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到底叫姜小白,呂小白還是齊小白?
在春秋時期,周禮意識淡薄,姓氏區別應該也不大了吧。
齊桓公是姜子牙後代,是國君,雖不是長子,也應該是宗家,那麼就應該沿用姜姓。小白的字沒找到,可以默認他沒字么?那麼按我這個推理的話,就可以叫姜小白了。
姜子牙,姜姓,呂氏。又名呂尚。那麼就上面的推理,齊桓公也可以叫呂小白。
前幾天又看見有人說,國君可以以國為姓,那麼齊小白,也是應該可以成立的。求各位大神們,給我這個歷史小白一個準確的答案。讓我知道我男神到底叫什麼名字啊!
已經答了好幾次有關先秦姓氏的問題,仍感覺有些東西沒有理解透徹,所以預備在下面再說一點,勿嫌啰嗦。但在此之前,先試著討論一下題主的問題:
首先,關於齊桓公的名諱,在《左傳》中是有明確記載的:「小白」是名不是字。
在齊桓公即位之前,他被稱為「公子小白」,如《庄八年》:「(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出奔莒。」在他即位之後,稱為「齊侯」(遠稱)「君」(對話、近稱),一般自稱「孤」、「寡人」「不轂」,對天子自稱「小白」(稱名)。
如《僖四年》記齊桓公與屈完的對話:
「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轂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轂同好,如何?」對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前有管仲轉述齊桓公的話「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再如《僖九年》齊桓公拜謁天王使者,說:
「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於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
至於題主提出的「姜小白」、「呂小白」、「齊小白」,需要區分對待。
首先,「姜小白」肯定是不對的,下文有細論,春秋時代男子不稱姓(戰國有,比如羋戎)。
「呂小白」,這個可能也不合適。呂尚雖然氏呂,但如下文要討論的,氏是隨著時代可以變化的,一般而言,呂尚建立齊國之後,這一族便應該氏齊,呂氏已經失去了指代意義。考之於史書也是如此——呂氏只見於建國之初的呂尚及其兒子呂伋,後代齊公均不稱呂氏——至少從傳世文獻上來看,我們無從知曉自丁公(呂伋)以下,齊侯還用不用「呂氏」,所以稱「呂小白」,並無太多根據(我準備去翻翻金文,找找有沒有齊侯氏呂的記錄)。
「齊小白」,這三個字見於《庄九年》的春秋經本文,全引是「夏,公伐齊納子糾。齊小白入於齊。」這「齊小白」的「齊」,就是氏。《公羊傳》在這一段明確解釋說:「齊小白入於齊。曷以為國氏?當國也。」意思是小白此時已經有奪取國家的志向,所以「以為國氏」——無論公羊解法的對與不對,「齊」可以為氏是確定的,「齊小白」又見於春秋經,在題主的三種猜測裡面,可能以此為最靠譜的一說。
下面說點我對於先秦姓氏的理解,未必正確,希望與諸公討論:
碰到春秋時代(甚至包括戰國早期)的姓氏問題,大部分時候可以通過以下三條「規律」來思考:
1,姓乃唯一、亘古不變的;氏可變且多變——同姓不必同氏,同氏也未必同姓。
2,男子受姓、傳姓不稱姓;女子受姓、稱姓、不傳姓。
3,男子稱氏絕不稱姓;女子稱姓也可稱氏
以下分別舉例詳細說明:
1,姓乃唯一、亘古不變的;氏可變且多變——同姓不必同氏,同氏也未必同姓。
先秦古氏難以勝數,僅見於《左傳》、《國語》及諸子書的,起碼有數百個,而姓數量很少,大約在20~30個左右,古姓大致上有:
風、姒、姬、嬴、姜、偃、子、隗、媯、姚、歸、曼、允、庸、酉、祁、己、滕、箴、任、苟、僖(狸、黎、釐)、姞、嬛、衣、董、彭、禿、妘、曹、斟、羋、猗、慶、嫼、娸、姺、?……
上述諸姓,有的僅見於史書,無人名為例,如黃帝十二姓裡面的酉、箴、苟等姓;有的是後人引述,如見於《說文》娸、姺、?等姓;還有的僅見於金文,亦可存疑——總而言之,先秦古姓確實不多,常見的(絕大多數)不過是:
風、姒、姬、嬴、姜、偃、子、隗、媯、姚、歸、曼、祁、己、任、姞、妘、羋……十餘個姓而已。
姓的特點在於,某一族人一旦確定是何姓,此後無論時間多久,無論是遷徙到何方、無論是大宗還是小宗、別氏分家,後人的姓幾乎不會發生變化。如姬姓,大宗周天子是姬姓,小宗衛、魯、鄭等國國君也是姬姓,甚至遠竄到蠻夷之地的吳國王室還是姬姓,這是不隨著時代地域轉變的血緣標誌。
而氏與之則異。以題主所言的齊國為例,「師尚父」建立的齊國是姜姓,太公和兒子是呂氏(呂尚、呂伋);同姓的建立了申國、許國,便有申氏、許氏;齊公室分出了小宗,便有高氏、國氏。氏的變化是很多樣的,有的隨官名而變,有的隨封地而改,如晉國的名臣趙衰與趙姬生下趙同、趙括、趙嬰齊,趙同食邑是「原」,便成原同;括食屏,為屏括;嬰齊食樓,為樓嬰齊。不但代際之間氏有變化,就是當一人之身,也有不斷改氏的,如晉國士會,是祁姓,承祖先舊氏為士氏,後來顯達封於隨,稱隨會;封於范,稱范會。一生幾十年竟有三氏。
同姓不必同氏,很好理解,因為氏本來就有大的血緣家族內進行區分的功用。同氏不同姓則與氏的多變有關,擇氏是比較隨意的事,同氏還有姓可以區分,不至於混淆。比如列國都有公孫、公子氏,比如姜姓齊國有呂氏,姬姓晉國也有呂氏。
2,男子受姓、傳姓不稱姓;女子受姓、稱姓、不傳姓。
受姓、傳姓的問題無論是春秋還是現在都差不多,一般而言,一個男子從出生到生子,他接受的是父親的姓,傳給下一代的也是父親的姓;而女子接受父親的姓,生下兒子卻冠丈夫的姓——母方的姓在傳承過程中不起作用(更上古時候不論),只具有避免「同姓不通婚」的標籤意義。
春秋時人認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害怕同姓的男女因為血緣關係比較親近,容易生下不健康的後代(或生不出後代),妨礙家族的延續壯大。因此,姓的一大作用便是在締結婚姻關係時區別血緣、避免同姓而婚(古人比較不考慮母系的親近與否)。根據一些學者的觀點,由於男尊女卑的緣故,雖然男女都受姓,但用姓給己族貼標籤的責任主要落在女子身上。女子稱姓,便於婚姻市場上同姓男子的迴避,也便於異姓男性的選擇——反之,男子不稱姓,因為他在締結婚姻時是主動選擇方,他不需要宣告自己的血統,只要進行挑選就行了。這種男性的選擇權可看《詩經》中一個例子。
《詩經.衡門》云: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
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
於此似為組詩的《東門之池》又說:
「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結合起來看,這表現了陳國一位貴族在姜姓、子姓、姬姓三族女子之間進行抉擇的情形。如果我們假定該大夫是媯姓,那他與上述三姓都可以通婚,當時齊宋正強,姬姓衰落,一般俗見當然是應該娶齊姜宋子,攀附大國而求富貴,然而此作者提出了質疑,為何娶妻一定要齊姜宋子呢?他寧可與「可與晤歌」、「晤語」、「晤言」的美麗的姬女通婚。
正因為有了女子稱姓的辦法,所以先秦「同姓不婚」的婚姻原則才得以較好貫徹,如果女子與男人一樣都稱氏不稱姓了,考慮聯姻時就要麻煩許多。
(春秋末期,魯昭公與吳國通婚,兩國都是姬姓,本是不能聯姻的,昭公為免非議,便讓吳姬改叫「吳孟子」,結果陳司敗還是譏諷他:「君而知禮,孰不知禮?」這是女方不稱姓的一個特例。)
3,男子稱氏絕不稱姓;女子稱姓也可稱氏
綜上所述,可知姓的意義在於辨明血統,氏則類似於大家族下的小區分,一則在同姓大家族內顯示差異性,再則便於男子在社交、政治活動中使用。男子的氏不必多說,春秋時有地位的男子都稱氏。要辨析的是「女子稱姓不稱氏」——這其實是不恰當的,女子稱姓不稱氏,只在姓氏二者挑一的情況下才成立,否則女子是可以稱氏的,比如向姜,左傳稱「莒子娶於向,向姜不安莒而歸」,文中的「向」是指向國,是父氏,向國姜姓,向姜既稱姓也稱氏;又如周惠王王后叫作「陳媯」,陳是陳國,這也是氏。這兩例都是女子出嫁後仍然稱父氏的例子,至於出嫁後稱夫氏的也有不少,譬如秦穆姬(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趙莊姬等等。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先秦女子稱姓,一定是名(字)在前姓在後,其實也不確。如著名的楚昭王的妹妹,就叫做「季羋畀我」,「季」是排行,「羋」是姓,「畀我」是名,就是典型的姓前名後的一例。此外金文中還有「姬安」與「姜虎」(好威風的名字!)等等,只是因為當時女子名字多不外傳,所以史書上面無由記載罷了。
終於遇到一個拿手的了。
姓別婚姻,氏別富貴。
古人認為同姓結婚,子孫不藩。 所以女人名字要帶姓,放在後面。而且女人的名字一般和男人呀國家呀什麼的有關。 舉個栗子:晉文公逃亡到秦國娶的秦穆公女兒叫文嬴,嬴是秦國國姓,女子標明姓,文是晉文公的文。開始她叫懷嬴的,因為她最開始是晉文公侄子晉懷公的老婆。這種栗子好多的,「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 」姜姓是申國的國姓,武公的老婆,就叫武姜吧。晉武公晚年時娶的齊桓公的女兒,叫齊姜。這個不用說了吧,齊國國姓。 諸如此類的名字很多驪姬、趙姬、賈姬、伯姬……好像都是姬←_←。沒辦法誰讓姬姓國家這麼多。那叫再說了漂亮的女人,南子,就是周迅演的那個,漂亮不?她是宋國公主,宋國國姓是子。對!你沒看錯,姓子啊!
好了,現在說男人,男人要面子,名字就是最好宣傳面子的方式,所以名字要使勁嘚瑟,能帶多少榮耀,就帶多少。如果你是天子,那好就帶上「王」,栗子,武王發。如果你是儲君,好了就標明「太子」,太子建(楚平王的兒子),如果你不是儲君,但你是國君的兒子,好了那叫「公子」。公子小白,公子糾。如果是孫子那就「公孫」好了,公孫無知,齊莊公的孫子,小白堂兄弟。
如果你不是國君後人,但是你牛呀,有封地,名字前就帶上封地,商鞅的商就是他的封地。如果你做了大官,你可以帶上官名。如果上面的高度你都沒有達到,不要灰心,不要泄氣。往上翻翻,你總該有牛B的祖先吧。他有封地,你可以帶上他的封地,他做過官,帶上他的官。實在不行,你還可以用他的名字里的字當氏,申包胥,他的後人有申氏,包氏的。
所以先秦時代父子同姓不同氏很常見,就算同一個人,他的名字都會有好多叫法。不牛B也不會上史書咯!
「姜子牙」,仔細看,這是帶引號,因為這樣叫不科學,人家明明是個漢子,怎麼可以帶上姓,這不是侮辱人家嗎?他祖上封地於呂,所以人家開始叫呂尚(《孫子兵法》裡面叫他呂牙),後來人家發達了,當了大官,又叫太公望。
吳國公子光,當上吳王后就叫吳王闔閭了。
好了現在說說太公的後人「小白」,他當公子的時候當然就叫公子小白了,因為這個最能體現榮耀了,叫呂小白也沒錯(跟隨祖上的氏),齊小白也行(自己是齊國宗氏)。但是叫姜小白就不對了。人家不是女孩子哦。等他當上齊國國君後,叫什麼,史書上沒說,一般叫他謚號齊桓公,我估計當時也沒人敢直呼他名字了。
「小白!」,齊桓公回頭一看,卻見一白衣少年再向自己招手,少年臉上洋溢著笑容,那是自己的兄弟糾……
齊桓公醒來,淚水已濕透枕巾。首先,不要拿戰國時期形成的姓名規則套給春秋時期或者更古的人物。
齊桓公即位前叫公子小白,即位後叫齊侯小白……你要敢吆喝人家叫姜小白、呂小白或者齊小白,這是咒人家亡國亡社稷淪為屁民……老百姓之所以叫老百姓,就是因為除了拿祖宗的榮耀得來的姓氏區別貴賤外,再拿不出來別的東西嘚瑟了。
當然戰國時期姓名規則基本成熟了,就不會有這麼麻煩了。但是戰國時期前形成的諸侯,依然不會搞自己的姓氏,因為人家是給臣子奴才們製造姓氏的人。
這是我上大學時期閑的無聊寫的文章,希望可以幫到題主。
-----------------------分割線-----------------------------------
姓氏到底是怎麼回事?秦始皇到底叫不叫嬴政???
自從當了天涯寫手以來,就不停地在寫文字,主要是寫歷史文學,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為另一個當年明月,當然考研也是必要的,二者互不耽誤。最近電腦壞了,也沒有時間寫長篇大論了,就流離於各大貼吧論壇。近日,看到了一個搞笑的帖子,叫做你所不知道的歷史真相。上面有一條這樣寫道:屈原不姓屈,他是楚國的貴族,他之所以姓屈,是因為屈死的。。。。。。
當然,不知道這作者是有意調侃還是真的知道屈原的姓,其實這位作者的前句話是完全正確的,屈原確實不姓屈,屈只是他的氏。
周朝是中國人各種風俗,習慣形成的時期,在周朝時第一次提出了華夏的概念,即夷入夏者為夏,夏入夷者為夷。周公制定的《周禮》有的影響至今。因此,姓氏最早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就以周朝為大背景來講述姓氏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也就是說,姓是辨別大家共同祖先的。氏是分辨具體分支的。這就是最早姓氏的來源,姓和氏各自作用不同。在周朝宗法制的環境下,大宗貴族男子萬世一氏,小宗貴族男子五代之後就要獨自立一氏,成為這一氏的始祖,這一氏的大宗。氏多以地名,國名,官職名作為氏,這也是我們民族姓氏多點開花的源頭。但是,無論分裂出多少個氏,姓始終是不變的。這是大家明辨血統的需要。周朝時,同姓是不允許結婚的。同氏不同姓卻可以。姓,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遺留下來的。中國最早的姓一般都帶有女字旁,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齊國,姜姓。周天子,姬姓。秦國,嬴姓。都帶個女。古代,具體古到周朝至漢朝初年,女性貴族的標準稱呼是 :地名,國家名,丈夫的謚號或者自己的謚號+自己國家的姓。如著名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女主角褒姒。褒是地名,姒是她所在國家的姓。齊國嫁出去宗室女的都叫X姜。晉國的都叫X姬。秦國的都叫X嬴。女子是有姓而無氏而姓在最後,類似於現在西方的習慣。貴族男子則不稱姓,是氏+名(注意這點,這就是為什麼屈原叫屈原)。而平民百姓則只有名字而無姓氏。
知道楚國歷史的都應該知道,楚國是姓羋的,這個字讀音是米。但是你會發現,有史記載的大部分楚國君主都叫熊X,比如楚莊王。這是因為君主是貴族,因此只能氏+名字。大部分楚國王室的氏是熊。而屈原也是楚國宗室,也就是說屈原是姓羋的,屈是他的氏。也就是說他和國君是同一個祖先,但是不同分支的。
寫了這麼多,終於可以說秦始皇了。秦始皇,現在大家都叫他嬴政。很早以前我也這麼認為的。可是,不覺得他這個叫法違反了那個時代對貴族男子的稱呼么?秦國嬴是姓,但不是氏啊。有人說在戰國末期姓氏區分已經不嚴格了,但是明確記載趙國是贏姓,和秦國一個祖先。趙是氏,所以趙國平原君叫做趙勝。那麼秦始皇到底應該叫什麼呢?
很多史書上記載,秦始皇在回秦國之前叫趙政,因為母親叫趙姬。我覺得這是不靠譜的說法。因為趙姬的趙肯定不是氏。首先,我敢肯定,這個趙姬的叫法絕對是後來當上貴族後的叫法,她不可能一開始就叫趙姬的。趙姬以前是呂不韋的小妾,呂不韋是哪國人呢?衛國。衛國是跟周天子同姓的國家,就是姬姓。史載不知道她的真實名字,當然歷代史書也不會記載女子的具體姓名,所以就稱為趙姬了。我又去查古書,秦國嬴姓,但是氏卻很多,確實有趙氏。我看到很多書上將秦始皇稱為趙政,但是是不是這就說明秦國王室的氏是趙呢?可惜,先秦史料已經很不完整了,史書也沒有過多記載和明確說法。漢代後的史書,由於當時姓氏已合二為一,所以更沒有確切的記載了。
那我們究竟應該怎麼稱呼秦始皇呢?其實很簡答,政是秦始皇的名。這是無可非議的。按照先秦時候的叫法,最為準確的應該這麼叫:當秦始皇還是王子時,應稱公子政或王子政。登基後是秦王政。當皇帝後,是始皇帝政。不要以為我這是胡說,你可以翻看史書,最嚴謹的史書都是像我說的這種稱法稱呼的。
再說說其他的人和事。姜太公姜子牙,這人年代太久遠了,但就是這麼久遠的人,為什麼還有個名字叫呂尚?因為呂就是他的氏。呂不韋,他的書叫什麼?《呂氏春秋》而非《呂姓春秋》。齊國魯國世代通婚,為什麼?因為一個姜姓,一個姬姓。魯國怎麼不和晉國通婚呢?因為二者同姓之國,要是通婚就是亂倫。還有著名的事件「田氏代齊」,這件事代表著中國進入了戰國時代。有人說齊國從此就由姜姓田了。這是完全錯誤的。田只是氏,他的祖先是陳國的公子田完,齊桓公時期逃難到的齊國,封地在田,於是就是田氏。他的姓就是陳國的姓,是媯(又一個女子旁的),這個姓氏是遠古時期偉大領袖舜的姓氏,也就是說姓媯的都是舜的後裔。從這些都可以看出姓和氏在先秦時代是有明顯區別的。而且很重要。
另外,《太閣立志傳》這部遊戲也告訴我們了許多關於姓氏的信息。日本,最早姓氏的功能與我們是相反的(注意這點)。大家都知道,日本天皇家族最自豪的是什麼?就是天皇萬世一系。可是,如果你翻開日本歷史天皇表,你就會發現日本天皇的姓各不相同,注意這裡的姓相當於我們中國早期的氏。也就是說,所謂萬世一系,指的是歷代天皇都出自一個氏,也就是說往前推啊推,最早都是一個祖先。其實日本不僅天皇講究萬世一系,連大臣都萬世一系。
日本某一屆天皇賜給了他的兒子們姓。也就是說天皇把幾個兒子看作了不同的分支。其中就有平源兩姓。記得初中時候那篇文章《日本平家蟹》不?平家就是這個平姓的天皇分支。日本第一任證夷大將軍即幕府將軍是源賴朝,就是天皇的分支源姓一支。後來,日本形成了慣例,非源姓和平姓的後人不能當武家首領,日本實際統治者幕府將軍。非藤原家的後人不能當朝廷公家大臣首領,太政大臣,或者關白。否則全天下的人都反你。太政大臣就是太閣,也就是《太閣立志傳》名字的由來。猴子豐臣秀吉為什麼要改姓叫豐臣?為什麼他拜藤原家的人當爹,給人家當兒子?因為他是平民出身,他說他出身武家是源平後人根本沒人信,所以他的出身決定他當不了幕府將軍。他只能給藤原家當兒子,這樣才能當上關白,他手裡有兵權也就不在乎是當將軍還是關白了。而別的大名,一般都是貴族,比如後來的德川家康就偽造了一分家譜,說自己是源家的後人,所以他當上了征夷大將軍,開創了德川幕府時代,也就是日本江戶時代。正因為如此,如果你在遊戲中選的是豐臣秀吉,打出的結局是當太政大臣,而選別的,如武田信玄,織田信長,都會是建立幕府,當將軍。
這麼多年,為何我們稱呼先秦人的姓名時候總是發生錯誤呢?比如有的教授在大學課堂里直呼齊桓公為姜小白,晉文公為姬重耳。其實這都是不對的。如果強行甩鍋的話,那麼首先就要怪太史公司馬遷。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對春秋戰國這塊的一些文化其實不是很理解的,也有可能是當時的史料就不全。比如關於一幫侯爵、伯爵為什麼死後稱XX公這些有關爵位的問題就搞得不是很清楚,記載很混亂。而關於姓和氏的區別太史公也沒有搞得特別清晰,往往混用。後來,一幫台灣文人在寫自己的著作時經常這麼引用。最典型的就是柏楊。柏先生作為文學家,可謂大家。但是他不是正統的研究史學的人,我看過他很早的書,他很多對先秦人的描述,姓名稱呼都是錯誤的。比如姜小白和姬重耳,這個稱呼,柏楊先生就堂而皇之的從頭稱到尾。作為文學家,這不是大錯誤。但是很多人讀了他的作品後,就引用了他對先秦人名的稱呼。於是,久而久之,錯的也就變成了對的。嬴政一詞,深入人心了。
這就是姓氏最早的來源,後來到了漢初,中國姓氏合一,而平民百姓也有了自己的姓,這其實是好事。但是,我們也很難考察出某兩個家族是否出自一個祖先了,於是當我們同姓之人見面時就有了這句話:兄台,你我本同宗啊,五百年前是一家!究竟是不是一家呢??不知道 ,呵呵。。。。。。
這個是不讀原典,常看二手甚至多手材料的導致問題。
——「考之於傳,二百五十年之間,有男子而稱姓者乎?無有也」(顧炎武)
諸如「嬴政」「姬發」「姬旦」之類的寫法都是二手材料誤導的產物,在當時是完全不存在這樣的稱謂的。非常不幸的是,這樣的字眼經常出現的xxx字典、詞典的歷史表格附錄里,謬種相傳遺毒不淺。 (注意:下文中的「姓」和「氏」都指文獻中的「姓」、「氏」,和今天「姓」=「氏」不同)
舉例: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歸謬:假使姓=氏的話「孔子」恐怕就要改成「子子」,「孔丘」就要改成「子丘」了。所以,"姓"是不能加在「名」的前面的。
所以,「姜小白」、「姜太公」、「姜子牙」這樣的稱謂是在當時歷史時空中根本不存在的,屬於後人亂寫,以今律古。
首先,題主要了解以下3個概念:
1、「姓」和「氏」的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先秦文獻中兩者嚴格區分
2、「姓」=「氏」是秦漢以後的混淆
3、人的稱謂古今存在很大差異。現在我們所謂姓大致對應文獻中的「氏」,而文獻中的「姓」已經消失。
下面分開來講:
一、「姓」和「氏」的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先秦文獻中兩者嚴格區分 :
古人「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①姓是怎麼用的呢?
總結:
某+「姓」 如:武姜、文姜、庄姜、季姜(都是齊女,齊,姜姓)
懷嬴、穆嬴、(秦女,秦,嬴姓)
………………
「某」就是一個區別符號,可以是謚號、地名、排行等
注意,「姓」是在某的後面而不是前面。
②氏是怎麼用的呢?
這個太差常見了格式是
「氏」+某 如:孔丘(子姓)趙政(嬴姓,所以「嬴政」這個也屬於後人亂寫)……
其實加在「名」前的只是一個區別符號,「公子小白」(叫小白的那個公子)「王季」(叫季的那個王)「燭之武」(燭那個地方叫武的那個人)「陳常」(陳國來的那個叫做常的公子)等等。而這些區別字眼往往就會形成今天意義上的「姓」。其實思路和「樓道口的那大媽」、「xx屯的那個老三」、「美國來的那個某某某」是一個邏輯。
二、「姓」=「氏」是秦漢以後的事情
錢大昕:「三代以上,男子未有系姓於名者。漢武帝元鼎四年,封姬嘉為周子南君,此男子冠姓於名之始。後代文人,有姬昌、姬滿、姬旦之稱,皆因於此。好古之士,當引以為戒」 ------儘管前人反覆提點,可惜根本沒多少人引以為戒
其實太史公就不太明白「姓」和「氏」有什麼區別,所以會造出「姓劉氏」「姓孔氏」這樣的句子來。
ps:如果你不知道錢大昕這個大人物的話會比較遺憾。他提出的「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是在傳統音韻學中時常被提及的兩條。
大家要注意:姜 姞 嬴 姚 媯 妘 姺 娸,姓一般都是從「女」旁的。現在姓、氏混同,這些姓有一部分到現在也轉化為」氏「。
有認真看左傳以類的書就會比較明白,人名有個發展過程,很多很有意思的東西,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多。
我就知道他叫公子小白。祖上名為呂尚
無心回復卻收到三個贊,為了回報大家的支持,我好好回答這個問題吧!
春秋時期,姓氏是有區別的,姓代表的是一個大族群,而氏則是代表著有一定地位的人,所以氏的作用是「明貴賤」。
首先說說公子一稱吧,公子一稱在春秋時期可是很有身份代表哦,出生榮耀,必是宗親子弟。
題主所說,齊桓公是姜子牙的後代,的確是這樣,姜子牙本姓姜,不過先秦時代有地位男子取氏而非姓,因此姜小白太low,PASS。
姜子牙而又因為祖上封地在呂,故以呂為氏,故名為呂尚(子牙只是字),所以隨祖上取氏呂小白也是可以的。
而春秋以封地為氏的比比皆是,例如公孫鞅出生衛國,所以你也可以叫他為衛鞅。後來又被秦孝公封了商地給他,故衛鞅也可稱為商鞅,故小白可以稱之為齊小白、齊侯小白。
所以說題主你列舉的名字都是正確的,不過你要小白的身份進行甄別,要不然你這是咒他或者為他引來殺身之禍,不過既然你都認為他是你的男神了,那你就叫他小白吧!當然大白也可以((●—●))。。
姜姓,但當時貴族的姓並沒有稱呼的功能,類似血統符號,以別婚姻,是上古母系氏族的遺存,同姓不通婚,當時貴族的姓現在看來就是那幾個,只是人的一個屬性,硬要當稱呼,有點像把張三叫做「A型血·三」的趕腳。。。當時的人聽上去,一定覺得有三流奇幻小說即視感。。。璃瑩殤·安潔莉娜·櫻雪羽晗靈·血麗魑·魅你怕不怕?女性稱姓,不過卻是放在後面,今天人given name的位置,以別婚姻。
祖宗是呂氏,子孫不一定是呂氏,氏可以不傳給後代,子孫每一代都能選取自己的氏。一個人可以獲得新的氏,失去舊的氏,或者同時擁有好多氏,或者一個氏也沒有。視不同的情況和事件而定,比如受封地,比如居住地,比如出生地,比如出身家族,比如受官職,比如受爵位,比如純粹為了裝逼,得勢的屁民給自己編個堂而皇之的氏追溯個祖先之類估計也不少。。。這種亂七八糟的氏多數時候只是看做一個形容詞也可以。。。
呂尚自己受封齊國,後裔卻稱呂氏的我沒見到過,如有請不吝賜教。
據我瞎猜,有三個階段,對小白的稱呼不同。
未即位時,在齊國國內稱之為公子小白,國外稱之為齊小白,因為他是公室貴族,但很苦逼的既沒有封地也沒有官職。「公子」或「齊」就是他在不同場合用的氏。
即位之後,國君無氏,稱呼頭銜或尊稱,直接叫齊侯或齊侯小白就好。可以看做自動失去了「公子」這個氏。
薨了之後,稱謚號,齊桓公。公只是尊稱,不是其爵位。
這只是當時的史官對其記載時應該寫的稱呼,至於見面怎麼稱呼,那規矩大了去了,和雙方的場合和身份有關,一言難盡。
公子小白 = 我爸爸是齊候。
公孫無知 = 我爺爺是齊候。雖然他死好久了。
齊小白 = 我是齊國人。
呂小白 = 我是齊國王室的男孩。
姜小白 = 我是齊國王室的女孩。
齊候 = 我就是齊候。不要叫我名字謝謝。
齊桓公 = 我當齊候這些年做了點小小的工作。
闢土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 闢土兼國曰桓;武定四方曰桓; 克亟成功曰桓;克敵服遠曰桓; 能成武志曰桓;壯以有力曰桓
-------
齊小白是可以叫的,比如周王肯定可以直接叫齊國的國君:
那個齊小白啊,就是不懂事~~~
其他國家的人背地裡也可以這麼叫,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是有點不尊重。
春秋乃上古歷史,姓名多為表音,非表意。
分析一下:
姜子牙。Joshua John
呂氏 Levis
姜子牙的全名是 Joshua John Levis
齊恆公叫姜小白,推測他的全名叫
Shepherd John Levis
所以你可以他名姜小白,也可以叫呂小白。看場合。
做國君前叫公子小白或齊小白,公子出現的次數的比較多,因為身份表明的更清楚。
國君後叫齊侯或齊侯小白, 單叫齊侯的較多,因為橫向來看,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會盟做盟主後叫齊伯,這個伯是諸侯之長的意思,不是伯爵降級了。
死後就用齊桓公。
另外特殊點的,按太史公的秦宗趙氏的說法,呂小白也未嘗不可。
柏楊大師比較特立獨行,和始皇帝一樣,覺得謚號不是好東西,是醜陋中國人的歷史糟粕,於是叫他姜小白。
其實名字稱號這東西也就一個代號罷了,就如商鞅、嬴政,說出來大家都知道是誰就行了。不必過於強求這人「一定」要叫什麼,不然就鑽牛角尖了。
他出生之後作國君前,叫他「公子小白」,自稱「小白」;
作了國君後,別人叫他「齊侯」,「主公」,「君上」,對臣子自稱「不穀」,對周天子自稱「小白」;
死了之後,別人叫他「齊桓公」,有時候也叫他「齊桓公小白」。
為啥一定非得弄個「姜小白」這種不男不女不倫不類的名字?或者「呂小白」,「齊小白」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稱呼?
嘿,小白! 多親切主公! 多有范
舅父! 裝裝天子多帶勁
齊桓公嘛,, 歷史教授您好!
姜小白! ??妞,叫你呢?
上古姜、姬、姚、嬴、姒、妘、媯、姞為八大姓,許多姓氏都由這八大姓演化而來,比如周王朝、鄭國、晉國、燕國、吳國都是姬姓,但後代因為賜姓、避禍等原因,衍生了許多姓氏,比如鄭國的後代就姓鄭,司馬遷的兩個兒子分別改姓同和馮,所以漢代以後,姓氏越來越多,
說到姜太公,舉例說明:
楚懷王羋姓,熊氏,名槐,先秦男子只能稱氏不能稱姓,所以楚懷王叫熊槐 ,但他其實姓羋。
姜太公姜姓,呂氏,名尚,所以他雖然叫呂尚,但呂是氏,但其實姓姜,故公子小白姓姜。
齊桓公的時代,姓氏區別太大了,你要是叫他姜小白,跟罵他雜種兔崽子一個效果。
但連氏帶名地稱呼一位貴族男性在先秦非常常見。齊小白是齊桓公的正式稱呼之一,雖然不會當面這麼叫。左傳庄公九年
「夏,公伐齊,納子糾,齊小白入於齊。」
另外齊桓公是肯定有字的,只是不傳。先秦的字不講究,有時候伯仲叔季就可以當作字了
咩~我就是來秀名字的
古人姓不變,氏可以變。贏姓,趙氏,名為政。這就是秦始皇了。姓是用來考慮婚姻的,同姓不婚。氏是用來判別貴賤的。平民是沒有氏的。只有貴族才有氏。
首先談公子小白的姓與氏的問題,要從姓氏的來源談起。
《白虎通·姓名》篇雲:「人所以有姓者何?世別類,使生相愛,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所以崇恩愛,厚親親,遠禽獸,別婚姻也。故紀皆為重人倫也。」各個具體的姓正是適應上述需要而產生的。姓的核心內容有兩個,一為血緣,一為世系,關於血緣,就是天然的父與子的傳承,而世系則是外婚制的結果。也就是前文多人談及的,姓的作用是用來別婚姻的,所謂世系,就是血緣集團成員資格的認定標準,在氏族外婚制的要求下,人們需要識別本氏族成員(不可通婚範圍)和非本氏族成員(可通婚範圍),這時就需要有一定的標準對氏族成員資格進行認定,世系因此產生。我們知道在母系社會時代,人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在最初就是母系血緣世系關係的標誌,當時的姓是由母親那裡繼承下來,並依母系而永遠的傳遞。《說文·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了,故稱天子,因生以為姓。」前面也已經提到了先民時代的很多姓為女旁。
再談具體的姓的來由:從先民時代來說,先民尚未對生育之事有理性的認知。商人對自己的始祖來由如此解釋:《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在母系氏族時代,姓往往是母系氏族所崇拜的圖騰物的名稱。
其二,以父祖先的居住地為姓。《史記·陳祀世家》也記載「昔舜為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妨油,其後因為氏姓,姓妨氏。」還有其他有關姓的起源包括職業等等,但都並不完全概括。
姓作為氏族的名稱是與氏族同時產生的。接著再來具體說氏的起源。關於姓與氏的起源早晚,一般以為氏起源於母系社會晚期,而保留到後代的姓則大都是父系社會留下來的,而母系社會的都淹沒了。而氏則是姓的分支,氏族內部人口增長後,能夠進一步限定氏族成員所屬集團的另一種名稱—氏產生了。而氏曾承擔起了氏族內部更小的單位家族的區分作用。
現在我們來談姓和氏的幾個區別。姓在很大程度上追溯起源都是傳說,始祖大多是不可考的,也可以證明姓起源早於氏。但是氏的始祖卻多數是可以確切追溯的,這是由於氏所代表的家族組織的歷史相對較晚,世系比較清晰的緣故。例如,魯國的「三桓」,即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這三家的始祖都是可以確切追溯的,孟孫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魯桓公之了慶父,叔孫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桓公之了叔牙,季孫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桓公之了季友。但這三家共同領有的「姬」姓的始祖卻不能確切追溯,而只能將黃帝這位傳說中的人物奉為始祖。
第二,同姓之間的道德義務到了周代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象徵意義,比如廣泛意義上的姬姓並沒有具體的親密關係,只能存留在一句同姓相親。但是同氏則不同,則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味道。同氏之間的世系關係也很清晰。
第三,姓的持久性和穩定性比氏要高的多,而氏是具有極大的可變性的。與姓的「千萬年而不變」相比,氏的變化便要頻繁得多,因為氏是家族組織的血緣標誌,家族組織的產生目的便在於將一部分血緣關係親近者組織起來,以家族組織過不多久就會發生一次以親別疏的分化,氏也便隨著以別於其他血緣關係疏遠者,「一再傳而可變」。
第四,也是前面有知友提及的辯婚的作用。姓也因此而成為外婚的標誌。異姓方可通婚,同姓則不得嫁娶。為了監督同姓不婚制度的執行情況,周人規定凡女了必須系姓,標明其所出生的血統,以此鑒別其是否與夫家具有相同的血統。前人謂「女了稱姓,男了稱氏」,其實周代並無「男了稱氏」的嚴格制度。
除了以上這個基礎性的辨析,再來談談男女之間的姓氏問題。周代女子的稱呼大概可以分成五類。簡單地談一下:
第一,
單獨稱姓
第二,
氏+姓
這也是最為常見的
第三,
字+姓,周代女子一般以排行為子伯仲叔季,如伯姬。
第四,
名+姓
第五,
謚+姓,此處謚號主要分為己謚和夫謚,夫謚比較常見,只有嫡妻才能配得上先夫的謚號,比如最近很火的《羋月傳》中秦惠文王的夫人,羋姝(當然正史中,這個惠後是魏國公主,也是秦武王的母親)便在秦惠文王死了之後成為了惠後。但正妻也可以另外立溢,例如魯桓公夫人稱文姜。便是己謚。
另外還需要說明的一點也是要提及的,就是氏+姓的問題,這個氏可以是父和夫的二者之一,與外國有所類似。
而男子的情況主要是以稱氏為主,有氏+名,氏+爵位,氏+官職,氏+謚,男子的氏大多是父的氏。周人男子雖然不稱姓,但是姓是由父系傳達的,都是從父處繼承姓。
關於公子小白到底該叫什麼的問題,齊小白,呂小白,還是公子小白,亦或者姜小白。其實有些史中記載,是可以的。
公子小白可以算是氏+官或者爵位類似。而齊小白是由於小白繼承了公爵的位置後,史書中記載的。而齊國前期是姜姓呂氏。按照一般原則是男子稱氏。那麼齊桓公應當是呂小白哈哈。
最後談一點題外話,關於庶民無姓的問題。談及此處,日本似乎也是如此。首先給出結論,中國周朝,這個庶民無姓的情況是錯誤的。應當說庶民有姓。在氏族時代,人人有姓,畢竟是原始社會的共產主義社會。而進入周代以來,貴族與平民開始分化,但是根據分封原則,平民也是一代代的貴族轉換而來的。那麼平民應當是有姓的,同時根據周代同姓不婚的原則,姓是有這個作用的,而且戰國征伐,就算國滅,姓仍舊被保留下來。
所以萌萌噠呂小白。
還有看到關於偉大的秦始皇的姓氏問題。到了戰國末年其實很多姓氏也產生了變化。
首先所謂呂不韋的巴拉巴拉事實上可信度很低。
所以作為秦惠文王和美麗的羋八子的後代,他當然是姓嬴,當然不會喊他嬴政,因為他畢竟是威武的男孩子。那麼關於趙政的說法,想要說明一下,並不是因為他母親,也就是歌姬xx。曾有人喊呂姬,可能那個時候她是呂不韋的人,所以也符合的,後來又有趙姬,因為出自趙國。但是趙政的,氏的來源跟這個母親沒有關係,畢竟是父權社會。趙氏,在新姓氏制度中,秦與趙同祖,秦祖先以趙城為榮,姓趙氏。這個跟他母親沒有關係。
姜姓呂氏,按照現在說法應該是呂小白
姜小
白
也許是叫這個
姓別血緣親疏,氏分貴賤。舉個栗子,楚國王姓是羋,但楚王一直叫熊xx,這裡熊是他的氏,代表了高貴的身份。屈原官列三閭大夫,掌王族三姓,分別是昭屈景,這裡其實是氏,他們都是姓羋,以氏來分別身份貴賤。題主說的姜小白是近現代人們的叫法,正統應該叫做呂小白;就像人們習慣叫秦始皇嬴政,但其實應該是趙政。至於齊小白,有這種說法以國為姓,但我個人更傾向於齊小白(齊國的小白)這種理解。好了,如果有人還是不懂,歡迎私信。以上
推薦閱讀:
※古人黑夜都會做什麼?
※《羋月傳》有哪些史實錯誤?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關稅都被取消了,那麼貧富差距會變小嗎?
※齊國為什麼不滅亡魯國?
※為何春秋戰國相持幾百年才得以統一,而楚漢之爭只有幾年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