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有些人的名字很奇怪,像是外文音譯?
如夫差,要離,好像是音譯外國人的名字,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我受不了了。。。。。執著與孔子的姓的各位,我都解釋的那麼詳細了,請先提高一下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好不好。
===============以下原答案=================
瀉藥。
首先說答案,題主的感覺沒錯,「夫差」、「勾踐」之類的名字確實是音譯。
感覺春秋時期的人名字很奇怪,這其實是正常的。這又分兩種情況,一是華夏各國的人,比如孔子他老爹叫「叔梁紇」,這名字怪不?還有姓叔的人?再比如老夫子去見過的那位著名的風流女南子,這名字也夠奇怪的,難道是姓南名子?
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春秋(及其以前)人的名字形式和現在不同。一方面是姓氏分流,男子稱氏不稱姓,但氏又不穩定,經常隨著其人的封地、官職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我們都知道的晉國元帥先軫,他又叫原軫,軫是名,而先、原是氏。他先封於「原」這個地方,故此稱原軫,後來又改封於「先」這個地方,故稱先軫。
對於女子來說,就是稱姓不稱氏,姓雖然是長期固定的,但女子的名稱結構和 現在卻不同,是姓放在最後的。所以上面提到的「南子」,其實是姓「子」。子這個姓是殷商的國姓,孔子也姓子。
另一方面,春秋時人的名字結構和現在不同,如前面說的孔子他老爹叔梁紇。這老先生當然不姓叔,前面說了,他姓子。叔也不是他的氏,他的氏是孔。那叔梁紇是毛意思呢?其實,「叔梁」是他的字,紇才是名,這是把名和字連稱的。與之類似的,比如孔子的祖先——孔父嘉,這老先生字孔父,名嘉。他的後代以他的字為氏,就稱孔氏了,孔子的孔就是這麼來的。而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孔父嘉、叔梁紇這些名字都好奇怪啊。
另一種情況,就是周圍蠻夷各國的人。比如題主說的「夫差」、「要離」這些人。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吳、越都屬於百越,是越人,他們的語言是和華夏不同的。
舉個很著名的例子:楚王的弟弟鄂君子析在河中遊玩,船上鐘鼓齊鳴,蕩舟者是一個越人,於是他就唱了一首歌,是什麼樣的歌呢?他唱道:「濫兮抃草濫予昌枑澤予昌州州 甚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逾滲惿隨河湖」。子析說這是什麼鳥語?來人啦快給偶翻譯一下,於是就有個翻譯過來,說,他唱得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頑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
這就是著名的《越人歌》,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翻譯詩歌。
從這個例子我們就知道,吳越的語言是和華夏不同的,所以,象勾踐、夫差、闔閭之類的名字,自然是音譯的,確實沒什麼實際意義。
==========================我是補充答案的分隔線==========================
我在答案中隨口提了一句孔子姓子,結果有很多人在評論中表示詫異,還有人給我諄諄解釋說,孔子的「子」不是名字的組成部分。所以我在這裡解釋一下。
孔子是宋國公室的後代,而宋國是殷商的延續。武王滅商後,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商故地,但是武王死後,武庚勾結周武王的兩個兒子(也就是周公的兩個弟弟)管叔、蔡叔造反,被周公滅掉,殺了武庚。但湯不能無後,因此又封紂王的哥哥微子於宋,這就是宋國的來歷。
商朝王室的姓是「子」,據說商人的始祖簡狄在洗澡時,吞了一個玄鳥(也就是燕子)的蛋,因而懷孕,生下了契。鳥蛋也就是「子」,故此以子為姓,這也就是所謂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因為商人姓子,所以商人的後代宋國公族也就姓子。
宋國到春秋時期,有個君主宋穆公,臨死前把君位傳給了侄子與夷,並委託司馬孔父嘉輔佐。與夷即位後,就是宋殤公。孔父嘉的妻子很漂亮,有一次走在路上,被太宰華督看見了,華督讚歎說「美而艷」,於是發動了政變,殺死了孔父嘉,順便也殺了宋殤公,另立了宋庄公。
孔父嘉是什麼人呢?他是宋國第五代君主宋湣公的後代,所以他也姓子。
孔父嘉被殺後,他的兒子逃亡到了魯國,就在那裡繁衍了下來,孔父嘉,字孔父,名嘉。他的後代就以他的字為氏,就是孔氏。
所以孔子氏孔,姓子,名丘,字仲尼。
為什麼大家都叫他孔丘,沒人叫他子丘呢?前面說過,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所以孔丘就只能叫孔丘。
不過到後來姓氏合流,孔也就變成了今天的姓了。
有沒有女人姓子的呢?答:相當多。宋國的公室女,都叫×子。比如《左傳》開頭第一句話,就說「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於我」,意思就是說,魯惠公的原配是孟子,孟子死後,又娶了聲子做繼室,聲生下了魯隱公。宋武公生了個女兒叫仲子,仲子一生下來手心就有紋路,寫著「魯夫人」,所以長大後就把仲子嫁給了魯國。
這裡孟子、聲子、仲子都是宋國的女子,都姓子。——女子的名稱中,姓是寫在最後的。
==============我還是補充答案的分隔線===============
還有人說越人在兩廣。其實越人分布極廣,從江蘇、浙江、福建一直到兩廣,都是越人的地盤,有許多部族存在,所以叫百越。吳國、越國都屬於百越。到漢武帝時,還有東越、甌越、閩越、南越等政權。一直到三國時,孫權還受到山越的極大騷擾。
說到語言,其實古越語屬於古侗台語。我們看這個《越人歌》其實是很牛B的,牛B的地方就是它既保留了發音(用漢字標註),又保留了含義(用漢字翻譯),所以現在有很多學者利用《越人歌》來研究東南亞語言的。
==============我依舊是補充答案的分隔線==============
又有人在評論里說了,吳國不是姬姓,是吳太伯的後代嗎?
這個問題得要分幾個方面來說。
1、我其實不認為太伯跑到了吳地,我向來認為太伯所奔的,其實是山西的虞,上古時「吳」、「虞」二字同形,所以後來訛為奔吳。這點從虞國在周朝的特殊地位就可以證明。而且《左傳》中也有相關史料說太伯、虞仲是虞國祖先。
2、即使太伯奔的確實是紹興的這個吳,但《史記》也說了,太伯到吳地之後,「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也就是說,太伯自己也完全遵從了當地越人的習俗。
3、吳國走出蒙昧是極其晚的事情。晚到什麼地步呢?晚到了春秋晚期,公元前584年。這時,春秋時期的兩大超級大國晉國和楚國已經爭霸了一百多年,到這時已經精疲力竭了。這時有一個楚國人申公巫臣(這人名字叫巫臣,曾任申縣的縣公,所以叫申公),逃亡到了晉國,從而留下了「唯楚有才,晉實用之」的佳話。
這個巫臣跑到晉國之後,給晉國獻了一個計策,說現在晉楚兩國確實是沒力氣了,可咱們可以搞代理人戰爭啊,我看楚國邊上的吳就不錯嘛。於是晉國就派申公巫臣出使吳國。
這時候的吳國是什麼狀況呢?史書中記載,他們斷法文身,不懂駕車、射箭、兵陣。於是巫臣教吳乘車,教之戰陣,「吳於是始通中國」。
這就是吳國開化的發端。反對某答主的一本道答案, 我逐條分析一下。因為他答案已經踩到很下面了,所以我就把他名字刪掉了。
1 禹,就是愛新覺羅的覺羅。覺羅的音實際上是yaoluo
禹,姓姒,名文命。堯舜禹,這些都是稱號,大概就是偉光正的意思,總之是褒揚他們的功績的美稱。順便說一下,黃帝和堯舜禹。黃帝:本姓公孫。生長於姬水之濱,故改姓姬。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 堯:姓伊祁,名放勛,舜:姓姚,名重華。(共4人)
2、秦始皇,叫嬴政,實際上是雍正,也就是胤禛(胤禛是雍正皇帝的名字,和雍正同音)。
3、秦始皇的兒子胡亥,也就是也速該,就是和成吉思汗的爸爸的同一個名字。
4、秦始皇的大將白起,也就是蔑爾乞。成吉思汗曾經打敗的一個蒙古部落。
8、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也就是清朝的和碩,清朝的爵位,比如和碩親王,這樣高的爵位,一般只授予皇子。扶蘇作為皇子,封為和碩,非常的正常。
這幾條和在一起說,秦國帝王譜系從從秦庄公開始到秦三世:嬴其、嬴開、嬴立、嬴曼、嬴說、嬴嘉、嬴恬、嬴載、嬴任好、嬴罃、嬴稻、嬴榮、嬴石、嬴籍、嬴寧、嬴盤、嬴刺、嬴欣、嬴封、嬴肅、嬴悼子、嬴仁、嬴昌、嬴師隰、嬴渠梁、嬴駟、嬴盪、嬴則、嬴柱、嬴子楚、嬴政、嬴胡亥、嬴子嬰。(共32人)
這些名字只有個別名字可以近似,而且近似法則不同。嬴政是姓加名,扶蘇和二世卻只有名。只能說這位答主是硬湊的。
白起:姓嬴,氏白,名起,是秦國王室旁支。近似法則又變成了氏和名放一起近似(共1人)
在這需要說明一下,我之前說嬴盪是羋月的兒子,這是不對的,謝謝評論區指出。
7、孔子的祖先叫叔梁紇,也就是清朝時候的烏梁海、兀良哈.
孔子祖上是宋國的貴族,商朝的後裔,子姓。孔子的祖先孔父嘉被殺,家人保著孔父嘉的兒子木金父逃往魯國,為了紀念孔父嘉,遂以孔為氏。孔子家族譜系: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祁父、孔防叔、伯夏、叔梁紇、孔子。(共8人)
這些稱呼都是字加名的稱呼,比如叔梁(字)紇(名)、木(名)金父(字),其中父字通甫,男子的美稱,放現在就是帥的意思。
全家都是按照字加名的辦法稱呼,到了叔梁紇就突然成胡人的名字了,這樣的邏輯實在無法讓人認同。
6、越王勾踐,就是女真,也叫諸申。
9、吳王夫差,也是也速該,也許是蔑爾乞。
吳越兩國是蠻夷國家所以單獨拿出來說,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倆個國家之間的戰爭,是晉楚兩國長期爭霸,導致的代理人戰爭。
吳國譜系:姬雍、姬簡、姬達、姬周章、姬熊遂、姬柯相、姬強鳩夷、姬余橋疑吾、姬柯盧、姬周繇、姬屈羽、姬夷吾、姬禽處、姬轉、姬頗高、姬句卑、姬去齊、姬乘、姬遏、姬餘祭、姬餘眛、姬光(闔閭)、姬夫差(共23人)
越國譜系:
夏:姒無餘、姒丕誠、姒宗元、姒紹聖、姒毅正、姒子誠、姒婁玉
商:姒俶、姒枋、姒菪、姒潛、姒戶、姒厲、姒皓、姒僮、姒渾淳、姒仲庚、姒太辛、姒咸享、姒寀、姒浤
西周:姒天表、姒訶、姒加佑、姒子升、姒綱、姒汝稷、姒洽、姒汜
春秋:姒少連、姒騮、姒逸、姒鯉、姒必高、姒無壬、姒無瞫、姒夫譚、姒允常、姒勾踐(姒鳩淺)、姒與夷(姒鹿郢、姒於賜)、姒不壽、姒翁(姒州勾、姒朱勾)、姒翳(姒授、姒不光)、姒諸咎、姒錯枝(姒搜)、姒無餘(姒莽安、姒之侯)、姒無顓、姒無強。括弧裡面是別稱。(共48人)
他們兩國奇怪名字比較多,是用漢字的音表示他們當地語言。類似楚國的做法,比如於菟是楚國的發音意思是老虎。
5、周文王名叫岐伯或者西伯,實際上是鮮卑,也就是西伯利亞的西伯。
岐伯是黃帝時期的人,醫學家,《素問》就是以黃帝詢問岐伯作答的形式來解釋醫學,和文王沒有關係。西伯只是一個爵位而已,西部的諸侯。西伯利亞是外文音譯的詞,和西伯聯繫在一起太牽強。
周朝譜系:
西周:姬發、姬誦、姬釗、姬瑕、姬滿、姬繄扈、姬囏、姬辟方、姬燮、姬胡、姬靜、姬宮涅;
春秋:姬宜臼、姬林、姬佗、姬胡齊、姬閬、姬鄭、姬壬臣、姬班、姬瑜、 姬夷、姬泄心、姬貴
姬猛、 姬丐、 姬仁、姬介、姬去疾、姬叔、姬嵬、姬午;
戰國: 姬驕、姬喜、姬扁、 姬定、姬延.(共38人)
我上文一共提到了4+32+1+8+23+48+38=154人,那位答主近似了9人。引用這位答主的話:
一句西方諺語:如果它看起來像鴨子,走起來像鴨子,叫起來像鴨子,那麼,它就是一隻鴨子。
最起碼,它是鴨子,才是高概率事件。
9/154=5.8%不能算是高概率事件,我舉的例子只是極小的一部分人而已,春秋戰國有前前後後有一千多諸侯國,加上每個國家的公卿大臣,蒙古族和滿族名字不可能夠用,而且那些名字本身就有自己的起源,這樣的硬湊法,蒙古族和滿族人也不會答應的。
那位答主的回答中出現的稱呼都是現代人對古人的稱呼,古代是沒有那樣的稱呼的。嬴政,姒勾踐,姬夫差這樣的稱呼古代是沒有的,用這樣的稱呼硬湊,只可能是現代人硬湊的,而不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我在這篇回答里這麼寫,只是為了和現代人的姓名對應,讓大家便於理解。
最後,正面回答一下本題,題主你也看出來了,奇怪名字一共有兩類:第一本身不是名字的稱呼,比如叔梁紇,第二,確實是奇怪名字,姒勾踐,姬夫差。原因上面解釋過了,不再贅述。
補充一下先秦吳越的人名,確實是有許多都是音譯的。蓋因先秦吳越兩國的居民都是使用古越語,他們的名字也大多是古越語音譯。但是有趣的是,吳越的君主名字有時候有兩種命名方法。
泰伯奔吳之後,傳到第十八代吳王壽夢,才重新與中原溝通。《左傳·襄公十二年》稱壽夢為「吳子乘」,據1997年考古發現的「吳王壽夢之子劍」上的銘文記載,壽夢的名字是「姑發難壽夢」。
吳王諸樊,《左傳》記載為「遏」,「吳太子姑發諸樊劍」銘文作「姑發者反」、「姑發反」。
吳王僚,又名州於。
吳王闔閭,《左傳》稱其名為光。
由此可見,吳君有兩種名字,一種是吳越語的名字,比如「壽夢」、「闔閭」;一種是華夏化的名字,比如「乘」、「光」。有一種可能,華夏化的名字是意譯,而吳越名字是直接音譯記錄。吳國受華夏影響較深,華夏化名字也增多。雖然吳王夫差沒有華夏名字記載,但是他的兩個兒子太子友和王子地都是典型的華夏名字。
此外,越國也有疑似上述的例子。比如越王翳,無論是傳世史書還是最新出土的《清華簡》都記錄他的名字是「翳(殹)」,但是出土文物「越王不光劍」記載其名字為「不光」。可能這也是越國向華夏文化靠攏的一個例子吧。
難道沒發現,書同文之後,名字就不奇怪了嗎
也許本來就是音譯,古代沒有普通話,各種方言之間的差異無異於外語。
比如題主是個作家,有天看到一個大叔,用東北話問:這旮沓叫啥啊?
大叔聽不懂,說:你講乜?
題主又問:你叫啥名字啊?
大叔不耐煩,罵題主:叼你老母。
題主滿意的在筆記本上記錄:今天到了一個叫泥剛咩的地方,遇到一個叫丟雷螺母的人。
5000年後,考古學家發現了題主的筆記,破譯後發表。
題主的後代在新知乎上提問:怎麼舊共和國時期的人名和地名這麼奇怪?
是時候祭出鄭張老師的大殺器了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b41fa86010006k4.html?vt=4
《左傳. 桓公六年》有一段講了當時文明國家魯國怎麼取名,是魯桓公問名於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命之曰同。」
公侯貴族名有五種取法:來描述出生時的狀況為信,有種自命的意思,比如《史記》寫傳說中晉國始祖唐叔虞出生時手中有」虞「字的掌紋,就叫虞,以美德命名為「義」,取類來命名叫"象";以某種事物命名叫「假」,比如流行名「鞅」,還有用和父親相關的字來取,叫「類」。還有若干禁忌,比如國名,官名,牲畜,山川,等等......
中原國家的名字大多數畫風還是比較正常的,像楚越有些地方是音譯了,比如勾踐也有地方寫成鳩淺。那會兒各個國家語言文字差異挺大的。還有楚國著名的斗氏家族有位名臣叫斗榖於菟,就是著名的令尹子文...
還有一部分稱呼很奇怪是因為氏,前面也提到男稱氏女稱姓,氏的來源有官職,封地,或者父輩的名......比如封地在彘的晉卿先穀,就悲劇了,被稱為彘子.....
半年前的問題突然上了知乎日報,得上來更新下,以前答得可能沒說明白,不過春秋時期的名字起的確實有意思。有限於書讀的少,只能在原有答案上更新下,將就著看哈:
其一:春秋時期起名不忌諱,比如黑臀(難道屁股是黑的?????),再比如鄭伯克段於鄢里的鄭莊公叫寤生(出生時候是腳先著地,被古人視為不祥之兆,導致他老娘不喜歡他)。
其二:還有的名字起的特別隨意,比如孔丘,《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啥叫圩頂啊,度娘說就是頭頂凹陷的意思,老夫子就因為頭頂凹陷,就被起名叫丘啊,你說隨意不隨意(我的名字更隨意啊~~~說多了都是淚),再然後老夫子可能對此事耿耿於懷,立志於在自己兒子身上找回來,據說老夫子喜得貴子,魯公送來條鯉魚祝賀,結果就兒子就叫孔鯉了,我就在想如果送來條狗怎麼辦???(開玩笑,開玩笑,開玩笑的)
其三,就是那些本來在當時無異議,但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現在相同的名字確有了搞笑的意味的名字了,比如周公叫雞蛋(姬旦),齊桓公叫姜小白(老薑家的小狗狗,當然這是因為蠟筆小新,不過不覺得即使沒有小狗狗的含義,小白也不是一個主流的名字嗎)有朋友嘲笑我說這沒啥,但是我覺得吧這就一樂啊,如果非要研究的那麼透徹的話,這下面的回答可能就剩下兩個高票答案了,另外還有位仁兄說姬旦無異議,這裡我就要解釋下了,雞是在商朝傳入中國的,(這不是我說的哈,我是從世界通史里看來的,不服找世界通史的那位大佬撕逼)那麼問你來了,你怎麼就知道當時雞寶寶不叫雞蛋呢??????
最後就是化外之地,也就是吳越等國,即使到了今天,當地的方言我還是聽不懂,個人感覺那個名字應該是音譯的,要不夫差、闔閭、勾踐、要離都是什麼意思,還真的不好解釋啊。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是受到了賜封或者有了官位他們才有的氏,那各位說的周公旦,是出生就有了封地嗎?難道就叫旦啊?文王天天叫他就叫旦啊旦啊旦啊的,擱你你煩不煩?煩不煩?煩不煩?
我知道也會有人叫公子某某,但是肯定不排除叫姬旦吧?要不然你想叫啥?
春秋戰國之際正是姓氏分化發展的重要時期,確切的說是姓族解體氏族發展的重要時期。禮制下移,從公侯下移到大夫士,士族成為社會主流,這一變化刺激了更多氏族的產生,相對姓族也就沒落了。
氏族的命名也變的簡單粗暴,從司馬司空的官職命名,公孫公子的血脈認同,簡化成了地名,從封地到居住地,底線是越來越低的,從鄭邢到西門北郭差距還是挺大的。
其實扯了這麼多和題主的問題一點也不相干,因為這些都是中原的情況,樓主問的都是吳越的人啊。吳越情況和中原不一樣啊。用我一個哥們的話說就是他們不用中原姓氏名字這一套啊,人家直接叫小名啊,為什麼不用,楚大哥說的好啊,我蠻夷啊,你滿意了吧。
別提大禹,也別提吳太伯,認祖宗的事古人做的太多了。咱就說說吳越地區的名字,我們看到的吳越人名已經被加工過了,比如夫概,比如鳩淺。
有時候起名是個挺隨意的事,比如孩子生下來,負責起名的就從屋子裡往外走,看見啥了就叫啥,比如杵臼,也有聽見啥就叫啥的,古漢語語句都不長,比如關門,應該是闔閭。
本來這些人名就有可能是音譯 先秦時代漢語的使用範圍遠沒有現在廣 長江流域及以南當時都是說苗瑤語壯侗語或者南島語的「蠻夷」 後來才逐步漢化的 所以當時這些地方的人名是音譯的當地語言完全在意料之中
除了人名 像「餘姚」「句容」這些地名也是從當地語言音譯的 甚至屈原作品中那些奇怪的植物名字都有可能不是漢語詞源
名字奇怪就象外國音譯?時代有變化,文化有變遷,後人難以完全理解不是常事嗎?
「夷吾」這個名字你能解釋其含義嗎?而用這個名字的先後有齊國的管仲,晉國的晉惠公,吳國的十三代國君這些大人物,連這樣廣泛流行的名字都難以搞清其含義,何況其它。但因為自己不懂,就說成象外文,這心態顯然有問題。
以前我們有個叫齊磊的同學喜歡裝x,我們給他取名齊莊公
難道非要叫建軍、愛國、衛革才有意義?
吳越人蟲文鳥語,跟中原語言不通,很多其實就是中原人作世家列傳時音譯的,勾踐也有稱「鳩淺」的。
還有很多有意義你不懂,細究起來又很有意思。比如說:周文王的兒子,被醢了的那位,叫伯邑考,意思就是長子、城裡人、名叫考,晉才楚用的那位伯州犁,意思就是長子、鄉下人、叫犁。好玩不?
荊軻,又稱慶卿,齊大夫慶封之後,據說出生時家道沒落,只剩一駕爛軺車,命名曰軻。
孔子的兒子,出生時國君賜了一條鯉魚為賀,孔子你懂的,把這個看得很重,認為是君恩榮耀,故名子曰鯉。
鄭莊公,窹生,倒著生。
有啥奇怪的,語言是發展的,上古漢語是破折語,現代漢語是孤立語,英語是破折語也有像孤立語發展的跡象。
民族文化也是在發展的,三十年前的很多觀念我們現在看來都不適合,何況覺得兩三千年的一些祖先的東西。就我們一家,有時候同一個詞,我爺爺我爸爸我媽媽我奶奶和我五個人用方言說還不一樣呢,雖然都明白。
還有,古代華夏族是文化認同重於血緣認同。現代漢族裡有主體是o3,但是o2和c數量也很可觀,類似於蒙古族的產生,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各部,但是當時的各部落又不是都講通古斯語,但是現在都是通古斯語了。
其實這是語言發音的問題,在普通話推廣了之後,一般人都會取一個用普通話讀起來很順口順耳的名字,但是用普通話去發音一些少數民族的人的名字,就會非常拗口非常難記,而這個名字,在用他們的方言(土話),則是順耳順口,還牛逼哄哄的名字。
古時候那些人,名字能寫入歷史流傳到現在的,肯定是些牛人,名字用當時的語言念出來,也是各種高大上,但現在用普通話一念,各種土,各種奇葩。
就像我們的名字,讓母語為英語的人來念,也差不多,反過來也一樣
一方面如勾踐等名字確實是音譯(勾踐的另一個音譯是鳩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上的勾踐其實是鳩淺)
另一方面先秦古籍更難保存到現在,更容易出現偏差,類似「烏桓觸」之類的人名誤解更有可能發生
看左傳,名一般是媽媽起的,爸爸寵著媽媽就會答應,因為不一定養得大啊,所以很隨意。不同民族語言的小名是什麼意思,史官未必都知道,往往只能音譯記錄。
長大後會取個字,統一用漢字書寫,就會得體多了,而字,一般是一到兩個字組成的,往往前一個字會成為日後分家後自己後代的姓,比如魯惠公兒子,姬豫,也就是公子豫,字羽軍,也就是子羽,因為後代以羽為氏,所以又叫羽父,也可以叫羽父豫。
至於那些真的很奇怪的,是寫作一個字,讀作兩到三個音,比如寫作文,讀作谷於兔。畢竟漢字是各民族共用的,而語言則是五花八門的,當時中國很多人還說類似日語、韓語、泰語、緬語、越語的語言。比如光一個遼東就至少有勿吉、扶余、勾麗三種語言
有些人名記錄時容易引起誤會的,比如商朝後裔的子姓。子孔父,姓子名嘉,所以記錄為孔父嘉,如果記錄為子嘉,會被誤會為是字而不是姓名。子叔梁也是,姓子名紇,叔梁紇。一般子姓的名字都會省略掉姓,算是對國姓子孫的尊重吧。到了孔子,記錄為孔丘,確實是方便了很多。
也有可能是商朝時,在文字還不發達的時代,為了統治需要,會給來自各國的名字很長的臣子取個漢字的字,方便甲骨文記錄,比如小臣牆,也就是子牆,並且改姓子,以作為稱呼,比如楚國的子文、子玉、子西應該就是沿用這種傳統,子文名字是榖於菟、子玉名字是得臣。就好像很多外國人會起個中國名字一個道理,方便記錄。
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邾人滅須句,須句子來奔,因成風也。成風為之言於公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禮也;蠻夷猾夏,周禍也。若封須句,是崇皞、濟而修祀,紓禍也。」
這裡的成風,明顯是姓風名成,炎帝族都是先名後姓
以下是我的胡說:
比春秋時期更早的時期也是如此,比如:黃帝,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神農氏衰時,戰炎帝,滅蚩尤,諸侯咸歸。居軒轅之丘(軒轅之丘為何物?),取西陵之女嫘祖,生玄囂、昌意。
軒轅、蚩尤、玄囂、昌意,聽起來像外國人的名字,實際上也很可能是,只是可能。軒轅,讀音類似鮮虞、獫狁,被一些人解為同一個詞音譯的不同漢字,而這個詞就是匈奴。匈奴還有不同的音譯,叫淳維、獯鬻、熏育、山戎、獫允、薰粥。
春秋時期,鮮虞建立了一個國家名叫中山,位於燕晉之間,當時諸侯相互攻伐,晉荀瑤伐中山,取窮魚之丘(這個窮魚之丘又是什麼鬼?),中山受致命一擊,數十年後滅國。可惜中山這個可以一書的諸侯國,並沒有被司馬遷寫入世家。
歪個樓,春秋時人名都很有趣,越國國王叫勾踐,秦國的穆公叫任好,這兩個名字很搭,而且從兩個人的事迹來看,一個的確夠賤,一個的確人好。 不過看到五霸之首齊桓公的名字還是笑翻了
原因:本來就是外文音譯。
很明顯,他們都是胡人。
比如:黃帝,名軒轅。也就是獫狁、獯鬻、熏育,也就是匈奴。記住,匈奴的本名是匈,後面的奴,是罵他們的。匈奴實際名字是匈。
軒轅、獫狁、獯鬻、熏育、匈。這幾個是同一個胡人詞,翻譯的人不同,因此他們各自選用了不同的漢字來表這同一個音。
再比如:
1、禹,就是愛新覺羅的覺羅。覺羅的音實際上是yaoluo。
2、秦始皇,叫嬴政,實際上是雍正,也就是胤禛(胤禛是雍正皇帝的名字,和雍正同音)。
3、秦始皇的兒子胡亥,也就是也速該,就是和成吉思汗的爸爸的同一個名字。
4、秦始皇的大將白起,也就是蔑爾乞。成吉思汗曾經打敗的一個蒙古部落。
5、周文王名叫岐伯或者西伯,實際上是鮮卑,也就是西伯利亞的西伯。
6、越王勾踐,就是女真,也叫諸申。
7、孔子的祖先叫叔梁紇,也就是清朝時候的烏梁海、兀良哈.
8、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也就是清朝的和碩,清朝的爵位,比如和碩親王,這樣高的爵位,一般只授予皇子。扶蘇作為皇子,封為和碩,非常的正常。
9、吳王夫差,也是也速該,也許是蔑爾乞。
對,他們都是胡人。周文王就是胡人,他控制了中原以後,把他的兒子和功臣封為各地諸侯,自然各諸侯王和貴族也都是胡人。
非常的簡單明確的事實。
研究它們,應該使用音,而不是字,這應該成為一個最基本的常識。
因為很簡單:同一個音,不同的人去翻譯,很可能會選擇不同的同音或近音漢字去表示它。比如tom,有人翻譯成湯姆,有人翻譯成托姆。
認為不同的漢字,就是不同的名字,那是荒謬愚蠢可笑的。
同理:
1、圖們江,就是頭曼江,也就是和匈奴的頭曼單于重名。中國一個蒙古族演員叫做塗門,也是重名。
2、鴨綠江,就是耶律江,也就是和契丹的皇族重名。
3、鐵木真獲得成吉思汗稱號的斡難河,就是鄂嫩河。
4、俄國稱呼黑龍江為阿穆爾河,就是翻譯字蒙古語的額爾古納河。
==============
如此眾多的回答,在解釋為什麼它們不是外文音譯。
一句西方諺語:如果它看起來像鴨子,走起來像鴨子,叫起來像鴨子,那麼,它就是一隻鴨子。
最起碼,它是鴨子,才是高概率事件。
如果確實和外文音譯很像,而且是普遍的很像。那麼:從概率上,它們本來就是外文音譯,才是大概率事件。
怎麼可以,首先、並且是毫無理由的,就把這個最大概率的可能性去掉,而去證明小概率事件呢?
這是毫無腦子的人的做法。他們沒有腦子,不會思考。他們思維問題的方式,是和自己腦中記住的結論進行比對。既然腦子中記住的,不是這個結論,那麼,它肯定是不對的。
這就是無腦人士的思維模式。
=====================================
評論中有人說,古漢語和現代漢語的聲音改變了。
這是愚人的思維方式之一。愚人的思維方式之一是使用語言,而不是使用語言所指代的對象,進行「思考」。
在愚人的腦子裡面,使用改變這個詞進行「思考」,改變了自然是不一樣了。
智者使用語言所指代的對象進行思考,就會發現:古漢語到現在,字的發言改變了,是全部都改了么?還是只改了一部分?改的一部分是改的完全面目全非了還是多是改成近音詞了?
如果我們有腦子,自然可以推理出:所有的文字的發音,全部都改成面目全非發音完全不一樣的,那是不可思議的。古漢語和現代漢語,是發音完全不同的兩種語言,那是不可思議的。
也就是說:事實很可能是,只有一部分的發音發生了改變。
假設是30%吧,把30%的證據去掉,剩下70%。這70%,仍然無法用巧合進行解釋。
===================================
本評論下,有很多人說:「原來以為你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原來是認真的」。
這些評論都缺乏最起碼的邏輯思維能力。
要知道:客觀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難道因為我採取了「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主觀態度,這些證據就自動消失不見了么?
所以:人的主觀態度,是一文不值的。
這些客觀證據指向什麼,我們就應該承認什麼。
除非推翻了證據,才可以推翻觀點。而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態度來作為觀點是否成立的依據。
當然,可能有一些確實只是巧合,而不是真的是同一個名字。
但是:如此大面積的聲音相同或相似,難道都是巧合么?有多大的概率出現這種巧合?
================
還有一個:
智者和愚者,去判斷一個觀點是否正確的方式,是有很多不同的。其中的一個不同是:
1、智者用邏輯去判斷。
2、愚者用知識去判斷。
也就是:
智者用得出觀點的邏輯是否有合理,來判斷觀點是否正確;邏輯合理則認為正確,邏輯不合理則認為錯誤。
愚者用這個觀點和自己腦子中已經記住的東西進行對比,相同則認為正確,不同則認為錯誤。
評論中,大部分都用了愚者的模式。
當然,這些證據還遠遠不夠,但是:這些證據已經多到了不可忽視的數量,至少體現了一定的可能性。
在這麼多的數量下,不去研究,直接扔掉它們,不是一個科學的態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