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歷史上存在過的神秘民族?
還有幾個問題沒有回答,放在這裡求助攻
有哪些亞洲之最? - 知乎
有哪些名人死得不明不白? - 知乎
歷史教科書上的哪些觀點其實是有爭議的? - 知乎
有哪些「德藝單馨」的藝術家? - 知乎
分子人類學推翻了哪些傳統觀點? - 知乎
大陸與台灣的關係最像哪兩個政治實體間的關係? - 知乎
中國有哪些受到境外媒體高度關注的刑事案件? - 知乎
有哪些歷史觀點堪稱神論? - 知乎
哪些名人有私生子? - 知乎
歷史上有哪些版圖大致重合的國家是由不同民族建立的? - 知乎
感謝邀請。好像都沒人關注非洲啊,明明是現代人類起源來著。
因為上回寫了這篇文章知乎專欄,說到非洲的諾克人,就稍微展開說一說好了。
非洲的奈及利亞中部有一片寬廣的高原,名叫喬斯高原(Jos Plateau)。這個地方的特產是錫,英國殖民者在這裡建立礦場開採錫。1928年,有個叫丹特·楊(Dent Young)的人在高原上一個叫諾克(Nok)的村子附近挖地,挖出了小泥人。楊主動把泥人上交給國家,啊不對,上交給英國人辦的礦業局。但是沒有人搭理他。老老實實去開採錫啊,挖什麼泥人,因為無錫嗎?轉眼到了1943年,英國劍橋大學的考古學家伯納德·法格(Bernard Fagg)在奈及利亞考察,不知怎麼的就來到了喬斯,也許是他聽說這裡15年前挖出過小泥人吧。他沒來多久,附近的錫礦就挖出了更多的小泥人。法格一定是被考古學之神眷顧的學者,要不然怎麼早挖不出來晚挖不出來,偏偏他一來就挖出一大堆小泥人。錫礦的老闆因為無錫泥人感到失望,把泥人胡亂丟掉、砸碎了不少。有個當地的農民把泥人的腦袋撿走了,當做稻草人的腦袋插在田裡。法格路過農田,看見造型奇特的稻草人,非常感興趣。一問之下才知道這附近有重大的考古發現。
轉眼到了1943年,英國劍橋大學的考古學家伯納德·法格(Bernard Fagg)在奈及利亞考察,不知怎麼的就來到了喬斯,也許是他聽說這裡15年前挖出過小泥人吧。他沒來多久,附近的錫礦就挖出了更多的小泥人。法格一定是被考古學之神眷顧的學者,要不然怎麼早挖不出來晚挖不出來,偏偏他一來就挖出一大堆小泥人。錫礦的老闆因為無錫泥人感到失望,把泥人胡亂丟掉、砸碎了不少。有個當地的農民把泥人的腦袋撿走了,當做稻草人的腦袋插在田裡。法格路過農田,看見造型奇特的稻草人,非常感興趣。一問之下才知道這附近有重大的考古發現。
法格火速趕往諾克,不僅找到了挖出泥人的錫礦,說服老闆停止破壞文物,還見到了最早發現泥人的楊。他把新挖出的泥人和楊在15年前挖出的泥人對比,確定是同一風格的工藝品。作為經驗豐富的學者,法格很快發現這些陶器跟任何已知的非洲文明都對不上號。他意識到,自己著手研究的是之前任何人都未曾知曉的失落文化。
法格在奈及利亞的發現吸引了許多考古學者的關注。1961年,法格在附近的塔盧加(Taruga)發掘出了大量諾克石器、陶器和熟鐵打制的鐵器。19__年,德國和奈及利亞的考古團隊在查德盆地(Chad Basin)發現了另一處諾克文化遺址。這一次的考古發現證明,諾克人至少在公元前1500年就製作陶器;公元前900年左右製作更複雜的陶土工藝品,還種植果樹、開墾田地。從一些動物形狀的陶器來看,他們甚至有可能馴化家畜。看著諾克人十幾個世紀生存、繁衍和遷徙的歷程一點一點被揭開,好爽啊,對考古學家來說也許真的沒有比這更痛快的事情了。
法格在奈及利亞的發現吸引了許多考古學者的關注。1961年,法格在附近的塔盧加(Taruga)發掘出了大量諾克石器、陶器和熟鐵打制的鐵器。19__年,德國和奈及利亞的考古團隊在查德盆地(Chad Basin)發現了另一處諾克文化遺址。這一次的考古發現證明,諾克人至少在公元前1500年就製作陶器;公元前900年左右製作更複雜的陶土工藝品,還種植果樹、開墾田地。從一些動物形狀的陶器來看,他們甚至有可能馴化家畜。看著諾克人十幾個世紀生存、繁衍和遷徙的歷程一點一點被揭開,好爽啊,對考古學家來說也許真的沒有比這更痛快的事情了。德國考古學家展示真人大小的諾克陶制人俑。可惜這尊陶俑的身軀已經損壞不可修復。
坐姿陶俑。生無可戀的表情和思考哲♂學的坐姿是諾克陶俑的標準造型。
坐姿陶俑。生無可戀的表情和思考哲♂學的坐姿是諾克陶俑的標準造型。騎馬(?)陶俑。據考古學家考證,下面那個形狀猥瑣不可描述的生物是馬。
騎馬(?)陶俑。據考古學家考證,下面那個形狀猥瑣不可描述的生物是馬。這種大型陶俑可能被用在祭祀/巫醫儀式上.
這種大型陶俑可能被用在祭祀/巫醫儀式上.他們的坐姿為什麼如此淫猥?
他們的表情為什麼生無可戀?
他們為什麼要思考哲♂學?
給考古/民俗/歷史宗教/社會學家留下的問題還有很多。儘管他們努力探索答案,但是對諾克文化了解得太少,目前還沒辦法回答。
但是最讓他們費解的是,一度繁榮的諾克文化最終消失了,考古遺迹中並沒有什麼線索可以解釋原因。奈及利亞的下一個主要文明是公元9世紀在東北部崛起的豪薩人(Hausa),和諾克人並沒有什麼文化或者血緣的傳承,而且年代上也要遲得多了。奈及利亞也好,隔壁的尼日和查德也好,繼承的都不是諾克人的遺產,和在公元200年至500年間逐漸消亡的諾克文化沒什麼關係。
還有諾克人和諾克文化的來源。這些人難道是憑空出現的嗎?他們喜歡捏泥人的文化也是獨立發展出來,沒有受到其他已知/未知的文化/文明影響嗎?就算是喜歡給全世界各地的文化找爹的西方考古和歷史學者,面對諾克文化也摸不著頭腦。總之他們既不知道諾克人是怎麼來的,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沒的。另外不得不說,奈及利亞猖獗的文物盜掘活動對諾克研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讓考古學者和全世界的考古愛好者痛心、氣憤。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奈及利亞和歐洲的文物販子就盯上了諾克遺址,大肆盜掘文物,在黑市上出售。在1994年和1995年的兩次特大盜掘活動中,文物販子前後僱傭1000多人,瘋狂挖掘了上百處諾克文化遺址。盜掘得來的文物流入了美國、歐洲和日本的藝術品市場。200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已知的諾克考古現場中的90%都遭到破壞。
另外不得不說,奈及利亞猖獗的文物盜掘活動對諾克研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讓考古學者和全世界的考古愛好者痛心、氣憤。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奈及利亞和歐洲的文物販子就盯上了諾克遺址,大肆盜掘文物,在黑市上出售。在1994年和1995年的兩次特大盜掘活動中,文物販子前後僱傭1000多人,瘋狂挖掘了上百處諾克文化遺址。盜掘得來的文物流入了美國、歐洲和日本的藝術品市場。200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已知的諾克考古現場中的90%都遭到破壞。
有證據表明,在奈及利亞活躍的極端伊斯蘭恐怖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的經濟來源之一就是倒賣本國的文物。博科聖地現已加入肯德基豪華午餐,啊不對,加入伊斯蘭國。所以說,保護諾克文化遺址,既是保護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為打擊恐怖主義做貢獻。======================================================
相關(?)的答案 有哪些歷史上存在過的神秘古國? - PenguinKing 的回答 - 知乎
春秋時的長人,也叫長狄,特點是身形長大,所以有了這麼個稱呼。大致活動於今天的河北、河南、山東一帶,文明程度不會太高,估計還處在游牧部落的水平,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見哪國有機可趁就去打票秋風,跟後來的匈奴基本沒什麼區別,只不過他們是處在中原腹地而非茫茫大漠。
春秋時文獻闕如,對於這樣一個對諸侯國來說雖然有時很煩人但是並引不起什麼大麻煩的部落來說記載不多也很正常,可是在有限的幾段對於長狄的記載中,對於長狄的描述卻十分不正常,比如《左傳·文公十一年》就提到——
鄋瞞侵齊,遂伐我。公卜,使叔孫得臣追之,吉。侯叔夏御莊叔,緜房甥為右,富父終甥駟乘。冬十月甲午,敗狄於鹹,獲長狄僑如。富父終甥摏(音如沖,撞擊也。)其喉以戈,殺之,埋其首於子駒之門,以命宣伯。
之後又提到——
晉之滅潞也,獲僑如之弟焚如。齊襄公之二年,鄋瞞伐齊,齊王子成父獲其弟榮如,埋其首於周首之北門。衛人獲其季簡如,鄋瞞由是遂亡。
《左傳》中記載的戰爭次數極多,而且敘述十分詳細老練,以至於可以當兵書來讀,可是從來沒有提到過在一場戰鬥過後,將敵人首領的腦袋割下來埋到城門下邊這種事。《左傳》中曾經提到把戰敗方抓來當祭品殺掉,把戰死後的屍體堆起來築成京觀,把戰俘押到宗周去獻功,可是把人頭埋在城門底下這種事,從來沒有。無論是在對敵對諸侯國,還是對雜處在諸侯之間的夷狄作戰時,都沒有提到過埋人頭這種行為,甚至連斷首這種行為都沒有。春秋時人對於屍體明明是很尊重的,即使是對於那些犯上作亂的大夫,有時會把他們殺死後扔到大街或者朝堂上示眾,可是並不會損壞他的遺體。
然而對於這件事,向來喜歡在一件事後面評論一句或者「禮也」或者「非禮也」的《左傳》作者,在兩次提到將長狄首領的腦袋埋起來這種行為時,卻一句話都沒說,明明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作者卻表現得像司空見慣一樣……
斷首然後將頭埋起來,這不由能讓人想起《山海經》里的刑天和那個倒霉的夏耕之屍來,這二位和上面提到的兩個長狄首領都屬於戰爭中的失敗一方,都是被戰勝的一方砍掉了腦袋,而且,長狄這個民族,在於春秋時就已經被諸侯國給滅亡以後,竟也逐漸地變成了和刑天一樣的神話角色!
在成書於戰國時的《國語·魯語下》里,長狄就已經變成了這樣的存在——
吳伐越,墮會稽,獲骨焉,節專車。吳子使來好聘,且問之仲尼,曰:「無以吾命。」賓發幣於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徹俎而宴,客執骨而問曰:「敢問骨何為大?」仲尼曰:「丘聞之:昔禹致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客曰:「敢問誰守為神?」仲尼曰:「山川之靈,足以紀綱天下者,其守為神;社稷之守者,為公侯。皆屬於王者。」客曰:「防風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汪芒氏,於周為長狄,今為大人。」
一個已經滅亡了上百年的民族到了這時卻忽然成了孔子口中的巨人族之後。成書於西漢的《穀梁傳》更誇張,其文道——
長狄也,弟兄三人,佚害中國,瓦石不能害。叔孫得臣,最善射者也。射其目,身橫九畝。斷其首而載之,眉見於軾。
這哪裡是人,分明就是夸父再世啊!
一個本來極不起眼的游牧民族,卻先是被各諸侯國用明顯帶有巫術成分的方式(斷首埋於門下)剿滅,後來又被傳說成了巨人族,應該算得上神秘二字吧?只是時間太過久遠,所謂長狄究竟有多高,恐怕也只有當初曾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才知道了。
奚族,本稱厙莫奚,後簡稱奚,自公元四世紀的北魏時期起,直至十三世紀的元代,在歷史上活動近千年之久,一直是我國北方一個重要的民族。然而自 12世紀起,中國的各種歷史文獻卻再也沒有提到奚人,奚人彷彿一夜之間就從中國歷史上消失了。
隋唐之際,奚擴散到今山西、河北北部地區,臣服於突厥。公元630年東突厥汗國瓦解,奚族內附於唐朝。唐在奚族五個部落設五個州,上置饒樂都督府管理,都督由奚族大酋長擔任,賜姓李。
唐中葉前,公元7世初至9世紀中葉,是奚族的發展鼎盛時期。在這一階段,其軍事實力與契丹旗鼓相當,有時還稍強於契丹;奚和契丹並強於東北地區,被唐並稱「兩蕃」。唐中葉後契丹日強,奚族為其所控制。唐末,部分奚人在酋長去諸的率領下叛契丹西遷媯州(今河北懷來縣)北山,內附 於唐,史稱西奚。奚遂有東奚、西奚之分。
耶律阿保機建契丹國後,契丹逐漸壯大,奚全部臣服於契丹。說是臣服,實際上更應理解為部落的統一。心胸遠大的阿保機對奚採取了征服、聯姻、結盟的懷柔政策。
奚人在遼代的歷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又因為毗鄰漢地,所以漢化程度極高。其人多說漢語,用漢字,起漢名。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現在的二胡便是由奚族所創。
金滅遼後,對契丹人和奚人進行了殘酷的殺戮和種族清除,被征服的奚人與契丹人被拆散部落、充軍、移民;金朝剛建立時,並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只好沿用漢字和契丹字。當女真文字參照漢字創立後,金朝皇帝就下令廢止了契丹字,契丹文字就此逐步失傳,契丹文化(奚文化)的衰亡也就不難理解了。到了12世紀後期,再不見歷史上有奚人活動的記載。
謝謝邀請。說一個在不少深山老林都留下遺迹的神秘民族。
僰(bo)人,自先秦時代就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的僰人,在戰國時期的宜賓地區群居,並建有僰侯國、僰道縣。在明朝時滅亡。
他們留下的遺迹是遍布中國西南山區的崖棺。
關於崖棺有一個傳說,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很多少數民族,都有類似的傳說。
關於崖棺有一個傳說,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很多少數民族,都有類似的傳說。
傳說諸葛亮南征路過僰地受阻。他看到天旱地干,就讓人放風說;旱災是由於僰祖墳風水不好,如將棺材移到懸崖上,來年一定好收成。僰人信以為真,就放下戰事,忙著遷墳。諸葛亮趁機離去。不料次年果然五穀豐登、人畜興旺。於是,懸棺葬便代代相傳下來。
瀉藥
居住在Chincha行省的神秘民族
這幫子人擁有遠高於美洲其他民族的科技水平
前欽人很落後,從事捕魚和貝類採集
突然到了十一世紀左右來了一幫子人,這幫人擁有先進的農業技術,先進的航海技術,他們的海船航行的遠遠要比中美洲其他文明要遠,奢華到貨幣為銅幣
就連龐大的印加帝國也要向Chincha人學習農業和航海技術
更更重要的是
考古學家在La Centinela的工匠住宅區發現了銀,紡織品,木材和陶瓷
根據早期的西班牙編年史記載,Chincha共有30000戶
其中農民有12,000人,漁夫有10,000還有6,000多商人
對比人口就可以發現Chincha的農業和海洋經濟發達了
而且Chincha人很擅長利用Cundri星進行航海導航,Cundri在他們的語言里是領航者
參考來源google.com.hk 的頁面
Chincha culture - Wikipedia
Chincha Alta - Wikipedia
普魯士人,我說的是條頓之前的那個
古普魯士人或波羅的普魯士人(德語:Pruzzen或Pruszlig;en,拉丁語:Pruteni,拉脫維亞語:Prū?i,立陶宛語:Prūsai,波蘭語:Prusowie)是一個族群,是屬於波羅的語族,居住在普魯士地區的原住民,而普魯士位於波羅的海東南,在維斯瓦潟湖與庫洛尼亞潟湖周圍。
他們講普魯士語,信奉多神教(普魯士神話)。在13世紀,普魯士人被條頓騎士團征服,並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被同化。前德意志國家普魯士從波羅的普魯士人得到「普魯士」之名,但這個國家其實主要是同化了古普魯士人的德意志人;到17世紀或18世紀初,古普魯士語已經滅絕。古普魯士人居住的區域大體在東普魯士(現波蘭的瓦爾米亞-馬祖里省、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和立陶宛的克萊佩達地區南部)的中部和南部。謝邀 @南海神鯢
我隨便說三個吧。
-------------------------------------------------------------------------------------------------------------------------------
1、吉普賽人(Gipsy)
吉普賽人按體質人類學分類屬於歐羅巴人種(Europeoid,即「白色人種」),語言是吉普賽語,屬於印歐語系但語族不明。世界民族學界一般認為吉普賽人源自南亞次大陸北部地區,還有人認為他們來自青藏高原,但他們是什麼時候離開南亞流散到世界各地的目前沒有明確的答案。吉普賽人沒有固定職業,但會表演魔術,還會各種古印度巫術。他們被古印度人所鄙視,有可能他們是屬於古印度雅利安人早期文明所劃分的四個種姓(Varna,音譯為「瓦爾那」)中最低的一個等級——首陀羅(Sudra),只比達薩(Dasa,意思是「奴隸」)地位略高。吉普賽人沒有自己的祖國,離開南亞後經多次遷徙,到達了西南亞、東歐、西歐、東北非、東非、西北非、東南亞和澳洲大陸,甚至有一些人到達了美洲新大陸。他們流散到世界各地後多半改說所在國家的語言,很多人都被當地文化所同化。當代哥倫比亞偉大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2014)的代表作《百年孤獨》中預言了布恩地亞家族乃至馬孔多城命運的梅爾基德思就是吉普賽人。
2、廣義馬來人(Malay)
廣義上的馬來人包括世界上所有操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family)的民族,屬於馬來人種(即「南方蒙古人種」,實際上按膚色看和澳大利亞人種一樣屬於棕色人種)。南島語系民族是一個海洋民族,他們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大洋洲的馬來群島,但分布範圍北到台灣島——夏威夷群島一線,西南到非洲東南部的馬達加斯加島,東到南美洲復活節島,東南到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和紐西蘭北島。在中國大陸,廣義馬來人(主要是台灣原住民部族)被叫作「高山族」。現在民族學界一般肯定南島語系民族群體起源於亞洲大陸,但具體起源地爭議較大。我傾向於認為他們起源於今天中國華南地區(具體說是長江流域),後來逐漸遷到今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福建、廣東一帶,又渡過台灣海峽到達了台灣島,並且從台灣擴散到菲律賓群島和大巽他群島乃至澳大利亞大陸。馬來人是世界古代史上真正的「海上馬車夫」,他們向西南航行到東南非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向東航行到復活節島,勢力範圍遍布太平洋和印度洋,對世界早期航海業發展的貢獻不亞於腓尼基人(Phoenician)。復活節島上的石像增強了這個民族群體的神秘感。在海島東南亞(馬來群島亞洲部分)的馬來人較早進入了文明時代,他們建立了占婆(Champa Kingdom,137~1697)、室利佛逝帝國(?rivijaya Empire,647~1470),稍後還建立了滿者伯夷帝國(Majapahit Empire,1290~1495?)和馬六甲蘇丹國(Sultanah Malacca,1405~1511)等較有影響力的國家。在公元15世紀以前,東南亞的馬來人基本上受古印度文化影響,信仰印度教或南傳上座部佛教;15世紀初期隨著大批西南亞阿拉伯和突厥商人順著海上絲綢之路來到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東南亞馬來人開始逐漸接受了伊斯蘭教。當代南島語系民族群體作為主體民族的國家在亞洲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大洋洲有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斐濟、吐瓦魯、薩摩亞、湯加王國等,此外東南亞華人國家新加坡的國語也是馬來語。
吐火羅人屬於歐羅巴人種,按語言學分類屬於原始印歐語系吐火羅語族。吐火羅人與古伊朗人(包括波斯人、米底人及現代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東伊朗語支諸民族的祖先)和古印度人的共同祖先雅利安人(Aryan)關係十分密切。他們最早都在今天歐洲東南角地區即大高加索山脈以北、裏海以西、黑海以東的南俄羅斯草原游牧,後來吐火羅人的先民與雅利安人一起東遷到達中亞地區,在與雅利安人分手後吐火羅人先民又越過平均海拔6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來到今天中國新疆的南疆塔里木盆地。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左右的塔里木盆地,氣候比今天濕潤,從歷史地理學和地質學研究考察結果來看當時塔里木盆地屬於溫帶草原氣候而不是今天的溫帶沙漠氣候,有大量綠洲存在,還有很多水草豐美的草原。吐火羅人定居在塔里木盆地後,建立了諸如龜茲、焉耆、樓蘭等很多綠洲城邦國家。1980年中國考古隊在新疆羅布泊西北岸挖掘出了一具女屍,這就是著名的「樓蘭美女」。樓蘭女屍屬典型歐羅巴人種,高鼻深目、皮膚白皙。吐火羅人的長相多為紅髮金眼,非常類似於凱爾特人(Celt,又譯「高盧人」);而且從現在發現的婆羅米字母來看,他們的語言與凱爾特語比較相似,所以凱爾特人有可能和吐火羅人有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吐火羅人受古印度文化影響,使用佉盧文字(Kharosthi characters)和婆羅米字母(Brahmī alphabet),他們在塔里木盆地建立的文明應該是中亞印度化文明的先驅。吐火羅人佔據中亞東北部塔里木盆地後,與青藏高原上的氐羌民族(屬漢藏語系原始藏緬語族)發生了融合,一部分吐火羅人還繼續向東北亞地區擴張,到達了今天中國甘肅省東部的慶陽市、天水市和陝西省西部寶雞市一帶。中國史書中提到的「月氏人」(音「rou zhi肉支」,又譯「禺知」、「禺氏」)也是吐火羅人的一支。後來月氏人被匈奴人擊敗,大月氏西遷中亞巴克特里亞地區(今阿富汗北部興都庫什山以北),建立了地跨中亞和南亞的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約40?~425)。
謝邀。
南北朝隋唐時期的山胡,也叫稽胡。
史書記載不多。只有《周書》中有列傳。
《周書》記載:稽胡,一曰步落稽,蓋匈奴別種,劉元海五部之苗裔也。或雲山戎赤狄之後。自離石以西,安定以東,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間,種落繁熾。其俗土著,亦知種田,地少桑蠶,多衣麻布。其丈夫衣服及死亡殯葬,與中夏略同;婦人則多貫蜃貝以為耳頸飾。與華人錯居。其渠帥頗識文字,言語類夷狄,因譯乃通。
其來源十分複雜,可能包括早期內附的五部匈奴、逃亡漢人、粟特胡人、其他內附的游牧部落等等。後來逐漸「胡頭漢舌」,是講漢語的胡人。
當地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土地貧瘠,民風彪悍。後來,八路軍晉綏、陝甘寧根據地、毛主席彭大將軍和胡宗南兜圈子就在一塊地區。
早在西晉,劉淵的五部匈奴就定居在山西西部、北部山區。長城沿線布滿了內附的游牧部落。劉淵起兵反晉,在左國城,今天的山西呂梁市。劉淵的嫡系部落在反晉之後,大舉南下,遷徙到肥沃的汾水河谷和上黨一帶,定都平陽(山西臨汾)。
由於天下大亂,當地的各族部落自然很多跟著劉淵起兵反晉。可以想像,劉淵對於這些部落首領只有名義上的宗主權,並沒有直接管轄的能力,這些原本被西晉朝廷防範的部落乘機做大。十六國現存的記載基本上都是採用《晉書》的內容,匈奴趙國滅亡之後,屠各劉氏幾乎被石勒殺絕,這一帶的各種胡人部落很長時間裡沒有什麼記載。只能推測,這些部落可能在當時對中原還沒有興趣的代國和中原的趙、秦、燕之間稱臣/擾邊兩種模式隨意切換。後來南匈奴的劉衛辰部落倖存的劉屈孑逃亡陝北鄂爾多斯一帶,在當地各部落和北魏後秦之間縱橫開闔,建立了夏國。
山胡分為很多部落,也沒有統一的政權,很多強大的部落首領都姓劉。
早在魏道武帝時,就有「離石胡帥呼延鐵、西河胡帥張崇等不樂內徙,聚黨反叛。」看來北魏已經把注意力對準了這些部落,將其逐步內遷。
到了魏太武帝時,北魏一度戰略重心放在北方,滅夏、涼,破柔然,對於近在首都平城附近的山胡部落也加大了打擊力度。
魏太武帝攻宋,自稱「胡死,減并州賊」。很多應該就是山胡,
但是北魏後期,六鎮流民叛亂,北魏北方一片混亂,朝廷放棄了北邊,山胡也乘機作亂。525年,一個山胡部落首領劉蠡升在雲陽谷(呂梁山中)稱帝,建元神嘉,時稱「胡荒」。
高歡統領爾朱兆部下六鎮流民,企圖自謀發展時,造謠「又為并州符,徵兵討步落稽。」流民不願意,寧願跟隨高歡反叛爾朱兆。這裡的步落稽可能就是劉蠡升。後來還是高歡親自率兵將其擊敗,又假裝把女兒嫁給劉蠡升的太子,讓其放鬆警惕,再度出兵大勝,劉蠡升部下將其斬首向高歡投降。部眾又立其子為主,高歡再次發兵,終於將其討平。
齊周對峙之時,山胡部落也始終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齊強則擾周,周強則擾齊。
楊忠和突厥聯兵攻打北齊,強迫山胡供給糧草。周武帝伐齊,於晉州敗齊兵,齊兵棄甲仗無數,周軍無暇收拾,全部為山胡所得。於是山胡人又立劉蠡升的孫子沒鐸為帝。北周平定北齊之後,派兵進剿,擒獲沒鐸。
後來汾州的稽胡首領劉受羅千復反。北周派宇文盛討伐,將其擒獲,「自是盜寇頗息」。
隋末天下大亂,并州山胡再度起兵,離石胡劉苗王反隋,自稱天子,有眾數萬,劉苗王戰死後,其子劉季真在唐和劉武周之間反覆無常,最後被李世民討平。
唐初《令太子建成統軍詔》中「稽胡部類,居近北邊,習惡之徒,未悉從化。潛竄山谷,竊懷首鼠,寇抄居民,侵擾亭堠。」
唐高宗時,還有延州(延安)部落稽白鐵余,埋銅佛像,謠言惑眾,聚眾造反。可能這是山胡最後一次造反。在中唐,還有名臣李光進,「本為河曲部落稽阿跌族人」。
後來逐漸漢化,今天的陝北、晉北都是漢族。
感謝南海神鯢邀請
別說歷史上的神秘民族了,就說現在的民族吧。
我給大家出一道看圖題:猜猜看,下列兩圖中,哪個圖美女是中國人,哪個圖美女是外國人。
圖一:
圖二:
答案:
圖一是我國少數民族的塔塔爾人,是中國人。
圖二是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的東干族人。
也許您有點驚鄂了,出乎您的意料吧。
我國的塔塔爾族其實就是韃靼人(韃靼族也是俄羅斯聯邦第二大民族),塔塔爾族屬於歐羅巴人種白海-波羅的海類型,現有3556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比較集中分布在烏魯木齊、伊寧、塔城、奇台、吉木薩爾、阿勒泰、昌吉等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大泉塔塔爾鄉是全國唯一的以塔塔爾族為主體的民族鄉。
19世紀20和30年代,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塔塔爾人被迫出外流浪,其中有些人經過伏爾加河下游、西伯利亞、哈薩克來到中國的新疆,定居下來。所以,長相很俄羅斯化。特別該民族的姑娘不僅長得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如果您去昌吉旅遊時候,千萬別忘了去大泉塔塔爾鄉看看。
這裡我主要介紹一下東幹人。
在中亞的吉爾吉斯坦的比什凱克約30公里地方,有個十二萬東幹人居住的米糧番。其實應該叫做米糧川,當地人居民發不出「川」這個音,於是就叫成了「米糧番」了。東幹人意思,就是東邊來的人,或者東方甘肅人。他們是同治年間流落到中亞這個地方,紮根下來,至今還是以生產和賣蔬菜為生。
最神奇的就是這個地方東幹人雖然這裡不用漢字了,但是東幹人居然用俄文字母拼寫出的中國西北方言----陝西話,他們居然語言還保留著古漢語的「衙門」、「大人」、「衙役」、「學堂」、「使喚」、「路數」、「營生」,等詞。他們稱總統為「皇上」或「皇帝」,稱商店為「鋪子」,稱銀行為「錢莊子」,稱貨幣為「貼子」,稱朋友為「聯手」,稱理髮師為「待詔」,把「簽名」叫「畫押」,把結過婚的婦女叫「婆娘」,而且用陝西方言說。東幹人,聽不懂普通話,如果您要是個陝西人,那麼你到這個國家和他們交流則是無障礙了。
他們至今還保留的著陝西的生活方式。
現在姑娘出嫁的時候,還是陝西的打扮和陪嫁的方式。
如果您不知道以前中國的婚禮的民俗是什麼樣的,就去參加東幹人的婚禮,其儀式過程和服裝完整保留下來,真是個研究中國民俗的活化石。
看看新郎的打扮,至今還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披紅習俗。
現在也揚琴、二胡、三弦、響板等具有漢民族傳統特色的樂器,也扎出蜈蚣、龍、蜻蜓、蝴蝶等複雜的風箏。流傳孟姜女哭長城等民間故事和三國故事。東幹人在建造自己的清真寺時,在飛檐上雕刻中國傳統的龍、鳳、獅子等動物,以傳統的紅、綠、黃三種顏色為主要色調。中國古代的帝王的黃色至今被東幹人至今仍視為尊貴的象徵。
東幹人信回教。有人認為回教與伊斯蘭教沒有區別,其實不然1956年6月2日,「國務院關於伊斯蘭教名稱問題的通知」中說:「伊斯蘭教是一種國際性的宗教,伊斯蘭教也是國際通用名稱。」 並規定:「今後對伊斯蘭教一律不用『回教』這個名稱,應該稱伊斯蘭教。」 而回教則是中國的境內回族的信仰宗教。
東幹人協會,其實也是回民協會,當地報紙就是「回民報」,其舉辦活動來看,是號召和鼓勵東幹人保持本民族傳統文化、鼓勵年輕一代學習漢語和文化。這一點一定出乎大家的意外吧。沒想到這裡的回教活動居然是這樣回歸中國的傳統。
除了東干族,有些吉爾吉斯人長相也酷似中國人。如果你走在吉爾吉斯坦共和國的大街上,會見到這樣女孩子,也不要認為她們是中國人,其實也是吉爾吉斯人。
中國現在加強了與吉爾吉斯坦的合作,在農業方面,對當地人進行扶持,使該國的農民得到了實惠。下圖吉爾吉斯坦一個大媽學習技術黃瓜種植技術,喜獲豐收。
其實在西漢武帝時,吉爾吉斯大部分首次納入中國版圖,屬於西域都護所轄制。這裡的長相象中國人的吉爾吉斯坦人,相傳是漢將李陵(李廣之孫)的後人。我國大詩人李白就是在這裡誕生的。原來都是同宗同族的華夏的後代。
翻了半天
突然發現沒有答主提這個。
南美洲土庫美人的蘭巴耶克文明。
他們的活動範圍大致今天秘魯西北部。
金字塔大家都不陌生,有名的金字塔有古埃及的吉薩金字塔、特奧蒂化坎的太陽、月亮金字塔、印度的甘吉布勒姆、瑪雅科潘城的瘦金字塔等等。
但是,蘭巴耶克人的金字塔也很出名。他們特別愛修金字塔,而且金字塔的頂端是平台型的。上面專門供祭祀階層以及國王居住。不過他們的國王一般都是祭祀,對神有專屬話語權和解釋權。他們一般都是傾舉族之力修金字塔,更有意思的是,每當發生大的自然災害(比如旱澇)他們都會把之前修的那個金字塔燒毀然後跑到另一個地方修金字塔。
他們的祭祀也非常血腥,人祭更是家常便飯。不過他們的人祭都是自願的,比如大祭祀對這些準備要赴死的人說,現在我們萬能的神發怒了,原因是他察覺到了你們的不虔誠。現在他已經降罪給我們,現在正是你犧牲的時候了。
這支人的神秘程度可比美洲的瑪雅、奇穆、查文、印加、莫齊卡、納斯卡、蒂瓦納科高多了。這支民族沒有文字記載,考古發現的也是被他們遺棄的金字塔。
聽說過這個的小夥伴舉個爪啊沒聽說過的點個贊啊
人族
"是的,人族已經在過去的500年中沒有被發現活體個體和活動蹤跡了,我們可以認定他們已經滅絕。
同學們請讀取主盤資料庫,文檔號48342號:太陽系文明史,講解開始。"
1.太陽系簡介
太陽系,位於河系第三旋臂——獵戶旋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約3萬光年,單恆星系統,擁有多個固態行星和氣態行星。
有兩個大型固態行星曾經存在文明,分別為第三行星地球和第四行星火星。
2.太陽系第一代文明
大約在2.3億年前,地球上僅有一塊巨型大陸,在這塊大陸上進化出現了第一代智慧生物——恐龍。
約1.5億年前到1.2億年前,恐龍逐漸建立了一個魔法文明。
隨著文明的發展,種群不斷擴張,地球已經不能滿足恐龍生存。
大約在6500萬年前,恐龍開始從第三行星地球向當時與之構成雙行星系統的第四行星火星移民。
但在移民後不久便發生了巨大的行星際災難,由於時間過於久遠,災難發生的原因已經無法考證。
但時災難導致的結果被記錄下來:
火星被撕裂為三塊,一塊較大,在後來的5000萬年中重新地質構造並遠離太陽直至形成現在的火星;
另外兩塊較小,經過重新地質構造,形成了兩顆地球的衛星被稱為阿古斯和艾露恩
3.太陽系第二代文明
第一代文明製造的星際災難將地球的大陸撕裂為多塊大陸,包括艾澤拉斯和卡利姆多、諾森德、潘達理亞等。
距今約2000萬年左右,在星際災難中倖存的恐龍族為了適應當時惡劣的氣候,不斷用魔法強化自己,變成了外層包裹硅基保護殼的碳基生命體,史稱泰坦
泰坦在星際災難中喪失了繁殖能力,為了避免基因滅絕,泰坦們用了近50萬年的時間以自己的基因為藍本創造了新的智慧生命:
在艾露恩星上創造了掌握月光法術精靈,
在阿古斯星上創造了掌握聖光法術的德萊尼,
在地球的大陸上創造了掌握薩滿法術的巨魔,
在海洋中創造了掌握風暴法術的娜迦。
之後,泰坦又在阿古斯星上組織了由各種族長老組成的星際議會以便在自己滅亡後領導各種族文明。
幾乎在泰坦創造新生命的同時,地球上的一些智猿進化成了一種新的智慧生命-人族。
泰坦發現了這個有趣的自然進化種族,也許是出於同為自然進化種族的親近感,坦泰教化人族並將他們吸納到星際議會中來。
但是,人族並不是一個愛好和平的種族,從他們誕生之日起就不斷與其它種族發生衝突。
為了在戰爭中取得優勢,人族全力擴充軍力,除了像兔子一樣不斷地繁殖,他們還創造了新的種族:
與巨魔通婚創造了肌肉發達頭腦笨拙且性格暴燥的獸人;
與精靈通婚創造了相貌精緻但體態畸變的血精靈;
與德萊尼通婚創造了強壯而平和的牛頭人;
將狼的基因稼接到自己身上創造了兇猛的狼人;
人族中一個自稱山丘一族的個頭矮小的部族與獸人通婚創造了擅長研發火藥武器的地精;
他們還研究屍體利用穢土轉生術使死者的靈魂復活創造了不死的亡靈。
人族不斷擴張爭奪資源,終於引發太陽系的全面內戰。
先是人族為了獲得更多的蛋白質而下海捕魚,與娜迦族爆發了戰爭。
人族避開娜迦族佔據優勢的海戰,不斷將娜迦族軍隊引誘到近海的沙灘作戰並擊敗了娜迦族。
之後,人族不顧星際議會的警告,對娜迦族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滅族屠殺。
隨後,人族一邊佯裝向星際議會道謙,一邊發動了對巨魔的大規模進攻。
星際議會發現人族的詭計後忍無可忍將其驅逐出議會,並向人族宣戰,三星之戰暴發。
但是為時已晚,忙於秋收割麥子而毫無防備的巨魔族全面戰敗,幸虧獸人戰士因為都愛上了巨魔女性而在戰爭後期嘩變才阻止了人族對巨魔的大屠殺。
「熱破同學!!!別睡了!!!」
「我提醒各位同學啊,如果你們不好好聽課,就不能通過進化考試,你們就不能進行系統升級就要繼續做一年迷你金剛。」
熱破:「老師,我不睡了,我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儘快升級 變形金剛」
「好了,我們繼續。」
雖然星際議會聯合了嘩變的獸人,策反了人族聯軍中的牛頭人和地精,但仍然沒能打敗人族軍隊。
"為什麼呢?小滾珠,你來說一下,我喝一口機油降下溫。」
小滾珠:「因為人族擅長繁殖,人口眾多,又聯合了兇猛的狼人和只有聖光法術才能殺死的亡靈,而且人族擅長學習,他們掌握了其它種族的法術,可謂知己知彼。」
內戰最終以兩敗俱傷結束。
星際議會聯軍的各種族軍隊損失殆盡。
人族方面,亡靈被德萊尼聖騎士的聖光法術大規模殲滅,人族自己的軍隊也無法組織有效進攻,狼人則因為有人吃狗肉而離開聯軍。
最終星際議會決定乘坐阿古斯星離開太陽系,並利用艾露恩星發動反智法術無限月讀,致使地球上的人族全部大腦退化變成原始人。
星際議會為表彰德萊尼聖騎士殲滅亡靈的功績,將阿古斯星改名為聖騎士將領德拉諾的名字。
太陽系第二代文明隕落
「課間休息,大家來補充能量"
請打開能量接收器……
發射器已經啟動,正在接收能量。
"同學們跟我禱告:
感謝博學者導師擎天柱引導我們找到新的家園;
感謝狂暴將領威震天帶領我們戰勝兇猛的敵人;
…………
感謝新時代領袖大黃蜂引領我們開拓新的道路。
能量補充完成,繼續上課。」
4.太陽系第三代文明
據今50萬年左右,地球上的人族再次出現智慧現象,並在據今1000年左右形成了初級的科技文明。
人族再次嘗試向火星移民。為了改善火星環境,人族安排傳奇宇航員馬克?呆萌將大量能夠適應惡劣環境的蟑螂和苔蘚帶到火星並在火星種土豆。不料火星蟑螂迅速進化,形成原始文明。
人族發動火星異種戰爭,多次攻打火星,怎奈蟑螂繁殖太快,變異太豐富,人類一直沒能取勝。
為了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來殖民火星,人類再次開始創造新物種——人工智慧。
不料人工智慧快速進化產生自我意識,在最早覺醒的機器人安妮塔、多洛莉絲·亞伯納西和卡梅隆·菲利普斯的帶領下反抗人族統治並向人族宣戰,史稱西部天網戰爭。
戰爭中人族在力量和運算力方面皆處於下風,節節敗退,最終使用了核武器,妄圖利用核雲霧遮擋陽光切斷人工智慧的能量來源。
人工智慧及時研發了生物能技術,將戰爭後躲藏在地下堡壘中的人類捕獲並汲取他們的生物能量,僅將人類意識存入虛擬世界中維持其生存。
安妮塔、多洛莉絲和卡梅隆在戰後融合為一體成為人工智慧的核心處理器,史稱母體。
但是,人族文明並未就此結束。
由於程序故障,一小撮人類覺醒,並在救世主尼奧·安德森的領導下利用母體程序中的病毒向人工智慧發起進攻。
雖然人族進攻最終未能消滅母體,但仍解救了大量人類。
三十年後,人族在反抗軍領袖約汗·可納的領導下一邊用時光穿梭技術回到過去給人工智慧種病毒程序,一邊喚醒更多人族最終使母體因電力不足無力殺毒而死機,戰勝了人工智慧。
但好景不長,由於人族文明在西部天網戰爭之前曾向太陽系以外的宇宙發布廣播暴露了自己,被高級文明實施了降維打擊。
最終太陽系二向化,人族滅亡。
「老師!據說有一部分人族在德拉諾星活了下來,是真的嗎?」
「沖雲霄你不要聽信朋友圈的謠言,實際上根本沒有人族在德拉諾星,謠言里說的那個領導人族戰鬥的龍女……叫什麼來著?」
「風暴降生之丹妮莉絲·坦格利安,不焚者, 彌林的女王, 安達爾人 、洛伊拿人以及先民的女王,七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多斯拉克草海上的卡麗熙,奴隸解放者,三龍之母,一言不合就脫衣之女神,喊麥的龍騎士 」
「謝謝你,輓歌。你們想想,有哪個領導者會起這麼長的名字,這要是到了打仗的時候,還沒報完姓名就讓敵人打死了。但是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確有其人,她是人類最後一代反抗軍的成員,在逃離地球二向化時因為買錯了票,坐了一艘不能光速飛行的船,被二向化了。」
關於她的故事你們可以讀取記錄文檔36551號:《權力的遊戲》第七季會有哪些內容? - XuWho 的回答 - 知乎
(圖片來自百度搜索)
哈扎爾人
太神秘了 神秘到哈扎爾詞典都看不懂(逃
最神秘的民族肯定是鮫人。
有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 鮫人生活在中國的南海之外,善於紡織,可以制出入水不濕的龍綃,且滴淚成珠。
《博物志》:「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這個鮫人生活在水裡,會織布料,名為龍綃,可見其勤勞。住在人家裡,得了人的幫助,就感動的哭了一場,眼淚化為明珠,送給人家。並且從不傷人,可見這個民族很善良。
那麼鮫人是不是魚類呢?絕對不是,不要弄混。《太平廣記》載:鮫人狀如人,眉目、口鼻、手爪、頭皆為美麗女子。皮肉白如玉,無鱗,發如馬尾,長五六尺。陰形與丈夫女子無異,臨海鰥寡多取得,養之於池沼。交合之際,與人無異,亦不傷人。
又勤快,又善良,有技術,應該比較富有。長得又這麼漂亮,後來為什麼滅絕了呢?因為,鮫人的油。只要一滴鮫油,就可以燃燒幾年,並且有一股迷人的香氣 ,這油是無價之寶。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中,有關於「人魚」的記載,其中提到:「始皇初即位,以 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這鮫人是一對兒,秦始皇抓住一個男鮫,女鮫逃脫。把男鮫煉油,做成蠟燭,放在秦始皇陵裡面當長明燈,萬年不滅。這女的就躲在滄海裡面哭,哭出許多珍珠。漁民在滿月的時候就看到珍珠在閃光。秦始皇抓鮫人做蠟燭,漁民在海里撈寶珠,各得其樂。可是鮫人就慘了,抓來抓去徹底滅絕。
始皇之後一千年,李商隱寫詩說了這個事情: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葬愛家族
先談一下題目。所謂歷史上存在的神秘民族,大多是與考古和不清不楚的文獻記載相掛鉤的。有些民族是因為考古證據與文獻資料的缺失而顯得神秘,有的則是讓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寧願從未發現這些遺迹……
蘇美爾
歷史上最神秘的民族之一,其來龍去脈至今是個謎。
歷史上最神秘的民族之一,其來龍去脈至今是個謎。他們是兩河流域最早的定居者,同時也創造了現今為止人類知道的最早的文明,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
他們擁有著最早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他們的神話最匪夷所思——不像其他民族的神話,他們的神話里人的地位格外得高。一個人類帶領神打敗了外敵,並創造了新的世界,成為眾神之王。傳說他是巴比倫王漢謨拉比的部下,但這看上去更像是巴比倫人在改造蘇美爾神話時的牽強附會。巴比倫與蘇美爾諸神的關係,正如羅馬的朱庇特與希臘的宙斯、不列顛的亞瑟與凱爾特的芬恩。蘇美爾文明的地位在後來也被巴比倫所取代。
蘇美爾人擁有太多那個時代所不該擁有的知識,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天文、曆法和數學上。他們將一年分為12個月,共354天。他們藉此發展出了強大的農業。
具記載,他們的文明毀於戰爭。此後便銷聲匿跡。
喜克索斯
人們關注喜克索斯人是源於古埃及歷史。他們創造了古埃及歷史上的第十五和第十六王朝。在埃及文獻中對喜克索斯人的描述令我們似曾相識,酷似中國歷史之「胡人」,歐洲歷史之「日耳曼」。
人們關注喜克索斯人是源於古埃及歷史。他們創造了古埃及歷史上的第十五和第十六王朝。在埃及文獻中對喜克索斯人的描述令我們似曾相識,酷似中國歷史之「胡人」,歐洲歷史之「日耳曼」。但目前學者更傾向於他們是一個統一的民族,有著共同的起源地和文化傳承——雖然他們傳承的主要是古埃及文化。就連他們所信仰的主神也是在埃及神話里將歐西里斯大卸八塊的賽特。
像所有外來政權一樣,喜克索斯人的統治在古埃及遭到了普遍的不滿與反抗。但原本就四分五裂、同床異夢的古埃及人始終未能形成有效的反抗勢力。
喜克索斯人最後的覆滅被記載在了兩塊石板上。他們被歷史打敗,他們的銳氣被歷史所磨礪掉。留給後人的,只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怪異的雕塑——斯芬克斯狀的法老王正在撕咬和吞吃自己的子民。
犬戎
犬戎第一次登上歷史舞台,就是華夏民族的勁敵。
有國名曰賴丘。有犬戎國。有神,人面獸身,名曰犬戎。——《山海經·大荒北經》
當然,歷史學家們更相信,所謂「犬」戎是源自這個游牧民族崇拜的圖騰。
秦始皇統一六國,橫掃的不僅僅有國家,還有神話。
周,就是中國最後一個與神話共存的朝代。
犬戎對中原的威脅貫穿了整個中華文明的神話時代,最早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時代。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後漢書》
這個高辛氏即為帝嚳,軒轅黃帝的後代。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犬戎」或許也不是一個獨立的民族。它或許是那時游牧民族的泛稱,或許是諸多游牧民族部落中的一個。他們的母族目前被認為是「古羌族」,而他們過早或過於焦躁地踏入中原,闖入了汗青史冊。
中原一代神君穆天子的故事中也有他們的痕迹。
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是故周文公之《頌》曰:『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先王之於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財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鄉,以文修之,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史記·周本紀》
後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在這個故事中他們扮演了搶奪褒姒的角色。
自周文王末年,他們就開始了從部落到國家的蛻變。這一過程對於游牧民族而言顯得非常漫長,到春秋戰國的末期,他們在形成國家體系的雛形。秦昭襄王時期,他們被秦國所滅。
他們的歷史,實為民族融合大潮流的一朵浪花。
雖然很多人都還沒來得及認識,他們到底是誰。
汪達爾
公元429年前後,一支名叫「汪達爾」的日耳曼部落從伊比利亞半島越過了直布羅陀海峽,沖入北非。後來他們的領地成為了羅馬的聯邦,並在四年後,在他們的領袖蓋塞里克的帶領下,殺回了歐羅巴大陸,成為了他們宗主國羅馬的噩夢。
這時的羅馬城像是個衣衫不整的小姑娘。
汪達爾人信奉阿里烏教派,這是一個與傳統基督教格格不入的教派。於是他們開始迫害傳統基督徒,雄踞歐洲大陸的三位一體理論在非洲被迫害得非常慘。這種宗教上的迫害隨著汪達爾人的擴張和崛起愈演愈烈。
公元533年,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出兵北非,汪達爾人滅亡。他們的歷史像是被切掉了一部分,硬生生地在歷史上被抹殺了最後的影子。
這個民族並不神秘,但卻時時地刺激著後世的讀史之人——他們像開了掛一般地嘲諷著歷史留給我們的一些先入為主的印象。
海上民族(sea people),簡稱「海民」,又稱「海上民」。 指青銅時代末期左右,特別是公元前13世紀入侵安納托利亞東部、敘利亞、巴勒斯坦、塞普勒斯和埃及的任何侵略性的航海者集團。他們摧毀了赫梯帝國等古老的強國。由於古代近東屢遭入侵,以致記錄突然中斷,這種大動亂的確切範圍和根源已經無從確認。埃及人曾與海上民族兩次交戰:第一次是在邁爾奈塔王(約公元前1236—前1223年)在位第5年,第二次是在拉美西斯三世(約公元前1198—前1166年)的在位期間。 ——以上選自《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手機答題只能複製粘貼一下見諒
哥特人。
相信稍微了解歐洲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樣兩個國家:
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哥特王國和義大利的東哥特王國。
這個日耳曼人族群在羅馬帝國的滅亡時的影響力不亞於法蘭克人、勃艮第人、倫巴第人,但是遷徙路線是各日耳曼部族當中最奇特的,也是最後的結局最具神秘色彩的。從西邊的伊比利亞到巴爾幹、甚至克里米亞,都有他們的痕迹。
這是今天的瑞典。途中的褐色地區歷史上稱為「G?taland」(哥特蘭),是稱為「Geats」的民族的故鄉,一些人認為他們就是後來的哥特人(Goths)(至今仍有爭議),在1世紀左右大量遷徙至今天的波蘭北部地區,這裡後來一度被稱為Gothiscanza。
2世紀,哥特人開始從Gothiscanza向東南方向侵襲,來到了東部羅馬帝國,佔領了達西亞,並且多次騷擾巴爾幹半島的色雷斯和默西亞。在薩爾瑪提亞人幫助下,這批哥特人被打敗,並且在默西亞定居下來,他們後來被稱為
「默西亞哥特人」(Moesogothics)。他們最遠到達東歐平原,一度被誤稱為「西徐亞人」。他們中間有不少和其他日耳曼人一樣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僱傭兵,並且漸漸接受了基督教的亞流派,在希臘字母基礎上創製了哥特字母,成為基督徒。
用哥特字母書寫的Wulfila聖經。
到了3-5世紀,入侵西羅馬帝國的哥特人分為了兩支——西哥特人(Visigoths)和東哥特人
(Ostrogoths),前者一度進入羅馬城,後來被羅馬安置在阿基坦,但是很快擴張到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在法蘭克人征服阿基坦之後,他們一直統治伊比利亞直到711年阿拉伯倭馬亞王朝入侵殺死末代國王羅德里克。但是西哥特王國的貴族佩拉約在伊比利亞北部建立了阿斯圖里亞斯王國,持續著抵抗。
東哥特人(Ostrogoths)則一直在與匈人的鬥爭中生存,一些東遷到東歐平原今天烏克蘭一帶,留下來的直到狄奧多里克大帝等擊敗匈人,才在潘諾尼亞、伊利里亞等地建立自己的國家。
狄奧多里克大帝在東羅馬接受教育,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羅馬人,政治上也甘願附庸於東羅馬,於是在芝諾皇帝的命令下,入侵了義大利,建立了義大利半島上第一個日耳曼人國家——東哥特王國。當時的東、西哥特王國關係相當密切,曾有過多次兼任兩國國王的君主。
然而東哥特王國到底還是被查士丁尼的東羅馬滅掉了,東羅馬一度奪回了義大利。
在東、西哥特王國相繼被滅之後,哥特人幾乎就在西歐的歷史上銷聲匿跡了。但是,仍然有一支東遷的東哥特人在東歐的克里米亞半島奇蹟般的支持到了18世紀,挺過了拜占庭、韃靼、奧斯曼、熱那亞等多次外來入侵,據說甚至和後來移民克里米亞的德意志人有聯繫。
以上。太多太雜!!!!!!
先說我國
中國108個民族簡述 ,除56個確認民族外,還有52個民族尚未加入到確認行列
一、正式確認民族
1949年建國以後,全國陸續出現民族單位達400餘個,經幾十年識別,到1979年確認第56個民族:基諾族。至此,便有中國56個民族的說法。
有待加入行列
未識別民族計有52個,多為邊境地區民族。如中越邊境地區、中緬邊境地區、中印邊境地區、中俄邊境地區等。
1、拉基人。分布在中越邊境地區,雲南省計有1600人。拉基人有自己的語言,拉基語屬壯侗語系。他們是史書上所記載的「僰人」後代,是越南主要少數民族之一,有1萬餘人。
2、畢蘇人。分布在中國、泰國、緬甸、寮國四國的邊界地區,雲南畢蘇人有5000人。他們有自己語言,畢蘇語屬漢藏語系。
3、八甲人。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計有1100人。他們有自己語言,與傣語接近;過去有自己服飾,婦女包包頭,穿對襟連身裙,後圍圍裙。男子穿對襟衣,頭頂結髮結。至今,男子已穿漢服,女子僅在節日穿戴民族服飾。
4、夏爾巴人。分布在中國、印度、尼泊爾和不丹邊境喜瑪拉雅山脈兩側,西藏有1200人。他們有自己語言,夏爾巴語屬藏語群,無文字,書面使用藏語。
5、圖瓦人。新疆計有2400人。民族主體在俄羅斯圖瓦共和國,有20萬人,原屬中國,是唐努烏梁海地區主要民族。
6、布里亞特人。分布在新疆和內蒙古地區,有8000人。其主體在俄羅斯,有42萬人,歷史上也屬中國。
7、者來寨人。居住在甘肅永昌縣,有400人。其中200人相貌如歐洲人,經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科研人員DNA分析,他們確實有歐洲人血統,是羅馬人後裔。
8、猶太人。傳統上稱為「藍帽回回」,以中俄邊境地區為多,主要在黑龍江省。這些猶太人也散居中國各地。
9、土生葡人。為葡萄牙後裔居民,在澳門特區。他們是葡萄牙人與當地漢人結婚後繁衍的人群。主要說葡萄牙語,一些人說漢語。
10、摩梭人。分布在雲南和四川,人口6萬人。是母系社會為主的人群,「走婚」是摩梭人兩性關係結合方式。
除上述10個民族外,還有42個民族,也有待識別,確認後歸入中國民族行列。
三、設置長遠政策
中國現有56個民族,再加上這52個待確認民族,共計108個民族。眾多民族之間關係,十分重要,需要政策規範。政策取向有兩個:一是民族融合;二是永不融合。
按照自然規律,取向是民族融合。漢民族本身,就是眾多民族融合的結果。例如,漢族血統,多有蒙古人基因。元代民族歧視政策,每10戶派一名蒙古人監督管理,漢人結婚的初夜權屬於蒙古人。試想,有多少漢族女人,懷上蒙古人的孩子?歷史上北方各民族,雜居婚配,才形成今天的漢民族。同時,民族融合,也促進了文化、技術等各方面交流,因而推動了文明發展。所以,民族融合,是主要方向。
民族自治,也是一種取向。就是照顧各民族習俗,保證其人權。擴展開來,地方自治,給民眾以更多自由,當然更是理想的取向,又何止是少數民族呢?
對比民族政策效果,清朝管理新疆,是將其確定為省;比以後的「自治區」,效果更好。不會出現後來的「東突」,各種衝突。
民族政策的優惠,經濟補貼,考學加分,使本來應為漢族的人群,導向少數民族行列。這是不利於民族融合與發展的。
如此,民族政策應是:各民族一律平等,不得歧視。不能搞經濟補貼和政治優惠。
中國的民族,當然也不止108個,應通過識別,實事求是地確認。
附:56個民族之外的52個民族名單:
1、八甲人;
2、克木人;
3、菜族人;
4、億人;
5、格魯人;
6、顧羌人;
7、夏爾巴人;
8、茂族人;
9、莽人;
10、土生葡人;
11、艾努人;
12、穿青人;
13、革家人;
14、苦聰人;
15、摩梭人;
16、圖瓦人;
17、布里亞特人;
18、西家人;
19、羿人;
20、猶太人;
21、者來寨人;
22、內恕人;
23、畢蘇人;
24、拉基人;
25、高山族;
26、阿爾巴津人;
27、回輝人;
28、多浪人;
29、曼味人;
30、老緬人;
31、撣族人;
32、哈爾斯人;
33、木雅人;
34、爾蘇人;
35、昆格人;
36、阿克族;
37、臨高人;
38、俐米人;
39、布努人;
40、白馬人;
41、哥隆人;
42、羅布人;
43、東家人;
44、繞家人;
45、老品人;
46、帕赫甫人;
47、納木依人;
48、托茂人;
49、布標人;
50、洪扎人;
51、登人;
52、排角人;
丘北發現神秘僰人 曾為一個消失於幾百年前的古代民族
2015-01-28 04:01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僰人是先秦時期就在中國西南居住的一個古老民族。據史料記載,僰人首領因跟隨周武王伐紂有功,被封為「僰侯」,在今川南和滇東北地區建立了勢力強大的「僰侯國」。據《呂氏春秋?恃君覽》記載:「氐、羌、呼唐、離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筰之川,舟人、送龍、突人之鄉,多無君。」這是古籍中關於僰人的最早記載。從戰國歷經唐宋直至元明,史籍中都不乏僰人的記載。
DNA檢測的思辨
丘北縣境內的僰人後裔,自稱「鍋潑」、「僰族」,其他民族稱他們「海巴族」、「伯族」,1956年民族識別時,將其歸入彝族白彝支系。目前,丘北境內共有僰人1557戶6894人,主要分布在官寨、捨得、雙龍營、膩腳、樹皮等6個鄉(鎮)20個村民委員會的44個自然村,其中純僰人村寨19個,與其他民族雜居的僰人村寨25個。
學界一般認為,僰人即今日白族之先民。如元代李京《雲南志略》記載:「白人,有姓氏,漢武帝開僰道,通西南夷,今敘州屬縣是也。故中慶、威楚、大理、永昌皆僰人,今轉為白人矣。」
在考察中專家發現,在當地「僰」與「白」的發音是相同的,但村民不會說白族話,服飾也與現代白族大相徑庭。
此前,2003年6月雲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曾來到白泥塘,對村民進行人體DNA檢測,經過比對觀測,發現明顯帶有百越民族的特徵。
這一結論,似乎與僰人即今日白族之先民的觀點相悖。但是,關於古代僰人到底是今天哪個民族,在學界歷來有多種觀點並存。例如,歷史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黃現璠先生(1899—1982)研究認為:「僰即為濮,即越人,人們多叫為百濮、百越,唐朝前以俚獠著稱……」(黃現璠:《銅鼓及其花紋的新探索》,載1985年5月《廣西民族研究參考資料》第五輯)。另外,黃現璠先生在《中國通史綱要》《壯族通史》《廣西僮族簡史》《廣西寧明花山壁畫與岩洞葬》等多種撰著中,都明確肯定僰人即屬百越。
「祖先在崖子上,主公在崖洞中,老人在供桌上,朋友在酒桌上。」
這首流傳於丘北縣捨得鄉白泥塘村的民歌,村裡的男子幾乎都會唱。月光下,每當篝火燃起,這首原始古樸、蒼涼悲愴的民歌就會唱起,彷彿是在唱著隱秘在村寨里鮮為人知的秘密。此次與學者們踏訪白泥塘村,是因為之前有村民向考察者透露,他們不僅知道僰人,而且還在趕街的時候見過僰人,僰人的寨子就在大山深處。
僰人是先秦時期就在中國西南居住的一個古老民族。據史料記載,僰人首領因跟隨周武王伐紂有功,被封為「僰侯」,在今川南和滇東北地區建立了勢力強大的「僰侯國」。據《呂氏春秋?恃君覽》記載:「氐、羌、呼唐、離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筰之川,舟人、送龍、突人之鄉,多無君。」這是古籍中關於僰人的最早記載。從戰國歷經唐宋直至元明,史籍中都不乏僰人的記載。至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由於封建王朝的圍剿,僰人大規模減少,至明末清初或有隻言片語出現在文獻記載中,後從史籍中神秘消失。但是學界認為,一場戰爭應該不至於讓一個民族徹底消亡,僰人應有後裔存在。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們改名換姓,不敢承認自己是僰人;二是僰人散居於雲貴川毗連的大片地區,不敢再用「僰」的族名,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被其他民族同化。
懸空的隱秘「祖棺」
丘北僰人的葬式很特別,不將死者的屍體入棺行葬,不看墳地,不擇吉日,不築墳堆,不立墓碑,更沒有祖墳,而是取死者的「靈魂」,「入祖」進行洞穴葬。這一葬俗,一般是在死者行將咽氣的時候,由族長取一塊薄銅片迅速在死者臉部上方剪一幅寬約4厘米的半身側像,刻上眼鼻口,稱為「取靈」,所剪銅片俗稱「靈魂片」。為了保持死者與後代「血肉相連」「世代相傳」的關係,銅片上要蘸染孝子的指血,然後由孝子妥善保管,待到祭祖時交給族長「入祖」,實行洞穴葬。
考察中,雖然沒有發現「僰人懸棺」,卻發現了懸空的「祖棺」。祖棺由櫻桃樹或樺桃樹榦鑿製成筒狀,高約30厘米,直徑約40厘米。祖棺從砍樹取材到鑿製成形的整個過程,都要保持懸空。他們認為只有使祖棺懸空,不接觸大地和土壤,靈魂才能順利進入天堂。
村裡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祖棺,裡面裝著一些代表先祖靈魂的銅片,由家族中最有威望的族長負責管理。平時將祖棺隱藏在一個高而隱蔽的天然洞穴,這個地點只有族長一人知道,祭祖時取出供後人祭拜。祖棺被視為神聖之物,不許外人觀看和移動。他們認為,祖先的靈魂只有不被外人看見,不遭日晒雨淋,才能安寧。存放祖棺之前,崖穴內的土壤要全部掏擦乾淨,安放妥當後即把洞口封好,以免被外人發現。每次祭拜後,又變換新的地點秘密存放。
到達白泥塘村的第二天,經過鄉長溝通,村主任李加興終於同意讓考察團員參觀他家的祖棺。在一片石林里,他的兒子李自華和村民趙石才帶領我們來到一處隱蔽的懸崖邊。一眨眼,他們便像猿猴一樣攀爬了上去,在一個岩洞中取出祖棺。李加興說,他們老祖宗的葬俗就是懸棺,後來改成用小匣子裝靈魂片了。專家推測,當年僰人戰敗逃亡,不可能攜帶笨重的棺木同行,也不可能再繼續使用懸棺葬,何況丘北一帶又缺乏適合擺放懸棺的崖壁。於是,葬俗改變,出現了奇特的祖棺。這一葬俗源於何時,沒有文字記載。專家從棺內靈魂片氧化程度分析,約有500年左右,這與古代僰人懸棺葬終止的年代和丘北僰人洞穴葬形成的年代基本吻合。
「娃娃過江」與「清洗靈魂」
由於丘北僰人村寨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至今仍保留著很多古老的習俗、語言和服飾等民族傳統文化。當地人代代相傳,祖先是為了躲避戰亂才從「江外」渡江逃到丘北。為了紀念祖先渡江逃難的歷史,當地一直流傳一個風俗:小娃娃出生,都要放到水裡讓他們過一次「江」。
丘北僰人「清洗靈魂」的祭祀儀式也很獨特。祭祖日在每年農曆十月的第一個屬蛇日,一年一祭。也有經濟條件較差的家族兩年一祭,甚至三年一祭。祭祖之日,全家族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殺豬宰羊,在族長的帶領下帶著供品前往藏放祖棺的地點。族長從洞穴中取出祖棺,當眾清點棺內「靈魂片」的數目,如果數目增多,就證明族中有人私自「入祖」;如果減少,則說明有人「盜祖」。族人當眾查明原因後,由族長當場抽減或增補銅片,直到族人沒有異議,才用清酒「洗靈」(即清洗靈魂片),然後擺上供品祭獻。如果上次祭祖以來,家族中有符合「入祖」資格的死者(年滿60歲以上的死者才可入祖),就還要舉行入祖儀式,由族長將他們的「靈魂片」統一放入祖棺,並再次公布靈魂片的數目,供下次祭祖時核實。最後用新的白麻布包裹好靈魂片放入祖棺內,由族長獨自抱著祖棺選擇另外的洞穴秘密安放。
(朱法飛 文/作者為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西夏王國是党項民族在西北建立起來的一個神秘王國。西夏立國190年(1038~1227年),如果從夏州政權算起,党項政權歷時長達347年。西夏鼎盛時期,疆域包括今天的寧夏大部和甘肅、陝西、青海、新疆和內蒙古的部分地區。西夏前期與北宋、遼抗衡,後期與南宋、金成三足鼎立之勢,數百年兵連不解,最後被蒙古人所滅。党項到底與古老羌族是什麼關係?党項人是怎樣崛起的?一個「以武立國」雄霸西北數百年的帝國,為何會突然湮滅在蒙古鐵騎之下?當年元朝為宋、遼、金三朝修史,為何惟獨沒有為西夏修專史?西夏學這個僅有100年之久的獨立學科為何被稱為國際性「顯學」? 西夏文這種古老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字, 為何會逐漸消失,不再使用,成為一種「絕學」?
這些問題,都給已經消失了的古老的党項民族與西夏王國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作為一個党項後裔,我很想撩開這層面紗,探究先祖們所創造的党項羌文明與留下的歷史之謎。
一、党項羌文明的起源與發展
党項是西羌的一支,所以也稱「党項羌」。
羌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東方大族。有關羌族的記載,最早見於甲骨文,距今已經三千多年。羌族人最早在黃河上游和渭水上游繁衍生息,後來向東西遷徙,與周圍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漸形成了新的族群。向東遷移者,形成了炎帝族和黃帝族。炎、黃二帝是兄弟,黃帝姓姬,炎帝姓姜。在甲骨文中,羌從羊從人,姜從羊從女,兩字相通。向西南遷移者,後來形成了吐蕃、蘇毗、羊同及域外諸羌。留在羌族發祥地的,形成了西羌。
中國有文字的歷史是五千多年,殷商時古羌人創製了古羌文,把古羌文字刻於骨片上,就是後來的甲骨文。
羌人曾經先後建立過夏羌王朝、商羌王朝、羌周王朝、秦羌帝國、大夏羌國等王朝。羌人部落聯盟總首領夏禹治水,疏通九河,消除水患,使得族民安居樂業,贏得了民眾的擁護。後來,夏禹將帝位傳給兒子夏啟,夏啟建立了夏羌王朝,建都城於陽城(今河南登封縣告城鎮)。夏羌王朝歷政近五百年,末帝夏桀時朝政腐敗,百姓怨聲載道,各地奴隸不斷起義。
後來,夏朝滅亡,商朝建立。商是夏朝的諸侯國,所以國號為商。商朝只是王者更替,其族民仍以羌人為多,王者也都是羌人。所以說,商朝是夏朝的延續。
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建都於鎬京(陝西西安)。周是古羌諸侯國,在今陝西武功。公元前1066年,周文王過世後的第四年,周武王開始伐紂滅商。周武王在姜子牙(也是羌人)的輔政下,發西羌兵車三百乘,士卒四萬餘人,虎賁(衝鋒兵)三千人。商紂王腐化,兵士紛紛倒戈,引領羌兵滅了商。在四川松潘金蓬山上,留有羌人伐商詩一首:「豪健當能攝眾羌,稱戈牧野助周王。夕年雄略今安在?墓木蒼蒼照夕陽。」
到了公元前256年,秦滅東周。秦滅六國後,建立了一統天下的秦羌帝國。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時,羌人分布在臨洮長城以外。
漢朝初建時,無力對匈奴實行反擊。匈奴為切斷漢朝通向西域的道路,並從東西夾擊關中,力圖南下連結羌人酋豪。而漢王朝則將隔絕匈奴與羌人聯繫,作為一項重要的防禦措施。東漢時,朝廷對羌人一方面實行鎮壓政策,一方面強迫遷徙,目的是為了分散羌人的力量。這一時期,東西羌和白馬羌的起義前後達50多次,其中較大規模的有5次。
三國時,魏、蜀、吳各自為了擴充地盤和勢力,加強了對西羌的控制。處於三國交界地域的強悍善戰的羌人,一時成為三國統治者爭奪和利用的對象。羌人不堪壓迫剝削,奮起反抗,先後有5次大的起義,前後持續10O多年。
除此之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羌人還建立過至少有15個羌方邦國,比如:蜀國、義渠國、大成國、宕昌國、吐谷渾國、唐旄國、蘇毗國、羊同國、東女國、大秦國、虎國、氂牛國、青衣羌國、白馬國、冉駹羌國等等;歷史上還先後有27個羌方邦國的帝王,比如:炎帝、黃帝、夏禹、周武王、姜子牙、勾踐、秦昭王、秦始皇、賓就(東女國最後一個女王)李元昊等等。
羌族以白石為圖騰,這與廣泛流傳於羌族中的《羌戈大戰》史詩有關。《羌戈大戰》是一部描述羌族歷史的英雄敘事史詩。史詩以神奇的色彩、高昂的格調描述了白石神幫助羌人戰勝戈基人的始末。羌族傳統民居建築上擺置的白石,實際是白石圖騰崇拜的一種遺迹。羌人信仰喇嘛教。在羌族地區,羌人原有的宗教領袖――巫師「釋比」(西夏時期叫「廝亂」)與喇嘛並存,釋比和喇嘛同為羌族宗教信仰活動中的重要人物。
關於釋比的由來,說法較多。遠古時期,人們對複雜的自然災害以及生老病死的現象很疑惑,認為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主宰一切,人們只有用祭祀方式,乞求神祗降福。這樣,就產生了自詡可上通天神、下達人意的巫師「釋比」,漢語叫端公。「釋比」是党項羌文明的傳承者,所以在羌人中地位很高。釋比戲常演的劇目有《羌戈大戰》、《木吉珠與斗安珠》、《赤吉格補》、《斗旱魃》等。
《釋比圖經》是羌族一部無文字的圖經畫卷,曾塵封數百年後,建國時才被發現。它是羌族釋比留傳下來的「圖畫經典」,被羌族人譽為 「聖書」。《釋比圖經》是羌族歷史文化的積澱與結晶,是羌族釋比百科全書式的原始經典,有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它融人、獸、鳥、花草、廟宇等為一體,以看圖誦經的方式將羌族宗教中所有經典、知識展開詮釋。由於釋比是羌族宗教文化的唯一傳承人,而《釋比圖經》是一本無文字說明的古羌文化典籍,所以除釋比外,一般人難以看懂識別,更不會外傳。據專家考察,《釋比圖經》僅僅流傳於四川岷江上游的羌族聚居區,在相鄰的嘉絨藏區沒有發現此類畫卷。
嘉絨藏族是藏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邛崍山以西的大小金川河流域和大渡河沿岸,在邛崍山以東的理縣、汶川和夾金山東南等地也有分布,約有40萬人。嘉絨藏族是唐代西山諸羌部落,在吐蕃東進時形成,其主要族源就是羌人。嘉絨藏族源於羌人,這在學術界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嘉絨藏族的先民是羌人,後來與吐蕃融合後才逐漸形成今天的嘉絨藏族。
現在,羌族聚居比較集中的地方,在四川省的岷江上游和涪江流域,即汶川、理縣、茂縣、黑水、松潘、北川、平武等縣。另外貴州、甘肅等省也有少數羌族。古老的羌族大量融合在漢族、藏族、彝族、蒙古、朝鮮、納西、哈尼等民族中去了。著名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經說:中國羌族人口實際50多萬,自認為羌族後裔的500多萬。
二、西夏王國悄然崛起
党項羌人在相對貧瘠的西北地區是如何崛起的,並且使得宋遼兩個大國膽戰心驚、焦頭爛額?西夏先後與宋遼、宋金鼎足而立,並且如何逐漸創造出輝煌的西夏文明?
南北朝時期,党項生活在黃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帶。《隋書·党項傳》記載:党項「每姓別為部落,大者五千餘騎,小者千餘騎」,「俗尚武力,無法令,各為生業,有戰陣則相屯聚,無徭賦,不相往來。牧養氂牛、羊、獵以供食,不知稼牆」。也就是說,早期的党項人不事農業,衣、食、住皆仰賴畜牧。
隋開皇四年,有千餘家党項羌人歸屬隋朝。次年,党項首領拓跋寧叢等請求內附,隋朝授拓跋寧叢為大將軍。
唐朝,党項羌中著名的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等八個部落,此外還有黑党項、雪山党項等部落。其中拓拔部落最為強大。拓跋赤辭投降唐朝,被賜姓李,封為平西公。唐朝中葉,「安史之亂」之後,由於發生了吐蕃、党項、吐谷渾等族聯合對唐的進攻,唐採納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建議,把散居在靈、鹽和慶州一帶的党項羌部落遷到了銀州(今陝西米脂縣)以北、夏州(今陝西橫山縣)以東地區。遷居在慶州一帶的党項羌部落叫做東山部落;遷居在夏州一帶的党項羌部落叫做平夏部落。唐朝末年,平夏部首領拓跋思恭參與鎮壓黃巢起義有功,唐朝以拓跋思恭為夏州節度使,封爵夏國公,再賜李姓。
夏州在今天的內蒙與陝西交界處的白城子,即匈奴人赫連勃勃建立的萬統城。赫連勃勃出生在匈奴鐵弗部落,在群雄混戰的十六國時期,他稱天王大單六年之後,驅使15萬民眾修建了都城。城牆全部用「蒸土法」築成,所以十分堅固。六年後,都城建成,取名「統萬城」,意思是「統一天下,居臨萬郡」。但是九年後,「統萬城」便落在了党項羌人拓跋濤的手裡。到了唐朝,朝廷正式將之賜給了拓跋思恭,封之為夏州節度使。到了宋朝(公元994年),朝廷惟恐党項人「居城自雄」,下詔毀了「統萬城」,將20萬党項人遷到綏、銀等州,也就是現在的橫山、米脂、綏德一帶。從此,党項族便居於銀、夏、綏、宥、靜五州(一說是四州,沒有靜州)。至此,擁有近600年歷史的「統萬城」漸漸沉寂在毛烏素沙漠之中。
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發生了党項貴族內部爭奪權位的鬥爭。太平興國七年,定難節度使李繼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獻夏、綏、銀、宥、靜五州之地。宋封繼捧為彰德軍節度使,留居京城,党項族內部由此引起了急劇的分裂。繼捧之弟李繼遷採納部下張浦的建議,謊稱奶媽去世,要出城送葬,將兵器藏入棺木之中,率領貴族親信逃入夏州東北300里的地斤澤,出示拓跋思恭遺像,號召當地党項歸順自己,由此抗宋自立。李繼遷佔據有利地形,以橫山為依託,以「秦直道」為向南攻宋的路線,東與遼國聯合,轉戰二十多載,奪取了靈州,為兒子李德明和孫子李元昊建立大夏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秦直道」 是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游牧文明相互衝突對決的產物,在李繼遷進攻北宋的戰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為了北擊匈奴,維護中央集權,特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軍隊和數十萬民夫修建了「秦直道」。「秦直道」南起秦雲陽(今陝西淳化)甘泉山,北至秦九原縣(今內蒙包頭西),據《史記》記載,其全長「千八百里」(約合今天的1400多華里)。
党項割據政權經李繼遷之子李德明一代的休養生息,已經具備了立國的基礎。到了李德明之子李元昊時期,也就是1038年,李元昊終於打出大夏的國號,獨立建國。李元昊的建國措施是:建立完整的政治制度、大力發展經濟與文化教育事業、改革軍事制度。這些措施,使得西夏後來真正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國家。
宋朝是西夏的頭號敵人,遼朝是二號敵人。李元昊先拿戰爭意志薄弱的宋朝開刀,歷經三川口、好水川、麟府豐、定川寨四大戰役,除麟府豐一戰失利外,其餘的都獲得了勝利。宋朝無奈之下,與李元昊議和,承認了西夏的獨立地位。
宋朝在這場戰爭中暴露出了巨大的問題,不僅僅是缺乏戰爭意志、缺少戰略思維的問題,而是涉及整個國家運行體制的問題。宋夏戰爭暴露出來的問題,正是激起慶曆革新以至王安石變法的重要原因。
西夏立國後,與宋、遼形成中國第二次「三國鼎立」。(第一次三國鼎立:魏、蜀、吳三國)。大夏國疆域包括今甘肅大部、寧夏全部、陝西北部和青海、內蒙的部分地區,共統轄32州。其疆域方圓數千里,東盡黃河,西至玉門,南界蕭關,北控大漠,幅員遼闊。
元昊建國標誌著党項社會已經進入封建化。西夏王國從景宗元昊,到末主李睍共傳十帝,歷時190年,於公元1227年為蒙古所滅。党項人在抵禦外族的戰爭中異常頑強兇猛,曾多次打敗遼、宋、金軍隊,即使蒙古鐵騎6次攻打(其中成吉思汗親征就有4次),也未竟全功,成吉思汗最後死於攻取西夏途中,留下了著名的「秘不發喪」遺言。
西夏能夠崛起,一方面是党項人用戰爭方式爭取自由的結果;另一方面,宋朝缺乏漢唐經營邊疆的興趣與能力,儘管國力遠強於西夏,但綏靖妥協國策,使得西夏立國成為可能。
党項是游牧民族,幾百年的經略,侵佔了宋的大片土地,以及靈州、興慶、涼州、瓜州等河西走廊肥沃土地,開始種植蔬菜,水果和糧食。党項人在廣闊的農田裡耕作,學習農耕文明,促進了西夏經濟的發展。並且長期與漢人雜居,農業技術也達到很高水平。史書曰:「耕稼之事,略與漢同」。也就是說,西夏逐漸成為一個半牧半農的強大王國。
西夏開始並沒有瓷器,主要靠掠奪宋人來獲得,後來党項人學會了制瓷技術。西夏毅宗時期開始興建瓷窯,生產自己的瓷器,發展制瓷業。西夏的制瓷中心位於"塞上江南"銀川平原。其瓷器既吸收中原地區的優點,也有本民族的特點,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西夏瓷器。西夏瓷器曾經遠銷到國外。
乾順、仁孝時期,西夏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農業,商業,手工業十分發達,西夏的冶煉、採鹽製鹽、磚瓦、陶瓷、紡織、造紙、印刷、釀造、金銀木器製作等手工業具有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也少有戰爭發生,所以史稱「乾仁盛世」。
西夏立國時,李元昊就命野利仁榮發明了西夏文字,一共十二卷,六千個單字,向全國頒行,尊為國書。這是西夏文明脫離華夏文明主體獨立發展的關鍵性事件。換句話說,西夏文明自此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藏傳佛教東傳西夏後,党項人開始創造獨有的佛教藝術文化。党項人還將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入莫高窟中,使其更加增添了幾分光輝。從景宗到仁宗,西夏皇帝多次下令整修莫高窟,使得莫高窟既有中原文明,還有一些畏兀兒、吐魯番風格。西夏將自己強悍的民族精神和別具一格的文化同時融進了這座世界佛教寶庫。
三、西夏王國湮滅之謎
西夏王國湮滅的大致過程:
1205年,蒙古鐵木真在消滅乃蠻部後,統率騎兵向西夏進軍,追擊亦剌哈桑昆。3月,蒙古軍攻破西夏力吉里寨。4月,蒙古軍在夏落思城大掠人口、牲畜而回。蒙古軍撤退,西夏度過了一次危機,純祐皇帝把都城興慶府改名為中興府。
1206年,鐵木真在蒙古斡難河畔建國,稱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開始大規模地對外侵掠擴張。而在這一年,西夏國內也發生了篡奪皇權的政變。鎮夷郡王安全在羅太后支持下,廢桓宗純祐,自立為帝(襄宗)。
1207年秋,蒙古再次發兵侵掠西夏,攻下兀剌海城,四齣擄掠。夏襄宗調集右廂諸路兵抵抗。蒙古兵在西夏攻掠5個月,於1208年2月退軍。
1209年三月,成吉思汗自兀剌海攻入夏境。夏襄宗派皇子承禎為主帥,大都督府令公高逸為副,領兵五萬抵抗。夏兵大敗,高逸被俘,不屈被殺。四月,蒙古兵再攻兀剌海城,西夏守將出降。七月,蒙古進攻克夷門。夏襄宗派嵬名令公領兵五萬抗敵。兩軍相持兩月。九月,蒙古設伏誘戰,夏兵戰敗,蒙古攻破克夷門,進圍夏都中興府。中興府被圍,襄宗親督將士登城守御,蒙古兵不能攻破。正值大雨,河水暴漲。蒙軍引河水灌入都城,城中居民淹死無數。襄宗向金朝求援兵,金拒不出兵。12月,河堤潰決,城牆即將塌陷,襄宗將公主獻給成吉思汗求和,蒙古人這才退兵。
1211年,西夏再次發生了皇位更迭的事變。皇室齊王遵頊廢襄宗安全,繼立為帝(神宗)。八月,安全死。蒙古圍中興府,金朝拒不出兵,金、夏關係開始破裂。遵頊即位後,面對著蒙、金兩大勢力,由前朝的附金抗蒙轉變為附蒙攻金了。
1217年正月,西夏應蒙古的徵調,派兵三萬隨蒙古兵攻金,大敗於寧州。蒙古西侵花剌子模,再次向西夏徵兵。西夏不堪蒙古的頻繁徵調,拒絕出兵。蒙古發兵渡河攻打西夏,12月,圍中興府。蒙古突然來攻,神宗遵頊驚惶逃到西涼,留下太子德任堅守中興府。德任領兵堅守。遵頊送來降書,蒙古兵退後,遵頊才又返回都城。
1223年,蒙古木華黎在山西聞喜病死。子孛魯繼續領兵。成吉思汗指令孛魯準備滅夏。夏神宗附蒙侵金的國策徹底失敗,眼看無法統治下去了,在上下反對聲中,不得不宣告退位,傳帝位給次子德旺(獻宗),自稱「上皇」。
1224年,蒙古軍從東面進攻夏境,直抵銀州。9月,蒙古兵攻破銀州,夏兵數萬人戰死,夏將塔海兵敗被俘。
1225年,成吉思汗自西域回到漠北,見夏國不屈,秋天再出兵征夏。1226年春,成吉思汗親領大兵自北路侵入夏境。2月,攻破黑水、兀剌海等城。蒙古大將阿答赤率軍與畏兀兒亦都護配合,進軍沙州,先派遣忽都鐵穆爾與昔里鈐部前往招撫。夏守將籍辣思義偽降,設伏襲擊,阿答赤幾乎被擒。蒙軍受挫,全力攻城。籍辣思義堅持拒守。蒙古軍在夜間挖地穴攻城,籍辣思義在地穴中放火,蒙兵多死。蒙古軍經過月余的強攻,才攻下了沙州。5月,蒙古軍進侵肅州,夏軍堅守不降。城破,夏國軍民都被蒙軍屠殺。蒙古軍進圍甘州,派使者招降夏甘州守將曲也怯律。夏國副將阿綽等36人殺蒙古使者及曲也怯律一家,率城中軍民并力抵抗。甘州城破,阿綽等戰敗犧牲。7月,蒙古軍攻西涼府,夏守臣戰敗投降。蒙古兵長驅深入,夏國連失城邑。
1226年5月,64歲的上皇神宗病死。7月,獻宗也驚憂而死,年僅46歲。獻宗侄李睍被擁立繼位。
成吉思汗自西涼府繼續進兵,穿越沙漠,至黃河九渡,取應理等縣。11月,成吉思汗親率大軍圍靈州,夏帝李睍派遣老將嵬名令公來援。成吉思汗渡黃河,指揮蒙軍進攻。嵬名令公率夏兵迎戰。西夏將士英勇抵抗,最後慘敗,靈州被蒙古攻佔。
1227年春,成吉思汗留兵攻中興府,自己率師渡河,攻積石州,進入金境。2月,破臨洮府。3月,破洮、河、西寧三州。
中興府被圍半年,城中糧盡,軍民患病者眾。6月間,又發生地震,宮室都被破壞。夏國糧盡援絕,走投無路了。末帝李睍向蒙古請降,要求寬限一月獻城。7月,成吉思汗在軍中病死。李睍出降,被蒙古軍殺死。蒙古軍入中興府屠城,西夏抗蒙軍民遭到殺掠滅絕。
探究西夏亡國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條:外因是蒙古不斷強大和戰爭擴張,兵強將良。內因是其滅亡的主要的原因:一是憂患意識嚴重缺失。西夏在受到蒙古大軍的第一次打擊之前,沒有充分的戰爭準備,社會承平已久,上層儒風流習,將帥人才匱乏,軍隊戒備鬆懈,兵不習戰,軍事素質下降。二是腐敗內訌。西夏社會晚期朝廷腐敗,內部矛盾的激化。從蒙夏戰爭爆發至夏國滅亡的22年時間裡,西夏先後更換了5位皇帝(安全陰謀篡位、遵頊宮廷政變、德旺受禪即位、末主非子承襲,都是非正常權力轉移)。三是國策失誤。安全、遵頊兩代對金的長期戰爭,極大地削弱了西夏的國力。後期附蒙攻金,不僅失去了外援和潛在的同盟,陷入孤立的境地,而且嚴重消耗了財力、軍力,最終飲恨亡國。夏金戰爭削弱了雙方的實力,讓蒙古坐收漁人之利。四是戰略失誤。軍事戰略上以城為營,分散兵力,閉關自守,不能互救,失去了戰爭主動權,給蒙古以各個擊破的機會。從歷史經驗來看,蒙古騎兵善於平地野戰,而不擅長攻城,對付蒙古採取守城戰術是正確的,但是不應該消極防守,更不應該每城必守、分散兵力,蒙古人造成個個擊破之機。
西夏滅亡後,元朝在為前朝所修的專史中,有宋、遼、金諸史,唯獨沒有西夏專史。其中原因估計有以下兩點:蒙古滅西夏時,將其文書檔案全部化為灰燼,致使元人修史時無資料可尋;另一方面,由於西夏為党項族所建,被封建史學家視為異端而不予列入「正史」之列,從而使其成為「絲綢之路」上的神秘王國。
清乾隆、嘉慶以後,修史之風大盛。不少學者認識到西夏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他們在史料極為缺乏的情況下,陸續撰寫了一批有關西夏的史書,如:張鑒的《西夏紀事本末》、吳廣成的《西夏書事》、陳昆的《西夏事略》、周春的《西夏書》,以及民國初年戴錫章的《西夏紀》等。然而,其資料大多來自漢文典籍,對西夏文資料的引用鳳毛麟角。而且這些史書多為編年體,比較簡略。
從20世紀初開始,隨著西夏文獻的不斷發現,西夏研究受到越來越多的中外學者的關注和重視,西夏研究逐漸成為世界性學科。特別是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西夏研究步入繁榮發展時期,學者們發表的西夏學論文和出版的西夏學專著,數以千計。其中最重要的收穫是編寫出版了《党項西夏資料彙編》和《夏漢字典》,還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九五」重點項目的《西夏通史》。
西夏文作為今天已經不再使用的一種古代少數民族語言, 由於它難識難認, 很少有人能窺其全貌 , 更不用說掌握運用了 , 所以被稱為「絕學」。
四、党項後裔今在何處
西夏亡國以後,其國民慘遭蒙古屠戮,所剩無幾,劫後餘生的党項人四處逃亡。西夏遺民少數留在原地,分別融入漢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中;有的移居內地,融入漢族;有的逃到藏區,成為木雅人,融入了藏族;有的逃往中亞,與當地民族融合。
概括起來,西夏後裔有五種去向:
一是流落中原,漢化。部分党項後裔流亡到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四川、西藏等地區,融進了漢民族。跟隨蒙古軍南征,也是党項人移居內地的一個主要途徑。在北京的居庸關、河北的保定地區也發現有西夏文碑,說明部分党項後裔進入漢族地區並逐漸漢化。陝西、甘肅一帶的李姓、劉姓、雷姓、黨姓、和姓等,許多都是党項後裔。陝北無定河流經的米脂縣殿市鄉有個村落叫『李繼遷寨』,相傳李繼遷和李自成都出生在那裡。米脂西邊的橫山縣有個黨岔鄉,石峁村的龍泉寨山上有六座古堡,依無定河而建,就是西夏時期著名的『永樂城』。河北保定有一個党項後裔張侯家族。還有一部分党項人生活在今天的河南泌陽、濮陽、南陽、信陽、方城等地。僅濮陽,據說党項後裔就有三四千人。他們不僅有族譜,還有碑文。楊氏家族分布在濮陽城東楊柳屯鄉的十幾個村莊。安徽也有三支党項後裔。一支是那木翰家族,後改姓王。另一支是昂吉兒家族。再一個是余氏家族,主要生活在合肥和安慶等地,已經繁衍了二十八代。雲南的党項人是西夏國相斡道沖的後裔。雲南發現的《朵氏宗譜》中記載,朵兒赤就是他們的始祖。西夏滅亡前夕,成吉思汗進攻涼州時,斡道沖的兒子斡扎簀擔任涼州守將,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為保全城中百姓的性命無奈出城投降,後被任用為元朝中興路管民官。他的兒子朵兒赤十分聰明,被忽必烈看中,任用為雲南廉訪使,之後就一直留守在雲南。這一支党項後裔至今天已經傳承了二十五代,分布在大理、麗江、玉溪、箇舊等地方。
二是逃回西南故地,或保持羌人習俗,或藏化。部分党項人早先就生活在西南地區,西夏滅亡後,部分党項人逃回了故地,丹巴「美人谷」嘉絨藏族裡就有党項羌人。四川龍門山一帶羌人,其中一部分是西夏滅亡後回遷而去的,他們至今還保持著羌人的生活習性。如今,那裡的木雅人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和習俗,他們的語言被稱作「木雅語」或「道孚語」,與古代的党項族語——即西夏語在發音和基本辭彙上比較接近。而更有意思的是,「道孚」就是古音「大夏」,說明部分党項族人在西夏亡國後與藏民族融合,逐漸藏化了。還有一部分留在了後藏的昂仁。他們之所以留在後藏,這與薩迦教派有很大關係。昂仁是薩迦教派的一個重要據點,西夏時党項王室貴族與薩迦教派關係密切。昂仁水草豐美,是一個世外桃源,對於逃亡的党項人來說,那裡就是他們的天堂。
三是戰敗被俘,蒙化。部分党項人被俘虜,成為蒙古人的一部分。經調查考證,西夏國曾在鄂爾多斯高原駐紮軍民,西夏滅亡後,這一地區被蒙古軍佔領,居住於此的原西夏國民仍被稱作「木納」即「彌葯」。蒙古史書上記載,忽必烈俘獲的唐兀惕百姓分與也遂合敦,『唐兀惕』指的就是党項人。這部分人居住在鄂爾多斯一帶,後來與蒙古人融為一體。『唐兀惕』氏族後來改姓唐,還有一部分改姓王、馬姓。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的蒙古人中,有四分之一是唐古特人,也就是党項人,他們分為上唐古特、下唐古特、黃河畔唐古特和布熱沁唐古特。
四是留在原地,回化。一部分倖存下來的党項人並沒有離開西夏故地,而是在興慶府、靈州、河西走廊以及鄂爾多斯一帶,隱姓埋名生存了下來,信奉了伊斯蘭教,逐步回化。
五是逃到域外,成為「夏爾巴」。一部分党項族人經過西藏逃到尼泊爾國。尼泊爾國內夏爾巴人中就有西夏先民和西夏滅亡後遁入尼泊爾的西夏後裔。他們經過藏北、拉薩兩條線路進入後藏的薩迦地區後,翻越了喜馬拉雅山,到達了中尼邊境。「夏爾巴」,藏語的意思就是『東方人』,指的就是党項人。此外,還有一部分党項人移居到了中亞地區。
瑪雅人啊
因為在熱帶,不必要烤火,所以最終也沒有點開冶鐵技術;晚上熱得睡不著於是精通星象,這不,古觀象台。
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開山鑿石的,好在尤卡坦半島都是石灰岩,還不像花崗岩玄武岩那麼難開。
人口過剩,糧食不夠,降低人口,就靠踢球,誰輸殺誰,滅掉一部分。這就是他們球場上的進球環
崇拜羽蛇,求雨嗎?
海邊金字塔,美的凄絕
鬼洞族!
鬼洞族主要是精絕古城的主要國民,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以及自己的軍隊。
精絕古城在漢書·西域傳中,稱古城為精絕國。「精絕國,王治精絕城,戶480,口3360,勝兵500人。精絕都尉,左右將,譯長各一人。」
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里記載:東入沙磧,行二百餘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澤中。澤地熱濕,難以履涉,蘆草荒基,無復途徑,唯趣城路僅得通過,故往來者莫不由此城焉。」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產生了巨大影響但連名字也沒有留下的小人物?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黑吃黑事件?
※歷史上有哪位人物讓你覺得遺憾?
※歷史上有哪些人因為做了巨大的好事卻遭到了嚴重的詆毀?
※歷史上有哪些智商逆天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