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國要冒險發動長平之戰?

秦國為什麼要費那麼大勁,冒那麼大險來長平之戰?


1. 本文會根據上黨地區的地形,通過圖(zhi)文(shang)並(tan)茂(bing)的方式來分析秦趙兩國爭奪這塊地區的意義。

2. 各頭條號、公眾號要轉載請和我說明,否則舉報不謝。

3. 本人水平有限,文中難免有錯,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先介紹一下長平之戰的起因:

周赧王五十三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韓國野王,把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繫完全截斷。韓國的國君韓桓惠王讓上黨郡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息兵 。馮亭不願降秦,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之後決定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於是,馮亭便派遣使者通報趙國。趙國君臣進過一番商議之後,決定接受上黨的土地,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以防備秦軍來攻。趙國接受上黨,引起秦國的不滿,秦國決定出兵攻趙。

下面就是秦軍佔領野王之前各國的行政地圖:

大致就是這樣,可能細節不是太准,不過原則問題肯定是對的

反正秦軍是控制了河東地區

反正晉陽肯定在趙國手上

反正上黨郡的範圍基本沒錯

反正上黨郡和韓國本土也就靠野王聯繫著了

反正這幾個國家的國都位置肯定是對的

反正周天子已經名存實亡,畫不畫出來也沒什麼區別了,就當它已經被秦國拿下了吧

秦軍攻下野王后,各國的行政地圖是這樣的:

此時,上黨郡已經成了一塊飛地了,韓國徹底失去了對它的控制。沒辦法,也只能給秦國了。然而上黨軍民卻畏懼與秦國的嚴刑酷法,寧願投奔趙國也不降秦。於是在馮亭的帶領下,上黨名義上成為了趙國的一部分,長平之戰就是秦趙兩國爭奪這塊區域的戰爭。

按照慣例,我先來介紹一下長平地區的地理情況

首先是上黨高地:

圖中紅色虛線部分圈出的就是上黨高地。

再來介紹一下它的地形:

上黨高地被三座山脈包圍著,東邊是太行山脈,西邊是太岳山脈,南邊是王屋山。

上黨高地中有兩個盆地,長治盆地和澤州盆地(也叫晉城盆地)。

它的交通狀況如下:

軹關陘,太行八陘第一陘,連接侯馬和濟源。

太行陘,太行八陘第二陘,連接沁陽和晉城。

白陘,太行八陘第三陘,古白陘走向不明,圖中只能標出大概路徑。

滏口陘,太行八陘第四陘,連接長治盆地和邯鄲。

井陘,太行八陘第五陘,雖然已經出了上黨高地的範圍了,不過也和秦趙爭奪上黨有著莫大的關聯。

此外,還有從侯馬進入澤州盆地的一條路。

在古代道路橋樑及隧道工程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以上道路就承擔了上黨地區全部的交通運輸任務。

結合著前面的行政地圖,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從秦過進入上黨有兩條路,即從侯馬直接進去,或者沿軹關陘和太行陘進入。從趙國進入上黨也是兩條,即沿滏口陘和井陘。

好了,介紹完了基本的地理情況,下面就可以正式說明秦國為什麼要拚死拿下長平之戰,也就是奪取上黨了。

秦國為什麼要奪取上黨?要說清這個問題,就要假設一下如果秦軍沒有奪取上黨會怎麼樣?再來複習一下之前的那張圖:

秦軍既然進攻了韓國的野王,那下一步就是要進入中原,消滅韓、趙、魏,在中原站穩腳跟。

這不是一句廢話,這很重要,這說明了秦軍要去中原。

那假如秦軍沒拿下上黨,還要去中原,該怎麼走呢?繼續上圖:

不通過上黨,那也就兩個選擇,兩條路:

1. 沿著北上通往晉陽的路去打晉陽

2. 通過軹關陘或崤函通道沿著黃河和王屋山之間的通道去打魏國。

很可惜,這兩個選擇一個也行不通,為什麼?

首先是北上攻打晉陽:

打晉陽?

開什麼玩笑?

晉陽,位於今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晉陽是趙國的第一個國都,是趙國的英雄城,是趙國的龍興之地。在三家分晉前,晉陽之戰中趙國開國君主趙襄子依託晉陽城抵抗智氏、韓氏、魏氏三年之久,甚至被決開的汾水淹灌也未被攻克,足可見其防備的完善。

而到了後世,晉陽變成太原了,依舊是塊難啃的骨頭。宋太宗討伐北漢就是在太原受到了很大的阻礙,以至於他攻下太原後,為防止這裡再出現割據政權竟下令搗毀太原城並削平系舟山山頭。金軍南下攻宋,東路軍所向披靡地殺到開封城下沒受到什麼阻礙,而西路軍卻遲遲無法攻下太原,一直圍了它三個月之久才攻破。從地圖上也可以看出,晉陽就鑲嵌在兩邊的群上之中,擁有近乎完美的地形優勢。

還有個更大的問題,如果在秦軍攻打晉陽的時候,上黨地區的趙軍出來偷襲侯馬怎麼辦?秦軍的後院起火了,後勤可能受到影響,而晉陽一時半會兒又打不下來,這就很危險了。

秦國顯然不會拿這樣的一座城池開刀。

那第二條路,即沿著黃河和王屋山之間的通道攻打魏國從而進入中原呢?更不可能了:

這是條狹長的帶狀走廊,北邊是山脈,南邊是黃河,大家看見這張圖想到什麼了?

沒錯,就是秦晉崤之戰!

戰場就在崤山和黃河之間,當時秦軍就是沿著黃河和崤山之間的通道進攻鄭國的,結果被埋伏在崤山裡的晉軍全殲。

當時黃河在北邊,山脈在南邊,秦軍夾在中間,晉軍在山裡。

如今黃河在南邊,山脈在北邊,秦軍夾在中間,趙軍在山裡。

如果秦軍敢這麼走,上黨地區的趙軍立馬可以通過太行陘或白陘抄了秦軍的後路,和魏軍把秦軍堵在山谷里,兩面夾擊,分分秒秒給秦軍再來一次「崤之戰」!

別以為這只是YY而已。自從秦軍把韓魏聯軍打殘後,河東六國能和秦國匹敵的也就趙國了,而且從當時趙國君臣的處事風格來看有極大的可能性會趁火打劫,這樣的大便宜他們是肯定不會放過的。

吃一塹長一智,有過崤之戰慘痛經歷的秦軍顯然不會再干這種蠢事,所以第二條路也行不通了。

好了,既然向北打不過,向東又不敢打,那就只有進攻上黨了。事實上,秦軍之前來過這裡,而且還和趙軍幹了一仗:

這就是閼與之戰。

前因後果這裡就不說了,就簡單說一下戰爭過程:

秦軍途徑上黨高地一路北上攻打趙國的閼與(今山西省和順縣),圍困閼與後又派了一支軍隊前進到邯鄲西北的武安,以牽制趙軍的援軍。趙奢為蒙蔽秦軍,率軍出邯鄲30里便停止不前,造成趙軍一心只想保住邯鄲的假象,使秦軍輕敵麻痹。28天後,趙奢乘秦軍不備,偃旗息鼓,率軍疾進,急速夜趕到距閼與50里處築壘列陣。秦軍久攻閼與不克,突聞趙援兵至,倉促全力迎擊。趙奢派萬人搶先佔領北山高地,秦軍攻山不克,趙奢組織趙軍反擊,打敗秦軍,遂解閼與之圍。

通過這場戰例,我們可以知道一下幾點:

1. 秦軍來過上黨,對這裡的地形並不陌生

2. 有些人可能有疑問了,為什麼秦軍能夠大搖大擺地經過韓國的地盤?魏國和韓國一點動作也沒有?

因為20多年前秦軍已經在伊闕之戰中把韓、魏、東周聯軍打殘了,韓國和魏國就此一蹶不振,到現在也沒緩過氣來。所以我前面當東周死了也是有理論依據的

3. 從2. 可以知道,秦軍要從太行陘進入上黨的話,即便河內地區會暴露在魏國面前,以魏國現在的國力也是無法偷襲的。

4. 順道補充一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典故就出自這場戰役(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於穴中,將勇者勝。」——《史記· 廉頗 藺相如列傳》)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就知道了,秦國要想進入中原,攻佔上黨高地是可行性最高,也是最安全的方法。拿下上黨之後,秦國的選擇就多了:

往東可以進攻魏國而不用擔心趙國來偷襲。

經滏口陘可以直接攻打邯鄲。事實上長平之戰後,秦國就選擇了這條路,由此爆發了著名的邯鄲保衛戰(說它著名,是因為參加這次戰役的人都很有名,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甚至可以繼續北上,通過井陘進入河北,攻打趙國的大後方(秦滅趙的戰爭中王翦就是走的井陘)。

不光是秦國,上黨高地對於趙國來說也是個戰略要地。雖然在閼與之戰中趙國在名將趙奢的帶領下取了勝利,但是秦軍能在上黨還在韓國手裡的時候就長驅直入打到閼與,這也足夠令趙國君臣引起警戒了。所幸這次秦國圍攻武安是為了虛張聲勢,牽制趙軍,萬一是秦軍主力來攻打呢?邯鄲保衛戰就要提前上演了,在沒有緩衝的情況下是件非常危險的事。

所以說趙孝成王接受上黨是貪心的顯然沒有依據,換做任何一個有點眼光的人都不會放棄上黨,況且這次還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無論如何都沒理由不要。

唯一反對的趙豹,他是不是SB還不好說,因為據說他和秦昭襄王是兒女親家,貌似還是秦始皇的外公,這裡面有什麼事就講不清了。

由此可見,秦趙兩國在長平之戰中賭上國運,是件理所當然的事。


謝邀。秦國有選擇權的意外驚喜

在戰國中期,七雄中相對論落後的秦國開展了轟轟烈烈地變法,經過商鞅一番大刀闊斧地改革後,秦國擁有了最適應戰爭的制度和體制,並開始對相對來說政治落後的六國開始了兼并。經過了近百年的戰爭過程(前358-前267),秦國已經給成為當時戰國最強大的國家。
當時,齊國經過濟西之戰之後,一蹶不振。
楚國在秦國接二連三地打擊下,從一個大國(本身就不是什麼強國)淪為了中等大小的弱國。國都郢都被攻破,被迫遷徙到陳(後又到壽春)。
韓魏兩國,一個想崛起,被鄰居打趴下。一個長期稱霸,因為東西兩線作戰,再加上國家的戰略性大失誤,國力不支,失去了以往的地位,成了一個中等國家。
北方的燕國,則一直是一個沒啥存在感的三四流弱國。

那麼,在公元前270年左右,唯一可以和秦國抗衡的就是趙國。
趙國,母體晉國的時候,就是晉國諸卿中的佼佼者,執政時間最久,對晉國的影響力最大。三家分知的晉陽之戰,就是在趙國的大本營——晉陽展開的。在戰國初期,趙國沒有及時調整戰略,開展的變法——公仲連變法,都是邊邊角角的改善和改良,沒有觸動根本。什麼選賢舉能、澄清吏治啥的。但就是如此,戰國前中期的趙國一直是北方一雄,並長期參與中原戰爭。在魏國獨大的期間,趙國有過對楚戰爭、對秦戰爭、對魏戰爭。在趙成侯和趙肅侯在位期間,「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實力強勁。但趙國始終不是齊威王、齊宣王時期的齊國那樣的,或者秦惠王時期的秦國,或者魏文侯、魏武侯時期的魏國。趙國始終是一個二流強國。

直到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運動。
秦國的領地,主要集中在廣袤的關中平原土地,巴蜀土地一直到了秦昭王時期才徹底征服,並為秦所用。
趙國的領地分割異常明顯。整個領土分為三大塊:北方是代地,代地南方是堅城晉陽。東方是以邯鄲為中心的東陽土地,邯鄲也是趙國中後期的國都。此外,還在南陽,與韓、魏共同博弈一塊不大不小的土地。
東陽、南陽、代地,三大塊土地,每一塊都至關重要。代地是以胡風為盛的,而東陽和南陽都是以中原風為盛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即把三塊地貌統一變成胡風,所謂胡服。另外招收北方異族騎兵,並訓練本土騎兵,組成了趙國獨有的「騎萬匹」,為列國中獨一無二的。趙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就此奠定,並一躍成為戰國時期的軍事強國,國力不弱於濟西之戰前的齊國,稍弱於秦。趙武靈王死後,李兌專權,秦、齊攝於趙國的武力強大,互相稱帝,連橫制趙,不過被蘇秦解除了危機。

在長平之戰前20年,情形大概是如此的:
秦國繼續對楚、韓、魏的兼并戰爭,趙國對齊、魏、韓開刀,擴充領地。秦、趙兩個國家互相還不太敢有衝突。不多的幾次衝突,即秦國主動對趙國發動進攻,取得了小勝。趙國想通過外交挽回,並欺騙秦國,秦國再進攻,大敗而歸(瘀與之戰)。

秦國對韓魏的兼并一直很劇烈。韓國和趙國自在晉國母體時就一直交好,兩國建國後延續友好戰略。韓國能坐為七雄的根本,就是上黨高地。
上黨高地東俯趙都邯鄲和廣袤的東陽土地,南護韓魏。這塊土地,無論對三晉中哪個國家都異常重要。如果趙國有這塊土地,韓、魏危在旦夕。如果韓、魏有這塊土地,趙國的東陽也很難保住。好在這塊至關重要的土地,是三晉中實力最弱小的韓國擁有,對誰都構不成太大的威脅,反倒是一個屏障。
而隨著秦國的強大和兼并,越來越接近這塊土地,直到秦昭王進攻野王並得手,上黨高地,已經是囊中之物了。秦國只要有了這塊土地,就可以「東攘雄諸侯」,不論是趙、齊、燕、韓、魏,都可唾手而得。事實證明也是這樣。秦莊襄王(秦始皇他爹)三年終於徹底拿下了上黨,之後秦莊襄王就掛了,依靠著上黨高地,秦國對六國的兼并速度大幅度增加,之後只用了二十六年就滅掉了六國,擴增的領土比之前上百年的努力還要多。

上黨高地多重要,不用多說了吧。
就是這樣一塊囊中之物勢在必得的土地,因為馮亭的緣故,被趙國拿到。秦國勢必要來一爭。於是,按照秦國的大概設想:
最優解:趙國沒有大規模防守,拿下上黨,然後再慢慢經營六國。這樣大概再有20年就統一了。
次優解:趙國大規模防守,使勁打贏,然後拿下上黨,經營六國。
次差解:趙國大規模防守,打不下來,撤退。
最差解:趙國大規模防守,沒有打贏,大敗而歸。

秦國最不願意看到第三種結果,因此派遣了大量士兵進攻上黨。趙國確實進行了大規模防守,廉頗帶領幾十萬趙國軍隊吞併上黨,布下三道高地。
對趙國來說:
最優解:秦國沒有大規模進攻
次優解:秦國大規模進攻,使勁防守住。
次差解:不防守,坐失上黨。
最差解:秦國大規模進攻,沒有防守住,大敗而歸,上黨失手。

兩個國家都不願意看到最差解。
對秦國來說,盡量要拿下上黨,但是軍隊是第一位的。
對趙國來說,盡量要守住上黨,但是軍隊是第一位的。
但是因為趙國決策層的問題,趙國派遣了趙括換上廉頗。
其實,如果按照廉頗的戰略,死守第二道防線,秦國肯定會選擇次差解。因為趙國大規模防守了,你又打不下來,難道還要大敗而歸?實際上,只要趙國不換將,趙國已經戰略博弈贏了。
結果會是趙國得到次優解,秦國得到次差解。
但是因為范雎的高明,通過反間計,讓趙國換上了趙括,一下子。
讓趙國得到了比最差解還差的解,即全軍覆沒。秦國得到了次優解。

對趙國來說,政治制度落後於秦國,軍事水平不輸於秦國,如果防守住上黨,趙國可以進行一番改革的話,是不吃虧的,甚至是小賺的。
對秦國來說,得不得到上黨很重要,但不死太多人更重要。即使秦國大規模進攻,除非有大利可圖(比如搞定四十萬人,同時得到上黨),可以允許一定死傷(士卒傷亡過半,國內空);若不然,是不允許出現太多死傷的,除非在選擇次差解的時候,對面的將領是個逆天級的BUG將領,本來想要次差解,沒準給你弄個最差解。
可惜,對面將領不是逆天級BUG將領,而本方將領是逆天級BUG將領。
於是,趙國本來可以得到最差解,結果得到了比最差解還差的解:全軍覆沒。
本來秦國想的是,趙國換上趙括,自己可以攻下上黨,讓自己從次差解(撤退)變成次優解(使勁打贏),沒想到,由於兩方將領差距過於懸殊,導致了白起包圍趙國四十餘萬大軍的情形。秦昭王得知消息,急忙去河內,發15歲以上的青壯年全部衝上前線,把這四十多萬包餃子。通過這個判斷,可以知道,秦昭王和秦國高層一開始都意識不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對他們來說,好好打贏,殺幾萬人或者十幾萬人,搞定上黨,就可以了。結果,趙國送了個大禮。
秦國得到的還是次優解。

另外補充:
戰後,因為趙國得到了比最差解還差的超級爛結果,秦國一時也不知道如何應對。竟然出現了:先準備一舉攻下邯鄲,又被遊說不想打,和趙國簽合約,趙國反悔,又回去打,結果大敗而歸。好在無傷大雅,邯鄲保衛戰聯軍的勝利只是延緩了秦國的統一。

另外補充:評論區有很多關於後勤補給的問題。秦國本土是關中平原,雍州之地,那裡產糧是九州中的上上等。趙國主要是冀州之地,土地質量是中中等。另外,政治制度上趙國也照著秦國差一截。如果單看糧食產糧,自然沒得比。
但問題關鍵是,長平之戰對峙階段的主戰場就在趙國國都西邊的上黨高地西緣,而遠去秦國本土上千里(可能都不止)。以先秦時代的情形,沒火車,根本不可能輕而易舉運來糧食。再加上運糧途中農夫還要吃糧,還會有損耗,足以彌補這種差別。要不主動想法子的是秦國,反間計讓趙國換將,而不是趙國主動換將。

最後補充:關於趙括的問題
所謂趙括牛逼的幾個理由:
1.「趙軍斷糧被圍四十多天而不亂,足見趙括的過人之處。」
分析:首先,趙括直接帶著四十多萬人被圍困,也是diaodiao的,拿敗績說話,再怎麼說也是敗績。
再說,到底亂不亂,還真不好說。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

看樣子,是士兵被圍了,都互相離心了。趙括還真能耐,四十多天還真呆得住,早咋不突圍呢,還等著秦昭王把河內的士兵都徵發過來。最後餓的沒辦法了,士兵都自相殘殺吃人了,括神啊,你帶我們突圍吧。趙括沒辦法,才突圍,上場直接掛...這就是傳說中被圍困四十多天帶兵不亂的括神。

2.「趙括第一仗就碰見了白起,要不他多經過戰陣,至少不比廉頗差」
他第一仗就碰見了白起,不過,這還真有個先後關係。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
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
馬服子就是趙括。前面和廉頗對峙的是王齕。本來王齕打著呢,一聽說,趙括來了!太好了,白起你趕緊上。仔細思量,這明顯就是一出活活的「反田忌賽馬」,不能拿最好的(白起)頂你最好的(廉頗),得用最好的(白起)頂你最差的(趙括),這才是取得重大戰果的要領啊!事實果然如此有木有!
至於廉頗和王齕咋樣,借用靳老師和謝洪喜老師的著作《長平之戰》中的話:《白起傳》中說「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可見此時戰況已經向對趙國有利的方向傾斜了。中等級別的王齕對抗高級別的廉頗,還是有一定差距,廉頗畢竟老辣。在第一道防線被攻破後,還能穩住軍心,這才是真正的穩住軍心啊!依靠第二道防線戰略相持,讓秦國陷入不利,秦國不得已率先採取外交上的行動。

最後給括神蓋棺定論吧。
趙括,作為一個官二代、坑一代,在諾記的答案中寫的挺好的了,把趙國的國本都坑沒了。長平之戰,陣前的責任,誰都沒他大。長平之戰中,變換嚄唶宿將廉頗的戰略部署,導致後路被包抄,幾十萬軍隊被包圍,包圍後還沒有儘快尋求突破方案,妄想等待更多的援軍,足見其天真和愚蠢。其人在上戰場之前的表現來看,花錢買田買地,一幅活脫脫的官二代的形象躍然紙上。指望這種人上戰場是不切實際的。
但,趙括也不是一無是處,按照武安君的說法,長平之戰後,秦國士卒傷亡過半,國內空,這當然不是廉頗和王齕戰略相持能持出來的,而是趙括在被包圍後,幾路分別突擊所得到的戰果。但因為其莽撞和無知,再加上不論戰略還是戰術上的無能,陣前再如何勇猛也不能挽回戰局,最終只能以「秦軍射殺括」的結局,慘淡退出歷史的舞台。這個人雖然愚蠢,但是其對國家的忠誠是有目共睹的,他害國,純屬其臨陣指揮能力和部署能力低下,絕非其有意害國。這一點上,還是要對趙括的忠誠和勇猛加以認同的。
長平之戰這一中國古代史上最波瀾壯闊的戰役,趙國陣前被殺和戰後坑殺,前後四十五萬人,若全部按軍事攤責任,趙括無疑是最大的責任人。

另外歡迎大家關注家師的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林屋讀書(linwudushu),文史作家林屋公子創辦。
我們的宗旨是大眾、新銳、趣味,熱點知識化,知識娛樂化。

http://weixin.qq.com/r/jjmSihbEDktxrVLp92yc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若趙奪上黨,則河東不保,秦幾十年奮鬥,將付之流水,趙隨時會給東出的大秦來場崤之戰。

(來至於鄙視搶沙發,侵圖刪)

(來至於鄙視搶沙發,侵圖刪)
歷史上唐國公李淵奪關中為王,秦晉之地是連成一氣的,奪關東地,必先下晉地掌握戰爭主動權。

(來至於鄙視搶沙發,侵圖刪)

(來至於鄙視搶沙發,侵圖刪)
再者,就算不想佔有上黨高地,當時在韓魏之地征戰的秦兵後路隨時可能切斷,更何況是胡服騎射的趙國。
所以這場戰爭註定是一場賭國運的大戰,一場零和遊戲,而此時趙國的決策層從開始的接受上黨到後來的迎戰都沒有看破這點,利令智昏,在強秦的進攻下,決心卻動搖了,與秦謀和。過早與秦媾和,等於切斷了與魏齊楚外援。此時,只有廉頗和虞卿明白,做好決戰準備。
因此 ,無忌公子合六合逐秦於函谷關的情節沒有提前上演。
秦趙都是同一個祖先的,都是嬴姓,歷史上,兄弟相殘,比之外族,更加你是我活,有你無我。


上黨這個地方,聽名字就知道,「與天為黨也」,可見其地勢高峻險要。縱觀整個中國戰爭史,凡關中勢力欲與河北勢力爭衡,誰控制了兩者間之天險太行山的形勢,誰就等於是贏了一半,而上黨高地就處在太行之巔,正是趙都邯鄲的西南戰略屏障,秦占之則可居高臨下攻擊邯鄲,故若無上黨之險,邯鄲危矣。

事實上,不管對於秦國還是三晉,河內和上黨兩塊地盤都是命根子般的必爭之地。秦不得二地,則無法東出,統一六國更是夢幻泡影;三晉不得二地,則等於脊梁骨被從中間打斷,從此朝不保夕,命不久矣。早先河內已經歸了秦國,導致魏國幾無可守之勢;如果上黨再歸了秦國,三晉就完了,六國也基本完了!


你如果打過《三國志》這一類的遊戲,你就懂了。當你旁邊有一個強國,和你一樣的軍事實力,並且也在開疆拓土。特別你如果是蜀國,旁邊是曹操這樣的人。你就很想打一次決戰,徹底消滅曹操的精銳,將他的有生力量全部消滅,讓他們幾十年無法回復生機,這就是統一之道。
然而如果你輸了,大將比如關羽諸葛亮等被抓去幾個,你大概只能讀檔了。然而歷史沒有讀檔,所以秦國一定要打贏。


(1)商鞅變法後,隨著秦國國力的日益增強,秦國就把統一天下作為自己的戰略目標,不管經歷幾代帝王,內部有多少衝突,這一雄心都沒改變,基於上黨地區的重要性,這場爭奪無可避免,相關利益方都心知肚明。
(2)地理上看,秦國除了四川盆地外,地勢都比較高,相反,齊楚則處在地勢低的地方。如果秦國要向其他六國擴張,就必然先控制由高到低的緩降區域,上黨地區不僅處在這樣的地形中,而且連接趙、魏、韓,可謂四戰之地。
(3)上黨還有個特點,這個地區本身是一個傾斜的盆地,在秦趙爭奪戰中,秦軍佔領「盆」的「上沿」地區,趙軍守著「盆」的「下沿」地區。趙軍無力奪取秦軍佔領的高地勢區域,秦軍也無法突破廉頗在「盆下沿」的堅固築壘,就這樣打消耗戰;
(4)秦滅六國的順序選擇,很大程度受它的後勤補給線路影響。按照周亞民先生在《長平之役,秦軍打贏的是後勤戰爭》一文里介紹,秦軍的物資從雍城(現陝西鳳翔)出發,通過渭河、黃河和汾河組成的水路運輸體系,有效保障了前線部隊。
(5)秦國遠高於趙國的生產力,更雄厚的物質儲備和技術保障,高效的後勤體系,極有鼓動性的獎勵制度,加上統一天下的雄心,都使長平之戰不可避免,題主說「冒那麼大險」是不對的,對於秦國而言,對趙作戰即使這次輸了也不會傷筋動骨,而趙輸了則會動搖國家根基。
(6)長平之戰所以會發生,除了上面提到的歷史必然性,從交戰雙方主觀而言,也是必然的。上黨地區貌似離趙國核心地區近,但是後勤主要依賴陸路運輸,而且是「從低處往高出」輸送,相反,秦國的補給路線貌似較長,但主要依賴水路,且「從高往低處」輸送,後勤補給帶來的巨大差異,給趙國打持久戰帶來巨大的壓力。廉頗築壘堅守,是無奈之舉,而趙王換將後,趙軍脫離堅固防禦體系,選擇在「盆底」進行決戰,也是無奈之舉。在這場大規模消耗戰中,趙國終因國力不濟,把自己逼上決戰的境地;
(7)「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在通過優勢兵力將趙括帶領的趙軍精銳圍在長平時,雙方拼的還是後勤能力,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秦昭王親到河內郡,加封百姓爵位,盡發十五歲以上青壯年參與後勤運輸並作為後備兵員。秦國固然在這場戰爭中非常賣力,但遠到不了「拚死」的地步,如果輸了大不了過幾年重新來過,而趙國卻壓上了身家性命,從此一蹶不振,更要命的是,秦國獲得了上黨這座「門戶」,真正打通了統一的大路。


先說最直接的原因:

前270年,秦軍越過韓國進攻趙國,被趙國大敗,這時,范雎入秦,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秦昭王根據"遠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後轉向韓國。
前262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韓國野王,把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繫完全截斷。
於是,韓國的國君韓橫惠王讓上黨郡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息兵。
馮亭不願降秦,決定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於是,馮亭便派遣使者通報趙國。
趙國的國君趙孝成王和平陽君商議此事,平陽君主張不接受上黨郡,他認為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接受它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
趙孝成王又召見平原君和趙禹商議,二人勸趙孝成王接受馮亭的上黨郡,他們說:「發動百萬大軍作戰,經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趙孝成王又問平原君:「接受上黨的土地,秦國必定派武安君白起來進攻,誰能來抵擋?」平原君回答說:「別人難與白起爭鋒。廉頗勇猛善戰、愛惜將士,野戰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勝任。」
於是,趙孝成王聽從了平原君的計謀,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同時派廉頗率軍駐守長平,以防備秦軍來攻。
趙國接受上黨,引起秦國的不滿,秦國決定出兵攻趙。
——————————————————————————————————
這是最直接的原因。
——————————————————————————————————
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趙國士兵改變傳統的寬大戰服改為緊小為特徵的胡服,改變傳統的步兵為主體的軍隊結構改為單人騎兵和弓弩兵為主體的軍隊構成。
「胡服騎射」政策,使趙國國力大強。趙國東北攻滅了中山國,西北打敗了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置了雲中、雁門、代三郡。
到趙孝成王時的趙國,國勢較盛,軍力較強,對外戰爭勝多負少。
此時的趙國君臣睦、將相和。藺相如、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等良相名將輩出並且數敗秦軍。
於澠池與秦盟會後,趁秦攻楚的機會出擊關東,奪取齊的高唐,又遍擊關東諸國。
同時趙國民風剽悍、又得名將故迅速成為戰國中後期的北方軍事強國。
在戰國中後期,東方三強(魏、齊、楚)相繼衰落,秦國之威獨步天下之時,趙國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謂是舉足輕重。
故而趙國對秦國而言可謂是東出的最大的阻礙,並有可能發展成為秦國未來潛在的競爭對手與軍事宿敵。秦國不會看著他的對手一步步的壯大從而威脅自身地位,伺機削弱並沉重的打擊趙國。
秦趙兩國統治集團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外交伐謀是越演越烈。武靈王使秦、完璧歸趙與澠池相會等重大外交事件的發生,就是秦趙雙方相互試探、暗中較勁的真實體現。
秦昭襄王威震天下,前279年於澠池會卻受辱於藺相如,此時並非其心甘情願,實是迫於趙國實力,不敢發難、迫不得已。
前269 年秦發兵數萬越韓境上党進攻趙國,反被趙軍精銳騎兵所擊敗。
秦國會善罷甘休,坐等趙國繼續做大做強嗎?
當然是不可能,秦國暗中積聚著力量,等待同趙國決戰的有利時機。
而上黨郡之爭,正是一個最好機會!
秦國自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並且於前316年秦惠文王時佔領巴蜀糧倉,此時秦國錢,糧不缺!兵員充足,士氣高漲!
到召襄王時,秦國加快了兼并六國的戰爭步伐。
前301年垂沙之戰,大敗楚軍
前293年伊闕之戰,戰勝韓、魏兩國,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前279年-前278年鄢郢之戰,再破楚軍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
前273華陽之戰,大敗趙、魏聯軍,攻取了魏國的幾座城池和趙國的觀津。
此時的秦國只剩下了最後一個對手,趙國!
所以,這場仗必須打,而且還的狠狠打!因為這是秦國統一六國前最後的一場大仗!打敗趙國,則一統六國再無任何一國有獨立抵抗的實力!
而且這仗還必須早打!大打,最好能形成戰略決戰,拖垮或者一舉擊潰趙軍,必須趁趙國軍力強大,但國力尚不如秦國的時候打!不能給趙國發展的時機!
所以,就有了長平之戰咯。
————————————————————
同時,絕不認為趙括和趙王是Sb。
以當時趙國的國力,幾乎是全民皆兵,兩年的持久戰嚴重的影響了趙國的經濟,民生。本來趙國的國力就不如秦國,再繼續拖下去,趙國就算沒被秦國打敗,也被自己打敗了。
當然,此時秦國的情況也不好,但怎麼也比趙國強太多了。
所以趙王換將,說是中了離間計,實則也是無奈之選。
而趙軍,本來就以騎兵,弩兵野戰為主,對胡人野戰幾乎全勝,趙軍本來就是以突擊,進攻為主的一支軍隊。
相反秦軍最擅長的是什麼呢?!是步兵和防守,雖然秦國有地理地形的優勢,但是數百年來東方六國攻入秦國本土的次數,有幾次呢?!這就充分說明了問題。
趙括山不擅長進攻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但是此時兩軍已經進入對壘階段,即使換將主攻,也過了最佳時機,但是卻不得不攻,不得不突擊。
所以我覺得趙國的失敗,是失敗在戰爭潛力,國力上。
而趙括能指揮四十幾萬大軍,想必肯定是有過人之處,只是他的對手白起太強,秦國太強。
並且其以身殉國,這種軍人的死法,比多少漢奸都強太多。
但是,他最最最最傷人的一點就是,作為一個統帥一國精銳的帥,葬送了趙國舉國之力的卒!他,可以算是趙國的罪人。
難怪毛主席評價白起為:中國歷史上運動殲滅戰的第一人。(不是後無來者)


桌子上就一塊肉,好幾個人想吃,有一個戰鬥力100的,一個戰鬥力80的,剩下的戰鬥力不是不及格就是個位數。100的早晚要跟80的打一架,時機到了必然要打,不是在這,就是在哪。
到是想說說趙國臨陣換將的事,古代門第觀念太強了,天子的兒子就是龍,打鐵的兒子就只會打鐵,能讀書受到教育更是人口總數5%以內的人,秦國的反間計那麼好用,也說明趙括在趙國平常也是光鮮的人物,至少趙王十分相信,再由趙王十分信任的人推薦,那麼吃上肉是肯定的事了。總之,義務教育還是很有必要的。


韓國挑撥離間,用上黨之地誘發秦趙開戰,長平之戰必須要打了。潑出去的水,放出去的箭,秦國已經四面為敵,打趙國只能勝不能敗,不然就會被一群諸侯割自己的肉。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軍力大增,人才濟濟。是秦國統一路上的大釘子。范雎主張遠交近攻,韓魏都被打蔫了,楚也被打的不敢出頭,秦國想打齊,就要先幹掉趙。廉頗守城避戰,秦軍拖不起。秦國用離間計使趙國換將,趙括上場。趙括相比白起,就是個小毛孩,被白起打了個全軍覆沒,40萬人盡數坑殺,范雎當年搞掉魏冉,白起是魏冉的人。范雎不想讓白起攻破邯鄲功績超過自己,使趙國割地求和,白起失去攻破邯鄲最佳機會,白起與范雎仇上加仇。後來秦昭襄王滅趙心切,但是再也請不動白起,白起被賜死,范雎最後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一山不容二虎,秦趙必有一戰。秦國傾國之力滅趙,加速了秦國的統一進程。


在一開始,秦國並沒有打算對趙國開戰的,它看上的是韓國的上黨之地。

為此,秦國專門通諭六國,我要去打韓國了,你們誰敢幫他,回頭我就打誰!其餘五國自然噤若寒蟬,都躲著不出來。秦國於是不費吹灰之力,輕鬆切斷了韓國本土和上黨地區的聯繫,準備包餃子。此時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上黨之地已經是秦國的囊中之物。

但偏偏有人不信邪。在這節骨眼上,韓國上黨太守馮亭派人去了趙國,說我們把上黨之地送給你國了!

這一下子趙國接了一個燙手的山芋。收還是不收,在趙國朝野引起了巨大的爭論。收的壞處很明顯,你把秦國放到嘴裡的東西摳了出來,秦國肯定會跟你拚命。但要是不收吧,這麼大一塊地,送上門來不要太可惜了。更關鍵的是,你因為怕秦國就不要,從此以後在列國間就真的抬不起頭了。對比一下韓國和魏國,人家倆是被打趴下的就算了,您是被嚇趴下的,這以後在場面上還怎麼混。

這個事在秦國同樣也惹出了極大的爭論,趙國如果不收這塊地,那也就罷了,趙國要是收了,怎麼辦?不去跟趙國要,肯定不現實,博弈論講究的就是威脅置信。之前擼袖子亮拳頭,張牙舞爪地把五國嚇住了,如果就這麼算了,那以後秦國這嚇唬人的小伎倆就再也不靈了。但去跟趙國要,這個仗怎麼打?本來想著就是打一場小仗的,現在如果碰到的是趙國,那戰爭規模、難度、動員程度、調動程度……各方面就都不一樣了,秦國什麼都沒準備好。

好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秦國這麼強大的戰爭機器,還要準備嗎?要的。蘇洵在《六國論》里曾經寫道,「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所以站在當時秦國的角度考慮,和趙國一旦打起來,誰敗誰勝還真不一定。

所以你看,長平之戰對於秦趙兩國來說,完全就是一場遭遇戰。兩國對於這場影響國運的關鍵戰役,事先都沒有充分的準備。

可是事已至此,大家硬著頭皮也得上了。兩國就這麼硬生生的幹了一架。

註:以上,節選自個人原創文章:跟著司馬光混職場∣我本將心向明月--從起翦頗牧說開去,主要是從長平之戰說戰國四大名將的,因為與主題無關,就不粘過來了,歡迎戳。


秦之前還有對楚的作戰,打得楚國遷都。試問有武安君在,冒多大的險去打都是值得的。趙國之所以在長平之戰後得以苟且也賴秦自己除去了白起。


馮亭投趙是導火索吧


因為泰國當時經濟不景氣,為了提振旅遊業,故大力開發長平地區服務行業。哦……是秦國


秦國需要一場對競爭對頭趙國進行國力毀滅性打擊的「滅國戰」。


趙魏韓三家分晉之後,上黨地區被一分為二,一半屬於韓國,一半屬於趙國。屬韓的一半有太行山為戰略防禦,而屬趙的一半則為一馬平川。秦趙此時為戰國實力不相上下的雙雄,若秦攻下韓國上黨地區,則屬趙的一半也會被秦國順勢拿下。這樣一來秦國隨時可以攻打長平,長平失守則邯鄲就會完全暴露在秦國的攻擊範圍,秦國可以隨時亡趙。反過來趙國若拿下韓國上黨地區,則秦國戰略重鎮安邑會隨時被趙國攻擊,安邑若丟失也秦國咸陽也會完全暴露在趙國的攻擊範圍,秦國也有隨時亡國的可能。所以說上黨地區歸屬小國韓國則天下太平,若歸屬於秦趙任何一國,則表明其有吞併天下的野心。
看似小小的韓國上黨地區,卻引發了秦趙兩個大國的戰略大決戰,長平之戰秦王親赴河內徵召秦國15歲以上男子上長平前線,秦趙對峙三年,秦國有成都糧倉,趙國地小。故最後秦國勝,趙國從此失去了吞併天下的機會。秦國慘勝,長平之戰後,秦國一統天下正式開始進入倒計時…


最開始的時候,秦國並沒有想拚命,所以只派了王齕出戰,趙國派廉頗迎戰,由於廉頗採取了正確的應對,秦趙雙方一直對峙著。趙國由於國力不行,一直沒能很好解決糧草問題,時間越長趙國後勤的壓力越大,財政負擔也就越重。不斷消耗國家財力卻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想必此時的趙王一定是非常苦惱的。秦國的反間計就勢而上,讓趙括代替了廉頗。由於趙括帶了大批的援軍,秦國發現,如果能消滅趙軍,那麼趙國將徹底喪失與秦國為敵的實力。此時的長平之戰才真正從常規戰變成了秦趙兩國的國運之戰。為此,秦國秘密啟用白起,徵發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去攔截趙國的援軍和糧運,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來戰,而趙國並沒有做這些,再加上白起這個戰神般的天才,最終全殲趙軍。至此,秦國統一天下之路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障礙了。


我記得長平之戰並不是秦國主動要打的,秦國為取上黨郡而出兵韓國,浴血奮戰才切斷上黨與韓國的聯繫。但上黨居民不願入秦,才舉郡投入趙國。趙王權衡利弊,最終決定冒著與秦開戰的風險接納上黨。之後秦果然為上黨而出兵趙國,才引發了長平之戰。長平之戰在開戰之初,其實是看不出來結果的。這是兩個大國的決戰,誰勝誰就能統一六國。


三個因素:
一、地理因素
1,河東地區的地形
軍事上講,固國以山溪之險,秦國河東平原富庶繁華,秦國境內卻無險可守,河東之險便在上黨。不取上黨,河東就要常駐大量軍隊來防守,損耗較大。如果再次面臨山東聯軍攻秦,河東就無法防守。如今,上黨落入趙國,趙國遠強於韓國,一旦形勢有變,趙軍攻秦,秦軍面臨極大的戰略被動。
2,戰國地形
秦國的國策是東進,上黨是秦國東進第一站。奪取上黨才能繼續東進,遲打早打都要打,早打對秦國有利(下述)。
二、外交因素
河東平原是魏國故地,而且富庶繁華。魏韓兩國親附秦國,是因為秦國強大。如果秦國在趙國面前認慫,魏韓兩國就會擺脫秦國,親附趙國,三晉盟軍伐秦。秦國此前奪取了大片楚地,如果三晉攻秦,楚國也會攻秦。
三、軍事因素
秦趙兩軍對峙上黨,各據險地,皆是攻不足,而守有餘。秦軍背後就是富庶的河東,就近補給,輜重糧草,源源不斷。趙軍背後是大片山地,趙軍糧草輜重要從太行山脈以東經過長途山地才能運抵趙軍,運輸途中損耗非常嚴重。
在上黨對峙,秦軍後勤優勢巨大。而後勤補給就是上黨之戰勝負的核心要素。


一戰而定天下!


樓主的地圖中沒有長平


推薦閱讀:

有哪些歷史上存在過的神秘古國?
泥沙在河流中的傳播速度大概是多少,和哪些因素有關?
能否根據身高,影長及測量影長的時間得知人的地理位置(經緯坐標)?
為什麼南北半球冬夏相反?
厄爾尼諾現象對中國的影響如何?

TAG:歷史 | 地理 | 戰國時期 | 秦朝 | 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