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爵位制度是怎樣的?公、侯、君對應什麼爵位?

倒數第五行,第二行有貶號為侯,貶號為君分別對應什麼爵位


按傳統說法,周代的爵位分為五等,分別是:公、侯、伯、子、男。

「公」這個爵位非常尊崇,就《春秋》記載來看,稱公的只有寥寥數國,主要有宋國、虞國、虢國等。宋國稱公,是因為宋國是商朝的延續,在周代屬於國賓,即所謂「賓而不臣」,其地位自然不能與其他諸侯相等。虞國、虢國稱公,是因為這兩國和周王室關係非淺,虞國始受封者為虞仲,是周文王的伯父,虢國的始受封者虢仲,是周文王的弟弟。所以這兩國也是公爵。

侯是第二級的爵位,絕大多數諸侯都爵位都是侯(所以才叫「諸侯」),比如魯國、晉國、齊國、衛國、陳國、蔡國等等。他們的國君就分別叫做魯侯、晉侯、齊侯、衛侯等等。

第三等是伯,封伯的諸侯主要有秦國、鄭國、曹國等,所以秦君叫做秦伯、鄭君叫鄭伯、曹君叫做曹伯。比如《左傳·僖公十三年》:「晉荐饑,使乞糴於秦。秦伯謂子桑:『與諸乎?』」。

第四等是子,子爵在《春秋》中有很多,但無一例外都是蠻夷,比如楚國(楚子)、吳國(吳子)、越國(越子)等等。

第五等是男,遍尋整部《春秋》,男爵只有一個,就是許國。如《春秋·僖公四年》: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

這就是五等爵的基本情況。——當然,是不是這麼齊整,這麼多年來學者們是一直有爭議的,我也認為真實情況或許不是這樣。不過咱暫且就這麼說吧。

但是,從古籍看,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這些爵位會比較亂。比如這個「公」,周公也叫公,齊桓公也叫公,而且《春秋》中動不動就把魯君也稱「公」,比如曹劌論戰中的「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難道周公、齊桓公、魯庄公都是公爵嗎?

答案是否定的。

「公」這個字,除了表示公爵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的用法,首先,王室卿士稱公,如周公、召公、毛公等,——事實上周公的封國是魯國,召公的封國是燕國,都是侯爵,但他們身為王室卿士,故此稱公。其次,「臣子於其國中褒其君為『公』」,也就是臣子對本國的國君尊稱為公,這就是齊桓公、魯庄公稱公的原因。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

題主的圖片是《史記·衛康叔世家》中的一段,講得是戰國時衛國的情況。首先要知道,衛國在春秋時一直是侯爵,但其國君的謚號一般都稱「公」,所以到戰國初年,衛悼公、衛敬公、衛昭公等都稱「公」,這和「齊桓公」一樣,是衛國內部人對自己君主的尊崇,並不表示其真實爵位。

所謂「是時三晉彊,衛如小侯,屬之」,這裡「小侯」不是爵位,而是附庸小國,這句話意思就是說當時三晉強悍,衛國就如同附庸小國一般,依附於三晉。《史記正義》曰「屬趙也」,也就是說當時衛國是趙國的附庸。

至於「十六年,衛更貶號曰侯」,這是說到了衛成侯十六年的時候,衛國在國內都不敢稱衛君為「公」了,而貶為「侯」。也就是從成侯起,衛君的謚號也從「×公」變成了「×侯」。

而「嗣君五年,更貶號曰君」,意思就是說到這時,衛國連「侯」也不敢稱呼了,只敢稱「君」。

「君」是什麼呢?君就是封君,它不是諸侯爵位。戰國時我們經常能看到「××君」的稱號,如平原君、信陵君、孟嘗君、春申君、武安君、馬服君、龍陽君等等。

《說文》解釋曰:「君,尊也。從尹,發號,故從口」。——也就是說,「君」的本意,是尊者,是發號施令的人。《儀禮》注曰:「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也就是說,只要擁有土地,就是君。

春秋和戰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大的一個分野,可以說天翻地覆也不為過。這個天翻地覆的變化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就是封建制度的崩潰。

春秋時期,「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子弟」。也就是說,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他的子弟。這樣就建立起來了一個完整的封建系統。

在這個系統里,周天子雖然是海內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他對於各個諸侯國並沒有直接的權力。他不能對晉國、齊國、魯國、宋國等國內事務進行干涉。同樣的,各諸侯國對於各卿大夫封邑內的事務,也沒有直接干涉的權力。

但到了戰國時代,這個制度崩潰了。戰國各國都採取的是一種集權制,國君對於國內事務,擁有絕對的處分權。——這也就意味著,國內那些受封的貴族,再也不是西周春秋時期的諸侯,也不是那時的卿大夫,而是一種全新的封爵形式。

在這種形式下,受封的人對領地不具有行政權,他只能收取封地內的稅賦(換言之,只有經濟權力而無政治權力),甚至有的情況下都不能世襲,受封者死後封地隨即被國家收回。

這種新的封爵形式,既不同於春秋西周時的諸侯,也不同於那時的卿大夫,所以無以名之,於是就用「君」這個字來指代。

這就是戰國的封君制度。

衛國最後「更貶號曰君」的君,就是這麼個東西。它和西周春秋的五等爵是不同的。

==================我是傳說中的分隔線=================

以上是對題主問題的回答。我前面也說了,我對傳統典籍上記載的那種整整齊齊的五等爵制是不太相信的,下面我就談一談我在這方面的一些猜想。

我猜想,所謂五等爵位,其實並無五等,可能只有兩等,至多為三等。

考之經史,《孟子?萬章》云:「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在此處孟子雖雲「凡五等也」,但刨除天子,而又雲「子男同一位」,實則為四等。而下文又曰「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則就封地言之,又分為公侯、伯、子男三等。

而《公羊傳?隱公五年》雲「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則分為公、侯、伯子男三等。《國語?魯語》云:「天子作師,公帥之。……元侯作師,卿帥之。……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則此處亦分為公、侯、伯子男三等

因此,我想所謂五等爵位,更多是後代儒家的理想化的構想,實則應為二等或三等。所謂二等,是公侯和伯子男,《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云:「在禮,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也」。再如《國語?楚語》:「天子之貴也,唯其以公侯為官正,而以伯子男為師旅。」都明確將公侯和伯子男加以區分。若再將伯與子男加以區別,則為三等。

而子男同級,當無異議。《左傳?僖公四年》:「許穆公卒於師,葬之以侯,禮也。凡諸侯薨於朝會,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於是有以袞斂。」許穆公卒於王事,葬禮當加二等,若以五等爵位計之,許為男爵,加二等為伯,豈能葬之以侯?由此可見,子男必為同級。

我猜想,公本非一級爵位,不過是一種尊稱而已,更多的是一種榮譽。在爵位而言,公與侯級別相同,兩者並無本質上的區別。

對於公的用法,《公羊傳》稱「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天子三公者,執政公卿是也。故周公稱公,召公稱公,呂望亦稱太公。王者之後者,宋是也。故宋稱公。除此之外,《白虎通》雲「伯子男臣子於其國中,褒其君為公」,如《春秋》稱魯侯為公是也。而諸侯薨,其謚號亦可稱公,如齊桓晉文皆稱公是也。

由此可知,「公」僅僅是一種尊稱,而並不是一級爵位。按《春秋》中所稱公者,一為宋公,乃王者之後。一為虞公,虞本太伯、虞仲之後,季歷之兄,文王之叔,地位自然尊貴無比,因而稱公。此外還有一虢公,虢國始封為虢仲,為文王母弟,其與周王室關係也非一般。

若如此,則並無一爵位名為「公」矣。

此外,還有一個「子」,遍翻《春秋》,稱子者,基本上皆為蠻夷,如楚子、越子、吳子、驪子、潞子,莒子、郯子、邾子等。其立國皆在周之前。因此我懷疑子也不是周朝所定爵位,而是商朝所遺留。商人子姓,而其貴族又有以子相稱者,如箕子、微子等,有沒有可能這些稱子的古國如莒、郯、邾等皆為殷商所封,而周克商後,只是承認了這個既定事實?

前所舉史料,稱「子男方五十里」,其實這些稱子的蠻夷古國們,地盤基本上都遠超過五十,因此《禮記?曲禮》稱:「其在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雖大曰子。」這明顯是後人在「子男方五十里」的理論與歷史事實之間所做的調和。

而「子」的用法,也頗為繁瑣,除了可稱呼諸侯外,還用於稱呼卿大夫,如趙簡子、如季文子。亦可用於稱呼士人,如孔子、老子、孫子。而國君在特殊情況下,亦稱子。譬如《左傳?僖公三十年》崤之戰時,「子墨衰絰」,稱襄公為子。

若此,則自國君至普通士人,皆可稱為子,子的使用可謂濫矣。無疑「子」在商朝之時,應該是一個比較尊貴的稱號,這從箕子、微子之稱號上就可以看出,也許入周之後,周人亦有附庸風雅者,使用「子」的稱呼自抬身價,從而使子的稱呼泛濫?

若「子」真為周公所制定爵位之一,則以周人重禮的風氣,如何使一個爵號被濫用如此?

如前文所舉史料,皆以子男同級,我猜想,周人爵位制度的最低一級是男爵,而那些接受商朝封號的、被稱為「子」蠻夷古國則在周天子眼中視同為男,也是最低一級,這大概就是「子男同一等」的真實意思了。

至於男爵,遍讀《春秋》,也只有一個許男,孤零零的實在令人納悶。不過它的史料實在太少,令人想懷疑也無從疑起。暫且放著吧。

如此算來,周朝爵位是三等,侯、伯、男。


侯、伯、子、男都是商代就出現的某種武官稱號。而「公」似乎是西周時代才出現的一種尊號。
「伯」可以作為家族兄弟中的老大使用(伯仲叔季)。而在嫡長子繼承製度之下,只要沒有意外,家族中的老大自然就是可以父親官職稱號的第一繼承人。「公」的出現則可能是用於表彰那些功勛卓著的權貴,使用範圍也很廣泛,與「伯」存在著交叉並用的情況,西周青銅器中某公亦可稱某伯的現象十分常見。
「侯」的本意是箭靶,隱喻狩獵活動中的射靶儀式,深層次的含義表示武將的射藝超群,武功非凡,能夠擔當起保衛邊疆安全的指責,是一種純粹的武官。商朝有「多侯」的概念,到了西周,部分商代多侯投降了西周王朝,西周為了穩定局勢,允許他們保留商代沿用下來的稱號和習俗,但是周人自己另外設立了「諸侯」的概念,雖然同樣使用了「侯」這個相同的字樣,實際上卻屬於不同的系統。從商代遺留下來的「多侯」逐漸邊緣化銷聲匿跡,活躍在青銅器銘文以及後世史書中的主要就是西周王朝的諸侯。由於「公」是一種榮譽性的稱呼,諸侯的開國始祖往往以「公」相稱,例如「齊公」、「魯公」。而諸侯日常和死後也可以尊稱為「公」,稱公是否需要得到周天子的許可就不得而知了。
「子」是男性的美稱,甲骨文中武丁之子多稱「子某」,這可能是後來西周時期將商代直系後裔(例如宋國國君)定為「子姓」的原因。「子」的稱號也極為普遍,大概是不論嫡庶皆為「子」,所以運用範圍可以比「伯」更大。《春秋》中常常將僭越稱王的勢力貶稱為「子」,賦予了「子」一定的等級含義,將原本已經遊離於周朝體系的勢力重新按照擬構的周朝等級體系來定義。
「男」也是商代武官體系中所存在的稱號,大概由於「男」沒有像「多侯」那樣被徹底邊緣化,一部分被納入到西周王朝的體系之中,所以到了春秋時代,稱「男」的諸侯極少,只有許男和宿男兩例典型。
由此我們可以大致總結出,「公」是西周時代的新型尊號,「侯」是西周在商代武官稱號體系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稱號,「伯」是表示帶有泛化的家族領袖的稱號,「子」是比「伯」更寬泛的小首領的稱號,男是被重新納入周朝體系的商代武官勢力的殘餘。
因此,西周時期的「公侯伯子男」,從宏觀上看,這個體系存在一定的等級關係,但實際使用來看,它們之間是存在重疊關係的。真正嚴格意義上的「公侯伯子男」爵位等級,那已經是魏晉以後的事情了。


《周禮》原型是周公在周武王在世時的計劃書,很可能只有簡單的職官表,春秋時追憶補充完整了官員的具體負責內容,戰國時加入了陰陽五行學說,更進一步闡述官員的具體負責。
國人暴動,再加上烽火戲諸侯,西周的朝廷班子全部死在了驪山,導致備份在洛陽的典籍有經而無人解、有字而無人識。孟子以後乃至漢朝的人的解釋,不能全信,特別是孟子「好讀書,不求甚解」,把流血漂杵以為是殺人多,其實《荀子》有記載,周武王遠征時是累日暴雨,日期上也是清明前後,春雨連綿,但是清明節那幾天,一般都會短時天晴,不然怎麼過節,《詩經》記載周軍到達牧野時「會朝清明」,地上很多積水,所以只殺了2萬人就流血漂杵,周武王確實是很仁慈的,反倒是之後,姜子牙帶兵把趕回來的商朝15萬大軍幾乎全殺了(《逸周書-世俘》)。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度,源自夏朝以前,何駑在陶寺發現250米一夏里,根據徐鳳先「日影千里差一寸」,整個漢文化區是一個邊長2500公里的正方形,每邊有100個百夏里,一個邊長百夏里的範圍封一個部落,理論上有1萬個部落。以邊長2千夏里為一個區域,就有2個區域,其中12個人口稠密的地區,被虞舜定為12州《尚書虞典》《史記-五帝》:并州、幽州、營州、翼州、青州、雍州、兗州、徐州、梁州、豫州、荊州、揚州。夏朝初期,小冰河期,北方石峁、老虎山、偏堡子等文化突然消失,北三州并州、幽州、營州被廢,只剩九州。商朝初期因為夏的殘餘勢力割據東夷,所以廢青州、梁州,立了孤竹國等來開闢遼東銅礦,恢復幽州、營州,也只統治九州。周朝重立西北的并州,立齊魯,恢復青州,立偃國,恢復幽州,失去營州(孤竹國)、梁州(弓魚國)和徐州(淮夷)。
一夏里是250米,一周里是500米,所以周的方千里,是一個州。
在邦國千里(很多都是無法使用的空間)這個前提下,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

吳慧在《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井田》和《翰苑探史-中國經濟史論集粹二十五題-井田制考索》提到夏商周秦漢的田尺考古實物存在0.8的度量衡遞增規律。

西周秦漢尺(黑黍)0.2463米,0.246*0.8=0.1968,先周壁羨鎮圭尺(黑黍)0.197米,先周劍尺(紅黍)0.185米,0.197*0.8=0.1576,商殷墟象牙尺(黑黍)0.1578。《禮記·王制》(西漢):古者八尺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8先周尺*0.197=1.576米,6.4西周秦漢尺*0.246=1.5744米,一周步等於1.6米。一井邊長160*3加路網溝渠約500米。五十周里小方國邊長25公里,百周里方國邊長50公里。

《孟子·滕文公》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如果西周是100,那麼先周就是100*0.8=80,商是80*0.8=64,夏是64*0.8=51.2。孟子又好讀書不求甚解了。西周份地的邊長是160米,先周是160*0.8=128米,商是128*0.8=102.4米,夏是102.4*0.8=82米。西周方百里的邊長是50公里,商是50*0.8*0.8=32公里,夏是32*0.8=25.6公里,幾乎是周的一半,所以由夏制變周制很簡單,這也是周制普及各個姬姓方國的要因。而商則要侵吞它界,所以只能空投幾個殖民城,控制一下要點,小打小鬧。後期沿著太行山分封,來緩衝侵吞它界問題。

自(追去底)是個古字,甲骨文、金文都有,甲骨文里是比旅更大的單位。漢代和郭沫若把它釋讀為師,我把它釋讀為官,也就是軍字的前身,這個字估計很早就有了,而那個時候軍隊里還沒幾輛戰車,之後官,才被把自,替換成了車,變化為軍。《詩經》文王部分就有了軍旅,可見商朝只有軍和旅,師這個單位是周朝滅商後才有的,《牧誓》把師氏放在亞旅和千夫長之間,師尚父統領3000虎賁,紂王時商朝的亞旅統領7500人,千夫長統領1500人,所以周朝建立時,把旅縮小到500人,建立了2500人的師(師)和12500人的官(軍)。

周初,最大的諸侯國是魯侯國,1、周公的親兒子,2、必須擁有哪怕齊國叛變,聯合其他部落來攻,也能守得住的資本,3、與齊國聯合,實力就能彈壓周邊部落,所以是7個百里(加上境內的附庸國),比公爵領地還大。理論700乘,其食者半,375乘,大國三軍,三郊三遂。《禮記·
明堂位》稱:「成王以周公為有勛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375*4,馬車只佔四分之一,大部分是牛拉的後勤車),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

公,分為1、夏制的公爵,沒有參與周滅商的戰爭,只有5個方百夏里也就是1個方百周里的封地,所以說公侯百里,和周的子爵一樣的封地;周人不像商人,不改變不改封者的原有的稱呼。

2、親周王室的公爵,擁有5個方百周里的封地,理論500乘,其食者半,250乘,次國二軍。

3、死者為大,作為哀榮,所有的國君死後都稱XX公或X公X,但是下葬的禮制則分為五等(《孟子?萬章》云:「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其中子男是一樣的,因為他們的面子不重要。大夫死後稱XX子,比如孔文子,最後演化為孟子荀子之類的敬稱。

4、周天子的王畿內有三公,是宮廷公爵,沒有領地,住在郊區,非世襲,終身制,一般由公爵之後或重要的親戚擔任,稱X公,而不是XX公或X公X。


侯,分為1、夏制的侯爵,沒有參與周滅商的戰爭,只有4個方百夏里也就是1個方百周里的封地,所以說公侯百里,和周的子爵一樣的封地;親周王室的侯爵,擁有4個方百周里的封地,理論400乘,其食者三之一,125乘,小國一軍。何休《公羊傳》隱公五年注說:「天子六官(軍),方伯二官(軍),諸侯一官(軍)。」《國語?楚語》:「天子之貴也,唯其以公侯為官(軍,古文官字通假軍字)正,而以伯子男為師、旅。周的伯300里,其食者三之一,最多只有100乘,4個師。周的子200里,其食者四之一,最多只有50乘,2個師。周的男100里,其食者四之一,最多只有25乘,1個師。這些是總兵力,還需要留些防守,能夠出兵的兵力則更少。


諸侯以下的伯子男,不算諸侯(廢話)國,算附庸國。《公羊傳?隱公五年》雲「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國語?魯語》云:「天子作官(軍),公帥之。……元侯作官(軍),卿帥之。……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云:「在禮,卿不會公侯,會伯子男可也」。天子與魯侯與各公爵的附庸是伯爵,比如臧伯、井伯、毛伯、秦伯、鄭伯等。諸侯國的長子,在繼位以前,要來王畿做人質,同時學習周禮,並擔任周天子領地里的邊伯,甚至擔任周天子大軍的實際統帥。所以長子稱伯。侯爵的附庸是子爵,比如高子、國子等。男爵一般是古國、侯甸男采衛的男。
這些爵爺們的領地,不一定是在一起的,會有很多塊飛地,加起來的面積才符合分封面積。
周朝1里等於500米,夏的公爵侯爵,只相當周的方百里,子爵男爵只相當周的方五十里,所以《孟子?萬章》好讀書不求甚解,胡亂解釋為「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夏朝、周朝都有五等爵,但是夏朝五等爵的名稱或許不是公侯伯子男,夏朝1里等於250米,商朝一里擴大到320米,於是對加封的諸侯取消了公爵,對沒有支持商滅夏的諸侯,則全部降了一級,原來的夏公爵改稱商伯爵,夏伯爵改稱商子爵,所以商朝各地的伯爵子爵才會那麼多,而商王的部下基本是侯爵,原理如下:當時部落聯姻和兼并已經很普遍了,純粹的夏男爵已經基本不存在了。但是根據《庫法》等文獻,戰國秦漢的小縣五十周里,說明雖然兼并了,但是夏朝開始的最小區劃依然保留延續了下來。
夏男爵25*25=625,夏子爵625*2=1250,夏伯爵625*3=1875,夏公爵625*5=3125,商男爵32*32=1024,商子爵1024*2=2048,商伯爵1024*3=3072,商侯爵1024*3=4096,跟著商朝混,獲得加封后的子爵,領地比原本的夏伯爵還要多,所以夏伯爵就改稱子爵、夏子爵就改稱男爵。大批的夏伯爵改稱子爵,這也是孔子把蠻夷稱作子爵的原因,比如楚子、吳子,以及那些投降他們的傢伙(雖然這些國家被楚國吳國加封成了比原來周天子給的更高的爵位)比如滕子、邾子。


《國語齊語》「管子於是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公帥五鄉焉,國子帥五鄉焉,高子帥五鄉焉。」「管子於是制國:「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是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之鼓,有高子之鼓。」1井3屋,一家有三塊輪休的份地,五家為軌,就是2井。十軌為里,就是20井5邑。四里為連(出戰車一乘,一車四馬,所以用四),加上中間一里的公田,就是25邑。十連為鄉,250邑。十鄉2500邑。二十一鄉,就是2個百周里。封地里至少存在三分之一的不適合農耕的廢地(東漢鄭玄註解),管子把廢地的六鄉為工商之鄉,應地制宜,變廢為寶。


《周禮·地官·小司徒》「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2馬),四丘為甸(2乘),四甸為縣(10乘),四縣為(小)都(50乘)。」四邑為丘,就是四邑夾一丘,一共五邑。四丘為甸,就是四丘夾一甸,一共五丘。

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1馬),使之相愛;四閭為族(1乘),使之相葬;五族為黨(5乘),使之相救;五黨為州(25乘),使之相賙;五州為鄉(125乘,1軍),使之相賓。

五家為鄰,五鄰為里(1馬),四里為贊阝(1乘),五贊阝為鄙(5乘),五鄙為縣(25乘),五縣為遂(125乘,1軍)

五人為伍,五伍為兩(1馬,隊長為兩司馬),四兩為卒(1乘),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

凡起役,勿過家一人

匹馬丘牛

六官下,中大夫一共有30多個,下大夫一共有120多個
而六軍也正好需要軍長6個、師長30個、旅長150(150-30中大夫=120下大夫)個,可見軍長沒有部隊,師長兼任旅長


根據《周禮》和《國語齊語》,我發現,周公以後的西周的百周里方國,是按「四井為邑」合36塊份地、乘25為900、再乘25為22500份625邑的五十周里小方國(小都),由4個組成1個有9萬塊份地2500邑的百周里方國(大都)。《周禮》和《國語齊語》比較,同樣一個百周里方國的面積,天子出兵比齊侯少了一半。相信不出兵的部分是奴隸和王田導致的,天子留有餘裕,管子則是採取強幹弱枝,用4百里商田的農夫,養活2百里周田的戰士。

齊國除了有2個百周里的使用西周田制的奴隸主土地(1家3塊地,每塊160*160,共76800平米),還保留有4個百周里的使用商早期田制的自耕農土地(1家兩塊地,每塊100*100,共20000平米)。《史記·魯周公世家》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遲也?」伯禽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故遲。」太公亦封於齊,五月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及後聞伯禽報政遲,乃嘆曰:「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國語齊語》「制鄙。三十家為邑,邑有司;十邑為卒,卒有卒帥;十卒為鄉,鄉有鄉帥;三鄉為縣(突然變成三進位是關鍵),縣有縣帥;十縣為屬,屬有大夫。五屬,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屬焉;立五正,各使聽一屬焉。是故正之政聽屬,牧政聽縣,下政聽鄉。」三十家為邑,《周禮·夏官·職方氏》「青州,其民二男二女」,商離母系社會時期近,女性地位更高,一夫一妻為一家,就是64塊份地。十邑為卒,十卒為鄉,就是6400塊份地。三鄉為縣(縣相對於都,處於邊鄙位置,突然變為3進位是關鍵),3縣9鄉就是五十周里小方國(小都),由4個組成1個百周里方國(大都)也就是12縣,5屬50縣就是4個百周里。商朝的田可以參考明清時期的朝鮮王國韓百謙的《田考》。齊承商制,商俗四進,《左傳》昭公三年:齊(國)舊(制),四(進)量(度),豆、區、釜、鍾。四升曰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1釜等於64升),釜十則鍾(突然變為10進位是關鍵,周制是夏制改九為十,齊制是商制改九為十)。

《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的男女比例,不能簡單的認為不真實。太平地區,營養較好,女性不停懷孕生育,就容易死於難產而男多女少。商獲得大量東夷戰俘奴隸而女性逃進山林、周又截取了這些奴隸,就會加劇男多女少。原始野蠻部落彼此吞併殺俘,則會導致男少女多。而且《周禮》是武王伐紂後這個特殊時段寫的,長安得到了大量男性東夷戰俘,所以男多女少。

聲稱面積:《周禮·夏官·職方氏》「凡邦國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侯,方三百里,則七(應為十)伯;方二百里,則二十五子;方百里,則百男,以周知天下。」五百里不是五個百里而是邊長五百里的前提是「邦國千里」,侯爵的齊國為邊長400周里方形,但從最宏觀考慮,青州所在的方千里有很多不適合使用的地域,比如海洋和高山還有沼澤就佔了一半。

十和七很容易誤會成同一個字。《山海經·大荒東經》《逸書·周書·世俘》也都有類似問題,億十萬其實是億七萬,也就是17萬。

封建面積:天子分封的面積,是承擔兵役出兵數量的基礎,侯爵的齊國為4個邊長100周里方形。

計算面積:封建面積劃分時依然十分粗糙,有很多不適合使用的森林和湖泊,諸侯之地,封疆方4百里,其食者三之一,400的三分之一是125

實際面積:侯爵的齊國有1軍,125乘攻車,125乘守車,250乘草料車,也就是1.25個邊長100周里方形。

齊國作為侯爵,在討伐東夷和無數代的努力下,最終在齊恆公即位時擁有了6個周百里有多的面積,幾乎和7個周百里擁有三軍的魯國相等。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再加上齊國土地普遍貧瘠,所以6個周百里,只能養活300乘戰車三萬人

夏朝九州,一個州,方兩千夏里,到了周朝就是方一千周里。《周禮》記載,可以封六個侯爵或者十一個伯爵。五侯十一伯,被錯寫成了五侯七伯。意思是北到無隸也就是瀚海的營州和青州兩個州,六侯十一伯,除了齊侯自己,齊侯都可以征伐,不必征伐自天子出,這兩個州里,能打下來就都歸你齊國。所以齊僖公可以在青州以內到處打,齊桓公可以征伐營州的孤竹國,自行立燕國為附庸國。

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山海經》《淮南子》《列子》

晉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劉昭補註引皇甫謐《帝王世紀》「及禹平水土,還為九州,今《禹貢》是也。是以其時九州之地,凡二千四百三十萬八千二十四頃,定墾者(不一定可以開墾)九百三十萬六千二十四頃(五分之二),不墾者(絕對無法開墾)千五百萬二千頃(五分之三)。民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人」。邊長方100夏里為1國,100夏里=25公里,這是考古研究所何駑在陶寺遺址實地測量、自然科學研究所徐鳳先通過天文學演算得出的結論,與我通過文獻和度量衡考古得出的結論驚人的一致。漢文化區的邊長基本是2500公里的方形區域(2500公里*2500公里=625000000萬平米,1夏頃等於36夏畝等於25萬平米,82*6=492再加路網和溝渠就是500,500*500=25萬平米),也就是理論上每邊有100個夏朝的百里之國,100*100=1萬,實際上很多地方是高山密林湖泊大海(至少佔5分之3),當然沒有這麼多國家,但是如果再加上非漢文化區的一些國家,這就是萬國來朝(《左傳》哀公七年"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人口統計估計是靠大家自己分頭主動交代,距離則靠測量日影換算,具體見徐鳳先、何駑《「日影千里差一寸」觀念起源新解》)概念的由來。1夏頃有36夏畝,也就是周朝的1井9周畝,所以頃和井音近,「井」也因此才成為了一個古代面積單位概念。4夏頃組成1個邑,應該是夫妻和同住的一方的父母,合共4人(加兒童則約6口人)的分地,不分男女,成年的人人有份。1個方形邑的邊長是1公里。1成25邑,1國25成。1國的邊長就是25公里。4*25*25*10000*2/5=1000萬人,4*25*25*10000*3/5=1500萬人,司馬彪說的是邊長2500公里的方形區域的總人口,是原始社會後期的全天下大聯盟時期特有的統計數據
1公頃=100公畝=100*100平米,1頃=100畝=100*666.67平米,1夏畝=6724平米=10畝
根據《基諾族刀耕火種的民族生態學研究尹紹亭》即使是現代,4口之家(成年2口),刀耕火種,1年種20(市)畝,一茬輪歇耕作制,休閑13年,也還需要260(市)畝荒地才行,這還是精細分配後的適宜使用的荒地,何況夏朝的粗分配,雖然已刨開了高山密林湖泊大海,但是依然包含很多不適宜使用的部分,還要考慮和平生活下家族的繁衍分裂,6口之家(成年4口)需要1960(市)畝荒地,不算過分。
羅馬王政時代早期的部落一開始每男丁2猶格,也就是5000平米不到,1猶格,種5羅馬斗收25羅馬斗,2猶格就是50羅馬斗,51羅馬斗才夠吃一年,留下種子,40羅馬斗需要加上打獵才勉強夠吃一年。夏的一夫有6000多平米,差不多,是刀耕火種,所以多一些,但是夏朝講究土地輪休,一個人分有十幾塊地供輪休。羅馬貴族共和早期每男丁4猶格9000平米不到(此時已經有很多佃農和奴隸,好幾千人的富裕階層很多家庭都

20猶格以上),商朝早期也是1萬多平米,中期每男丁耕種7猶格1萬8千平米不到,商朝末年也是1萬6千平米


夏制82米*用7*10*4*110%(路網和溝渠)=25公里
《歸藏》考古發現,商朝開始設立高台式的國家糧倉儲備
商制102.4米*用8*用9*3*109%(路網和溝渠)=25公里
商制102.4米*用8*用9*4*109%(路網和溝渠)=32公里
《呂氏春秋·簡選篇》「殷湯良車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戰於郕,遂禽。推移大犧,登自鳴條,乃入巢門,遂有夏。」湯乘大讚是否是得到了其它方國的幫助所以從1個部落9乘增加到8個部落72乘?72乘*72人=5184人,再加上車兵?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系邦國之民」《墨子·明鬼下》「湯以車九兩,鳥陳雁行。湯乘大讚,犯逐夏眾,入之郊遂,王乎禽。」70乘*75人=5250人,我懷疑6000人是真的,70乘是後人根據每乘75人算出來的。其實實際是648*9=5832再加車兵18。五十周里等於百夏里,使用百夏里商田制則有九鄉,一鄉出戰車一輛,商湯是以自己一國之力滅亡了夏桀。擴大到商百里商田制則有16鄉。到了紂王時期,犯愁於16乘與25乘軍事改革的衝突,以及征伐東夷帶回的大量戰俘,而被囚禁的西伯姬昌幫紂王想出了辦法,一如商湯幫助夏桀對付昆吾、越王勾踐幫助吳王夫差吸膿血一樣,獲得了信任,再加上名馬和美女,紂王才釋放了周文王。
《周易》128米*用8*用6*5*105%(路網和溝渠)=32公里
30男*36=1080,出戰車2乘,1080*25=2萬7千,2萬7千*(10+12)=59萬4千
宣方不言侯,或為舊制,30男*81=2430,出戰車2乘,2430*15=36450
自以為是的紂王從軍事需要,改成25的結構,這就是《周禮》五五軍制的由來
這樣22個「小百商里」方國的面積和安陽附近商朝領土平原面積是相符的,32公里也與安陽殷墟到淇縣鹿台的距離相符
但這樣其實是減少了封地,所以引起了大貴族們的不滿。而且軍隊出征後,安陽周圍只有大量東夷奴隸與商人平民成了紂王唯一可以徵調的力量,前徒倒戈,安陽附近都沒商紂王時期的古城,考古學家估計是把早期城牆都拆了,焉能不敗
紂王其實和秦始皇、隋煬帝還有崇禎差不多,和他類似的人物應該是查士丁尼二世,他西破保加利亞、東破阿拉伯,可惜胡亂推行改革,觸怒貴族,將領叛亂,軍隊倒戈,被叛軍殺死。
《逸書·周書·世俘》庚子,陳本命伐磨、百韋命伐宣方、新荒命伐蜀。乙巳,陳本命、新荒、蜀、磨至,告禽霍侯、艾侯,俘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禽御八百有三百兩,告以馘俘。百謂[韋]至,告以禽宣方,禽御三十兩,告以馘俘。百韋命伐厲,告以馘俘。
紂王在打敗東夷後,擁有天干集團軍(500輛,分成10個50輛)和地支集團軍(600輛,分成12個50輛),兵力遠比武王龐大的多。1車和武王一樣配150人,1100輛就是165000人,加上宣方軍的舊編製的近萬人,和177779差不多。征東夷的10~15萬大軍,只殘存5000殷軍跟隨其子北上,姜子牙的呂國避而不戰、肥敵自重,周公的魯國(原在河南魯山)和召公的燕國都未封,無力阻擋殷人北上,殷人在孤竹國旁邊的夏人遺民故地建立了國家,也就是韓侯其子朝鮮。朝歌和殷墟以及周圍的共22個國加宣方共近88萬男丁,除軍隊外的另外10分之9的70萬,則成為了亡國奴,18萬戰死(部分為萊方),30萬成為戰俘,剩40萬不到。
安陽附近「小百商里」82萬8300男丁,22國*32公里*32公里=22528平方公里,換成58萬3200男丁,也就是東夷奴隸至少有25萬,考慮到要遷徙部分商人到山東,那麼就是30萬男丁以上,商紂王征服東夷的勝利不比周武王少。

戰車的製作是純手工的,殷人沒有了戰車和18萬戰士,所以周公平叛三監之亂才那麼迅速,只是擊敗了管叔麾下的戰車部隊和非戰士的商遺民步兵。

《逸書·周書·世俘》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國九十有九國,馘(割耳朵)磨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這裡的人都是指成年男人)。凡服國六百五十有二。
武王1506男出300兵2輛車,400輛車就是30萬1200男,但是六官的配置是37萬5千夫(2井5家屋1主1奴,1成500男出戰車1乘,官通假軍,6官每軍125乘也就是750乘)到67萬5千夫(1家屋3男,1井9男,1成900男出戰車1乘,官通假軍,6官每軍125乘也就是750乘)。301200+300230=601430,周原本就有餘夫,再加上戰勝國的滾雪球的移民潮,能夠填補戰損,而且還是極限配置,一部分給分封國。俘虜不一定會變成奴隸,漢尼拔和凱撒都曾經釋放過戰俘。這次的戰俘,都是東夷人,武王對商人還是很寬容的。
周公擊敗東夷,分封康叔在衛國、微子在宋國。之後周公在平定東方之後,用新的商人戰俘充實周人的生產,組建了八啟。宋國為公爵國,二軍22萬5千夫,大部分是本地商人,遷徙來的商人數比三監之亂前大大少了,再加上東夷的戰俘,估計主要是靠戰俘了,大分封下不會產生移民潮了。
周制160米*3*2*5*5*2*104%(路網和溝渠)=50公里
這就是三《易》的真相。


夏制82米*用6*9*5*110%(路網和溝渠)=25公里
夏早期,1邑1家,每個大家庭196個份地,成年2男2女,出2男,1成出兵2*25=50男
夏中期,1邑4家,每個大家庭49個份地,成年4男4女,出4男,1成出兵16*25=400男,所以叫「有田一成、有眾一旅」
商制102.4米*用8*用9*4*109%(路網和溝渠)=32公里
商早期,1邑4家,每個大家庭16個份地,成年2男2女,出2男,1成出兵8*81=648男
紂王128米*用8*用6*5*105%(路網和溝渠)=32公里
商早期,1邑4家,每個大家庭16個份地,成年8男8女,出8男,1成出兵30*25=750男
周制160米*3*2*5*5*2*104%(路網和溝渠)=50公里
周早期,1邑10家,每個大家庭3個份地,成年2男2女,出1男,諸侯1成出兵10*20=200男,天子1成出兵5*20=100男,出車1「乘」,所以領地叫「成」,諸侯的首都叫「都」,王的首都叫「城」,「城」的面積是一「成」


商中期軍制已經不可考。商末,行,150人,是基礎單位,百夫長率領,分為東行、西行、中行、上(南)行、下(北)行。紂王時加倍為300人,分左旃150、右旃150,有戰車一輛、輜重車一輛。卜辭中有「東行中行上(南)行」
,還有「右旃」、「上(南)行左旃」。「行」分「大行」和「行」兩級。古代步兵的基礎陣型是梅花陣。5個行組成1個大行。大行,750人,紂王時加倍為1500人,千夫長率領。
「登人三千」、「登人七千」、甚至是「登旅萬」。理論值3750人為一旅,由一個家族組成,也就是亞,首領叫亞旅。商中期一般只有一個(理論值3750人)、兩個(理論值7500人)到三個旅(萬人)作戰。一個旅有五個大行,五進位是全世界古代步兵單位常見,宿營時也是呈梅花陣。一個旅,紂王時有戰車25輛、輜重車25輛。紂王時,一個旅理論值有7500人。
官(軍)是最高軍事單位,武丁時僅見「中官(軍)」,武乙時則見「乍三官(軍),
右中左」。「官(軍)」的軍事首長叫做「官(軍)」或者「官(軍)長」。商朝的軍很可能不是固定編製。官(軍)以下的編製單位是旅,卜辭中有「左旅右旅王旅」,「王旅」疑即「中旅」。卜辭中也有以臣僕投入戰爭的記載,徵調這批人時不用「登」而用「呼」
意思是主人帶領他們參加作戰。有時候甚至用「執」,表示將他們強制帶入軍隊服役。
駟馬戰車才能達到戰場有效衝鋒速度,這很可能是師尚父的發明,在牧野之戰發揮了威力。商朝的兩馬戰車基本還是夏朝單馬戰車的用法,擔任指揮車和射箭高台,追擊和逃跑時才出擊,甲士也能比輕裝步兵跑得快。商朝時,旗幟系統還不完善,步兵眼睛盯著的是高人一等的戰車,沙塵滾滾的混戰中,自己家族的戰車去哪裡,步兵就跟去哪裡。


《史記》周武王以車300輛、步兵45000人遠征商都,1輛150人。此時的商周軍制是相同的。《逸周書-世俘》記載,周軍滅商軍:車1100輛,摺合人數165000,估計分為10個天干旅500輛、12個地支旅600輛,一個旅50輛,其中25輛是戰車、25輛是輜重車。估計天干10旅75000人負責征伐、地支12旅90000人負責防守。之後周軍也仿效商軍建立了西六軍75000人負責征伐和東八軍10000人負責防守。周朝因為師氏師尚父率領3000虎賁所立的戰功,建立了2500人的師這種單位,把旅降為500人的單位,軍也變為常設單位,有12500人。所以《尚書牧誓》把師氏3000人放在亞旅7500人和千夫長1500人之間


商中期軍制已經不可考。商末,行,150人,是基礎單位,百夫長率領,分為東行、西行、中行、上(南)行、下(北)行。紂王時加倍為300人,分左旃150、右旃150,有戰車一輛、輜重車一輛。卜辭中有「東行中行上(南)行」
,還有「右旃」、「上(南)行左旃」。「行」分「大行」和「行」兩級。古代步兵的基礎陣型是梅花陣。5個行組成1個大行。大行,750人,紂王時加倍為1500人,千夫長率領。
「登人三千」、「登人七千」、甚至是「登旅萬」。理論值3750人為一旅,由一個家族組成,也就是亞,首領叫亞旅。商中期一般只有一個(理論值3750人)、兩個(理論值7500人)到三個旅(萬人)作戰。一個旅有五個大行,五進位是全世界古代步兵單位常見,宿營時也是呈梅花陣。一個旅,紂王時有戰車25輛、輜重車25輛。紂王時,一個旅理論值有7500人。天干十旅分為五軍,以官正、亞旅統帥,也就是《禮記曲禮》天子之五官,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
官(軍)是最高軍事單位,武丁時僅見「中官(軍)」,武乙時則見「乍三官(軍),
右中左」。「官(軍)」的軍事首長叫做「官(軍)」或者「官(軍)長」。商朝的軍很可能不是固定編製。官(軍)以下的編製單位是旅,卜辭中有「左旅右旅王旅」,「王旅」疑即「中旅」。卜辭中也有以臣僕投入戰爭的記載,徵調這批人時不用「登」而用「呼」
意思是主人帶領他們參加作戰。有時候甚至用「執」,表示將他們強制帶入軍隊服役。
駟馬戰車才能達到戰場有效衝鋒速度,這很可能是師尚父的發明,在牧野之戰發揮了威力。商朝的兩馬戰車基本還是夏朝單馬戰車的用法,擔任指揮車和射箭高台,追擊和逃跑時才出擊,甲士也能比輕裝步兵跑得快。商朝時,旗幟系統還不完善,步兵眼睛盯著的是高人一等的戰車,沙塵滾滾的混戰中,自己家族的戰車去哪裡,步兵就跟去哪裡。
《史記》周武王以車300輛、步兵45000人遠征商都,1輛150人。此時的商周軍制是相同的。《逸周書-世俘》記載,周軍滅商軍:車1100輛,摺合人數165000,估計分為10個天干旅500輛、12個地支旅600輛,一個旅50輛,其中25輛是戰車、25輛是輜重車。估計天干10旅75000人負責征伐、地支12旅90000人負責防守。之後周軍也仿效商軍建立了西六軍75000人負責征伐和東八軍10000人負責防守。周朝因為師氏師尚父率領3000虎賁所立的戰功,建立了2500人的師這種單位,把旅降為500人的單位,軍也變為常設單位,有12500人。所以《尚書牧誓》把師氏3000人放在亞旅7500人和千夫長1500人之間


《孫子兵法》馳車千乘,革車千駟,帶甲十萬


根據藍永蔚的《春秋的步兵》,西周,一成之地出馳車一乘,步卒百人。其實配套的,還另外有裝貴重輜重的革車一輛、裝糧食的車一輛、裝工具帳篷的車一輛。所以六軍征討南方時,每軍125乘,合共750乘的周軍,其實是有4倍的車子的,750*4=3000,《詩經》歌頌「其車三千」就是這麼來的。另外三輛車子,是用各4頭牛拉的,1匹馬對應3頭牛,所以叫匹馬丘牛。《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
唐孔穎達疏:「《司馬法》:『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丘有戎馬一匹,牛三頭,是曰匹馬丘牛。』」但是天子親兵的小車不是用牛拉車,而是用馬。不打仗的年份,諸侯需要給天子進貢幣馬代替,各種慶典,四方各國也會朝貢一些優秀的種馬,天子死的時候要很多馬陪葬,所以諸侯必須要補充馬匹給新天子。凡將事於四海山川,則飾黃駒。《詩》曰『四黃既駕,兩驂不猗』天子駕六,四黃兩緋,但是諸侯不能直接給六匹馬,而是要給八匹黃馬、四匹紅馬。《周禮》:『乘馬有四圉(人),各養一馬也,諸侯亦四馬』,《顧命》:『時諸侯皆獻乘馬,黃、朱乘,亦四馬』。」

戎右,中大夫二人、上士二人。

齊右,下大夫二人。

道右,上士二人。

大馭,中大夫二人。

戎仆,中大夫二人。

齊仆,下大夫二人。

道仆,上士十有二人。

田仆,上士十有二人。

馭夫,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36+4=40

校人,中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趣馬,下士,皂一人、徒四人。

巫馬,下士二人、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賈二人、徒二十人。

牧師,下士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廋人,下士,閑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圉師,乘一人、徒二人。

圉人,良馬,匹一人;駑馬,麗一人。

戎右掌戎車之兵革使,詔贊王鼓,傳王命於陳中。會同,充革車。盟,則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贊牛耳桃茢。
齊右掌祭祀。會同、賓客,前齊車。王乘,則持馬。行,則陪乘。凡有牲事,則前馬。
道右掌前道車。王出入,則持馬陪乘,如齊車之儀,自車上諭命於従車,詔王之車儀。王式,則下,前馬。王下,則以蓋従。
大馭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王自左馭,馭下祝,登,受轡,犯軷,遂驅之。及祭,酌仆,仆左執轡,右祭兩軹,祭軓,乃飲。凡馭路,行以肆夏,趨於采薺。凡馭路儀,以鸞和為節。
戎仆掌馭戎車,掌王倅車之政,正其服,犯軷,如「玉路」之儀。凡巡守及兵車之會,亦如之。掌凡戎車之儀。
齊仆掌馭「金路」,以賓。朝覲、宗遇、饗食,皆乘金路。其法儀,各以其等為車送逆之節。
道仆掌馭「象路」,以朝、夕、燕出入,其法儀如齊車。掌貳車之政令。
田仆掌馭「田路」,以田以鄙,掌佐車之政。設驅逆之車,令獲者植旌。及獻,比禽。凡田,王提馬而走。諸侯晉,大夫馳。

馭夫掌馭貳車、従車、使車,分公馬而駕治之。
校人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凡頒良馬而養,乘之:乘馬(4馬)一(圉)師、四圉(人);三乘為皂,皂(12馬)一趣馬;三皂為系,系(36馬)一馭夫(下士);六係為廄,廄(216馬)一僕夫(中士);六廄成校(36馭夫),校(1296馬)有左右(中大夫);

駑馬三(倍)良馬之數:麗馬(2馬)一圉(人),八麗(16馬)一(圉)師,八師(128馬)一趣馬,八趣馬(1024馬)一馭夫(下士)。(4馭夫4096馬)

天子十有二閑,馬六種;邦國六閑,馬四種;家四閑,馬二種。凡馬,特居四之一,春祭馬祖,執駒;夏祭先牧,頒馬,攻特;秋祭馬社,臧仆;冬祭馬步,獻馬講馭夫。凡大祭祀、朝覲、會同,毛馬而頒之,飾幣馬,執撲而従之。凡賓客,受其幣馬。大喪,飾遣車之馬。及葬,埋之。田獵,則帥驅逆之車。凡將事於四海山川,則飾黃駒。凡國之使者,共其幣馬,凡軍事,物馬而頒之,等馭夫乙祿,宮中之稍食。
趣馬掌贊正良馬,而齊其飲食,簡其六節,掌駕說之頒。辨四時之居治,以聽馭夫。

巫馬掌養疾馬而乘治之,相醫而葯攻馬疾。受財於校人,馬死,則使其賈粥之,入其佈於校人。

牧師掌牧地,皆有厲禁而頒之。孟春焚牧,中春通淫,掌其政令。凡田事,贊焚萊。

庾人掌十有二閑之政教,以阜馬、佚特、教駣、攻駒,及祭馬祖、祭閑之先牧,及執駒、散馬耳、圉馬。正校人員選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上為馬。
圉師掌教圉人養馬,春除蓐、釁廄、始牧,夏庌馬,冬獻馬。射則充椹質,茨牆則剪闔。
圉人掌養馬芻牧之事,以役圉師。凡賓客、喪紀,牽馬入陳。廞馬,亦如之。

馭夫共60人,每天都有20馭夫休假,良馬1296匹36馭夫,駑馬4096匹4馭夫,駑馬三(倍)良馬之數,這些駑馬就是拉革車、糧車、工具車用的。


天子2.5軍,再加上邊伯,共三軍,再加上三公的三軍,就是西六軍

馭夫共60人,每天都有20馭夫休假,良馬1296匹36馭夫,駑馬4096匹4馭夫,駑馬三(倍)良馬之數,這些駑馬就是拉革車、糧車、工具車用的。

1296匹馬,可以拉324乘戰車,1軍125乘,周王室直轄的有2個半軍,再加上各個邊伯的守邊巡邊部隊,估計有三個軍,最後再加上三公率領的三個軍,就是天子用於徵伐的西六軍。所以說:天子作師,公帥之(天子帥一個軍,三公各帥一個軍,另外三卿只留一個看家)。諸侯大國三軍,只是元侯魯國,7百里,750其食者半375,才有三軍三郊三遂而已,公爵,5百里,500其食者半250,才二軍,一般的侯爵,4百里,400其食者三之一125,才一軍。所以說:元侯作師,卿帥之(魯侯帥一個軍,兩位卿各帥一個軍),以承天子。諸侯(普通侯爵)有卿無軍,帥教衛以贊元侯。自伯子男,有大夫無卿,帥賦以從諸侯(伯子男不算諸侯只算附庸)。


其實爵位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不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一個整齊的體系。周朝的爵位有的要承襲商代,有的要冊封功臣,有的要按照血緣遠近排序。有大的歷史事件(周公輔政、國人暴動、平王東遷、尊王攘夷之類),又要進行調整。
中國人或者說儒家有一種傾向,或者說癖好,就是喜歡設計政治體系。爵位、官職、禮制等等,總要搞成特別有序,層層疊疊的東東。但實際過程中,卻往往因事因時因人,經常作出臨時的更改。


這篇回答主要想討論的是西周的五等爵問題。正如 @魚吞舟 所言,周代的五等爵制是一個變化的動態過程。在春秋戰國時期,因為周天子權勢衰微,五等爵制逐漸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在接下來討論的關於五等爵制的問題主要限於西周這一五等爵制相對穩定的時期。
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研究周代(指西周,下文皆是如此)諸侯五等爵問題的史料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先秦兩漢的文獻記載,一個是考古發掘的器物(主要是青銅器)上的銘文,即金文。
其次,簡單介紹一下學術界對周代五等爵的研究概況。關於周代的五等爵問題載在先秦兩漢文獻中,是灼然無疑的。但是,學術界發現考古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中,諸侯的五等爵並無定稱。意思就是說,先秦兩漢的文獻告訴我們,周代諸侯的公、侯、伯、子、男的排列是有序的固定的,但是考古發現告訴我們五等爵的排列不是固定的,也就是無定稱。兩者有相互矛盾的地方。
針對這個問題,學術界基本上產生了兩派。一派否定了周代的五等爵,認為諸侯的五等爵並無定稱,例如傅斯年、郭沫若和楊樹達。另一派對傳統的五等爵持肯定態度,例如王世民、陳恩林,我參考的論文主要就是這兩位的。
最後強調一個問題,周代五等爵從西周到春秋的二三百年間也是有發展變化的,《春秋》《孟子》所講的三等、四等,應是這一變化的標誌。所以文獻中也表現出了諸侯爵稱無定稱的現象。所以實際情況是,徹底弄清西周春秋的爵制及其演變情況,因為資料的不充分並非易事。就連學界對傳統五等爵都存不同的看法,我肯定是無法給出準確的回答的。我只是根據王世民與陳恩林兩位前輩的研究來簡單介紹一下,諸侯五等爵作為等級排序的定稱確實存在過,以及它是怎樣規定的。
進入正題。
周代所謂的[爵],就是周代統治階級內部等級關係在法律制度上的規定。周代諸侯的五等爵,就是周代諸侯的五個等級。公、侯、伯、子、男的排列次序,表明它是標誌周代諸侯貴賤尊卑的爵秩等列。五等爵制是隨著分封制而確立的。
列國諸侯的五等級公、侯、伯、子、男是確實存在的,但是在實際的稱謂中,情況是非常複雜的。
先來說公。《公羊傳》載:「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 公,一是作為爵稱,二是作為尊稱。作為爵稱的有天子三公和王者之後兩種情況。前一種情況,在周代,王室確曾設立過「三公」的高爵。在周初,周公為太宰,召公為太保,太公為太師,他們就是「天子三公」,其身份為「公」爵。「天子三公稱公」,可能是周初之制,實際上在成康之後,凡是王室的執政卿士都可稱「公」,享受公爵待遇。所以這種公爵是分封給王室的。後一種情況,「王者之後稱公」,主要指夏、殷二代之後稱公。周天子將商的後代封在宋,周人以客禮待之,並尊其爵為「公」。也就是說,商的後代不是周的臣民,只是周的客人。將夏的後代封在杞,為公爵,雖然進入春秋後情況有變,但在西周確實尊為公爵。
公作為尊稱,可以作為諸侯的通稱,這是客觀事實,但那已經不是爵稱,而只是一種榮譽稱號。我們說諸侯可以通稱[公],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說的。諸侯生稱爵,死稱公,這是諸侯稱公的又一種形式,也是一種臣下尊君的稱號。也就是說,諸侯的爵位是「侯爵」,之所以被稱為「公」,一種情況是榮譽稱號,另一種是死後臣下尊君的稱號。
綜上所述,公作為五等爵中的爵位,有天子三公(後凡是王室的執政卿士都可以稱公)和王者之後兩種情況。諸侯稱公都為尊稱,而不是爵位稱號,諸侯的爵位是侯。

接下來說侯爵。這個大家比較熟悉了。「其餘大國稱侯」。侯,是五等爵里的第二級。諸侯是王室的藩屏,承擔著捍衛王室的任務。諸侯之長曰「元侯」,又曰「侯伯」、「方伯」,其地位與公爵相當。在周初,齊、魯、衛、晉、燕諸國都是方伯,守衛著王室的東、北、東北、東南邊疆。何休《公羊傳》隱公五年注說:「天子六師,方伯二師,諸侯一師。」 天子、諸侯之長、諸侯的軍隊規模是不一樣的。由於「侯」是王室的斥侯,多封在幾外,所以他們與諸侯之長被周天子倚為藩屏,是周天子在地方上的強大武力支柱,只是隨著周天子權勢的衰微,地方武力坐大,逐漸就脫離了周天子的掌控。
再來說伯、子、男爵。「小國稱伯、子、男」。伯爵遍佈於王幾內外,由百夫長(百人戰鬥編隊的長官)演變而來。在周天子幾內,土地無多,所以不封侯而封伯。幾內伯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一般都歷任王官,其中有入為天子三公、王朝卿士的,就稱為「公」,但公爵只限於一身一世,其後世子孫則恢複本爵。再來說子爵。《白虎通·爵篇》:「子者,茲也,茲茲無已也。」可見,子本是從王、公家族中分化出來的後代子孫。子演化成爵位起於商,周承商制,沿用了子的爵號。在西周大分封時,華夏族受封的子爵很少,且多為幾內小國。其次,子爵大多為夷狄之君。還有子又是諸侯在服喪中的一種稱謂。前兩種是子爵,最後一種是諸侯服天子喪的特殊稱謂。諸侯是侯爵,自貶爵稱,向周天子表忠心。最後男爵。在先秦文獻中,男爵很少見,《左傳》僅有許男、宿男、驪戎男三例。
伯、子除了作為五等爵中的爵位稱之外,伯作為行次、子作為尊稱的現象也是存在的。所以,要把這兩種情況區分開來,不能混為一談。
綜上所述,在西周時期,諸侯五等爵是為等級排序的定稱確實無疑。在春秋戰國時期五等爵發生了變化,但這是另外的問題了,在這個回答中並沒有涉及。
參考論文:
陳恩林:《先秦兩漢文獻中所見周代五等爵》,載於《歷史研究》1994年第六期。
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載於《歷史研究》1983年第三期。

最後,我想艾特一下 @三種不同的紅色 ,你的回答里有很多不當之處,我只說一點,「公本非一級爵位,不過是一種尊稱而已,更多的是一種榮譽。在爵位而言,公與侯級別相同,兩者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公是一級爵位,也有尊稱情況,二者並不矛盾。在爵位而言,公爵高於侯爵,但在實力來看,諸侯之長,即「元侯」,又曰「侯伯」、「方伯」,其地位與公爵相當。


傳統說法是公侯伯子男。實際上說法很複雜,以下是以前讀書的印象,不確:
1.這些都是級別相當的諸侯國,好比美國和利比亞,形式上是一個級別,實力天差地別。
2.一般主要使用侯伯,有說伯高於侯的,有說公只用於周王卿的,有說公是用作尊稱的,待考。
3.吳一般認作周太王之後。吳地偏遠,武王曾專門尋找太伯、仲雍的後代,大概商未曾封爵。


西周的爵位體系包括兩個系列,其一用於諸侯,其二用於官員。

先來說說用於諸侯的系列,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關於這五個爵位的含義,民國時期的傅斯年先生在《論所謂五等爵》中提出這五個字都有各自不同的系統。例如「伯」和「子」是一個系統,都出於家族的稱謂。「伯」是「伯叔仲季」之長,即一家兄弟中最大的一個,古代家國不分,家長也即一國之君,而「子」則是指諸侯的兒子,諸侯可以把國內的一部分土地劃分給這個兒子,這個兒子也就成了諸侯。「侯」和「男」是另一個系統,是用於封國的。「侯」的意思最初是射侯,即射箭的靶子,古代的天子在自己的大臣里選拔出射箭最厲害也就是武力最強的幾個封為諸侯,就叫他們「侯」,這也是為什麼叫「諸侯」的緣故,而「男」則是侯國里的附庸,即更小的封國。至於最後剩下的「公」,則是所有諸侯都可以用的一個字,據稱是因為古音中「君」和「公」的音相近,所以所有的侯伯子男的諸侯都可以稱自己為公。例如秦穆公,秦國本是伯爵國,但他也自稱自己為公,當然秦穆公這三個字是國號+謚號+封號,是死後才用的,生前是不能這麼叫的。

西周分封的諸侯大致可分為這麼幾種:國之同姓,即都是姬姓子孫,這樣的封國佔了大多數,如《左傳》上說,姬姓之國有五十五,大的如晉、燕等,佔了封國的一半多;國之姻親,如齊、申等,另外這些所謂姻親往往也是國家功臣,如齊國的姜尚,也就是太公望,也就是姜太公;國之賓客,也就是前代帝王的後代,如商的後代分封的宋國等,孔子就是宋國貴族後裔,也就是商的後裔,還有楚國,號稱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是黃帝之孫(見《史記楚世家》)。

再來說說另一個用於官員的序列,即「公、卿、大夫、士」四等。天子的重臣,可以被稱作公,例如周公旦,是武王的弟弟,先後輔佐武王、成王,是周初最重要的大臣(見《史記魯周公世家》),還有召公奭、太公望等。而「卿」則是各諸侯國的執政大臣,如藺相如擔任的就是趙國的上卿,至於大夫、士等,則是更低級官員的爵位。值得一提的是,卿、大夫、士的地位還取決於封國的地位,所謂「大國之卿,當小國之君」,即是指大國的卿,如侯、伯之國的卿,地位相當於子、男之國的國君,反之亦然,比如管仲受齊桓公之意平定了周的內亂,周天子用對待上卿的禮儀接待管仲,當時周王室早已衰落,但管仲出於禮儀,依然只肯接受下卿的禮儀。(見《史記周本紀》)

周代確立了我國爵位制度的基本架構,自此以後,我國的爵位不斷發展。

http://weixin.qq.com/r/wkTUzE-EPxJArQuv9xHQ (二維碼自動識別)


.

周王朝的爵位是五爵制
¨¨¨¨¨¨¨¨¨¨¨¨¨¨¨¨¨¨¨¨¨¨¨¨¨¨¨¨¨

.
即: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爵。實際封爵要以《詩經》和《魯春秋》為信史。
魯哀公左史姬丘明於哀公十六年至二十七年、用了十一年著作的《左傳》,是歷史已進程
到「天下為公」的春秋末期了,所以,公卿諸侯的爵稱,已不能視作實際封爵。

周王朝的封爵主要有三次,即文王開國為第一次封爵、武王統國為第二次封爵(最多的的
一次)、周公東征後為第三次封爵(最少的一次)。總共有一百多個封爵國,也就是《詩
經》中所說的「百爾君子」、「凡百君子」(君子僅為公卿和諸侯的稱謂)。

為什麼《左傳》中的公卿諸侯.「天下為公」?一是僣爵、二是晉爵。魯隱公就是禮崩樂壞後
第一個僭爵諸侯(也是惟一的僭越作史的諸侯)。他的的理由冠冕堂皇,魯國祀周公,而
武王授爵時授給最心儀之四弟的爵位就是公爵。周王室、公卿諸侯雖不瞭然,但著實也打
不出噴嚏,畢竟周公在周人的心目中太偉大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添加一點資料
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


推薦閱讀:

春秋戰國時期的婚嫁是什麼樣的?
如何評價春秋戰國的刺客?
晉國在春秋時是否算是當時的superpower,如果晉不肢解,最有可能完成統一的國家會是?
三家分晉,周王是否應該封三家為諸侯?
如何讀懂逍遙遊?

TAG:歷史 | 爵位 | 春秋戰國(東周) | 分封制 | 周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