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崛起的經濟基礎是什麼?

普魯士的前身勃蘭登堡選帝侯國再中世紀的一直是屬於神聖羅馬帝國東北邊疆的老少邊窮地區,德國當時真正的經濟中心在於波羅的海沿岸-萊茵河沿岸-法蘭克尼亞的城市群。勃蘭登堡的經濟以種田為主,土地不算肥沃,人口不算太多,沒有大型的商業都市。而東普魯士領地在丟掉但澤這一重要海港之後也就成了一個農業邦,根本沒有什麼可觀的經濟增長點。黑死病爆發的時候幾乎搞死了這兩塊領地上一半的人口。後來雖然在三十年戰爭中獲得了馬格德堡和東波美拉尼亞,但是也僅僅是屬於聊勝於無的獎賞,勃蘭登堡-普魯士的農業經濟本質並沒有改變。但是在18世紀普魯士突然在腓特烈大帝時期崛起,擊敗奧地利奪取西里西亞,並參與瓜分波蘭獲得了波森西普魯士大波蘭地區,一躍成為歐洲的列強之一,支撐這一崛起的經濟基礎是什麼呢?


你說的沒錯,
勃蘭登堡-普魯士的本質是內陸農業邦,在內陸中心甚至沒有大型的商業城市,且沒有良好的北方港口,而真正的內陸中心線也確實僅僅經過現德意志地區的南方。。不過農業邦也是能夠做很多事情的。。

這個必須要上述到腓特烈一世時期(Friedrich Wilhelm von Hohenzollern)

腓特烈一世在普魯士王國初期做過很多改革。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國有土地實行租佃制度。
這是腓特烈一世在1715年8月13日頒布敕令,宣布邦君的私人土地不可分割,不可轉讓的國有土地,由國家在所有權問題上統一管理,但是下放完整的經營權。這樣既保證國王對土地的處置權,以保證作為國家經濟的產出(比如在某些農業土地上進行合併經營),經營權的下放一定程度又推動了個體經濟的發展。
這使得普魯士容克(Junker,)地主階級發生比較大的變化,那就是從早期地主階級轉變為莊園主地主階級,開始向資產階級化轉型,進入一個過渡時期。而此時腓特烈一世開始對於容克團體的旗下莊園開放完全自主的經營權,包括可以私人處置農戶,並給予免稅。

以上政策在斯泰因哈登堡改革,以及到19世紀初時期被當做普魯士政治中的弊端,但是在腓特烈一世和二世時期,這個政策一定程度上重新整合了農業邦的最大生產力。

2,腓特烈二世時期的農業改革。

這個主要就是將馬鈴薯推廣為主要經濟作物,在中歐的土地上,開始作為主糧食經濟,並且隨著農業發展和城市化,開始進行人口聚集。任命事務官,對於新土地的開墾做統一規劃,並且強制在普魯士各地區進行恢復農業生產。這不僅僅產生了現有的效果,也一定程度上為後來的斯泰因哈登堡改革做了一些鋪墊。

3,腓特烈一世的重商主義。

大選侯時代,實際上手工業已經開始慢慢成為財政來源之一了。而腓特烈一世,就更為重視這一件事情,並且在位時候的《徵兵令》上面,就是明確不允許強制徵收技術工人入伍(要知道腓特烈一世可是」士兵王「,但是他在這個問題上讓步了),並以高稅率實行經濟封閉主義,保護國內脆弱的手工業,並給與稅收優惠,和規劃手工業集中區和商品市場。
在1722年腓特烈一世的政治遺囑裡面,就繼續闡述了發展手工業和工場的商業構想,尤其是要求繼承人腓特烈二世要注重現有工場成果的保持,要維護羊毛,麻布工場的繼續規模擴大和手工業的繼續發展。而這個政策的執行人就是馮馬沙爾。

而在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來建設內地的商貿城市(這個時候的普魯士地區商業中心城市已經開始形成了,隨著公路建設連通了到南部法蘭克尼亞,最後商品貿易流通匯入到萊茵河的內陸河貿易體系 )。並且注重對外貿易,大選侯時代就已經有了和荷蘭共辦的」勃蘭登堡-非洲「貿易公司,用於經營歐洲-非洲黃金海岸的貿易。
在腓特烈一世時期,甚至動用公共財政給經濟主來貸款,資助大型礦山項目,港口建設,以及銀行建設,並且取締民間高利貸,公布法定利率,完善錢幣體制,資助學校,鋪設公路。
但是,以上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腓特烈一世對於民間的高稅率之上,當然,高稅率作為一個暫時性政策在普魯士經濟進入正軌之後,就開始慢慢回歸政策。

而《波茨坦敕令》一定程度上,開放了普魯士的移民政策,主要是由於法王(太陽王大爺)撤銷了《南特赦令》,而不得不從法國逃亡德意志地區的Huguenot新教徒。而這些人大多都是從事港口,紡織業的工人和小商主。正好對應了腓特烈一世對於民間商貿和手工業發展的需求,起了不小的作用。


4,腓特烈二世(大帝)的以戰養戰。

腓特烈一世時期是個相當軍事主義的社會,大帝時期也差不多,但是相對而言並不算窮兵黷武,他的每一次戰爭發動都是有目的性,而且規避了一些風險。比如奧地利剛結束對於土耳其的戰爭,普魯士就找上它了,用較為小的成本就奪取了西里西亞,而在整個奧地利王位繼承戰中,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也充分展示了腓特烈一世時期積累下來的戰爭潛力。而西里西亞正好又是德意志地區的紡織業中心,而正好這時候普魯士在規模化紡織業。。

所以不僅僅軍事上是個天才,戰略上腓特烈大帝是很有腦子的,所有戰爭都是有明確的政治目的,並且會評估風險與成本,最後還要與普魯士內政情況結合。。這使得普魯士從大帝開始,建立在王國早期的積累上,對外軍事行動雖然有失敗,但是總體上是得到了很多收穫,包括領土,地緣態勢和商貿利益。


以上就是普魯士崛起的經濟基礎。。


普魯士最大的資產是它那些聽話而且有榮譽感的貴族,普魯士王國和勃蘭登堡都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唯一寶貴的是歷代選侯-公爵培養起來的普魯士貴族階級,他們為這個邦國提供了寶貴的軍事傳統和軍官已經滿足於不高的薪俸的官僚體系。

但是僅僅是一個廉價而有效率的軍隊和官僚組織還無法讓普魯士成為小德意志帝國的締造者。實際上1815年合約締結以後普魯士都還沒有承擔這個角色的舞台也沒有這個自覺。使普魯士走上德意志道路的是維也納和約。和約給普魯士一個陸地上不接壤的西部領土,在三次瓜分波蘭中本來普魯士獲得了大片的波蘭領土,其中包括華沙,但是拿破崙在戰勝普魯士之後把這些領土剝奪過去建立了華沙大公國,1815年拿破崙戰敗,但是沙皇並不打算歸還這些被拿破崙剝奪的舊普魯士領土,相反根據合約沙皇兼任了「條約波蘭」的國王,只把波森地區和西普魯士歸還給普魯士,作為彌補普魯士希望兼并薩克森,但是遭到奧地利的堅決反對,於是普魯士得到了一片在政治上完全不接壤的萊茵地區的領土來彌補他在東部的領土損失。還因此背負上防止法國再次破壞歐洲和平的前哨的使命。這一處置可算是普魯士列強中的二等角色的形象的徹底暴露。腓特烈威廉三世在其政治遺囑要求他的繼任者一定要堅定的尋求與歐洲強國的合作,捍衛歐洲的和平,這與腓特烈大帝的政治遺囑中要求繼任者只要普魯士無保護的政治疆域沒有改變就不要放棄謀求擴張的態度成了鮮明對照。

原本普魯士的這種被動處境,二流國家的形象,地理上的不接壤,戰略上的無險可守的局面會讓它成為神聖同盟保守政治的堅定擁護者,然後事情總是出乎人們的意料,這片不接壤無價值的飛地,很快被發現是德意志地區最大的煤礦,豐富的礦產和老德意志地區悠久的手工業技術積累和普魯士政府的扶植,讓這片土地的工業在合約締結之後的幾十年里飛速發展,把普魯士從德意志的二號強國推到了統一的風口浪尖。

簡單的說普魯士的大臣們希望萊茵維斯特伐里亞的工業品可以不繳稅至少是少繳稅的通過北德意志各邦,那麼同等的它至少也得在關稅問題上對北德意志各邦做出相應的讓步。當鐵路被證明是商業和貿易的重要助理的時候,普魯士政府當然希望能夠用鐵路把它不接壤的兩部分聯接在一起,但是這就意味著它要用鐵路穿越北德意志各邦。

所以基於這些現實的目的從維也納和約到王朝戰爭之間普魯士王國的大臣們幾乎持續不斷的採取一種自由主義的政策,並鼓吹一個基於自由貿易的北德意志關稅同盟。正如歷史學家說的當一個不包括奧地利的德意志關稅同盟和一個東西貫穿德意志的鐵路系統被建立起來的時候,小德意志帝國的道路已經確定了。而俾斯麥只是用武力使這個既成事實被歐洲接受而已。

在德意志統一這個問題上其實更多的是基於現實利益的選擇而不是愛國心,德意志各邦1848年就普魯士獻上皇冠但是遭到拒絕,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普魯士是具備統一德意志能力的大邦里軍隊效率最高公務員體系最清廉,而且也是經濟上最自由主義的,如果考慮到1848年以後聯合邦議會和普魯士內閣的短暫妥協期則普魯士也是政治上最民主的。所以它才能成為德意志統一運動的贏家。

在所有這些因素中軍隊和官僚應該感謝普魯士貴族階級的傳統這些是應該追述到普魯士歷代選侯和國王的偉大遺產,而自由主義和工業則是維也納和約給普魯士帶來的意外之福。其實和普魯士傳統沒有太大關係。


首先其實題主要明確一點基本概念,那就是在工業革命前,最重要的農業。商業貿易發達的地方,自然也會繁榮,但是是一個個孤立的點,就如北海和波羅的海海岸的諸德意志城市和港口、出海口。
而以農業生產為基準,並以此積累開始手工業、商業等的南德、萊茵蘭,則是成片的大富裕區。雖然因為德意志本身的基礎問題,這些大富裕區放到和法國、義大利、安達魯西亞、佛蘭德斯等比的話,一般都算不上什麼,但是其本身在德意志內部是具有很大的經濟優勢的。
所以勃蘭登堡是內陸、東普魯士沒有但澤,並不會說就從「商業邦」變為「農業邦」,這本身便是對命題不了解,事實上柏林在17世紀以後依靠自身的水陸交通優勢成為當地貿易樞紐,而柯尼斯堡也本身是一個樞紐。

不過尷尬的是,勃蘭登堡等大部分東北德土地是沙質土地,海岸的則多鹽鹼地,比較好的是沿著河流分布的一點。所以換句話說,勃蘭登堡這地方想發展農業都難,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在紐倫城堡伯爵,腓特烈六世因為債務問題和站隊成功而獲得勃蘭登堡邊境伯國後,成為了選帝侯腓特烈一世。不過這個選帝侯並不舒坦,因為勃蘭登堡諸大小容克實力強紮根深,並且因為欠缺開發和伯國土地的萎縮,可以說日子還沒在紐倫堡收各路關稅來得舒坦(1423年皇帝把紐倫城堡給扭走了)。而最大的一筆收入則是選舉皇帝的時候,皇帝給的選金,早期的霍亨索倫家便用這個為基礎開始建設這個自己在東北德的基本盤。而第二個經濟基礎則是勃蘭登堡的各項法律的建立、執行、推廣,以及腓特烈二世建立了柏林這一勃蘭登堡和霍亨索倫家族的中心。第三個基礎,則是利用第一個基礎的積累來購買土地。這樣勃蘭登堡早期的經濟基礎,就是緊巴巴的存錢,然後去買地又緊巴巴的存錢又去買地。

經過多年的努力後,到了約翰-西吉斯蒙德時代勃蘭登堡迎來了一個轉折點,這位選後購買了位於萊茵蘭的三個領地,和獲得了普魯士公國。雖然普魯士公國是和勃蘭登堡平級的,還屬於農業的過渡帶地區,但是獲得了這一地區還是大大的增強了霍亨索倫的實力。而隨後在三十年戰爭後勃蘭登堡又獲得了後波美拉尼亞地區,可以說徹底的脫離了早期的那種「窮苦諸侯」的模式了。此時的勃蘭登堡-普魯士的經濟基礎毫無疑問依然是農業為第一,並且在工業革命之前都是,而因為領地的擴大搞商業也更為便利了。柏林為中心的地區,開始逐步成為這一地區的農業和商業中心。

第三個變化是大北方戰爭獲得斯德丁地區,這一河流的入海口。以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時候獲得了西里西亞,此時的普魯士王國的經濟基礎毫無疑問的以,西里西亞這一德意志紡織業中心和美洲來的新作物的土豆為主。以柏林-斯德丁為輔。

而第四個變化則是獲得了1/2個薩克森和萊茵蘭。萊茵蘭是德意志最好的地方之一,而薩克森則是東北德意志地區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這樣普魯士才算從一個三流實力的轉變為了一個二流實力的。完成了崛起這一過程。

所以勃蘭登堡-普魯士崛起,是通過各種方式搞錢買地+聯婚搞地+站隊搞地+各種農業改革和發展而有的經濟基礎。

更詳細的可以看我之前在貼吧寫的貼子http://tieba.baidu.com/p/4469002712


以戰養戰是混蛋說法,普魯士並不是窮兵黷武,仔細看歷史就能明白,普魯士主動發動的戰爭比法國少多了~法國才是窮兵黷武的典型。另外英國人也熱衷用武力解決問題,奇怪的是現在大家反而更崇尚這兩個流氓~所以說暴力是秩序之源,我們都是野蠻人的後代,誰也別說誰~

普魯士崛起有很多原因,如果要說經濟基礎,那得從很久以前的時候說起,而不能只看30年戰爭。30年戰爭是一個重要節點,但不是普魯士崛起的全部內容,如果我們只從30年戰爭來看,那就無法解釋30年戰爭最大的獲勝國法國,為何國力一直在走下坡路,在30年戰爭中大放異彩的瑞典,很快就失去了往日的雄風,30年戰爭中被打的稀里嘩啦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卻依然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普魯士王國雖然名字叫普魯士,但核心領土其實是勃蘭登堡選侯領(以下稱普魯士比較好記,但其實1701年以前正式名稱一直都是勃蘭登堡-普魯士選帝侯),這是一塊位於奧得河以東的地區,也就意味著是11世紀ostsiedlun「東進運動」中的新擴領地,與波美拉尼亞一樣有很強的斯拉夫元素影響。柏林這座城市在整個德國境內的地位,在當時來說也就是相當於長春在現在中國的地位,經濟上遠不如科隆,法蘭克福,漢堡,呂貝克,德累斯頓,布拉格(當時屬於神羅)和慕尼黑這些著名的工商業城市,在二線城市裡排倒數。整個勃蘭登堡選帝侯的領地位於波羅的海南岸冰磧土堆積區,腓特烈大帝寫信時曾經表示,在沙土方面,只有利比亞(指撒哈拉沙漠)能和我國媲美。整個東北德意志地區,從勃蘭登堡到波美拉尼亞再到普魯士,在德國從薩克森地區往北,在波蘭從湖區往北都是這種土壤。冰磧土是由冰川堆積形成,冰磧土的特徵是:無層次,也沒有分選,而是塊石、礫石、砂及粘性土雜亂堆積,分布也不均勻,呈灰色沙狀土壤,肥力很差,而且透水性不好,所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遍布沼澤淤泥,可以說這裡十分不利於人類生存,是一片綠色的沙漠。這一地區的人口密度也比德國和波蘭其他地區要低得多。

普魯士王國的這種自然條件,加上其位於平原和海灣無險可守的地形,導致勃蘭登堡選帝侯長期以來並不是什麼厲害的角色,馬丁路德宗教改革運動中薩克森選帝侯才是眾所敬仰的對象。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條件,讓勃蘭登堡——普魯士能形成一個較為緊密的統一體,避免了德國其他邦國一分再分的命運,奧地利在哈布斯堡手中就分裂過好幾次,靠分支絕嗣才再次統一。勃蘭登堡貧瘠的土壤和四戰之地的地理環境,讓這裡的貴族對統一和強大的中央集權更有興趣,因為能夠保護他們的地產,這是普魯士崛起的經濟基礎之一。一般來說自然條件貧瘠的地方,人們的頭腦就得靈活點,不然就得餓肚子。所以普魯士貴族很早就開始關注種植業以外的東西,小麥在肥力差的地區收成很一般,但是木材是一個很值得投資的項目,因為冰磧土雖然不適合農耕,但很適合種樹,所以普魯士貴族很多都經營林業,林業除了木材還能提供焦油和蜂製品,兩者是帆船時代的重要戰略物資;畜牧業也是很好的東西,草經過動物的二次轉化,產出比小麥好得多,畜牧業能提供奶製品、羊毛和肉類,也是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經濟作物也很流行,比如大麥和啤酒花用來釀造啤酒,種植麻和亞麻製作船上用品和紡織品等,很多普魯士貴族不滿足於原料生產,乾脆自己開辦手工工場賺錢。這些因素加起來,加上波羅的海長久的商業傳統和優良的港口,1648年30年戰爭結束的時候,大選侯手下的貴族們就已經經營著混合型的市場化農業了~容克貴族是歐洲僅次於英國、荷蘭和義大利貴族,最先投身於市場的貴族群體,就是因為窮啊~這裡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法國和俄國的貴族,坐擁土壤肥沃生產力強的大平原地區莊園,這兩個國家的貴族們就沒有英德貴族那種市場化的頭腦,而貴族眼界的高低在當時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政策水平的高低~法俄資產階級改革的種種困難就是源自於此。

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1648年結束的30年戰爭讓歐洲局勢改變。荷蘭正式崛起成為海上馬車夫,阿姆斯特丹成為千帆之港,壟斷了整個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運輸貿易。普魯士與荷蘭的合作十分緊密,普魯士的農場、林場和牧場供應荷蘭的工商業重要的原材料,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普魯士的貴族則從荷蘭人的工商業活動中分享利潤。同時荷蘭主要是一個商業強國,工業並不是他的強項,因為荷蘭面積小人口少,地價很貴,開辦手工工場並不經濟,所以這給了普魯士工場主們一個重要的機會。另一個機會是法國路易十四宣布取消南特敕令,胡格諾新教徒大批流亡海外,普魯士喜出望外,專門派人去接,1700年柏林人口的四分之一都是胡格諾教徒和他們的後裔~這些人主要都是城鎮中產階級,商人手工業者居多,他們的到來給普魯士經濟注入十分重要的技術力量。

當然,普魯士以軍事立國,軍隊肯定是佔主導地位。大選侯為了建立常備軍向貴族們放權以求稅收,比如領主司法權和警察權,同時普魯士容克貴族階層有了新的晉陞渠道。圍繞軍隊建設就必然有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稅制改革,普魯士是歐洲較早統一全國稅率並且執行效率較高的地方,歐洲其他地方這時候還流行包稅制,普魯士則有了國家稅務機關,稅務機關由軍隊組成而不是民用部門,絕大多數稅收都用來支付軍費1688年大選侯去世的時候普魯士也就是5萬平方公里,300萬人口,但有3萬常備軍,比例十分可觀。

提一下腓特烈一世,士兵王這個稱號實在是難以概括他的一生,大選侯,士兵王和大帝是普魯士崛起的三塊基石,沒有士兵王的種種改革舉措和強軍努力,大帝不可能有那麼強大的武力。士兵王進一步鞏固他祖父的改革措施,強化中央集權,對中產階級不再要求服兵役而改為收稅,士兵王一輩子強化軍隊但是從來沒打過仗,被稱為一天到晚舞刀弄槍卻從不扣動扳機的國王。軍隊的訓練極為殘酷,但是極為嚴格,而且他絕不容許一丁點不公正的事情,這個時期的普魯士軍隊和官僚機構開始逐漸合二為一,普魯士成了一個大兵營,一切都圍繞著軍隊,所以軍國主義其實一開始並不是貶義詞,而是一個小國和弱小民族在四周強鄰環繞的環境中求生存的方法。

軍隊的開支極大,軍隊的需求極大,普魯士軍隊就是普魯士政府,普魯士政府官僚基本都是退役軍官,上下所有貴族都是軍官,所有農奴都是士兵。為了提高軍隊素質普魯士甚至普及了基礎教育,因為當時的軍械操作愈加複雜,軍令傳輸也更依賴於信件,學校提供的標準化食物被認為有利於男孩發育所以所有男孩都得上學。到處建立醫院,為的是增加人口,提高健康狀況,這樣戰時能夠提供更多健康合格兵員。普魯士的工商業從一開始就服務于軍隊,軍裝、軍靴、武器、被服、軍火等等工業是絕對要國內自己生產的,一切原料能國內生產的就國內生產,不能國內生產的就大量進口囤積,為了大量進口就要大量出口換取外匯,因此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的重商主義政策就很容易理解了~軍隊需要大量糧食,所以一切能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都要應用,我覺得士兵王應該改稱農民王~因為腓特烈一世對農業的了解遠遠強於他對軍事的了解,排干沼澤改善土壤改進輪作方法和培育良種無所不知~死的時候腓特烈一世留下了一個450萬人口的國家,一支8萬人的常備軍(歐洲第四),一個極為廉潔高效的官僚體系和軍官團,高素質的人口和700萬塔勒銀幣~這些都是大帝爭雄的基礎。腓特烈二世除了是一個軍事天才以外,同樣付出極大的精力改善農業生產增加工商業出口,普魯士君主都是極為勤政的表率,這方面他們已經做到極致,普魯士沒有官員貪污,沒有庸官懶政,哪裡的行政出現一點問題地方官會立即收到國王的痛斥,哪裡的容克讓莊園荒蕪會立即被國王斥責甚至收回領地~普魯士的國王用鞭子抽出了一個恐怖的軍事機器~!


普魯士的土地,寒冷貧瘠,本來養活不了什麼人

結果發現了土豆,北歐平原的人口增加了好幾倍了

有了這個基礎,加上德陰雨連綿,喜歡窩在屋子裡瞎想,結果就出現了很多思想家科學家。


普魯士18世紀是怎麼崛起的,上面的答案說得很詳細了。1815年拿破崙戰敗的時候,普魯士還在英、法、俄、奧、普五強里敬陪末座,只能依附俄羅斯伸張自己的利益。

但是一個問題是俄羅斯堅決不肯放棄拿破崙建立的波蘭大公國。波蘭大公國的領土絕大部分是三次瓜分波蘭時瓜分給普魯士的波蘭領土,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普魯士戰敗後失去,包括現在的波蘭首都華沙。所以普魯士只好放棄波蘭,俄羅斯則在波蘭成立了波蘭議會王國,沙皇兼任國王。為了補償普魯士,當時的奧地利首相梅特涅耍了個手段,故意把信仰天主教,法國化和自由化很嚴重的萊茵河沿岸地區割給了普魯士,想以此分裂、削弱普魯士(普魯士東半部是農業區為主,信奉路德新教)。普魯士沒辦法只好接受。

但是萊茵蘭恰恰是19世紀普魯士統一德國,成為歐陸強權的關鍵。1815年法國戰敗後把薩爾地區(Saarland)割給了普魯士,這裡有大量的煤礦、鐵礦資源。這些資源極大地促進了普魯士的工業革命,豐富的鐵礦資源更使普魯士成為了歐洲大陸鋼產量最多的國家,在鋼產量上碾壓宿敵法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是重工業革命,鋼鐵起了支柱的作用。所以普魯士和後來的北德聯邦、德意志帝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很快超過了缺少鐵礦的法國,後來超過了英國。克虜伯成為了國際鋼鐵巨頭。

應該說普魯士的崛起有很大的偶然性。德意志帝國境內工業最發達的兩塊是萊茵蘭和西里西亞,普魯士得到西里西亞是虎口奪食,得到萊茵蘭則完全是意料之外,並且也不是當時普魯士本身的意願。


苦戰勝於強耕。

1、日耳曼和赫爾曼的由來

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為了這一天應該感謝誰。(德國歷史學家-拉克爾對赫爾曼的評價)

首先可以充分肯定的是雅利安人是絕對的野蠻人,羅馬在臣服西北的雅利安人後,一個叫赫爾曼的雅利安人,同時還是羅馬軍官(羅馬名字叫阿米尼烏斯arminius)。於公元9年聯絡各部落在條頓森林伏擊了瓦魯斯率領的羅馬軍團(15000人)。」自此羅馬人把帝國西北的雅利安人叫日耳曼(意思是另人生畏的戰士)。

2、條頓騎士團


就是今天,條頓騎士團的社會組織和管理方式都深刻的影響著德意志蘭的。


1198年3月5日,條頓騎士團成立於阿卡,應波蘭討伐異教徒的請求進入普魯士地區。經過五十多年的屠殺,1285年,條頓騎士團最終征服普魯士地區,迫使普魯士人改信天主教。



1291年阿科陷落後,條頓騎士團遷去威尼斯。

1309年,騎士團設在威尼斯的總部遷到普魯士的馬林堡。


1512年,來自勃蘭登堡的阿爾伯特當選為條頓騎士團總團長。1525年他宣布改信路德宗教,從而切斷了與騎士團名義宗主羅馬梵蒂岡的聯繫,隨後宣布將條頓騎士團世俗化,改為普魯士公國自任普魯士公爵。


1809年拿破崙入侵,普魯士公國國滅,條頓騎士團正式成為一個宗教慈善組織。


現任團長大人。

現任團長大人。


請注意團長大人的黑十字,這是元首的黑十字。


條頓騎士團為了吸引外來移民,採取的經濟政策是自由主義市場經濟,不是英國式的保守主義市場經濟,他的具體措施就是自由市,充分利用了周邊國家的人口紅利。


3、普魯士的誕生

普魯士地區古代的居民我們姑且把它稱為普魯士的日耳曼人。


1740年腓特烈二世即位,在他20多年的鐵腕統治下,普軍人數由原先的7萬人激增至20萬,佔全國人口9.4%,軍費開支每年要花去政府全部預算的4/5。有人這樣描述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對其他國家來說,是國家擁有一個軍隊;對普魯士而言,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普魯士的軍械都是外購,於是腓特烈二世免稅補貼發展軍工,組建了總參謀部,發展了戰爭全民動員,都說俄羅斯是戰鬥的民族,我認為這個頭銜普魯士更加合適。



腓特烈二世


隨後是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繼承王位,對於普魯士而言,國王的唯一作用就是戰爭。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攝政王即位,稱威廉一世。 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



俾斯麥:普魯士必須積聚自己的力量以待有利時機。

俾斯麥一上任,就發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說:「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與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他鼓勵國王:「既然我們遲早是要死的,能不能死得更體面一些?……陛下已經沒有別的路可走,只有奮鬥!」從此贏得了威廉對他的政策的堅決支持。

建立了一個專制帝國,其統治基礎是普魯士軍國主義外加容克資產階級,構建以務實作風和民族沙文主義為精神的現代德國。為統一德國,不惜讓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對內休養生息,世界上第一個制定了系統的社會保障體系和法律的國家。對外謹慎用兵,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都是通過談判桌來獲得。德國從精神上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在二戰後美蘇雖然瓜分德國,但德國仍然還能夠重新統一(歐洲歷史上有多少國家消失就沒有在出現過)。


在自由市的經濟基礎上,對於城市普魯士管理相對寬鬆,對於農村,普魯士剝削農村發展城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容克資本。因為普魯士需要軍械,所以第一批現代化工業和中國類似都是師夷技長以制夷的軍工。


對於有一技之長的外國移民普魯士也是熱烈歡迎,當法國迫害異教徒(新教)的時候,信奉新教的普魯士熱烈歡迎之,這也是普魯士第一批手工業者。

4、德意志蘭的的由來


德意志蘭的人從來都不是愛好和平的人。


俾斯麥上台後,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18日,即普魯士王國成立170周年紀念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即所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


德意志的意思是一個地區不同民族的雅利安人,沒有民族的意思更不是地名,(這是這篇文章關鍵中的關鍵!)公元920年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改國家名稱為德意志王國,德意志在歷史上第一次以國家的形式出現,法俄1807年提爾西特合約,以易北河為界瓜分了德意志的土地,英、法、俄、這些國家之間雖然矛盾重重,但在德國統一問題上驚人的一致就是絕不容許德意志統一。儘管德意志在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後統一了許久,面對德國不同的民族,席勒還一再的高呼德意志在那裡?順便掃個盲:德意志不是德國的意思(就像把中國叫瓷器一樣),假如一定要牽強附會,德國人把德國叫德意志蘭的,意思是德意志的土地(德意志地處歐洲十字路口,建國又短沒有明顯的國境概念,這才是這個國家真正的邊境問題)。


5、德國的政治經濟總結


羅馬的強大和奴隸有什麼關係?這個時候整個德國就是一部專制的軍事機器,1625年普魯士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天朝不一樣的是農民起義被殘酷的鎮壓了下去,等待農民的是更加殘酷的統治。當德國剝削完最後一個農民,德國進入了現代化國家之列。與之相對應的是,普魯士的容克集團多為貴族、地主、大商人出生,所以鮮聞貪污,行政效率極高。


條頓騎士團為了吸引外來移民,採取的經濟政策是自由主義市場經濟,不是英國式的保守主義市場經濟,他的具體措施就是自由市,充分利用了周邊國家的人口紅利。


在自由市的經濟基礎上,對於城市普魯士管理相對寬鬆,對於農村普魯士剝削農村發展城市。因為普魯士需要軍械,所以第一批現代化工業和中國類似都是師夷技長以制夷的軍工。


對於有一技之長的外國移民普魯士也是熱烈歡迎,當法國迫害異教徒(新教)的時候,信奉新教的普魯士熱烈歡迎之,這也是普魯士第一批手工業者。


對於勞動力不足,普魯士動用了大量的囚犯,這個並不是二戰才有的,德國對人力資源有著特別的認識。


關於這個問題,原始資本積累都是帶血的。


6、武王舉鼎


中國有一個秦武王舉鼎的笑話,他說明權力和能力不一定對等。德國也有一個威廉二世征服全世界的笑話,威廉二世對英國、法國、俄羅斯的宣戰,就好比中國慈禧對全世界的宣戰,乍一看來領導牛,再一看是犯二。


話說德國歷史上就不是一個民族,也不是一個國家,甚至沒有統一的文化和制度,德意志的意思是日耳曼人(種)的土地,在德意志這個地區有兩個強大的國家,他們分別是布魯士和奧地利,他們都希望借船出海,形成一個強大的國家,參與世界競爭和角逐。普魯士的首相俾斯麥利用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純熟的使用外交手段,利用英國光榮孤立,割地換取法國局外中立,與俄國達成准同盟,與義大利形成攻守同盟。一次次吞併周圍小的國家和地區,等法國和英國反應過來,德國已經彪悍的無以復加,最終德意志帝國形成了。奧地利則走上了另外一條路,利用奧斯曼對匈牙利的入侵,獲取匈牙利貴族的支持,行成了奧匈二元帝國。俾斯麥在普法戰爭後,為了防止法國報復,與俄羅斯、普魯士、奧匈帝國、義大利形成複雜的同盟關係,達到了包圍和孤立法國的目的。

1888年3月9日,與俾斯麥共患難的威廉一世病逝,99天以後,威廉二世即位。蠢貨就有蠢貨的特徵,他不甘心與首相分權,首相反對的他全部支持,比如說推翻他的統治,組建魏瑪共和國的社會黨人;他不甘心首相打壓軍部,給軍部更多的權力和財力,乃至最後軍部尾大不掉,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德意志的國家戰略一直以外交為主,軍事為輔,他上台後大肆擴充海陸軍,俾斯麥的鐵血政策是合理、有限的使用武力,他的鐵血政策向全世界宣戰;他也不甘心英國騎在他頭上稱霸海洋,他要打造自己的無敵艦隊,雖然他需要維護的海外領地少的可憐;他還認為普法戰爭後法國割地太少,他向俄羅斯宣戰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法國割讓土地,並保持局外中立;他認為俄羅斯太貧弱根本不能稱之為盟友,盟約到期後他懶的知會俄羅斯,他甚至認為假如他對俄羅斯宣戰,英國、法國都不敢參與其中;可事實卻是所有的事情都和他想的不一樣。

戰後這兩個自視甚高的帝國,一個被肢解,另外一個被削弱。法國要求把德意志也像奧匈帝國一樣肢解,英國人卻擔心德意志被肢解後沒人制約法國,這個時候德意志的命運不過是人家手下的小算盤,想存既存,想滅即滅。只是英國人沒有想到德國的再次崛起,會把一個曾經的超級帝國拉下馬來,並把幾百年來人類建立的日不落秩序破壞的一乾二淨,否則德意志將在1918年11月11日將被英國毫不留情的肢解。

作為戰犯,曾經的威廉二世躲在沒有引渡條約的荷蘭,拒絕出庭受審,在那個無人問津的小城堡里度過自己無聊且悲慘的一生。


感覺和經濟沒多大關係,七年戰爭純粹是真命好,俄國人打到城下忽然換了個德國沙皇。。。然後其實普魯士原本那地盤真沒什麼油水,就西里西亞好點,普魯士真正崛起於歐陸還是要多謝拿破崙,拿破崙讓普魯士得到了萊茵聯邦


【多圖預警】

丁建弘著:《德國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版:

丁建弘著:《德國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版:


補一段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論述。權當管中窺豹吧。與一般認知的不同,19世紀的普魯士並不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國家,而且起碼有五十年未動刀兵。但是該國在19世紀中期工商業和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確實促進了整個德意志的繁榮,並且為其最終接替法國成為歐陸強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樣,資產階級就被趕回去干他們唯一在行的事情——商業和工業,而且我認為,在最近十年當中,相對地說,任何其他國家的人民在這方面都沒有獲得德國人特別是普魯士人那樣巨大的進步。如果你十年以前到過柏林,現在你會認不出它來了。它已經從一個嚴肅的閱兵場變成了喧鬧的德國機器製造業中心。如果你乘車到萊茵普魯士和威斯特伐里亞公國去走一遭,你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郎卡郡和約克郡。普魯士雖然還抬不出一個伊薩克·貝列拉來自誇,但它卻有成百成千個梅維森,他們控制著各種各樣的Crédits Mobiliers,這種銀行在普魯士比德意志聯邦議會中的王公數目還要多。」

——————————————————————————————————————————————————
「拚命追逐財富、向前進取、開發新礦山、建設新工廠、修築新鐵路,尤其是向股份公司投資和做股票投機生意,這樣一股狂潮盛極一時,社會上所有各個階級,從農民起直到一度位列reichsunmittelbarer Fürst的頭戴王冠的國君,都沾染上了這種風氣。所以,你們看到,資產階級為自己所處的巴比倫俘虜的境遇而哭泣、而垂頭喪氣的時候,正是他們變為國內的實際力量,而高傲的貴族從骨子裡變成唯利是圖的、做銀錢生意的股票投機家的時候。如果你需要一個表明思辨[註:原文為speculative,這個詞還含有「投機」的意思。——譯者注]哲學如何變成商業投機的例證,那就請看1857年的漢堡。難道這些善於思辨的德國人那時沒有表現為訛詐舞弊的能手嗎?可是,普魯士資產階級的這種上升運動(它是靠物價的普遍上漲,因此也是靠官僚統治者固定收入的普遍下跌而加強的),自然伴隨著小資產階級的破產和工人階級的集聚。過去八年里,小資產階級的破產是在全歐洲到處可以看到的普遍現象,但沒有一個地方像德國這樣突出。這個現象還需要什麼解釋嗎?我可以簡單地回答:看一看那些昨天還是窮光蛋今天卻是百萬富翁的人吧。如果一個囊空如洗的人一夜之間變成了百萬富翁,那必然要有一千個擁有一千元的人在一日之內淪為乞丐。這種變化,神奇的交易所轉瞬之間就能辦到,完全不用依賴現代工業的緩慢集中財富的方式。所以,小資產階級的不滿和工人階級的集聚,在普魯士最近十年當中是跟資產階級的成長同時發展起來的。」
——————————————————————————————————————————————————
「萊茵普魯士由於靠近法國,也由於它的工商業的高度發達,所以第一個傳染上了這種疾病。科倫的銀行家們不僅同巴黎的大騙子們結成了形式上的聯盟,同他們一起收買了「比利時獨立報」[330]作為共同的機關報,在盧森堡創設了國際銀行之後,他們不僅把德國的整個西南部吸引到《Crédit Mobilier》〔「動產信用公司」〕的漩渦里來,而且在萊茵普魯士和威斯特伐里亞公國的疆域內取得了這樣大的成就,以致現在除去工人和小農外,社會的各個階層都已卷進大發橫財的狂熱里了,甚至小資產階級的資本也離開了通常的途徑,參加到最危險的冒險行徑中來,每一個小店主也都變成了鍊金術士。」

戰爭結束後,儘管出現了通常隨著締結和約而來的商業的虛假繁榮現象(像1802年和1815年出現過的),投機狂熱病的新階段仍然開始了。這次我們看見了一個特點:普魯士形式上表示願意為西方資本和投機買賣開放自己的市場。
——————————————————————————————————————————————————
從1840年到1854—1855年間,僅僅投入鐵路的資本就從1900萬普魯士塔勒增長到15400萬。現在正在修築的鐵路的成本規定為5400萬塔勒;此外,政府批准了修築成本為5700萬塔勒的新鐵路線。從1849年起的時期內,出現了87個股份公司,資本為8300萬塔勒。1854—1856年間登記註冊了9家保險公司,資本為2200萬。在這兩年內,擁有1050萬資本的6家股份公司開辦了大批紡織工廠。從「關於棉花的報告書」中可以看出,從1853到1856年期間運到歐洲各個港口的棉花總數是在起著怎樣的變化。根據官方報告,上述各年的頭7個月內棉花的出口捆數為:

單位:捆

1853 1854 1855 1856

向英國出口…………………1100000 840000 963000 1131000

向法國出口…………………255000 229000 249000 354000

向歐洲其他港口出口………204000 179000 167000 346000

從這些數字中得出的結論是,如果1853年歐洲大陸各國進口的棉花僅占輸入英國的棉花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那末1856年歐洲各國的進口已達英國進口的八分之五。此外還應當加上英國向歐洲各國轉口的棉花數量。向法國大宗出口棉花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因為其中大部分都從哈佛爾轉運到瑞士、巴登、法蘭克福和安特衛普去了。因此,上述數字說明的歐洲工業的發展,首先是意味著德國工業、而主要又是普魯士工業的發展。地主們在戰時由於荒年和高價所獲得的利潤同工業資產階級近年來所積累的財富不相上下。在德國內部,不要說穀物的價格,就是馬、牛、一般家畜都保持了十分高昂的價格,以致用不著外國市場的影響就能使大地主們能夠大發其財。正是這種財富——這兩個階級從來沒有經歷過財富的這樣迅速的積累——為目前正在普魯士猖獗的投機狂打下了基礎。


由此便不難看出,普法戰爭的勝利並非軍事偶然,普魯士也早已不再是腓特烈時代的那個頗有古風的歐陸打手。早在俾斯麥決議同丹麥為領土問題開戰之時,這個國家無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已經做好了主導整個小德意志,並從上一任霸主法國手中接掌歐陸霸權的全部準備。


個人理解簡單說一下。
1.對於奪取西里西亞這個問題,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當時腓特烈大帝和特蕾莎女王都是剛繼位,腓特烈想趁機得利,想支持女王換的西里西亞,可是女王不同意。其次是腓特烈的父親「士兵王」給腓特烈留下了許多精兵,為戰爭創造了前提條件。最後就是對於腓特烈來說,西里西亞很富饒,得到了以後領土也可以更一步擴大連接(普魯士的領土很分散),當然還有他的野心,渴望功名什麼的,於是就趁著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混亂成功奪取了西里西亞。
2.西里西亞很富饒,得到西里西亞自然就為普魯士帶來了更多的財富,所以腓特烈和特蕾莎爭了好幾次。
3.七年戰爭也是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最開始是因為有英國的支持,所以沒有經濟之憂。
4.腓特烈大帝致力於改革啊,最開始歐洲都不吃土豆的,覺得長在泥土裡的東西是邪惡的,不敢吃。是腓特烈大帝讓他的國民最開始吃土豆的。關於這個也是有個小故事的,附鏈接,不想打字了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MzOTE5OA==mid=203354118idx=1sn=f96d7248b360d1505ac9b9520e0d18c8scene=7#wechat_redirect
最後不得不說腓特烈大帝很了不起,普魯士的崛起和他的個人才華也有很大關係


不要忽視金融因素,同樣在法蘭克福等地發行國債,奧地利的承銷商老老實實地逼奧地利兌換利息本金,奧地利每年都急急忙忙收稅還債,搞得民不聊生;最後債券履約太好,承銷的投行賺不到大錢,最後也倒閉了。

普魯士的承銷銀行每次都不著急催債,償還不上就幫著普魯士重組債務,收取更多的顧問費,然後出主意「多打幾個勝仗,捷報要跟還款到期日配合起來,戰後談判重點索要賠款。」於是普魯士的戰爭債越籌越多,仗越打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多,這家投行也越來越興旺,至今還在法蘭克福金融區矗立著偷偷數錢呢,不是羅斯柴爾德,名字我不告訴你。


西里西亞在30年戰爭中因為受波蘭保護是少有的較少受戰亂影響的地區,奧地利繼承戰爭,哈布斯堡被群毆,普魯士輕鬆拿下西里西亞,不過,也還是個二流強國罷了


樓上幾位回答很專業了,沒有讀的他們那麼細。
我覺得無外乎是因為兩點
第一點是交通
第二點是人文基礎,即教育

希望能夠幫到你


以戰養戰,具體有:發展全力軍工業,對外戰爭掠奪和賠款,還有就是英國的援助。類似一戰二戰中的日本


大膽妄為來試圖答一下
第一,條頓騎士團及其根據地受惠於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商圈漢薩同盟--這是早期,漢薩基本在三十年戰爭之後就日薄西山了,拿哥一波帶走。
第二,普魯士是個軍國,是由軍隊控制著的國家。精兵簡政搞軍事,然後殺大戶吃肉分錢(最典型的就是普奧從18世紀開始的爭奪,普魯士越打越富,奧地利越打越窮)
第三,其實普魯士對外開戰非常有選擇性,根本談不上窮兵黷武。
第四,普魯士吸收工業革命成果的效率和收穫大大高於奧地利,更高於已經是強弩之末的波蘭。--這個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沒有之一。

參考一下:普魯士式道路_百度百科

至於黑死病,那是大家都慘,不光是普魯士。


容克地主階級向資本家轉化
對應英國資本階級士紳階層的崛起


德國那一塊比較有名的就是煤炭和鐵礦挺多的。


弗里德里希大王可是非常注重工商業的哦,左手貿易,右手軍隊。


歷年財政收入都沒有,不知道都在扯淡些什麼。有些答案連農業對財政的支配性地位都不知道,還大談特談工商業…………


以下文字本人享有版權:

學者將17 - 19世紀的日耳曼地區(包括今天德國,瑞士,奧地利和東歐一些地區)的農業劃分為兩大類型,以易北河為界,西側為傳統的西歐莊園體系(Grundherrschaft),這裡的農民非常自由,很難冠以「農奴」這樣的標籤。東側以普魯士為代表,為東部大農場體系(Gutsherrschaft),後來演變為容克地主直營農場。

易北河以東的地區是日耳曼人向東擴張的新居住區。當地也有原住民,但整體來講地廣人稀。在東普魯士(今加里寧格勒)地區,定居區被形容為「森林中的孤島」。整個擴張從8世紀持續到約14世紀,日耳曼人和逐漸當地人融合,建立起村落共同體,與早先的村落共同體並無不同,這是一個和平的過程。除了14世紀中期黑死病帶來了全歐洲人口減半以外,中歐地區在1618年爆發的三十年戰爭時期遭遇了第二次人口銳減,當時軍隊採用戰養戰的策略,燒殺搶掠造成德意志地區人口減半,重災區包括德國西北部(梅克倫堡,波美拉尼亞,勃蘭登堡等地),有的地區人口甚至減少了三分之二,大量土地荒廢。地多人少,這是該地區的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另一個特點是,這些日耳曼新居住區大部分位於波羅的海南岸,可視為漢撒同盟城市的內陸縱深,使得該地區的商品經濟開展的時間較早,主要以出口穀物為主。東部大農場體系(Gutsherrschaft)形成於三十年戰爭前後,其同樣存在領主(容克貴族),份地農和下層民三個階層,其與莊園體系(Grundherrschaft)最大的區別在於:大農場中的份地農保有的土地往往超過了其家庭經營的能力範圍,所以需要僱工幫助,一個份地農僱傭3 - 5名僱工或者更多,且份地農大多擁有自己的耕牛隊。與經典莊園體系一致的是,東部大農場的領主要求份地農提供勞役來耕種其直營地,而份地農一般派遣他的僱工來履行勞役,所以東部大農場內部實際存在三層結構。除了典型的東部大農場生產方式,普魯士還存在農奴,他們或許保有土地,但是他們沒有屬於自己的耕牛隊。

19世紀中期歐洲各國普遍解除封建制度下農民的身份從屬關係,並通過份地贖回的方式,實現土地私有化。在普魯士,19世紀初東部大農場的容克貴族取消了份地農的勞役負擔,改為收取實物地租或者貨幣地租,並直接僱傭農工耕種其直營地,而贖回制度的實施使份地農放棄部分土地,加速了容克貴族的土地兼并,變身為容克地主。

-----

簡單點,受漢撒同盟影響,普魯士商品經濟起步得早,容克貴族變身為容克地主(屬於資產階級地主的一種),且中央集權取代封建制時間較早。


勃蘭登堡-普魯士的變身沒什麼經濟基礎,純粹是命好和統治者英明

有誰想得的古斯塔夫一世能夠帶領小國寡民的瑞典徹底動搖波蘭的統治?別忘了安娜女公爵最初根本就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嫁到瑞典,後來又莫名其妙的改變了想法
腓特烈一世基本在歐洲等於騙子、無恥之徒,有誰能想到普魯士能扛住法國、奧地利、俄羅斯三國的圍攻

勃蘭登堡之崛起真的是天才造就的,與經濟基本無關

普魯士三次王朝戰爭時期就有經濟基礎了,那個時候普魯士已經是北德最大的統一市場了


普魯士的容克地主階級在19世紀70年代就轉變為了資產階級,經濟形勢轉變為僱傭勞動。這個階級的轉變瞬間就比同時期的奧地利強多了,人家奧地利還是封建王室主導呢。
農業上的普魯士道路,強硬的轉化,但後期效果非常好。經濟效率在資本主義經濟條件下突飛猛進。
普魯士的工業革命很成功,它有高度發達的工業農業。
普魯士有強大的軍隊,在18世紀就可以說是歐洲最強大的軍隊了,它依靠著武力對外開疆拓土,有豐富的土地資源。
普魯士在當時更現代化,它擁有完備的行政系統和教育制度。
也許,還因為普魯士有俾斯麥。


推薦閱讀:

歐洲中世紀的飲食,平民飲食狀況是怎樣的?
為什麼古代歐洲沒有類似中國的科舉制度?如果沒有那他們如何進行階級流動的?

TAG:歷史 | 歐洲歷史 | 經濟史 | 中世紀 | 德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