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模式對重工業和輕工業發展的利弊是什麼?
"蘇聯模式「並不是一個嚴格定義的概念,而是我們模糊性的將」國家主導的產業集中制「定義成了蘇聯模式,當然在建國初我們開始工業建設的時候,這種概念可以作為一種從老大哥那兒來的指導概念和產業體系,但是現在這種符號化的概念並沒有太多意義。
所以,我們不妨來探討下蘇聯時期的工業化政策和利弊,以及現在的俄羅斯。
利:蘇聯的集中制在當時的條件下是正確的。
1861年農奴解放,到十月革命前夕,工業化已開始進行了一段時間,但遠未完成.1913農業占工農業的比58%。在工業中,重工比輕工低,佔35%。而且手工業為主,重工業領域的製造業生產,如生產機床、拖拉機、等工業部門,基本上都沒有,機器輔助式的手工業(或者准工業)佔了相當部分,唯一可看的數字只是鋼產量而已。工業產量,在世界工業產量中2.6%,其他國家如美國佔38.2%,英國佔12.1%,德國佔15.3%。
而從一戰退出的1920年,大工業的產量幾乎比戰前減少了7.6%,運輸業陷於崩潰,能夠使用的運輸器械極少,在高緯度,大跨度的國土中物流慘淡,沙皇時代的西伯利亞鐵路尚存,但是無力維護。其他如農業產量減少了一半。
所以說,一戰過後的恢復時期,蘇俄需要解決的是,
1,新國民吃飯的問題。
2,工業化起步問題。
3,產業恢復問題。
4,國防需求。
這四點就必然導致產業集中制的誕生,因為起步狀況慘淡,生產資源極少,只能依靠政府執行力進行統一配置,而且軍事需求作為主要公共事務佔了主體,這也是注重重工業的原因。
所以從1921至1928年的恢復時期,產業開始起步。而到後來的兩個半五年計劃的產業集中,使得到40年,無論輕工業還是重工業都獲得了產業升級。工業的比重,到了一九三七年已上升到76%;1940年更高達86%。
完全實現了工業化,並且速度極快。
而弊的部分在於:
1,輕重工業比例失調的狀況一直扭轉不過來。重工業一直佔四分之三,輕工業一直只佔四分之一。 重工業投資,一直占工業投資的85%上下。這個在蘇聯初期是因為重工業的投入比和產出效率,以及軍事需求。從第二個五年計劃開始,就正好碰上了歐洲局勢緊張,並在經濟危機中鶴立雞群,以至於這種模式被奉為了普世原則,一直形成斯大林模式延續至後來。而赫魯曉夫時代冷戰壓力依然轉換成了軍備競賽,農業改革更大程度上只是產業適配,談不上纏不上產業調節。故而這種模式一直延續至今。
2,」剪刀差「來通過壓榨農業對於工業進行找補。初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長期存在,實質上使得龐大的蘇聯農業人口和波羅的海工業帶形成實質上的二元結構,並且一定程度造成地方勢力的離心,赫魯曉夫農業改革沒有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3,缺乏流通性。工業化建立的大體量產出,並沒有完全反饋到民眾身上,其次各部門在精密儀器中各司其職,除了國家項目以外甚至毫無交集,這種計劃性的產業結構下,並不算現代意義的商業。國家作為理性主體,對於流通過程,市場行為進行監督,甚至進行參與都沒有問題,但是在產業上完全摒棄這種自發的流動性,就完全不能產生現代商業的聚集效應,和勞動力結構的高效產業分工。尤其是在大體量產業結構中,國家經濟部分的規劃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調動自發過程,是無法做一些有效的調節的,勃列日涅夫時代經濟部分的改革就是一個例子,而最後只能靠國家戰略的擴張性需求來進行產業結構的適配。
而俄羅斯的問題在於,本來作為一個高緯度,資源豐富,但是地理條件惡劣的國家,通過歷史傳承保留了波羅的海工業帶,並且借組獨聯體關係,雖然無法融入歐洲主流的工業分工秩序,但是能夠在中亞經濟圈做一定程度的產業鋪開和市場建設,並且對外銷售資源和軍工產品。這些在俄羅斯的過渡時期並沒有問題,但是俄羅斯已經在過渡期間過久,甚至出不來了。蘇聯時代延續下的產業問題,現在只變得更為嚴重,過渡時期積累的公共財富並沒有帶來產業升級。
而過渡時期的經濟改革過於激進,短期國債市場對外資開放,卻控制力不足。公共財政不足,卻無法通過實體產業進行找補。過分依賴外貿自由化和外資投資,而聯邦政府本身執行力也完全不佳和銀行系統的畸形。1998 年俄羅斯金融危機是如何解決的? - acel rovsion 的回答
而現在我們就算在俄羅斯重提蘇聯模式也無助於俄羅斯任何的產業復興,歷史階段完全不同了。而俄羅斯現在的最大問題在於如何將過渡時期,也可以說普京時代靠著軍工,資源慢慢補起的財政轉換為產業升級,並帶動國內企業參與(可以進行稅收優惠),形成良性的市場機制。
其次,需要一個穩定的外交環境,我作為中國人,我當然願意外交上俄羅斯靠著強人政治的魄力與歐盟,美國進行周旋,並將亞歐世界島的主要地緣衝突地,但是作為鵝毛他們的立場而言,必須更為精緻地處理對歐關係。
然後,是避免人才流失,俄羅斯從莫斯科大學-俄羅斯科學院體系遺留下來的人才數量不僅多,教育系統至今都在發揮著產出,基礎科學,人文領域,俄羅斯及東歐地區的學生在歐洲各大研究院,大學,以及美國大學中都扮演著中堅力量,尤其是這一代俄羅斯女性在科研界的貢獻非常之大,卻沒有人願意回國。除了科研系統本身的投入不足以外,整個教育體系並沒有完成對於產業結構的適配,當然現俄羅斯經濟部門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涉及500家公司、5000名工程師的工程師實習項目在SkolkovoTech。
最後是整個俄羅斯工業體系的定位的問題,高緯度高寒,適宜居住土地少,人口少且時而負增長,教育體系遺留前朝,工業底子在,但是結構錯位,並且生產工藝老舊,產能也在衰退,國內市場體量小,並且大部分能夠發展的產業已經被中國,日韓,歐盟,美國包攬,比如現在俄羅斯的礦山系統和林木砍伐機械都需要從中國原裝進口。那麼,本身在這些劣勢的情況下,如何重新再工業化也是個很大的問題。。。。同樣地理環境的北歐諸國藉助歐盟合作體系和歐洲市場的體量,以及教育系統發展,在歐洲黃金三十年得以用資源(石油,林木)和外貿分工獲得和法德一樣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參與歐共體早期的鐵路聯盟和煤礦聯盟,後迅速轉型為小體量,高產業精度的高端製造業,並擴展衍生出來的科技產品和設計行業,就完全規避掉了小國寡民,地理條件偏的劣勢。但是顯然俄羅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所以俄羅斯從過渡時期開始,問題一直並沒有解決,這個時候重提」蘇聯模式「沒有任何意義,相反他需要一個」俄羅斯模式「,否則這塊北方土地上,除了蘇聯時代勃起過一個紅色之夢,其他時候都要埋在北方的寒風下了。
最後謝謝邀請。
發展重工業是所有發達國家的特點,之所以其他國家(輕工業發達)不是因為他們輕工業發達,而是他們外包給了第三世界國家。
美國有輕工業嗎?沒有,都給中國孟加拉越南之類
在這種發展模式下,相當於美國白有了幾千萬上億的低端奴隸可以驅使。本土就專註重工業和蘇聯對抗,蘇聯當然頂不住了
蘇聯不是不想也搞外包輕工業,結果當年被太祖直接給否決了,批判了國際分工的說法。
輸出工業比輸出商品更可靠,有了工業,自然有海外的廉價勞力給你做輕工業品。光知道爆兵,科技樹點的不夠,兵的等級也低,攻防都沒多升級,兵種搭配也不合理
其實大家想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假如今天的諸位富豪老總,突然將自己手中的所有財產公司充公上交給國家,國家重新走計劃經濟道路,會是一副什麼樣子?
諸多答案多是空談,基本都沒說到細節,當然我這個水平也高不太多,但是我給大家提供一個細節幫助大家深入思考。
今天我們一天創造的gdp,相當於1970年以前一年的好多倍,即便拋除貨幣貶值拿糧食為中介兌換今天一天的勞動價值去比50年前一年的,估計也是多的。今天全國運營的公司,使用的機械幾千幾萬倍於50年前,然而今天指導這一切運行的政府部門,區區一個工信部。
而50年前,以前帖子我算過,就那麼全國幾百個砸鍋賣鐵餓肚子省口糧辦起來廠,卻要兩三個機械部,兩個輕工業部等十個左右的部門去管,今天我們一個國土資源部,當年什麼地質部石油部甚至短暫存在一個勘探設備部。而且每個部門都還有直屬省廳單位,比如省機械廳輕工業廳紡織工業廳什麼的(有木有市處我不知道)。
蘇聯在官僚惡性膨脹的勃列日涅夫時代更是有上百個正部級單位,其中細化到生產坦克裝甲車的廠都有一個戰車部管理。
大家不要忘了計劃經濟時代,所有的企業都是國家的政府部門的下屬單位,如果回到計劃經濟時代,一個行政單位管10個企業(這能力牛逼透了吧),全國幾十萬企業要舔多少衙門?阿里這種的巨無霸,直接夠電子商務部下面直接設個阿里巴巴廳了。
如果這樣帶來的問題,不是官僚膨脹的問題,而是技術上根本就不可能。而中國還不過是個發展中國家而已。
如果省點篇幅直接說結論,那就是,政府不可能完全領導一個稍微發達點的國家的經濟生活。每個人幹活謀生掙錢追求如同吃喝拉撒一樣是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事,工作量過於巨大。
如果這樣對比一下,其實結論很簡單,馬列主義在實踐沒幾十年後就遭遇了嚴重的技術問題,幾乎等同於破產。
那麼蘇聯模式的問題是什麼?
單從本答案的方向看,在生產力貧弱的時代,蘇聯模式集中國力做大事,在計劃經濟委員會沒有被各種公文淹沒的時候,是十分有力有效的。這不止在中蘇發生過,短時間內農業國變工業國的例子比比皆是。
然後就開始越來越疲軟,一面有能力致富的人越來越多卻不得生產。另一面企業增多,部廳增多,計經委效率要下降,開始阻礙經濟增長。
中國在78年丟棄兩個凡是時,經濟報復性的增長,已經可以看到以中國貧弱的國力蘇聯模式尚且在阻礙增長,那蘇聯可能在赫魯曉夫時期前後就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蘇聯輕工業不行,不是本來這樣想的,我覺得這是經濟部門能力不足的結果,典型就是赫魯曉夫種玉米。只能優先側重重工業特別國防工業的發展。先是部門增多效率低下增長停滯,然後因為競爭的需要側重重工業,然後國家狀況惡化,只好更注重重工業,進而惡性循環。弱在前,偏科在後。
至於什麼蘇聯模式問題是封閉的,洗洗睡去吧。阿根廷不封閉菲律賓也不封閉,什麼卵用。我知道你們想說什麼,無法什麼爛大街的國企大鍋飯效率低之流。計劃經濟阻礙發展是真,但是絕對不體現在管理不善上,計劃經濟時代絕大多數國企是肯定可以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的,私企不認真做利潤低破產可怕,公企不好好乾吃省廳處分坐牢槍斃不可怕?90年代國企倒閉改組潮不是計劃經濟的問題,那時已經開放計劃委都沒有了,一面舊制度對國企縛手縛腳另一面集體所有制和私企構成競爭,待遇大幅高於國企,人心思變,管理崩潰才導致不少企業半死不活。純計劃經濟時代的80年代前,你t喵敢做倒爺?反革命破壞生產罪進去了都。那時候基本沒有工廠管理不善。
主流認為蘇聯毀於官僚主義,其中以上層的變質固化為住,這點我不否認,蘇聯磕磕絆絆的增長雖然逐漸減速停滯,但是並未停止,基本50年代開始就是改革者施政初期6%左右,改革失敗後3.5%左右,基本等同於西方國家,甚至略高,最少在七八十年代蘇聯模式並沒有走到極限。但是尺度放寬到今天,一對比就能明顯感的到不開放私有制的社會主義真的上限不高。主流輿論的不應該優先發展重工業(生產生產資料領域)的觀點,事實上是要把人變成白痴、傻子,要捆住後進民族國家的大國的手腳,讓這些國家永遠沒有造血能力。
優先發展重工業長遠來說輕工業、消費品工業增長速度更快,因為輕工業(消費工業)所需的一切原料和車床都來自重工業,輕工業只是單位在重工業提供的設備和原料上添加勞動力。重工業可以像細胞分裂一樣指數性增和在速度上加速輕工業生產機器的效率,而輕工業則不能,只能在重工業生產的機器上增加勞動力,我真的不明白某些人所謂調整輕重工業的比例做什麼?因為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越來越自動化,機器將取代人力勞動,那麼輕工業的對於重工業的比例還可能下降,而且輕工業最終有可能消失。生產力越發達,重工業和社會教育培訓的比重就應該越來越高和越來越重要。
按照馬克思的理論,優先發展重工業(生產生產資料領域)才能實現消費品工業(輕工業)的擴大再生產。優先發展重工業不是不發展輕工業。恰恰相反,高速發展的重工業提供的新的技術設備對改造輕工業,使輕工業能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工業消費品有了物質技術保證。
蘇聯1929~1932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中生產資料生產年均增長28.5%,消費品生產(第二部類)年均增長速度也達11.7%,比西方國家高得多。例如,即使在「繁榮」的20年代,1925----1929年間,美國的消費品生產年均增長只有1.4%,德國為3.1%,英國反而縮減1.9%(《經濟史》第3卷第285頁)。1933~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蘇聯工業的消費品生產又比1932年增長99%(《經濟史》第4卷第25頁),年均增長高達14.7%。如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1913年工業消費品產量為100,1932年,蘇聯為187,英國為101.3,德國為79.4;1935年英國為111.9;1937年蘇聯為373(《經濟史》第4卷609頁。《英法美德日百年提要》第30、193頁,統計出版社1958年版)相對西方國家,蘇聯工業消費品生產以無與倫比的高速度發展。1938~1940年這戰前三年,蘇工業的消費品生產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戰後1946—1950年間,則更以高達年均15.7%的速度增長。(《蘇聯經濟概論》金揮等編,第139頁,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5年版)。
50年代以來,蘇聯非食品消費品生產的增長速度快於美國。80年代,蘇聯的紡織品、冰箱產量位居世界首位。毛織品、亞麻織品、靴鞋、動物油、奶製品、食糖、魚製品的產量已經超過美國。……近些年來,蘇聯人均計算的棉布消費量已經超過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絲綢的消費品已經超過大多數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蘇聯經濟概論》第374頁)
可以說工業社會以來,一切財富和消費品源頭都是重工業創造的!
按某些人的邏輯,人均糧食產量800公斤的蘇聯農業不行,人均糧食產量今天才400多公斤的中國農業就行得不了,這樣的人是什麼邏輯?
至於很多人說蘇聯解體後,就知道輕工業品、消費品匱乏,說什麼衣服、罐頭換飛機。但蘇聯解體,經濟是被人為休克了的,其各種生產的開工率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交通運輸、物流都癱瘓,重工業品折舊時間是幾十年,但是輕工業品的庫存及折舊時間只有幾周到1年不等,這樣物資必須不停生產,假如中國、美國休克開工率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一樣會出現飛機換衣服、罐頭的情況。
——————————————————
蘇聯的農業事實上也遠好過中國
自己看蘇聯解體後,資本主義俄羅斯政府的數字,如果說社會主義的蘇聯說謊,資本主義的俄羅斯該不會了吧。
Таблица 3 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основных видов сель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й продукции (тысяч тонн)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Росстат,Рос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2009, с 458 )
表.3 俄羅斯歷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單位:千噸)(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局,俄羅斯統計年鑒2009,458頁)(譯者注,此表中1970年,1980年和1990年的數字僅代表當時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Р.С.Ф.С.Р)的糧食產量,並非全蘇聯的糧食總產量)
[img]http://review.youngchina.org/wp-content/uploads/2011/01/e8a1a832.jpg[/img]
俄政府原網址:Производство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зерна
————————————————————————————
Потребление мяса и мясопродуктов, молока и молочных продуктов на душу населения
俄政府網站上的
第一行是資本主義俄羅斯聯邦的,下面的是分地區的我就不列了。
1990年,包括下水和豬膘油的肉類,人均消耗75公斤,到2000年只有45公斤,而中國今天的肉類年人均消費量還不到50公斤。
1990年,牛奶和奶製品消費,人均消耗387升居當時世界第一位,而到2000年只有215升,
注意,1990年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起1988年已經發生了急劇下降,如果對比1988年和2000年的話差距會更顯著。
俄羅斯肉類產量1990年1011.2萬噸,2010年716.7萬噸
–есурсы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м€са и м€сопродуктов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非全蘇)牛奶產量1990年5571.6萬噸(蘇聯的奶質品產量居當時世界第一位),2010年3184.7萬噸
–есурсы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молока и молокопродуктов
俄羅斯禽蛋產量1990年474.7億枚,2010年406億枚
–есурсы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иц и €йцепродуктов
——————————————————
所謂蘇聯依懶石油的謠言
根據《俄羅斯聯邦國民經濟年鑒》的統計,
在蘇維埃俄羅斯聯邦1989年國民經濟部門出口的產品中,再加工產品佔俄羅斯聯邦出口商品的比例達到77%,其中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為34%,而開採(原料)部門的比例僅為23%。
相反俄羅斯聯邦2006年出口商品結構中,礦物產品、原木和原料佔俄羅斯出口商品的比例為70%,而機器、設備和運輸設備只佔5.8%。
1986年蘇聯工業產值為8360億盧布,而出口額為683億盧布,其中包括出口到資本主義國家的131億盧布。出口額只相當於工業產品的1.6%。
流行輿論的蘇聯的外匯被掏空,只查一下《俄羅斯聯邦國民經濟年鑒》就可以知道完全是造謠、荒誕不經說的法。
蘇聯石油出口在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重就可以得出真相。根據蘇聯國家統計委員會的數據,1988年蘇聯總出口額為671億盧布,燃料和電力的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為42.1%或者282億盧布,1988年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為8750億盧布。這樣,燃料和電力的出口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而根據長期協議,其主要出口國(三分之二)是社會主義國家。顯然,石油出口的削減並不能導致蘇聯經濟的垮台,因為石油出口高峰期出口到西方的石油也不過年人均15美元的水平。
1950年,世界石油開採總量大約為5.25億噸,而蘇聯的開採量為3800萬噸,大約為世界石油開採量的7%。在這樣的開採情況下蘇聯可以向世界市場「拋售」100—200萬噸,而這對於世界石油總量來說微不足道。說蘇聯能夠壓低世界石油價格則更為可笑。1960年蘇聯出口石油量為1780萬噸,佔蘇聯石油開採量的12%,但是其中三分之二的石油出口流向的不是自由市場,而是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當時世界石油開採量已經達到10億噸。可悲的是,歷史學家不了解當時蘇聯的石油開採綜合體正在進行現代化,甚至到1980年蘇聯的石油開採達到歷史頂點的時候,蘇聯出口的礦物燃料和類似產品只佔世界出口份額的5.4%。因此不論是赫魯曉夫,還是勃列日涅夫都不能壓低世界石油價格。
「坐在針尖上」的蘇聯在石油出口價格下滑之前因為出口石油而獲得的收入相當於每年人均46美元,而且三分之二的石油是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而出口到西方的石油也不過年人均15美元的水平,顯然蘇聯依賴石油的說法,根本就是扯蛋。
,而2008年俄羅斯出口石油獲得的收入相當於人均1697美元,是蘇聯時期的37倍還多,這才是真正的坐在針尖上,整個經濟因為石油價格而顫抖。
————————————————————————
改革改垮蘇聯
根據《俄羅斯聯邦國民經濟年鑒》,蘇聯的國家內債在1985年為142億盧布(占社會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82%),1989年為3990億盧布(41.3%),1990年為5660億盧布(56.6%)。1991年前9個月國家內債規模達到8900億盧布。
蘇聯的黃金儲備在改革初期為2000噸,1991年下降到200噸。1985年,蘇聯實際上沒有外債;1991年,蘇聯外債大約為1200億美元。
蘇聯國民經濟情況開始惡化正是在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影響下出現的。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的數據,「如果說在1981—1985年,蘇聯平均的預算赤字大約為180億盧布,那麼在1986—1989年這一數字為670億盧布。1960—1987年蘇聯平均每年發行的新貨幣量為22億盧布,而1988年為120億盧布,1989年為180億盧布,1990年為270億盧布」。實際上在脫離計劃經濟的改革開始以前沒有發生任何經濟危機。從1987年起,蘇聯經濟開始一步步去蘇聯化,放棄計劃經濟。
對蘇聯經濟最致命摧毀性改革的是1987年頒布的《國有企業法》打開了虛擬貨幣的通道——允許非現金向現金轉換。當時創立的「青年科技創新中心」得到了非現金兌換的特殊權力(這一中心當時被稱為通貨膨脹的火車頭)。同時取消了國家對外貿的壟斷,1987年1月1日起,有20個部門和70個大型企業擁有了進出口權力。一年後蘇聯外貿部被取消,蘇聯對外經濟聯繫部成立。1990年頒布法律,賦予地方蘇維埃對外貿易的權力。根據1988年頒布的《合作社法》,企業和地方蘇維埃中出現了合作社網,他們將商品賣到國外,流向國內市場的商品迅速下降。許多商品被投機賣掉,一些產品被拆成方便攜帶的廢品,並作為原料被出售。
對於計劃經濟(社會主義)而言,它追求的是使用價值(產品產量),而市場經濟(資本主義)追求的確是價值,向轉向為價值而生產時,就是摧毀社會主義的開始。
在蘇共中央文件記錄中有如下描述(1988年10月29日):「在生產零售價格更高的新商品的同時,停止生產一些低價商品……價格更高的商品,保證了生產總量在價值形式上的增加,往往同時出現的是實物形式上的數量下降……大量的企業實物形式的生產總量下降了20—25%或更多。」
與生產沒有任何聯繫的個人收入開始躍進式上升。1981—1987年,蘇聯居民貨幣收入每年平均增加157億盧布,而1988—1990年這一數字為667億盧布。1991年僅是上半年居民貨幣收入就增加了950億盧布(而生產型的工資只增長了36%)。這樣收入的增加與同期貿易中商品庫存的下降導致消費市場崩潰。於是進口急劇上升,1989年以前,蘇聯對外貿易順差穩定(1987年為74億盧布),而1990年的蘇聯貿易逆差為100億盧布。
政府試圖通過預算赤字、發行國內債券和出售外匯儲備來扭轉局勢。1985年蘇聯的預算赤字為139億盧布,1990年上升到414億盧布,1991年前9個月的赤字就達到890億盧布。1989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預算盈餘為39億盧布,而1990年預算赤字達到290億盧布,1991年為1093億盧布。
可以說蘇聯是戈爾巴喬夫和雅科夫列夫改革人為改垮摧毀的,依據雅科夫列夫後來的回憶錄,他提到當時就是要讓自身控制的經濟部門儘可能的發生混亂,以促使人們起來支持摧毀共產主義極權的改革。
如果單純從量的角度來看,蘇聯的發展方式,從邏輯上講是沒有問題的。現實中最大的問題是,單純依靠蘇聯的人口,不足以支撐輕重工業的同時發展,因此只能依賴衛星國來填補輕工業的缺口。
計劃經濟最大的缺陷在於,無法將個人的慾望通過商業需求來體現到產品當中。糾正一下很多人的誤解,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並沒有促進其重工業的發展,真正促進其重工業發展的是,嗯,外國設備和技術
有關數據顯示,直到1928年,蘇聯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美國的1/8,全國只有不到3萬輛拖拉機,99%的耕種要靠人畜來完成。
隨著華爾街股市的崩潰,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迅速波及到西方各國。在危機蔓延期間,這些國家幾乎無一例外面臨資本和商品嚴重過剩的問題。為了擺脫眼前的困境,它們再也管不了什麼意識形態的差異了。這無疑給了蘇聯大量低價引進西方先進設備、技術和資金的機會。
為了抓住良機,1929年5月,蘇聯在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建設委員會下專門設立"外國諮詢中央局",負責設備、技術和人才的引進業務。僅在1929年,蘇聯就同西方各國簽訂了70餘個技術援助項目,涉及冶金、工業機械、汽車、輪船和飛機製造等多個重要經濟部門。1930年以後,蘇聯乾脆直接購買成套設備或招請外資包建,快速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項目。到1931年,蘇聯接受技術援助的項目增加到124個。
這一時期,蘇聯成為世界市場上機器設備的最大買主。1931年,美國出口的機器設備中,有50%賣給蘇聯。1929年-1930年,英國機器出口總量的70%銷往蘇聯,而1932年竟高達90%。1931年,世界機器出口總量的30%銷往蘇聯,1932年這個數字上升到了50%。可以毫不誇張地說,20世紀30年代,蘇聯幾乎所有的骨幹大型企業都是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武裝起來的。例如:蘇聯的三大鋼鐵廠都是美國援建的,最大的第聶伯河水電站是引進美國技術設備、僱用美國技術專家於1933年建成的,著名的高爾基汽車廠是由美國福特公司援建的......
據說,斯大林後來曾在一次黨內會議上感慨地說:"在蘇聯,約有2/3的大型企業是在美國的幫助或技術援助下建成的......其餘的,也大多是在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的技術援助下建立的。"
在大量引進西方先進設備和技術的同時,蘇聯還將西方技術人員和專家當作引進重點。由於在經濟危機中西方出現了大量的失業技術人員,因此他們紛紛接受蘇聯的聘請。1929年,在蘇聯工作的外國專家達1919 人,技術人員10655人,分別是1928年的5倍多和20多倍。1932年,在重工業部門工作的各種外國專家達到了6800人。
----------------------------------------------------------------------------------------------------------------------------------------
原來如此!~
後發國家在地球上的殖民地(原料供應地和產品傾銷地)被舊有列強瓜分殆盡的背景下要實現富國強兵的唯一一條註定要失敗的制度路徑
至於天朝?那真是不知道哪個祖上積的陰德,運氣太好了,德國和日本都比不上
正經的回答是:
- 要實現富國強兵,要實現趕超,必須重工業優先
- 重工業的特性決定了,在後發國家必須要動員全國的力量,具體實現就是建立計劃經濟體制
- 計劃經濟體制是不可持續的,走下去一定會失敗,所以一定要轉型
- 是主動轉型(典型例子是改革開放),還是被動轉型(典型例子是蘇東劇變),要看運氣(各方面的,包括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
也就是說,蘇聯模式是唯一選擇
當沒有選擇的時候,談利弊是沒有意義的,這是經濟學第一課告訴我們的道理
蘇聯模式對重工業和輕工業發展的利弊是什麼?
蘇聯模式本質上是一種後進國家希望短時間內進行趕超而採取的極端傾斜政策。德意志第二帝國,日本帝國,某種程度上也有同樣的情況。說到底高壓控制和計劃指令只是手段,目的在於富國強兵。為的是最短的時間內國家能夠在擁有一定的專業人才儲備下擁有抵禦外侮,保證自身在國際上的發言權的和影響力的能力。
這種政策好不好?對於底子薄,基礎差(但不是完全沒有,比如沙俄和舊中國,薄弱不代表沒有,相反的沙俄工業一戰前也是世界前十,中國的工業再薄弱也是有一定實力的和人才底子的)只有少量資金資源和技術人才,有志於提升國力的國家來說是非常好的,他保證了國家能夠集中精力先干好最重要的事。蘇聯和中國能夠在短時間內打好基礎,發展出重工業,全賴於此。而重工業是輕工業自給自足的基礎,重工業發展見效慢,周轉周期長,需要持續投入和維護。這就需要國家全力的投資和扶持了---蘇東國家改開之後大量重工業企業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難以為繼,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同類行業長期被大企業把持也能說明這些問題。因此在緊缺經濟時搞蘇聯模式合理科學的規劃,嚴格的按照計劃發展,利用思想上的嚴密控制和引導杜絕不安定因素,排除反對和質疑。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脈,那還不一飛衝天呀!
但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重工業的基礎已經具備,開始向更高一層的目標比如提供日用消費品和農產品方面衝刺,開始關係到人民生活層面的時候。就不得不放鬆限制了,為什麼?
因為人是嚮往自由的,人與人之間也是不平等的。
由於在輕工業這個直接面向人民生活需求的領域這點更加明顯,因此也就更加的容易受到影響,統計數據永遠是過時的,是落伍的。今天你生了一個兒子,需要分配口糧,那麼計劃就需要更改了。明天一個突發森林火災需要用到多少物資計劃又得改,先不說這一級一級的溝通和聯絡本身需要浪費多少資源。光是額外造成的動用儲備和複雜的行政管理就需要調動多少專業人才呢?所以說蘇聯複雜龐大的官僚體系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奧匈帝國也曾擁有龐大的官僚體系壓縮了國防開支,但是那是為調和多民族矛盾而不得不這麼做的。
蘇聯不是不知道這種危險,赫魯曉夫上台後進行的一系列改革說明了蘇聯認識到了自身模式的缺點和不足,赫魯曉夫強調核戰爭,不重視常規戰爭,裁剪大量常規部隊把重點轉移到軍民兩用的航空事業,發動農業大躍進等都說明了蘇聯希望能夠靜下心來搞改革,搞經濟。
然而赫魯曉夫生不逢時,50-60年代初蘇聯面對的國際形式仍然比較嚴峻,軍事上東西方之間的碰撞從沒有停止而是持續激烈的在各個地區出現,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印度支那戰爭和非洲的一系列衝突。放鬆常規力量軍備在此時非常不切實際,而且此時共產主義陣營正處於上升期,這也就意味著大量新興的共產主義政權和武裝力量需要得到蘇聯迫切的援助和支持,這對於蘇聯本身的改革就是相當不利的,也給蘇聯模式的支持者提供了強有力的現實基礎。
赫魯曉夫之後的6,70年代,其實隨著東西方之間的和緩,本來已經是減少對重工業的投資,放鬆管控,改變蘇聯模式的最好時機(相對的,中國就是在這個時間段的後期開始的改革開放)。但是出於對前任赫魯曉夫的反動和經驗,勃氏政府堅定不移的走回斯大林路線,僅保留少量的改革殘餘,同時由於重工業已經發展到了巔峰而不得不轉向國防工業和軍事工業發展,(因為在輕工業和生活用品製造業施行指令經濟是複雜而困難的)這反過來又擴大了軍隊規模加重了國家的經濟負擔,增強了對外的壓迫力度,不但把自己從的國際形象從「小綿羊」變成了咄咄逼人的「大灰狼」,也增加了盟國對其的不信任和逆反心理,為隨後的阿富汗戰爭埋下隱患。而很多仿效蘇聯模式的國家則在處於一種集中還不如不集中的尷尬,由於這些執行蘇聯模式的國家經濟落後,基礎過於薄弱,資金匱乏,缺少建立蘇聯模式所需要的專業人才和系統,架構。單純的坐等蘇東國家援助,拒絕外資投入而試圖從國內壓榨有限的不能再有限的資源導致其政策不是激起民憤就是無以為繼。蘇聯模式的正面效應沒有起到作用,負面效果卻紛紛顯現
在石油危機帶來的大量順差刺激下,當然蘇聯可以暫時掩蓋其經濟模式的缺陷,但是當1980年代後期超高油價結束以後,蘇聯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經濟混亂和危機,被迫在短時間內施行希望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快速而廣泛的改革,最後釀成大禍。
所以蘇聯模式本身有其有點,三小龍(不計香港)在早期發展的時候也採取過部分蘇聯模式的優點加以學習和模仿(韓國執行傾斜式工業發展政策,台灣搞十大建設擴充國企,新加坡直接建立國營銀行,航空公司等一系列國企),但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需求被滿足以後,滿足人民物質需求轉向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蘇聯模式本身也變得難以為繼。
蘇聯的根本問題不是輕重工業比例失調,而是無論輕工業還是重工業,蘇聯做出來的產品都沒有競爭力。
重工業無論如何都比輕工業高級,如果做出來的東西能賣錢,還愁買不到輕工業品么?然而事實是,哪怕是蘇聯最發達的時代,也不曾作出過什麼有競爭力的產品。比如汽車,飛機,高鐵,這都是重工業吧,然而你能找到什麼靠譜的蘇聯貨或者俄羅斯貨么?
蘇聯貨最靠譜的大約只有ak47一款而已。
其實重工業不難的,我朝解放初期也搞出過很多重工業品的,只不過是比蘇聯貨還爛而已。能做重工業不是啥值得驕傲的事,能做出「有競爭力的重工業品」,才值得驕傲。
其實現在的最發達國家,美日德,也是靠重工業,畢竟這些東西技術含量高,利潤大。用一個曾經很流行的觀點來說「做一架飛機的利潤抵得上做幾億雙襪子」。至於輕工業,交給天朝來做就好了。
所以,「發達國家做重工業,發展中國家做輕工業」本來就是合理的國際秩序。在「共產國際」這個小國際圈子裡,蘇聯人「只做重工業,不做輕工業」是完全合理的。蘇聯經濟崩潰也不是因為所謂「輕重工業比例失調」,這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因為那麼奇葩的理由而崩潰。蘇聯經濟崩潰的根本原因是「做出來的產品沒有競爭力」。
=====================================
評論區真是醉了,集中回答一下吧。
1. 俄羅斯軍工賣的很火?
那是因為很多國家買不到美國的高級貨。貼一個很好的評論吧:
王子長:
1986年剛服役的時候,蘇27的AL31發動機壽命只有50小時,記住是壽命,不是大修間隔。而同期美國的F110/100的壽命已達4000小時,大修間隔2000小時。1992年第一批出口到中國的蘇27,發動機壽命提高到了900小時,大修間隔300小時。為節省發動機壽命,中國空軍不得不將其分為訓練模式和戰鬥模式,平時只有訓練模式。
同時期的看,蘇聯貨基本上是比不上美國貨的。蘇聯人做東西突出一個糙,精準度,可靠性都成問題。而且蘇聯人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一個「簡單粗暴」,很少追求技術化解決問題。比如另一個評論里提到的「土星五號用不到十個發動機,蘇聯蘇維埃那個用幾十個發動機」。
然而軍工是一個很封閉的系統,很多國家買不到美國貨;即使能買到的,也不見得能買到最高端的東西;還有一些國家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非要買俄羅斯貨(印度),哪怕被騙的頭破血流,也樂此不疲。
所以這根本不是一個開放競爭的領域,如果美國開放的賣軍火,俄羅斯的軍工立馬完蛋。
2. 有技術=產品賣得動?
這也是一個典型誤區,很多人覺得技術厲害那產品一定賣得動,那是扯淡。除非你的技術做到別人根本做不了才可以。否則有同類產品,那就要比誰的技術更好,誰的成本更低。
比如AMD,技術厲害不?我敢說絕對厲害,秒殺美國之外所有國家的產品。然而同類的Intel更厲害,AMD只能是混吃等死,基本靠intel救濟度日(Intel為了防止AMD倒掉自己被反壟斷)。還有一些曾經的CPU製造商,比如VIA,現在都不見了吧。
還有一個問題,你設計出了好東西,不代表你就能獨佔這個市場。比如AK47吧,號稱世界銷量最大的槍支,然而市面上90%的AK都是山寨貨,蘇聯/俄羅斯能靠AK47賺幾個錢?事實上製造AK的俄羅斯公司已經虧的底掉而破產了。
這也是為什麼最頂端的發達國家都喜歡做高精尖重工業的原因:別人沒法山寨。
3. 蘇聯都在做軍工所以民用差?
這是典型的甩鍋。共產國際難道不用民用重工業品了?那不都是靠蘇聯提供么?而且軍工民用通用的地方多了去了,哪有「做得了軍工做不了民用」的道理?
最基本的,汽車大家都要用吧。即使是今天,汽車也依然是美日德的核心產業。然而我們都知道,蘇聯制的汽車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曾比美日德做的更好。只不過就是靠著封閉在社會主義圈賣而已(我朝也有很多拉達不是)。開放競爭之後瞬間被美日德打垮,只能勉強度日。
再比如飛機,這也是必需品吧,隨便貼一段:圖-134和俄羅斯客機產業的「硬著陸」--陶短房的博客--鳳凰網博客
既然是「大飛機」之父,在設計轟炸機之餘,圖波列夫設計局不可能不涉及客機。蘇聯第一架、也是全球第二種噴氣式客機——圖-104,就是由該設計局設計,1955年首飛的,該飛機曾在1956年3月22日首飛倫敦,震驚了全世界;1959年9月15日,首架可不著陸從莫斯科飛到華盛頓的客機——圖-114四發渦槳客機經12小時長途飛行抵達華盛頓,再度讓世界刮目相看;1968年12月31日,全球第一架超音速客機圖-144首飛,並創造出一系列世界紀錄。
這段傳達了一個信息:軍機客機真沒多大差別,都是一個公司設計的(美國也如此)。沒道理說「能做軍工做不了民用」。
然而,眾所周知,俄羅斯飛機是出了名的不靠譜:
先說這次「硬著陸明星」圖-134,可謂「劣跡斑斑」:2007年3月17日俄羅斯薩馬拉,一架圖-134失事導致6人死亡;2004年8月24日,俄羅斯圖扎,一架圖-134據稱被「人肉炸彈」炸毀,死44人;1997年9月3日,柬埔寨金邊波威東機場,越南航空一架圖-134墜毀,死65人;1995年12月5日,俄羅斯納希切萬,一架亞塞拜然航空公司圖-134B墜毀,死54人;1992年8月28日,俄羅斯伊萬諾沃,蘇聯民航一架圖-134墜毀,死84人……至於出事沒死人的就更多,如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的「空中驚魂」便是一例。
「第一種西方標準客機」圖-154則更是出了名的事故大王,據不完全統計,這種客機因事故損失毀壞的多達63架,且事故種類五花八門,有墜毀、撞山、和其它客機相撞、空中起火、迫降未遂、導航失誤、起飛著陸失控,甚至還有撞上掃雪車的。
甚至連最新一代投入航線的圖系客機——圖-204也不能免俗,雖然至今還無墜毀、死亡事例,但在航班數極其有限的情況下,這型客機已經出了5次事故,讓人不由捏一把冷汗。
現在俄羅斯客機依然在賣,可是誰買?大家都還要命的說。
如果仔細觀察俄羅斯的重工業,基本都是這樣的。封閉環境下賣的很好,而到了開放年代,完全無法和美日德的同類產品競爭。
明憲 給了一個左的回答,那我就來給一個右 的回答吧,純屬討論,不涉及人身攻擊。
首先我對蘇聯模式的評價是俄羅斯這個國家不淪為原料產地和妓女產地的唯一途徑,沒有之一。這個模式也僅適用於俄羅斯。
我們來看俄羅斯的基本情況面積1700萬平方公里,人口1.4億,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資源豐富。
第一點俄羅斯的地域太廣闊了,廣闊到不需要這麼大,很奇怪吧,國家還有嫌地盤大的?但是這是事實。如果現在中國想叫俄羅斯破產該怎麼做呢?在中國東北部下100萬重兵,引誘俄羅斯也部署同樣的軍隊,不出五年俄羅斯就破產,中國的軍隊的補給可以從關內運過來,距離在1000公里以內,還可以通過海運,集裝箱船一下運1,2千個集裝箱;俄羅斯就苦B了,夏季還好,海運還可以勉強運行,到了冬季先不說那個強烈的海風會不會將集裝箱吹到海里,即使可以航行也要一艘破冰船在前面破冰,而且航行的距離在4000公里以上,如果是鐵路運輸呢?沙皇有先見之明,修了西伯利亞鐵路,這條鐵路有長9000公里,據說上邊的旅客列車來回一趟要半個月,更讓人頭疼的是這條鐵路很多修在凍土帶上,參見中國修青藏鐵路,蘇聯時代都是保爾的老鄉烏克蘭的共青團員在維護(真心佩服),不過隨著蘇聯的解體,這條鐵路的維護成了大問題。
第二點俄羅斯的人口太少了,1.4億人口,美國是3億,日本人口在1.2億左右。即使俄羅斯人放棄農業,採礦業還有軍事工業,其在輕工業上所能達到的成就也就和日本一樣,這是由人口數量決定的,輕工業的門類更多,對於人口的需求更大,俄羅斯這點人口真不夠用,而且人都跑輕工部門去了,俄羅斯的誰來防禦,而相對於輕工業,重工業和軍事工業需要的人相對少很多,而且利潤很高。輕武器的利潤在50%以上,坦克在200%以上,至於無節操的導彈就更貴了,中國賣給沙特的中程彈道導彈一枚一個億,還是美元,還是現鈔,還是80年代的美元。而且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很多時候不談競爭,說多少價就是多少價,不帶討價還價的(中國50年代買蘇聯的導彈圖紙,價格據說是一克圖紙一克黃金,而且愛買不買)。做好重工業特別是軍工業對俄羅斯來說是比較靠譜的,利潤高,競爭少,最主要的是需要的人少,節省下來的人可以去干點其他的事。要搞輕工業的話俄羅斯的地域也是一大障礙,俄羅斯大城市間的距離普遍為600公里。600公里啥概念?滬寧鐵路全長307公里,途徑崑山、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從物流角度來講輕工業的成本能競爭的過中國嗎?
第三點凍死人的高緯度。本人經歷過的最低溫度是零下五度左右,而且是短時的,就這樣也把我凍的半死,東北的最低溫度在零下15度,而俄羅斯的緯度更高,也就意味著溫度更低,歐洲部分雖然好點但是也在零下20多度,這溫度能搞輕工業嗎?手都凍僵了,人還能幹什麼,一年有幾個月不能幹活,即使幹活也要燒著暖氣,這麼搞輕工業成本上有競爭力才怪,還是 搞軍工業和重工業好,幹個半年就可以休息,即使冬天上班,開個暖氣成本上也可以接受。當然高緯度也帶來一些其他的問題,譬如酗酒,酒這東西喝多了影響生育,想爆人口也爆不出來,而且農業也受影響,只能種一季,冬天農民只能在小屋內喝酒和老婆啪啪啪,出去也沒事幹。而美國可以種兩季,農民的效率就高多了。
如果按照俄羅斯的國情來看,他當一個沙特那樣的國家是最好的,雇外國人來幫俄羅斯種地,採石油,軍隊裝備世界霸主的裝備,和世界霸主站在一邊,但是俄羅斯人口多了點,而且周邊都是貪婪的國家(我一直想去貝加爾湖游泳),同時俄羅斯有一顆大國的心,這就決定了俄羅斯要走一條人力要求少、利潤高,而且具有決定國家命運的工業之路,就目前來看蘇聯模式無疑是最合適的。畢竟在70年代,蘇聯以少於西方世界多的多的人口在世界範圍內壓制西方世界的同時,壓制中國。
最後反駁下@明憲 ,第一沙俄的工業的確很差,鋼產量其實並不能說明問題,沙俄當時工業普遍的生產方式是手工生產,沒錯,是手工生產,當時一戰參戰國中,步槍生產要求最低的就是沙俄的莫辛-納甘步槍,即便這樣前線的沙俄士兵也沒有足夠的步槍,一般說法是運氣好的話是3到4個人用一把步槍,倒霉的只能找根木棍,找點鐵絲網纏上。一戰中沙俄的幾乎沒有坦克,同期英國法國造了上千輛坦克,連後知後覺的德國都造了幾輛,沙俄在一戰中唯一的亮點是汽車改裝的裝甲車,問題是這些汽車也是英美等國援助的。此外在西線戰場大量使用了飛機,炮擊都持續一周,這些都在東線通通沒有,沙俄的工業連基本的步槍都滿足不了,還談什麼飛機大炮坦克!此外說一下,法國的工業化一直被人鄙視,直到二戰後才有起色。到了二戰時,面對德國的進攻,蘇聯爆出了坦克海,飛機海,持續能力不亞於美國,完爆德國,T-34的產量是德國虎豹產量總和的幾倍,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裝備都是引進西方技術,然後蘇聯工程師自己研發出來的,這個比沙皇時代厲害很多。
有兩個俄羅斯,一個是波羅的海沿岸的工業化的俄羅斯,一個是廣大內陸遠離世界市場的俄羅斯。
對失去理想的俄羅斯來說,工業化只是一個夢,物流成本決定了他不可能工業化,他的歸宿只是回歸19世紀的常態,靠灰色牲口、地大物博以及寒冷冬季來碾壓歐洲。
蘇聯不是常態,只是嗑藥時做的一場大夢,醒來就什麼都記不得了。只在普大帝腦海里留下一點痕迹……
我這裡不談蘇聯模式,只談一個普遍規律:所有公有制計劃經濟國家都必然要優先發展重工業。
公有制計劃經濟優先發展重工業,曾經是個普遍現象,當年蘇聯是這樣,當年的中國也是這樣。而這一點,多年以來,就一直被右派批判,也被許多老百姓質疑:國家優先發展重工業,致使生活資料的生產多年不增長,一二十年過去了住房還是那麼小,食物衣服還是那麼匱乏,國家這麼做對嗎?為什麼私有制市場經濟國家就不優先發展重工業呢?
現在本文就來回答這兩個問題。
首先要知道,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供應對象不同,計劃經濟要為全體人提供生活資料,而市場經濟只為有錢人提供生活資料,誰能買起它才賣給誰。
其次要知道,輕工業為人類提供生活資料,重工業為輕工業提供原材料和機器設備、廠房,重工業不發展,輕工業就發展不起來。
知道上面兩點之後,我再打個比方。假設某星球上有一個村莊,共有一萬人,實行的是公有制計劃經濟。這個村莊還處於原始社會,人們主要以野果野菜、草根樹皮為食。有一年,人們發現了黃豆,並發現它營養高,又好吃,所以決定把它培育成主食,供應全村人食用。某一年,他們得到了一粒豆種,於是就把它精心地種了下去,收穫50粒。第二年把50粒種了下去,收穫2500粒。第三年收穫125000粒,50斤。第四年收穫2500斤。這四年他們一粒都沒捨得吃,只見勞動,沒享受到勞動成果,生活水平還是以前的老樣子,以野果野菜、草根樹皮為主食,勞動量卻增加了不少。第四年有2500斤了,他們算了一下賬,全村一萬人,假設一人一年平均吃100斤豆子,一年就需要100萬斤,所以這2500斤還遠遠不夠,還得繼續擴種。有人提出分掉1500斤給大家解饞,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被村長嚴厲地批評了一頓。於是第五年,2500斤豆子被全部播種下去,收穫125000斤。這一年,他們留下2萬5000斤作為種子,餘下的100000斤被分掉了,平均每人得到10斤。終於享受到一點勞動成果了。第六年,2萬5000斤豆種被播種下去,收穫125萬斤,留下25萬斤作為種子和預防災荒的儲備,分掉100萬斤。
在另一個星球上,也有一個村莊,也有一萬人,也處於原始社會,也主要以野果野菜、草根樹皮為食,但是實行的是私有制市場經濟。有一年,有一個人發現了黃豆,他得到一粒種子,種下去收穫50粒,第二年收穫2500粒,第三年收穫125000粒,50斤。這時有個富人想嘗嘗黃豆的美味,願意拿兩頭鹿肉換他40斤黃豆,這個人經不住誘惑就同意了。富人得到40斤黃豆,又是干炒了吃,又是做豆腐吃,又是榨油吃,美滋滋地。第四年這個人種了10斤黃豆,收穫500斤,又被富人拿五頭鹿肉和一張虎皮換走了400斤,這個人自己吃掉90斤,只留下10斤種子。第五年以後年年如此。而前面那個星球上第六年已經每個人都能分100斤黃豆了。
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區別由此可見一斑。
計劃經濟優先發展重工業就和第一個星球上種黃豆的道理一樣。要為全體人提供充足的生活資料,必須先準備充足的原材料和機器設備。在準備充足之前,如果經不住誘惑,提前享受,必然會極大降低發展速度,而且此時的享受也極為有限,不值得。第一個例子里,第四年產量2500斤,如果分掉1500斤,第五年的產量就只能有5萬斤,而且分掉1500斤,一人才得到0.15斤,根本沒有意義。
鋼鐵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我們不妨把上例中的黃豆換成鋼鐵來看一看。造機器設備,造武器,造火車輪船汽車,鋪路建橋,建廠房住房,都離不開鋼鐵。那麼要給全國人都提供充足的生活資料,讓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全國一年需要多少鋼鐵?我們假設需要一億噸。那麼就必須向這個目標努力,越快越好。
那麼怎麼才能最快地提高鋼鐵產量呢?假設第一年的鋼鐵產量是100萬噸,要把這100萬噸全部當作種子,一點也不能用於生活消費。怎麼把鋼鐵當作種子?就是把這100萬噸鋼鐵全部用於生產鋼鐵,造採礦、鍊鋼、發電等設備,還要鋪路建橋,建廠房,造車船。基礎設備增加了,第二年鋼鐵的產量就會提高,例如提高到200萬噸。第二年再把200萬噸鋼鐵全部用於生產基礎設施,第三年的鋼鐵產量又會提高。這樣才能增產最快。可是如果在私有制下,是不可能這樣做的。第一年生產100萬噸鋼鐵,富人官員就要轎車,願意花高價買轎車,生產轎車的利潤極大,這100萬噸鋼鐵就會投入到轎車生產上。私有制市場經濟就是這樣根據利潤來配置資源的。這樣配置資源的結果是,富人和官員享受了,而第二年鋼鐵的產量不能提高,或提高極慢。但是市場經濟學家們卻說市場經濟是最優秀的。
------------------------------------------------------------------------------------------
評論里好多人提到第一個例子里村長腐敗的問題,這種觀點很可笑,不科學。科學的研究方法是,面對複雜的問題,要條分縷析,把複雜的問題拆分成許多簡單的問題,然後一個一個解決。一個人全身都是病,高明的醫生要仔細斟酌,看看究竟都是哪些病,胃有病治胃,肝有病治肝,最忌諱眉毛鬍子一把抓。有的人,你和他談經濟,他就和你談政治,你和他談政治,他又和你談經濟。這種人就是不懂條分縷析的人。
經濟的歸經濟,政治的歸政治。好比說我是個汽車工程師,我的目標是設計出來最好的汽車,而路好不好不屬於我管。
經濟學家的任務就是給人類探索最好的經濟制度,能使經濟最快最健康發展。本文談的純粹是經濟建設問題,只研究哪個模式最好。至於腐敗問題,本文不研究。腐敗的問題有其它辦法解決,不屬於本文的研究範圍。所以,單從經濟建設上來看,第一個例子是不是最好的模式,能使經濟發展最快呢?
如果承認這個模式是經濟最快的,那麼腐敗怎麼解決呢?靠民主啊!所以公有制+民主才是最好的制度。公有制+專制、私有制+專制、私有制+民主都不好。
----------------------------------------------------------------------------------------
我喜歡純理論研究,閉門造車,不喜歡看事實如何。我要弄明白的是道理,不管現實怎麼樣。而有人不懂道理,就喜歡看現實,看數據,查年鑒,用數據說話,這是不符合科學研究精神的。
比方說,我明白拖拉機比牛耕地快這個道理,所以我就會相信拖拉機比牛耕地快。有一天,拖拉機壞了,只耕0.1畝地,有人就拿這個數據告訴我拖拉機比牛耕地慢。我信這個數據,但是我不信拖拉機比牛耕地慢,因為我懂理論。
我相信公有制計劃經濟比私有制市場經濟優秀,這個道理我懂,所以有人拿出計劃經濟國家都多麼貧困,都多麼落後,都失敗了這些事實,我都信,但是我仍然堅持認為計劃經濟比市場經濟好。
一種制度,理論上能行通,現實中才能行通。理論上行不通,現實中無論怎麼改進,怎麼打補丁,都不可能行通。搞經濟學理論研究,就是要研究出來一種在理論上能行通的經濟制度。用遊戲來說,集權(姑且這麼說)會讓玩家死命攀科技和一些「高大上」的東西。結果民生不足,越來越疲軟
哪個XX主義國家,不是走的軍國主義道路?
後發國家,尤其是公有制國家,要優先發展重工業,這種決策思路與行為選擇可以理解。
問題是,發展起來的重工業,要麼自用,要麼外援,如果想外賣,除了要儘可能排除對抗性思維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你的重工業產品的技術與性價比有壓倒性的優勢嗎?
如果把鍋甩給對方的對抗性思維,而不討論自身技術與性價比上的比較,那不過是掩耳盜鈴而已。
這種既追求對抗性的國際關係,又不能在技術與性價比上取得壓倒性優勢的國家狀態,典型的軍國主義體制。
你見過哪個一流強國有興趣玩軍國主義,搞法西斯主義?
一個國家一旦進入到軍國主義狀態,發展重工業必然成為政治正確,大力發展輕工業也就違背了政治正確。發展重工業是對的,只有利沒有弊。
輕工業本來就沒啥前途,稍一發展就到上限了。
輕工業靠農牧林漁那點產量,很快就會陷入無多餘原料可加工的境地,一個英國就把印度的棉花用完了還得從美國進,那後來國家還能發展出什麼來?
最終還是要走上挖礦發展的道路,一旦走上這個路,就是重工業了。
資本流向利潤率最高的行業,違反這個規律,不管你是優先發展重功還是輕功,必敗。
蘇聯發展重工業,挺好的。
蘇聯那麼大的土地,那麼多的資源,搞產業鏈話語權大,利潤率高,科技含量高的重工業挺合適的。
至今俄羅斯仍然是重工業全球領先的國家,輕工業嘛,只要花錢,大把的地方生產,買就是了,利潤率低,話語權低,科技含量低。
蘇聯為什麼不搞輕工業?很簡單,重工業太發達,就業就已經滿足蘇聯人民了,沒有人力去從事輕工業了。包括現在俄羅斯,輕工業也很弱,但農業人口只有10%了。這就是為啥普京想統一烏克蘭(頓巴斯已發護照),烏克蘭農民多,就業人口很多。
另外,別傲嬌的覺得賣資源是low逼,資源不賣,過期作廢,例如木頭、石頭、銅礦、馬匹、毛皮、糖、鹽、染料、黃金甚至包括鐵礦等過去極其重要的戰略物資,現在都已過期或者部分過期了,留著還有毛用。50年後再生能源發達了,化石能源還留著幹什麼去?
前蘇聯產品
總結起來大概四個字,
傻,大,笨,粗
充滿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浪漫主義精神。
蘇聯的計劃經濟經濟模式就是算出來一個城市多少家庭,然後需要多少口鍋,安排生產差不多的口數鍋,這個城市的每戶家庭每人憑票購買,要是你家裡打架砸壞了鍋,對不起今年的額度就用完了,沒有了。在這種模式下怎麼可能會想辦法生產出款式新穎,競爭力強的商品?
其實最典型還是朝鮮,朝鮮在經濟互助會的角色就是生產化纖等大宗工業品,蘇聯和華約破產,那些質量不合格的玩意兒自然沒人要了,商品換不來硬通貨,也只能挨餓了推薦閱讀:
※俄羅斯全民免費醫療會導致醫療水平下降嗎?為什麼?
※貢沃集團(Gunvor Group)在石油行業的影響力如何?
※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人喜歡普京?
※國際社會中,中、美、俄這類國家有哪些典型的「耍流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