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為什麼在佔有絕對優勢下不一舉消滅越國?

都聽說過卧薪嘗膽、西施浣紗的故事。。
吳國軍隊都已經打越國打得只剩下個會稽山了,為什麼還接受越王夫婦為質、受用西施兩事?夫差身旁確實有奸臣,擾亂視聽。即便這樣,越國一滅,不是即可得西施,也可一圖問鼎中原的大業嗎?


最新出土的文獻一反我們以往所知:夫差心慈手軟,主要是因為吳國實力不足以保證滅亡越國,他也並沒有貪財好色、得意忘形這些性格弱點。——

吳王夫差為什麼要放過越王勾踐

文|韓索虜

公元前 494 年,為父報仇的吳王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境內太湖一帶)打敗越王勾踐,揮師攻佔了越國。

▍春秋時期地圖,吳國與越國位於中原諸夏的東南方向(圖中右下方)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在提倡甚至讚許血親復仇的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非但沒有殺死越王勾踐,反而放了他一條生路,為自己日後被「卧薪嘗膽」的勾踐擊敗埋下了禍根。

對於這次吳越之戰,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歷史記錄主要源於先秦史書《左傳》和《國語》。

《左傳》和《國語》記載了夫差為什麼沒有殺死勾踐、反而放他回國的原因:在被夫差擊敗後,勾踐迅速派人到夫差那裡講和,提出願意向吳王夫差稱臣,並奉獻「金玉、子女」給吳國,作為求和條件。

在這些史書中,驕狂自大而又一心想去爭霸中原的吳王夫差,貪圖越國的財物、美女和土地,不顧賢臣伍子胥的勸阻,反倒聽信了讒臣太宰伯噽的意見,接受了越國的求和,並放過了勾踐一條性命。

這種解釋被後世諸如《史記》等史籍採納,並成為了今天人們接受的「定論」。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記載勾踐向吳王屈辱求和的片段

到了諸如《韓非子》、《說苑》、《吳越春秋》等秦漢典籍里,更是出現了勾踐率領群臣親自到吳國為奴、為夫差開道牽馬、甚至為夫差嘗糞等橋段。

然而,出土先秦文獻的記載,卻動搖了這一「定論」。在大約成書於公元前 3 至 4 世紀戰國時期的「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中,有一部被稱為《越公其事》的書籍,記載了夫差與勾踐的故事。

這部成書年代可能更接近於吳越爭霸時代、且沒有經過後人編纂甚至篡改的史書中,對於夫差為什麼沒有殺死勾踐的解釋,與後世史書中添油加醋的「定論」有著不小的差別:後世為夫差加上的諸如驕橫跋扈、貪財好色、剛愎自用、疏遠忠良、親近小人等「昏君」特徵,在竹簡《越公其事》中一個都沒有提到。

雖然春秋時期吳國與楚國一直都處在敵對和戰爭狀態,然而這批楚國人所編纂的出土古文獻中,吳王夫差不但對越國使者十分客氣,對前來勸他不要放過越國的伍子胥也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也更是沒有用苛刻而屈辱的條件逼迫越國,始終都是一個謙遜克制且講道理的明君形象。

▍後人據想像繪製的吳王夫差畫像

據《越公其事》記載,真正使得夫差沒有一鼓作氣徹底消滅越國的原因,還是因為吳國當時自身實力的不足。

勞師遠征的吳國軍隊在夫椒之戰後已經死傷過半,在當時一片蠻荒的越國境內也很難得到補給。而在越國派來的求和使者口中,越國的軍隊也並沒有徹底被吳國消滅。一旦吳國不接受求和而是試圖徹底滅越,越國還有最後的八千武士可以拚死一戰。

對雙方力量對比與形勢加以評判之後,吳王夫差自知沒有獲勝的絕對把握,甚至有可能被越國反敗為勝,因此才在被迫與越國和解、結盟之後,撤出越國。至於勾踐及其大臣,並沒有受到任何羞辱,更沒有淪為吳國的奴隸。

因此,出於對敵人的尊重、對越國實力的忌憚、以及對盟誓信義的遵守,吳王夫差還是放過了勾踐。

▍「吳王夫差矛」(左)與「越王勾踐劍」(右),均出土於湖北省並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雖然「卧薪嘗膽」的故事並未出現,但楚竹書《越公其事》確實記載了勾踐為了越國重新崛起而實行的一系列恢復措施,為最終成功伐吳復仇打下了基礎。

而夫差的之前的「善舉」也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回報:勾踐曾試圖阻止吳王夫差自殺,並許諾將賜給他封地和僕從讓他終享天年。不過,自覺羞愧難當的吳王夫差,還是選擇死亡。在他死後,吳國滅亡。

本文參考:

李守奎,《〈越公其事〉與句踐滅吳的歷史事實及故事流傳》,《文物》,2017 年第 6 期。


反對淚痕大師的回答。淚痕大師你要洗白夫差可以,伍子胥怎麼你了?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後世一直被視為忠臣孝子楷模,江浙兩地至今祭祀的先賢,你憑什麼一句「哪懂得什麼忠君愛國」?黑完岳飛就黑伍子胥了,合著你認為古今愛國人士都是假的,只有利益至上才是真理?仗著這次有史料支撐就放心胡說八道了是吧,史料可信度如何有辨別能力嗎?

1、淚痕說「那個年代,尤其是對於伍子胥這種人,哪懂得什麼忠君愛國」。那我要問問,你之前回答說的申包胥哭秦師,算不算忠君愛國?伍子胥在吳國也算死諫了,怎麼就不是忠君愛國?他覺得自己危險了,把兒子送到齊國延續氏族,但是他自己還是願意留下來死節,既沒有逃跑也沒有弒君。夫差對不起他沒錯吧,他怎麼就沒忠君愛國了?把自己兒子送到齊國,保存了氏族;但是自己是國家首相,忠諫國王而死,說他忠臣是沒有問題的。

2、春秋社會主體是族而不是人,個體不能脫離氏族生活,所以族眾就更加忠於族長這個「君」而不是國君這個「君」。不過氏族在當時正在解體,愛國觀念當然也會加強,所以難免會有「忠家」和「忠國」的衝突。伍子胥的兄長伍尚是棠公,作為國家官員,他選擇了「忠國」慨然就義;沒有證據表明伍子胥出任官員,作為伍家族眾,他選擇「忠家」尋機復仇。在當時的家國二重體制中,伍子胥把家放在國前、把孝放在忠前,和後世「賣國賊」不可同日而語。

3、不要以為有新材料就可以洗白夫差了。按照淚痕的邏輯,會稽之戰的時候,吳國是不能而不是不想滅越國,如果夫差考慮這麼周全的話,那他是不是應該秣兵歷馬,繼續緩慢經略越國?用得著放著背後的老虎不管,千里迢迢和齊國人作戰、逼晉國人會盟?也正是吳軍主力在外,勾踐才有機會偷襲吳國;吳國又因為太子友輕率出戰而失敗,勾踐不結盟難道等著夫差歸來開戰?夫差這麼厲害,怎麼殺了伍子胥才十年就滅亡了呢?如果之後伍子胥勸諫都可信,為什麼這件就不可信?

4、《清華簡》的《越公其事》提供是戰國一種傳說;從體裁看,類似《國語》的《吳語》《越語》,都是紀言體。但一般認為春秋史料中,紀事體的《左傳》可信度最高。夫差和伍子胥的歷史形象,在《左傳》中就基本奠定了。儘管後世有不斷演義,但大體都符合《左傳》的原型。《越公其事》雖然是出土材料,但用孤證來反駁翔實的傳世材料,其實還是要慎之又慎。何況出土戰國初期中山王九鼎銘文中,也有反思吳國滅亡的原因是「大而耗,富而驕,眾而囂」。

5、當然不是說《越公其事》完全不可信。吳軍和最後的越軍硬拼會造成損失,夫差和伍子胥肯定也權衡過。但有損失不代表當時一定不能亡越,也不代表和解一定正確。其實,作為後起暴發戶吳國的國王,夫差明顯是重視虛名多於實利的。要不怎麼會一邊養虎為患,一邊北上會盟呢?其實勾踐滅吳的時候,同樣也萌生過和解的想法,但是被范蠡文種勸阻了。事實上都有舊式霸主心理作祟。所以勾踐滅吳後繼續北上會盟,而越國霸業也曇花一現,歷史格局中心重歸北方。

結論:會稽之戰後夫差的戰略重心完全從南方移到北方,以致耗費大量資源後最終被十年生聚的越國反戈一擊,這明顯是對越國的猥瑣發育麻痹大意了。所以其中主要原因還是夫差不想滅亡越國,而不是不能滅亡越國。

吳國滅亡是前473年,越國滅亡是前306年,楚國滅亡是前223年。來來來,淚痕大師掐指算一算,在這種時代,一個人的一生要當多少次亡國奴呢?

昔者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為臣。——《戰國策·秦策》
世之所謂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莊子·天下》
比干、子胥,忠,而君不用。——《荀子·大略》
若夫關龍逢、王子比干、隨季梁、陳泄冶、楚申胥、吳子胥,此六人者,皆疾爭強諫以勝其君。——《韓非子·說疑》
太史公曰: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白公如不自立為君者,其功謀亦不可勝道者哉!——《史記·伍子胥列傳》
或問:「子胥、種、蠡孰賢?」曰:「胥也。」——《法言·重黎》
臣聞子胥盡忠而忘其號,比干盡仁而遺其身。——《漢書》
申生伏劍,子胥刎頸,實孝而賜死,誠忠而被誅。——《論衡·感虛篇》
虞舜之所以放殛,子胥之所以被誅,上聖大賢猶不能自免於嫉妒,則又況乎中世之人哉?——《潛夫論·論榮》
至如子胥,吳之宗臣,與國存亡者也,去將安往哉!百諫不聽,續之死,可也!孔子去魯未嘗一諫,又安用三父受誅?子復仇,禮也。生則斬首,死則鞭屍,發其至痛,無所擇也。——蘇軾《伍子胥論》

如何評價伍相,歷史自有公論!

和淚痕法師探討過的問題:

林屋公子:劉賀是否像史籍描述的那樣昏庸?如果不是,被冤枉的原因是什麼?

林屋公子:《曹劌論戰》中魯公怎麼會讓一個鄉間村夫曹劌來打這麼關鍵的戰役?

林屋公子:為什麼漢武帝讓《史記》流傳後世?

林屋公子:如何評價商鞅其人其事?

林屋公子:應該怎麼評價五代十國時期的馮道這個人?

本人走過的一些伍相紀念景點:

(伍子胥像,攝於蘇州胥門)

(伍公山,攝於杭州清河坊)

(伍相祠,攝於嘉興南湖景區)

(伍子胥墓,攝於蘇州胥王園)

《東周列國春秋篇》的伍子胥,看得出來演員是誰嗎?


春秋時期不太流行滅國,所謂「滅國不滅祀」,一般都是打服了就算完,就是真把地方佔了,也給遺民們留一塊地方供奉家廟
楚滅了陳、蔡,後來也都讓復國了;打鄭國打得鄭君肉袒出降,也並沒有滅了鄭國
狄人攻破了衛國、邢國,齊桓公把狄人打跑之後也讓這兩個國復國了(當然換了個地方,黃河以北呆不住了,遷到了黃河以南)

我估計第一當時還要分封,就是奪得了地盤,也得分給大夫們,國君反正也控制不了;第二當時雖然「禮崩樂壞」,但是輿論還是傾向遵守禮制、和平共處的,爭霸是主流,爭城爭地是非主流。

----------------14.7.11更新-----------------------------
忽然又想到另外一點,春秋時期社會組織形式主要還是城邦國家,也就是其實國家的控制力只能及於城市周邊很小的範圍,廣大的田野、山川是管不了的,因此滅了一個國家的話如果其離自己的核心城邦太遠,中間的無主地太多,離心傾向也會很大,不如留著稱臣納貢算了。
後世生產力水平發展到能連續地控制土地後,攻城才能達到略地的效果,因此滅國以開疆成為了主流。

天涯ID為「鄙視搶沙發的」這位先生有帖子中論述到了這個問題,姑複製於此:

越國在戰敗之後的命運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而越人之所以翻盤成功的原因,則一直被歸結於夫差的婦人之仁。當然這其中也穿插了「賄賂」與「奸臣」這種亡國的必
須「要素」。不過我們如果仔細分析一下吳、越兩國的地緣背景,就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研究吳越兩國的地緣屬性我們會發現,核心地區在蘇錫常平原的吳
國,固然得平原水利之便,更具有戰爭的潛力。但系出浙閩丘陵的越人,卻是很難被完全征服的。如果吳人希望完全征服散佈於浙閩丘陵的越人,勢必要進行一場曠
日持久的山地戰,即使取得勝利,那些山地丘陵對於吳人來說也沒有多大價值。而要是吳人滿足於佔領杭嘉湖平原和寧紹平原,放棄對山地之中殘存的越人進行清
剿,這些失去政權約束的越國遺民,勢必會不時的襲擾平原之的上吳人。就象後世蒙古高原上那些定期南下「打草谷」的游牧民族一樣。
  在這種情況
下,留下一個被吳國控制的「越國」,讓其約束浙閩丘陵之上那些部族,比從肉體上消滅勾踐,讓那些限入無政府狀態的越人為害吳人的後方要有利的多。這種作法
與2000多年後,西安事變後延安的態度有異曲同工之妙。關於吳人所面臨的局面,從〈史記〉中的記載中看出些端倪來。當時勾踐派人乞降時的原話是「願大王
赦勾踐之罪,盡入其寶器。不幸不赦,勾踐將盡殺其妻子,燔其寶器,悉五千人觸戰必有當也。」
我們也可以理解夫差留下勾踐,是遵循「滅國不滅祀」的優良傳統。不過正象我們在之前所分析過的那樣,所謂的「滅國不滅祀」,現實的原因是因為戰國之前,諸
侯分割的太細。很多時候一個諸侯國雖然有實力攻佔一方的國都,但卻很難有足夠的人力來統治對方的人民,更何況其餘的大國不願意坐視一國隨意作大,經常會加以干涉。  
  無論是出於現實的考慮,還是「尊重」傳統的原因,越國作為一個「國家」最終還是被保留了下來。只不過就象日後絕大部分的
戰敗國那樣,領土的損失再所難免。吳國可以保留一個依附於自己的政權(按現在的話就是「偽政權」),但也不會傻到讓它保存原有的戰爭潛力。越國的疆域被限
定在寧紹平原與浙閩丘陵交界之處,錢塘江成為了吳越新的分割線。換句話說也就是,越國喪失了他們在杭嘉湖平原的縱深,並且不再控制能夠對江東丘陵及杭嘉湖
平原構成威脅的「黃山山脈」、「天目山山脈」。按史書的說法就是從一個「千里之國」銳減為一個「百里之國」。而為了進一步控制越國,越王勾踐以及大批越國
貴族被留在了吳都為質(在經過數年觀察,感覺越人已經「真心」臣服後,基本上都被放回越國了)。


吳王夫差大敗越國後,沒有趁勢滅越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事實上,打敗一個國家,迫使對方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與滅亡這個國家,難度之大,本身就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翻開歷史書,大敗敵國,卻沒有趁勢滅亡敵國,只是逼對方簽訂不平等條約的例子,那是多的去的。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越王勾踐趁吳王夫差北上爭霸中原之際,率軍攻入吳國俘虜吳國太子。事後,越國也接受吳國求和,率軍退出吳國。[注]

[注]:十四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欲霸中國以全周室。六月丙子,越王句踐伐吳。乙酉,越五千人與吳戰。丙戌,虜吳太子友。丁亥,入吳。.....國亡太子,內空,王居外久,士皆罷敝,於是乃使厚幣以與越平。

如果吳國後來鹹魚翻身,我們再看相關歷史時,難免也會認為越王勾踐接受吳王的求和,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越國反攻吳國勝利,為什麼也是接受了吳國的和談,而不是選擇趁勢滅亡吳國呢?

顯然是因為,當時的越國能大敗吳國,也能迫使吳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但是缺乏馬上滅亡吳國的實力。

對於相關內容,把歷史當段子寫的人,通常都會有意無意的隱去。因為把這種內容留下來,吳國當年接受越國和談,就沒有那麼強烈的戲劇性。

越王勾踐、吳王夫差的故事,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狗血,是因為在後來的歷史書中,把吳國當時優勢,說得越來越神。

總而言之,吳國當時要滅越國,那比從雞籠里抓雞也簡單。但是吳國就是沒有這樣做,這樣一寫,歷史就充滿了戲劇性。

其實呢,吳國當時的優勢,顯然沒有那樣大。

因為真有那樣大,吳王夫差怎麼會放過這種機會呢?

我們之所以一再誇大吳國的優勢,無非是因為只有這樣寫,歷史才能寫得如同段子一樣。

大敗一個國家後,戰勝國都需要做出一個選擇。

第一、在此基礎上,抓把勁,一舉滅掉對方。

第二、在此基礎上,先迫使對方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取得現實的利益;然後再等待時機,滅亡對方。

事實上,在列國爭霸戰中,大敗敵國後,都存在類似的選擇。

在列國爭霸的格局中,你打敗敵國後,趁機迫使對方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勒索一筆財富撤軍,那利益就實打實的裝進了兜里。如果你貪得無厭,一心就要滅亡對方,最後逼得對方狗急跳牆,於是向周邊強國求援,你可能就會雞飛蛋打人財兩空的。

最經典的就是,吳國當年率軍攻入楚國都城(也就是伍子胥鞭楚王屍那一次),如果當時吳國以撤軍為條件,逼迫楚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楚國會拒絕嗎?估計是不會的。問題是,吳國一心滅亡楚國,結果把秦國引來了。

這樣一來,楚國割地賠款的對象本來是吳國,因為吳國咄咄逼人,楚國遂把這好處全給了秦國。於是秦國大軍出動,吳國只能退出楚國。

無論吳國滅亡越國時,還是越國滅亡吳國時,都存在類似的風險。

在這種背景下,他們無論選擇趁勢滅亡對方,還是藉機逼迫對方簽訂不平等條約,都是一種正常的選擇。

只是這樣一寫,就缺乏戲劇性了。或是缺乏寓言的意義了。

於是吳國的優勢被越寫越大,最後大到了吳王夫差只要是正常人,肯定會滅亡越國的。但是吳王夫差卻因為腦殘弱智放過了越國。

於是越國的劣勢被寫得越來越大,越王受到的屈辱受的越來越不可思議。於是,人們再說到忍辱負重如何如之何時,自然首先會說到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吳王夫差的故事,之所以會變得越來越狗血,是因為在後來的歷史書中,把伍子胥塑造成了愚忠的楷模。

問題是,伍子胥如果都能稱得上愚忠的楷模,母豬也能上樹了。

伍子胥是楚國人,楚王害了伍子胥全家。伍子胥後來就幫助吳王攻打楚國,後來攻入楚國都城,害他全家的楚王已死。所以,伍子胥就把這個楚王的屍體從墳里挖出來,用鞭子狠狠的抽了三百下。

伍子胥鞭完楚王的屍體後,又慫恿吳王一定要滅亡楚國。他的好朋友對他說,你怎麼說,也是楚國人,楚王即使不對,你這樣報仇,也該解恨了吧。為什麼還一心要滅楚國呢?但是伍子胥不為所動。

後來,伍子胥這個朋友,就跑到秦國,苦苦哀求秦國,曉之以情,動之以利,終於讓秦國決定出兵;而且越國也開始行動起來;在這種背景下,吳國軍隊只能被從楚國撤軍。

如果伍子胥在鞭楚王屍體之後就死了,那伍子胥的形象,估計就這樣定格。這樣的伍子胥,雖然讓人有一種熱血沸騰的妖異美感,卻絕不會有後來那樣高大上。

總而言之,這樣的伍子胥,只是充滿了妖異的美感、快意恩仇的酷感。卻不會和什麼感天動地的忠君愛國聯繫在一起。

問題是,伍子胥又多活了若干年,並且進入了吳、越爭霸的故事裡。於是,一下就變得高大上起來,在這裡,那個與日暮途遠、倒行逆施、鞭屍、哭秦庭相關聯的伍子胥,就變成了一個愚君愛國的楷模。

我無意說伍子胥的行為對或不對。我只是說,伍子胥絕對與愚忠無緣。因為楚王對不起伍子胥,伍子胥雖然是楚國的臣子,卻也一心滅楚國、殺楚王,甚至楚王死了,還要鞭他的屍。對於伍子胥這種人,你是吳王,你會相信他一心一意忠於你?

吳王為什麼不聽伍子胥的建議,甚至要殺伍子胥呢?

這是因為吳王要伐齊,子胥一心鼓動吳王伐越。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是,伍子胥讓兒子給齊國效力,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了。你說伍子胥一心鼓動吳王伐越、而不讓吳王伐齊,到底是基於什麼想法呢?再想想伍子胥從前與楚國的關係,你是吳王,你會如何想呢?再聽到有人拿此大作文章,你又會如何想呢?[注]

[注]:吳太宰既與子胥有隙,因讒曰:「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其怨望恐為深禍也。前日王欲伐齊,子胥以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恥其計謀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復伐齊,子胥專愎︹諫,沮毀用事,徒幸吳之敗以自勝其計謀耳。今王自行,悉國中武力以伐齊,而子胥諫不用,因輟謝,詳病不行。王不可不備,此起禍不難。且使人微伺之,其使於齊也,乃屬其子於齊之鮑氏。夫為人臣,內不得意,外倚諸侯,自以為先王之謀臣,今不見用,常鞅鞅怨望。願王早圖之。」吳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當然了,這不不夠狗血,為了讓這個故事更狗血。於是偉大的愛國女青年西施漸漸塑造成形了。

總而言之,一個美麗的越國姑娘,為了拯救祖國,勇敢的委身於吳王,用自己女性的魅力、奸詐、陰毒,把吳國折騰的雞飛狗跳。

看到這個版本的故事,讓我總忍不住想起妲己。

這個故事到此為止,多少就有點狗血了。而後來的故事,就改的更加狗血了。

因為後來流行的一個版本里。西施是范蠡最心愛的女人,但是為了挽救多災多難的祖國,這對誓死相愛的戀人,不惜生離死別。於是范蠡把自己最心愛的女人,送給了吳王夫差。

這樣一寫,那可真是狗血淋頭了。

問題是,不狗血不足以吸引人,不狗血不足以點燃人們的情緒。

其實呢,在春秋戰國時代,真有什麼愛國主義,那不是扯淡嗎?

最初,天下據說有好幾百個國家,經過一系列火併,最後打得就剩下幾十個國家了;後來,越來越少,就剩下十幾個國家了;再後來,國家越打越少。

甚至而言,吳國當年那樣風光,但是吳國很快就從歷史上消失了;於是當年的吳國人都變成了越國人。當然了,若干年後,越國也從歷史上消失了,於是越國人都變成了楚國人;當然了,又過了若干年,楚國也消失了,大家都變成了秦國人。

在這種時代,一個人愛國,愛哪個國家呢?

這種時代,一個人在一生中,不知道要當多少次亡國奴;在這種時代,一個人不知道要換多少次國籍;在這種時代,人們愛哪個國家呢?


越人有一項特殊的技能,就是躲進山裡成為百越和山越,你也不不知道他躲哪個小山溝里去,總之就是消失的無影無蹤。你大部隊沒辦法大規模進入,進入了也難以實現軍事行動,而他們可以在山中聚集力量,甚至在山間平原盆地形成大國,招募一些當地居民,待到時機成熟發展壯大,又重新出山。這一點跟游牧民族有些類似。

秦之後歷史上的北方政權數次征伐過流竄到南方諸嶺的越國後裔建立的政權,秦始皇漢武帝南伐過百越,三國時江東孫氏都花大力氣對抗過山越叛軍(實際上就是佔山為王的造反軍閥),直到唐朝都沒有完全消滅。柳宗元說越人「椎髻卉裳,攻劫鬭暴。雖唐虞之仁不能柔, 秦漢之勇不能威」。更何況實力遠不如他們的春秋吳國呢?

越國境內多山,從浙江的寧紹平原以南一直到嶺南的崇山峻岭都非常適合割據和打游擊,蓋越人是中國最早的游擊戰發明者。所以想要完全消滅越國人難度很大,最好的方法是令之臣服,這大概也是夫差所考慮的。


淚公 @淚痕春雨 有言,

史料原文如下,

十四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欲霸中國以全周室。六月(戊)[丙]子,越王句踐伐吳。乙酉,越五千人與吳戰。丙戌,虜吳太子友。丁亥,入吳。吳人告敗於王夫差,夫差惡其聞也。或泄其語,吳王怒,斬七人於幕下。七月辛丑,吳王與晉定公爭長。吳王曰:「於周室我為長。」晉定公曰:「於姬姓我為伯。」趙鞅怒,將伐吳,乃長晉定公。吳王已盟,與晉別,欲伐宋。太宰嚭曰:「可勝而不能居也。」乃引兵歸國。國亡太子,內空,王居外久,士皆罷敝,於是乃使厚幣以與越平。

十五年,齊田常殺簡公。

十八年,越益彊。越王句踐率兵(使)[復]伐敗吳師於笠澤。楚滅陳。

二十年,越王句踐復伐吳。二十一年,遂圍吳。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敗吳。越王句踐欲遷吳王夫差於甬東,予百家居之。吳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剄死。越王滅吳,誅太宰嚭,以為不忠,而歸。

吳王夫差率吳軍主力北上爭霸。

越王勾踐趁機伐吳,兵力則為,

乃發習流二千人,教士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御千人,伐吳。

五萬人左右。

又,

乙酉,越五千人與吳戰。丙戌,虜吳太子友。丁亥,入吳。

只發生一次戰役,越軍投入兵力只有五千人。

便可知,留守吳國的兵力絕不超過五千人;應該低於五千人不少。

也就是說,吳軍主力損失不大。

淚公就開始了他的表演,

如果吳國後來鹹魚翻身,我們再看相關歷史時,難免也會認為越王勾踐接受吳王的求和,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越國反攻吳國勝利,為什麼也是接受了吳國的和談,而不是選擇趁勢滅亡吳國呢?
顯然是因為,當時的越國能大敗吳國,也能迫使吳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但是缺乏馬上滅亡吳國的實力。

事實上,在吳國主力回歸之後,當時的越軍並不能打敗吳軍,才選擇了退軍。

之後幾年,越國國力繼續上升,越王勾踐連續幾次發動對吳戰爭,擊敗了吳軍。

最關鍵的一次為,

於是吳王起師,軍於江北,越王軍於江南。越王乃中分其師以為左右軍。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為中軍。明日將舟戰於江,及昏,乃命左軍銜枚泝江五里以須,亦令右軍銜枚泝江五里以須。夜中,乃命左軍、右軍涉江鳴鼓中水以須。吳師聞之,大駭,曰:「越人分為二師,將以夾攻我師。」乃不待旦,亦中分其師,將以御越。越王乃令其中軍銜枚潛涉,不鼓不譟以襲攻之,吳師大北。越之左軍、右軍乃遂涉而從之,又大敗之於沒,又郊敗之,三戰三北,乃至於吳。越師遂入吳國,圍王臺。

此為,

二十一年,遂圍吳。

吳王果斷使人行成。

吳王懼,使人行成。曰:「昔不穀先委制于越君,君告孤請成,男女服從。孤無奈越之先君何,畏天之不祥,不敢絕祀,許君成,以至於今。今孤不道,得罪於君王,君王以親辱於弊邑。孤敢請成,男女服為臣御。」

我們先劇透一下,

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敗吳。

在大約三年以後,越王才滅吳。

按照淚公的理論,

越國反攻吳國勝利,為什麼也是接受了吳國的和談,而不是選擇趁勢滅亡吳國呢?
顯然是因為,當時的越國能大敗吳國,也能迫使吳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但是缺乏馬上滅亡吳國的實力。

越王應該毫不猶豫簽了對吳「不平等條約」,退兵才是正理。

事實呢,越王選擇了「不許成」,熬了三年徹底滅吳。

果然,相比淚公「古今第一名將」,越王勾踐還是太蠢了、太笨了。

此為, @滿座衣冠無相憶 約稿第一篇。

寫得快的話,今晚還有一篇。


再加一條吧。

據清華簡,

靈王即世,景平王即位。少師無極讒連尹奢而殺之,其子伍員與伍之雞逃歸吳,伍雞將吳人以圍州來,為長壑而汜之。以敗楚師。是雞父之汜。

昔吾先王閡閶所以克入郢邦,唯彼雞父之遠荊,天賜中於吳,右我先王。荊師走,吾先王逐之走,遠夫勇殘。吾先王克入於郢。

跑路的有伍員與伍之雞兩個人,伍之雞早逝且傳世文獻失載,我們又可以據這兩條史料可以確定,伍之雞這個人其實非常活躍,做過很多事情。

那末,我們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我們現在所說的「伍子胥」這個人的事迹,是摻和了伍子胥和伍之雞這兩個人的。

淚公所謂的「歷史分析」,大半是臆測。


因為夫差野心很大,他想成為中原霸主。
他不想在打敗勾踐後,還得把精力用於穩定後方越國上,所以順水推舟留下勾踐,自己北上稱霸。
夫差在北上把齊、魯、晉都壓服了,楚國當時下滑厲害不足以威脅吳國了。當時夫差已經有霸主之型了,然後後院失火。


說點負能量。
有志者,也不都能事竟成。
苦心人,也不都是天不負。

其實勾踐也沒有啊。
在第一次兵圍蘇州的時候,夫差派人向勾踐求和,請求勾踐退兵,勾踐想了想,也答應了。
現在我們總以為夫差錯過了機會,勾踐不肯接受夫差投降,而是趕盡殺絕。
其實,也不是這樣。試想最後夫差如果反扑打贏了,勾踐是不是更大的笑話,卧薪嘗膽二十年最後一場空。


和明朝從越南撤軍一個道理。
滅了,還得派兵駐守、鎮壓,加強管理和建設,成本太高,而收入卻微乎其微(當時越國貧窮),交上來的稅收和產物估計還不夠養駐軍的。萬一要是再造反,那個地方多丘陵山地,鎮壓也費勁,會陷入泥潭。
而變成附庸國,不用你花錢,每年還給你送貢品貢金,打仗時候還派兵幫忙,等於多了一個盟友+衛星。哪個值得就不用說了吧。
吳王夫差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控制住附庸國的君主廢立,如果換成我,肯定殺了勾踐然後另立一個新的越王當傀儡。


不知道題主的滅國是指哪種?
如果是屠殺乾淨越國人的話,吳國沒有這個必要,越國雖然不大,平民還是蠻多的,加上山越多山,軍隊難以大規模進入,屠國這事消耗與得到完全不成正比。而且當時也沒有三光的習慣,誰敢開這個頭啊。
如果是屠殺越國王族和官員,留下平民的話。古代,識字率是很低的,有行政能力,確保一個地區能穩定的統治下去的人才是有限的。官員一死,行政癱瘓,稅都收不上來,勢必要從本國抽調官員過去,吳國作為一個新興國家,是沒這個能力接管整個越國的。
最後一種可能是屠殺王族,留官員,整個行政體系不會收到波及。王國怎麼說也經歷了幾代,你殺了皇族,難以確保世受國恩的官員沒什麼報仇的想法,當然不殺也不能確保。所以把理論上地位最高的越王帶回吳國看著,防止他帶頭搞什麼小動作。即沒有結仇,也用了最小的代價控制了一個國家。
還不明白的話可以參考清末,在不能直接統治的情況下,各帝國需要的只是一個代言人,減小溝通成本獲得最大利益。


越過滅吳,吹的勾踐多厲害似的。。。勾踐滅吳是趁著夫差率領精銳北上與諸侯會盟國內竟是老弱病殘期間才佔領吳國首都的,而且,攻佔吳國首都也是靠留守太子對勾踐的信任才被勾踐騙開大門的。。。就這樣越國也沒有滅吳,而是在以後三年和楚國聯盟一起不斷的打擊吳國才迫使吳國亡國。。。


吳國滅亡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投入太多資源去爭霸了。吳越兩國那會人口不大可考,我們看看湖南當時情況。秦國時期,湖南偏湘西那地方大多數還是蠻夷,納稅的國家編製就沒多少戶。吳國當時想一戰征服越國是相當困難的。後面到了東吳時期,靠著讓門閥大量私家部曲去武裝移民。這樣才慢慢蠶食掉百越....

太史公著書參考了忒多野史,導致一些細節我們得重新發掘。不能全信他的話....


因為吳王夫差犯二了,犯傻了。我記得當初好像伍子胥分析過,吳國和越國都處於江南水鄉,兩國不管誰滅了誰,都能把另一方的地盤給消化,未來也很難再分開,而吳國進攻其他國家,就不能發揮吳國水軍的強項,即使花大代價攻下其他國家的城池,都最後也會丟失。

這種狀況就決定了吳越兩國是世仇,到最後只會剩下一個國家。夫差婦人之仁,放過了滅越國的機會,也就二十年左右的時間,反而被越國滅了。這次主角還是勾踐和夫差,只不過位置完全相反了。

夫差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認清到底誰才是自己真正的敵人,誰才是自己的致命威脅。當初吳國滅亡的時候,恰好是吳國登上中原霸主的時候。越國都打到吳國都城了,吳國的主力還在中原跟齊國,晉國玩對抗。


總結一下。

吳國方面原因:國家實力並不支持夫差對越國滅國戰爭。滅國成本高,收益不夠。對於一個想要爭霸中原的人來說,顯然不可接受。越國既然誠服上繳錢財,那也就達到戰爭的目的了。

越國方面原因:了解歷史地理的人應該知道,越國戰敗後退到現在紹興的位置。相比於戰爭時候在杭嘉湖平原大戰,後續的滅國戰爭要在浙江眾多的丘陵地帶,要是越國人躲在山林中利用地理優勢,吳國想滅越國,不知道要多少年呢。


直到三國時期,孫吳很大一部分兵力都還花在征伐越人上,夫差怎麼可能簡單的讓越國徹底滅亡。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淚痕大師用沒有考證的孤證推翻眾多史料和文獻;並且斷章蓋全文;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現代人的倫理道德評判古代人的倫理道德。爭搞大新聞來嘩眾取寵,不過是公孫龍一類的人罷了。

鄒衍路過趙國,平原君讓他和公孫龍辯論「白馬非馬」的觀點。鄒衍說:「不行。所謂辯論,應該區別不同類型,不相侵害;排列不同概念,不相混淆;抒發自己的意旨和一般概念,表明自己的觀點,讓別人理解,而不是困惑迷惘。如此,辯論的勝者能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勝者也能得到他所追求的真理,這樣的辯論是可以進行的。如果用繁文縟節來作為憑據,用巧言飾辭來互相詆毀,用華麗詞藻來從偷換概念,吸引別人使之不得要領,就會妨害治學的根本道理。


根據最新出土的文獻,夫差在關鍵一仗打敗越國軍隊後,他自己的軍隊也到了強弩之末的狀態。所以不是他不想,而更可能是不能。至於這個問題,大象公會曾有一篇詳細的文章論述,建議lz找來看看。


圍師必闕
關門打狗趕盡殺絕固然可防春風吹又生。但代價極大。因為會使對手拚死反撲。
所以大部分的戰爭都是打贏你,然後讓你們自己人控制你們的民眾。然後同化你們。當然最成功的是我中華。在古代無數少數民族被漢族同化。甚至外族統治中國用的也是漢族的管理方式。
然後日本侵略中國不是也弄了個偽滿清以及汪精衛那出。


夫差:我他媽哪知道,如果當時我滅了勾踐也不會gg了。

勾踐:那樣我就沒有什麼事兒了。

西施:那樣也沒我什麼事兒了。


帝國主義對中國也佔有絕對優勢,為何不一舉消滅中國?

日本侵華頭一年勢如破竹怎麼之後就深陷泥潭?


找中國簽訂點不平等條約,自己有好處又不費勁,八國聯軍就幾千人。

日本投入那麼多全面侵華,最後得到啥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春秋時大國間的戰爭還是爭霸戰爭為主,到了戰國就轉向更殘酷的滅國統一戰爭?
為什麼先秦諸子講故事喜歡埋汰宋國人?
無意間得知唐肅宗所封的古代六十四名將,然而很多並不為大眾所知。這些名將中,有哪些不為人所知的傳奇故事?

TAG:歷史 | 歷史人物 | 春秋戰國(東周) | 歷史書籍 | 先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