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真的坑殺了四十萬趙卒嗎?

如果俘虜就坑死四十萬,那戰鬥減員得多少?


關於公元前三世紀、戰國中晚期的中國總人口,沒有留下任何統計數字。史學界普遍的估計,認為應當在三到四千萬的規模上之間,其中秦國約有500餘萬人,趙國約有300餘萬人。一場戰爭結束後,僅僅被敵人屠殺的戰俘就有45萬人,還是寶貴的青壯年男性,這聽起來確實駭人聽聞。

「45萬」在文獻資料中的出處,是《史記》中的《白起王翦列傳》和《廉頗藺相如列傳》: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博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

這兩處雖然都有「四十五萬」,但是陳述語意有明顯差別;《趙世家》、《田完世家》、《秦本紀》等篇,也有對此戰的相關記錄,卻是「四十餘萬」。這些表達不一的內容和數據記錄,都出自《史記》,就會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司馬遷撰寫的這些內容,尤其是涉及到兵力的數字,真的可靠嗎?

這個疑問可不是今天才有的,在長平之戰結束後的兩千多年間,就不斷有後世古人對此產生類似的質疑。

就和做科學試驗一定選取多個試驗樣本,不會只強調個別典型的謹慎作風類似,歷史研究也一向就有「孤證不立」的傳統:如果僅有一條證據、一個出處支持某個結論,這個結論就是個弱命題,是不可接受的。經過秦朝末年的反秦大起義和隨後的楚漢戰爭,大量的文獻資料在社會動蕩和戰火中遺損,留下來的非常有限,因此,只通過對《史記》文獻資料的解讀去分析長平之戰,不可能得出讓人信服的結論。而且,《史記》又是司馬遷憑一己之力完成的,帶有濃厚的個人感情,其文字內容不單是理性陳述,還會向讀者傳達明顯的感性色彩,當外人看這些感性內容時,很容易產生主觀臆斷——只要你執意朝著某個判斷方向去設想,你就一定能從這些並不絕對嚴謹的文字中,提取到越來越多的「依據」,並在此基礎上得出各種「個人判斷」;當你頭腦中這些「依據」和「個人判斷」迸發的越多,離事實就越遠,離異想天開就越近。

光考據文獻,從中就得出「45萬」成立或不成立的做法,都沒有說服力。

萬幸的是,現代考古學,已經不單是一門單純人文色彩的社會科學,而是可以利用遙感、同位素、放射探測、金相鑒定、遺傳學、分子學、環境學、微生物等綜合學科的自然科學。先秦歷史殘缺不全,但不代表我們就不能考證包括長平之戰的戰爭細節,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向就是與考古類似:做古戰場的實地考察,對遺迹和出土文物、遺骸的分析。

1995年5月12日上午,位於山西省東南部的高平市永錄鄉永錄村,村民李珠孩、李有金父子正在位於韓王山西麓將軍嶺楊家山下自家承包里梨園裡翻耕土地,他們不斷從地下刨出人體骨骸,隨著坑約挖越大,暴露出來的屍骨也越來越多,且其間還有青銅質地的箭頭、錢幣等物,有些箭頭就嵌在骨頭上。坑中屍骨呈無規則層層疊壓,有的是仰面,有的是側面,有的則是俯身,有的頭骨與軀幹分離,甚至還能明顯看出骨骸上有鈍器、刃器、石塊造成的創傷,場面觸目驚心。李家父子不知道地底下還有多少屍骨,不敢再挖下去了。

消息傳開後,被迅速上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同年10月下旬,考古發掘正式開始,最終確定一個長11米、寬5米、深1.2米的屍骨坑,還出土刀幣17枚、銅鏃2件、銅帶鉤1件、鐵帶鉤1件、鐵簪1件、陶盆口沿殘片1件。隨後在這個屍骨坑西側,工作人員還探測到一個寬3~4米、長55米,規模更大的屍骨坑。這就是永錄屍骨坑。這個屍骨坑的發現,是1995年及隨後幾年,在考古學和歷史學界,以及在社會上比較有震動性的事件。

在隨後一年,考古研究所提交兩份發掘整理報告,確定這些屍骨就是戰國後期秦趙長平之戰結束後,被秦軍屠殺的趙軍士卒。考古人員從坑中共清理出130具遺骸,其中60具有頭骨無軀幹,或頭骨與軀幹分離;14具屬於被鈍器或石塊砸死,可能屬於被活埋的僅有一具。這個現象說明,這些趙軍並非被活埋,而是先被集體處決之後,再拋屍於此。在戰國時代,武將還沒有建立起「殺降不祥」的道德譴責意識,商鞅在秦國推行軍政改革中的軍功爵制度,又是以敵軍的首級作為統計戰果和評定賞罰的標準依據。商鞅的《商君書·境內》里,明確記錄點驗首級的程序:……「五人一屯長,百人一將。其戰,百將、屯長不得,斬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論,百將、屯長賜爵一級。……能攻城圍邑斬首八千已上,則盈論;野戰斬首二千,則盈論;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將盡賞。……以戰故,暴首三,乃校,三日,將軍以不疑致士大夫勞爵(譯文:秦軍每五人設有屯長,每百人設有百將。在戰鬥中,如果百將和屯長得不到敵人首級,他就要被斬首;得到三十三顆以上的敵人首級,就達到軍功升遷規定的數目,可以晉陞一級爵位。……我軍圍攻敵國城邑,斬首八千顆以上,或在野戰中斬首兩千顆以上,就達到軍功升遷規定的數目,各級將吏都能得到封賞;……戰鬥結束後,把首級示眾三天,統計核實,三天後,將軍點驗無誤,賞賜有功戰士並加賜爵位)。」

在永錄屍骨坑中發現的這些屍首分家的骨骸和沒有軀幹的骷髏頭,就證明了這種制度的確在秦軍得到充分貫徹。

覆蓋在屍骨堆上的封土,是經過兩千年形成的沉積土層,卻僅有一尺厚,使李家父子能輕易刨出骨骼。工作人員通過對坑體的不規則形質和周圍自然土質的考察,又發現這並不是一個為了填埋屍體而專門挖設的坑,而是一處天然低洼凹地。這些結果說明,當初秦軍處決趙軍戰俘後,對打掃清理工作非常敷衍,他們沒有專門挖掘填埋趙軍屍體的深坑,而是本著就近、就易的原則,將屍體拋入附近的溝渠等地勢低洼處,草草掩埋,填覆其上的這點薄薄浮土,甚至還不能把屍體完全蓋住。水流對地表土層有明顯的沖刷作用,尤其遇到大暴雨,水力侵蝕效應更強,由此導致在隨後兩千多年間,長平古戰場經常會在入夏汛期的一場瓢潑大雨過後,地表淺層土壤被雨水沖走,不斷有屍骨和兵器露出。以至於留下了諸如「露骸千步,積血三尺,地名煞谷(《省冤谷記》)」之類的記錄。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人類對於生和死的問題,一向看的極重,俗話說「生死有別,陰陽兩隔」,陽界和陰界必須有明確的區分,而且相隔的要越遠越好,誰也不願意在墳地旁邊安家。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文明,也都把骷髏作為典型的死亡符號,並衍化出象徵「恐怖、噩運、詛咒」等強烈邪惡的涵義——西方的死神,是蒙著黑罩袍、手持鐮刀的骷髏;海盜船的桅杆升骷髏旗;危險化學品裝置的外包裝,用骷髏做警示標誌;玩搖滾的前衛文藝青年也最喜歡用骷髏做紋飾,稱之為「死亡重金屬」……反過來說,如果骷髏總是出現在它不該出現的地方,絕非什麼好兆頭,本該活人住的地界上,隔三差五老能見到死人骨頭,尤其每到凄風苦雨慘霧愁雲之際,總有難以計數的骨骸從土裡面露出來,仿若冤魂厲鬼正從陰曹地府里往外爬,欲向後世活人哭訴其橫死之悲屈,實在是讓人瘮得慌。

中國文化對於死者遺體,歷來都有基於「仁道」精神的處置方式,如果條件允許,最好的方式是把遺骨帶回家鄉葬入祖墳,魂歸故里落葉歸根;哪怕條件不允許,也要入土為安。誰能出資出力,將暴棄於野的骨殖重新葬殮,更會被視為一種積功德的善舉。總之,死人就得住到陰宅里去。但是長平古戰場周邊的骨骸實在太多了,當地的平民老百姓有心無力,亟需那種有威望有資歷,能憑強大的號召力調動起各種資源的「社會名流」出面操作。

這類「社會名流」還真不少,其中名氣最大的那位,就是唐明皇李隆基。景龍二年(708年),唐朝剛剛經歷過「神龍政變」,武則天被逼退位,還政於李氏皇族。作為才二十齣頭的青年皇族子弟,李隆基在這年出任潞州別駕。潞州的治所就是今天山西長治;長平此時已改叫「高平」,是隸屬澤州的一個縣,北邊與潞州相臨,是從長安、洛陽兩京出發,前往潞州行程中的必經之地。李隆基在途徑高平時,已經對當地「暴骨野莽,冤抑之氣過甚」的情況有所了解,通過探問宿老村夫,得知在縣城以西五里的谷口,屍骨麇集最多,「夜半常聞鬼哭悲泣之聲」,以至於周邊地名就叫「煞(殺)谷、哭(骷)頭、頭顱山」。其中頭顱山就得名於建在旁邊的「白起台」,他其實是一處「京觀」:把敵軍的屍體、尤其是砍下來的頭顱高高堆起,封土夯實壘成方錐形高台,以此炫耀自己的軍威武功。

李隆基在潞州任職的時間不長,但是對此地很有感情,認為這是一個供其韜晦蓄銳並帶來吉運的興旺寶地。十五年後的開元十年(723年),李隆基正是38歲的春秋鼎盛之年。這年正月,他自東都洛陽出發,巡行潞州,一路上慰孤問寡,體察民情,「宣風問耆艾,敦俗勤耕桑」,保持著銳意躊躇的進取明君心態。他看到高平當地屍骨依然如故,於心不忍,派人將屍骨收集後重新葬殮,並「擇其枯骨中巨者」,拼成一副完整的骨架,拌泥充填,塑成一座骷髏王神像,連戾氣太重的地名也都改了。「唐明皇幸潞州,見頭顱似山,骸骨成坵,觸目傷心,敕有司掩埋之,鳩工建廟,顏其額曰『骷髏廟』,易其谷曰『省冤谷』,春秋祭祀,守土者親詣致祭,歷代相因。」(《高平縣誌·重修骷髏廟碑記》)。李隆基的舉動,就是以皇帝的九五之尊,親自主持一次對長平之戰被殺趙國士卒遺骸的官方公祭儀式,安撫人心,冤有頭債有主,懇勸這些泉下亡魂不要驚擾當地百姓。

隨著時間推移,在時隔三、四百年後的北宋和金朝,高平周邊又有大量屍骨被雨水沖涮出來,或被當地村民在耕作時刨出。在金朝皇統元年(1141年)出任高平縣令的王庭直,寫過一篇《省冤谷記》,裡面提到兩件事:「舊宋運判馬城,經過此地,移檄縣僚,收拾遺骸。於谷口鑿坑深闊,以左右前後溝壑數十里暴露之骸,畢集而掩葬,仍於所掩地啟墳祭之,使後人不踐履爾。……繼有老農王姓者告:詣去谷十里余,為雨水所崩,岸崖頹裂,露骨數車,願收而掩之。爰即具禮,盡載於墳圍。庭直率本土士眾,攜酒肴,奉香火,張聲樂,具服祝,謹詣其谷,吊以祭之。」

但這還遠遠不算完。到了明朝初年,著名謀士劉伯溫經過高平,看見當地出土的青銅古兵器,寫了一首《長平戈頭歌》,「長平戰骨煙塵飄,歲久遺戈金不銷,野人耕地初拾得,土花漬出珊瑚色」。後延至明朝中期正德年間,出任山西布政使司經歷的李夢陽經過此地,在其詩作里記錄的當地景象,又是「白骨蔽丘原,霜風慘陰晦」了。在明朝萬曆年間,借修繕骷髏廟的機會,由當地官府出面,又組織了一次對骨骸的集中葬殮。時間再往後延續一百餘年,清朝雍正十二年春(1734年),工部屯田司員外郎朱樟外放澤州知府,他到任後,寫了一首題為《長平箭頭歌》的敘事詩:「綠衫小吏倚驛門,箭頭拾自王報村,土花暈碧古血死,剩此寸鏑鳴秋冤,鈍鏃三棱露骲脊,挾詐殺降誰畫策?毒雨崩城戰壘墮,猶見沙堧未埋骼。」

不斷被雨水衝出,不斷有後人重新掩埋,周而復始,趙軍士兵的屍骸,就彷彿某種生命力極端頑強的植物,永不停息地從長平古戰場的土壤里滋生出來。1995年發現的永錄屍骨坑,不過是這個已持續2200多年輪迴的再現。永錄坑也並不是新中國建國後,對長平古戰場考古取得的唯一成果:在95年之前,當地就不斷發現屍骨坑,在95年之後的十多年裡,又陸續發現17處規模不等的屍骨坑。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5月,在永錄鄉後溝村發現的一處,規模是永錄坑的約四倍。只不過,出於人道主義、防止屍骨暴露在外受到風化破壞、以及照顧當地民眾情緒等綜合因素,除對其中兩處做小型探方挖掘外,對其他屍骨坑都沒有實施發掘整理,不必再驚擾這些在地下沉睡兩千年的趙軍亡靈了。

然而必要提及的是,上述這些已知考古遺迹和文獻依據,很可能還是冰山一角。早在1978和1985年,高平伯方村和將軍嶺當地村民在從事蓋房、耕地等生活生產活動,發現了「車亡谷屍骨坑」和「長平一號坑」,考古人員通過對屍骨和土層的挖掘分析,確定這兩處埋葬的也是趙軍屍骸。就在近年對周邊村民的探訪中,得知了兩個讓人頗感驚愕的事:

其一,當地村民在1982年整地蓋房時,就從地下刨出大量人體屍骨、馬骨、青銅質地的箭鏃和戈。屍骨越來越多,而且還刨不完,村民害怕被冤鬼纏身,不敢再刨下去,他們就在已經平整出來的土地山蓋房,挖出來的屍骨都扔到河裡或運到遠處擇地填埋;

其二,在1982年以前,類似的事情更多。60~70年代,中國化肥工業基礎薄弱,遠不能滿足農業生產需求,包括山西在內的各地農村因陋就簡土法上馬,搞了不少諸如「小水電」、「小化肥」之類村辦集體小作坊。而動物骨骸的主要成分是鈣磷酸鹽,正好可以磨成骨粉做肥料。村民都忌諱看到人體骨骸,覺得不吉利,趕緊扔掉或重新深埋,絕不帶回家。但當骨骼成為肥料來源,一旦具有利用價值,性質就不一樣。為了能讓村民克服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風俗忌諱,多為化肥廠提供原料,當地公社生產大隊甚至還制訂過只要上繳骨頭達到一定數額,就給社員記工分作為獎勵的規定。於是,當地在60~70年代發現的大量屍骨坑,根本沒有上報有關文物部門,在發現後就被收攏起來,於村辦土化肥廠磨成骨粉了。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因為這時我國大型正規化肥工業得到了顯著提升,大型現代化肥廠的產量上去了,正規化肥價格也便宜了,土化肥作坊才逐漸停產。當地一些上年紀的村民,憑記憶指認了若干處當年挖出屍骨坑的地點,但已經遭到完全破壞,不具有考察價值,也就無從得知這些屍骨坑中到底有多少趙軍屍骨。

長平古戰場所在的山西省高平市位於晉南,是個四面環山的河谷盆地,雖然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在和平時期,他與外界的交通往來並不便利,時至今日,依然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內陸縣級市。迄今為止已發現的屍骨坑,都是通過蓋房、耕地、修路等活動發現的。當地經濟基本上還以農林養殖業和煤炭採掘業為主,轄區內絕大多數地域還保持著天然土質和自然植被,沒有被大規模的工礦用地佔用。這就意味著當地還有尚未被發現的趙軍屍骨坑,這個意外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再被後人反覆感嘆並重新葬入殮的千年輪迴,還要在今後繼續下去。

也正是通過上述這些實體考察和考古挖掘工作,加之歷代流傳下來的文獻記錄,將這些依據匯總後研究分析,才得出一個最謹慎的結論:我們不敢說當年長平之戰被殺的趙軍士卒,不多不少卡准了就是45萬整,但肯定達到了這一數量級。

河北易縣的燕下都遺址的南側,有十四個封土墩台。1996年,因為外界環境的風雨侵蝕,其中一個外表封土剝落,露出了裡面的人頭。這些封土墩台,其實就是「京觀」。

後來,通過做一個小型的探方挖掘,發現每個墩台里都有超過2000顆以上的人頭骨,都是首級,沒有軀幹,且時間比長平之戰發生時間要早,通過與文獻對比,認為這些「京觀」是燕國子之之亂、或者樂毅伐齊後,燕軍帶回來的齊國俘虜的首級。這說明,當時這種大規模以割取敵人首級計算功勞的方式,不止是秦國,在其他國家一樣。


1998年有本書叫《長平之戰—中國古代最大戰役之研究》,靳生禾、謝鴻喜兩位軍事歷史地理學家合著,是現在關於長平之戰研究最為權威的一本專著,其中很多觀點已經被普遍接受了,這本書無論是考證還是實地考察都做的非常細緻,論證也讓人信服,對這一段歷史感興趣的值得一看。

摘取集其中幾個觀點
長平之戰秦坑殺趙國的人數雖不一定有40萬之眾,但是也不會差很多,同時秦軍也在此戰中損失了四五十萬的兵力。

當時坑殺趙軍是在現在上黨範圍內的多個地方,並非以前很多人認為只在永祿一地。坑殺的方式並非活埋,而是先擊殺,然後隨意埋葬。

坑殺的人中,並非全都是趙國士兵(早期史料也沒有說都是趙國士兵),而是趙國的士兵加上當時上黨的人民(上黨被秦從韓獨立出來後沒有歸秦而歸趙,這是長平之戰的起因)。

==============================================

長平之戰可以說是秦趙生死之戰,作為當時排名前二的軍事大國,秦趙都傾盡全力了,特別是趙國,丟了長平關,就相當於丟了門戶,所以聚集四十萬大軍來守是可能的,而秦軍據考證可能最後動員了百萬人(十五歲以上的人都去了)。

很多人都是質疑這點,認為古代戰爭並不能動員如此多的士兵,但是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在古代,戰爭時期都是全民皆兵的,十五歲以上的男丁在戰時皆要出戰雖然是口頭說法,但是以男丁數量的三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的數量來徵兵是很常見的政策,木蘭辭剛開頭大家都記得吧,古代的人口統計制度中,戶作為基本單位,一般一個「成丁」和其配偶加上其子女算作一戶,每一戶在戰時出一個兵員,想像一下就知道徵兵比例之高。

長平之戰,是趙國保護上黨的戰役,除了趙國從各地徵集來的士兵外,上黨本地可能使用更加嚴酷的徵兵制度,據說在坑殺時白起曾經下令270個趙卒因年紀過小而沒有坑殺,以當時的局勢來說,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白起只是偶爾在某個坑殺現場遇到了270個年紀過小的人動了惻隱之心,那麼是不是,有更多年紀過小,或者其他在一般並不符合徵兵條件的人,在長平之戰中被坑殺,這些人可能都是上黨的平民,被迫捲入戰爭中的。

中國古代如果說游牧民的兵力,游擊的兵力或者遠征的兵力,動輒幾十萬的,一般都是摻了水分的,因為古代戰爭的士兵調動能力很差,所以看到遠征,大多幾萬人已經是大軍,就算真能動員那麼多人,將領也不一定願意帶如此多吃乾飯的, 更願意帶精銳。

但是長平之戰不同,從地理上,就是現在的陝西打到山西,秦軍最初的十萬人,從侯馬進入山西,一路進軍到長治附近,這並非很難的事情,而後來三年中兵員一直在增加。趙國就更近了,長治以東都是趙國的地盤,僅僅以戰爭動員力來說,雙方的兵力都非常可觀。

還有一點,無論趙軍的四十萬人,還是秦軍的一百萬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秦軍最早進攻上黨,也不過十萬兵馬,而趙軍以廉頗迎戰,士兵數量也必然不會特別多,但是戰爭從上黨歸附趙國開始,持續了3年,秦軍不停增兵,到最後以至於動員十五歲以上的國民全都過去阻隔趙軍兵糧,趙軍在這個過程中,也必然不停的徵召士兵派往前線,所以最後六個月決戰時,才能有如此之規模。

=====================================

另,如果對這個數字沒有太大感覺的話,可以去長平古戰場去看看,現在附近各地的骸骨坑基本上都已經被發掘出來了,我僅僅是看了圖片,就已已經感覺非常震撼。


-

我乎現在答題真是越來越隨意了,扯個羅馬軍團就能回答發生在中國的長平之戰。因為羅馬軍團是幾千人,就能妄斷先秦七國中之一國的動員能力。

是不是全世界的徵兵制度都是一個版本,或者再退一步,是不是一個國家在不同時期的徵兵制度都一成不變?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如果是否定的,又有什麼理由做這種跨時代、跨區域的高度相似的類比呢?

說什麼中國軍制不清、記載不確,《左氏春秋》、《周禮》、《司馬法》、《孫子兵法》(作戰篇)、《商君書》、諸子著作,這些文獻涉及到軍制部分的,都是瞎編的嗎?

君輩坐不讀書耳!

再以所謂明晰的羅馬時代之野蠻部落兵力誇張是因軍制不清為例,《高盧戰記》第一篇里就有對厄爾維幾人、都林忌人的記載,多少?

厄爾維幾人總數是二十六萬三千、都林忌人是三萬六千、拉多比契人是一萬四千、勞拉契人二萬三千、波依人三萬二千,這些人中,能拿起武器來作戰的約有九萬二千人。合起來總數為三十六萬八千人

野蠻部落了沒?成千上萬了沒?

所以凱撒也是嚇唬人、或者因軍制不清而亂蓋咯?

戰役性質都不同,怎麼好作比較?客場侵略戰和全民國戰,那特么能是一個性質嗎?

這一戰里,秦國「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十五歲的猴子都要上戰場,這還是攻勢一方。

在家門口采守勢一方的趙又該怎麼迎接?稍微動動腦子也能理解了吧。生死存亡有沒有?

再說長平那是啥地段?黃金地段!

長平是上黨郡乃至趙都邯鄲的西、南兩方交通襟喉,亦戰略屏障……取烏嶺、空倉嶺一線的西路也罷,取羊腸坂、天井關一線的南路也罷,長平都是戰略捷徑,亦旁無選擇的必經之路。(《山西古戰場野外考察與研究·長平之戰與長平古戰場考察報告》)

看到了吧,人家都懟到家門口了,再不迅速扭轉局勢,就特么下一站邯鄲了。難道指望白起也像漢尼拔一樣懟到家門口也不攻城嗎?

再就是拿個谷歌地圖就要講明白的,也是誇張的很。歷史地理領域經常出現一些現象,就是一地多名,多地一名,同一個城在不同歷史時期也可能有不同的城址,連具體是哪都沒折騰清楚,你給解釋解釋怎麼谷歌地圖。

更何況還有與今日完全不同的氣候特徵。

舉個例子,去百度一下桃林塞,你給講講谷歌該怎麼顯示其地理重要性?

連《讀史方輿紀要》、《水經注》都不翻,就敢大膽假設了。

再有就是,疑古沒問題,但如果什麼證據就沒有就亂疑就有問題。譬如對長平之戰的重要史料來源,也就是《史記》。有答主懷疑其可靠性的原因在於:《史記》是司馬遷憑一己之力所完成,且充滿個人情感色彩。

是這麼回事嗎?

首先,《史記》啥時候變成司馬遷一己之力完成了?其次,司馬遷編史過程中是以遍搜石室金匱、遊覽名山古地搞田野調查相結合為前提的,是無愧於嚴謹的歷史學家的身份的,甲骨文對商王世系的考證也足能證明司馬遷的嚴謹,怎麼到了今天單靠一個「個人情感色彩」,再無其它證據,就能輕易否定了呢?

前前後後擼了三年,廉頗光戰線就布了三道,防禦工事都不說了,還要築城建塞修石長城,這種高強度的攻防戰,是普通遭遇戰可比的嗎?

完全沒有可比性嘛!

一個生活在戰爭頻繁年代的人,出身史官世家,祖上跟著白起參加了這場戰爭,遍覽整個漢帝國能搜羅到的一切檔案、圖籍,供職於朝堂,目睹戰爭的廟算決策,並且因軍事相關問題獲罪,又有豐富的田野調查經驗。

他對長平一戰的了解,他對戰爭的了解,竟不如千年之後的歷史愛好者來得深刻。並且還會在諸如軍隊補給、戰爭對經濟的影響等問題上,犯今日之宅男都能看穿的低級錯誤。

武帝末年所謂「海內虛耗、戶口減半」這種事情,一定不是由於戰爭而是其他原因,要不然這司馬遷也太心大了,這麼直觀的經驗都擋不住他對歷史想當然。


看不下去,一點牢騷。


公眾號:凱鵝

好書分享/電影分析


長平之戰比較特殊。這個地理位置確實是秦、趙都能大規模投放兵力的地方。後代關中王朝不止一次地重複了秦國的戰略乃至戰術,我這裡補充一個五胡時代的資料:

乙卯,秦王堅送王猛於灞上,曰:「今委卿以關東之任,當先破壺關,平上黨,長驅取鄴,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吾當親督萬眾,繼卿星發,舟車糧運,水陸俱進,卿勿以為後慮也。」

——資治通鑒·晉紀·二十四

實際上,前燕國土的這一部分,就在幾十年前還是後趙。即前秦打後趙的地盤,苻堅(軍委主席)和王猛(總參謀長)全軍出擊,後勤可以「舟車糧運,水陸俱進」。這簡直是戰國秦趙戰爭的重現。苻堅向王猛提出「上黨」這個關鍵目標,正是長平之戰的爭奪點。

對比一下長平之戰的地圖:

至於水運的可靠性:

汾河流域的環境變遷

隋開皇三年 ( 公元 583 年 )長安倉儲空虛,詔漕汾晉之粟以給京師,「漕舟由渭 ( 水〉入河,由河入汾,以漕汾晉」 《晉乘蒐略》卷十四 ,唐開元年間,裴耀卿「益漕晉,絳……之租輸諸倉,轉而入渭,凡三歲,溜七百萬石,省陸運庸錢 三十萬緡」。 ( 《新唐書 食貨志》)、可見,汾河通航能力很高,漕運量極大。

從汾河到渭河的反向運輸都如此方便,當年秦國從渭河到汾河應該更容易。

丹河·文化

「偶來丹水上,雨雪滯歸舟」的詩句是明朝書法家王鐸崇禎十四年泛舟丹河時寫下的一首五言律詩,詩名叫《居心》,反映了秋冬時期小船被雨雪困頓丹河的情景。據廉用林老先生等人編撰的《廉坡村志》記載,清朝同治年間,山王莊鎮趙莊村口有一丹河碼頭,懷商大亨泰順王家在九峰山下加工麵粉、木粉原料,幾乎全是從開封、周口等地通過水路運來的。即使在五十年前,橫跨丹河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枯水期人們過河都得需要鄰近熟悉水性的人背過去,這是丹河岸邊極其普遍的一種職業「背河」;如果到了豐水期,越過丹河只有憑藉竹筏小船擺渡過去,因此,丹河河畔便留下了諸如四渡、八渡、九渡、十渡等等與渡河有關的村落地名。現如今,在丹河岸邊仍可見到古代船塢、碼頭的遺址

顯然,相隔幾百年的兩次戰爭,秦軍都是分兩路依託於水運進兵,爭奪太行山的山脊,以居高臨下地壓制邯鄲附近農業區。左路後勤以從黃河入汾河,右路從黃河向東再轉入沁河、丹河(可能需要短途陸上轉運)。而趙國後勤雖然以陸路為主,但畢竟距離較近,所以也能勉力支撐。

長平之戰中,秦軍戰術退卻,實際上是吸引趙軍拉長(翻太行山的)後勤線,自己退向內河港口,縮短最後的陸路運輸,把戰術優勢積累為戰略優勢。

總之,在關中—華北平原兩強對峙的情況下,考慮到順(黃河)流而下的運輸成本較低,長平(上黨)是兩方面力量的平衡點,是能容易爆發超大規模戰役的地區。在總動員的情況下,雙方一線軍隊和民夫合計達到百萬,技術上是可能的,畢竟王猛短暫的潞川之戰(就在長平附近),也幹掉了20萬燕軍。

猛望燕兵之眾,謂鄧羌曰:「今日之事,非將軍不能破勍敵。成敗之機,在茲一舉,將軍勉之!」羌曰:「若能以司隸見與者,公勿以為憂。」猛曰:「此非吾所及也,必以安定太守、萬戶侯相處。」羌不悅而退。俄而兵交,猛召羌,羌寢弗應。猛馳就許之,羌乃大飲帳中,與張蚝、徐成等跨馬運矛,馳赴燕陳;出入數四,旁若無人,所殺傷數百。及日中,燕兵大敗,俘斬五萬餘人,乘勝追擊,所殺及降者又十萬餘人,評單騎走還鄴。

相關回答:

黃河在古代可以航運嗎? - 知乎

假如在長江三峽一帶出現了個大瀑布,該怎麼連接上下游航運? - 知乎


史記中其實存在了大量的故事話,小說話的描寫,基本不會是實錄。比如孫臏列傳的馬陵之戰描寫,田單列傳的火牛陣,吳起列傳去魏奔楚的原因等等。

白起列傳中對於長平之戰的描寫,也是參雜了很多故事化的東西。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按史記描述,自廉頗軍長平開始,秦趙於長平作戰兩年,按呂氏春秋,兩國更是作戰了三年之久。

然而白起列傳稱趙軍前後被斬首45萬,其中40萬是被坑殺。也就是說,在這麼久的時間裡,趙軍經歷了和秦軍對峙作戰,還有斷糧46天後的自相殘殺,一共只有死了5萬。可信度高么?好像並不高。


史記關於長平之戰的記載,於世家和列傳就有不同的描述。

七月,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餘萬皆阬之。————趙世家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白起列傳

趙括是投降了還是戰中被射殺,其實這個問題就挺大的。截然不如的兩種說法。


而且白起列傳中還出現了一個很特殊的日子,四十六日,這個數字在史記中一共出現三次。

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楚將沛公破秦軍入武關,遂至霸上,使人約降子嬰。————秦始皇本紀
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 ————項羽本紀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 ————白起列傳

這三個四十六日之後,均出現了震驚天下的大事,秦國滅亡,巨鹿之戰,趙國慘敗。但秦漢之間,這個四十六日,其實是非常有特殊意義的。

以冬日至始,數四十六日,冬盡而春始。天子東出其國四十六里而壇 …… 以春日至始,數四十六日,春盡而夏始。 …… 以夏日至始,數四十六日,夏盡而秋始。 …… 以秋日至始,數四十六日,秋盡而冬始。 ————管子輕重己
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陽氣凍解,音比南呂。 …… 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風濟,音比夾鍾。 …… 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黃鐘。 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涼風至,音比夾鍾。…… 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畢死,音比南呂。 ————淮南子天文訓

秦漢之間,四十六日以後而節氣變換,除舊布新,這個四十六日的文化意義遠超真實情況,按李斯傳稱子嬰立三月。 就與秦始皇本紀的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不同。宋義留安陽四十六日,也絕非信史,看秦楚之際月表可知秦二世二年後九月,拜宋義為上將軍,秦二世三年十一曰,拜項羽為上將軍,相隔不過兩月,扣去宋義的行軍時間和項羽使桓楚報命楚懷王的往返時間,宋義怎麼可能留安陽四十六日,而且劉邦和宋義同時進軍,劉邦一路與秦軍作戰,宋義不可能無作戰。所以項羽本紀所謂的四十六日,也斷不可能為真。

既然兩處的四十六日只是單純的象徵意義,那麼可以推測,白起列傳的四十六日,也只是象徵意義。


既然白起列傳出現了這麼多有問題的描述,那麼他的兵力記載是否可信呢?

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史記匈奴列傳
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三十餘萬騎圍高帝於白登。————漢書匈奴傳

擊楚,斬首三萬。————六國年表
二十九年,秦復攻楚,大破楚,楚軍死者二萬,殺我將軍景缺。 ————楚世家

比如這邊,史記和漢書,年表和六國世家的記載就完全不同,誠然,可能是二、三和三、亖或者卅和卌之間的傳抄訛誤,但其他一些地方就未必是這樣的了。

七年,公子卬與魏戰,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秦本紀
五年,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於雕陰。 ————魏世家

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 ————高祖本紀
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降左右司馬各一人,卒萬二千人,盡得其軍將吏。下東城、歷陽。渡江,破吳郡長吳下, 得吳守,遂定吳、豫章、會稽郡。還定淮北,凡五十二縣。 ————灌嬰列傳

秦本紀和魏世家這個數據就差的有點多了,也不可能是傳抄訛誤,又高祖本紀稱灌嬰追殺項羽時斬首8萬,本傳卻只稱降卒萬二千人。

史記的很多數字,雖然沒明顯反例,其實水分問題應該是很嚴重的。


自95年永錄屍骨坑被發現以來,很多人因此對史記長平之戰的殺趙軍45萬深信不疑。我沒去過永錄,不知道那邊的屍骨坑是什麼個情況,但對於這些屍骨的斷定一直覺得很奇怪。戰爭的話,兩國兵士都會有戰死,然而憑什麼斷定那邊附近的屍骨坑全是埋的趙卒而沒有秦軍呢?而且就目前發現的30多處屍骨坑的情況來看,也還遠不能支持40萬說。

另附王子今對於史記中三個四十六日的解讀

[王子今]《史記》的時間寓言 · 中國民俗學網-中國民俗學會 · 主辦 ·

以前一直對史記中的三處四十六日莫名其妙,一次無意的搜索之後,這篇文章讓我茅塞頓開。


要搞清楚此戰人數,先要看此戰的必要性和戰爭程度,是一城一池爭奪戰,還是國戰。

天下形勢:
趙國:不像之前一位知乎朋友所說,是屬於第二梯隊,而是屬於第一梯隊。這是一個經歷了胡服騎射後的趙國。變革後的趙國在當時打敗了匈奴。可以想像趙軍實力之強。要知道,秦滅後,漢朝一直到武帝時,才真正可以打敗匈奴。可見趙軍實力之強。後雖說趙武靈王雖然離去,但趙軍仍然在。

別的國家情況如何呢:
燕齊兩國:在長平之戰前20多年,燕國打敗了齊國,佔據齊國70多城,但後來名將樂毅被接人被替職位,田單復齊,從此,燕齊兩國兩敗俱傷。燕齊兩國從來再沒有崛起。(可參見百度百科樂毅伐齊和田單復齊)

再說魏,韓,楚:這三個國家一直靠近秦國,經常被秦國欺負,尤其是楚國,被白起打得遷都,無力反抗。韓魏在伊闕之戰中,被斬首24萬,相繼割地求和。

因此,長平之戰,原本是韓國要割讓上黨給秦國。但上黨郡守不願意,將上黨獻給趙國,由此引發了秦國不滿並展開軍事報復,長平之戰開啟。

在此戰中,在破解雙方戰爭人數的質疑,是否是真的只有像前面趙剛同學所說的僅幾萬人參戰。就要理解上述的時代背景。

所有的國家都已經衰敗,只有最後一個軍事上的威脅(不能說強國,趙國實力遠沒有秦國強)。秦國藉此戰,滅趙國最後的反抗力量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雙方軍事統率極為小心,戰爭共持續三年,對峙階段就是前面長達二年半。如果不是趙王中了秦國反間計,用趙括取代廉頗地位,戰爭可能仍然會繼續對峙下去。而對峙的原因,就是因為雙方將兵力累積的力量,將戰爭提升到國戰規模,而不僅僅是為爭奪上黨,長平這些小地方的戰爭。----國戰,輸了可是亡國,無論秦國商鞅變法後軍事經濟多牛逼,這場戰爭輸了,百年變法基業將毀於一旦。而廉頗更深知趙軍整體實力略遜於秦,因此,在對峙階段,就是只做兩件事,加固堡壘和訓練。


廉頗此法,秦軍白起沒法。進攻方,在冷兵器時代是相當吃虧的。白起生平所戰,無一不勝,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故不會讓士兵白白送死去進攻。因此秦軍後來才用反間離讓趙括替代廉頗。

在代替廉頗時,趙括是手握45萬軍隊的。因為前面對峙雙方都在打醬油,實質交戰很少。

後來,到底趙括這45萬人是怎麼死的呢?坑殺人數真的有四十萬嗎?

戰爭總人數:
在戰爭中,趙國軍隊大概出動了四十五萬人,秦國是五十五萬。(國戰,舉國之力,因此,在人數上,沒有太大質疑。)

但從戰爭損失的結果來看,趙國不可能一次被坑殺40萬人。
原因如下:
從戰爭損失來看:秦國損失,約15萬人。眾所周知,商鞅變法後,秦國戰場上士兵勇猛,成為七大國中戰力第一強國。秦國在此戰中,由著名殲滅戰創始人白起擔任統率,秦國損失了15萬人,俘虜了40萬人。

因此,假設趙軍真有40萬俘虜,則在趙軍被俘虜前,秦趙的損失比是 3:1.。秦國死亡15萬,趙國死亡5萬人。在趙軍投降後,秦軍40萬,趙軍俘虜40萬。

這個數據顯得非常不正常,因為在長平之戰中,白起通過地形,以包圍了趙軍。趙軍只有幾個出口可以逃出去。而白起將重兵防守幾個出口即可。在冷兵器時代,進攻的一方,一般來說,損失要遠遠超過防守方。更何況是無一敗績的白起任統率,對於這種殲滅戰肯定是早有準備。在突圍中,防守方如何損失比趙國還大,那趙軍有投降的必要嗎?

從史書記載來看,當時戰爭狀態極為慘烈。秦王得知趙軍被圍後,發15歲以上男子全力參軍,發動戰場最近秦國百姓全力在後援上為秦軍效力。這表明,雖然被圍 ,但趙軍實力仍然相當強大,突圍的可能性無時不在。

秦王的擔憂不無道理,此時的趙國,不像之前一位知乎朋友所說,是屬於第二梯隊,而是屬於第一梯隊。這是一個經歷了胡服騎射後的趙國。在長平之戰後,趙國守衛北部邊界的軍隊依然可以抵擋匈奴的進攻,可見,趙軍是有一定實力的。

既有如此實力,肯定不會坐以待斃。趙軍可以拚死一戰,突圍。

趙軍統率趙括是死於突圍中,可見當時突圍戰狀況慘烈。冷兵器時代沒有狙擊槍,統帥躲在後面,不能輕易被擊殺。而趙括戰死於突圍中,可見當是突圍戰之慘烈,趙括可能親自前往最前沿指揮突圍作戰被殺。

據此推斷,秦軍的損失應該是防守過程中造成的。按照防守過程中,趙軍死2人,秦王死1人的大概比例(防守方佔優,可以少死人),趙軍在突圍中死亡人數應該在30萬左右。

由此推斷,大致趙軍投降人數在10--20萬左右。

之所以坑殺40萬的傳言,大致是因為恐嚇的成份。秦國意圖瓦解所有抵抗者的信心。

之所以會發生坑殺降卒的事件,是因為商鞅變法後,軍功是以論殺人數量來計算的。以殺人數來論賞賜和軍功,沒有殺人的,會受到處罰,甚至處死。因此,商鞅變法成就的就是在秦軍中,人頭成為硬通貨(後改為割右耳以統計殺人數量),史書上記載過秦軍曾經發生過士兵殺害另一士兵以搶奪其戰果的事件。

在戰爭持續三年多的情形下,秦軍迫切需要立更大的功,這也使得包括白起在內的軍隊高層一致通過殺降的決議。

當然,這個數目估計只有20萬左右。


長平之戰一打三年,40萬可能是指趙國三年來一共損失的兵力(作戰部隊+後勤部隊總和),白起一次性坑殺可能沒那麼多,但趙國從此一蹶不振是肯定的。
至於@王宇 談到長平古戰場遺址貌似也沒有完全挖掘,只挖了幾個屍坑,而且根據挖掘情況反映屍體並非完全被活埋,多數屍骨帶致命傷····所以,最終活埋40w這個數字還不能完全證實;
至於活埋40w的說法為何會存在,可能存在兩方面原因:
1、白起的「攻心」術。從記載白起的戰例中可以看到其作戰的一個特點:穩紮穩打,消滅有生力量,以「人屠」之號使敵膽寒。或許純坑殺的只有5w,10w····但三年戰爭下來,凍死、餓死、累死、戰死+最後俘虜砍殺的人數也都被計入了坑殺總數,目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使山東六國「膽裂」,使山東六國無人敢於挂帥迎敵於白起。
2、秦後自西漢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按照錢穆老先生《國史大綱》的說法,史家也屬儒家一支,按照法家商鞅思想治國的無道暴秦自然是要在各種道德陣地上加以嚴厲批評,使其永無翻身之日,還有比「白起坑殺40萬趙軍」更能彰顯暴秦無道的么?!so,後世史家也為這事兒添柴加火了一番。


不可能。

研究古代軍事史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實。
只要研究明白了一個國家的軍隊建制,就會發現這個國家的軍隊規模很小。反過來沒搞明白一個國家的軍隊建制,就會發現這個國家的軍隊規模很大。

比如說橫掃天下的馬其頓,它的軍制就很清晰。步兵的話,小隊16人,中隊16*16=256人,小方陣256*16=4096人,大方陣4096*4=16000多人。儘管編製幾乎不可能滿員,但也不會差太多。只要找到史籍里馬其頓保持幾個大方陣,或者找到它有幾個方陣指揮官,就可以大致推算總兵力。而根據這個推算,馬其頓的總兵力基本保持在三萬多人,從未超過五萬。哪怕它征服到印度也是如此。
而它的主要敵人,波斯人,就缺乏軍制的記載。於是它的兵力被描述為動輒幾十萬。在高拉米加會戰中,有人估計波斯人有一百萬軍隊。

同樣,羅馬帝國的軍制也很清晰。馬略改制後的中隊80人,大隊80*6=480人,軍團480*9=4320人,加上第一加強大隊1000餘人,一個軍團大約5000人。羅馬最鼎盛的奧古斯都時期,共擁有28個軍團,總兵力不超過15萬,而且分別駐紮在帝國各地。而當時羅馬帝國的人口可能有2000萬。羅馬東征西討,在同一地點集結的兵力很少有超過五個軍團。
而羅馬人的敵人,蠻族們,大家又不知道他們的編製了,所以他們的兵力一下子又都是十幾萬了,哪怕他們整個部落也只有幾十萬人。

所以,事情就很清楚了。
1.全世界人民都愛吹。吹自己的兵力嚇唬對手,吹對手的兵力體現自己的牛逼。
2.軍制明晰的國家比較慘,沒法吹。但是很真實,是一個可靠的參照體。
3.軍制明晰的國家很少在一個戰場集結五萬人以上的作戰部隊。
4.如果他們的對手的飯量和他們一樣,打扮和他們差不多,那麼他們的對手應該也是差不多的兵力。這個應該就是當時後勤的極限。
5.綜上所述,軍制未被考證的國家的兵力很容易被誇張好幾倍。

所以中國到了明清時期,特別是明中葉開始,軍制也變得清晰了,軍隊的規模一下子就縮水了。隋唐征朝鮮還是牛逼哄哄的百萬大軍,等到萬曆入朝的軍隊一下子縮水到七萬人。

所以長平會戰,雙方各自的作戰人員很可能不會超過十萬。


我是高平人,也就是以前的長平。
這裡挖掘出許多的屍骨坑,應該是坑殺的。
至於人數,應該也是真的。畢竟是春秋戰國嘛。據說當時只要是能上的男的,包括老人和少年,都得上。
另外,當時的戰線也很長。南北好多鎮都是戰場。雖然我們是一個縣級市,但跨度不小。不要是四十萬軍隊,就是一百萬軍隊,也放得下。
本地有個地名叫箭頭,因當時箭頭無數得名。當然,多少只不可數。
我們這有一道風味小吃叫燒豆腐,只長平之戰最激烈的戰場之一哭頭村產,一河之隔的鄰村,都做不出相同的味。據說這個燒豆腐是我們本地百姓痛恨白起而發明,豆腐是白的,白起姓白,就這樣,又煮又少的,把仇人吃了。可見本地人民對白起的痛恨。如果不是仇深似海,誰又會想出這樣的主意呢?
本地一條河,流過高平全境,最後注入黃河,叫做丹河。據說,名字的來歷與戰爭有關。真正的血流成河。
唐朝時候,有個詩人叫什麼忘了,路過高平,寫了首詩,看到白骨遍地。後來,當時李隆基的封地是潞州,也叫是今天的長治,緊挨高平。來到這裡,也看到白骨遍地,於是修建了一個廟,叫骷髏廟。廟裡供奉趙括神像。當地有趙括的許多傳說。我認為,從戰國末到唐末的九百年間,白骨遍地是不可能的,但肯定會在路邊時不時的看到白骨的。這是應該還是可能的。
還有好多關於長平之戰的傳說,民俗什麼的。應該說這場戰爭對我們高平的影響很大。保存下來的遺迹什麼的也很多。如果感興趣,不妨來本地考證一番,豈不比在這裡空說理強?


-
一、
可信,也可不信。

以全世界最早實施全民動員(levée en masse)的法國為例,法國大革命後,經拿破崙實行總動員後,硬生生擠出近300萬兵員(1790年,280萬陸軍,15萬海軍),當時人口是2700萬人。

人口和兵員比,約是 9 : 1 ,每 9 名國民,1 人服役。

(這還是熱兵器時代,本題頁面中,有人用清朝的數字去反駁戰國,我認為不妥,因為清朝已是熱兵器時代,動員一堆士兵,無槍無炮,沒有任何作用。這跟抗戰時期的國軍,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國軍一堆,幾百萬,可手中沒槍,沒子彈,打日本人當然沒有抵抗力。……相反的,在冷兵器時代,一把刀,一枝矛,一張手編藤盾,已能上陣殺人。)

按長平之戰的歷史記載,秦軍盡起一郡十五歲以上之男人入伍,只為對付趙軍,想趙軍動員情形亦不徨多讓。就按十八世紀的「法國國民 / 法軍」比例來算,全民總動員, 40 萬兵員,趙國人口以 9 倍推算,也不過 360 萬人口。

現在一般認為戰國時期,趙國人口推算是 300 - 350 萬,整體來看,數字是能說通,也是合理的。

當然,這個合理的前題,必需建立在「趙國擁有拿破崙時代的『全民總動員』」能力。

(我覺得以中國當時歷史而言,趙武改革軍制,有很長一段時間,韓趙魏三國是戰國軍事技術最先進的地區,實施嚴厲的徵兵制度,我認為難度不是太大。但這部份的史實,要再核查。呼叫@王健雄。

二、
所以,「長平坑殺趙軍 40 萬人一說」,我說可信,也可不信。

涸澤而漁,趙國 350 萬人口,要擠出 40萬兵員,不是不可能。
就算打個對折,擠出 20 萬,也是合理。

何況以任何時期,任何部隊計算,部隊組織約只有七至八成是戰鬥人員,
換言之,若趙軍出動 40 萬大軍,最多約有 10萬以上,是軍需輸送、伙夫等一類支援兵力。

30萬的部隊,真的誇張到不可信嗎?

我認為「長平坑殺趙軍 40萬」 ,歷史上的傳言,必定有誇張之處,
但要說整個是謊言,長平最多殺了幾千幾萬人,也是無意義的指責。
甚至以此為據,推翻整個中國的早期的信史,我認為是矯枉過正了。

是的,我認為春秋戰國的歷史,放在任何尺度來看,絕對是信史。
它可能有疏失,有缺漏,有需要更正之處,但要說中國歷史都是瞎編亂造,我不能接受。

老實說,我不是史學專業,但,不忍看人整個推翻中國歷史,而且用的舉證,是有大問題的。
所以,查找資料寫下此答,有錯誤,尚請訂正。
-


這個問題我以前看到過,並且還看了王建雄說的那篇文獻。現在又一次推到了我的timeline上來了。

我不是來回答的,因為這個問題沒有意義。這可以說是一個學術問題。對於歷史學家來說,解決辦法是反覆考證,涉及方方面面。對於普通人來說,我說的普通人就是幾乎所有回答這個問題的人,唯一能做的有意義的,就是看文獻。不看文獻,就跑來扯蛋,跟某些人動輒說「相對論是錯的」一樣。所以我對大部分答案狠狠點了沒有幫助。

我發現三件事。
一.我關注的人中有對某些答案點贊的,但我覺得他們只是基於一種態度點贊,而不是真的能分辨對錯。讓我想到以前某些政治問題的站隊浪潮。

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光思考,質疑,不看書,不看前人的研究成果,那也就是個屁。亞里士多德來到現代,憑藉超凡的思考力,得出了2000年前的結論,也半點用沒有。人類不斷發展是因為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為什麼大部分人會以為自己的觀點是獨特的?前人沒有想到過?

三.請尊重專業分工。專業領域之間的壁壘已經越來越牢固,分工越來越明顯。已經不可能出現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沒有花上好多年鑽研的東西,怎麼能輕易發表「真知灼見」?歷史哲學文學政治心理學的門檻真的不是想像那麼低。這也是我取關某叔的原因,誠然,他確實分享太多。但是受不了他什麼問題都插幾句的反智主義。

專業問題請交給專業人士回答。民科請看文獻。


首先支持一下 @jo jo的答案,他已經指出了核心問題,在此試著回答一下他無法回答的部分。
特別聲明,我對中國古代史基本沒有較為體系的了解,所以只能根據歐洲古典史或者羅馬史來推斷長平戰役的大體情況。

一、有關維持大規模戰役所需要的後勤保障
A、物流

我們先來看一下羅馬,今天的道路基本是和古代道路平行或者重疊,A標記處為via appia antica,左下角是ostia antica(港口)以及大家都知道的台伯河水道以及台伯河港口。

我們先來看一下羅馬,今天的道路基本是和古代道路平行或者重疊,A標記處為via appia antica,左下角是ostia antica(港口)以及大家都知道的台伯河水道以及台伯河港口。

我們先來看一下羅馬,今天的道路基本是和古代道路平行或者重疊,A標記處為via appia antica,左下角是ostia antica(港口)以及大家都知道的台伯河水道以及台伯河港口。
羅馬的物資供應來自於8條戰略級大道、那不勒斯港轉泰伯河、泰伯港以及ostia antica,實則是一個完整物流網路,而ostia antica因為物流而繁榮起來,成為羅馬西南24公里處一個重鎮,並於奧古斯都時代開始進入巔峰狀態,此時羅馬城人口,依照記載的6層公寓數和土地面積、穀物發放數量記錄、公民統計名單等,可以確定為120萬人,這個人口數約為今日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城市總人口的一倍以上。
物流成本上,海運約為陸運的1/30,這可能還包括了海上保險的保險金、海難基金等一切融資成本在內,因為ostia的開張和非洲穀物輸入,在奧古斯都大帝時期羅馬食品價格急劇下降,大約僅為共和時期的1/10。

B、消耗
羅馬士兵在共和時期,即義務兵制時期的口糧為:21公升未脫殼穀物,21公升的Acetum(酒)或者是Vinum(發酵過頭的酒,就是醋),刨去其他口糧,一個人一次性發給的口糧數需要佔42公升的空間。
就飲料而言,一個人一個月大概需要消耗20公斤左右,穀物要少一些,大約17公斤,一名士兵生存的基本需求是37公斤。
以100萬人計算,一個月需要消耗大概37000噸食品,53天內,這些人要吃掉一艘遼寧號航空母艦,我還沒有統計鹽、油、羅馬人愛吃的魚醬等其他食物、武器、衣物、木材的運載,當然運輸隊也是要吃飯的。如果僅僅靠人力,能夠靠小推車、驢子一年推6艘,哦,可能會有12-20艘遼寧艦到戰場,還是挺震撼的。

二、地形的對比

這是坎尼會戰的地點,Aufidus河已經小的看不見了。

這是坎尼會戰的地點,Aufidus河已經小的看不見了。

這是坎尼會戰的地點,Aufidus河已經小的看不見了。
坎尼會戰的參戰人數很確定,因為軍團番號和輔助軍團是確定的,羅馬約86400人,迦太基約50000人。
地圖上你就可以看出,坎尼所在的地區是產糧區(這就是為什麼漢尼拔要進攻這裡),並且有Aufidus水道,另外,今天的fiumrar港當時也頗具規模。

看到巴列卡港了么 大約就在fiumrar直線距離不超過4公里,走路40分鐘就到,20公里之外是一個巨大的鹽場。
這也是為什麼這裡可以集結超過10萬人的大軍在此會戰,這裡有2個港口,巨大的產糧區,適合支持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此外應該還有一條戰略大道,但是我在地圖上沒有找到。

接下來是Magnesia戰役地點,要聲明這場戰役是我憑著感覺隨意挑出來的,我事先並不是太了解本戰役的地形

在BC190年羅馬希臘聯軍在此一舉擊潰了塞琉古帝國軍隊,在這場規模巨大的戰役中,雙方一共投入了約12萬人。地圖上看這也是農業區,而且,這裡也有2個港口,離戰場大約8公里的距離。

在BC190年羅馬希臘聯軍在此一舉擊潰了塞琉古帝國軍隊,在這場規模巨大的戰役中,雙方一共投入了約12萬人。地圖上看這也是農業區,而且,這裡也有2個港口,離戰場大約8公里的距離。

在BC190年羅馬希臘聯軍在此一舉擊潰了塞琉古帝國軍隊,在這場規模巨大的戰役中,雙方一共投入了約12萬人。地圖上看這也是農業區,而且,這裡也有2個港口,離戰場大約8公里的距離。

有關後勤方面,我引用阿徹·瓊斯《西方戰爭藝術》的論述:

一支強大的軍隊要在一地駐紮較長的時間,就必須擁有水路運輸通道。在羅馬帝國時代,航船通常很小,船的長度達到180英尺就是非常不一般了;其寬度是全長的1/4到1/3;較大的船上設有覆蓋著甲板的深船艙。由於這些船採取短粗設計,並且只用單個桅杆,所以航速非常慢。原始的帆具使其不能頂風航行,而導航用具的缺少,則意味著水手更喜歡在能看到岸邊的水域航行,而且晚上還要在岸邊找一個掩蔽之所過夜。同時,哪怕是一隻小船,也能運載60000磅食物,是20000人一天的消耗量。水路運輸的替代辦法是陸路運輸,這就意味著要麼使用平均每小時只能走2英里的速度緩慢的牛車,要麼使用只能馱載100磅的毛驢。缺乏合適道路也限制了牛車的使用,甚至在經過修整的交通幹線上,最好的陸路運輸工具的費用也至少是水路運輸的30倍。
需要運輸的其他軍隊物資,主要依靠馱馬和馱騾,每匹可馱載200磅左右。儘管「牲畜拉的比馱的多」是至理名言,但比起四輪馬車和牛車來馬其頓人還是更喜歡馱載牲畜。這不僅是因為這些牲畜能夠更容易地隨軍通過複雜地形,而且是因為古代低劣的馬具使牛車和四輪馬車比馱載牲畜的效能高不了多少。牛軛更適合公牛,而馬或騾要拉車的話便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能,因為馬具會擠壓它們的氣管。公牛比馬更強壯,並能用脖子有效地拉車,但是牛的性情不可靠,它比馬的耐力差,並且每小時只能走2英里,而馬卻能走4英里。公牛甚至跟不上步兵每小時2.5英里的平均行軍速度。

騎兵帶來了另一個主要的補給難題,在戰鬥中,一匹馬一天的消耗限額是20磅。如果軍隊馬匹數量與集中地馬匹數量的比例,與士兵與當地居民的比例相同的話,那麼當地供養馬匹的時間與供養士兵的時間相同。但是,如果軍隊馬匹的比例較大,那麼飼料的數量將決定軍隊在一地能停留多長時間。一支完全由騎兵組成的軍隊,比一支僅由步兵組成的軍隊所進行的機動要更加經常得多。如果軍隊的集結地區距離敵人較遠,那麼它可以疏散軍隊,從更大的地區籌集給養。如果有騎兵,可以將他們疏開得更遠,因為騎兵具有較強的機動能力,在相同的疏開程度下,騎兵可以比步兵更快地再次集中起來。這樣,依靠騎兵較強的機動能力來滿足對飼料的需求,才不致迫使步兵在消耗完當地的食物資源之前離開該地。

我們來看下長平

我不知道當年這裡的道路網情況,我認為這裡即便有軍用道路網,效率會低於羅馬的,早在阿庇烏時代羅馬的戰略大道就是按照永久大道的標準建設的,是的,今天你不僅可以看到這些道路,而且路況之好可供汽車行駛。
貼一張Via appia antica的圖,這是羅馬第一條戰略大道,也是最終環羅馬的十二條戰略大道之一,修建時間大概在中國戰國早期。

這是appia公園的網址,去羅馬可以玩一下w ww.parcoappiaantica.it/en/default.asp

有評論說歐洲人吃肉吃果子,修了幾公里路。
1、羅馬人基本什麼都吃,不過從共和時期主食是麵包、麥粥和酒,輔以醋、橄欖油和魚醬(《古羅馬一日游》阿爾貝托·安傑拉),總體來說羅馬人不怎麼喜歡吃肉,亞美尼亞戰役時期因為斷過穀物補給而不得不吃肉食引起了軍隊的抗議;希臘人健康些,吃麵包、洋蔥、橄欖、葡萄,佐以摻水葡萄酒,飯後吃無花果和蜜糕(《古代希臘》阿克羅伊德)。

2、有關於羅馬帝國的戰略大道:(剽竊自維基百科)

羅馬道路(拉丁語:viae,單數為via)是古羅馬的重要基礎建設,由公元前500年開始,並隨羅馬共和國及羅馬帝國版國的擴大而延伸這些羅馬道路為羅馬軍隊、官員及平民帶來便捷的交通路徑,更促進陸上通訊及貿易。
這些道路由地方小路,連接上廣闊、長距離的公路,連接各主要市鎮及軍事基地。羅馬道路是主要由石頭鋪成,部份混入金屬材料。道路由弧形的石頭組成,這些石頭形式和高於路面的行人道以方便排水,而道路兩旁除有行人道外,還有馬道和排水溝渠。羅馬道路的建設有賴於精確的測量工序,包括透過切割山坡,用橋連接河流和溝壑,濕滑的地面部份用木樁作地基支撐。

當羅馬國力達到最頂盛時期,有超過29條大型軍事公路由首都羅馬以輻射式向外擴散,接上羅馬帝國內113個省份372條大道,總長超過40萬公里,其中8萬5百公里的道路已經鋪石。
單在高盧,有超過2萬1千公里道路,在不列顛也有至少4,000公里的羅馬道路。

希臘境內的大道:

以色列境內的大道:

以色列境內的大道:

以色列境內的大道:

敘利亞境內的羅馬大道:

敘利亞境內的羅馬大道:

敘利亞境內的羅馬大道:

至於較為富裕的歐洲國家的羅馬大道圖比較容易搜,我就不啰嗦了。以上圖片均剽自維基共享資源。

至於較為富裕的歐洲國家的羅馬大道圖比較容易搜,我就不啰嗦了。以上圖片均剽自維基共享資源。

至於較為富裕的歐洲國家的羅馬大道圖比較容易搜,我就不啰嗦了。以上圖片均剽自維基共享資源。

我拜讀了評論提及的3篇文章,第一篇感覺像是CCAV紀錄片風格;第二篇文章把長平地形描述了一遍,然後因為河川和平原,所以就適合作戰,這未免太草率了點。按這個分析風格,因為羅馬靠海,所以就適合搞海運,那還需要那不勒斯中轉幹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回歸正文
秦趙之地自古土壤貧瘠,黃土層易於耕作,與羅馬的條件相似,。
在共和與帝國時期,義大利的農業通常可以達到播1收3或者播1收4的水準,到了加洛林時期,西歐的生產水平下降到播1收2,農民勉強可以維繫家庭免於餓死並留下來年的種子,但一場天災就可以掃滅一個地區的人口。通常認為播低於1收2則社會生產活動會被凍結並出現大規模饑荒,而高於播1收5會帶來人口爆炸。
我姑且認為秦趙的生產水平與羅馬持平,播1收3或者播1收4足以支撐起一系列的社會活動。在農業未遭到破壞的第一次布匿戰爭時期的BC243年,儘管在戰場上羅馬焦頭爛額,但本年的農業豐收仍然使得羅馬食品價格降到了歷史新低,一個非技術工最低日收入足以支付5公斤無花果(《羅馬史》卷2,蒙森).,而到了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農業遭到徹底破壞的義大利依靠在亞得里亞海與埃及的穀物貿易仍然支持住了21個軍團(番號)在西班牙、山南高盧、義大利、大希臘(西西里及南義大利)進行長達16年的戰鬥。

對秦軍趙軍而言,最為實際的做法為1、運輸 2、軍屯 3、實地徵收。
1、運輸:
這麼乾的關鍵在於把運輸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範圍,牲口的飼料、車輛的修造徵收、駕車的人的吃住、遭遇襲擊劫掠、中轉站與巡邏隊的維護都是燒錢的。
關鍵是走的儘可能的快,拉的儘可能的多。
薩莫奈戰爭時期羅馬羅馬大道曾經南下260公里,並非是物資從羅馬一條路拉到黑。專為薩莫奈戰爭而生的via appia antica體系修了30年,道路的品質有圖片可以參考。此外,羅馬沿著這條道路修建了Anagin、Ceprano、Caiazzo等一系列軍事殖民地(它們今天都還依舊繁榮),並移居了大批羅馬公民,耕作土地兼保衛堡壘,軍隊前往那不勒斯灣作戰所需要物資就是由這些沿途星羅密布的軍事殖民地提供(而不是羅馬本身)。軍隊前進一路吃過去,物資則由中後方沿路輸送到前哨殖民地。

3、實地徵收:
大批軍隊短期駐紮或少量軍隊長期駐紮並不會對地區農業產生破壞性影響,正常年景勞動人口在種1收3活種1收4可以提供一人份的額外口糧,農民所承擔的無非是生活水準的下降及抵禦饑荒能力的降低。
羅馬軍隊出戰時後勤物資由盟友、被保護方或者是殖民地依照協議約定就近提供,花不花錢支付視情況而定。坎尼會戰結束後,大批盟友對羅馬發起援助,羅馬在接收糧食時堅持支付了費用,在高盧跟蹤漢尼拔大軍時,羅馬也堅持向好基友馬賽里亞付款買糧。很顯然,雙贏的生意才能做的長久,也方便到了最艱難的時期可以進行賒賬。
相對友好的徵收面臨的問題是:一個地區可以維持的軍隊數和當地勞動人口數量有關。
長平戰爭發生的上黨郡,是東漢時期并州11郡之一,也是全國156個郡之一,並且長年處於戰爭前線。


我認為所有古代國內戰爭的史料關於兵力的記載都不靠譜,更嚴重的說都是在扯謊。


有人認為這樣否認太輕率。我們繼續看有可比性的清末的一場國內戰爭——太平天國。關於太平天國每一個上過初中的人都能熟記很多事情吧,折騰了15年,勢力最大至18個省,那可和英國只不過謀求特殊利益的戰爭不一樣,那是要大清朝的命的,所以大清朝真的全力應付了。在鴉片戰爭剛剛過去不過十來年的時候,最後失敗的太平天國軍隊在記載中號稱鼎盛時期兵力百萬,在尚未攻克南京的時候就號稱發展到50萬人

而同時期,因為有洋大人在一旁記載,相對算是有「第三方」而數據相對真實的清軍呢?那時候絞太平軍的絕對主力淮軍、湘軍,曾有記載曾國藩在太平天國末期進剿,不過帶「湘軍2萬人、淮軍6萬人」。再想到前面說到的清軍動員了多少兵力又實際能用來打仗的又有多少呢?而如果太平軍真有數十萬人(且不論50萬、100萬這種號稱的數字),曾國藩就正這麼NB帶著號稱8萬實際上恐怕還要大打折扣的部隊去「進剿」?


所以和前面我回復的判斷一樣,就是中國人在戰鬥之前,喜歡誇大自己的兵力以壯膽,而勝仗之後,喜歡相對客觀的記載自己的實際兵力,卻極大的誇大對手的兵力以邀功。清朝在全力動員時候的記載也是數十萬規模,但是其實際動員兵力恐怕又難以超過10萬,真正能在戰場上刀兵相見的,恐怕又比鴉片戰爭中所表現的多不了多少。回頭看更遠古的戰爭記錄,每每記載數十萬兵丁刀兵相向,可是真的能上戰場的,恐怕絕難超過太平天國的標準吧。

所以僅僅從經濟的角度講,我認為古代冷兵器時代動輒幾十萬人的戰爭就不可能。

------以上是先擺結論的部分,以下是長篇胡扯待批判的部分------


40萬大軍十萬前線30萬後勤,真正執兵對敵的大約7萬,這樣的規模的話恐怕能夠在一些戰鬥中交戰的也就是數千最多1萬多的水平了。而這樣的規模如果打一年,不是互相砍啊砍啊砍一年,而是以這種軍力維持戰爭狀態一年的話,這一隻部隊的消耗恐怕就要佔大清朝道光年間一年的全國財政收入。(對比清朝對英作戰在沿海8省動員全國兵力20餘萬,實際交戰不過數千上萬規模的戰爭,進行3年不到軍費3000萬兩)

根據史書上說,古時兩軍交戰,往往月余乃至一年以上,當真更古代的中國財政收入比大清朝高出一個數量級?


或者我們這麼理解,古代交通不便,戰役、戰爭進行的時間長,是不是那些交戰的兵力數字是有重複計算的嫌疑?

比如長平之戰,打了一兩年,其實長平那個地方常駐的兵丁不過5~8萬,然後總有輪換,最後計算的時候把輪換部隊都加在一起了?

要知道直到唐朝開元盛世,才出現了全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在戰國時期在一個地區堆40萬人,對方也有差不多相當的部隊那就是80萬人,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兒啊?那需要什麼樣的後勤保障,交通保障和管理啊?

再說個例子,說明中國古代歷史記載交戰兵力都扯淡。

這裡說的兵力不僅僅指在前線拿片刀對砍的人,泛指所有直接參与到相關軍事行動中的人員,也就是諸君一般意義上所理解的,傳統意義上的總參戰兵數。

按照我們熟悉的歷史說法,說戰國紙上談兵的趙括,長平一戰輸掉被坑殺40萬。那麼按照歷史記載,當時與之對壘的秦軍,至少也要有60萬,有記錄說70萬,甚至有學者說應該達到100萬(維基百科)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些數字到底靠譜不靠譜?


在戰國時期趙國能有多少人口?100萬?200萬?

這些人口裡有多少男人?

這些男人里有多少適合當兵?

據史料考證西漢鼎盛時期人口不過4、5千萬,戰國中期百年征戰,全國有2000萬人口頂天了。當時全國富庶之地當屬秦齊楚,趙國應該歸不到第一梯隊裡面去,總人口能有200萬上下,這可是包括了老幼婦孺的總人口,咱多算點,說趙地富裕(實際上肯定沒有秦齊楚富裕),算他有300萬人吧。

如此算來趙國能有兵役人口7、8十萬(注意是兵役人口不是常備軍數量)。如果要出動4、5十萬部隊(哪怕包括後勤雜兵呢),這個國家就甭生產了,偶爾緊急動員一兩個月可以,但是像長平之戰,從公元前261年4月打到公元前260年9月,一年半的時間,如果國內精壯男子全在前線打仗,後方非都餓死不可。除非趙國是後來成吉思汗的蒙古一樣是靠劫掠和游牧為生的,但是事實上又不是。

所以說怎麼可能呢?! 怎麼可能呢?!


所以我判斷,其實長平之戰,趙軍總數不過5、6萬人,秦軍也就10萬上下。

再者說,300萬人口的屬地,大約七八十萬精壯男子,一下子5萬被殺,還不夠慘么?真要是40萬被活埋,那就不是一蹶不振的問題了,就直接亡種亡國了。


秦國人口不會超過趙國2倍。關中富庶,能夠服兵役的人口可能更多,最多的時候(賭國運的時候)動員40、50萬還是有可能的。

長平之戰,秦國進攻,大量動員出來的兵力大約都跑在路上運糧和駐紮,能在長平交戰的也絕不可能超過10萬人太多,事實上我認為也就6、7萬。

這也就是趙國5萬部隊和他們糾纏年逾的原因——雙方戰力其實差不多。

但總體來說趙國窮啊,不如秦國富裕,打到後來拖不起了,於是趙括要尋找一種積極主動的戰法。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白起贏了。

趙軍5萬被坑,趙國一蹶不振……

那個年頭又沒有記者,沒有微博爆料,沒有方舟子打假,要知道,回去領賞的時候是看你取得了多大戰功啊。什麼是戰功?打死多少人就是戰功。

白起回去對秦昭王說:「老子滅了趙國40萬人。」

我艹,吹牛B不要太囂張。

-------------------------------------------------------------------------------------------------------------
質疑的人很多啊,其實這大段回答源自以前我在某論壇和別人的討論。論壇帖子瑣碎繁雜。我晚上整理一下再重新貼出來我的所有觀點了論據。(以下內容7月19日12:00 追加)
-------------------------------------------------------------------------------------------------------------

    社會總是在發展的,GDP從大趨勢來講,清朝當然要比秦朝高不知道幾十倍。由於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王朝,歷經古代到近代的重要轉變,清朝的很多歷史資料有多方(官方、民間、外國)資料佐證,真實性高很多。這些資料無一例外指出在大清朝道光鴉片戰爭到民國初期,所有戰爭無非是數千上萬人的戰鬥。最早鴉片戰爭英軍除了海軍軍艦的戰力,能夠打仗的兵力最多不過 6000人。清軍兵力如上文所述,多不過2、3萬人的數月集結、交戰,就要消耗軍費數百萬兩。記得N年錢在水木討論宋朝為什麼國富兵弱的時候說過清朝的年收入大約是4000萬兩。再加上到太平天國時候叱詫風雲的華爾的洋槍隊也不過是一支700人的隊伍……

    因此我判斷在那個年代,有個幾千人交戰,其實真的就很了不起了。而這是中國最近的一個朝代,一個有4億人口的朝代。再往前,我真的很難相信一個國家能動不動就養活幾十萬大軍出去征戰一年半載。

    還動不動就40萬大軍被活埋……

----------(有關晚清戰爭記錄的一些兵力數字和軍費考究的資料我晚上整理後再貼上來,用來佐證我不相信戰國時期的國家有能力動員那麼大規模的軍隊。另外,現代熱兵器時代的生產力和戰鬥方式和冷冷兵器時代差距太大,沒有可比性不易做參考。)----------


不太可能。

1.商鞅變法以後,秦軍是按照人頭來計算戰功的,白起之所以被稱為人屠,因為每戰必殺俘虜,在我們看來也許很不正常很殘忍,但是在秦國人看來,要想陞官,就要站在人頭的基礎上,好不容易得到40萬的人頭手起刀落的事,為啥還要那麼費勁的去挖坑埋人。

2.兵法云:十則圍之。但白起利用地形就完成了對趙軍主力的包圍,所以秦軍在長平之戰估計也就40萬到50萬人,可能會比趙軍少點。長平戰後白起承認說,雖然消滅了趙軍主力,但是秦軍自己也被殺傷了一半的人,也就是說,秦軍在受降的時候,自己只有將近20萬~30萬人,此處我就有點懵逼了,趙軍居然在數量有優勢的情況下,被疲憊的秦軍挖坑活埋了?就是40萬頭豬,他秦軍也抓不完啊。

3.最後最重要的論據,就是對 阬 「」的理解,很多答主也提到, 在這裡應該是「京觀」的意思。 京觀,古代 為炫耀武功,把敵人的屍體堆起來,並封土而成的高冢。 《左傳》就記載了一個歷史事件:丙辰,楚重至於邲,遂次于衡雍。潘黨曰:"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屍以為京觀。臣聞克敵必示子孫,以無忘武功。 春秋時楚莊王的軍隊在邲戰勝了當時強大的晉軍,楚國大臣 潘黨對楚莊王說:"您何不將晉軍屍體收集起來埋掉,在上面築土堆作為京觀呢?我聽說戰勝敵人後一定要把戰功展示給子孫,讓他們不忘記祖先的武功。 而楚莊王說, 自古以來就是將罪大惡極者築為京觀,這種最重的懲罰是來警告邪惡之人的, 這些軍人為國盡忠而陣亡,怎麼能夠築為京觀呢?

斯巴達版京觀~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推斷出,京觀是對敵人一種最具侮辱性的做法,是對死者的極大不尊重,是不能濫用的。而 「阬」字的原義是高大的門樓,「觀」與「闕」相通,也有門樓的意思,所以說阬也可以解釋為「京觀」

綜上,史記中寫到的: 白起乃挾詐而盡阬殺之 。就是白起用欺騙的手段,趁趙軍俘虜不備,殺害他們,將趙軍的首級砍下來築成了「京觀」,長平古戰場挖掘出來的屍骨坑大多數為無頭屍體就有力的證明了這點。最後,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白起被昭襄王賜死時說: 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 白起非常疑惑自己為啥立功無數還會被上天懲罰,而後又承認自己該死,是因為殺了40萬趙軍。白起一生殺了將近100萬人,為什麼唯獨就想到是因為殺了40萬趙軍而被上天懲罰?答主認為,就是因為白起自知用了古來被唾棄的,最不人道,對死者極為不尊敬的「築京觀」的方式殺害了趙軍俘虜,使白起在生命結束前感到了羞愧。如果僅僅是活埋,號稱人屠的白起,怎麼會有如此感嘆?


我認為坑殺了四十萬趙軍

古人打仗都愛吹牛,虛張聲勢嘛,畢竟吹牛不上稅

但秦國不同,吹牛得上稅啊,秦有二十級的軍功爵位制度的,殺的人多爵位就高,待遇就好
殺十萬人和殺四十萬人得到的獎賞肯定不同,秦昭王要掏錢的,不止要賞賜武安君的,底下軍官士兵都要獎勵的,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商鞅設計這種軍功爵位制度是秦軍能保證其戰鬥力的核心制度,要說到做到的,不能說謊和造假的,否則會嚴重影響秦軍的戰鬥力,得不償失的。所以當吹牛要上稅的時候,人就不那麼愛吹牛了。

而白起呢?可不可能謊報軍功呢?不可能的。秦昭王又不是傻子,肯定有監軍的,西遊記里觀音不是還派六丁六甲之流計功果的。而且長平之戰後白起已經立了不世之功了,他也沒必要再在軍功里注水了。而白起是魏冉推薦上來的,魏冉是被范雎取而代之的,范雎肯定也是要打壓白起的,不可能幫白起的。作為秦昭王,當長平之戰結束的那一刻,他肯定能感覺到對他王權最大的威脅已經不是六國而是武安君白起了。白起已經功高蓋主、賞無可賞了,不除不行了,而白起的軍功越高除起來越麻煩。

所以肯定殺了四十萬趙軍。那四十萬里包括附近村民和輜重部隊等非戰鬥人員嗎?肯定包括的,幹嘛不包括呢?哪能分清楚那個是戰鬥人員哪個是壯丁?砍下來腦袋都一樣,都算戰功的。所以只要是成年男子肯定沒跑的。我估計最後活下來那270個趙卒估計是因為年齡太小,殺了也不能算戰功,所以最後才能放了,如果能算戰功的話,估計也活不了。


我覺得除非對長平之戰古戰場進行全面的清理,否則很難說的清。我只想討論一下趙國是否可能有40萬人在戰場上的問題


我覺得是有可能的。Jojo用古馬其頓和古羅馬的建制來對比,我認為不對。這是一場國戰,肯定是舉全國之力的死拼,不能單純的說古羅馬有多少軍團這些來對比。這是秦趙兩國存亡之戰,雙方是動員了全國之力進行戰鬥的,不是簡單帶幾個軍團來算人數的問題,因為同樣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如果古羅馬動員全國之力,按戶抽丁能有多少兵團、多少兵,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改變軍團編製(兵多了,管理層的設置就要改變),所以這樣的類別不能說明問題。

關於把40萬人放到戰場上,經濟會不會崩潰的問題。長平之戰白熱化階段的時間是1年,人員也應該是陸續到齊,加上後勤人員,我估計秦軍下手時候沒準還包括了當地居民。如果假設總共有40萬人,趙國的經濟是否崩潰。我覺得不會。首先還是舉國之戰,熬1年是能夠做到的,歷史上這類例子不少的,不管是戰爭還是別的事情,在經濟很困難生產又跟不上的情況下熬一段時間是完全做得到的。其次,古埃及胡夫金字塔工程動用大量工人,具體用了多少工人有兩個說法,一說根據規模估算10萬人,一說根據管理水平估算日常有10000多人,高峰期可以到40000多人,就算少的那個數字也相當驚人了,而且這不是拼著國家崩潰的風險去徵用工人,而是正常的國家征工的水平(金字塔可是一代接一代的建設的)。而長平之戰的時候,胡夫金字塔已經矗立了2000多年,這2000年人類度過了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生產力水平提高了很多,組織動員能力也提高很多。動員40萬人參與作戰、後勤,加上當地本身的人口,我覺得在短期內不會讓趙國的經濟崩潰。當然是對趙國的經濟肯定是有影響,所以我覺得趙括也未必就是單純的紙上談兵,也許就是當時對經濟的影響已經顯現,所以他才不得已主動出擊,企圖一擊而勝的。趙國也許根本就是輸在經濟上。

所以趙國應該是有可能在長平堆上40萬兵的,但趙國到底堆了沒有,我就不好說了,還是要徹底清理長平古戰場才行。


秦趙長平之戰


1.
背景:公元前264年,秦國繼續遠交近攻策略,派白起等將攻佔了韓國的野王地區,即今天河南沁陽,將韓國的地區一分為二,北部的上黨部分完全被切斷與首都的聯繫,於是韓國上層索性將上黨獻給秦國,獲得一時的苟延殘喘。

2.
韓國上黨守將馮亭不幹了,也是不心甘(秦國蠶食了咱們多少土地呀),為了對抗秦國,將上黨主動獻給趙國,欲借趙國的力量對抗秦國。

3.
這下趙國首都邯鄲炸了鍋,到底接不接收,分為兩派激烈的爭吵,無非是好肉,但是怕惹惱了虎狼之國,明眼人一看都知道如果趙國接收上黨,就是竊取了秦國的戰爭果實,秦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兩國必有一戰,最後商量來商量去,實權派趙王和平原君趙勝一致同意接收,派廉頗派軍駐防。

4.
262年左右,廉頗的前軍和秦國的前軍在空倉嶺一代相遇,趙軍戰敗,空倉嶺一代失守,趙軍失去了將秦軍封鎖在空倉嶺以西的機會,如果守住了空倉嶺,秦軍將非常難受,大軍過不來,都是山谷。後面廉頗趕到,又在空長嶺後面修了一些防禦(二鄣城和西壁壘),但是面對秦軍的攻擊,仍舊守不住,最後將徹底撤出丹河以西,野戰趙軍不是秦軍對手這是毫無疑問的。

5.
開始布置丹河東岸的防線:西面是丹河天然防線,南面依河而建一個據點
玄城,東北邊背靠著大糧山和韓王山,丹河以上是長平關,只要秦軍渡河攻擊,則趙軍可選方案可謂無窮無盡,且可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可以半渡而擊,可以河谷平原決戰(胡服騎射後趙騎兵天下無敵),可以依靠山險,依高觀察形勢,隨機應變,就算出意外被秦軍攻敗,也可以推到百十里長城,形成對秦軍的層層阻擊。

6.
趙軍防線已成,王齕拿廉頗毫無辦法,只能罵戰引趙軍過河對戰,可是廉頗在前期吃了虧之後,知道秦軍戰鬥力強於趙軍,故龜縮不出,戰局形成僵持,期間兩國外交很精彩,趙國君臣很傻很天真,秦國將所有的一切形勢引入全殲趙國精銳的布局中去。

7.
僵持到公元前260年3月份左右,秦國用計讓趙國換將,秦軍也偷偷換將,兩國都準備在這段時間一決雌雄。

8.
後面經過4個月左右,趙括主要是整編了一下軍隊,白起則是在精心部署著後面的殲滅戰,大概七八月份的時候,趙括出擊了。

9.
戰爭分為幾個階段,也是白起的殲滅戰的幾個階段

a)
趙軍前軍交戰順利,大膽行軍,秦軍一敗塗地,不停的往後撤

b)
等到前軍完全渡河之後,後撤的秦軍突然依靠之前已經修好的壁壘,抵擋住前軍的攻勢,而側翼派出一隊精兵迅速插入趙軍的前軍和後軍的間隙,將趙軍一分為二,戰鬥進入第三階段

c)
第三階段其實是趙軍前軍被包圍的形勢,這樣趙國的中軍和後軍有些騷動,全力去前解救前軍,前軍也不在向前攻打,轉而消滅中間的這股秦軍,這麼貿然的全力解救讓趙軍出現兩個縫隙(破綻),右前的側翼,後軍和後方之間脫離,秦國專註機會迅速向這兩點派出騎兵,將趙軍和百十里長城以及糧草後方的聯繫徹底切斷,戰爭進入第四階段。

d)
由於趙國精銳軍隊都被調出來了,等趙軍反應過來之後,又攻打這部分秦軍,可是這時候攻守雙方完全變了,現在守方是秦軍,依靠著原來趙軍的堅城壁壘,趙軍一時並不能奪取。秦軍不斷增兵,鞏固防線,趙軍此時形成了有兵無糧,有糧無兵的尷尬境地,隨著戰略的慢慢實現,負責分割趙軍的秦軍陸續撤離戰場,這樣對趙軍出戰的軍隊徹底形成了包圍之勢,戰爭進入第五階段。

e)
後方守糧的部隊陸續被消滅(馮亭的大概五萬部隊,比較弱),趙括領著30多萬精銳被困在狹長的河谷地帶,期待著增援,可是秦國國君親自到河內郡,徵兵15萬來助武安君的殲滅戰,百十里長城的防線也陸續被秦國佔領,邯鄲方向不能派一兵一卒,被圍的趙括徹底陷入絕望之中,在之後的45天,趙軍組織了多次衝鋒,主帥被射殺,大概剩餘20萬飢餓的趙軍放下武器,向秦軍投降,戰鬥結束

f)
後面的趙軍被坑殺等不提


產生的影響:

這個戰鬥的影響無疑是戰國200年左右最為重大的一次,期間也有幾次,比如魏國在戰國前期的被齊國擊敗兩次,徹底無緣強國,齊國在後期被樂毅領五國軍隊,幾乎滅國,喪失了霸主地位,公元前262年,秦國所向披靡,帝國的大軍橫掃韓、魏、楚,韓魏被蠶食的幾乎要亡國了,楚國被武安君打的數次遷都,天下唯有秦趙兩國處於蒸蒸日上,其餘國家幾乎都在走下坡路,趙國經過胡服騎射,後面吞併了小強 中山國之後 實力大增,軍隊全部配備鐵器,輕騎天下無敵,善於野戰衝殺,國內名將賢臣,一時無二。秦國就更不用說了,據巴蜀,無後顧之憂,國民只知耕戰,整個國家就是一台戰鬥機器,再加上幾代君王努力外擴,能臣良將,公孫衍,張儀,魏冉,白起,王齕等,白起一生殺人100萬,佔了整個戰國的二分之一,可見其恐怖性。


正好最近對長平之戰做了點了解,關於這個問題,先說結論:
太史公的記錄是可信的,趙國在長平前後被斬首約4萬多+阬殺約40萬強,合計45萬。

原因如下:
1、司馬遷的祖先司馬靳本人就是白起的幕僚,參與了長平之戰和阬殺40萬趙俘,這個在《史記·太史公自序》里寫得很清楚。
「(司馬)錯孫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陽(地名)。靳與武安君阬趙長平軍,還而與之俱賜死杜郵。」
史記中,對長平之戰的記錄有多處,秦本紀、趙世家、白起王翦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年表等等都可以相互印證,我認為太史公對長平之戰的記錄是很嚴謹的。

2、除了史記,還有《戰國策·秦三》也提到:「楚地方千里,帶甲百萬,白起率數萬之師,以與楚戰,一戰舉鄢、郢,再戰燒夷陵,南並蜀、漢,又越韓、魏攻強趙,北坑馬服,誅屠四十餘萬之眾,流血成川,沸聲若雷,使秦業帝。」 ,因此,40餘萬這個數字不是孤證。


至於為何至今仍很多人質疑這個人數,一方面是對古代軍制的不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低估了戰國時期各個國家的人口和交通等要素。

戰國時期,軍隊的組成除了帶甲的正式戰鬥部隊,還需要徵發大量的輜重、裝備、後勤、運糧人員等,像長平之戰距離趙國比較遠的戰爭,戰鬥部隊和後期人員的比例大約是1:3,也就是說45萬人中,戰鬥部隊人數大約是11萬~12萬之間,非戰鬥人員約34萬。當然,在戰情緊急的時候,非戰鬥人員也要拿起武器上陣,但是戰鬥力和裝備就遠遠比不上訓練有素的戰鬥部隊了。

長平之戰中,廉頗加上趙括前後死於戰鬥中的人數大約是4萬,投降時戰鬥人員約7萬,非戰鬥人員33萬多,加起來約40萬,這部分人除了240個不滿15歲的少年被白起放回趙國,其餘都被阬殺。

至於阬殺不等於活埋,這一點大家應該都已經有共識了,但是具體怎麼殺法,我覺得可能是先把這40萬人分隔開,騙他們說要帶他們回秦國,然後分批押送,走到某個懸崖,再用武器威逼俘虜們跳下去即可。不肯跳的直接刺死或砸死,懸崖下還有一小隊人給沒死的俘虜最後一擊。
第二批、第三批如法炮製即可。


我覺得jojo這位知友回答這個問題就有問題,你研究中國軍制問題不拿中國古代軍制說明,拿外國的數據分析,可笑!!!40多萬,難道不可以包括後勤民夫?漢武時代打匈奴那時候科技什麼至少發展了一點,後勤與戰力兵之比好歹也要1比1,。秦為了打贏這仗,15歲以上徵召了,後來連老人婦女都運糧去了,可以說是國運之戰了,幾十萬很過分?


1)「秦王聞趙食道絕...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2) 「長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趙」。

秦國對長平之戰的投入是在徵發十五歲以上(虛)男丁奔赴長平,注意,這是在戰爭的後期,也就是白起將趙括的糧道切斷,分割圍殲的階段,還沒算戰爭初期王齕跟廉頗相持階段的投入。戰爭規模可見一斑。


另外,拿盛世的軍隊規模和亂世對比是不合理的。在鼎盛時期如漢武、唐宗時期,每次出兵不過10萬,但大都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精兵。
越是在分裂或者混亂的時代,軍隊人數規模就越龐大,呵呵,遍地都是流民的亂世,弄個幾十萬軍隊比盛世要簡單多了。


推薦閱讀:

TAG:中國古代歷史 | 春秋戰國(東周) | 中國古代戰爭 | 長平之戰 | 白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