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典音樂演奏會來說,在現場聆聽和在家裡聽 CD 的區別在哪裡?

回復里熱烈討論的咳嗽問題的引申:現場的氛圍,比如噪音或者觀眾不適當的鼓掌對演奏者的演奏有多大的影響?


你是個窮逼學生,你自詡為古典音樂愛好者。你的2t硬碟里塞滿了各種無損版本的交響曲,協奏曲,賦格曲,歌劇…你說你最愛大禾花,不喜歡索尼。你能把企鵝唱片指南爛熟於胸,三聯愛樂你一期不落。你會在飯桌上和別人說卡拉揚版本的貝九確實很好,但是伯恩斯坦的才是無法超越的。為了聽出更多細節,更好的欣賞音樂,你甚至花了一個月的生活費買了一個好耳機。你沉浸在音樂中,你沉浸在巴赫,馬勒,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的名曲里,沉浸在維也納,柏林,倫敦各個頂級樂團和世界一流指揮家的合作里。你很滿意,你沒有動過去現場的念頭,花幾百塊去看一場當地樂團的演出?何必呢,畢竟這裡的首席小提琴也只是世界二流的水平嘛。
直到有一天,那個你暗戀的姑娘約你一起去聽一場勃拉姆斯作品音樂會。
你決定要認真對待這次約會。你去豆瓣上關注了這次活動,記下了本場音樂會的指揮,鋼琴,首席小提琴的名字和他們的履歷,你發現其實他們還不賴。你一口氣聽完了三個版本的勃拉姆斯交響曲和鋼協作品集。你自信滿滿,你覺得這次你的睿智和品位一定能俘獲姑娘的芳心。
到了音樂會開始的那天。你和姑娘一起來到了音樂廳,票上寫著從B入口進,你找了半天只找到了F入口,面容姣好的工作人員告訴你,B 入口在樓下。
你和姑娘從一樓的B 入口走進了音樂廳,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你坐了下去,哎呦,彈性正好,比你寢室的硬木椅子舒服多了。你抬頭,看見了一排巨大的管子,你第一次直觀感受到,管風琴原來這麼大。你還注意到了實木舞台上面掛著像木偶線一樣的東西。姑娘問你那是啥,你在視頻里從來沒注意到還有這玩意兒,只能尷尬的說不知道。
樂手陸續到齊了,開始在舞台上調試自己樂器,一時間各種聲音雜亂無章的重疊在一起,你也沒在視頻和錄音里看過這一段,覺得很好笑。
音樂會開始了。你聽到了定音鼓,長號,圓號,單簧管,雙簧管,木管,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鋼琴。你覺得不一樣。這次,你不再依靠自己的耳朵去定位每個樂手的位置,因為他們就在你眼前。你看到了首席小提琴手陶醉的揉著琴弦,你看到了樂手們熟練而默契的翻樂譜,你看到了指揮狂熱的擺動著自己的手臂和身軀。
帶著耳機聽CD 時你眼前出現的那些意象,田園風光或海邊月色,全,部,消,失。你感受到了音樂里的情緒,但這種情緒並不是由聽覺輸入,轉化成視覺後再影響你的大腦。你所有的注意力似乎完美的融合了,眼中所見,耳中所聽,甚至你身上腔體和音樂的共振,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刺激著你的神經。之前聽爛了的曲子再次鮮活起來,你忘的一乾二淨,你又宛如新生。你感到窒息。

音樂會結束了。你沒有注意到姑娘一直在花痴音樂會的服務員帥哥,只是在心中不斷的告訴自己:

下次老子還要來!
哪怕只有一個人。

————————完——————————


看到這個問題,實在不能不答。
我一不學音樂,二不精通任何樂器。
但我喜歡音樂,所以無論是CD+音箱、iPhone+耳機、Hi-Fi設備,還是中外各大歌劇院音樂廳的現場,我基本都有涉獵。
所以我認為我非常有資格從一個非專業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1、沉浸
先不談任何技術性問題,但從聆聽的角度,我認為聽現場最大的優勢,在於現場的那段時間,你是專心沉浸於音樂的。
這一點,對於欣賞古典音樂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一部完整的交響樂作品,長度通常在半個小時以上;哪怕是協奏、重奏,也往往不會少於20分鐘。在家裡聆聽,無論是多麼好的錄音,多麼高保真的設備,這連續沉浸的時間,卻是無法保證的。
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著書,一邊隨時擔心著家裡貓咪又在上躥下跳,常常連音樂進行到第幾樂章都記不得了,在這種情況下,也難怪體會不到音樂的精髓。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音樂是情緒的藝術,這一切都要以沉浸為前提。
而現場則不同,所有人都是來聽音樂的,不提什麼聲場、層次感、樂團的好壞,但是氛圍上,完勝Hi-Fi。
更為關鍵的是,這整段的時間,是完全屬於音樂的,連上廁所都要服從組織安排。
@茉茉 有提到,在現場會激動的渾身發抖,在家裡沒有這種感覺,我想最根本的原因,便是這沉浸二字吧。

2、觀眾
有人說聽現場有人咳嗽、有人打噴嚏等等,會影響聽音樂的氛圍。
個人觀點,如果你真是去享受音樂的,這根本不是回事兒。甚至大部分情況下,你根本就不會注意到有人咳嗽。
關於這點,我在另一個問題 為什麼古典音樂會的時候會有此起彼伏的咳嗽? 這其中有什麼樣的一種機制?如何避免? 中也有所涉及,誰沒有個大病小災,互相體諒一下也就過去了。如果有咳嗽的很厲害的人,工作人員也自會請他離開現場。
再者說了,在家聽CD就沒有干擾了么?門口的狗吠、鄰居小孩的吵鬧……這些不都是干擾么?
就算家裡隔音效果天衣無縫,CD裡面就沒有干擾了么?
除了專門的錄音,哪張CD裡面沒有幾聲咳嗽?在家裡聽咳嗽就不影響心情了么?

再然後,針對的是有人提到的,所謂「中國聽眾素質低」的問題。
這一點,我實在無法贊同!
世界上數得上的音樂廳歌劇院,我應該也去過不少,我可以自豪的說,咱們中國聽眾的素質,哪怕算不一流,也至少是中上的。
我們觀眾會犯的錯誤,老外一樣會犯,比方說老生長談的樂章間鼓掌、小孩兒聽音樂半道兒大哭之類……
還有誰說的外國聽音樂非得西裝革履才行!穿個短褲人字拖就進音樂廳的我見的也不少。
實際上,我們的觀眾對於古典音樂的態度,反倒較之西方人認真很多。
在國外任何一個音樂廳,我都沒有見過有工作人員舉著一個上書「不要拍照」的小牌兒提示觀眾,也沒有見過哪裡有提示說「樂章間請不要鼓掌」。你可以說這是因為我們聽眾的音樂素養不夠,那又如何,那本來就不是我們的東西啊,所以我們虛心學習又有啥錯?
所以,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如今在我國,其它地方我不敢說,至少魔都、帝都這些地方,聽現場的水平是相當有保障的

3、現場感
在這一部分,我要說的是,有些感覺,是你不在現場,絕對感受不到的!
最有代表性的,管風琴,如果不是在空曠肅穆的教堂中,你如何能感覺那威壓的你喘不動氣的宏大的音流?「來自上帝的聲音」,是用錢和器材能夠換來的嗎?
布拉格高堡整點的音樂鐘聲、慕尼黑十月節大棚里的巴伐利亞民歌……這些可以有錄音,但是錄音能傳達的感覺,又能有多少呢?
再者,是我在在未來的某一天,會不會所有音符的排列組合方式都被用完,導致樂曲無法更新? 這個問題中提到的,音樂絕不是「音符的排列組合」,音樂是人演奏的,有自己的情緒,有自己的生命。每一次演奏,對於音樂來說都是一次重生,而現場的氛圍,就是音樂的衣妝。
所以,聽現場,哪怕是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情景下,也會有決然不同的體會。這樣的經歷多了,恩,肯定會上癮的。、
最後,是現場的歷史感。
至少我認為,如果不去了解作曲家的生平經歷、作品的歷史、當地的風土民情、歷史文化等等,是很難深刻理解這些音樂的精髓的。
而這些,讀萬卷書,也不如實地去走上一遭。
所以我去愛森納赫尋訪巴赫、去魏瑪尋找李斯特,去萊比錫尋找舒曼,去維也納尋找莫扎特,去沃爾塔瓦河畔緬懷德沃夏克和斯美塔那……
因為在這些地方,能夠聽到任何錄音中都找不到的,接近於那個時代的演奏。
畢竟,巴赫那時候用過的樂器已經不起一次搬運的折騰,而他的家修建的時候也不會考慮為幾百年後「一次高質量錄音「做準備;
畢竟,我們都聽說過舒曼和他的妻子經常會在家中舉行演奏會,那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氛圍,YY再多,也不如實地感受一下,不是么?

4、行業的發展
再說點音樂之外的東西。
養一個交響樂團,要比養一個歌手複雜太多,成本也要高太多。
在沒有錄音前,也不存在這個爭議。要聽音樂,你只能去現場。
現在不一樣了,你在家就可以聆聽世界上最好的指揮最好的樂團演奏的最好版本的音樂,花上幾百大洋聽現場……似乎不怎麼划算。
我得承認,錄音是有其優勢的,比方說獲取成本低,比方說可以反覆聆聽,比方說不用特意安排時間,啥時候興緻來了就可以聽上一曲……
但有條件的話,看過我前面講的那麼多現場的優勢以後,還是去現場吧,哪怕只是為了支持一下我們喜愛的音樂,支持一下那些藝術家,支持一下這種藝術形式,讓它能夠更好的傳承下去
不要提什麼樂團的水平、觀眾的素質云云。至少在我看來,我們國家拿得上檯面的交響樂團的水平都是很高的,聽他們的現場都是有保障的。反正至少我是聽不出他們的演奏有哪裡遜於所謂的「世界一流」。
話又說回來,這似乎是我杞人憂天了,至少在魔都和帝都,不管是什麼音樂會,基本都是滿場的,一票難求那是經常的,黃牛也是非常猖狂的。
那啥,上海4月18號那場天鵝湖,誰能給搞到便宜點兒的票啊?

———————2014年4月3日—————————————————

這裡略跑一下題,針對現在排名最高的 @楊四院 回答,以及 @高思奇、 @瀟湘竹女 提到的「錢的問題」這點,寫一下我上大學時候的經歷。
我不是什麼高帥富,所謂「苦逼學生」的時候,我也有過。
在VeryCD上搞幾個硬碟的APE、去街邊小店淘打口CD……這些日子我全經歷過。
那時候我一個月的生活費也剛夠溫飽,跟弟兄們胡吃海喝幾頓也就叮噹響了,但我還是會去聽音樂會,雖然每聽一次都相當於破產。
所以那時我絕對不會帶妹子去,因為那意味著我要買兩張票,我連我自己那一張都是勒緊褲腰帶買的!
在家門口聽,雖然緊點兒但也還算過得去。但去一次上海北京就意味著我要每天上兩個家教晚上再回宿舍寫稿子加代人寫論文……總之我能想到的掙錢方法全都用上了。
那時我咬咬牙一個月可以有一兩千進賬,但就是這樣我也還是在上海睡過廣場椅在北京網吧通過宵。

後來工作了,經濟狀況好起來了,現在在魔都,至少聽幾次音樂會已經不會讓我感到手頭拮据了,但我也還是租房子住天天擠一號線上下班,甚至連Hi-Fi都要去蹭朋友的。
去了那麼多地方,從來都是買最便宜的飛機票,做火車公交……其實我真沒有花很多錢,我只是把其他人去KTV泡吧的錢用到我的興趣上而已。

回頭想想,也恰恰是對音樂的喜愛逼著我上進,逼著我每一天都要過得更好。否則我大可以在家鄉找個舒舒服服的工作安逸一輩子,所以我感謝音樂帶給我的這一切。
說真的,如果你真的喜歡,那你不會怕付出,所有看似能阻止你的,都不過是你可以克服的困難而已!

———————————————————————————————————————————
最後,廣告時間
我的公眾號 MusicSafari
知乎專欄 竹杖芒鞋-行走的音樂 歡迎大家關注。


一個是午餐肉,一個是鮮肉,能一樣嗎?

不過,如果病豬的肉和午餐肉拿過來給我挑,那我還是吃午餐肉吧……如果質量一般的豬肉一斤給我賣個五百塊,那我還是吃午餐肉吧……

午餐肉的好處有:合格的產品,肉都是經過檢驗檢疫了的;方便,到哪裡都可以片了吃;同一個牌子一個產品的午餐肉味道幾乎是一樣的。

鮮肉的好處是,味道比午餐肉豐富太多,煎炸炒蒸燉烤燜,最主要的,還是那個鮮。但是,一來可能遇到米豬肉,豬帶絛蟲見了噁心;二來不方便,要去市場(演出場所)買,不好網購也沒法儲存;三是同一隻豬,五花肉和大腿肉也是不一樣的,池座左邊聽到的和音樂廳最後一排右邊聽到的也是不一樣的,坐在銅管前面提防著後面口水倒到自己身上的人和指揮聽到的也是不一樣的。


在家聽CD,你是一個receiver;在音樂廳聆聽現場,你是一個participant
現場的奇妙在於,下面的幾個小節並未開始,這段處於未來的音樂蘊含著無窮的可能性
你看著定音鼓那邊已經舉起了鼓槌,老爺子顫顫巍巍的,不由擔心馬上的fff是不是能敲得足夠震撼;你覺得照著第一樂章的表現,第四樂章可能會更加激進,於是目光轉向左手邊的小提,看著大夥的琴弓搭在C弦上,心中暗暗期待;樂聲響起,你發現其實bass的聲音更突出,座椅的扶手都微微振動起來,厚重的聲波不斷衝擊著你的耳膜;那邊輪到長笛的聲音出來了,悠遠明亮,你從沒想到在偌大的音樂廳里,只要一支小小的長笛就能激蕩起如此美妙的樂音;最後幾拍結束,指揮收住樂隊,你激動地站起來,喊出人生中第一句「bravo」,巴掌拍得啪啪響;其實你平常是個挺羞澀的人,在隊伍中從不會主動出頭冒尖,遇到不熟悉的女孩子說話都打結,上台演講更是雙腿發顫;你發現周圍起身的人其實很少,但這次的你突然很倔強,站得筆直,每一次鼓掌都努力發出最大音量;鄰座的小情侶斜歪著頭望了你一眼,他們覺著這人還挺虔誠的,接著開始討論回家的路上是不是要買半個西瓜,兩人耳語間指揮已經返場了多次,他們似乎並不在意,更不會發現隔壁這個人眼中閃閃發亮的東西。


很多回答者並不是真的來聽音樂的,好吧,作為一種觀點,有他們自己的道理。而在我看來,其實那對真聽音樂的人來說沒有幫助。

我想說說我的觀點:音樂廳本身是一個巨大的音響,音樂廳的形狀,建築的材質,演出台的位置擺放設計,等等各種因素都會對音質造成影響。對普通人來說,無論你有什麼樣的音響設備,這個設備都不可能比音樂廳更大。

換句話說就是:一個經過良好設計與調教的音樂廳,理應輸出比家庭音響更好的音效,這就是現場的價值

當然,很可惜,以上這一點並非對所有音樂廳都是事實。我理解題主的意思,想必題主見過太多的不靠譜的音樂廳,這種不靠譜音樂廳的數量,其實比知乎大牛們想像的要多,尤其在非一線城市。

所以我最後必須增加一句:在一個音響平庸,設計與調教糟糕的音樂廳聽現場,真的不如自己在家聽CD

——當然,那種平庸的音樂廳的現場是否沒有價值?有價值,那種音樂廳是給沒有能力布置靠譜的家庭音響的人準備的。畢竟不是每個人的家庭音響設備都真的能夠很好的欣賞音樂。


家裡聽CD就像超市的速凍餃子,包裝很好,可以讓你嘗到天南海北各種味道。

現場音樂會像過年家裡包的團圓餃子,有時沒有那麼多口味,但是熱鬧團圓和熱氣騰騰的溫情是沒法替代的。

CD中的演繹很多時候比現場更加準確和精湛。但是舞台上表演者和觀眾對藝術再創作的時候,那種美妙感覺會瀰漫在空氣里。
Artur Rubinstein在一次採訪中說,希望那些穿著拖鞋在家懶懶聽音樂的人,到音樂會來感受現場的氣氛 ,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


這位師兄您好!請允許我回答您的問題,其實。CD是沒有真正的無損音頻的哦,而且你買CD最好買國外公司的CD,比如:【DG】【迪卡】【EMI】【索尼】【維京】【拿索斯】這類的。千萬不要去買國內公司的CD,那些CD非常便宜,音質差得嚇人哦。一些國內公司3CD套裝最多才幾十元,而國外公司的2CD最少可能要上百。特別是【迪卡】的。很貴,音質非常非常好的哦。CD是沒有無損的,大家說的無損CD實際上應該說成【接近無損】的CD才對的哦。真正無損的音樂,那就是現場的,比如交響樂團的弦樂器中的【低音提琴】,在現場才能聽出那種沉重的重低音,在音響是聽不出的,比如【巴松管】在現場才聽得到聲音,你經常聽音響,也許有發現這個問題吧,音響里的【巴松管】聲音非常弱,除非有些曲子【巴松管】比較明顯,比如【柴可夫斯基】的【四隻小天鵝】那個比較明顯,還有【莫扎特】的【安魂曲】第一首的【巴松管】也比較明顯,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祖國進行曲】很難聽到【巴松管】的聲音。再來說【長號】,【長號】在音響中無法聽到那種【啦啦啦】的聲音,在音響里也非常不響亮,如果你在現場聽【銅管樂器】的聲音,是響得嚇人的。我就非常了解,我是吹【長號】的,【長號】有多響你知道嗎?特別是【強奏】,聲音驚天動地的。在【銅管樂器】中的【小號】【圓號】【長號】【低音號】四種樂器中,【長號】是最響亮的。【圓號】聲音最暗。所以你在音響中聽的【銅管樂】聲部沒有那個【啦啦啦】的聲音就是這個回事了,在現場則非常明顯。【西洋管弦樂器】的所有樂器我都試奏過,因為我是交響樂團的實習指揮師,我正想學【低音提琴】。還沒買,無論是誰,剛開始去按【低音提琴】的弦是按不下的,【低音提琴】不像【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的弦能按得下,除了【低音提琴】,其他三種弦器的弦不用學就能按下去,【低音提琴】先別說演奏,單純按弦就得學幾個月才能按得下去。我學的【長號】是四種銅管樂器中最難的,因為【小號】【低音號】【圓號】都是按鍵的,唯獨【長號】是靠拉管伸縮來調節音的高低的。簡單的說就是靠感覺來定音的。所以建議你多去交響樂團聽音樂,比你在家裡聽音響好多了哦。感謝您允許我回答您的問題。謝謝哦!


呂克·貝松說過,「在電影院看電影,就像吻一個姑娘;回家看影碟,充其量就是吻姑娘的照片」。我想這個說法也適用於這個問題吧。


在家是你聽音樂,現場是音樂在聽你 —— 充滿音樂的巨大空間,你是渺小的。


女朋友和手的區別。


現場是欣賞音樂,聽CD是學習音樂


首先,家裡器材再好也很難完全還原現場的信息,雖然還原現場是HIFI的目標,之不過這個目標很難達到。
其次,CD和現場都有其不可取代性,比如有些已經離世的藝術家,你永遠都不可能再聽到他的現場了。

至於說到去聽現場的優勢,我在北京地鐵里邂逅過Abbado~聽杜達梅爾帶二百人玩馬一的時候被震酥在座位上~去看柏林愛樂的時候,那動作整齊劃一的弦樂聲部更是一種視覺享受!這些都是你聆聽唱片不可能有的經歷!

Abbado從地鐵站出來~


現場無法重新再來過,無法快進後退,無法重複,它是彼時彼刻控制時間和空間的魔法師,就像一個真正的吻和影像的差別。


在現場,你能看到音樂家長什麼樣,姿勢難看不難看。能成爲一個更好的音響發燒友。能知道 Richard Strauss《英雄的生涯》裏有一段銅管樂手是真的跑到後臺吹,營造聲音來自遠方的效果。能知道 Alice Sara Ott 是光腳上台。能找音樂家在你的 CD 上簽名。能看看女神是不是見光死。

如果是在國外的話,應該還有不少機會認識一些有錢又不土氣的老頭,或是「Thirtyish academic wishes to meet woman who"s interested in Mozart, James Joyce, and sodomy.」

在家裏聽 CD / MP3,你能把音樂直接灌進心裡——不管用什麼器材。


層次感~個人認為這是現場聆聽古典音樂和cd,lp或者各種無損技術數字古典音樂最大的區別。

現場中,幾十件樂器的聲音由四面八方匯合於你的座位,多個聲音疊加在一起,組合成一部有厚度的作品,而cd等,缺乏的就是這種聲響上的厚度,或者說,層次感。

所以,在我看來,現場演出和cd等現代音響手段的關係就像真實的風景和相片一樣,再壯麗巍峨的風光,無論用什麼樣高端的攝影器材記錄下來,都永遠只是一張單薄的,平面的照片。


在現場沒法倒帶和快進


擼管和做愛的區別。


這麼說吧,曾經我用蘋果原裝那種耳機配iPod聽百度上下載的古典樂,覺得很享受。。。

但自從有一天我去琴台音樂廳聽了一場交響樂會,回來再用那套東西聽古典樂就根本無法忍受了。

從那次我才開始理解買特貴的耳機的行為,才開始試著找無損格式的音樂,但是那種身臨其境的震撼是耳機和CD難以達到的


作為一個在倫敦經常一個人去聽音樂會的妹子來談談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吧,在這裡可以買到5胖子和7胖子兩種價格的學生票,預定時間早的話位置還不錯,而且如果全場沒有坐滿的時候大家還可以找個合適的時機換個前排的好位置......o(╯□╰)o.......


作為一個對文化生活非常饑渴的窮學生,一開始我也接受不了這裡高昂的音樂劇,芭蕾舞劇和音樂會票價,音樂會票價相對而言其實還更可以接受一點,畢竟其座位不像歌劇舞劇音樂劇這種觀賞性較強的演出需要講究視線,而且最關鍵的是有學生票的存在。但便宜的學生票的代價就是位置不一定好,還記得有個非常高貴冷艷的男生跟我說,去聽音樂會的位置一定要好,否則還不如聽CD..........


但細思想來,對於一個真的很喜歡古典音樂的人來說,看見喜歡的作曲家的作品上演,喜歡的演奏家來巡演,有學生票的話還是很想抽個空閑晚上去聽一聽。比如在這裡聽過Steven Isserlis大神本尊演奏埃爾加的大提琴協奏,還是覺得各種值得一去吖~ 而且就像很多之前的幾個高票回答說的,那種現場感是在家放CD所無法比擬的,而且在那個黑暗的環境下,你的注意力將會高度集中,完全不被其他手頭的事情所分散打擾。


得承認現在的自己是一個很浮躁的人,再也沒有初高中那種熱情去淘好多好多喜歡的古典音樂的碟,課業很緊且忙於生計奔波,出門在外別說是好音質的CD的條件了,幹活的時候打開蝦米聽會勃拉姆斯或許已經是一種極大的安慰。而現場去聽音樂會正好是一個給自己放鬆心情的機會,像是去開啟一段短暫的旅行。在高大上的音樂廳里無論是聽交響樂,室內樂還是獨奏,都會帶著一種敬畏的心理吧。

來兩張自己拍的圖.......

Celebrating J.S. Bach in Milton Court Concert Hall. 兩張一張是上半場,一張是下半場。


是Academy of
Ancient Music四十周年季慶祝巴赫的一場演奏。真的是第一次鼓起勇氣在這種場合拍照,在演奏的時候不能拍也不敢拍,這裡的人們聽音樂時都太專註了,感覺那一點點相機的對焦聲音對旁人而言都是一種嚴重的打擾和不尊重,所以就只能一曲所有樂章都結束了趁著大家鼓掌趕緊拍下兩張....


5胖子的學生票坐在側面二樓Circle第一排(第一次坐離舞台那麼近的窮逼學生真是激動的內牛滿面o(╯□╰)o)。 第一次現場如此近距離看見真人演奏大鍵琴,聽見了大鍵琴的聲音,整場演奏都讓人置身於典雅的巴洛克的氛圍之中,這種興奮之情肯定是聽CD完全不能帶給你的。


有條件的話,堅持忙裡偷閒去聽現場的音樂會,對我而言,會變成一種習慣吧......


算是學了半吊子錄音。來扯一下。
任何的 錄音 混音 等等把聲音記錄下來,修飾完善的手段,都會導致極大的失真(沒聽過多少音樂的話,可能你會聽不出來)。
我們在錄音,混音的過程中,只能調整聲音,讓他在失真的情況下,盡量聽起來好聽一些,盡量聽起來接近原本的聲音。乃至於我們會讓他變得「有個性」,來繞開失真的問題。
但這只是個理想,永遠不可能。


推薦閱讀:

聲壓級和人的聽感成線性正相關么?

TAG:古典音樂 | 音樂會 | 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