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面對四十萬趙降卒,白起有沒有比坑殺更好的辦法?

雖然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使趙國在長平大戰中精銳損失殆盡,山東六國從此再無跟秦國抗爭的實力,但白起也背上了千古罵名。
根據當時情況白起有更好的處置辦法嗎?


據《戰國策.中山策》的記載,白起殺趙降卒的一大目的在於「趁其振懼而滅之」,換言之,在這位「武安君」作決策時,他想要的就是盡最大可能消滅趙國的有生力量,形成「趙卒死於長平者已十七八,其國虛弱」的結果,從而一鼓作氣襲滅趙國——這純是一種恐怖戰術,白起因之背負千古罵名,理所應當。
除了恐怖戰術的考慮之外,白起殺降還有另外兩大原因,一為恐懼,一為復仇。這兩者皆源自於趙軍的勇猛卓絕的戰鬥表現。在今人的腦海中,趙括指揮的這場戰爭似乎是窩囊的,趙國的戰士似乎都是羔羊般任人宰割的,其實不然——在糧盡援絕46日之後,趙括仍「出銳卒自搏戰」,使得秦軍遭受此戰中最大的損失,以至於「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等到趙括被射殺,趙卒投降後,白起和秦軍便陷入了恐懼與憎恨交織的心態中:他們無法保證這些降卒從此甘心為虜,更無法釋懷在突圍戰中大量死亡的袍澤——人類並不總是理智的動物,地獄中鏖戰的軍人更不是,因此,白起最終作出了「挾詐而坑殺之」的決定,他的士兵們也聽命舉起屠刀殺降,並不是特別出人意料的事情。(史書上一直說趙卒是被「坑殺」,實際的情況可能比這更加慘烈,今人在95年發掘長平之戰遺址的將軍嶺一號坑時,發現集中埋葬的百具遺骸中,帶有斬斫痕迹、箭簇,甚至是無頭的白骨比比皆是,足證並非活埋,乃是刀劈箭射的大屠殺。)
回到題主的問題,「面對四十萬趙降卒,白起有沒有比坑殺更好的辦法?」若從戰後白起的角度來看,答案的確是「舍此無他」——但這並不是可以就此輕飄飄放下、「冷靜地」停止思考的答案,雖然時間不能倒流,歷史無法假設,我仍幻想有「不殺」的辦法,畢竟那些只是餓了46日的毫無反抗力的降卒(能戰的「銳卒」已經在突圍戰中死盡了)——實際上,白起從此以後也備受著內心的煎熬,他在杜郵自殺前,曾經問天自己何罪當死,而後悔悟道:「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可看作是白起本人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吧。

(ps:長平之戰確實大量消滅了趙國的抵抗力量,可白起的恐怖戰術並沒能順利起到效果。噩耗傳到趙國後,趙人「泣涕相哀,戮力同憂,耕田疾作以生其財」、「耕稼以益蓄積,養孤長幼以益其眾,繕治兵甲以益其強,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節以下其臣,臣推體以下死士。至於平原君之屬,皆令妻妾補縫於行伍之間。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猶勾踐困於會稽之時也」,當秦再次意欲滅趙時,白起料到趙人「守備亦以十倍」,不肯打這艱苦之戰,結果秦人果然「失利,亡五校」,遭遇重大挫折——往更遠看,秦國即便憑著虎狼之師掃平了六國,卻也埋下了憎恨復仇的種子,到頭來子嬰素車白馬出降,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可謂報應不爽。明代呂純如有《長平弔古》一詩,頷聯為:「豎子無謀終覆趙,將軍有勇亦亡秦。」誠為至論。)


不妨我們假設一下白起不殺降秦國怎麼處理這些俘虜。

首先,我們要對秦趙兩國的國力有一個大致的認識。長平之戰前秦國經過穆公之後的三代積累已經是七國實力最強,但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國力尤其是軍隊的戰鬥力其實也和秦國不相上下,事實上在長平會戰前,秦三度伐趙,兩次在闕與被趙奢趕了回來,一次被齊國援軍所阻,戰況非常不理想,更重要的是兩國的地形,秦趙國境下有韓魏,上有匈奴胡狄,都不是好惹的,只能在兩國交境的山嶺地區決戰,而兩國之間的國境線由太行山脈,太谷山脈以及中條山脈隔開,山道狹隘,處處險關,皆易守難攻,而且兩國之間對峙多年,都在狹窄的山道中修築了無數防禦工事,誰主動進攻都討不到便宜。

說這些要表達的是,此時的秦國還不是始皇「橫掃六合」時期有著壓倒性實力的秦國,暫時還沒有辦法一口氣吞下趙國,長平之戰也是打的秦國士卒死者過半的慘勝,於是這種情況下,白起這40萬俘虜想不坑殺的話,怎麼安置呢?三種選擇:

一是以金錢糧食贖換人質,白起不是傻逼,不會幹這種事的。

二是直接打散進秦軍編製,風險太大,如果速戰速決,滅了趙國,那什麼都好說,到時降卒只能心向秦國,自然不用殺俘。但萬一戰況不利呢?白起這些降兵可不是韓信手下的那群牆頭草,人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趙國的土地上,邯鄲城裡住的都是自己的父母老婆孩子,能真心幫你打自己家人?這時候因為糧盡不得已降了,等吃飽就不一定怎麼回事了。不用說打敗仗,就是僵持個一年半載,趙國來了援兵,看到一點點希望的時候,你能壓得住這些人不嘩變?事實上一年後秦軍圍邯鄲,以壓倒性的實力強攻結果還是在邯鄲城下僵持了一年沒有進展,趙國成功引來信陵君與春申君所率的魏楚援軍,秦軍一敗塗地,長平之戰戰果全失,秦趙兩敗俱傷。

三是將這些降兵吸收到秦國戶籍中,充當生產力,但這就要說明一下秦趙之間的戰爭緣由了。戰國時期由於鐵器的發展,農耕水平大為發達,由此引起人口爆發性增長,土地資源愈發緊張,初期各國邊境還有空地可以擴張,比如晉滅赤狄,白狄,鮮虞,陸渾,齊滅萊夷,楚吞漢陽淮泗,秦滅西戎,到了昭襄王時期,異民族已經驅逐殆盡,無地可占,各國就開始大打出手搶奪土地。

長平之戰就是為了搶奪趙國的土地緩解秦國自己的人口矛盾,你白起倒好,土地一寸沒占,先給我國拉來四十萬張嘴,哪來的地養你們?你知道古代農業社會,農夫對外來搶佔土地的農夫排斥心有多強大么?到時候天天得有人往白起家扔石頭。不說古代,就是現在,朝鮮動亂了,一口氣跑進東北40萬難民,你看會不會鬧翻了天?更何況這不是難民,而是與自己國家有戰爭血仇的敵兵,你能保證沒個種zu歧視什麼的?幾十萬戰俘在國內騷亂了,要是有幾個想不開的搞恐bu襲擊,秦昭王有自信全壓下來?你國家經濟還恢復不恢復了? 再者長平一戰後,趙國全國男子基本都沒了,換句話說,只要從秦國逃回趙國,立即就能獲得大量的無主土地和大量的女人,這種誘惑下你能防止戰俘不大批的逃亡?太行山行走大軍困難,逃幾個難民還是攔不住的,大批逃亡了你長平一戰不白打了?

綜上,白起當時的確沒有比殺降更好的辦法,而原因就在於,此時的秦國還沒有足以海納百川的強大實力。


沒有更好的方法了,甚至沒有別的方法了。
白起的千古罵名其實是後代史家的附會之言。《孟子·離婁》描繪戰國時期的戰爭場面是:「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 所謂一將成名萬骨枯,拿殺人這事說白起怎麼看都有點五十步笑一百步的味道。
我們試做一假設,如果白起不坑之,當取何法?一為奴隸,一為贖買戰俘,割地稱臣。
奴隸又分兩種可能:甲:使其服兵役;乙:使其從事除兵役以外的勞動。
四十萬趙人聚在一起,思想和不敢奴役之心必導致軍心不穩。秦吃不下這麼多人,如果軍隊產生嘩變,事態將難以控制。除非將這些人打散在各地,等個十年八年的同化,方可用之。這其實過於理想化了,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秦人必不會將其當作自己人。這群人始終是一顆炸彈,隨時會爆炸。
如果說贖買戰俘的話,要需要多少錢?多長時間的交涉?對於人不值錢的戰國來說,趙願意開出多大籌碼打動秦國?最重要的是秦國沒那個時間。
我們再來看坑卒的優點:
歷代史家評論此役皆稱其使東方六國不再有反抗之力。單從結果來看,數十萬青壯勞力的損失使得趙國元氣大傷,此後六國窩裡斗,根本沒有給趙國恢復國力的機會。東方六國里楚人不懂政治;齊國徒有祖輩陰萌卻不識進取;燕國無大志;韓在地理上根本沒有發展的機會;魏鼠目寸光,留不住人才。可堪抵擋秦的唯有趙了,唯趙有進取之志,人才從未斷層過。打擊趙國是秦統一天下的部署,所以不遺餘力的削弱趙國的力量,毫無疑問是正確的。
白起必死的根源也是在這兒埋下的,且不說他功高鎮主,當時秦之將領視其為神話,敵人見其旗號也不由膽戰心驚。長平之戰是把白起推上了神壇的開始,卻也是他失敗的開始。


-

先同時加映一下:白起真的坑殺了四十萬趙軍嗎?

下面是本題,我的看法:

歷代戰爭,愈是同文同種,愈是離不開這種極端殘酷的手段。

「秦晉之好」,從中國這老成語,你就能知道,山西、陝西兩地關係之近,地理上,這塊地方統稱「渭河汾河平原」,基本上,秦趙兩國是「聯名制」的,非此即彼。人類學上更是難分,如果你長在兩地生活,你就會知道,整個晉南,基本上就是說著陝西的關中話,而晉北、晉西北,更是與陝北連成一氣。沿著河套、黃河兩側,其實文化族群是混同的,靠北邊,偏於山西,靠南邊,吃的是陝西一樣的食物,有著一樣的風俗。

真正的骨血相連,難分彼此。

也是因此,回頭來看秦攻趙,坑殺,幾乎是必然的手段。

一般人都以為「白起坑降」,是為了震懾六國,但我更以為,這是因為兩地太近,彼此雜混,不容易區分敵我,所以非殺不行。……不殺,則疆域、前線無法急速擴張,趙國不能成為秦國「穩定的後方」。

莫要忘記,秦朝的崛起是在兩千多年前,那時的「意識形態管制」、「地方綏靖」、「戰後佔領地管理」等等手段,其實是很原始、低下的。秦國,要在最短時間內并吞同文同種的趙國,除了坑殺,其實沒有太多的選擇……。

說實話,人類文明一直到了二十世紀,這樣的「自相殘殺」現象也沒有停止過。

韓戰,朝鮮人自身的清洗屠戮,比戰場上的多國撕殺還恐怖。
寮國自身的清洗,比跟越南打仗還狠。
國共內戰四年,不比八年抗戰,有絲毫的遜色。
最講人權民主自由的美利堅合眾國,獨立戰爭,哪能比得上南北內戰的殘酷冷血呢?

當然,最好的例子是秦滅六國,除了坑殺趙國降卒之外,對其它各國,並沒有使用過類似的極端屠戮。

總之,內戰,永遠比抵抗異族入侵更不擇手段,只因那是同文同種的血肉同胞之爭。

原諒我不再多舉例了。隨便翻開歷史,佐證實例,不勝枚舉。

-


沒有。
數百年後的官渡之戰,曹操險勝後同樣坑殺了袁紹的數萬降卒。道理很簡單,當時那種生產力,官渡的時候曹操自己也就幾萬兵馬(有可能只有一兩萬),還幾乎被逼到因為糧草問題而退軍。這下再多出幾萬張嘴,上哪弄那麼多糧食???沒糧食他們能不嘩變??反正也要嘩變,早殺了早放心。
長平之戰曠日持久,對秦國國力也是大量損耗。秦國絕無可能平穩吸收掉這四十萬人。所以。。


白起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部隊缺乏一名政委


我們不能站在今天的立場看待這個問題,不能簡單的以人道主義的思維去批判這件事件本身。
而應該站在歷史的角度去評判和思考,假設你處於白起的位置,你會怎麼做?
長平大戰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兵實非得已,只是替秦昭王背了黑鍋而已!這是秦昭王希望歷史把這件事情記在白起身上的結果,事實上歷史確實記在了白起身上。
在敬畏鬼神的戰國時代,殺降一直被認為是不吉的,更為世人所不齒,所以一般人絕對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更不用說坑殺40萬降兵這樣可能會遺臭萬年的事情。任何將領也不敢輕易做出這樣的決定,白起請示過秦昭王的意思,秦昭王沒有給予明確的答覆,以白起的悟性,他知道秦昭王是不可能親自下令坑降,但是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首先最簡單也是最難的——吃飯的問題就解決不了,長平大戰長時間的戰爭給秦國的內部供給造成巨大的壓力,自給自足已見艱難,還要養活40萬降兵?這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事實上也做不到,秦昭王也不會認同這樣的方式。
因此,白起只是做了一個檯面上背黑鍋的人,他沒有第二種選擇。
長平大戰勝利之後,白起建議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趙國,被秦昭王否定,而將大軍召回,錯失了滅趙的最佳時機。而後秦昭王又明白了自己決策失誤,令白起重新攻打趙國,被白起拒絕,如此反覆幾次之後,秦昭王對白起動了殺機。
總的來說,白起是秦國歷史上傳奇的戰神,戰國時期的名將,生平未嘗一敗,更是位十分有個性的將領,錯過了滅趙的最佳時機,白起寧抗命不戰,這也為其埋下了禍根。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見解,如有失偏頗勿怪!


坑殺就狠毒了嗎?其實還有更毒的方案,我不信武安君沒有考慮到。

譬如將這四十萬降卒分批遣散,但每人砍下兩隻手。考慮到被釋降卒可能因失血過多而死在半路,可改為每人砍下兩根大拇指。

方案優點:

1. 秦軍無殺降惡名。且在肉刑泛濫的戰國時代,砍手指並非不可思議的事情。

2. 被釋降卒絕大多數會從上黨返回趙國,但少了兩根大拇指後這些青壯很難再抓握和運用工具或武器(各位可以試試不用大拇指來抓握),中短期內趙國兵源/勞動力將被極大削弱。(為什麼不是長期,下文討論)

3.四十萬殘疾人依舊要吃飯,要安置。而趙國此時經歷長平之戰已接近三年,大量人力囤積在上黨一帶,國內無暇農耕收穫的同時,前線耗糧奇巨,國力已經巨量消耗。若大量殘疾戰俘被遣返,將進一步消耗趙國國力。

方案缺陷:人口反彈

長平之戰秦國的戰略目的就是消耗趙國實力,使其從此再無法與自己抗衡,所以在戰役後期昭襄王親駕河內郡,動員全國之力來合圍四十五趙軍。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要的就是打得趙國永遠無法翻身。可若是使用以上方案,這四十萬殘疾人雖然無法再戰鬥和勞動,但依舊保有生殖能力。短期內趙國國力(青壯勞力)的確是嚴重受損,可男女性別比例依舊大致平衡。除非是遭到滅國直接game over,否則從長遠看十多年後趙國人口依舊會恢復到戰前水平。

所以若是採用以上方案,站在秦國角度,將降卒致殘之後下一步的最佳方案是揮師邯鄲,在敵方有生力量得以恢復前一鼓滅趙。但是考慮到當時秦國內外因素:武安君在國內遭疑、前線士卒死傷疲敝,後備力量所剩無幾,秦軍也已是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滅趙在短期內並無必勝把握。

因此以上方案不可行。

短期滅趙無望,長期趙國兵源又將恢復(仗就白打了)。那麼為了一勞永逸,仗不白打,只能選擇破壞趙國性別平衡,在更長的時間跨度去減少趙國人口。

再次討論可行方案:

1.閹割降卒

2.殺降

可閹割降卒的操作難度遠遠大過殺死降卒,原因有:
失血
後續感染
抵抗情緒(抵抗情緒可能超過砍頭)
操作難度(砍頭一刀就夠了,活埋更快,閹割。。。?)

考慮至此,擺在武安君面前的唯一選擇只有殺降。嘆氣。


有阿

拜占庭的巴西爾二世把1.4萬名保加利亞戰俘挖掉了眼睛,每一百人里只留下一隻眼睛,帶領那些盲人回到保加利亞。當這些人哭號著回到故鄉時,保加利亞沙皇沙穆伊爾被活活嚇死了.


其實感興趣的可以去讀讀《大秦帝國》這一部分的故事,雖然是歷史小說,但也確實就是這麼個事兒,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傲視七雄,出關征戰未經一敗,誰知趙國胡服騎射迅速崛起,趙奢更是擊敗了秦國,讓秦國太后因戰敗自裁,所以從此秦趙兩國的冤讎不可能解的開,況且只有趙國可以跟秦國分庭抗禮,誰勝誰才有希望統一六國。
四十萬降卒是必須殺的,用屁股想也知道原因,決策層都是支持殺的,但誰都不敢下這個令,因為這可能是遺臭萬年的事,況且在古代敬畏鬼神,非常不吉利,所以昭襄王一句全憑白起處置,明擺了是讓白起背這個鍋,白起能不知道?不殺你就是抗命,不殺這仗拼盡全國之力等於是白打了,放回趙國馬上又遍成軍隊跟你干,秦國浴血奮戰的士兵能答應?編入自家軍隊?太不穩定了,一旦嘩變,人數太多控制不了,長平之戰都是拼老底的,秦國再富也養不起這麼多降卒了,況且養他們等於養虎,讓它們去攻打趙國,臨陣倒戈分分鐘的事,讓它們去守內部空虛的秦國,這不玩兒呢?或者建立戰俘營?那是現代戰爭的事了。況且白起的戰爭風格非攻城略地為上,而是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上,他是中國歷史打殲滅戰的老祖宗,所以從秦國君臣兵民的角度上,這四十萬人都是必須殺的,只是看誰背鍋了,所以白起才有人屠的稱號,可是歷史是需要客觀看待的,不能以今天和平主義的眼光去分析古代的戰爭,也不能以歐美人道主義精神去評判長平之戰。不管世人如何評判白起,白起都是我最崇拜的軍事家,少年入軍一級一級從基層做起,臨危受命力挽狂瀾大破六國聯軍,生平七十餘戰無一敗績,一生共滅六國軍隊一百餘萬人,長平之戰幫助秦國擊垮趙國掃清統一道路,官至秦國大良造、上將軍、武安君


首先,搞清楚一個問題:長平之戰趙軍戰死多少人,投降後被坑殺的有多少人?
實際上,坑殺四十萬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趙軍從廉頗領兵進入長平開始到最後戰敗參與整個長平之戰的也就近五十萬人,戰爭前期就已經和秦有長時間的拉鋸戰,趙括上來後主動進攻,和秦軍有過非常慘烈的攻堅戰,損失有相當一部分的,後被白起包圍,進行了多次強力突圍,損失亦很大,到了最後絕境實幾乎是不惜一切代價要突破秦軍壁壘,可見傷亡極其慘烈,連趙括本人都戰死。徹底絕望的趙軍才投降,此時的趙軍絕對沒有四十萬,具歷史學家推測,最多二十萬左右。所以,坑殺的降卒是二十萬而非四十萬,四十萬應該是整個長平之戰趙國的損失。
第二,戰爭結束時秦軍還剩多少?長平之戰中秦趙兩國可謂是拼盡全國之力爭霸,這是戰國的分水嶺之戰,誰勝誰將來就可能統一天下。秦軍投入的軍力大約四十萬到五十萬之間,趙括掌兵後主動全力進攻,白起誘敵深入,防禦一方承擔相當大的壓力,損失也頗大,後包圍趙軍後在趙軍的多次拚死突圍下也是傷亡慘重,這一現象在史書中有記載的。戰後趙軍有降兵二十萬,秦兵有多少,絕對不到趙軍的兩倍。三十多萬秦兵管理的了二十萬的降兵嗎?而且二十萬人還是有武裝的,繳械的手續都辦得困難,人家隨時還可能降而復叛。
第三,不殺還能怎麼辦?二十萬人,不是小數目,首先他們的糧草怎麼辦?長平之戰秦國舉國大軍幾十萬人在長平長期和趙軍對峙,非作戰人員加起來一百多萬人,對糧食的消耗極其大,秦國憑其強大的生產力和動員力才撐了下來,趙國國力不如秦國撐不住了趙王才傾向於趙括的主戰思想。戰後秦軍也沒有太多的糧草了,哪來糧草去養這多出來的二十萬降兵?不給人家吃人家立馬反。如果把降兵遷往秦國,怎麼安置?他們的家人都在趙國,故鄉在趙國,他們能安心呆在秦國?遲早都跑回故國了。如果放回去,那帳不是白打了,趙軍有生力量還在。而且他們隨時可能反叛,殺自己個措手不及。再者,長平血戰,兩方士卒已是血海深仇,兩方還怎麼相處在一起,必然摩擦不斷,甚至爆發嚴重衝突。
沒法處理這二十萬降兵,白起、秦王以及整個秦國廟堂都明白這個道理。只能殺掉,歷史罵名、黑鍋只能白起背。殺降的執行者是白起,而決策者是秦王及整個秦國廟堂。
最後,白起的思路是長平之戰消滅趙國有生力量後趁勢以雷霆之勢滅趙的,所以殺人也是戰略需要。
降兵之所以要殺,是因為降的太多了,多到勝利者沒法接收,這在古代冷兵器時期是這樣的。項羽巨鹿之戰殺二十萬秦國降兵恐怕也是因此。
這,長平屠殺,壞不得白起,恐怕就是戰爭之殤吧。


很難有更好的辦法了,不殺這四十萬,被打斷脊樑的不知道是誰呢。
因為不能孤立的看長平之戰,長平之戰之後還有邯鄲之戰,這是一場戰爭中兩場戰役的關係。
而這場戰爭秦國輸了。上黨並沒有拿到,最後還是被韓國奪回去了。晉陽也沒有守住,被趙軍收復了。連佔了幾十年的河東都被魏國奪回了,還有東邊的陶邑也便宜了魏國。在湖北方向也喪師失地,被楚國打到郢都之下。
可以說如果沒有長平坑殺40萬,這場戰爭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敗仗。說商鞅變法以來在東方的戰果幾喪失殆儘可能有點誇張,白起這幾十年那可真就白打了。


可能不是白起想殺,他只是個為主子背鍋的。
這些戰俘應當如何處置,你們以為是他一個主帥就可以擅自作主的么?當然是上奏請示了的,但主子遲遲不給批示,估摸著是有殺意但又不便出口,就不回復,讓臣下自己揣摩。白起能怎麼辦?幾十萬張嘴,留著就得給飯吃,怎麼養得起?
別的回答里關於其他各種可能性為何不可採納(放虎歸山不可、為奴不可、閹割後放歸不可、讓趙國來贖不可)已有詳盡分析,此處不再贅言,那麼,什麼也不做等戰俘自己餓死呢?大量屍體堆積是會引起瘟疫的,如果拖著等到戰俘餓死,費力處理他們的屍體又是一樁浩大工程。所以趁著他們一息尚存時逼迫他們自己去挖坑,挖成之後坑殺之,無疑是成本最低的方案。


1、斬首十萬八萬習以為常,卻不敢殺四十萬,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
但是在秦國作戰,大規模斬首坑殺,翦伯贊先生主編的《中外歷史年表》對秦軍斬首的數量做過統計:

「公元前331年,敗魏,斬首八萬;前312年,破楚師于丹陽,斬首八萬;前307年,破宜陽,斬首六萬;前301年,敗楚於重丘,斬首二萬;前300年,攻楚取襄城,斬首三萬;前293年,大敗韓魏聯軍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前280年,攻趙,斬首二萬;前275年,破韓軍,斬首四萬;前274年,擊魏於華陽破之,斬首十五萬;前260年,大破趙軍於長平,坑卒四十五萬;前256年,攻韓,斬首四萬;又攻趙,斬首九萬;前234年,攻趙平陽,斬首十萬……」

對於這樣的秦軍來說,坑殺四十五萬,是理所應當,而不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2、先論利益:斬首計功勛,讓殺降成為全體秦軍必然的選擇
秦國將爵位制定為二十個等級,按照軍士在戰鬥中斬獲敵人的頭顱多少授爵。坑殺也算爵位嗎?必然算。秦趙在長平是一場極其殘酷的硬仗。獲勝怎能不犒賞?要封賞賜,必須殺敵。退一萬步講,就算白起不殺敵,部下得不到爵位賞賜,必亂。事實上,白起根本不會如後人所慮,在秦打戰,獲勝殺敵,是必然毋庸置疑的。

戰爭的政治目的即是消滅敵人——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後人克勞塞維茨與商鞅的軍事思想是一致的,消滅敵人是比奪取土地更根本更直接的目的。秦軍寧可不要上黨,也一定要消滅敵軍。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就是這樣道理。


3、再論道義:爆炸性事件的感性認知扭曲了理性認識
為什麼後人會對長平之戰,對白起有那麼多指責,卻不提伊闕之戰,斬首二十四萬,不提六國殺伐。是因為四十五萬數量太大,給人感知太強烈。感性認知大大扭曲了理性認識。或許,白起的確能如很多答案所說,閹割、打殘、招撫……
但問題來了,秦國能否為此破例不按斬殺計功勛嗎?除非秦王昏庸,否則不會同意。因為斬首計功是自商鞅起的軍事國策,在軍國體制的秦國,這是不能動搖的。


嘆息一些給長平屠俘竭力辯解的理由。
按此邏輯,六國聯軍復國後破函谷關屠滅三秦,新安坑殺二十萬秦軍,秦國王室貴族死無遺類,秦國政權永久消失於歷史舞台,實在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再公道也沒有了。

如果說站在所謂歷史的高度,為了所謂秦國吞滅六國的大一統,連長平殺俘都成了可以洗白的不得已行為;
那麼為了遠遠比秦朝輝煌、歷史作用更遠過之的大漢王朝與文明的建立,新安坑殺的二十萬秦軍,三秦被屠滅的千千萬百姓,豈不成了更加理所當然應該去死的存在?

哪怕再過幾百年一千年,暴行就是暴行,反人類就是反人類,長平如是,新安如是,官渡如是,揚州、嘉定直至南京亦如是,
這點是非道理正是華夏文明之所以不同於純粹弱肉強食之游牧文明的關鍵所在。
連殺神白起自己臨死時都知道的不可赦罪惡,感慨杜郵之誅是自己的報應。宋太祖趙匡胤一句「此人殺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於此?」,更將白起逐出了武廟。
數千年來華夏曆代先賢一致批判的惡行,接受了現代文明的今人卻每多為之曲意粉飾,何必?


宣揚共產主義思想,成立黨組織,發展黨員對象,吸納先進分子,把四十萬趙軍變成紅色的海洋!


沒有。
這絕對是當時對勝利一方最有利的選擇,只是這一次贏的是白起和他的秦國,如果長平之戰是趙國贏了,秦國的下場不會比趙國更好。

在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度,在一個戰爭勝負更多取決於兵力多寡而不是將領素質的時候,消滅敵方有生力量絕對是贏得戰役、乃至戰爭最有效的手段。

後世老毛深得此中滋味: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個人感受:
1、白起是秦國的大將,忠君思想很高,他自己不想利用這批兵源(估計他也怕人家不聽他的),長平之戰之後還有繼續征戰,40萬降卒都是趙國人,唯恐鬧事,所以一絕已斷其後患。
2、兵馬未到,糧草先行。當時的社會生產力不高,補給是大問題,一旦糧草斷絕,士氣會大幅度下降,白起收了這40萬人,帶著走養不起,又怕嘩變,放了又怕生禍端(跑回去繼續當兵和秦兵對抗),沒有辦法的辦法。
3、那個時候人是很迷信的,我想白起未必真有殺40萬降卒的心(怕遭報應),但是他是一個軍人,沒有辦法的辦法,不殺的話就完成不了目標,他又是高級將領,責任心很強,所以。。。
最後總結: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40萬降卒除了殺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很悲哀!但我很佩服白起,這個決定真不是一般人能下得了決心的,他要麼就是一個殺人魔王,要麼就是一個真正的職業軍人(但這麼做並不一定是對的)


按古人打仗的尿性,其實肯定沒有四十萬,只是號稱四十萬。


毛澤東批評王明教條主義,說他們無非就是不知道幾個事情:第一不知道人要吃飯,第二不知道打仗要死人。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漢武帝大宛之徵的戰略眼光,以及對匈奴作戰的影響?
有哪些知名的戰地攝影師?
在歷史上,堪稱有主角光環的人有哪些?
為什麼明清時的社會生產力比先秦更高,戰爭規模反而變小?
為什麼中國各個朝代始終沒有吞併朝鮮地區?

TAG:戰爭 | 中國古代歷史 | 春秋戰國(東周) | 長平之戰 | 帶有假設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