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大學校園建築大都建成西式,而不是傳統的中國建築?
各位可以從施工難易、修繕、保護周期等角度解釋不
題主與其問為什麼大學不建成傳統形式或者「有中國味」,不如問為什麼現在大部分中國建築都沒有「中國味」,大學建築只是同時代中國建築的一部分,所以樓主的問題其實涉及到了中國建築設計現代化的宏大問題。我嘗試以中國大學建築發展中的一些典型來大略談談吧。
1.中國傳統建築同構性強,無論什麼功能基本一種形式都解決了,所以中國古代意義上的大學和其他古建築區別不大:
北京國子監
在今天,如果想和這類傳統建築蓋得一模一樣,需要完全以古代工法材料興建才有意義,因為用混凝土和鋼材仿一個外形,有悖於現代建築對誠實性的追求。而完全以古法興建的問題並非古建築沒有樓(參見四大名樓),而是造價高、工時長。另外,古建築始終不能做到太高,如果完全按古建築群的方式來做,需要大面積的地皮。維修其實不太麻煩,倒是滿足現代防火、保溫、功能等要求(傳統木構裡面做無菌實驗室。。呵呵了),掣肘較大。因此,當代做全仿古建築群,出色的實例很少,較成功的如香港志蓮凈苑:
2.到近代,中國出現現代意義上的大學建築時,以亨利·墨菲(Henry Murphy,此君詳情敬請百度)為首的一批最早提倡融合中西風格的建築師(值得玩味的是,他們大部分是外國人),為中國貢獻出大量至今仍然以「最美校園」聞名的大學,例如:
燕京大學(今北京大學)
南京金陵女子大學(今南京師範大學)
輔仁大學(今北京師範大學)
金陵大學(今南京大學)
廈門大學
國立武漢大學(今武漢大學)
武大理學院,這個案例有意思,把pantheon母題和中式細節共冶一爐:
這些大學建築在擁有鮮明地域特徵的同時,又可以配置先進的設備,滿足當時現代化大學教學的各種要求。而這種中西合壁的風格當然也不僅限於大學,在民國時期的其他建築中亦廣泛應用,比如北京協和醫院、南京中山陵等等,對後來梁思成提倡的「大屋頂」有顯著影響,今天這類中式建築仍在興建(質量一瀉千里,見下圖)
北京人大
不過在大學中,除非為了與原有建築風格相協調(如廈大和北大),一般用的不多。例如:
北京大學圖書館
繼續民國。同時期,清末開始在中國出現的純正西式建築日趨成熟(如上海外灘),這種風格也被帶入了大學校園,例如:
清華大學(還是那個墨菲設計的,他一人包辦了北大清華,一中一西)
國立中央大學(今東南大學)
震旦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現在相當多的大學領導在建新校區時很喜歡要這類「西方古典」(其實是折衷主義)的風格,原因無外乎覺得西式好看上檔次。然而,這些西式校區,如同遍布祖國大地的「X式小區"、「X國風情區」,幾乎沒一個好看的。原因很簡單,現代建築師大都沒有接受過純正的西方古典建築教育,或者懶得依照黃金比例與柱式模數去設計,又或者是偷工減料省去必要的細節,最後做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粗陋不堪,詳見@寧風雪貼的圖。普通人一眼看去可能覺得還好,接觸過西方古典建築知識的人就能理解這些仿製品簡直要多差有多差。近年在中國西式古典仿得比較正的是北京拉菲特城堡酒店(下圖),但如同@豬小寶說的,這些東西西方都不建了,我們還在沒完沒了的蓋贗品。。。
附送一張我看一次吐一次的西式大學建築,北京吉利大學:
3.建國初期的建築界兩大主線並存,一條是受蘇聯援建專家們影響的學習蘇聯風(主要是包豪斯的東西,斯大林主義對民族特徵的強調對大屋頂有所影響,但斯大林被蘇聯批判後,中國就剩包豪斯的火柴盒了),另一條是梁思成等人倡導的民族風。這兩條主線一開始相互交融,只是有些蘇聯感強一些,有些民族感強一些,如50年代首都十大建築。
民族感強一些的建築與墨菲們的中西合璧類似,但是在大學校園中沒有留下太多痕迹,代表作如:
中國美術館
釣魚台國賓館
蘇聯感強一些(斯大林主義的大體量),細部大量採用民族裝飾的案例如:
人民大會堂
隨著波詭雲譎的政治鬥爭,梁思成的民族風被冠以「大屋頂」惡名,受到了無情批判,一些人指責這是封建復辟主義,一些人指責精巧而不實用的中式裝飾不符合節儉原則。隨著梁思成等人的失勢,很快,蘇聯風中包豪斯的內容以其政治正確以簡潔、經濟、實用的特點,在新中國建築設計中成了通行標準,也極其深刻的影響了中國大學校園的建設。今天各大學校園中,這類建築比比皆是,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主樓
清華大學主樓
這樣類建築相信在國內上大學的知友已經看膩了。有意思的是,蘇聯風建築已經在今天的中國新設計中銷聲匿跡,大屋頂卻還不時出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後斯大林蘇式公建要比蘇聯自己的斯大林主義簡約很多,比如上面清華主樓,據說是仿照莫斯科大學主樓設計的,但人家莫斯科大學主樓長這樣:
4.改革開放之後,只會設計蘇聯建築的中國建築師們終於可以接觸到西方最先進的建築風格——當時流行的後現代主義。此時,中國建築師早已放棄或忘記了對中國傳統形式改良的努力,在全盤接收西方新理念時已無能力再設計融合中國特色的好建築,直到貝聿銘用香山飯店(即@王任卓 貼的第二張圖)給中國建築界提了個醒,大家才又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此後出現了一系列探討傳統的新設計,在大學案例中,既有上文提及的、以具象方法模仿傳統的北大圖書館,也有更偏向符號語彙體現中式的建築,如下:
北京大學百年講堂
北京師範大學教學主樓
但總體而言,改革開放後的校園如同其他建築一樣,大多不會刻意去體現「中式」,最多只在造型上生硬的做出「中國感」,難以稱為好建築。這個情況直到王澍設計的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出現,才讓人眼前一亮,他大膽改裝傳統,從空間、材料、外形等各方面試圖跳出「大屋頂」和簡單的符號化來創造新「中國味」,效果可喜。中國美院象山校區:
不過我個人認為,他雖然走在相對正確的路上,但目前成果仍然「太中國」。
6.如答案開頭所說,中國大學建築的發展是中國建築現代化的縮影。@豬小寶 等幾位知友提到了日本,在傳統建築現代化上,我最推崇的就是日本。不過,我不覺得中國傳統建築是「落後」的,而認為它應該成為中國形成自己現代建築特色的根源,這正是王澍們在做的事情。
西方建築發展到今天雖然不再蓋希臘羅馬神廟,但卻是從那個時代一脈相承演進而來,各國的現代建築也都烙印著自己的地域/民族精神,所以今天我們還能分得出西班牙和德國現代建築的不同情趣。日本在學習西方建築的過程中,也經歷了純西式與「日西結合」的漫長摸索,建築師們不斷從日本傳統建築中以至日本傳統文化精神中汲取營養,終於讓日本建築在今天大放異彩,做到了讓我覺得由衷佩服的一點,就是日本現代建築雖然沒有任何傳統符號或形式,卻仍然帶著濃厚的本國特色(日本傳統建築的樸素、精緻、寧靜、剋制甚至壓抑的精神),讓人一看便知這是日本人的作品(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王澍的作品還差火侯,他的「中國式」仍處在很初步的保守階段,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反觀中國,大部分建築處在兩個極端,要不就是停滯在大屋頂和斗拱這類具象符號(世博中國館),要不就是看不見什麼中國感覺的「中國象徵」(對比鳥巢和代代木體育館),由於政治原因,中國建築的現代化在梁思成之後出現了長久的停滯。而時至當代,除了王澍這種個人愛好傳統文化的,中國建築師們與梁那代人比起來,更難從傳統審美趣味中汲取養分,學西方又因為開始的晚而囫圇吞棗不夠紮實,最後就落得豬小寶說的兩頭都顧不上。。好像扯遠了。。以上。我喜歡這個題目,一方面因為高票的回答讓我重新擼了一遍歷史,另一方面,我所在的台灣東海大學,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劃掉),是著名的非典型「中式風格」校園。它從一個老牌的私立大學,經過多年的努力,漸漸開始衰落,加上它這種比「折衷主義」高級一點的「現代主義中式風格」的校園規劃(後面會有解讀)完全沒有推廣到其他學校的歷史事實,也恰好在某種程度上符合題目所描述的狀態。所以,在遍布了90%的折衷主義和9%的中國美院的回答中,居然沒有人提到貝聿銘(更直接設計應是陳其寬和張肇康)先生筆下的東海大學校園規劃,是一件挺遺憾的事情。
水平有限,要把這個話題生硬的掰到東海大學上,是需要一點篇幅的,於是我列了一個提綱,如果沒興趣看這一篇很長很長的回答,也可以簡單花上一分鐘時間閱讀一下我想說的東東。
題圖:東海大學設計鳥瞰圖(陳其寬繪)
標題:淺談東海大學校園「中式風格」的興起和衰敗
- 初步的解題
- 概括式的回答
- 「中式風格」的基督教大學們
- 基督教在東方:折衷主義建築
- 停辦風波
- 「中式風格」基督教大學的V2.0——東海大學
- 歷史背景
- 寬鬆的設計環境和「鄉愁」的力量
- 東海大學「中式風格」的體現
- 中國傳統建築的現代性嘗試
- 空間的虛實
- 建築的原型
- 低密度的重要性
- 東海大學的「中式風格」的迷失
- 缺錢→擴招→擴建→迷失
- 小結
下面正文開始:
初步的解題
高票回答證明了題主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翻譯成學術語言的話,大概是在「中國(校園)建築的現代性(Modernity)思考」這個領域附近。而題主的問題本身——「為什麼現在大學校園建築大都建成西式,而不是傳統的中國建築?」這樣的論述不太嚴謹,所以高票回答才會先解題,讓題目變成「為什麼大部分中國建築都沒有中國味」,然後才來繼續形成一篇十分精彩的回答。
為何先要解題?因為題主的描述中,「西式(建築)」和「傳統的中國建築」這兩個東東,有很多模糊的空間需要釐清。
1.「西式建築」是什麼?隨便打開一本西方建築史,就會依照時間軸跳出一系列的歷史時期——古希臘,古羅馬的古典建築……伊斯蘭建築算不算西方建築?還有我們現在去歐洲旅遊時還能看到的一堆中世紀、文藝復興還有巴洛克什麼的讓你眼花繚亂的古典建築,然後乾脆就像外國人來中國把建築都概括為Chinese temple 一樣,很多人也把在歐洲看見的西方古典建築概括為,「教堂一」,「教堂二」,「教堂三」……
圖一,歐洲的教堂們
然而,更革命的還在後面,現代主義建築算不算西式建築?後現代主義建築算不算西式建築?算了,不展開了。
圖二,包豪斯和後現代主義建築
2.「傳統的中國建築」又是什麼?這個問題對西方人來說,就是「廟」的代名詞,而如果我們也認為如此,那有妄自菲薄的嫌疑了。知乎上有個帖子好像在質疑梁思成和林徽因因為沒有太多建成的作品,於是質疑他們在建築學上的貢獻,這就是對中國傳統建築妄自菲薄思路下的外在表現。這裡我也不展開了。
圖三,斯德哥爾摩的Kina Slott, Chinese Pavilion(1753年),這是他們認為的中式建築(excuse me?),1991年以卓寧霍姆宮的組成部分被列為了世界遺產(一顆賽艇!)
概括式的回答
在大概了解了一下西方和東方建築不是簡單的符號堆砌之後,回到問題本身來看,其實這道題目可以拆開為兩個簡單的問題:
- 「西式建築」和「傳統的中國建築」是何時開始碰撞的?
- 這些碰撞發生在「大學」這個機能(program)上是如何進行的?
這樣看起來,其實答案並不複雜——首先,「大學」就是來源於西方的產物,大約一百年前才進入中國;其次,第一位「中國大學」的設計師,是個西方人——亨利墨菲(Henry Murphy)這位北大早期和清華早期規劃和建築的洋人大爺。他被認為是中國大學建築風格的奠基人,所以,主流的「中國大學建築」從一百年前就確定了不會是「傳統的中國建築」風格的了。
圖四,亨利墨菲(Henry Murphy)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面,我們看到當今的大學校園,無論是折衷式還是現代主義式,甚至是蘇聯時期這個特殊時期形成的「蘇式」建築,其實都可以被認為是西式的,很簡單的理由——因為它不是「傳統的中國建築」的。
圖五,The Grand Auditorium at Tsinghua University that Murphy designed. Photo c. 1920
「中式風格」的基督教大學們
問題回答到這裡,其實就可以結束了,但是仍然有一些疑惑從尾椎骨往上冉冉升起……
——沒有「傳統的中國建築」的大學,是不是就沒有「中式」味道的大學了呢?
還是回到墨菲來討論,因為他在中國乾的事情非常有趣,可以讓我們對這個本來簡單的題目,做一些更為具體和針對性的案例研究,比如說這位大爺在設計國立大學的時候,也許是為了呼應當時新成立的共和政府向西方學習的開放態度,採用的是西式傳統的建築風格,例如清華學堂(見圖五)。而在設計基督教大學的時候,為了表現西方宗教對東方文化的適應性,卻吸納了中國傳統風格的建築形態,形成了折衷式的風格,例如燕京大學、金陵大學(見圖六)。
圖六,Ginling College,Source: Cody, 2001; credit: Wesleyan University, Meng Collection
這樣看起來,這一批基督教大學,才是中國大學裡的一朵奇葩,因為它們居然是從建築和規划上最具有中式風格的大學,但是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包括燕京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等這一批總共十三所大學,因為1949年共產主義政權的上台,都被迫停辦了。
傳教事業不能中斷,於是在五十年代初,這些教會學校的幕後大BOSS——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The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 UBCCC, 1956年改名「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開始把目光投射在了國民黨政權所退守的台灣,他們要在台灣辦一所中國基督教大學的升級版了。
哇,花了一千多字的篇幅,終於把話題強行擰至我所熟悉的台灣了……
「中式風格」基督教大學的V2.0——東海大學
前面得出一個粗略的結論,基督教大學,是中國大學裡面具有中國式風格的大學校園,非常暴力的反過來說——具有中國式建築風格的大學校園,居然是基督教大學。但因為其數量著實不多,都不能稱之為一種流派,我們在腦子裡畫一個簡單的timeline,可以看到,大概分為兩類:
第一類:1949前,以燕京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為代表的折衷主義建築。
注意,其實這種類型並不完全限定在1949年前,後來的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圖七)(原諒我偷懶只在本樓里找例子)都屬於這一類。其實在台灣也有,比如中國文化大學(圖八)。
圖七-1,廈門大學 群賢樓群
圖七-2,武漢大學圖書館圖八,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第二類:1949後,以東海大學為代表的大學(代表個毛,貌似只有這一所,囧rz)。
東海大學有那麼重要嗎?居然單獨成為一個風格?簡單來回答的話就是,東海大學的校園規劃,雖然沒有被推廣,但是由於其在呼應中國傳統建築上的努力,比起折衷主義這個在建築上扣一個大帽子的手法,要高級一丟丟,所以當提到中式建築的大學校園的時候不提它的話,是很可惜的。這也是我在高票答案已經回答如此完善的情況下,仍然想做一個補充的源動力所在。
先看一下東海大學的風格(圖九),如果你去過東海大學的話,能真正感受到建築和空間帶來的中國傳統建築空間的氛圍,我想你應該會更同意我的論述。
圖九,東海大學,文理大道旁的創意學院入口
然而,東海大學的這些建築,並不是古建築的複製,而是鋼筋混凝土和磚砌形成的扎紮實實的現代建築。所以我們還是需要先回顧一下歷史,因為那樣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會形成這樣風格的大學校園。
歷史背景
東海大學的建校過程很特殊的,這也是為何東海大學難以複製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它的選址是很變態的,在台中的大肚山上,台中盆地的邊陲,離市區很遠,基礎設施基本沒有,原本是荒地和旱田的校園基地,在東海大學校刊上是這麼形容的——「人跡罕至、狂風黃沙的貧瘠之地」,「一片荒涼的山坡,除了黃沙雜草一無所有」,在一片荒地上興建校園,當然會很難,但相比在都市區域興建也不會有太多限制。
圖十,大肚山,東海大學的基地
另一方面,它的背景,是蠻牛逼的。當時大學奠基破土典禮的主持人,是時任美國副總統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他的發言是這麼說的:「我們要明瞭這個大學的重要性,它非但要適應此一國家、此一區域,非但要適應於今年今日,而且要適合我們生活於其中的未來世界」(東海大學校刊)。科科,把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這所學校雖然在台灣而已,但它是胸懷天下的」。再翻譯得白話文一點,從他輕鬆的眼神也可以看出——「你們丫給我好好蓋,錢根本不是問題。」
圖十一,尼克森在東海大學
寬鬆的創作環境
東海大學作為過去在大陸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學加起來的重建,在基地沒有什麼限制和有錢兩個因素的影響下,設計上是沒有太多來自於傳統的壓力的——學校的建設經費來自美國教會,又是一個由外國人主導的建造,參與設計的也是接受全盤西方現代教育的華裔設計師(貝聿銘、陳其寬和張肇康),特別是在當時較為貧窮的台灣的大環境中,美國教會帶來了充裕的經費的同時,也給設計師帶來了較為寬鬆的創作環境。
「鄉愁」帶來的力量
所謂「中式風格」並不是寬鬆的創作環境帶來的,而是「鄉愁」帶來的。漢寶德先生(東海大學建築系1967-1977系主任)在回憶東海大學及陳其寬的建築時,說到:「我來到東海,一方面感受到屬於東海一份子的驕傲,同時也感到長期在國外的建築師(指的是貝、陳和張等),如此為鄉愁所苦,是很難為在貧窮的台灣掙扎求存的人們所能了解的。」 這裡提到的「鄉愁」是一種源於設計師體內的強大力量,讓東海大學在西方勢力的影響下,表面遠離了所謂傳統,結果上卻沒有偏離中國傳統,反而保留和繼承了下來,這是很有意思的地方。
圖十二,施工中和描繪中的文理大道
而且,陳其寬先生在美國時是在格羅皮烏斯的事務所工作,「思想上必然深受當時正當紅的包豪斯的影響,包豪斯的思想系統中並沒有傳統的觀念,傳統是很自然的在生活中的流露,並不需要強調,也不必強求。(漢寶德,2005)」由於當時的所在的五六十年代,處於對現代主義建築的建設和批判都共同達到巔峰的一個時期,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簡單的蓋一個大屋頂的建築形成一個符號而已,是不合時宜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東海大學的「中式」風格並非僅來源於建築本身,還來源於建築所營造的空間以及師生在此的生活經驗。
當然,漢寶德在《漢寶德談藝術》中提到,東海大學的建築風格在起初也被很多人包括一些老教授質疑——為什麼拋棄傳統?為什麼不按照燕京大學建成中國式建築?這時候起作用的是貝聿銘先生的大名,讓一些批評僅停留在質疑階段。
中國傳統建築的現代性嘗試
從東學西漸以來,中國的建築界就在為「中國建築的現代化」而困擾,而東海大學的建築設計,正是一次中國傳統建築現代化大規模的嘗試。他們並沒有做傳統皇式建築的借屍還魂,而是在深入研究和感受中國建築的基礎上,把建築歸納為結構和空間,而不是外貌,於是形成修道院式的結構和中國傳統院落空間的結合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圖十三,修道院式的校園結構和中國傳統院落空間
圖十四,創意學院的院落空間
空間的虛實
事實上,東海校園的規劃,真正的精神不僅在於建築本身,更在於建築和建築之間的空間——庭院。(而中國建築的最大特點,就是三個或者四個建築和在一起,形成一個院落。並且通過一進、二進甚至三進的院落一直延伸下去,就形成了紫禁城。)
無論是紫禁城還是傳統合院的民居,建築本身都有一個特點——他們之間都不是相連的,每一棟建築本身非常簡單,僅僅是不同數量開間的區別,就界定了不同等級的建築(紫禁城的太和殿也僅僅是十一間)。
但是,這些房子組合起來,並且通過庭院,以及其他的牆、廊、樹等空間元素圍塑起來,變成了一個非常豐富的空間效果。
東海大學早期建築,就簡潔的保留了這種傳統中國空間的庭院。通過虛的院落和實的建築的對比,再結合院落外地形的變化,成為東海建築的給人的第一印象。
圖十五,男宿(上)和女宿(下)的設計圖紙
建築的原型
從結構和空間的原則入手,利用三合院這個中國建築的基本空間單元,輔以樑柱結構這個中國建築的基本原則,和開間制這個空間與結構的基礎,形成了東海大學早期幾乎是所有具有公共功能的建築的基本原型。
圖十六,東海早期建築的原型
但是,只是這樣的基本原則並不能傳遞出中國的感覺,因此必須把中國建築形式上的主要特色經過處理後用上去。為此設計師設計了三大型式特色:第一是屋頂、樑柱、台基的三部曲,所以他們要使用斜屋頂,下面有厚重的台基;第二是對稱與主軸的觀念;第三是開口與木造部分的裝飾。這也就是為什麼作為現代主義的建築,東海校園卻非常直白的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圖十七,東海早期建築的形式
低密度的重要性
有錢就是任性,聯董會時期(1952-1978)東海大學基本沒有經濟上的壓力,從招生人數上看,1959年,學生總數為810人,而校園面積達到了133公頃,這樣的人口密度似乎跟紫禁城的人口密度有一拼吧(未證實),當然話說回來,這當然不是因為有錢而已,這是跟東海大學早期的創校定位是有關的——這所學校就應該維持在小規模,保持基督教理想氣氛的發展和維持(聯董會秘書長芳威廉,1952)。人口的低密度是前面提到的三合院式的校園規劃的能形成的基本條件,耐不住地廣人稀呀,而聯董會這段時期校園的擴建也僅僅是文理大道的延伸和擴建而已——完全處於設計規劃之初的預計範圍之內,因此校園風格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圖十八,文理大道的擴建及擴建日期
「中式」東海大學的衰落
1978年,在中華民國和美國斷交的大背景下,聯董會退出學校經營,東海大學進入自主辦校時期,經濟上的壓力讓東海在爭議中開始進行擴招,從1977年的三千餘位學生,擴張到了1986年的一萬一千餘名,至今,東海大學在校學生為一萬七千餘名。
圖十九,東海大學在校學生統計(1959,1977,1986,2014)
為了滿足學生的增長和經濟的收入,一方面,大量建設新建的建築滿足教學和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向社會逐漸開放,「台灣最美校園」稱號從1980年代初傳開。於是,如此「中式」和優雅的東海大學校園,也逃不開從一個「修道院」式的學習場所變成了「旅遊景點」式的學校,比較讓人唏噓的是,在最近一次調查之中,「東海大學優美的校園風景」竟然是來東海大學念書的主要原因。
此時的校園建設,已經超出了原有的預期,由於人口承載的壓力,校園新建建築拋棄了原有三合院式的布局,形成了各式各樣的風格,失去了原有校園風格的一致性。
圖二十,新世紀的東海大學校園建築,人文大樓(2004),大智慧科技大樓(2001),基礎科學試驗館(2004),外籍學生宿舍三十棟(2000)
也有一些新建的建築,即使遵循了原有的建築原型,但是由於規模的擴大,形成更令人嘀笑皆非的效果。例如這一棟教學研究大樓,東海原有建築跟傳統中國建築一樣山牆面是嚴格不開窗的,然而這棟建築就笨笨的延續了這樣的手法,而這樣的一個立面,是整棟建築最重要的一個面向。
圖二十一,教學研究大樓(1995)
不得不說,校園內每一棟新建的建築,都是為了更好的適應人數的增長以及交通方式的由人行向車行為主導的轉化。設計師們面對東海這個校園,是懷著敬畏之心的,值得肯定的是,他們並沒有拘泥於傳統建築的形式,從許多材料、細節和建築語言對東海大學早期建築做出了呼應。但是無論如何,因為校園整體的使用方式發生了變化,建築僅僅是在這種變化之下的一種消極的應對方式而已。
東海大學後期的建築,漸漸迷失在了時空中,誠然,這不是設計能解決的問題,校園空間的變遷精確的反應了學校發展思路的轉變。在東海大學開始走向綜合性大學的那一天,就意味著校園空間也往另外一個方向發展了。
小結
東海大學校園空間的變遷現象讓我們也得到一個跟其他答案一樣的結論——中式風格的校園並不適應當代的大學校園規劃的發展要求。總結一下原因:
- 表面的原因主要是「中式風格」的建築還沒有找到承載高密度的人口的辦法。
- 而背後的原因在於,「中式風格」或者「風格」問題只是大學創辦思路的外在體現,並不足以主導大多數,特別是當代大學校園的創辦和建設。
以上。
圖片來源於南方醫藥大學。
夠「中國」了吧?可是你喜歡么?
看到這種產物,我每次都想感慨我的大學校園實在壯哉美哉。
把現代建築等同於西式建築。就如把中國人排除在人類範疇之外。西方人發明的不代表就是西方的,同樣中國人發明的也不會代表就是中國的。都已經是全球化後的互聯網化了,狹隘的地域觀應該好好改改了。
什麼西式建築,分明就是現代建築,建築形體是內部空間的反映,內部空間則是社會活動形態的反映,非要弄成中式,也只能是現代建築的核套個中式的皮囊,有其型而無其神,下面這個說是中式倒更妥當一些。
謝邀。不知你的西式指的是什麼。
不是施工難易、修繕、保護周期的問題。
如果按照我的理解如上海外國語學院松江校區那樣的話……你肯定也知道現在人買房子都喜歡買「歐陸風」。一樣的心理。
附圖一張
如果你指的僅僅是「現代建築」的話……那是因為,我們不是古代人啊。
完全古法做仿古建築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了。
其次,鋼筋混凝土的框架結構的設計和施工絕對比同體量木結構建築簡單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另外,現在大學擴招這麼厲害,學校里烏秧烏秧的這麼多人,完全傳統的木結構建築根本無法提供這麼大尺度的空間。想想看,要想做個大會議室,需要幾開間幾架椽?
最後,樓上提到過了,其實題主想說的風格,應該是折衷主義。
如果沒猜錯,題主是想建議出這種東西么?這玩意兒其實說起來,你看到的已經不是你看到的東西了……學建築的應該能看出來,這兩個仿古建築,說個最簡單的,連斗拱都沒有,還有,樑柱其實也不是木頭……
況且還有概預算問題。
最後有人說在高層上加上中國傳統磚木結構的精華——屋頂。這其實也不可能,首先看著就不倫不類,任何美學觀點都不會覺得它好看。然後就是說這個的同學一定沒看過高層規範,
隱患太大,別說掉塊磚頭下來,就是掉片兒瓦下來,砸死人都是很簡單的事兒。 很多人覺得建築的聖經是這是那,但是在我看來,聖經叫:規範。
對了,上面兩個圖是公司設計,盜圖必究。
謝邀。
為什麼我們不穿漢服、不穿長袍馬褂、不束髮了?既然不穿漢服了,幹嘛要住這種「漢式」房子?
落後就該多學習,而且要虛心學,不要再扯什麼「洋為中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了。要學就好好學。人家西方大學現在建的也都是現代建築或者後現代建築,沒有人去建什麼古典風、羅馬柱了。
我很欣賞日本人的態度。覺得自己不好的地方,就努力學習西方,並且學的非常徹底,明治維新時代他們的穿戴甚至比英國人還英國人;覺得自己好的地方,就不遺餘力的保留自己的傳統,我們現在也能見識到幾百年前就有的和服、茶道等等。
反觀我們,兩頭都顧不上。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東南大學九龍湖新校區(大部分院系本科生以及部分院系的研究生博士生)的「中式建築」
風格統一
總設計師:齊康院士
前面只是個很淺的小水灣
教學樓:
文科樓:
俯瞰南門(現在的綠化比這張圖多):
現在大學裡的不能叫西式建築,確切的說,應該叫發源於西方的現代建築。這些建築因為符合時代的需要而遍地開花。
不僅在中國大學見不到傳統的中式建築,在西方也不會有人再去用鋼筋混凝土修建羅馬柱、穹頂、哥特式塔樓,因為它們不符合建築材料的特性、不符合時代的需要。硬要修的話不過是矯揉造作的贗品。
另外,中國古建築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偉大創造,這是無疑的,它在當時的物質、技術條件下無疑的最佳方案。在幾千年中保持了生命力,是因為它符合時代的需要、符合材料的特性。到了現代,鋼筋混凝土、玻璃幕牆、懸索、薄膜結構等等技術手段層出不窮,再強迫自己回到斗拱加磚瓦的時代,這本就十分荒唐。
那麼,我們從古典中可以學習什麼?
學習它的空間組織,他是如何考慮個人的隱私和審美情趣,如何使房間符合社會、家庭的倫理道德,如何使建築更加生態環保等等,這些內涵、實質上東西。而不是膚淺粗暴的,把水泥砌築的斗拱,作為回歸傳統的口號強塞給這個時代。
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
王澍的象山校區已經有人說過了,所以說這個。
沒有沒有符號化的立柱、斗拱、瓦片,卻分明透露著唐代木構的端莊典雅與氣勢恢宏。
重要的是這一切都建立在符合材料特性和功能需要的基礎上,而非為復古而復古。
木構作為一種建築形式,其功能作用已經消亡,但它具有韻律的節奏感、彷彿會生長的建築構造,卻能夠穿透歷史的塵埃,光彩依舊。時代會變,美的事物永恆。領導覺得洋氣。
獻上我的母校——重慶大學的幾棟仿古教學樓
五教,是中蘇蜜月期的產物,其建築造型也是一代中式仿古大屋頂建築的縮影,傳統磚混主題,加上裝飾有中式風格的歇山頂,只不過由於平面造型的特殊,導致屋頂脊線變化較多。
這些在校園裡面一點都不突兀啊,很漂亮
哈爾濱工業大學主樓,據說是仿照莫斯科大學主樓設計的。
不明白樓主說的西式是指什麼,因為實際上除了那些真正的西式教會學校建築做成傳統的西式,現在的大學甚少有完全仿照西式的建築。我自己理解的是自西吹來的現代風格建築,即直上直下方盒子,或是@姜白水所說的那種蘇式建築。其實我覺得現代風格是一個大概念,不分東西,只不過是萌發在西方。而您強調的中國傳統式建築又是什麼呢,大屋頂、斗拱、軸線對稱這些元素的原封不動的演繹嗎?現代建築捨棄繁複的花紋裝飾在於戰爭時期人們對建築的新的認識,這種認識在中國也不例外。甚至中國傳統建築在技術發展過程中也已將一些結構上的東西轉化為了純粹的裝飾,例如斗拱,而且這種裝飾,對於古代的平民百姓來說也還是消費不起的。而現代建築中也有極中國化的案例,例如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雖然我個人認為頭重腳輕的樣子極其丑),但不可否認這是一個現代建築(或後現代),你管這種建築叫作西式的嗎?因此在您的題目中什麼是西式什麼是中式,有一個模糊的地方。
再看校園中的建築,拿武大作為例子,早期武大由美國設計師凱爾斯設計規劃,他的設計中融合了中西文化,在屋頂的設計上就既有東方的廡殿式的頂,也有西方拜占庭式的穹頂,他用中國的傳統文化,用軸線序列組合的手法將一個和諧大氣的武大校園串聯在一起,在普通中國人看來這便是一組極中國的建築。但我認為這也是建築師融合了一定的現代建築處理手法,才能設計出的精品。而現今的武大校園裡,多了好多新的建築,而他們為了追求校園整體氛圍,不假思索地為高樓大廈加上綠色琉璃大屋頂(最噁心的例子便是工學部變形金剛),這種中不中西不西古不古的作法便是設計師錯誤理解了中國傳統建築,以為只要傳統符號的累加便是中國建築。
@姜白水 說得很對,日本許多新建築,雖然在外形上並不會@姜白水的東方元素,但是建築師在建築空間的處理手法上倒是很有日本韻味,而這種建築所透露的韻味也是當代中國建築師所要思考、學習的,我們學習的不僅是現代建築的處理,也要學習中國的傳統內涵,不能只是淺顯肢解中國傳統建築的結構。
也許我的回答稍有些跑題,但是作為一名建築大二生,想藉此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
沒那麼多複雜原因,或者說,那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1、人口
建國時,毛主席說「四萬萬人民站起來了」。也就是說,那時候人口不超過5億。現在呢?15億都不止吧?國土面積不可能同比例增加,所以現在的房子,平均高度是那時候的3倍!你把太和殿高度上增加3倍看看那是個什麼東西?
經濟發達的城市吸引的人口更多,所以遠不是3倍就能打住的。
大學師生人數,建國時多少人?現在多少人?大學校園面積也不可能同比例擴張吧?
無論東西方,傳統上形成的建築風格都只能適應那種高度(或者更大一點說,那種環境)。凡爾賽宮豎向擴張3倍又是個什麼東西?
2、生活方式
中國傳統生活是什麼樣的呢?現在又是什麼樣的呢?還有人能接受在傳統建築中生活嗎?
3、其它
然後才輪到費效比等其他問題。
這個涉及到現代建築的起源,具體的歷史課就不上了,簡單介紹一下相關的幾點。
古典建築,或者地域建築,都是跟當時的社會組織模式,生活方式和生產力水平有關。在現代主義建築出現之前,歐洲的大部分民用建築(除了祭祀慶典類建築)都是有統一的形制的,簡單說就是不管什麼功能,外觀看起來都相似。當然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偏好,比如古典主義,巴洛克,折衷主義等等。現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特點則是形式追隨功能,功能決定形式。於是就產生出來各種Typology,就是類型學建築,各種功能的建築都有自己的分類形式。比如賣場有賣場的類型,辦公樓有辦公樓的類型,學校有學校的類型。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試想住宅如果總是跟公共建築一個層高得是多大的浪費啊。
中國古典建築也是非常講究形制的,不管是民居還是廟堂,雖然基本模數的尺寸不同(即營造法式材份制),但是整個建築的各個部分的比例是不變的。就是說一個面積差不多的學堂和住宅的建造方式並沒有太大區別。這點跟歐洲當時也很像,比如當時很多府邸之後改建成辦公樓,宮殿改成大學都沒太大問題,而且隨處可見。
所以說拋開這些背景,僅僅追求中國古典建築的那個樣式(更不用說用鋼筋混凝土來冒充大木作這種可笑的模仿)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答案很簡單,中國現代建築才剛剛起步,要達到那個程度還需要中國建築師們的努力。
建築盡量做平屋頂。
屋頂種菜種稻穀小麥,
由高年級同學負責。
這樣的大學校園一定先鋒綠建。
大學排名可叫「」麥田聯盟「」。
怎麼沒有人提武漢大學??圖書館,行政樓,很多學生宿舍,都是傳統的綠色琉璃瓦,跟武大的牌坊保持一致(正宗的武漢大學正門牌坊如今依然保留在原址,距離現在的武漢大學正門有1公里左右的距離)
可以參考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草堂校區,百度百科鏈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草堂校區 百度圖片鏈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草堂校區 從建築到布局規劃都比較中國,但是宣傳時還是說傳統與現代結合,現在無論說什麼都在折中。。
參考廣州市中山紀念堂,中西合璧的完美展現
推薦閱讀:
※在男女比例失衡的學校就讀是什麼感覺?
※名牌大學真的「管用」嗎?
※大學老師月收入是否只有三到五千?如果是,為什麼不跳槽?
※美國名校中國留學生退學率 25%,是否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