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和劍橋對於世界高等教育的貢獻有多大?
11-18
牛津:「我們在主宰著世上正在發生的事情」
劍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關我們毛事」
在文明V里,建一所牛津大學可以選一條免費的科技。
作為一個不務正業,在牛津呆了快五年的化學系Dphil學生,怒答一記,想到哪裡說到哪裡。
對於現在的世界高等教育來說,不能談論牛津大學對其貢獻有多大,而是應該說:牛津大學從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現在以英語國家為主流的高等教育體系。牛津大學裡有一群人出去,建立了劍橋大學,劍橋大學裡的一批人去了美國,建立了哈佛大學。後來又有兩所大學是依照著哈佛大學建立的:一個叫耶魯,另一個叫斯坦福。
來到牛津的第一感覺,就是基礎類理工科研究非常紮實,既有寬度,又有深度。有聽過傳聞說牛津市人口10%是做與直接或間接與數學相關的專業。物理我不太了解,化學系和生物系,基本能想到的每一個方向,都有很厲害的教授或者導師,帶著一群很牛的人在研究。每一個方向都會做的非常Fundamental,非常偏重理論,有一種不玩招式玩內功,無招勝有招的感覺。總是拿著一篇Paper跟老闆討論這個東西很新穎,老闆說你看看某年咱們組某個文章,這個不是很容易理解嗎?或者就是這麼個玩意也能灌水,我們用當年某篇文章的理論一批駁,實在是不堪一擊。相對的來說應用性較強的比如工程類專業,牛津大學的領先程度就不是那麼明顯了。政治文學歷史類就不必多說了,上網看看古今中外出了多少大文豪政治家就能理解了。個人接觸感覺,牛津大學更具人文氣息一些,而劍橋大學氣質更「理工」一些,起碼在我了解的化學方面,牛津確實要比劍橋差一點。兩所學校用了超過800年的時間,只關注研究教育,只做高成本最優秀的人才教育(Tutorial都是教授學生一對一最多一對三),不擴招不開分校不搞聯合辦學學位。這份純粹,才是學術的根本。
首先教育方式及教育結果是含有一定的政治因素的。那麼這樣教育方式就不具有普遍性,這點要清楚。
但是世界知名大學為我們先一步得出或摸索出怎樣才能更好的施行教育這個功勞是肯定的。
第二個貢獻:讓很多年輕人或很多莫明其妙的人總是認為外國學校比國內學校高貴,國內學校就是渣,就是死板,揭露了很多人的素養之低下,能力之平庸,,,哈哈這功勞也還行,我總是認為,我們與西方文明只有先後之說,那麼遲早要追上的結局為啥還有人不滿,暴躁呢?(這樣說的人肯定也就是個專科或上課時間想著怎麼睡覺怎麼打遊戲的「高人」)(這個是個人素養等問題)
第三點:每次高等獎項落選,讓國內無勞但有嘴的牛人們有了鄙視的對象。(這個要考慮現代社會發展等問題)
牛津和劍橋的校友直接間接影響了各殖民地大學的建立,尤其是神學院的傳教士。當然巴黎大學直接影響了牛津的建立,實際上巴黎大學看起來影響更深。
愛丁堡大學的貢獻也很大,而且愛丁堡大學歷史專業的研究型碩士要求高於牛津和劍橋,我期待蘇格蘭教育更加美好的未來。
正則,秦淮河:
莫名其妙,是你的局限,國內大學的詬病,假如是崇洋的結果,那麼錢學森之問豈不是廢話了?潘石屹等大陸港澳富豪捐錢給歐美大學豈不是無聊?最主要的是,每年都有大量新生富翁給母校捐款,可是不包括國內高校。遲早追上?想事情不是想當然,積澱是時間問題,但是,又不是時間問題,沒有好的大學制度,就是笑話:莫斯科大學是沒有錢,北大清華是有錢沒有制度。
第三點,更顯現你的無知:因為大腦成為石頭,人人都知道問題,但是卻沒人願意改變既得利益,許多人在國內高校混日子,但是許多人到國外卻成為科研力量,可見不只是牛人嘴賤,而是牛人說的不錯。你看過哪個老師願意說學生的失敗是有積極意義的,這就是中國教育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高等教育 |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