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軍隊人數到底有多少?動不動幾十萬人的大會戰可信度有多高?
比如據說死在白起手下士兵以百萬計,可信嗎?如果這些都不可信,那麼戰國七雄擁有多少軍隊是比較合理的呢?
謝邀,戰國時期是個特殊的時期,很特殊。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轉型期。
春秋時期,茲時各國軍制雖然都有了轉型的苗頭,但依然是由士組成的「貴族武士」,所以我們看春秋時期的士兵數量,是很少的。
首先春秋時期的大國,都會維持「三軍」。而文獻中說大國基本都是「千乘之國」,也就是一千乘戰車,大約就是三萬戰士,基本符合三個軍的編製。
春秋時期第一超級大國晉國,多數時候也只維持著三到六個軍的編製,六個軍有多少人呢,反正不會超過六萬人。
由於春秋時期戰爭越來越頻繁,單純地依靠貴族武士作戰已經變得不現實,於是從晉國作州兵開始各國紛紛開始讓普通的農民獵戶參軍作戰,也是從晉國開始發明了軍功授爵並逐步以步兵為主減弱了戰車的比重。
於是到了春秋晚期,畫面忽然就不一樣了。
春秋初期,大諸侯國出兵兵車三百乘,也就是大約九千人已經是嚇死人的天文數字了。而到了春秋晚期,你會發現有時候不大著名的戰役也會出現兩三萬人了。
不過兩三萬人也不算很多嘛。
而且就算到了漢朝唐朝這樣的大一統帝國,你會發現多數出戰也就幾萬人。幾十萬在歷史上多數都是嚇唬敵人的「號稱」,而不像戰國時期真發動幾十萬人打仗的。
可為什麼戰國時期這麼奇葩呢?
大夥都知道,自打貴族兵不行了,大夥都開始招募農民做輔助戰力的時候。這時候魏國最先用選拔訓練的新方式,從最初的自耕農和沒落貴族子弟中選拔訓練出了第一支非貴族武士的職業軍人,也就是魏武卒。
這其實還是對貴族武士精神的一種傳承,只是這些武卒不再具有貴族身份了,但魏國政府會減免他們的賦稅,等於變相地讓貴族兵擴展重生了。
然而,其他諸侯國並沒有魏國這麼具有超前意思,其他的諸侯國以秦國、齊國、楚國為代表,乾脆就發展出了全民動員式的軍制。
齊國在建置上劃分五個都,也就是五個大行政區,每個都設置大夫一名,各自在戰時擴充市民和農民為兵,並精選武藝高強者為技擊。光齊國首都臨淄的可動員兵力就有十萬,然而這十萬人可想而知,基本都是市民和農民,雖然軍事素質堪憂,但至少有選拔的技擊之士帶頭,數量優勢還是很可怕的。
而秦國,真的就是幸運了,秦國並沒又魏國武卒這樣先進的士兵選拔方式,但秦國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地處農耕和游牧文化的交界處,招些入伍的農民,基本上都有簡單的騎馬射箭等軍事素質,這一點是中原諸侯國比不了的。當秦國嚴格履行軍功授爵後,不少較富裕的自耕農家庭就自行訓練子侄弓馬武藝,目的就是從軍殺敵屌絲翻身,這也使得秦國的百姓變得更加尚武,直到漢朝時這種風氣仍然是一筆社會財富,漢朝招募騎士就是優先考慮原秦國統治下的「六郡良家子」。
楚國也有同樣的運氣,楚國社會風氣尚武,人民多被中原人視為蠻夷,是選拔步兵的最佳基地。這一點不但漢朝有荊楚多蠻勇的評價,直到南北朝時期仍然還有傖楚好勇鬥狠的印象。
而且由於魏國前期戰略的重大失誤,魏國這個率先採用職業軍人的國家迅速衰落。而大量招募民風悍勇的農民兵的秦、齊、楚乃至後來的趙國卻偏偏一直稱霸到了最後。
更可怕的是從秦國開始各國還流行起了斬首進爵,失敗一次不是失敗那麼簡單了,職業士兵是輸一次死一層,繼續培養職業士兵或者貴族武士,已經不是能用奢侈二字能形容的了,敵人根本不會給你這麼好的外部環境了。
而最最可怕的就是,像養蠱一樣,周朝數不清的諸侯,在戰國時期已經相互吞併成了個位數。幾乎每一次戰役都是在賭國運,不容分想,普通農民和市民雖然沒有軍事素養,但至少是個人啊,為了保持自己不被滅國,大夥就只能瘋狂擴軍了。
這使得各國基本都放棄了春秋時期延續的精兵方針,轉而全方位發揚全民動員的軍事制度。
這時候,戰國後期大會戰每次幾十萬的背景就應運而生了。
沒錯,這幾十萬幾十萬地打仗,他們都很可能不是受過正規訓練的士兵,很可能昨天還在地里除草,今天就自備一把生鏽的長矛當兵了。其中條件好的,像秦國和趙國邊界上的牧民可能還會騎馬射個箭,楚國山區的蠻人可能還打過獵會搏鬥,可要是換成齊國韓國宋國這樣商業發達市民較多的地方就完了……
而秦國則是屢戰屢勝,這些原本可能只會騎個馬射個箭的牧民農民逐漸在戰鬥中不斷進步,並開始自覺培養訓練下一代,秦國的兵源變得原來越可靠,適應作戰的青壯年也越來越多。
而屢戰屢敗的、遠離戰爭的其他諸侯國,在沒有了或者說只有極少職業士兵的前提下,越來越弱,打仗全靠湊數嚇人,所以山東六國才會視秦為虎狼,對秦國產生極大的畏懼。
像長平之戰,秦國趙國兩個虎狼之邦互毆,趙國被坑殺四十萬人輸得這麼慘為什麼秦國卻不馬上滅了趙國?因為秦國同樣也死了一大批富有軍事素養的「農牧民」士兵而元氣大傷。兩國都折騰不起來了。
假如兩國的士兵數量都是假的,只是像春秋時期一兩萬人的一次正常會戰,那秦國絕對會再接再厲,馬上滅了趙國。而燕國這個弱國也不會馬上發兵二十萬給趙國落井下石了。
然而最強的秦國沒有再敢對付趙國,弱小的燕國卻急匆匆就入侵趙國了。這就從一個側面說明,秦趙兩國這次真是各死了幾十萬,元氣大傷了。
這種全民動員的方式其實是很落後的,我們不妨想想游牧民族,如匈奴、突厥、蒙古,他們人口也就是百來萬,可是一旦下了決心跟強權決戰,就往往會拉出二三十萬人的兵力。最典型的例子就如成吉思汗,入侵花剌子模和金朝,基本上是做到了全民徵召,跟玩命差不多了。
想想成吉思汗,就能理解戰國時期各國玩命拼士兵數量的緣由了。
而為什麼大一統帝國不需要這麼多士兵了?
因為大一統帝國完全有能力有時間培養一支職業的野戰部隊,根本用不著破壞分工方式再去讓普通和農民和市民去作戰了。所以在農民兵作戰了幾十年後,漢武帝很快就組建了新的訓練有素的職業軍隊,將原本拱衛京師只負責給皇帝看家護院的禁衛軍擴充為北軍八校,農民兵縱橫天下的時代也就暫時過去了。
當然,等亂世來臨,農民兵又會回到歷史舞台的。
你會發現,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戰國時代這種動輒幾十萬人的瘋狂行為,還會一次次重演。
戰國七雄有多少軍隊?
問有多少軍隊,必須得知道戰國時期的總人口數大概是多少,這個問題,上個世紀很多學者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這裡我採納20世紀最著名的先秦史專家楊寬的意見,認為在戰國中期,各國人口之和約2000萬左右。
士兵數量也有明確的參考,具體的年代大約是公元前330年左右:《史記 蘇秦列傳》
燕國: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
趙國: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
韓國: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
魏國: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齊國: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臨菑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
楚國: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
註:此時,燕國還沒有東伐東胡兩千里,趙國還沒有胡服騎射北並胡地招募騎兵,楚國還沒有完全吞併越國。
《世本》根據《史記》對戰國史料的記載,得出的結論是七雄的總兵力大約在500萬左右。這個數值是可信的。
而且進入戰國時代,早就不是「士人階層」做士兵的時候了,到了關鍵時刻,早就是全民皆兵:
《史記 燕召公世家》:趙四戰之國,其民習兵,不可伐。
《史記 白起王翦列傳》: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
《史記 蘇秦列傳》:臨菑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不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菑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
《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平原君)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
本來戰國時期,有啥活動么?有IT?有編程?有知乎?有賣鍵盤的賣滑鼠的?有造鍵盤的工廠?要啥沒啥,有的就是鑄造點鐵器青銅器,打造點兵器。倒是有一些商人,但畢竟只是少數。
所以,人民沒啥事,就耕耕地,打打仗,尤其是國家有危難的時候。
而且,由於鐵器和牛耕的不斷普及,社會的總的人口容納量是不斷提高的,是遠大於當時的人口總數的。所以即使一個國家經常打仗經常打仗,人口數量可能短期內會下降,但長期來看,還是在增長。要麼戰國時期戰爭那麼頻繁,諸子百家還能出來。
關於戰爭參戰數量的記載,來源是《史記秦本紀》:
河西之戰:斬首八萬。
修魚之戰:斬首八萬二千
岸門之戰:斬首萬人
丹陽之戰:斬首八萬
宜陽之戰:斬首六萬
伊闕之戰:斬首二十四萬
庶長奐伐楚之戰:斬首兩萬
穰侯伐魏之戰:斬首四萬
華陽之戰:斬首十五萬
長平之戰:四十餘萬盡殺之
邯鄲保衛戰秦軍潰敗途中: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
第二次伐趙之戰:首虜九萬
卷之戰:斬首三萬
平陽之戰:斬首十萬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這是有戰損情況的,還有N多戰役,沒有統計戰損。六國內部的戰爭,很少有統計多少人參戰,死多少人。
可以看出來,根本不是「動不動幾十萬」,動不動幾十萬的戰役,大概也就陰晉之戰、華陽之戰、伊闕之戰、長平之戰、滅楚之戰,那幾場而已。更多的戰役是對耗,攻伐,平均下來,也就死幾萬人而已。
如陰晉之戰,魏國要把秦國最富饒的河西土地拿下,戰國初期的秦國就那點家底,能給你讓出去?直接五十萬上他丫的。
再說華陽之戰,不用直接說多重要,就說打完之後,秦國直接包圍大梁城了,靠著蘇代一張嘴,說服了魏冉,要不魏國直接就滅亡了。那個時候才是公元前280年啊!
伊闕之戰,更不用多說了,韓國、魏國最後那點家底全沒了,伊闕之戰後,基本上韓魏就成了秦國的僕人。
長平之戰,不說了吧..
滅楚之戰,沒啥大不了的,那個時候全國也就江南那塊土地沒統一了,那麼大的秦國,拿出六十萬,不是啥大不了的吧。
前面說了,戰國時期社會生活沒那麼豐富,絕大多數人,都是耕耕地,打打仗。到了這種時候,別說本來就老實巴交的人了,就是那些高官貴族,也不得不拿起武器衝鋒了:(平原君)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這種時候,難道還找不出幾十萬人去打仗?
先上一副戰國前期的地圖
按照史記中蘇秦所說的
- 燕國:「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粟支數年」
燕國看上去地盤在七國之中尚屬中等,然而與現如今的繁榮不同,那時除了燕都附近及南面的少數地區,大部分地區其實是不毛之地。注意圖中藍線外圈的遼東等地,早些時候屬於山戎和孤竹等北方蠻族,在齊桓公時代這兩個小傢伙還搞過燕國,然後被齊桓公帶人給整了。再加上燕國戰國時候被齊國全盤接收過,經常被趙國威脅著,由是可以推測燕國整體實力不夠強。燕國地盤大概20萬平方公里,人口不會超過180萬,戰時極限能夠動員60萬(按照三分之一的極限動員能力),實際情況應該會少得多。當然把是把後勤部隊也算上去,以下同
- 趙國:「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數年」
趙國是新晉的列強,能夠經常拿燕國開涮,實力應該遠在其上。地盤約20萬平方公里,有人認為人口在350萬左右,個人認為是比較合適的,雖然晉地多山,然而它在黃河地方以北的地盤是蠻肥的,吃掉了中山以後,更是實力大增
- 韓國:「地方九百餘里,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
韓國和燕國可是七雄中的難兄難弟,自從滅了老牌國家鄭國後,再也沒有雄起過,換著戲法兒被秦魏吊打,還時不時的被楚國威脅。只能偶爾刁刁周王室了,不過還要冒著被諸侯們藉機興師問罪的風險。韓國地處京畿,別看地盤只有10萬平方公里不到的樣子,實力怕是要在燕國之上。韓國特產的弓箭能射六百步,不可小覷,本身實力並不弱,但是周圍環境險惡,大多時候只能認慫。
- 魏國:「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魏國初年用李悝變法,最早稱霸戰國的國家。無論河東還是河西,都是人口稠密的地方。地盤倒是要比韓國大一點,人口確實多了不少,保守估計在400萬以上。魏國的大魏武卒也曾橫行中原,重騎兵也不是鬧著玩的,可惜並沒什麼卵用,到中期以後只能恐嚇一下韓國,當然戰國初的時候也吊打過秦國,搶了人家的函谷關,但畢竟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齊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三軍之良,五家之兵,進如鋒矢,戰如雷霆,解如風雨。即有軍役,未嘗倍泰山,絕清河,涉勃海也。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不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淄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
注意這是很重要的信息,上面各國人口以及一下的,都以此為依據進行推測。古代統計人口的時候,往往是不算奴隸在內的,因此齊國人口約可400萬
齊國作為老牌的帝國主義列強,雖然不復桓公輝煌,但是經過齊威王的苦心經營,威震天下。齊國首都臨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齊泯王領下的齊國和秦國號稱東西二帝,極大的刺激了其他諸國的神經,始皇稱帝或許靈感多少來源於此。後來吞了宋魯肥地,輕鬆接收燕國,被憤怒的五國聯軍打的只剩下一顆牙齒——即墨,從此一蹶不振。在投降秦國的時候,國內尚有五十五萬帶甲之卒。
- 楚國:「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
好傢夥,帶甲百萬,別人都是帶甲數十萬,你直接就給帶甲百萬了。據說楚國的歷代君主不開疆裂土的話,死之後是不能進宗廟的,要知道早些時候,南方地廣人稀,瘴氣千里,一般老百姓都沒什麼機會活到看孫子的時候,整個初秋及其戰國中前期,對中原地區威脅最大的不是秦國,而是這廝,張儀在列國中那麼有市場很多時候要拜這傢伙所賜。人口也最不好推測,約300萬到380萬之間。中期吸收了吳越等地,怕是有450萬之上
秦國:蘇秦去了秦國,被請了回來...人口約300到350萬,之所以給人秦國很強的原因是因為商鞅變法後兵農分科,戰兵打農民,不是跟收韭菜似得?長平之戰秦國動員了極限,把農民也算上了,由是達到六十萬之巨。.秦王到了河東 賜河東民爵一級,徵發河東十五歲以上男子,可見當時秦國也是傾國與戰。
要弄清戰國七雄的軍隊到底有多少,就要弄清常備軍和動員兵的概念。戰國時期的常備軍和我們今天多少有些不同,它包括私人武裝、地方武裝和君主直轄武裝,經過一系列的變法,在一些國家這些武裝逐漸收歸中央所有。而動員兵戰時為兵,平時為農,戰鬥力相對低下。
現在比較主流的說法是,戰國各國動員極限為全國三分一人口
現在回答題主第二個問題,那些幾十萬人的大戰可信嗎?
首先,就舉長平之戰。趙國的四十萬軍隊中其實職業軍人的數量並不多,大多為動員兵,其次,由於古代交通並不發達,糧草輜重需要大量人力運輸,而這部分人力一般就算在這四十萬之中,而前線部隊一旦崩潰,這些後勤運輸一般也就跟著散了。到後面幾個王朝後勤保障跟上來了,戰其實是越大越「小規模」的,並不是說具體戰役規模小,而是此時參與的的後勤部隊被壓縮了,或不在計入軍隊人數之中。如清朝後期一次調軍,特地從四川弄來「數千精兵」增援沿海。四川當時人口應愈千萬。
第二是軍隊號稱與實際人數的差距。例如土木堡之難,明軍實際出動20萬,號稱50萬。眾所周知的曹操引軍二十萬會獵江夏,號稱八十萬,眾多例子,屢見不鮮。
綜上,各國強者有能力動員數十萬軍隊,而要經常性動員實則不太可能。再說戰國那種動輒數十萬軍隊的戰役其實不多見。
...........................更畢..............................
戰國時期軍民不分。
最靠譜點的不是什麼古代史實驗證,所謂古代史實驗證大多數就是翻史記罷了,還有些甚至把後人偽托於周秦的書當史料用。
由於焚書坑儒,先秦史實很多時候都成了一家之言,相比之下地下考古的資料要靠譜的多。
對戰國軍隊人數的問題,最有爭議的就是長平,史記說長平坑殺四十萬,那考古結果是什麼呢?
從1995年發掘出第一個長平古戰場屍骨坑開始,到現在總共發掘了十七個屍骨坑,這些屍骨坑中白骨重疊,兼有大量戰國時代的刀幣和箭頭,可以確認是長平大戰後被掩埋的屍首。
屍骨坑本身都是自然形成的,只在上層有薄土,所以趙軍是被投入懸崖後掩埋沒有異議。
至於人數,每坑約有上百人。
按照史記四十萬的數字,長平古戰場要有幾千個屍骨坑才裝得下這麼多人。但是考古發掘了二十年,才只找到十幾個屍骨坑,屍首數才只有兩千多。這不得不讓人嚴重懷疑,史記所載的四十萬數字的可靠性。
雖然經過了兩千年時間,但是從已經發行的十七個屍骨坑來看,長平古戰場保存得非常完好。如果真的還有能放下四十萬人的幾千個屍骨坑存在,最起碼這二十年來的發掘也應該找到幾百個而非只有十七個坑了吧?
從這點來說,我更加傾向於,長平古戰場掩埋的屍首不會比兩千多更多上幾十倍,甚至可以說,長平古戰場掩埋人數有個幾萬,都已經是相當違背考古原則的樂觀推測了。
而這種數字與 @張英鋒在問題為什麼先秦時代都是幾十萬上百萬的大軍會戰,到了明清卻縮水成幾萬十幾萬? - 歷史中給出的答案數字較為接近。關於中國古代的軍隊的數量,
後勤,是一個限制的因數,知乎里也經常提到了,軍隊數量大體上都是吹出來的這個論調不絕於耳。
比如說,先秦時期打戰,動不動就幾萬,到了明朝,為什麼一次戰鬥就剩那麼幾千個人?時代在發展,人口在增長,但為什麼軍隊怎麼越變越少?!
然而問題是,軍隊的兵是怎麼來的?
實際上歷朝歷代的軍制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唐朝實行的是,明朝實行的是,宋朝實行的是廂兵制。
唐朝和明朝實行的是軍戶制,就是指定部分特點是人群為軍籍,給他們地和政策優惠,前提是打戰要出兵。
宋朝就是募兵制度,就是政府花錢維持軍隊。
而先秦到漢朝時期,軍制卻和往後有極大的不同,秦漢時期實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徵兵制。
「漢朝早期實行徵兵制度,男子廿三歲起至五十六歲之間,服役兩年。一年在地方服役,名為正卒;另一年戍守邊郡,叫做戍卒。正卒在本郡服役,劃分兵種,加以訓練。屯戍各分為兩種:在京城或王國都城屯戍的稱「衛士」,在邊郡屯戍的稱「戍卒」。服役期滿後,役男即可返鄉,不過仍有隨時應召服役的義務。兵役之外,還有繇役,即每年為郡縣政府服力役一月,服役者稱「更卒」,同樣也是五十六歲免役。」
——引自網路
其實類似於動員制度,這和戰國時期紛亂的環境有關,國家只有窮兵黷武到了極致,才會出現一場戰鬥徵召大量的炮灰的情況。
說到這裡可能還是有些人不明白,我再說明一下:
中國的軍隊動員能力,是歷朝歷代對的基層民眾的控制能力掛鉤的。
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政府甚至可以直接徵調某塊地區的民眾進行作戰,並快速完成編製形成戰力。
不僅包括炮灰的徵調,還包括各種資源的徵調以及武器的製作。
而如果把明朝那坑爹玩意直接代入到先秦時期,其實是一種耍流氓的行為。
舉個例子的話。
以解放戰爭初期為例,共產黨利用加了buff的基層組織能力,在今天陝西一帶的貧瘠地區,那個人口撐死也不過一千萬,算少了可能也就幾百萬人的,但共軍就是動員起了百萬左右的軍隊。(陝西人口我沒具體研究過,不過今天陝西人口三千萬,按比例算的話,可能當時真的也就幾百萬吧)
而老蔣包攬了中國幾乎所有的肥地,人口兩個億是起碼的,但老蔣各種剝削,各種花錢,各種抓壯丁,還有美國海運過來的大量裝備,也不過組建了一支四百萬人的軍隊罷了,這是因為民國政府缺乏基層的組織能力。
但既然中國戰國時期那麼歷害,為什麼到了後來軍隊卻越削越弱?
很簡單啊,
「因為這個世界能幹死中國的存在,也只有中國本身了(?_?)。」——這就是下面幾句話的總結。
中國未統一之前,就是幾個《地方》控制著基層,然後某個《地方》把其他《地方》給乾死了,變成了《中央》。
統一的中國根本就不需要像戰國那樣保持強大的動員能力,難道中國是要單挑全世界不是?
加上中國那麼大,光是傳一道命令從中央到地方就可能需要幾個月,而之前的小國可能只需要半個月,要維持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都尚且困難,控制基層又談何容易?
而且中央要中央集權,需要削弱地方的勢力,古代削弱地方唯一方法就是削弱地方對基層的控制能力,然後再把地方的財政給削掉,地方勢力就毫無威脅了。
還有一點就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根本不可能,哪怕算上非戰鬥人員,原因是後勤承受不了。
在這個問題上,越古的記載就越滿嘴跑火車。
人數和國家總人數是有比例關係的
還有就是調動的難易程度
想想普奧戰爭里毛奇調動幾十萬大軍,有鐵路有電報,他還很吃力所以從這,完全可以斷定,什麼阿提拉率幾十萬大軍,XXX率幾十萬大軍,都是不科學的
琉璃宮史不服
哪裡有動不動幾十萬大會戰?
也不多。
數量可能誇大,數量級應該靠譜。
有拿毛奇說事的。但是別忘了,那時戰爭層面就要求快速集結……大家都是一個水平。
古代國家最主要任務就是耕戰,可動員的人數比例比現在高。而且因為相對現在落後,所以對軍事的適應性都很強。
再說我們過去統計,經常把被徵召的後勤雜役都統計了。所以人數爆棚。
河西富饒個屁,河西不就是陝北嗎
那是因為壓根沒有春秋出兵人數的記錄,其實春秋出兵也很多。如果說改革,楚國沒必要改革吧,本來就新興國家,他的人數不一直那麼多。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對領地控制的加強,導致更多人被派出作戰而已。戰國源自春秋,
春秋的在這裡
夏商周的井田、戰車、軍制(縮水版) - 懷劍聽雨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所謂千乘,不過四分之一是馬車 - 懷劍聽雨的文章 - 知乎專欄
田十萬 - 懷劍聽雨的文章 - 知乎專欄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兩邊都幾十萬兵的話,那得幾百萬戶,小几千萬的人口了。
所以不可能啊。有朋友說到了,打仗的只是一小部分,後勤的有一大部分。可能一個打仗的,配了一個按摩的,一個做飯的,一個背行囊的。還有一個,補給線長,搞交通運輸,搞後勤的也多。拼刺刀的你乘以0.4差不多了。
才疏學淺,只能以大傻子似的方法算算。先說戰國一共2000萬人口,以這個為基準。
男女比例大概1比1,雖然男的一般生的多但是連年打仗死點就算1比1。
男的1000萬。按人均壽命30算,已經很給面子了,10歲以下除去,大概666萬適齡男青年。
戰國七雄是吧,小國不算,一國男丁總共100萬。
說打仗啦,不管貧富出身,都跟我走,每2男的出1個,走著!
支持論的您說說,打幾個月的仗,這幫人吃什麼穿什麼。再考慮下當時食物保存技術,交通技術,運個糧食100斤路上就得吃幾十斤下去。老百姓什麼政治覺悟能這麼出去打仗去,家不要了!老婆孩子不要了!
我覺得只要還承認咱是農業國,見過土地里刨食多困難,都會覺得這些數字就那麼一說。
我老覺得咱這史書有點像現在商業電影,你照實了寫他不好看啊!所以動不動來個百萬,動不動來個占卦凶吉,動不動來個帳中密談。
語體教,爛排版,想到啥說啥,沒條理,沒幹貨,村裡地攤看了幾本書瞎白唬,見諒!你知道我為啥不相信《史記》中的數字嗎
因為司馬遷是個浪漫主義者,從他對項羽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至於說堅持事實被宮刑就呵呵了。
在獄中完成史記,就算有資料看,腦洞也要開夠大。
司馬遷也無法證明他是一個數學家。所以好多數十萬,數千,十萬和九十九萬差距太大,都可以歸納到數十萬,所以說春秋筆法記春秋,同樣也可以記戰國。
古人的「」方圓「」到底是什麼意思,怎麼測量的,明顯「莫須有」的意思嘛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唱,是騷,並不是嚴格的數字準確的書。抗倭援朝時,倭國一將軍熟讀三國演義,跑到城下求單挑,被守軍火銃打死了。今人《史記》倒背如流,整天就鄙視對面倭國戰國是村子械鬥,我天朝戰國那是幾十萬的史詩般的戰爭
戰爭是要打很多年的,很多著名戰役如長平之戰,又不是一下決勝負的,一直有人死,也一直有新兵補充到軍隊中去,說長平之戰坑殺了40萬,肯定也不是一下子殺的,所以戰國時期國家的軍隊也是如此,本來只有20萬,但每年死5萬,再補5萬新的進去,總數其實一直是20萬,但也可以說投入了25萬人,如果打了3年就可以說投入了35萬了咯。
戰國中後期,主要大國建立了中央集權體制。所以可以全國動員
輔兵被你吃了嗎
推薦閱讀:
※秦國的軍功授爵制度怎樣實行?
※在你眼中,最完美的冷兵器是什麼?
※歷史上有哪些戰役可以稱為軍事奇蹟?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軍事重鎮?它們為什麼能成為重鎮?
※殲20對中國空軍實力有多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