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歐洲的農業發展真的比中國差很多嗎?什麼原因導致的?
《歐洲中世紀史》P168「中世紀歐洲在耕地休耕地制度普及於8世紀」,我查了一下,中國在夏朝就開始輪耕制度了。歐洲的農業發展真的比中國差這麼多嗎?什麼原因導致的?
這樣的歷史問題總會有很多討論。
我想,題中說到的休耕制,可能指的是三圃制,它最早出現於8世紀前後,即把土地分為三塊,一塊春播,一塊秋播,一塊休耕。當時還存在1)臨時耕作制,即一塊土地耕種幾年後就拋荒;2)兩圃制,即一塊耕種,一塊休耕。
三圃制是西歐農業體制的重大進步,因為它的土地利用率比臨時耕作和兩圃制都要高,到中世紀中期逐步在西歐各地推廣開。
因此在西歐的農業史中,最大程度地克服休耕、掌握更有效的地力恢復手段,才是農業發展的標誌。單純說休耕沒有什麼意義。
至於中國,有的人認為春秋以前存在過與西方類似的休耕制,但這種情形在春秋以後逐漸消失了。
從土地利用率來說,看起來中國古代農業更有效。其中的原因是,古代中國農民掌握了一套「深耕細鋤,厚加糞壤,以助地力」的用養結合的農業經營方式。就是說,中國古代依靠大量的人力投入維持著土地的高效利用。這可以看作一種集約化的經營。
西歐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紀早期經歷了比較嚴重的經濟衰退,作為征服民族的日耳曼人,還沒有完全從游牧和游耕狀態過渡到定居農業階段,耕作方式原始粗放。加之西歐當時地廣人稀,勞力相對不足,採取這種粗放經營也很自然。
簡單地說哪種耕作方式更高效,可能都存在風險。的確,從糧食單位產量來說,直到17-18世紀,來華的一些傳教士還注意到,中國單位土地的糧食產出比西歐高得多,在加洛林時期,西歐的糧食產出,按收穫量與種子比計,有時低到2:1,就是說,收穫2斗糧食,要留下1斗作為來年的種子——這是西歐農業中常用的說法——因此很容易發生饑荒。
但是,跟中古時代的中國相比,中世紀西歐農業最大的特點是畜牧業比重很高,這不僅是因為當時歐洲有大量連片的森林,可以放養豬等家畜,也因為休耕地為家畜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間。畜牧業對歐洲農業的發展意義極大,它不僅提供肉奶等食物,牛馬等役畜、動物的糞肥都是非常重要的資源。相比之下,中國的農業基本是單一的糧食種植業。
有的西方學者曾認為,這種結構性的差異,導致西方社會容易發生農業商品化進而產生資本主義經濟,而中國依靠大量人力投入的單一種植業和自然經濟,強化了亞細亞生產方式。當然這個論證過程肯定存在不少漏洞。
樓上提到了氣候和土壤的問題。這一點的確很重要。實際上,中世紀的進步表現為一些很不起眼的改進,或者對古代技術的推廣利用上。一個重要的事實是,西歐的農業經濟在中世紀發生了一個重心位移,即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西北歐一直到東歐的遼闊平原。這一帶多為粘質土,含水量高,翻耕不易,但土壤很肥沃。因此犁的改進(重犁的出現)意義很大,它使得過去難以利用的土壤可以深耕播種。這種技術條件、役畜等耕具的籌備,可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世紀的社會結構和鄉村景觀,比如條形田和農業村社的協作關係(共同籌備耕具的需要)。
一點淺見。
可參閱王淵明:「中西封建社會中的農業耕作制度」,載馬克垚主編:《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
本人不太了解古代中國農業。但據我所知,西歐中世紀農業史有些經典著作可以參考。
建議參閱喬治-杜比: L』économie rurale de la vie
des campagne dans l』Occident médiéval (《中世紀西方的農村經濟和鄉村生活》),有英譯本。
從物質文化史的角度上看,可能中國是領先一些的,尤其是中世紀時期。
從農用機械的角度講,歐洲缺乏幾樣重要的工具:帶犁壁的犁、種子條播機(耬車)和耘田工具,加上我國的鑄鐵炒鋼技術較為發達,所以在農具上中國是佔先的。
其次從牲畜挽具的角度來看,中國也有一定的優勢。
以上兩點的先進性,中國一直領先到16世紀前後。
其次不能不提的是農業結構問題,中國採取的是以複種連作製為主的種植農業,西歐採取的是以輪作製為主的農牧混合農業,休耕和收穫後的土地一般用作牧場。這可能和人均土地資源有關,歐洲的幾次人口大量死亡,如黑死病等流行病的肆虐,導致人口密度較低。但是從客觀來講,雖然歐洲農業模式在產量上遜於中國,但是在防災抗災能力上要比中國強一些。
另外從歷史地理的角度講,中國華北農業和黃河有密切的關係,宋代以降黃河頻繁改道,將華北、蘇北的農業毀了N次,客觀上造成了這一時期北方農業的落後和近代以來的赤貧,這一因素恐怕也要考慮在內。從地理上來說,古時歐洲是大陸氣候溫涼熱量不足,難以發展喜溫農作物種植;多陰雨天氣,光照不足,難以發展喜光農作物的種植,不利於農作物的成熟。東歐更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發展農業所需的水資源不夠豐富,歐洲東北部常年寒冷,更不利於農作物種植。歐洲西部多數平原地形,地勢低平,平坦開闊。同時由於海岸線支離破碎,山地少且東西走向,氣候海洋性特徵明顯。所以平原地區適合發展畜牧業,該地的氣候由其適合多汁植物的生長,因此畜牧業發達。而且當時歐洲人口稀少,在沒有工程農業機械的情況下,確實不適合發展種植業,一個人可以放一群牛羊馬,但是一個人種十畝地就很困難了。再加上古時候歐洲土壤好像也不行,以冰川沉積的貧瘠砂土和沼澤地為主,森林地帶灰壤為主,這種土壤適合灌木、高大植物的生長,卻不適合農作物。
中國的水熱條件世界第一,土壤條件也是非常好的。可以一比的是印度和越南北部。
印度的水熱條件也好,但是旱季很嚴重,無法二季,而且印度的土壤質量不好。
歐洲的土地,在土豆發現之前都很貧瘠,缺乏農業條件。中世紀之前,歐洲的發達地區一直在地中海這樣的水熱條件好的地區。後來有了耐寒的小麥和土豆,歐洲北部的不毛之地才變成了繁榮地區。同樣,美國中部大平原也是氣候不好,一下雪就全部完蛋。至今也只能一季。歐洲中世紀和同時期中國的農業各有特長, @王雲輝 提到歐洲土壤不行,至少得把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歐分開來講。
看古代時期農業發展水平,最可靠有效的數據,就是各地區的人口密度。農業的出現,就是為了在有效的生存空間內,養活更多的人口,同樣,只有更發達的農業才能支撐更高密度的人口。網易上有個視頻,就是說從古到今,世界各地人口發展的,可以看看。簡單說,公元後世界上只有兩個區域有高密度的人口,一個是中國一個是印度。印度如何並不了解,但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程度絕對是令人震驚的。幾十年前中國使用的農具,基本在漢代以前都以出現,麵條中國有超過三千年歷史,都江堰這樣的農業大工程兩千年前就遍布中國,這樣的成就你讓中世紀的歐洲有什麼臉?。。稍有點知識的人都知道,今天西方人的主食都是土豆,土豆真的好吃到爆么?事實上,今天歐洲的人口密度,完全歸功於土豆。在大航海時代土豆被引進歐洲以前,黑暗的中世紀歐洲人口密度甚至比不上美洲。是土豆拯救了歐洲人的飢餓,又迅速提高了歐洲的人口。當時土豆在歐洲農業中的地位相當於中國小麥與稻米的總和,愛爾蘭的土豆絕收,全國人口餓死一半。所以,大航海時代以前,歐洲農業水平不會很高,至少產出極低,中世紀的歐洲大眾基本還靠野味,動物內臟,麥麩度日。土豆來了後,土豆就是歐洲的農業。
衡量一個地區的農業水平,最公平的就是農業產出,從這點來看中世紀歐洲農業,尤其大航海以前,毫無亮點,甚至比中國漢代都差的遠。至於原因,土地,氣候,技術,種子,都是原因。事實上這麼大個地球,在大航海時代以前,也只有,中國,印度,才有發達的農業,其次是美洲,應該說古代的農業就像近代的工業,它的成功需要眾多條件的配合,成功的才是稀有。歐洲就是普遍失敗那一坨的。
摘選一段吳軍老師的《文明之光》上關於壟耕種植法
http://zhuanlan.zhihu.com/wujun/19943923
中國其實有一些比四大發明更偉大的發明(比如瓷器),今天我們就介紹一個被李約瑟和他的弟子們推崇之至的發明-壟耕種植法。
人類在工業革命以前,一個文明中人口的絕對數量是保證文明整體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一種文明只有一百萬人口,它不僅修不了萬里長城或者金字塔,可能連冶金技術和瓷器製造技術也發明不出來,因為在農業時代大部分人都被束縛在土地上,只有很少比例的人在從事農業以外的工作,包括手工業和建築業,而從事所謂科學和技術發明創造的人比例就更少了。因此,人類大規模使用機器之前,人口的基數是保證文明發展的最重要因素。要維持較大計數的人口,生育從來不是問題,而糧食卻是大問題。要想在一定的地域內養活足夠多的人,一要靠有高產作物(比如玉米和土豆),而要靠單產高。
中國人對世界農業最大的貢獻可能是發明了壟耕種植法,這個看似簡單而不起眼的發明保證了中華文明能夠持續發展。今天,在農業發達的美國,中西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整整齊齊成排地種植著小麥、大豆和玉米,而採用的耕種技術依然是中國古老的壟耕種植法。毫不誇張地講,壟耕種植法是除了灌溉之外農業高產最重要的保證。
圖 1.27.1 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周廣袤的麥田,貢獻了美國20%的小麥產量,採用中國人發明的壟耕種植法
壟耕種植顧名思義,就是將莊稼成排種植在壟上,壟與壟之間要保持一定的間距。壟的土地一般要比壟之間的溝略高(高度差根據作物的不同而不同,有些時候幾乎是平的)。為什麼莊稼必須這樣種?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唯一能保證高產的種植方法。我們的祖先很聰明,他們在公元前就懂了這種種植方法的諸多好處。首先這樣可以保證每株莊稼獨立成長,互不干擾,而且農民在給莊稼除草和間苗是在壟和壟之間行走,不會踩傷到莊稼;其次,莊稼之間便於通風,不會腐爛;再有這樣便於灌溉。當然,最絕的是,壟和溝在兩季種植之間是互換的,每季莊稼收穫完畢,要將田重新耕一遍,這時壟就變成了溝,溝就變成了壟,這樣田地雖然每季都在種莊稼,但具體到每一壟土地實際上是輪流修耕,可以保證地力。我們無法得知是誰發明了壟耕種植法,就如同不知道是誰發明了輪子一樣,我們只知道它應該不是由一個人發明的,而是經過中國的農民很多代人經驗的積累得到的。我們也不知道這麼重要的發明是在什麼時候總結出來的,因為沒有一部史書記載了這件事。這個發明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流傳下來,成為中國大地上每一個農民腦子裡根深蒂固的概念,他或許不能對這項發明說得頭頭是道,但是都懂得這淺顯卻重要的道理。
這個道理什麼時候才被歐洲農民懂得呢?17世紀!也就是說歐洲的農業曾經落後中國兩千年甚至更多。在18世紀以前的歐洲,農民們將種子直接均勻地灑到耕耘過的土地上,等莊稼長出來後,就顯得雜亂無章,莊稼長得密度不勻、而且不同植株之間互相干擾。這樣一來,通風就不好,採光也不均勻,同一塊地的莊稼成熟的時間也會差個幾天,到收穫的時候只好把一些未長熟的莊稼一起收割上來。更要命的是,這種耕種方法,幾乎無法除草,澆水的效率也很低。因此歐洲人在17世紀以前,只能靠天吃飯了。在教堂的慶典上,人們唱著這一類的聖歌「我們辛勤地耕種土地,我們拋灑最好的種子,上帝萬能啊,請給禾苗施肥澆水吧。」在中世紀歐洲,每到秋天收穫的季節,如果豐收了,農民們不僅要載歌載舞慶祝,而且要感謝上帝給了他們風調雨順的一年。
即使是豐收的年頭,歐洲的糧食單產比中國的北方也低很多,更不要說和中國南方相比了。根據《史記》的記載,即使在戰國的秦國,一畝地也能收穫240斤左右(關中平原),這在當時世界上是絕對高產的了,即使和今天相比,也不算太差。中國小麥畝產在世界上可以說是名列前茅,2007年時,畝產為740斤左右,而美國小麥單產量摺合到中國的畝,大約是420斤的畝產。歐洲的農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他們的畝產少得可憐,平均只能收穫播下去種子的兩到三倍而已,目前中國一畝麥田大約播種14-16斤種子,就算古代種子的使用更多一些,也不會超過20斤。這樣,歐洲每畝地最多收穫60斤糧食,刨去種子,只有40斤。在不好的年頭甚至收穫不到這麼多。根據英國作家大衛?尼科爾在《中世紀生活》一書中記載,當時安納佩斯地區,每收穫一百升小麥,就要用掉60升的種子。這麼低的產量可能會讓讀者大跌眼鏡。
由於糧食產量低,或者說不善於種糧食,歐洲人在歷史上穀物的消費比較有限,尤其在歐洲西北部,當地人更多地從事畜牧業,並且在飲食習慣上以肉食為主,這個習慣延續到今天。不過飼養牛羊需要的土地也非常多,因此歐洲面積雖然是中國中原地區的三倍大,但是一直不能養活很多人口,直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並且從美洲帶來高產的土豆後,糧食(包括土豆)的產量才大幅增長,人口才開始劇增。
後來歐洲人將壟耕種植法帶到了美國,幫助它成為了今天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雖然那裡普遍採用大機械生產,但是播種原理和中國古代相同----壟耕種植法。
中國先進的農業技術,使得中國文明在與世界各個文明的競爭中有兩個明顯的優勢。第一,最直觀的效果是單產高,同樣的土地可以養活的人多,我們前面講過,人口是早期文明必備的條件。第二,由於有效的灌溉、高效地使用牲畜以及多種農用器械的發明,使得種植一畝農田所需要的勞動力比歐洲更少,整個社會非農業人口(或者說非務農時間)的比例較高。這樣大量勞動力被解放出來從事手工業、商業和文化、藝術、宗教活動。發達的農業保證了在從公元二世紀到17世紀的一千多年裡,中華文明領先於世界。中國種植技術對世界的貢獻,其實遠遠超過四大發明的貢獻,因為這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基礎。
PS1:晚清平民的圖片是隨便找的,我之前看過大量晚清各階層人的照片資料,但是找不到了,平民階層哪怕是家道中落的旗人也是面黃肌瘦的。只有地主和官員有著正常的營養水平。
PS2:印尼食人族這個照片本質上是現代社會,當然能吃飽飯,但是印尼還有少數沒和現代人接觸的島嶼部落,有些部落也存在初次與現代人接觸的影像資料,但是沒有高清圖也很難找,所以用了這張照片代替。但是我非常確定那些原始部落的身體比一般人身邊的健美肌霸強壯。
@唯明
我看到的數據也是歐洲古代的營養水平高於東亞,不光是小麥和水稻的差距,歐洲人均攝入的熱量,肉類攝入量,在我目前能看到的文獻中,都高於東亞。但是這並不能表示歐洲農業水平更高。實際上,在人類未脫離馬斯洛陷阱前,人均數據的意義都沒那麼大,因為那是人均數據表示的是養活一個人所需要的最低營養水平。
很簡單,人學會農耕之後,每個人生產的能力提升了四五倍,然而人還是面臨著饑荒。原因無非是人越生越多,佔領了耕地,水源,糧食滿滿地不夠分了,饑荒就來了。糧食不夠怎麼辦?要麼餓死,要麼打仗,所以最後每個人分到的還是勉強糊口的糧食。
實際上,農業越發達,人勞動就需要越少的熱量,自然就更省糧食。
這是晚清的平民:
這是印度尼西亞食人族的照片:
食人族的生產水平肯定沒有晚清高,但是他們營養水平顯然比晚清的勞動人民好,要麼養不出一身腱子肉的。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食人族的狩獵必須要這麼強壯的身體,要麼不成,所以食人族的野獸不夠打了,養不活戰士來打野獸了,他們就會發生部落戰爭,削減人口,使得人口一直處於環境的容量之內。
中世紀的營養水平高可能與中世紀更頻繁的戰爭有關,後來靠黑死病更是就百姓於饑荒。很多證據表明,黑死病過去之後,歐洲的平民營養水平比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的工人還好不少。中國古代開國不久都會贏來盛世,原因也是如此:戰爭削減了人口,生產恢復之後饑荒自然得到了解決。
我咋看過有關文獻,中世紀歐洲居民人均營養水平明顯高於同期東亞?
雖然據說休耕在華夏出現得很早、甚至齊民要術還提到了輪作的思想。與18世紀時英國的四田耕作法如出一則。出現時間跨度之大,令人錯愕,有一個原因可能是日耳曼蠻族的文字出現較晚,直到八世紀或更晚在有了確切的記錄,更早的時期無信史可差,導致給人感覺華夏領先千年的感覺呢?
另外一個側面可以間接說明些問題:為何農業革命率先出現在英國,總不會一蹴而就吧?
舉個栗子
中世紀時期歐洲人不會堆肥,所以城市裡到處都是人畜糞便,瘟疫橫行。
其實還是因為歐洲的緯度太高,倫敦的話我記得緯度相當於黑龍江了,再加上是海洋性氣候,陰冷多雨,雨熱又不同期,非常不適合種植業。但是卻很適合牧草生長,所以畜牧業反而比較發達。
推薦閱讀:
※含有沐浴露、洗髮水的沖洗水,直接流入田裡,是否會對生長出來的作物造成影響?
※如何客觀評價崔永元微博發布的《班門弄斧轉基因》的演講內容?
※中國目前農戶貸款的現狀是怎樣的?P2P 金融有哪些切入的機會?
※信息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有哪些好的思路?
※美國的農業種植和牲畜飼養有什麼政策,才能使得美國的肉、果汁那麼便宜?
TAG:農業 | 經濟史 | 中世紀 | 歷史比較研究(比較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