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放到今天的視角來看,其軍事哲學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1.孫子兵法的內容放到現在來看是否可算是軍事哲學?(因為軍事裝備技術的發展 讓孫子兵法中很多「術」層面的內容已經落伍,但其中關於"道"的內容可算作軍事哲學?)
2.孫子兵法中其軍事哲學的核心思想是什麼?關於戰與不戰的選擇?請大神能否與其他最著名的軍事思想對比下
孫子兵法不是教人如何練槍,如何排兵,而是定義並描繪了軍事理論的原則和框架,雖千年顛撲不破。
一、三大原則
孫子兵法所有的理論,是基於這三條原則之上建立的,顛撲不破。
1、知己知彼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是《謀攻篇》中提出的重要準則。這也是孫子兵法最廣為人知的一。毛澤東縱觀全書,亦是對此句最為鍾愛。多次引用提及。知己知彼,看似簡樸,實則運用極其艱難。在下文對戰爭由一維到四維層層解構的時候,將帥要考慮衡量的元素信息急劇增加,遠離一刀一槍,一個決策就是千軍萬馬。在這樣的情境下,知己難,知敵更難。
2、先勝後戰
先勝後戰,在第三篇《軍形》中提出。所有百勝之將,無不奉守此教條。不勝便不戰,戰必勝。吳起、白起、戚繼光,在歷史上,享有百戰百勝的榮耀,他們並非神人,只是極其精懂此道。以白起為例,長平之後,他寧可反抗軍令,也不願再攻趙。就是判斷戰無勝算,不如不戰。
而戰鬥本是熱血之事,大有剛勇血性之將,不論敵我,先戰再說。恰巧勝利,愈加寡謀;倘若不利,便滿腦子以少勝多、背水一戰,如此將領,有勇無謀,在歷史上數不勝數。
3、致人而不致於人
在古代帝王中,唐太宗的軍事天賦,當屬超一流。在他和軍事奇才李靖的兵法答對中,提到: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李靖亦是深表同意,說道:千章萬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於人」而已。
致人不至於人,強調的是掌握戰爭主動權。攻,能調動敵人不能防守;守,能牽掣敵人無處可攻。敵軍士氣高昂,能避其銳,攻其惰;敵眾多,能分之而滅……
戰術萬千,不一而足。孫子無法窮盡,但一句致人而不致於人,卻高屋建瓴講透了精妙。
二、基本要素:五事七計
五事七計,出於孫子開篇《計篇》,講的是戰前的廟算,考量五事七計,能勝則戰,無勝算則不戰。這也是百勝之將超越一流名將之處。
廟算定勝負,究竟算什麼呢?孫子兵法開篇就提到了戰爭五要素:道、天、地、將、法。道,天道人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敵方是否失去人心,我軍是否師出有名。天,天時,考慮作戰天氣和季節,如風向,雨天等;地,地利,考慮作戰地形。地形的重要性要遠高於天時,《九變篇》、《地形篇》、《九地篇》,都是講述利用地形作戰的原則技巧。將,將領,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兵可練,可招募,但一流將帥,都是世出,無法被培養。法,法度,嚴苛的軍法,是將領帶兵必守之道;軍法以嚴,不尚寬容。帶領百十人,能考魅力靠威信,但帶領百萬之眾,治眾如治寡,靠的就是軍法。
五要素中,沒有提到兵,但孫子在七計中提到了。七計,就是廟算要考慮的七個問題。主上是否得道得人心,天時地利是否合宜,將領是否有能力,士卒是否強盛,是否精鍊,軍法是否實行,賞罰是否有度。
五事七計,是孫子兵法開篇所言的重要論述。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三、戰爭四維
藉由五事七計,判斷戰爭有勝算,就可以開戰了。
真實的戰爭必然是四維的,為了方便理解,我們解構成四維,並從一維開始講起。
1、一維:戰力決定勝負
(一維示圖:以強擊弱)
在一維的戰鬥中,戰鬥力量可以直接決定勝負。
要素:兵力、軍備、地形
在這一維度,將領作戰決策,考慮的是:兵力多少,兵器如何,糧餉是否充足,地形對誰有利。
從古自今,戰事千萬,絕大多數都沒有精彩紛呈的故事波折。因為軍事力量的強弱,從來都是戰爭勝負的首要因素。孫子在謀攻篇提到『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十倍兵力才圍城,五倍兵力才攻擊,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孫子提及的五事七計,也都是從屬於一維層面。兵力、軍備、地形,這些要素直觀可量,亦是戰爭最根本。主要觀點主要在《形篇》《作戰篇》《行軍篇》中有論述。
2、二維:戰勢決定勝負
在這一層,士兵戰力,軍團戰力,由一維上升為二維。
單個士兵,受到將領激勵,同心死義,可以爆發巨大戰力;如巨鹿楚軍破釜沉舟,以一當十;士兵承受著嚴苛公正的軍制,殺敵便受爵,如秦軍一般,亦是如狼似虎,戰力爆棚。
一個軍團,通過布局戰陣,虛實結合,兵種配合,亦是深不可測,銳不可當。如戚繼光的鴛鴦陣,諸葛亮的八卦陣。
一場戰鬥,亦不再是簡單兵力對抗,兵馬有分合,出兵有先後,攻守有虛實。戰爭變得真真假假,變幻莫測。
一維強調戰力,二維強調的是戰勢。敵我十萬人對抗,藉助地形形成對敵軍包圍之勢,圍三缺一,可藉此殲滅敵軍。同樣,被困守軍,可以堵住缺口,剃髮誓師,拚死突圍,亦可慘重突圍。
二維要素:戰力(兵力、軍備、地形)、士氣、虛實、正奇
一場戰役中,將領時刻考慮的是:如何分兵、何時出兵、敵軍分布如何、攻打哪個目標、目標是虛是實等,作戰結果不再是簡單兵力計算,因此變得難以捉摸。
孫子兵法中關於此處論述集中在《兵勢篇》和《虛實篇》,前者講奇正,後者講虛實。何為奇正,先出為「正」,後出為「奇」;正面進攻為「正」,側翼襲擊為「奇」;明戰為「正」,暗攻為「奇」;整體防禦為「正」,局部進攻為「奇」。虛實是指軍事力量部署的強弱,防備嚴密的為實,防備空虛的為虛。藉由奇正和虛實,就打開了戰爭變幻的大門。敵我較量變得難以預料,防不勝防!
(二維示圖:長平之戰為例)
如上圖所示,大致如長平之戰經過。秦軍正兵出戰佯敗,並在兩側準備奇兵,趙括不識虛實,輕謀急進,進入包圍,兩側奇兵這時變為為正兵,趙括攻秦軍壁壘不破,後路又秦軍派精銳截斷,和營壁守軍一分為二。最終趙括圍困糧盡,在突圍時被殺。
關於孫子兵法奇正,虛實的解讀,可以詳見李衛公問對,李靖的回答極其精彩深刻。
3、三維:戰局為重
二維戰事可以理解為一場戰役中的虛實較量,而在三維戰事中,則是以戰局角度來思考整場戰事。故以戰局為重,戰地可棄,戰役可敗。
(戰地可棄:鄧艾伐蜀)
以鄧艾伐蜀為例,姜維在劍閣重兵把守,鄧艾鍾會屢攻不破,鄧艾遂出奇兵,從陰平穿七百里高山險阻,奇襲成都,得滅蜀首功。這是局部戰地,不戰不勝,換得戰局勝利。相反,注重局部戰役勝利,而導致戰局示例,亦不乏其例。明末,多爾袞進京後,便試圖一統中原,派出了兩路大軍,阿濟格西征大順,多鐸南下滅南明。就在這時,大順軍在懷慶發起了猛烈反攻,取消勝利。多爾袞大驚失色,急令多鐸西征,與阿濟格合圍大順。大順以一次戰役小勝,換來了戰局的被動,得不償失啊。
(戰役小勝致大敗:清滅大順)
三維要素:戰機,戰地,戰將,戰役
這個層面的決策,必須由三軍最高元帥決策:在什麼時機,什麼戰地,由什麼將領,什麼軍團,開展什麼戰役。
可能在一場戰役中,部將精妙運用奇正虛實,拚死力戰卻慘遭身亡,但在元帥心中,這已是預料之中的誘敵之計。孫子後人孫臏,在其兵法首篇《擒龐涓》中,運用此道,大為精彩!
孫子關於戰局的講解,在其兵法並未明確提出。只是在《軍爭篇》提到迂直概念。並非孫子不懂戰局,想必是把此概念,包含在了廣義虛實之中。
4、四維:戰爭服務於政治
政治是目的,戰爭是服務政治的手段。這是《戰爭論》的精彩論點。而這一點,孫子在《謀攻篇》也提出了,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軍事和政治從來都是密不可分。六國合縱,藉由聯盟,可不戰震懾強秦;與秦連橫,亦可不戰免秦干戈。鄰之厚君之薄,燭之武可藉此退秦師;昭君出塞,創漢匈60年太平世。
孫子寫兵書,絕不是好戰派,他在《作戰篇》講到用兵,耗費巨大。『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只有知道用兵的害處,才能通曉用兵之利。而能以非戰爭手段,而實現政治效果,才是鬥爭的最高境界啊!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四、武經七書兵法略談
看過《孫子兵法》,再回頭看其餘兵書,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孫子兵法太精鍊了,《武經七書》其餘六本,恰可以從實操、技藝、詮解多方面,做了補充。
《吳子兵法》吳起是春秋戰國和孫子齊名的軍事家,可惜他的兵書現存不全。不成體系,其兵法中,吳起料敵極深,他對士兵對將領的考量,深入到人性層面,通曉人性中的暴、欲、惡,並為其所用。具體可見《料敵》和《論將》兩篇。
《六韜》傳說是周初姜子牙所著,所言不僅軍事,更有治國之道。其中的權謀之道,尤為後人稱道,具體可見《文伐》。
《三略》,原名《黃石公三略》,相傳作者為漢初隱士黃石公,張良當年就是得此兵書助劉邦得天下。有很強的民本思想,強調世道人心。
《司馬法》據說是齊國司馬穰苴整理成文,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思想。其中所言: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真是振聾發聵啊!
《尉繚子》據說是魏惠王時的隱士所著,其中對軍法的論述極其精彩,這也是孫子兵法未詳談之處,讀之大快。
《李衛公問對》記錄了唐太宗與李靖問答九十八條次,據說是北宋仁宗時阮逸的依託之作。如果真是如此,阮逸真是太平年代曠古寂寥的軍事奇才,才不得用,寄情於書。此書關於孫子兵法虛實、正奇的論述精彩絕倫,拍案叫絕!
除去上述武經七書,及至明朝,戚繼光所著《練兵紀實》和《紀效新書》橫空出世,亦屬古兵法一流之作。戚繼光在選兵、練將方面多有心得,更重要的是,其兵法極為詳盡地講述了實戰方法,如何練拳,如何排兵,如何制戰具,後世張獻忠、曾國藩,無不奉為至寶。
補充1:背水一戰和孫子兵法
評論區很多討論背水一戰,背水一戰背後,核心是孫子兵法的廟算勝負,而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任何將帥希望背水一戰激發戰鬥力前,必須分析:1、背水陣能極大多少戰鬥力,大約0.5倍,1倍?沒有這個量化概念,就是把生死來賭博;2、背水陣達到多大極限會崩壞大潰敗?苻堅百萬兵一後退就潰敗,要設背水陣,比想像難太多;3、對一般將領而言,這是一招風險極大,容易玩火自焚的戰術,那是否要使用,就是要理性考量,而不是一味下決心。
再回到韓信,整場井陘之戰,都是在他規劃預料之中的,這個『危難』是他預料預設的,其中的尺度也是在他掌控的。如果做不到這點,那就不是兵仙了;沒有這樣籌算的軍事思想,運氣會讓他死好幾次,根本無法百戰百勝。(具體可見如下回答)
如何從兵法解讀,井陘之戰中韓信的背水一戰,這是不是一種僥倖? - 鄒霖的回答
補充2: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戰爭研究、英雄人物和歷史解析,歡迎關注我的專欄:興亡錄
戰事詮析:
古今戰事詮析:追擊的戰術與破術 - 興亡錄 - 知乎專欄
從劉裕北伐到淝水之戰:魏晉南北軍事解析 - 興亡錄 - 知乎專欄
兵法解讀:
《孫子兵法》中「形」與「勢」的含義是什麼? - 鄒霖的回答
《孫子兵法》的兵貴神速與《論持久戰》是否矛盾? - 鄒霖的回答
孫子兵法道理深刻,但邏輯卻曉暢明白。
太祖被諷刺為只看孫子兵法的人。
李德,後世被人認為是飯桶。但他確是實在的高材生,不光是高材生,還是高材生中的高材生。他出生在德國,參加了一戰,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軍神劉伯承的校友。實際上,國軍圍剿,就是兩德國的軍事顧問在打。
而李德基本都料中了對方部署。計高對方一籌。
問題是,料中了,並不意味著你能打得過,
孫子兵法要求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李德只能料敵不能知己。以陣地對陣地水泥堡壘對水泥堡壘。tg沒有水泥沒有重炮,拿命堆也打不過啊。
因為在於德國軍事思想跟天朝不一樣。
德國是揍人的,不揍人他連民族統一都實現不了。不把奧地利法國打趴下,他沒有辦法確立國家。
歐洲工業發達,佔據工業區差不多對方就完了。所以很多地方死守不退。
中國的兵法,是用來自衛的,知兵是為了存亡,而不是為了好戰。
中國地方這麼大,又多為農耕,丟地其實不太在乎。太祖論持久戰就說了,把上海與中國其他地方割裂開,不如跟紐約與米國割裂損失那麼大。關鍵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
所以天朝的兵法,近於什麼。老子。
墨家儒家都有捨生取義的成分。
老莊確是尊重生命,沒有什麼捨生取道。
求道是養生的,要是求道害生,不如不求。所以老子以喪事目兵事,莊子有篇曰:養生主。沒有什麼提倡犧牲。
養生主我說一個故事:庖丁解牛
一廚子善於殺牛,外科手術一樣的精準分解,動作姿勢優美的像舞蹈,節奏音樂。牛的軀體整齊的一坨坨。刀呢,用了三年像新磨的,為啥。
因為他是無隙入有間,只分解關節,不硬碰硬,不切骨頭。
旁觀者梁惠王煥然大悟,保養生命也是這樣。
還有一個說法:牙齒是堅硬的,舌頭是柔軟的。但牙齒往往沒剩幾顆,舌頭卻一般都在。
所以柔弱勝剛強。
老子的道家是柔弱以自存,謙卑以自持,退讓以自守。是保全。
不是硬碰硬,你強,我守我匿我走好了。我保全自己。等到事情起變化的時候,再來滲透再來打。
再就是不發力處發力。
比如項羽,天下沒有人能當其鋒銳。劉邦三十萬打不過他三萬。只能固守求和裝孫子,在敵人後方離間滲透。
等到項羽疲憊東歸,撕毀盟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項羽不由感嘆,沒打就敗了。乃是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所以是存,是持,是守。是不發力處發力。是等勢力的此消彼長。然後雷霆一擊。不留後患。
所以兵法的要訣,近於老莊,學孫子兵法的太祖說是打擊敵人,保全自己。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修養國力,尋找盟友,尋找其他途徑。絕不讓敵人吃掉自己。
沒有聽從共產國際的,不計犧牲,發動群眾,獲得最後的勝利。
立三路線就是這樣的。左傾機會主義,盲動主義,撞大運。打省城,結果損失慘重。
李德也是陣地戰讓紅軍損失慘重。不得不長征。
太祖而是悶聲發財,有機會在薄弱地方建立根據地。
無隙入有間。
敵人來了,不是打,先拖他轉幾個圈,肥的拖瘦,瘦的拖死,一個冒進,幾部合圍,吃掉就跑。
傻子才在實力弱小的時候跟他排隊槍斃剛正面呢。搞什麼寸土必爭,寸土不讓。
所以tg,太祖調教出來的軍隊,很多東西在於正統的西方軍事學看來是匪夷所思,甚至是旁門左道的。
比如不去城市去農村,山區,不在大城市武裝起義而邊區割據。
不搞陣地戰而搞游擊戰,不搞固定防禦死守陣地而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丟地不在乎,影響不在乎,首都不發一槍丟掉不在乎,就是吃掉敵人的實力。
胡宗南二十萬大軍,佔了首都。按照遊戲判定,應該勝利了。按照西方軍事法則,tg應該打gg了。
但胡宗南每走一步都被敲掉幾百人。還發現敵人基地里根本沒東西。
這仗就是孫子兵法的仗。
不在乎結果,比如勝負,只在乎戰果。比如傷其十指,打敗了十個敵人,覺得不好。
要斷其一指。我寧願九個指頭都是完好的,但每次切下你一個指頭。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胡宗南佔了那麼多地,可總歸奈何不了彭德懷的二萬人,灰頭土臉退出延安。
日寇認為三個月滅亡中國,從陣地戰的角度,會戰的角度,並不算狂妄。
會戰結束後,是否就勝利了?
結果正規軍是垮了。可tg無隙入有間,把勢力滲透進了敵後。游擊戰才剛剛開始。
志願軍的幾場戰,日本的幾場防守戰,按照西方軍事學,根本不該打。
基本都是山都被削平了一截,地上根本就是連個螻蟻都沒有,被炮彈燃燒彈犁地,天上沒有個飛鳥。給西方任何一隻軍隊都要投降。
你橫自你橫,我如清風拂山崗;你強自你強,我如明月照大江。
飛機洗一波,炮艦洗一波,重炮再洗一波,圍困得糧草斷絕,水源缺乏,看似沒有人工事破爛不堪,步兵上去,等著佔領,結果露頭就挨冷槍。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忍者神龜....你打不死我。你衝上來,你就得死。
看到一個例子,日本最後守幾個孤島。外無援軍,內無糧草,島上被軍艦飛機大炮打得寸草不生,但日軍就於地下打狙擊。美軍死傷慘重,一籌莫展。不是天皇投降,估計打到下輩子也搞不定。
日本天朝畢竟都東方國家。這種物質匱乏,科技代差,只能是輕步兵防禦術點到極致。
這種意志的較量,冒著史無前例的猛烈火力與偵查,大膽穿插,潛伏,把人的單兵素質發揮到極限。硬是讓米帝最後無可奈何。
朝鮮半島吃了一次教訓。所以回去研究哪種滅絕性的武器。鑽地彈什麼的。
西方認為,傾瀉幾頓炸藥下去,什麼都結束了。若沒有,再傾瀉幾十噸。這就是西方的近代軍事的思想。
這個不是我杜撰。一戰結束後,由於絞肉排隊槍斃,造成士兵傷亡巨大,厭戰嚴重,許多軍事家不得不思索這個問題。
所以密集火力,鋼鐵化機械化,用鋼鐵換人命,修築堅固要塞成了新型的軍事思想。
但傾瀉了足以滅絕任何生靈,削平山脈,燃燒大地的火力,是否戰爭就結束了?
東方人告訴他們:不,才剛剛開始。
禪宗有雲;電光影里斬春風。
我如春風。你的刀劍再利,也斬不了春風。
為啥是春風。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朝鮮越戰阿富汗伊拉克莫不如此。我看了高票回答,回答的非常好,花某也熟讀兵法,實在技癢難耐,試著回答。
先說歷代為孫子兵法標註的有那些牛人,我們在這裡談核心思想不得不提標註的人。
歷代為孫子繼絕學,註解孫子,被後世承認的,有十一人,
哪十一位呢?曹操、孟氏、李筌、賈林、杜佑、杜牧、陳皞(hào)、王皙、梅堯臣、何氏、張預。
這十一人有牛B的,也有不文人。
曹操是第一個注孫子的,他說:「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但世人未之深亮訓說,況文煩富,行於世者失其旨要,故撰為略解焉。」
「我看了那麼多兵書戰策,孫子是最深刻的,但世人並不掌握他的思想本質,所以我寫了註解。」
曹操一生征戰,文治武功都是千古英傑,所以他的註解是最準確、最受重視的,但是曹操字少,你看他注釋也是一知半解。
孟氏名字及籍貫身世均不詳,甚至朝代也不確定,可能是南朝梁人。他的註解傳下來不多,但畢竟傳下來了,也有可取之處。
李筌是唐朝人,大概在唐玄宗時期,曾經在少林寺旁邊那個少室山隱居修道,後來由「少室布衣」升任荊南節度判官,最後官至刺史。他口氣很大,說曹操注的錯誤太多,所以他重注一遍。曹操注的,我真沒發現有什麼錯的地方,不過李筌注得也挺好。
賈林,唐德宗時昭義軍節度使李抱真的幕僚,曾為李抱真遊說王武俊而破朱泚(cǐ),封武威郡王,拜神策統軍。所以他本身也是一個軍事家。他的注,也很簡略,看來是忙著打仗,抽空注幾筆。
杜佑,這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唐朝中葉的宰相,他經歷了安史之亂,痛定思痛,以「富國安人之術為己任」,以三十六年的功力博覽古今典籍和歷代名賢論議,考溯各種典章制度的源流,以「往昔是非」,「為來今龜鏡」,撰成二百卷的巨著《通典》,為典章制度專史的先河,史稱《杜佑通典》。《通典》收錄了《孫子兵法》,也對之有「訓解」。十一家注中的杜佑注,就是從《通典》中來。
杜佑的注,當然是高屋建瓴,相當權威了。
杜牧,杜牧是杜佑的孫子,是曹操之後成就最大,影響也最大的注家。他的注最豐富,而且引用了很多的戰史戰例
杜牧是唐代大詩人,咱們從小就會背誦他的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他家世豪富,又 才華橫溢,再好談兵,難免恃才狂傲。他的注,往往上來就是四個字:「曹說非也!」曹操說得不對!然後他上來說一通。
咱們兩相比較,當然都願意信曹操,而不是信杜牧,畢竟人家曹操才是帶兵的。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杜牧說曹操不對,他又寫一通的,也不是杜牧寫的不對。他跟人家曹操說的不是一個事兒。杜牧詩比曹操寫得好,打仗他沒打過,才情有餘,學力不足,又無實戰經驗,所以他理解不了曹操說的話。
杜牧老說曹操不對,後面就有人專門說他不對。
這個人就是陳皞,杜牧到處說曹操不對,陳皞就覺得他流毒甚廣,有必要正本清源,他的註解里,就大量出現「杜說非也,曹說是」,要「撥亂反正」了。
陳皞是晚唐人,史書說,「陳皞以曹公注隱微,杜牧註疏闊,更為之注。」他也是要為往聖繼絕學,孫子留下這麼了不起一本書,曹操注了,但曹注比較簡略,而且太專業,普通人看不懂,看不懂孫子的,也看不懂曹注。杜牧注得倒是詳細,也豐富也通俗,但有的地方又不準確,不嚴謹。所以他在前面兩人基礎上,再註解一遍。
曹操、杜牧、陳皞,這三個人的注合起來,史稱《三家注》,三家注結合起來學習,收穫就比較可觀了。
以上李筌、賈林、杜佑、杜牧、陳皞五人,都是唐朝人。十一家注孫子里,唐朝的就佔了五家。因為安史之亂之後,天下大亂,年年征戰,所以大家都研究兵法。杜牧出生在宰相之家,又是大詩人,他也要談兵,這就是時代特色了。
第二個重視兵法的朝代,是宋朝,開國後是休養生息,天下承平日久之後,從面臨西夏李元昊叛亂開始,之後又面臨北方少數民族的軍事壓力,朝中卻已經沒有能征之將,國內無慣戰之兵。
怎麼辦,找書看。
於是大家都研究兵法,最後政府編輯成《武經七書》,作為軍事教科書。
《孫子兵法》成為武經之首,也是在宋朝由政府確立的。王皙注孫子兵法,就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不過王皙的具體籍貫生平,已不可考據了。
再一個是梅堯臣,這也是個大詩人,跟歐陽修是好朋友。他的注簡切嚴整,質量很高。
何氏,具體名字,什麼時代人,都不清楚,留下的注文也不多,但至少有資格留下來。
最後一位是張預,南宋時人,他不僅注了孫子兵法,還寫了一本《百將傳》,他的功夫下得深,註解質量很高,本書也選用不少。
以上是《十一家注孫子》的十一位往聖先賢。
看完一部《孫子兵法》,你會發現,它不像傳說中的那麼神秘,不是什麼秘笈,而是簡單平凡的道理,平正通達的大道。聖人之道,本來就簡單。我們不能偉大,因為我們不甘於平凡。我們總是把事情搞得很複雜,因為我們不相信簡單。
最後總結一下孫子兵法,思想精要是這麼八條:
1 、孫子兵法是講以強勝弱,不是講以弱勝強
孫子兵法第一篇講「計」,不是奇謀巧計,是計算的計,是現代的SWOT分析(優劣勢分析法):優勢、劣勢、威脅、機會。廟算,就是在決定是否開戰之前,在家裡衡量計算雙方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對比,「五事七計」,從五個方面,七個科目,進行打分。分多的勝,分少的敗。打完分,就能知勝,叫「多算勝,少算不勝」。
知勝,算下來能贏,而後可以興師動眾,打。算下來自己分數沒別人高,就不要戰。所以孫子是不相信以弱勝強,那是小概率事件。「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不會拿國家民族的命運,去賭小概率事件。
2 、打得贏,也要算代價
行動必有代價,戰爭代價極大。不要光想著戰勝,要算賬,值不值得。李克說魏文侯「數勝必亡」,勝仗打多了,國家反而要滅亡。因為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傲之主,率領疲憊之民,這國家就要亡了。
漢武大帝,就演繹了主驕民疲的一生,「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何其霸氣!漢武帝一生開疆拓土,武功赫赫,結果呢?中國從政府到民間,全部破產,國家差點都給他搞亡國了,晚年迫於巨大政治壓力,下輪台罪己詔,批評自己「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3 、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孫子兵法主要是自強之法,首先是修鍊自己,而不是惦記打敗別人。
孫子說:「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勝可知,而不可為」。又說「善戰者先勝而後戰」,要勝中求戰,不要戰中求勝。
先修鍊自己的筋骨,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讓自己沒漏洞,然後等敵人出漏洞。如果敵人不比我們弱小,或者和我們強弱差不多,而且他沒失誤,沒漏洞,就不能打。「可勝在敵」,就在於他什麼時候失誤。
敵人不失誤,我們就沒法贏。
所以勝負可以預知,可以判斷,但不能強求。勝機一現,抓住機會就打。
不能反過來,衝上去就打,在打的過程中找勝機,那就危險了。
4 、要能等待,能忍耐
現在人們常說「不作死,就不會死」。《孫子兵法》講得最多就是這個。
戰爭這東西,收益和代價極不對等。打贏了,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不一定有多大利益。打輸了,則可能國破家亡,命都沒了。所以關鍵是要能等,不能因為焦慮,就頻頻動作。哥舒翰守潼關,知道不能打,他能等,但唐明皇焦慮,不能等,逼他出關作戰,就全軍覆沒了。秦國王翦伐楚,他就能等,又能安撫秦始皇,讓秦始皇也不著急,他就把六十萬大軍開到楚國境內,紮營練兵,
天天開運動會,等得楚國人焦慮了,動作了,露出破綻了,他一舉就把楚國滅了。
等待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最好的戰略。但人們往往認為等待是不作為,是不可接受的。
要有這個認識:一輩子「不作為」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作為」的結果可能是死。
比如日本德川家康,他是最能等待,最能忍耐,也最能妥協。織田信長在,他是小兄弟;豐臣秀吉在,他是大諸侯。他有沒有志在必得,一定要得天下呢?沒有。他可以等,等不來,他可以妥協,豐臣家族強,他可以一直做諸侯。結果大哥們都沒他命長,都先死了,沒人能攔住他了,他還在豐臣秀吉死後,又等了十七年,才穩穩噹噹奪了天下。他的家族,就統治了日本兩百多年。
5 、一戰而定。勝而不定,則勝利無意義
勝利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平定。如果打了勝仗,但不能平定。都百戰百勝了,還要接著打,那打那一百場勝仗幹什麼?打勝仗也要死人。就算死的是敵人的人,也不如他不要死,收服他,加入我們,才能勝敵而益強。孫子有很強的保全思想,保全自己,保全人民,保全城池,保全財產,最好也保全敵人,都收服了歸我所有。這才叫平定天下。
戰國時趙國李牧守邊,防禦匈奴,他就緊閉關門,只是練兵,數年不出戰,趙王不滿,換一個將領去,上任一年多,烽火連天,天天打仗,打得邊境地區漢人無法耕種,匈奴無法放牧,雙方死傷慘重,冤冤相報,永無寧日。趙王無奈,再派李牧去,他又掛上免戰牌,隔絕接觸,邊境數年無事,匈奴也搶不到東西,漸漸懈怠了。李牧突然大舉進兵,一戰滅了匈奴十幾萬人,平定邊關,得十幾年安寧。
6 、以正合,以奇勝,分戰法是基本戰術原則
「以正合,以奇勝」。這句孫子兵法最為人熟悉的話,前面書中詳細用多個戰例講了,那「奇」字,念jī,不念qí,是奇數偶數的奇,又稱余奇,就是多出來的部分,就是預備隊,就是手裡捏著還沒打出去的牌,留到關鍵的時候,打出去,制勝。
這叫分戰法,是最基本的戰術原則,凡作戰,一定要分兵,有一百萬人,要分兵。項羽到了最後烏江邊,只剩二十八騎,也要分兵,首尾相顧,不能擠成一團打。韓信背水一戰,不是真的把所有部隊都布陣在水邊背水一戰,那就真給敵人攆河裡餵魚了。他先分了奇兵出去埋伏著,關鍵時候殺出來,這才獲勝。
人們老相信奇襲得勝,以少勝多,還是僥倖心理,老想使巧勁。孫子告訴你,兵法沒有僥倖,弄巧必成拙,必須要按軍事規律,按兵法套路來。
7 、詭道不重要
「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里這句話,誤了好多人,以為《孫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計,就是詭詐取勝。詭詐歸詭詐,但人家不上套,你再詭詐也沒用。詭詐在兵法里,不是主要部分。現在好多出版社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合成一本書,似乎兵法就是奇謀巧計,這是誤區。
8 、知己知彼,關鍵是知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們念著這句話,就老想去知彼,以為知己不是問題。我自己,我還不知道嗎?其實知己知彼,關鍵在於知己。因為不可勝在己,自己強大了,自己不失誤,別人就無奈你何。千方百計去知彼,可能還正著了別人的詭道。
《孫子兵法》,講來講去,都是練基本功,抓基本面,就是管好你自己,自己強了,再等待勝機出現,等最有把握的時候動手。先勝後戰,一戰而定。
自己不強,那就不要逞強。
9 、孫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贏,首先是教你認輸。
為什麼人們都喜歡聽「永不服輸」,因為人們不愛聽壞消息,不願意聽到對自己不利的真相。「認輸才會贏!」額,這句話人們還勉強可以接受,因為結果還是贏嘛。
假如結果也沒有贏,還是輸呢?你能不能接受失敗呢?
在你真正去學習《孫子兵法》之前,你可能以為那是一部勝戰秘笈。它當然也是,勝戰秘笈,但是,如果你在這兵法中,學會了接受失敗,你才真正進入了智慧之門。
個人微信;wuqi811
微信公眾號;紅花集
揭秘互聯網騙局,歡迎關注
核心思想啊:我是說直白點好呢還是說的學術點呢?
其實我是個簡單的人,就說直白點兒吧!手機碼字繼續。
第一,你爭我奪是大事,必須算計。
第二,能嚇死你,絕不費勁打你。
第三,如果非要打,就打最弱的菜逼。參考奧尼爾揍小矮人。(個大還要靈活)
第四,一擊致命萬倍好於一拖再拖。
第五,要找懂的人打,不懂的特別是國君,別BB。
第六,要用最猥瑣的招式揍你,揍一百回不重樣,都能獨立申請專利。
第七,防守是基礎,要贏還得靠出擊!
第八,用洪水猛獸的氣勢從精神和肉體上干挺你。
第九,要懂變通,看似拐彎抹角,其實是出其不意。
第十,瞄準你的要害,把你的弱點研究透,把自己也研究透,你就是個任宰的茄子。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第十,從內部瓦解你(用間),讓你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因為十三篇里有重複,所以大致就是這些。
孫子兵法是世界軍事史上的精華。各國都在學。裝備越精良,運用它的空間越廣闊。裝備是死的,人是活的。它主要是指導指揮員的指揮思路。具體發揮的話,你記得那句嗎:動可於九天之上,靜可於九地之下。
至於現代戰爭中的運用,看看二戰後各局部戰爭的戰例,就懂了。
我覺得孫子兵法一十三篇,由頭到尾,就講了兩個字:信息。
有了信息,你就能戰勝對手。
你看以下原文: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始計》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謀攻》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軍形》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虛實》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用間》
除此之外,《火攻》,《九地》,《地形》等篇都是直接提供信息的。
要說熟讀孫子兵法對今天有什麼指導用處,我覺的說穿了,就是信息的重要性。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加一句:孫子兵法是寫給領導者,或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有管理慾望的人看的,普通人大概真的很難看懂。這就像女人手上拿個玩具,男孩就盯著玩具看,男人則盯著胸看,目的不同、關注點不同、思考能力不同,結論自然不同。
《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吳起的「 天下戰國,五勝者禍,四勝者弊,三勝者霸,二勝者王,一勝者帝。」,於孫子的慎戰思想(不而戰而屈人之兵)也是不謀而合。
以下為《華杉講透&<孫子兵法&>》的後記,竊以為相當有見地,摘錄如下(侵立刪):
最後總結一下孫子兵法,思想精要是這麼八條:
1、孫子兵法是講以強勝弱,不是講以弱勝強
孫子兵法第一篇講「計」,不是奇謀巧計,是計算的計,是現代的SWOT分析(優劣勢分析法):優勢、劣勢、威脅、機會。廟算,就是在決定是否開戰之前,在家裡衡量計算雙方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對比,「五事七計」,從五個方面,七個科目,進行打分。分多的勝,分少的敗。打完分,就能知勝,叫「多算勝,少算不勝」。
知勝,算下來能贏,而後可以興師動眾,打。算下來自己分數沒別人高,就不要戰。所以孫子是不相信以弱勝強,那是小概率事件。「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不會拿國家民族的命運,去賭小概率事件。
2、打得贏,也要算代價
行動必有代價,戰爭代價極大。不要光想著戰勝,要算賬,值不值得。李克說魏文侯「數勝必亡」,勝仗打多了,國家反而要滅亡。因為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傲之主,率領疲憊之民,這國家就要亡了。
漢武大帝,就演繹了主驕民疲的一生,「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何其霸氣!漢武帝一生開疆拓土,武功赫赫,結果呢?中國從政府到民間,全部破產,國家差點都給他搞亡國了,晚年迫於巨大政治壓力,下輪台罪己詔,批評自己「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3、先勝後戰,贏了再打
孫子兵法主要是自強之法,首先是修鍊自己,而不是惦記打敗別人。
孫子說:「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勝可知,而不可為」。又說「善戰者先勝而後戰」,要勝中求戰,不要戰中求勝。
先修鍊自己的筋骨,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讓自己沒漏洞,然後等敵人出漏洞。如果敵人不比我們弱小,或者和我們強弱差不多,而且他沒失誤,沒漏洞,就不能打。「可勝在敵」,就在於他什麼時候失誤。
敵人不失誤,我們就沒法贏。
所以勝負可以預知,可以判斷,但不能強求。勝機一現,抓住機會就打。
不能反過來,衝上去就打,在打的過程中找勝機,那就危險了。
4、要能等待,能忍耐
現在人們常說「不作死,就不會死」。《孫子兵法》講得最多就是這個。
戰爭這東西,收益和代價極不對等。打贏了,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不一定有多大利益。打輸了,則可能國破家亡,命都沒了。所以關鍵是要能等,不能因為焦慮,就頻頻動作。哥舒翰守潼關,知道不能打,他能等,但唐明皇焦慮,不能等,逼他出關作戰,就全軍覆沒了。秦國王翦伐楚,他就能等,又能安撫秦始皇,讓秦始皇也不著急,他就把六十萬大軍開到楚國境內,紮營練兵,
天天開運動會,等得楚國人焦慮了,動作了,露出破綻了,他一舉就把楚國滅了。
等待在很多情況下都是最好的戰略。但人們往往認為等待是不作為,是不可接受的。
要有這個認識:一輩子「不作為」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作為」的結果可能是死。
比如日本德川家康,他是最能等待,最能忍耐,也最能妥協。織田信長在,他是小兄弟;豐臣秀吉在,他是大諸侯。他有沒有志在必得,一定要得天下呢?沒有。他可以等,等不來,他可以妥協,豐臣家族強,他可以一直做諸侯。結果大哥們都沒他命長,都先死了,沒人能攔住他了,他還在豐臣秀吉死後,又等了十七年,才穩穩噹噹奪了天下。他的家族,就統治了日本兩百多年。
5、一戰而定。勝而不定,則勝利無意義
勝利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平定。如果打了勝仗,但不能平定。都百戰百勝了,還要接著打,那打那一百場勝仗幹什麼?打勝仗也要死人。就算死的是敵人的人,也不如他不要死,收服他,加入我們,才能勝敵而益強。孫子有很強的保全思想,保全自己,保全人民,保全城池,保全財產,最好也保全敵人,都收服了歸我所有。這才叫平定天下。
戰國時趙國李牧守邊,防禦匈奴,他就緊閉關門,只是練兵,數年不出戰,趙王不滿,換一個將領去,上任一年多,烽火連天,天天打仗,打得邊境地區漢人無法耕種,匈奴無法放牧,雙方死傷慘重,冤冤相報,永無寧日。趙王無奈,再派李牧去,他又掛上免戰牌,隔絕接觸,邊境數年無事,匈奴也搶不到東西,漸漸懈怠了。李牧突然大舉進兵,一戰滅了匈奴十幾萬人,平定邊關,得十幾年安寧。
6、以正合,以奇勝,分戰法是基本戰術原則
「以正合,以奇勝」。這句孫子兵法最為人熟悉的話,前面書中詳細用多個戰例講了,那「奇」字,念jī,不念qí,是奇數偶數的奇,又稱余奇,就是多出來的部分,就是預備隊,就是手裡捏著還沒打出去的牌,留到關鍵的時候,打出去,制勝。
這叫分戰法,是最基本的戰術原則,凡作戰,一定要分兵,有一百萬人,要分兵。項羽到了最後烏江邊,只剩二十八騎,也要分兵,首尾相顧,不能擠成一團打。韓信背水一戰,不是真的把所有部隊都布陣在水邊背水一戰,那就真給敵人攆河裡餵魚了。他先分了奇兵出去埋伏著,關鍵時候殺出來,這才獲勝。
人們老相信奇襲得勝,以少勝多,還是僥倖心理,老想使巧勁。孫子告訴你,兵法沒有僥倖,弄巧必成拙,必須要按軍事規律,按兵法套路來。
7、詭道不重要
「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里這句話,誤了好多人,以為《孫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計,就是詭詐取勝。詭詐歸詭詐,但人家不上套,你再詭詐也沒用。詭詐在兵法里,不是主要部分。現在好多出版社把《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合成一本書,似乎兵法就是奇謀巧計,這是誤區。
8、知己知彼,關鍵是知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們念著這句話,就老想去知彼,以為知己不是問題。我自己,我還不知道嗎?其實知己知彼,關鍵在於知己。因為不可勝在己,自己強大了,自己不失誤,別人就無奈你何。千方百計去知彼,可能還正著了別人的詭道。
《孫子兵法》,講來講去,都是練基本功,抓基本面,就是管好你自己,自己強了,再等待勝機出現,等最有把握的時候動手。先勝後戰,一戰而定。
自己不強,那就不要逞強。
9、孫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贏,首先是教你認輸。
為什麼人們都喜歡聽「永不服輸」,因為人們不愛聽壞消息,不願意聽到對自己不利的真相。「認輸才會贏!」額,這句話人們還勉強可以接受,因為結果還是贏嘛。
假如結果也沒有贏,還是輸呢?你能不能接受失敗呢?
在你真正去學習《孫子兵法》之前,你可能以為那是一部勝戰秘笈。它當然也是,勝戰秘笈,全在這裡,不過如此。但是,如果你在這兵法中,學會了接受失敗,你才真正進入了智慧之門。
華杉是鄙人以前的老闆,不能算給他做廣告,僅是覺得此人這些看法是正確的。
理論的部分,前面的很多同志都講過了,咱家就不贅言了。
咱家呢,就是來敲個邊鼓,講點八卦,吹個逼。
在現代軍事理論家中,無法繞開的一位就是,嗯,他~
B.H.Liddell Hart(利德爾.哈特)
一戰以來最著名的軍事理論家(之一)、「間接路線戰略」的創立者、機械化戰爭模式的開拓者、「教皇」。
他在美國海軍陸戰隊准將薩繆爾·格里菲斯先生翻譯版的《孫子兵法》(註:格里菲斯將軍翻譯的另外一本軍事著作是毛澤東的《論游擊戰》)的序言中,曾如此描述他對這本書的看法,以下引用部分:
我自己對《孫子兵法》的興趣是由於在1927年的春天收到了杜坎爵士的一封信而引起的,當時杜坎爵士受「戰爭辦公室」的派遣正在上海指揮軍隊協助蔣介石領導下的廣東軍隊反對北方軍閥的戰爭。
他的信里寫道:
「我(此處為杜坎爵士)正在讀一本使人著迷的、寫於公元前500的《孫子兵法》。有一個觀點使我想起了你(此處指哈特)的理論:軍隊可以比做水,水離開乾枯和高處而流入山谷,軍隊應該避實就虛;水流受地面形狀的限制,勝利的獲得是採取的行動和敵國的情況相適應的結果。這本書中所說的另一個被中國的將軍們所採用的原則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在這本書中,我發現了許多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的思想,尤其是孫子一再強調的出其不意以及追求非直接路徑的思想。這使我認識到即使在戰術層次上,(他的)許多軍事思想也是超越時代的。
大約15年以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對中國大使館的武官進行過幾次訪問,他是畢業於蔣介石黃埔軍校的學生。他告訴我,我的書和富勒將軍的書是中國軍校中的基本教材。我問他對孫子怎麼看?他回答說,孫子的書固然是經典,但大部分青年軍官都認為它已經過時,在機械化武器時代已不值得研究。我當時告訴他,是他們回歸孫子的時候了,在孫子的這本小書中所包含的關於戰略和戰術的基本原則比我寫的二十本書所涵蓋的內容都要豐富。簡而言之,它不僅是研究戰爭的最好的入門書,而且作為對軍事進行廣泛的研究和時常的參考,也絕不喪失其價值!
~~~~~~~~~~~以上引用完畢~~~~~~~~~~~~~~
那麼,看完以後,我們不禁思考,哈特先生如此高評價的對待《孫子兵法》,那麼他是不是一個老好人,對任何前輩都不吝讚美之詞呢?
恐怕並不盡然。
以下是哈特先生對另外一位著名軍事理論家的著名理論著作《戰爭論》的評價,以下引用部分(如有文字恐懼症,可只讀黑體部分):
1、希特勒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這個問題上面以後,就使自己的思想開始與德國軍事思想的傳統趨勢分道揚鑣。一個世紀以來,德國的軍事理論一直把「會戰」看成是最主要的東西,而且率領著一大批國家,沿著一條很狹窄的路線來發展他們的理論。他們把普魯士的戰爭哲學家克勞塞維茨奉為自己的教主,全盤接受了他那些很難於領會的格言。(略)克勞塞維茨沒有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即這種思想的基礎是對國家的利己主義,是希望為本民族尋找一條有利的出路,而並非單純的折中妥協辦法。結果,許多將軍盲目地變成了克勞塞維茨學說的信徒,總是一有機會便去尋求會戰,再也不想預先創造一種於自己有利的形勢。所以,在1914至1918年的戰爭過程中,戰爭藝術竟變成為只不過是相互屠殺的一種程序。
2、克勞塞維茨在其《戰爭論》這本理論巨著中,曾經給戰略下了一個定義。他說:「戰略是為了達到戰爭目的而對戰鬥的運用」。因此,他認為:「戰略必須為整個軍事行動規定一個適應戰爭目的的目標。」
這個定義的第一個缺點,是它侵入了政治的範疇,或者說,它侵入了戰爭最高領導的範疇,而這些卻是政府的職責,不是軍事領導人所要過問的事情。軍事領導人的任務在於執行政府交給的使命,即領導軍事行動。第二個缺點,就是把「戰略」的概念限制得太狹窄了,只以單純地運用會戰為限,於是便產生了一個錯誤觀念,使人們認為只有會戰才是達到戰略目的的唯一手段。因此,克勞塞維茨的某些並不高明的信徒,往往是輕率地把目的和手段混淆起來,從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戰爭中,只有決定性會戰才是最主要的目標,其他一切都不過是附屬於這個主要目標而已。
3、在為軍事目標下定義的時候,克勞塞維茨曾使自己的戰略趨向於純粹的形式邏輯。他寫道:「使敵人無力抵抗是戰爭行為的目標」,「至少在理論上必須這樣」。他接著說:「要敵人服從我們的意志,就必須使敵人的處境比按我們的要求作出犧牲更為不利,這種不利至少從表面上看應該不是暫時的,否則,敵人就會等待較有利的時機而不屈服了。因此,繼續進行的軍事活動所引起的處境上的任何變化,都必須對敵人更加不利,至少在理論上必須這樣。作戰一方可能陷入的最不利的處境是完全無力抵抗。因此,如果要以戰爭行為迫使敵人服從我們的意志,那麼就必須使敵人或者真正無力抵抗,或者陷入勢將無力抵抗的地步。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解除敵人武裝或打垮敵人,不論說法如何,必然始終是戰爭行為的目標。」
4、克勞塞維茨這種趨向極端的態度,在他關於「戰鬥」的議論中也反映得很清楚。他把戰鬥看成是用來達到戰爭目的的手段。他一開始就特彆強調,只有鬥爭才是結束戰爭的唯一手段。他說:「在戰爭中手段只有一種,那就是戰鬥。」為了證明這條「真理」,他進行了廣泛的論證。指出「一切軍事活動都必然直接地或間接地同戰鬥有關」。通過一番大道理的說教,似乎大多數人都接受了他的觀點。可是,克勞塞維茨接著來了一個大轉彎,宣布說:「戰爭的目的並不始終都是消滅參加戰鬥的軍隊,不必經過實際的戰鬥,只要部署了戰鬥並通過由此形成的態勢,就往往可以達到戰鬥的目的。」
此外,克勞塞維茨認為,「……在其他一切條件都相同的前提下,我們越想要消滅敵人軍隊,自己軍隊的消耗也必然會越大。」
「採取這一手段的危險在於:正是因為我們企圖取得較大的效果,所以在做不到的情況下,反過來我們也會遭到較大的不利。」
在這裡,克勞塞維茨自己說出了他的預言,對於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遵循他的原則的門徒來說,可以說是非常靈驗的。因為他那些關於會戰的學說,流傳下來的只是理論方面的,而不是實際方面的。他曾經辯論說,所以要採取其他一些手段,只是為了避免會戰中的危險,這樣又為他的門徒增加了一層誤解。因為他斤斤計較於理論觀念的說明,偏重於抽象的闡述,結果便使他的門徒在心靈上產生了曲解現實的現象。
5、由於克勞塞維茨一再地重複著這些言詞,結果便使他那個本來就不太清楚的哲學反而變得更加模糊了。他的戰爭哲學,曾經成為普魯士人的《馬賽曲》,能夠激勵人們熱血沸騰,但是也使他們的心靈中毒。這樣一來,克勞塞維茨的哲學教條,就只配培養軍士,而不能產生將軍。按照他的學說,只有戰鬥才是「真正的軍事活動」。於是,戰略的桂冠被剝奪掉了,軍事學術變成了大量屠殺的「技術」。而且,他的戰爭哲學慫恿著將軍們一有機會就去尋求會戰,而不想到要首先去創造對於自己有利的條件。
6、克勞塞維茨始終強調著「數量」優勢的決定性作用,頑固地堅持著這種觀點。這就更加增強了其理論的有害影響。當然,他同時也從另一方面透澈地指出了「突然性」的重大價值。他說:「一切行動都是或多或少以出敵不意為基礎的,因為沒有它,要在決定性的地點上取得優勢簡直是不可想像的。」可是,他的追隨者們卻惑於他那種一慣強調「數量」優勢的說法,總是把使用大量軍隊作為奪取勝利的基本手段。
7、克勞塞維茨盡量頌揚「絕對」戰爭的觀念。他在這個問題上的理論闡述,對軍事學術的發展也產生了相當有害的影響。按照他的理論,只有無限制地使用力量才是達到成功之路。他在開始闡述自己的學說時指出,「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可是到後來似乎出現了一點矛盾,他把政治當成了戰略的奴隸----而且這種戰略還是一種不好的戰略。
他的這種觀念又由於下面一種說法而更加變本加厲了。他認為,如果給戰爭哲學中引進一種限制與緩和的因素,那是大錯而特錯了,因為「戰爭是一種暴力行為,而暴力的使用是沒有限度的」。
克勞塞維茨的這種說法,正是那種盲目誇大的近代化總體戰爭的基礎。他所提出的使用兵力的原則,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是不計任何成本的,因而只對那些仇恨心達到了瘋狂程度的暴民「群眾」完全適用。這和明智的治國藝術與合理的戰略是完全對立的,而合理的戰略必須為政治目的服務。
~~~~~~~~~~~~~~以上引用完畢~~~~~~~~~~~~~~~~
看完以後什麼感覺?
是不是「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其實還有一條更過分的:
他的經典性著作《戰爭論》,是一部經過12年緊張思考的作品。如果假以天年,使作者有更多的時間來考慮戰爭的問題,那麼他有可能作出更合理和更準確的結論。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他的思想是會有所變化的。遺憾的是。他在1830年因患霍亂病去世了,致使其著述工作未能最後完成。
哈特同志對克勞塞維茨的鄙視,簡直就是滿滿的盛不下了。對比一下哈特同志對《孫子兵法》那幾乎是跪舔的態度,真是可以值得好好玩味一番的。
其實扯了這麼多花邊八卦,回到我們的原始問題上來,軍事理論和哲學到底是什麼關係?直接引用著名軍事理論家、法國將軍安德烈.佛博爾的《戰略入門》的結尾,作為我們的認識吧~
「戰略是一門古已有之的藝術。但直到最近為止,它還是一種秘密傳授的藝術。那種古老而神秘的藝術本來已經送到博物館裡去了,而近若干年來,在各種事變的壓力下,它又被挖掘出來,現在似乎進入了一個充滿青春活力的新階段。戰略也許可以永存,但戰略如果要駕馭各種紛紜複雜的現象,例如冷戰、總體戰爭、革命戰爭和核戰爭,則它必須作相當巨大的改變。它必須放寬其眼界和作根本的修正。
這就是我所想要說明的,因為我深信在戰略領域中,也象在所有的人類事業中一樣,理想應該是居於支配的、主導的地位但。 這樣也就會把我們帶進了哲學的王國。」
PS:
講個笑話,活躍下氣氛。
搞軍事理論(以及軍事歷史)的,是有一個明顯的鄙視鏈條的,以下通過玩笑的方式來進行展現:
克勞塞維茨:戰爭是這樣的一二三四五六
約米尼:勞資跟皇帝打過十二次戰役,指揮過十萬人!
克勞塞維茨:戰爭的理論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約米尼:勞資跟皇帝打過十二次戰役,指揮過十萬人!
克勞塞維茨:戰爭的規律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約米尼:勞資跟皇帝打過十二次戰役,指揮過十萬人!
克勞塞維茨:我們要了解戰爭必須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約米尼:勞資跟皇帝打過十二次戰役,指揮過十萬人!你寫的書死後幾十年賣不出50本,勞資的書全世界的軍人來讀。你啊,還要學習一個!
馬漢:樓上親爹,請容我一跪!
老毛奇:約米尼你污衊我親爹,我不服!
利德爾哈特:麻痹,一群弱雞。這世界上孫武第一,我第二!
猿首:給樓上跪了!
古德里安:哈特一生粉,不解釋!
大國濕王威:都不如我!
淚痕春雨:我要開門立派!
有興趣的話,可以移步一觀:
奇言共欣賞,疑義相與析(一)
」
核心在廟算,魂魄在察虛實,根基在實力。宗旨在順勢而為。根本出發點還是在於致人而不致於人。至於方法,原則。時代不同了,盡信書不如無書。
從我小時候讀孫子兵法,到現在,有一句話我一直記得,而且一直認為到今天仍然是精髓
夫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兵之行,避實而就虛,水之行,避高而趨低
做人做事,都要找到事情的關鍵點又或者對方的弱點而行事
有時候,看到局座說,美國人打美國人的,我們打我們的,其實也應該是這個意思能不打仗就別打仗。
他的思想核心是善之善行
就那麼簡單
因為孫子不僅僅是軍事家,也是哲學家,思想家。因為軍事家是解決軍事問題的,而哲學家是解釋一切問題的。
孫子兵法就是一部連婆媳關係都可以解決的偉大著作
哲學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核心思想一句話就能說完
老子的無,孔子的仁,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毛主席的實事求是……
巧合的是王陽明和毛主席也和他一樣是哲學家也是軍事家,而且還都達到了各自時代的戰爭之王的級別。
就是那麼巧,不過這是表面上看到的巧合
哲學家有三大流派,知派,行派,知行並重派
老子,孔子是知派的,他們倆一個玄一個妙,我到現在還沒搞明白道德經和論語到底講的啥,不知道他們倆大神知道不知道自己的思想該如何執行,反正他們也沒說
行派的代表人物是陳平,姚廣孝,某花帥
他們的特點是好像穿越者一樣,選擇都對,膽量非凡,到死都不立言。
知行並重派就是孫,王,毛,三個大神了,思想都給你了,你能不能領悟就看你的悟性了,如果你能領悟,你也就能明白他們的思想如何執行,就像遊戲攻略一樣,懂的打不懂的就像王者大神吊打黃金路人……
其中王陽明是告訴你,知和行如何並重,毛主席是教你知和行如何落地,孫是教你如何更好的知融入行
明白了嗎?《孫子兵法》這種書
不如和《九章算術》類比
寫《九章算術》的人是數學家,在當時《九章算術》是很高的數學成就
寫《孫子兵法》的人是軍事家,在當時《孫子兵法》是很高的軍事成就
現在給你一本《九章算術》你看個滾瓜爛熟你就是數學家了?
現在給你一本《孫子兵法》你看個滾瓜爛熟你就是軍事家了?
歷史上所有的數學成就都要用到加減乘除,你看《九章算術》里早就提到過了
但你不能說《九章算術》就比他們都牛逼
歷史上所有的軍事成就都能從孫子兵法里找到共同點,你看《孫子兵法》里早就提到過了
但你不能說《孫子兵法》就比他們都牛逼
所以:如果給你一本《九章算術》你覺得很深奧,寫的很牛逼,不是這本書很牛逼,是你水平太次。
所以:如果給你一本《孫子兵法》你覺得很深奧,寫的很牛逼,不是這本書很牛逼,是你水平太次
如果一群只會看《九章算術》的人去評價現在的數學科技前沿,你會覺得他們很逗比
如果一群只會看《孫子兵法》的人去評價現在的軍事藝術前沿,你會覺得他們很逗比
=================更新====================
你們看清楚:我有半句話說過孫子兵法的不好么?
另外我鄙視所有拿著戰例去解釋孫子兵法的人,這叫焚琴煮鶴,暴殄天物
我鄙視亂用其他兵書來和孫子兵法對比的人,看好我說的是亂用
孫子兵法是主要從哲學角度思考戰略的一本書
請用博弗爾和克勞塞維茨的著作來比
還是鈕先鍾老人家的那句老話,研究戰略有四個角度,歷史、科學、藝術、哲學
四個角度相輔相成
孫子兵法重哲學方法,其他三個作為鋪墊。
很多人只會拿著戰史往上面套,也不知道他們能發現出什麼玩意。
不服的集體去參考下為孫子兵法英譯本作序的現代軍事理論教皇李德·哈特對此書的評價好么
《孫子》無疑是代表性的兵法書,不謹是中國的,同時也是全世界的經典之作,該書雖然出自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的一位武將孫武之手,內容卻絲毫不顯陳腐,即使在今日,仍然提供我們寶貴的啟示。
正由於它是一本兵書,教導世人的內容大多與克敵制勝的戰略戰術,或如何順利推動戰爭的絕招。但孫子的魅力並非僅止於戰爭原理原則,由於其中展開的戰略戰術,皆以對人類行為的高度觀察作為根據,因此除了可用於作戰,其至可應用於人家關係等任何方面。
有位商界人士道:「讀孫子兵法,使我獲得生存的智慧」這一句話中道出了孫子的時代意義,除了可應用在人際關係之上,還是一本完備的經營管理策略。
孫子兵法擁有最富彈性的思考,全書秉持的不外乎兩大原則:
一、無勝算不戰。
二、不戰而勝。
- 無勝算不戰
第二個原則稍後再談,關於第一個原則無勝算不戰 ,孫子 有言曰:『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與無算乎』,『算』乃指勝算,即必定獲取勝利的可能性,勝算多者將勝,少者將敗,沒有勝算,理所當然不可能取得勝利。
又曰:兵力處於劣勢,則退。無勝算則不戰。若無視於己方戰力,向強敵挑戰,最後必然成為敵人餌食。
我們從歷史上去尋找實例時,不難發現古今名將絕不打沒有勝算或勉強的戰爭。
「三國志」中的一代梟雄曹操,便是十分傑出的作戰名將。他作戰時,常報持一個信念,「軍無常勝」,就是打仗沒有僥倖的獲勝,若想趁虛而入,也只能偶爾獲勝而已。至少對曹操而言,這是不變的信念,而且他每次作戰前皆規划了完善的作戰計劃。
因此,在尚未真正進入兵法之前,不妨先把 無勝算不戰 一語牢記在心。
- 不戰而勝
孫子 兵法中的第二個基本原則是 不戰而勝。亦即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這句話相信大家皆耳熟能詳,意思是,縱令一百次作戰每一次都能得勝,也不能謂為最善之策,唯不戰而能屈敵之兵,方為最善。孫子 同時指出:最高名的戰法應是事前識破敵人的企圖。其次為分化敵人的同盟關係,使之孤立。第三為交兵,最下之策為實施攻城。攻城應視為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後手段。
孫子以為,用武力使對手屈服,雖能制勝,也只算是下下之策。理由有二:一為用武力交戰,不管用兵如何出神入化,也難免造成損傷,怎麼說都不可視為良策。另一為如果情況改變,今日之敵,有可能成為明日之友。故與其予以迎頭痛擊,不如設法化解彼此間的仇恨或怨隙,爭取為己方才是。因此,若有方法能讓敵人屈服而無需訴諸武力,毫無疑問便是最高明的戰法。
【不戰而勝】這另所有決策者心儀的目標,究竟是否有具體的掌握方案呢?此處提供兩個方法:
一 透過外交談判,封殺對方意圖,當然首先必須充實自己的外交長才。
二 運用智慧與謀略,架空對方。換言之,既是智取,而非力克。
孫子始記篇有提到:兵者,詭道也。亦即面對敵人,有時應不惜用欺騙的手段來達到制勝的目的。
在孫子兵法里,詭道是一切戰略的核心與基礎。
會卻裝作不會,要卻裝作不要。表明遠離,實則接近,祥裝接近,卻又遠離。對付休養充分的敵人,要使之疲於奔命。對團結的敵人應離間,使之內部失和。出敵人意表,抓住其弱點。
- 兵形象水
說完兩大原則,現在來談談非戰不可時如何維護其彈性、權宜為上的思想。
首先,孫子從水的形象體會出理想戰術。水,是一種隨盛具改變形狀/能任一變化的物質,論彈性無他物可以比擬。尤其,水尚有避開阻力,往低處流的特性。運用得當,甚至得以儲存強大的能量。如為洶湧的激流,再大的岩石樹木也難以抵禦,一定被沖失。
富於彈性,又蘊藏無限的能量----乃孫子理想戰法必須具備的條件。
又觀念類似的【始如處女,後如脫兔】這句名言,實則亦出自孫子一書。
【始為處女】意為採取守勢時,應屏息凝神,個固守備。【後如脫兔】指一旦發動攻勢,要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破敵。
但反過來,防守時聽天由命或像脫兔一般衝出,固為笨拙的戰方,但進攻時卻像處女,也是不足取的。很明顯的,這些都是得自於水形的一個靈感。
又孫子兵法之中,有所謂【避實擊虛】的戰法。【實】指戰力充沛的狀態。【虛】指戰力薄弱的狀態。整句話就是說:避開敵人戰力充沛的部位,而應轉向敵人較弱的部位下手。採取此種作戰方式,不必擔心戰敗。
孫子說:水避高處而往低處流,作戰亦應避開充實的戰力,轉攻其防守薄弱之處。
該書除處處讚揚合理而富有彈性的戰法之外,亦嚴厲批評正面強行攻破的戰略,魯莽行事不考慮兵力,玉石俱損等做法。
被迫面對強敵時,孫子告訴我們,通常正面交戰毫無勝算,但勢之所迫不得不戰時,其一,應用策略引誘敵人暴露其缺點,然後趁虛而入。其二,可使敵人兵力分散,而集中己方兵力。如己方兵力為一,敵人兵力為五,為免於以一敵五而導致己方陷入苦戰,應設法使敵人兵力分散為十的態勢交戰,這樣戰局將有利於己方。其三,使敵人完全被牽著鼻子走。
未完待續........(?☉? ⊙?)
手頭沒有孫子兵法 憑印象寫一點吧
孫子兵法是孫子對於戰爭的的總結 含有豐富的指揮 然而孫子不是神 孫子兵法也不是兵法中的聖經 每一句都是無可辯駁的金科玉律
孫子的戰爭思想有自己的傾向性
孫子認為兵貴速不貴久 他不會提出論持久戰
孫子認為軍無輜重則亡 無糧食則亡 無委積則亡 他不會搞破釜沉舟這一套
孫子認為兵以利動 他不會為了追殺本拉登而發動十年戰爭
然而 好像從來沒有人說孫子錯了 孫子的思想不對 孫子的理念行不通
大概是因為那句:兵無常勢 水無常形罷!
孫子從來沒有想過 要提供一個體系 要提供一個規律 可以讓後輩在戰爭中直接套用上去的 而且戰爭中的攻守 強弱 正邪 千變萬化 又哪有什麼規律可循呢?
孫子提供的 最多是一個點子 一個思路
韓信讀到了置之死地而後生 所以他會背水一戰 哪怕孫子說過小敵之堅 大敵之擒
孫臏讀到了攻其不守 守其不攻 所以他會圍魏救趙 於撤軍途中反殺龐涓 哪怕孫子也說過先為不可勝 以待敵之可勝
朱棣讀到了並敵一向 千里殺將 所以他得以突襲南京 哪怕孫子也說過以逸待勞 以近待遠
在孫子的口中取勝的手段有很多 能靠謀略勝 能靠廟算勝 能靠外交勝 但歸根結底從何而來呢
沒有常年的養兵練兵 如何勝? 沒有累月的準備糧草 兵器 如何勝? 沒有日日更新自己的科技 搜集情報 如何勝?
孫子提供了點子 提供了思路 但在這之中 存在什麼核心思想嗎?
善戰者之勝也 無智名 無勇功
戰爭這件事 哪有什麼規律 捷徑
孫子兵法沒有講太多軍事哲學,他講的更多的是一些基本原則,其中一些可能還是互相衝突的。而所謂紙上談兵就是認為兵書有教人用一種辦法打贏所有仗的戰爭哲學。
其實孫子兵法裡面對於將領來說比較有價值的是《行軍篇》這種講述作戰細節的內容,比如觀察鳥獸煙塵來判斷敵軍的行為這樣的。然後孫子唯一在開篇明義的時候重複過的話是:「打仗很花錢的知道不」,這也是對為將者的警醒。都是很務實的東西,很少會上升到哲學的高度。
雖然沒有像戚繼光一樣把怎麼行軍打仗安營紮寨甚至要搞幾個廁所都寫的事無巨細 ,但是以我的理解看,孫子兵法從來沒教別人任何一種戰爭哲學,而是同樣講述軍事行動的基本原則的問題。
那些逼格很高的句子,什麼風林火山啊,上兵伐謀啊,善之善者啊,如果脫離了具體的軍事細節,就只配當座右銘裝逼。打仗的時候多想想崗哨怎麼輪換茅坑放哪裡都比酸儒拿拿這些咬文嚼字要好。
如果讓我來概括孫子兵法,就是這麼幾句話:
1,打仗很花錢的,謹慎用兵,用兵謹慎。
3,寫些金句給你們發朋友圈,看到哪一條你流淚了。
4,不要2。
能否與其他最著名的軍事思想對比下: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的一句話逼格堪比孫子金句:「政治是戰爭的母體,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但是我還是覺得」打仗很花錢的「是最實在的話,也就是孫子兵法里的」道「。
實用主義
核心思想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戰爭是一門藝術,是一項系統工程。
戰爭是為了止戰。
作為兵書的鼻祖,《孫子兵法》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都擁有崇高的聲譽。比如美國前中央司令部司令——湯米·弗蘭克斯就曾在他的自傳《美國一兵》中多次引用《孫子兵法》的內容作為重要的軍事準則。而如今,《孫子兵法》的應用早已超出軍事領域,擴展到個人成長、商業競爭、國家戰略等更為廣泛的空間中。那麼孫子兵法到底有什麼智慧值得大家如此推崇?今天,微思考就再用一篇文章為大家通俗地解讀《孫子兵法》中三點精髓智慧。
【重在不戰而勝,而非百戰百勝】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的精髓之一就是追求不戰而勝。
這是一把雙刃劍,既是《孫子兵法》的最大不足,也是其獨步優勢。不足是因為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從長期來講容易讓人陷入一種思想極端,那就是 —— 想方設法追求「不通過戰鬥而能取勝」,但有時戰爭卻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中國從古至今在與西方的正式戰爭中是極少取勝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其實缺乏足夠的「戰爭傳統」和「戰爭文化」的積累,更多是「不戰而勝」的智慧。獨步優勢在於,只要不通過戰爭能夠解決的問題,我們即使在最貧弱的時候處理的也不會太差,比如外交、情報等,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像是「一帶一路」這樣具有智慧的戰略在西方的文化中是很難構思出來的。
那麼不戰而勝有哪些方法呢?按照孫子所說,就是「上兵伐謀,其次伐交」。「伐謀」,是伐掉他的計謀,從根兒上把他的念頭伐掉。讓他發現條件不具備,風險很大,勝算不多,放棄自己的計劃;「伐交」,則是破壞他的外交,打散他的盟友。這裡舉一個伐謀的典型案例:
晉平公想攻打齊國,派范昭為使去刺探。齊景公設宴招待。酒至半酣,范昭對齊景公說:「想討您杯中酒喝行不?」景公說:「這有何不可!來人,把我杯中酒倒給客人。」范昭一口乾了景公的酒,下人正要給雙方斟酒,晏子卻喝道:「且慢!給國君換一個新杯子!」范昭不高興,佯醉起舞,又對太師說:「我想跳支舞,能為我奏成周之樂嗎?」太師冷冷地說:「這個我們沒人會奏。」把范昭給氣走了。酒宴畢,齊景公問:「今天你們怎麼回事,這大國使者,來觀摩我們的政治,你們惹他生氣,有什麼好處呢?不是惹麻煩嗎?」晏子說:「就是給他觀政嘛。您看這范昭,絕非不懂禮貌之人,是故意要跟我們挑事。君臣有別,要國君杯里的酒,就是挑釁試探。所以我給您換一個杯子,不跟他喝一個杯中的酒,亂了尊卑。」太師說:「成周之樂,是天子之樂,不是人臣能舞的,當然不能給他奏。」范昭回到晉國,回報晉平公說:「齊不可伐。我想侮辱他的國君,被晏子識破了。想犯亂他的禮儀,又被太師識破了。齊國有賢臣啊!」
「不戰而勝」的關鍵在於摸清楚厲害關係並對症下藥。對比近來熱鬧的南海仲裁爭端,相信大家會有更為深刻的了解。說句題外話,在這個時代生長在中國這種大國算是一種幸運,因為一方面,我們有機會親身體會大國崛起過程中的縱橫捭闔是怎麼玩兒的;另一方面,中美都是這方面的高手,雙方怎樣見招拆招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是大家要注意中美手中重量級棋子們的行動變化:日本、韓國、菲律賓、澳大利亞、俄羅斯、朝鮮和充滿分歧、矛盾的歐盟。
也許你會問,孫子為啥會有如此之強的「不戰而勝」的思想傾向呢?原因很簡單:「軍事是國家的大事,生死存亡繫於此,不可輕舉,一定要仔細省察!」孫子是希望為政者、為將者都能有一顆敬畏心、責任心,認識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是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對他人、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此可見,「仁」在中國古代的道德標準中擁有著多麼至高無上的地位。
【出戰,則追求先勝而後戰,一戰而勝】
"不戰而勝"固然美好,但如果要戰,該怎麼辦呢?按照孫子所說,最重要的就是「先勝而後求戰」,也就是說要先通過計算判斷勝負的可能性,勝了才打,這就叫勝算。沒有勝算,那就不要興師動眾。換句話說,孫子認為,戰只是一個過程,而結果實際在戰前應該算好,而不是戰的過程中去碰戰術運氣。
計算什麼呢?按照孫子的說法,就是要對比雙方「道、天、地、將、法」誰的更強(具體參照《孫子兵法》)。那麼,如果自己在這幾個方面沒有對手強怎麼辦呢?那就要養精蓄銳,讓自己變強再考慮出擊,也就是所謂的蓄「勢」。所謂「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彍弩,節如發機」,意思就是準備時間要充分,至於打也就那麼一下子。
這部分的案例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最著名的就是越王勾踐卧薪嘗膽20幾年去準備,最終才滅了吳國。為什麼那麼久呢?因為「道、天、地、將、法」不如對方嘛!曹操準備官渡之戰的時間也不短,但最後大家看到的都是勝利的那一刻,但實際上,為勝利做準備其實花費了最長的時間。下面再說一個著名的案例:
李牧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趙國將領。李牧駐守於代郡、雁門郡,以防匈奴。李牧優待兵士,嚴格訓練,頻繁偵察,但軍令就一條:不許出戰!膽敢出戰者一律斬首。這免戰牌一掛就是好幾年。由於李牧把全部人縮入營壘,堅壁清野,匈奴來襲擾也都無功而返。李牧幾年不戰,不光匈奴受不了,他自己的士兵都受不了,趙王也受不了了,認為李牧膽怯,把他撤換。新將一改李牧堅壁清野的策略,頻頻出擊,結果敗多勝少,損失極大。趙王不得已請李牧官復原職,但李牧稱病不出。趙王無奈,答應不再干涉他的軍事策略。李牧回去後,又是幾年不出戰。但他可沒閑著,練兵抓得很緊,比打仗還忙。經過數年的經營,李牧的邊防軍兵精馬壯,軍隊士氣高漲,士兵憋足了勁,寧可不要賞賜也情願與匈奴決一死戰。而匈奴則鬆懈了。李牧決定決戰。精選戰車一千三百輛、戰馬一萬三千匹、勇於衝鋒陷陣的步兵五萬人、善射的弓兵十萬人,出兵。採用誘敵深入的戰術,先派大批牧民驅趕牲畜放牧。匈奴遣小股人馬進行劫掠,李牧佯裝戰敗,故意將幾千人丟棄給匈奴。獲得小勝後的匈奴開始輕敵,單于率領大批軍隊入侵。李牧廣布奇兵,從左右兩翼包抄匈奴,一舉擊破匈奴十萬騎兵。李牧乘勝攻滅襜(chān)襤,擊破東胡,降服林胡,匈奴單于落荒而逃。此後十餘年,匈奴再也不敢靠近趙國邊境。
戰爭不是打過來打過去,而是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戰而定。十年戍邊,換一個大將,可能百戰百勝、戰功赫赫,但一將功成萬骨枯,他退休了,什麼問題也沒解決,換一個大將來接著打。李牧十年不戰,憋到時候打一仗,就解決了問題。所以一戰而定是真名將。百戰百勝,那是打了一百次勝仗了,還沒解決問題,還要接著打!那要勝仗來幹什麼呢?所以百戰百勝,是兵法沒入門,不會打仗。再說世間哪有百戰百勝這回事,那是把敗仗藏起來不說。
【取勝?必須靠「奇正變化」,「出奇制勝」】
曹操說:「先出合戰為正,後出為奇」,比較來說,「正」是指所謂的先遣隊,「奇」則是指留下的預備隊。所謂「出奇制勝」就是說手裡要留些軍隊,準備在需要的時候加以運用。說起來有點像打牌,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牌都打完了,留一張在手上,關鍵時候打出去。看起來是不是很簡單?但運用好了其實不容易,因為奇正的變化不都是一次變化,有很多是相互的多次轉化,就像孫子所說,」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其實,「奇正變化」和「出奇制勝」後來有過很多的誤讀,尤其是後人把」奇「衍生出了更為複雜的意義,帶上了」與眾不同「、」創新」的味道。孫子所在的年代打仗還沒有現在這麼複雜,所以就當時來講,單單把先遣隊和預備隊的互換能夠運用得爐火純青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不過,我倒不覺得「誤讀」是一件壞事,因為如果今天還靠僅僅死抱著孫子的那些戰法原則去作戰或者競爭是萬萬難以取勝的。就今天的競爭情勢來看,不拿出點「與眾不同」的「戰法」還真的不行。而且,我認為,「出奇制勝」在今天應該成為一種標配而不是選配,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不能讓「出奇」成為鑲嵌在思維中的潛意識隨時自由調用的話,我們就不能指望在競爭中有什麼出眾的表現。那麼,從實踐的角度看,我們究竟該如何施行現代的「出奇」戰法呢?那就是堅持「不平衡戰略」,接下來我將從一戰著名的「施里芬計劃」說起。
「施里芬計劃」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德國元帥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擔任總參謀長期間(1891年至1906年)提出,德國總參謀部所制定的一套作戰方法。其主要目標為在未來的戰爭中,應付來自德國東西兩面的兩個敵國—俄國與法國(英法聯軍)的夾攻。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施里芬計劃」最終沒有在一戰運用,但是建立在它不平衡進攻戰略基礎上的二戰「曼施坦因計劃」卻在德國對法國的戰爭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那麼「施里芬計劃」的思路究竟是什麼呢?
施里芬計劃」基本內容是:將德國全部作戰兵力分為對俄國的東線和對法國的西線。其中,西線部隊79個師,東線部隊則僅設10個師夾雜一些地方部隊。東西線兵力分配比例大致為8:1。西線又分為南北兩翼,北翼部隊為68個師,南翼部隊11個師,比例又是8:1,南翼部隊中一部分配在凡爾登中央地段,這裡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僅僅135英里)也是法國對德防禦體系的重心所在。其餘則部署在長達240公里的的法德邊境線上。西線中的北翼,是德國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國贏得戰爭勝利的關鍵。「施里芬計劃」要求北翼部隊主力自動員下達後第十二天前打開列日通道,第十九日拿下布魯塞爾,第二十二日進入法國,第三十一日達到提翁維爾――聖康坦一線,第三十九日攻克巴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由於判斷俄國軍事力量的充分動員需要6到8周,因此,施利芬計劃中要求德國在這一時間內徹底擊敗法國,進而轉身應付姍姍來遲的俄國。
「施里芬計劃」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極端不平衡」,初看上去有點「賭徒心理」。但事實上,這項計劃是建立對於當時政治局勢、武器裝備和地理地形的精密分析基礎之上的。在施里芬參謀長看來,「不平衡」才是最安全的,最危險的方法恰恰是「平衡戰法」,而後來接替施里芬的小毛奇將軍在一戰中的失敗也恰恰證明了「平衡戰法」的不明智。
如果細思起來,我們會發現,「施里芬計劃」和今天主流的做事思路非常相似,比如「80/20」原則、時間分配象限等。為什麼呢?因為無論是時間還是資源都是有限的,要想取勝,只能把大部分的時間和資源置於決勝點上去,雖然有時看起來有點冒險。站在現代意義上,「出奇制勝」的精髓應該是制定比對手更勝一籌的「不平衡戰略」。雖然這意味著某種風險甚至取捨,但卻比所有的看似安全的「平衡戰略」都更加安全。
◇
《孫子兵法》中的諸多智慧幾乎都是上述三點的衍生和擴展,準確地理解上述三點智慧精髓將有助於為我們抓住孫子兵法的主旨,建立富有遠見的、獨特的、有建設性的思維框架和體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歡迎訪問微思考官方網站 http://vthink.org(或者 微思考.com),或掃碼關注微思考公眾號(也可搜索公眾號「vthinkorg」或者「微思考」)
孫子兵法的哲學核心,就是和平與戰爭的辯證關係,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