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和戰國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春秋和戰國的異同
反對朗博的答案,史實描述嚴重錯誤。一是所謂「夏商周」都是黃帝一系並非是西周思想,恰恰是戰國大一統需要搗鼓出來的,《史記》的世系甚至以玄囂為少昊已經是西漢人的觀點了。從《詩經》的《玄鳥》《生民》看,商周二祖都是天帝兒子,不存在黃帝到帝嚳世系;二是戰國的諸侯並非「士」,而是西周分封的諸侯(秦楚燕)和春秋分封的大夫(齊韓趙魏),本身就是有封地的貴族。三是春秋得名並非是諸侯春秋朝天子,而是因為有《春秋》這部文獻,再追溯可能是商代只有春秋兩季。四是從社會史的角度,春秋戰國的分界線應該以前453年三家滅智為宜,不僅銜接了《左傳》和《通鑒》的上下限,事實上也奠定了戰國七雄的基礎。
按照上世紀流行的古史分期理論,官方認可的是夏到春秋為奴隸社會,戰國到清為封建社會。這兩個概念越來越遭受質疑,但是能認識到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社會形態,這種劃分又是非常進步的。晁福林先生提出三代為氏族封建、春秋為宗法封建、戰國以後為地主封建,可備一說。目前又有早期國家理論,以西周為典型早期國家,西漢為典型成熟國家,同樣看到了春秋和戰國是過渡時期。
兩種社會性質的不同,具體表現是非常多的,但是能發現環環相扣,相互聯繫。概而言之,主要線索即社會主體從氏族變為個人,這是先秦歷史乃至中國古代史上最大的社會變革,治古史者不可不知。這裡將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分列如下,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轉型時期一定是新社會有舊元素,同時舊社會有新元素的,切勿以局部去否認整體。
1、國家形態。春秋主流是國野—都鄙國家,戰國主流是(郡)縣制國家。西周典型國野制是一個國都加若干野邑(原始的縣),春秋之後又有了縣、士大夫封邑,這些縣邑都是點狀分布的。但是到了戰國被郡縣取代,呈現面狀分布。我們看《中國歷史地圖集》發現春秋沒有國界線,戰國有國界線,就是這個原因。
2、軍事制度。西周國和野的對立導致西周春秋的國人、野人權利義務不同,當兵是國人的義務,野人只提供軍賦。春秋時期國野對立開始消除,野人也被徵發當兵,到了戰國就是廣泛徵兵制,即國內適齡男子都有參軍的義務,這就是戰國戰爭動輒殺數萬人的原因。不鼓不列的貴族戰爭也變成兵不厭詐的全民戰爭。
3、官僚制度。西周、春秋國家不是統一政權,西周諸侯是天子的臣子,春秋大夫是諸侯的臣子,但自己的封地同時是世襲的,自己在封地也是君主,是為世祿;官職一般是氏族固定傳承,這特別表現在比較專業性的職務,是為世卿。戰國打破世卿世祿制,開始出現上計制度,封地和官職不再世襲,布衣將相開始登上政治舞台。
4、宗法制度。很多西周青銅器多用族徽,春秋開始就少了很多。還有就是姓氏,西周和春秋的姓與氏分明,姓是大宗,氏是小宗,同姓不婚;戰國開始姓氏合流,且一般不再變化。這些都證明氏族的概念弱化,個體的作用加強。為什麼要「鑄刑書」,國家法律公開化,不是過去說的階級矛盾不可調和,而正是血緣氏族正在解體,所以要用國法取代族規。
5、經濟制度。西周春秋多為氏族集體生產,井田制描述下的家庭生產只是戰國觀念,因為戰國牛耕技術的普及才可能形成家庭式作業,而牛耕的推廣也和春秋廣泛作祭品的牛被解放有關,孔子弟子有冉耕字伯牛、司馬耕字子牛,證明春秋末期牛才普遍成為生產工具,同時鐵器也被廣泛使用。所以西周春秋人口難以計算,戰國以後有了編戶齊民,小農經濟興起。
6、學術制度。西周春秋學在王官,文化水平高的都是貴族。但是隨著春秋後期氏族集團解體,開始出現了私學,孔子就是私學第一人,直到戰國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孔子本人思想守舊大於創新,但正是因為佔據了春秋末期、魯國文化、私學祖師的天時地利人和,才有了後世的文聖地位。春秋的士多為綁定在血緣族團的武士,戰國則廣泛存在縱橫捭闔的文士。
7、祖先信仰。上古部族萬邦林立,從西周以華夏自居以來,形成了所謂的華夷之辨和中國概念,臣服於周並且接受周文化的被稱為夏,反之是夷。諸夏追認的始祖並不同。如周祖為棄,商祖為契,都是天帝兒子,當時觀念「民不歆非族」,只認自己的祖宗。隨著氏族的進一步解體,諸夏以及夷夏的融合,開始把各族祖宗都歸於一系的傾向,為大一統奠定思想基礎。
Ps:上熱門了,得回報下,這個答案凝結了多年所學,沒辦法寫出具體參考文獻,推幾本相關歷史書籍送給大家吧,都是體驗非常不錯的核心著作。當然每本書並非完美,也有矛盾,重點是得要融會貫通。
1、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中華書局
2、童書業《春秋史》,中華書局
3、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4、晁福林《春秋戰國的社會變遷》,商務印書館
5、趙世超《周代國野制度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6、趙伯雄《周代國家形態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7、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8、呂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文津出版社
10、張淑一《先秦姓氏制度考索》,福建人民出版社
書單推薦系列:
學者通俗史若干: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09150/answer/153264158
春秋史研究十種: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83749/answer/153240803
三代史專著十種: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996644/answer/120102076
謝邀!
記得三十年,才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的世界史的教授第一堂課,就講了一個學好歷史就需要有一個歷史的思路:歷史流動感,世界全局觀!
當時還是懵懵懂懂,現在也算是看書很多,走過的地方也很多了,真正明白了學歷史的這一思路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把春秋和戰國從歷史中單獨拿出來進行比較,恐怕讀者對這兩個時期不會了解這兩個時期的重要意義和不同,但是放在整個中國歷史長河中,則更容易明白了。
我們先把中華歷史簡單化處理一下:
假設中國就是一個公司。
早在四千年公司創業時期,在眾多邦國中,黃帝和炎帝兩位建立華夏這一公司。公司董事長就是黃帝。
夏朝建立者是 禹和他兒子啟,大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
商朝建立者是商湯,看他的出身:黃帝—少昊(又名玄囂)—蟜極—帝嚳—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王亥)—上甲微)—報乙—報丙—報丁—主壬—主癸—商太祖成湯
到了西周時候,看看周王與黃帝什麼關係:
黃帝--少昊--蟜極--帝嚳--后稷(周始祖)--不窋--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周太王(古公亶父)--季歷--周文王姬昌
搞來搞去,整個夏商周時代的中華就是黃帝的家族公司呀。這樣的靠血統統治,人民當然是不答應的!雖然你們「氏」不同,但都是「姬」這個大姓後代呀,憑什麼「姬」家人就要一直掌握公司(天下)。所以就有了春秋戰國!
皇帝開創的家族公司,必然就要被取而代之。貴族政治時代就結束了。中國開始了「士」統治時期。
從秦漢到唐朝,「士」就是華夏公司的實際的控股者。
士,究竟是屬於哪個階級?其實士,就是最早就是為「姬」家人打工的地方豪強。幹掉了自己的主子「姬」家人,這些實際控股人理所應當掌握天下。
這樣,普通的草根還是看不到希望呀,什麼時候才能登上人生最高峰呀。
也是有兩個人站了出來!
一個就是武則天,她為了當女皇,一定要削弱唐朝實際控股人的關隴集團,大力推行科舉選拔草根,再一個就是任用酷吏。結果,整個李氏宗族都被削弱了。
再一個就是黃巢,科舉不中,一怒之下起義了,雖然失敗了,但是把士族勢力蕩滌的乾乾淨淨,(中學課本內容了),於是平民就登上歷史舞台,普通職員也見到的春天的曙光。
從北宋開始,華夏這個大公司進入到了士大夫天下。士大夫相當與職員中的精英----白領,血統和家庭出身已經不是最主要的。
一直到了清末民國..,最後公司的草根起來,也把士大夫趕下了台。
好了,簡單的釐清一下:
中國歷史的各朝代絕對不是簡單輪迴更替,是一個最高統治不斷下放的過程。
就是經歷血統貴族統治------士族統治--------平民精英士大夫統治-------草根這一漫長的過程。
好了,我們再把話題收回來,春秋和戰國根本的區別是什麼?
春秋和戰國正好正處血統貴族統治到士族統治這一變化過程中。
春秋,是「姬」家人被架空與被忽略的落幕表演,周天子的地位,以及西周的井田制,禮樂制度全部崩潰,奔潰了二百年。
為什麼叫「春秋」,原因就是各諸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要拜見周天子,最起碼錶面上還是要尊重一下的。
戰國開始兩個事件是什麼?
一是「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國國姓就是「姬」呀,韓趙魏幾個地方豪強幹脆就不理「姬」家人了,連面子也不給了。
還有一個就是 「田氏代齊 」。齊國鼻祖可是姜太公,那可正經輔佐周武王取得天下的第一功臣,齊國的爵位可是侯爵。田氏替代了姜姓呂氏 ,「姬」家人再也笑不出來,真能感慨「無可奈何花落去」。
所以,戰國就是「士」開始登上歷史舞台開幕表演,要建立一個新的制度,於是就開始各種改革,也開始要建立一個拋開「姬」姓的自己的天下。
簡單概況一下,春秋,就是傳統一切被砸破,被拋棄的過程,雖然五霸都努力挽回,但是最後失敗了。
戰國,就是才開始「士」掌握天下,摸索去建立一個新世界的探索階段。
現在再把春秋和戰國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及其思想,按這樣的觀念來理解,就會有更加全面的認識。
所以,春秋戰國在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意義也十分重大。
這個問題顧炎武已經說得極為全面了:
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春秋時,猶宴會賦詩,而七國則不聞矣。春秋時,猶有赴告策書,而七國則無有矣。邦無定交,士無定主,此皆變於一百三十三年之間。史之闕文,而後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並天下,而文武之道盡矣。——《日知錄》卷十三「周末風俗」條
一言以蔽之,宗法封建社會的漸次崩潰(春秋)與中央集權郡縣制政府的逐步建立(戰國),這是一個過渡的時代,過渡的兩頭是西周宗法封建社會與秦漢大一統。
@朗博 先生答案中對於史觀的態度和觀點是可取的,但是,存在很多史實性錯誤。
搞來搞去,整個夏商周時代的中華就是黃帝的家族公司呀。這樣的靠血統統治,人民當然是不答應的!
這句話的前提,顯然是西周人認為夏商周是一家。但是這套世系是戰國到漢才鼓搗出來的。《詩經》裡面有描述商周開國的史詩《商頌·玄鳥》和《大雅·生民》,可沒有那些複雜的家譜——都說自己是天帝之子。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玄鳥》
商的祖先契,是有娀(讀「松」)氏之女吞了鳥卵所生,不是帝嚳之子。《呂氏春秋》也有更詳細的描述——「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成之台,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嗌嗌。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
——《生民》
關於這個「履帝武敏歆」,各家解釋不一。
方玉潤在《詩經原始》裡面分析之後得出結論,這是姜嫄(讀「元」)「好道而敬神」,常常虔心祭祀,所以踩到了天帝降下的神跡,才「有感」而孕,生周祖后稷。如果真的是如毛傳所說是為求得子而祭祀,那麼後文的三棄就無法自圓其說了。
貴族政治時代就結束了。中國開始了「士」統治時期。
「士」進入到統治階層是確實的(孟子說「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 」),但是看看七國,秦楚燕還是西周分封的貴族,田氏齊國和三晉是卿大夫,沒一個國君是「士」。
《論語》有一句「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孟子》里也有「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
「國」指的是諸侯,「家」指的是大夫。《說文》裡面也有稱大夫為「家」的用法。
為什麼叫「春秋」,原因就是各諸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要拜見周天子,最起碼錶面上還是要尊重一下的。
春秋時代的來源是《春秋》這本書,並不是春秋朝見天子。何況諸侯是不是每年春秋朝見天子,尚無定論(至少我看到的書是不支持在這種觀點的,歡迎各位指正)。
(李無末《 周代朝聘制度研究 》)
特別不喜歡開口閉口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奴隸制晚期這種答案。
首先,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只是某個諸侯國發生的特殊政治事件,用這個來作為兩個時代的分界點太兒戲了。
其次,說奴隸制末期這個其實也不靠譜。中國古代奴隸制從春秋時期開始就已經是末期了(中國的奴隸制終止時間難以界定,但絕不是春秋戰國的分界線)。
春秋戰國這兩個具體的起止時間是有官方說法的,分界點是公元前475年。至於為什麼是這個時間,貌似是跟《史記》有關。
下面進入正題,春秋和戰國區別究竟是什麼。
開門見山,根本區別在於生產力水平(官方么?)。
先說春秋戰國其他方面的特點:1.鐵器牛耕於春秋後期開始普及。 2.春秋時期井田制逐步開始瓦解,戰國時期各國變法確立了土地私有 。3.春秋時期公族壓制卿大夫現象比較普遍(晉國特例,也因此晉侯很早就被架空了),戰國時期出身低微的人也有大作為,士大夫階層地位提高。4.春秋時期諸侯會將土地分封至下,戰國時期諸侯會直接任命官員將土地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5.春秋時期兼并戰爭數量巨多,而戰國時期數量減少,但規模劇增,波及人數劇增。
然後開始解釋為什麼根本原因是生產力水平不同。首先,農業是國之根本,這一點必須堅持。想在諸侯中佔據一席之地,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而人力數量是由農業決定的,因此,各國想要稱霸,必須大力發展農業。既然發展農業,就需要兩個東西:人和地。前者只能慢慢攢,後者可以快速搶。這也就解釋了春秋時期為毛兼并戰爭這麼多。那麼有了地,就開始耕作了吧。但是耕作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這田是不是得有一部分給天子啊?給毛給,老子花錢花人打的,他憑什麼吃白食?同姓親戚?干我什麼事,別管他,給我好好乾,什麼公田,都是咱自己的私田。於是,井田制就這麼被瓦解了,而這大大降低了天子的威信。更讓天子難過的是,諸侯們可以肆意兼并,而自己卻不能,只能守著這一畝三分地,想發展也發展不起來。這就解釋了為啥天子的威信一直起不來,世界是靠實力說話的,不是靠臉說話的。然後,人也有了,地也有了,可是人增長的速度有限,搶地成本畢竟太高,那怎麼辦?那就看看能不能提高效率了,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更高等級的農具和灌溉技術與牛耕就被提了出來。生產力又一次大幅提升。注意,每一次生產力的大幅提升就代表了生產同樣的糧食,需要的人更少了,而多出來的這部分人就可以從事非農業的活動,比如參軍,比如冥想,前者為募兵制度創造了條件,後者為百家爭鳴創造了條件。繼續回到生產力提升的問題,生產力提升了,糧產高了,誰最高興?地主最高興,而地主階層包括了原先的士大夫階層,這些人因為卿的分封是直接控制土地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春秋後期士大夫階層地位提升了。士大夫是由卿分封的,而對於諸侯來說這不是很安全啊,於是諸侯就想將土地直接置於自己的管理之下,於是,郡縣制也就誕生了。然後吶,諸侯們就開始攢人口攢金幣,直到有一天,諸侯們發現,通過募兵制度,我可以培養一隻數量龐大極具戰鬥力的常備軍了,於是大規模的戰爭就爆發了,你出20w,我出40w,有錢有地有人,就是這麼任性。
好了,戰國時代開啟了。
歷史永遠都是量變引發質變的,不是說這幫諸侯靈感一來一拍腦袋瓜,走著,咱們一起手牽手進入戰國吧。
所謂的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無非就是諸侯沒能壓制住卿的勢力,結果反被廢黜的政治事件而已。所謂的奴隸制末期,無非就是我們後人為了附會某偉人的歷史階段自己強行改造的。
戰國時期的各項變法都是將之前出現的這些措施具體強制化了,並不代表在這之前這些做法未曾出現。
最後總結一句話,歷史總是有所聯繫的,切斷這些聯繫,說出來的自己都不信。春秋時,拿塊板磚扔你都打聲招呼,受傷了就停手(「不重傷,不擒二毛」),打完還覺得很難過,來看看你,扶你一把。到了戰國時,就拿青銅,甚至鐵兵器亂砍,砍死了還要斬首,然後洋洋自得,大叫一聲,哥是為你好
春秋與戰國分界的標誌是,趙魏韓三家分晉,而且周天子還承認了他們的合法席位,給了他們爵位,姬姓大國之晉從此不復存在;十餘年後,田氏篡齊,周王依舊承認其地位,姜太公之後世也從此退出歷史舞台。如此公然的弒主奪位之行為,竟然獲得了一向以禮樂、宗法為綱的周天子的認可,可見此時的禮崩樂壞至於何種地步,周王室已完全沒有了任何約束力——從軍事實力到文化的向心力盡皆如此。
可以說,春秋時的戰爭,還是以保衛周天子甚至中原文化圈為名義的戰爭。齊桓公稱霸的原因就是幫助中原大小各國驅趕了戎狄的入侵,然後還制衡了楚國的北侵;晉國稱霸百餘年,更是始終以對付楚國為目標,使之不能問周室之鼎,而且還牢牢控制了秦國進入中原之要道,可謂是周王室的結實屏障;秦由於崤函之道被晉國控制,就一心開拓西方之地,與戎狄做著持續而頑強的鬥爭;楚國實力最強,一心想要顛覆周室,不過就算是楚莊王時期,楚國有著非常難得的機遇,依然還是因為「在德不在險」的價值觀所束縛,沒能走出最後一步。也就是說,在春秋時期,周天子還是名義上的共主,一切戰爭的名義,都還要和保衛周室掛上勾。
反觀戰國時期,諸侯國內權臣叛亂不止,各國的軍事鬥爭也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一切均以爭奪地盤為目標,禮樂已然完全崩潰。其後各國更是相繼僭號稱王,周王室已經完全喪失了從制度到文化上的共主地位,最終被秦軍輕易消滅。
春秋時期的戰爭更像是貴族的遊戲。
春秋時期戰爭周期短,講規則,有盟,有霸主,亂且亂,但相對穩定。
戰國時期的戰爭已經進入廝殺狀態了。
春秋時期選手多,有很多小國陪跑,強國之間矛盾得以緩衝,而戰國時期顯然已經肉搏階段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架勢。
騎士戰爭VS滅國戰爭
春秋和戰國之間的根本差別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來看其實可以更加清晰:
1、小農之家成為生產的主力,按畝徵稅逐漸取代了原來的井田制的籍法。農業生產技術迅速進步,大量使用鐵制農具開墾荒地,工商業發達並形成一些通都大邑。
2、政權機構發生了重大的變革。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司城子罕取宋、鄭太宰欣取鄭、衛子南勁取衛等等,主要表現為各諸侯國政權很多被強勢的卿大夫所取代,上計制度和俸祿制度逐步推行,郡縣制開始統轄廣大邊地和都城附近地區,並逐步拓展。士人集團里開始出現文武分途,常備軍開始成熟。列國多次掀起了變法的浪潮,以軍功、文學等功績才幹確定官位爵位等,逐步削弱封君權力,加強集權和君主專制。
3、文化和學術上學問由「學在官府」轉而私學行省,官學也更加繁榮如魏國西河學派、齊國稷下學宮,列國公子、大夫的養士風氣很濃厚。諸子百家活躍於列國政治舞台,爭鳴辯論實踐自己的政治主張,思想空前自有活躍,士人和遊俠一體兩面徜徉列國天下。
其他顯著特色在軍事上戰事曠日持久常有多國數十萬大軍數年為一地一城而血戰,戰爭的規模殘酷性遠甚於春秋時代的弔民伐罪、霸主會盟。
在禮制上則呈現出更加簡易、求實用的特點。
對於春秋戰國之際的巨大變化,王夫之本人就有過精闢的概括,可以參考:
孟子之言異是,何也?戰國者,古今一大變革之會也。侯王分土,各自為政,而皆以放恣漁獵之情,聽耕戰刑名殃民之說,與尚書、孔子之言,背道而馳。勿暇論其存主之敬怠仁暴,而所行者,一令出而生民即趨入於死亡。三王之遺澤,存十一於千百,而可以稍蘇,則抑不能預謀漢、唐已後之天下,勢異局遷,而通變以使民不倦者奚若。蓋救焚拯溺,一時之所迫,於是有「徒善不足為政」之說,而未成乎郡縣之天下,猶有可遵先王之理勢,所繇與尚書、孔子之言異也。要非以參萬世而咸可率繇也。
可見在王夫之看來最大的特點就是各自為政、學術自由而多元、軍政嚴苛專務實用實效。
個人觀點:春秋是一個趨向平衡的時期,而戰國是一個趨向統一的時期。
春秋時代各國尚屬於城邦國家,諸國林立,各國統治範圍大概是其都城和周邊農村(畿內),並且漢字作用範圍極為有限,僅為祭祀所用,中國概念尚未出現,各諸侯國也尚未具備一統天下的意識。
戰國時代強國並吞弱國,由城邦國家發展為領土國家,因此誕生早期中央統治地方的政治形式,並利用漢字傳達政令,進入律令時代,各國開始編撰史書宣誓各自繼承中國之地並應順承天意一統中國。
之後戰國時代各國不同的中國主張(對夏商周的繼承)在漢代被封印,《史記》的天下觀取而代之,並影響了後世對律令時代之前(夏商周春秋)的天下觀的認識。春秋類似於搶盟主,戰國就想要滅了你了……
據不可靠消息:
一個是無義戰,一個是無義。
春秋求霸業,
戰國求生存。除了大家津津樂道的生產關係、道統等傳統視角之外,建議題主可以去看看趙鼎新的《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形成》一書,會有很多啟發。
春秋和戰國在戰爭形式上的區別在於,戰國時代開始,諸侯國之間的舉國戰爭頻率增加,戰爭規模、傷亡增加,國家兼并也遠遠大於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的理念是存亡繼絕,其實質是各國疆域控制幅度有限,戰爭規模也有限,所以基本上戰爭以調整國際格局、以爭取國際聯盟的道德與實力制高點為目標。在春秋時期,基本上多國戰爭N打一的局面只會發生在中國國家打楚國的情況下,而楚國是一個bug。即便如此,基本上戰爭也只是打到威懾楚國、重新解救被楚國消滅的小國、形成新的戰略均衡的目的為止。而到了戰國時期,滅國戰爭增多,戰爭以擴大疆域、俘虜人口、消滅敵國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強國之間聯合作戰時有發生,戰爭規模明顯擴大。所以這是春秋戰國之間的一個顯著區別。
戰爭形式變化的背後,是國家政治制度和行政體制的變化。在戰國時代開啟之後,郡縣制、官僚制在此後的的強國中全面推廣,提高了國家中央權威對生產和戰爭資源的動員能力。這就表現在國家之間有能力動員大規模的戰爭,有能力消化和吞併另一個國家。這個變化的過程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自然演進的優勝劣汰。比如採納郡縣制的楚國率先成為疆域大國,並持續地吞併周圍小國。而率先推行全面變法的魏國在南征北戰中大放異彩,此後秦國更是崛起為霸主。這些體制改革在向各國擴散的過程中決定了哪些國家得以續存,哪些保守國家最終滅亡。從春秋晚期到戰國七雄格局形成之前,國家綜合國力的變化基本上就取決於國家對新的政治、行政能力的建設上,這也就決定了春秋和戰國本質的區別:春秋時期的貴族禮制國家在戰國時期開始進入到官僚儒法國家。
傳統上習慣於把這兩個變化都作為被解釋因素,並用生產關係、氣候條件、政治秩序等等來解釋它們。但事實上,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繫才是春秋戰國國家社會變遷的根本邏輯。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重大變遷,正是因為春秋時期存在的漫長的持續無間斷的小規模戰爭。這種戰爭雖不消滅國家,但卻持續消耗國力,動搖了原本各國的政治制度和生產秩序。同時隨著周王朝秩序下的舊式國際關係體系崩潰,戰爭目的和國際政治戰略發生變遷,通過大規模戰爭以提升國家國際地位和存續能力成為必須面對的問題。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戰國時期的各國必須通過改革來適應並存活在新的時代,因此春秋向戰國的轉型階段是充滿血腥的,但最終卻促成了「中國」的誕生。與之可以類比的就是中世紀之後歐洲大陸的持續小規模戰爭,最終促成了歐洲現代民族國家(Nation State)的誕生。綜上,春秋和戰國的重要區別在於其國際戰爭和國家治理的本質發生變化,促成這種變化的恰恰就是「春秋無義戰」本身。春秋征服戰,戰國兼并戰
春秋時期為封建制,而戰國時期各國實際上都開始加強中央集權,走向帝制。
封建制度下土地經天子-諸侯-士大夫等級分封。 參考歐洲中世紀,和日本
標誌事件「三家分晉」表明分封秩序的崩潰。
戰國時代各國都在擴充郡縣(相互攻伐所得土地往往置縣,不願分封),王權加強。廢井田,承認土地私有,農民從農奴轉為自耕農,7國實際上都在走向帝制,這個過程可以參考文藝復興後,法國國王不斷對王權的加強。而士大夫們開始轉化為世代官僚或是將領,放棄私軍,變為士族,可參考德國貴族軍官團,不過大貴族則往往會靠其影響力不斷擴充封地,甚至最終「竊取王」位。總體上就是有錢有兵大貴族不斷減少了但其實力不斷強大,直到只剩國王和一大撥不再具有威脅的小貴族官僚將領團隊。
個人認為7國實際上和近代歐洲民族國家類似,當時各國普通百姓都算是仇視外國人的,各國對外國投奔過來的人才都有提防和敵視見於史書。不過由於始皇帝的統一(包括土地,文字,度量衡等)以及地形上不同於歐洲,後來的歷史發展也就不一樣了。
值得一提的是楚國由於在南方仍然有可以擴張的「無人」領域,所以其分封制的崩潰更慢,因為南方的擴展往往依靠的是小規模的貴族私軍。實際上直到三國時期,東吳將領的主要任務仍然是對付山中「蠻族」擴張自己地盤。所以楚國的同化最慢,反秦最積極。項羽能也很快召集一隻戰鬥力極強的江東子弟兵(其實就是貴族私兵),並在巨鹿之戰和彭城之戰中像騎士衝擊徵召民兵一樣碾壓了比例懸殊的對手。
說說這兩個時期給我的印象吧。
春秋時期還保留著一些西周時期的規則,社會秩序並沒有完全崩壞,只能說出現了裂痕。在春秋時期的戰爭其實還是很克制的,比如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並沒有對楚軍半渡而擊,而是遵守古法用禮義之兵,當然戰爭的結果大家也知道了。這也標誌著商周以來以「成列而鼓」為主要特色的禮義之兵行將壽終正寢,新型的以詭詐奇謀為主導的作戰方式正在崛起。所以我覺得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還是像宋襄公這樣的,不過這種觀點越來越適應不了爭霸的需求。
到了戰國,則是完全的禮崩樂壞,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慘烈,戰爭由武士階層的戰爭擴大到「總體戰」,平民也完全的參與到戰爭中。周天子的象徵能力也已經削弱至幾乎為零。特別是秦國商鞅變法以後,完全摒棄古法,連平民也能通過軍功晉陞(這在春秋是不可想像的),秦國成為全民皆兵的軍國主義國家。另外,除了秦國行郡縣制以外,其他各個諸侯國也在一步一步的廢除封建制度實行郡縣制,封建制度在戰國時漸漸式微,到秦統一六國時,封建制度完全消亡。
技術上:鐵器開始作用。
政治上:周朝權威衰落。
思想上:實用主義興起。
推薦閱讀:
※為什麼歷代都是開國最強,但西漢卻是開國70年後漢武帝卻是最強的?
※漢、宋、元、明、清時期的建築本身以及斗拱有什麼區別?
※古代的皇妃是不是都很醜?
※為什麼中國傳統服飾衰落,而西方服飾成為主流?
※為什麼現在的兩晉南北朝史較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