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小提琴最難的是什麼?


謝邀。

最難的是:初期完全「不合理」的投入和收穫比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不是雞湯!這不是雞湯!這不是雞湯!這是非常客觀的問題。)

說的具體一點:
儘管所有樂器初學進度都不快,但是小提琴(二胡一類同)的這個比例是很誇張的。比起鋼琴和吉他一上手基本能有較為穩定的音色(就是發出該有的聲音)來說,小提琴光是發出正常的、足以辨認的音色,就已經用盡全力了......

吉他可以「自學三月通」(不是黑),小提琴三個月......

至於另一個大難點:自我突破瓶頸、找到藝術靈魂達到人琴合一,這對所有樂器甚至其他所有領域來說,也是都存在的。

就像你看了100篇腹肌馬甲線人魚線教程帖,激情滿滿準備開練,然後掀開衣服看到自己的小肚子。
如果是練鋼琴,那麼你的小肚子用力憋一憋,咦好像身材還不錯的樣子!就算啥也不會,任誰坐在鋼琴前叮叮咚咚一番,自己也覺得開心。
小提琴就殘酷多了。你可能是因為被卡農、天空之城之類深深吸,然而當你面對一把琴一支弓,你甚至連像樣的協調的姿勢都擺不出來。然後你固執的拉下第一弓.......你在逗我?確定卡農是用這玩意拉出來的?

小提琴一開始的一兩年是最辛苦的,不是指練習的辛苦,而是「心累」,這一段時間是非常難熬的。我見過的大部分學員(包括我自己),對小提琴的決心和新鮮度保持時間不會超過3個月(甚至這個時長已經算非常不錯了)。面對長時間的吱吱嘎嘎,很少有人能接受。或者心態好的,覺得有進步就是好的,然後就會被身邊的人嘲諷,你這鋸木頭這麼久還這麼難聽呢。我常開玩笑說,你小提琴要是學好了,趕緊買點禮物給你舍友、鄰居送點吧,這些年苦了他們了......

目測知乎上絕大多數提問過小提琴相關問題的初學觀望者,都邁不過這道坎。簡單來說,大多數學小提琴學得久學得好的之所以能邁過這,基本上屬於從小學起,這一關是由家長和老師手把手拉?拖?逼?過來的。知乎上的盆友們,大多數「爸媽已經打不過你了」。

所以我反覆的告訴他們,如果你準備/想學學小提琴,一定要先做好心理準備。學小提琴像種一盆花,一開始你只能面對臟髒的泥土,為了你想像中的那朵小花,你要每天堅持澆水,你要等她。因為不論是泥土還是枝葉,那都是她,能讓她煥發新生命的只有你。
但很可惜,大家都期望澆上兩天水,就能長出新芽。抱歉,小提琴這盆花長得慢,非常慢。於是很多人不願意再面對黑漆漆的土,「我沒什麼天分」」沒時間練呀太忙了「」我那老師不好根本不不會教「,然後連著盆子一塊扔了。


其實學小提琴的投入和收穫比始終都不會太高,反而在初期還勉強算是高的了。當學琴一切基礎打好,距離下一步的質變,你需要累積更加誇張的努力和練習,也算是瓶頸期。真是個磨人的小妖精......

以上雖然說得很虛......但真的是苦口婆心啊!!!!
總結就是:

如果愛,請深愛(誤)...


當你開始拿起你那把小提琴,忘了她是熒幕里那個優雅的女神吧。她只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等著跟你一起努力。

===========================乾貨區=========================
很多邀請我回答的小提琴方面的問題我都沒有答......

這裡集中處理一些基本的小問題吧~

---------------------------------------------------------
1、Q:我已經xx歲,現在學來得及嗎?
----------------------------------------------------------
類似問題還有」小時候學過x年後來荒廢了,現在拿起來來得及嗎?「」沒有任何樂理基礎,可以學嗎?「

A:go go go!!!全都燥起來!!!!這有啥好擔憂的!!!都給我練起來!
我實在想不到什麼理由要說不啊?你要知道很多甚至比你更小白的人已經成功了哦~
至於那種多年後準備重拾小提琴的,我簡直要敬酒了......你這就是多年後再遇初戀啊......你有基礎又心動,當然趕快拿下啦!而且現在的你比小時候更聰明更懂得分配時間和目標,會更有效率的~

問這類問題的大多是上班族或大學生
如果小時候有過基礎,那麼你已經克服了我上面所說的最苦逼的階段。上班族雖然時間不多,但只要保證穩定的練琴頻率和良好的練琴習慣,進步空間是非常大的。有基礎的,找找自己喜歡的風格和曲目,耐心的一點點攻克,盡情享受小提琴帶給你的無壓力的愉悅吧~不推薦自學,有基礎的自學更容易想當然,錯了都不知道。不找老師的那叫練琴拉琴,不叫學琴。

至於沒有基礎的同學,「活到老學到老」聽過嗎?如果你決定來學琴,那麼你已經比大多數還沒開始就在評估收益期限的人要棒的多了。沒什麼好擔心的,因為不管你學的快還是慢,你都在學習都在收穫。成人學琴沒有壓力和包袱,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是沒有足夠的驅動力和監督,很容易陷入瓶頸導致磨蹭、半途而廢;好處就是,可以自由的享受自律、自我充實的感覺,以及享受真正美好純粹的音樂世界~更不推薦自學,因為你學不了......學出來也是錯的......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教過很多成人學生,他們的學習進度非常理想。再加之成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審美,所以他們的學習往往更能把控自己的方向。但糟就糟在練習方面太鬆散,抱著僥倖心理企圖「不知不覺」的進步......雖然我很理解這種情況,但給即將入坑的小夥伴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打預防針:
一定要多多多練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另:建議一切沒有基礎的同學找個好老師,有個好同伴更好啦。可以慢慢地練慢慢地學,但千萬不要放棄呀T T
「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
2、Q:x個月/x年可以學會小提琴嗎?(其他樂器同)
--------------------------------------------------------
A:這類問題在知乎上被吊打的也已經夠了,我就不再噴了。問題不在你所說的時間究竟夠不夠用,而是你在學琴之初就設定了/試圖設定期限。從大家所提問的時間看來,真的太貪心了......認真的小提琴學習請以年為單位好嗎~而且小提琴里」學會「這個概念是在太虛了......

--------------------------------------
3、Q:小朋友學琴的問題
--------------------------------------

A:對於小朋友學琴練琴呢,只提兩個建議:
(1)家長請不要只是充當監工的角色,要陪伴、引導。如果你想說我啥也不懂咋個引導,來來來告訴你我的想法。你可以多給孩子聽音樂,帶他看音樂會,給他鼓勵和稱讚,這對於初學枯燥期來說實在太重要了。你要讓孩子覺得,生活中多了一樣可以給自己帶來樂趣的愛好,而不是媽媽又給我報了一個補習班。大部分的孩子只要度過了枯燥期,基本上都可以長久的堅持下去,達到比較穩定的水平。相反正是很多孩子在這一時期得不到鼓勵和重視,甚至費力不討好的被嫌棄、吐槽,才會越來越厭惡學琴練琴。同時,小時候培養的音樂品味、審美(可能沒有這麼誇張,就當成是「樂感」吧),對將來他在音樂、藝術方面的質變,是不可少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孩子變成一個自己心中的小琴手,而不是練琴機器,請為他多投入一點,長大以後他會感謝你的。

(2)練琴最重要的是:養成好習慣讓孩子進行有規律的練習,這對小提琴學習,甚至將來一切學習來說都是萬能的法則!孩子自己是不會有「養成習慣」的概念的,這就需要家長跟小提琴老師保持良好溝通,並給小朋友適當的鼓勵和指導啦。好的練琴習慣能更快地讓小提琴融入他的生活,不合理的練琴習慣會讓孩子一天比一天更討厭這個東西。具體請跟孩子的小提琴老師溝通。

其實我很開心看到,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為了小孩,試著更加了解小提琴,試著融入孩子的學琴生活。這樣很美好,小朋友會越來越喜歡小提琴,也會越來越喜歡你~當然前提是你的做法跟態度是合適的。:)

最後插播一條血淚:如果你的小孩在學小提琴,請不要老是嫌棄老師教琴的進度......小提琴的進度在外行看來實在是太蛋疼了......打好基礎很重要!
所以如果琴行或學校舉行音樂會,同樣學了三個月別的學鋼琴的同學可以上台叮叮噹噹彈個兒歌的時候,你的小孩可能依然在吱吱嘎嘎......這時候請保持良好的心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說起我都心塞......)
以上建議不適用於溝通沒耐心霸道總裁型、目標僅為多考幾級高考加分型家長。小朋友可能會被你們逼死......

先貼了幾個人氣最高的問題,有其他問題歡迎評論或私信提出探討。


最後秀個恩愛


會持續不間斷更新QA。
=====================再割===================
最開心的就是別人看到我的回答,留下一句,「本來已經丟了很多年,看完這個又想撿回來了」啦!
希望大家都能再「重逢初戀」~


現代的家庭里多數都讓孩子從小培養特長,尤其是在音樂方面,讓孩子用音樂來產生美感。就數不清的各種樂器來講,小提琴多受到大家的喜愛。而對於提琴使用者來說,琴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那要從哪方面來鑒別提琴品質的好壞呢?我們就小提琴的選購介紹如下:

1.音響包括聲音和音色。要求音色純凈、清晰、悅耳、音量大、高銀明亮、低銀深厚而不悶,四條弦聲音勻衡,共鳴時間長。

2.顏色這沒有統一標準。多為紅色,紅棕色,金黃色,黃色等,但均應要求美觀悅目而不褪顏色,表面光滑清潔,不含雜質。

3.琴頭要和背板花紋相同;提琴指板要求與琴頭膠合得好而且平直;琴身要正直不偏歪,左右勻稱。

4.面板要求文理正直,左右弧度一致,而背板要求花紋美觀,密度適宜,紋理對稱;整板或兩板合起的都可以;左右弧度對稱。

5.提琴兩「F」孔要求大小一致,長短相同, 中間尖口一樣;兩孔左右對稱。而弦軸孔要求與弦軸傾斜一致,吻合。

6.黑白線要求曲線自然,不折斷,接頭看不出來;琴角黑白線要有蜂針。

7.馬子要求紋理好,雕刻細緻,左右對稱;馬腳與面板弧度吻合。

如何挑選一把小提琴?可點擊查看全文


其實小提琴最難的是運弓和音準,不過一下主要談更難的運弓,因為幾點:
1.拿弓子的手法沒有絕對!!
怎麼拿弓子其實並沒有一個非常細節化的完全標準,大致上的拿弓子手法外行看上去一樣,可是其實每個人都不一樣。可是細節十分重要,這個時候好老師和爛老師的作用就立竿見影了。如果你的老師只是單純的給你一個模板讓你不顧一切,照著作就是了,那麼恭喜你,你的老師不適合教琴。弓子每個手指的位置,作用,可以控制什麼,手腕的轉動,胳膊的彎曲,都很重要,每一個拆出來講都能寫一篇。經常能看到已經學琴好多年,甚至在半職業的舞台上,弓法依然奇奇怪怪的人。(我自己都不敢保證自己弓法接近90%的標準)
2. 更高級一點的技巧:弓子靠近指板,和弓子靠近琴碼,可以製造不一樣的音響效果,這一點好多人不知道。
3. 再高級一點:弓子的鬆緊調試跟隨你演奏的曲目和琴碼的弧度要求而變化,這一點大部分人無視了。
4. 最基礎的知識:弓子其實不需要你來「拿」,也就是你的手其實幾乎不需要用力的,不需要施力。

接下來放幾張對比圖,這是我的持弓方法(錯誤的):

錯誤在哪裡呢,第三個手指僵直,整隻手不夠放鬆,手指之間間距略大。大拇指略微太靠前。以前表演的時候容易出現這種錯誤因為人會緊張。當然,原因是因為演奏需要,我得手需要把弓子拿走離開琴弦,手的受力較大,正好拿出來做負面教材,其實演奏時弓子的重量完全應該在琴弦上,手是完全放鬆的。

錯誤在哪裡呢,第三個手指僵直,整隻手不夠放鬆,手指之間間距略大。大拇指略微太靠前。以前表演的時候容易出現這種錯誤因為人會緊張。當然,原因是因為演奏需要,我得手需要把弓子拿走離開琴弦,手的受力較大,正好拿出來做負面教材,其實演奏時弓子的重量完全應該在琴弦上,手是完全放鬆的。


(像上面,就是我另一個表演,但是手是放鬆的,因為弓子在琴弦上)
放一個我最喜歡的小提琴家 Pearlman持弓方法:


這裡小拇指懸空不是錯誤,小拇指在行弓到底的時候作用比較大,因為它要平衡整個弓子的重量,而當走弓走到頭的時
候,為了手腕放鬆,重量集中在第一跟手指跟大拇指,而且為了方便伸展胳膊,小拇指自然放鬆。
當然pearlman手指特別粗壯有力,所以他習慣性不喜歡用小拇指,弓法的難掌握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存在很多個人因素,每個人喜好也不同,沒有所謂的絕對。

再看小提琴教父Isaac stern:

手十分放鬆,整個弓子的重量歇息在弦上,手指只負責縱向和橫向移動,必要時減少和施加一點點力量。

手十分放鬆,整個弓子的重量歇息在弦上,手指只負責縱向和橫向移動,必要時減少和施加一點點力量。

弓子在行駛中有旋轉,初學者普遍認為弓子的面積全都在琴上比較好,這是錯誤的。為什麼小提琴提倡一對一教學,因為小提琴這個樂器,不管是入門,還是高級,大課都教不好,因為細節太多太繁瑣,是最難的樂器之一。而且小提琴演奏之中有好多不親自示範,不手把手教好久的話,就出不來的習慣。這些習慣從根本上分別了職業,和非職業。一個初學者用一個星期練就的壞毛病,可能需要日後2年的時間來修補。

而至於怎麼練,太複雜了在這裡說也說不清,需要的話要示範才可以。簡單來講練習空弦,照著鏡子,記住弓子必須全部拉開,從頭到尾,盡量保持直線,手腕不應該有多餘動作,手指放鬆,去尋找弓子在哪個狀態下,哪個手指應該受力,哪個不應該,然後嘗試偶爾拿掉一跟手指看看還能不能穩住弓子,最重要的其實只需要大拇指,小拇指,和食指,中間兩個初學者沒有太多用處。練習很枯燥,但是是唯一的辦法。


============================還有好多其他細節,但是我發現我在知乎認真回答的問題從來沒人看,。。。。以上希望有幫助======================

修改,感謝看的人!!! 練習方法真的很難用文字隔著屏幕說清楚,請見諒。所以找個好老師真的真的很重要!!


=============================再跟新========================
如果要我講音準怎麼練習,我還真的沒有什麼可以講出來的,因為我天生有 perfect pitch,也就是說不管什麼樂器,只要你彈出一個音,不需要reference note我就可以告訴你是什麼音,到底準不準。。。。。這種技能學音樂就是一個大bug。。。。

貌似天生perfect pitch占的比例真的是10000:1,也就是說有那麼幾個萬中無一的幸運兒。
其他大部分人怎麼練音準呢? 大家可以依靠 pitch recognition。我的作曲老師,他在鋼琴上對音準的敏感度比我還要好,說實話有些時候沒有reference note,而我也已經好久不動琴的時候,很難一上來就說准,我可以很準確的說出是哪個音符,升降卻不確定。可是我的老師對於音符的敏感止於鋼琴,也就是說如果我在小提琴上拉一個不準的音,他是很難辨別的。為什麼呢?因為大量的練習使那個音的頻率深深的印在他腦海里,一旦不正確的時候就很容易分辨,但是換了一個樂器之後就沒有那麼熟悉。

天賦其實比不上勤奮,我現在已經快一年沒有動琴,而雖然耳朵還是好用,但是偶爾視唱練耳的時候我的準確度和速度已經比那些沒有perfect pitch但是每天泡在琴房的人低了。現在經常會後悔上帝給了我那麼好的樂感和耳朵,我卻沒有珍惜,也會懷念以前在舞台上,在樂隊前,在首席位置上的時候那些很美好的時光,偶爾拉起琴來,沒辦法享受,因為會很氣憤,為什麼現在手這麼生疏,為什麼雜音虛音那麼多,為什麼自己現在基本功那麼差。。。。。
偶爾會有人要跟我學琴,我一方面想教,因為這樣也可以督促自己把琴拿起來練習,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已經沒有能力教別人了,誤人子弟。但是依然愛琴,愛音樂,愛脖子上的印記,和手指尖的繭 (練琴的人知道這些東西多煩人,哈哈哈),但是現在他們都成了我曾經是一個琴痴的證據。


堅持。

fucking so hard.

音程是音樂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創作和演奏樂曲的基本單位。在練習時突然想到算算一共要練習所多少種音程,大吃一驚:

即使是第一把位,從最低音G弦的 G3 到E弦的B5,從 minor 2nd 到 octave,算下來,升降調音程共有 540 個!

小提琴的基本功就是將這 540 個音程,非常熟練地用左手四根手指在四根弦上精準而迅速地按出來。

而這一切只是非常初步的入門。

接下來,多個把位(沿著弦迅速運動),多個 octaves(手指跨度更大),加上多種變化的節奏(從勻速變為亂速),而你的手指仍然要保持精準、迅速。

如果加上揉弦和右手運弓技巧和相互協調,還有雙弦...

而這些也只是高級基本功。

之後,你開始學習音樂情感的表達... 真正的音樂之旅剛剛開始,而在鋼琴的第一節課上,老師便會開始教你這個。


我想說什麼?

堅持在困難的領域是最佳捷徑,絕大多數人並不是因為沒有天賦而放棄,而是沒有等到發現自己原來有天賦的那一天。

自勉。


與大睿意見稍微相左。

結合我自己的經歷,認為,初學者最難的真的是運弓而不是音準
我初學的時候大概練運弓(真的是單純的運弓,就在A弦上運不拉音)運了兩個月,但是還是頗多漏洞,這個一直影響到我後幾年的練琴。也怪我當時心急心浮,就催著老師教我音階。
我用了很多年去矯正我的運弓問題,老師一直說我運弓氣太虛沒有很穩定的感覺——我不知道這麼說沒練過的人能不能體會,就是拉到弓尖的時候不穩會打滑。

再下一步的話,比較進階的就是拉出來的音色辨識度高不高,簡單點說就是能不能把每一個音都拉的很清晰。哎其實這個剛開始我也沒練好,如果要拉很快的話有的音直接就滑過去了根本聽不出來,或者有沒有雜音。這個也關乎弓運的穩不穩,所以弓真的是基本問題……

至於對於最進階,我覺得是感情。以前我練的時候老師一直說我拉的曲子沒有感情,我一直不明白什麼叫「有感情」。直到有天我和老師輪流拉了某夜曲的一部分,我才明白我拉的是多麼乾巴巴。這個不好形容,也許爐火純青處自然出真情,無關揉弦顫音用的好不好,有感情就是讓人聽得很舒服不自覺融入。

至於為什麼沒有提到音階音準——我覺得這個完全可以矯正或者練出來,音準器啦或者把一個音拉上半個小時或者練1234567練幾天,真的細微走音都可以聽出來。
至於琴 弦的質量——我承認這個也是一個影響音色的重要因素,我練到後來買了我老師用了十幾年的一把琴(雖說他用了十幾年但是由於他自己大概有四五把琴,而且他覺得我是他學生里比較靈性的就賣給我了——對不起老師我現在的水平太辜負你了……),這跟我之前用的琴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在同等琴的情況下有如上的層次進化。

我現在也還算半吊子以下的水平,算是拋磚引玉了,等高手來駁。

以上。


學小提琴。。沒有最難只有更難。。看個人條件吧,有的人天生體感好,有的人天生耳朵好~從我帶的幾個學生來看,學小提琴主要難在以下幾點:
1.姿勢
擴肩挺胸收腹這樣一個簡單的挺拔的姿勢,初學者很少能有保持住的。正確的姿勢在剛開始練琴的幾年中會一直給你帶來手臂肩膀背部的酸痛。成人的初學者,每十五分鐘左右都會堅持不住要求休息一會兒,孩子沒有自覺性,需要持續性地糾正走樣了的姿勢。這個是首先要克服困難做好的一點,有了好的姿勢才能給其他任何技巧性東西打下人體工學基礎,錯誤的姿勢會影響到各個方面的成長。
2.運弓
運弓這一點其他朋友也都說得很多了,我覺得運弓最關鍵的一點在於肌肉緊張與關節鬆弛的統一。初學者需要花上幾年或者更久的時間來體會這一點。每節課我都會不斷地提醒學生肩部放鬆肘部放鬆手腕放鬆大臂抬起給小臂及手腕更多自由的空間。運弓時候的諸多問題,例如:弓走不直,弓虛浮,換弓不流暢,無法拉出快速清晰的短音,都是由於右臂過於鬆弛或過於緊張造成的。正確的運弓方式,中心在一個「韌」字,從肩膀到指尖,有力而富有彈性。
3.左手
左手的問題沒法單純地說【音準】兩個字,因為這個不但涉及到樂感,還有左手的姿勢。指甲是一定不能留,手指一定是垂直有力地按到弦上,手指末關節要有力,一定用指腹去按弦才能保證音色。音準的問題,因人而異。但是初學者我都會給他們在琴上標好膠條,小提琴的音準,一半是靠耳朵,一半是靠對手指間距的記憶。左手一樣也是在一個「韌」字,從肩膀道之間,有力而富有彈性。這一點在揉弦的練習中會體現得尤為明顯。
4.音樂表現
這個就完全超出教師能教導的範圍了。可能會給出一點指導,對樂曲的理解方向,但是具體如何表現,真真是看個人。一個是個人的閱歷,一個就是個人情感的細膩與敏感程度。不過這個應該不在初學者的考慮範圍內,因為只有首先把音符拉好,才能把音樂拉好。
當然了,學小提琴最難的,從整體上說,那就是毅力唄。當你苦了累了絕望了的時候堅持向前,這般毅力。要相信只要用心練,終有所成。


這讓我想起了小學一年級的時光。

(這是我第一次去學琴時候的樂譜)

當時其實喜歡拉小提琴和彈吉他的人是我爸,

然後我在他各種威逼利誘的忽悠下屈服了。。

沒錯,被送去一個學校附近的琴行。

與此同時,堂妹也被叔叔送去彈鋼琴了。。

然後。。哈哈哈哈

我想說我爸媽真是自作自受,

聽了我至少兩個月的噪音…

有的小夥伴可能覺得時間好短。


那是因為 我 是 左 撇 子 啊 !

作為左撇子學起小提琴真心好太多,

特別揉弦甚麽的,簡直沒有遇到太大的障礙。

反正從那天起,我就一直拉小提琴到高二。

遺憾的是,高三以後我就幾乎沒有練過了。

主要我在整個大學期間都沒有把琴帶去,

也就假期回去的時候惡補一下手感,

然而退化得似乎有點嚴重

(前車之鑒你們看著辦吧)。

當時幼稚地想著打擾周圍人不太好,

而且家離學校遠,學理工會沒時間。

結果後來看了《四月是你的謊言》

不出所料地被熏深深地圈粉。。

真的後悔。。

當初應該一直堅持的。

堂妹的鋼琴過了6級後也沒再繼續,

大學畢業後她還去學了架子鼓,

據她自己說是受到《爆裂鼓手》的影響。

下面講正事,說到學小提琴最難的地方,我覺得主要有以下五點:


1、音準需人為控制,還需運弓的配合,對人協調性要求極高

表現:小提琴剛開始拉100%噪音,鋼琴後期很難但是大部分人當天就可以學會單手《小星星》


2、小提琴音準控制用的是左手反轉180°指按壓,而且需要揉弦、靶位的靈活切換

表現:大部分人可能不是左撇子,初次做出這種動作就已經比較困難,更不要提及其它控制指法


3、小提琴音色和節拍控制依靠右手,左手已手忙腳亂時,右手節奏和接觸位置更難以控制

表現:即便左手已正確的情況下,如果基本功不到位,右手運弓仍然容易滑跳偏移,產生噪音。


4、比起大部分樂器可以坐下優雅地演奏,小提琴需要站著,而且時間久了夾琴真的很累

表現:小提琴的整個演奏過程需要100%全身心的投入,且在初期頻繁噪音讓人難以堅持


5、小提琴學習前期極易造成的挫敗感和引發的厭煩情緒

表現:基於以上原因,小提琴前半年基本無樂趣可言,和自己想像中落差極大,與此同時學習鋼琴等樂器的小夥伴卻已經享受到了自己「演繹」出的音樂帶來的樂趣,對比之下相形見絀,容易備受打擊。

說起來前半年真的要特別感謝爸媽的支持鼓勵和堂妹的不吹不黑,

要不然真不知道會不會半途而廢,hhhh

在這裡我要鼓(ci)勵(ji)一下正在填坑路上的

小提琴少女/少年


有時間去看看《四月是你的謊言》,

小提琴一旦半途而廢可就沒機會聽到自己演繹的最美妙的音樂了哦,

那種晴天雨天都不一樣的「味道」的驚喜。

況且小提琴真要學好了,不說鍛煉協調大腦甚麽的,

自己拉起來也真的很舒服的,技術到了還可以表演。

我挺喜歡一個人安靜的時候拉舒曼《童年情景》之夢幻曲。

大學時候還認識了一位拉小提琴超級厲害的朋友,

畢業時她一人舉辦整場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厲害了,還是學的西班牙語,研究生階段被保送香港中文大。

所以,學小提琴難不難?

當然——難!而且開始時候是 很難。


那還學不學?

當 然 要 學。

反正這是我做過最不後悔的決定之一。

最後,放一張我以前拉琴的照片好了。

ps.某天老爸捕捉於卧室的窗檯


也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還是寫寫我的心得吧。本人是學小提琴專業的,現在在音樂學院上學,學琴至今也有七八年了。PS:我學琴比較晚,考音樂學院之前也沒學多久,心裡沒底。想著,過不了也罷。。畢竟那麼多人競爭,but,世事難料!我被錄取了!!我還記得當時跟家人喝著喝著茶,那邊的的專業老師突然來電,說我被他收了,原因貌似是說看到我很有天賦以及有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很機靈的樣子??所以選上嚕(我老師特逗):-P~咳咳。。回正題

首先我必須強調一點的是:練琴切記,勿心煩氣躁!!要堅持有耐心!!

無論你現在是入門階段,還是高級階段,這種事情都不被允許的。(我見過有些人實在拉不下去,直接摔琴的都有,太不尊重樂器了!)

從入門的說起,要我說最難的,就是左右手的配合,以及右手對聲音的控制。說到這一點,如果你現在是剛入門在拉空弦,那你就要認認真真的拉了。雖然拉空弦很容易枯燥,但是越是簡單的東西越難做到完美!而且也是為將來拉作品時打下的基礎。基礎一定要打的扎扎實實的,像打地基一樣。

拉空弦不僅僅在乎你的右手姿勢有多標準,是否弓子拉直了,碰弦了,這些都是虛的。最重要的是,你還要注意弓子的接觸點對不對,右手手肘的角度對不對,聲音夠不夠結實?夠不夠飽滿?是不是你理想的效果?等等。。這些細節如果你都做到了,你將會收穫比初學者更有用的知識,比初學者提高的更快,做不到,不好保證能拉的有多好。不吹牛。所以我認為,空弦是在基礎入門的學者來說是最困難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先看看閱讀量再寫吧。。練琴鳥~


我覺得最難的是辨別音準
我學過6年的小提琴 其實運弓 把位這些都是可以靠每天3個小時以上的練習 鍛鍊出來

很簡單的一個事實 我練了6年的琴 我左手手指的伸展度要強於右手
所以把位啊 運弓啊 這些都可以靠每日訓練到位

但是最後導致我不能學下去的原因是 我聽不出音準
其實外行是聽不出我拉的聲音不準的 但是作為專業的行家 音準絕對是導致一首曲子是否合格的第一標準 這個靠練習是很難達到的 比其他相對機械的基本功 要難多了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就從這個問題開始罷。我不敢談什麼經驗了,只是把我真實的想法告訴你。我從五歲開始學琴,跟了一位很好的老師,當時是市交響樂團的首席,老師很喜歡我,聰明,有天賦之類的字眼也聽到過不少。可是我學到初中因為課業壓力等種種原因不再去學。後來高考考藝術特長生的時候又去找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我記得清清楚楚,多可惜啊,為什麼不好好乾呢?就像一巴掌打在我的臉上。高考沒有走藝特這條路,考到了離家1000公里外的一所不錯的大學,也很多次站在台上表演節目,音準很好,但無奈手已經生了。如果有人問我你最後悔的事是什麼?我一定會告訴他,我當初沒有堅持學琴。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學琴最難的就是堅持。當你一遍一遍的拉音階,枯燥的練習曲,你覺得手不聽使喚,這個小節怎麼拉也拉不好,跟錄音怎麼合也合不上,氣急敗壞想把琴摔到盒子里發誓再也不練的時候,靜下來想一想如果你現在放棄了以後會不會像我一樣後悔。既然選擇了,就要努力做好不是嗎?且不說學成了陶冶情操之類的,就是在台上炫耀、裝逼不也更硬氣一點對么。。最後祝你學琴有成!


我覺得在不同的階段「最」難的都是不一樣的吧,讓一個琴都夾不住的初學者去考慮演奏時的感情顯然比較難也無法理解,所以我只說下在初學時可能會遇到的比較困難的地方。

  • 姿勢

這個屬於學小提琴的前戲了,每個想學小提琴的人都得先搞定這一關,姿勢中持弓和夾琴最為重要。

先說夾琴,琴應該放在哪裡?肩膀?胸大肌?胸口?臉應該朝哪個方向?正前方?琴頭方向?用腦袋的什麼位置夾住琴?下巴?臉?腮?肩墊要不要?每種路子都能找到一個用這種姿勢的大師,我們應該怎麼辦?

再說持弓,法比學派、德國學派和俄羅斯學派的持弓方式都不同,應該總有一種適合你吧?大部分老師或者是視頻教程什麼的都會告訴你先找一支筆來練習持弓姿勢,告訴你要手腕放鬆,不要捏住筆,要讓筆可以自由移動等等,然後你練習個幾天就會覺得駕輕就熟,覺得自己是個天才,隨後拿到實弓的時候練習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手一秒鐘變成九陰白骨爪。

在之前你查閱各種資料的時候有提到弓一定要拉直之類事情,在你拉的時候弓肯定會飄來飄去,這時你就會抓狂,然後會試圖去強力的控制弓的移動,最後手就變樣了……

  • 運弓(右手)

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搞定了姿勢問題,下面終於可以開始正經拉一下了。在剛開始運弓的時候你可能會遇到幾個問題:

  1. 上弓時弓毛偏向琴橋,下弓時弓毛偏向指板(運弓不直)
  2. 運弓時總會碰到其他的弦
  3. 拉出的音在~抖~

這三個問題會伴隨你很長很長的時間,至於怎麼解決在這裡就不說了,可以另行提問。

  • 音準(左手)

因為小提琴沒有像吉他一樣的格子,所以音是不是准全憑自己的耳朵來糾正,如果暫時搞不定的話可以貼一些音位的標記。

  1. 手指按哪個位置可以拉出什麼音(音準)
  2. 換指
  3. 換弦
  4. 換把

音準問題會伴隨你很長很長很長很長很長很長很長很長很長的時間,每天都要保證充分的練習時間。


基本上我覺得初學者能遇到最困難的問題就是這些了,其中有一些問題是必須要馬上解決的,不然會影響下一步練習的,有一部分是終身都要練習的。

祝好運:)


初學者 tips:
Q:為什麼我的琴拉不響?
A:新琴弓要擦松香才能拉響。

Q:鋸木頭一般的聲音擾民怎麼辦?
A:弱音器或使用電小提琴可以拯救你的鄰居。

Q:小提琴音不準耳朵又聽不出來怎麼辦?
A:調音器可以拯救你,不過練習自己的耳朵才是最靠譜的。

Q:為什麼我從網路上買來的新琴沒有琴橋?
A:為了防止運輸過程中的顛簸導致琴弦斷掉,一般琴橋都是拆下來夾在琴上的,需要自己安裝,這個很簡單,可以自己試試看,如果實在搞不定的話可以去你家周圍的琴行求幫助。


貌似忘記說了是左右手的配合

本人小提琴愛好者一枚,從5歲開始學起(貌似大部分都是這時候開始學,因為好打基礎)之後和大家一樣開始考級,記得當時最難考的是音協(不知道現在是不是)十級拿了個5分特別高興,算是小提琴真正入門了(畢竟都是業餘考級),之後跟著老師練了好多曲子,走過表演,考大學時就不學了,自己偶爾練練曲子,當時只是當成一種愛好,並沒覺得什麼,可現在每當再拿起小提琴,架起陌生又熟悉的姿勢時,悔恨感不自覺湧出,沒有那個水平了,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有點說遠了,說說正題吧。 個人感覺小提琴左右手的配合是最難的,我倒不是說音準運弓不重要,大家都是從拉空弦過來的,這是運弓的基礎,音階里雙音一定要練好,三六八十都要練,現在發現好多人都不注重十度不知道是為什麼,手指都是夠長的為什麼不練我很納悶,因為難度上來時(從十級開始)就陸陸續續開始出現十度了,所以音階要練好,左手的音準這個是長時間練出的結果,記得當時自己能達到看著譜子手指就能直接按到對應位置上,像條件反射一樣不用拉出那個音就能找到,還有揉弦最好腕動臂動都掌握好,不要只會一個,運弓方面一定要用好腕力和弓子本身的彈力,弓毛的鬆緊程度要掌握好,基礎打好才能有左右手的配合。
其他的部分幾位網友說的都是很詳細的,我就不多說了。
愛好者們都應該練過流浪者之歌這首曲子吧,後面的炫技就是特別典型的左右手配合,建議練練帕格尼尼24首隨想,那個是對配合更好深的詮釋,個人比較喜歡鐘這首曲子,也是對技術要求比較高的,說點番外話,當時從老師那裡發現了上帝保佑國王和我心惆悵曲譜,一直以為是多人的配合,從沒想到琴居然能這麼練,練了一段手各種抽筋也不盡如人意,果斷放棄,還有那些經常拿小提琴跟鋼琴難度比較的,兩種根本不同的樂器怎麼比嘛,如果非要說的話,還是支持小提琴難度大一些。
最後希望每個愛好小提琴的人都能堅持下去,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具體的技巧就不說了,其他牛人已經介紹得很詳細了,最難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音樂中。技巧之外,學琴最難的是找一個負責任的好老師+個人的堅持。我在小學是藝術班的學生,班裡一般的學生學的都是小提琴,但是到了中學只有不到十個人仍然繼續學琴練琴,到了高中畢業全班就只剩我一個人還在堅持了。在學音樂的路上沒有捷徑。


謝邀,占坑,考完研答。
=============我老王又回來了=============
最難的不是全部么……
當然這是玩笑話,但是認真地說,還真差不多是這樣。
當然,依本人愚見,我認為小提琴最難的其實是一個時期,那就是入門。
業內同行稱之為鋸木頭的時期,給我一百萬我也不想重來一次。
我分左右手來說吧。
右手:右手最難的,其實我認為是後期。後期,對於演奏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一開始的渣技藝已經完全滿足不了我的要求了。我奮力練啊奮力練,還是沒我的左手屌,真的不好控制,太容易玩脫了。
左手:左手我個人認為是靈活度和音準。小提琴沒有吉他一樣的品位,多少人考六七級了還粘個大膠帶,要我是考官直接負分滾粗!!!然而靈活度這事情,真的和年紀有關係。成人學琴的,問題大部分就在這裡。吾日三省吾身,手速已達presto的感受你們不懂……
其實,我覺得 @糖衣說得真是很對,最難的其實是那種煎熬感。你能想像那些和你一起踏進音樂殿堂的小婊砸,她們學古箏學鋼琴學單簧管學薩克斯已經考了五六級,而你在考級上像烏龜一樣爬還要忍受那些小婊砸對你的冷嘲熱諷,成天憂讒畏譏迷茫度日的感覺嗎?八級以上才能勉強聽一聽的感覺嗎?但是沒辦法,自己選的坑,含淚也要跳下去!!!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寫寫我是怎麼練小提琴的——幾個階段,一些推薦的曲子和書目,以及練習方法

從我豆瓣日記轉過來的,還熱乎呢:

先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小學大概四五年級的時候突然自己想學,纏著家裡給買琴報班,去少年宮上的group lesson,上到初中為止。上初中後因為貪玩偷懶就以學習任務重為理由停了課……【其實只是懶而已喲】

後來大學畢業後來新加坡讀書,住的地方附近的一個購物中心有個小音樂學校,經常路過,進去問了一下價錢覺得還行,上了一次trial lesson,然後去買了把中檔偏上的工廠琴,練習至今。每周上一次課,一次45分鐘,到現在有三年多了。

所以我總共是練了5年左右,刨去中間心猿意馬不好好練習的一些時間,實際有效的學習時間是在4年左右。

然後我上個月去考ABRSM Violin Grade 7,考過了。業餘一共8個等級,8級最難。ABRSM是The Associated Board of Royal School of Music,大家可以google它的官網。在國內我沒聽說過這個考試,但是在新加坡(以及一些英聯邦國家)還是很受承認的一種資格。為了考這個7級,必須考過樂理5級。樂理也是總共8級。所以我現在是拿了兩個證書。

早過了靠證書高考加分的年紀,考證只是為了給自己一個督促,要認真練琴,雖然咱事實上是在玩票,但是不能抱著玩票的心態,而是要勤勤懇懇地把它當個事兒干,否則半吊子的愛好還不如不搞。

小時候的事情差不多忘光了,就來講講最近三年的提高。

1. Trial lesson時的水平:上完這個課,老師讓我買了一本鈴木小提琴教程的第二冊。鈴木一共十本,序號越大越難,所以這時的水平……呵呵。基本上就是只用一把位,速度適中,旋律簡單。

2. 練了幾個月之後,開始加高把位,上到三把位,用開賽36首練習曲。加入一些弓法技巧的訓練,比如開賽19號。曲子的話,換成了ABRSM Grade 5。大家不要看5級好像很厲害,這個考試的難度是指數增長的,5級和7級之間的難度差相當於1級到5級的差別。

陸陸續續開始練三個八度的音階。最典型的,D大調音階和快速琶音,分弓、7個一組連弓。

雙音:開賽20號,六度、八度雙音。

3. 我這個老師很喜歡給人挑戰。這時離開始上課可能快一年了吧,讓我練Kreisler的La Gitana,還有Ysaye的Reve Denfant。大家可以去youtube這兩個的錄音,聽著就挺變態的。不停地換把,即使是一把位也夠得到的音,也經常是在其他的弦上用高把位演奏。這個時候我還不太能理解音色、表現力,單純覺得這種指法很蛋疼。一換把就容易跑偏。La Gitana還好,Reve Denfant是跑得一塌糊塗。因為它是用我不熟悉的降A大調(或者說f小調),自帶BEAD四個降號,加上頻繁的accidental。剛拉的時候總是跑。(現在的話不論什麼指法,誤差都在半個音以內,還不能保證分毫不差,但是有進步了。)

這些曲子練了好幾個月,後來練Grade 7的考級曲目了。

現在考完級,回過頭來重新練(經常複習舊曲子是鈴木鎮一推薦的學習法),音準、弓法提高了很多。還是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La Gitana的9連音,速度提不上去,還需要再練。

4. 去年年中開始準備考級。首先是學習樂理,考樂理5級。

說到這,就得回頭說一下中國音樂教育的弊端。除了專業的音樂學院之外,一般的輔導班、私人老師,都不會花大量的時間給你上樂理,怕你覺得學不到東西被騙錢了唄,這個和學習者、家長的認識不高也很有關係。

這個5級的樂理學的是什麼呢?首先,認識高音、中音(2種)、低音譜號,能在各種譜上讀出音名、標出調性。別小看這個練習,雖然拉小提琴只認得高音譜號就好,但是合奏的時候,要看總譜,大提琴譜是低音譜號,中提琴譜是中音譜號,如果看不懂別的樂器在拉什麼,如何配合?

要記住12種大調12種小調的名稱,相互關係。然後是轉調。

記一些表現符號,比如allegro、adagio之類,德語法語義大利語等等齊活兒了。還有一些像trill、mordent之類的裝飾音具體是什麼規則,要給個例子能分解出來。

記交響樂隊的組成,銅管樂器木管樂器弦樂器部都有哪些組成部分,哪個是在什麼音域,對應一堆英文詞,都要記住。

最後一題,挺坑爹的,作曲。

考完了我覺得對整個五線譜體系的音樂有了一個高屋建瓴的系統認識,真的。雖然記東西挺痛苦的但是記住了以後看啥就知道啥意思,還是挺爽的。

推薦大家都去找一些樂理書,從淺到深地學習,多做練習,深入理解樂理。會對你的實際練習有幫助的,I swear。

5. 考級。就是不停地練那麼3首曲子和幾個音階。7級的一個新鮮的項目是單調音階,一個八度之內12個半音全音都要拉,難的地方在於音高了之後你也聽不出來差半音的區別有多大……值得一練。

考級挺枯燥的。3首曲子練了大半年。但是重複地練習一首作品,能夠讓你思考如何去更好地表現它,而不是拉出來就算完。而且節奏、強弱的細節值得摳一摳。

和鋼琴伴奏合練的部分很有挑戰性。一開始練Reverie的時候,總是跟伴奏合不到一塊兒去,快的地方不夠快,慢的地方不夠慢。練了幾個小時以後就上道了。

推薦大家有條件一定要找鋼琴或者另一把小提琴合奏,鍛煉配合能力和準確的節奏。實在不行,放伴奏帶努力跟上也不錯。

6. 考完級之後鬆一口氣,不是因為不用練琴了,而是因為可以練新東西了。接下來的挑戰是Kreutzer(克萊采爾)42首練習曲。整體難度比開賽要上一個台階。我是先練30,練拉伸4指和換把的準確性;然後是4、6、7,練習staccato;前一陣練1號,練習長音、使用全弓、換把、三四弦的高把位。

==================================================================
總結來說,在任何一個階段,盡量結合音階、練習曲等基礎練習和歌曲,換著練,一來防止膩歪,二來可以體驗到把練習曲中習得的技術apply到歌曲中,比較有成就感。

歌曲不要局限在古典時期和巴洛克時期,我知道浪漫時期和20世紀的比較難,但是大家要積極拓寬知識面啊。特別是20世紀的作曲家的曲子,感覺一般的教材收錄不多。我就特別喜歡巴托克、克萊斯勒。Bartok的The Bagpipers有很多雙音,很好聽。

以前練過的曲子不要丟,過幾個月翻出來重新練,你會有新體會的。

多看書。像我這種網上寫的帖子可以看,看的目的是拉一個書單,提綱挈領而已。要精讀的,是一些大師關於教學、演奏的經典著作,值得一讀再讀,仔細體會其方法和目的,不要急於求成,慢慢按照他們說的方法練習。

最推薦的書:

1. 奧厄(或者譯成奧爾)《我的小提琴演奏教學法》
2. 羅伯特·蓋爾萊《怎樣練習小提琴的運弓》
3. 耶胡迪·梅紐因《梅紐因論小提琴輔助練習6課》。

先寫到這,需要補充再加。


*********
更新
2015.7.10

不知不覺已經一年了呢。來更新一下。

這是我在知乎最認真的一個答案,放置了一年收了50多贊。另外一個問題下抖機靈的答案居然已經三個月內破百了……我只能跟著阿特拉斯聳聳肩。

終於考完八級了,暫時還不知道結果,但是我還是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又有了新的心得。

八級選的曲子是Vivaldi的四季協奏曲,春,第三樂章;查爾斯·丹克拉Resignation;John Williams的Rememberances(辛德勒名單的插曲)。大家可以在youtube或者其他網站找到。第一首和第三首比較流行,第二首可能比較難找。難度是依次遞增的。一般來說ABRSM的考試曲目是按照風格時期劃分,List A對應巴洛克和古典,List B對應浪漫主義時期,List C對應20世紀音樂。

這些曲子是一小節一小節啃下來的,大約考試的半年多以前開始練。

其實我也糾結過,反正我也不需要這個成績用了高考加分什麼的了,可以說考這個試就是然並卵,為什麼要費這個勁考試呢。更別提我在最後三個月每周日追加一次鋼琴課,練習aural test和鋼琴伴奏,花了很多錢和時間。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付出就是收穫。

如果不是為了考試,可能不會對一首曲子如此精雕細琢,一個音一個音地糾正,一小節一小節地練習弓法,去感受樂句的起伏,去思考強弱的變化,去精確地遵循節奏時長以防和鋼琴牛頭不對馬嘴。如果不是為了考試,可能會覺得「哎呀這個曲子太難了還是過一陣再練吧」。其實看著難的曲子,只要具備曲子涉及到的技術能力,譜面再複雜,啃幾個月絕對啃下來了。

再說樂理。聽說在國內,樂器考級就是考practice而已,不考樂理。我之前在考七級的時候考過了五級的樂理,這一次不需要再考筆試,但是有aural test。

這個題目基本上有什麼呢?

第一題,聽一段大概四小節的樂句,唱出低音部。

然後老師彈接下來的四小節,要求說出是什麼cadence。還算簡單,只考perfect,imperfect,Plagal和interrupted四種。

再說出最後三個和弦。要求回答和弦根音和轉調類型。比如Ia,Vc。知道了cadence就已經知道最後兩個音了,用心聽倒數第三個就行。這分數簡直半賣半送。

第二題,給你看樂譜,約一分鐘,然後老師彈高音部,考生唱低音部。
基本上不難,但是如果碰到有很多升降號的調就拿不準了。

第三題是聽一段音樂,回答移調類型。只有四種,subdominant,dominant,relative major和relative minor。

第四題,最後一道題,考的是分辨風格和時期。要說出織體類型、結構、情緒、表現方法等等。比如二十世紀音樂有無調性的、有爵士的;巴洛克基本上就是強弱沒什麼起伏,音域較窄,節奏均勻,有裝飾音,無踏板等等。

在單純的拉琴之外,學習這些樂理知識,很有趣。其實小提琴很多時候是拉單音,對和弦不了解也不影響。

學這些真正的意義,在於啟發學生去分析音樂,理性地解構音樂,從而能夠更好地以理性指導感性。

比如說,這個曲子為什麼給人感覺很快樂、向上?因為它是基於大調,而且多用主要和弦。另一個曲子為什麼有憂鬱的感覺,因為它是用小調寫的,小調適合表現悲傷、沉重的情感。

為什麼這個部分突然聽起來不一樣了?因為轉調了。為什麼是從四個升號變成一個升號?因為四個升號是E大調,一個升號是e小調,它們是關係大小調。

為什麼這個部分的結尾聽著感覺沒完?因為這裡使用imperfect cadence,給人懸而未決的印象。

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很多很多。

從前都是單憑感性拉琴,現在也可以分析一下樂曲的結構,調性等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現在我已經在看coursera上面一些比如「Write like Mozart」之類入門級的樂理課,打算系統學習和聲和初步的作曲理論了。

鏈接在這裡:Coursera - Free Online Courses From Top Universities
主講教授居然是NUS楊秀桃音樂學院的……

另外我還有在看
Developing Your Musicianship
Coursera - Free Online Courses From Top Universities

買了一本《和聲學教程》:和聲學教程 (豆瓣)

有了這個考試打底以後看和聲學終於不再是一頭霧水了。

**********

再來說說技術。

好吧因為考試,所以克萊策我還是沒有練完……從32號往後基本上都是涉及雙音的。從最簡單的32和33練起。

只能一小節一小節挪動啊。

看看巴赫的無伴奏組曲的譜子,我流下兩行清淚。

所以你們懂了嗎即使學了這麼久也還是個渣渣啊……即使考到八級,業餘也仍然是業餘,現在只能把脖子拗斷去仰望專業水平。

但是也沒收什麼不平衡的。我以前有一個小提琴老師還說過呢:「我的人生都獻給小提琴了,我就只會拉琴,所以我當然拉得好啦。」

一萬小時法則,誠不我欺。

於諸君共勉。


自認為最困難的是,練了很多年,或許還是必須接受人琴無法合一的現實,對音樂真善美的追求無法用雙手實現。
你依然是愛它的,但囿於自己有限天資,你寧願去聽大師CD。

純屬個人體驗,對於自己拉著好玩開心的完全不適用_(:зゝ∠)_

--------------------------------------------------------------------------------------------------------
說白了就是不忍心自己糟踐人家好好的作品(?_?)

-----------------------------------------------1.15更新----------------------------------------------
要說技術方面的話,私以為比較難的,一是運弓力道上的把握。小時候我老師總說我的右手臂不夠放鬆,端著肩膀,所以拉出來音色很緊,而且力度要求越大時我越容易手臂發緊,靠蠻力壓弓。如果能夠藉助手臂自然下垂的力量拉出的音色就會更飽滿。記得王安憶有篇《放鬆和力度》提到了這個問題(還經常被用在高中語文大閱讀中,荼毒不淺哈哈)。
二是小提琴對協調性的要求非常高,兩隻手各有非常多的技術技巧,還要完美組合在一起。比如流浪者里那段邊揉弦邊下行的音階,小腦不發達的我真的很抓狂。
有些東西是可以通過勤加練習獲得的,有些卻是只能自己不斷摸索體會,老師說起來簡單但非自己刻苦鑽研不能get的(甚至有時候鑽研了也get不了)。
所以學了這麼多年我很少在別人面前拉琴,實在是無法接受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哈哈。雖然一般人才不會管你這些問題,他們只是希望你——給咱拉個耳熟能詳的曲子唄!


是熱愛和堅持。小提琴是童子功,只有到長大,真正理解音樂的意義後,才會感激小時候的堅持,或者父母的鞭策。


2015-6-17增加
有挺多人私信問我練琴相關的事(你們倒是點贊啊…)所以來更一下。
我是三歲半開始學的小提琴,有人問我是不是越早學越好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周圍在curtis,NEC或者Julliard這類學校拉小提琴的一般都是5歲之前開始。當然了真正有天賦的人家練一年秒殺我們的三年…不過既然不追求專業只是當個愛好就不需要考慮太多啊~自己高興就好。其實練小提琴最難的地方大概就是你把她想的太難。所以加油吧, follow your heart. 對了 偷偷告訴你們,拉小提琴真的會變聰明嗒。

也有人問過練琴時間問題,說一下我的做參考。在剛開始學的時候(三歲半),平時每天一小時,周末每天兩小時。
一定要固定練習時間。
一定要固定練習時間。
一定要固定練習時間。
一定要固定練習時間。
為什麼呢, 一是有助於堅持下去,二是兩次練習時間不能間隔太長。剛開始學的時候 培養「手感」最重要。

上小學(5歲)以後,平時每天單獨練習兩小時,周末每天單獨練習三小時。我們小學有在當時的唯一一個小學生金帆交響樂團,平均每周樂團練習十小時。暑假和寒假每天練習四到六小時。這也是我學琴生涯中的第一個突躍狀態。

初中去了美國,機緣巧合被一個業內的大牛老師收了,高中在美國最好的藝術高中念了一年……… 後面事情太多。我想表明的就是,堅持 堅持 堅持。嗯

2015-5-23 增加


還有最重要的啦:堅持。!
已經堅持了十五年 沒停過, 只希望接下來的人生能永遠有琴聲相伴。

以上。

----------------------------
其實沒有那麼多花哨的成分。

我以前在Curtis的教授說過,
到最後只有三點:
1. 絕對嚴格的音準。
2. 超高質量的音色。
3. 極具個性的音樂表現。

不過實際上達到標準的寥寥無幾,都出師了吧。
好好琢磨一下。


堅持。在拉枯燥難聽的練習曲的時候。在手指出血的時候。在練琴而眼巴巴看著朋友出去玩兒的時候。


最難的是你認為它非常非常難。


推薦閱讀:

TAG:樂器 | 小提琴 | 小提琴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