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漢武帝劉徹?

看電視劇的時候,因為演員那張帥臉,還有電視劇本身的局限,覺得劉徹簡直是好皇帝!雖然好皇帝這個詞本身就是個悖論。

現在看《資治通鑒》,他在我心中的高大光輝形象徹底破滅啊。

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任用酷吏,聲色犬馬,執政後期智商急劇下降。

他到底算是什麼樣的君王呢?


讀歷史要有大眼界,有大眼界方能見大格局。評價漢武帝,我不想只評這一個人,只看這一個朝代。在漢武帝身上,往前看可以看到了秦皇;往後看能夠看到隋煬。

一、秦始皇vs漢武帝

世人常將「秦皇漢武」並稱,考兩人行跡,又何其相似哉。

秦始皇,廢除分封,設置郡縣。

漢武帝,頒布推恩,組建中朝。

都是中央加強對地方管控的鐵腕手段。


秦始皇,整合貨幣,度一量衡

漢武帝,鹽鐵官營,幣制改革。

都是中央加強對經濟管控的鐵腕手段。


秦始皇,焚燒詩書,毀消典籍。

漢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都是中央加強對文化管控的鐵腕手段。


秦始皇,南平百越,北擊匈奴。

漢武帝,降服西域,吞併朝鮮。

都是中央加強對疆土管控的鐵腕手段。


像秦皇漢武這種皇帝,稱不上仁君賢君,只能說是個霸主雄主。此類君主的特點就是不破不立,極能折騰。所以當你穿越回古代變成皇帝時,有人說你是秦皇漢武,可別高興太早,因為對方很有可能是在高級黑。曹雪芹寫《紅樓夢》時,借賈雨村之口,將秦始皇列入大奸大惡之類。杜甫在《兵車行》中寫道: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這很顯然是在拿漢武諷刺當局的窮兵黷武。詩聖與曹公都是文人,他們看法可能有局限性,但也代表了一種民間視角。


秦始皇的苛政虐民,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漢武帝的窮兵黷武,到他晚年就開始民怨四起了。但秦始皇死後,秦歷二世而亡。漢武帝死後,漢卻還能續命,這是為什麼呢?那就是繼承人的問題,也正是這個原因,造就了秦皇漢武的差別。


秦始皇本來欽定的繼承人是扶蘇與李斯,誰知胡亥與趙高奪權(一說直接立的是胡亥),把已經傷筋動骨的秦朝直接干成了殘廢。而漢武帝的欽定的繼承人是劉弗陵與霍光,這對君臣懂得休養生息,減輕賦稅。因內外措施得當,使武帝後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所以,能否成為漢武帝,不但要看生前,還要看身後。只顧生前不顧身後,即便你做了漢武帝的事,未必能成為強盛的大漢,還有可能成為短命的暴秦。


二、漢武帝vs隋煬帝

劉徹與楊廣,一武一煬,評價截然相反,但他們在我眼中這分明就是一個人嘛。

漢武帝,開創察舉,選賢用能。

隋煬帝,開創科舉,開科取士。

都是當時選拔人才的超前手段。


漢武帝,降服西域,吞併朝鮮。

隋煬帝,西吞吐谷,東征高句麗。

都是開邊拓野,掃清四夷的壯舉。


漢武帝,開通絲路,貿易中外。

隋煬帝,修建運河,溝通南北。

都是宏遠的戰略眼光與經濟眼光。


兩人做的都是同樣的事,為什麼漢武帝被贊為雄才大略,而隋煬帝卻被評為失道棄德呢?拋開以成敗論英雄的個人因素,我們在歷史大環境下觀看。漢武帝在合適時機,做了這一代該做的事。楊廣在不合適的時機,提前做了下一代的事。參照漢朝發展的規律,高祖開國,呂后改革,文景休養,漢武奮起。漢武的成功是建立在40年文景之治的基礎上。要是沒有第三代、第四代領導人的韜光養晦,也輪不到第五代領導人在國際挺著腰板當土大款!


作為第二代領導人的楊廣,他本應該踏踏實實去做文景該做的事:休養生息,無為而治,輕徭薄賦,文化開放,以楊廣的智慧才能做成一代明君不成問題。但他非要不合時宜的去當漢武帝: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窮奢極欲。結果步子邁的太大,欲速而不達。

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李鴻章有一句經典台詞:「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這句話深得我心。漢武之所以能成為漢武,是時勢造英雄。即便漢武不開邊拓野,也會有其他人來代替他完成這個歷史使命。就像秦始皇能統一六國,靠的也是「奮六世之餘烈,成一統之功。」統一六國的使命交到秦始皇手中,他完成了,所以嬴政就是千古一帝。總之,一個國家的發展,不但要靠領導人的努力,還要考慮歷史進程。但在不合適的時機,即便你做了漢武帝的事,未必能建立漢武偉業,還有可能會成為隋煬亡國。

三、寧為文景犬,不做漢武人

嬴政、劉徹、楊廣,三個人做的都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業。

嬴政沒有好的後代繼承,所以秦歷二世而滅。

楊廣沒有好的前代基礎,所以隋歷二世而亡。

當我們讚歎漢武盛世時,不應該忘記給劉徹打下良好基礎的漢文帝與漢景帝,更不能忘記給劉徹擦屁股的劉弗陵與霍子孟。正是因為有了前代與後代的努力,劉徹才能成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漢武帝!也正是因為有了漢武帝,使文景之治、昭宣中興在歷史上留下了意義非凡的一筆,避免了後世晉室南渡,宋室偏安的局面。政治的作用是相互的,歷史的成敗是相連。


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盡烽煙。

對於後代人來說,「漢武雄圖」是值得我們驕傲的,那是一個民族雄姿傲立的崛起。

對於當時人來說,「長城烽煙」又是讓我們哀嘆的,那是一架架白骨堆積出來的盛世。

所以,每當看到國家出了愛折騰的皇帝時,就普通老百姓來說,就越加懷念文景。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小方說歷史(xfsls1990)


娶一個僕人當皇后,立一個馬奴為帝國大將軍,將一個別人的私生子當做自己的兒子看待並培養,用天下一切可用之人,建萬世不朽之功業,麾下飽受人詬病的一代酷吏張湯,卻是一位廉潔的能臣,臨死時啟用的託孤大臣中居然有一位是一生敵手的匈奴人的嫡系王子。

而且,在晚年還因為愧對百姓而開啟了世界歷史上首例有記載的皇帝也要公開認錯的範例。

你說他不偉大,你說他好大喜功,這都沒錯,因為他的認錯詔書中自己都承認了,所以,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他終究還是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漢武大帝,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領袖之一。

反觀西方那些所謂的傑出領袖,個個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有幾個能自己知道錯的?


等等。戶口減半 = 全國死了一半人 ?

武帝時期4000萬人,如果理解成死了一半,豈不是死了2000萬人?哇,好厲害誒,堂堂漢朝皇帝,竟然比匈奴還匈奴。劉徹,你是匈奴派來的吧。

你覺得班固姓劉,不讀《漢書》就是了。 你要覺得教科書是官本位,不公正,那你當文盲不就OK了?

說劉徹征戰不正確,應該為民請命的,這個還需要你來說,漢朝就有一個啊。武帝時期有個官員叫狄山,他說皇帝打仗傷民財、費民力,和匈奴和親維護和平多好。 武帝看他愚不可教,於是派他去守邊,一個月後,匈奴來犯,就把狄山殺了。

中國人自古至今都有一撮奇葩的人,他們不僅不去適應社會,反而認為自己是懷才不遇,把自己弄得高高在上,被心中那種救民於水火的正義感、責任感驅動,拿著為民請命的擋箭牌,用自己的觀點去苛求他人。甚至一二再被大家所排斥所羞辱後,但依舊堅定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僅有的正確。如果你去反對他,那你就是反對聖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應該是被大家拋棄的伽利略,應該是被大家燒死的布魯若,心中的自己永遠站在智商和道德的高地上。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王威先生被這麼多人懟,還挺為他冤屈的。不過看到這裡,我終於明白了大家的心情。最後,勸戒下王先生,聖人情節要不得。


謝邀。

很奇怪,題主怎麼會看了《資治通鑒》,會覺得漢武的高大光輝形象破滅呢?司馬光用的手法,明明是先貶後褒,欲揚先抑啊。

「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官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無幾矣。
秦以之亡,漢以之興者,孝武能尊王之道,知所統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罰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然是什麼意思?是「然而」,是「但是」。
漢武帝的問題很多,窮奢極欲窮兵黷武,但是:他尊王道、善用人、賞罰嚴明、晚年還能改過。所以不失為英主。

中國史官對帝王評價,其實相當的唯結果論:
張揚但是成功的皇帝:英主。
張揚但是失敗的皇帝:暴君。
中庸但是成功的皇帝:仁主。
中庸但是失敗的皇帝:庸君。
低調但是成功的皇帝:賢君。
低調但是失敗的皇帝:昏君。

如果沒有文景兩代的積累,漢武帝的所作所為,跟征遼的隋煬帝還真有些像。
但因為有了前朝這點兒積累,他的舉措就顯出是應時而動,加上確實肯用人——哪怕他有任用私人、削弱外朝的嫌疑——而且晚年還能改過做個姿態,那麼,至少是個英主了。


《通鑒》里武帝對自己的認識就很清楚:

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

這段話可以看出武帝自認為一輩子辦了兩件事:
第一是極大程度地發展和完善了帝國體制,從戰國以來,各大學術派別在認識到統一的浪潮不可阻擋的同時,紛紛提出自己的治國理念,但只有經過幾代人的實踐,到了漢武帝,儒家、法家、黃老道家終於合流,這才有宣帝口中的「漢家制度」,影響貫穿整個中國歷史。
第二是對外反擊匈奴,找到了解決北部邊患的正確方針(到東漢竇憲北伐終於徹底解決北匈奴)。外事四夷,擴展了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
秦漢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統一帝國,無論對內對外,都無先例可循,這就更顯出了秦皇漢武作為開創者的難能可貴。
「雄才大略」四個字作為評語,再合適不過。


我又來批判國師了

怎樣評價漢武帝劉徹? - 知乎

國師是在借古諷今,對於他諷今的部分我懶得搭理,但對於他借古的部分我還是要批判一下

一戶人家,家裡裝了防盜門防盜窗,結果始終沒有小偷來偷東西,是不是說防盜門防盜窗就白裝了?

一個皇帝,如果在任內搞得外敵入侵,丟失半壁甚至整個江山,治下國民戶口減半,或許他還能博得一把同情淚:不是我不努力,是敵人太狡猾

而一個皇帝在任內入侵外敵地盤,從源頭上遏制外敵的入侵,避免了「神州陸沉」、「靖康之恥」,治下國民戶口減半,他就成了獨夫民賊,任何一個有良知的歷史學家都不該對他有一絲一毫的好感?

更何況漢武帝去世之後局勢並未失控,並未出現秦末那樣級別的民變,漢昭帝和漢宣帝照樣開創了盛世,而且比起文景盛世,昭宣盛世在軍事和國土面積方面揚眉吐氣,如果沒有漢武帝的話,此時的漢朝就要面臨一個經營西域已久,逐漸掌握農耕和冶金的匈奴,以及不穩定的東方和南方(衛滿朝鮮、閩越、南越、且蘭、靡莫、勞深……)

最後說幾個漢武帝量力而行,不窮兵黷武的例子:

《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

及弘為御史大夫,時方築朔方,據河逐胡,弘等因言西南夷為害,可且罷,專力事匈奴。上許之,罷西夷,獨置南夷兩縣一都尉,稍令犍為自保就。
……
天子聞之,罪使者怯亡決。又以為王、王太后已附漢,獨呂嘉為亂,不足以興兵,欲使庄參以二千人往。
……
餘善以殺郢,威行國中,民多屬,竊自立為王,繇王不能制。上聞之,為餘善不足復興師,曰:「餘善首誅郢,師得不勞。」因立餘善為東粵王,與繇王並處。


~

私以為,漢孝武皇帝的功績無論如何評價都不為過,正如班固形容他的那四個字,「雄才大略」,恰當極了

在我看來,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文有桑弘羊主父偃東方朔,武有衛青霍去病,明君名臣,相得益彰,不知是古今多少人的夢想。

我們通常將秦皇漢武二人並列而提,甚至相比下之後的唐宗宋祖都黯然失色。始皇帝囊括四海統一宇內,其車同軌書同文,完成了帝國形式上的統一。可惜秦王朝在統一之後仍然採用之前的國家組織形態,嚴刑峻法橫徵暴斂,結果便是二十年就土崩瓦解。

歷史上帝國第一次完成了大一統的構建要等到漢武帝時期,削弱諸侯勢力,全面實行郡縣制。同時採用董仲舒學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如此種種終於完成了在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方面的對帝國的構建,延續兩千餘年的中央集權王朝在此時正式形成,啟千秋之偉業。

此外,正是在漢武帝時期,中原王朝第一次將視線投向西域。建元二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此後,漢王朝又派遣了若干支使節隊伍,遠及波斯、印度和埃及。之後,漢武帝又派趙破奴李廣利將軍對不服的西域小國進行軍事打擊,從此西域正式劃歸中原王朝版圖。

中國歷史上有幾個皇帝能有如此氣魄!現在每次在吃甜美的哈密瓜時都不由在心底感嘆,這他娘的是何等的戰略眼光啊!

就不提征服朝鮮開拓閩粵平定西南等功績了,凡以上種種,單憑一條便可稱作雄主。

可劉徹最為歷史銘記的,莫過於對匈奴的幾次大戰,憑此謚曰武。

李廣衛青霍去病,皆不世出之名將,全都閃耀在漢武一朝。十萬金戈鐵馬,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匈奴遠遁,從此漠南無王庭,一雪漢初高祖呂后之恥。古往今來,多少少年就是看到這段便也想提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的?

武帝一朝,奠定了整個漢朝「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氣度。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時候還是需要一點精神的。

對了,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

學大漢,武立國!

~


漢武是最早引起我對政治和人的社會關係的思考的名人之一。

為什麼他爭議這麼大?為什麼黑他的文人這麼多?

後來讀了更多的政治與社會學方面的書,才能明白些皮毛。

政治就意味著分配權力和利益,分配就意味著要得罪人,得罪人就落不著好。大多數時候,人們寧願當個好好先生。比如宋仁宗,比如馬英九。

其實先賢們把漢武以及和他相似的人們面臨的問題用一句話就概括過了:

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從主觀出發,我打心眼裡佩服漢武以及和漢武一樣的那些人。這個世界上,當好好先生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選擇,但總是需要有些人,置虛名於不顧,做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的。


嗯,無知的答煮覺得劉徹很鬧騰但依然把大漢鬧騰到世界第一(此說法不夠嚴謹,但經濟土地人口軍事等各方面綜合看,還是差不離),有下面幾個原因,歡迎補充及拍磚(●°u°●) 」
一、他的鬧騰並不都是胡鬧。
比如北征匈奴,在當時已是必行之了。只是和親已成慣性,過往戰績又太慘不忍睹,才導致這在當時看來[很胡鬧。
二、他的鬧騰具有一定成果。
當時派張騫出使西域跟現在派張三登錄火星差不多,看起來夠鬧騰了吧?但燦爛的絲綢之路,悠悠的大漠駝鈴,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意義就不是鄙人能說的清的了(一帶一路至今決定著高考文科生的命運好伐?!)
三、拼爹是一門學問。上承文景之治,他爸比和爸比的爸比給他留了多少錢啊!穀子吃不了都爛了,穿錢的繩子都磨壞了等等,而且群眾基礎也不錯。(文景時期輕徭薄賦就不說了,漢武時期百姓負擔其實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重,我們下面再說)
四、雄才大略,人才輩出。政治方面,設立內朝,刺史制度,推恩令,整治豪強等等一系列有力貫徹的政策穩固了他的政治根基,讓他令行禁止站得住腳。經濟方面,桑弘羊為首的一系列經濟政策讓他在花老爹的錢的同時不會坐吃山空。
除此之外,他選賢舉能,許多草根的不世出之才也被從基層移植到朝堂,幫他折騰。(衛青是個伺候馬的,霍去病是伺候馬的的侄子,霍光是侄子的哥哥,主父偃是個多年不得志的貧民窟成員等等)
五、一不小心玩脫線了有人給他收拾殘局。昭帝,宣帝,霍光等等。
六、他有志向,有胸懷。一生專制,開創偉業,極盡尊榮,被後人評為好大喜功的劉徹,在最後兩年向天下罪己。「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我明白他的性格的確高傲,好大喜功,一直以來卻因為他的成就願意原諒他的缺點。但每每讀到這段話,除了心中生出無限景仰,更有一份酸楚。按性格,他似乎是中國歷史上似乎最不可能罪己的皇帝,獨裁,專制,封禪泰山,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罪己的皇帝。
他已經老了,當年的雄圖霸業,未成者已如東逝江水有心無力,成者,卻又無限追悔。我無法想像,對亡子的思念愧疚,對幼小的太子和託孤重臣的無法信任怎樣日夜折磨著這個已經垂垂老矣的過往英雄。此時此刻,操控天下一生的他卻無力改變任何,恐「子幼母壯,危及社稷」而下旨殺了唯一能最後陪伴他一程的鉤弋夫人。冰冷長夜,在這座曾見證他輝煌的宮殿里,夢裡是否還是衛青霍去病凱旋迴朝時的盛世,但睜眼,他們都早已不在了。
他的時代,過去了。
他的一生,雖然「志尚奢麗,尤敬神明」,但他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功名,而是民族的尊嚴,國家的雄起,大漢永昌,長樂未央。

圖片拍攝自陝西歷史博物館編輯於 11:59


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幹了很多事,中間也發生很多變化,要評價必須分開來。

漢武帝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這些措施涉及多個領域,包括:

意識形態文化思想方面:尊崇儒術,設置五經博士,設立太學,推廣董仲舒學說;重法治,增訂法律,以法治國。
財政經濟方面:改革貨幣制度,實行「五銖錢」法,鹽鐵官營、均輸平準、酒類專賣、算緡告緡法等。
政治體制方面,改革選官制度,唯才是舉;改革中樞決策體制,抑制相權,設置中朝;地方上設刺史監察制度,實行推恩令,打擊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軍事制度上,改革軍制。
對外政策上,積極擴張,北擊匈奴,西通西域,東平朝鮮,南統一兩越、西南夷。

對於這些改革措施利弊得失的評價,後世爭論不休。爭議最大的財政經濟改革和對外政策。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上質疑的不多。


武帝去世不久,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召開的鹽鐵會議上對鹽鐵專營、對外擴張等政策進行了爭論,賢良文學對武帝的經濟政策對外政策全盤否定。西漢後期,圍繞武帝改革得失利弊的兩派對立十分尖銳,也隨著朝廷政局變化而互有消長,爭議最大的是財經改革和對外政策。這二者是相互關聯的,財政改革主要目的是為對外擴張聚斂財富。反對者主要從民本立場出現,強調對外擴張,窮兵黷武勞民傷財,財政改革掠奪民財,聚斂無度,導致「天下虛耗,百姓流離」;支持者主要從國家主義立場出發,強調通過財政經濟改革,才有對外擴張的資本,對外擴張,北擊匈奴南平兩越,邊境安寧,保衛了中原文化,「單于守藩,百蠻服從,萬世之基也」。
其實就是「大國崛起」和「小民尊嚴」的對立。
西漢以後,後世政治家、史學家對漢武帝改革的爭議仍在繼續。主流態度仍是肯定其政治體制改革、意識形態改革,否定財政經濟改革和對外政策。以班固為例,他高度讚揚漢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曆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的功勞,認為是「雄才大略」;但是也反對漢武帝的財政經濟改革,導致「民力屈,財力竭」。東漢史學家荀悅、桓譚等也是這樣的態度。唐宋以後,對漢武帝的財政經濟、對外擴張政策基本上是否定的,蘇軾、蘇轍認為漢武帝的鹽鐵均輸方法,導致「民不堪命,幾至大亂」。司馬光所議論的「然則祖宗舊法,何可變也?漢武帝用張湯之言,取高帝法紛更之,盜賊半天下」,從守舊派的立場出發對「變法」全盤否定。

有趣的是,近代史學家對漢武帝改革評價和古代有些不同,甚至剛好相反。
首先五四以後,對傳統的批判,導致對漢武帝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改革全盤否定。
五四以來,反儒學潮流蔚然成風,對這種鉗制思想的政策出現大量反對意見,追求思想解放的一代學者,都認為崇儒學是束縛後世思想的主因,把漢武帝「尊儒術」作為貽害千古的大罪。以新儒學代表人物徐復觀為代表,他認為漢武帝提倡儒術,「不過以儒術來作專制政治的裝飾之用」,「在專制政治下不可能讓學術作自由的發展。」
政治體制改革上,漢武帝強化專制集權的改革措施,也遭到學者的反對。如徐復觀從知識分子的自由發展上對削藩政策提出批評:因為諸侯王往往養賓客,這些賓客彙集,常常成為學術活動中心,「這對知識分子及學術的發展而言,常可以發生很大的鼓勵作用,但卻觸犯了專制者的大忌」,漢武帝「猜忌的重點特轉向到諸王的賓客上面,尤其是轉向到有學術意義的賓客上面」,對知識分子及學術發展,發生了莫大的窒息作用。漢武帝抑制宰相,逐步建立「中朝」,強化皇權,徐復觀也進行犀利的指出嚴重的後果:「由於宰相制度在演變中的破壞,自漢武帝後,中國歷史上便無名實相符的宰相,而擔任變相宰相的人,也常受到最大的挫折與屈辱,這便影響到知識分子整個的命運,並挫折學術的正常發展。」 黃仁宇也認為,經過漢武帝的削藩、打擊豪強,「這樣一來皇帝高高在上統治五千萬到六千萬的人民,當中沒有一個有效的中層機構或根據地方沿革,或依賴經濟利害作上下間的樞紐……因此皇帝之作為,更只能擴充及保障自身的權威」,漢武帝強化皇權後,沒有權力能夠對皇權進行制約;廣袤的帝國,自然文化差異極大,用統一的模式統治也會壓抑地方發展,帶來嚴重的後果。
財政經濟政策上,近代學者基本是認為弊大於利。歷史學家呂思勉論述了武帝的筦鹽鐵、算緡、均輸、酒酤、賣爵贖罪、錢法,都是「雖有裨國計,民之受其弊師深矣」。「其不至於土崩者,亦僅矣」。這些斂財政策,結果都是天怨人怒,漢代沒有滅亡,僅僅是僥倖。
對外擴張方面,有不同的態度。一方面,許多學者延續歷來的民生關懷,反對對外的窮兵黷武。如 呂思勉抨擊漢武帝對外政策,「使中國之國力為之大耗,實功不掩其罪也。」而且,呂思勉還認為,對待匈奴最經濟的政策就是通過和親以金帛絲綢腐化匈奴,不戰而屈人之兵,進行軍事政策是嚴重失誤,漢武帝「好大喜功,不顧其後」,「其所為與隋煬帝亦何以異?獲保首領,歿於五柞,豈不幸哉?」漢武帝所作所為和隋煬帝沒有太大區別,能夠善終,實在是運氣好。徐復觀也認為,「武帝前期對匈奴用兵,是有所得而實則不償所失,後期對匈奴用兵,則幾乎可說是只有所失而並無所得。」
但是,近代以來中國內憂外患,列強瓜分,漢武帝對外擴張,鞏固國家統一,也迎合不少人的的民族主義需求。特別是建國以後,學術界主流態度從歷史發展、中華民族形成的角度,認為漢武帝對外擴張利大於弊。如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范文瀾對漢武帝的對外政策評價甚高:「劉徹,是個彷彿秦嬴政那樣雄才大略的皇帝。……劉徹利用當時人力財力,對外吞併,擴大疆域,奠定地大物博的現代中國的基礎。」
不少國外學者從大歷史角度高度肯定其歷史意義。日本著名歷史學家內藤湖南先生認為:「武帝是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他打破所有以前的慣例,建立起新的制度,這是他偉大之所在……他堪稱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英主之一。」他從歷史的長遠視野,從漢武帝政策對後世深遠影響的角度高度評價漢武帝。內藤湖南的弟子,東洋史巨擘宮崎市定也認為:「武帝的任務,不論自己是否自覺,但他確實達成了完成統一古代帝國之事實的偉大使命。」

當然也出現一些學者試圖把這種兩極的觀點綜合起來,對漢武帝達成一個統一的認識。
一種是「代價論」。即把目的與手段分來:漢武帝的目的是正義的,但是過程中帶來極大的犧牲。這樣可以將民生的關懷和國家民族關懷結合起來,認為漢武帝的對外戰爭是有利的,只是以百姓的犧牲為代價的,「大國崛起」是以「小民尊嚴」為代價的。如楊生民認為:漢武帝反擊匈奴戰爭是正義的,是歷史發展所需要的,要打仗完成大一統,必須付出一些代價,這是為了實現遠大目標而必須做出的犧牲,不迴避他犯下的錯誤,但是應當肯定漢武帝所建樹的偉大歷史功績,「武帝的功(即在歷史上所起的積極作用)是以其過(即在歷史所起的消極作用)為代價取得的」。
還有一種是分期論,對武帝改革進行分期,不同時期利弊得失不同。以田餘慶先生為代表,他認為漢武帝統治五十四年可以分為數個階段,漢武帝的改革在一段時期內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元豐年間已經完成了歷史賦予他的使命,從此著手實行政策的轉折,應當說正是時候」,只是,這時候的漢武帝,「在完成積極事業的過程中,該止步的時候沒有止步,他師心自用,僥倖求逞,使自己走向相反方向,因而延誤了政策轉變的時間,只是到了最後時刻,他才下決心頒布輪台『哀痛之詔』,力圖挽回將頹的局勢。」 也就是說漢武帝的政策初期是正確是,只是晚年犯了「擴大化」的錯誤。

這「代價論」、「分期論」有沒有很熟悉呢?是不是評價某位現代偉大領袖也這麼來呢?

附上歷來對漢武帝評價的爭論,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一、西漢圍繞漢武帝的爭論


1.昭帝初期鹽鐵會議上的爭論
武帝去世不久,昭帝初即位。輔政大臣霍光就意識到應該改弦易轍,休養生息,與民休息。昭帝始元六年(前81)召開了鹽鐵會議上,對武帝時經濟政策進行討論。分成了兩派,從民間來的賢良文學全面否定武帝的經濟政策,與桑弘羊展開爭論。武帝的斂財政策是為了自己的開疆拓土對外戰爭服務的,由此又進入到對戰爭的否定。
對於財政政策,賢良文學認為:

「竊聞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廣道德之端,抑末利而開仁義,毋示以利,然後教化可興,而風俗可移也。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與民爭利。散敦厚之朴,成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趨末者眾。」(《鹽鐵論》卷1)

認為武帝的「鹽、鐵、酒榷、均輸」經濟政策破壞了社會風氣,民風敗壞,「散敦厚之朴,成貪鄙之化」。
對此,桑弘羊辯解:

「匈奴背叛不臣,數為寇暴於邊鄙,備之則勞中國之士,不備則侵盜不止。先帝哀邊人之久患,苦為虜所系獲也,故修障塞,飭烽燧,屯戍以備之。邊用度不足,故興鹽、鐵,設酒榷,置均輸,蕃貨長財,以佐助邊費。」 (《鹽鐵論》卷1)

也就是說,這些經濟政策是不得已而為之,為了供養對匈奴的長期戰爭,必須要進行斂財。
由此賢良文學反對武帝的對外開邊政策:

「古者,天子之立於天下之中,縣內方不過千里,諸侯列國,不及不食之地,《禹貢》至於五千里;民各供其君,諸侯各保其國,是以百姓均調,而繇役不勞也。今推胡、越數千里,道路迴避,士卒勞罷。故邊民有刎頸之禍,而中國有死亡之患,此百姓所以囂囂而不默也。夫治國之道,由中及外,自近者始。近者親附,然後來遠;百姓內足,然後恤外。……今中國弊落不憂,務在邊境。意者地廣而不耕,多種而不耨,費力而無功。」(《鹽鐵論》卷4)

也就是說,「攘外必先安內」,內重外輕,不能為了千里之外的少數民族損害國內的安定局面。何況開疆擴土獲得的土地又不能耕種,這些土地實在是無用而有害。賢良文學在此對武帝開拓政策進行了批評,核心觀點是國內、邊境是相互矛盾的,顧此失彼,應當以內為重。
桑弘羊等對此的辯解是:

「王者包含並覆,普愛無私,不為近重施,不為遠遺恩。今俱是民也,俱是臣也,安危勞佚不齊,獨不當調邪?不念彼而獨計此,斯亦好議矣?緣邊之民,處寒苦之地,距強胡之難,烽燧一動,有沒身之累。故邊民百戰,而中國恬卧者,以邊郡為蔽扞也。……是以聖王懷四方獨苦,興師推卻胡、越,遠寇安災,散中國肥饒之餘,以調邊境,邊境強,則中國安,中國安則晏然無事。何求而不默也?」 (《鹽鐵論》卷4)

天子應當普愛無私,不應當有誰輕誰重之分,內外不是相互矛盾的。如果不進行主動出擊,邊境人民,生活在貧瘠的土地,還有備受匈奴騷擾,難道邊境百姓就應當這樣受苦的嗎?漢武帝哀痛四邊百姓的痛苦,發動積極主動的戰爭,驅趕匈奴,保境安民。桑弘羊核心觀點是,「散中國肥饒之餘,以調邊境,邊境強,則中國安」,即邊境與國內是相輔相成,不是顧此失彼的。以國內的財富人力支援邊境,邊境強盛則能捍衛國內的安定,因此武帝的對外積極戰爭政策是合理的;由此進行的經濟政策也是合理的。


2.宣帝與夏侯勝的不同意見
宣帝即位第二年(前72)圍繞祭祀武帝要不要增加廟樂,對武帝功過進行了再次爭論。
先是漢宣帝下詔:

「孝武皇帝躬仁誼,厲威武,北征匈奴,單于遠循,南平氐羌、昆明、甌駱兩越,東定薉、貉、朝鮮,廓地斥境,立郡縣,百蠻率服,款塞自至,珍貢陳於宗廟;協音律,造樂歌,薦上帝,封太山,立明堂,改正朔,易服色;明開聖緒,尊賢顯功,興滅繼絕,褒周之後,備天地之禮,廣道術之路。上天報況,符瑞並應,寶鼎出,白麟獲,海效巨魚,神人並見,山稱萬歲。功德茂盛,不能盡宣,而廟樂未稱,朕甚悼焉。其與列侯、二千石、博士議。」

這裡盛讚武帝的功業,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對外開疆拓土,北逐匈奴,南平南越西南夷,東服朝鮮;制禮作樂,定年號,興封禪;用人上尊賢顯功,推廣儒術。大臣多數都贊同詔書所說武帝的功業。
唯獨長信少府夏侯勝反對:

「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蝗蟲大起,赤地數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積至今未復。亡德澤於民,不宜為立廟樂。」
武帝雖然有開疆拓土之功,但是卻導致天下虛耗,百姓流離,戶口減半,至今沒有恢復過來,得不償失,不應當立廟樂。

後來夏侯勝因此而下獄。漢武帝死了沒幾年,就想著鞭屍。說明此時對漢武帝的不同評價還不能進行。

3.元帝時期,賈捐之的人道主義觀點
漢元帝時,隨著儒生的逐步參政,對外政策日趨保守,對漢武帝的否定聲音也越來越高。元帝初即位,南越的珠厓郡叛亂,圍繞是否應當去平叛朝廷發生爭論。賈誼之曾孫賈捐之反對平叛,批評了武帝的對外積極進取:

孝武皇帝元狩六年,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都內之錢貫朽而不可校。乃探平城之事,錄冒頓以來數為邊害,厲兵馬,因富民以攘服之。西連諸國至於安息,東過碣石以玄菟、樂浪為郡,北卻匈奴萬里,更起營塞,制南海以為八郡,則天下斷獄萬數,民賦數百,造鹽、鐵、酒榷之利以佐用度,猶不能足。當此之時,寇賊並起,軍旅數發,父戰死於前,子斗傷於後,女子乘亭障,孤兒號於道,老母寡婦飲泣巷哭,遙設虛祭,想魂乎萬里之外。淮南王盜寫虎符,陰聘名士,關東公孫勇等詐為使者,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漢書》卷64《賈捐之傳》)

賈捐之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反對對外戰爭,濃墨重彩描寫了戰爭的殘酷,因為戰爭導致了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也導致秩序崩潰,天下大亂。最後,元帝採納了他的意見,放棄了珠厓郡,間接否定了漢武帝的對外政策。

4. 哀帝時期,劉歆:「中興之功未有高焉」
哀帝初即位,又面臨漢武帝廟的毀存問題,「光祿勛彭宣、詹事滿昌、博士左咸等五十三人皆以為……孝武皇帝雖有功烈,親盡宜毀。」朝臣這次一致同意毀廟。
僅有劉歆表達不同意見:

臣聞周室既衰,四夷並侵,獫狁最強,於今匈奴是也……及至幽王,犬戎來伐,殺幽王,取宗器。自是之後,南夷與北夷交侵,中國不絕如線。……及漢興,冒頓始強,破東胡,禽月氏,並其土地,地廣兵強,為中國害。南越尉佗總百粵,自稱帝。故中國雖平,猶有四夷之患,且無寧歲。一方有急,三面救之,是天下皆動而被其害也。
孝武皇帝愍中國罷勞無安寧之時,乃遣大將軍、驃騎、伏波、樓船之屬,南滅百粵,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萬之眾,置五屬國,起朔方,以奪其肥饒之地;東伐朝鮮,起玄菟、樂浪,以斷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並三十六國,結烏孫,起敦煌、酒泉、張掖,以隔婼羌,裂匈奴之右肩。單于孤特,遠遁於幕北。四垂無事,斥地遠境,起十餘郡。功業既定,乃封丞相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實百姓,其規橅可見。又招集天下賢俊,與協心同謀,興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立天下之祠,建封禪,殊官號,存周后,定諸侯之制,永無逆爭之心,至今累世賴之。單于守藩,百蠻服從,萬世之基也,中興之功未有高焉者也。高帝建大業,為太祖;孝文皇帝德至厚也,為文太宗;孝武皇帝功至著也,為武世宗,此孝宣帝所以發德音也。……以為孝武皇帝功烈如彼,孝宣皇帝崇立之如此,不宜毀。(《漢書》卷73《韋賢傳》)

劉歆對漢武帝的功績認識非常深刻。匈奴的禍患由來已久,從周幽王時期就開始,後來秦漢之際冒頓單于再次壯大匈奴。自此以後漢朝邊患沒有安定過,不得不保留大量防禦性的軍隊,而且諸侯王暗中都與匈奴南越勾連,給國家安定帶來極大的威脅。這種情況下,漢武帝傷心中國邊患永無寧日,發動戰爭,以積極進取的姿態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單于遠逃,擴地千里,四方安定。此後,又招攬賢才,變革制度,設立年號,改易服色,建立封禪,抑制諸侯。這是「萬世之基」,「中興之功未有高焉」,可以和漢高祖漢文帝想並列。漢哀帝贊同劉歆的觀點。

總結說來,整個西漢,每位皇帝剛剛即位,都面臨著漢武帝的評價問題,因為這涉及到自己統治下西漢王朝的內外方針走向,而每次都會引發一番爭論。西漢時期圍繞漢武帝的爭論主要是朝廷。爭議最大的主要是漢武帝的對外政策和財政政策,核心是對外戰爭政策,支持的一方大力讚揚漢武帝開疆拓土的功績,忽視背後的犧牲和代價;反對一方又往往從人道主義關懷,從天下安定的角度揭露戰爭的殘酷和斂財之下民生困苦,也忽略了對外戰爭後邊境的穩定。
對漢武帝的評價,在昭宣時期,主流意見還是高度評價漢武帝;元帝時期逐漸變化;到了西漢後期哀帝時期,主流意見已經變化了,成了批判否定。畢竟這時距離漢武帝去世已經幾十年了。(有沒有很熟悉?)

二、 東漢學者的辯證態度
東漢以後,主要是民間學者與史學家。他們的認識比西漢更深刻了,用辯證的態度評價漢武帝的功績。
1. 班固:肯定對內政策,否定對外政策
班固對漢武帝的政策是一分為二的看待,對內政策,特別是罷黜百家,尊崇儒術,設立太學,以及建封禪,改服色,定曆法,協音律這些意識形態政策大加讚揚:

贊曰: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畤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曆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后,號令文章,煥焉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漢書》卷6《武帝紀》)

這裡班固首次稱讚漢武帝「雄才大略」,這是這個詞首次出現,此後後世,「雄才大略」成為漢武帝的一個常見的評價。
但是班固對漢武帝的對外戰爭政策表示強烈不滿:

贊曰:孝武之世,圖制匈奴,患者兼從西國,結黨南羌,乃表河西,列四郡,開玉門,通四域,以斷匈奴右臂,隔絕南羌、月氏。單于失援,由是遠遁,而幕南無王庭。遭值文、景玄默,養民五世,天下殷富,財力有餘,士馬強盛。故能睹犀布、玳瑁則建珠崖七郡,感枸醬、竹杖則開牂柯、越巂,聞天馬、蒲陶則通大宛、安息。……及賂遺贈送,萬里相奉,師旅之費,不可勝計。至於用度不足,乃榷酒酤,管鹽鐵,鑄白金,造皮幣,算至車船,租及六畜。民力屈,財力竭,因之以凶年,寇盜並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綉杖斧,斷斬於郡國,然後勝之。是以末年遂棄輪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詔,豈非仁聖之所悔哉!(《漢書》卷96《西域傳》)

班固首先認為漢武帝開疆拓土動機不純,初期是打擊匈奴,但是後來逐漸是為了獲得奢侈品,滿足自己私慾;大量戰爭勞民傷財,民屈財竭,不得不四處斂財,為了斂財,又不得不加重刑罰。這樣,戰爭,斂財,酷刑三者相連,形成惡性循環,天下紛擾,盜賊蜂起。最後武帝晚年輪台詔對此表示了悔恨,「仁聖之所悔」。

2. 荀悅:善始而未能善終

武皇帝恢萬世業,內脩文學,外曜武威,延天下之士,濟濟盈朝,興事創製,無所不施,先王之風,粲然存矣,然猶好其文,未盡其實,發其始,不克其終,奢侈無限,窮兵極武,百姓空竭,萬民罷弊,當此之時,天下騷然,海內無聊,而孝文之業衰矣。(《漢紀》卷15《前漢孝武皇帝紀》)

荀悅對漢武帝的態度是前後兩分,認為漢武帝善始沒有善終,其初期,改革制度,興事創製,招攬人才,崇儒重教。但是逐漸驕奢淫逸,窮兵黷武,導致百姓空竭,萬民罷弊,天下大亂。

3. 桓譚:「卓爾絕世之主」然「多過差」

漢武帝材質高妙,有崇先廣統之規,故即位而開發大志,考合古今,模獲前聖故事,建正朔,定製度,招選俊傑,奮揚威怒,武義四加,所征者服,興起六藝,廣進儒術,自開闢以來,唯漢家最為盛焉,故顯為世宗,可謂卓爾絕世之主矣,然上多過差,既欲斥境廣土。又乃貪利爭物之無益者,聞西夷大宛國有名馬,即大發軍兵,攻取歷年,士眾多死,但得數十疋耳。又歌兒衛子夫,因幸愛重,乃陰求陳皇后過惡而廢退之,即立子夫,更其男為太子,後聽邪臣之譖,衛後以憂死,太子出走滅亡,不知其處,信其巫蠱,多徵會邪僻,求不急之方,大起宮室,內竭府軍,外罷天下,百姓之死亡,不可勝數,此可謂通而蔽者也。(《桓子新論》,輯自《藝文類聚》帝王部二)

桓譚對於漢武帝態度,與荀悅基本一致,認為漢武帝初期,建正朔,定製度,招賢才,崇儒術,包括初期的對外戰爭,打擊匈奴,保境安民,「可謂卓爾絕世之主」。但是後來越來越偏差,貪圖小利,窮奢極欲,窮兵黷武,為了幾匹馬勞師遠征,視人命如草芥。內政上也大興土木,多疑多懼,偏信邪臣,「百姓之死亡,不可勝數」。
總結來說,東漢學者對漢武帝評價認識非常深刻,辯證的看待。基本上對其內部政策,特別是尊崇儒術,設立太學等大加讚揚,這與東漢儒學昌盛是有關的。對外政策上,荀悅、桓譚肯定其初期對外的自衛反擊戰爭,但是對後期窮兵黷武表示反對。這些看法實際上與現代著名歷史學家田餘慶對漢武帝的認識「政策轉向說」很類似了。

三、 唐宋的評價
1. 唐太宗:「疲弊中國,所獲無幾」

是時四夷大小君長爭遣使入獻見,道路不絕,每元正朝賀,常數百千人。辛酉,上引見諸胡使者,謂侍臣曰:「漢武帝窮兵三十餘年,疲弊中國,所獲無幾;豈如今日綏之以德,使窮髮之地盡為編戶乎!」(《資治通鑒》卷198唐紀十四)

唐太宗對漢武帝的對外強硬政策是反對的,認為漢武帝用兵打仗三十多年,國力空虛最終也沒有取得什麼成果;真正有效的是自己採用的「綏之以德」政策,對少數民族以德相待,才能實現天下歸心。

2. 司馬貞:「俯觀嬴政,幾欲齊衡」

孝武纂極,四海承平。志尚奢麗,尤敬神明。壇開八道,接通五城。朝親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巡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傳聲。迎年祀日,改歷定正。疲秏中土,事彼邊兵。日不暇給,人無聊生。俯觀嬴政,幾欲齊衡。(《史記孝武本紀》 索隱述贊)

唐代著名史學家司馬貞作史記索隱,對漢武帝的內外政策也是反對態度。認為漢武帝勞民傷財,把祖輩積累的財富虛耗在封禪、求仙、打仗這些事上,民不聊生,基本上快趕上暴君秦始皇了。

3. 蘇轍:「民不堪命,幾至大亂」 

漢武帝外事四夷,內興宮室,財用匱竭,於是修鹽鐵、榷酤、均輸之政,民不堪命,幾至大亂。昭帝委任霍光,罷去煩苛,漢室乃定。(《宋史》卷339列傳《蘇轍傳》)

蘇轍這篇奏疏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他與蘇軾相同,都認為漢武帝鹽鐵均輸等經濟政策幾乎導致王朝滅亡,霍光改革才得以穩定。後來哲宗時期,哲宗因為這篇奏疏中有把宋神宗比喻成漢武帝的意思而大怒,蘇轍差點因此入獄。可見漢武帝在宋代已經成為一個暴君的符號。

4.宋神宗、王安石:「多欲」「不仁」

上又論人有才不可置之閑處,因言漢武帝亦能用人材。王安石曰:「武帝所見下,故所用將帥即止衛、霍輩,至天下戶口減半,然亦不能滅匈奴。」上曰:「武帝自為多欲耳。」……上曰:「漢武帝至不仁,以一馬之欲勞師萬里,侯者七十餘人,視人命若草芥,所以戶口減半也。人命至重,天地之大德曰生,豈可如此!」(《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33神宗熙寧五年)

有趣的是,即使大力支持變法,學習漢武帝經濟政策、對外擴張政策的宋神宗、王安石,也對漢武帝不以為然。在這段對話中,王安石比較看不起的是漢武帝的用人;而宋神宗則認為漢武帝「多欲」「不仁」,為了一匹馬發動戰爭,視人命若草芥。


5.李覯:「其不亡者,幸也」

漢武帝時算賈人之緡,匿不自占,占不悉,戍邊一歲,沒入緡錢。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即治郡國緡錢,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千萬數,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餘頃,宅亦如之。商賈中家以上,大抵破,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業。當是之時,天下何如?其不亡者,幸也。(《李覯集》卷8《國用》)

李覯這裡主要批評的是漢武帝經濟政策的告緡法,國進民退,國家通過暴力手段侵佔民間財產太多,如此逆天行事,最後沒有滅亡,只能說是非常僥倖了。

6.司馬光:「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

 臣光曰: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然秦以之亡,漢以之興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資治通鑒》卷22《孝武皇帝下之下》)
然則祖宗舊法,何可變也?漢武帝用張湯之言,取高帝法紛更之,盜賊半天下;宣帝用高帝舊法,但擇良二千石使治民,而天下大治。(《類苑》卷15)

司馬光是宋代保守主義的代表,他極力反對變法,因此從這個視角評價漢武帝。認為漢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亡秦之失」就是窮奢極欲,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大興土木,歸結於一個詞就是「變法」,天下大亂,和秦始皇差不多了;最後「免亡秦之禍」,是因為他晚年幡然醒悟,託付給賢臣,「能尊先王之道」。

上述可見,唐宋時期對漢武帝評價基本上是否定的,歷代君臣反對的主要是漢武帝的對外擴張和對內的財政經濟政策。特別是宋代,由於王安石變法很多模仿漢武帝政策的地方,保守派即借古諷今,對漢武帝改革的評價一面倒。

四、 明清評價:
明清時期,對漢武帝評價也逐漸多元化:
(一) 肯定態度:
1.李贄:「有為之功業亦大矣」

(漢武帝反擊匈奴)「雖民勞財傷,騷然稱費,精力已幾竭矣。蓋至於異姓更主,而百姓安堵如故者,然後知其為孝武之賜而不自知也。截長補短,其利百倍,有為之功業亦大矣」。(《藏書》卷32 《德業儒臣後論》)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對漢武帝持肯定態度,漢武帝北逐匈奴,雖然勞民傷財,但是換來後世的安定,應當肯定。

2.趙翼:「雄才大略,固不虛也」

「武帝長駕遠馭,所用皆跅弛之士,不計流品也。……賞罰嚴明如此,孰敢挾詐避險而不儘力哉!史稱雄才大略,固不虛也。」(《廿二史札記》卷2《漢武用將》)

趙翼雖然也指出漢武帝刑罰過濫等問題,但是還是稱讚漢武帝「雄才大略」,主要是因為其善於用人,特別是提拔有功有才之人。

3.夏燮:「雖曰勞民傷財,邊患亦因之稍息」

(武帝)窮追匈奴,雖曰勞民傷財,邊患亦因之稍息……微武帝,則漢之所以世備邊患,戍役轉餉,以累縣官者,可得而預計哉!(《中西紀事》卷22)

晚清史學家夏燮對武帝對外政策比較贊同,雖然勞民傷財,但是大大減弱匈奴的威脅,邊防安定。如果沒有漢武帝這三十年的用兵積極主動出擊,整個漢朝,必須在邊塞屯駐大量軍隊消極防禦,對國家對百姓的消耗可能會更大!
這些肯定態度,往往從長遠的歷史眼光來認識。

(二)否定態度:
王夫之:「銳意有為,而繁苛之政興」

漢武帝銳意有為,而繁苛之政興,開邊牟利,淫刑崇侈,進群小以荼苦其民,勢甚盛而不可撲也。然而溢於其量者中必餒,馳於其所不可行者力必困,怨浹於四海者,心必怵而不安。故其末年罷兵息役,弛刑緩徵,不待人言之洊至,而心已移矣,圖已改矣。其未能盡革以復文、景之治者,霍光輔孝昭起而承之,因其漸衰之勢,待其自不可行而報罷。(《宋論》《哲宗》)

明末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對漢武帝改革也是否定態度,稱之為「繁苛之政興」,結果天下大亂,民心盡失,晚年不得不懸崖勒馬,改弦易轍。

明清時期對漢武帝否定態度的還有很多,以上二者可以代表皇帝和學者的看法。這些認識基本上與漢代賢良文學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從其用兵「虛耗中國」的角度來認識。


五.近現代史學家的評價


(一)否定態度:
1.呂思勉:「功不掩其罪」,「其不至於土崩者,亦僅矣」
著名史學家呂思勉對漢武帝基本上全盤否定的。
他抨擊漢武帝對外政策,「予謂是時之開拓乃中國之國力為之,即微武帝,亦必有起而收其功者,而武帝輕舉寡慮,喜怒任情,用人以私,使中國之國力為之大耗,實功不掩其罪也。」他認為,這個時期中國的開拓是以前代多年積累的國力為條件,即使沒有漢武帝也會開拓,而且漢武帝因為個人性格還白白損耗國力,實在是功不掩罪。而且,呂思勉還認為,對待匈奴最經濟的政策就是通過和親以金帛絲綢腐化匈奴,不戰而屈人之兵,進行軍事政策是嚴重失誤,漢武帝「好大喜功,不顧其後」,「其所為與隋煬帝亦何以異?獲保首領,歿於五柞,豈不幸哉?」漢武帝所作所為和隋煬帝沒有太大區別,能夠善終,實在是運氣好。(《秦漢史》,130-133頁)
他也大力反對漢武帝斂財政策:「武帝所事既廣,其費用即非經常歲入之所能供,故其時言利之事甚多。雖其初意亦或在摧抑豪強,然終誅求刻剝之意多,裒多益寡之意少,故終弊余於利,至於民愁盜起也。」他論述了武帝的筦鹽鐵、算緡、均輸、酒酤、賣爵贖罪、錢法,都是「雖有裨國計,民之受其弊師深矣」。「其不至於土崩者,亦僅矣」。這些斂財政策,結果都是天怨人怒,漢代沒有滅亡,僅僅是僥倖。(《秦漢史》,138-146頁)

2.徐復觀:專制政治的殘酷黑暗
新儒學代表人物徐復觀先生,從批判專制主義的角度,對漢武帝的改革全面否定。
漢武帝「罷黜百家」,扶持儒家的政策,歷來反對並不多,但是徐復觀則揭露其虛偽面紗:「專制政治及抱專制政治思想的人,在其本質上和知識與人格是不能相容的。史公在《史記》中對當時朝廷的提倡儒術,常用一個『飾』字,即是不過以儒術來作專制政治的裝飾之用,這揭破了武帝對學術的基本用心,也揭破了古今中外一切專制者對學術的用心。由裝飾進一步加以歪曲利用,乃自然之勢,應有之義。在專制政治下不可能讓學術作自由的發展。」( 《兩漢思想史》,第一卷,第113頁)
漢武帝的削藩幾乎沒有人反對,但是徐復觀也從知識分子的自由發展上對此批評:「在專制下對諸侯王的特別猜嫌禁制,不僅足以反映出專制君主為達到一人專制的目的,即使犧牲其子弟宗支亦在所不惜的心理狀態;並對知識分子及學術發展,發生了莫大的窒息作用。」因為諸侯王往往養賓客,這些賓客彙集,常常成為學術活動中心,「這對知識分子及學術的發展而言,常可以發生很大的鼓勵作用,但卻觸犯了專制者的大忌」,漢武帝「猜忌的重點特轉向到諸王的賓客上面,尤其是轉向到有學術意義的賓客上面」。(107頁)
漢武帝抑制宰相,逐步建立「中朝」,強化皇權,徐復觀也指出嚴重的後果:「由於宰相制度在演變中的破壞,自漢武帝後,中國歷史上便無名實相符的宰相,而擔任變相宰相的人,也常受到最大的挫折與屈辱,這便影響到知識分子整個的命運,並挫折學術的正常發展。」(121頁)武帝從多個方面破壞宰相,「相權被剝奪廢棄的總結果,則是外戚宦官藩鎮三者成為中國兩千年一人專制中必然無可避免的循環倚伏的災禍」。(137頁)
至於漢武帝的對外開邊,徐復觀認為,「可以說,武帝前期對匈奴用兵,是有所得而實則不償所失,後期對匈奴用兵,則幾乎可說是只有所失而並無所得。僅因中國土廣民眾,在相對消耗下匈奴終於不振。但由於武帝後期對匈奴用兵的情形已可以反映出武帝之『武』已成為強弩之末」(74頁)
歷來對漢武帝評價,爭議最多的對外政策和斂財政策,其削藩、崇儒、設立太學、強化皇權等否定意見並不多。而徐復觀先生從知識分子反抗專制皇權的立場,將漢武帝所有內政外交政策全盤否定,並且由此深入到對專制的批判。

3.黃仁宇:「專制魔王的毛病」
黃仁宇的看法,與徐復觀相同,從對專制主義的批判路徑對漢武帝進行評價。
他對漢武帝個人能力評價很高,認為他「精明強幹萬機獨斷」,「膽子大也富有想像力」,但是,「也有一般專制魔王的毛病」。並且由漢武帝處理接班人問題,深入探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缺陷。
他認為,經過漢武帝的削藩、打擊豪強,經濟改革,「這樣一來皇帝高高在上統治五千萬到六千萬的人民,當中沒有一個有效的中層機構或根據地方沿革,或依賴經濟利害作上下間的樞紐……因此皇帝之作為,更只能擴充及保障自身的權威」。這種情況下,漢武帝為了維持統治保持活力,辦法只有「利用一種運動,代替組織之不足。如果各地參差不齊,又無法扶植他們作不均衡的發展,則全面動員經常活動也可以算作一種出路」,「如今人所謂將問題外部化」。
「武帝的力量全靠這對內中央集權對外經常征伐支持。他統治之下道不拾遺,乃是在嚴格捕盜的法令下一次株連幾百人以至近千人的威勢下逼成,如此已半個世紀,一到他的運動發生困難,他的組織上的弱點也容易給人看穿,在這時候發生繼承問題,不僅他自己感到為難,他的臣下左右也都在私下竊議自身禍福,迷信與誤會,以及劉徹劉據個性之不同再加以官僚機構間動輒人事僵化的趨向,只更助成其家庭悲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第24-27頁。)
也就是說,武帝削藩、打擊豪強,設立內朝,建立了專制集權體制。這種體制,統治著廣闊的差異極大的國土,無法建立有效的統治體系,必須嚴重依靠「運動」,即對外靠戰爭動員,對內靠嚴刑峻法。這種統治體系時間一長,一旦「運動」發生困難,組織的漏洞就暴露出來。接班人的問題只是這種體制問題的一個表現。不難看出,黃仁宇在對漢武帝評價中,充滿了對建國初期政治體制的暗諷。

(二)肯定態度:
1.夏曾佑:「為中國二十四朝之皇帝」
近代史學家夏曾佑對漢武帝功勞評價很高:「有為漢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有為中國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漢武是也」。(《中國古代史》,三聯書店,1955年,255頁)秦皇漢武,他們都是超越了各自那個朝代,他們奠定了數千年中國的歷史基礎。、

2.范文瀾:「奠定地大物博的現代中國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范文瀾也對漢武帝是肯定態度:
「劉徹,是個彷彿秦嬴政那樣雄才大略的皇帝。……劉徹利用當時人力財力,對外吞併,擴大疆域,奠定地大物博的現代中國的基礎。……對外勝利的結果:第一,土地擴展,建立亞洲唯一的大帝國。第二,中國文化傳播到附近各種族。第三,從外國輸入大蒜葡萄苜蓿駱駝駿馬和其他珍寶,豐富了中國的物產。第四,佛教從西域南海兩路流傳中國,音樂藝術也不斷有新的輸入。影響中國人民的精神生活。第五,地理知識擴大,改變以前局促的世界觀,養成泱泱大國風的民族性,虛心吸收外國文化來充實自己。」 (《中國通史簡編》,第134頁。)

3.尚鉞:「對於中國歷史的發展,是起著推進作用的」
「西漢王朝到了漢武帝時已成為古代中國國力最強盛的時代。……於是漢武帝時代的中國,不僅是東亞的而且是當時世界上的最大而人口最多,物產最豐富的國家。……漢武帝的這種活動,就中國文化發展的總成果來看,並不是起消極作用的,而是起積極作用的;對於中國歷史的發展,是起著推進作用的:第一,擴大了中國的疆域,西至蔥嶺,東至海,南至嶺南,北至大漠,奠定了地大物博人多的現代多民族的中國偉大規模的基礎。第二,保衛了邊境的安全,使沿邊的人民能在較為安定的環境里從事生產,並由於實行屯田的結果,對於邊疆的開發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第三,加強了漢與西域的政治關係,促進了漢族人民與西域各族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國歷史綱要》, 65-72頁)

4.何茲全:「中國人民發展史上一大進步」
秦漢史名家何茲全對漢武帝也高度評價:
「中國歷史發展到秦漢,要求打破各國分裂的局面,建立統一集權的國家,秦始皇完成了這個任務,但他又失敗了,經過漢初數十年的分裂武帝又把這一任務更好的完成了,實質上武帝的統一和集權是比秦的統一集權更鞏固的。秦始皇向外擴大了秦帝國的疆土……在這方面武帝比秦始皇作了更多的工作,漢帝國在南方東方和西方開拓了更多的國土,吸引了更多的部落或部落國家到漢帝國里來。
中國人民是在秦漢時期才真正組成一個大的統一國家的,這統一是中國多少年代以來歷史發展經濟開發各族人民融化的結果,這是中國人民發展史上一大進步。秦始皇漢武帝其中尤其漢武帝在這方面是有貢獻的,今天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大家庭中一支最大的民族——漢族之得名就是從武帝時期奠下基礎的。」(《秦漢史略》,68頁)

范文瀾、尚鉞、何茲全三位都是建國後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權威,作為官方史學的代表,他們的態度可以反映建國後的官方態度。對於漢武帝的政策基本上是肯定讚揚的,主要是從漢武帝奠定多民族統一國家基礎,促進民族交流融合的角度來看待。

(三)折衷態度:
近些年來,學術界出於調和漢武帝評價的兩極,提出「代價論」「政策轉變說」等折衷態度。
1.「代價論」
如楊生民認為:漢武帝反擊匈奴戰爭是正義的,是歷史發展所需要的,要打仗完成大一統,必須付出一些代價,這是為了實現遠大目標而必須做出的犧牲,不迴避他犯下的錯誤,但是應當肯定漢武帝所建樹的偉大歷史功績,「武帝的功(即在歷史上所起的積極作用)是以其過(即在歷史所起的消極作用)為代價取得的」。(《漢武帝傳》,第441頁)

2.「政策轉變說」
以田餘慶先生為代表,他認為漢武帝統治五十四年可以分為數個階段,漢武帝的改革在一段時期內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元豐年間已經完成了歷史賦予他的使命,從此著手實行政策的轉折,應當說正是時候」,只是,這時候的漢武帝,「在完成積極事業的過程中,該止步的時候沒有止步,他師心自用,僥倖求逞,使自己走向相反方向,因而延誤了政策轉變的時間,只是到了最後時刻,他才下決心頒布輪台『哀痛之詔』,力圖挽回將頹的局勢。」 (《論輪台詔》,收入氏著《秦漢魏晉史探微》)這與東漢時期荀悅、桓譚的看法非常類似。


總的說來,對漢武帝的評價兩千年來爭論不休,遠遠沒有蓋棺定論,人們都說從自己的當時的立場出發,現實需要對外收縮、對外保守就否定,現實需要國進民退、富國強兵就肯定,現實需要民主反對專制就否定,現實需要維護統一民族主義就肯定。更不乏一大批含沙射影拿漢武帝往當代套的人。


他命好。
有個精明的爹為他掃除了登基前的障礙,同時留下了豐富的遺產以及仇恨外族的種子。

他運氣好。
有個關愛他的姐姐給他找了一個賢良並有後宮領導力的皇后順便還捎帶腳送了倆曠古朔今的將才。

他識人。
有個性格沉穩的大將軍在朝中不倚權邀功傲視群臣,還沒有竇嬰田蚡的外戚減成干涉皇室。
有個頭腦靈活剛猛果敢的冠軍侯屢出奇兵千里走騎,順帶還捎來一個影響西漢中期的深沉大將軍。
有個剛毅忠貞的博望侯開闢了千年通商之路帶來了汗血良駒。
也有儒臣董仲舒,滑稽東方朔,打臉王汲黯。

他奠基了中國「外儒內法」的政治基調,更使其統治的民族冠名國號「漢」

他基本解決了封建制度帶來的內憂,採用推恩令按部就班削弱諸王侯的封國封地。

他窮兵黷武。
大將軍死後,派貳師將軍幾次攻伐搶奪大宛寶駒。還對退居漠北的匈奴不依不饒。

他注重歷史評價(史官約束),為此寫了罪己詔。

他看到了他死後的風波,借巫蠱之禍除掉了戾太子及與戾太子積怨甚深部分重臣及黨羽。他信任步步為營的忠於大漢的霍光,將幼子與國家託付之。


漢武帝粉,片面之辭。


資治通鑒在文、景帝的篇幅時,就講了大量關於邊患的問題。

例如前166年文帝時

冬,匈奴老上單於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卬,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奇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卒十萬軍長安旁,以備胡寇;而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甯侯魏□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屯三郡。上親勞軍,勒兵,申教令,賜吏卒,自欲征匈奴。群臣諫,不聽;皇太后固要,上乃止。於是以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內史欒布皆為將軍,擊匈奴。單於留塞內月餘,乃去。漢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

前162年,邊疆被鬧的不要不要的,遣使和親

匈奴連歲入邊,殺略人民、畜產甚多;雲中、遼東最甚,郡萬餘人。上患之,乃使使遺匈奴書。單於亦使當戶報謝,復與匈奴和親。

前158年

冬,匈奴三萬騎入上郡,三萬騎入雲中,所殺略甚眾,烽火通於甘泉、長安。以中大夫令免為車騎將軍,屯飛狐;故楚相蘇意為將軍,屯句注;將軍張武屯北地;河內太守周亞夫為將軍,次細柳;宗正劉禮為將軍,次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次棘門;以備胡。

前156年,又和親

遣御史大夫青至代下與匈奴和親。

前155年,又和親

秋,與匈奴和親。

接著是景帝

前154年,七王之亂,漢室宗親造反,其中有人意圖北連匈奴

及削吳會稽、豫章郡書至,吳王遂先起兵,誅漢吏二千石以下;膠西、膠東、菑川、濟南、楚、趙亦皆反。楚相張尚、太傅趙夷吾諫王戊,戊殺尚、夷吾。趙相建德、內史王悍諫王遂,遂燒殺建德、悍。齊王後悔,背約城守。濟北王城壞未完,其郎中令劫守,王不得發兵。膠西王、膠東王為渠率,與菑川、濟南共攻齊,圍臨菑。趙王遂發兵住其西界,欲待吳、楚俱進,北使匈奴與連兵

前152年,接著和親

遣公主嫁匈奴單於。

前148年

 春,二月,匈奴入燕。

前144年

六月,匈奴入雁門,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馬。吏卒戰死者二千人。隴西李廣為上郡太守,嘗從百騎出,卒遇匈奴數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未到匈奴陣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於是胡騎遂不敢擊。有白馬將出,護其兵;李廣上馬,與十餘騎奔,射殺白馬將而復還,至其騎中解鞍,令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胡兵亦以為漢有伏軍於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廣乃歸其大軍。

前142年

三月,匈奴入雁門,太守馮敬與戰,死。發車騎、材官屯雁門。

前135年,建元(武帝)六年,鬧了一波真理標準大辯論

匈奴來請和親,天子下其議。大行王恢,燕人也,習胡事,議曰:「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歲,即復倍約;不如勿許,興兵擊之。」韓安國曰:「匈奴遷徙鳥舉,難得而制,自上古不屬為人。今漢行數千里與之爭利,則人馬罷乏;虜以全制其敝,此危道也。不如和親。」群臣議者多附安國。於是上許和親。

王恢是燕人,燕地前面可以看到,算是被匈奴襲擾的重災區,他說:和親個屁,打!

韓安國:打個屁,就知道打打打,發兵不用錢,不用死人?和平崛起懂不?

王恢:和了那麼多年,頂個屁用,還不是照來?

武帝曰:行行行,別吵,就按韓安國說的辦,你們不用辨了,我就是真理。

兩年後,前133年,王恢又想打,武帝又詔了一次真理標準大討論,主角還是王恢跟韓安國。

還是王恢主戰,韓安國主和,討論的結果是發兵三十萬在馬邑設伏,以逸待勞。結局是設伏失敗,匈奴從此拒絕和親,王恢於獄中自殺。

前129年

匈奴入上谷,殺略吏民。遣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出代,輕車將軍公孫賀出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各萬騎,擊胡關市下。衛青至龍城,得胡首虜七百人;公孫賀無所得;公孫敖為胡所敗,亡七千騎;李廣亦為胡所敗。胡生得廣,置兩馬間,絡而盛臥,行十餘里;廣佯死,暫騰而上胡兒馬上,奪其弓,鞭馬南馳,遂得脫歸。漢下敖、廣吏,當斬,贖為庶人;唯青賜爵關內侯。青雖出於奴虜,然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

秋,匈奴數盜邊,漁陽尤甚。以衛尉韓安國為材官將軍,屯漁陽。

前128年

秋,匈奴二萬騎入漢,殺遼西太守,略二千餘人,圍韓安國壁;又入漁陽、鴈門,各殺略千餘人。安國益東徙,屯北平;數月,病死。天子乃復召李廣,拜為右北平太守。匈奴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

一直到前126年,匈奴自己內部出了問題,匈奴帶路黨來投。

冬,匈奴軍臣單於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於,攻破軍臣單於太子於單,於單亡降漢。

而邊疆依然不停有事

匈奴數萬騎入塞,殺代郡太守恭,及略千餘人。

前125年

夏,匈奴入代郡、定襄、上郡,各三萬騎,殺略數千人

前124年開始揍了

匈奴右賢王數侵擾朔方。天子令車騎將軍青將三萬騎出高闕,衛尉蘇建為游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皆領屬車騎將軍,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俱出右北平;凡十餘萬人,。右賢王以為漢兵遠,不能至,飲酒,醉。衛青等兵出塞六七百里,夜至,圍右賢王。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壯騎數百馳,潰圍北去。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十百萬,於是引兵而還。

秋,匈奴萬騎入代,殺都尉朱英,略千餘人。

前123年

春,二月,大將軍青出定襄,擊匈奴;以合騎侯公孫敖為中將軍,太僕公孫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衛尉蘇建為右將軍,郎中令李廣為後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咸屬大將軍。斬首數千級而還,休士馬於定襄、雲中、雁門。

夏,四月,衛青復將六將軍出定襄,擊匈奴,斬首虜萬餘人。右將軍建、前將軍信並軍三千餘騎獨逢單於兵,與戰一日餘,漢兵且盡。信故胡小王,降漢,漢封為翕侯,及敗,匈奴誘之,遂將其餘騎可八百降匈奴。建盡亡其軍,脫身亡,自歸大將軍。

議郎周霸曰:「自大將軍出,未嘗斬裨將。今建棄軍,可斬,以明將軍之威。」軍正閎、長史安曰:「不然。《兵法》:『小敵之堅,大敵之禽也。』今建以數千當單於數萬,力戰一日餘,士盡,不敢有二心,自歸,而斬之,是示後無反意也,不當斬。」大將軍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間,不患無威,而霸說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職雖當斬將,以臣之尊寵而不敢擅誅於境外,而具歸天子,天子自裁之,於以見為人臣不敢專權,不亦可乎?」軍吏皆曰:「善!」遂囚建詣行在所。

初,平陽縣吏霍仲孺給事平陽侯家,與青姊衛少兒私通,生霍去病。去病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再從大將軍擊匈奴,為嫖姚校尉,與輕騎勇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斬捕首虜過當。於是天子曰:「嫖姚校尉去病,斬首虜二千餘級,得相國、當戶,斬單於大父行藉若侯產,生捕季父羅姑,比再冠軍,封去病為冠軍侯。上谷太守郝賢四從大將軍,捕斬首虜二千餘級,封賢為眾利侯。」

是歲,失兩將軍,亡翕侯,軍功不多,故大將軍不益封,止賜千金。右將軍建至,天子不誅,贖為庶人。

單於既得翕侯,以為自次王,用其姊妻之,與謀漢。信教單於益北絕幕,以誘罷漢兵,徼極而取之,無近塞。單於從其計。

是時,漢比歲發十餘萬眾擊胡,斬捕首虜之士受賜黃金二十餘萬斤,而漢軍士馬死者十餘萬,兵甲轉漕之費不與焉。於是大司農經用竭,不足以奉戰士。六月,詔令民得買爵及贖禁錮,免臧罪。置賞官,名曰武功爵,級十七萬,凡直三十餘萬金。諸買武功爵至千夫者,得先除為吏。吏道雜而多端,官職耗廢矣。

前121年

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擊匈奴,歷五王國,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餘里,殺折蘭王,斬盧侯王,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獲首虜八千九百餘級,收休屠王祭天金人。詔益封去病二千戶。

夏,去病復與合騎侯公孫敖將數萬騎俱出北地,異道。衛尉張騫、郎中令李廣俱出右北平,異道。廣將四千騎先行,可數百里,騫將萬騎在後。匈奴左賢王將四萬騎圍廣,廣軍士皆恐;廣乃使其子敢獨與數十騎馳貫胡騎,出其左右而還,告廣曰:「胡虜易與耳!」軍士乃安。廣為圜陳,外向。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廣乃令士持滿毋發,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人,胡虜益解。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而廣意氣自如,益治軍,軍中皆服其勇。明日,復力戰,死者過半,所殺亦過當。會博望侯軍亦至,匈奴軍乃解去。漢軍罷,弗能追,罷歸。漢法:博望侯留遲後期,當死,贖為庶人。廣軍功自如,無賞。而驃騎將軍去病深入二千餘里,與合騎侯失,不相得。驃騎將軍逾居延,過小月氏,至祁連山,得單桓、酋塗王,及相國、都尉以眾降者二千五百人,斬首虜三萬二百級,獲裨小王七十餘人。天子益封去病五千戶,封其裨將有功者鷹擊司馬趙破奴為從驃侯,校尉高不識為宜冠侯,校尉僕多為煇渠侯。合騎侯敖坐行留不與驃騎會,當斬,贖為庶人。

是時,諸宿將所將士、馬、兵皆不如驃騎,驃騎所將常選,然亦敢深入,常與壯騎先其大軍;軍亦有天幸,未嘗困絕也。而諸宿將常留落不偶,由此驃騎日以親貴,比大將軍矣。

匈奴入代、雁門,殺略數百人。

好了,看到這。我們也看到了又和親又是送公主的,還是照樣入燕、入雁門、入北平。

擊一下匈奴,我認為不能只算是窮兵黷武或好大喜功,這地要洗一下。

本來由於馬邑之圍,匈奴連和親都不和了,漢武帝死後,霍光接著搞和親。

前80年,邊患依舊(這時武帝已經死很久了)

是歲匈奴發左、右部二萬騎為四隊,並入邊為寇。漢兵追之,斬首、獲虜九千人,生得甌脫王;漢無所失亡。匈奴見甌脫王在漢,恐,以為道擊之,即西北遠去,不敢南逐水草;發人民屯甌脫。

不過有一部匈奴稱臣,還會跟朝廷要錢糧

前48年

匈奴呼韓邪單於復上書,言民眾睏乏。詔雲中、五原郡轉穀二萬斛以給之。

前34年

 匈奴呼韓邪單於聞郅支既誅,且喜且懼;上書,願入朝見。

之後資治通鑒上就比較少看到匈奴在擾亂邊疆,自有漢以來,匈奴擾邊在資治通鑒裡邊占的份額是相當高的。漢武帝北伐時,外部條件有利,匈奴彼時有繼承問題,一改前朝作風,伺機動狠手不可不謂是雄才大略。

然漢武一朝發大兵北伐也沒有完全解決匈奴擾邊的問題,我想這正所謂是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歷史經驗表明,人們如何評價劉徹,取決於評價者所處的時代財政狀況如何。


幾十年前,毛主席領導大家在朝鮮跟聯合國軍打了一丈,一掃中國近代被別人按在地上摩擦一百年的頹氣,讓我們可以在一起指點江山,吹牛逼玩了幾十年……

2000多年前,漢武帝揮鞭北進,打的匈奴人哭爹喊娘,才有了四百年大漢王朝……


――加東西的分割線――
很多人提出,漢武帝贏了,朝鮮戰爭沒贏……
這個不用說,大家也知道,漢匈戰爭打了幾年?朝鮮戰爭打了幾年?到現在朝鮮戰爭也沒結束啊,漢朝人也沒天天打好不好,這是一場百年戰爭,勝負未分……


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   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這個讓我想起前兩天知乎上有人問「好人與一輩子裝好人的人有什麼區別」看到的第一答案,我覺得現在要是評價漢武大帝,用這個第一答案,完全可以概括,即好人會做一些在當時來講會被當成錯誤的事,而一輩子裝好人的人就不會去做,那麼,我們也可以來概括,漢武帝做了當時來講可能是錯的事,所謂窮兵黷武,耗盡文景家財,鬧的生靈塗炭,可是,你敢說漢武帝就只是因為好大喜功,才會窮兵黷武,才會跟匈奴杠上,鬧的民不聊生?我覺得一個敢給自己寫《罪己詔》的君主,是絕不會沽名釣譽,他是真的看到了民族的危機,還有自身的使命感,恰巧文景之治留給了他足夠資本來實現自己的使命,帶著大漢民族屹立於世界名族之林,這是一位真有雄才偉略的英主,沒有沽名釣譽,我們之所以稱之為漢人,以及我們之所以能使華夏文明傳承至今,漢武帝的功勞,不言而喻。
我們應該持正面態度去理解他。


個人認為漢武的武功方面說窮兵黷武未免短視,漢武幾場對匈作戰打的風生水起,按照姬大神的說法直接打出了中華第一帝國,(隋唐宋為二,明為三)從此奠定了兩漢魏晉南北朝800年漢人帝國的底氣和漢族的凝聚力。
沒有漢武的血性和寧可海內虛空的戰略選擇,也許漢族遭到五胡亂華要提前400年並從此一蹶不振,並且「漢族」這個族群凝聚力和影響力根本不會是如今這般(我們為啥叫漢族不叫唐族,宋祖,明族?)。


是,劉徹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加上晚年昏庸,迷信方士。

但他之後是昭宣中興,是國祚400多年的強漢。

而不是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一蹶不振的晚唐。

更遑論他前無古人的武功帶給我們這個民族的自信和脊樑。

是,開元盛唐是幅員遼闊武功蓋世,李隆基從天寶開始也不折騰了,安享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可一個分水嶺式的安史之亂就讓盛唐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更讓我中華文明從此落後於世界直到如今。

居安思危,一個文明的存在和發展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氣。

他做到了。

至於評價,我沒有那個能力,用班固的話,雄才大略。

最後

既然失敗的楊廣都有人洗底了,我真想出有什麼理由要去黑劉徹。


好一個人口減半。
漢武帝元光元年人口3600萬,按某人說的,漢武帝時期人口減半,就算始元元年全國人口1800萬。漢平帝元始二年全國在籍人口達59594978人,此數據來源於《漢書·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姑且算它5900萬。這88年人口翻了三倍還多。這什麼人口增長率。《中國人口通史》里說宣帝末年人口5000萬。再結合某人說的,那麼就是39年時間人口將近翻了三倍。漢初先歷經數位皇帝然後到了漢武帝的元光元年,78年時間人口從1800萬到了3600萬。你告訴我就這增長速度,農業再怎麼發展,怎麼可能會發展到88年翻了三倍還多?
早就有說史書里說的戶口減半,是因民眾不堪重負逃稅導致人口登記不實。漢武帝這幾十年人口減少我是相信的,民不聊生我也是相信的。不過這麼罵漢武帝我是極力反對的。
我突然想起當年看漢武大帝電視劇,漢武帝曾說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要完成。也說過,一定要把匈奴問題徹底解決,這樣以後老百姓就可以安穩了。有一幕,霍去病射殺了李敢,漢武帝一遍踹霍去病一邊說,我能把這作為己任,你怎麼不能!
是啊,武帝時期民不聊生,可是後來中國得到的呢?你覺得像強宋那樣,只要日子過得好,北面而叫爹也很爽是嗎。


如何講述武帝的故事?

一直以來是這麼講的:

武帝採納桑弘羊的建議,鹽鐵專賣。但此舉開了與民爭利的先河,此後歷朝歷代竟沒有一個摒棄這一制度。鹽政腐化嚴重,私鹽屢禁不止甚至成為農民起義的溫床和助力,張士誠就是出身私鹽販子。

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同時摻以一套天人感應理論。從此儒家一家獨大,漸漸成為了禁錮人民和精英階層思想的元兇。而天人感應理論更是使得迷信思想登堂入室,並被刻在了歷朝歷代的基因中,在此後多次扮演了阻礙國人實施戰略、對抗自然災害的角色。

圈地上林苑,使得無數百姓失地。雖然說上林苑是為了編練騎兵部隊,但是究竟起到了多少訓練的作用,究竟起到了多少圍獵的作用,很難分辨。

提拔衛青和霍去病驅逐匈奴。衛青是武帝最鍾愛的皇后衛子夫的弟弟,而霍去病則是衛青的外甥。武帝對於外戚集團的偏愛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給兩人配備最精銳的部隊和最好的嚮導,最後達到了漢人武人中的巔峰成就。而宿將李廣卻率領著差一檔次的部隊,還總是迷路,幾次達不成目標而被治罪。相比於李廣的愛惜士卒,霍去病則可以說是標準的高幹子弟思維,毫不愛惜士卒,每次作戰損失嚴重,都達到了冷兵器時代令人咋舌的程度。從此種意義上說漢匈戰爭雙方兩敗俱傷。

在軍事上主動出擊之後,武帝實行移民實邊政策。如果說軍事行動是勞民傷財的話,那移民實邊的不斷進行可以說是奪民根本了。而最後這項政策的實效卻不盡如人意。僅從漢一代來看,邊疆百姓已經漸漸被拋棄。而從更遙遠的時間尺度來看,從漢末到唐初,從唐末到清初,這些地區都不掌握在漢家手中。

除了移民實邊政策,武帝的對外探索也是勞民傷財之舉。對西域的探索,使節、禮物、軍事行動、工程作業好多都做了無用功。而通西南夷的行動一眼便知與對匈戰略無關,卻依舊被實行,最後果然沒有起到作用。

為了配合自己的國家戰略,武帝對輿論的禁錮可與始皇帝比肩。司馬遷因為為李陵說話觸怒武帝,竟被處以宮刑。而許許多多和司馬遷一樣反對武帝政策而發聲的人,也被發配邊疆。而輿論的禁錮使得漢初開明的政治氛圍消失,朝堂變成一言堂。武帝本人沉醉於雄才大略的自我肯定中,開始了和始皇帝一樣求仙問道之旅。江湖術士和諂媚小人也開始出入朝堂,政治氛圍進一步敗壞。太子耿直愛民,對武帝的政策有諸多反對之處,多次公開提出對武帝政策的反對意見。此時衛子夫已年老色衰,李夫人的兒子漸漸長大而李夫人逝世時的行為使得漢武帝對其念念不忘。另一個小舅子李廣利又軍權在握,許多人揣摩上意,猜測武帝是否有心換太子。最終,一場巫蠱陷害逼得太子鋌而走險最終慘死,武帝興起大獄殺害了數萬人,最後自己的血脈也所剩無幾。

晚年的漢武帝悔恨交加,下罪己詔,撤輪台戍,封富民侯,表達了對自己政策的否定,同時安撫已經失無可失的民眾,因此才沒有像始皇帝一樣落得身死沙丘鹹魚附身的下場。


還有另一個版本:

對匈作戰的決心,在漢初就已定下。而對匈作戰的物質基礎和國內條件在文景時代已經達成。晁錯施行重農抑商,為國家鞏固根本並改良社會風氣,讓財富流轉到為國出力的人手中,真正做到了國富而民強。開啟削藩進程,一場大亂後各同姓王再難掀起大亂。國富民強,政局穩定,就待劉徹去開啟這註定要來到的時代。

儘管社會財富積累可觀,一掃漢初疲敝之象,但要支持劇烈的戰略活動,現有的制度還遠遠不夠。在農業時代,徵收農業稅的成本已經很高,而商業稅等近代稅種更是無從談起。如何為國家聚集所需的人力物力,或者說如何增強政府的對國家的掌控是一個難題。武帝實施的鹽鐵專賣政策是如此成功,以至於往後歷朝歷代都採用了這一制度。在已經發現了新財源的後來者看來,這一制度是落後的,但在當時卻是極其先進的創舉。

新制度為物質活動打好了基礎,但當下不論是精英階層還是民眾之間都佔主流的黃老思想卻無法配合新時代。無為而治的思想可以適合之前休養生息的基調,卻不能幫助民眾和官員們理解和支持對外戰略。獨尊儒術並不意味著拋棄諸子百家,其他理論依舊活躍在各個領域,但是儒家被用來統一思想、教化人民可以說被用在了恰當的地方。天人感應的提出可以說是另一個創舉。漢代秦而立,始皇帝的各項工作是皇帝制度的第一次摸石過河,最後涉到深水而失敗。皇帝在六國之後、天下百姓的心中成為了惡魔的代名詞。如何完善皇帝制度,為皇權加上籠子,天人感應是第一個補丁。

儘管心中有一個前無古人的戰略計劃,但始終需要軍事上的勝利來達成最後勝利。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沒有騎兵部隊的漢軍收套無望。為此,武帝大修翰林院,為蒙蔽敵人,宣稱此為皇帝圍獵享受的驕奢淫逸之所。幾年後,精騎橫空出世,一舉攻取河套,斷匈奴左臂。武帝圈上林苑,欺詐敵人暗中編練騎兵,而慈禧太后挪用水師經費修頤和園,自欺欺人號稱編練海軍,兩相對比,何其悲哀。

斷匈奴左臂之後,還需斷其右臂,由此展開了偉大的戰略西進。張騫、蘇武等不屈的漢人踏上了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還未知的土地,與綠洲文明開始了交流。那時的漢人並不像後來那樣沉浸在天朝上國的夢幻中,滿足於在建立了兩千年的東亞體系里唯我獨尊。那時的漢人不管前方是朋友還是敵人,是沙漠還是綠洲,是高山還是平地,勇往直前。這是個地理大發現的年代,誰先發現並控制,就掌握了在與其他文明交流過程中的主導權。畢竟,那時地理、人文的知識不是今天的科研成果,一個硬碟就可以盜取。地理大發現的成果,在編纂成的那一冊冊兵要地誌里,在決策層的文獻記錄里,在廣大使團和邊疆將士的腦海里,在後數兩千年的中國人的大國夢裡。除了通西域外,通西南夷的努力還使得漢人無意間開始了和高原文明的接觸,至此,武帝已建立了日後兩千年漢人主導的農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西方綠洲文明以及西南高原文明交流、博弈的戰略框架。

左臂已斷而右臂失靈的匈奴已經搖搖欲墜,還需要臨門一腳將其徹底制服。衛青和霍去病完美的完成了這一目標。漢家勇士孤軍深入,所向披靡,最後封狼居胥,後代將領無有可比肩者。他們對騎兵機動戰略的理解不是李廣這樣只熟悉以前漢軍作戰模式的老將可比的。在軍事行動取得勝利的同時,對於如何守邊,武帝根據前朝的戰略規劃實行移民實邊。秦朝從全國各地隨意徵調民力到遠方參加國家工程,最後導致暴動。而文帝景帝時期,通過反思秦朝制度的弊端,提出了移民實邊的創舉。這一戰略同樣被沿用至今,甚至舊日本帝國也學習了這一策略。漢人的生存空間不斷擴展,雖然期間有許多時期這些土地上的人民淪陷異族,但正是對這一策略的堅持,使得今天的兩廣、雲貴、湘贛、遼東、陝甘寧等地成為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隨著國家戰略的一步步進行,武帝對輿論的管控卻進入了過於嚴苛的境地。司馬遷因為為李陵說話而被判宮刑。武帝並不准備真的對他施刑,按照法律只需司馬遷拿出一筆錢就可以抵罪。然而司馬遷為搜集史料各地巡遊結交人物,並無存款。而與司馬遷相識的人在此情景下竟無一個雪中送炭,一個個都在揣度上意,想與司馬遷切割乾淨。久而久之,武帝已將此事忘記,待想起來時,卻發現事已無法挽回,只能事後給予司馬遷許多彌補。而司馬遷也並未在史記用前人舊事中冷嘲暗諷今日時政,只是痛心憤恨於人心不古,因而竟單獨給豪氣干雲熱血快意的刺客列傳,哀嘆自己為何就沒有此等古人相助。

晚年的武帝,不可避免的走上了始皇帝尋仙求長生的老路。加之之前朝臣已只知唯唯諾諾,奉迎上意者遍地,此時更是小人登堂入室,朝堂污濁不堪。衛皇后已年老色衰,衛青霍去病皆英年早逝,皇后與太子勢單力薄。李夫人的兒子漸漸長大,而李廣利軍權在握。太子不顧皇后勸阻,時常就武帝為戰而戰、不惜民力的作法提出反對,武帝卻龍顏大悅,認為太子待自己真心實意,長久以來一直將太子視為接班人。武帝深知張弛治國的道理,自己的許多作法要留給太子去廢除,讓天下臣民記得新皇之恩。然而江湖騙子想渾水摸魚,以巫蠱陷害太子,太子情急之下控制長安,以免敵對勢力乘機作亂,並派使節向武帝說明情況。太子敢這麼做是因為長期以來父子間的信任使他認為父親會理解自己這番做法,然而末年的武帝喜歡東遊西逛,使節並未找到他。而武帝卻接到密報,說太子打開長安大牢,放出囚犯控制長安,大驚之下也派出使節去向太子了解情況。可是這個使節卻是個膽小之輩,未進長安便回來稟報說太子謀反。武帝一時不察,派丞相回長安處理,不知丞相早就與李家合謀,乘此機會誅殺太子,逼死皇后,太子一門盡滅。武帝悔恨之餘大怒,興起大獄,將密謀之人盡皆誅連。

遭此大變,武帝意志消沉,每日只進一餐。隨後便頒罪己之詔,撤輪台之戍,封富民之侯,表達了對自己錯誤的批判,定下來休養生息補償民力的基調。而這一切,本來是自己賦予厚望的太子來做的。


以上兩個故事,我更喜歡後面一個。


推薦閱讀:

項羽不殺劉邦的原因是什麼?

TAG:歷史 | 政治 | 歷史人物 | 西漢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