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春秋五霸是五個君王,戰國七雄卻是七個國家?


圖形比文字更有力。下面兩套圖清楚地解釋了春秋戰國的差異,一目了然地回答了頂樓的問題。

先看春秋:

春秋時期談國界、談國土面積、談穩定的國家是沒有意義的。一連串不連續的城邑聯盟必須用

春秋時期談國界、談國土面積、談穩定的國家是沒有意義的。一連串不連續的城邑聯盟必須用

春秋時期談國界、談國土面積、談穩定的國家是沒有意義的。一連串不連續的城邑聯盟必須用上面這種圖去理解。看了這種圖,你就明白,為何君主的個人魅力、親屬關係、族長地位如此重要。

再看戰國:

戰國時期,半獨立的貴族城邑被連片的國家行政單位所替代。國家開始修「長城」,而不是由各個貴族經營自己封地城邑的防禦。既然修了長城、設置了專職邊防軍團、給專業軍隊指定了後勤供應模式,從自耕農手裡直接拿到了稅收,這樣的國家很難再因為一個君主的能力而驟然興衰。國家的疆域和統治日漸穩固。我們必須用更接近於現代政區圖的歷史地圖來理解戰國政治。

說完地圖,我們回頭複習中學語文。高一語文必修的《過秦論》。課文說的很清楚:戰國時代某個國家是否能主導時代,根本不是現任君主一人之力能決定的。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這段文字大家都記得吧。中心思想就是:「秦始皇固然NB,但成功絕不只靠他一個人NB」。

然後,翻開歷史書。春秋戰國的分界線是什麼?甭管孔老夫子的《春秋》怎麼斷代,史學界選的標誌是是三家分晉,是田氏代齊!換句話說,春秋時代貴族集團聯盟就是國家,基層是和君主同姓同家族的貴族分別控制;戰國時期則是整個新統治集團構成國家,基層是沒有世襲權利,組合成龐大官僚機構的「士」和「吏」。至於君主是哪個姓氏?是否還能用親情加族長權威動員貴族附庸?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既然換了君主的姓氏,我們認為齊國還是齊國,還是強國,你研究戰國七雄還能以君主為單位嗎?

至於為什麼有春秋到戰國的這個變化。應該理解為以鐵器、牛耕為先導的農業技術普及的結果。青銅貴族武士守衛的幾千個城邦、鎮壓的幾萬個野人小邑被鐵器時代吞沒了。直接向鐵鋤自耕農徵稅、徵兵役的君主在競爭中比他們更有優勢。而君主不能只靠世襲的親貴來完成這一切,也不能只在直屬領地上落實政策。他必須建立一套有延續性的體制,選擇正確的擴張方向,用幾代人時間修道路、築堡壘,敲碎貴族獨立城邑,建立在蠻族地區和農耕地區通用的步騎兵團,為這一切建立穩定的幹部更替體制。

一套體制的建立不那麼容易,必須藉助生產力的突破順勢而為。我在春秋時期,為什麼會發生「弒君三十六」的慘劇? 這個問題里解釋過冶鐵技術對青銅時代的衝擊。同樣,一套體制一旦開始運行,就會產生自身的慣性,用新刺激的生產力供養新的利益集團,也不是那麼容易停下的。這個時候君主只要不是太差,就不會對未來有非常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春秋談君主、談貴族風流;戰國談國家機器的「法術」、談雞鳴狗盜之徒和沒有繼承權的「士「。

總而言之,春秋時代各國制度差不多,國家都是貴族城邑的聯合,君主的個人軍政能力是某個歷史階段的最大變數。戰國是變法年代,國家逐漸開始內部整合,佔滿城邑之間的隙地,向蠻族地區奪取荒地。先適應鐵器時代的國家機器會逐漸強大,地處文明地區外圍、開疆拓土比較容易的國家會迅速擴張。所以七雄、尤其是熬到最後的幾個「雄」都是文明地區外圍的變法國家。君主個人對國家發展趨勢的絕對影響力上升,相對影響力反而下降了。這就是春秋說君王,戰國說國家的原因。

註:本回答的邏輯、思路均來自馬克思開創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春秋時期,為什麼會發生「弒君三十六」的慘劇? 中的回答也一樣。詳情請參閱:唯物主義歷史規律的結束與共產主義的興起

其他相關話題:

歷史上有哪些當時看起來在下很大盤棋,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用的事? - 馬前卒的回答

中國為何沒大規模出現西方那種「排隊槍斃」式的火槍陣? - 馬前卒的回答

中國當代有哪些足以彪炳史冊、讓後人嘆為觀止的偉大發明或工程? - 馬前卒的回答


本答核心觀點:春秋五霸是對君主個人魅力的名義尊奉,戰國七雄則是對於三百年局勢的實際分析。簡言之,五是君主列舉,七是國力評估。

本答基本思路:五霸之所以為五霸,要從列舉五位君主的依據切入;七雄之所以為七雄,要從七個國家的實力發展演變切入。簡言之,五霸是名義、是修辭、是禮敬;七雄是實利、是估價、是局勢。

以下正文:

一.關於春秋五霸的「名」

1.霸:

①霸,在漢語語境中歷來都不是一個「好褒獎」。霸字的評判,往往以實力足以掌握局勢為準,往往不含有道德推崇意味。簡言之,霸主,雖然獲得實力認可,但其道德則被不置可否。這是先秦原儒激烈抨擊霸道政治路線的結果:

  • 孔子雖然對齊桓管仲很推崇,但僅僅在華夏文化對外層面推崇其保佑華夏之功,至於其在華夏文化之內的尊卑禮制層面,孔子雖未直接批評齊桓,但孔子對晉國霸業的種種抨擊,足見孔子之態度。
  • 孟子面對戰國局勢,則直接高舉三王之道的大旗,批評五霸亂序,把戰國亂局的出現直接歸咎於五霸所代表的霸道上。
  • 荀子隆禮重法的路線,可謂戰國末期新居勢下,代表儒家提出的新王道方略,也是對簡單的霸道的批判。
  • 荀董二儒之後,漢儒禮法並用的思想與漢帝王霸雜用的思想契合,而後的漢唐宋明清,儒家的理想政治路線,由周公式的舊王道升級為荀子式的新王道,霸道也便淪為權宜之計,而非經緯大業。

霸道VS王道的政治路線之爭,體現在名號上,便是五霸VS三王的偶像之爭。
以儒士為代表的先秦統一派(儒、墨、韓),以王道嚮往著統一的藍圖
以策士為代表的先秦割據派(縱橫、老、庄、兵、楊朱),以霸道捭闔著割據的時局
霸字與雄字,都是割據勢力的代言,「雄」稍不同處,在於其統一群雄的可能性
所以,在儒家看來,霸主,不如群雄;群雄,不如帝王。

2.五:

①「五」字的語法概數性質:五是中國文化中,與「三」字性質相仿的數字,其概數用法,遠超確數用法,古人常用「三五」來指代大概、也許等沒有確定數量的規模。
②「五」字概數性質的衍化:自春秋戰國語境之後,「五」經常被用來列舉一些禮儀性、抽象性、形式性的概念,比如"五行"、"五方"、「五臟」、「五帝」、「五色」,而且,這種種不同的「五X」,甚至還可以相互對仗:

五行:木、火、金、水、土
五方:東、南、西、北、中
五色:青、赤、白、黑、黃
五季:春、夏、秋、冬、春夏之間
五味:酸、苦、辛、咸、甘
五情:怒、喜、悲、恐、思
五帝:伏羲、炎帝、少昊、顓頊、黃帝

這種列舉方式,源自齊國方士陰陽家,集成於鄒衍的五德終始說,此說在漢代,隨著儒家的兼容諸子和道家的形成兩大思想進程,而逐步融入儒道兩家的語境。
五霸便是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產生的

3.五霸八說及其列舉標準之我見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史記》
《史記》的作者司馬父子,父談師承黃老之學(楊何、黃生)、子遷師承春秋公羊學(董仲舒、孔安國),父子二人的職位(太史公)還要求其掌握天文曆法知識(文史星曆)。漢初顯學,黃老、春秋,黃老是道家思想整合的開始(道家成形於郭象注老莊,先秦老莊若沒有郭象註疏融通,相異之處還是很多的),春秋學則是儒家容納諸子各家的開始,再加上星曆的專業背景,父子二人很容易採納五德終始說,進而依據五方位列舉出「五霸史記說」,也即今日通說之一。
以五霸配五方:齊桓(東)、晉文(北)、秦穆(西)、楚庄(南)、宋襄(中)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闔閭、勾踐」——《荀子·王霸》
《王霸》篇,是荀子對於王霸兩道的論述,在這一篇里列出五霸,很有儒家色彩。齊桓晉文在儒家看來即是對外護佑華夏的大義盟主,也是以下犯上的始作俑者,儒家對二位霸主的態度其實很矛盾,敬仰其華夏盟主身份,卻又不滿其諸侯霸主身份;楚庄、闔閭、勾踐,三位周禮視角下的「南蠻」君主,老荀把這三位放在這裡,其中的春秋筆法不可不謂刁鑽:三君的陰謀訛詐本身,便是儒家黑霸道的一大槽點,再加上其「蠻夷」的身份,兩大槽點,立馬顯得三王的偉岸。。。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闔閭」——《白虎通·號篇》
白虎通義,是東漢古今文經學兩派在白虎觀的大規模論戰後,對一些經義紛爭的一次定論嘗試,是漢代儒家經學的《關於經文糾紛若干問題的決定》。這部文獻,使得讖緯學正式加入儒家陣線。
其用意,既有史記說的五德論影子,也有王霸說的王霸論色彩,五霸選取標準折中前兩說。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勾踐」——《四子講德論》
四子講德論為漢代辭賦家王褒所作,此說五霸的採用,主要以辭賦論述的文學效果為目的,選取了五位有一定燦爛作為的君主,與魏文侯、秦王政、燕昭王並稱,所以活得很憋屈的宋襄公沒有入選、螳螂捕蟬模式的失敗者闔閭夫差沒有入選、人生閱歷沒有重耳跌宕起伏的其他晉公沒有入選、在漢人看來很不光彩地與主君對著干並面臨兄弟悲劇的鄭庄也沒入選。此說,以魅力值為標準。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夫差」——《漢書·諸王侯表序》
此說標準應同《史記》、《荀子》兩說。夫差的出現,湊齊了東南三位血性小霸主。。。

【以上五說多來自秦漢兩朝,以下三說則出現於清民兩朝,前五說因其久遠而更廣為人知,後三說則因其晚近而不算普及】【前五說反映了漢代經學的思辨、後三說中的六七二說反映了清民史家觀點】

⒍「齊桓、晉文、晉襄、晉景、晉悼」——《鮚崎亭集外編》
此說最為符合春秋實績,晉國霸業確實是春秋時代的主軸,晉是霸主中唯一代表姬姓的國家,這一點與其變法最早、與狄交流交戰最頻等因素結合起來,產生了晉國霸業。
⒎「鄭庄、齊桓、晉文、秦穆、楚庄」——《辭通》
此書為近代著作,舉春秋前期三個世代的君主(①鄭庄②齊桓③晉文秦穆楚庄),此說反映了春秋時代的三階段中的第一階段。【前期動亂紛爭(平王東遷以來的政權不穩:群雄)、中期穩定(晉楚爭霸:兩個超級大國)、後期劇烈紛爭(吳越衝擊:第三世界的崛起)】
8「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 ——南懷瑾 《論語別裁》
尚不了解《論語別裁》,暫不討論。

4.春秋五霸背後的「名取向」:

  • 春秋五霸前五說,在漢儒「名取向」指導下,選取著春秋君主,填滿「五」個席位;後三說中的六七,則以浙東史派的觀點看歷史,其「名取向」意味較小,偏近於七雄的「實取向」。
  • 單就更為久遠普及的前五說看,傳統上的,以名定霸的春秋五霸「名取向」包括:五德終始說、王道霸道論乃至辭賦文學效果等三個因素,表現了春秋五霸的語法概述性與語義名義性。

總之,春秋五霸,無論「五」的概數,還是「霸」的名分,都是有名實關係中「名」方面寓意的,代表了很濃厚的儒家思維色彩。

二.戰國七雄的「實」


1.雄:

雄字,在漢語語義中,是個褒貶義兼具的字:英雄、梟雄、奸雄,由褒到貶。這種搭配詞義的褒貶分布,恰恰證明了前文提及的「霸不如雄、雄不如王」觀點,換句話說,「雄」是霸與王的過渡地帶:王道的雄是英雄,霸道的雄是奸雄,兼具王霸的是王八/(ㄒoㄒ)/~~,不對,是梟雄。。。

戰國這種介於割據亂世與統一治世之間的群雄亂世,恰好符合雄字的定義,所以戰國稱雄。
但是這個由割據到統一的時間跨度實在是太過長久(近三百餘年),無法以雄稱人,便只得以雄稱國了。

2.七:從五方到七雄
七是對於戰國兩百年局勢中,政治經濟集團的分析結果。
那麼這個七是怎麼得來的呢?還得從五說起。(七演化自五)

春秋時期的周天下,大致可以分為五個分區(五方五德說也因此而出):
中原、關中、晉國、齊魯、楚
以上五區是當時天下棋盤的東南西北中五大板塊,各方諸侯憑依這五大板塊中的1~2個,逐漸成為地區性強國,到了春秋末年,實際上形成了晉、楚、齊、秦、燕的五強格局:

A.秦平西戎得關中在春秋時期完成,秦起於西區
B.晉平赤狄得晉南河內地並代表姬姓天下與楚爭霸中原在春秋時期完成,晉在內政軍政上起於北區,在外交上起於中原北部
C.齊首盟諸侯拱衛中原、經營東海在春秋時期完成,齊在外交政治上起於中原、北地、齊魯之間的河間地(以衛為代表的河間國家受到夷狄的衝擊最深,幾度亡國,齊便因此而起家),在經濟內政上起於東區
D.楚囊括長江中部流域在春秋時期完成並與周晉姬姓天下抗衡,楚起於南區與中原南部
E.燕平滅東胡開拓遼東,在春秋戰國之交完成,燕起於新增東北區

三個春秋末年到戰國中後期逐漸加入天下戰局的新板塊:
春秋東南區
:淮夷百越尚未被削弱乾淨,吳越楚的相互征伐完成了對此一區域的清理,吳越的驟興驟亡,反而過早消耗了東南的競爭力
春秋西南區:蜀地交通過於艱難險阻,只得在戰國末期才以秦國附庸的身份,影響天下戰局
春秋東北區:北狄、東胡、萊夷勢力直到春秋末年才逐步被晉、燕、齊所彈服

此乃春秋末期的五大國,而後作為超級大國的晉三分了,so,出現一個算式:5-1+3=7

趙魏韓三國繼承了晉國的政治經濟資源(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關中東部)
並在戰國早期以團結的三晉集團形式不斷向四方擴張:趙向北、魏向東西、韓向南,使得春秋末年的五分局勢進一步分化:

:齊魯半島本部,輻射河北、河間、淮北
:荊襄之地本部,殖民吳越,輻射河南、淮南
:薊遼之地本部,輻射塞外、河北
:三川(豫西南)上黨(晉東南)雙中心,輻射中原
:晉陽(晉中部)邯鄲(河北)雙中心,輻射塞外、河間、薊遼、河東
:河間(豫中)本部,河東、西河為輔翼,輻射關中、中原、河北、齊魯、淮中
:關中本部,輻射隴西、陝南、陝北、西河(黃河以西秦魏糾紛處)

總之,呈現出齊楚燕秦各守一方,三晉居中原北地周晉舊土的局面

3.從五到七,是春秋向戰國演進時如下幾大事件影響所致:
吳越楚之間的螳螂捕蟬戰爭:吳滅楚-吳滅越-越滅吳-楚滅越,使得中南與東南在相互消耗之後,只得聯手對抗戰國時代的北方。
趙魏韓的晉國承繼進程:趙魏韓三家瓜分了晉土(北地、太原、上黨、河東)、河內、河間、西河的姬姓核心地區(中區周、北區晉、河內河間小諸侯)
燕國的崛起:燕借尊王攘夷抗狄戰爭的軍事擴張以及齊晉二國需要北方屏障的地緣政治因素,在東北區獲得了崛起的可能(疆土與地緣)

4.綜上:
戰國七雄自始便是春秋末年天下諸國實力發展的結果,吳越衝擊的催化、三家與田氏的上位以及由此刺激啟動的變法浪潮,都是天下實勢所致

春秋名五霸,戰國實七雄。
正如春秋取自史書名,而戰國卻取自戰爭頻率實際,五霸與七雄的得名實在是名實關係的一處妙解。

是故,五君者,君名也;七國者,國實也


春秋五霸,其霸業多隨霸主去世而止,難以延續;反觀戰國七雄,七國相互競爭攻殺二百餘年,不隨一君一臣更替而退出爭霸舞台。故春秋稱五霸,而戰國曰七雄也。


主要是因為
一、春秋君主魅力比戰國大。
春秋時期絕對的霸主有: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楚莊王、晉悼公;
勉強稱得上霸主的有:鄭莊公、秦穆公、吳王闔閭、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准霸主有:晉景公、晉厲公、宋襄公、楚成王、楚共王、楚靈王、齊景公。
每個霸主後面都不乏完全以其為中心的生動故事。
二、戰國大臣(主要還是法家和縱橫家)的色彩甚至壓過了君主,而大臣又太多,不如用國家來稱謂更合適。

戰國時期絕對的霸主有:魏文侯、魏武侯、秦孝公、秦惠文王、齊威王、齊宣王、秦武王、秦昭襄王、趙武靈王、秦始皇
勉強稱得上霸主的有:魏惠王、楚宣王、楚威王、齊湣王、燕昭王、趙惠文王

但這些霸主的故事實在沒有大臣故事精彩,例如孫臏、龐涓、商鞅、張儀、公孫衍、蘇秦、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魏冉、范雎、白起、呂不韋…………

不過似乎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習慣!


先佔個樓,有空詳細寫一寫。
---------------------------------------------------------------------
這個問題本質上是權力的形式問題:
概念說明:
權力,定義眾多,一般是指強迫他人按自己意願行事的能力,一般指利益的劃分(俗稱切蛋糕環節)。權力要得到實施,有兩個組成部分:
1、暴力。具有用武力強制他人的實力,不論是權力的維持還是權力的變更都需要以這個為基礎。例如國家的軍事機關,例如「槍杆子里出政權」;
2、道義,掌握道德的正當性,能名正言順貫徹自己的主張,實現權力的合法性(合乎道德的要求)。沒有道德和正義的正當性的支撐,無法從心理(理論)上讓人信服。統治(治理)也無法長久。孔子一針見血的指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沒有思想上號召力是不行的。想想在台的國民黨,提不出自身的價值導向。只有否定式說明:「不統不獨不武」。宣傳台獨的民進黨一句「愛台灣」就徹底將其在輿論戰線上打垮了。行動和權力要有道德上的正當性,除了目標還有來源。例如:古代的中國講究奉天承運,以德服人:「九州神器,唯有德者居之」。行仁政:「仁者無敵」。總之,公權力的行使要為公共利益。西歐中世紀的合法性是:君權神授(上帝賦予統治者的使命);資產階級興起後講究民主,要求通過普選代議制的一套程序和制度來參與政治才有合法性。
背景:
西周取代商朝是趁商朝主力在東方作戰,進攻朝歌成功上位的,這個以下犯上(以附庸國/同盟國的身份發動倒戈一擊原來的老大)的行動是有爭議的。況且商朝的勢力在東方還有很強的實力,如何鞏固自身的統治?如何論證自己取代商的行動是合理的呢?
周朝政權做了兩件事:
1、實行等級分封制,按距離京畿的遠景,把各路勢力(包括姬姓宗族、有功的支持者、搖擺不定的地方勢力、難以威服的偏遠勢力)納入一個以周天子為尊的政治體系中來,強化對邊遠地區的控制和影響力。
2、引入了「德」的概念,論證自己的合法地位是因為商失德而周有德。商紂王無道和周文王有德(不明白看看封神榜這部YY小說就能很明顯感受到這一點,全書的政治立場偏向是一目了然的),故取周代商是合理合法的。當然啦,歷史上商紂王是否真的是殘暴妄為、荒淫無道可以有爭議。
影響:
自從周天子東遷之後,周王室的實力和威信都下降了。各路人馬開始蠢蠢欲動。希望獲得比等級分封制下更多的利益。
這個時候諸侯眾多,周王室的道義正當性仍在,幾個國家雖然實力較強,但是沒有絕對優勢,因此合理的外交和輿論戰略,爭取各路勢力支持十分重要。(就是要盡量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
春秋時期;各國爭奪霸主地位,目的是稱霸(會盟天下諸侯,以為盟主)。當然,他們常常打著「尊王攘夷」的口號掛羊頭賣狗肉。這招本質上和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周朝還是道義上的最高老大,拿出這個旗號可以佔領輿論高地,爭取各路勢力。從而讓各個諸侯國和周王室承認為「伯」。
《史記-齊太公世家》對首創了這套政治操作模式的齊桓公和管仲這幫人的情況說得很清楚:「是時周室微,唯齊﹑楚﹑秦﹑晉為強。晉初與會,獻公死,國內亂。秦穆公辟遠,不與中國會盟。楚成王初收荊蠻有之,夷狄自置。唯獨齊為中國會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諸侯賓會。」齊國利用周天子的旗號,和得專征伐的政治歷史遺產。拉攏眾多諸侯,並借力使力,為己所用(伐楚)。故而春秋時期的五霸的「霸」不單單是要有強大的實力,還指特定的政治策略——會盟諸侯,尊王攘夷,分封為伯(至少在形式上要這麼干)。
戰國時期,各國較量的目的是一統天下。成為新的最高統治者。
這個時候已經是「禮崩樂壞」了。周天子的威信蕩然無存了。各國是純粹的武力攻伐。不需要周天子的旗號了(也沒人鳥他了);不需要眾多附庸國來湊數以壯聲威了。
隨著各國領土的不斷擴張,戰爭的規模擴大化和時間長期化,各路人馬都在大搞中央集權式改革,採用新的中央-地方體系來管理廣大的領土,提升政府的行政治理水平,強化軍事動員的能力和效率。直接統治附庸國的土地更加高效,更有利可圖。于是之前的一般小國都玩完了。這個時候「七雄」的「雄」純粹是指七個強有力的政治勢力。
至於霸是指代諸侯國還是一位統治者。無非是稱霸時間長短而已。雄是指一個國家還是一國之民,在一個政治勢力的實力的定義下沒有太大的意義。


順便一提,東亞中原地區春秋戰國的歷史和中歐地區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簡直是神同步。從選帝侯爭奪皇帝的稱號和內鬥,到以天主教和新教的宗教理由包裹自身利益大打出手的三十年戰爭(沒辦法,君權神授嘛),再到普魯士以國家利益為由就可以直接不宣而戰,卑鄙偷襲。皇帝威信是不斷下降,諸侯國的離心力和自主權不斷上升,再被拿破崙一陣痛打之後,各諸侯國成為完全獨立的國家,最後普魯士崛起,俾斯麥以小德意志方案實現統一。
對照一讀,真有相映成趣之感。
--------------------------------------------------------
未完待續


個人看法,就是名義上的天子周(東周)的影響力不同了,也基本體現了正統史觀的立場
春秋五霸,公認齊桓/晉文都還是很看重周天子,對應反面典型楚國就不那麼好看了,又是問鼎,又是稱王,論實力,除了城濮之戰,楚國沒有十分明顯的下風,但都不是公認的霸,還有個後進的典型,就是秦,秦和楚最開始情況差不多,都是偏遠山區,但是秦對於禮還是很有追求的,是個被大家承認的諸侯;另外有個宋襄公,按實力霸主沒他啥事,但是可以稱霸,名聲好是一定要有的;
總結來說,就是春秋是大家還買周天子的賬,能稱霸的這一點是必須的,當時再有實力就是公認的了,彰顯你很牛,但是你仍然是周的子民;
戰國七雄,看看斷代事件,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從法統來講,簡直是大逆不道,但是周天子
認賬了,禮崩樂壞這幾個字是實至名歸了,真的是臉都要不得了,七雄直接了當的就是七國;
字面上看,霸高於雄,也暗含對不遵法通的貶低


春秋處於王綱解紐的末期,禮樂征伐由諸侯出,大家還可以在周禮的框架下認同一個盟主;
戰國時,王綱徹底崩壞,周禮已廢,進入弱肉強食的境況,只看國家實力了。


直接摘抄錢穆先生《國史大綱》里的一些話吧。簡單說就是,春秋霸主是代行周天子之職,大家還是同盟,不過終歸不是周天子,所以霸主輪流做。而戰國時期世風日下不需要尊天子或霸主甚至君權旁落成為士大夫的舞台,也不需要講政治道德了,為了各國自家利益抄傢伙干吧。


摘抄如下:

周室東遷,共主衰微,王命不行。
王命不行,引起列國內亂,諸侯兼并,戎狄橫行,華夷雜處。
西周封建,本為一種耕稼民族之武裝拓殖。諸夏所最感威脅者,南方楚國、山中北戎。故云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
在此形勢下,產生齊桓、晉文之霸業。
霸者標義,大別有四。尊王、攘夷、禁抑篡弒、裁製兼并。
自有霸政,而封建殘喘再得苟延。霸政可以說是變相的封建中心。其事創始於齊,贊助於宋,而完成於晉。
總觀當時霸政,有二大要義:
一則為諸夏耕稼民族之城市聯盟,以抵抗北方游牧部落之侵略,因此得保持城市文化,使不致淪亡於游牧之蠻族。
二則諸夏和平結合以抵抗南方楚國帝國主義者之武力兼并,因此得保持封建文化,使不致即進為郡縣的國家。
霸政衰微,變而為大夫執政。
當時聯盟各國,會聘頻仍,諸侯畏勞,常使大夫代行。漸漸形成大權旁落之勢,於是大夫篡位,造成此後戰國之新局面。
齊晉兩國之君統篡易,維持春秋以來二百數十年封建文化之霸業,遂以中歇。諸夏和平聯盟之鎖鏈已斷,各國遂爭趨於轉換成一個新軍國,俾可於列國鬥爭之新局面下自求生存。


正好說明了,一個國家的命運啊,君王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考慮歷史的行程


趙魏韓三家分晉,由此五霸變七雄!


沒毛病啊,雅爾塔三巨頭是三個領導人,聯合國五常是五個國家


以下是我看歷史的時候的一個猜測:
春秋的稱謂還比較遵循典法制度,王只有一個就是,周王,為天子。公-侯-伯-子-男。你看西周時候那幾個不就是什麼周公、召公什麼的嘛。所以,春秋早期有齊桓公、晉文公這樣的稱謂不難理解。三家分晉前後,智伯是伯爵?趙襄子、趙簡子這樣的是子爵?三家分晉後,三家的爵位上升,魏國早期還是候。但是想想春秋就有了楚、越、吳這樣的國家稱王,於是我覺得天子賜文武胙這個禮儀應該比較重要,你看《大秦帝國》里突然魏惠文王、齊宣王神馬的,到後來秦孝公跪了之後,贏駟就相王了,變成秦惠文王了。
個人臆測~等樓下細說~
當然,這些名號的改變都是伴隨著各種慘烈的戰爭吞併的。比如我等著看大秦帝國三呢,尼瑪王學兵涉毒,感覺今年有點懸。


不是因為 「三家分晉」 成了七個嗎?


5-1+3=7


戰國七雄的七,是後人從秦國的統一進程中倒著推出來的,指的是秦國和秦國的六個主要對手。

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還有東周西周,宋,魯,中山。這些千乘之國,力量不一定比七雄里最弱的韓國小,但是,它們沒來得及和秦國掰手腕就滅亡(宋、中山)或衰弱(周、衛)了。


後者爭得更激烈 各國統治者野心更大


如果細究,會發現春秋五霸的名單有好幾份。換而言之,按照不同標準,五霸可有不同的人選。為何?春秋五霸憑藉的是「勢力」,即如何在諸侯中取得地位。評價地位的標準,可以是威望,也可以是仁義。前代君王取得的地位,後代君王很難繼承。因而,春秋時期,霸主只能是君王個人。

到了戰國,各國並立憑藉的是實力。說明實力的東西很多,可以是軍事,可以是財富。這樣前代君王積攢的實力,很容易被後代君王繼承。所以,戰國時期,霸主可以是家族,父子兄弟的傳承。


已邀請豆子先生@豆子


春秋五霸評定標準太高,戰國七雄主要看軍隊實力。


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推薦閱讀:

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能拍成《權力的遊戲》這種電視劇嗎?
戰國時秦國是怎麼樣一步一步獲得勝利 拋開制度和地理位置 其中每一個小的歷史事件中 蘊含著什麼樣的故事?
為什麼商鞅在秦國變法,身死而政不熄,而吳起在楚國變法卻人死政熄?

TAG:戰國時期 | 春秋時期 | 春秋戰國(東周) | 歷史政治 | 歷史比較研究(比較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