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為什麼很多戰爭是以一種禮儀性質的,而且不滅國?

我發現,春秋和戰國時期是中華民族一個極其特殊的年代,其文化氛圍和文化培育體系都各有不同,感覺就是從傳說到歷史的一個過渡的感覺。
我看的書中很多關於春秋禮法的地方很奇怪,比如 戰爭失敗,但是不被滅國。 比如說各國貴族在戰車中的比試都是帶有一種論輸贏不論生死的感覺。
希望有沒有大神解釋下,為什麼春秋和戰國的氛圍如此不同,戰國一上來就是吞併和滅國,沒有那種禮儀之邦的感覺。 時間過度很短,歷史上為什麼人類怎麼會變的這麼快?


因為大部分滅國的戰爭都沒有被記錄下來。
衛魯宋鄭即使在春秋中期也不是小國,而是中型國家。魯國邊上有個國家叫邾國,國土面積只有魯國的幾分之一。魯國總欺負邾國,就跟齊國總欺負魯國似的。然而,邾國旁邊還有個國家叫鄅國,這個國家只有邾國的幾分之一大,國土面積僅相對於今天臨沂市蘭山區的一半。
有一天,鄅國國君出去監督野人耕作,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城裡一個人都沒了。原來邾國乘他出去的時候攻打鄅國,邾國一個叫羊羅的勇士衝上去將鄅國關城門的人砍死了,於是邾國人就進城把鄅國人都抓走了。
鄅國國君非常絕望,於是就跑到邾國去,表示你們把我也給抓走吧!邾國感覺自己做的是不太好,就把鄅國國君的妻子放了。鄅國國君說你們把我女兒也放了吧,邾國人說我們不放。
鄅國國君妻子是宋國大臣向戎的女兒,於是向戎的兒子向寧領兵討伐邾國。邾國跟宋國會盟,將從鄅國那裡搶來的財產人口都還給了鄅國。然而好景不長,過了三年向家失勢,向寧流亡外國,於是邾國又把鄅國滅了。又過了十幾年魯國攻打邾國,把原來屬於鄅國的國土佔領了。
這件事被記錄在《國語》中,此外邾國還滅掉了須句,魯國幫須句復國,然後被邾國打的大敗。邾國這麼一個小國就在春秋期間滅掉了至少兩個國家。
為什麼關於邾國的記錄這麼多呢,因為邾國就在魯國邊上,是除了齊國宋國之外與魯國接壤的最大的國家,現在流傳下來的春秋時期的史料基本都是來自魯國史官。像鄅國與邾國這樣小國間的戰爭如果不是發生在魯國邊上又有宋國參與,根本不會被魯國史官記錄下來。春秋時期應該有好多小國間的戰爭形式與邾國和鄅國相當,而非大中型國家間的三軍對壘。
另外春秋時期被滅掉的國家我們基本連名字都沒聽過,而戰國時期被滅掉的國家我們了解的都比較多。


先問是不是在問為什麼。春秋時期有得是滅國戰爭,只是極少發生中等以上規模諸侯國的滅國戰爭。因為生產力不允許。一旦過快擴張,邊遠地區無法有效管理,往往又得分封貴族、這就成了一種循環。

例如晉國雖大,最終還是被三家分晉,就是因為當時的生產力條件還不足以讓諸侯國開發出更高效的國家組織形式。

當戰國時代,郡縣制慢慢出現後,快速擴張變成可能。同樣的,生產力條件也因此各國舉行高烈度戰爭。中等以上規模諸侯國之間的滅國戰爭就極其普遍了。


如圖,荀子說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

如圖,荀子說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

如圖,荀子說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如果沒有多少兼并戰爭,那麼多國家都哪裡去了?
其實不是沒有兼并戰爭,而是你關注的主要是大國之間的戰爭,而小國被滅掉或許只有寥寥幾個字在史書上。


我們今天所說的春秋戰國,其實就是周朝的後半期:東周。東周的前半期是春秋,後半期是戰國。

先來說說這周朝是怎麼變成西周東周兩個部分的。

中國自秦建立大一統帝國之前,被稱為先秦時代。這先秦囊括了夏商周三朝,周就是先秦的最後一朝,也是三代中文明最發達的時代。周之前的商,文明發展得也比較高了,但仍含有一定的蒙昧思想,比如殘暴、迷信,處於半開化狀態。自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就開始建立更有秩序的文明,比如周公制禮,周禮成了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的規章典籍制度。而題主所不解的問題關鍵,就恰恰和周禮相關。

這周禮把世俗中的人際關係按家族血緣,社會地位進行了等級劃分。比如為朝廷制定了官制、教育、祭祀、軍事、刑罰,以及介紹了工具的製作方法。後世的六部(工部、刑部、兵部、禮部、吏部、戶部),以及今天國家部委(財政部、工信部、司法部、監察部、國防部、教育部、民政部等)的設置,都受到了周禮的影響。

周禮的一個核心功能,就是讓家庭(家族)以血緣為紐帶,按親疏關係結合起來,讓國家按君臣等級連接在一起,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各取所需。周朝的封建制度也就是這麼建立起來的,天子封地,諸侯建國。

但制度的制定,總是來約束人的,人性就自然不願意接受外部的約束。西周一開始的君主都還好,可是到了倒數第三位君主周厲王的時候,就開始了隨性子的暴政。他重用奸佞,不聽賢臣勸阻,實行殘暴的專利政策,把山川河流礦產霸佔為己有,實行國營壟斷,奴役百姓,百姓毫無言論自由,以至於當時的行人走在路上,只能用目光眼神來示意,不敢說話。最後在公元前842年爆發了國人暴動,衝進王宮,試圖殺掉暴君。厲王逃出鎬京,越過黃河,逃到汾水流域的彘(今山西霍州)。

厲王的兒子周宣王在位晚年也是濫殺無辜大臣,還經常越權干涉諸侯國的事務。宣王的兒子周幽王就更離譜,著名的烽火戲諸侯,就是他干出來的。西周也就是在他手裡完蛋的。

他得到了一個冷美人叫褒姒,不愛笑。他居然用招引諸侯救援的烽火來逗褒姒開心,最後等外族入侵的時候,再點燃烽火,諸侯已經大部分不再前來救援了。而他因為寵愛褒姒,就廢掉了正室王后申後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後,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最終導致了申後的父親申侯決意報復,聯合繒國和西部的異族犬戎進攻幽王,最終殺死幽王,擄走褒姒。宜臼即位為平王,為避犬戎,把都城從鎬京(陝西西安)東遷至雒邑(河南洛陽),東周開始了。

西周建立的核心制度和價值觀是封建制度、宗法制度,和禮樂制度。封建制度規定了天子和諸侯各自的權利義務關係,宗法制度規定了家族中長幼各自的權利義務關係,而禮樂則強化了這種等級關係,並緩和了等級制度帶來的矛盾。比如,封建規定天子要裂地封侯,諸侯建國就有進貢和勤王等義務。宗法規定了父子關係,以及繼承的法則。這些制度都為維繫國和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這些制度對一些天性不愛受約束的人來說,是非常難受的。上面說的周厲王、周宣王、周幽王這三代君主,他們就受不了先祖制定的這些制度,自己帶頭違反並破壞公認的遊戲規則,最後落得可悲的下場,還為國家和人民帶來無窮的禍害。

到了東周的時代,雖然天子的威信不如西周,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各諸侯國在表面上還是很尊重周天子的,並也試圖以尊周天的名義號令其他諸侯,開始出現了天子弱諸侯強的局面,春秋五霸開始顯露頭角。這時候的戰爭,都是打著幫周天子維護秩序和制度的名號,只是教訓教訓那些破壞規則的傢伙們。

但隨著對周禮的進一步挑戰和破壞,諸侯國里也開始出現了類似周厲王周幽王那樣的人。

春秋五霸中的晉國,因為國內公族的內部政治鬥爭,最後竟然互相殘殺得幾乎一個不剩,導致了晉國無公的局面,最後整個晉國被三個卿大夫(大管家)給分成了韓、趙、魏,史稱三家分晉。這對周禮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震撼了其他諸侯國。也就是說,原來的繼承是有規則有制度的,現在沒有了,只要你有這個想法,有這個力量,任何人都可以去搶,去奪,去殺。而正是如此,三家分晉成了春秋和戰國的分水線。在此之前叫春秋,人們還能按周禮去生活,在此之後就是叢林法則,誰強,誰能殺人,誰陰謀多,誰就上。

進入戰國後,各諸侯國里就開始有樣學樣,內部爭奪,外部廝殺,再也不是春秋時期那樣,諸侯還能坐下來賣個萌啥的。直接就是採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子提高國內的糧食產量,人口數量,戰鬥力。

其中以西邊的秦國最為突出,他們採用法家的方法,採用嚴刑峻法,以及誘人的獎賞,讓國人和奴隸用自己的軍功來獲得自由的身份以及財富,為秦國擴張地盤出力賣命。這些秦兵上戰場哪裡是打仗?簡直就是搶錢。敵人的腦袋在他們眼裡,那都是錢,哪有不賣命的?最後敵人腦袋不夠砍的,內部開始互相殘殺,拿自己人腦袋充數領賞,逼得秦國在出征前都要按等級梳出不同的髮髻,以區分是不是秦國的兵,以免內部的耗損。

當時的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在和趙國打仗的時候,長平之戰俘虜了趙軍40萬,被秦軍將領白起全部活埋。

有數據估計,戰國中期各諸侯國總人口估計達約2500至3000萬。而到了120年後的漢朝建立,人口規模劇烈萎縮到了1500萬到1800萬。

嗶哩吧啦說這麼說,其實問題的本質是在一個國一個家的制度,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大家遵守。像西周建立的時候,建立的周禮制度,確實能穩定人心。但人心的彈性是很大的,在受窘迫的時候,能有口飯吃,就很開心了。但當權力集中到一個人手中的時候,他會期待更多更大的權力。當制度對他的權力產生了制約,他就會想盡辦法去突破制度,滿足私慾。

比如公認的嫡長子繼承製,大多數時候還是能比較好的執行。但出問題的,就絕大多數在沒能好好執行這個制度的時候,最後弄得兵戎相見。周幽王在這個問題上栽了大跟頭,晉國在這個問題上也屢屢犯錯,最後導致晉國的公族日漸衰弱,終於導致卿大夫三分晉國。

政治鬥爭的本質,就是權和利的鬥爭。如果沒有了權和利,就不會出現爭權奪利。一旦出現了不遵守既有規則的人,那麼就會誘發其他守規則的人也學著不守規則,天下就開始亂了。

在春秋時期,儘管西周已成歷史,但國祚仍在,只不過是遷了都而已,諸侯們羽翼未豐,對天子仍抱有尊崇。但當周天子一代衰過一代,而各諸侯國一代比一代強,甚至發生諸侯公然越級使用周天子獨享的王的稱號,不再稱自己為公,這時的周就基本等於名存實亡了。

心目中還有你,價值觀自然是視其他諸侯國為中華大家族的一家人,所謂的打仗,只是在維持秩序。要是心目中沒你這個天子,那強者自然就開始覬覦天子之位,不再甘心做一個諸侯國的國君。這時候再打仗,那就是要往死里打,滅國一樣地滅你了。滅到最後,就成就了秦帝國。但秦帝國基因里攜帶的邪惡和罪孽,又讓它在短短兩代君主後迅速垮掉。

【如果喜歡我的答案,請打賞一個微信紅包吧:bean-sprout 】

http://w.url.cn/s/CzZyDU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樓主的問題不準確,春秋時代有滅國戰爭,但由於規模小,所滅掉的國都是小國,所以並不是很吸眼球。比如,齊桓公滅譚,楚國滅掉周圍小國,申、息、六等;秦國滅滑,晉滅虢、滅虞。滅國最密集規模最大的戰爭當屬鄭武公連續滅掉十餘個小國而建立鄭國。當霸主出現,滅國戰爭相對受到限制。這些滅國戰爭並不是普遍的,時常的,而是偶爾的,間歇性的,而最多最常見的戰爭就是樓主所問的所謂的禮儀戰爭。其實用戰爭這個詞都有點誇張,按照後來戰爭的規模標準,春秋時代的戰爭只能算是小打小鬧而且還帶著很多所謂的軍禮,相互打鬥也有一定的禮規。

比如出兵的名義各有不同, 以除掉弒君之賊為目的的出兵稱為「討」。這是在本國無力誅殺的情況下,他國為之興兵除害。另一種出兵叫「伐」,這是一種聲勢浩大,大張旗鼓,義正辭嚴的出戰。被伐者乃天下共敵,如武王伐紂。再一種是「征」,「征」是一種上討下的行動。如天子征諸侯,或者有征伐權的大國征伐他國。同等之國不相征。「征」的意思是「正」,用兵去校正其邪惡。其次是「侵」。這種出兵只是引兵至其境內,責問其罪過,如對方認罪,則撤兵,如不認罪,則進兵而變成討伐。最後一種叫「襲」,輕行掩人不備的一種偷襲行動。偷襲多為無緣無故的侵略,不是一種光明正大之舉,非正人君子所為。故春秋時代偷襲之類的出兵很少見。

一切出兵,(「襲」除外)均須經天子許可。非天子之命諸侯不得擅自征伐。《禮記· 王制》云:「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斧鉞然後殺。」然而自平王東遷後周王室衰微,各諸侯國相征伐而無視王室的存在和天子的命令。《論語》上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春秋初期,天下初亂,這些出兵的規矩多多少少還能被遵守,以後就亂套了,到了戰國,天下大亂什麼都不講究了,殺戒大開了。所以戰國時期的各國大戰除了那點狡詐的謀術外,就剩下血腥味了。春秋不同於戰國,多多少少還保留著那些古老的規矩,所以看起來還很有趣。

再說上了戰場還有禮儀,要戰必須先下戰書,不排好隊形不得戰,象宋襄公那樣,還有戰當中遇到對方國君要避讓,甚至下車施禮,等等,非常有意思。總之,絕不像戰果那樣除了殺就是殺,殺得只剩下血腥。


沒滅國?你讀過書嗎?

鞏國
春秋時期姬姓小國,現今鞏義市孝義鎮。前516年晉滅鞏。

薛國
黃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別得十二個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陽,因被封在任(今山東濟寧市)而得任姓。任姓傳到十二世孫奚仲,奚仲在夏禹時任車正,為車的創造者,居住在薛,稱為薛侯。其後人祖已的七世孫曰成,舉國遷於摯,改號為摯國。商末時,周伯季歷娶摯國女大任為妻,生子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復封為薛侯。春秋時,齊桓公稱霸諸侯,惟有薛侯不從,被黜為伯爵。春秋後期,薛公子登在楚國做官,薛人遷往下邳(今江蘇邳州),楚懷王賜沛地為其食邑。薛國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戰國時齊、魏共滅薛。

鄣國
西周初,鄣國被齊太公收為附庸國,後齊太公將鄣國及臨近的齊國分封給庶子。春秋時鄣國被齊滅


息國
夏商時期,這裡已建立了息國,號稱千乘之國,北結齊鄭、南抗荊楚春秋時,春秋時鄭國(國都在今鄭州新鄭)和息國發生了矛盾爭端,息國國君不採取談判協商的態度來解決爭端,卻貿然出兵,攻打鄭國。鄭國被迫應戰,將入侵者打得大敗而逃,後楚文王攻滅息國。傳聞:息媯(桃花夫人)漂亮,亡息國。


郤國
春秋時期,出自姬姓。春秋時,晉獻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奮勇當先,帶領晉軍攻破翟人營壘,打敗了翟人。事後晉獻公把郤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帶)封給凶,建立郤國,為子爵,稱郤子,其後遂以封地為姓,形成郤氏。見《尚友錄》|《古今姓氏書辨證》、《正字通》。   


春秋時期郤宛的的代。郤氏在晉國世襲卿位,後來被晉厲公滅族,有子孫逃往楚國,楚昭王時郤宛任左尹。其子孫後代沿襲祖姓為郤氏。

權國
商武帝武丁的後人有被封於權地(今天湖北境內),建立權國。春秋時期,楚國武王大敗權國。權國遷走,不久又被巴國所滅,權國貴族子孫就以原國名「權」作為姓氏。


謝國
黃帝的兒子中有一姓任,任家族建有十個國家,其中第一為謝國,因其比較弱小,周宣王派伯虎等大臣滅掉了謝國.
庸國
史載公元前1059年,周請庸人築都於洛邑,今竹山縣文豐鄉皇城村的古庸方城遺址的城牆歷經三千餘年風雨仍然屹立,表明庸人的建築藝術的確很高;庸人又是史料中所稱的最早飲茶的先民,「茶風源於巴山楚水間」。然而最為世人稱道的是庸人的軍事藝術水平,「惟庸人善戰,秦楚不敵也」(《古代戰事考》)。 商代,庸為侯國。定都於竹山城東南四十一里的方城山。《括地誌》載:「方城山,庸之都城。


其山頂上平,四面險峻,山南有城,長十餘里,名曰方城」。《湖北通志》載:「方城天險之保障」。《民俗博覽》載:「庸人好巫,端公療疾,其效神驗,乃上古遺風也」。在商代崇尚巫風祭祀的時代潮流中,堵河的巫文化得以張揚。
至周代,庸國因率群蠻伐紂有大功被封子國。《尚書》說:「武王興兵伐紂,庸率盧、彭、濮等八國以兵相從。」滅商之後,庸國作為南方群蠻的領袖以軍事

實力奠定了,疆域也拓展為佔有今陝西的山陽、鎮安、柞水、安康、漢陽、紫陽、嵐皋、平利、鎮坪,四川的巫溪、巫山、奉節,湖北的竹山、竹溪、房縣、神農架、興山、姊歸、巴東等縣,即整個秦巴山區的大部為庸之轄屬。國都仍在竹山的方城。


至春秋時代,庸國與楚國抗衡,東威攝楚國的崛起,西牽制秦國的擴張。庸人主要的敵人是楚國。楚國後於庸而崛起,有代庸而為「百濮之長」的態勢。


公元前611年,楚國遇上嚴重災荒,餓死不少百姓,楚莊王在韜光養晦「三年不鳴、不飛」。楚之四鄰乘其危難群起攻楚。庸國國君遂起兵東進,並率領南蠻附庸各國的軍隊會聚到選(今枝江)大舉伐楚。楚國危在旦夕。


楚莊王火速派使者聯合巴國、秦國從腹背攻打庸國。公元前611年,楚與秦、巴三國聯軍大舉破庸,庸都方城四面楚歌,遂為三國所滅。實現了「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壯志。

曹國
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伯爵,國君為姬姓。周文王子曹叔振鐸(姬振鐸)後裔。建都陶丘,轄地大致為現在的定陶附近。公元前487年,宋國滅曹。

霍國
周代姬姓霍國有兩處,一在河南汝州市西南部。另一霍國位於山西省霍縣西南,是西周時期山西境內最北的姬姓封國,大概是霍叔流放之地,或是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改封霍叔後裔於此。晉獻公十六年冬(前565),晉太子申生滅霍。


芮國
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封其卿士良夫於芮邑(在今山西省芮城縣,一說在今陝西省朝邑縣南有芮城),周成王時改做諸侯國,稱芮伯。在周王室任司徒。春秋時,芮國被晉國所滅(公元前1046年到前641年)

沈國
同樣和姓名有關,沈姓源出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實沈,是黃帝的後裔帝嚳之子。實沈氏族後來因與少昊氏部落雜居而東夷化,故為嬴姓。

他們建立了沈國。周昭王南征時,嬴姓沈國被滅,其子孫就以國為姓。

夏朝時,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國。至周初,蔣國滅了姒姓沈國,沈人南遷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孫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個兒子季載被封於沈(今河南平輿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國被蔡國吞併,沈國的後人就稱為沈氏。

鄖國
在湖北安陸或鄖縣,為楚所滅。
蔣國
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個兒子叫伯齡,被封在蔣,建立蔣國,是周朝的一個小國。後來蔣國被楚國所滅。


蔡國
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周武王弟叔度(姬度)後裔,滅於楚國。建都於蔡,轄地大致為現在的上蔡附近。公元前447年,楚滅蔡。


管國
管國作為西周初期的一個重要封國之一,屢見史書。西周早期武王滅殷,建立周朝之後,封其三弟管叔姬鮮於管(今河南省鄭州市管城),稱管國,為當時周朝之東方重鎮。周公攝政後,管叔因勾結蔡叔、武庚叛亂被誅,管城由此而廢。後裔以管為氏,管叔鮮為管氏(姓)的開氏始祖。


譚國
周朝初年大封諸侯時,建立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爵位為子,由於國勢一直不強盛,不久淪為齊國的附庸。春秋初年,齊桓公出奔時曾經過這裡,當時譚國君對齊桓公很不禮貌,齊桓公繼位,譚國也沒派遣使臣祝賀,齊桓公稱霸諸侯後,藉此故吞併了譚國。

紀國
紀國是商朝在東方的與國,都城在今壽光縣紀台鄉,周滅商,紀國又臣服於周.春秋初年,齊國強大起來,逐步向東發展,紀國成為主要障礙,經過長期戰爭,到公元前690年,紀便被齊國吞併。

舒國
春秋時期,江淮一帶有舒、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等小國,這些小國都是周武王滅商後,分封皋陶後裔時所建封國,號稱「群舒」。群舒國先被徐國所滅,後又復國,楚襄公二十一年,又被滅於楚國。滅國後,群舒國的公族後代就以原國名為氏,稱舒氏。

徐國
相傳帝顓頊玄孫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他贏姓,伯益的小兒子若木因其父親的功勞在夏禹時被分封於徐,建立徐國(故地大約在今江蘇西北部及安徽東北部一帶)。徐國曆夏、商、周三代皆為諸侯,周穆王時,已傳至三十二世孫徐君偃。


當時徐國比較強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遊在外時代周稱天子。穆王得此消息,日夜兼程趕到京都,調軍平叛,徐偃王棄國而走,躲進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一帶的山中。由於他甚得民心,隨他進山的百姓數以萬計,這座山後來就叫徐山,徐州也由此得名。


後周穆王降偃王兒子宗為子爵,仍封於徐(今江蘇省泗洪市一帶),春秋時徐國敗於楚國,國力漸衰。至宗十一世孫章禹,於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終為吳國所吞併,其後子孫便以國為氏。

蕭國
伯益的巨大功績使他的子孫得到封賞,其中一個叫孟虧的,被分封至蕭地(今安徽省蕭縣西北),建立了蕭國,春秋時滅於楚莊王。

萊國
萊國商代以前,萊國的統治中心在昌樂.臨朐等縣,東部直到黃縣沿海地區.姜太公初封齊國,建都營丘(今昌樂縣境內),離萊都較近,萊候曾多次率眾爭奪營丘.春秋時期,隨著齊國的強大,齊國打敗萊國,佔有今平度縣以西的領士,萊公被迫遷都黃縣,稱東萊.戰國時,東萊亦被齊國吞併。


杞國


周朝建立後,求先賢的後代進行分封,從諸城的牟婁尋到大禹的後代東婁公,封在河南,建立杞國.西周末年,由於鄰國的侵逼,杞在河南無法立足,便舉國東遷,回到國君的祖籍(今濰坊市),後來在昌樂,安丘等地建國,現在安丘黃旗堡鎮西南有杞國古城遺址,就是杞都城之一.春秋末年,杞國被楚國攻滅。


州國
古州國之都。在今湖北監利縣東。州為偃姓國,皋陶的後裔。
朝斟灌國姜姓封在州邑(今山東安丘縣),建立州國,因位居公爵, 世稱州公。春秋時期有州公實,亡國於杞,州國公族定居於淳于城( 今安丘縣東北,原為州國都城),後來複國,名淳于國,仍為公爵,成為春秋時期的小國之一。

淳于國
周武王把安丘縣東北部封給淳于公,建立淳于國.淳于公為姜姓,和當時的菜,紀等國為鄰.春秋初年,從河南搬來的杞國不斷侵逼,淳于無力抵抗,國君只好逃到外地避難,淳于國亡。

虞國
虞--周代姬姓國。虞也同吳,史書記載虞有二,一在南方,即春秋時曾爭霸中原的吳國,此略。一是山西晉南的北虞。《史記·吳太伯世家》:"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墟,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此謂山西平陸、夏縣一帶的虞國是周初武王所封的虞仲之國。然而,劉曉景等根據金文及相關資料論證,山西虞國乃陝西

隴縣一帶西周矢國的後裔。前655 年,虞國君貪圖晉獻公的寶馬珍玉、借道給南下伐虢的晉國軍隊,晉軍滅虢回師途中,順手牽羊又滅亡了虞國。


虢國
虢國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諸侯封國。周武王滅商後,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封為虢國國君,一個為雍地的西虢,一個為制地(今河南滎陽)的東虢,起著周王室東西兩面屏障的作用。


西虢東遷後,據守上陽的虢叔被稱為南虢,據守下陽(今山西平陸)的虢仲被稱為北虢(據《左傳》「正義」引)。與此同時,西虢支庶與羌人在西虢故地又建立一個虢國,時稱小虢,這就是古代典籍中先後出現過的5個虢國。


公元前767年,東虢為鄭國所滅(據《竹書記年》)。公元前687年,小虢為秦國所滅(據《史記·秦本紀》)。


補充
東虢於公元前767年被鄭國所滅。西虢東遷三門峽後,在原地留有一小虢,於公元前687年被秦國所滅;東遷後的三門峽虢國建都上陽,地跨黃河兩岸,史稱南虢、北虢,實為一虢,於公元前655年被晉國所滅。

虢公丑帶領一部分貴族逃往洛陽,後到其岳父家所在的蘇國(即河南焦作溫縣一帶),現有東虢村、西虢村;被俘的一部分貴族、平民被晉軍帶到山西汾陽一帶,形成望族;另一部分貴族、平民在當地居住或逃到他處。

許國
據史書記載,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西周滅商後,周成王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為太岳之嗣,也稱為許文叔。

許國地在今河南許昌市,春秋時為鄭、楚等國所逼,公元前576年,許靈公被迫南遷葉地,為楚國的附屬;前534年許憚公又被遷城父;前 538年又遷荊山;前529年復遷葉地;前506年再遷容城。戰國初期終於被楚國所滅,遷於容城,後子孫分遷中原及江南各地,以國為氏,稱為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春秋時期鄭、楚等國勢力強大,許國不斷地遭到這些諸侯國的進攻,由於力量弱小,無力抵禦,只能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如公元前654年,楚國伐許,許侯無力抵抗,遂肉袒謝罪,楚國才退兵而去。楚成王在位時,又一次進攻許國,許侯只好再次肉袒謝罪,使其退兵。在這種情況下,許國所能做的惟有遷徙,以避其鋒芒。公元前576年,即許靈公時被迫遷到了葉(今河南葉縣西南);公元前533年,又遷其國於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公元前529年,再次遷回葉;公元前524年,又遷到了容城(今河南魯山東南)。

後來幾乎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見當時其所面臨的局勢之險惡。許國遷到容城後,雖然得到了一個較長時期的喘息機會,但是當時周王室衰弱,無力阻止諸侯紛爭,許國這樣的小國仍不能避免被吞沒的命運。大約到戰國時期許元公在位時,便被楚國攻滅了,一說為魏國所滅。許國滅亡後,許國宗親四散逃走,他們雖散居異鄉,不忘故國,便以國為姓,這是許姓的一個來源。

呂國
該部落的首領在夏時被封為呂侯,建姜姓諸侯國呂國(在今河南南陽)。春秋時,呂國被楚國所滅,其後子孫以國為氏。

莒國


自周初始封,至春秋隱公元年,這一段的莒國歷史,史文缺略,為空白期。太史公多見舊籍,於此當有所見,惜他因莒國小弱,未立《莒世家》,後人於此空白期之史跡,無法妄測。僅知自茲輿期始封至魯僖公年間之茲平公,共歷十一世。茲平公之後,始有國君世系,但是因為承襲了東夷風俗,國君無謚號,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作為生前稱號。

由此看出,至少自周初至春秋初期近300年間,周人慾以周魯為代表的華夏文化去同化東夷孑遺,尚未收到顯著效果。


自魯隱公二年後,《春秋》經傳始見莒之事迹,至戰國楚簡王滅莒(時在公元前431年),290年間,莒國大事可述者甚多。茲僅就其與齊、魯兩大鄰國關係及參與中原霸主盟會之主要事迹,略為綜合排比之,以說明夷夏之鬥爭與民族融合過程,在東方仍在繼續進行中。


為了便於了解莒與當時諸國之關係,分四個階段敘述。
第一階段,自魯隱公二年(前720年)至魯僖公二十三年(前673年)。開始時,莒的疆域似已較初封國時有所擴張(也許是又逐漸恢復了周公東征前之舊疆)。它南入向(在今莒縣南70里處),北伐杞,取牟婁。杞,本為舊國,卜辭(《殷虛書契後編》下375)中有「杞侯」字樣出現。周武王重封夏之後樓公於杞,初都於今河南杞縣,春秋前,不知何故東遷。先遷於今新泰縣境,繼又遷淳于(今安丘東北)。杞之國土,東起今諸城境,西至安丘境,正好橫亘於莒之北部。莒欲擴地,向南已滅向,向北不能遽吞杞,故取蠶食手段,先取其一邑。杞本夏族,但因處東夷故地,用夷禮,故齊魯等國鄙之。

莒之西疆臨魯境,西北疆有州、紀二國。州為小邦,姜姓,不久似被齊所滅。紀(已)曾因調停魯與莒的關係,與莒盟於密。前715年,魯與莒因而盟於浮來。可見莒對西方及西北方之鄰國,是維持著友好關係的。但齊桓公即位後,齊為霸主,局面為之一變。


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出奔莒國避難。返齊為君之後,卻不念舊德。舊籍載桓公與管仲謀伐莒為東郭牙所覺之事②是否事實,姑置不論,而不久卻向東方擴張,則是事實。紀和杞首遭壓迫,亦開始見「伐莒」之文。莒似乎判明了這個情勢,以後不再向北發展,轉向西、南兩方,開始與魯、鄫發生糾葛。


當時,莒是齊魯之外的東部大國,附近的貴族與國君,在本國住不下去時,多愛暫奔莒國。這一階段,齊公子小白之外,還有譚君及魯慶父。由於魯人賂莒交出慶父,反又食言不送賄賂,魯莒之間曾數次發生戰爭,莒敗。魯也有了戒心,庄公二十九年(前665年)城諸及防(東防,在今費縣東北40餘里處)即所以備莒。

桓公由於標榜攘夷,所領導的幾次會盟,莒都不得參加。後宋襄公欲霸諸侯,也領導了幾次會盟,莒亦未獲准參加。
前660年齊逼遷陽(今沂水西南)國之民而有其地。前644年,完全滅紀國。齊向東擴張的面目已經不再掩飾了,莒國為了對抗咄咄逼人的齊國,便完全倒向新起的霸主晉國,這在下一階段中表現得明朗了。

第二階段,自魯僖公二十四年(前626年)至成公十四年(前577年)。這是晉文公為霸主以及邲之戰後楚莊王繼為霸主時代。莒國在這一階段,歷茲平公、紀公庶其、厲公季陀、渠邱公朱四個國君。他們先後參與中原各國的一些會盟,是外交上初步活躍的時期。

晉文公雖也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卻未在會盟中表現出來,因而莒國得以參加了有名的踐土之盟。


與此同時,齊繼續向東開拓國境。見於記載的是前600年伐萊。取根牟。萊為東夷族,根牟又在莒之鄰境,因而齊於前598年及前596年有兩次伐莒之事。《左傳》對於後一次伐莒記曰:「莒恃晉而不事齊故也。」部分地道出了齊、莒雙方的打算。


原來,與莒同時被晉文公邀請參加會盟的小國邾,本是魯的禁臠。此後,齊欲並莒,魯欲並邾,二大國會晤頻繁。前599年,魯出兵伐邾,次年,兩國連兵伐莒。


又次年,楚敗晉於邲,齊國見莒失去了奧援,遂無所顧忌,復於下一年再次伐莒。在這以後的十年間,齊恃其強,開始欺壓魯國,又侮辱晉之使臣,形勢又為之一變,晉、魯、衛、曹於前589年合兵伐齊,敗齊於鞍。於是,前584年以後,莒國又參加了以晉為盟主的馬陵之會及蒲之會。


這一階段的後期,可能由於齊魯交侵,也可能由於莒君渠邱公的無能,莒有三城一度為楚所攻破,但楚不能據而有之,不久退出了。前574年渠邱公死,子密州即位,史稱黎比公。

第三階段,自魯成公十五年(前576年)至魯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這一階段的前期,晉悼公復霸,後期,宋向戌倡議晉楚弭兵,爭霸局面稍得緩和。
晉勢復強之後,30年間,大會盟24次,莒都參加了。由於多次參加復盟,莒似乎逐漸以大國自居,開始對外用兵。初期,即與邾聯合,共同侵鄶,鄶在莒之西南,距魯不遠,便向魯求救,然而魯的兵力不能勝莒,鄶終於為莒所滅。魯感到受到了威脅,開始修建東疆的費城。


前565、563、561年,莒三度侵犯魯境,表面上看,似僅是爭奪邊境上的田地,然而魯國卻以為:「莒人間諸侯之有事也,故伐我東鄙。」當時晉楚繼續爭霸,齊、魯全參加進去,莒乃鑽了空子。由此看來,莒稍強之後,也會走上擴張領土的道路。「春秋無義戰」,莒也不例外。莒國的兵力,這時似乎很強。前555年,以晉為首的12國伐齊,莒曾要求以「車千乘」從東南方向攻齊。這一次齊兵不敢出,晉軍焚臨淄。12諸侯之兵到達齊之南疆。齊堅守城池,未導致大敗。然而齊開始有了向莒報復之心。

莒君黎比公之治民,《左傳》稱之為「虐」,又說「國人患之」。大約指

的是他不顧國力,連年與齊魯爭戰,民不堪命的情況吧。黎比公處於齊、魯兩國大啟疆土之際,利用強晉為援,以攻為守,還不失為較好的策略,因而這一階段為春秋時莒最活躍之時期。黎比公死後,莒逐漸走向衰亡了。


第四階段自魯昭公元年(前541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這一時期,晉公室強大,國力內耗不復外顧,莒亦失去了奧援。莒君可考者,有展輿、著邱公去疾、庚輿、郊公與狂5人。嗣後入戰國,莒事無記載,公元前431年,楚滅莒。


這期間,莒之國土屢被齊魯侵佔,國勢已弱,只好採取守勢。加上本身有內亂,展輿立為莒子後,奪群公子秩,群公子把公子去疾從齊國召回,立為莒君。展輿逃往吳國,其黨羽務婁等3人奔齊,帶走了大龐、常儀靡二邑。


後牟夷又奔魯,獻了牟婁及防二邑。前532年魯伐莒,取郠。郠位於今沂水縣界,因此莒國西疆藩屏盡撤。在此情況下,莒之內亂仍不止,國君去疾死,蒲余侯殺了公子意恢,從齊國迎回了去疾之弟庚輿,此後莒國依附於齊。到了前523年,又想擺脫齊之控制,兩次引起了齊兵來伐。

莒已不複比於列國。入戰國後,楚的勢力擴張到淮上,滅蔡,進而滅莒。然而到底距其本土過遠,不能長期佔有,莒之全境終於入於齊。

邾國
顓頊帝之後代曹挾於周武王時被封於「邾」,建立邾國,最初附庸於魯,春秋時漸強,進為子爵之國,稱「邾婁」,後又改為「鄒」,建都於邾(今山東曲阜東南南陬村)。後來,邾國為楚宣王所滅。

鄫國

少康的小兒子曲烈,被分封到一個叫鄫(zeng,曾)的地方,建立鄫國。
夏被商滅掉之後,其同姓親族,或被俘虜作了商的臣僕,或被迫向四方遷徙。惟獨曾人卻留居中原。
周武王滅商後,封鄫為子爵,移封鄫于山東臨沂蒼山縣西北部城。由於鄫國是春秋時的一個小國,常常被莒、邾和魯國欺凌。


為了改善同鄰近侯國的關係,鄫便與較為強大的魯國建立了姻緣關係。襄公四年(前569年),魯國向春秋霸主晉國要求,願把鄫國作為自己的附庸國,並代魯國負責向盟主國提供一部分貢賦。疆域:駐蒼山縣向城西南,包括蒼山大部分,棗莊部分,以及郯城沂河以西部分。


此前,魯僖公之女嫁給鄫君時泰,生公子巫。不久,時泰又娶莒女,生子後欲立為嗣,危及巫的地位。鄫國靠近晉魯的行為,自然受到莒國的反對。

同年十月,莒國聯合邾國攻伐鄫國,魯國派大夫臧紇出兵救鄫,結果吃了敗仗。次年,鄫人又在戚 (今河南濮陽)參加晉、宋、陳、衛、鄭、曹、莒、邾、滕、薛、齊、吳等國的盟會,聯合抗楚,鄫國才得到喘息的機會。

公元前567年,鄫國因自恃有魯國作後盾,而怠慢了莒國,莒國抓住魯國疏於扶助鄫國的時機,一舉滅掉了鄫國。

宋國
宋國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國君子姓,位於現在河南商丘一帶。


周武王伐紂,商朝滅亡,武王分封諸侯時,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後,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當年曾降周的微子啟於商邱,國號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孔子的論語堯曰篇曾記載此一原則叫做「興滅國,繼絕世」。


宋國後來逐漸發展強大,

宋襄公只是在齊國內亂時,幫助齊公子復國,想代齊作為盟主,但沒有軍事實力。歷史記載宋襄公在軍事作戰時實行不切實際的「仁義」,結果被楚軍擊敗,宋襄公也因傷重身亡。

以後北方晉國和南方楚國爭霸時,宋國夾在中間,戰事連年不斷。80年間,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戰爭。公元前546年,宋國令尹向戎因為和晉楚兩國令尹有私交,又正當兩國交兵疲憊之際,發起和平大會,在宋國召開十國參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國保證了十餘年的和平時期。


戰國時期,宋國終被齊國所滅。

越國
越國是以紹興為核心地域建立的浙江大地上第一個古朝,公元前473年,越滅吳後,越國的勢力範圍曾北抵山東,南入閩台,東瀕于海,西達皖南、贛東,雄踞東南,
公元前三一二年正當秦、韓、魏與楚齊對峙、楚調發大軍包圍秦兵於曲沃和商於的時候,越王派使者以「乘舟」(君王乘坐用以指揮作戰的大船)、戰船三百艘、箭五萬支,送給魏國(《水經·河水注》引《紀年》),支援魏國。


這樣運送大批水戰所需的軍用物資到魏都大梁,必須從長江經邗溝,再經淮水和鴻溝,可知當時越的國力仍能控制邗溝和淮水的航行。這時越王原要伐齊,經齊王使人遊說越王,越不攻齊而攻楚,被楚打敗。


因此楚圖謀滅亡越國,消除後顧之憂,並擴展領土到江東一帶。公元前三○七年秦武王舉鼎絕臏而死,秦國有爭立君位的內亂,一時無暇對外兼并,楚就趁這個時機圖謀攻滅越國。楚國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國去活動了五年,到公元前三○六年(楚懷王二十三年),楚國乘越內亂,

把越國滅亡了,把江東建設為郡。

吳國
吳國是中國周朝時的一個諸侯國,其國境位於今天江蘇省南部蘇州、無錫、常州一帶。吳國的開始不明,傳說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和仲雍為了將他們的王位讓給周文王的父親季歷出逃到江南建立吳國。這個傳說的準確性無可考證。


到春秋時期為止,吳國是中原邊上的一個不重要的小國,有可能吳國到春秋時剛剛開始使用從中原引入的君主制度。春秋時期,吳國與中原的諸侯國的交往越來越密切,也開始與其他諸侯國爭雄。吳王闔閭在今天的蘇州建立都城,任用伍子胥和孫武攻破楚國都城,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闔閭的兒子夫差不顧國家連年征戰空虛,與齊國和晉國爭霸,令伍子胥自殺,忽視了邊界上的越國,被越王勾踐趁虛而入。前473年,夫差兵敗而逃,被圍困在秦餘杭山(今天蘇州南陽山),向勾踐求和,勾踐不準,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魯國
公元前1045年,周滅商,大封天下,武王之弟周公姬旦被封於曲阜,為魯國。周公輔佐天子,其子伯禽代父就封,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四君,至公元前249年被楚所滅。


首先你要了解分封是怎麼回事

拿楚國來說,先祖是看火的,後來繁衍比不過其他大族就被趕出來了,只好到鄢郢一帶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後面趕上姬周造反,派了幾個人去露了臉,再後來周朝分封諸侯,熊家趕緊過去湊個熱鬧,討到了分封,這才立了國。

楚國那時候可憐的一比,送禮都沒得送,七想八想,我家先祖是看火的,那就送點相關的東西吧,就帶了一捆苞茅。周朝果然看不上,但是畢竟也是來送禮朝賀的,畢竟伐商也出了點力,沒有直接趕出去,既然你先祖是看火的,你也去看火吧。不過這一行雖然屈辱,不過也算正式立國了。

立國有啥好處呢?就是正式承認,能互相來往了,沒事不會打你,開會啥的也能帶你玩,雖然不給肉吃,看火也是可以的。

分封就是國內人口也差不多飽和了,在沒開發的地方給你畫塊地,你去那裡發展吧。有事可以回家求助,沒事互相串門,大家相親相愛。但是,這地是固定的,人口確實越來越多,太行王屋也架不住愚公子子孫孫。中原這一小塊出來的人口,把陝西山西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重慶都佔了,再封就沒地了。

再要地,就只好搶鄰居的。春秋到戰國,征伐越來越激烈,其背後,就是人口越來越多,閑地越來越少,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不是突然發生的一些變化。

爭土地爭資源,在開始並不多,大家周圍都是白地,想要,自己去開。最初的戰爭多半是國君聚會朝會上的小矛盾引起的,很有可能就是你瞅啥打起來的,也不是你死我活的事,一方服氣,事就算完了。再往後,兩家都住隔壁了,田壟都分好了,但是這中間這棵桑樹是誰的?說不清,那就打吧,打死一個你家地也是我的。


出自《楚滅國研究》

春秋時代如果沒有大規模的兼并戰,就沒有後來的戰國七雄


可能大部分中國人都不知道中印邊境原來有個叫錫金的國家。

我小時候看的舊版本地圖上還有,現在已經徹底沒了。

大國之間搞吞併或者滅國並不容易,即便實現了,影響也非常惡劣。但是小國……誰關心呢


因為春秋末期,戰國開始的100多年時間的歷史缺失了很多,就是春秋經結束之後,有很長一段時段,歷史事件發生的密度極其反常的稀疏。具體可以看資治通鑒,自己作一個這段時間的年表,非常明顯。我猜測正是在這一段時間裡,春秋就開始的滅國競賽達到了高潮。並且讓題主產生了國際規則瞬間變化了的錯覺。就像如果動畫幀數特別低,你快進著看,當然覺得變化特別快。

再者,滅國分兩種,一種滅國不絕祀,收下當狗。第二種,滅國為郡縣,原來的領主,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讓你狗也沒的當。我們平時說的滅國,都是二者混雜起來說的,但他們分別代表了兩種完全相反的國際秩序,即封建和郡縣之矛盾。討論這個問題,一定要釐清二者。但實際很難。

最後,看周朝的歷史,不能沒有楚國這個大魔王呀,人家從春秋一開始就瘋狂滅國,亡國無數,還率先搞起了郡縣制,惡意破壞封建秩序,三子稱王,從而招致了諸夏的極度反感。可以說楚國的滅國活動造成的南北矛盾,是春秋的一條主線劇情。
剩下那些大中型國家滅國滅的也不少,別人都說了。不再贅述。

但即使如此,也沒有解釋為什麼春秋早期的滅國活動不如後來頻繁。我認為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是諸夏國家發現,大國之間其實互相誰也打不過誰,所以大家不約而同的背靠中原向外發展,柿子挑軟的捏,去找戎狄的麻煩。
而所謂的滅國,完全是站在華夏中心論的視角來看,一般根本不把這些吞併野蠻人國度的行為視作滅國。那叫宣教化,送溫暖,家電下鄉。把這些部族也算在滅國行列,恐怕春秋滅國數量要超過戰國了。
比如你可以去看秦本紀,春秋開局就在函谷關以西打了不少仗,主要敵人是戎人的國家,比如寧公滅掉了西戎國度盪,亳等。後來武公攻打邽,冀之戎,還順便滅了小虢。到穆公後來接手時,秦國已經有了一個不小的基本盤。這都是靠天天日戎狄打下來的。

最後剩下的大國,戰國七雄,都是外向型諸侯,晉國及其六卿繼業者,主要擴張方向就是在北方吞併戎狄部落,兩度滅亡中山國。秦國在餚之戰吃了個大癟,向西發展,稱霸西戎。這是兩個典型例子。楚國前面說了,一直就像貪食蛇一樣狂吃,即吃諸夏國家,也吃蠻夷國家,吃的胖胖的。最後晉秦燕這些邊疆諸侯的實力,就反超了鄭 衛 宋等老牌中原諸侯。
說到底,春秋時,只有諸夏是高等文明,掌握先進生產力,實力強大,越靠近中原的諸侯國就越厲害,越靠近邊疆的越能發展地盤,這樣中間就形成了某種均勢,少滅國。外圍則大肆擴張,狂滅國。


主要原因是大多數諸侯的主流思維方式決定了博弈雙方(贊同滅國VS不贊同滅國)的實力對比差別。

其他答案裡面提到的分封制、貴族精神、周禮、周天子的影響力這些,在春秋時期共同決定了諸侯主體的思維方式是「大家都是親戚,不是近親,那也是遠房不是,家庭內部矛盾,哪有那麼多不能商量的呢,即使要動武打架,那也不能要人命吧?」。

上述那些綜合因素最終形成了絕大多數諸侯認可的共識,保證了滅國戰,特別是大國之間滅國戰很少。

即使有那麼些蠢蠢欲動、雄心壯志的諸侯,也要掂量掂量,滅了一國,得了小便宜,其他諸侯怎麼看怎麼想,會對自己採取什麼行動?自己會不會犯了眾怒,投資收益比是否太不合算?

所以下克上、有實力者居之這類想法的人不是沒有,而是經過簡單的投資收益比換算和實際試探後,他們覺得這麼做不值得,風險太大,和他們有一致想法的諸侯還太少。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小的試探,變成事實,小滅國變為大滅國,下克上的事情多了,維護周禮的周天子不再能調集足夠的資源、力量維持這種尊卑有序的資源、利益分配的規則和秩序的時候,大規模的滅國戰就開始了。


謝謝邀請。對這方面不是很了解,就簡單說一下
---
戰爭的指導思想:有限戰爭。
戰爭分為兩種,具有有限政治目的的戰爭和具有無限政治目的的無限戰爭。春秋時期的軍隊都是以貴族為主體,戰士人數不多,幾百輛戰車而已,每次戰爭一般不超過一天。特點在於:平民與戰爭是完全脫離的;戰爭的目的在於消耗敵人,而不是殲滅敵人。
這種形式很像溫室植物,所以有限戰爭只有在貴族化和高貴化的文明中才能茁壯成長。
---
為什麼會變化呢?
這就在於徵兵制的出現。原始的部落都是武裝的群體,在這群體之中,每個人都是戰士,因為整個部落投入戰爭,所以戰爭也是總體性的。但是。自從人類告別了狩獵和游牧的生活以後,在取代了野蠻的農業文明中,戰士與糧食生產者(即非戰鬥人員)之間產生了明顯的差別。這是很少有例外的。秦朝的軍隊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徵兵制的軍隊之一,這意味著之前的戰爭與平民的隔閡已經消失,因而又回到了全民皆兵的狀態,而且這一次是以民族為基礎的。
戰國時戰爭的基礎變了,以前的戰爭中的士兵(貴族)成本高昂,現在廉價了;人們不再躲避戰爭,而是尋找戰爭。而且兵源範圍的擴張,讓機敏的平民稀釋了嚴整而呆板的貴族。
某種意義上還有一些軍事民主化,如殺敵才能陞官。
貴族間的決鬥被總體性的戰爭取代,它宣揚恨,恨一切不屬於自己部落、宗派、黨派或民族。
這是一種「全體意志」,毀滅與被毀滅成為了口號。


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威信是逐漸衰退,但是有一個過程,直到戰國時期才消失殆盡。既然周天子威信還在,那麼他制定的周禮也依然是軍事,生活,朝禮的規則。周禮中的軍事規則,戰爭不叫戰爭,更像是體育競技,怎麼布陣,什麼時候開戰,如何計算輸贏都有規定,各國也都默守。直到戰國時期,開始到了誰強誰就是規則制定者,因此強國吞併弱國是野心所驅亦是利益所驅。「無禮」的戰爭混亂開始。


樓上的幾位答主放了圖,可以看到楚國東北角有個小國:英國。

北周之後公爵一級的封號有了英國公,比如著名的唐朝李勣,宋朝的曾公亮,和明朝的張輔。

古代王爵單字,大多是取自春秋時期的大國,比如秦晉楚齊等,如李世民的秦王、朱棣的燕王;公爵基本就是用春秋中小國家的國名了,比如李靖的衛國公。

春秋無義戰,這句話說得對啊!


有評論說該回答與提問無關,確實如此。我只是看到前面答主的圖,想起了「英國」的故事而已。


戰國才是不滅國的時代。
僅有的幾次滅國戰爭,哪個國家不被蹦出牙。
齊國滅燕,宋,差點滅國。
楚國滅越,也被各種蹂躪。
秦始皇奮六世餘烈,也不過才撐了十五年,便舉族被屠戮。


春秋講禮無非是生產力不發達罷了,很多事想做做不了,為了好看一點,於是就講禮了。初中歷史書有記載春秋結束戰國開啟的標誌就是進入鐵器時代。戰國之後想做的事情能做到了,於是就不要禮了。
其一,戰國時代之前的春秋時代,作為武器材料的青銅產量相當稀少,一旦發生武力衝突,只要能夠擊潰敵國軍隊收繳其青銅器,可以確保對方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組織有效武力進行抗爭,當然自己把自己坑進去。這時候一次武力衝突可以一戰定勝負,輸了就是輸了,耍賴也沒用。
其二,上面有人說過戰鬥人員差別,正因為生產力不發達,各國能拿出脫離生產的戰鬥人員相當有限,失敗方不可能拿出兵力來反抗,所以屠城沒意義,同時戰勝方自身管轄範圍有限,達到一定管轄範圍之後就已經達到了飽和,所以滅國也沒有意義。
而戰國時代普及了初期冶鐵技術,使用鐵器農具進行生產能夠極大得提升生產效率,能夠拿出更多人口轉化為戰鬥人員,鐵質武器製造比青銅快,短時間內能夠武裝更多戰鬥人員。到了這時候戰爭要打到你死我活才行,誰知道失敗方會不會投降了來個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越王勾踐正好是春秋末期的人),所以為了保證勝利成果,必須確保完全摧毀其戰爭實力,當然屠城這事在戰國少見,但是將失敗者戰俘強行轉化成殘疾人相當有效並且常見的手段。


直接的原因是,春秋時期的戰爭是貴族之間的對戰,奴隸沒有資格參戰。


具體而言,魯國的先祖周公建立周禮,強化了當時西周諸侯同宗同源的概念,可以說是文化和宗族的認同感比較強。而且限於春秋初期的生產力水平並不高,人少地多,諸侯國之間實力差距也不大,往往只有城市的大小,戰爭也只存在於貴族之間,廣大的奴隸並沒有作戰資格。雖有兼并,戰爭並不殘忍,人是戰爭的爭奪的資源。

到了春秋末期,以鐵犁牛耕為代表的生產水平提升,井田制被土地私有製取代,從經濟和軍事上諸侯國已經成為獨立的王國。在商鞅的《商君書》中,他認為國家只需要兩種人,農民和士兵。在這種「總體戰」的影響下,諸侯國形成了耕戰一體,全民皆兵的戰爭模式。


春秋早期的戰爭,更像是體育競技,有規則,有公平,有禮儀。但是,就像足球比賽賽場上有一隊人拿著長矛,重盾橫衝直撞,宣布勝利,而且沒有裁判能制止,這種競技能持續多久呢。春秋之後,戰爭只是恢復了戰爭的本質。


事實上,春秋時期滅國很多,屬於普遍現象。其實,買了顧德融的《春秋史》和楊寬的《戰國史》翻翻就清楚了,何必來知乎尋求業餘答案。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里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顧德融《春秋史》這樣總結:春秋初期大約有一百四十餘國,到春秋中葉以後,就只剩下幾十個國家了。其中滅國最多的是楚、齊、晉、秦。

楚國的滅國數量從西漢開始就有爭議,有三十多個、四十多個、五十多個,至今未有定論。《春秋史》採用了黃德馨《楚疆域變遷考略》的說法,楚國在春秋時期滅國四十二。若加上西周一國和戰國八國,總共亡國五十一。

齊國滅了三十餘國,荀子說齊桓公並國三十五,韓非子說齊桓公並國三十。

晉國在春秋二百四十多年間,滅亡了魏、霍、耿、北虢、虞等華夏諸侯國,滅亡更多的是赤狄、肥等戎狄國家,總共滅亡二十多個國家。

秦國至秦穆公時大約滅亡十多個國家,《韓非子·十過》說「兼國十二」,《史記·李斯列傳》說「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平均一下約有十餘個。

之所以題主會覺得進入戰國時代,突然動輒大量地滅人之國,那是因為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發生了巨變。

所謂春秋主要是爭霸(如上所述也有大量的兼并戰爭,從春秋到戰國是向更大的兼并在演進),戰國主要是兼并。這說來話長,還是建議看書為準。簡言之就是社會生產力、技術、政治制度更進步了,以下僅根據楊寬《戰國史》的內容舉幾個例子作為參考。

春秋的戰爭主要是車戰,車戰就要求必須排列成整齊的陣列進行作戰。然而一旦開戰,陣型是不可能保持好的,因而很難重新整頓隊伍和排列陣型,所以雙方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決出勝負就算完了。著名的城濮之戰、邲之戰都只打了一天,鄢陵之戰只打了兩天,吳國攻入楚國首都一共只打了十天。

到了戰國就完全不一樣了,君主專制加強,郡縣制進一步發展,動員力遠超過去。春秋時期的軍隊,主要是貴族及其私屬,以及國人,人數較少。到了戰國時代就是農民為主,戰爭規模、戰爭人數變化巨大。戰國七雄的戰爭能夠「具數十萬兵,曠日持久數歲」(《戰國策·趙策二》)。

城濮之戰的晉國出兵七百乘,每乘大約三十人,一共才兩萬多人。齊桓公時,軍隊也就是八百乘,約三萬人。

然而隨著郡縣制的發展,到了魯昭公時期,晉國全國有四十九個縣,每個縣有一百乘兵力,全國主要軍力達到四千九百乘,以每乘三十人計,就是十五萬人。這還只是主要的部分。所以到了戰國時代,各大國的兵力達到三十萬至一百萬之多,也就是所謂的「千乘之家」、「萬乘之國」。

再比如,就是生產力和技術的發展。戰國時代開始隨著礦業和冶鐵技術的進步,攻城戰已經開始運用地道戰了。除此之外,還有雲梯和強弩的技術進步等等。也就是說,技術的進步讓兼并戰爭更容易了,以前攻城相對較難,後來攻得下來,自然也就連大國這樣的硬骨頭也能啃下來了。


奴隸社會的關鍵生產資料是人,戰爭一般以擊潰,掠人為主。

封建社會的關鍵生產資料是地,戰爭一般以殲滅,掠地為主。

PS:春秋時期奴隸制逐漸瓦解,戰國時封建制逐漸成型.


春秋滅國數量很大,只是這些國家大多數不為人熟知。《荀子》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個數據雖然值得商榷,也可見西周初期分封了大量諸侯國。成、康以及之後的周王繼續分封,到西周末春秋初,諸侯國數量是很可觀的。按《春秋大事表》《春秋會要》等的統計,春秋時諸侯國至少在一百四十以上。而經過春秋時期的兼并,到了戰國,只剩下齊楚秦燕趙魏韓中山鄭越、泗上十二諸侯以及其他一些小國,總算也還有幾十個。《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就有「春秋之中,弒君三十,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的說法,到底滅了多少國,各家統計結果無法達成一致。附上兩張圖參考一下(數據顯然不全)

(以前475為界)
麇國疑似和庸同時被滅。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戰爭 | 春秋戰國(東周) | 先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