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告白》表達了怎樣的思想?

是說家庭教育不好導致學生心理變態么?


《告白》探討了一些確實存在,但並非所有人都願意正視的東西。
1、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某種程度上,人之初,確實性本惡。通過後天的教導,通過社會規則、公益美德、懲罰機制的影響,某些人才會成長為無害的人。如果一味護短,或者一味聖母地宣揚「只是個孩子啊何必跟孩子計較」,他們會嚴重跑偏。
teenage的孩子是很躁動的,甚至是很危險的。因為他們開始開始躍躍欲試自己的力量,比如智力,比如魅力,比如影響力。但teenager對社會規則、公德心、師長的教導什麼的,正處於叛逆、蔑視的年紀。現實生活中很多校園暴力、校園欺凌,不是teenager做出來的嗎?

2、 你不能指望每個人都能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很多人的思維只圍著自己轉,讓他們對別人體諒、關愛、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
比如《告白》中,殺手之一,他媽媽就一心護兒子,當著死者母親的面念叨「好可憐」,居然指的是「我兒子好可憐」而不是「死者好可憐」。總之,別人愛死不死,反正我兒子永遠是天下最好的人。看來熊孩子和熊家長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都是個問題。
再比如《告白》里的女班長,對女主角說「修哉太寂寞了」,她以為女主角聽了這個理由,就能原諒修哉殺害人家無辜女兒的事實。女主角的反應特別給力,冷笑,瘋狂的冷笑,跟女班長告別之後女主角走著走著忍不住大哭,哭得一點形象都沒有。
我想女主角一定是從這一刻開始更加堅定了報仇的決心,因為要指望這些孩子和他們的朋友、家長意識到「殺害無辜是不對的」 簡直是不可能的。

3、成年人和小孩之間的關係其實挺微妙的。日本人很會刻畫這一點。
一方面日本的漫畫和電影總是鼓勵「少年英雄」的出現,總是描寫小朋友變身後打敗成年的魔王什麼的;另一方面也不忌諱描寫大人對孩子的那種警惕。畢竟「世界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比如《大逃殺》的大背景就是teenager們已經到了失控的地步,他們年輕,有力量,團結一致把成年的師長架空,他們全體逃課的時候,老師完全無力挽回局面,他們捅傷老師的時候,老師只能躲起來洗傷口,這種背景下才有了「BR」法,用一年一度的大逃殺來震懾未成年人,宣告「小子哎,看清楚,世界還在成年人的手裡」。

4、 那個年輕的熱血老師的經歷,作者的意思是說,成年之後,思維一定要像個成年人,別停留在熱血漫畫里。空有志氣和善良有什麼用,把眼前的一切想得無比美好有什麼用,這樣的人特別容易被人利用,被當槍使。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這部電影讓我徹底確立了「以德報怨是傻冒」的思想。

小時候看過《柯南》里有一集《愛犬約翰殺人事件》。

  獨子被不良少年欺負而自殺,父親卻因不良少年的哭泣而選擇原諒。但父親在八年後發現不良少年始究是一個本性不改的惡人,終於下定決心利用愛犬來為子復仇。

當時對這一集的印象特別深刻,畢竟是第一次接觸到這樣子的故事,但並沒有過多地去思考背後的意義。

前幾年又看到雜誌上有宋慧喬電影《今天》的影評:大意是「當原諒沒有用時,我們為什麼要原諒」。

百度百科上關於《今天》的電影劇情:

本片講述了宋慧喬飾演的紀錄片導演多惠在生日當天獲悉噩耗,自己的未婚夫在一場交通事故中身亡,多惠是用一種近乎不可思議的力量原諒了肇事者,並寫了請願書減輕法律對肇事者的懲罰。在多惠看來,寬容可以救贖所有受傷的靈魂,包括那些傷害自己的人。一年後,多惠準備做一部關於「寬容」的紀錄片,講述那些和自己有相同經歷的被害者與加害者之間的情感現狀。在這一過程中,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見證多種人性的展現,令她倍感意外的是,當她得知那個當初被寬恕的少年並沒有改過自新,而是繼續犯罪的時候,自己的想法也發生了變化。究竟是被害者的原諒重要,還是加害者的悔過重要,這真的是人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為了這個答案,我把此片下載來掃了一道,真的很發人深思。
最後,多惠終於思想轉化過來了,痛苦地在禱告室里吶喊出她的真心話。

最後一部,便是《告白》。這三部影片,像是三部曲一般,徹底教會我如何去思考此類問題。

本來,「以德報怨」就是一種曲解。《論語.憲問》里的原話是這樣的: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老夫子本來就是不贊成以德報怨的,也講得很透徹:
別人對你很差,你還對他好,那你怎麼對得起那些對你好的人呢?

根據評論里網友的補充,我又查了一下《老子》里的「以德報怨」: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這句話看似是說要「以德報怨」,但是鳳凰網的《「以德報怨」的歷史考察與價值沉思》對這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認為這裡可能是斷句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出土帛書錯亂的原因,或者是斷章取義了。總之這句話不太可能是表示要肯定以德報怨。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一個惡人,本來就難以改掉自己邪惡的本質,即使通過寬大原諒也難以感化他。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去寬大原諒他,一開始就應該聽孔老夫子的話——以直報怨。


PS:這個答案是依據自己寫的豆瓣影評改的,我們可以不那麼善良 (告白 影評)
電影上映於2010年,所以14年寫的影評基本上無人訪問。影評里的內容終於在這個答案中發揮了價值,看來寫東西要把握住主題的時效性,非常非常重要。


果然大家的議點都集中於「教育」、「家庭」和人性之惡,這的確是電影中最易引起觀眾共鳴的「點」,因為它是外在的表現。正好前段時間在專欄中簡單寫了寫中島哲也聊聊中島哲也的電影 - 人生何處不flop - 知乎專欄,在此著重說說《告白》。

在中島哲也的電影中,至少有三部電影描寫「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關係」——《渴望》沒看過,在此不論;《帕高與魔法繪本》講述「一群孤獨又失意的人如何通過一個共同目標團結起來」的故事,實際說的是「打破隔膜」,因此電影又勵志又熱血還煽情,看得我很不自在...其他三部,即《下妻物語》、《令人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和《告白》,其故事的「核心」都是「不平等的人際關係所造成的結果/後果」——這一關係包括友情(《下妻物語》)、愛情(《令人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和親情(《告白》)。

在現實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兩人的關係並非平等,一方處於弱勢一方處於強勢。這可能由先天後天的原因造成:比如一方性格懦弱,一方富有人格魅力;比如身份地位和財富的不平等;或者,僅僅是一方缺愛罷了。為了追求戲劇性,中島哲也會將這一關係放置於不同背景中,這一背景往往具有「非典型性」(洛可可少女與暴走族少女在鄉下的友誼;缺愛女人的一生悲劇;校園霸凌與少年犯罪);同時對人物性格進行誇大或誇張——桃子、松子、少年A這種極度強勢或極度弱勢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鮮見。所以我不認為《告白》的主題是青春殘酷物語,它甚至不是典型的日本犯罪推理片(原作者湊佳苗被視為推理作家),這些僅是為表現「核心」的外在手段。

《下妻物語》和《令人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描寫的關係僅有一組,視角僅採用主角一人:桃子極為強勢,松子極為弱勢。而《告白》作為中島哲也最複雜、採用多視角的一部電影,描述的是多組關係。比如校園霸凌現象,來自於學生體格或威望優勢(主持霸凌的幾名學生)。而影片的悲劇,來源於家庭關係的不平等。若梳理一下,可發現大部分角色居於「強勢/弱勢」的混合狀態。

少年A母親對兒子的忽視,使兒子不惜以傷害他人獲得母親的注意與愛——這是影片的起點。冷酷自我殘忍的少年A是桃子的黑暗邪惡版,而他對母愛的渴求,其迫切之情不亞於對情人自輕自賤的松子。少年A在大部分時間居於強勢者地位,將他人玩弄於鼓掌間,甚至敢和老師扳手腕。但是母親是他的致命弱點,最終少年A被掌握命門的老師轟殺至渣。題外話,少年A母親其實是一個令人厭惡的角色,但是少年A的邪惡沖淡了觀眾對她的厭惡,也沖淡了對少年A的同情。

少年B只有在和母親相處時才居於強勢,但現實中的平庸使其陷入自卑狀態。當少年A屈尊紆貴主動示好,少年B感激的成為朋友——典型的「強者的施捨」和「弱者的討好」的結合。少年B的殺人動機來源於他試圖通過殺人扭轉兩人強弱關係。某種程度上說,他成功了。而母親的寵溺和對殺人行為的包容,使情況更糟糕——少年B的母親是一個完全的弱勢者,根據中島哲也的習慣,弱勢者的結局都很慘...

熱血的青年教師維特因為對櫻宮老師崇拜不已,為森口老師所利用。

森口老師在痛失親人(無論是女兒還是櫻宮老師)後進入刀槍不入的無敵狀態。少年A因為有對母親的牽盼,最終離成「神」僅一步之遙;森口老師則毫無弱點。

主持校園霸凌事件的幾名學生看似囂張,被少年A乾脆利索的摁老實了。

有意思的是少女美呆。雖然她是霸凌事件的受害者,但並非弱勢者,她一直保持超脫者的態度,對外界有清醒的認識。請注意她的言行對劇情的關鍵作用:她揭露維特的行為對少年B的傷害,導致維特被停職;她對森口老師說出了少年A的弱點;她戳了少年A的痛腳,導致被殺。她與少年A的關係是全片陰沉氛圍中僅有的光亮,觀眾以為兩人是互相了解的平等關係,但很快溫情的假面被撕下:少女的確理解少年A,少年A卻不屑於理解少女,平衡的關係瞬間傾倒,最終以悲劇收場。

中島哲也用一種誇張的手法描繪現實,這算是一種...「魔幻現實主義」?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意識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不平等」帶來的困擾,但它的確存在:父母對子女的干涉和碾壓;校園中品學兼優相貌出眾體育萬能的優等生獲得老師的偏愛;愛情中追求者的委曲求全。甚至在簡單的人際交往中,這種不平等也隱隱存在:對於富有魅力者,人際交往是自然本能;而對於交際困難者,這是一種勞心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作為一名交際困難者,對於弱勢者的痛苦我感同身受。

題外話:通過《告白》和《聽說桐島要退部》兩部電影,橋本愛證明她不會演戲——沒關係!只要長得漂亮就行!看完電影后我想:橋本愛你可千萬要hold住!不要老的那麼快!!


無邊界的自我,平庸而無知的罪惡。

有的好電影,在看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作者想講的一些內容,在電影娓娓道來的同時,於情節內容有所共鳴,會心一笑。

而有的好電影,在看的時候,僅僅跌宕起伏的故事內容,就能夠完全吸引住你,一切的想法在精彩的故事結束之後,才會浮上心頭。

《告白》正屬於這一類的好電影。

本身跌宕起伏的故事已經足夠吸引人,電影結束後,仍舊讓人流連。

對於一個本身已經很精彩跌宕起伏的電影,去尋找其意義,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總有些不解風情的樣子,不過看完電影后,又免不了有這樣的舉動。

如果非要說在這電影中,角色們普遍擁有的特徵,大概就是無邊界的自我吧。

不同於大家尋常所理解的日本人非常講究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刻板印象。

電影中的絕大部分角色,擁有一個極端,無邊界的自我。在電影的開頭,老師在亂糟糟的課堂內發言,亂糟糟的課堂,亂糟糟的學生,即使是關於朝夕相處的老師女兒被班上同學殺害的內容,仍舊不能讓學生們表現出一絲安靜,一個流淚的女學生受到大家的調笑。學生的無知和自私表現得如此極端。

唯有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時,才能觸動他們,當聽到A和B的牛奶被添加了HIV的血液,在利益面前,學生們才能最快速的站隊和排斥異己。
自我不是一個貶義詞,但當其加上無邊界的前綴的時候,就變成一個危險的舉動,人不是活在真空里,每個人的行為都會觸及和影響到其他人,這並不僅僅只是自己的事情,不僅僅只關乎自己。

A的母親是糟糕的起點,極端而無邊界的自我,把孩子當做自己的財產,當做產品,用苛責而勢利的眼光審視產品的性能,粗暴極端的調試這個產品,並快速的喪失耐心,扔掉這個「產品「。

極端而無邊界的自我,讓A的母親用完全的功利踐行自己的人生,並將其完整的複製到A的身上。

B的母親和A的母親看似完全不一樣,但實際真正的差別只是不同的手段,兩者擁有類似的內質,猶如A之於B的一體兩面,B的母親,柔弱的,溫柔的愛,包含著A的母親一樣的可怕自我。

A的母親表現出對A的極端冷酷和傷害,其投射的反面正是B的母親對B的無限度的溺愛,當聽聞孩子B殺害了一個四歲的女孩,面對受害者的母親,其表現卻是拚命的為B開脫,為B感到可憐,無限度的溺愛,但當其從B的口子,得知B是刻意殺害小女孩的時候,B的母親對B乖孩子的認知破碎,B同樣在母親的認知里成為了失敗品,

放棄失敗產品,處死失敗產品。B的母親極端溫柔的背後,有著極端冷酷的A的母親一樣的產品邏輯和思維。

A與B的一體兩面表現也十分明顯,一個從小被冷酷母親養大的強大冷酷富有執行力的強者。
一個從小被溫柔母親溺愛的膽小軟弱的弱者。

一個求生,一個求死,一個滿心只希望被母親關注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戀母狂,一個滿心希望被外界關注的被溺愛的母親過度保護的透明人。

完全迥異的性格和經歷下,教育出了相同冷酷無邊界的自我。在同樣的自我下,兩人做出相似的行徑。用別人的生命去表現自己,換取關注。

其他的角色雖然暫時沒有做出主要角色這種可怕的行徑,但他們仍舊有著主要角色相同的思維和自我,學生們在老師講述女兒被殺害的課堂上放肆的調笑,打趣,對A殺人的排斥遠遠比不上欺負A的樂趣。

單純而又愚蠢的維特,也僅僅只是將無邊界的自我表現得善良,不明就裡的愚蠢的行徑,自以為親密有趣的稱呼學生反感的外號。看似善良的背後潛藏的仍舊是一個無邊界的極端自我。

無邊界的極端自我下,人們做著冷酷傷害他人的事情,卻又不以為然。時時刻刻都踐行著平庸而無知的罪惡。
---------------------------------------------------------------------
PS:老師的報復是片中最精彩的部分。

將做出罪行的人,帶入自己所經受的精神地獄,這不是懲罰,這是最最徹底的報復。

影片中柔軟而堅強,溫柔而倔強的老師,實在太美了。


《告白》這部影片,我認為從創作意圖上來講,並非是為了反映任何現實問題,既不是日本社會&<少年法&>對少年兇手的過度保護,也不是校園暴力的恃強凌弱。理由在於,這部影片的表現形式是非常「超現實」和「形式化」的:低飽和的色彩,高反差的光影,抽幀和慢鏡頭的交疊,不時穿插的閃回和空鏡,以及一些鳥瞰等攝影角度,這一切反現實拍攝手法都在傳遞一個信號——這並非是一部「現實主義影片」,而是一部「形式主義影片」,是導演有意誇張過的,設計出來的,極端情境之下的思考,因此我也著力於在這個語境之下去解讀,也就是拋開一切原本固有的是非善惡觀,去追隨創作者的思路,看看這部影片究竟追問了什麼,又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從整體故事框架來看,這是一部非典型的復仇電影,通常復仇電影的主題分為「暴力主題」(宣揚以暴制暴,如昆汀的電影)或「反暴力主題」(反暴力,如&<老男孩&>等),這兩種相反的主題並無對錯可言,僅僅是不同情境之下的不同藝術表達立場。為什麼說它非典型,是因為《告白》這部影片是一種雙重語境,即故事中的角色(森口悠子)是以「以暴制暴」為立場進行復仇作為故事主線,而影片本身卻試圖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進行「追問」——也就是討論,社會暴力,校園暴力等種種一切暴力的根源在哪裡?如何遏制和根除?如何又能夠化解暴力?依靠社會的包容和鼓勵有用嗎?復仇有意義嗎?恐怕這一系列問題並不是簡單的給兇手貼一個「是非善惡」的標籤能夠給出答案的,也不是簡單的說是否應該去「復仇」就能梳理清楚的,本文會就影片本身來一一給出結論。

《告白》這部影片之所以建立少年兇手可以被&<少年法&>保護的這個故事前提,實際上我認為就是想要建立一種不被法律所威懾的脫離社會的環境去討論受害者可能會如何面對施暴者,以及會產生怎樣的心理變化,片中這個班級就是一個微型社會的雛形,所有人都可以被認為是成年人,因此這部影片本身可以說和法律話題並沒有太大關係,僅僅是一種單純對人性層面冷靜的追問:在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班級),強者欺凌弱者,弱者必然會欺凌更弱者,而當我們再將這個社會縮小到一個家庭的範圍內,恐怕情況要更加極端和複雜化了,家庭更是一個法律觸及不到的隱蔽角落,家庭當中同樣存在恃強凌弱的殘酷食物鏈,在這個食物鏈當中同樣存在施暴者和受害者,而家庭當中,強者欺凌弱者,弱者將何以自處?

內心脆弱的人會去傷害更加弱小的人,被傷害的人是忍受呢,還是只能選擇死亡?不,你們大家所生活在的,並不是那麼狹小的世界,若是現在所處的環境讓你痛苦,到別的地方避難,也未嘗不可。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稍後給出答案。下面梳理影片線索:

影片在森口悠子告白的很短時間內就將故事主線交代清楚了,在這個段落當中悠子說道:我給自己的規定只有兩條,不對學生直呼其名,並儘可能地和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慎重地說話。至於想和老師像朋友一樣隨便閑聊,什麼問題都能找老師商量,期待這種校園劇般溝通交流的人來說,我會顯得很冷淡吧。

從這個告白段落當中可以了解到,悠子是非常懂得把握分寸和尺度的人,尤其是和未成年人的相處當中,注意「平等」兩個字,其實也包含了「尊重」的含義,她深諳教育當中的人際相處之道,因此可以認為悠子的復仇計劃完全是建立在對兩位少年兇手「情感」和「尊嚴」兩方面的摧毀上,而其實她也知道,她的所作所為,僅僅是在兩位少年兇手通往地獄的門前順勢而為,在此之前兩位少年兇手已經在家人的協助下將這條路基本快要走到頭了,悠子做的不過是推波助瀾,臨門一腳而已。

我們在後半段的四個角色(直樹,直樹母親,美月,修哉)的告白中,可以了解到直樹和修哉分別被設計來自於兩個非常畸形的家庭關係當中,直樹在家中極度受重視(溺愛),而修哉則極度被冷落(且粗暴嚴厲)的家庭環境,因此當習慣於被呵護和保護的直樹在面對學校中相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棘手的環境時,他很難適應,任何一點挫折和傷害都足以將他傷害甚至摧毀,當初決定對悠子女兒痛下殺手,原因就來源於被修哉漠視的一句話而已。而在悠子事件之後,他意識到自己很可能迎來排山倒海的歧視和嘲弄,最終選擇躲在自己的房間里繼續依從在原生家庭被培養起來的生存模式,再也無法面對更大更複雜的生活環境,繼而崩潰。

可以認為直樹被母親培養成了一個長不大的任性和驕縱的幼兒,然而,在直樹的家庭情感關係當中,卻還有一個比他身份更加低微的人,就是直樹的母親,她就是直樹悲劇的始作俑者,可以認為直樹母親對直樹的過度保護下的寵溺最終導致她將自己置身於了家庭情感博弈的食物鏈最底端,當直樹面對來自於外界的種種恐懼無處躲避的時候,最終直樹的母親成了自己一手釀成的慘劇的犧牲品,簡言之——直樹的家庭悲劇來自於「不平等」。

而修哉則相反,他來自於一個極度受冷落的家庭當中,被母親的不斷否定使他一直在渴望得到母親的認可,不惜早早拋開了少年本該有的童真和快樂,一直在扮演一個堅強的大人,始終處於企圖扭轉這種不受重視的心理困境,因此他採取的方式就是努力學習和扮演成熟堅強的行為模式來吸引他人的關注,即而讓自己母親重新關愛和尊重自己。他努力學習,搞各種發明,僅僅是希望再次獲得母親的關愛和重視,可以認為在修哉的家庭中,他就是處於最底端的那個替罪羊。而在修哉的母子關係當中,這個施暴者正是修哉的母親,但修哉作為兒子天然的生存屬性並不允許自己仇視母親,因此產生了一種企圖扭轉自己的行為模式和責怪自己以期討好母親的這種感情,沒錯,正是斯德哥爾摩情節,修哉的家庭悲劇同樣也是來自於「不平等」。

我們可以將直樹和修哉兩人來做一個對比——

直樹:住在家庭二樓(高處),被過分寵溺,性格任性,驕縱,天真,脆弱,傾向於「繼續依從」原生家庭關係,對外界極度恐懼,最終把屠刀伸向家裡最弱小的那個人——自己的母親。

修哉:活動空間是地下室(低處),被漠視和嚴厲粗暴對待最後拋棄,性格冷靜,殘忍,複雜,自卑,傾向於「企圖扭轉「原生家庭關係,對母親極度恐懼(卻表現為對母愛的渴望),最終選擇傷害家庭之外那些無辜的人——炸掉學校,傷害那些無辜的老師和同學。

這正是影片真正要追問的核心問題的答案——在極端情況下,弱者要麼死,要麼轉而去摧殘家庭之外的更弱者,要麼,和家庭之外的更弱者一起死。但其實,原本他們是可以逃離的,不是嗎?

毫無疑問,這兩個家庭都是非常畸形的,因為這種家庭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即「平等」。

社會當中的人與人固然需要「平等」,老師和學生需要「平等」,父母和子女同樣也需要「平等」,甚至可以說,正是家庭關係當中的「不平等」,延伸到了學校和社會,家庭關係正是一切人際交往關係的根源,試問一個孩子,在與自己相處多年的父母面前,始終處於一種互相欺凌的人際關係之下,請問TA在踏入學校和社會之後,短時間之內夠扭轉這種意識形態嗎?恐怕只會帶來更加嚴重和可怕的後果,而《告白》這部影片,只是將這個過程簡化成一個故事,再以一種誇張和極端的形式呈現出來而已。

在悠子的復仇計劃當中,用含有HIV的牛奶這種騙局來摧毀直樹和修哉的意志,直樹很快就中招了,認為自己骯髒不堪,自暴自棄。修哉也在學校備受歧視的環境下一步步走向深淵,在家庭中恐怕更加百試不爽,因為悠子知道,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決定了TA是誰,這個認知都是從外界來獲得,在人格形成的初期,父母對子女的認知決定了他的「自我認知」,然後不出意外的話則會貫穿他的一生,成為始終難以打破的閉環,就像直樹和修哉一樣,他們即使在&<少年法&>的保護之下得以脫罪,也依然無法脫離原生家庭帶來的「自我認知」,這種難以擺脫的自卑和任性,這種對自己在家庭,在學校,在社會中所扮演角色的難以脫離。

社會的寬容和鼓勵能否化解暴力?很顯然影片中的兩位少年兇手在新老師維特的熱心幫助北原美樂的陪伴下並沒有得到任何幫助,反而助長和加劇暴力行為,適得其反,至少從直樹當時的情況下來說,脫離那種心理困境(恐懼)的辦法應該是遠離造成當時困境的一切人和事,因為在直樹心裡可怕的不是家,而是「學校」,從學校來的老師和同學來訪都會將直樹帶回曾經的心理困境當中,這樣是讓他沒辦法脫離的,當然直樹的問題根源還是在與母親的過度寵溺,只是問題在學校中爆發了而已。而修哉當時的情況,如果母親回到身邊,一個讚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或許還有機會挽回。

我們可以認為,一切暴力,其本質都是來自於恐懼,和因恐懼的無處宣洩而產生的自我仇恨,以及由此帶來的痛苦。每一個施暴者都曾經是受害者,然後毫無疑問地,在某種契機之下再次成為施暴者。從家庭這個更加微縮的小社會當中,當施暴者在受害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便會毫不猶豫地痛下殺手,因此很多親子關係之所以是畸形的,正式是因為他會都將對自己的仇恨和歧視宣洩(投射)在了那些和自己最相似的人(子女)身上,然後一代一代地循環往複。

起碼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認同性惡論,我認為所有的罪惡都是後天習得,而滋生痛苦的溫床,就是一個畸形的家庭關係,我認為影片的立場也是如此。在影片結尾,悠子對修哉說了一段很值得玩味的台詞:從今天開始,才是你重新做人的第一步,末了又說,開個玩笑。

正影片借悠子之口表達出:若要根除暴力(以及暴力的根源:痛苦),唯有讓施暴者徹底脫離原生家庭,這裡指心理上的脫離,也就是讓他斷卻了想要「扭轉」或「繼續依從」原生家庭人際關係的一切想法,但基本上只有父母死了才有可能,因此影片非常極端且戲劇化地設計為兩位少年兇手殺死母親,我大膽猜測為,其意圖在於想表達對兩位少年兇手的一種救贖的可能性,當然這僅僅是影片在超現實的表現形式下做出的一種黑色童話式比喻而已,並非真的鼓勵誰去這麼做。悠子為什麼又說,開個玩笑?我想是因為,即使兩位少年兇手的心理問題的始作俑者雖然已經不在,但問題卻也不是輕而易舉能夠化解的,最大的可能性還是伴隨二人度過餘生。

復仇有沒有用?就本片而言,這是不太重要的一個問題,本片只是借用了一個復仇的故事框架,實際主題和復仇並不相關,但還是要說,至少在該片這種完全脫離現實的敘事框架下,悠子充滿惡意的復仇,反而在某種意義上或許拯救了兩位少年兇手,當然只能把這部影片當做黑色童話和寓言故事來理解,現實世界並不是這樣的。

(特別說明:在現實情況下,復仇幫不了任何人,「以直抱怨」不等於「復仇」,另外,謀殺了父母幾乎會摧毀一個正常人的全部意志,切莫將這部極端戲劇化的影片作為人生信條,因為這部影片本身就是一出黑暗殘酷又極度誇張化的悲劇式童話而已)。


你玩我女兒是嗎?
看,你媽炸了


永遠不要指望有感同身受 痛苦永遠都是屬於自己一個人的


日本電影《告白》於2010年上映,根據小說《告白》改編而成。中島哲也執導,女演員松隆子主演。

順帶提一句,這部片子里有我的女神——木村佳乃姐姐,自從看了姐姐的《我的危險妻子》,就已深深被她的迷之氣場所震懾了。(五星吐血推薦)

最早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是在一個標題叫「2010年日本最新恐怖片」的帖子中看到的,從上映前,再到出資源,最後在豆瓣評分飆升,如今直接躍上「豆瓣電影TOP250」的位置,這部電影的口碑確實是一路開掛。

電影的劇情其實很簡單,一個女老師在一次「意外」中親生女兒喪生,而她通過自己的調查推翻了警方的論斷並自行開始對「殺人兇手」展開高能報復的故事。

電影不同於一般的劇情片,音樂和慢鏡頭佔了大部分,又不同於歌舞片,配樂與節奏、鏡頭、情節完美同步。

整體像個MV一樣的電影,全程詩意的輕音樂,不時伴著輕揚的女聲男聲,情節與內涵又同時處於高水準。

每次在各個電影大V盤點關於「熊孩子」的電影時,總會提到這部片子,因為不同於在《狩獵》、《伊甸湖》、《美國田園下的罪惡》等片中熊孩子自能熊出一片天的設定,這部片從逆向推進的劇情非常精彩又解氣地懲治了一次熊孩子。

暫且先忽視森口老師在劇情中的所作所為可能會涉及到的法律問題,單就道德水平層面來分析,她的所作所為非常漂亮的扇了一句話的巴掌——

「他們還只是孩子。」

好啦,接下來,我就要開始無恥的劇透了。

國際慣例。

我是萌萌噠的劇透分割線——————————————————————————————

作為日本電影的一貫作風,這部片也不例外的有了這樣的設定,便是人設的極端化、進展的極端化、矛盾的極端化,從而造就了故事的典型化

首先,在森口老師「告白」的過程中,就自然拋出了兩個極端化的人物——

一個是從小被母親保護到極致的下村直樹,一個是從小被母親拋棄的渡邊修哉。

第一個,下村直樹。

他從小受母親的全方位呵護、照顧、誇讚。在家庭的溫床里習慣了「溫室教育」的他,一進入了群體生活的學校,感受到了挫折、批評、貶低,自然會不適應。

然而,生活並不會給他充分的適應時間和機會,在他尚未理解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尚未熟悉面對「失敗」和「成功」的應對之道時,生活的壓力便已排山倒海而至。

社團活動跟不上、參加補習班學習也跟不上、與人相處也越來越困難……

一面是一直在否定自己的學校生活,一面是一直在肯定自己的母親,從家庭出來後如此強烈的落差讓年紀輕輕的直樹開始憎恨這個社會、憎恨否定他的人。

以「憎恨」之名義去逃避現實。

無用、廢物、庸才……這些詞絕不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可以承受得了的。

雖頹勢如此,他卻開始嘗試逃避,流連於遊戲廳,結果出了事情,學校派來的人,居然不是自己的親班主任。

一向受體貼的母親關懷的他,母親盡心儘力的、可以說是在無微不至的「伺候」自己,如今在學校,同樣出了事情,居然受不到同樣的關懷,這個落差,直接導致了後面他對森口老師的仇視,以至於提出這樣的事。

後來,他受到了來自修哉的突然重視,即使知道這樣的友情可能是假的,他也依舊願意珍惜,他說搞小發明,他陪,他說要弄個「恐怖計劃」,他也跟著出謀劃策。

只是他沒想到,在「學校生活」中,感情是如此的廉價,大寫加黑的「利用」兩個字,擺在了他的眼前。

這句話就像在說:

「你就去把我舉報了吧,這事兒哥扛了,我知道你想逃避,我知道你害怕,我知道你沒用。」

於是,最後直樹做出了這個顛覆所有事態的舉動——

明知道小女孩尚有呼吸,他親手結束了女孩的生命。

只為了一份來自小孩子心裡的簡單的「報復」。

自森口老師的那段「告白」之後,複雜而紛亂的學校生活徹底擊垮了直樹,他終於放棄了掙扎,徹底縮躲回了家中的「溫床」。

被社團否定、被成績否定、被同學否定、被老師否定……最終,被「朋友」否定。

來自各方的「透明」對待,缺少了的「誇讚」和「表揚」,這一切一切的掙扎,追根究底,通通來源於一份來自叫做「存在」的痛苦。

廢物存在感總是太低。

所以回到家之後,他不洗頭、不吃東西、不剪指甲,把自己弄得臟髒的,卻把自己碰過的東西弄得乾乾淨淨,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尚存在著。(原諒手殘如我截的這麼鬼畜的圖~)

而森口老師的「報復」行為:鼓勵新老師家訪、鼓勵同學聯繫直樹,就是要把這種來自學校的殘酷對待重現並放大於直樹面前,將他從家裡的溫床中強行拉出來曝光、暴晒、無處容身,最終焦灼至死。

對直樹來說,最痛苦的事情,便是將他拉回現實——

他原本沒什麼存在感,卻還要在烈日灼燒下被一群「陌生」的人追責、鞭撻、辱罵、 群起而攻之。

如此,最終弒母的行為其實也不難理解,家庭溫床最後防線的崩塌,超完美主義母親的崩潰,直接釀造了直樹所搭建的「幻想存在」空間的全線土崩瓦解。

直樹至此,徹底完了。

……

第二個,渡邊修哉。

他的母親是電機學者,「高智商」、「前途無量」、「極致的優秀」、甚至於「超凡脫俗」……這些辭彙都是他母親在他心裡的印象。

從小接收著母親的「高等教育」、「批評教育」,母親一直都對自己恨鐵不成鋼,一向「高標準」、「嚴要求」的對待,讓他慣性的以為,母親受夠了繁縟家庭生活的折磨離開自己,他可以通過變得更加矚目、更加優秀、更加令她驕傲的方式重新奪回母親的心。

是啊,奪回。

所以這兩個字被戳出來的時候,他會那樣的激動且憤怒。

他各種嘗試,在網上搞各式各樣的小發明、發布虐貓圖片,但時間長了,即使自己的人氣再怎麼高,他發現都得不到母親的關注,即使獲得了全國優勝獎,報紙頭條依舊被做壞事的其他「熊孩子」佔領。

於是,他決定策劃一次大事件——那次「謀殺」。

結果,「謀殺未遂」,卻「反被下毒」。

但對他來說,效果卻是一樣的。

然而,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他根本就沒得艾滋。

其實相對於直樹來說,他比他要成熟。畢竟離開家庭呵護的要早,對自己的「強行獨立」、對母親的一直「苦苦追尋」讓他更早、更容易、也更明確的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但是計劃的全線落空確實給這個一向「有主張」、「有思想」的少年一個不小的打擊。

以至於他可以一直容忍這個女孩的陪伴——

北原美月。

這個女孩是於直樹、修哉兩人的第三存在——一個主動且徹底拋棄了自己家庭的人。

她的獨立不同於被迫的直樹和修哉,她自稱另有一個「露娜希」人格,她老早就抱著自殺的準備,身為班長,平時置身於班級的霸凌紛爭之外,關鍵時刻卻毫不留情地將鍋甩給了無辜被利用的新老師維特,結果面對修哉,卻願意選擇無條件的相信、袒護和支持。

第一次交予自己的心,卻埋下了這輩子最大的也是最後的禍根。

她最大的錯,直接導致她死亡的錯,並不是她太喜歡修哉以至於沖昏頭腦,不是她估重了自己在修哉心裡的位置,更不是她不了解修哉,而是她不明白這個道理——

青春,一向都是一條單行道。

她知道他寂寞,她知道他有多愛他的母親,她知道他有多希望他母親回來,她知道他做的所有事費了多少心思、又有多不容易……

她知道、她真的知道、他的所有事她都知道……

但是,她,終究不是他,她沒有走過他走過的路。

再體會,能有多體會,再了解,又能有多了解——如此隨口的一句話,不是照樣可以觸及底線嗎?

北原美月,也是報紙上的「露娜希」,也是搶過他頭條關注的人,也是自以為是很了解他的人,也是觸及了他的底線的人……

你只是一個我用來打發時間的工具,又憑什麼隨意論斷我的生活。

在與北原美月談話之前,森口老師一直沒有抓到修哉的弱點,所以只能一直聳動維特老師製造假的告白信、鼓動全班和修哉和諧相處,間接助長霸凌。

直到這句話的出現。

好心辦了壞事。

結尾,森口老師把修哉自製的炸藥包置於他母親的辦公室,以他自己的手段反治其身,將修哉徹底擊垮。

總體來看,在電影中出現的三個孩子與家庭的關係,即監護人的關係,達到了三種最極致的狀態:被極致呵護、被全程拋棄、主動放棄並燒死全家不留後路。

這三種最最極致,卻也是最最典型的青春,正是我們每個人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與這個社會不斷的磨合:不斷的受挫、受鼓勵、再受挫、再受鼓勵、又受挫、又受鼓勵……

我們無法保證每個環節對於每個人來說都進行的完美無瑕,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可能或多或少的使得一個人人格的缺失,只不過有的人缺失的少,有的人缺失的更多。在尋找「認同感」和「存在感」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的做出一些害己害人的事。為了保護,甚至可以說是「包庇」這種錯誤,不論後果大小,都有一個東西在為我們的青春撐腰——

《少年法》。

所以為了報復一個朋友的輕視,為了自己的存在感,可以無法無天地奪走一個無辜的小生命。

所以為了母親的關注與認可,為了自己的存在感,可以肆無忌憚的策劃謀殺、策劃犯罪。

法容,而情不容。

本來擁有著「完美」人生的森口悠子,丈夫的離去,感情婚姻生活的分崩離析漸漸瓦解了這個女人的意志,如今,她唯一生存的意義——孩子,都被自己最不信任、最厭惡、甚至最恐懼的青少年奪走。

再會原諒、再懂體會、再為人師表,深知各位「殺人犯」都只是不諳世事的孩子,但是,對於一個以如此可笑理由生活重心就被憑空抽走,絕望至深淵的女人來說,有什麼,又是可以原諒的?

《告白》這部電影深刻的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

即使你的青春再迷茫,再寂寞,再沒有存在感,以你認為合理的方式擅自悲劇他人的生活,是要付出你遠承受不了的代價的。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人,總會有辦法,不動一兵一刃,就可以無限放大你的痛苦。

這第二次的告白,正也是森口老師,為她學生上的最完美的一課。

以上。

喜歡賞鑒內容的小夥伴歡迎關注~

資源獲取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狗蛋兒的私人影院(dogmovie123)


告白,是一部陰鬱、勵志、矛盾、簡單的電影。

陰鬱在於,電影里青春期的少年少女,長著天使的面孔,天真無邪卻又獸性殘忍,中二病到肆意殺人的地步。勵志在於,當法律不支持、社會不包容、愛人不鼓勵你復仇時,依然可以運用心理學原理去復仇。

最強大的報復,不是摧毀肉體,而是玩弄心靈,徹徹底底毀了一個人的精神信仰。

本片由《為了N》作者湊佳苗早期獲獎原著改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導演中島哲也指導。複雜、躁動而殘酷的青春,簡單的主線、多線程故事發展,敘事詩般冷靜的畫面,融匯成電影不可言說的清冷、唯美與致郁。

對不想看劇情的同學,

理解下面三步,懂得科學復仇原理就夠了。

三部復仇法

第一步,拋下一個惡意的謊言,讓它自然發酵

結合羊群效應,從周邊的環境及人物入手


第二步,找到一個人,推動及操控發展

墨菲定律,推進事情的進程


第三步,了解你的敵人,摧毀他的精神支柱

真正的摧毀,不是肉體,而是精神

下面含劇透,多圖慎入

ONE

一個謊言讓它發酵


這部電影開頭,是悠子老師一長串的獨白,在漫不經嬉戲吵鬧的課堂上,平靜的拋出一個又一個懸念,離職、幼女的死亡、HIV、被害的真相,乃至兩個殺人犯少年A/少年B。雖然不曾說出口,但在敘述間,兩少年的名字呼之欲出。


在所有人都為之騷動、驚訝、興奮的同時, 悠子老師設下第一個心理局。

第一個謊言 在牛奶里注射艾滋病患者的血液

少年A捂住嘴,衝出了教室。少年B全身發抖的凍住。春天到了,所有事物開始萌芽,惡意會傳染。

青春獨有的殘忍,對他人生命的漠視,在十三歲孩子歡快的笑容里,明亮的色調下,顯得殘酷而冷血。

少年B不在上學了,少年A成了被欺負的目標,第一個局,達成 。

所謂羊群效應,只要一個人領頭,就會形成群體無意識的行為。

TWO

找一個人,推動事情的發展


重要的BOSS,從不自己出手,只會找替罪羊去做。

新來的班主任,維特老師,成為了下一個局的推手。

第二個謊言 所有的同學,都在希望你回去

被第一個謊言蒙蔽的少年B,天真的以為只要不碰觸人,不洗澡,就不會傳染人,就能活下去。即使發黑髮臭,那也是活著的證據。

每一次維特老師,通過同學想要傳達給少年B的正能量,都變成一道道惡意滿滿的詛咒。

人的心理是有限度的,對孩子尤其是。當少年B把手劃開,在超市塗得滿手血的時候,他已經壞掉了,成為了自暴自棄的怪物。

哪,連殺人也擅長哦,他不是個笨蛋哦。

於是,優子媽媽崩潰了,她天真可愛的孩子不在了。

在殺與被殺間,少年A實現了少年B夢寐以求的社會關注。

維特的熱血做法,都是基於悠子老師的教唆而已,一步步推動,讓少年B走向崩潰的邊緣。

所謂墨菲定律:壞事總是接二連三的發生。

THREE

了解你的敵人,摧毀他的精神支柱

最堅固的城牆,永遠是從內部開始崩塌。

人也是一樣,接二連三的打擊,心理機制的崩潰才是最好的報復。

借他的手摧毀他最重要的人或物,每時每刻都是無間地獄。

所謂習得性無助,通過失敗挫折不斷削弱個體的心理穩定機制。


第三個謊言 媽媽的留言

少年A,是戀母情結者,被拋棄的回憶,被父親二婚所漠視的現狀,讓他對母親形成偏執,總想用社會輿論的方式,吸引母親的注意力。於是,人命、友情、愛情,都只是消遣而已,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事。

悠子老師,當從美月口中得知,少年A的理由時候,笑了。為這個可笑的理由,她失去了她唯一的家人。也因為這個理由,她找到了摧毀的鑰匙。

你最看重中,我要讓你親手毀掉。

在少年A得知母親再婚懷孕,自暴自棄準備把演講廳炸掉。悠子掉包了炸彈,把它放在了少年A媽媽的工作場所,在少年A按下按鈕後,打通了他的電話,告訴了他所有的真相。

留言是假的,被殺的美月是他唯一的知己,媽媽還記得他,而所有的這一切都在爆炸聲中,毀掉了。

少年A,心理所信仰的基石,消失了。

在少年A痛苦的哭泣聲中,悠子老師蔑視的說

【這才是我的復仇。真正的地獄。


遇到中二病不可怕,遇到精神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你不懂心理學。


12歲女孩電梯暴打男嬰,從樓上把他推下去,如果我是男嬰的父母,我絕不會這麼就放過她,法律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的……誰都可以鑽……


告白:認清生命之重,反思所犯之罪,十年應該夠了。

從愛美的死,引發的一系列的復仇。最大的感觸就是孩子們令人驚駭的無知,扭曲的心靈,變態的心理,觸目驚心的死亡。

每個人的告白,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場荒誕的鬧劇或者說是悲劇。

但是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思考,都會覺得合情合理,都不會去恨誰或者同情誰。

老師的痛苦,作為母親的悲痛,隱藏著,壓抑著,平靜的告白,漫不經心的說著揪心的事實。那麼刻骨銘心的失去,怎會如此輕易消散?心中復仇的計劃慢慢成形。狠下心去實行。

為什麼在有法可依的時代,還會有復仇的想念?

總是在說孩子還太小,不懂這世界的繁雜,少不更事,所以制定了法律來保護他們,給他們機會來改過自新。但是無知,年幼的無知可以成為犯罪的借口嗎?法律不會懲罰無知少年,也無法解決悠口老師對渡邊修渽和直樹作為的恨意。

失去了最愛的孩子的她,近乎殘酷的冷靜,調查出兇手是誰。生命逝去無法回頭,愛走了就再也回不去。她知道,所以決定用自己的方式也奪走兇手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愛。

我們最痛的不是永遠的無法擁有的愛,而是曾經擁有的幸福,卻在某一瞬間,被活生生血淋淋的奪走了。

告白里,每個告白的孩子都是寂寞的。那樣深入心底的孤獨感,彷彿要扼住人的脖頸令人窒息。缺乏親情的呵護,缺乏朋友的認同,他們的心理狀態慢慢發生變化,令人無法理解的想法,怪異極端的行為可能只是想得到些許關注,些許愛護。

他們會去嘗試很多新鮮事物,因為太幼稚,可能沒有意識到危險行為的毀壞性,還不會預想行為的後果,還沒有體會到生命的偉大與珍貴。

很多人說這是描述人性黑暗面的電影,但是, 我不這麼認為。孩子的好奇,無知,想去嘗試各種事情的衝動,這些都是自然的與生俱來的稟性。可是因為處在了錯誤的境遇,無人照料它們,它們開始瘋長,蔓延成災。。。

總之,當我看到告白被歸為驚悚片時很是驚奇。這是一部引人思考的電影,每個細節都值得細細品味。

生命本來就不平等,但是沒有哪個生命是微不足道的。


不能隨便開玩笑。


這部變態的電影,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我說,有種無法言喻的痛,才是真的痛。

花姊聽到我這麼說,完全不認賬,盡說我瞎扯,一點也不認同,既然無法言喻,那有了這種痛痛要咋整?

「復仇。」我抬起下顎,睜大雙眼。

我知道此刻,花姊在我背後,一定正以錯愕的眼神看著我。


我與花姊最近看了《告白》這一部電影,這部電影海報看起來色調乾淨,又由《HERO》、《戀愛世代》的日本戀愛女王松隆子主演的《告白》,橫看豎看都像愛情片。


才不是。

這是一部幾乎完全泯滅人性,變態到極點的復仇電影。

但說起《告白》這部電影,可不得了。

光看一張劇照,就能知道這部電影有多生猛了。

畫面有日本浪漫電影的幻美,也有日本驚悚電影的變態。

那麼,如果殺人者泯滅良知,但他們又因為未成年,無法被法律判刑,那該怎麼辦?


溫柔敦厚的中學女老師森口悠子,發現自己最愛的女兒,竟死於自己班級的學生手上,她會怎麼做?

在此之前,森口老師曾有過一段不美滿的婚姻,讓她只能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女兒是她唯一的世界。


如果有人要破壞她的世界,她會想盡一切,讓對方生不如死。即使對方是自己的學生……


這部電影上映已有多年,始終評價極高,在豆瓣上更是勇奪8.6分,名列Top 250。

談及他,總是滿滿的五顆星。


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湊佳苗的同名推理小說,並獲得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提名;第34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作品、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剪輯4項大獎。

小說剛上市的時候,在日本引來許多爭議。原因很簡單,他突破常理,整部片子可以說是師道無存。


老師拋卻身份,決心向未成年的學生復仇,家破人亡,只能說是第一步。

真是細思極恐。

說到報仇,要有多極端的情感,才會想讓仇人血債血還?

如果,對方奪走了你最愛的人呢?


花姊從前在念書時,憑著花容月貌,再加上又是個學霸,個性又好不高傲,老師同學都喜愛。當她看到《告白》這部電影時,簡直驚呆,直呼日本人竟然會拍出這般的電影。

花姊說如果有過吵架,也只有跟父母親而已,畢竟最深愛的人,有時候才會發脾氣,但說到底,花姊坦言她可從來都沒有想要報復別人的心態。


但如果相比《告白》電影裡面的狀況,我們這輩平凡人,可是連想都不可能想得到。

我先舉個例,花姊,妳有聽過愛滋病嗎?那是一種災難。


花姊回答我說,當然有,這病可怕極了,完全無法醫治,只能等待死亡,好像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為了準備去死。

電影裡面的森口悠子老師,復仇的手段就是這樣的奇招,她將艾滋病患的血液,注入他們所喝的牛奶裡頭。


她並不是想殺死對方,而是要讓對方嘗一嘗等死的痛苦,讓他們每一天都必須活在懺悔的痛苦之中。

以為只有這樣嗎?當然不是。

先說說片中的少年A。聰明絕頂,成績又好,但因為一時的玩心,他竟失手淹死老師的女兒。


少年A並不怕死,那就讓他嘗嘗罪孽深重的痛苦。

在森口老師的引導下,少年A一步步掉入陷阱,好不容易交了可愛的女友,才剛體會到什麼是愛,立刻又幻滅。

另一位戀母的少年B,則始終深陷在等死的痛苦深淵,不只他感到痛苦,就連一向照顧他的母親也快受不了,整個家庭都在高壓氛圍當中,最終讓他甚至鑄下大錯。

例如,他竟然再一次讓自己的雙手沾滿血腥?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看完電影后,花姊問我,嘉哥,你想過報仇嗎?

我求學階段也曾遇過這般事,明明沒有做錯,但某位女老師總會刻意刁難,總能在弱水三千中找到我這一瓢,罰站事小,只罰我站可就比較坑爹了。

當然最過分的是,有意無意在課堂上羞辱我的成績,簡直人生陰影。

終於心一橫,我下定決心,要報仇。

怎麼報仇?難道像《告白》裡面的少年B一樣,與人兵刃相見?

錯了,錯了。

我最終發憤圖強,更加努力用功念書,有了好成績,考上好學校,然後暗自下了決定,等到畢業的那一天到來,我要跑到那位女老師面前,拿我的入學證書給她看,徹底羞辱她。

結果那一天到來,我卻沒有這麼做。

我完全忘了這件事。

所謂的復仇,說到底,一直懷抱著這樣的心態,會困住自己,讓自己永遠走不出來的。

我也不是了解這個道理,只是到了最後,我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重要的事。

在你的眼前,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日子還是要過的。


如果不是深仇大恨,就把這些復仇小事,放在一邊吧。

不過我跟花姊說,話雖如此,《告白》裡面的復仇還是挺爽快,雖然很變態,但多少滿足了我們現實生活中所無法做到的事。


泯滅人性的當下,也大快人心,而我們在得到快感的同時,也提醒著自己,這樣殘虐的復仇,還是只在電影裡面就好。

現實中的我們,讓自己過得好,其實就是最棒的復仇。


(hello大家好,我是&<阿基獅看電影&>微信訂閱號的專欄作家,更多有趣的內容可以關注&<阿基獅看電影&>微信公眾號喔~)


【生命既然沒有在自己身上被在乎,那麼失去的痛,就由帶著它的人去感受】

愛就愛的徹底,恨也恨的絕對


我的理解哈,不一定正確!
復仇一定要抓住要害,有人拿走了我最重要的東西,我也要拿走他最看重的東西!普通人最看重的是生命,但有些人看重的並不是這個,所以一個不要命的人殺了我最心愛的人,我不一定要拿走他的命才讓他最痛苦,他看中愛情,就毀了他的愛情,他看中親情,好辦,設個局,弄死他最愛的親人!他看中事業,就打垮他的事業,他看重榮譽,就毀掉他的榮譽,他的人生剛開始,正躊躇滿志要享受生活,就想辦法毀了他的人生,一定要切中要害才是復仇的關鍵!
不要武斷的下決定,耐心點,他在這個世界上總有在乎的東西,那才是他的要害!有些人追求的可能不是財富地位什麼的,甚至不在乎自己的老命,但那不重要,如果一個人在這世界上什麼都不在乎早就上吊自盡了,所以要冷靜的分析他為了什麼還活著,他心裡最深處靠什麼支持他活下去,找到這些,毀了這些,熄滅他最後的心靈之光,讓他切身感受到你失去最愛的人的痛苦,就是你的終極目標!

順便延伸一下,復仇完成之後他愛死不死都無所謂了,不過為了防止仇人重新找到新的精神支柱開始新生活,有些受害者會弄死他一了百了,那些就不是這部電影的主旨了!還有些變態的,為了復仇,愣是給些爛命一條的復仇對象樹立了人生希望,然後再毀掉這些來爽一把,當然這些屬於題外話了!


《告白》的小說原作者是一位老師。這才是最讓我感到驚悚的地方。
我也是一位老師。
學生罵我賤人、婊子時;
學生故意畫醜化我的漫畫,給我的馬尾髮型取名「智障馬尾」時;
我辦公室的筆袋丟了三次、文具無數、盒裝紙兩盒,學校領導為了所謂「名聲」不許我聲張;
我校一老教師收到學生寫的紙條:人早晚都有一死,我希望下一個就是你;
一位老師的女兒意外墜樓身亡,一個學生冷漠地說「活該」並詛咒了另一個女老師的女兒;
而5月6日,我批評了某個班的學生不要跑到老師的辦公室後來接教師用水,水費是其它班均攤(此前已經發生了一個月,意味著其它班為這個班的學生付水費)我批評後該班學生的做法是:排隊在辦公室接水,並不斷鼓掌、喝彩。我深感無力時,他們在辦公室門口喊:「說呀,你有本事你說呀!」
學生課前演講做了ppt介紹AV女優,我不許他說,他的父親卻認為,我阻止學生的做法會讓其他學生認為他兒子下流,傷害了他兒子。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在其位,不解其政。

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天使。


我覺得這部影片表現了負能量是怎麼傳遞的


很喜歡老師教育小屁孩的那種快感,會連幾個電路就自以為天才了?神童了?最後還不是一敗塗地,痛哭流涕。


還是作業布置的少了!


擱中國哪有時間讓你弄這個弄那個什麼電機什麼人生價值什麼炸彈什麼校園暴力都是白瞎!
鬧是吧,甩丫一摞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還治不了你們了!


當你從整個事件重新走過的時候,或許你才會學會重新做人的意義。毫無疑問告白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借用《讓子彈飛》中的一句話,森口對於渡邊和直樹復仇,是真正意義上的「殺人誅心」。

千萬不要小瞧一個孩子的殺傷力,對於校園霸凌事件,我們有時候真的是需要進行對一些關注以及應對措施的。每一回出事情之後,我們才會想起補救的措施。但是為什麼不會做當防微杜漸呢?或許很多人都會將這種事情歸結於孩子們的玩鬧,沒什麼大不了。但是當整個事情和盤托出的時候我們看見了什麼呢?渡邊一樣的殺人狂魔,將殺人歸結於取樂的瘋子。或許片中的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對於年齡的設定需要修改一下了。

森口篇:

對於任何一個痛失自己孩子的人,這無疑都是一種打擊。沒有哪位母親會接受警察輕描淡寫的調查結果的。而有時候,痛徹心扉的打擊卻是讓人變得堅強的良藥。自此之後對於法律以及警察無望的森口,選擇了自己進行調查。關於於所有反轉相關的問題都會在結尾處意義為大家說明的,而森口最後由於悲憤而演化出的巨大的偵查能力,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我相信渡邊最後的驚訝就如同蝙蝠俠最後時刻發現一切都在小丑的掌控之中一樣。

然而對於這位母親的所作所為我們似乎並沒有理由去評判,因為我們自己並沒有經歷如同森口一樣的悲傷的故事,我們遠遠沒有能力想像得到一位母親痛失愛女到底是什麼滋味。或許所有的悲傷的故事都會被人們期望有著這樣的一個結局,但是事實上現實中很多的家長並不、沒有森口這麼有魄力。

直樹篇:

對於一個從小就處於弱勢群體的人,突然看見一個主動和自己在一起玩的夥伴的時候那種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很多時候我們身邊不乏直樹這樣的人。長期作為媽媽眼中的好孩子,但是在學校卻是一個可以被肆意欺凌的人。這種錯誤的起因依舊是校園霸凌。沒有人去關注弱勢群體的存在意義。因此才會早就後來直樹的悲劇。

對於一個主動示好的玩伴,這種夥伴帶給自己的意義遠遠可以超越一切。因此最後的直樹才會變為一個冷血的人。維護友誼何以放任一切,包括對於他人生命的肆意掠奪,因為只有這樣自己的夥伴,或者說唯一的玩伴才會看得起自己。我們對於這樣的愚蠢的維護友誼的方式表示鄙夷的同時也不應當、該對於一個孩子最基本的要求進行忽略。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正常生長的環境,但是有時候這也是一種奢望了。

渡邊篇:

對於一個從小錯失母愛的孩子而言,母親的關注就意味著一切。在這樣不健康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如果再有偏執的性格,本身人格就有一種缺陷。渡邊正是這樣的人最好的例子,如果他可以在以後的那些生活中得到哪一丁點的母親的關注的話,最後也不會走向毀滅。這一點本身我們不會去迴避渡邊所犯下的罪行。但是這些罪行的一切的根本就是母親的遺棄。如果這是一個家庭和睦的孩子,那麼他的成就就不止是製做一些小炸彈那麼簡單了。最終每一個曾經犯下錯誤的人都會為自己當初的罪行買單,渡邊可以說是一個例子。最後他的幡然悔悟才是真正的告白。

關於北原以及其他孩子:

如果說北原是一個正常的孩子的話,那麼其他人就都是兇手,所有的人都在這場霸凌事件中充當了幫凶。如果校園的環境是正常的話,那麼渡邊之類的孩子即使是性格孤僻,也不會有這這樣的結局。結果往往是赤裸裸的。沒有誰願意去面對,如果我們多一些寫反思,也許很多時候就會避免很多悲劇。

這才是一位老師的完美復仇,殺人,誅心。但是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呢?也許這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獨自等待》中的角色劉榮(李冰冰飾)?
為什麼電影《一座城池》被一邊倒地貶低?
如何評價電影《圖書館戰爭》中關於圖書館宣言的認識?
怎麼評價電影《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被解放的姜戈》中關於黑人頭骨的那個說法有沒有來源?

TAG:電影 | 人性 | 日本電影 | 影視評論 | 告白(日本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