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討論「XX 是否道德」的問題?

知乎上有不少關於評價某件事/某些人是否道德的問題,但總感覺大家往往討論不到一起去。「道德」的定義不同不說,視角也很多:從當事人角度、從相關人群角度、從社會整體、從文化傳統、從政府政策角度等等。

我知道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但不知大家有沒有一些很基本的建議,幫大家梳理一下「道德」相關話題的常見思路,避免一些明顯不利於討論的思維/表達方式?

我知道知乎上有好多會對這個問題有話說的用戶,但一時不太想得起來,大家幫忙邀請吧。


--
謝邀。這是上知乎以來,最令我歡喜雀躍的一個邀請了 —— 總算有人看穿了我猥瑣外表下如同磐石一般的道德感凜然正氣XD

討論我們「該不該做」一件事,是屬於「倫理學」的範疇,但目前還沒有一個學說可以覆蓋到所有情境、解釋任意問題。正因如此,不管在線上線下,依然有許多爭議性的話題無法取得共識 ——甚至可能永遠不會。

首先讚美題主一下,題目的原文是:「梳理一下『道德』相關話題的常見思路」。所以題主也知道,我們無法找出一個完美的函數,填入參數就可以靜待傳回值告訴我們個案是否道德。

回答這個問題,我打算介紹一些從讀過的書上摘抄的觀點與學說(簡介),以及從思考出發,探討為何具體應用會有限制

-黃金法則(Golden rule)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應該不用多加解釋,若有自己不希望碰上的事,那麼也不能讓其他人陷入同樣境地。

你不希望被砍;所以你不能砍人。
你不希望被偷;所以你不能行竊。
你不希望買到切糕,所以你不能賣切糕給人。

-普遍性理論(Immanuel Kant"s Categarical Imperative )

如果不是每個人都能這麼做,那麼就沒有人能這麼做。這個理論從「平等」的角度來看待道德。

如果不是每個人都能走後門入學,那麼走後門就是不道德的。
如果不是每個人都能進山打獵,那麼偷獵就是不道德的。

-改變原則(Descartes"s rule of change)

如果一個行為不能重複地被執行,那麼它就一次都不能被執行。這個理論從可重複性來詮釋道德。

你每天早上都可以跟鄰居打招呼,所以打招呼是道德的;你沒辦法每天早上都砍鄰居,所以砍人是不道德的。

-功利主義原則(Utilitarian Principle)

一個行動是否符合道德,取決於其是否產生最大價值而定。簡單說,這個標準是用最大可得利益來衡量道德。

有一個兩難問題,你可以選擇讓一個無辜的小朋友被火車輾過,或是讓一群手賤的小朋友被火車輾過。單以人數而論,應該讓無辜的小朋友被輾過。

-風險規避原則(Risk Aversion Principle)

這個標準,採取「傷害最小」與「最低潛在成本」的行動,用比較安全的方式來衡量道德。

例如一片貧民區的存在,導致城建水利系統無法鋪設,若有暴雨來襲,市區內將發生死傷慘重的嚴重水災。為了降低可能的傷害,縮減潛在(水災時)的成本,那麼應該不顧及住戶意願強拆。

-沒有免費午餐原則(No free lunch rule)

所有有形或無形的物件,除非經過特別的宣告,否則都是由某些人所擁有。

這個很好舉,想想正版書商與盜版書商的差別就知道了,賣的都是同樣作者同樣內容的書,他們都一樣道德嗎?

簡介完畢,有興趣的知友,請自行查找相關書籍深入研究。

我相信一些知友可能已經輕易地發現這些學說的破綻:「這個ooo理論在xxx情況下明明就不適用啊!

沒錯,因為現實生活比學術假設複雜許多,而且這幾個學說也沒有哪一個進階到「真理」的級別,如果已經存在無可動搖的道德公式,那還撕什麼逼呀,有道德爭議拿筆出來算一算就好了。

另外還有一些因素,致使各種學說出現「能用,但不知道怎麼用」的情況。

個人化

第一條「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聽起來相當不錯,但我們要指定誰來當「」呢?有部份女性會覺得墮胎就是殺人;另外一些覺得胚胎就是肉塊,打個十個八個不在話下,那墮胎到底道德嗎?如果兩邊的女性同時用這條法則來衡量道德,那必然無法達成結論。

專家學識

上面我們提到為了水利設施不得不強拆貧民區,但我們要基於「最低潛在成本」來決定是否強拆的話,路邊隨便拉個人顯然不行,他們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來計算出正確結論。顯然地,我們需要氣象專家、城建專家、水利專家深入調研,計算出正確的成本。

但專家就可信嗎?如果根本沒必要強拆,但我想包工程,所以我用心地塞紅包給專家們,請他們做出我想要的結論:拆拆拆!

就算沒有紅包牽涉在內,但專家也不是機器人,他們有可能會犯錯;有可能有內部的政治鬥爭;有可能錯誤的結論對他們有利……

所以我們計算最小成本或是最大利益,也許離不可見的真實有十萬八千里遠,而制定規則的政府都未必可信。

資源配置

繼續強拆的問題,前面提到專家不見得就是對的,那如果沒有專家呢?區長走到這片貧民區,略為打量幾眼,然後一揮手:「給我拆!」

貧民區就被拆了。工程部門可以找到專家;也付得起專家的薪資;同時也有足夠的時間等到專家做出結論,但決策者覺得資源不該配置在「用正確的方法做事」,他基於經驗、動機或利益做出(不一定正確的)決策。

大家可以看看周圍,明顯正確的作法,就一定會被施行嗎?

價值衡量與定價

前面提到了最大利益及最小風險,然而這個價格不可能只依照現行通貨來計算,依據視角的不同,每個人算出來的價值也有所不同。

例如說打官司時,敗訴者的賠償金額常常跟原告討價還價,最後由法官一錘定音。醫藥費這類有具體價格的好說,但精神賠償、失業賠償這些,每個人際算出來的價格都不同,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對的,每個人都是錯的倒有可能。

還有拆遷的賠償,有些人多少錢都不願意搬,因為「這裡有我幾十年的回憶」,那這個回憶要怎麼折算成現金支付呢?

上面是一些簡單的理論與我心中的難題,權做拋磚引玉吧。

另外附帶一提,若一項政治事件,我想衡量道德與否,那麼我會把事件的主角換成我最喜歡與最討厭的政治人物,然後觀察自己的內心,本來的判斷是否鬆動?若是的話基於什麼原因?其實這挺有趣的。
--


謝謝 @selina wang邀請。

如何更好地討論「XX 是否道德」的問題呢?

到底如何討論呢?咱們還是直接切入答案吧。這樣的問題沒有討論的必要。

為什麼?

因為,關於XX是否XX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對後面的XX做一個定義。而道德恰好是一個對於不同階層,不同的價值觀的人很難定義界限的名詞。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道德本來的定義:

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是一種方法體系,隨著階級不同而產生變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

注意:道德的標準是隨著階級的不同,和時間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的。它對於整個人群並不具有普遍的標準。


就舉個例子,婚前性行為是否道德?

對於性開放一派的,當然認為婚前性行為是非常自然的。並且他們會拿出自己的道德自洽。
而同時,對於相對保守的一部分人群,他們會舉出各種例子來說明,婚前性行為各種不道德的邏輯自洽。

因為這個問題是從窮人富人延伸的來的,我們就通過為什麼富人認為婚前性行為是合乎道德,而窮人不這麼認為來舉例。

富人這樣做的話,他們可以廣撒網,將身邊優質的異性都提前歸納到自己身邊,然後受精,從而擴充自己的繁殖力度。而窮人呢,他們要保證一夫一妻制度,不這樣做的話,等到他們結婚的時候,女性已經都被高富帥佔光了。所以窮人當然不會同意婚前性行為了。

那些,對婚前性行為極力贊同的矮矬窮,你們就別做夢了,即便你們贊同了,你們也只能打飛機,而妹子都被高富帥吸引走了。所以,長點心,對舊有道德的維護本來就是弱勢群體窮人應該做的。因為,新的道德秩序都是富人為了自己的行為邏輯自洽開闢的。用現在無良企業的話來說,本條款高富帥具有最終解釋權。

那麼,話說回來。關於是否道德的這個問題的判斷,最終都要落到各自階層對自我階層的利益糾葛上面。所以,是否道德,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個對本階層本群體對某一事件是否合理而進行爭取話語權的一種表現。

對於不同的階層不同利益群體的人來談道德沒有任何意義,至於是否道德,只不過是相互雙方對於不符合自我利益的行為的攻擊而已。

那麼,希望下一次知乎有人提問的時候,不要提問」XX是否道德「類似這樣的問題,這樣很傻。


完。


傳統意義上,我們認為道德是一種先驗的概念。當我們評價一件事情或者行為是否道德時,實質上是指,按照某種冥冥中存在的不證自明的超脫人類認識與能力的規範來看,那種事情與行為是否應該被接受。
換句話說,道德因為其先驗性而成為絕對準則,是不可以被質疑與辯論的。在東方,道德就是以孝為基礎的儒家尊卑體系;在西方,道德就是亞里士多德——基督教話語體系下作為上帝權柄的一部分而因其自身神聖性被敬畏與尊崇的存在。
所以在中國,不贍養父母就是最大的不道德,而在歐美幾乎就不存在贍養關係;在中國吃狗肉再正常不過,在西方卻極不道德,因為聖經規定陸上走的只能吃反芻偶蹄的。
但我們的問題是,傳統觀念被西方觀念衝擊了,一件行為道德不道德已然很難給出定論,親子關係無疑是很重要的一塊內容。我認為任何試圖調和兩者關係的人或者想取得平衡的行為都是枉費心思,兩個文明各自兩千年甚至更久的積累豈是二十年、兩百年能料理清楚的?
事實上作為先驗論一部分的道德我認為正逐步退出歷史舞台,幾乎可以認為法律之下已然是全面的意思自治。
道德並不是什麼長久的概念,遠古時代埃及——巴比倫——亞述——波斯四大帝國序列看上去沒什麼道德概念,他們的神都是全憑喜好做事,古印度從《奧義書》上來看也是道德中性的;作為體系也是孔子亞里士多德分別提出,普及更是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羅馬定基督教為國教之後的事。那麼既然有開始,有結束也不是什麼不可想像的事。
康德很推崇道德,這與他的哲學體系有關;但在自然科學領域並逐漸在社會科學領域,我們發現牛頓的工具主義與休謨的經驗主義好像更加適用一些,於是越來越懷疑一切先驗的東西,包括道德。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是從一戶窮人家庭生了11個孩子這件事引發的。我就從這個事例來講這個問題。大家也可以像題主講的那樣,多邀請點人來答題。要是有人能講出我是錯的,錯在哪裡。我一定給他點贊,說句我服氣。

人可以用腦袋思考,有一個全局的觀念。人也可以用屁股思考,我在哪個位置就為哪類人說話。所以知乎是個好地方也是個壞地方。要是你關注的人是用腦袋思考的,每天看用腦袋思考出來的東西,肯定對你有幫助;要是你關注的人全是用屁股思考的,久而久之你會用他的屁股去思考問題。要是你和他的屁股不是坐在一個地方的,那你就真的可憐了。

很多人都聽說過天賦人權。人有免於愚昧無知的權利。但是你要知道,權利從來都是爭取來的。古代的奴隸也是人,他們可沒有這個權利。一個人有受教育的權利,這個權利沒有得到滿足,是誰的錯?社會的錯。看見「社會的錯」很多人都會覺得不開心,說你這是什麼屁話。不要著急,耐心看。

假設這個社會上有兩類人。窮人和富人。富人就是有資源的人。當一個窮人的孩子出生,這個孩子沒有受到教育,原因是什麼?這個孩子沒有資源。當我們說這是社會的錯,要改正這個錯誤的時候,誰要把資源拿出來?富人。富人有資源。

人有利己心,富人肯定不願意把過多的資源拿出來。那富人就有個很好的辦法。我拿出一定的資源,指定給窮人說我出一部分資源,你也出一點點資源。讓孩子讀書。窮人只是資源少,但是還是有一點的。這個時候,窮人就分成了兩類。拿不出一點點資源的窮人就成了賤民。當賤民多生孩子的時候,對窮人來說是不是他們孩子的資源就少了呢?

所以窮人會覺得賤民不道德。因為窮人成了小的既得利益者。懂的人看到這裡就應該明白,中國以前一直有兩類學校。一類機關附小。一類普通學校。機關附小有更多的資源。

再舉一個例子,我今天跑到街上做民調,問「取消雙軌制養老」好不好?肯定大多數人都說好。但是一個人,他要是昨天剛剛考上公務員,有了編製呢?他心裡想的一定是就算沒辦法取消了,你也要給我補償。這就是賤民躍升到窮人的轉變。

印度自古以來的種姓制度,就是在窮人中分派,讓窮人成為不同的小的既得利益者,來維護大的既得利益者的權益。

看到這裡很多人應該懂了下一層,窮人其實應該和賤民站在一起,這樣才能實現真正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他們應該去支持那個生了11個孩子的最底層群眾。讓有資源的人給這11個孩子受教育。

很多人在這裡肯定還會有一個疑問:要是大家都生11個怎麼辦,社會肯定完蛋了啊。

想到這裡,就可以看一個問題了: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

這時候就需要富人和窮人一起協調了。怎麼協調呢?

我以前一直覺得計劃生育的意思是「優生優育」,知道前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答案,有一句話黑體標出來的:「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瞬間承認,我以前想錯了。上知乎確實有好處,我不懂的東西,有人懂。而且懂的人真的是厲害。就像這樣的人,教會我新東西,我肯定服氣。

我不講計劃生育的好壞,假設我們能夠預測經濟的發展,推斷出全社會需要多少人,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是不是完美了呢?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國家是怎麼說的了。前段時間中國開放單獨二胎政策,希望增加新生嬰兒200萬。注意:國家希望你多生了。可是報名的,只有100萬。報了名的還不一定生。你看,100萬的缺口來了。所以你上網一搜,就應該明白,為什麼俄羅斯生69個小孩的母親被人稱為英雄媽媽了。

其實要是對生育和社會生產力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件事,人類社會的發展,依靠的動力就是人力資源的積累。但是隨著教育和社會的發展,現代社會的發達國家,生育率都很低。正常的激勵措施都很難讓人多生育。原因很簡單,多生孩子會降低你現在的生活質量。所以在現代中國,生11個孩子的人,犧牲了的是她自己的生活質量。她的行為對我們的社會是有正向作用的。但是社會上壟斷了資源的人卻不願意把資源拿出來給她的子女接受教育。

誰不道德?

窮人要支持賤民,儘可能的讓社會的總福利達到最大。這就是道德。

道德起於個人利益,歸於社會利益。本質上就是一個協定。所以道德一定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饑荒的時候生69個小孩的人應該被譴責,當現在需要人的時候生69個的,就是英雄媽媽。

作為一個會用,或者說想用腦袋思考的人,你應該覺得什麼是道德現在我相信已經很明確了。討論是否道德,就要先把利益分清楚。

在最後我想推薦本書《道德情操論》,1759年第一次出版的。非常經典的一本書。好好看看這樣的書,比看亂七八糟的成功學書籍要強100倍。中文版的我沒讀過,所以沒有好的譯本推薦。建議有英文能力的,可以看看英文原版。我初中的時候請了個讀哲學的英國人教我英語。每周末就是用這本書當的英文教材,效果非常的好。這是20年的事情了,當年我絕對沒讀懂,光學英語了。我在家裡搞了個小的圖書館,最近買了42本關於印度的書在讀,現在讀完了17本。等我今天早上重新打開道德情操論的時候,我想說我還是有收穫,還是很大的收穫。回頭想想自己讀過的書,非常有幫助。這樣的書買一本放在床頭,有空了讀讀,真的是好事情。


謝邀。。

「XX是否道德」問題,如果停留在「價值判斷」上,其實沒有必要去做澄清,你所謂的「從XX視角,又從XX視角」,完全不同,且說不到一塊去,本來就是整個公共話語體系的一部分,最後我朝秉承著中庸之道的人,總會在各類價值觀輸出和立場本位的爭論中,最後總會形成一個「三觀」出來求得人的共識。

而「普通人,窮人,底層」的話題一直是知乎一個月經話題,原因就是因為知乎的受眾中中產階級,學生,以及正在中產路上的小資的比例是比較高的。對於「底層」,無論是社會觀念,還是共同體意識一直在進行一個無邊界的爭論。。

所以我在有些人為什麼不喜歡出身底層的人? - acel rovsion 的回答 說過,事實上這類價值爭論,大部分情況並不是什麼觀念之爭,
首先是名詞之爭,「底層」的定義是來自於回答者的私人經驗。
其次是「立場之爭」,事實上對於底層的社會觀念的來自於自身社會生位和價值取向之爭。

簡而言之,所有人都在「屁股」和「殭屍大腦」的糾結之中,要和更多的屁股和殭屍大腦進行對打,這也是為何只要涉及到「底層觀念"這個問題,知乎的話題傾向都會引導這個上面。

事實上爭論點就在,
我作為普通人怎麼與底層做一個文化身份的劃分?「
」我作為一個普通人應該接受怎麼樣的社會規則,並且這個規則中底層應該被置於什麼位置。「
」我作為一個普通人,怎麼看待底層的社會生態。「


所以原題目中「道德與否」是一個完全不重要的概念,」底層人民如何行使生育權的問題「就是以上三個知乎月經問題的具體化而已,甚至只是個話題由頭。

所以這個題目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所以,引用我答案中的文字。
」後者而言,身份焦慮來自於社會關係總成的邊界,在現代社會開始模糊化,宗族社會時代,宗族等級,社會分工,出身成了強有力的身份建構因素,但是在現代社會,尤其是中間階級為主體的分工社會,這種身份邊界就開始模糊了。而身份建構本身包括主觀意識和社會性實驗兩個因素,這兩個因素促進人本身會去重塑這個邊界,那麼我們會通過引入符號化的價值觀因素,符號化的社會關係和社會意識來保持邊界,這個體現為「觀念」和「價值判斷」,而價值判斷就成了我們重新分配權力秩序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身份政治的主體部分。
對於個體而言,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塑造一個強大的自我意識和一個社會關係總成,於是需要塑造符合這個邊界的身份元素,那麼渺遠,不清晰的低生位(底層)社會,其本身客觀存在的負面印象就會被無限放大,並與之保持界限,當然是通過價值判斷的方式,最後體現為一個趨利避害。

而這種價值判斷的極端形式就是偏見和歧視,依託的主體,就是本身低生位社會生態的落後性,但是放大,並標籤化了它。故而,這就成了一種名詞之爭,這也是大部分簡單身份政治中衝突的源泉,即身份標籤為預設下的價值判斷,所造成模因戰爭。

但是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秉承中庸精神的人文傳統,我們最後還是能夠妥協出一個「三觀」出來,那就是,底層社會的落後性客觀存在,但是我們依然歡迎底層社會的上進人士加入到中上層階級來,我們不能用先決預設來過分Judge底層人士,但是也要客觀承認底層社會的負面東西。。。」


當然,出於邀請我的人是研究社會科學的,那麼,我姑且給出一個可用於探討的答題模型,僅供參考:
一對貧困的父母生兒育女不能為生出的子女提供「合格」的生活條件是否是不道德的? - acel rovsion 的回答

1,先澄清原題中的關鍵詞,判斷方式。
比如說,原題中,我如下進行分層:
我們需要做概念澄清。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區分「道德」與否,在日常語境中表示是怎麼一種定義。或者說,我們在做一個「是否道德」的判斷究竟是什麼性質的判斷。事實上,個人認為是三種判斷的感性混合。包括:
(1)價值判斷。
(2)倫理判斷
(3)法理判斷
2,分類闡述,進行判斷。分類注意論述邏輯的遞進性。
比如:
(1)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依賴於公共觀察,並且通過現象而引發話語討論,並且不排斥判斷者的本位視角,以及現有社會主流話語的傾向,甚至是社會關係的現狀。也就是說它依賴於公共觀察的私人話語體系,並且不依賴於公共關係本身,最終訴諸公共話語體系。其合理性來自於公共話語體系後,結合多方話語最後完成妥協,最後出來一個共同體內滿足於共識的主流判斷,也就是所謂的「正三觀」。

(2)倫理學判斷。

倫理學判斷並不依賴於某類公共觀察存在,但是會通過某種倫理學範式來探討某類社會關係中,某個事件的正當性。「善」的定義依賴於邏輯前提存在,我們在這個基礎上,探討一個東西是否「合乎道德」,實際上是在探討這個這個行為本身是否是益品(goods)。


3,分層清楚之後,將問題拆解到每一個範式上進行判斷。

比如:
從動機上說,此家庭認為「孩子本身是投資品」,這並不符合道德,經濟學上,我們可以對於家庭生育與產出做出研究,但是如果主觀,淡漠孩子的主體性(包括孩子需要接受合格撫養義務的需求),而單純作為家庭投資品,這並不符合亞里士多德的德性原則,也就是說,你的生育意願是生育權利和撫養義務的中間品,這個中間品如何為善,事實必須依賴於某種德性的定義,在樸素視角下,至少是對孩子的「愛「,以及尊重孩子主體性的情況下,使其快樂成長。

從義務上來說,現代政治學將生育權利,當做社會共同體的一種普遍義務,體現為一種互助主義(從羅爾斯開始),而家庭結構不是一個私人性契約,而是公共經濟產出體,那麼此處父母行使生育權是一個絕對應然的判斷,故而此處是合乎道德的。但是,法律義務上,父母無法承擔起基本合格(定義來自於法律)的撫養義務,那麼法理上的判斷可以據此將父母定義為」義務缺失者「,在訴諸公共輿論之後,我們可以說其不道德(日常語境的不道德)。義務論中應然權力是不存在」使用過當「的,因為他依賴的是結果判斷

從結果來說,父母撫養能力不足,」多生「會造成撫養能力的分散,進而無法對於子女做出適當的培養,並且會造成社會的負擔,體現為極度的自利。那麼從功利主義的角度來說,實然性的行為並沒有造成好結果,並且帶來社會負擔,同時違背了互助主義原則和生育權責,故而可以稱之」不道德「,甚至可以判斷為」權力不當「

4,最後總成,總結以上的論述,最後給出方案。

僅供參考。。


先有三個一般性的建議,在任何嚴肅討論上都適用。

1.避免情緒化,理性冷靜地分析,儘可能用嚴謹的論證而非修辭表述自己的觀點。

2.了解邏輯學,特別是非形式邏輯,熟悉常見的邏輯謬誤,能進行邏輯嚴謹的思考。

3.尊重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以一種愛智而不是反智或反智的各種衍生版本的態度進行討論。

能做到1,就能儘可能使討論以豐富各方思想為目的,而非以攻擊各方觀點為目的。

能做到2,就能避免很多錯誤,尤其是克制自己。一個問題常常有上百個回答,絕大多數回答中充滿了邏輯謬誤。如果大家能熟悉常見的邏輯謬誤,相當於給自己的「論證」提供了限制,能「知難而退」或者「精益求精」。

能做到3,就能促使大家往專業性的道路上走,也能吸引專業人士的參與,引起良性的討論循環。

接下來,就是針對如何更好地討論「XXXX是否道德」的問題給出的建議。

了解倫理學。

當我們想更好地討論一個物理學問題時,我們給出的建議是「了解物理學」,當我們想更好地討論一個數學問題時,「了解數學」則是必不可少的。當我們想了解一個人類行為問題時,心理學、經濟學等等學科的研究成果都能幫助我們。而當我們想了解一個道德問題時,有誰想過要請教於倫理學家?

很少有人這麼想。

每個人是一個有心理活動和行為的人,所以每個人都以為自己能在「人類心理和行為問題」中享有某種權威地位。但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我們發現心理學家這種有著多年科學訓練的專家比我們這些普通人更擅長解釋和預測人類心理活動和行為。當我們有相關問題時,則會有意識地請教專家。

但倫理學卻一直狹居於象牙塔中,不曾被公眾所知。而公眾在日常生活中又經常進行道德判斷,從而有一種自己也是道德判斷專家的錯覺。但普通人並不知道倫理學是什麼,更不知道倫理學家是一群研究道德的專家。那在遇到道德判斷問題時,自然會求助於自己以往的經驗而非更專業的知識。

倫理學是哲學的一部分,亦稱之為道德哲學。

倫理學家即研究「道德是什麼」這樣的元倫理學問題,也討論「某個具體行為是否道德」這種應用倫理學問題。這門學問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相對其他哲學領域,有一些更為系統的理論主張和概念體系。而一個生物學問題自然需要在「生物學理論」中進行解決,一個道德問題的處理也需要依賴相關的道德理論框架。

就規範倫理學而言,道義論、美德倫理學、功利主義是倫理學界三大主流理論,我個人最為支持功利主義,但這不意味著道義論和美德倫理學就沒有自己的優點或特色。對規範倫理學的學習,有助於我們對應用倫理學的實踐。就像對理論心理學的學習有助於我們的應用心理學活動一樣。

另外,道德心理學是科學對道德問題的「第三者插足」,就討論描述性意義的道德和規範性意義的道德來說,我都認為科學的魅力不亞於哲學。我在心中的道德律 - 哲學與心理學之間的小秘密 - 知乎專欄這裡介紹了道德心理學,希望大家能點開文章中的鏈接,外鏈文章和那篇文章的總合長度確實有些長。

不過,「道德」一詞往往有不同的用法,一些人會以「XXXX是否道德」為題給出自己的問題。但他們實際上想知道的並不是道德問題,有時候是「語言使用問題」,有時候是「經濟學問題」,有時候是「法律問題」,有時候是「社會學問題」,有時候則是「腦筋急轉彎問題」。這個時候我的建議就是,修改問題表述和標籤,這樣才能獲得相關專業領域的回答。

但更多時候,以「XXXX是否道德」為題的問題確實是道德問題。不過眾人更喜歡看到的是嚴辭犀利的道德批判而不是較為枯燥的理論分析。對於這一點,我只能儘可能希望廣大倫理學普及者能在討論時盡量通俗易懂,並帶有趣味性吧。


請稍微系統性地多少學一下倫理學,如功利主義、自由主義、利己主義、自由至上主義、共同體主義、程序正義等。

歷來道德是什麼,怎麼做才道德都是爭議不斷的問題。一件事發生的動機、過程、結果都可能成為判斷是否道德的標準,這也是倫理分野的重要依據。功利主義認為實現功利(utility)的最大化就是道德的,是結果論;而自由主義者可能更在意這個程序是否是正義的,如諾齊克關於正義得三個判斷標準;還有些人會考慮動機,比如康德。

當然也有些奇葩的道德判據,比如安蘭德,有利於生命延長的都是道德而正義的。她的書我都看不下去,太反我三觀了。

這些玩意都可以去看桑德爾的那個公開課Justice自學。

當然最後還是要形成自己的道德觀才是。


一個人在社會上,憑著自己的勞動所得 不做損人利己、不做損公利私的人,就是道德。否則無處說起。


沒人邀,竟然第一次寫這麼長的貼。
考慮這個問題,首先要釐清道德是什麼。
道德是一個多義詞,它至少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
一:道德是一個人自我實現的範式。
這個道德是由於人有嚮往,有自我實現的需求而產生的,是內化的,不需要他人參與的,也就是有差異的。是一個人行為規範的最高點。
二:道德是一個社會生態系統所演化出的行為底線。
這也好理解,我們在人與人之間交流協作的過程中,為了長遠利益,自然就會形成一些潛在規則,比如說誠實,善良等等常見的道德規範。有時,為了一些小利,違背這些道德規範,其他人早晚會讓你付出更大的代價,比如不在信任你,不再善意的對待你。他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當你的這種意義的道德比較好的時候,他人就願意與你協作甚至遵循你的領導。這種道德是依附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本質上是社會結構所定義的,不同的協作模式下,需要的道德有差別,但是差別主要在量上,在那種道德特徵是主要的,那種道德不那麼主要。比如在古代,層際結構作為最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忠,孝,貞這些就是最重要的道德特徵,而在現在,自由的商業模式下,真就變成了最重要的道德特徵,貞潔,尤其是未婚前的貞潔這種東西就不再是最重要的底線,變成了守得住光榮,守不住也光榮的東西。只是作為社會結構賦予每個人的道德,這種道德的演化是比較慢的,差異性不大(互聯網時代造就了很多小社會,小社會中又有差異,與本答無關,在此不做進一步討論)。這種道德是外化的,但在社會的懲罰到來之前它依舊是內在的。是一個人行為規範的底線。
以上兩種道德都是好的,或者說追求和遵守這兩種道德都是有利的,至少是無害的,但是第三種道德中,就暗藏了一隻魔鬼:
三:道德感
當我們做出了一次抉擇之後,我們會回想自己所做的抉擇是否「好」。這個好的評價之中包含了一部分因素來自我們自我審問:我做的抉擇是否是道德的。這就衍生出了第三種道德:道德感。
說白了道德感就是一套評價系統,上面兩種道德其實都對道德感的產生起作用,並且,上面兩種道德有時就是在通過道德感發揮作用。這就產生了我們范儒家文化圈最重要的特徵:恥感文化。違背道德感則產生恥感。對恥感的加強負反饋就會強化道德感以達到保證人遵守內在的道德。而儒家文化倡導的就是由內而外的約束,所以羞恥在我們的文化里佔據及其及其重要的作用,有點跑題不說了。換言之,道德感作為評價自己選擇的評價系統是盡職的,也是我們民族非常提倡的。
然而,道德感是一種評價系統,他形成之後,就不光會評價自己的行為和選擇,還會去用來評價他人的行為和選擇。
基於這種討論,我們很容易得到一個關係鏈:道德感-道德評價-引發羞恥-羞辱。對自己使用技能道德感=a符合-內在的正反饋,b不符合-自我羞辱內在的負反饋。
由於一般來說,你是無法內在的正反饋他人的(除非你在他心裡很重要),對他人使用技能道德感=b不符合-羞辱他人。
這時魔鬼就露出了他猙獰的笑容。
首先,道德感是一系列的評價系統綜合,是從底線社會道德到最高點個人道德間,對所有道德水平都進行評價的。當他對自己進行作用的時候,會驅使我們選擇更高的道德水平,以接近自我的最高實現。但是他對他人進行作用的時候,我認為,只有一種情況下這種道德感是有利也有效的,就是這個人真的突破了他所在社會的道德底線,突破了第二種道德的時候,這種道德評價和批判是可行的。然而,我們經常無法準確的辨識出人家的社會生態,更無法準確的把握人家社會形態所演化出的道德底線,這種道德批判很可能就失去了合理性。這還好,至少這還是無心的,但是我們見到,在網上爭論時更多的是強行用個人道德和社會道德間的某一層道德標準去批判他人,以到達喚醒恥感,攪亂是非的目的。這是道德越界了!
按照這個道理,往下可以展開很多,但是有些與本題無關了。回到本題,總結一句:
在討論xx是否道德的時候,想想人家存在的具體情形,想想人家是否真正突破了不可逾越的底線,如果不是的話,這種討論是毫無意義,或說是不應討論的。更不應由此而引申出批判。


謝邀。

收到好幾個邀請,想了想,沒什麼可說的,要說的都在下面這兩個回答里了。

有沒有一種理論可以解釋什麼是真正的正義?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什麼是民主?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非要說的話,無非:

第一個層次:給一個倫理學研究的綜述。極其簡單的介紹一下道義論、美德論、功利論幾種流派的大致觀點。或者更簡單點,站在其中一個流派的立場,給出一個自己的詮釋。這是所有的倫理學教科書都有的內容,肯定比這麼一個簡短的答案說的更清楚。

第二個層次:給一個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綜述。最近幾年認知科學取向在倫理學圈又火起來了,這方面我略知道一點,但不太感興趣,也不熟,沒這個能力給綜述。據我看到的一些知乎上答案,都有民科之嫌。

第三個層次:就是語言分析了。一個徹底的澄清和去魅,消解一切冗餘的語言亂碼,這是一切價值問題的元解答。也就是我上面給出的那兩個鏈接中的內容。

恕不贅述。


只需要2點,就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
1.將倫理問題分為三部分:道德(善,美德,good);不道德(惡,evil);非道德(正當,right)。
2.將主體分成兩類:(1)對等主體。原則是康德的兩個律令,問自己:別人都這樣做行不行?我有沒有把別人當工具?(2)不對等主體。問:上帝會怎麼做?這樣做公正嗎?原則是羅爾斯的社會正義論。


美國倫理學家湯姆.里根(Tom Regan)就「如何進行理想的道德判斷」提出了6項原則,非常精當。謹原文照錄,真誠地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朋友看到——

  • 概念的清晰。使用含糊的或者需要進一步限定而沒有限定的概念作出道德判斷,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缺陷,無法達到交流、勸導的目的。
  • 信息準確完整。道德問題是現實世界中的問題。準確、全面地把握相關事實,對於回答道德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 合理性。這項要求是邏輯上的。它要求我們所作的判斷,如何與其他我們相信或不相信的事情在邏輯上是相關的。
  • 公平性。某些情況下,例如涉及家庭和朋友關係,偏向性不是壞事,但相似情形應該被詳細對待是一個應該盡量遵守的原則,如果要作出理想的判斷的話。

  • 冷靜。受情緒影響的判斷容易失去合理性、公平性。「頭腦發熱」絕對不利於理想的判斷。
  • 正確地使用道德原則。這是不言而喻的,但也是最難滿足的。因為正確的道德原則依賴於正確道德理論的建立。

要完全做到上述6點,實際上非常、非常、非常困難的。但假如我們在作出道德判斷的全過程中,都能以上述原則作為明鏡,也許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作出不當道德判斷的概率。


康德的道德律


回答問題前寫上利益相關。
回答問題時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利益和具體道德問題的關係,看看是不是犯了屁股決定腦袋的錯誤。或者說,自己有沒有,或多或少地,讓屁股影響到腦袋。
例如,我反對沒有約束的生育權,因為我覺得生育並不是父母單獨能決定的,要考慮到未來小孩的成長情況;但我是不育主義者,所以,我在這個問題上,現在想想,沒有完全的底氣。同樣地,某些同志為人父母,那麼,在生育權這個話題上,會不會也有自己的傾向?
例如,某些人覺得搶別人的男女朋友是個人的自由,如果這些人是高富帥白富美,在兩性市場上有巨大優勢,那麼他們這種說法,其實也沒有足夠的說服力。
承認自己的無知和思維缺陷
目前排在首位的 @獵鹿人老師(不知如何稱呼),在11個孩子系列問題上,我對他第一個答案點了反對,後面的答案全點了贊同。因為我自己確實之前有很多想不到的地方。
避免情緒化
感謝這位問題的提問者,讓很多人都有了靜下來重新整理思路的機會。



道德亦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標準,不要太急於向別人輸出你的價值觀。 理解是我們必須要試著做的,但有些人真的無法接受,比如愛吃甜粽子的人無法理解竟然有人能忍受咸棕子的味道。這就是公共說理有局限性的原因。 所以你也會發現,比如5000人的宣傳,受眾其實永遠是那1000人。 其實在古希臘時期學者就討論過這個問題了,你做的事符合你的道德標準又實在侵犯到了別人的利益,大家都按自己的一套來,社會還不亂套。 當時柏拉圖就是堅持有真理的存在來規範所有人的行為的。 其實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主流道德觀越來越主流了。 想辯證的看就多考慮下對立方的利益,只能說如果你符合多數人的道德觀你會過得更幸福,不一定是對的但是不會生活在自我懷疑和否定中。 o(╯□╰)o


盡量不要試圖從具體事例推出規則來。
反面例子就是這次的生十一個是不是道德的,後來還有人問究竟生幾個才是不道德。
我知道推導規則是人類本性,但是請忍耐,無論低收入,還是中產,或者精英階層,都有那些惡劣到只要生了孩子就能說不道德的存在,藉此推出誰該不該生孩子方向從一開始就錯了。

同理,盡量不要試圖將規則套到具體的人身上。
因為生孩子沒錯,所以這個人生孩子沒錯,不要開玩笑了好不好,我知道這完全不符合很多人的價值觀,但是我上面的一句話再重複一遍。

不要說我也是怎樣怎樣的。
我覺得這應該是最沒有說服力最不值得採信的回答了。
結果到了知乎這變成了最值得信賴的回答方式@_@

不要將社會支持和道德與否掛鉤。
這次很多人這麼說,因為某發達國家有某福利,所以生孩子這事沒有不道德。
某發達國家提供福利,人家國家條件好重視孩子,怕你過不好,所以發了,我覺得動機揣測只能推導到這裡了吧!這哪裡可以用來認定道德不道德了啊!那不工作混吃等死拿救濟的都是道德模範了啊!
社會支持是應該的,但是拿的人也沒啥道德優勢。

最後,不要忽視了人的存在。
很多討論最後都忘了人,不展開,展開太累,懂的自然懂。


假如我知道做這件事是不道德的,但我還是堅持做了,那麼我肯定是不道德的。
那麼如果我不知道這件事是否道德,甚至想不到道德層面上,而且我還是做了,那麼我就談不上道德了,用愚昧更合適。
但是這也有個前提,就是規定什麼是道德。
所以,我等於沒有說


對大多數人來說,首先,你要記得有倫理學這麼一個學科。
倫理學家研究幾千年的問題,你隨意下一個定論,你的自信哪來的?


這類問題在:可以進行討論,以及有討論的意義之前。存在其他需要討論的前提。道德是否有普世性,以及道德是否存在先驗的正確性。


推薦閱讀:

讀了那麼多歷史或者歷史故事,你覺得歷史對你現實生活最有借鑒的一件事是什麼?
有什麼好用的口紅?
抄寫佛經有用么?如果有用的話,推薦抄寫什麼作為入門呢?
如何戒粗口?
如何正確地養護頭髮?

TAG:生活 | 政治 | 哲學 | 教育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