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秦國是怎麼樣一步一步獲得勝利 拋開制度和地理位置 其中每一個小的歷史事件中 蘊含著什麼樣的故事?
燕國有樂毅 齊國有孟嘗君 趙國有廉頗 藺相如 而秦國經歷秦武王舉鼎 之後蘇秦領六國相攻入函谷關 秦國存亡只在一線之間 為何最後秦國還是可以統一六國?
我想說的不是制度 因為在我們後世人眼中是可以看出秦國制度比其他六國好的太多 地理位置優越 但我想問的是 多少次六國打敗了秦國 為何不乘勝追擊 其中有什麼歷史的事件發生 從這些歷史事件之中我們能讀出在六國國君 和這些有才識的人才之中什麼樣的想法 和在這種大環境中 秦國國君又是怎麼樣一步一步化險為夷 而不是你們所說的中學課本六國論和過秦論 補充最後一點 不想回答的大可以不用回答我的疑問 我這個問題是想給對這個時期歷史感興趣的人共同討論 你們的回答我都會看 但是那種沒有必要的回答就別浪費在我這個拙劣的問題上 謝謝每一個認真回答的人!
秦國自設立相位後,出任秦相的:
1、商鞅,衛國人
2、張儀,魏國人
3、樂池,魏國人(一說為趙國人)
4、甘茂、楚國人
5、樗里疾,秦國人
6、屈蓋,楚國人
7、向壽,楚國人
8、魏冉,楚國人
9、田文、齊國人
10、樓緩,趙國人
11、壽燭,國籍不明
12、范雎,魏國人
13、蔡澤、燕國人
14、呂不韋、韓國人(一說為衛國人)
15、隗壯(不明國籍)
16、王綰(秦人)
17、馮劫(秦人)
18、李斯(楚人)
19、馮去疾(趙人)
20、趙高(趙人)
秦國人才多嗎?沒六國多,六國人才為秦用,這才是秦強盛的人才基礎。
而且不說人才了,就連農民,秦很早就招攬引進了,可以說變法後也就不存在所謂老秦人了,許多三晉百姓都跑到秦國做秦人了。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國力強盛,這是決定因素。商鞅變法之後,獎勵耕織,廢井田開阡陌,六世君主代代積累,攻取巴蜀,修都江堰鄭國渠,又不斷蠶食六國,國力遠非六國可比。更別說君正臣賢。
反觀六國,合縱只是權謀,尚且不能同心合力。更不明白國力才是根本。
舉個例子:秦軍伐趙,桓齮領兵20萬伐趙,被李牧打得幾乎全軍覆沒,但問題在於秦國第二年可以派楊端和再帶20萬人伐趙,被李牧打敗後,第三年可以再讓王翦帶20萬人來,而趙國只有李牧的15萬邊兵,拼完了就完了,這就是國力差距。就算沒有謀略,耗也耗死趙國。
再舉個例子:秦國國力強,那麼他就有更多錢用于軍事,比如秦國的每支箭可以比趙國重三錢,這樣就可以射的比趙軍遠的多,這就是國力。
再舉個例子:李信帶20萬人伐楚,被項燕打得全軍覆沒,但第二年王翦就可以再帶60萬人接著伐楚,項燕帶50萬人和王翦對峙。王翦怎麼贏得?耗啊,這100多萬人要吃飯啊,耗了大半年一仗沒打,秦國糧食依舊充足,楚軍就斷糧了,天子不使飢兵,項燕只得撤軍,然後王翦在項燕撤軍途中突然襲擊,才滅了楚國。
再舉個例子:王翦李信伐燕,燕代組成聯軍,死守易水,秦軍不用什麼策略,李信年輕勇猛,帶人沒命往前沖就行了,打了三個月,秦軍屍體把易水填滿了,就過去了,這就是國力,我耗得起,你耗不起。
再舉個例子:匈奴趁秦滅六國的時候伐秦,秦國命阮翁仲直接退到黃河南岸,黃河以北的河套平原不要了,滅了六國再說,這就是國力,有戰略縱身,用土地換時間。後來才有了蒙恬卻匈奴700餘里。
而你說得六國人才,本來就不是決定因素,比如藺相如、蘇秦、田文、黃歇、魏無忌等等,要麼是貴族公子,喜歡結交朋友擅長外交,要麼是口舌之士,雖能言善辯,但不是治國之才。廉頗呢?被驅逐。李牧呢?被冤殺。樂毅,被雪藏。只重宗族,不重人才。
而且就算論人才,秦國也別六國多的是啊,論武的:王翦、王賁,蒙敖、蒙武、李信、楊端和,還有之前的白起。論廟堂李斯、尉僚,之前的范雎。論能言善辯的姚賈、頓弱,還有之前的張儀。拋開之前的不說,就講滅國戰時期,秦國人才濟濟,六國留下名字的大概只有李牧和項燕了。文臣比較出名的大概只有郭開和後勝,這還是兩個佞臣。所以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補充一句,國力不是憑空來的,秦國本來是積貧積弱的小國,但抓住了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戰略機遇期。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走上了有制度保障的正軌,獎勵耕戰、什伍連坐,使得秦人勇於外戰,怯於內鬥;司馬錯和尉繚先後軍事改革,把秦國變成了一個戰爭機器,每個秦人都只是這個軍營的一員,都是一個不需要有思想的零部件。也就是說整個社會都用於保障戰爭機器運轉,其對戰爭的承受能力非六國可比。同時,得益於制度保障以及文化傳統、民族性格,秦國歷代多出賢主,再加上一定的地緣優勢,經過百餘年不斷積累,才有了橫挑天下的國力。
當然,人才謀略也不是無用,比如,如果沒有遠交近攻穩住強齊,誰統一天下還真不一定。王翦和項燕對峙的那一整年時間,八百里秦川空了,都去打楚國了,此時齊王田健如果舉五都之兵西進,收復三晉故地直抵函谷關也是很有可能的,歷史不能假設,可憐田健一直到秦軍過了濟水還堅信齊秦邦交永固。空有百萬兵最後竟沒有做任何抵抗,投降後連剛出生的兒子都被活活餓死。說實在的,秦國是虎狼之邦,沒什麼信義,欺騙愚弄田健這種老實人,唉,好可憐。如果是去年這個時候,答案應該是:
因為六國的人才都愛上了羋月
六國的壞女人都沒能斗死羋月
6國人才不都跑到秦國去了 范雎 張儀 李斯 商鞅 哪個是秦國人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1),東得百里奚於宛(2),迎蹇叔於宋(3),求邳豹、公孫支於晉(4)。此五子者,不產(5)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6)。孝公用商鞅(7)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8),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9)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10)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11),西並巴(12)、蜀,北收上郡(13),南取漢中(14),包九夷(15),制鄢、郢(16),東據成皋(17)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18),使之西面事秦,功施(19)到今。昭王得范雎(20),廢穰侯(21),逐華陽(22),強公室,杜私門,蠶食(23)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24)四君卻客而不內(25),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引用 李斯的諫逐客書
如果沒有合適的制度和相應的生產關係,人才再多也無法轉化為生產力。
人才有多少,各諸侯國佔比多少,有些答主已經說了,我就不贅述了。說些不一樣的。
秦國較早得奠定了封建制度,經濟上承認地主為新的統治階級、鼓勵耕戰;政治上逐步淘汰掉了舊奴隸主把持社會晉陞通道的格局;法家思想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國家效率。
這種情況下,秦國可以動員更多士兵;可以更快地動員士兵;全國人民都有耕地、參軍的積極性。這個制度優勢保障了,秦國可以輸一萬次都不會死,但六國一次都輸不起。
重點是秦國的國君也是人才輩出,從秦孝公開始,代代明君,代代重才,這是六國不能比的
《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國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棄。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他,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過秦論》
秦孝公據餚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 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橫,兼韓、魏、燕、趙、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謬、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解,爭割地以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飄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朴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為固。良將勁駑,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
然而,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倔起阡陌之中,率罷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不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不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戌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餚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古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1、地利。
從下圖可以看出,東邊六國在相互進攻的時候,幾乎無險可守。華北平原、黃淮平原,幾乎是一馬平川的。相比之下秦國只需要防守函谷關、河津方向就可以了。如果魏國也有秦國這樣的地利條件,那麼圍魏救趙就很難實現了。魏國進攻邯鄲,大梁(也就是開封)無險可守,在兵力空虛的情況下,很容易被齊國乘虛而入。如果趙國的都城沒有遷到邯鄲,魏國從大梁去進攻晉陽(太原)也是很難的。秦國在最困難的時候,利用函谷關守住了六國的聯軍。
2、天時。如果僅僅只有地利,那麼秦國也就是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想一統天下還是很難的。因為最初秦國的東邊有個大國,叫做晉國。那時候秦國的秦穆公也很想做一番事業,也是求賢若渴。在得到了一幫牛人的幫助後,開始往東打。結果,打不動。因為晉國相對於秦國,就好比蘇聯之於中國,打不動是必然的。因為不打了,最後就結成了秦晉之好,約定再也不打了。直到,三家分晉。晉國都沒了,秦晉之好的盟約也就不存在了。晉國從一個大國分成了三個小國,而且這三個小國之間還互相打。圍魏救趙的時候,救趙的不是韓國,而是齊國。
最有實力統一天下的晉國分裂了,燕國明顯沒有實力,那麼也就只有秦、楚、齊三國可以統一天下了。
3、齊、楚兩國雖然沒能統一天下,但是秦的大一統也給了楚人得天下的良機。韓信也好、劉邦也罷,沒有秦的大一統,這些底層的人根本沒有資格去逐鹿天下。
秦國能夠吞併六國的原因是他是一個軍事國家。他有自己的政治綱領,兵農合一的軍事動員能力,有四川,關中的農業基礎,有龐大的人口,有被馴服的西北游牧民族,有強大而穩定的三層結構,有商鞅設立的獎勵措施。這些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秦國用軍功來授予爵位,而六國依舊是宗室貴族統治。
韓國太弱小。
魏國經過魏惠王后就一直衰弱。
趙國雖然經過一次胡服騎射,但是只是那一代而已,後續的趙國雖然可以虐一虐燕國,韓國,魏國,但是土地,人口,軍隊莫都沒法和秦國相比。
齊國經過燕國的奇葩崛起差點亡國,從此以後,齊國就不行了,而且齊國基本上是貴族統治,就好像當年的晉國一樣,國家根本就沒法統一力量,沒法有效的整合自己經濟,軍事力量。
燕國太弱小了。主要是偏於一隅,總是被趙國,秦國欺負,他離秦國又遠,無冤無仇,根本打不起來。
楚國,當時依舊是蠻荒之地,到東漢依舊是蠻荒之地。土地貧瘠,人口稀少,很多的少數民族。國土雖然廣大,但是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一樣,沒有經歷開墾和發展,軍事力量和周邊國家相比還行,還是那句話,楚國的貴族太多,勢力太大,他們佔據了太多的國家資源,無論是軍隊,經濟還是人口,國家有效掌握的資源太少了,沒法在短期將軍隊,物質整合在一起,如何對抗呢?秦國出兵打到家門口了,你下面的貴族都慢慢吞吞的東給一百人,西給一百人,東拼西湊在一起,還得訓練,還得籌集物資,於是又是東出一百斤穀子,西出一百斤大米。秦國打西邊,浙江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去過重慶,抗日戰爭時期就是這樣,很多西南地區的軍隊到河北前線打仗,沒有戰鬥力,就是因為沒有國家意識。
六國沒有完成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依舊是周朝時代,王下面諸侯,諸侯在自己的封地就是大夫和其他的貴族。各佔個的地方。自己守著自己的土地。諸侯征戰的時候,各個大夫,貴族自己派自己的軍隊,匯合在一起出兵。回來之後,由各帶各的軍隊回去了,做得好的,諸侯可以控制封地內的軍隊統帥權,但是貴族依舊控制了轄區人口的納稅,服徭役等等利益。這種制度怎麼可以和秦國這種早早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對抗呢?
鴉片戰爭時候,我們總是說清朝有好八九十萬軍隊,英國輪替著就帶來了一兩萬人,怎麼就敗了呢?東南地區,清朝正規軍本來就部署在西北,在華北。在黑龍江,在北京,你英國人在江浙閩粵。這些地方軍隊本來就是為了維持治安的城管隊伍,各不統屬,可能一個城市就幾百人,一兩千人。怎麼可以和船堅炮利的英國人對抗?在宋朝神宗朝,越南入邊關,在南方橫行無忌一年多,殺人十幾萬,所過城市都進出屠城。當時宋朝在南方的軍隊根本沒法抵擋,就是因為當時國家的正規軍禁軍都在西北和華北與西夏,遼國對峙,英國人也沒有殺十幾萬人,越南就可以,你能說幾百年前的越南比英國人厲害?
戰國六國,單個的人口,軍隊,政治力量根本沒法和秦國相比,他們又不團結,即使國家團結了,國家內部依舊是一團散沙,團結在一起的六國也是一個大號的楚國而已,怎麼可以和秦國那種上下一心,以殺人為封爵基礎的軍隊抗衡呢?想想歐洲為什麼沒有統一?
就是因為有個英國攪屎棍嘛!
攪屎棍太難聽了,他們自己的描述是「大陸均衡原則」
他們既然沒法佔了歐洲的便宜(諾曼征服之後本來在歐洲還有塊領地,不過英法百年戰爭之後就沒啦從此死心塌地隔海瞪眼),又有天然的海洋屏障,那麼只能一心一意,攪和散了任何可以把歐洲大陸統一的力量,始終站在弱的一邊,拉一邊打一邊,歐洲越碎片化越好。
中國不存在這樣一個外部勢力,走向統一是大勢所趨,當然還有一個大勢所趨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統一之後就周期性解體,一遍遍走老路。
天下第一雄文早就把原因說清楚了。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秦王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懮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之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這種事需要戰國歷史愛好者來說道說道啊!
前排說明,以下僅僅是本人對該題的膚淺寬泛性思考,如有侵權或涉及個人利益,私信自刪。僅供參考?歡迎評論區指點
談歷史,要從不同方面來講,不然顯得片面而又有失偏頗。少圖流量不預警!
讀題意,首先理清對象,其次且分析原因。
①? 首先,談談六國。
看過形形色色武俠小說聽過那麼多侃大山,大家下意識都以為六國厲害的人有很多啊!
「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
「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 引用 賈誼《過秦論》
可為什麼六國咋還擼不贏這個地處偏僻之地的秦國呢?
第一 : 大神多但許多大神不在線。
諸位戰場殺神和智囊很多生卒年不同,很多情況下都是你方興起我方老矣,更何況許多大佬連生辰都不知曉啊。通俗點說,各位大神有時差!
第二 : 各國內部矛盾尖銳爭鬥劇烈,許多大咖無用武之地。
首先大國~齊,領導第二次反秦軍事活動的齊孟嘗君被齊湣王猜忌,被罷免,被迫逃往魏國。
其次趙國,趙孝成王死後趙悼襄王上位,換掉廉頗改立樂乘,廉頗氣走入魏。更不用說後來秦國離間殺李牧司馬尚了~
再來,魏國抗秦領袖無忌公子,被挑撥和魏王關係(秦王假意多次祝賀無忌公子,問他什麼時候當上魏王),最後被魏王換下改任他人
。。。如。。。。此。。。。種種。。。。
第三 具體實戰戰略戰術原因: 聯盟結構鬆散
戰國各國間互相征伐殺戮,年年交戰,今年咱們聯盟,明年為了一畝三分地我就眾偷你家水晶這檔子事屢屢發生。你捅我一刀我還你一劍的諸侯國們會真心誠意發死力擼秦么?龐涓曾憑一己之力攻破函谷關,卻因無後援被迫撤離。更別提有楚國大將軍子蘭這種還沒怎麼打仗就封自己當六國大將軍的攪屎棍了。
②? 再來談談秦國。
六國聯軍時期的秦國為什麼能夠憑一國實力干翻六國聯軍?
第一 :一個偏僻的地理位置。(當然也是很大個劣勢)
秦國是當時華夏各國很偏僻的一個邊緣國,地處今陝西附近,地處偏遠。與韓、魏之類被諸國夾在中間的國家有很大不同。土地增殖成本低,不像韓、魏非要發動戰爭才能擴張,秦國依靠拓野開荒就能壯大自身增強國力(魔獸既視感)。從春秋到戰國都是悶聲發大財,靠著蠶食土地獲得了隴西和蜀地這兩塊大肥肉,這也是秦國站擼六國的實力基礎。
再者,由於處於邊緣地帶,中原各國對秦始終鄙夷輕視姿態,認為蠻荒小國沒啥大出息,結果戰術戰略上的輕視,一步步養成了秦國這條日後侵吞四海八荒的大老虎。
當然,又是地處偏遠,六國之間的明爭暗鬥根本延伸不到秦國那裡,躲在函谷關內的秦國看著六國爭鬥內耗邊發展自己,是不是出關干一架,溫水煮青蛙,一點一滴地消耗各國有生力量,直至始皇帝收割全場?
第二 : 歷來 數任有作為君王們和賢臣們的通力合作。
秦孝公時期重用的商鞅、車英組合,大刀闊斧改革,消滅異己,安定內部,一致對外,實現強國歷史性第一步,為日後對抗六國打下堅實基礎。而後的秦惠文王時期重用的張儀、司馬錯組合更是發揮智力武力,運用合縱連橫的外交手段,遠交近攻的軍事策略,數次擊破六國聯軍,打破各國對秦國的聯合制裁,保住國運安昌。
第三 :具體戰術戰略原因:
首先,秦兵有可以依據函谷關之險,居高臨下抵抗六國聯軍。
其次,六國中齊國和秦國素來無糾葛,所以大部分干秦他都是只出兵不出力,常常打到一半燕國來犯索性全員退兵。楚國國君大多貪財,秦國假裝割讓奉上邊境幾百里土地,也常常打不起來。六國聯軍常常就剩韓魏趙幾個利益相關國死磕了,剩下的自然簡單許多了。
總結 陳詞 :
在戰國時代背景下
~六國聯盟因為其本身性質決定了其註定無法發揮最大作用
~秦國歷任國君雖非聖人但始終沒犯影響國之根本的大錯誤,自然能夠輕而易舉瓦解聯盟保存自身
最後用一句話結尾 :
一切都是歷史滾滾洪流下的一個小小插曲罷了
兵馬俑都是五百主擔任百夫長這樣高一級的皇家部隊) 秦國佔據的是西周的老家,根據度量衡考古,秦國使用的是和東周一樣的度量衡體系,可以認為這就是西周的度量衡體系。根據這套體系可以反推西周和秦國的基層體制。 西周初期12戶24丁為1村,16村192戶為1甸,5甸為1鄙、10甸為1邑、20甸為1都。到了商鞅變法時,人口繁衍,商鞅分公田、開阡袹,1頃等於原來1夫的2.5倍,原本四家的田地,現在可以養六家,1甸百井200戶增加為300戶。隨著生產力的進步,1甸西周出1車,商鞅出3車。原本1甸,西周只有100人3甲、春秋初期有100人5甲、商鞅有300人15甲、長平有300人60甲、兵馬俑有300人210甲。 同時商鞅還廢除了原本200戶里100隧人不當兵的習俗,現在1甸300戶600丁300丁都當兵,但是只有伍長60人是士,也就是爵位上的公士,原本諸侯的兩司馬才能當下士,天子的伍長才能當下士,但是秦地原本就是天子之地,春秋很多諸侯最後也無視天子,伍長就是士,到了商鞅變法,伍長還沒有甲,到了長平之戰時,伍長公士也有甲了,而兵馬俑里那些低級長戟甲士居然達到了所有長戟兵的七成,不知道是選拔的精銳還是各地披甲率已經如此。而兵馬俑那些沒甲長戟兵和弩兵則是普通的庶人。庶人以下是奴隸(庶子)。公士有田1頃、1宅、1奴隸(庶子),因為1頃相當於現在80市畝,一家人,休耕一半,也還是耕不完,必須再加上一個奴隸(庶子)才能耕40市畝。 西周實行的是伍長(天子下士)、兩司馬(諸侯下士、天子中士)、卒長(諸侯中士、天子上士甸長)、旅長(諸侯上士、天子下大夫鄙長)、師長(諸侯下大夫、天子中大夫都長)、軍長(諸侯中大夫、天子上大夫卿)的體制。 而隨著晉國這樣的超級大國的出現,和人口的繁衍,開始發展為5人伍長(晉國下士)、25人兩司馬(晉國中士)、100人卒長(晉國上士)、500人旅長(晉國下大夫甸長)、2500人師長(晉國上大夫鄙長)、12500人軍大夫(晉國下卿都長)、軍佐(晉國中卿縣長)、軍將(晉國上卿郡長)的體制。 根據武經總要引裴子兵法,結合青海大通漢簡、出土兵器十六年大良造庶長鞅、商君書、史記秦始皇本紀琅邪台刻石:商鞅變法初期,只有十二等爵,大良造是第十二等爵。一級,公士,伍長。二,上造,什長。三,簪裊,50人屯長(也就是兵馬俑里戰車上那三人之一)。四,不更,百將(也就是兵馬俑里戰車上帶冠的那三人之首),100人列長,不用參與夜間巡邏。五,大夫,五百主,500人隊長。六,官大夫(青海大通漢簡千人為官),二五百主,1000人官長。七,公大夫,軍候,5千人曲長。八,公乘,校尉,2萬5千人部長。九,五大夫,將軍12萬5千人。十,客卿左庶長(左翼帥)25萬人。十一,正卿右庶長(右翼帥)25萬人。十二,大良造庶長(主帥)25萬人。商鞅一開始只可能是客卿左庶長(商君書),公元前354年佔領河西後升正卿右庶長(商君書),公元前352年佔領安邑後升大良造庶長(出土武器)。商鞅變法初期秦國只剩200萬人口,一家五口出二丁,十二等爵制對應大概是75萬男丁,沒必要設置那麼多等級。
公士:兵馬俑中身穿鎧甲、不戴頭巾的步兵就是「公士」。 上造:兵馬俑中身穿鎧甲、戴著麻布頭巾的步兵就是「上造」。 簪裊:「裊」有馬具的意思,簪裊就是給馬帶上馬具。顯然這是和車騎相關的兵種獲得的爵位,周制一車百人,兵馬俑里車上兩個副手就被認為擁有這個爵位,他頭戴單板長冠,身穿的鎧甲也更厚實嚴密。這一等級算是50人屯長。公元前186年漢代的《田律》和《戶律》規定受田數額為3頃(300畝,240步為1畝),受宅數額為3宅(宅地的標準是以30步見方的土地為一「宅」)。出土秦代竹簡表明:在軍中,每頓吃的飯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裊可以有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乾草半石,乾草也說明其與車騎相關。 不更:戰車上三人中的車長。因為一個夜間巡邏隊只有50人,所以百夫長不必參與巡邏。 《史記 ? 商君列傳》記載:行之十年(公元前346年),秦民大說...鄉邑大治...於是以鞅為大良造。 後期秦國地盤增大,人口也因為推廣牛耕而增多,增加到十六等爵,大良造是第十六等爵,最後又增加到二十等爵。一級,公士,伍長,二,上造,什長,三,簪裊,屯長(也就是兵馬俑里戰車上帶冠的那三人之一),四,不更,百將(也就是兵馬俑里戰車上帶冠的那三人之首,百夫長),五,大夫,五百主,六,官大夫,二五百主(也就是千夫長),七,公大夫,曲軍候5000人(一縣5000戶,所以級同縣丞,所以見面不拜),八,公乘,部校尉25000人,九,五大夫,將軍12萬5千人(王陵以5校尉攻邯鄲,後增加為10 校尉),十,左庶長(左翼帥2將軍10校尉),十一,右庶長(右翼帥2將軍10校尉),十二,左更(2將軍10校尉),十三,中更(2將軍10校尉),十四,右更(2將軍10校尉),十五,少上造(中軍副帥),十六,大上造(大良造)(中軍帥),十七,駟車庶長(後勤帥2將軍10校尉),十八,大庶長(主帥),十九,關內侯(倫侯),二十,徹侯/通侯(列侯)。二十等爵制對應400萬人口、150萬男丁,而因為奴隸眾多(公士階層30萬、上造階層30萬、簪裊階層9萬、不更階層6萬、大夫階層1.5萬、官大夫階層1萬),則總人口大概能達到500萬人口。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157374數據一部分引用自秦國吧的秦惠文公駟的《戰國各時期人口推算》,不知道他數據哪裡來的
初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404年
1.晉國,此時的晉國雖然表面上是一個超級大國,但實際上卻只是一個鬆散的國家聯盟,比起三晉鼎盛時期,晉國還缺少中山,鄭國,河西,上郡,雲中,九原等地,其人口大約在450萬左右。
2.楚國,越滅吳之後,楚國也瓜分了部分吳地,之後又先後滅掉了陳、蔡、杞、莒等個,並且頻繁向中原用兵,此時的楚國已經從柏舉的低點走出來了,人口約為350萬左右。(趙魏各175萬,韓100萬)
3.齊國,雖然此時的齊國內有政變,外有越晉聯盟壓制,但仍然奪取了泗上魯衛等國的大量領土,其人口約在300萬左右。
4.越國,越滅吳之後,一度成為春秋最後一個霸主,之後稱霸一方,並且頻繁北伐泗上,但其人口不多,約在200萬左右。
5.秦國,此時的秦國領土大致穩定在關中一帶,約200萬左右。
其他國家:燕國100萬,宋國100萬,鄭國75萬,魯國75萬,衛國75萬。。。。。
前期: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341年
1.魏國,經過魏文侯長達五十年的精心布局後,魏國獲得了秦國的河西、上郡,中山國全國以及楚國北方的大片土地,其人口約為350萬左右,《史記·蘇秦列傳》記載魏國帶甲七十萬,可能是某種傳統兵力數量的延續,按照五口抽一丁的比例,也就是350萬,當然《史記·蘇秦列傳》時期的魏國很可能是五口抽三丁的悲慘狀態。
2.楚國,雖然楚國在北方丟失了大量土地,但在南方卻獲得了巴黔中,洞庭,蒼梧等地,其人口約在四百萬左右。《戰國策·楚策一》記載此時楚國「帶甲百萬」,是魏國有力的對手。
3.齊國,齊國趁越內亂,收復了被越國佔領的琅琊等地,人口約和魏相當,均為350萬左右。《戰國策·燕策一》:「(齊宣)王因令章子將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眾以伐燕」。 齊國戰國早期的五都制,很可能源自齊國春秋中期的五官五鄉五屬制,此時齊國西沒有並聊城、東沒有吞萊夷,也就是還沒有四邊四都,地盤與齊桓公時的實際控制地盤差別不大,有東國五鄉(1萬戶、5萬口)和西土五屬五十縣(9千戶,2萬7千口),再加上後來加入的即墨、莒、高唐、平陸四個邊疆大城和各自的三四個衛星城,就是73城左右。齊國面積只相當於秦十五個縣,但是因為平原眾多導致耕地比例高和鹽業商業發達導致大城市多,所以一個秦縣面積下的人口是秦的四五倍,十五個縣擁有七十三個縣的人口,於是齊立十五都管理臨淄加七十二縣,而秦統一後先是只設一個齊郡管理這十五個都,之後又改設了更多的郡,直到西漢設立四郡後不久又改為七郡管理這七十三個縣。 技擊 是僱傭兵老油條,除了不願意拚命以外,其實個人戰鬥力是很強的 。齊國早早的兵農分離和屯兵四邊,導致內線城市很容易淪陷,但是軍事重鎮的即墨、莒,卻能依靠精銳老兵打出防守反擊。 趙慶淼:齊國置「五都」說芻議趙慶淼的文章有個問題,就是沒有考慮春秋中期各國自抬身價的問題,而把卿和大夫看成平級的,也就把都給變多成了70多個。大夫分上中下,春秋早期諸侯只有中大夫作為卿,中大夫和下大夫管理除國都外的各個小都,春秋各國擴張兼并後,才有上大夫卿,但是隨著人口繁衍和各國提高人才待遇,大夫也就濫了,原本管理一個鄙城(邑)的上士,因牛耕導致不比休耕,土地利用率飆升,人口繁衍到已經與一個縣持平(邑皆成縣),而又是終身制,所以改稱下大夫,原本的下大夫改稱上大夫,原本的中大夫改稱下卿,上大夫改稱中卿,另設上卿,具體見我知乎文章《田十萬》。個人傾向於齊國最多十五個都,除臨淄外的五個商業鄉併入五鄉,每個合4萬戶20萬口(周制),五屬每個9萬戶27萬口(商制),即墨、莒、高唐、平陸各領20萬口,再加上臨淄7萬戶21萬口(商制),合計350萬口,但是軍事重鎮的都,只有五個。 《史記蘇秦列傳》因東說齊宣王曰:「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齊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三軍之良,五家之兵,進如鋒矢,戰如雷霆,解如風雨。即有軍役,未償倍泰山,絕清河,涉勃海也。臨菑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不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菑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臨菑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臨菑之塗,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夫以大王之賢與齊之強,天下莫能當。
4.秦國,秦國雖然向東丟失了河西大片土地,但向西得到了部分西戎的土地(「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八百里秦川,被奪河西、逼櫟陽(西安),扣除梁國三百里(也就是河西),五百里耕地每百里100乘1萬兵10萬口,商鞅分掉公田就是1.5倍就是15萬口,共75萬口,西戎12國,每個25乘2500兵2萬5千口1.5倍就是37500,共45萬口,120萬口,這種240步田是要加算奴隸不然耕不完。五百里再加西戎,其人口在175~200萬左右。 根據上面的推理,商鞅第一次變法初期,秦國只剩200萬人口,一家五口出二丁,十二等爵制對應大概是75萬男丁(含奴隸),由大良造、正卿、客卿各率領25萬。史記魏世家「(魏文侯)三十六年,秦侵我陰晉。三十八年,伐秦,敗我武下,得其將識。」《史記?商君列傳》「集小都鄉邑聚為縣(7萬5千口為1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232.5萬口)。為田開阡陌封疆。」綜合來看,秦此時有200萬人口。
5.趙國,約200萬左右,與開國前相比,基本無邊化。
6.韓國,滅掉了鄭國,人口大約在175萬左右。
其他國家:燕100萬,魯50萬,越150萬,衛50萬,宋100萬
中期: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284年
1.秦國,得到了巴蜀、隴西、河西、安邑等郡,人口擴張到300萬左右。《史記蘇秦列傳》臣竊以天下之地圖案之,諸侯之地五倍於秦,料度諸侯之卒十倍於秦。六國人口約是秦的10倍不到,總人口不到2500萬。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餚、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每百里15萬,共150萬,加奴隸30萬,再加上非沃野的地區的120萬),蓄積饒多。按五口二丁極限,奮擊百萬就是250萬,但是不可能家家都有二丁,所以300萬 。
2.齊國,基本無變化。保持在350(300)萬,佔領燕宋時間太短,不予考慮。 考古發現燕國都城有武軍人頭塔10多座,每座是2000甲首,也就是兩萬多甲首,齊國被燕國幾乎滅國,損失不會小,燕國肯定也有遷移齊國人口,所以損失至少50萬。
3.楚國,滅掉了越國,但之後又因被魏,韓,齊,秦,宋等國攻擊而喪失大量土地,平均一下,人口約500(600)萬左右。 乃西南說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陘塞、郇陽,地方五千餘里(有方字,所以方千里不是等於10個百里而是100個百里,每百里6千至15萬人口),帶甲百萬(113萬),車千乘,騎萬匹(南方不利於車騎,千乘一乘75人,騎萬匹,則甲士有八萬五千人,總兵力有42萬5千人,人口有212萬,再加上奴隸,250萬,這裡是楚國核心的吳起變法區域湖北平原非沼澤區和南陽盆地,約15個百里,剩下485個百里,每個6千人口,這是夏朝的人口面積比,則是300萬,按剩餘兵力60萬對應人口300萬,考慮到裡面應該還有膏腴之地,再加50萬,就是350,剩餘兵力應該是70萬而不是60萬),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夫以楚之強與王之賢,天下莫能當也。
4.趙國,趙武靈王時代攻下了雲中、九原、中山等地,但已經屬於中期末尾了,平均人口約250萬。 《史記蘇秦列傳》趙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數年。車千乘,一乘75人,騎萬匹,則甲士有八萬五千人,總兵力有42萬5千人,人口有212萬,再加上奴隸,250萬萬
5.魏國,對秦作戰連連失敗,丟失了河西、上郡、安邑等地,但是得到部分宋國領土,人口縮減到250(150)萬左右。「(魏惠王)十七年,與秦戰元里,秦取我少梁。(魏)圍趙邯鄲。十八年,拔邯鄲。趙請救於齊,齊使田忌、孫臏救趙,敗魏桂陵。」三十年,魏伐趙,趙告急齊…………太子果與齊人戰,敗於馬陵。齊虜魏太子申,殺將軍涓,軍遂大破。三十一年,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而齊、趙數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史記蘇秦列傳》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車六百乘,一乘75人,騎五千匹,則甲士有五萬人,總兵力有二十五萬人,從車騎推算人口有125萬,再加上奴隸,150萬。安邑還在則有250此萬。此時魏國應該實行的是五口抽三丁的極限徵兵,當然並不是每家都有三丁,甚至魏無忌的門客也沒有被徵用。《史記?魏公子列傳》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於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餘乘(1乘30精銳),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於境上。。。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得選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70萬兵,五口抽三丁是116萬,但是不可能家家都有二丁,再加上奴隸,150萬是合理的
6.韓國,保持在175萬左右。《史記蘇秦列傳》於是說韓宣王曰:「韓北有鞏、成皋之固,西有宜陽、商阪之塞,東有宛、穰、洧水,南有陘山,地方九百餘里,帶甲數十萬,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谿子、少府時力、距來者,皆射六百步之外。韓卒超足而射,百發不暇止,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谿、墨陽、合賻、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革抉芮,無不畢具。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蹠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夫以韓之勁與大王之賢,乃西面事秦,交臂而服,羞社稷而為天下笑,無大於此者矣。是故願大王孰計之。
7.燕國,東破東胡,開地千里,大概增加到125(150)萬。《史記蘇秦列傳》去游燕,歲余而後得見。說燕文侯曰:「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碣沱、易水,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粟支數年。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佃作而足於棗栗矣。。。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趙之為蔽其南也。秦趙五戰,秦再勝而趙三勝。秦趙相斃,而王以全燕制其後,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車六百乘,一乘75人,騎六千匹,則甲士有五萬人,總兵力有二十五萬人,人口有125萬,加奴隸150萬
其他:宋國125萬,中山75萬,越國100萬。
賈誼,過秦論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擁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有席捲天下, 包舉宇內,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 商君佐之, 內立法度, 務耕織, 修守戰之具, 外連衡而斗諸侯。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 惠文、 武、 昭襄蒙故業, 因遺策, 南取漢中, 西舉巴、 蜀, 東割膏腴之地, 北收要害之郡。 諸侯恐懼, 會盟而謀弱秦,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 合從締交, 相與為一。 當此之時, 齊有孟嘗, 趙有平原, 楚有春申, 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 皆明智而忠信, 寬厚而愛人, 尊賢而重士, 約從離衡, 兼韓、 魏、 燕、 楚、 齊、 趙、 宋、 衛、 中山之眾。 於是六國之士, 有寧越、 徐尚、 蘇秦、 杜赫之屬為之謀, 齊明、 周最、 陳軫、 召滑、 樓緩、 翟景、 蘇厲、 樂毅之徒通其意, 吳起、 孫臏、 帶佗、 倪良、 王廖、 田忌、 廉頗、 趙奢之倫制其兵。 嘗以十倍之地, 百萬之眾, 叩關而攻秦。 秦人開關延敵, 九國之師, 逡巡而不敢進。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於是從散約敗, 爭割地而賂秦。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 伏屍百萬, 流血漂櫓;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分裂山河。 強國請服, 弱國入朝。 延及孝文王、 庄襄王, 享國之日淺, 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 奮六世之餘烈, 振長策而御宇內, 吞二周而亡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執敲扑而鞭笞天下, 威振四海。
樓下是按照《漢書·地理志》記載的各國故地人口數量(約是戰國的一倍),按公元前300年左右疆域計算。
秦地:總人口7564137 人。 京兆尹,故秦內史。人口六十八萬二千四百六十八人。 左馮翊,故秦內史。人口九十一萬七千八百二十二人。 右扶風,故秦內史。人口八十三萬六千七十人。 漢中郡,人口三十萬六百一十四人。 廣漢郡,人口六十六萬二千二百四十九人。 蜀郡,人口百二十四萬五千九百二十九人。 巴郡,人口七十萬八千一百四十八人。 隴西郡,人口二十三萬六千八百二十四人。 北地郡,人口二十一萬六百八十八人。 上郡,秦置。人口六十萬六千六百五十八人。 武都郡,人口二十三萬五千五百六十人。 天水郡,人口二十六萬一千三百四十八人。 安定郡,人口十四萬三千二百九十四人。 弘農郡,人口237977人。 西河郡,人口232945人。 朔方郡,人口45543人。
魏地:總人口6562412 人。 河內郡,人口百六萬七千九十七人。 陳留郡,人口一百五十萬九千五十人。 魏郡,人口九十萬九千六百五十五人。 河東郡。人口722184人。 河南郡,人口522084人。 上黨郡,人口96505人。 東郡,人口219676人。 潁川郡,人口663292人。 汝南郡,人口519230人。 南陽郡,人口194205人。 濟陰郡,人口128759人。 梁國,人口10675人。
趙地:總人口6109269 人。 太原郡,人口六十八萬四百八十八人。 鉅鹿郡,人口八十二萬七千一百七十七人。 常山郡,人口六十七萬七千九百五十六人。 五原郡,人口二十三萬一千三百二十八人。 雲中郡,秦置。人口十七萬三千二百七十人。 雁門郡,人口二十九萬三千四百五十四人。 定襄郡,人口十六萬三千一百四十四人。 代郡,人口二十七萬八千七百五十四人。 趙國,故秦邯鄲郡。人口三十四萬九千九百五十二人。 廣平國,人口十九萬八千五百五十八人。 真定國,人口十七萬八千六百一十六人。 信都國,人口三十萬四千三百八十四人。 河間國,人口十八萬七千六百六十二人。 上黨郡,人口48252人。 清河郡,人口700338人。 西河郡,人口465891人。 朔方郡,人口45543人。 中山國,人口467656人。
韓地:總人口3263562 人。 上黨郡,人口193009人。 弘農郡,人口237977人。 河南郡,人口1044167人。 潁川郡,人口1547681人。 河東郡。人口240728人。
楚地:總人口9557645 人。 南郡,人口七十一萬八千五百四十人。 江夏郡,人口二十一萬九千二百一十八人。 廬江郡,人口四十五萬七千三百三十三人。 九江郡,人口七十八萬五百二十五人。 豫章郡,人口三十五萬一千九百六十五人。 桂陽郡,人口十五萬六千四百八十八人。 武陵郡,人口十八萬五千七百五十八人。 淮陽國,人口九十八萬一千四百二十三人。 六安國,人口十七萬八千六百一十六人。 長沙國,人口二十三萬五千八百二十五人。 汝南郡,人口2076918 人。 南陽郡,人口1747846人。 沛郡,人口1218288人。 楚國,人口248902人。
燕地:總人口2833928 人。 涿郡,人口七十八萬二千七百六十四人。 上谷郡,人口十一萬七千七百六十二人。 漁陽郡,人口二十六萬四千一百一十六人。 右北平郡,人口三十二萬七百八十人。 遼西郡,人口三十五萬二千三百二十五人。 遼東郡,人口二十七萬二千五百三十九人。 廣陽國,人口七萬六百五十八人。 勃海郡,人口452560人。 中山國,人口200424人。
齊地:總人口8459310 人。 平原郡,人口六十六萬四千五百四十三人。 千乗郡,人口四十九萬七百二十人。 濟南郡,故齊。人口六十四萬二千八百八十四人。 泰山郡,人口七十二萬六千六百四人。 齊郡,人口五十五萬四千四百四十四人。 北海郡,人口五十九萬三千一百五十九人。 東萊郡,人口五十萬二千六百九十三人。 琅邪郡,人口一百七萬九千一百人。 甾川國,故齊。人口二十二萬七千三十一人。 膠東國,故齊。人口三十二萬三千三百三十一人。 高密國,故齊。人口十九萬二千五百三十六人。 城陽國,故齊。人口二十萬五千七百八十四人。 東平國,人口六十萬七千九百七十六人。 東郡,人口219676人。 山陽郡,人口80128人。 濟陰郡,人口128759人。 東海郡,人口389839人。 清河郡,人口175084人。 勃海郡,人口452559人。 魯國,人口202461人。
越地:總人口4104893 人。 會稽郡,人口百三萬二千六百四人。 臨淮郡,人口百二十三萬七千七百六十四人。 丹揚郡,故鄣郡。人口四十萬五千一百七十一人。 廣陵國,人口十四萬七百二十二人。 泗水國,人口十一萬九千一百一十四人。 東海郡,人口1169518人。
宋地:總人口2007091 人。 山陽郡,人口721160人。 濟陰郡,人口128760人。 沛郡,人口812192人。 梁國,人口96077人。 楚國,人口248902人。
魯地:總人口202461人。 魯國,人口202461人。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魏冉)相秦,舉任鄙以為漢中守。其明年,白起為左更(官升二級),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起遷為國尉(少良造,官升三級)。涉河取韓安邑以東,到乾河。明年,白起為大良造(官升一級)。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與客卿(左庶長司馬)錯攻垣城,拔之。後五年,白起攻趙,拔光狼城。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鄧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王亡去郢,東走徙陳。秦以郢為南郡。白起遷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華陽,走芒卯,而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
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二萬人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韓陘城,拔五城,斬首五萬。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陽太行道,絕之。
白起真的一生從未敗過嗎?是戰國第一武將? - 知乎四十五年,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其守馮亭與民謀曰:「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因使人報趙。趙孝成王與平陽君、平原君計之。平陽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禍大於所得。」平原君曰:「無故得一郡,受之便。」趙受之,因封馮亭為華陽君。 四十六年,秦攻韓緱氏、藺,拔之。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趙王數以為讓。而秦相應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間,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而又聞秦反間之言,因使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來攻秦壘,欲出。為四隊,四五復之,不能出。其將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四十八年十月,秦復定上黨郡。秦分軍為二:王齕攻皮牢,拔之;司馬梗定太原。韓、趙恐,使蘇代厚幣說秦相應侯曰:「武安君禽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圍邯鄲乎?」曰:「然。」「趙亡則秦王王矣,武安君為三公。武安君所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定鄢、郢、漢中,北禽趙括之軍,雖周、召、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今趙亡,秦王王,則武安君必為三公,君能為之下乎?雖無欲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嘗攻韓,圍邢丘,困上黨,上黨之民皆反為趙,天下不樂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趙,北地入燕,東地入齊,南地入韓、魏,則君之所得民亡幾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無以為武安君功也。」於是應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 其九月,秦複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是時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鄲,少利,秦益發兵佐陵。陵兵亡五校。武安君病癒,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將。武安君言曰:「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應侯請之,武安君終辭不肯行,遂稱病。 秦王使王齕代陵將,八九月圍邯鄲,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將兵數十萬攻秦軍,秦軍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秦王聞之,怒,強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稱病篤。應侯請之,不起。於是免武安君為士伍,遷之陰密。武安君病,未能行。居三月,諸侯攻秦軍急,秦軍數卻,使者日至。秦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陽中。武安君既行,出咸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秦昭王與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
王翦者,頻陽東鄉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將攻趙閼與,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將攻趙。歲餘,遂拔趙,趙王降,盡定趙地為郡。明年,燕使荊軻為賊於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遼東,翦遂定燕薊而還。秦使翦子王賁擊荊,荊兵敗。還擊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始皇既滅三晉,走燕王,而數破荊師。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於是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王翦言不用,因謝病,歸老於頻陽。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始皇聞之,大怒,自馳如頻陽,見謝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謝曰:「老臣罷病悖亂,唯大王更擇賢將。」始皇謝曰:「已矣,將軍勿復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為聽將軍計耳。」於是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請美田宅園池甚眾。始皇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鄉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關,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或曰:「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擊荊。荊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堅壁而守之,不肯戰。荊兵數出挑戰,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荊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荊軍。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荊兵遂敗走。秦因乘勝略定荊地城邑。歲餘,虜荊王負芻,竟平荊地為郡縣。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賁,與李信破定燕、齊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盡並天下,王氏、蒙氏功為多,名施於後世。 秦二世之時,王翦及其子賁皆已死,而又滅蒙氏。陳勝之反秦,秦使王翦之孫王離擊趙,圍趙王及張耳鉅鹿城。或曰:「王離,秦之名將也。今將強秦之兵,攻新造之趙,舉之必矣。」客曰:「不然。夫為將三世者必敗。必敗者何也?必其所殺伐多矣,其後受其不祥。今王離已三世將矣。」居無何,項羽救趙,擊秦軍,果虜王離,王離軍遂降諸侯。 太史公曰:鄙語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應侯。王翦為秦將,夷六國,當是時,翦為宿將,始皇師之,然不能輔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及孫王離為項羽所虜,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白起、王翦,俱善用兵。遞為秦將,拔齊破荊。趙任馬服,長平遂阬。楚陷李信,霸上卒行。賁、離繼出,三代無名。
後期:公元前283年到公元前221年
1.秦國,地半天下,並且都是富裕之地,約在800萬左右。
2.楚國,在西邊丟失了鄢郢等大片土地,但在東邊滅掉了魯國等國,人口大約縮減到400萬。
3.趙國,攻下了齊國的濟西之地,人口約為300萬左右,是後期的強國。北方,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於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戰。車千三百乘,後期一乘30甲士,就是39000甲士,騎萬三千匹,則加起來甲士有五萬二千人,總兵力有26萬人,人口有130萬。如果按南北防區平分兵力人口來看的話,總人口在260萬,再加上邯鄲人口,總人口約300萬
4.齊國,濟西之戰後丟失了大片土地,人口減少到250萬。
5.魏國,整體保持在200萬左右,隨著局勢而變化。大量對秦割地
6.燕國,約175萬。
7.韓國,是秦的重點侵略對象,至剩下約125萬人口。大量對秦割地
歷史的進程有時會超出人們的想像。公元前221年,當大將王賁率領秦國的虎狼之師撲向東海之濱的時候,有誰想到,擁有七十座城池上千里土地,曾「發兵守其西界」的齊王田建,竟會開門揖盜,不戰而降?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邦國滅亡了,漫長的帝國前史宣告終結。摩拳擦掌已久的秦王國終於兼并了天下,從此「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正式揭開帷幕。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而且來得有些突然。不錯,秦王國君臣上下為此作了長期的準備,也期盼了很久,但勝利之快還是令人瞠目。請看時間表——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十七年)秦滅韓;
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十九年)秦滅趙;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二十二年)秦滅魏;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二十四年)秦滅楚;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秦滅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滅齊。
不過九年功夫,所謂六國,完全為秦所滅,幾乎是隔一兩年就滅掉一個,正所謂勢如破竹。這在兩千多年前的冷兵器時代,實在堪稱奇蹟;而在這奇蹟的背後,則正是我們感興趣的另一個問題——他們為什麼能?
在為兼并天下而征戰不休的所謂「戰國七雄」中,秦原本是最沒有「資格」一統天下的。最有「資格」的是齊。齊,還有燕,還有趙、魏、韓的「母邦」晉,都是最早的封國。尤其是齊,為武王親封,位列功臣封國之首,號稱「首封」。以後,齊又吞併了許多小國,在東海之濱稱王稱霸,儼然超級大國,是老牌的「霸權主義者」,還曾經一度稱帝。秦最後才滅齊,除地理上的原因外,也有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原因。
楚也有資格,至少自認為有資格。楚的資格原本較差,西周封建時只封了個子爵,正統的史書都管楚王叫楚子。於是楚人「不服周」(不臣服於周王室)。上下君臣,都自稱蠻夷,專一和華夏諸侯作對。五年不出兵,就算是奇恥大辱,死後不得見祖先,至今湖北方言仍把「不服氣」叫做「不服周」,可見這口氣憋了多久。春秋前後,楚吞併的諸侯國,大大小小四五十個,終於異軍突起,成為南方之強。戰國時,楚的疆域,東至海濱,北至中原,西有黔中,南有蒼梧,差不多佔了當時天下的半壁江山。所以,秦滅六國,楚最不服,以至於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
秦的資格又差。據《史記·秦本紀》,秦人本是以牧馬為生的游牧民族,其先祖因為會趕車(善御)和養馬(好馬及畜,善息養之),曾得到周穆王和周孝王的重用和賞賜,但直到周宣王時才當上大夫,到周平王東遷時才被封為諸侯。這時已是東周,距離西周分封已275年。而且被分封的原因,還是因為西戎。西戎時周國以西的少數民族,崛起於草莽,後與北狄合為匈奴,歷來就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平王封給秦人的岐山、風鎬,就是西戎從周人那裡奪走,又被秦人奪回來的。平王給秦人封號,原本不過順水人情,同時也是為了讓他們在這塊有爭議的土地上「屯墾戍邊」,既做擋箭牌,又做屯糧庫,算是最早的「生產建設兵團」。這種半開化的蠻族,政治上的暴發戶,又有什麼資格同六國爭霸爭雄?
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也很強,不但人才濟濟,而且雄心勃勃。對此,賈誼的《過秦論》有極為生動和精彩的描述,至今讀來仍覺驚心動魄。賈誼說,當時的六國,不乏卓越的領導人,正所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這四個人,都「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六國不吝珍器財報土地(不愛珍器重寶肥美之地),四面八方招攬人才(以致天下之士),結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合從締交,相與為一)。有寧越、徐尚、蘇秦這樣的政治家為之謀劃,有齊明、周最、陳軫這樣的外交家與之溝通,有吳起、孫臏、廉頗這樣的軍事家統帥軍隊,曾經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雄赳赳氣昂昂地「叩關而攻秦」,執意與秦人決一雌雄。其來勢之洶洶,套用駱賓王替徐敬業所寫討伐武則天檄文里的話說,那可真是「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暗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正所謂「以此克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然而結果怎麼樣呢?秦國大開關門,坦然地迎接戰鬥(秦人開關而延敵),齊、楚、燕、趙、魏、韓,再加上宋、衛、中山,九國之師,居然一鬨而散,根本就不敢進攻(遁逃而不敢進)。秦國不費一槍一彈(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條約也撕毀了,聯軍也解散了,各路諸侯爭先恐後地割地賠款,以討好賄賂秦國。秦人坐收漁利以逸待勞,從從容容地收拾這些傢伙,追擊逃亡者,驅逐敗退者(追亡逐北),血流得連盾牌都浮了起來(伏屍百萬,流血漂鹵)。勝利的秦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失敗了的六國則心驚膽戰,搖尾乞憐,不是低頭認輸(強國請服),便是俯首稱臣(弱國入朝)。秦人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把六國變成了自己的俎上肉,盤中餐。
事情怎麼會是這樣?
對此前人多有討論。比較有名的,有賈誼的《過秦論》、杜牧的《阿房宮賦》、柳宗元的《封建論》和蘇轍的《六國論》。
賈誼認為,當年六國不能戰勝秦國,其實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即秦地乃是「被山帶河以為固」的「四塞之國」,正所謂金城湯池,易守難攻。賈誼說,從穆公任好,到秦王嬴政,秦國國君前後二十餘人,難道個個都是聖賢(豈世世賢哉)?當然不可能。他們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常為諸侯雄),實在是因為地理條件太好(其勢居然)。六國之軍「同心并力而攻秦」,各自派出最好的將領統帥部隊(良將行其師),最好的文臣運籌帷幄(賢相通其謀),難道居然都是草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當然也不會。他們之所以來勢洶洶而一敗塗地(百萬之徒逃北而遂壞),實在是因為「形不利,勢不便」。至於後來秦的滅亡,則有兩個原因,一是「仁義不施」,二是「攻守之勢異也」。也就是說,覬覦天下時,是攻勢,不妨依仗地險,使用詐力(兼并者,高詐力);一統天下後,是守勢,就應該改變政策,與人為善(安定者,貴順權)。你都奪取天下了,還不廣施仁義,豈能不亡?
杜牧的觀點則不盡相同,他認為六國與秦都亡於「仁義不施」。杜牧說,如果六國之君懂得仁愛自己的人民,就足以抵抗秦國(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同樣,如果秦國之君懂得仁愛六國的人民,就能萬世為君,哪裡會二世而亡(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所以,滅亡六國的,是他們自己,不是秦(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滅亡秦朝的,也是他們自己,不是別的什麼人(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後人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那就只怕還會滅亡。
蘇轍的說法又不同,他認為六國之亡在於貪婪(見利之淺)與短視(虎患之疏)。因為貪婪(貪疆場尺寸之利),所以不能團結(背盟敗約),甚至自相殘殺(自相屠滅),結果「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這話有一定道理。比如楚懷王曾與齊閔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相約抗秦互救。然而僅僅只是張儀一番搖唇鼓舌,許諾秦國送還商於(今河南淅川內鄉一帶)領地六百里,懷王便背信棄義,與齊絕交。絕交以後,才發現上當受騙。張儀當面撒謊當場耍賴,聲稱秦王當初只答應六里地,何來六百里之多?懷王大怒,三次起兵伐秦,屢戰屢敗,最後自己成了俘虜。如此貪婪與短視,如不亡國,那才是怪事。
顯然,蘇轍的《六國論》主要著眼於政策與策略,雖然也算是切中肯綮,卻未能抓住事情的根本。賈誼的《過秦論》則其實並未回答六國滅亡的原因。六國滅秦,固然是「形不利,勢不便」;秦滅六國,難道就「形利勢便」了?既然大家都不方便,怎麼就不能誰也不滅誰,相安無事呢?至於杜牧的《阿房宮賦》,雖然講的有道理,卻也同時有問題。秦王朝不得人心,是確實的。六國不愛其人,也可能有證據。但六國之亡,並非亡於國人,而是亡於秦人。難道秦王在奪取天下之前是仁愛人民的,當了皇帝以後就不愛了?事實上,秦,老早就是「暴秦」了,只不過變成帝國以後變本加厲而已。然而不愛人民的秦,卻戰勝了同樣不愛人民的六國,這就一定另有原因。
最有見地的還是柳宗元的《封建論》,因為只有這篇文章才談到了最根本的東西——制度。柳宗元認為,周之亡,錯在制度(失在於制),不在施政(不在於政)。從西周到東周,諸侯們驕奢淫逸(驕盈),貪財腐化(黷貨),窮兵黷武(事戎),政局動蕩的國家多(亂國多),政治清明的國家少(理國寡),珍惜土地愛護人民的,百里不能挑一(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這是他們那個制度決定的。相反,秦之亡,則錯在施政(失在於政),不在制度(不在於制)。明明有治國之策,卻不實行;有治國之人,卻不委任;只知道濫施酷刑強派苦役,弄得萬人側目,民怨沸騰,豈有不亡之理?
這倒是很在理。畢竟,政策和策略事在人為,制度卻更為根本,難怪毛澤東要建議大家「熟讀唐人封建論」(也就是柳宗元這篇文章)了。據此,則秦最終奪取了天下,便只能歸結為秦國有著當時最為管用的制度(是最管用不等於最好)。而且,這個「最管用的制度」,還應該是在它王國時期開始形成的。唯其如此,它才成為了帝國的締造者。
秦能夠成為新制度的創造者,倒也不足為奇。無論在「春秋五霸」中,還是在「戰國七雄」中,秦都是歷史最短也最沒文化的一個。最有文化的可能是齊和楚,此外魯、宋、吳、越也不差。齊有韶樂,楚有辭章,魯有魯縞,吳有吳刀,這些都令人嘆為觀止。孔子在齊國聽了《韶樂》,不是「三月不知肉味」嗎?「雖楚有材」的說法,不是《左傳》和《國語》裡面就有了嗎?事實上先秦文化名人的「國籍」,不是齊、魯(管、晏、孔、孟),就是楚、宋(老、屈、墨、庄),要不就是趙(荀子)、魏(楊朱)、韓(韓非)。就連與秦關係最深、幫了秦人大忙的商鞅和呂不韋,也是衛國人。秦自己則乏善可陳,一個文化名人也沒貢獻過。不過,創造一種新的政治制度,倒未必一定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深厚的文化積累,沒有也許更好,反倒更能創新和務實(如米國)。秦沒有歷史和文化的負擔,它就後來居上了。從秦孝公變法開始,到始皇帝。
4個雄主加起來執政要接近140年了,另外三個看不出是雄主還是坑貨的加起來不足7年,命長的4雄主一點點摳出王炸以後,想輸都難。
秦國徹底刨了根的變法,山東六國加起來變法時間也不見得比秦國多多少。
戰國中期到一統天下,山東六國可沒這麼好命連續暴擊出命長4雄主。
套用《大秦帝國》一段話。可能與本問題不符合,不過也確實能指出痛點。
君王無能,臣子又有什麼辦法呢?
單純以人才一項指標來論述秦國的成功其實不夠全面的,君主的資質、國家的制度、地緣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
秦國本地人才匱乏,但秦國求賢若渴。從春秋時期任用的百里奚、蹇叔到戰國時期的商鞅、張儀、范雎……這些人才都不是秦國土著,而是關東諸侯流失的。
戰國大爭之世,每個國家成功都需要依靠人才,但是核心階層會排斥這些人才的進入,秦國的外戚穰侯(羋月的弟弟)就對關東的人才很有戒心,范雎入秦也是千辛萬苦。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寒士得到了重用,而且影響了歷史。我覺得在其他六國中也有很多人才得到了重用,但由於史書的亡佚缺失,很難被後人記起。
縱觀六國,魏國以重視人才而崛起也因為輕侮人才而中衰,後期信陵君雖是王族貴胄,卻飽受魏安釐王猜忌,只能醇酒美人消磨時光。
趙國雖有廉頗藺相如趙奢這類人才,但長平之戰前的易帥導致了戰爭的失敗,可見國君對前線的廉頗並未完全信賴,以後李牧獨木難支也與後方拖後腿有關。
齊國的孟嘗君與國君可以說是血親的堂兄弟,但是坑起國家來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了!五國攻齊他是跳的最歡的,無怪乎晚年獨立於薛。而且齊國當大爭之世,復國以後偏安忘戰也是一奇。
楚國地盤太大,貴族勢力也遠較北方諸國強大,國君任用吳起變法,不過一兩年國君一蹬腿走了,遭到了貴族勢力的反噬,屍體都被射成啥樣了。
燕國也有求賢若渴的美稱——報君黃金台上意,樂毅蘇秦蘇代都曾為其所有。但是蘇代幫助子之篡國我就不知道怎麼評價了。
韓國在戰國是最弱一環,國土人口都沒優勢,又處於中原四戰之地。人才有記載的也就申不害,而且他還是教的是一些帝王術,那玩意其實用在後幾百年倒更有用。
綜合來看,秦國人才並不比六國那個國家少了,三晉是法家策源地,人才濟濟,卻最終在秦國發光發熱,秦國只是本土人才少而已。
而且個人覺得春秋時期的執政者屬於貴族,很少有流動,而戰國時期士的存在感空前高漲,而這些士都是沒多少國家意識的,在魏國待的不如意就去秦國,平常的像現在跳槽找工作。
秦國後期幾代君主大多有手腕,能重用寒士。少數平庸君主也在位時間不長,簡直是天佑大秦了。同期關東六國的君主則乏善可陳,有時候火車開得快需要火車頭帶。
地緣也是秦國很佔便宜的地方,終戰國之季,六國攻入函谷關只有一次,要知道戰國長達二百年。這是多安穩了,反觀魏國,甫一進入戰國之世便崢嶸畢現,縱橫捭闔,就像春秋之季的鄭國一樣,處於中原的國家可能興盛一時,卻難以持久,這兩個國家真是相似的軌跡。
總之,秦國能滅六國有很多很多因素,人才不是唯一的因素,而且秦國人才根本不差,布衣巨子不可勝數。以上。
奮六世之餘烈!!!!!!!!!!!!!!!!!!!!!!!!!!!!!!!!
末期秦國人才非常興盛,六國人才凋零,不存在六國有各種人才的情況,秦始皇登基後秦國臣子全明星陣容,六國有幾個?除了趙國有李牧等人出名,還有么。。楚國也只不過是一個項燕挑大樑。燕國沒人才,刺客挺多,沒一個成功的。
韓國就一個韓非子還不被用,死的糊裡糊塗。
魏國更別提,養狗都不養人。
齊國就不用說了,餓死於松柏之間。
齊楚燕韓趙魏秦,只有秦國一枝獨秀,人才濟濟,不贏才奇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