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有樂毅有田單有李牧有廉頗,為何派趙括。而趙括為何選擇主動出擊?

紙上談兵的故事誰都知道,但是僅僅因為有人在邯鄲散布說秦兵怕趙括的流言,趙王就派趙括出征,這太不可思議。且當時趙國武將濟濟,為何小小趙括就可挺身出戰(趙括當時應該步入中年了吧,他的資歷、才能肯定符合一個將才)?另上面說的廉頗李牧只是為了問題的氣勢,當時正是廉頗在鎮守,而李牧則在擊退匈奴。


-------------2017-2-27 更新-----------------------

看到有人說我粉趙括,我也是無語了,在這裡澄清一下。春秋戰國我只粉秦國,所以對秦國和同秦國交戰的國家略知一二。中國歷史人物我粉的是白起、韓信、衛青、曹操、李鴻章。世界史粉普魯士、德國、法蘭西第一帝國,外國人物粉腓特烈、葉卡捷琳娜、拿破崙、俾斯麥、元首、古德里安和曼斯坦因。

而我看不慣某些既不了解當時的戰國國際環境也不了解秦趙兩國的具體情況,更不了解白起、趙括的人,連最基本的軍事常識都不了解就肆意詆毀趙括。而我只是為這位被肆意詆毀的將軍說了幾句公道話而已,就變成了粉趙括,還一粉頂十黑。

從整個戰役過程來看長平之戰差一點兒成為武安君白起的滑鐵盧。武安君在隨後的邯鄲之戰中拒絕出任指揮官,指出"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傷亡過半,國內空"秦軍"傷亡過半",這是趙括的殺敵成果。有異議可以看下面的原文,有詳細的分析當時的國際形勢和兩軍交鋒的問題。

下面幾個主流觀點我逐一駁斥。

觀點一:冷兵器時代趙括弄的40萬大軍全軍覆沒,應該沒人能做的更差了吧。

這個觀點著實可笑,無論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99%的人放在趙括那樣的環境下不會比他做的更好,甚至更差。趙括是在長平地區為全滅不假,但我不知道他用了多少非人道的手段堅持了整整四十六天,而這四十六天趙括也不是待在包圍圈中等死或者等待援助,而是不停的衝殺突圍,秦軍傷亡過半的損失也主要在這個階段造成的。只是一次突擊的時候趙括被擊斃,導致全軍投降,這次突擊也就變成了最後一次突擊,而趙軍抵抗的時間也就定格在了四十六天。如果不是趙括和趙軍在長平跟秦軍對抗了四十六天,導致秦軍兵疲,將乏,秦軍說不定真就順勢攻進邯鄲。

軍隊貴精不貴多,而多反而不一定是好事,越多越容易發生混亂和大崩潰的事件。但是滅國之戰,如果不全面動員還是死路一條。而趙軍早起布局不利已經陷入戰略和戰術上的被動,趙括早年隨其父開始軍旅生涯,參加過多次艱苦戰役,不可能認識不到趙國趙軍當時的困境。他明明可以安靜的做個富二代,但還是臨危授命挑起了這千鈞重擔。你們這些攻擊他的人中又有幾個人能做到?敢做到?

觀點二:趙括應該儘快突圍。真是沒用的窩囊廢。

這個在原文中也有分析。事後諸葛亮誰都會,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主將是無法掌握所有的情況的,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貿然改變作戰計劃,很可能導致恐慌性踩踏事件,這比作戰失敗還恐怖,可能你是個戰鬥英雄也有在敗軍中低於敵人的勇氣結果死於戰友的踩踏。而白起又排除五千輕騎兵騷擾,在沒空中偵查的古代,是沒辦法判斷突入的敵軍是五千還是五萬。當然,戰役開始階段沒有認識到即將到來的危險並作出相應的防範這確實是趙括的鍋,但同樣的讓99%的人在那樣的環境中作決策,帶來的結果可能比趙括還差的多。

觀點三:趙括勝率為0

受通俗戲劇和簡化歷史書籍影響,相當多的人還認為只要將領牛逼無論客觀形式多麼差都能打贏,只要打輸就是將領不行就是草包,換自己上就能取勝,並列多一大堆不符合當時環境的所謂策略。我覺得看歷史尤其是戰國史,要有最起碼的軍事常識。任何一場戰爭都不是靠某個將領或者某個軍師使出逆天的計謀就能打勝仗的。軍隊獲得勝利最基本的條件:訓練有素和士氣旺盛的士兵,穩定和優秀的士官,堅韌穩重的中高級將領,縝密和細緻的參謀人員,穩定和充足的後勤保障,高效和準確的情報系統,以及一個堅決果斷的總司令。

最不重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最後的總司令,不重要在於如果你的前置工作都有團隊能很好的完成,你最終拍板就好了,重要在於,如果前面的工作沒做好,作為主帥就要去解決,甚至親自去做其中的一些工作。勝利不是將領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主將、將領、參謀、士官、情報人員、士兵共同的功勞。

趙括在作為參謀隨軍參加麥丘、閼與等戰役的時候獲得了勝利,你怎麼能說他的勝率為0呢?閼與不是趙奢趙括和趙軍將士共同打下來的嗎?創業成功就是CEO 一個人的功勞?CTO就要被踢出局,這個CTO自己創業失敗,所以他就是個loaser,只會紙上談兵?

觀點四:趙括做參謀這麼厲害就繼續當參謀好了,幹嗎去做統帥

看到這個觀點我也是震驚了。

首先當參謀好就不能做統帥了?如果人人都這麼想,那麼做參謀做到登峰造極的曼斯坦因豈不是一輩子要做參謀?

其次國家危難之際敢於出來力挽狂瀾的人不是更值得欽佩? 既然拿破崙那麼厲害為什麼去打滑鐵盧?趨利避害這是普通人的心理,這沒有錯。大丈夫在世當戴三尺劍立不世功,不能建功立業,不幾於草木同腐乎。這是英雄的心理,同樣也沒有錯。但是趨利避害的普通人拿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去嘲笑英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大無畏精神,這是可悲、可憐、可笑!


--------------- 原文 -------------------------------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任何一場戰爭都是有其政治目的的。分析長平之戰首先得看長平之戰前的國際形勢。

先上圖,引自網路。

列國不援助趙國也不都是畏懼秦國,其實是各國有各國的原因和苦衷。

魏國

在秦的連續打擊下,大魏國承受了主要的傷害,魏國盡失河東,退守大梁,相比鼎盛時期損失了三分之二的國土。更可怕的是,魏國剩餘的國土在黃河中游兩側的衝擊平原,就是大家逐鹿的中原,雖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但是無險可守。好消息是魏國退守大梁後,把韓國推到了前面,韓國反而成了魏國的屏障。魏國在長平之戰的情況是,有十萬人的精銳部隊,這是魏王最後的一張王牌,如果這個部隊被吃掉了,那麼大魏國很可能被趙、韓、秦、齊瓜分了。這也可以從魏王一直不敢讓晉鄙援趙的原因,他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可他輸不起。而魏無忌敢於殺晉鄙援趙是因為他既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同時也輸的起,魏國不亡固然好,真亡了就去姐夫家。

韓國

相比魏,韓國就更慘了,丟了宜陽之後,秦國打通了三川路,韓國本部新鄭已經暴露在大秦鐵騎之前,而上黨和本部之間只依靠野望城聯繫,非常容易被切斷。魏國向東龜縮之後,韓國成為了秦國優先打擊目標。韓王和朝野心裡清楚的很,上黨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還不如把力量集中在新鄭附近熬過一天是一天。所以秦國剛開始前戲,韓國自己先高潮了,直接把上黨送給秦國。至於秦趙在長平大打出手,那是韓國巴不得看到的局面。說不定明面上韓君送上黨給秦,暗地裡卻讓馮亭投降趙國,把戰火引向趙國。韓國本身實力最弱,比魏國更危若累卵,根本不會招惹秦國,就算戰勝了暴秦,等秦國緩過勁來最先倒霉的還是自己,還不如跟秦國結盟,該吃吃該喝喝,混過一天是一天。


齊國

現在說說大家寄予厚望的曾經的秦楚齊三強,後來的秦齊二帝的齊國。東海青蛟齊湣王繼位後一改往日被三晉欺負的頹勢,先是率領韓魏聯軍在垂沙大敗楚國,突破楚國北部門戶方城夏道,佔領楚國半個南陽盆地,之後有組織聯軍破秦函谷關,再之後在淮河流域壓制楚國,最後滅掉宋國,齊國國力在他手上達到鼎盛。沒想到秦國君臣壓節奏壓的特別好,趁著齊國君臣打在宋國打野,來了個全家老小一波流,秦、三晉、燕五國攻齊,在濟西之戰一舉擊破齊軍主力,燕國更是破齊七十城,燒殺淫掠了三年才被田單趕跑。齊國復國雖然復國,但定陶被秦國拿走,淮河流域被楚國霸佔,幾十年的擴張付諸東流,實力大大不如湣王時期。齊國被燕國糟害了三年,損失慘重需要恢復國力,其次趙國不僅參加過五國攻齊,在齊國復國後還不斷進攻齊國。

所以無論從實際能力上還是情感上都很不可能讓齊國援助趙國。齊國不趁著趙國受制於秦襲擊趙國已經算是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了。估計齊王要是敢援趙,齊軍可能全體嘩變。


楚國

再說同樣被大家寄予厚望的楚國。自從懷王在丹陽藍田之戰和垂沙之戰敗退後,楚國其實已經被逐出了QCQ三強,楚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不像秦、齊、三晉,並沒有經歷過變法,準確說是吳起變法半途而廢,它的動員能力相比其他戰國列國非常的弱,國家很難在短時間內快速集結新的兵力,一旦一戰失利兵源沒辦法快速補充。就在秦國連續打擊魏韓的時候,楚國趁機吞滅了越國,又利用五國攻齊的契機拿下了齊的淮河流域,實力上有所擴充,深黃色是楚國新增領土。楚國向東擴張西部的防禦就出現了紕漏,秦國利用這個機會由巴蜀作為進攻發起點,由司馬錯、白起兩位超一流將領帶隊兩次伐楚,在鄢、郢地區決定性的擊破楚軍主力,之後一路追殺到竟陵,楚國被迫東遷。秦國收取楚國的精華南郡、南陽郡,再加上曾經攻佔的黔中郡,楚國的核心區完全被秦國佔領。

楚國目前的狀況是除非進行深刻變法,由封建君主制向集權君主制轉變,否則根本無力收復失地。後來楚國趁秦趙長平之戰收復了部分南郡也算是從側翼支援了趙國。至於直接支援趙國抗住秦國火力,楚王說我傻啊!有這個實力不如收復南郡,或者繼續滅魯,增加實力是最重要的。

再感嘆一下秦國君臣壓制和反壓制的能力真是強的變態。秦國在吞併巴蜀的時候是最虛弱的,結果靠張儀的一張嘴就化解了楚齊聯盟攻秦,之後更是在生死存亡之際在藍田拼掉了突入的楚軍主力。如果秦國在藍田戰敗,楚軍就算不進咸陽也可以利用優勢逼迫秦國割讓商於之地,切掉秦國深入楚國的前進基地。而秦國不僅守住了商於還反殺楚國拿下了丹陽,奪取了漢中,再加上從韓魏手裡奪取的半個南陽地,秦國已經從北面的南陽,西北的商於,漢中,西面的巴蜀對楚國核心區南郡形成了戰略合圍。而齊國剛剛吃掉宋國就被秦國就參與五國攻齊,楚國剛剛吃掉越國秦國就發動鄢郢之戰攻破楚國。


燕國

再說說燕國,燕國一直是秦國的盟友,被齊國欺辱的仇也是秦老大帶隊幫忙報的。燕國可以在趙齊兩強的夾縫中生存也是靠秦國,所以最不可能援趙的就是燕國。不在背後捅一刀趙國就不錯了。後來燕國果然從背後襲擊了趙國,這也暴露了燕國、楚國這種老牌春秋國家的問題,沒有從封建制君主制完全轉變到專制君主制,國家動員能力差,長平之戰都打完了才動員出十萬大軍,完全沒跟上節奏。

好分析完了列國,再分析下秦、趙兩位主角。

在戰國前期是秦趙的蜜月期。在惠文王、昭襄王前期兩國是沒有根本矛盾的,秦國要東出擋在路上的是韓魏,趙國要解決中山國把代郡和本部連接起來,而要解決中山國必須變法強國。所以武靈王專心變法強國吞併中山,秦國專心打韓魏。等到趙國吞併中山,秦國打通三川路後,秦趙的矛盾開始慢慢的尖銳起來,比如趙國參加五國攻秦,秦趙閼與之戰。這個時候的作戰還只是戰略上的試探,雙方並沒有進行戰略決戰的決心和準備。所以發生了澠池會,秦趙再次強化聯盟。秦國穩住趙國後發動鄢郢之戰,把楚國打的滿地找牙,就剩下半條命,趙國派出廉頗向東進攻齊國,擴充實力。

秦趙蜜月期,兩國國力都有長足的發展,趙國不斷向北發展,吞併了中山國,並向河北平原大肆擴張擠壓燕、齊。秦國則更猛,把韓、魏、楚打成半殘,還佔領了定陶。其實到這個時候秦趙還是沒有撕破臉,雙方心照不宣的想儘可能多的繼續一些力量再攤牌。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打破了秦趙聯盟。趙國搶奪了秦國的勝利果實,接受了韓國上黨。上黨事件可以說是秦趙關係的分水嶺,從此秦趙蜜月期結束,進入到全面對抗,進而發展成一場戰略決戰。

從趙國第一次就出兵二十萬可以看出趙國是賭上了自己的國運。對於趙國的挑釁,秦國主動宣戰,攻下半個上黨郡。局勢發展到這裡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列國的處境上面已經分析了,除了魏國沒有人可以援助趙國。

秦國可以允許上黨郡在韓國手裡,但一定不會允許在趙國手裡,一旦趙國吃下上黨,那麼就有了晉東南地形上的優勢,秦國再想攻略就非常困難了,即使獲取也會損失大量有生力量。而趙國奪取上黨後甚至可能以上黨為基地向西擴張蠶食秦國的河東地。同樣趙國如果失去上黨,秦國就會依憑上黨的地形對趙國核心地帶邯鄲地區進行高屋建瓴的打擊,趙國從此時刻受到秦國鐵蹄的威脅。

既然秦趙兩國都不能接受上黨的損失,那麼長平之戰就一定要進行,這是場賭上了兩國國運的戰略決戰,秦趙兩個共同祖先的國家終於要做最後的對決了,而勝出的一方將得到統一華夏的機會。

既然一定要打那就不用討論該不該打而應該討論怎麼打。外交上的較量肯定要有的,但最後還是要靠戰場決勝負。趙國最初的策略是利用秦軍立足未穩先進行野戰,逼退秦軍。可以秦軍強悍趙軍野戰不利。廉頗不虧是名將,馬上調整部署開始組織防禦,加強縱深,梯次阻擊,構築立體防禦工事消耗秦軍攻擊力量,待秦軍疲憊反殺秦軍。用四個字總結就是:防守反擊。秦國連續攻擊得手之後,總指揮王齕發現趙國意圖,所以停止強攻,築造工事,開始同趙國對峙,其實就是以本傷人。利用秦國強大的國力拖垮趙國。這兩邊都是老成持重的將領,比耐心誰也不怕誰,這一耗就對耗了兩年。秦國徵發青壯疏通河道,修建甬道,可以快速的運糧。而趙國國力比秦國弱,又沒想到秦國打算打持久戰,在後勤上先落後一籌。


雖然史記中沒有記載,但我認為秦趙對峙也不是完全的靜坐戰,兩邊都是老將,都在尋找對方的破綻,比如秦軍偷襲趙軍外圍據點,趙軍夜襲秦軍大營。只是雙方都部署嚴密沒有什麼大的戰果,就被史書省略了。我為什麼這麼推斷呢,因為防禦方一定不能消極防禦,這是軍事常識,一旦消極防禦,如果你分散布防,攻方就可以把你的防禦據點以多欺少各個擊破,如果集中布防進攻方就會截斷糧道圍困。史書對於戰事描寫往往或許簡單,寥寥數百字,很多細節都被忽略了。所以盡信書不如不讀書,看史書的時候一定要結合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現場地理環境加以分析。

秦趙的意圖都很明確,趙國想利用主場作戰,距離首都近的優勢逼退秦國,而秦國通過修築運糧通道想以本傷人,耗死趙國。趙國已被逼到牆角,相持兩年之後趙國決定玩把大的,利用秦軍遠離首都,增援不及的弱點,再孤注一擲投入二十萬軍隊,打算一舉吃下在上黨地區的秦國重兵集團。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趙國增兵發動決戰在戰略上是沒有錯的,守相持不下,退則受制於人,只能背水一戰。

至於說到選用趙括而不用廉頗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廉頗的攻擊力並不弱,比如攻破齊國重鎮陽晉,但那是五國攻齊之後的齊國,廉頗並沒有進行過類似於伊闕之戰、鄢郢之戰這種攸關國運的攻勢作戰,甚至閼與之戰廉頗也是反對的。可見廉頗的戰術特點是老成持重,絕不冒險,贏面大的仗一定打,並且能打贏;贏面小的仗盡量不打,並且不輸。這個時候他就不那麼適合了,因為廉頗深知秦國的戰力必然不肯冒險,而秦強趙弱,不冒險就一定是輸的,這個時候必須冒險!


而武安君趙括的實力我必須要在這裡分析一下。大家都說他是紙上談兵,什麼是紙上談兵,就是說他最開始從事的不是的工作不是一線的軍事指揮而是作戰參謀。歷史上從參謀崗位崛起的名將不要太多,前有孫臏、衛鞅,後有曹操、孫堅、魯肅、諸葛亮、司馬懿、曼斯坦因。什麼樣的環境塑造什麼樣的人,趙括就是典型的學院派風格,理論水平,連他爹趙奢都不是對手,可見他的戰術指揮水平很高。相比從基層升上來的將軍,學院派將領的優點是理論紮實,作戰計劃縝密、細緻,往往能出奇謀,兵不血刃或者以很小的代價獲勝。學院派將領最大的缺點是,容易猶豫,因為想的太多往往陷入過於保守,而這是最致命的,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用兵之害猶豫最大。最後還真就是這一點,葬送了趙括和趙國四十萬大軍。趙括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雖然趙括很早就隨父出征,但經歷過的戰陣太少,又都是得勝而歸沒有經歷過失敗,這樣他就缺乏敏銳的神經捕捉即將來臨的危險,同時缺少在困境中,臨危不亂的鎮定。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真不是隨便說說的,失敗往往會使人升華,達到新的高度。

三軍之災起於狐疑。他可以控制住四十多萬趙軍在被圍困四十六天而不崩潰,戰死之後士兵才成建制投降,可見他掌控部隊的能力有多強,同時也可以看出士兵有多信任他。

用籃球隊做個比喻,廉頗的風格像馬刺,進攻不好看,防守堅入磐石,善於虐菜,很少崩盤,靠抓對手弱點弄死強敵。趙括像曾經的太陽、今天的勇士,進攻如水銀傾瀉,防不勝防,但缺乏穩定性,容易關鍵時刻掉鏈子,被打懵了容易崩盤,但容易以弱克強。

那麼棄用廉頗,棄用廉頗就是順理成章的了。至於為什麼不啟用李牧,這個時候李牧將軍還不是戰國四大名將,歷史也不像玩遊戲,國君沒辦法通過直觀的數值得知一個將領的能力,不要說趙國君臣不會啟用李牧,就算讓李牧統兵,估計他也壓不住手下的將領、校尉。田單是外國人,趙國是不可能把賭國運的決戰交給田單的,更何況田單的戰術水平沒有高過廉頗、趙括。


下面我們開始展開分析長平決戰。


白起同趙括其實都是進行一場賭博,白起準備了一個口袋陣,這也是有明顯風險的。趙軍攻擊力非常強大,一旦把口袋的袋底擊穿那麼整個秦軍就被撕裂了。當年校長在華東、華中準備了一個又一個口袋陣,節節抵抗把日軍引誘到袋底同時派出軍委會直屬攻擊軍迂迴把口袋扎住,結果呢日軍一次又一次擊穿袋底,國軍的奇謀妙計反而誘發了自己的全面崩潰。秦軍同樣面臨這樣的風險,一旦趙軍擊穿袋底半個上黨郡肯定是守不住了,能不能把大軍的一半帶回秦國都不好說。

而趙軍的風險在於如果長期圍攻堅固要塞而不破,自己的側翼就會受到威脅,德國第六集團軍圍攻斯大林格勒就是因為長期吞重兵於一點而被擊破,從5月份擊敗蘇西南和南方方面軍的時候到11月份都無法控制整個斯大林格勒,導致蘇聯有時間可以調動部隊,從德軍虛弱的側翼突破一舉圍困第六集團軍。

從趙軍越過丹水的那一刻起,這場戰爭就已經演變成了秦趙兩國壓上國運、白起趙括兩個統帥壓上個人的性命和榮譽的一次豪賭。邦國命運在此一舉,贏了的將贏取天下,輸了的將亡國。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天才還是蠢才了,因為任何計謀任何精妙的戰術在這裡已經沒用了,這裡只有最最堅韌的決心,勝利是屬於堅持到最後的人。

趙軍擊潰秦軍後越過丹水攻擊秦軍壁壘防線,令包括趙括在內的趙軍將領意外的是,看似平淡無奇的壁壘防線異常的堅固,趙軍久攻不下。秦軍的破綻已經漏出,趙括並不知道此事指揮的是善於用險喜歡出奇兵的白起,他還認為秦軍統帥是老成持重的王齕。如果不是秦軍主力被擊破王齕是不會露出這麼嚴重的破綻的,一旦攻破築壘防線,丹水河谷的秦軍將被切割成兩半,秦軍也只有退守河東一條出路了。趙軍輸首先就輸在了諜報工作上,如果趙括知道統兵的是白起,他應該知道危險已經悄悄來臨了。

白起派出兩萬五千騎兵切斷趙軍退路,同時派出五千輕兵切斷趙軍前後軍的聯繫。我們都知道秦軍有精銳中的精銳,銳士中的銳士的輕兵死士,他們不穿鎧甲,戰力卻無比強大。這五千輕兵,從接到這個任務起他們就已經死了,他們深陷趙軍重圍,擾亂趙軍的部署,讓趙括不敢率軍撤退,因為有敵軍切入的情況下,貿然撤退很容易引起連鎖反應,導致整個大軍的崩潰。趙括深通兵法無論是戰是退都會先消滅這支切入到自己縱深的部隊,而這支部隊將以自己的全軍覆滅為代價,拖住趙軍,為主力包圍這個重兵集團贏得時間。

這個時候最寶貴的是時間,秦軍兩萬五千斷後騎兵要趕在趙括吃掉輕兵之前趕到趙軍與百里石長城之間的結合部切斷趙軍的退路。而趙軍要趕在局勢繼續惡化前吃掉這支部隊再考慮是繼續進攻還是退守。

最終天命在秦國這邊,秦國斷後部隊成功切斷了趙軍的退路。趙括這個時候其實還是希望帶回這支大軍的,那就是犧牲三到五萬人斷後,主力攻擊斷後的秦軍,這支秦軍剛剛到達陣地,必然沒時間修築工事,趙軍這個時候可以很輕易的突破。但趙括沒有,他是個心理戰大師,明白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部隊最危險的時候是在行進中,一旦發生意外很容易崩潰,而如果大家都知道自己在死地在絕地則必然拚死一戰,而軍心可用,也許可以反殺秦軍。趙括不愧是馬服君之子,他壓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榮譽,以及千秋後世的刀筆,只為能打贏這一戰。

賭徒趙括已經show hand。白起終於要面對自己一生中最難纏的對手。白起是秘密上任的,上黨距離秦國遠而距趙國近,秦軍的增援部隊還在路上,白起的部隊相比趙軍數量上處於絕對劣勢。好在趙軍被圍在谷地,只要控制住兩端就可以防止趙軍突圍。秦軍拚命的挖溝築壘加固防線,趙軍則拚命進攻要在秦軍穩住防線前突破出去。這個時候一切的計謀、詭計都沒有用了,只有決心和堅持,誰能堅持到最後誰能贏得一切。

前線的戰局是秦趙兩國廟堂都沒有預料到的,趙國君臣沒想到趙括這麼快就被圍困,而秦國君臣沒想到秦趙決戰來的這麼突然,而局勢又這麼的好。雖然局勢有利於秦國但秦國並沒有穩操勝券,隨時可能被翻盤。昭襄王親自到河內,賜全郡民爵一級,發河內所有十五歲以上男子編入秦軍作戰。自孝公變法以來,秦爵從來沒這麼大規模將爵位授予全郡人,可見秦國已經意識到這是戰略決戰,在盡最大可能調集資源給白起以支援。爵位無疑是值錢的,以前必須在戰場上搏命還必須獲得軍功才能獲爵,現在直接就拿到爵位,無疑激發了河內郡青年的積極性,他們開赴前線鞏固白起的防線,並切斷趙國的援軍。


從後來邯鄲保衛戰的情況看,趙國在邯鄲和太原地區至少還有十到十五萬的軍隊,而相比秦國緊急動員的民兵,這十萬軍隊肯定戰鬥力更勝一籌。完全可以在秦軍主力抵達長平前線前,同趙括裡應外合擊破這支秦軍重兵集團。如果秦軍在如此動員之下還失敗了無論對民心還是士氣都是極大的打擊,趙括可以進軍河東河內,變身成晉國成為新的超級大國。顯然趙孝成王並沒有秦昭襄王那樣的魄力,他沒有進行緊急動員,而是請求列國支援。如果被包圍的是廉頗而在廟堂的是趙括,也許趙括可以勸服孝成王孤注一擲。

但歷史沒有如果,歷史是趙國君臣眼睜睜看著趙括和趙軍在包圍圈中苦戰了整整四十六天,他們一直在努力突圍,及時局勢這麼惡劣他們沒有放棄,可他們不知道他們的祖國他們的君主已經放棄了他們。趙括表現出了與年齡不符的勇氣與堅毅,很少有年輕人能像他一樣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還堅持作戰,還不放棄自己的軍隊獨自逃跑,還不屈膝投降。後世的韓信只是派人唱楚歌就把項羽弄的精神崩潰,一夜之間十萬大軍土崩瓦解。而無論白起在包圍圈外用什麼軟硬兼施的方法趙括都沒有放棄。最終趙括親率突擊隊突圍,死在突圍的路上。


趙括死了,帶著無盡的遺憾和悔恨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是馬服軍之子,但他並沒有甘心做一個官二代,而是在國家危難之際,不顧母親的勸阻,不顧個人的安危,臨危受命。他失敗了,但他沒有放棄。雖然後世無數無知之輩對他進行了無盡的嘲諷,但跟他同生共死的四十萬趙軍信任他,服從他,追隨他,直到最後一刻。這,就夠了。


雖然秦軍全殲了趙軍主力,但是趙軍頑強的抵抗給秦軍很大造成很大的傷亡,而趙軍在長平地區堅持了整整四十六天,秦軍的糧食也消耗跆盡。秦軍雖然獲勝,但也是強弩之末。秦軍乘勝奪取了上黨,包圍了邯鄲,但是兵力和補給線已經被拉到極限,最後只能順水推舟接受趙國的求和。如果不是趙括的堅持,拖住秦軍這麼久,打掉了秦軍的銳氣,秦軍真的就會一鼓作氣滅掉趙國。趙括雖然敗了,但他還是盡自己最後一份力守護了趙國。

驕傲無知的文人騷客永遠都是那麼想當然,認為白起能贏得長平、秦國可以統一中國是因為對手太菜,如果自己成為趙軍統帥就能成功。其實把我們放在趙括的位置上我們不一定比他做的更好。戰場形式是瞬息萬變的,我們沒有上帝視角,沒有電話指揮部隊,任何命令的下達都會有延時甚至無法聯絡到部隊喪失對部隊的控制。秦國統一是幾代秦國人堅持不懈的成功,長達一百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這期間如果有幾次重大失誤秦國可能都無法完成統一大業。強如凱撒、奧古斯都屋大維、查理曼大帝、皇帝奧托一世、拿破崙一世、元首都沒能完成統一歐洲的偉業。而大秦帝國做到了,在統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一點都不比上面任何一位君主遇到的少或者容易。秦國軍民和他們的對手都同樣堅韌和偉大,只因為他們已經被塵封在黃土中才能被無知的無畏的後人肆意的抹黑。


最後分析下長平之戰的秦趙力量對比。

最開始秦軍的作戰任務是攻取上黨郡而不是進行戰略決戰,所以出兵應該在十萬到十五萬之間。廉頗率領的二十萬趙軍剛好可以同秦軍達到對峙的平衡點。所以長平之戰初期秦趙的兵力對比是1:2到2:3之間。

秦趙對持兩年,可見雙方誰也吃不掉誰,力量平衡並沒有被打破,所以這期間兵力對比沒有變化。

趙國逼退秦國幻想破滅派出趙括接替廉頗,以及二十萬大軍加強趙括的力量。這四十多萬大軍應該是趙國所有可動用的野戰軍和預備役部隊。趙國這麼大的軍事調動秦國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上黨距秦國遠而趙近,如果徵發大軍,等到大軍趕到,長平秦軍不是被趙軍吃掉就是退守河東將上黨送給趙國,這是秦國不能接受的。我認為秦國應該是緊急派白起趕赴長平前線,跟隨白起的是三萬秦國騎兵精銳。這三萬人應該是秦國的常備軍,護衛王城的精銳。我推測是因為前線秦軍面對趙國增兵壓力巨大,秦國來不及徵發預備役,所以直接調用了近衛軍,隨武安君快馬增援長平。

這樣秦趙的兵力對比達到1:3,趙軍兵力上有優勢,秦軍更精銳。秦軍還有情報優勢。兩軍作戰除了正兵對決外,分析對方將領的性格和特點再採用針對性的戰法是每個合格將領的必備素質,這就需要準確的情報支持。而在這方面秦國完勝趙國,趙括早已成名在外,肯定被秦國幕僚分析的徹徹底底,而趙國這邊竟然不知道是白起為帥,可以說是諜報工作的重大失誤。

按理說秦軍對趙軍合圍應該人數比趙軍多才對,這就要結合丹水河谷的地形來說了,秦軍合圍趙軍其實是利用了兩側的山地。當然山地也不是沒有路,但肯定不適合大軍行軍,如果分路從山路撤退,因為通過能力低下,趙軍最少要損失一半的力量。趙軍可以堅持四十六天看,秦軍也並沒有完全堵住所有的路,糧食還是能從小路送進趙軍,否則在沒有空投補給的情況下斷糧3、4天就算不崩潰也餓死了。這也證明了在初期秦軍沒有足夠的力量完全圍困趙軍,只能守住大路。而等到秦王親抵河內徵發河內郡全部壯丁增援長平,秦軍才完全封住所有的通道。

趙軍糧道被斷後,必然發起瘋狂的反撲,秦軍新軍是緊急徵發的,在這個階段會有比較大的傷亡。這個階段秦趙軍隊數量才相當,甚至秦軍略多於趙軍。


長平之戰的後續

為什麼秦國沒有乘勝追擊滅亡趙國?主流觀點是說應候怕武安君建立滅趙功業頂替他出任丞相。應候這麼想不是沒可能,他的真實想法我們不可能得知,姑且就當他是這麼想的。

他要阻止武安君滅趙肯定不能說不讓武安君建功,必須要找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理由,至少是讓昭襄王相信。那麼這個理由就是現在秦軍的狀態無法滅趙或者說滅趙有重大風險。我來分析下為什麼秦國在當時選擇同意趙國的求和而不滅趙

天下不是只有秦趙,還有其他國家,所以就不能死磕趙國給別的國家可乘之機。當時的情況是楚國已經在南線不斷地進攻,魏國也集結兵力意圖不明。這個時候滅國不是不可以,但是側翼已經出現了危險的信號。而長平地區的秦軍主力經過長時間的高強度作戰已然是強弩之末,新編入的秦軍戰鬥能力有限,防守尚可,進行複雜的城市攻堅作戰則難堪大用。趙人守城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智魏韓三家圍晉陽都沒滅了趙家,一旦久攻邯鄲而不下,漫長的補給線就成為了別人攻擊的目標。從上圖可見取得了上黨的秦國已經形成了足夠的戰略優勢,沒必要冒著損失主力的風險連續作戰。

就像現在很多人認為,如果曹操拿下荊州後修養生息,不發動赤壁之戰可在有生之年統一天下一樣。趁勝滅趙可行,但是有巨大的潛在風險。如果當年秦國選擇滅趙,結果因為軍隊疲憊久攻不下導致大崩盤。現在人又會說,為什麼當時秦國不休養生息再滅找。

秦王從風險收益的角度選擇更穩妥的方式是沒有錯的,應侯只是秦王的代理人罷了。所以這件事上應侯,秦王,白起都沒有錯。他們都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職責。

錯的是一年後趙國不履行條約秦王因怒而興師,此為一錯,也是最嚴重的錯誤。秦王在佔領趙國拒不割讓的土地之後還要滅趙,直接導致了所有國家人人自危,讓各有矛盾的諸侯國被迫聯合在了一起。

沒有一個明確的戰役目標是為第二錯,錯在主政的丞相應候。如果是要滅趙國就要攻取趙國所有的戰略要地而絕對不是攻下邯鄲就可以了,至少要先拿下威脅左翼的晉陽。並且確保魏韓楚不會出兵威脅秦軍的右翼。這兩方面的工作都沒有做就集重兵于堅城之下,犯了兵家大忌。左右左右兩翼同時被擊破,導致秦軍全線崩盤。

而白起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撂挑子。此為第三錯。也直接導致了自己被賜死。雖然我是白起粉,但是死的不怨也賴不到范睢。


趙括的軍事才能絕對不低,為了對付他秦國甚至秘密換將,可見對趙括的重視。長平之戰,廉頗的固守策略顯然是錯誤的,趙軍是沒損失但秦軍也完好無損,這樣最終勢必會有一場決戰,當國力耗盡時再戰只會更不利。趙括的戰略也沒有什麼問題,尋找秦軍主力在平原決戰,發揮趙國騎兵集群的優勢,以戰車和步卒為主的秦軍不見得是擅長運動戰的趙國騎兵的對手。但是白起派誘餌部隊把趙軍引入包圍網,秦軍固守壁壘,趙軍尋敵主力決戰不成最終被秦軍伏兵截斷了與邯鄲的聯繫。當時戰局也是很懸的,如果秦軍伏兵沒有擊破趙軍側翼而是相反,那恐怕趙括就可以依靠穩固的後方實現他設想的平原決戰了,秦軍的伏兵才兩萬多,整個戰役的勝敗都在於這兩萬人能不能及時扎住這個口袋,而結果是秦軍運氣好一些


前264年秦攻韓野王、上黨等地;前260年滅趙40W大軍

田單:是齊將,不是趙國的;前279年火牛陣破燕,之後奔趙,前269年與趙奢討論兵法;前260年田單不是掛了就是很老,還不如廉頗
趙奢:死與前269-前264年之間
樂毅:前284率五國伐齊,前279年奔趙;客居於趙,趙給了個頭銜,不是在趙為將,而且長平時,應該非常非常老或已經死了。後樂毅子樂間與前251年閼與之戰後留趙
李牧:前246年入朝,進入中央,前229年死。長平之戰時按年紀推算應該剛從軍(20歲不到),最多也就一基層幹部,趙國的高層們還不知道有個叫李牧的士兵

1、趙括聲名在外,儼然年輕一輩的翹楚,絕不是墮落官二代
2、廉頗雖能守,但秦已佔上黨,後援物資可以從關中不斷地運來,趙農業基礎不行,打不起消耗戰,拖下去趙國經濟會崩潰
3、當時領軍還不是秦國第一名將白起,這點很關鍵,後來秦換白起為將時就是秘密進行的,且「有敢泄武安君為將者斬」,因為白起太能打殲滅戰了

趙國當時的最佳方案是:
(1)外交聯合諸國解圍,比如楚入蜀、韓魏復攻上黨斷秦糧道
(2)選能戰之將,誘秦野戰,對,你沒看錯,因為趙國騎兵很強悍(趙國最不缺就是戰馬),守完全失去優勢
(3)重賂秦國高層,後來趙國終於幹了這事,但是在長平之戰後
可惜趙國只用了第2招,而秦將換了白起,趙換誰來都輸,只不過趙括背黑鍋而已。


樂毅田單本就非趙人,都是過來避禍養老的,忠誠度值得懷疑,不可能讓他們帶40萬人這樣的大軍。李牧當時應該在北抗匈奴,小有成就,名氣並不大,而且應該比趙括年輕不少。(輪資輩,軍功都輪不到他)

我們再來看看趙括,他之前就是給他老爸做過軍中參謀,隨軍作戰並曾出過奇謀;年近中年(按資輩來說合適)。他當時頭頂的光環是:名將之後,熟讀兵法,又曾親歷戰爭立過功勞,於情於理也該是他上位了,所以沒什麼好奇怪的。

面對來勢洶洶的秦軍,經過幾次正面衝突後,趙軍都失利了,然後廉頗選擇拒守。這從戰術上來說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這樣會導致變成一場持久戰。持久戰是拼國力消耗的,而趙國的資源基數總量遠遠遜於強秦。另外趙國外交失敗,當時其他諸侯國都抱著在一旁強勢圍觀看鬧劇的心態,沒有給趙國任何方面的援助,長期這樣消耗下去,趙國軍隊必敗,整個國家也要被拖垮。因此趙王一直下令廉頗主動出擊尋求決戰,想達到一擊必勝的目的,但是廉頗並不執行,所以趙王最後忍無可忍將他換掉,換上趙括。即時秦軍不設反間計,趙王也是會換人的,可能不是趙括,但肯定會換一個願意帶兵出擊的將領。

趙括為什麼要主動出擊?前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再繼續無謂的堅守趙國必敗,在戰爭里,單純的防守是永遠無法獲勝的,反之只有主動出擊才有獲勝的可能,一直縮在戰壕里有什麼用呢?難道等秦軍送上門來給你割草嗎?另外,主動出擊肯定也有趙王的意思,不是趙括一人所決定的。

至於趙括這個人,我並不同意有的人為他洗白,把他吹捧得這麼高。在長平之戰里,他連續犯了幾個低級錯誤:出擊後秦軍詐敗誘趙軍深入,作為一個有經驗的將領應該先調查清楚情況再追擊,而他一股腦帶著40W大軍就這麼傻乎乎的追上去了。追上去後發現被圍,此時居然不在敵軍包圍圈未穩的時候迅速突圍,而居然是原地築壘防禦等待援兵,拜託!趙國所有大軍基本已經都在你手上了,你難道指望天外飛仙來救你嗎? 古今中外很多經典圍殲戰,就是因為被圍的一方突圍思想不夠堅決,不夠及時,而錯失突圍的最好時機從而導致最後的杯具(比如孟良崮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等)。

依我看,趙括也就馬謖之流:高分低能,眼高手低之輩,當個參謀或許稱職,但是絕不適合做統帥。再加上他一出場就直接碰最終大BOSS----白起,也沒有給他任何打小怪練級的機會,他的失敗跟什麼運氣無關,絕對是必然的。


如果雙方都不犯錯誤,最終就是消耗,秦國勝。因為這種比拼是國力的比拼和物資囤積的比拼。當時的天下,論經濟、國力沒有秦國的對手。
  如果秦犯了大錯誤,趙國勝。只是趙國不擅殲滅戰,突襲追擊可略有收穫而已。
  ——而且,當時的戰場是上黨,是緊鄰趙國腹地的屏障,對秦國來說輸了這一仗還能退守函崤,進退自如,輸也不會輸到哪裡去。
  所以,趙國失敗幾乎是必然的,舉國決戰,比的就是國力。國力消耗到不濟的時候,弱的一方只能選擇鋌而走險…這既不能怪趙括,也怪不得趙國的君臣,要怪就怪趙國的先祖沒有徹底的變法圖強吧。


當時的情況,守是合理的,這並不是講趙國應該不進攻,而是說守應該是基本戰略。
守是最有穩妥的作戰方式,攻是要有絕對強大的實力和優勢做保證的,所以「守則有餘,攻則不足」
1)防守本身就是逆轉或調整強弱對比的最好方式。防守方可充分的利用地形優勢,據險,據高地而守,這本身就給進攻方帶來了極大的麻煩,進攻方需要更多的消耗才能夠打擊對手。
2)秦國國力強於趙國,這點沒有問題,但不應該只看積累和生產能力,不看消耗。幾乎是對等的40萬大軍數量,軍隊的消耗是相當的,但戰場在趙國邊境,因此從運輸角度理解,秦軍需要大量、長距離的運輸,而這種運輸過程中的消耗比軍隊消耗更大。所以說「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這種情況下,秦國不見得能耗得過趙國。
3)秦昭王連15歲的男童都徵召入伍,那其國內的即使生產能力可見,到了什麼程度,雖然秦國下令使婦女可以投入生產,但生產的能力仍然是受限的。
4)作為防守的一方趙國來說,是否需要與秦軍相當的軍隊數量來防守,這個可以再評估,如果防守數量並不需要那麼多,則又可以減少趙國的消耗。趙國需要明確自身用兵的首要目的是什麼?是擊退秦軍,還是消滅秦軍。
5)最佳的進攻方式,是找到對手的薄弱環節下手,需要做到以實擊虛,需要做到「乘暇則神」因為「攻堅則暇者堅,乘暇則堅者暇」。趙國應該積極尋找秦軍的弱點在什麼地方,如果秦軍沒有主動暴露的弱點,就應該示形,引導對手,調動對手,使對手暴露弱點。如果這兩條都做不到,那最保險的方式就是守。
6)所有的接戰,特別是決戰,事前對對手的判斷是極度審慎的,都是要有絕佳時機,要對接戰之地相當了解。所謂「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可千里會戰,不知戰之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里,近者數里乎。」,趙括陷入重圍,是對地形的不了解,是對秦軍的意圖和動向的誤判。
7)從風險控制方面考慮,趙括基本沒有這方面意識,一次性傾其所有,全力出擊,沒有任何的意外情況的準備和應對策略,一擊不中,必然沒有轉圜的餘地了。


給好幾個洗白趙括的答案點了反對,趙括本身在戰略和戰術都有重大失誤。當然戰略的問題和國君等有關,戰術的問題就全部是趙括自己的鍋了,洗不白的

同樣是準備進攻,東吳在進攻荊州前是如何做戰略欺騙的?同樣是急於決戰為什麼秦國的戰略是詐退誘敵?趙括和他的國君要腦子進了多少水才會覺得進攻前不讓敵人知道自己想進攻是不對的?

戰略的問題先就說這麼多,戰術他又有準備什麼嗎?有籌謀些什麼良策嗎?

野戰時秦軍退他就追,就這個思路不是「肉食者鄙」是什麼?追擊秦軍到了秦軍營壘,然後就攻不進去了!!!難道決戰前連秦軍可能會據守都沒有考慮嗎!!!

就這個水平憑什麼說白起不來他可能會贏?難道白起不來秦軍連防守都不會了嗎?
說到底白起不來,秦軍吸引趙括主動攻擊營壘也算是戰略成功了。只不過如果沒有白起估計是很難把40萬大軍都留下來


首先糾正一下,紙上談兵是後人附會到趙括身上的,戰國的時候還沒有紙,按藺相如對趙括的評價是 」膠柱鼓瑟「。
----「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王換上趙括,主要原因是:
1、廉頗在上黨和王齕交戰接連失敗,損失了一個裨將和6個校尉,可以說損失慘重。這也上動搖了趙王對廉頗的信心。
2、趙奢曾經在廉頗、樂乘都沒有把握的閼與之戰獲得勝利,至少在趙王心目中趙奢的能力在廉頗之上。而趙括算是有趙奢的家傳,至少也不應該比廉頗差才對。
3、秦國用千金(宣傳經費)在邯鄲城裡大量收買五毛黨,製造輿論紛紛說「秦國最怕就是趙括,廉頗太容易打敗了,這樣下去很快就要投降了嘛。」 所謂三人成虎,這種輿論一旦形成,對趙王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趙括主動出擊,原因主要是:
1、趙王希望打個勝仗,趙括自己也希望儘快建功。
2、情報失誤,一是不知道白起已經到了長平;二是白起肯定會散布趙括為將,秦軍動搖要退卻的消息;三是王齕曾在老馬嶺上設了糧草基地,後來被趙軍發現都是空的糧倉,由此得名」空倉嶺「,這讓趙括認為秦軍糧草不濟。
因此秦軍一旦做出撤退的姿態,趙括就很容易信以為真。但是如果秦軍就這樣跑了,趙括還不足以立功,要立功還需要趕在秦軍逃跑前多斬首級。首級在當時,對將領士卒來說就是受爵受賞的量化指標,所以,在趙括的手下的眼中,當時撤退中秦軍的腦袋就像一顆顆沉甸甸的果實,出擊當然就是去摘果子啰。


其實站在政治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不難解答。

當時的樂毅已老,更多是作為軍隊名將的象徵存在;李牧遠在邊疆,而且彼時的他還未成氣候,軍界地位註定了他不足以統帥這支大軍;田單是落難來投的齊國人,趙王接納他不過是為了彰顯自己求才若渴的胸襟,這種賭上國運的戰事不可能派他一個異國人上場。

而趙括從小素有知兵的美名,而且是對秦勝率最高的名將趙奢之後,輿論上有天然優勢。

再者趙王私下肯定先諮詢過趙括,這場戰爭如果由他來打,他會怎麼打。趙王既然不滿廉頗主守的打法,那說明他肯定是傾向於主動出擊,所以最後和年輕氣盛雄心勃勃的趙括一拍即合。

綜上,派遣趙括出征其實是一個很合情合理的答案。不能因為趙括最後輸了,而從結果反推趙括不適合打這場戰爭。

而且客觀來說趙括的戰略並沒有問題,廉頗主守過於保守,上黨雖然距離趙近秦遠,可是兩國國力存在差距,真打起持久消耗戰的話對趙國很不利。

簡單來說就是廉頗追求的是「輸少當贏」,而趙括追求的是「險中求勝」,相對而言趙括的戰術可行性反而更高。雖然最後長平之戰輸在了趙括手裡,但不代表他的戰略就是錯的,紙上談兵的罵名對他而言的確很冤。

從後知後覺的角度來看,趙國唯一逆轉的方式就只有一個,首先把廉頗調去邊疆,把李牧騰出來作副將,同時搬出樂毅這個昔日的六國聯軍扛把子作招牌作名義上的主將;其次,不惜一切代價讓五國出兵直襲秦國,來一出圍秦救趙,最起碼得讓信陵君竊符救趙的魏國軍隊提前出動,讓秦國無法全國傾注在趙國戰場。

有個兄弟的評論說得很好,趙括原本可以成為90級的英雄,奈何一出新手村就碰到滿級的大魔王白起,非戰之罪。


如果他的對手不是武安君白起,說不定這場戰爭趙括可以一戰成名,延續其父的威名,和幾年後成長起來的李牧並肩成為趙國擎天柱…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派趙括 1是趙王不滿廉頗堅守不出,急於解圍 2是趙括之父馬服君曾大敗秦軍,名聲顯赫,虎父無犬子。而且趙括也是有點水平的。 3是趙王中計唄。

主動出擊
肯定要先固守,本來廉頗是打了幾場小敗仗,雖然無關大局,但是士氣低落是肯定的,同時也說明秦軍此時戰鬥力要強於趙國。
正確的處理應該是先固守,背靠堅城,秦兵雖然勞師以遠,但打贏了幾場戰鬥,士氣高漲,上策肯定是避其鋒芒,待其糧草日減,軍隊勞頓,士氣不再之時,以騎兵打運動戰,車輪戰,不和他決戰,只打消耗,讓他不勝其煩,再來個夜襲敵營,也就好打了。
趙括為何急於出戰,主要是軍權來之不易,急於建功,有廉頗堅守不出的前車之鑒,他怕趙王奪回兵權,各方面都使得他不能和廉頗一樣堅壁清野。


長平之戰類似於日本戰國時期的長筱之戰,一言以蔽之就是這仗在軍事上不能打,在政治上必須打
秦趙兩國相持了三年,當時的秦國開發了漢中谷地,四川盆地,關中平原的糧產量也很高,在那個年代之前,楚國的國力將將能趕上秦國,秦楚一系列大戰之後,楚國丟了漢中,從此再無一國國力能與秦國抗衡,趙國雖然胡服騎射改革提升了國力,但還是差得多
戰國後期的戰爭,一出兵就是幾十萬,糧食問題是關鍵,趙國相持了三年後,國力已經漸漸不支,開始向齊國和燕國借糧,如果趙國已經到了要問別國借糧的地步,那麼真的是耗不下去了,秦軍補給線雖長,但是糧食供應還是趕得上的,這種情況下,趙國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撤軍,放棄上黨郡,但耗了三年,費了那麼多人力物力,放棄了簡直划不來,所以就只有選擇另一種辦法,那就是出擊尋求戰略決戰
趙括的上任是有多方面因素的,秦國的反間計固然是一個原因,但不是主因,那種戰況下,明智的將領都知道這是個燙手的山芋,沒法接,只有趙括這種年輕的將領血氣方剛,敢於挑戰,同時也是堅定的激進派,趙王知道這情況必須出擊了,所以趙括作為激進派,加上秦國的反間計,順理成章的上任了,其實當時的人也都心裡頭明白,不可能把國運之戰交給一個紙上談兵的小娃娃,趙括的才能還是有的。
趙括一上任,他也知道他的任務是什麼,那就是必須主動出擊,主動出擊不是趙括一個人就能決定的,這是趙國不得已的必須選擇,也是趙王的思想,趙括到任後積極備戰,立馬出擊,秦軍也布下口袋陣應對,這就演變成了秦趙兩國的戰略決戰,決戰之中,秦軍迂迴切斷趙軍補給線,本身就缺糧的趙軍就崩潰了,猛攻之中又陷入秦軍包圍,47天饑寒交迫之後,趙括髮動突圍作戰被秦軍亂箭射死。
趙括的水平還是有的,主動出擊是趙國不得已的選擇,不能推到趙括頭上,決戰階段趙軍補給線被切斷與陷入重圍這是趙括的責任,年輕人血氣方剛,更有膽識,犯點錯也是正常的,在趙括的年齡,誰還沒犯過點錯誤了?只不過趙括這次賠上了趙國四十萬大軍和上黨郡,趙國輸掉了戰略決戰,主力全軍覆沒,秦國的統一道路上也沒有多少障礙了。
趙括也是個漢子,沒有逃避沒有投降,突圍之中力戰而死,也算為國盡忠
從歷史的宏觀角度和韓非子的術道勢理論上來看長平之戰,趙國戰敗那是必然,統一是大勢所趨,趙國是不可抗衡的,歷史大勢不可逆轉,趙國國力與秦國相比,還是不如秦國,決戰階段趙括的戰術也值得商榷,術道勢三個方面趙國全不佔優勢,戰敗真的是必然的。
即使趙國不主動出擊,秦國托就能拖垮趙國,還是敗,主動撤軍那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太不划算,所以此戰趙國真的很難取勝,主動撤軍算是好辦法,但也有可能在撤軍之中被秦軍追擊擊破,咋選都不好辦,只有主動出擊搏一把了。
趙括在國家危難之際,接手長平這個明眼人都知道幾乎必敗的戰局,主動出擊陷入重圍被秦軍亂箭射死,橫屍郊野,也是英雄末路,可悲可悲


首先我想說:廉頗不是只會防守挨打,他採取的是防守反擊策略,廉頗是猛將,他不是怕了才取守勢。他打了這麼多年的仗,當然知道趙軍胡服騎射後的優劣所在。但是,當時的情況不允許趙軍冒進,不錯,就是冒進。當時秦國已然是第一強的姿態,不管是戰力還是經濟和戰爭潛力上,秦可敗但趙敗不起。上黨山地戰又不利於趙軍最強的騎射發揮。趙軍只能勝不能敗,必須慎重,只能先取守勢待機而動,這才能保證勝利。這和戰國後期王翦舉全國之軍南下楚國一樣,那時楚國戰力還遠不如趙國呢,但王翦堅持非六十萬兵不能下。王翦之所以和李信不同,所謂姜就是老的辣就在這裡了,各位細細體會。。。
其次,趙括確實有名將的潛質,就算被白起切斷後路,全軍被困,進攻不利的情況下,也沒有放棄,還是在盡一切努力突圍。組織能力也不錯,沒有造成軍心動蕩而全軍崩潰,這都是難能可貴的。而且最後給秦軍造成了不小的傷害,秦軍也是慘勝,不是完勝。個人觀點,趙括如果撐過這一關,還是有很大機會成長為名將的,就如同李信後來知恥後勇。趙括畢竟太年輕,面對的又是戰神,真是可惜了。趙括太看重趙軍的胡服進攻優勢,卻沒有看清大勢。後人或曰:趙國如果從雲中九原大草原換方向轉戰秦國,取當頭一劍之勢,是否能結局不同,這也是很有意思的假想~~
另外樂毅是客將,不能在這種大決戰中擔任,何況樂毅是否能勝任適應趙軍的作戰方式也還存疑,趙軍將領也不見得買帳,不能團結的隊伍是很危險的,這些因素都決定了樂毅只能靠邊。他的兩個兒子倒都在趙軍中任將,但能力也就一般。
所以總指揮只能在趙軍將領中選。當時李牧還沒出名,要等他隱忍數年一朝大勝匈奴後才開始引人注目。面對強秦,趙王也確實沒太多選擇,只有廉頗上了。其實就算廉頗頂到底,戰局也很可能是趙軍小虧,最好結局也是平手。


趙國有樂毅田單?

————————割————————

我知道樂毅田單當時在趙國了,你們不要黑我了,熊老師不要點贊……


這種大會戰就是勝負一線間。高加米拉,亞歷山大的右翼輕步兵和友伴騎微操出一點問題,可能就要輸,關鍵亞歷山大每次都這樣玩,回回都贏,這就是戰神。大流士難道就差嗎,人是中興之主,人知道亞皇不好惹,人很尊重亞皇,人只要亞皇別打我就行,可謂極有自知之明。伊蘇斯戰役,人也曾戰略機動抄了亞歷山大後路,換別人絕對史詩勝利了,亞皇回師決戰滅了大流士,高加米拉,又是剷平戰場為戰車部隊做準備,又是安排重騎兵啥都不幹專職盯人防守友伴騎,可謂有備無患了,還是被亞皇突突了。他只是點背和亞歷山大一個時代,點背成為當時強國,點背和馬其頓離的近,並不是他真菜。趙括同理。


樓上想太多了,假如中美開戰雙方一時僵持不下,雙方是咬牙硬吃對方還是找個機會握手言和,下次再嗑呢?廉頗作為趙軍主帥會不知道趙國國內的局勢嗎,他賭的就是「毒魚戰略」即就算你吃掉我,我也要耗的你奄奄一息,讓你收益大於損失。你秦國要不想和我趙國鷸蚌相爭讓別國漁翁得利就同我趙國握手言和。對秦國而言如果真拖到這一步,秦國就算言和也是吃虧的,所以秦國上下才那麼焦急。否則幹嘛一定要換掉廉頗,直接同趙國耗下去就是了,又不是耗不死趙國。對趙國而言,趙王畢竟年輕,年輕最怕這種狀態總希望衝動一把,所以選個趙括這樣的最好了。目標就是去大打一場,打完了就可以言和結束這個局面了。估計趙王和趙括也認為頂多大敗一場,畢竟直接四十萬大軍覆滅在戰國時代也沒發生過。當然趙括畢竟小心一點還補充了一點除非遇上白起,沒想到真的是直接四十萬大軍完蛋。


孫皓輝先生的大秦帝國中寫到,廉頗對平原君說,自己是老卒不善應對朝野質疑之聲,而如果樂毅為將廉頗副之,可保長平不敗。雖說是小說,但是這種假設是有可行性的。
樂毅名滿天下,通政才,這一點基本可以杜絕之後趙國朝野對廉頗固守的巨大質疑聲音;
樂毅是當時唯一一個統御過六國聯軍的將領,首次探索了滅國之戰的戰法,對大兵團作戰不會生疏,對指揮別國軍隊也能夠號令如一;
資望甚高,而軍法十分公允,可以保證趙軍不會軍心不穩。
而廉頗副之則確保固守而後出擊戰略的執行力度,廉頗善守如山,戰神白起也無法撼動。
趙軍換將是長平之戰的關鍵轉折點,所以樂毅為將廉頗副之,在我看來是趙國當時最保險的選擇。


樂毅,這個樂毅兩個兒子樂閑等人倒是在趙國為將,但樂毅當時承諾過燕國不會幫助趙國,因為燕趙之間也是血海深仇糾纏不休。李牧,當時在邊關防守游牧民族呢,而且當時李牧並未顯露出本領來。趙王對廉頗堅守不出的方針感到不滿,因為支持同樣的兩支大軍,對秦和對趙的壓力是不一樣的。趙括其父馬服君趙奢曾經血戰秦軍,最後慘勝而歸。趙括的當時因為善於談兵論道,而被當做可以繼承其父衣缽的將帥之才而被派到前線的。趙括統軍之前,其母曾請求趙王,一旦趙括戰敗,赦免族人。廉頗後來逃到了楚國避難。


田單樂毅是客將,不敢用的。李牧在塞外,所以只有廉頗。

換廉頗是因為趙王覺得他老了,而且對他打被動防守不滿,站在趙王的角度,韓國崩了,秦國統一天下在即,在巨大的壓力下想拼一把扭轉乾坤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被朝野吹一吹風,就換了個不知道厲不厲害但大家都說厲害的名將之後趙括上去了。

本質就是賭徒心態,想一盤梭哈吧輸了的都贏回來。肯定不全是秦國的計謀,秦國選趙括當目標證明他肯定早就名聲在外。

事後諸葛亮地看,肯定是廉頗做得對,長平離秦國遠,離趙國近,持久戰對趙國有利,拖得越久趙國的合縱空間越大。實質上秦國也是這麼判斷的,不然就不會用離間計。上黨是世界屋脊,拿下來了趙國起碼能幾十年的續命。


看得真激動,2邊都在賭國運,最後就是誰的資源多,看誰先不服,誰先亂就輸了。
玩炸金花遊戲,A摸到了3個K,B摸到了3個A,2邊調動所有資源借錢。所有能值錢的,能借到的,能變買的,認識的,所有人都借一遍,還不開牌。再發動親戚去銀行,高利貸,民間融資。。。。。終於算下來,A比B少了一塊錢,就差了一塊錢,A再也借不到了。
不用等開牌,A直接跳窗跳死,10層直接下去。賭了一輩子,能陪到這麼一局,死也夠了。(不死錢也還不出來了)


不是趙王中計,廉頗主守,趙國經濟不好,趙國耗不起,不得不一戰。。。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春秋五霸是五個君王,戰國七雄卻是七個國家?
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能拍成《權力的遊戲》這種電視劇嗎?
戰國時秦國是怎麼樣一步一步獲得勝利 拋開制度和地理位置 其中每一個小的歷史事件中 蘊含著什麼樣的故事?
為什麼商鞅在秦國變法,身死而政不熄,而吳起在楚國變法卻人死政熄?

TAG:戰國時期 | 趙括 | 長平之戰 | 東周趙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