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到底有什麼功勞,能位居廉頗之上?

和氏璧事件,藺相如耍詭計,騙了秦王,秦王得了口實,連續發兵攻打趙國,趙國損失慘重。澠池會,藺相如雖然佔了一時口舌之利,但仍然是有勇無謀的表現,幸虧廉頗帶兵駐紮邊境,秦國才不幹輕舉妄動。

所以成敗最終還是取決于軍事,藺相如耍耍嘴皮子對趙國毫無幫助。
藺相如除了這兩次胡鬧的之外,對趙國也沒有別的功勞。相反廉頗才是真正的功臣。
我覺得趙王是不是非常昏庸,不能任人唯賢,才讓藺相如位居廉頗之上。


雖然我是個中學語文老師,但恰巧曾在教學之餘研究過這段歷史,寫了一篇小論文,梳理趙國從趙武靈王改革到滅國的外交歷程。這篇文章以前投期刊被退稿,沒想到一天就過千贊。這次大家這麼看得起,誠惶誠恐。突然很有信心了。

要理解廉頗、藺相如、趙惠文王之間的關係需跳出文本中所寫的幾件事,還需考慮秦趙兩國的國力,考慮趙國與秦國、趙國與山東各國的關係,考慮年幼的趙惠文王與「國際」名將廉頗之間的關係。
按慣例先說結論:藺相如的上位連跳不僅僅因為外交上的貢獻,更因為踏准了趙國外交路線轉變的軌道。廉頗負荊請罪不純粹是佩服藺相如的人格。趙惠文王雖史料較少,但他不是個昏庸之主,他領導下的趙國是繼趙武靈王后最強盛的趙國。
《廉藺傳》實為廉頗、藺相如、趙奢、李牧四人合傳,司馬遷的真正目的是想藉此來表現趙國在戰國中後期外交策略的演變,為《趙世家》作補充。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將相和」,再參考其他史料,我們能發現,廉頗對藺相如的排擠不光是個人地位或性格問題,而是兩種外交路線的較量。在他們背後,趙王則在暗中調和鼎鼐,儘力維持國家的平衡發展。

一、趙國的地緣政治和改革前的國力

我國中學語文課本中,除《廉藺傳》外,還有《觸龍說趙太后》、《信陵君竊符救趙》涉及到秦趙兩國,給人一種秦國是趙國的頭號大敵、趙秦不兩立的錯覺。其實秦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趙國既不是最強的對手,也不是被侵略最多的,更不是頭號目標,相反追述淵源的話,秦人和趙人是同一祖先的後代。《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氏之先,與秦共祖」。商紂王的臣子蜚廉有兩個兒子,其一名惡來,武王伐紂之時,被周武王處死,他的後代成為秦人的祖先。惡來的弟弟叫季勝,他就是趙人的祖先。秦人世代在西方為周王養馬,而趙家則世代為周王御馬。

三家分晉後,趙國地處太行山附近。在戰國七雄中,無論從疆土、人口、實力上來看都不是最強大的。雖然蘇秦合縱六國時當著趙肅侯的面誇讚趙國「當今之時,山東之建國莫強於趙。趙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數年。西有常山,南有河漳,東有清河,北有燕國。燕固弱國,不足畏也。秦之所害於天下者莫如趙」,但對比蘇秦對其餘六國國情的分析,就能知道趙國在當時只比燕、韓兩國稍強,與齊、魏、楚的差距很大:

(栗應該是粟,感謝知友指正)

(栗應該是粟,感謝知友指正)

(栗應該是粟,感謝知友指正)

以上數據也散見於《戰國策》,明代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里原封不動的照抄,但數據本身的真實性很可疑。史學家范文瀾先生以5人出兵1人計,認為戰國軍隊總數約400萬,「七國人口總數約計當在二千萬左右」(《中國通文》,第一冊,第19頁)。另蘇州大學歷史系減知非老師估算「各類人口相加,戰國實有人口應在2542萬左右」(《安徽史學》1995年第4期),。楊寬先生所著《戰國史》認為這些數據和言語實為後人偽托。的確,難以想像初出茅廬窮的叮噹響的蘇秦是如何獲得各國的戰略情報,不過即使是他的「想當然」也能從側面看出趙國在公元前333年的國力只是中游水平。對這點,趙武靈王很有自知之明。

他對趙國國情的分析是,地理上「東有河、薄洛之水,與齊、中山同之,東有燕、東胡之境,而西有樓煩、秦、韓之邊」,周邊鄰國「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邊」,幾乎是四面環敵,無險可守,而且當時「無騎射之備」,連防守都力不從心。

當時趙國的首要敵人還不是西面的秦國,而是南面的魏國。趙、魏兩國的先人趙衰和魏犨是追隨晉文公流亡的六個家臣之一,世代都是晉國重臣。三家分晉後打打合合多次,各有勝負。但自從公元前414年魏文侯任李悝為相主持變法後,國力增強,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再加上以吳起為將,改革軍隊,創立了「武卒制」,在軍事上也壓過了齊楚等大國,還能時不時的攻打改革前的秦國。從公元前414年李悝變法到公元前325年趙武靈王即位,趙、魏之間交戰13次,趙國2勝7負4平。不僅如此,當時的趙國除了受困於秦、齊、魏,連小國中山國也敢仗著齊國的撐腰屢屢犯境,於是改革圖存就迫在眉睫。


二、趙武靈王時期:自強圖存

趙武靈王是趙國歷史上名氣最大的領導人,在他的手裡趙國終於邁上強國之路。他即位的第一年就遭到魏、齊兩國的入侵,連敗兩陣之後做了一系列外交努力,聯合韓國和燕國。公元前322年趙韓會盟,一年之後又娶韓國公主為夫人。之所以聯合韓國,一是因為韓國和趙國一樣飽受秦、魏蹂躪,渴望弱弱聯合以圖存;二是韓國的軍工業非常發達,尤其是弓弩。蘇秦說:「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產的弓弩能射六百步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這對日後的胡服騎射改革非常重要。

燕國是趙國的後背,關係處的好是後援,處的不好是隱患,並且有共同的敵人齊國。當年蘇秦遊說燕文侯時就說,燕國受到趙國的威脅要大於秦國的,所以要聯合齊國來保全燕國。公元前318年,燕王噲腦子一熱讓國於相國子之,結果引發內亂,齊國乘亂入侵,燕王噲、太子平和子之皆死與非命,幾乎亡國。後來即位的燕昭王就是趙武靈王送回去並幫助他登基的,對趙國自是感恩戴德,他在位的33年也是燕趙聯盟最牢固的時期。(燕昭王的名稱有爭議,說平說職的都有。從考古發現看,名為職的可能性更高)

在國際上有了盟友之後,趙武靈王開始著手改革。這次改革從某些意義上說是被逼到絕境後的奮起,因為當時的秦國已完成商鞅變法,並一舉打敗了強大的魏國。從公元前419年到公元前330年,秦魏兩國一直在爭奪河西之地,魏國在吳起率領下保持著對秦國的優勢。雙方有兩次密集交戰,第一次在吳起逃往楚國後。公元前364年,秦國一仗打得魏國遷都,其後秦孝公即位任用商鞅開始改革。第二次在公元前341年龐涓被齊國射殺之後,改革成功的商鞅再次大規模出兵。前後兩代國君用了30年時間,最終奪取了包括函谷關在內的河西天險,從此本土再無威脅,而魏國則就此退出強國行列。擊敗魏國以後,秦國轉手攻擊趙國,從公元前328年到前313年,秦國五次入侵併取得五連勝。要不是之後秦惠王和秦武王接連逝世,趙武靈王幾乎沒有時間進行改革。

胡服騎射的具體內容和實施過程在此不贅述,改革幾乎是一瞬間完成的,胡服之後一年,武靈王選擇了中山國來練兵。從武靈王20年到28年,連續七次對中山國用兵並獲得全勝,大大開拓了北方疆域。最終在惠文王2年徹底滅了中山國,解決了北方一個隱患。如果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趙武靈王時期的內政外交就是:聯韓燕、抗秦、改革、北擴。


三、趙惠文王時期:雙線操作

惠文王執政的三十三年是趙國最強的階段,也是廉頗、藺相如活躍的時期。這一時期隨著幾位響噹噹的人物的相繼登上舞台,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樂毅 外交策略:聯秦、燕,伐齊

樂毅是魏國名將樂羊後代,樂羊被魏文侯封在中山國靈壽,中山被趙滅後,樂毅因有賢才,好兵法,而被趙國器重。沙丘之亂以後,樂毅離趙而仕魏,燕昭王招賢后投奔燕國,被任命為亞卿。他建議燕昭王聯絡趙、楚、魏等國共同對付強齊,遂被派往諸國行合縱之事。當時的齊國在齊湣王指揮下四處出擊,把四周打了個遍,國土增廣千里,同時也把各國得罪了個遍。樂毅以燕國大將軍身份來到趙國遊說合縱伐齊,趙惠文王授予樂毅相國印。樂毅身兼兩國最高職位,風頭直追前輩蘇秦,在他執政期間趙、燕關係越發的緊密。趙惠文王十四年,樂毅統率趙、秦、韓、魏、燕五國之兵伐齊,攻取了靈丘。獲勝後燕昭王親自跑到趙國來見趙王。於是趙惠文王十五年,五國聯軍再一次攻齊,這一仗,樂毅創造了連下齊國70餘城的輝煌戰績。齊國依靠田單的反間計使樂毅失去了燕軍的指揮權,又用火牛陣大破騎劫,才解除大難。這場變亂之後,疆域上也只是齊國新佔下的宋國土地被大片瓜分,各國基本保持了原樣,燕國也沒有強大起來,而齊國從此失去了東方強國的地位,取而代之的就是趙國。這之後的一年,趙國又多次攻打齊國。惠文王十二年至十六年,趙國五年內六次攻打齊國,大大削弱了齊國的實力,其中在攻取陽晉的戰役中年輕將領廉頗一舉成名,「以勇氣聞於諸侯」(現在普遍認為廉頗亮相時最多三十歲,將相和時應四十餘歲,可能七八十過世)。

燕惠王在齊國反撲後想召回樂毅,但樂毅堅決不回燕國。燕惠王擔心趙國用樂毅以圖燕,就讓樂毅之子樂間繼承昌國君的爵位,又封樂毅堂弟樂乘為將軍。樂毅一家成為合燕趙之好的紐帶,兩國的聯盟一直持續了20年。在前283年的會盟中,燕惠王私下拉著趙王寵臣宦者令繆賢的手說「願結友」,姿態低調到極點。

樂毅除了加固趙燕的聯盟外,還促成了秦國與燕、趙的聯盟。公元前285年,趙秦在中陽會盟,前284年282年秦燕兩次會盟。此後三年秦國沒對趙用兵。趙國在胡服騎射後雖然國力大增,擴土千里,但仍然無法與秦國抗衡,所以樂毅的外交策略就是聯合秦、燕,攻打齊國,等實力壯大後再與秦國較量。

(二)廉、藺之爭:避秦與抗秦,伐齊與和齊

沒能查考到廉頗是否參與了濟西大戰,其成名於之後的攻取陽晉之戰。當時趙秦之間維持了三年的聯盟被齊國的蘇厲打破。趙惠文王十六年,蘇厲說服當時與秦國聯合伐齊的趙國退出,引發秦國的怨恨。這是趙國外交的一次重大失敗,樂毅苦苦維持的秦趙和平局面被打破,此後四年秦國三次伐趙,奪去五座城池。雖然趙國對齊國用兵的「基本國策」並沒變化,但已經不得不應對兩線作戰的局面。廉頗深知無法跟秦國抗衡,所以他的外交策略是「避西擊東」,首先竭力避免跟秦國交火,同時繼續攻打齊國縱觀整部《史記》,廉頗對齊、魏、燕都打過仗,且取得全勝,但對秦國只有長平之戰的前期相持階段,還因為間諜的謠言而被替換了。

《廉藺傳》在開篇就擺出趙惠文王十六年的「和氏璧危機」。當時秦國已佔據巴蜀,並弄死了楚懷王,還再次重創魏國,面對趙國的逐漸崛起,秦昭王提出的十五城換和氏璧,其實是一次外交試探,看趙國在關係破裂後的對秦態度,必然不會真的用城池來換玉璧。因此在趙國這邊,考慮的不僅僅是做不做交易,更要考慮以何種姿態來回應秦國。

當趙國聽信蘇厲的遊說撤兵之時,趙秦聯盟就已經瓦解,但趙國還沒有與秦國抗衡的實力,因此廉頗的當然主張給秦國玉璧,這樣即使秦國賴賬,至少能避免給秦國開戰的借口,在國際上也有話說。但趙王可能在考慮如果被騙面子上掛不住,同時也真心的捨不得和氏璧。這時,擅長察言觀色的宦官頭子繆賢就適時地推出他的門客藺相如。

從藺相如在全文的表現看,他是個口才好、善於應變的演技派,走的是合縱的路線,堅決抗秦,即使打不過也不能示弱。所以他見到趙王的那番慷慨陳詞全是以「抗秦」為中心,到秦國後又用逼真的演技和口才「完璧歸趙」。看似不辱使命,但司馬遷在藺相如「使不辱於諸侯,拜為上大夫」後緊跟著寫了一句「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這雖然不能說是由「完璧歸趙」直接引發的軍事行動,至少也是餘波。當時趙王「計未定」的原因正是擔心處理的不妥會招來秦兵,現在的局面正是當初趙王和廉頗擔心出現的。

藺相如在秦廷的言行是否合適自古爭議不少,明代王世貞就很看不慣這一套為了「完璧而失信」的手段,畢竟秦王已經裝模作樣按圖點了十五座城市,還「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至少擺出了一副正式交易的姿態。但藺相如卻在此時偷偷把玉璧帶回了,而他如此行動的依據僅僅是「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這樣一來,反而是趙國單方面終止交易,藺相如沒有被秦王以欺君之罪當場砍死,實在是因為秦國還不想和趙國全面開戰,但因此而引發的兩次入侵,藺相如不能說一點責任沒有。對他個人來說,一個出門宦官門客、一無所有的人,好不容易登上國際大舞台,玩好了一步登天,玩砸了最多賤命一條。用「沒什麼可失去」的自己去搏一下,等於無本買賣。

完璧歸趙後四年,藺相如在澠池會上獲得一次重要的外交勝利。在會場上,藺相如繼續發揮他影帝級的演技,有一次以玩命相威脅,成功迫使秦王讓步。雖然和「完璧歸趙」時一樣冒險,但卻取得了成功,背後還因為廉頗在邊境「盛設兵以待秦」。秦國面對廉頗布防的大軍不敢輕舉妄動,從中也能看出秦國對趙國還是有所顧忌,不想過早的與之決戰,因此休戰對兩國都是好事。通過澠池之會,趙國在西線獲得了三年的和平。

完璧歸趙在公元前283年,當時秦軍正在攻打魏國,一路打到首都大粱才退兵。澠池會在公元前279年,當時白起正在和楚國打鄢郢之戰。所以秦趙這兩次外交接觸從秦國角度理解,是為了與趙國暫時達成互不侵犯,好讓他專心對付別國。

綜上,廉頗對藺相如的排擠並不完全因為他「素賤人」卻地位在自己之上,而是兩種對秦路線的衝突。廉頗主張的是避秦並不是降秦,就是不給後者戰爭借口,同時通過攻打別的國家來壯大國力,以應對秦國早晚會到來的入侵。廉頗在趙國的戰爭生涯,基本都是這一路線。對秦國,他採取守勢和外交讓步,同時積極對齊、魏等國下手,運用自己的騎射優勢迅速擴張勢力,力爭趕上秦國。所以,「完璧歸趙」引來秦國兩次入侵,「澠池會」上藺相如又數次激怒秦國,險些再次引起戰端,白白消耗趙國的國力,這是廉頗不願看到的,故而才要羞辱藺相如,跟他過不去。

面對挑釁,藺相如拿廉頗和秦王做比較,暗示廉頗:我作為「抗秦派」,在外不怕秦王,在內更不怕你;但是,趙國要想圖存圖強,必須把各方面的力量都調動起來並整合在一起,你我雖政見不同,但共同目的是使得國家強大,戰爭時期搞內部鬥爭只能使親者痛仇者快。以廉頗的水平,他當然明白了藺的意思和風度,被藺相如的大局觀折服,更重要的是,他感覺到了相如的背後還有趙王在做推手,遂負荊請罪。

(三)幕後的趙惠文王:內外平衡

趙惠文王趙何是個童年不幸的孩子。他是幼子,因母親吳娃受寵幸而被立為太子,結果上台四年哥哥就叛亂,老爹和相國都在叛亂中死於非命;叛亂平息後,年少的他又被當年平亂的功臣李兌把持朝政,有苦難言。成長於這樣的環境中,對於制衡權力的重要性比任何人都清楚。《史記》對惠文王的言行記錄很少,他總是藏在手下那批能人的後面,暗中調和各方勢力,把握國家發展的方向。

在處理對秦關係上,趙王深知如果單單讓廉頗用事,國家和秦走得太近,與他國關係持續惡化,後果同樣不堪設想,所以他破格提拔出身低微且有抗秦派背景的藺相如,使其與廉頗形成一個制衡。首先,廉頗在惠文王十六年升為上卿,名聲和影響力達到巔峰。兩年之後,藺相如僅僅因為「完璧歸趙」就破格被提拔為上大夫,這是大夫一職的最高級別,僅次於卿,要知道不久之前他還只是個門客。過了僅三年又因「澠池會」連升三級提拔為上卿,且地位在廉頗之上。他的上升速度猶如火箭,而其功勞真的有那麼大?提拔藺相如主要是為了平衡朝中的避秦派勢力。

其次,在對待鄰國,尤其是齊國的問題上,趙王在執政後期開始試圖改善與之的關係。雖然連年的打擊已經使齊國大不如前,但田單能僅憑兩個城市最終復國,可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繼續猛攻齊國很可能會重蹈燕國的覆轍。因此修復趙齊關係來專心應對秦國成為趙國外交的新動向。

執行這一任務的又是藺相如。公元前271年(趙惠文王二十八年),「藺相如伐齊,至平邑」。

這是趙國最後一次同齊國交戰,帶兵的不是武將廉頗,而是文臣藺相如。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藺相如有記載的唯一一次帶兵。司馬遷對此次行動的記述用了「至」這個詞:到了那裡,並沒有交戰!趙王向齊國發出了一個示好信號:我們有能力繼續打你們,但不打了,以後大家有事好商量。因此,藺相如此行名為軍事任務,實為外交任務。

一個國家的外交不能一條腿走路,國與國之間的聯合與分裂都取決於利益,惠文王此舉是為未來做打算。「將相和」的好處就在這裡,在哪種場合就派哪種人上場。

趙國在外交和朝廷上平衡了,但軍事上沒有平衡,對秦國的戰線還沒有得力的將領。於是,趙王又推出了一個重量級人物,這個人就是趙奢。

(四)趙奢:人才拼圖的最後一塊

趙奢是個傳奇人物。這位名將是稅務員出身,因為收稅公正無私,做了趙國稅務總局的局長,後來又被任命為將軍。「將相和」八年之後,公元前270年,秦國進犯趙的重鎮閼與。趙王找來廉頗,問:能不能出兵去救?廉頗一向不肯和秦打仗,就回答路遠地險,敵強難救。趙王又找樂毅的堂弟樂乘,回答和廉頗一樣。最後找來趙奢,趙奢說,兩軍斗險,勇者勝。趙奢就領兵去了。

閼與之戰是戰國中期的一次著名戰役,也是秦軍為數不多的大敗。趙奢一戰為趙的西部邊境打出了5年的和平。趙奢回國就被封為馬服君,與廉頗、藺相如同列(這次廉頗沒有擠兌人家)。至此,趙國在軍事、外交上實現了人才的完美布局,文有趙豹、平原君、藺相如,武有龐煖、廉頗、趙奢、樂乘、李牧,成為一個階段性強國

(評論區有知友提到龐煖。這哥們兒的史料很少,《鶡冠子》說他跟趙武靈王討論過兵法,但錢穆認為《鶡冠子》是偽書,所記載不足以為證據,龐煖是否真與趙武靈王討論過兵法的說法存疑。《史記》中提到他在前242年打敗了燕國的劇辛,前241年統帥五國聯軍攻秦失敗,前236年攻燕。暫時無法確定他的年紀、生卒年。如果有其他可靠的史料望告知。)

因此,藺相如的上位連跳主要是因為趙國外交路線轉變對此類人才的需求。廉頗負荊請罪其實是因為嗅到了國策變化的味道。趙惠文王不是個昏庸之主,他領導下的趙國是繼趙武靈王后最強盛的趙國。


三、趙孝成王時期的外交:臨陣抱佛腳

(一)趙威后:趙齊短暫結盟,趙燕聯盟破裂

趙孝成王一登基,秦國立即來攻,做軍事試探。當時,國君幼小,太后攝政,趙威后向齊國求援。趙國在惠文王時期十次攻打齊國,此番求救齊國憑什麼答應呢?這就要聯繫到惠文王二十八年,藺相如伐齊未戰。上文已經分析過,那次出征是一次外交示好,此後五年雙方再未交手。那次罷兵就是此次求救的基礎。不過,齊要求以趙王的小弟弟長安君為人質。趙威后捨不得,於是左師觸龍去勸她,是為《觸龍說趙太后》。齊國救兵一到,秦國本來就沒準備決戰,佔了三個城之後在齊國部隊到來前退兵。

這次合作促成了趙齊兩國的短暫結盟。燕齊兩國是世仇,曾經互相發動過滅國戰爭。趙齊的結盟,標誌著延續了五十年之久的趙燕聯盟破裂。再加上當時的燕武成王與趙國關係不睦,便出兵攻打趙國。趙國割濟東3城57邑給齊國求田單為將。於是「齊安平君田單將趙師而攻燕中陽,拔之。又攻韓注人,拔之」。孝成王二年,趙威后過世,田單成為趙相國。

趙威后割地聯齊之舉在當時的趙國就引發朝臣爭議。《戰國策·趙策四》記載趙奢向平原君質疑割地求田單之舉:「國奚無人甚哉!」難道國內無人了嗎?事實上廉頗、藺相如、趙奢、樂乘、李牧皆在。趙奢同時指出,齊國的田單帶著趙國的部隊去攻打燕國,「曠日持久數歲,令士大夫餘子之力盡於溝壘,車甲羽毛衤列敝,府庫倉廩虛」。如此損己利敵的事,趙威后為何要堅持這麼做?明代馮夢龍在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稱趙威后是齊愍王的女兒!雖不知所本,但是,依據當時齊、趙兩國的關係,以及趙威后在《齊策四·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中表現出對齊國事物的了解以及對於當時齊王的態度,可以推測趙威后很有可能是齊人,齊愍王的女兒,齊襄王之姐妹那麼,威後與惠文王的婚姻當是一場趙齊兩國的政治聯姻。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趙威后在諸多名將皆在的情況下,不惜割地向齊國求將。(參考自《戰國諸太后——趙國之威太后》ent9.com - Database Error)

但此次趙聯齊之努力,僅取得了短暫的成果。不久長平之戰爆發,趙幾乎亡國,但齊國置身事外,拒絕援趙。長平之戰後5年,燕國乘趙國重創之時發動總攻,被趙國代理相國廉頗擊敗。廉頗順勢反擊包圍燕都,想一舉兼并燕國,使趙國的實力達到與秦國抗衡的程度。但秦國趁機出兵,佔領了趙國三十七座城池。這是後話。

(二)平原君:視外交如養士的翩翩公子

平原君作為武靈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從前298年(趙惠文王元年)起就擔任趙相國,其後「三去相、三複位」,前後相趙48年,歷經惠文、孝成二朝。在朝野上的地位無人能及,但他對國家的貢獻卻與名不符。除了舉薦趙奢,就只有一連串的昏招。如果說割地結交齊國還不算太離譜,那長平之戰的爆發平原君就脫不了干係。

前262年(趙孝成王4年),韓割上黨地與秦國,守將馮亭不願降秦,獻上黨70邑與趙國,欲引趙國抗秦。《趙世家》中記載孝成王大喜,但平陽君趙豹提醒趙王這是韓國「嫁其禍於趙也」,趙王回答道:「今發百萬之軍而攻,逾年曆歲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幣吾國,此大利也。」趙豹出去後,趙王召來平原君與趙禹商議此事,兩人皆認為可接受,回答說:「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於是趙王派平原君領軍前去受地,引髮長平之戰。可見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不是別人正是趙王!如果說趙王因為年輕一時貪心而犯下大錯尚可理解,那麼混跡官場三十多年的平原君也看不清形勢則顯出此人無真才實學。當時趙王年輕,趙奢已死(史書中沒有記載趙奢的卒年,《戰國策》中他與相國田單談論兵法,田單任趙相在公元前264年。《廉藺傳》記載,第二年,秦趙爆髮長平之戰。這時趙奢已故。因此推測,趙奢卒年可界定在263年前期),藺相如重病,趙國的實際決策者就是平原君。而他在面見趙王時說的話和趙王對趙豹說的話一模一樣,可見他事先已得到消息並刻意迎合趙王。長平之戰,本可避免,追根溯源,關鍵時刻思路混亂的平原君難辭其咎。(關於長平的重要性我在寫本文時考慮不周,17年備課時從地理角度重新審視了一番,請移步:身為「地圖控」有哪些值得分享的經歷? - 王振寧的回答 - 知乎)

長平之戰的結果眾所周知,趙國幾代人積累的的軍事家底全部耗盡。秦國一戰奠定了一統天下的基礎,趙軍覆滅後,其餘諸侯再無力與秦抗衡。前258年(趙孝成王8年)秦軍包圍趙國首都邯鄲。

秦圍邯鄲一年多,廉頗率殘兵「剡木為矛矢」(《史記·平原君列傳》。長平一戰不僅有生力量遭到殲滅,連武器都損失殆盡),苦苦支撐,瀕臨亡國。平原君此時終於發揮出能量,帶門客毛遂從楚國搬來救兵,加上小舅子信陵君竊符奪軍,兩國來救,秦國也已經筋疲力盡,才解邯鄲之圍。

縱觀平原君45年的執政,在惠文王時期因為國家人才輩出,惠文王本身也英明神武,基本上不需要他出謀劃策;到了孝成王時期,國內外形勢都極為嚴峻,此時的平原君成為了實際執政者,他的外交策略是多點開花,將相國之位讓給田單以結交齊國,又把妹妹嫁給信陵(應該是娶了信陵君的姐姐,感謝知友指正)以結交魏國,希望以此來建立關係網。他的這種做法和他養士沒有多大區別。作為戰國四君子之一,他也養了三千門客以備不時之需,其外交策略也是如此。但實際證明,他養的三千門客只能找出十九個文武兼備的人,不惜割地來結交的齊國在關鍵時刻沒幫上一點忙。用養士的思路來外交,只能救急,並不能使趙國強大。所以司馬遷和蘇轍都認為平原君時期的趙國,執政水平較低,外交策略混亂,國家由此而轉衰。

《史記·平原君列傳》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鄙語曰「利令智昏」,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
蘇轍《古史》:「趙勝傾身下士,以竊一時之聲可耳,至於為國計慮,勝不知也。及韓馮亭以上黨嫁禍於趙,趙豹知其不可,而勝貪取之。長平之禍成於勝之言,此皆貴公子不知務之禍也。乃欲使之相危國、拒強秦,難矣哉!」

四、趙悼襄王、幽繆王時期:盡全力拖時間

邯鄲之圍後十年,趙孝成王去世。當時法定的太子在秦國為質,應回國即位,但大臣郭開幫助公子趙偃即位,是為悼襄王。歷來不合法的即位都會引發朝中大臣的不滿,當時身為相國廉頗可能就是其中領頭的一個。於是趙王派樂乘取代廉頗,廉頗在打跑了樂乘後逃亡。廉頗的逃亡標誌著趙惠文王時期「黃金一代」的終結。此後的趙國在內政外交上再無長遠戰略,僅憑李牧一人苦苦支撐,苟安度日。

李牧在惠文王時期就在代縣、燕門一帶防禦匈奴。廉頗擔任趙將的時間超過四十年,他逃亡魏國後李牧被召回中央,推算此時他應該四十餘歲(長平之戰時李牧應該還只是個基層將領),17年後被誅。李牧是個擅長防守的將領。在雁門關的幾年堅壁清野不輕易出戰,一旦出戰就「大破殺匈奴十餘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十餘歲不敢近趙邊」。調入中央後,他對趙國現狀的分析是「戰則未足,守則有餘」,因此其外交策略基本沿襲前輩廉頗的「避西擊東」。

可惜李牧時期的國內實力和國際形勢已大不如前。趙國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圍後已經元氣大傷回天無術,現任趙王也遠遠比不了他的先人,而秦國的實力已經是地上無敵。此前兩年(前246年)嬴政登基,大一統的戰車已經啟動。李牧已無法像廉頗那樣避免開戰,只能勉力防守,同時繼續通過攻取別國來彌補損失。從前245年到前241年,秦國全力攻打魏韓,五年沒對趙國下手。利用這段寶貴的喘息時間,趙悼襄王元年和二年,李牧、龐暖接連攻取燕國、齊國城池,與魏國會盟,還組織了最後一次合縱伐秦(失敗)。悼襄王九年,趙國最後一次主動出擊,佔領了燕國的貍、陽城。但前線的部隊還沒回來,秦國又乘機進犯。三十年前趙奢拚死保住的閼與、鄴,和其他九城被佔領。

幽繆王三年和四年,李牧連續兩次打退秦軍。這是趙國最後的掙扎。三年後李牧被誅。再一年,趙國滅亡。


五、總結

《廉藺傳》中的時間跨度超過六十年,從趙武靈王一直到趙幽繆王,前後五代國君。廉藺趙李依次登場,向我們展示了一條趙國由盛而轉衰最後滅國的歷程,結合《趙世家》等其他史料,我們就能清晰地理出趙國在戰國中後期外交策略的變化。


見秦王絲毫沒有用十五座城池換這塊和氏璧的意思,藺相如說:「大王不講誠信,這塊和氏璧我要帶回趙國,如若大王敢來搶,我就和這塊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見他視死如歸,又怕他真的撞上去毀了這塊寶玉,只好放他回去。後來藺相如的這段勇敢經歷傳到趙國,趙國百姓紛紛讚歎:這璧撞的我給滿分!


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宋朝全體各級武將關注了此問題。


廉頗更多的屬於為國立功,而藺相如則直接挽回了趙王的面子。對趙王來說,二者的意義不一樣。

藺相如的功勞,趙王有切身的體會,所以會非常感激藺相如,並認為他的功勞很大。
而廉頗的功勞,趙王的體會不會則那麼深。

官職大小,只是趙王一句話的事。藺相如位居廉頗之上,是正常的。

這種事向來很常見。為國為民立功的人,官職、賞賜往往比不上對君主有私恩的人。

比如東漢末年的大將皇甫嵩,幾乎是憑一己之力平定黃巾起義。在不到一年時間內,他斬殺張寶、張梁,梟首張角,消滅黃巾軍幾十萬主力,挽救了東漢王朝。如此大的功勞,只是封侯八千戶。而宦官孫程擁立漢順帝劉保為帝,直接被封為萬戶侯。

有功無功,功勞是大是小,領導說了才算呀!

個人微信公眾平台:史事拾遺,歡迎關注!


秦國統一大道上最具實力戰役《秦趙爭霸》
看過這麼多戰例,可以說是這場戰爭最具實力懸殊的一場了,就是秦國統一大道上秦趙爭霸。在這場戰爭不管到哪一步,只要走錯一步就會輸的徹底,秦趙爭霸經典戰役有閼與之戰 長平之戰 邯鄲之戰 番吾之戰 秦滅趙之戰。


秦國有商鞅變法圖強,趙國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兩個變法中商鞅變法更具徹底性改變,國政穩固,胡服騎射在軍事上得到優勢的改變,趙國從國政上輸了一招。可以理解的是,當時趙武靈王是在秦國徹底強大後,看到變法圖強的重要性,時間短,秦國虎視眈眈,趙武靈王擔心的就是秦國,在變法後將王位禪讓給次子趙惠文王,專心穩固國政,趙武靈王專心軍事的徹底改變。

秦趙爭霸時君王主持大陣的對比,秦國由秦昭襄王、秦始皇主持大政,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位時,秦國繼商鞅變法後不斷擴張,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生的。秦昭王繼續著商鞅變法的基本國政,並且改正了軍事力量,秦國在秦昭王的帶領下國家得到更加完善。秦始皇由呂不韋將他從趙國逃出後,更是為秦國做到了前所未有攻佔的策略性改變。趙國由趙惠文王、趙威后、趙孝成王、趙悼襄王主持大陣,在得到趙武靈王的軍事強盛狀態下,趙惠文王在政策上也是做到完美,能處理到《將相和》的地步也是一個強盛國家的君王氣度的表現。後來有趙威后和趙孝成王后就開始慢慢步入敗亡氣象,可以說趙國滿地是賢才沒有得到真正用處。主要原因在於趙孝成王任用年輕才幹,一直想建立自己的威信。

從地理和歷史演變也可以看出兩國的強盛實力,兩國均為華夏族贏姓子孫,可以說是兩千年前是一家。周朝時華夏族(漢族古稱)在中國西北建立的一個諸侯國,秦人是華夏族西遷的一支。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商朝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後因嬴姓部族捲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亂而遭到西周統治者的懲罰,被迫西遷,嬴姓部族因此淪為奴隸,同時也被分兩地,為秦地和趙地。周孝王時,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王封為附庸。秦人此後世代為周王室養馬並在戌邊對抗西戎。周夷王以後,周王室越來越衰敗,不得不依靠秦人來穩定西部疆域的和平。秦國最初由於地處偏僻,不被其他諸侯國重視。直到秦穆公時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闢國土千餘里並穩定大後方以後,才奠定了其作為春秋四大強國的基礎。秦孝公時,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前316年秦滅蜀國,從此秦國正式成為戰國七雄中版圖最大的國家。趙國國君嬴姓趙氏,為商朝名臣飛廉(蜚廉)之後,原為趙侯。於公元前325年稱趙王(按照周禮只有周天子才能稱王,但楚、吳、越三國的君主在春秋時期就已經稱王,到了戰國各大強國的國君相繼稱王)。趙國王族出自商朝名門,為商朝重臣飛廉(蜚廉)的直系子孫,飛廉則是商紂王手下的大臣。趙國始祖造父為飛廉的四世孫。趙國國君為黃帝五世孫伯益(大費)之後,與秦王族本是同一祖先。趙國國君為黃帝五世孫伯益(大費)之後,與秦王族本是同一祖先。伯益因輔助大禹治水而被舜帝賜為嬴姓,其部族為嬴姓部族。夏朝末年,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孫費昌棄夏投商,為商湯駕車,輔助商湯滅夏立商,成為商朝的功臣。嬴姓部族成為商朝貴族,世代輔佐商朝。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紂,嬴姓部族的惡來與父親蜚廉一起為紂王效力,惡來後被周武王所殺。周武王去世後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商紂王之子武庚趁機挑唆發動三監之亂,嬴姓部族捲入。周公姬旦平叛之後嚴厲地懲罰了參與叛亂之人,嬴姓部族因此被分割並被迫遷往各地,整個部族淪為奴隸。其中一支後來成為了晉國的三大望族之一,也就是趙公族。三家分晉時,也多次受戰亂迫害,比如《趙氏孤兒》、《圍魏救趙》,趙國乃四塞之地全民皆兵,趙國全境東北與東胡和燕國接界,東與中山及齊國接界,南與衛、魏、韓三國交錯接界,北與樓煩、林胡接界,西與韓、魏兩國交錯接界。可以看出趙國沒有後方可以穩定,只有與燕國交好才能穩定後方。好的是燕國地處偏遠,是不喜歡戰爭的國家,北狄入侵燕國都是趙國出兵抵抗,趙國神將李牧鎮守北方抵禦。「胡服騎射」政策中,放棄中原人的寬衣博帶和戰車戰術,換以短衣緊袖、皮帶束身、腳穿皮靴的胡服和單人騎兵戰術,國力大強。趙武靈王東北攻滅了中山國(請參看趙滅中山之戰),西北打敗了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置了雲中(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雁門(今山西忻州市代縣)、代(今河北蔚縣)三郡,並從今天的河北張家口到內蒙古巴彥淖爾盟五原縣修築「趙長城」,趙國空前強盛,後方得到穩定。後面到秦趙爭霸後趙惠文王臣睦、將相和,任用賢才肥義、樓緩、藺相如、虞卿、趙勝、趙奢、廉頗、李牧等良相名將輩出。趙國民風剽悍、崇尚氣力、慷慨悲涼之士甚多,又得兵法之教,故迅速成為戰國中後期的北方軍事強國。其崛起速度之快,出乎天下人意料之外,足令六國為之側目。在戰國中後期,東方三強(魏、齊、楚)相繼衰落,秦國之威獨步天下之時,趙國時為中流砥柱,其作用可謂是舉足輕重。

趙國對秦國而言可謂是東出的最大的阻礙,並有可能發展成為秦國未來潛在的競爭對手與軍事宿敵。秦國不會看著他的對手一步步的壯大從而威脅自身地位,伺機削弱並沉重的打擊趙國。秦趙兩國統治集團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外交伐謀是越演越烈。武靈王使秦、完璧歸趙與澠池相會等重大外交事件的發生,就是秦趙雙方相互試探、暗中較勁的真實體現。秦昭襄王威震天下,卻受辱於趙國大臣藺相如並非其心甘情願,實是迫於趙國實力,不敢造次發難、迫不得已耳。這一輪政治外交上的較量,秦國外厲內荏,趙國爭鋒相對,秦國沒有討得任何便宜。前269 年秦派大將胡陽率精兵數萬越韓境上党進攻趙國的閼與,反被趙奢所統領的趙軍精銳突騎所擊敗。至此,事態似乎向著有利於趙國的方向發展,事情果真是這樣嗎?秦國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他在暗中積聚著力量,等待同趙國決戰的有利時機。山雨欲來風滿樓,秦趙這兩大軍事強國之間,早晚會有一場惡戰以決雌雄。悲壯慘烈的秦趙長平大戰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拉開了序幕。

戰國四大神將排行:白起,王翦,李牧,廉頗,也是秦趙爭霸路上的最具實力象徵的大將,戰國時期四大常勝將軍,白起和王翦屬秦國,李牧和廉頗屬趙國。

排行第一的應該是白起,白起為秦昭王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勛赫赫,白起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殺人太多沒人給他稱號,連大將軍都不給他,據記春秋時期人口數達6000萬,有很多學術界討論殺人數量大致160萬人口。有人說他是屠夫永遠是屠夫,白起的戰果再輝煌,也掩蓋不了滔天的反人類罪行。好吧我就給他一個稱號吧:白起魔將,戰爭的機器,全世界殺人最多記錄。他打的戰役也是最多的,秦國統一不可缺少他的功績,戰國七雄被白起消耗殆盡,一個國家有多少年輕人,每個國家被折騰下真的是夠嗆的,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和年幼的,到秦始皇統一天下可謂是第一號功臣。後因多次違抗秦始皇命令被賜死。

排行第二王翦,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最後告老返鄉。

排行第三李牧,李牧(?-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柏仁人(今邢台隆堯),戰國時期的趙國軍事家。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李牧對抗王翦,王翦拿李牧沒辦法,以實力對戰李牧有是有信心打敗王翦,李牧在等王翦實力消耗差不多準備出擊的時候棋差一招,王翦給李牧來了陰招,也就是反間計,王翦真是聰明的人,知道這樣不是辦法,客場大戰部隊得不到安穩的休息,如果在這消耗資源的話,必輸無疑,打戰是生死懸殊比拼也是關乎國家利益必須什麼招都用上,來陰的也要用了。

排行第四廉頗,生卒年不詳,嬴姓。曾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晉陽,趙王封他為上卿。廉頗因為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長平之戰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國軍隊。長平之戰後,又擊退了燕國的入侵,斬殺燕國的栗腹,並令對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戰勝燕軍,任以為相國,封為信平君。至趙悼襄王時,由於不得志,他先後投奔魏國大梁和楚國,奔魏居大梁,後老死於楚,葬於壽春。廉頗長平之戰在抵禦白起時,白起20萬大兵沒有與廉頗正面交鋒,只是在背後看著廉頗的戰略,而廉頗知道白起在後方,故意守城不戰,也是為了消耗秦國資源,當時白起在背後的原因就是故意帶幾萬兵在後方,把其他將領都派在前線,為了就是製造這個局,使廉頗不敢亂動,白起兵不夠用,向秦王加援兵,而秦國家底又派上了20萬大軍可謂是傾巢而出了,等援軍到了,廉頗是徹底只守不攻了,就這樣跟秦國耗著,秦國財力強大的能夠給秦軍後援的資助,白起也是拿廉頗沒有辦法用了反間計,將廉頗換下,派上年輕將領趙括,也是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熟讀兵書缺少經驗,導致長平之戰的慘敗。趙括帶領軍隊人數大致45萬兵,秦國最後把也把家底全部全部派上大致60萬兵,按當時戰場上死傷人數對比秦國死傷過半,趙國死5萬,40萬投降,40萬降兵一併被白起殺入萬人坑,坑殺過程是很悲壯的。從數據來看趙國的殺傷力強大,可謂是趙國全民皆兵和胡服騎射之優良傳統的表現。這次趙國慘烈失敗後,燕國乘機派60萬大軍殺入趙國,趙國再次換上廉頗老將軍,這次戰爭歷史是記錄最少,也只用一句話概括了,廉頗招民兵8萬抗燕,大破之,廉頗一直殺到燕國都城,燕王求和,再次看到趙國軍事實力。

以上純屬個人分析,不做談論,謝謝!!!


我一直建議從全局考慮單一問題,當時和氏璧事件的確是秦國進攻趙國謀取上黨的借口,但無論結果怎樣這都不可避免發生,所以藺相如的出現和行為即保住了趙國的外交顏面,也讓秦國成為主動進攻方而喪失了輿論支持,藺相如也因此在趙國文臣中脫穎而出,建立人望。此後藺相如的確在吏治和外交縱橫上頗具建樹,一舉成為當時中原唯一可以抗衡秦國的趙國的中樞支柱之一。再從趙國大勢看,趙國當時不缺大將武將,廉頗雖然穩重資歷高但並沒有做到一柱擎天的地位,趙國的樂毅,樂閑,趙奢,平原君還有很有潛力的趙括(當時)都是知名大將,所以文臣中難得有一個有膽有識又有才華能力的藺相如才會地位緩高於廉頗


韓撲的《左手翻語文》有專門的精彩索隱,手機知乎,不便引用,大概意思就是趙國內政與外交的聯動,廉頗是親西方派。
…………
汗,時間久了,記憶雜糅,應該是韓撲的《左手翻史書》,內容以挖掘名篇背後的歷史為主,非常靠譜的歷史入門讀物。


澠池會發生在前279年,那麼當時老秦在幹嘛呢?是在對趙國流口水呈痴漢狀嗎?
鄢郢之戰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國名將白起率軍深入楚國腹地,攻下楚國鄢(今湖北宜城東南)、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創楚軍主力的大規模作戰。
此戰,秦國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楚國被迫遷都,國力受到極大削弱。

人屠要去幫楚國搞水利工程了,一種說法是司馬錯那時候已經開始幹上了。人家老秦就是來請你吃個飯,讓你表表決心絕不在背後捅刀子。你派個小弟來羞辱他也不能掉臉。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

公元前260年四月,王齙攻趙。趙派廉頗為將抵抗。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敗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秦軍又攻趙軍壘壁,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塔被人推了。我想這一定是因為藺相如病重的緣故,沒有阻止趙王任用廉頗。


團隊中,智謀型和感知型是稀缺資源,執行型的不缺。


不武退之武,絕勝於武。


當年廉頗也是這麼問的,後來就負荊請罪了


熱門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就是單純來表達一下疑惑………為什麼藺相如在收完基友後就沒事迹可言了?感覺就好像來去匆匆的樣子,之後也就伐齊一句話,然後長平勸一下,死在啥時候也沒得提,現在只能靠我們猜測是被新君氣死的= =相反廉頗的存在感是一直高調而穩定地到最後


看了看其他長的短的答案,很多沒怎麼了解這段歷史。還是讓我給出一個簡明而有說服力的答案吧。
簡單來說,雖然趙國擁有很強的軍事實力,在韓魏楚被秦大傷元氣之後,成為軍事實力僅次於秦國的強國,但不足以與秦國虎狼之師大規模戰爭,故藺相如通過自己的外交能力,假仗著數量相當的軍隊,而又出賣一定利益給秦國,讓秦國打之不如和之,從而秦趙實現了兩國鼎立的局面,制衡了秦國擴張。
如果沒有藺相如,只有廉頗這樣的良將,是無論如何不可能在不進行戰爭的情況下和秦國平起平坐的,在秦國的威逼之下,可能早早發生戰爭,將長平之戰這樣的慘敗提前,這與藺相如所成就的局面可謂天壤之別,故藺相如如何不能位列廉頗老兒之上?


不同意答主關於趙王接受上黨的評價。上黨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價值極高。在地理上距離韓國本土較遠,距趙國更近,且地勢崎嶇,是趙國西部邊境的天然屏障。這種戰略要地,韓國人白送你你不要,拱手讓給秦國人,方便他以後攻趙,哪有這種道理?你說趙王、平原君貪利,我還從來沒聽說過貪利有這種貪法,你的意思是接受了上黨會給趙王、平原君帶來財寶、美女還是權力?貪利指貪個人利益,如果所貪的「利」是國家之利,那叫愛國,不叫貪利謝謝。事實上趙國根本不應該一味拖延和秦國決戰的時間,而是應該儘早為一定會到來的決戰做準備,趙的最大敵人是秦,任憑你怎麼削弱齊魏燕的實力,如果不能在直接對抗中佔到秦國便宜,滅亡是遲早的事(參考金宣宗伐南宋),在此情況下,上黨無疑不能再讓了,先手佔據上黨肯定是極為必要的。至於引髮長平之戰,我只能說長平之戰的結果偶然性不小,如果軍事、外交策略處理好一些趙國並非沒有取勝希望,這個鍋不應該算在接受上黨的趙王和平原君頭上。如果放任秦國佔領上黨,未來秦出上黨伐趙,對趙來說肯定也是個慢性死亡的結局。 另外這篇回答我還是點了贊,其他部分的分析還是很精彩的。


題主說法不對啊。看得太淺。和氏璧事件後,秦國並不是以此為口實攻打趙國,另,和氏璧事件完全沒有口實可言。

對於澠池之後會,史記上是這樣記載: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說明秦國的意圖並不是動手,或者扣押,首先是為了折辱趙王,撅取便宜。而廉頗的作用是防止秦國扣押趙王(還有安排後事吧),這裡就能看成藺相如比較成功。

另外一文一武,賢君都懂,兩人的制衡也是趙王的一大思量。

第一次答題,有錯的煩請糾正。謝謝


按史書,只一點:廉頗為何被罷官,而以趙括取而代之,不就是中了秦國的反間計?如果藺相如在位,豈能中秦國奸計?


戰場上平衡的時代,外交值錢,據說這個趙王殺死父親趙武靈王,各國以此測試這個新趙王的水平,看能撈油水不,這是試題,秦國最終撈了不少,殺死十幾萬人幾座城市


戰爭太重要了,不可以把它交給將軍們。


竊以為,題主有此一問,讀史已入誤區,太摳細節了。
史書有實有偽,先秦歷史更是真偽雜陳,越是細節,越多偽作。沒有可靠的背景細節,歷史人物之間難做比較。
具體到廉頗藺相如這對同時期的將相比較,要明了的前提是:春秋戰國時期,外交對弱國來說非常之重要。春秋戰國無義戰,但名義上各國還是要師出有名,找個由頭去打架。六國實力不敵秦國,通過外交減少爭端,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消耗的不僅是國力,還有人口,其成本遠遠高過外交手段。能理解這一層,就不會有藺相如為何位高與廉頗的疑惑了。
多說一句,戰國是最實用主義的時代,各國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以處於亂世,人才也根據自己的取向選擇君主以發揮才力。這個時期,是代理制很牛逼的時期,誰為君主取得了最大利益,誰就牛逼,不論是戰將還是文相。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讓中國人心酸、心痛的事?
為什麼那麼多人推崇孔子?我們的思想超越孔子了嗎?
劉備是怎麼一步一步,從一個平民成為一代梟雄的?
歷史上有哪些底層人物成功上位並且報得大仇的例子?
你最想把現在的哪本書,給古代的哪個人?

TAG:歷史 | 周朝秦國 | 歷史人物 | 春秋戰國(東周) | 東周趙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