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方相比,為什麼中國人那麼不重視古建築古文化的保護?

雖然國家一直在提倡傳統文化,但事實上古建築等具有傳統風格的東西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經常被破壞,而且沒見到國家的任何處罰或者責令,讓人感到悲哀。像英國這樣的國家,保護傳統,尊重傳統,各種各樣的古建築更加體現民族文化的深厚。


個人拙見,歡迎專業人士指教……
這個題目可以寫篇論文了。
中世紀時歐洲人即有「建築保護」一說,主要針對宗教建築。保護「神的居所」大概與供奉神明有一樣的作用,都有助於上天堂。
現代建築遺產保護起源於18世紀末的歐洲,而系統化地討論則在十九世紀中期。即使在這樣的時候,奧斯曼仍然把整個巴黎都拆了重建了……放到現在無疑是不可能的。去過波爾多的人都會明白巴黎有多無趣……

建築保護在我國的出現時間就更晚了。又經歷某段徹底與歷史斷裂的時期,自然波折重重。
其他的原因還包括:
第一,中國傳統建築多為木製,沒有石材建築容易保存,很多都毀於戰火。
第二,中國人的宗教與西方宗教也有差異。中國人似乎從來沒有追求過一個「永恆」的「神的居所」。佛教則教導人們,一切身外之物都是不用care的。這點研究不足,不敢妄言,求輕拍。

商中秋提到「梁陳方案」,梁先生對古建築保護的執著非常令人尊敬,應是當時這一領域的先驅。然而梁先生的故居卻被拆了。只想說句呵呵。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艱難之處在於,第一,新中國成立之後,人們要「破四舊」,與過去決裂,傳統建築自然也在其中;第二,一些傳統民居確實使用不便,不適合現代人居住;第三,歷史街區往往在城市中心,商業利益巨大。關於商業利益這一點,其實不止中國存在。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翻「They All Fall Down:Richard Nickel』s Struggle to Save America』s Architecture.」這本書。你會發現西方的歷史建築保護也是鬥爭出來的。

事實上,我國在大拆大建的同時,各地也興起了所謂的「建築保護」的風潮。只不過這所謂的「建築保護」,多流於復建、重建、「復古風」等,以此作為賣點和噱頭罷了。相信諸位對「XX朝風格」這樣的辭彙一定不陌生。很多人覺得這樣復古就是保護了傳統文化、延續了歷史建築,不管那些新建出來的建築是否如同一場災難……這樣胡亂的「保護」等於是破壞。
建築保護在中國宣傳的力度不夠,國人不夠重視。亂塗亂畫這種事很多人根本不當做一回事。另外,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每天為了明天的口糧奔波的人,大概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保護建築之類的事情吧。

不過還是有人在真的努力研究和推進這項工作。同濟大學有個「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對建築保護有興趣的諸位可以來看看陸地老師的微博。http://weibo.com/tjludi 陸地老師的博客上也有關於建築保護的文章,因不能轉載,故不在此引用了。
PS 本人為陸老師忠實粉絲XD


梁思成先生所著《中國建築史》中,對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闡釋,故摘抄如下:
(補充說明:這本書的成書時間為1942年至1944年,或能很好解釋在新中國之前,中國古建已有不被重視保護的文化傳統。)

市政上的發展,建築物之新陳代謝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戰之前,中國舊有建築荒頓破壞之範圍及速率,亦有甚於正常的趨勢。這現象有三個明顯的原因:一,在經濟力量之凋敝,許多寺觀衙署,已歸官有者,地方任其自然傾圮,無力保護;二,在藝術標準之一時失掉指南,公私宅第園館街樓,自西藝浸入後忽被輕視,拆毀劇烈;三,缺乏視建築為文物遺產之認識,官民均少愛護舊建的熱心。
在此時期中,也許沒有力量能及時阻擋這破壞舊建的狂潮。……
……
中國金石書畫素得士大夫之重視。各朝代對它們的愛護欣賞,並不在文章詩詞之下,實為吾國文化精神悠久不斷之原因。獨是建築,數千年來,完全在技工匠師之手。其藝術表現大多數是不自覺的師承及演變之結果。這個同歐洲文藝復興以前的建築情形相似。這些無名匠師,雖在實物上為世界留下許多偉大奇蹟,在理論上卻未為自己或其創造留下解析或誇耀。因此一個時代過去,另一個時代繼起,多因主觀上失掉興趣,便將前代偉創加以摧毀,或同於摧毀之改造。亦因此,我國各代素無客觀鑒賞前人建築的習慣。在隋唐建設之際,沒有對秦漢舊物加以重視或保護。北宋之對唐建,明清之對宋元遺構,亦並未知愛惜。重修古建,均以本時代手法,擅易其形式內容,不為古物原來面目著想。寺觀均在名義上,保留其創始時代,其中殿宇實物,則多任意改觀。這傾向與書畫仿古之風大不相同,實足注意。自清末以後突來西式建築之風,不但古物壽命更無保障,連整個城市,都受打擊了。
如果世界上的藝術精華,沒有客觀價值標準來保護,恐怕十之八九均會被後人在權勢易主之時,或趣味改向之時,毀損無餘。在歐美,古建實行的保存是比較晚近的進步。十九世紀以前,古代藝術的破壞,也是常事。倖存的多賴偶然的命運或工料之堅固。十九世紀中,藝術考古之風大熾,對任何時代及民族的藝術才有客觀價值的研討。保存古物之覺悟即由此而生。即如此次大戰,盟國前線部隊多附有專家,隨軍擔任保護淪陷區或敵國古建築之責。我國現時尚在毀棄舊物動態中,自然還未到他們冷靜回顧的階段。保護國內建築及其附藝,如雕刻筆畫均須萌芽於社會人士客觀的鑒賞,所以藝術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梁思成.中國建築史.為什麼研究中國建築——代序.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1-3

二,屬於環境思想方面,與其它建築之歷史背景迥然不同者,至少有以下可注意者四:
(一)不求原物長存之觀念
此建築系統之壽命,雖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面所遺實物,其最古者,雖待考之先秦土垣殘基之類,已屬鳳毛麟角,次者如漢唐石闕磚塔,不止年代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古者中原為產木之區,中國結構既以木材為主,宮室之壽命固乃限於木質結構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實緣於不著意於原物長存之觀念。蓋中國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滅之工程,欲以人工與自然物體竟久存之實,且既安於新陳代謝之理,以自然生滅為定律;視建築且如被服輿馬,時得而更換之;未嘗患原物之久暫,無使其永不殘破之野心。如失慎焚毀亦視為災異天譴,非材料工程之過。此種見解習慣之深,乃有以下之結果:
1. 滿足於木材之沿用,達數千年;順序發展木造精到之方法,而不深究磚石之代替及應用。
2. 修葺原物之風,遠不及重建之盛;歷代增修拆建,素不重原物之保存,唯珍其舊址及其創建年代而已。……

梁思成.中國建築史.第一章 緒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12

第一,人的思想對古建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客觀價值標準(藝術標準)和對現存古物的深刻了解,保護無從談起。西方對古建築的保護也是經歷了一個再認識再發現的過程。如遇到破壞之風盛行的年代,對古建的破壞簡直是災難性的。
第二,經濟和社會條件的不具備。在戰亂和動蕩的年代,心有餘而力不足。
第三,中國木構古建築,相較西方磚石為主的古建築,保護起來是有一定難度的。
至於產權問題,我想就算是私有化了,如思想上無清楚的意識,恐怕也保留不下來。
當然我很理解贊同這個觀點的是追求政治永遠正確的人們。
——————————————————————————————————————————
最後想問,在知乎上如果問題被刪,辛苦碼字的答案是不是再也找不到了。為啥不能保存下來……(與本題無關)


"為什麼新加坡人綠化意識那麼好,伊拉克人綠化意識就不如他們?為什麼日本人垃圾分類意識強,而衣索比亞人這方面有所欠缺?為什麼烏托邦那麼美好而現實這麼殘酷?" "因為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人們的心態和行為都不盡相同。"
歐洲也經歷過拆遷。可以讀一讀雨果的「向拆房者宣戰」。


中國的確是在古建築保護上做得非常糟糕的國家。但這點確實很難和歐洲國家相比,因為「文物保護」這個概念原本就是最近一百多年裡才出現的。

現在誰在旅遊景點的亭子上刻字,那絕對是毫無公德的行為。可中國古人在山石畫作上留下印記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果用現代觀念來評價的話,中國人真的是不重視文物保護。

類似的情況好像在其他國家也有。比如印度,佛陀的祇園精舍現在一片荒蕪,但奇怪的是,如今好像有一群印度人不知道為什麼在那裡壘磚——搭建遺址么?至少我們可以確定,早期印度佛教徒是不太在意「歷史文物保護」的。這也挺好理解:連肉體凡胎都是幻象,何況故居遺址呢。

因此,我想說,歷史建築,文物保護是現代觀念的產物,它們普遍來自歐洲(西方),因此那些地方做得肯定比中國好。但我一點都不會因此覺得中國現在這樣胡拆亂山寨假文物是值得被原諒的。


@寧風雪 說的比較到位。
中國從古至今就沒什麼保護建築的觀念,無論是地上的皇家宮殿、宗教場所還是地下的墳墓都毀的毀,盜的盜,沒存下來多少。
回想下秦朝咸陽宮、唐朝大明宮,皆毀於戰火;盜墓更是《呂氏春秋》就有記載,一直延續至今。不僅僅是因為財產問題,更反映了中國人的骨子裡的觀念公私是很分明的。依據費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論推導,中國傳統社會只注重自己小圈子內認同的私利,對於公共事物不關心。

費先生揭示出了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這些特點是:
自我主義
在這種關係格局中,自己總是這種關係的中心,一切價值是以「己」作為中心的主義。
公私群己的相對性
在這種格局中,站在任何一圈中,向內看可以說是公,是群;向外看就可以說是私,是己。兩者無清楚的界限。
特殊主義倫理
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加的對象與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一切普遍的標準並不發生作用。
人治社會
所用於維持秩序時所使用的力量,不是法律,而是人際關係的歷史傳統。
長老統治
這是一種包含著不民主的橫暴權力、民主的同意權力及教化權力等複雜內容的權力結構。整個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制度安排和權力運作,都是以這樣的一種社會關係模式為基礎。

圓明園被八國聯軍毀掉時,老百姓甚至幫著外國人搶我國的珍寶,也有不少民眾直接拿了皇家物品回自己家。這種損公肥私,不尊重物權的現象,歷朝皆有。每一朝統治者上台先殺光之前的統治者,再毀掉之前的法典和制度,接著大興土木,建新宮殿。中國人的認同建立在文化上,儒家經典、名人字畫、史書家譜,當權者更為看重這些,想方設法為我所用或據為己有,而建築與之相比只不過是廟堂所在,對於統治者而言,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更何況,傳統的木質建築本身就不易保存,修繕的花費可能還大於重新修的費用,誰願意耗盡心力維護不是自己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呢?

至於現今,大概西化後開始注重文物保護了,連帶著建築也開始重視起來,無奈底子太薄,官員太短視,技術上也不是國際先進水平,所以長路漫漫啊。


排名在前二的答案其實已經很好的解釋了題主的疑問,其實這個問題大概可以寫成好長一篇文章了,今天就為排名一二名的答案做一些補充好了。請所有以為西方自古以來就對文化遺產和保護有著強烈意識的人多看一眼第三部分,謝謝,雖然本人實在文筆不好並且行文拖沓。

我是十分贊同@寧風雪的答案的

中國古建築保護的艱難之處在於,第一,新中國成立之後,人們要「破四舊」,與過去決裂,傳統建築自然也在其中;第二,一些傳統民居確實使用不便,不適合現代人居住;第三,歷史街區往往在城市中心,商業利益巨大。關於商業利益這一點,其實不止中國存在。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翻翻「They All Fall Down:Richard Nickel』s Struggle to Save America』s Architecture.」這本書。你會發現西方的歷史建築保護也是鬥爭出來的。

這從兩方面很好地回答了題主的問題,
第一點,最好的例子就是對於舊北京城保護的「梁陳方案」——《關於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設置的建議》。這份建議書的核心觀點是「保護老城,建設新城」,如下圖所示,西邊中心為北京的行政區,東邊中心為故宮博物院以及王府井、前門、西單的商業區,行政、商業、文化互不干擾,完整保護了北京城牆、紫禁城的布局。

如今的北京城,行政中心經濟中心完全重合,以「攤大餅」的模式不斷向外擴張,這種單中心的城市模式早在西方10世紀就已經開始考慮其壞處了,所造成的結果,一如梁思成的預言,交通堵塞、文化遺產基本全部拆除,文化氣息已經被衝散殆盡。林徽因在前門城樓被拆除時,心痛的說過:「你們現在拆除的是真古董,到時候建的都是假古董。」而當時朱自清和梁思成論戰時所說的話也部分代表了當政者的思想——「人民連飯都吃不飽,你卻要拿他們的錢去修舊城樓。」

而關於第二點,某些古代民居確實已經脫離了現代市民生活的要求,我一直持有的觀點是拆除一些形式上遭受較大破壞或者影響的古民居,將保存完好,形式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群落進行不影響當地居民生活的情況下進行保護,補貼和當地居民完全可以保證古民居的保護工作。
從現今狀況來看,很多舊式民居已經完成了自我改進,19世紀五、六十年代,小刀會和太平天國運動導致上海舊城居民和外省城鄉富戶紛紛湧入租界,租界因為人口增長形成了最初的石庫門裡弄住宅,這種里弄結構緊湊,單體建築仍保持了濃縮的三合院樓房格局,適合幾代同堂的大家庭。
到了20世紀20年代之後,上海里弄開始轉向經濟性的廣式里弄,另一種則是高檔的新式里弄,主要適用於中產階級和高級職員的起居需要。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上海又出現了花園裡弄和公寓里弄,增加了用地面積,綠化面積,縮小房屋容積,這種里弄因為其緊湊的布局顯示出良好的經濟效應。這兩種建築現存的都不多,但十分具有地域代表性。
雖然上海的里弄並非文化遺產,但從它的自發演變可以很好地體現產權在民,對於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們一直認同的,保護文化遺產最好的手段是人本身。

第三點,歷史街區往往在城市中心,商業利益巨大。這一點的表述有些問題,大概是因為受北京城個例的影響。但我要說的重點是,西方對於文化遺產的保護,對於古建築古遺址的意識也並非一夜形成,更不是一帆風順的。

法國大革命時期,可以算是西方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劃時代的一章。在啟蒙運動對於古典的追求達到頂峰時,所有的過去遺產都受到了重視,拿破崙更是將古典風格強調為社會的主要風潮。
1789年7月14日攻陷並拆除巴士底獄,是革命性新時代的象徵,也是對法國境內的藝術品和歷史建築掠奪和破壞的開始。同年,對修道院的壓制以及對國王、貴族私有財產的沒收充公,對人們發泄和對前統治者的憤怒提供了機會。破壞和蓄意毀壞藝術、文化的行為有合法的命令為支持。1792年,國民議會決定如下:「自由和平等的神聖原則不再允許古代紀念性建築傲然佇立,不允許偏見和暴政留在人們眼前。」鑒於這些古迹的青銅門可以為保護「祖國」的武裝生產服務,將任何聯想到國王或封建主義的銘文、符號、紀念碑、或者標誌立刻摧毀,溶化後當金屬使用。
在之後的十年中,法國失去了很多重要的歷史建築和藝術品,他們的材料被變賣,重新利用或摧毀。僅僅在巴黎,許多中世紀的教堂和女修道院就遭到了破壞或被挪作他用。教堂里的聖壇屏、墓碑和雕像遭到拆除,例如巴黎聖母院失去其西部正面一排國王雕像,其教堂被分隔成幾個部分,並在1794年用作儲存給養之處。

破壞持續到19世紀,拿破崙為他的首都制定了偉大的計劃,他在回憶錄中寫到,如果他能再多活20年,舊巴黎的任何東西都不會留下。 破壞前世留下的文化象徵,樹立自己與現世的絕對聯繫和地位,並非是我國在建國初才用過得伎倆。當然對於我國來說,落後不是錯,錯就錯在把落後當做是忽視歷史的借口。

好不容易有個能認真答的問題,有時間再說說中國、歐洲古迹保護的歷史吧。

———————————————我是到時候再補充的分割線————————————————


我實在鄙視某些回答中屁股決定腦袋,意識形態優先的回答


老實說,西方的古建築大部分並不古,因為兩次大戰幾乎炸光了╮(╯﹏╰)╭


個人認為,古建文化的保護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至一定的水平有關,越是經濟發展的系統化,越有能力保護,越想保護。目前我們國家的古建保護,應該還停留在"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層面。
(1)歷史的問題
每個新朝代建立之時,都將前一朝代的痕迹抹去,所以完全談不上保護。近現代一百年以來(1840年至今),中國飽經戰亂,很多歷史遺迹毀於一旦,文革時期的「破四舊」,也導致很多歷史遺迹被毀,近現代,中國既無財力,也無技術,保護這些古建。
(2)技術的問題
中國的古建多為木構建築,耐久性不夠,不像歐洲,主要建築均為石材,可以保存好幾百年,甚至一個小鎮,所有的建築幾百年都不會改變。在中國是完全無法想像的。再者,現存的古建數量有限,你想保留,也形不成社會氛圍與傳統。
古建築、古文化的保護,政府必須是主體,但現在政府倡導的理念多數為「拆」,以博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在這種一切以政績、以利益為最大出發點的思想指導下,儘管有一些古建得到非常好的保護,也只是示範,而未形成氛圍和共識。


根本原因是:產權問題。
譬如德國,除了一些大型的標誌性文物單位,多為私人財產。加之憲法對私產的捍衛,「恆產者有恆心」,所有人都明白文物古董的價值,沒有人捨得破壞「自己」的寶貝。這裡的「自己」絕不是「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這種概念,而是切切實實的「個人」。
而在中國,文物的產權基本上是屬於國家的。即使是私人繼承的文物單位,那些人也能隨時憑藉各種理由動用公權將之收回。
所以,文物沒有得到保護,絕不是因為「人們的私利」。恰恰是因為,這個國家完全沒有尊重和保護人們的私利。資本主義的美德、資本家的美德、個人主義的美德、利己主義的美德,是拚命保護自己的私產。不承認這些,企圖依靠政府去保護文物單位,是痴人說夢。


很多原因。其中一個跟歷史原因有關。
中國的社會雖然經過了幾千年的動蕩,但是還是世界最完整最穩定的。這歸功於中國從幾千多年前就開始的帝王制度。後來改朝換代,都是以破立為標誌的。
比如一個農民起義打跑了皇帝,一定要燒了他的宮殿,殺了他的家奴,廢除他的律法。從秦始皇起,為了大一統要焚書坑儒。所以為了維護一個統治,昭示一種主權,中國人習慣的就是消滅以前的,來宣揚現在。
我知道很多人都會把這個歸罪於某一個或幾個統治者。但是一個民族的性格跟人的性格的形成很像,是慢慢積累來的。
法國的盧浮宮,是昏君路易十四搬到凡爾賽之後,把盧浮宮讓給了法國繪畫雕塑學院,給那些藝術家們住。到了法國大革命,人們把盧浮宮打掃一番,當作博物館開放。
你可以從盧浮宮的歷史上看出中外的不同。在中國,皇帝為了地位,絕不會把自己的寢宮給平民,大革命之後,這個皇帝的寢宮也不會因此被燒掉,被掠奪。
記得那時候去中國好多古迹,導遊都會說,從發現開始,當地的居民一聽說遍蜂擁而至把裡面值錢的東西一搶而空。

所以如果說文化的不同,最終西方人會把政治和文化,民族分開來對待,而中國自古以來都喜歡把它們混為一談,對政治的不滿通過破壞文化和財物來宣洩。這不是現在才有的,一直都是。


什麼產權啊,私有制啊,那都是其次,
更深層次的是人的意識,從小被什麼文化熏陶會對將來你個人行為是影響很大的,新中國成立前後的那段日子,人民連飯都吃不飽了,你覺得他還能有那麼高雅的情操去告訴自己的孩子,我們國家有燦爛的5000年文化,是最古老的文明古國,這些留下來的建築是我們先人的遺迹,這樣說么??恐怕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些歷史呢!因為不識字,沒上過學啊!
再說國外,其實也不是所有外國人都很有節操的保護古迹吧,只是他們大部分是有這個意識的,這個意識還是人家的家庭,學校文化氛圍的影響,哪裡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呢?
別瞎琢磨了,現在我們的學校,還有這些80後70後父母們已經在培養自己小孩的這種愛護環境,保護身邊美好事物的意識了,我們也會越來越珍惜保護這些文化遺產的


我小時候外婆給我講過一個故事。

說,從前有個富家子,非常「作噎」,去飯館點餃子都不吃餃子邊,讓店小二用剪刀把那一塊沒有餡兒的剪掉。

後來他就把家產敗光了,餃子也吃不起了,他就給店小二說,啥便宜就給我來點啥。

店小二端出來一盤奇怪的麵食,敗家子吃得酣暢淋漓。吃完了他就問店小二,這是啥?真好吃呀!

店小二說,這就是你以前專門讓我剪下來的餃子邊啊!!


「怎麼會有人這麼不愛惜糧食呢?」


搞建築的乾脆來個偏激答案,因為很多「古建築」不值得保存!它們就該被拆掉!木質,難用,留下來幹嘛?真以為中國古代建築很牛很輝煌?多研究一下歐洲古建築,對比一下就知道,中國古建築千年來一直發展停滯不前,為制式束縛,在結構上根本沒有革命性的改進!那些破舊低矮不適合住人的舊建築為什麼不拆掉新建寬敞乾燥的居民樓?即使是日本,保留下來的古建築也只是具有歷史地位或者本身美輪美奐的!
城市的變遷的確造成了很多的陣痛,但是為了保護而保護,忽視結構與功能的需要,忽視基本人的需求,這種只會玩弄筆杆子的外行人意見對於古建築保護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
那些指責中國舊建築保護不利的人,你們真的懂建築嗎?舉個例子,成都的寬窄巷子,你們是不是覺得和你們想像的古建築不同,就覺得是胡亂改造?其實寬窄本來就是達官貴人的住宅,本來就是該這樣的,你們這些人,真的懂行嗎?
舊建築,古建築的保護,其實涉及了太多的利益糾纏,太多的時代陣痛,有些已經發生的事情,已經被拆的建築,只能一聲嘆息,做建築,始終要向前看的


因為沒法保存,木建築在古代都很難保存,石頭建築才可以保留

這樣的,西方古建築確實比中國的古建築輝煌雄偉,但是前提是,那是真的。

中國的古代石頭建築留存至今的也有,不僅有,雕塑也有,但是那個樣子慘不忍睹,至少一眼看過去,知道是個幾千年的東西。

西方的「古建築」呢,看上去過於雄偉,反而讓人覺得那不是真的,或者說是幾百年不斷重建的。這點,緬甸大金塔說得明白,大金塔本來很矮,是歷代不斷的加固而變成現在的樣子。中國中斷了工業革命,反而讓真實的古代建築顯現在我們面前。

就拿歐洲那些高高大的教堂來說吧,沒有鋼筋和機械的情況下,你覺得可能蓋出來么?那些所謂的火山灰水泥的配方,至今有驗證過嗎?我根本不相信,科技經濟水平不超過中國的西歐,在古代能蓋出那麼高大的建築。怎麼裝配上去的?

雅典衛城,萬神殿,角斗場,歌劇院之類,都是加了鋼筋現代重建的,做舊痕迹明顯。你看這像幾千年的文物么?

這是不足一千年的雷峰塔的樣子

這是不足一千年的雷峰塔的樣子

這是不足一千年的雷峰塔的樣子

說白了,那些歐洲輝煌的教堂,不過是大型的冀寶齋,在中國的文物市場,這種做舊的玩法是會被笑死人的

不僅有歐洲,埃及文物一樣覺得很可笑,這是埃及幾千年的文物,你信么?

看看中國的歷經千年的文物的樣子

看看中國的歷經千年的文物的樣子

看看中國的歷經千年的文物的樣子

看看中國的歷經千年的文物的樣子

看看中國的歷經千年的文物的樣子

看看中國的歷經千年的文物的樣子

我一開始確實驚嘆於埃及,驚嘆於歐洲的那些建築雕塑的恢復精美,後來看了中國的雕塑確實覺得很不自在。後來一想到是西方造假,我的疑惑立即解開,埃及歐洲的文物發現於工業革命和殖民地時期,扶植自己的建築和歷史打擊中國印度的文化自信是他們的手法呢

只要中國的潘家園的文物專家到歐洲埃及去看看那些所謂的千年建築,一看就知道真假了。不要笑韓國歷史造假,歐洲人才是韓國人的老師。


個人拙見,
從人的角度來說,中國人直到今天絕大多數還沒有將建築作為一種藝術來看待,而僅僅是技術。對於建築,中國人更多的是從物質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從精神層面,這種認識在中國古代更加突出,無論是設計者還是建造者往往都歸結為匠人而不是藝人,其對文化的影響遠不及書法、繪畫等等,其負面影響一直延伸到民國和共和國,期間只有少數人認識到建築作為藝術品的重要性。而社會的上層,即古代的君王,朝廷或者現在所說的政府,也是由人組成的,因此這種人的意識也反映到社會上層的統治。
這種意識導致的結果就是無論普通人還是政府都將建築視為一種消費品,如同現在的普通消費品一樣,壞了就扔買新的,建築老舊了,不符合當代審美了或者要表示今勝於往就重修甚至是拆了重建,只要有錢有能力都想蓋新的,就如同現在結婚多數人還是想買新房一樣。在《華夏意匠》里引述了《園冶》的一句話,具體是什麼記不清了,大概意思是中國人認為人的壽命不過百年,所以百年的建築又有什麼用,為什麼要以當代人的價值審美觀去束縛下代人的價值審美。
而這種意識的形成很複雜,按照《國史大綱》里的描述,人的意識和民族的思想歸根結底是由於所處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仔細想想很有道理,我們這個民族進入文明以來一直定居在這片土地,東南兩面波濤洶湧,北面草原冰原,西南世界屋脊,唯有西北可通外界,內部足夠廣闊,地理環境優越,因此形成了以農耕為主的農業社會,祖先世世代代以農為生,農作物年復一年周而復始,死亡即重生,同時以糧為生讓祖先更加註重了對於物質的需求,這一點和西方傳統商業文明到如今工業文明乃至後工業文明注重「價值」的觀念不同。
從建築本身來說,
中國的建築不單單是木構結構,陵墓的地下部分以及橋樑多數為磚石,地上建築大多採用木構,而塔這種建築已經從木構幾乎完全過渡到磚石,在明朝以後,民居亦多採用磚木混合,廟堂建築也出現了純磚石的,原因我猜測是最早的農耕點都延大河而居,多木料以及泥沙,少磚石,特別是大型石料,而樹木從地生長,伸向天空,可遮陽擋雨,而石料散落地面深入泥土,千年不朽,久而久之形成了在地面建築用木料,在地下建築用石料的傳統。(純屬個人見解)
在還沒有影響到環境的前提下,木構建築在建造時間,建造難度,抗震性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同時在防火防雷防蟲防潮上也有相當劣勢,但優勢完美的掩蓋了劣勢的存在,單憑建造時間和難度上說就完全符合上面提到的人的意識這點。西方大型磚石建築少則十幾年建成,多則幾十年,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才建成,在建造過程中,尤其是穹頂這一高難度結構失敗的例子不勝枚舉,往往是塌了又建,塌了再建。而中國傳統建築則相反,沒有追求超高難度的結構,都是穩紮穩打,建造時間也縮短到幾年,甚至幾個月,而簡單的木構民居建築可能幾個禮拜就能蓋好,這樣也印證了如果建築損壞或者不符合時代潮流,那無論在金錢還是時間上成本都很低。同時在以前教科書上講到君主建造大型國家性建築時勞民傷財,事實上,除非像秦始皇隋煬帝那樣的,其他多數時期建造大型建築並不是勞民傷財,最多可歸結為形象工程,和如今比。。。而在名朝以後沒有所謂徭役這一說,建造者都是自由民,拿工錢的,怎麼能說是勞民傷財呢。
中國的傳統木構建築在結構上具有極大的優勢,因此我們幾乎可以一成不變的繼承這種形式,在拆建重建過程中在技術上也就更加降低了成本。西方在哥特式建築時期才形成了類似現代的框架結構,多數時期都是以柱子和牆為主要承載物,這樣就形成我們看到了歐洲古典建築巨大的柱子和厚實的牆體,從而增加了對建材的使用和建造的難度。而中國木構建築,以樑柱為承載物,和現代框架體系一致,只要設計合理,牆體並不承載過多重量,在加上利用榫卯結構的柔性連接,這就是所謂牆倒屋不塌的原理。框架結構在室內設計上的優勢就是自由布局,室內可以隨使用用途的改變而改變平面布局,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所有的古典建築幾乎都是同一種形制,因為沒必要用其他形式,以一當百即可。
從現實角度上來說,
除了雷火,地震等自然因素無法避免,各種人為因素是主因。第一位我覺得就是戰爭,歷朝歷代更迭,周而復始,而首都就在那幾個地方,因此造成了古都建築損毀率超高,若為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而在戰爭條件下,屠城,焚城的事屢見不鮮,因此除了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曲阜孔廟,其他大型城市建築群都毀於一旦,民居建築更是在歷次戰爭中毀之又毀。第二位我覺得是水患,無論是自然水患還是人為決堤,水也是毀滅古建的利器,不單單是古建,歷史上由於水患城市覆滅的例子很多。第三位是人口爆髮帶來的城市建設困擾,自明末土豆紅薯引入中國,中國的人口就成爆髮式增長,只要沒戰爭,沒像XX一樣的政策失誤,吃飯在中國已經解決,吃飽了就能活著,因此人口爆發,城市擁擠,道路顯得狹窄,房屋顯得低矮,尤其到了近現代,城市病更加突出,不是古典建築沒有與時俱進,二是近代西方在社會生產和制度上發生了質的變化,從而超越了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發展(我認為清朝是傳統農業社會發展的頂峰),不幸的是西方國家一開始並沒有走強而不霸的路,屢次侵略中國使近代思想界出現了揚外抑中的意識,突出使用西方技術,建築上更是逐步拋棄了傳統建築的精髓,也導致了對於傳統建築的唾棄。
而如今的古建保護,可能更多的是用於開發目的,但即使是這種目的對於古建保護也是有積極作用的,當一座建築沒有任何價值的時候那它就該消失,現在的人們看到了古建的商業價值,可以保護一時,當人們真正看到古建的文化價值時,就可以保護一世。


如果說那種目前還可以住人的老建築的話,歐洲多數還是工業革命後留下的,居住條件適宜現代,中國畢竟在那個年代沒有真正經歷過工業革命,那時候的房子在現代也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如果說是類似大報恩寺那種文物級的話,有什麼數據可以說明歐洲保留的更好么?


因為我們其實並不關心建築嘛。哪個朝代不是大拆大建的?就算有心保留,一場大火也就不剩什麼了,留到現在的都是緣分。

建築沒了我們不心疼,文獻沒了我們才心疼。歷史上有多少古文獻散佚的記載,多少人試圖找回,甚至做偽,相比之下關於建築的就少很多吧?每次考古隊從地下挖東西出來,最轟動的一般是出土竹簡。

就算是器物,在我們眼裡也比建築值錢,很多人說北京故宮和台灣故宮比就是個空房子,言下之意是故宮本身遠沒有裡面的器物重要。今天新聞上總出現古建築被毀的消息,總體上不會引起太大波瀾。可你要是把剩山圖撕了,你試試?


/鏘鏘三人行/有一集說的這個!記得馬未都說,中國歷史太長只要是改朝換代必拆前朝!清朝是例外,因為他不會蓋,就湊合用明朝的了!所以故宮保存了下來!


個人覺得,中國這麼大,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古建築都去保護有點難,而且大城市保護古建築或多或少會影響城市總體規劃和發展,小城市的古建築也不一定夠資格保護,其實還是管理層面選擇的問題。換個角度或許文明發展得越快對舊文明推翻的越徹底吧。


推薦閱讀:

古建築上一排小動物和各種脊獸,都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的?
現代有哪些不如古代的技術?
中國傳統建築中的宮、殿、堂、樓、閣、軒、榭、居、齋、館、亭等各有什麼特點?
中國古建築中的「飛檐」最初是怎麼形成的?
頤和園的十七孔橋為什麼設計成十七個孔?

TAG:文化 | 經濟發展 | 古建築 | 中國發展 | 文物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