為共有十三路,分別是: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廣陵太守張超,濟北相鮑信,長沙太守孫堅以及行奮武將軍曹操。在《三國志·武帝紀》列舉諸路軍馬時其記載為:「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同時俱起兵,觽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資治通鑒第五十九卷·漢紀·孝獻皇帝·初平元年》則記載為:「春,正月,關東州郡皆起兵以討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紹自號車騎將軍,諸將皆板授官號。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河內,冀州牧韓馥留鄴,給其軍糧,豫州刺史孔伷屯潁川,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邈弟廣陵太守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曹操俱屯酸棗,後將軍袁術屯魯陽,眾名數萬。……荊州刺史王睿與長沙太守孫堅……亦皆起兵(王睿不久被殺)。」這條記載可能是所謂「十三路」說法的史料證據,可見所謂無論是演義中的十八路諸侯討董,還是有史實依據的十三路討董地方聯軍都屬於後人附會。另外參與討董的地方官頗多,只不過一般因其未能正式會盟而不被列舉,而各自討董事迹又可散見於《後漢書》、《三國志》列傳中,《資治通鑒》有所總結。下文稍作列舉:陳國相許瑒、陳王劉寵、潁川太守李旻、西河[需要消歧義]太守崔鈞等亦起兵反董,因未參與會盟而不在名列之中;河南尹朱雋身處朝中,後棄官反對董卓而起兵。《九州春秋》記載青州刺史焦和「務及同盟,俱入京畿」,但之後黃巾軍在青州復興,「和不能御」,而後病卒。
貂蟬:歷史上並無貂蟬其人。文學作品中的貂蟬,最早由宋、金、元民間藝人創造,後經戲劇家、小說家充實,原型為董卓的一名侍婢,呂布曾與此女私通。演義中鳳儀亭擲戟事件,由另外一個小事件移花接木而成。(《三國志·呂布傳》云:卓自以遇人無禮,恐人謀己,行止常以布自韂。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為卓顧謝,卓意亦解。由是陰怨卓。卓常使布守中合,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祖茂掩護孫堅撤退:祖茂掩護孫堅是為了抵擋徐榮而不是華雄,正史也無記載祖茂被華雄所殺。《三國志》的描述是孫堅將赤幘傳與祖茂後,祖茂見追兵勢眾,將赤幘套在墳前燒柱上騙過了追兵得以脫身。從此以後再無此人記載。而《演義》中則是祖茂認為孫堅的赤幘過於顯眼,主動提出交換頭巾的要求,並將赤幘套在廢墟中柱子上意欲分散華雄注意力以求伏擊,但伏擊失敗而被華雄陣斬。另《志》中記載孫堅先為徐榮所敗,而後組織反擊擊敗董卓軍,並將華雄梟首,演義之中則是華雄一路擊殺諸侯聯軍各色龍套「大將」以為關羽之勇武做鋪墊。
徐榮:董卓軍對關東軍中戰功最彪炳的戰將,然而,在三國演義中,卻將之列入不重要的地位,草草帶過,曾擊退曹操跟孫堅,在滎陽汴水與董卓軍交戰,阻擋在前的就是徐榮。這一仗,曹操慘敗,甚至自己的戰馬被射倒,還要曹洪支援馬匹,然而羅貫中一筆「交馬數合,(夏侯)惇刺徐榮於馬下。」,史實上死於新豐之戰,戰死在亂軍之中,孫堅對董卓軍幾乎是百戰百勝,唯一輸的一場,就是與徐榮遭遇戰。也是以孫堅的慘敗作收。
李儒:李儒在正史上既非董卓女婿,也並非其軍師。
文丑:三國志中,被曹操以輜重棄置路上,使文丑兵士搶奪,造成混亂,而被曹操以未滿600的兵力突襲,死於亂軍中。而殺死文丑者未記載。晉朝《二王尺牘》與宋朝史家洪邁的《容齋隨筆》考據認為是文丑在南坡時跟顏良一樣為關羽手殺於萬眾之中,但沒提到文丑是為顏良報仇而來,《山西通志》也有類似記載。(《三國志·武帝紀》云:是時,白馬輜重就道。諸將以為敵騎多,不如還保營。荀攸曰:「此所以餌敵,如何去之!」紹騎將文丑與劉備將五六千騎前後至。諸將復白:「可上馬。」公曰:「未也。」有頃,騎至稍多,或分趣輜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馬。時騎不滿六百,遂縱兵擊,大破之,斬丑。《二王尺牘》云:(關羽)覓跡求功,刺顏良於白馬,誅文丑於南坡,丞相(曹操)厚恩,滿有所報。每留所賜之物,盡在府庫封針。伏望台慈,俯垂鑒照。《容齋隨筆》云:關羽手殺袁紹二將顏良,文丑於萬眾之中。《山西通志》云:(關羽)斬顏良於白馬,誅文丑於南坡)
高覽:投降曹操後,再無記載其下落。而非演義中,於汝南斬殺劉辟,後被趙雲所殺。
十常侍:《後漢書》卷一○八中記載漢靈帝寵信的中常侍為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12人。演義中則為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等10人,其中曹節、侯覽二人雖然實有其人,但早在黃巾之亂之前就死亡。
張翼德:正史張飛字益德,並非演義里的翼德。(《三國志·張飛傳》云: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演義誤作翼德可能是印刷出錯,因為嘉靖本依然是作「益德」。且宋元以後,由於說書藝人多從翼德之說,社會普遍認為張飛字翼德,以至於四庫全書從翼德說而不從宋代古本益德說)
桃園結義:正史並無寫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有結拜,只提到劉備待關、張二人「恩若兄弟」。
著名兵器:名兵器如雌雄雙股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倚天劍、青釭劍、方天畫戟、兩刃三尖刀、鐵脊蛇矛、鐵蒺藜骨朵等為虛構,用以描述人物性格。偃月刀一般是練慣用的大刀,由於過重不適合戰場使用。而方天畫戟是隋唐以後才出現的武器。
張飛鞭督郵:為劉備所為,因督郵拒見劉備,劉備將督郵縛杖。(《三國志·先主傳》云: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枊,棄官亡命。)
丁原:此人為并州刺史而非荊州刺史,長期鎮守北部邊境,雁門馬邑人張遼最早即為其部下。董卓進京時的荊州刺史為後來被孫堅逼死的王睿。
曹操獻七星刀:虛構故事,演義中曹操借獻刀刺殺董卓未遂,實是曹操認為董卓終必敗,連夜潛逃回鄉里。(《三國志·武帝紀》云: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 又引王沈等著《魏書》云: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
陳宮捉放曹:「捉放曹」一事於史有載,但另有其人,姓名已不可考,陳宮是東郡人,《三國志》關於他的最早記載是引《世語》說他勸時任東郡太守的曹操領兗州牧,因此陳宮應當是在曹操被任命為東郡太守的191年開始跟隨曹操,不可能「捉放曹」。(《三國志·武帝紀》云: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又引《世語》云:中牟疑是亡人,見拘於縣。時掾亦已被卓書;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鉨,因白令釋之。)
曹操殺呂伯奢一家:有三種不同的版本,分別記載於《三國志·武帝紀》引《魏略》、《世語》和《孫盛雜記》。《魏略》中呂伯奢並不在家,呂伯奢的兒子夥同賓客要打劫曹操,被曹操反擊殺死。《世語》則說呂伯奢的五個兒子對曹操禮遇備至,但曹操自己多疑,於夜晚殺了呂家八人。《孫盛雜記》則說曹操聽到食器的聲音,誤會對方要對付自己,因此趁夜殺了對方,之後很悲痛地說了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演義系綜合這些記載並依曹操為反派的基調改編成演義的版本。
曹操發檄討董卓 :為東郡太守橋瑁所為。(《三國志·武帝紀》引《英雄記》云: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卓罪惡,雲「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
關羽溫酒斬華雄:華雄為孫堅的軍隊所殺,而且被梟首。(《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云: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三英戰呂布:虛構劇情,呂布實際上是被孫堅擊退。(關於孫堅擊敗呂布,《後漢書·董卓傳》有詳細記載:明年,孫堅收合散卒,進屯梁縣之陽人。卓遣將胡軫、呂布攻之。布與軫不相能,軍中自驚恐,士卒散亂。堅追擊之,軫、布敗走。……堅進洛陽宣陽城門,更擊呂布,布復破走。)
趙雲大戰文丑救公孫瓚:虛構劇情。趙云為鄉里公推,率領家鄉子弟兵投靠公孫瓚。(《三國志·趙雲傳》關於趙雲的記載僅二百四十五字,裴松之引《雲別傳》充實了趙雲的形象,據《雲別傳》記載: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為本郡所舉,將義從吏兵詣公孫瓚。)
連環計:《三國志》尚未記載貂蟬其人,但呂布確與董卓侍婢有染。(見前文貂蟬,關於王允聯合呂布殺董卓,《三國志·呂布傳》云: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壯健,厚接納之。後布詣允,陳卓幾見殺狀。時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應。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三國志·董卓傳》又云:司徒王允、尚書僕射士孫瑞、卓將呂布共謀誅卓。是時,天子有疾新愈,大會未央殿。布使同郡騎都尉李肅等,將親兵十餘人,偽著韂士服守掖門。布懷詔書。卓至,肅等格卓。卓驚呼布所在。布曰「有詔」,遂殺卓,夷三族。)
孫堅之死:由於只帶幾名隨從追擊敵軍,中了黃祖伏兵,被射殺於死於峴山。(《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云:初平三年,術使堅征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
馬騰勤王:馬騰本為政府軍,後落草為寇,割據一方,不曾勤王,並與董卓聯合,但後繼的李傕、郭汜沒能答應馬騰私事要求,馬騰才聯合劉焉等發兵攻打。該戰相關記載中並沒有提到馬超,故馬超連殺李蒙、王方二將亦屬虛構。
陶謙:陶謙為人與史實不符。於《演義》上是個和藹可親的老實善人,實際上是個剛直,直言犯上的人。
臧霸:與呂布是同盟關係而非下屬。
屠徐州:演義里曹操只屠了一次徐州。
驅虎吞狼之計 : 當時荀彧留守鄄城,曹操與呂布交戰時,說退攻過來鄄城的郭貢,與程昱,夏侯惇力保三城,後來曹操打算奪取徐州,消滅呂布時,只阻止曹操進攻徐州企圖。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劉備並沒有借古人之言也沒說過此話。
關羽與杜氏:呂布被曹操與劉備聯軍圍於下邳,派部將秦宜祿求援,秦宜祿的前妻杜氏及其子秦朗留在下邳。關羽以其妻沒能生子,請曹操讓他娶杜氏。曹操答應了他,但曹操懷疑關羽是貪好杜氏的美色,並在確認杜氏的美貌後佔為己有,關羽因此心不自安。
張遼降曹 :三國演義中張遼在白門樓上表現剛烈,罵呂布為「匹夫」,大呼曹操為「國賊」,視死如歸。曹操下令絞殺呂布後,劉備、關羽為張遼求情,曹操便待張遼以上賓之禮。張遼感其恩情,於是投降。正史里張遼在呂布兵敗下邳後,就直接投降曹操,《三國志·張遼傳》:「太祖破呂佈於下邳,遼將其眾降」。
劉安殺妻:純屬虛構,劉安亦為虛構。
劉備輩分是皇叔:三國演義為了顯示劉備的地位,把他塑造為繼承漢室正統的君主,而為劉備編造了一份完整的十八代家譜,排一排劉備就變成了皇叔,而這個稱號正是劉備用來對抗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法寶。史實上,劉勝的兒子劉貞,因為沒有按朝廷規定獻納酎金,而失去侯爵資格,後來又經歷戰亂及政治紛爭,早已家世式微,族譜不明,只能確認劉備是漢室之胄;而輩份不得而知。
禰衡 : 演義里是在張綉投降之後才投靠曹操,實際上禰衡已亡。禰衡只善評孔融,楊修;但惡評陳群,司馬朗,荀彧和趙融,荀攸,郭嘉,程昱,張遼,許褚,李典,樂進,呂虔,滿寵,于禁,徐晃,夏侯惇和曹仁都沒被禰衡評論。後來禰衡打鼓之後走到曹操面前裸衣也沒罵曹操,在正史,禰衡演奏了《漁陽三撾》之後就在曹操面前脫完所有的衣,後換鼓史制服再擊鼓就走人。後曹操要送禰衡去劉表處的原因不是禰衡擊鼓的事情,而是禰衡拿棰在曹操營門前罵曹操才被送走。後來,事實上那些人因禰衡品行而有心機地以歡送會來作弄禰衡,而且荀彧當時不在場。後來禰衡不是罵黃祖是被祭拜的鬼神,而是罵其「死公」才被黃祖處死。
朱靈、路昭被劉備騙走五萬兵馬:朱靈為名望僅次於徐晃等五子良將的優秀將領,並無擔任過劉備的監軍及被劉備欺騙。路昭在正史的名字記為「路招」。
徐州誅車胄:劉備所為。
張飛智擒劉岱:劉備軍確實擊敗過名為劉岱的曹軍將領,但此人並非參與討伐董卓的兗州刺史劉岱。兗州刺史劉岱在討伐黃巾餘黨時與鮑信一同遇害。
土山約三事:關羽是戰敗被擒,非有「土山約三事」。
赤兔馬:赤兔馬在呂布戰敗後,不知去向。
關羽誅顏良與文丑:文丑死於曹軍亂軍之中,三國志中殺死文丑者不明。晉朝《二王尺牘》、宋朝著名史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史料考據認為「關羽手殺袁紹二將顏良、文丑於萬眾之中」,地方史《山西通志》也採取這種說法 ;顏良在三國志中明確是關羽所殺。關羽為回報曹操,與袁軍對戰時眼見顏良旗幟便拍馬衝鋒,在萬軍之中砍下顏良人頭。
孫策之死:遭刺客暗算不治,而刺客是前吳郡太守許貢的家奴與門客,並非被于吉嚇死。
過五關斬六將:虛構劇情,關羽離開曹操後,沒有經過五關,而被斬的六將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都不見史書記載。
淳于瓊酒醉誤事:曹操軍成功偷襲淳于瓊把守的烏巢糧倉為真事,但沒有淳于瓊喝醉酒不管事而被曹軍偷襲的記載。
袁尚射殺史渙:徐晃的副將史渙在河北平定後受封為列侯,《三國志》沒有此人的單獨傳記,裴松之注引王沈《魏書》記載在建安十四年病死。
許攸之死:許攸系被曹操直接下令處死,並非為許褚所殺。
遺計定遼東:虛構劇情,郭嘉暴斃而亡,沒留下任何計策。
古城斬蔡陽:東漢無縣名古城者。蔡陽與劉備交戰,兵敗被殺,詳情不明。
趙雲卧牛山歸順:早在劉備為公孫瓚客將,趙雲已追隨劉備。或說期間趙雲一度以兄喪辭歸鄉里,待劉備投奔袁紹兩人重逢,再度追隨劉備。
趙雲殺張武奪的盧:張武為虛構人物。的盧來源不明,且僅見於劉備躍馬檀溪故事中,此外再無記載。張武、陳孫的現實原型為對抗劉表的荊州豪強張虎、陳生。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虛構,正史及野史皆雲孫策託孤於張昭而無周瑜。
孫權報仇討伐黃祖 :演義里孫權命周瑜為大都督,總水陸軍兵。三國志里孫權御駕親征,周瑜只是前部大督。
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記載不多。
徐庶進曹營:曹操南征,徐庶跟隨劉備南逃,亂軍中徐母被俘,徐庶告別劉備進曹營。所以徐眾說:「徐庶母為曹公所得,劉備遣庶歸北,欲為天下者恕人子之情也,曹公亦宜遣允。」讓徐庶與靳允形成對比,對劉備放徐庶走的決定,認為十分恰當。體察人情,不違背人倫常理,所以亦認為曹操也應該放靳允走。
徐庶一言不發:其母沒有自殺,最後官至御史大夫。
火燒博望、新野:火燒博望劉備所為,當時諸葛亮未出山鎮:而火燒新野並無記錄。
張飛陣斬夏侯蘭:夏侯蘭為趙雲的同鄉朋友,博望坡之戰,為趙雲所擒,趙雲推薦其成為軍正。
魏延挺身砍死守門將士欲讓劉備進襄陽:虛構。
長坂坡七進七出:應為長坂,趙雲護送劉備家小撤退實有其事,但七進七出為誇張描寫。
糜夫人跳井:麋夫人於建安五年後事迹不詳。
張綉之死 : 張綉不是被趙雲殺死 ,而是病死或因曹丕胞兄曹昂之仇而自殺。
怒吼長坂橋:該是張飛先斷橋再大哮,曹操等人並未到場。
劉琮遇害:獻出荊州後,被曹操任命為青州刺史,封列侯,並未被殺,後曹操為了表彰他的功績,更遷為諫議大夫。
諸葛亮舌戰群儒:只記載了諸葛亮面見孫權,但是東吳主戰派及主和派相爭日盛;諸葛亮出使一為節使,二為遊說。
周瑜智算蔣干:實蔣干於赤壁戰後遊說周瑜不成。
智激周瑜:周瑜本已想戰,況且曹植當時未作《銅雀台賦》,所謂曹操欲佔東吳二喬之事乃民間傳聞,唐朝詩人杜牧在《赤壁》一詩中寫道:「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橋(喬)。」雖是千古絕句,但其後半句來源於「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一句,事實上《三國志》里全文記載了《銅雀台賦》,卻根本沒有這兩句,純系後人偽托之作。可見唐朝已有此傳。
草船借箭:並無此事,相似事件發生在曹操與孫權於濡須之戰[需要消歧義],孫權使用了此計。
苦肉計:確有黃蓋詐降,但苦肉計應無。
蔡瑁張允之死:曹操並無因反間計殺害兩人,蔡瑁降曹後歷任從事中郎、司馬、長水校尉,封爵為漢陽亭侯。而張允則在降曹後,史書便無記載。
毛玠接掌水軍 : 為虛構故事。
劉馥之死 : 純屬虛構,事實上劉馥是病死,不是為曹操所殺,逝世前也立了大功,曾於合肥築城牆,死後不久,孫權攻過來,形成合肥之戰(第一次),由於當時戰役靠此防牆,使到孫權無功而返,當時的合肥人民對馥更追念。但其子不是劉煕,應為劉靖,劉馥跟劉煕的關係應為祖孫關係。
闞澤:闞澤為東吳重臣,是受孫權尊重的人物,從未參與過軍事行動。
龐統獻連環計:連環是曹操之決策,龐統未曾參與過赤壁之戰。
孔明求東風:純屬虛構,江東冬至時日,多有東南風。
華容道:趙雲、張飛、關羽在曹操退路埋伏為故事情節,地方官史《山西通志》僅記載關羽於華容釋放了曹操一事。而劉備意圖抓回兵敗的曹操時已被曹操跑掉。
赤壁之戰:《庄岳委談》:『赤壁破曹,玄德功最大。考《昭烈傳》:『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操傳》;『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而不言周瑜及魯肅。(傳)俱言與備并力,陳壽書《諸葛傳》後亦言權遣兵三萬助備[18],備得用與曹公交戰,大破其軍,則當日戰功可見。今率歸重周瑜,與陳壽《志》不甚合。』然演義盡將功勞給周瑜和諸葛亮。
赤壁火攻:乃黃蓋所提,建安中,隨周瑜拒曹公於赤壁,建策火攻。
甘寧斬馬延、張顗:虛構,馬延與張顗在建安九年倒戈降曹後不見正史記載。
借荊州:實為借南郡。
南郡之爭:沒有發生,是周瑜死後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
荊南之役:劉備征荊南,四郡太守望風而降。但《三國志》的裴松之注有金旋「領武陵太守,為備所攻劫死」的記載。
趙雲拒娶樊氏:趙雲以趙范被迫暫時投降,居心叵測,怕受到趙范牽連。
黃忠戰關羽:黃忠隨長沙太守韓玄同降,然而韓玄也沒被魏延殺死。
孫劉聯婚:孫夫人與劉備的婚事,只是政治性聯姻之一,孫夫人後來確實回歸東吳,但沒有投江自盡的紀載。
老黃忠:正史並無記載黃忠年齡。但《三國志·蜀書十一》費詩的傳記有「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的記載。
周瑜建議軟禁劉備:周瑜的建議僅言及劉備、關羽、張飛的危險性,沒有演義所說的諸葛亮之智和趙雲之勇。當時諸葛亮還少被提到。趙雲從未跟關羽張飛齊名。
賠了夫人又折兵:孫權無採用周瑜之美人計。
周瑜心胸狹窄:實際上周瑜器量廣大、以謙服人,對同仁更是恢廓。他只因看出劉備的潛在威脅,曾於赤壁之戰後向孫權獻計加以抑制,惜未被採納。
三氣周瑜:周瑜出征西蜀前已去世。史籍上未有記載周瑜與諸葛亮有過任何衡突。
周瑜之死:周瑜在伐蜀途中病死於巴丘。
吊周瑜:吊周瑜是龐統,不是諸葛亮。
馬超興兵:正與史實相反,馬超起兵在先,令到馬騰遇害。馬騰與韓遂反目後,留下長子馬超統領軍隊,自己帶家眷投效曹操,居鄴城,任漢朝衛尉。而韓遂並沒有投降曹操(最後在羌胡的地盤為其部將郭石所殺)。馬超、韓遂興兵反叛後,馬騰與其二子馬休、馬鐵為曹操所殺。
婁圭 : 籍貫為南陽人,不是京兆人,於《三國志·崔琰傳》「南陽許攸、婁圭」有記載。此人在正史中為曹操的幕僚,在馬超之亂平定後被曹操殺害,並非突然出現在戰場上,教曹操用冰水築沙城後又突然消失的神秘隱士。
割須棄袍:戰況確實很激烈,曹操也有敗仗。敗走時軍心潰散、諸將皆惶懼,十分落魄;但官史無載割須棄袍。丁斐用牛羊引誘西涼兵,令曹操得以逃脫則為真事。
馬超陣斬李通:正史評價李通為「勇冠三軍」,並無與馬超交手被陣斬的記載。李通是在二年前迎接曹仁撤出南郡途中病死。
許褚裸衣戰馬超:沒有記載。只有馬超與曹操談判時,本欲襲擊曹操,但被曹操身邊的許褚一瞪,便沒有付諸實行。
張松獻圖:應為劉備詢問張松蜀中的兵馬糧錢等情況,於是張松繪製了地圖給劉備。
落鳳坡:張任已遭劉備軍擒殺,龐統親臨前線督軍進攻雒城時中流箭死去。落鳳坡實際並不存在。在《三國演義》中,落鳳坡在四川雒城。在《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雒城」全都寫作「落城」。
馬超戰張飛:是馬超私自寫信給劉備請求投降,並無小說中張飛和馬超大戰兩百餘回合不分勝負,後被諸葛亮招降一事。
荀攸 : 荀攸的病死的方式不是憂憤至病死,而只是隨曹操出征時去世。
太史慈之死:實於赤壁之戰前兩年病歿。
嚴顏:嚴顏於劉璋投降後並沒有再記載,而並非演義中成為劉備的大將,並在漢中之戰成為黃忠的副將及立大功。
計奪天盪山:純粹虛構。夏侯德亦屬虛構人物。
趙雲漢水救黃忠:黃忠逾期未歸、趙雲出去找沒找到,卻遇到曹軍,便且戰且退回營寨。沒有黃忠去向的記載,曹軍將領有哪些亦不詳。
徐晃背水一戰:純屬虛構。
諸葛亮智取漢中:諸葛亮留守成都負責內政和後勤補給。黃忠擊殺夏侯淵後,劉備就下令據守險要不出戰,直到曹操強攻不下自行退兵。
五虎大將:劉備並沒有封「五虎大將」,只有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並列為前、右、左、後將軍。五虎將是因為三國志中把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的傳記放在同一章,後世穿鑿附會。
周倉與胡班:虛構人物,歷史上沒有記載。胡班可能指蜀將吳班。
關羽單刀赴會:魯肅邀請關羽談判,雙方軍馬都駐在百步之外,僅雙方將領攜帶單刀與會,各自據理力爭。魯肅並未設計埋伏,關羽也沒有恃強挾持魯肅。
虎女安肯嫁犬子:純屬虛構。
刮骨療傷:確實有此事。《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但關羽中箭的時間和原因不詳,亦也沒有和馬良下棋的說法,操刀的醫師亦不明。
水淹七軍:實有其事,因為當時剛剛好下大雨,使到漢水泛溢而成,但當時于禁被俘後並無向關羽屈膝求饒的記載。
傅士仁勸糜芳降吳:士仁姓士名仁,傅字可能是史書傳抄出錯的衍字。士仁實與糜芳分隔兩地,誤判大勢已去,才涕泣投降;糜芳則備妥牛酒開城,並被吳軍視為與其一心者。
關羽麥城拒降:陳壽並無記載明確拒降,但有關羽以偽降謀突圍的記戴。而在其他二十四史的記載中,南北朝當時世人普遍知道關羽是不願投降而忠誠殉節。
玉泉顯聖、追命呂蒙:玉泉顯聖改編自唐代玉泉寺建寺故事,呂蒙確實於奪取荊州後不久便去世,但正史未記載其死因。
華佗之死:《三國志·方技傳》記載,華佗是被曹操處死,但不是因為頭痛開刀之事於220年處死,而是於208年處死,原因是曹操發病,要求華佗來醫治,華佗騙曹操說其妻發病,之後被捉到,拿去拷刑。押獄吏的姓名未知,主要拷刑時如同。荀彧求情曹操仍然殺之,華佗死後,曹沖夭折,曹操才後悔處刑華佗。《演義》把華佗給增壽12年了,而且還為關羽操刀治療。民國史學家陳寅恪的論文《三國志曹沖華佗傳與佛教故事》認為華佗史無其人,其刮骨療毒、預言陳登之死乃至被曹操殺害等事迹皆為附會印度古代神醫傳說虛構而成。
關平:關羽長子,不是義子,隨羽臨軍。
關興:弱冠就因為才高而出任了侍中、中監軍,於夷陵之戰後數年死去。
關索:只見於野史中。
張苞:雖稱早夭,但有留下子嗣張遵。
甘寧之死:在夷陵之戰前三年病死。
朱然之死:實在夷陵之戰中為孫權立了戰功,截斷劉備退路,病死於249年
潘璋之死:實在夷陵之戰中為孫權立了戰功,砍殺馮習等人,病死於234年,除朱然與潘璋外亦有多名吳國將領被寫死於夷陵之戰。
馬忠 : 東吳馬忠不是被麋芳和士仁殺死,而是捉了關羽之後再也沒記載。
麋芳和傅士仁被劉備處斬 : 事實上麋芳和士仁也沒有要回來蜀國的打算。
范疆和張達 : 范彊與張達殺死張飛投奔東吳之後再無記載,而不是被劉備殺死。
黃忠之死:在夷陵之戰前三年病逝。
白帝城託孤:劉備臨終是託孤與諸葛亮和李嚴二人,但是仍然有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主要情況雷同。
八陣圖:八陣圖是諸葛亮所作的兵法圖陣,所謂八陣是為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及蛇蟠陣,每個陣形都由三十二隊士兵所組成。 晉朝干寶的《晉記》以及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亦有記載。但不是神怪石陣、迷宮。
張遼之死:實為病死,而非被丁奉射殺。
馬良 : 於公元222年於夷陵之戰戰死,不是於諸葛亮征戰南蠻時病死。
七擒孟獲:《三國志》上沒有記載七擒孟獲。但《漢晉春秋》及《華陽國志》中有說過「七擒七縱」,但具體過程沒有記載,而祝融、孟優、鄂煥、楊鋒、木鹿大王、朵思大王、帶來洞主、金環三結、董荼那、阿會喃、兀突骨、忙牙長等南蠻軍將領都是小說所創作。張嶷、馬忠為南蠻女將所擒亦為虛構情節。參與叛亂的高定在正史中為叟族酋長,最後被殺;在演義中為蜀漢郡守,最後倖存。
馬超 : 於公元222年守成都時病死,不是於公元225年病死。
劉永、劉理 : 《三國演義》里說劉永、劉理都是吳夫人生的,《三國志》上只講劉永是後主庶弟,沒講是不是吳夫人生的。《三國志》又說劉理是「後主庶弟也,與永異母」,所以劉理的生母又與劉永的生母不同。
六出祁山:諸葛亮伐魏五次,而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出祁山。
關興斬越吉 :純屬虛構,越吉亦全屬虛構人物。
趙雲力斬五將:純屬虛構,韓德等將亦全屬虛構人物。
程武計困趙云:純屬虛構。時諸葛亮命趙雲擔任偏軍主帥,旨在引誘魏軍主力,卻被魏軍主帥曹真擊敗,魏軍主力則由張郃率領直取諸葛亮,大破諸葛亮前鋒馬謖於街亭。故亦無諸葛亮命關興、張苞救趙雲一事。
夏侯楙 : 表字子林,不是子休,也不是夏侯淵兒子,而是夏侯惇兒子。確實參與了抵禦諸葛亮北伐,負責鎮守長安,但沒有敗給諸葛亮的記載,更沒有投奔過羌胡。
諸葛亮智取三城:三郡望風歸降,姜維智勇力抗諸葛亮故事亦屬虛構。
梁緒梁虔兄弟:無相關紀載此二人是兄弟。
司馬懿破馬謖:實為張郃所為,非司馬懿指揮或授計。
《後出師表》:多認為是後人偽托,並非諸葛亮所作。
司馬懿與諸葛亮:諸葛亮頭三次北伐時,魏軍並非司馬懿統領。
徐晃之死:實際於公元227年病死,並未於公元228年參與討伐孟達而被孟達射死。
空城計:街亭戰敗後,魏軍並未對蜀軍進行追擊。諸葛亮只是曾把西縣的民眾與糧草遷移而已。且當時魏軍主將也非司馬懿,而是張郃。空城計是郭沖講的故事(郭沖五事中第三事),裴松之注《三國志》時加以引用,目的是駁斥該故事不實。
氣死曹真:曹真病死於洛陽。
罵死王朗:王朗病死於228年,並未隨軍出戰。
孟達之亂 : 申耽和徐晃沒參與,申耽自從於三國志記載的樊城之戰一事,背叛劉封投降曹魏之後再沒記載,大概是孟達之亂髮生之前就逝世,而申儀因為攔孟達去路有功,被司馬懿召去京師後轉任為樓船將軍,而央視版的《三國演義》又虛構司馬懿平孟達之亂後處死申儀和申耽,原因是不可信任,反覆無常。
火燒上方谷:諸葛亮大破魏軍於鹵城,司馬懿僅以身還保營。《三國志》未提用何種戰法大破魏軍。陝西鄉野傳說與演義無大異;上方谷,一說葫蘆谷,疑為鹵城的渾稱。
張郃之死:實為司馬懿強迫張郃追擊而非張郃自願。
七星燈續命:虛構劇情。
死諸葛嚇跑活仲達:確有此事,不能證實是諸葛亮遺計,《漢晉春秋》的記載是:諸葛亮死後,蜀軍秘不發喪悄然撤退,司馬懿有所發覺,驅軍追趕。兩軍相近時,蜀漢將軍姜維令長史楊儀反旗鳴鼓做勢佯攻,司馬懿不敢逼近,只好退兵,蜀軍入谷然後發喪。當時在蜀中就傳開了「死諸葛走生仲達」的笑話。
魏延反叛,被馬岱誅殺:魏延與楊儀不和,互控反叛、兵戎相向,蔣琬、費禕等都支持楊儀以致魏延眾叛親離,兵敗被殺。後楊儀對蔣琬不滿,妄語遭費禕告發,獲罪而自殺。
姜維自降後將軍:歷史上,姜維不是因張嶷戰死自降後將軍。而是因姜維北伐失敗,折兵折將,加上蜀中百姓不滿北伐,才自己上書後主自降後將軍。
夏侯霸之死 :歷史上,沒有記載夏侯霸的死因,按照《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夏侯霸獲謚在景耀三年(260年)後主追謚關羽、張飛等將之前,惟追封不詳。而非演義中,他在洮陽之戰中了鄧艾的空城計而被亂箭射死。
餓何燒戈 : 餓何,燒戈是兩個人,被演義誤作為同一個人,在正史應為郭淮所殺,不是自殺。
李歆 :《三國演義》中名字採用李歆,《三國志陳泰傳》與《資治通鑒》名為李歆但《三國志後主傳》和《華陽國志劉後主志》為李韶。
李歆突圍 :姜維伐魏之時與句安一同鎮守麹山,演義中遭郭淮命副將陳泰領兵攻之,李歆撞出重圍,姜維令人送李歆入川養病。而句安於麹山城中苦等援兵不至,乃開門降魏。《三國志》則是李韶與句安等不到援兵而降魏將郭淮、陳泰。
郭淮之死 :實際郭淮於公元255年病死。並非演義中,追殺姜維時中了姜維射的箭而死。姜維射殺郭淮的情節可能改編自《周書·王雄傳》中斛律光射殺王雄的情節。
閻宇 :並非勢利無能的人物。
姜維之死:姜維並非自殺身亡,而是在鍾會之亂中與鍾會戰死。而姜維死時是六十二歲,非演義中的五十九歲。
黃皓之死:蜀國滅亡後,鄧艾聽說黃皓是個奸險的小人,打算殺了他,黃皓賄賂鄧艾親信而逃過一死,此後沒有他的蹤影。演義中為司馬昭下令凌遲處死。
孫皓的寵臣岑昏:正史記載其官至九卿之位,沒有說其為宦官。
留平之死 : 孫皓雖然有殺死留平之意,但不是被誅九族,而被毒酒毒殺,但幸好還有解藥可活,一個月之後就憂鬱而死。
胡赤兒: 此為「攴胡赤兒」的誤讀,而「攴胡赤兒」指為一個叫「赤兒」的月支胡人(「攴胡」為「月支胡」簡寫,一種種族,《三國志》所敘述的意思為攴胡人赤兒),從《三國志》後文「赤兒等利其金寶,斬首送長安」可為證。
關羽出世年份:《演義》記載關羽生年為162年,但許多學者說關羽生於農曆160年6月24日。於1678年,王朱旦修復古井時不小心留意到關羽墓磚,有刻出羽祖父及父親兩世表字及生卒年月等,還說關羽家庭狀況,也證實了關羽出生於農曆160年6月24日。
陸遜年紀:《演義》記載陸遜在夷陵之戰只得二十七歲,即生於公元194年。但從《三國志》記載其出生年份則為公元182年,因此他在夷陵之戰時已有四十。同時他並非演義中描述沒有帶兵經驗,之前都有參與赤壁之戰及樊城之戰等。
劉禪能力 :也不能完全說劉禪無能,只不過劉禪只是不會掌握內政罷了,北伐大事由劉禪休息後從長計議。只不過劉禪後來像孫權聽信小人饞言而昏庸。
廖化來歷 : 廖化起初為關羽主薄,從來無參與黃巾之戰,但演義寫廖化近八十歲,(景耀四年),都護諸葛瞻開始統領朝政,右車騎將軍廖化路過宗預府,想同宗預一同到諸葛瞻住所拜訪。宗預說:"吾等年逾七十,所竊已過,但少一死耳",可推估廖化死時莫約七十多歲。
地理大搬家:把太白山移到祁山的旁邊,將陳倉移到街亭的南方,甚至把祁山移到褒斜道北面斜谷旁,或是移到五丈原附近。還有長坂坡並非山丘名,而汜水關和虎牢關實是同一關卡的兩個名稱,而非兩個不同的關。並且虛構出徐州城、蕭關。
行政區劃錯誤:益州在唐朝方有西川稱號——來自劍南西川節度使,三川[需要消歧義]的前身劍南道的領地才相當於三國時期的巴蜀地。三國時全國的一級行政區為州,全國也只有十五州,所以演義中的「西川五十四州」說法不成立,據《後漢書·郡國志》,「五十四州」當作「五十四縣」,指作為益州主體部分的漢中郡、巴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五郡的轄縣數
西蜀的稱呼:西蜀是東晉譙縱政權正式稱呼,宋朝以後文學多以西蜀指巴蜀地區,其中以西蜀專指蜀漢者極少。
追封糜夫人為皇后:歷史上,劉禪並沒有追封糜夫人為皇后。
周瑜 : 推薦二張計擒太史慈奇兵破王朗均為虛構。
劉備善哭 : 實際上劉備鮮少哭過,《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所記載,劉備其實「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是屬於剛毅木訥的人。其實後面還有,完整版是這樣的:
少不讀水滸
老不讀三國
男不讀西遊
女不讀紅樓
少不讀白素
老不讀黃蓉
男不讀金鱗
女不讀白潔
少不讀獵人
老不讀柯南
男不讀龍珠
女不讀美戰
少不看小馬
老不看艦娘
男不看奧特曼
女不看小魔仙
講真,重要的話可以說三遍,但同樣的問題真的懶得答第二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80823/answer/68789270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275293/answer/152739480
少不讀水滸,
老不讀三國,
男不讀西遊,
女不讀紅樓。
箇中滋味,知友們自己體會!
因為念著順口。
你要講道理 那我也可以說少不讀紅樓阿 容易早戀耽誤學習 容易學賈寶玉把科考認為是「祿蠹」 少不讀三國也可以阿 容易滿腦子想著單挑 當校園霸主
我相信我現在來一句「少必讀水滸 老不放三國」知友們只要想 也可以幫我想出如同一些高贊回答的深刻意義 甚至更多深刻道理
其實真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道理 最大的原因就是順口罷了 很多俗語!!流傳的原因就是因為順口!!
何況在古代 知識分子比現代還要少得多得多,想要一個句子流傳,比深刻意義更重要的是!!順口!!好記!!直白!!因為傳唱這些的往往是市井百姓!你看那些什麼皇朝要覆滅,城裡的孩子唱起的兒歌 都很順口
舉個太平天國的例「天父殺天兄 江山打不通 捲起袖子 回家依舊做長工」
不信你看現代的一些流傳的句子!!到了幾百年後也可以說是俗語!!
別因為這是古人俗語就把它上升到特別的高度理解,你我都知道 古人很多俗語都是自相矛盾的 別聽到古人 俗語 就高潮 還有 古人 可不是一個人 他可是很多人 上至皇帝下至農民 都可以是古人
而且四大名著除了水滸 三國,只有西遊,紅樓,紅樓成書於清中後期,遠晚於其他三本,那時很可能這句俗語都已經流傳起來了,其他三本任選兩本組合起來念起來最順口的讀法就是「少不讀水滸 老不讀三國」阿 何況水滸和三國都是造反類的 擺一起多順口 不信你試試把西遊和三國擺一起「少不讀西遊 老不讀三國」念起來不順口還前後對應怪怪的 畢竟西遊也就前期大鬧天宮算造反
複製一段話:
1、古人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可古人又說:近水樓台先得月!
2、古人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可古人又說:有仇不報非君子!
3、古人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古人又說: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4、古人說:男子漢大丈夫,寧死不屈;可古人又說: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
5、古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古人又說:一條道走到黑!
6、古人說:買賣不成仁義在;可古人又說:親兄弟,明算帳!
7、古人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可古人又說:靠人不如靠己!
8、古人說:人往高處走;可古人又說:爬得高,摔得重!
9、古人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可古人又說: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10、古人說: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可古人又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11、古人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可古人又說:狗改不了吃屎!
12、古人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可古人又說:開弓沒有回頭箭!
13、古人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可古人又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14、古人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可古人又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15、古人說:天無絕人之路;可古人又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16、古人說:出淤泥而不染;可古人又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7、古人說: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可古人又說:姜還是老的辣!
18、古人說:後生可畏;可古人又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19、古人說: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可古人又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
20、古人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可古人又說:縱虎歸山,後患無窮!
21、古人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話又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23、古人說:日久見人心;可古人又說:人心隔肚皮!
24、古人說:光陰似箭;可古人又說:度日如年!
25、古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古人又說: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27、古人說: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可古人又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28、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古人又說:今朝有酒今朝醉!
29、古人說:明人不做暗事;可古人又說:兵不厭詐!
30、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可古人又說: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
最後想談談知乎風氣問題。
魯迅說「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 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少不看AV,老不養Loli
「老不看三國」 我沒法評價,畢竟自己還沒老。但「少不讀水滸」,我是同意的。
小學的時候,我一直身體瘦弱,免不了是同齡男生中容易受欺負的那個。被欺負了缺還不了手的結果就是,我出去和小朋友玩的時間少了,在家一個人看書的時間多了。《水滸傳》便是我最喜愛的書籍之一。
水滸裡面的英雄好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讓人喜愛。雖然多少「好勇鬥狠」,但卻是除暴安良,快意恩仇,活得洒脫,讓人羨慕。我也不只一次有這樣的想法:「我要是有武松、魯智深的本事,一定把那些欺負的小混蛋打得滿地找牙,讓他們再也不敢欺負人。」
這些英雄好漢無疑算是我少年時代的偶像,中二病年紀的男生免不了向他們進行模仿。雖然不能像他們一樣與人打架,但免不了與三五好友稱兄道弟;不能大碗喝酒,但可以大口吃肉。我常常讓母親做大塊的鹵牛肉給我,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彷彿自己也有了如梁山好漢一般的男子漢氣概。大口吃肉之後站在那些欺負過我的人面前,彷彿也能挺直腰桿,有了十足底氣。我想不少人是和我有過相似的體驗的:男生學會喝酒就感覺自己成長為了大人,大口吃肉就感覺自己也是洒脫的好漢。
結果就是,在青春期大量使用的肉食,讓我有了160+的體重,到現在怎麼都減不下去。
哎呀,愁死了……
好孩子不要學!
以前我也覺得是因為少年讀《水滸》會讓人誤入歧途,指不定就變成古惑仔那種。覺得老年不看三國可能是害怕為人處世過於功利厚黑,一舉一動透露著權謀。
水滸和三國是我在學生時代定期會拿來讀的兩本書。偶爾看一兩個情節,有時候會一口氣翻個半本。可越發等我大了以後,越發讀的不是滋味。
《水滸》里的厚黑一點不比《三國》少,甚至有過之無不及。表面說的是底層生活的不易與艱辛,逼上梁山。可從頭到尾,從統治階級到市井流民,沒有一個不皮厚心黑。為了利益不擇手段,殺人如同吃飯一樣。而這種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卻沒有半點道理可講。等成了刀下鬼,說不定殺你的人還會罵你兩句,扣個帽子貼個標籤永無翻身之日。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不多。而即便上了梁山也有各種派系鬥爭。每一句話都暗藏鋒芒,一點沒有兒時電視劇里的那種熱血沸騰。
想想說為的「英雄好漢」,沒有幾個是真英雄,真漢子。想想秦明,想想扈三娘,想想楊雄,想想朱仝……有多少人是被「梁山好漢」逼上「梁山」的?
我這個回答沒有什麼乾貨,確實沒有時間一個個找例子舉證分析,印象中知乎上這種分析的答案還是不少的,市面上也有很多這樣的書。大家看的時候多一點自己的理解,不要被一個作者牽著鼻子走就好了。能結合自己的經歷去感受書里的對話和場景是再好不過。或者閑來無事大家姑且翻書自己找好了,如果覺得有疑問可以發到評論我們一起討論。這答案就是我個人的看法。《水滸》真真切切讓我感受到了人性的醜惡與扭曲,市儈與陰暗。這些倘若在我小時候便被告知,我的人格一定扭曲,因為除了自己是「人」外,其他都是可以為達自己目的而使喚的「物品」,無非是你能不能駕馭而已。
再說《三國》,我畢竟還未老,談不了太多想法。就不強答了。
我記得小學時,哥哥帶我去看電視(那個時候村裡只有幾台黑白)
我問他看什麼,他說shuihuzhuan
哥哥說應該是的!
現在想想,我被我的無知嚇到了
初讀水滸 滿眼都是快意恩仇
次讀水滸 滿眼都是血腥殺戮 小人心術 爭權奪位 濫殺無辜
三讀水滸 何為英雄 孰為好漢 唯魯智深一人爾
次讀三國 是機關算盡 你爭我奪 奈何 作了他人衣裳
再讀三國 是 馳騁一生 時不與我 是壯志未酬 華髮早生
古今多少事 皆付笑談中
少年都在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老年都在程序員精神病後遺症康復指南
推薦閱讀:
※得痔瘡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果你是《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蓋茨比,且深愛著黛西,會如何優雅地追回她?
※有什麼短篇科幻小說讓你震驚,並且念念不忘?
※如何評價李宗吾的《厚黑學》?
※有哪些讓你拍案叫絕的歷史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