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與省的界線是怎麼劃分的?

看地圖,感覺咱大中國的省界線好複雜,這是怎麼形成的呢,尤其是甘肅的好像長了兩個小腿兒……


中國省界的劃分,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山川形便,二是犬牙相錯。

所謂山川形便,是說在劃界的時候,是以山脈、河流等自然條件而進行劃分。如唐太宗時,「因山川形便,分天下為十道」,這十道就基本都是按照山脈、河流而劃分的,比如關內道(潼關以西,秦嶺以北),河南道(黃河以南,淮河以北),河北道(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河東道(黃河以東,太行山以西),隴右道(隴山以西),淮南道(淮河以南,長江以北),江南道(長江以南),山南道(秦嶺以南,長江以北),嶺南道(五嶺以南),劍南道(劍閣以南)。——至於後來又增加到十五道,咱暫且不提。

這種劃分方法,在宋代以前多見。比如秦代劃分三十六郡,漢代劃分十三州多是因山川形便而成。
這種劃分方法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天然的山脈、河流、湖泊,是兩個地域之間最直接、最明顯的區分,而且由於山川阻隔,往往兩個地區之間的文化、社會、經濟等各方面也都有顯著不同,使用山川形便的原則進行劃分,就使得行政區劃和地理區域相一致,渾然天成。

就今天而言,陝西省和山西省之間的界線,依舊是黃河,山西和河北 之間的界線依舊是太行山,甘肅和陝西之間的界線依舊是隴山(六盤山),就是如此,因為山川已經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將該地域的界線表明了。比如看上圖的河東道,其形狀和現在的山西省何其相似,其實山西省的樣子,在秦代就基本固定下來了。再比如漢代豫章郡,唐代後期的江南西道、基本上和現代江西省完全一致。

上圖為漢代豫章郡,中間是唐代方鎮圖,下圖為現代江西省,大家比較一下。

為什麼兩千年過去了,政區從郡變成了省,名字從豫章變成了江西,但形狀卻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呢?很簡單,山川沒有變化,東面是武夷山,南面是大庾嶺,西邊是羅霄山脈,北邊是長江,山川沒有變化,那按照「山川形便」的原則來劃分政區,自然形狀也就沒有大的變化了。

我們剛開始提到的唐初十道,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明確提出按照「山川形便」的原則來劃分政區,這十道後來增加到十五道,中晚唐時又演變為四十多個方鎮,奠定了很多(尤其是南方)省份的邊界,延續上千年。

但是,按照山川形便的原則來劃分政區,存在一個非常大的隱患,就是如果完全以「山川形便」的原則來劃分區域,那麼該區域就會成為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形勝之區、四塞之國。如果該區域足夠大、領導人有足夠的權力,那就會形成憑險割據的局面。比如秦末,趙佗興兵絕新道,割據嶺南而自立,於是嶺南地區直到漢武帝時才重新回歸中原政權。

再如劉備割據益州,三國之中實力最弱,但他憑著巫峽之險、秦嶺之固,加之天府之國的豐腴,居然鼎足三分,與曹操孫權抗衡數十年。說到四川,這裡的地形地勢簡直是地方割據的教科書般的樣本,外有山川之險,內有豐腴之地,衣食自足,易守難攻,因此千百年來,只要天下大亂,必然有人割據四川,進則窺伺天下,退則偏安一方。

和四川相似的,還有山西。和四川盆地形的地形相反,山西是個高地,但東有太行,西、南兩面皆有黃河,易守難攻之形勢,絲毫不下四川。和四川完全封閉的形勢不同,山西對四周的河北、河南等地形成了高屋建瓴之勢。因此割據四川者,往往只能偏安,基本沒有能染指中原的,但割據山西者,往往能席捲天下。劉淵、石勒、拓跋珪、李存勖,都是以山西而奄有天下。五代十國時的北漢,論實力不算多強大,但宋朝以開國之初的精兵悍將,居然屢攻不克,直到趙匡胤死都沒有把這塊地方打下來。其中雖然有契丹為後援的因素,但山西之地利,也不容忽視。

為了杜絕這種現象,從宋代開始,國家在劃分行政區的時候,就有意識的進行了摻沙子,故意把這個地區的戰略要地劃分到另外一個地區,這樣就破壞了政區的地理完整性,從而使得地方割據變得困難。這就政區劃分過程中「犬牙交錯」的原則。

比如,北宋時期的河東道,大家看看:

大家看這個圖,北宋時的河東路和現代山西省比起來,有幾處不同,北部朔州地區落入遼國之手,誠不必說。但看其他地方,西南部解州、聞喜一帶不入河東,卻劃入了永興軍路,但西北部府州、麟州一帶本在黃河以西,卻被劃入了河東。——如此一來,黃河將不再成為永興軍路和河東路之間的阻礙,如果有人要學李克用割據河東,那麼他並不能全部據有黃河之險,必須直接面對來自永興軍路的威脅。這就是犬牙交錯的典型例子。

再比如,永興軍路:

在永興軍路的南部,我們看到了商州,這是宋朝政府有意識的把秦嶺以南的商州劃給了永興軍路,如此一來,永興軍路一個路就橫跨了秦嶺,使得秦嶺不再成為阻隔,如果南部的京西南路有人割據,就不能憑藉秦嶺之險了。
再舉一個例子,說說河南省。

河南河南,顧名思義就是黃河之南。但我們看現在的河南省:

好大一陀在黃河以北啊。

這是因為當年朱元璋打元朝時,是從南向北打的,他從河南出兵,渡過黃河向北攻擊,佔領了黃河以北的這塊橋頭堡,於是朱元璋馬上就把這塊地方劃歸河南。這麼一來,黃河就不再成為河南、河北(直隸)之間的天險,無論是河南還是河北,想憑藉黃河之險來割據就不可能了。

犬牙交錯的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地理單元、社會文化都顯然屬於四川的漢中被劃給了陝西省。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說漢中「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襄、鄧,西控秦、隴,形勢最重」,孔璋曰:「漢中地形險固,四岳三途,皆不及也。」黃權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楊洪曰:「漢中,益州咽喉,若無漢中,是無蜀也。」正因為漢中對於四川來說如此重要,所以自古以來,割據四川者,必佔據漢中。但是,元朝設行省,偏偏把漢中劃給了陝西,自此而後,明、清、民國,乃至現在皆因襲之,以漢中入陝西,而不敢給四川。因為漢中一旦劃歸四川,則四川形勝立即完備,具備了割據的條件。

嗯,大家來感受一下漢中對於四川和陝西的作用。

嗯,大家來感受一下漢中對於四川和陝西的作用。

嗯,大家來感受一下漢中對於四川和陝西的作用。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錯」兩條原則的共同使用,早就了今天中國省和省之間界線的模樣。

至於題主提到了甘肅省的樣子,這裡也簡單說一說。

甘肅省之所以有現在這個形狀,說到底還是「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錯」兩手一起抓的緣故。

從地理區域來來說,甘肅分成兩大塊,大致以省會蘭州為界(嚴格說來是以蘭州以西的一條山脈——烏鞘嶺為界),西面為河西,東面為河東。其中河東地區又包括了隴東(平涼、慶陽兩市)、隴右(天水、隴南、隴西等市),以及蘭州、白銀地區。

甘肅建省,是元朝開始的,當時只包括河西地區。

這是元朝的甘肅行省,大家看一看,如果除去亦集乃路和兀喇海路,形狀和今天甘肅西部基本一樣。

這是元朝的甘肅行省,大家看一看,如果除去亦集乃路和兀喇海路,形狀和今天甘肅西部基本一樣。

這是元朝的甘肅行省,大家看一看,如果除去亦集乃路和兀喇海路,形狀和今天甘肅西部基本一樣。

之所以形狀大略相似,顯然是有自然因素在限制。河西地區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其實我甚至認為,甘肅省之存在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至西域的咽喉要道,直到今天,蘭新鐵路、連霍高速、蘭新高鐵均從這裡經過,可知其戰略地位之重要。這條走廊長約1000多公里,最窄處僅數公里,最寬處不過100多公里,西南為祁連山,東北為北山,兩山相夾。而甘肅省之所以形成了這種細長的形狀,正是因為河西走廊這種細長的形狀決定的。

明代沒有甘肅省,甘肅併入陝西,暫且不提。

到了清代,甘肅再次建省,

這是清代早期的甘肅省,和元代甘肅省相比,將現在甘肅省東部——也就是河東地區——包括進來了。但和現在的甘肅省樣子還是有些區別的,這主要是因為:1、當時新疆未建省,所以新疆東部一部分地區包括在了甘肅省內。2、寧夏未建省,所以今天寧夏全境包括在了甘肅省內;3、青海未建省,所以西寧地區包括在了甘肅省內。如果除去這三部分,這甘肅省就和今天的甘肅省幾乎一模一樣了。

所以,1928年寧夏、青海建省後,寧夏、西寧分被從甘肅划走,甘肅的形狀就大體固定了下來(事實上,解放後甘肅省形狀仍有反覆,如1958年將固原等五縣劃歸寧夏,70年代額濟納旗和阿拉善右旗從內蒙古劃給甘肅,那時甘肅的形狀就變得一點都不細長了。但到1979年,這兩旗又被劃歸內蒙,從此以後,甘肅形狀就固定了下來)。

前面說了甘肅的形狀是「山川形便」和「犬牙相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結果,具體來講,甘肅中部之所以那麼細長,就是「山川形便」造成的,這是依山勢而走,故此形成了這個模樣。但河東地區劃入甘肅,不能不說是「犬牙交錯」的一種手段,特別是平涼、慶陽地區,無論從地理上,還是習俗文化上,都和陝北相同,但卻硬是給劃給了甘肅。隴右地區(天水、隴南)雖然在地理上關中相隔,但語言、習俗上明顯和關中相同,而和蘭州以及河西相異,也劃給了甘肅,這無疑也是一種「犬牙交錯」的制衡手段。


既然題主在此提到了甘肅省,我就準備回答一下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邊界的形成過程。順便安利一下我的省級區劃邊界形成系列答案,其他幾部分在此順便做廣告:
(1)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廣東、海南、香港、澳門、台灣:各個省份是如何形成現在的形狀的? - 傑落清東的回答
(2)遼寧、吉林、黑龍江:為什麼在日常稱呼中,大家都習慣將東三省說成一個整體的東北呢? - 傑落清東的回答
(3)河南、湖北、湖南、貴州:湖北省河南省的分界線歷史形成? - 傑落清東的回答

寫在前面:總體來講,甘肅省的輪廓是吐掉了新疆,吐掉了寧夏,又吐掉了青海東部,加上河曲地區的結果。我一直主張省界形成的近源說,即一個省的省制形成之始開始討論省界變化,忽略省制形成前的建置沿革。比如清代才形成的甘肅省,雖然在元代有過個專有名同名的「甘肅行省」。但我不認為元代的甘肅行省,明代的甘肅鎮、寧夏鎮、甘肅巡撫轄境,清代的甘肅省這三者之間存在繼承關係,考察三者的形成過程就會明白這個道理。Overall,廢話好多....人家只是想解釋一下答題原則罷了。

(1)甘肅從陝西的分立
1、今天的甘肅的中東部地區在明代屬於陝西,但由於明代陝西西部和北部均屬邊關,所以設置了許多有實土的衛所,比如甘州衛、肅州衛等,這種有實土的軍事型政區陝西布政使是管不了的。所以順治二年,陝西布政使所轄的今甘肅部分排除衛所只有四個深入內地的府——臨洮、鞏昌、平涼、慶陽。下圖是四府的範圍。

2、清初的甘肅巡撫管轄範圍也和明代一致,大致包括明代甘肅鎮全部,下屬西寧兵備道轄西寧、庄浪、古浪、涼州、鎮番五衛所, 肅州兵備道轄肅州、永昌、山丹、甘州、高台、鎮夷等九衛所。

2、清初的甘肅巡撫管轄範圍也和明代一致,大致包括明代甘肅鎮全部,下屬西寧兵備道轄西寧、庄浪、古浪、涼州、鎮番五衛所, 肅州兵備道轄肅州、永昌、山丹、甘州、高台、鎮夷等九衛所。

2、清初的甘肅巡撫管轄範圍也和明代一致,大致包括明代甘肅鎮全部,下屬西寧兵備道轄西寧、庄浪、古浪、涼州、鎮番五衛所, 肅州兵備道轄肅州、永昌、山丹、甘州、高台、鎮夷等九衛所。即下圖中的9字範圍。順治五年,改甘肅巡撫移駐臨洮府屬蘭州。康熙元年,又移駐涼州衛。不過要知道,清初巡撫轄境並非省境。

3、

3、

3、陝甘分省的一個標誌性啟動事件是康熙二年(1663年)陝西布政使移右布政使司於鞏昌,造成左右兩布政使分家的局面。此時,駐在鞏昌的右布政使仍然管轄臨洮、鞏昌、平涼、慶陽四府,除榆林衛以外的陝西都司、行都司的衛所也在當年劃入右布政使管轄。甘肅巡撫轄區也有變動,原陝西巡撫管轄的慶陽、平涼、鞏昌、臨洮四府及靖遠衛、洮州衛、岷州衛改歸甘肅巡撫管轄。
4、康熙四年,裁撤寧夏巡撫,併入甘肅巡撫,原寧夏巡撫所轄的寧夏衛、寧夏前衛、寧夏中衛、寧夏後衛、同治一城及靈州、興武、平羅三所,統統劃入甘肅巡撫轄境。下圖為康熙四年甘肅巡撫轄境。於是甘肅巡撫轄境變成下面這樣。這使得陝西右布政使的轄境與甘肅巡撫轄境完全重合。

5、康熙五年,陝西右布政使改稱甘肅布政使,仍駐鞏昌,領四府,全稱為「陝西甘肅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領四府九州二十八縣。甘肅巡撫還駐蘭州,隨後又搬去鞏昌,

5、康熙五年,陝西右布政使改稱甘肅布政使,仍駐鞏昌,領四府,全稱為「陝西甘肅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領四府九州二十八縣。甘肅巡撫還駐蘭州,隨後又搬去鞏昌,

5、康熙五年,陝西右布政使改稱甘肅布政使,仍駐鞏昌,領四府,全稱為「陝西甘肅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領四府九州二十八縣。甘肅巡撫還駐蘭州,隨後又搬去鞏昌,此時甘肅巡撫與陝西右布政使都駐鞏昌府城了
6、值得注意的是,康熙六年駐西安的左布政使改稱陝西布政使,全稱為「陝西西安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以西安為中心的陝西和以鞏昌為中心的甘肅仍在一個「大陝西」的體系下。從康熙到嘉慶年間很多文件顯示,陝西、甘肅仍被當作一個省——陝西省。
7、康熙八年,甘肅布政使遷往蘭州。
8、康熙十九年,甘肅巡撫也遷往蘭州。至此,甘肅巡撫和甘肅布政使司衙門均位於蘭州。
9、乾隆十九年,裁甘肅巡撫,並將陝甘總督自西安府移駐蘭州府,以兼甘肅巡撫事務。二十四年,陝甘總督免轄陝西,改為甘肅總督,專轄甘肅,併兼理甘肅巡撫事,駐紮肅州直隸州;陝西則由四川總督兼轄,是為川陝總督,駐四川成都府。二十五年,甘肅總督仍改為陝甘總督,四川總督不再兼管陝西,陝甘總督則統轄陝西、甘肅二省事務,仍駐肅州直隸州。二十九年,陝甘總督移駐蘭州府,仍以陝甘總督兼管甘肅巡撫事。
9、在我看來,光緒元年,清廷議准陝甘科舉分闈之後,陝西和甘肅才真正完全分家

(2)安西州(關西地區)的加盟

1、康熙五十七年(1718)置柳溝直隸廳(今瓜州縣布隆吉鄉柳溝村),領柳溝一所;置靖逆直隸廳(玉門市玉門鎮),領衛二——靖逆、赤金。這標誌著甘肅的管轄區域突破了嘉峪關的限制,向疏勒河流域東部擴展

2、雍正二年,置安西直隸廳駐布隆吉爾,並裁柳溝直隸廳,其原領之柳溝所來屬;又於布隆吉爾置安西衛,於沙州置沙州衛(敦煌)一併來屬。到此時,甘肅的關外地區基本定型,大致如下圖「安西州」面積。

雍正二年的甘肅省如下圖

(3)新疆部分地區劃入甘肅

1、新疆在清初並不完全臣服於清廷,雍正年間用兵西北,雖然沒有達到目的,但已將防線推進到巴里坤和哈密等地。雍正九年(1731 年),「築巴爾庫勒城(巴里坤),以安西同知駐防其地」,隸甘肅布政司。這兩塊地方在清朝中期並不被認為「新疆」,主要是因為它們在雍正年間已經進入清廷版圖,屬於甘肅。這兩塊地方的位置如下所示

下圖為雍正後期的甘肅省

2、乾隆年間完全平定新疆後,於

2、乾隆年間完全平定新疆後,於

2、乾隆年間完全平定新疆後,於二十四年,在天山北路設巴里坤直隸廳、哈密直隸廳,皆隸屬於甘肅布政使司。二十五年,又設立了烏魯木齊直隸廳。其後,伊犁、辟展(鄯善)、奇台先後設廳。其中伊犁的理事廳受伊犁將軍、甘肅省地方雙重管轄,撫民廳完全在甘肅布政司下。烏魯木齊以北的塔爾巴哈台地區未設郡縣,實際在烏魯木齊都統(受伊犁將軍節制)控制下,不屬於甘肅省。下圖為乾隆末年的甘肅全境。

(4)新疆設省,脫離甘肅

同治三年開始,新疆進入了一個混亂的時期,各地起義頻發,又面對了中亞浩罕國的入侵,眾多城池失陷。下圖為19世紀初浩罕國逐步侵蝕新疆的示意圖(製圖人為方輿論壇的hqq,僅供教學,不得用於商業用途)

光緒初年,左宗棠收復新疆,力主新疆設置行省以加強防禦。光緒十年(1884年),清政府就新疆建省問題發布上諭:前經左宗棠創議改立行省……,添設甘肅新疆巡撫、布政使各一員。考慮到甘肅與新疆各地有著緊密的聯繫。這種歷史上的密切關係,是新疆建省時以「甘肅新疆」並稱來命名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省之初,領直隸州五、直隸廳九,大致與今日新疆重合(阿勒泰地區除外),新疆遂脫離甘肅。甘肅恢復到雍正年間的形狀


下圖為新疆建省後陝甘巡撫的轄境示意圖(製圖人為方輿論壇的坤輿任我行,僅供教學,不得用於商業用途)

(5)西套蒙古的加盟

內蒙古西套二旗,民國初年仍沿清代舊制,不設盟,各為獨立旗,直屬北洋軍閥的北京政府蒙藏院。1914年,民國北京政府將內蒙古西套阿拉善、額濟納2旗劃歸甘肅省節制,置寧夏護軍使,又稱甘邊寧夏護軍使,駐寧夏縣(治今銀川市區)。1914年6月,依各道原轄區置蘭山、渭川、徑原、朔方、西寧、甘涼、安肅七道,七十七縣。1921年,寧夏護軍使改名寧夏鎮守使。1927年,寧夏鎮守使撤銷,朔方道改稱寧夏行政區。由於西套蒙古兩個縣的加盟,甘肅省面積再次擴大,如下圖。

(6)青海蒙番宣慰使的設立

今天的青海在清代時,除了東部的西寧府屬於甘肅省外,其餘地方(蒙藏游牧區)由西寧辦事大臣(駐西寧府)管理。1915年,西寧辦事大臣被撤銷,設立青海蒙番宣慰使管理。又將原鎮守西寧等處總兵官改為甘邊寧海鎮守使,宣慰使和鎮守使均由馬麒兼任,管理軍務,亦涉及青海蒙藏有關事

均由馬麒管轄。以下為馬麒的管轄範圍。青海名義上劃入了甘肅,實際控制者卻是西寧的馬麒。

下圖為1915-1929年間甘肅省」範圍最大」時期轄境圖:

(7)寧夏脫離甘肅

1925年,馮玉祥所部西北軍即國民軍來甘肅後,對寧夏形勢作了相當考察,同時為了擴大勢力,便產生了在寧夏設省的意圖。1928年,甘邊代表赴南京請願將甘肅寧夏道設省。設省的理由是:寧夏地廣人稀,應當開發。 又北部阿拉善、額濟納兩蒙旗地方「夙號難治」 ,從前該處由寧夏鎮守使管轄,現鎮守使撤銷,該兩旗地方遂致無所管屬,甘肅省政府鞭長莫及,難以控制。1929年元月1日寧夏省政府正式成立,2月析平羅縣磴口地區(原阿拉善旗磴口、沙金陶海2巴格;巴格,相當於鄉)置磴口縣。11月,析阿拉善旗置紫湖設治局,析額濟納旗置居延設治局。12月,析平羅縣河東「五堆子地」及鄂托克旗轄地置陶樂設治局。範圍如下:

(8)西寧一帶脫離甘肅,青海省設立

1922年,馬麒詳擬《經營青海之計劃》,呈請中央政府將青海改為特別區域 。以後馬麒曾派朱綉攜重禮由北京轉赴洛陽求見北洋政府要員吳佩孚,要求把青海從甘肅划出,定為特別區。1928年,青海建省是與寧夏一道提出的,設省理由仍是「 青海幅員雖廣,均未開發」 。至於「省會地點,查青海原屬寧海鎮守使轄地,其治所即設在甘肅省之西寧縣,歷久相沿,青海之蒙番人民已認西寧為都會之所」 , 「 是以擬將甘肅舊西寧道屬各縣劃歸青海」 。1929年,青海正式設省,以西寧道屬之西寧、大通、碾伯、巴戎、循化、湟源、貴德 7 縣及青海辦事長官所轄蒙古29旗、玉樹25族、環海8族、果洛等地為青海省。以下為青海省1949年轄境範圍。

到了1949年,缺少了寧夏和西寧兩道的甘肅省如下:

(9)寧夏的額濟納旗一度劃歸甘肅省代管
額濟納旗與甘肅河西地方屬於同一弱水流域,自寧夏建省以來就有脫離寧夏,併入甘肅的呼聲。1949年9月,寧夏全境解放後不久,額濟納旗劃歸甘肅省酒泉專區代管。但到了1950年額濟納旗重回寧夏。

(10)河曲地區劃入甘肅
甘肅的河曲即題主所說的甘肅的「小腿」。1950年出版的地圖中,黃河的河曲地方還不在甘肅省境內,「小腿」還沒出現。如下圖

清代時河曲南北盡歸夏河的拉卜楞寺管轄。1928年名義上正式劃屬甘肅省夏河縣,但其政令惟有通過拉卜楞寺院才能在河曲各部實行。1949年9月18日,夏河縣解放以後,為夏河縣第七區。1953年3月中共歐拉工委、歐拉行政工作組正式進入黃河第一彎曲部開展工作,同年9月改為瑪曲工委和瑪曲行政委員會,1955年6月,經過甘肅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建縣。因瑪曲地臨黃河,而黃河藏語稱為「瑪曲」而得名。瑪曲縣位置如下圖:

(10)寧夏再度併入甘肅,西套蒙古划出
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作出《關於撤銷大區一級行政機構和合併若干省、市建置的決定》:為「減少一些中央直接領導的行政單位」,「寧夏省建置撤銷,與甘肅省合併為甘肅省」。9月,寧夏省正式撤銷,其轄區由甘肅省接管。1956年,甘肅省所轄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和額濟納自治州(西套蒙古)劃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巴彥淖爾盟。經過這一進一出,甘肅省形成以下形狀。

(11)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成立
1956年2月,中共中央鑒於回族是第三大少數民族(僅次於壯族、維吾爾族),如果「不成立一個相當於省一級的自治地方,是不能同回族在祖國大家庭中的地位相適應的」,也不能更好地加強民族團結,倡議在甘肅省東北部回族人口比較集中的固原和吳忠兩個自治州接連的地區,建立省一級回族自治區,並指示有關方面認真研究。1958年3月,中共寧夏工委成立。6月,寧夏回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銀川成立。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轄2市、1專區、17縣。如下圖。少了寧夏的甘肅,也就多了東邊那個「小腿」了。

(12)「內人黨」事件與內蒙古自治區的拆分
1、文革中,「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概念被炒作起來,包括烏蘭夫在內的一大批內蒙古人「蒙冤」,尤以蒙古族居多。對於文革中「內人黨」是否存在,史學界尚有爭議。由於反「內人黨」運動的擴大化,中央不得不下令遏制,於是1969年中央對內蒙古採取了三項措施: 一、內蒙古東西橫跨邊境線太長。為此將兩頭切下,東部劃給遼、吉、黑三省,西部分別劃給甘肅、寧夏; 二、對內蒙古實行分區全面軍管; 三、內蒙古黨政軍機關幹部移往河北省各地辦毛澤東思想學習班,「鬥私批修」,兩派各自檢查「前後兩個擴大化錯誤。
2、這次肢解內蒙古自治區的過程中,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主要劃入甘肅,阿拉善左旗主要劃入寧夏。另外,阿拉善右旗的巴音諾爾、烏力吉、塔木素格布拉格、阿拉騰敖包、筍布爾公社也劃歸寧夏。後來又將甘肅省阿拉善右旗的巴音毛道工委及所屬社隊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阿拉善左旗。以下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擴大之後的格局。

文革結束後,1979年,內蒙古自治區恢復原狀,一度併入甘肅、寧夏的阿拉善盟三個旗重新回歸內蒙古自治區。

文革結束後,1979年,內蒙古自治區恢復原狀,一度併入甘肅、寧夏的阿拉善盟三個旗重新回歸內蒙古自治區。

文革結束後,1979年,內蒙古自治區恢復原狀,一度併入甘肅、寧夏的阿拉善盟三個旗重新回歸內蒙古自治區。

(13)中國大勘界後甘肅省界的調整
1953年,中共西北局為了落實新中國的民族政策,決定青海、甘肅各划出一片區域安置哈薩克族牧民,歸甘肅省管轄。1953年敦煌縣以南的海子為中心地區置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1954年4月26日成立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區(縣級),駐博羅轉井。1955年改名為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但青海、甘肅兩省對這片區域的認識不一致。1958年後,這裡陸續發現硫磺礦、煤礦、石油甚至金礦,再加上爭奪草場,兩省對界線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甘肅認為阿克塞哈薩克族的居住放牧區域就是行政區域範圍,青海則認為這裡僅是居住放牧範圍,不是行政區域,省界應按地圖確定。由於當時劃定縣界時沒有勘界,雙方對界標點的認定竟相差幾十到上百公里。
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全國大勘界從1989年試點開始,在20世紀的最後5年間全面鋪開,截止2001年6月底,全國68條省界已全部劃定,2800多個縣的縣界劃定也已完成99%多。涉及甘肅的主要有兩處地方。
1、甘肅境內寧夏飛地的形成。勘界前,寧夏在甘肅境內並不存在飛地,但寧夏隆德縣的溫堡鎮深入甘肅境內,與寧夏有一條狹窄的地峽相連。就像下面這樣。

勘界後,地峽的一部分劃歸甘肅,於是溫堡鄉就成寧夏在甘肅境內的飛地了。於是就形成了下圖這個樣子↓。此外,在它以南不遠處還有一塊叫「薛楊」的小片飛地,也屬於寧夏。細心的你還可以發現,涇源縣的轄境也變大了,不過這與我們的甘肅省沒有關係。

勘界後,地峽的一部分劃歸甘肅,於是溫堡鄉就成寧夏在甘肅境內的飛地了。於是就形成了下圖這個樣子↓。此外,在它以南不遠處還有一塊叫「薛楊」的小片飛地,也屬於寧夏。細心的你還可以發現,涇源縣的轄境也變大了,不過這與我們的甘肅省沒有關係。

勘界後,地峽的一部分劃歸甘肅,於是溫堡鄉就成寧夏在甘肅境內的飛地了。於是就形成了下圖這個樣子↓。此外,在它以南不遠處還有一塊叫「薛楊」的小片飛地,也屬於寧夏。細心的你還可以發現,涇源縣的轄境也變大了,不過這與我們的甘肅省沒有關係。

2、甘肅與新疆、青海、內蒙古明確省界甘肅西部與青海、新疆、內蒙古界限是此次勘界中全國陸地省級爭議問題最多、情況最複雜的邊界線。其中,甘肅與青海的界限爭議最大,在調整之前,甘肅與青海、新疆、內蒙古的省界在地圖上是這樣表示的↓。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涉及的青甘兩省邊界未定區域面積達2萬多平方公里。以前的地圖上習慣上以阿爾金山、黨河南山為界(如下圖),當然這並非當時兩省的「實際界限」。

這次全國大勘界中,阿爾金山以南2萬平方公里的爭議土地正式劃給了甘肅。圖中實線為勘界前的青海、甘肅省界,虛線為勘界後的省界。阿克塞問題涉及面積二萬多平方公里,是此次勘界中解決的涉及面積最大的一處省級邊界問題。

這次全國大勘界中,阿爾金山以南2萬平方公里的爭議土地正式劃給了甘肅。圖中實線為勘界前的青海、甘肅省界,虛線為勘界後的省界。阿克塞問題涉及面積二萬多平方公里,是此次勘界中解決的涉及面積最大的一處省級邊界問題。

這次全國大勘界中,阿爾金山以南2萬平方公里的爭議土地正式劃給了甘肅。圖中實線為勘界前的青海、甘肅省界,虛線為勘界後的省界。阿克塞問題涉及面積二萬多平方公里,是此次勘界中解決的涉及面積最大的一處省級邊界問題。

現在甘肅與青海、新疆、內蒙古交界處整體是這個樣子↓,是不是比以前細緻多了呢?


我是搬運工。


補充一個犬牙交錯的例子。太湖平原,膏腴之地,方言想通,風俗相同,硬生生被拆成江蘇和浙江兩個省。


甘肅的很多部分完全可以划到其他省的
而清朝將它單獨划出來最重要的目的是隔離。

甘肅是西北地區(不計陝西)唯一漢族人口超百分之九十的省級行政區(並且是在建國初期)。
它隔離了西藏與蒙古,而藏族、蒙古族都是信仰喇嘛教的,也就是藏傳佛教。
清朝曾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準省;自1928,寧夏升為省,這時甘肅又起了隔離寧夏和新疆的作用,回族和維吾爾族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

切斷了他們之間的聯繫,顯然有利於西部地區的穩定。


請看一本書:《中國勘界報告書》,省界怎麼劃的,哪些爭議的,全在裡頭了……


主要覺得第一名的答案不完全,有些省是根據自然條件劃分的,但許多省界劃分的從單純的地域區劃來看都沒有道理。
舉個例子來說,我在的省份——安徽,南北差異就不說了,從文化,地理等角度看都不是一個地方好嘛,這就是完完全全的中國南北方差異啊,皖北是中原官話,皖中和安慶是江淮官話(我合肥的,安慶話說的稍快都不知說什麼),皖南有贛語、吳語等地方語系,屬於完全聽不懂類型的。
皖北跟魯南、豫東,蘇北是一個淮海省好嗎?徐州是省會好嗎?從未有過如此和諧之省!為什麼會被劃分開,很明顯防止割據、造反-_-# 而且真要是一個省,絕壁會動亂你信嗎,我真信,具體原因請出門左拐百度搜索捻軍,而且皖北民風之彪悍,清朝的這個捻軍起義就是皖北帶起來的(有皖北的小盆友別噴我,我是很喜歡這裡的,也喜歡這裡的人的性格);皖南來說也一樣,古徽州還包括贛北,浙西北,現在就是把皖南這一片拿出來做安徽的徽,只能說是政治上的考慮。
另外如果把安徽看做一個地區,其實旁邊那個地方跟我們是一個省啊!明朝時史稱江南省,其賦稅額達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一,是全國最富庶的省份,科舉中榜人數達到了全國的一半,民間有「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的說法,到了雍正的時候為了穩定性和安全性(名義上是政治考慮,說白了就是你很牛逼,我不放心,曹雪芹家的沒落跟雍正的這個心態有直接關係)撤江南省,建安徽省,江蘇省。為什麼說南京是白完省會呢?因為地理文化上太近了啊,硬生生隔開沒用啊,安徽與江蘇的省界形同虛設……
還有還有,鄂豫皖也是同一文化圈,為什麼這能成為紅色根據地?一是因為三省交界,一省國民黨來了我就到別的省去;二是地理文化確實接近,能連片發展,經驗能快速複製。其實仔細尋找一下不難發現許多省份交界處都有這種情況如湖南江西的萍瀏醴,四省的晉冀魯豫,浙南閩北等等

所以一葉知秋啊,中國的省界規劃有以大河山川為界的,如黃河,太行山,武夷山,這些都是基礎的,傳統的做法,是比較合理的劃法,但是隨著中國的歷史向前進,統治的範圍越來越大了,管理的事務越來越多了,積累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了(唐朝為什麼藩鎮割據?你看下它是怎麼劃的省),統治者們變得越來越聰明了,如何鞏固自己統治呢?他們想了很多方法,這只是其中的一種,是性價比最高,也是比較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
總之,這些劃法是保持地方穩定的一種絕佳方式,同時也深刻的體現著中央集權制的思想,重要性不言而喻。


ps:知乎處女作,請各位大俠賞臉 ^_^


一樓說得很清楚啦,再加個江蘇的例子吧,建國後要治理洪澤湖,就把湖西邊安徽的幾個個縣劃給江蘇,這樣洪澤湖就完全在江蘇境內。然後用北邊徐州的兩個縣補給安徽(古代把處於中原文化圈的戰略要地徐州劃給當時的江蘇,也是防割據吧),所以江蘇成了現在這個奇怪的樣子,北邊插進四省交界,安徽的天長插進江蘇省。不過貌似......現在安徽和江蘇的分界,越來越模糊了。



大家看這張圖片,右側古石碑書「吳楚分源」,旁邊為國務院樹立的「江西界」,意思是說,這裡是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和楚國的分源界(一邊的水流入鄱陽湖,一邊流入新安江),現在是江西,安徽,浙江三省交界處。

圖片來源見水印。


山川形便,犬牙交錯。唉,我陝南本是巴蜀—荊楚文化區,自古就與巴蜀,湖廣聯繫緊密,可恨,居然劃給了陝西,本是魚米之鄉,卻成了外地人眼中的黃土高坡,沙塵暴頻發地區


就劃條線…


推薦周振鶴《體國經野》 簡練精闢 講的十分透徹!


江蘇浙江兩省省界比較迷...


其實很簡單,基本都割到無險可守就可以了,古往今來都是這個原則。


葛劍雄老師曾寫過一篇《葛劍雄:我國部分省份為何這樣劃界》和另一篇《葛劍雄談政區的邊界與層級:天津如何成為直轄市?》

行政區域的設立和劃分,既是國家進行日常管理的需要,也關係到政權的鞏固,因此必須兼顧內政和外交、自然和人文、經濟和文化、傳統和現實等各種因素。由於不同時代、不同形勢、不同區域、不同統治集團的需要和利益不同,側重點和出發點也有差異,但基本原則卻是一致的。而一種行政區域或區域類型的設置如能長期延續,特別是在政權更迭後仍不改變,就足以證明這類設置的合理性,至少能證明是利大於弊。另一方面,由於時過境遷,客觀條件發生了變化,原來的利也可能轉變為弊,因此適當進行必要的調整,也是完全必要的。

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自然地理條件對人類社會起著更大的、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對行政區劃也是如此。因此古代對行政區域的設置,往往強調應按照自然地理條件,即「山川形便」。即使如此,自然條件只是諸多因素之一,「山川形便」並非唯一或決定性的條件,必要時中央政府會有意識地打破自然條件的制約,造成「犬牙交錯」的局面,以利於防止和破壞分裂割據。

這一點,已經得到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古地圖的證實。在其中的《駐軍圖》上,漢朝與南越國之間的界線,並非沿南嶺山脈的分水嶺劃定,而是或南或北,不時越過山脈深入南側。顯然,這樣的劃界使中央政府能控制南越的戰略要點,使南越無法利用天然屏障形成完整的防線。


洞庭分南北


元朝時期的行省制度確立了現如今省份劃分的框架,由於宋朝以前的地方割據嚴重,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實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地方割據勢力的出現,因此出現了現在的反自然分界的劃分方式。


反正江西省就是個大盆地,中間一個湖,幾乎所有的水都彙集到湖裡,然後流入長江,感覺這樣很好,很合理。


劃分省的時候,統治者更多的是考慮如何分權,如何有利於統治,所以地形風俗文化什麼的相對來說不重要,比如我大江蘇,其實蘇南蘇北文化差異很大,也沒有根據長江淮河來劃分,大內鬥省的稱號因此而來,如果按照地理及風俗,蘇南應該和浙北一省,蘇北和皖北一省,然而事實相反,這樣做是利於中央集權


推薦閱讀:

古人是怎麼寫出《山海經》的?
中俄簽署 30 年天然氣協議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TAG:中國歷史 | 地域文化 | 歷史地理學 | 中國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