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蘇軍在二戰中蘇德戰場上的幾乎所有戰役里,傷亡都大於德國,卻能取得勝利?


【7月14日凌晨更新 已完工】
————————
【多圖長文】
本文分為幾個篇章
開篇綜述
二戰蘇德主要戰役一覽及簡評(超長)
對整個蘇德戰爭的總體評價
後記
------------以下為原答案----------
簡單說來因為兩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蘇聯地大物博,人多工業底子厚,德國一口吃不掉一個胖子會被反揍,當然也絕不能忽視英美諸如《租借法案》等對蘇聯的援助
第二個戰役的成敗主要指標從來不是看損失人數坦克數,戰損比等,而是看其預期目標有沒有達到。典型例子是諾門罕戰役,這場戰役雖然蘇聯投入了大量重炮坦克飛機等,但是死傷比很難看,陣亡人數基本達到1:1,受傷人數甚至反超日軍。坦克掛掉的比日本投入的坦克數都多,說是關東軍慘敗,我看蘇聯紅軍其實也是慘勝。但是這場戰役對二戰有著深遠影響,首先秀了肌肉,無論是坦克質量數量還是火炮質量數量均震懾了日本軍部北進派,告訴了日本我蘇聯也不是好惹的;其次是嚴重打擊了日本戰初本就貧弱的軍事力量,雖然坦克擊毀的比你多,但是我家底厚你底子窮啊,我再死300個都死的起你再死200個國家就要破產了;最重要的挫敗了日軍北上的野心,保障了接下來一直到日本投降遠東地區的相對安全,間接也影響了整個二戰的走勢。所以從戰略角度上來看,儘管諾門罕戰果很難看,但是戰略目的完全達標,所以無論是蘇聯還是日本國內都同意這是蘇聯的一次大勝。
-------------------------------------------------------------
接下來我來818蘇德戰爭期間主要戰役的雙方戰損比和戰略目的:
以戰役開始時間軸順序:

1941.6.22~7.9 第一次明斯克戰役

德軍戰略目標:閃擊蘇聯,企圖以強大的裝甲部隊實施鉗形突擊,圍殲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和明斯克地域的蘇聯紅軍集團
雙方參戰兵力:
德軍參戰兵力為56個師又2個旅及1個航空隊;蘇聯紅軍參戰兵力為44個師。
中央集團軍群 VS 西方方面軍
師:56個師1個旅 VS 44師
兵力: 1555900 VS 625000
火炮: 15800 VS 10306
坦克: 2200 VS 2900
飛機: 1588 VS 1825
戰損:比亞韋斯托克-明斯克戰役最後蘇軍共有290000名士兵被俘、50000名士兵失蹤、80000名士兵戰死,1500門大炮及2500輛坦克被擊毀,但仍有250000名蘇聯士兵衝出了包圍圈。
結果評價:德軍完勝,蘇聯西方面軍幾乎團滅,幾乎佔領白俄羅斯全境。整個衛國戰爭初期戰場上還未有過如此之大的損失和如此之高的損失效率。西方面軍在明斯克地區所遭受的打擊僅次於之後的基輔大合圍。成為蘇聯衛國戰爭史上第一個由德軍實施的合圍戰。

1941.7.7-1941.9.26基輔大包圍

德軍戰略目標:消除蘇軍中央方面軍和西南方向部隊對其「中央」集團翼側的威脅,從而可以有利的攻擊莫斯科
雙方參戰兵力:
蘇聯 850,000人
德國 500,000人
戰損:蘇聯被包圍的包括452,700人、2642門火炮及迫擊炮和64輛坦克,10月2日有15,000人從包圍圈突圍,西南方面軍共付出700,544人傷亡,包括616,304人在長達一個月的戰役中陣亡、被俘或失蹤,結果,蘇聯4個軍(第5軍、第37軍、第26軍及第21軍)共43個師被消滅,第40軍被嚴重削弱,與之前的西方面軍相似,西南方面軍需要重建。
德國 十萬餘人傷亡
結果評價:德軍大勝,蘇聯西南方面軍團滅,成為蘇聯衛國戰爭史最著名的由德軍實施的合圍戰。包圍圈中僅有2萬餘人逃出包圍圈。但基輔戰役拖延了德軍2個月的時間,這一系列失利均為莫斯科保衛戰爭取了時間


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戰役

德軍戰略目標:企圖以中央集團軍群圍殲蘇聯紅軍斯摩棱斯克集團,奪取西德維納河與第聶伯河之間地帶,打開通向莫斯科的門戶。
雙方參戰兵力: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在斯摩棱斯克地域配置有60個陸軍師又1個旅和1個航空隊。
蘇軍:陸續投入西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中央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的18個集團軍。
戰損:此德軍共俘虜蘇軍約45萬餘人,擊毀和繳獲坦克約3600輛、火炮4800餘門;蘇軍擊潰德軍7個師,重創14個師。
結果評價:德軍大勝,繳獲大量裝備,此役,德軍儘管俘虜大量蘇軍、向東推進約200千米,大開了通往莫斯科的門戶。但蘇軍在寬400千米的地帶內向西推進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寧州的部分地區,擊潰和重創了德軍21個師,並吸引了奧廖爾-布良斯克方向德軍13個師和其他方向3個師的兵力,為莫斯科準備防禦贏得了時間,有力地配合了蘇軍在庫爾斯克的反攻。

1941.9.9-1944.1.27列寧格勒保衛戰

德軍戰略目標:

德軍戰略目標:

德軍戰略目標:在希特勒的對蘇戰略中,最初是以奪取列寧格勒為主要目標,這樣即可以取得整個波羅的海的控制權,又可與芬蘭軍隊會合。此外。瑞典的鐵礦沙才能暢通無阻地供應德國。
雙方參戰兵力:
參戰初期:
蘇聯
187,000人
2,200門火炮
400輛坦克
300架飛機
德國
初期:
270,000人
3,000門火炮
500輛坦克
600架飛機,9月中增至1,600架飛機

蘇軍反攻階段:
蘇軍
1,103,000人
15,501門火炮
1,463輛坦克
1,115架飛機
德軍
1,011,000人
10,250門火炮
675輛坦克
732架(402架可用)飛機
戰損:
蘇軍
478,741人死亡或失蹤
650,878人受傷及染病
40,000名以上平民死亡
4,341輛坦克
15,728門火炮及迫擊炮
2,769架作戰飛機
總共: 1,129,619人傷亡
德軍
750,000人死亡或受傷
91,000人被俘
飛機: 900架(包括274架運輸機及165架被當作運輸機的轟炸機)
總共: 841,000人傷亡
結果評價:德軍戰敗,一次偉大的圍城防禦戰,為期872天的圍城戰破壞了公共設施、食水、能源及糧食供應,導致列寧格勒地區空前的大饑荒,造成最多150萬人死亡,1,400,000以上的平民及士兵撤離,其中很多在撤離時死於轟炸及饑荒。這次戰役牽制了德軍重兵和芬蘭的全部軍隊。戰役結束後,蘇軍的大量兵力得以騰出來轉用於其他戰略方向。挫敗了德軍佔領列寧格勒的戰略目標,並把強大的德北方集團軍群始終緊緊地拖住在蘇聯西北戰場上,從而有力地支援了蘇軍在其他戰場的的勝利。

1941.10.31~1942.7.4塞瓦斯托波爾戰役

德軍戰略目標:攻佔塞瓦斯托波爾,消滅蘇聯黑海艦隊海軍基地,控制黑海
雙方參戰兵力:德軍及僕從國35萬人,蘇軍27萬餘人
戰損:蘇軍在刻赤半島損失約17萬人,在塞瓦斯托波爾損失約7萬餘人,合計24萬餘人。德軍及僕從國損失5萬人
結果評價:德軍勝利,儘管蘇聯一度迫使德軍從塞瓦斯托波爾調走大量兵力,在近5個月內沒能採取積極的進攻行動。蘇聯紅軍利用這一時期積極改進防禦部署,增補物資,並實施一系列攻勢行動消耗敵人,改善防禦態勢,在個別地段把德軍擊退1-4公里。但最後蘇聯錯誤地放棄了刻赤半島,導致塞瓦斯托波爾在喪失後勤後最終陷落。

1941.9.30~1942.1.7莫斯科保衛戰

德軍戰略目標:攻佔蘇聯首都莫斯科 所謂的颱風行動 旨在10天內攻陷莫斯科莫斯科作為蘇聯首都 在政治與軍事上具有重大意義
雙方參戰兵力: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共74個半師,其中14個坦克師和8個摩托化師,總計約有180萬人,坦克1700輛,火炮和迫擊炮1.4萬餘門,飛機1390架
蘇軍總計在西方向上的3個方面軍共有125萬人,坦克990輛,火炮和迫擊炮7600門,飛機677架
戰損:蘇聯大約700,000的紅軍士兵在戰鬥中死亡,受傷或失蹤。
德軍在莫斯科會戰中損失兵力50多萬,投降9萬,丟失坦克1300輛,火炮2500門,汽車1.5萬輛以及其他技術裝備。
結果評價:德軍完敗,由於之前斯摩棱斯克等一系列戰役雖然損失慘重,但成功拖延了德軍腳步,不僅讓蘇軍有更多的時間對莫斯科動員與準備防禦,也拖延到了可怕的寒冬。
德軍人員比蘇軍多40%,火炮和迫擊炮多80%,坦克是蘇軍的1.7倍,作戰飛機是蘇軍的2倍。德軍不僅獲得了數量上的優勢,而且在質量上也佔據優勢,總的來說,德軍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和摩托化裝備等方面的優勢極其明顯。整場戰役從開始到12月5日為蘇聯防禦階段,從12月5日開始蘇聯開始反攻。德國在莫斯科會戰中第一次遭到重大戰略性失敗!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標誌著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這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

1942.1.8~1943.3.22 勒熱夫戰役(火星)

蘇軍戰略目標:消滅勒熱夫突擊部的德國第9集團軍
雙方參戰兵力:
蘇軍參戰部隊兩個方面軍(西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總兵力190萬,火炮24000門,坦克3300輛,戰機1100架。
德軍布防的是莫德爾指揮的第9集團軍,相關數據不詳,但是我們可以參考1年後庫爾斯克時第9集團軍總兵力達到了335000人,那是第9集團軍的巔峰數據,此時一定遠遠少於此數,保守估計大約在25萬到30萬之間。
戰損:蘇軍陣亡和被俘26萬餘人,傷殘50萬人,損失坦克1847輛(超過了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參戰坦克的總和),大炮1100門。
德軍的傷亡在4萬人左右。
結果評價:蘇聯戰敗,德軍獲勝。莫德爾靠此役得封防禦大師成就。勒熱夫戰役被同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所掩蓋,但其對於整個東線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整個勒熱夫突出部牽制了德軍大量兵力,間接導致了第六集團軍的覆滅。同時,這場戰役蘇軍雖消耗了大量兵力,但對德軍技術人員與精銳士兵的打擊,對德軍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下劃線百度百科說的,其實個人完全不這麼看)勒熱夫(火星行動)很明顯就是朱可夫的一次慘敗,用現代的話叫人生幾大錯覺之一:我能反殺。要不是同一時期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朱可夫要被搞死的。

1942.5.12~5.29 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

關於哈爾科夫系列戰役說一句,這裡其實嚴格說來總共有四次戰役,這裡應為第二次,但第一次蘇聯基本直接投降了所以忽略從本次起算第一次

蘇軍戰略目標:粉碎德軍哈爾科夫集團,解放哈爾科夫,為向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發展進攻創造條件
雙方參戰兵力:
紅軍共有兩個方面軍六個軍團及其它單位參加進攻,數量不詳,但可以根據戰果估算(陣亡7.5+被俘23.9+突圍2.2=約33.4萬人)
德軍哈爾科夫集團是南方集團軍群第6集團軍。雙方兵力大致相當
戰損:德軍傷亡人數僅2萬人,而蘇聯紅軍陣亡7.5萬人,被俘23.9萬人,僅僅2.2萬人突圍成功。損失坦克1249輛、火炮和迫擊炮2026門。
結果評價:德軍完勝,似乎在莫斯科戰役後蘇聯總是產生我能反殺的錯覺,於是乎,送上了哈爾科夫這個人頭大禮包。哈爾科夫交戰的結果,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的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遭到很大損失,喪失了北頓涅茨河的重要戰役登陸場,因而不可能進行原定在夏季進行的進攻戰役。這一切,使西南方向總的形勢進一步複雜化。

1942.6.28~1943.2.2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德軍戰略目標:1941年,德軍佔領烏克蘭後,斯大林格勒成為蘇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重要經濟區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如果德軍佔領這一地區,蘇聯就會失去戰爭所需要的石油、糧食和重要的工業基礎,而德國此時也迫切需要這些資源。
所以德軍戰略目標很明顯,即為佔領斯大林格勒,切斷蘇聯交通樞紐和工業供應,投入德國國防軍和盟軍的一切可供使用的力量以最終殲滅蘇聯紅軍殘存的有生力量,儘可能多地奪取它的最重要的戰爭經濟資源。可以看出,這是蘇德之間賭上國運的一戰
雙方參戰兵力:
蘇軍參戰兵力超過110萬人,武器裝備包括火炮15 501門、坦克1 463輛、飛機1115架。
德軍總兵力達100萬人,武器裝備包括10 290門火炮,675輛坦克,1 216架飛機。
戰損:因傷亡過大難以詳細統計:西方學者估計軸心國軍隊在這場戰役中共傷亡85萬人,其中75萬人陣亡或受傷,9.1萬人被俘。而蘇聯方面的估計為消滅軸心國部隊150萬人。無論是哪種估計,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損失了東線南翼兵力1/4的說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
蘇聯紅軍具體傷亡人數為:474871人死亡,650878人受傷或被俘,合計傷亡1,129,619人。
結果評價:德軍完敗,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其戰略上的勝利遠遠超出由英美領導下的諾曼底登陸。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場戰役。雙方傷亡超過200萬人。斯大林格勒會戰是德國遭遇的戰略範圍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團軍群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進攻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

1943.2.2-3.15馬不停蹄的哈爾科夫反擊戰(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

本次戰役基本分為兩個階段

本次戰役基本分為兩個階段

本次戰役基本分為兩個階段
2.2~3.3為蘇聯進攻階段 2.20~3.15為德軍反攻階段 基本上2.20是分界線
進攻階段蘇聯的戰略目標:粉碎哈爾科夫方向德軍「B」集團軍群基本兵力,解放哈爾科夫工業區。
反攻階段德軍的戰略目標:不惜一切代價保證元首的安危 重新奪回哈爾科夫的控制權
雙方參戰兵力:蘇聯進攻階段大約有50萬人參戰,其中大約346,000人在德軍反攻開始後參與防守哈爾科夫。
德軍總共只有兩個不滿員的裝甲集團軍,兵力總共約70,000人
戰損:蘇軍損失了52個師,計70,000 - 80,000人。其中傷亡 45,219人陣亡,41,250人受傷。
德軍傷亡數據難詳,據說11,500人陣亡或受傷,但可確定其中武裝黨衛軍裝甲軍損失了44%的兵力,包括大約160名軍官及4300名在役人員。
結果評價:德軍獲勝。哈爾科夫不僅是曼帥揚名之戰,也是德軍在東線覆滅前最後的輝煌。儘管代價沉重,但哈爾科夫戰役的勝利畢竟還是幫助曼斯坦因穩定了南方集團軍群德軍的陣地,暫時避免了東部戰線的崩潰。但從整個蘇德戰爭的進程來看,並不能扭轉自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出現的德軍潰敗局面。其中較為有趣的是,在2月16日德軍放棄哈爾科夫之後,希特勒大為憤怒。2月17日,他坐著飛機突然飛臨曼施坦因司令部。此時,蘇聯坦克距離該城只有60公里。但希特勒不是一個人來的,他還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援軍,包括最新研發的虎式重型坦克。哈爾科夫戰役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形成,可以說,正因為哈爾科夫反擊戰,造就了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前的格局。

1943.7.5~8.27庫爾斯克坦克大決戰

德軍戰略目標:欲從由南北兩端自中央夾擊,合圍殲滅中央突出部的蘇聯紅軍,重奪戰略主動權
雙方參戰兵力:
德軍
780』900名士兵(算上預備隊 912,460 名士兵)
2』928輛坦克
9』966門火炮
2110架飛機
蘇聯紅軍
1』910』361名作戰人員
5』128輛坦克
25』013門火炮
2』792架飛機
注意,雙方的預備隊都沒有計算在內
戰損:
德軍統計數據
德軍的損失:75,000人陣亡、受傷或被俘
248輛坦克被擊毀
900架飛機被擊落
蘇聯紅軍的損失:180,000人陣亡、受傷或被俘
3,600輛坦克被擊傷或擊毀
2,0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落
蘇聯軍統計數據
德軍的損失:
300043人陣亡,1019109人受傷,122508人失蹤
700輛坦克被擊傷
2609架飛機被擊落
蘇聯紅軍的損失:
141941人死亡,991472人受傷
6,064輛坦克被擊傷或擊毀
1,100-1,2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落
西方史學家統計數據
德國傷亡估計
一共360,000人陣亡,受傷,失蹤,被俘
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被擊毀
1,030架飛機被擊毀
蘇聯傷亡估計
一共863,303人陣亡、受傷或被俘(庫爾斯克防禦戰177,847人,奧廖爾進攻戰役429,890人,別爾哥羅德— 哈爾科夫進攻戰役255,566人)
6,79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被擊毀
2,2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落
個人觀點:不想說什麼,三方數據差別實在太大,建議把各國對自己的損失和西方史學界的統計結合著看,不過德軍損失應該至少在30萬人1000輛坦克1000架飛機左右,蘇軍在90-100萬人,6000輛坦克,2000架飛機左右。德軍基本達到了1換4左右。
結果評價:德軍戰敗。庫爾斯克會戰也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發動的戰略性大規模進攻,企圖重奪戰略主動權,但由於蘇軍事先已得知德軍要進攻的情報並已做好建立三道防禦線的充分準備和駐守數量極為龐大的兵力兵器,德軍進攻步調緩慢且付出傷亡慘重,最後因盟軍登陸義大利西西里島被迫中止。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名士兵和6045輛坦克,空軍部隊參戰飛機超過了2000架,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此戰後德軍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採取全面戰略防禦。蘇聯紅軍從這裡開始了收復國土的大規模的全面進攻。庫爾斯克會戰同時也被視為蘇德戰爭的又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轉折點。

1943.8.7~10.2捲土重來的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戰役

蘇軍戰略目標:收復自從1941年的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戰役後就一直被德國佔領的斯摩棱斯克至布良斯克地區,以籌劃接下來解放白俄羅斯
雙方兵力對比:
德國軍隊集團(坦克第3集團軍、第4集團軍、第9集團軍一部)有人員85萬餘人、火炮和追擊炮近88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約500輛、作戰飛機近700架。
蘇聯加里寧方面軍和西方面軍的編成內共有人員125萬餘人、火炮和追擊炮206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430輛、飛機1100架。
戰損:蘇聯紅軍損失45萬餘人,坦克自行火炮863輛,火炮迫擊炮234門,飛機303架。如果再加上布良斯克方面軍的損失,則紅軍代價超過53萬人。
蘇聯估計德國軍隊在斯摩棱斯克會戰中的損失為10萬人。而德第4集團軍和第3裝甲集團軍上報的8、9月總損失為60032人;第9集團軍8月21日一9月底損失20151人;合計8萬餘人。而加入布良斯克方向的總損失,估計在12萬左右。雙方的傷亡交換率約4:1
評價:蘇軍慘勝。最初1個多月,德國軍隊依託堅固且層層布防的陣地頑強抗擊,紅軍進展緩慢卻傷亡巨大。其後因為斯摩棱斯克以南的莫德爾被擊退,加上東線總態勢惡化,德國軍隊無心戀戰,令紅軍得以在最後半個月內推進135一145公里,戰役全期共進展200—250公里。說白了還是蘇軍人多能耗,德軍大勢已去,其實打得挺難看的

1943.8.25~1943.12.23下第聶伯河戰役(解放基輔 烏克蘭)

蘇軍戰略目標:

蘇軍戰略目標:

蘇軍戰略目標:奪取第聶伯河右岸各登陸場以解放第聶伯河左岸烏克蘭、頓巴斯、基輔
雙方兵力對比:蘇軍共有263萬人,51,200門火炮和迫擊炮,2,4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2,850架飛機
德國南方」軍隊集群共有124萬名官兵,12,600門火炮和迫擊炮,約2,100輛坦克和強擊炮,近2000架作戰飛機。
戰損:
先貼一段關於傷亡的糾纏:

在第聶伯河戰役中的傷亡數字依然是一個激烈辯論的主題。鑒於行動的時間的和包括廣大的領域,不止一個歷史學家認為,涉及的損失是巨大的。
關於蘇聯傷亡數字,尼古拉?施多夫提出的數字是有373,000人陣亡,總傷亡數字共超過1,500,000人。英國歷史學家約翰?埃里克森9月26日和12月20日的總損失為754,000人(173,000人陣亡)。 由於在渡過第聶伯河前德軍抵抗力量頑強,這一數字似乎是一個過低的估計(來自蘇聯的估計,在庫爾斯克攻勢後共有250,000人死亡、受傷和被俘),大將超過300,000人的陣亡數字似乎是完全正確和可以接受的,與受傷數字的比例為3:1,加起來總共傷亡超過100萬人
然而,德軍的損失數字,更難以評估。簡單的規則是在進攻行動中頑強抵抗的敵人損失3:1的比例導致500,000人傷亡,達到庫爾斯克戰役的數字。一些蘇聯/俄羅斯歷史學家引述傷亡高達1,500,000人。但是這是極不可能的,這將意味著,傷亡人數接近參戰的士兵人數。
考慮到跟庫爾斯克戰役每天的傷亡比例,只要在類似的條件下會導致總共1,000,000人傷亡。第聶伯河戰役是被列入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之一

我乾脆貼下1943年9月-12月的雙方損失表吧:

蘇聯純減員數:

1943.7-9月 陣亡562604 傷死111125 病死14413 失蹤115714 合計803856

1943.10-12月 陣亡418225 傷死70903 病死15315 失蹤85512 合計589955

戰役是從8月25日開始的,第一個階段即使按比例大概也死亡27萬以上,再加上第二個階段59萬,加起來純減員75萬左右,再加上1:3的傷兵大約有225+75=300萬損失。但注意這是這個時間段的總共損失,所以蘇聯在此次戰役總共損失在100萬~150萬是大致靠譜的

德軍陣亡數:

1943年:

八月 59,198

九月 57,429

十月 53,264

十一月 67,363

十二月 49,330

加起來大約在23萬左右,但這其中並不包括傷死病死失蹤俘虜傷殘人數,損失在50萬以上左右大致也是靠譜的


結果評價:蘇聯慘勝,但慘的很值。這場會戰蘇聯僅僅只是德軍的2倍左右,對比之前之後的數據比已經算是差距很小的,但能奪得如此戰果,尤其是跨河攻擊德軍的防禦工事作戰尤為不易。本次戰役重創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基本兵力及「中央」集團軍群一部,完全解放第聶伯河左岸烏克蘭和基輔,收復最重要的經濟區,並在第聶伯河和普里皮亞季河右岸奪得25個登陸場,就具備了在白俄羅斯實施進攻,完全解放右岸烏克蘭,並在西方向和西南方向順利發展進攻的條件。

1944.1.14-11.1十次斯大林突擊
這是對1944 年蘇軍戰略總攻的一種概括。這其中包括:解圍列寧格勒;右岸烏克蘭戰役,解放克里米亞半島,對芬戰役,解法白俄羅斯(巴格拉季昂),解放烏克蘭西部與波蘭東部,進攻羅馬尼亞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布達佩斯戰役,進入挪威。(加重的是這十次中相對重要性比較大的三次)
在蘇德戰線的十個方向先後實施的一系列不間斷的戰略性進攻戰役:解放了幾乎全部淪陷國土,把戰場推到了國境之外。從五十年代未起,蘇聯有關著作一般不再使用十次突擊的提法。而以51個戰略性關鍵戰役代之。又被稱作十次打擊。
這裡我並不會一個個介紹,只挑其中比較重要或者有名的介紹(列寧格勒 烏克蘭 克里米亞 白俄羅斯 羅馬尼亞 波羅的海 )
結果影響:十次打擊後,德國僕從國基本全部退出軸心國聯盟。蘇聯領土基本上全部解放,並已進入東歐大部分和北歐。

看看慈父這紅色汪洋一般的攻勢

看看慈父這紅色汪洋一般的攻勢

看看慈父這紅色汪洋一般的攻勢

1943.12.24~1944.4.17右岸烏克蘭戰役

蘇軍戰略目標:

蘇軍戰略目標:

蘇軍戰略目標:粉碎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和「A」集團軍群)戰略戰線南翼,解放右岸烏克蘭,並為爾後向巴爾幹和波蘭進攻創造有利條件
雙方參戰兵力:A集和南集前線士兵691032,武裝黨衛軍85924人,補充部隊17359,空軍部隊和訓練部隊16205,僕從軍116127,外籍部隊30724總計957389 ,加起來大約不足百萬。所能作戰的兵力少之又少。
蘇軍4個方面軍(不含在克里木方向展開的第51集團軍)共有220餘萬人,火炮和迫擊炮28654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015輛。蘇聯空軍(含遠程航空兵)有作戰飛機2600架。
戰損:德軍總計250956人,其中41907人陣亡,51161人失蹤,總計9萬人死亡或失蹤;15萬人負傷。
蘇軍27萬純損,83萬受傷
結果評價:德軍戰敗。但是蘇聯贏得很難看。44年還能湊出這麼一場規模空前龐大的戰役,蘇軍6個坦克集團軍全湊齊了。但是雷聲大雨點小,這麼多人追著打也沒打出一個成功的圍殲戰,最後還讓胡貝在面臨被徹底圍殲的情況下打出了一個精彩的卡梅涅茨-波杜爾斯基口袋戰役,雖然損失了接近500輛重型車輛,卻帶領20萬德軍人員成功突圍,不得不說,自從斯大林格勒之圍後德軍真是練出來了。

1944.1.14~3.1列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戰役(解圍列寧格勒)

這場戰役應該算作之前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子戰役
所以裡面的兵力和損失應該算是包含在內的

蘇軍戰略目標:解放列寧格勒。徹底解決威脅列寧格勒的德軍並殲滅北翼德軍集團,為進一步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和消滅卡累利阿地峽和斯維爾河地區的芬蘭軍隊創造了有利條件。
德軍戰略目標:德軍統帥部命令「北方」集團軍群不惜一切代價堅守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地區,以保障德國艦隊在波羅的海的自由行動以及同瑞典芬蘭的暢通,保持德軍對列寧格勒和蘇軍北翼的威脅。
雙方參戰兵力:蘇聯陸軍125萬餘人、火炮和迫擊炮20183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580輛、飛機1386架,另有游擊兵團3.5萬人配合。以及紅旗波羅的海艦隊以艦炮和岸炮的火力及其航空兵的突擊配合列寧格勒方面軍突破德軍防禦。
德軍「北方」集團軍群下轄48個師,共74.1萬人,10000門左右火炮迫擊炮,38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370架飛機。並且德軍利用圍困列寧格勒27個月的時間構築了大縱深的防禦工事。
戰損:
蘇聯陣亡76686人 負傷237267人,合計31萬4000人左右
德軍被殲滅3個師被擊潰23個師,而1944年德軍步兵師標準共計12352人(裝甲師會比這個少),擊潰一般是戰損達到30%,所以預估大約損失12萬人左右,然而此時的部隊往往都不會滿編,所以還要再打個八折左右
結果評價:德軍戰敗,作為整個列寧格勒保衛戰的最終一戰,結束了這長達872天的圍城之困,從意義上來說當然重大,首先作為44年開年之戰,打好了士氣基礎;其次解放列寧格勒也剷除了德軍在蘇聯北部最後一個橋頭堡。但實際上對德軍的殺傷並不算大,因為此時德軍已經日薄西山,能守住本土和東歐就不錯了,至於這個已經僵持了接近900天的爛攤子,早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1944.4.8~5.12克里米亞戰役

蘇軍戰略目標:克里米亞半島就像是德軍在蘇聯南部的橋頭堡,不僅控制了土耳其和黑海,也是德國南部機場網的核心。所以目標是解放了整個克里米亞半島,圍殲此處的德軍以保障蘇聯的黑海控制權
雙方參戰兵力:德軍共有19.5萬人,火炮和迫擊炮約36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215輛以上。有駐克里木的148架飛機和從羅馬尼亞機場起飛的航空兵進行支援。德軍統帥部在克里木北部和刻赤半島修建了堅固工事。
蘇軍軍團和兵團計有47萬人,火炮和迫擊炮5982門,坦克和自行火炮559輛。共有1250架飛機(包括黑海艦隊航空兵)進行支援。
戰損:德軍僅在陸上就損失10萬人,其中被俘61587人,據第17集團軍司令部的不完全統計,僅從1944年5月3—13日,即有4.2萬名官兵在海中溺斃。
蘇聯戰死及失蹤17754人,負傷 67065人,合計約8萬5千人
結果評價:德軍慘敗。儘管這裡是德軍南部機場網的基地,但是蘇聯卻在數量上具有碾壓般的優勢,是二戰蘇軍少有的一次成功的大型海陸空協調立體作戰。曾經德國花了250天才奪下的塞瓦斯托波爾。蘇聯紅軍僅在5天內就解放了該城,總共不過35天就摧毀了德軍在克里木的堅固工事,粉碎了近20萬人的德軍集團。並且這也是蘇聯在43年少有的一次死傷比德軍少的重大戰役。

1943.6.22~8.3紅色風暴巴格拉季昂行動(白俄羅斯戰役)

蘇軍戰略目標:

蘇軍戰略目標:

蘇軍戰略目標:光復剩下的原蘇聯領土白俄羅斯,圍殲德國中央集團軍群。開闢進攻德國本土的捷徑。開始解放東歐國家。
雙方參戰兵力:
蘇軍到1944年6月20日為止,參加巴格拉季昂戰役中的四個方面軍,合計140餘萬人,52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3萬1千門火炮和迫擊炮,5000多架飛機。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可以從南面和北面調集的增援部隊數量在63-66個師左右,120萬人。中央集團軍群防區縱深的坦克/突擊炮數量既有可能少到200輛也有可能多到400輛。不過德軍可能的增援兵力將會把中央集團軍群可調遣的坦克/突擊炮數量提升到900輛。火炮和迫擊炮9500餘門,共約1350架飛機對地面軍隊實施支援。不過有情報指出中央集團軍群只有40架戰鬥機可以飛行。
戰損:德國中央集團軍群損失了接近450,000人,其中陣亡或被俘至少20萬,儘管從兩翼獲得了增援,仍從888,000人下降到445,000人。其他集團軍群也損失了100,000人。總計損失54萬。
蘇聯178,507人陣亡或失蹤,587,308人負傷;總計損失23萬左右。此外在戰鬥或運輸中損失了2,957輛坦克和自行火炮,2,447門火炮。
評價:德軍慘敗。中央集團軍群被生生絞死。超過30個德國師被殲,餘下的師也遭受重創。德國最大的中央集團軍群所剩無幾,南烏克蘭集團軍被重創,蘇軍機械化部隊推進超過300公里。紅軍已來到第三帝國的邊境了。自此之戰,德軍徹底喪失了再組織一次大規模作戰的資本。可以說這次是十次打擊中最重要的一次。

慈父的勝利

慈父的勝利

慈父的勝利

1944.8.20~8.31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羅馬尼亞戰役)

蘇軍戰略目標:粉碎德軍雅西—基什尼奧夫集團,解放摩爾達維亞,迫使羅馬尼亞退出與德國合夥的戰爭。同時,奪取對德國至關重要的普羅耶什蒂油田,動搖德國繼續戰爭的能力。
雙方參戰兵力:德軍「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共50個師,90萬人,火炮迫擊炮7600門,坦克自行火炮400餘輛,由德、羅810架飛機支援。
蘇軍參戰的兵力有烏克蘭2、3方面軍和第4方面軍的一部,計有125萬人,火炮迫擊炮16000門坦克自行火炮1870輛,作戰飛機2200架,並有海軍艦隊支援作戰。
戰損:德軍僅8天戰鬥就被殲滅20個師,被擊斃俘虜士兵25.6萬人。蘇聯最後消滅德軍22個師,幾乎擊潰羅軍全部,總共50個師合計47個師被擊潰,完全團滅。迫使羅馬尼亞倒戈。
蘇軍在解放羅馬尼亞的戰鬥中,共有69000人陣亡,286000人負傷。
評價:德軍慘敗。蘇聯人打出了一次蘇式閃電戰。8天20個師,一共擊潰了德軍和羅馬尼亞軍的47個師,使得德軍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幾乎全軍覆沒。如此重創敵軍,導致蘇德戰場南翼德軍防禦的崩潰,改變了巴爾幹整個軍事政治形勢。此戰德軍不僅又被絞死一個集團軍,而且使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脫離德國的反動聯盟,並對德宣戰。另外,蘇聯打開了通向德國在歐洲最後一個盟國匈牙利的通道。軸心國聯盟基本開始完全倒台。

1944.9.14~11.24波羅的海沿岸戰役(庫爾蘭橋頭堡)

蘇軍戰略目標:

蘇軍戰略目標:

蘇軍戰略目標:粉碎波羅的海沿岸的德軍和解放波羅的海沿岸各加盟共和國
雙方參戰兵力:
蘇聯陸軍及紅旗波羅的海艦隊共90萬人,約1.75萬門火炮和迫擊炮、308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2640架作戰飛機。
德「北方」集團軍群,擁有50個兵團,70萬人,裝備了火炮迫擊炮7000門,坦克自行火炮1200輛,作戰飛機約400架。
戰損:蘇聯陣亡61468人負傷218622人,合計27萬人左右。
德國接近20萬人被封鎖在庫爾蘭半島。其餘人基本陣亡或俘虜。
評價:德軍戰敗。但是十次打擊中三大敗仗中敗的比較有骨氣的一次。這次戰役蘇聯擊潰了德軍29個兵團,解放了波羅的海沿岸大部分地區,戰線由1000公里縮短到250公里。德國喪失了重要的糧食、原料基地,同時也喪失了賴以實施翼側突擊威脅在東普魯士進攻的蘇軍的有利基地,雖然形成了長期的庫爾蘭橋頭堡(直到1945年5月8日才投降;5月3日柏林就被攻克了),但是被困於此的德軍失去了戰略上的作用;被徹底封死在庫爾蘭半島,對之外蘇軍的不斷進攻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威脅;直到最後投降,庫爾蘭半島仍有接近20萬名德軍,此戰成功鎖死了北方集團軍群。並且蘇軍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勝利,使芬蘭加速退出戰爭。

1945.1.12~2.3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解放波蘭)

蘇軍戰略目標:牽制德軍兵力以改善盟軍在阿登地區的處境 解放波蘭
雙方參戰兵力:
蘇聯共有16個合成集團軍、4個坦克集團軍、2個空軍集團軍,以及若干個獨立坦克軍、機械化軍、騎兵軍等,共22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335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7000輛、飛機5000架。
德軍「A」集團軍群(1月25日起改稱中央集團軍群),共56萬人、火炮50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200餘輛、飛機600架。戰役過程中,先後調來約40個師進行增援。(總兵力接近百萬)
戰損:蘇聯陣亡 43476人負傷150715人,合計約20萬人
德軍25個師被擊潰,35個師遭全殲。據蘇軍統計,此次戰役中,俘德軍官兵43000人,殲敵15萬餘人,在繳獲的戰利品中,計有5000多門大炮和追擊炮,300多輛坦克,200多架飛機,以及大量的其他裝備和技術兵器。
評價:德軍大敗。而且因為派了10餘個主力師來支援本戰役,間接導致了西線阿登戰役的失敗;蘇軍在此役中大量使用機動作戰;打出了各種中小規模的迂迴包抄,最後形成了整體局面上的分割破壞;至此蘇軍戰術基本已經成熟,德軍已經很難再打出好看的交換比了。戰後波蘭大部分被解放,蘇軍正面主力愈發接近德國腹地。

1945.1.13~1945.4.25 東普魯士戰役

蘇軍戰略目標:粉碎東普魯士和波蘭北部德軍集團
雙方參戰兵力:
蘇聯14個合成集團軍、1個坦克集團軍、5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2個空軍集團軍,約167萬人、火炮和迫擊炮2.5萬餘門、坦克和自行火炮3859輛、飛機3097架。
德軍中央集團軍群(1月26日起改稱北方集團軍群 論德軍集團軍群名字的易變性),轄1個裝甲集團軍、2個野戰集團軍和1個航空隊,計78萬人、火炮82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700輛、飛機775架z。
戰損:蘇聯陣亡126464人負傷458314人合計約58萬人
德軍25個師被殲,12個師遭重創。具體數字不詳 但是在戰役第三階段柯尼斯堡戰役中德軍官兵損失約4.2萬人;俘獲約9.2萬人,其中軍官 和將軍近1800名;迫擊炮1652門、飛機128架。
評價:德軍戰敗。先說下這場戰役跨時雖長,但其實打的時間主要是掐頭去尾(1月12-26日的第一階段和4月6日-9日的柯尼斯堡戰役)中間基本都是蘇聯空軍對德軍的不斷襲擾;所以雙方傷亡的大部分都在這頭和尾。這場戰役後德軍海上交通線被完全破壞,其被封鎖於蘇聯波羅的海沿岸的庫爾蘭集團的,補給變得十分困難。在本次戰役中蘇聯航空兵立下了汗馬功勞;從這個時候起可不能無腦黑蘇聯空軍弱雞了。

1945.3.6~1945.3.15巴拉頓湖防禦戰役(春醒)

多漂亮的黑豹坦克啊,就這麼送了人頭

多漂亮的黑豹坦克啊,就這麼送了人頭

多漂亮的黑豹坦克啊,就這麼送了人頭
德軍戰略目標:企圖粉碎烏克蘭第3方面軍,恢復多瑙河防禦,繼續盤踞匈牙利的石油產地,消除對奧地利工業區和德國南部工業區的威脅
蘇軍戰略目標:如此大規模的進攻行動此時是不可能隱秘的。其在巴拉頓湖的防禦系統之完善,配備之強,完全超過庫爾斯克戰役中蘇軍的防禦體系。所以,就是要棒打黨衛軍希特勒 教他做人
雙方參戰兵力:
蘇聯計有37個步兵師、6個保加利亞步兵師、2個坦克軍、1個機械化軍、1個騎兵軍(共約官兵40.7萬人、火炮和迫擊炮70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407輛、飛機965架)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預計的敵重點進攻地段,防禦陣地共擁有27公里的戰壕,火炮和迫擊炮發射點130個,113個掩體,埋設反坦克地雷4249枚,反步兵地雷5058枚!反坦克炮的平均戰役密度為每公里18門,個別地段的地雷障礙物密度為每公里2700枚防坦克地雷和2500枚防步兵地雷。 並且經過周密的防禦演練 德軍這隱蔽性 嘖嘖
德軍集中了「南方」集團軍群和「E」集團軍群所屬31個師(包括11個坦克師)、5個戰鬥集群、1個摩托化旅、4個強擊火炮旅,共計擁有德軍官兵約43.1萬人、匈牙利軍隊10萬人、火炮和迫擊炮5』630門、坦克和突擊火炮877輛、裝甲輸送車900輛、飛機850架。(重點在於 這些皆為黨衛軍精銳部隊,可查相關圖片,德軍損毀的坦克包括著名的虎王;虎式;黑豹;獵豹;追獵者等 可以說是帝國最後的裝甲精銳)
戰損:蘇聯陣亡8492人受傷24407,合計不足3萬5000人。
德軍損失了4萬餘人、約5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300門火炮和迫擊炮(裝甲部隊幾乎全滅)
評價:德軍慘敗。元首這個時候竟然產生了「我能反殺」的嚴重錯覺;把黨衛軍直接強行送人頭;連最忠誠的黨衛軍都知道德軍必敗,就只有元首不清楚,不知道是瘋了還是破罐破摔還是指揮愚蠢。蘇聯不僅早早就做好了準備,而且戰役之前路況十分泥濘,對於以裝甲部隊進行突擊的德軍來說,泥路中的坦克就是反坦克火炮的活靶子,十分不利。為此迪特里希將軍曾向陸軍總部提出請求,希望延後這次攻勢,但他的請求被駁回了。這是帝國最後一次反擊;也是整個東線上蘇聯最後一次大規模防禦戰役,然並卵,黨衛軍依舊被打成了狗,而且還間接加快了維也納的戰敗。

1945.3.16~1945.4.15維也納進攻戰役

蘇軍戰略目標:粉碎匈牙利西部德軍集團、解放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雙方參戰兵力:
蘇聯共745600人參戰(烏克蘭第3 第2兩個方面軍) 其中烏克蘭第3方面軍的突擊集團下轄18個步兵師,3900門火炮和追擊炮,197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空軍第17集團軍800餘架飛機支援其行動。烏克蘭第2方面軍的突擊集團共有12個步兵師,2686門火炮和追擊炮,165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德軍南方集團軍群(轄2個合成集團軍、2個裝甲集團軍和1個匈牙利集團軍)及「E」集團軍群部分兵力,據說約共28,000人 。以及第4航空隊(700架飛機)負責支援陸軍集團。
戰損:蘇聯陣亡41359人受傷136386人,合計約近18萬人
擊潰德國及其盟軍32個師,俘敵13萬餘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據說總共損失19萬人(包括被俘虜),不過總損失超越蘇聯是肯定的
評價:德軍戰敗。蘇聯紅軍順利行動的結果使匈牙利獲得解放,奧地利東部及其首都維也納的德軍已被全部肅清。德國失去了匈牙利各重要石油產地和維也納大工業區。由於在戰役打響前希特勒錯誤地產生了「我能反殺」的錯覺,發動了上文所述的春醒行動;導致最後的黨衛軍精銳幾乎損失殆盡,殘兵退往維也納,嚴重削弱了維也納的防禦實力。維也納守軍只堅守了數日便撤出了維也納,維也納的損壞率只有13%,算是比較好地保住了這所歷史名城;不過,蘇軍在解放維也納後大肆地搶劫 強姦;犯下的獸行比德軍有過之而無不及。

1945.4.16~5.9柏林戰役(紅旗插上國會大廈)

德軍戰略目標:依靠首都拖延蘇軍步伐,等待盟軍到來,期望把柏林交給盟軍。

德軍戰略目標:依靠首都拖延蘇軍步伐,等待盟軍到來,期望把柏林交給盟軍。

德軍戰略目標:依靠首都拖延蘇軍步伐,等待盟軍到來,期望把柏林交給盟軍。
蘇軍戰略目標:攻佔納粹的心臟 柏林;為千千萬死去的同胞復仇;把元首打回河北省
雙方參戰兵力:蘇軍共集中了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等三個方面軍270個師和騎兵師,20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14個空軍集團軍,共250萬部隊,其中作戰部隊206萬人(含波蘭軍隊15.6萬人),另配屬2450架飛機、14200門火炮、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德軍 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總計48個步兵師、9個摩托化師、6個裝甲師。 共80萬人,700門火炮和迫擊炮,5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342架作戰飛機。
戰損:蘇聯陣亡81116人傷亡280251人(共計36萬餘人)ps盟軍不願打柏林的一個原因就是認為攻打柏林傷亡會很大,但看完全文的朋友早就看出來了,對於毛子來說36萬跟之前的比都算毛毛雨了。損失坦克2156輛、火炮1220門、飛機527架。
此役蘇軍共殲滅德軍80萬人(肯定團滅啊沒地跑了)其中蘇聯俘虜德軍48萬人(最後投降15萬人)
評價:軸心國-德國戰敗。4月25日對柏林形成包圍展開巷戰;27日進入中心區;29日強攻國會大廈;29日21點50分,蘇聯將紅旗插上了國會大廈。30日元首在發表了喂斯大林 我倒河北省來,氣死偶咧等著名演說後和結婚一天的愛娃服毒自殺。5月1日戈培爾自殺;5月2日德國城防司令帶15萬殘兵投降,至此戰鬥結束。1945年5月9日,受希特勒繼承人鄧尼茨的委託,德軍最高統帥部代表凱特爾元帥、什圖姆普弗上將、弗雷德堡海軍上將在柏林軍事工程學院的食堂大廳內,向蘇聯及其盟國正式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這次戰役的勝利結束,標誌著德國法西斯的徹底滅亡。人類災難的終結,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進程的重要里程碑。

1945.5.6~5.11布拉格戰役(終戰之戰)

以為打完柏林我就更完了嗯?布拉格戰役其實才是蘇德戰爭的最後一戰

以為打完柏林我就更完了嗯?布拉格戰役其實才是蘇德戰爭的最後一戰

以為打完柏林我就更完了嗯?布拉格戰役其實才是蘇德戰爭的最後一戰
蘇軍戰略目標:為合圍和粉碎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軍集團和解放捷首都布拉格而實施的一次進攻戰役(有意思吧 柏林都陷落了 布拉格還沒有)
德軍戰略目標:指望盟國之間發生分歧,指望與美英統治集團進行勾結,說白了就是希望盟軍快來接收我們不想被毛子帶走
雙方參戰兵力:
蘇聯參加戰役的軍隊計有2028100人,火炮和追擊炮305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2000輛、飛機3000餘架。
德軍集團總兵力90餘萬人、火炮和追擊炮,9700門、坦克和強擊火炮1900輛、飛機1000架。
戰損:蘇聯陣亡11997人受傷40501,合計約5萬人
蘇聯俘德軍官兵約86萬人,其中包括60名將軍。有「奧地利」集團軍群在該集團兩翼行動的幾個師逃到了美軍作戰區。
評價:德軍戰敗。還是要被關到西伯利亞去啊~布拉格戰役是蘇德戰爭中的最後一個戰役。至此,蘇聯在二戰東線的戰爭全部結束;但這不是蘇聯的終戰,終戰是8月9日~9月2日在中國滿洲的戰役(搶人頭)。德軍統帥部的計劃是對蘇聯紅軍進行頑抗,但為英美軍敞開戰線。德軍曾為此直接同西方國家談判。但是這些計劃為蘇聯紅軍的迅猛進攻所打破。看看這場戰役吧,200萬人打90萬,86萬投降,所以不要老覺得只有果黨才有100萬頭豬抓三天三夜的梗,德粉口中的德意志也是有過這樣的日子的。當士氣跌落到底點又看不到希望時,再堅強的戰士也選擇了放棄。不過德軍目測只是有意識到蘇聯對俘虜的狠,但沒意識到具體有多狠。我想如果那時候他們要真的知道投降了生不如死的俘虜生涯,他們或許還真的會拚死抵抗。整個二戰德軍共有 5,318,531被俘,其中約二百五十萬人是被蘇軍俘虜,大約四十萬左右德軍俘虜死於戰俘營(死亡率高達20%)

結束了 戰爭的篇章
---------------------------------------------------
第三部分:對蘇德戰爭的總體評價
先上雙方損失數據,以下數據來源很多很雜 我只能盡量分析不保證完全準確

根據俄羅斯目前的官方統計,共有2660萬蘇聯公民在二戰中喪生;在二次大戰的各大戰場上(註:包括了諾門罕戰役和最後的滿洲戰役),共有866.84萬名蘇聯官兵為國捐軀(包括了死於戰俘營的178.33萬 )
在東線總共有3817429名德軍陣亡;總共有363343名德軍戰俘死在了蘇聯,加起來在整個蘇德戰爭包括後續的戰俘營,德軍總共死亡4180772(418萬)人
德國僕從國在東線陣亡959,000人;被俘766,800人;合計1,725,800(172萬)人
雙方陣亡數量對比為6,818,317:4,776,429,約為1.4:1
雙方永久性損失(陣亡+被俘)數字對比為11273026:8,578,929,約為1.3:1
其實整體來看的 蘇德 或者說的更準確點 是蘇聯和軸心國聯盟之間的損失是差不多的
但是如果按照年代劃分的話,德軍在前兩年取得了更多的人數優勢;蘇軍對德軍造成的陣亡與俘虜集中在1944年底和1945年。

按年代算的話:
純減員:俘虜+陣亡+傷死+病死+失蹤
損失:純減員+受傷(人次)

1941年:蘇軍純減員3137673(313萬)人,德軍損失約為85萬人(其中陣亡約302400人),德國盟軍損失約為15~20萬人,雙方戰損比為4:1,德方佔優勢。
1942年:蘇軍純減員3258216(325萬)人,德軍損失約為200萬人(其中陣亡約506800人),德國盟軍損失50萬人,雙方戰損比不到3:1,德方佔優。
1943年:蘇軍純減員2312429(231萬)人,德軍陣亡人數700653(70萬)人,具體損失數據不詳,但可以肯定是德方佔優。
1944年,蘇軍純減員1763891(176萬)人,德軍陣亡1,232,946(123萬)人。也許這一年德軍損失要在蘇軍之上,但雙方的損失比不會相差很大,蘇方佔優。
至此可以確定的是在1945年之前東線德軍總共陣亡2,742,909(274萬)人
1945年,蘇軍純減員800817(80萬)人,德軍1945年總共陣亡1,230,045人(包括與盟軍作戰)。這一年德軍損失肯定超過蘇軍,雙方損失比至少在1:2以上,蘇方佔優。

註:蘇軍蘇德戰爭純減員合計11273026(1127萬)人;這與官方數字866.84萬死亡人數有260萬人數的差距;對此我的理解是:失蹤人數包括了戰後歸國的183萬俘虜與70萬偽軍(見下文),183萬生還後以及偽軍的人頭應該是算給了僕從國或者壓根就沒計入蘇軍數據,所以減去這183+70=250萬的差距後,數據就十分接近了。
注2:德軍陣亡數字加起來3972954人,減去一些誤差以及與45年與盟軍作戰的損失,很接近東線德軍陣亡人數381萬(誤差15萬5千左右),所以德軍東線總共陣亡381萬左右這個應該是可信的(不包括僕從國)
注3:43年後德軍數據嚴重損失,只有陣亡比較確定 受傷與俘虜都比較模糊
注4:為什麼1945年德軍陣亡人數如此之高?45年大批量青年軍,國民擲彈兵入伍,說白了就是各種老弱病殘,遠不如德軍先期素質(最後的精銳都在春醒送了);所以死的很慘

關於雙方的俘虜情況:
蘇聯俘虜:
大約有450萬蘇軍被俘(戰爭頭半年俘虜超300萬),其中60~70萬人被德軍召募(偽軍),1,836,000人於戰後回到蘇聯,其餘約179萬人死於戰俘營。
另一說是蘇聯總共被俘虜570萬人,但德軍大量在戰爭初期大量俘虜了尚未報道的青年以及把平民算作俘虜數,所以來自蘇聯軍方的450萬更為可信
但無論怎麼說可以確定是 俘虜中70%左右都是1941年俘虜的
那麼問題來了:
60~70萬的偽軍最後去向如何,如果陣亡或被俘,到底算作哪邊的損失?

德軍俘虜:
德軍共有 5,318,531人被俘,其中3,035,700(303萬)人是被蘇軍俘虜,大約36萬左右德軍俘虜死於戰俘營(但需要注意的是303萬人中,有140萬人左右是1945年戰爭末期成建制投降:就像我上文所述的布拉格戰役,投降近80萬,另柏林戰役也投降俘虜了40萬 真正東線主要戰場上俘虜不會超過100萬)
可以百分百確定的是,那100萬俘虜存活率很低,遠低於戰後那140萬,36萬死亡俘虜的大頭死在了那100萬,其中有超過一半的被俘者死亡,如在斯大林格勒被俘的91000人只有5000人活到戰後。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德軍戰俘死亡人數為40萬左右;蘇聯死於戰俘營的為178.33萬;蘇聯比德國多死了140萬戰俘,說明了法西斯慘無人道;為德軍各種洗地的可以歇歇了.
德軍除了在1945年後徹底崩盤,之前極少被大批量蘇軍俘虜,側面引證了德軍打仗比蘇聯強
戰時兩邊戰俘營死亡率都很高。

另外附上一條特別的數據:德國入侵蘇聯之前的本土及其控制區內人口已達二億零五百萬,此外其歐洲僕從國的人口也有7800萬,而蘇聯戰前人口為一億九千萬,1941年底蘇聯控制的人口只剩1.3億。
你們真覺得憑41年底蘇聯這尿性能自己扛住德國?
當然不行,英美的援助和牽制至關重要

但同樣的,你們真覺得這樣的數據下蘇聯靠」人海戰術「能贏?
看完了我上述那麼多戰役的結果後,大家也應該有個判斷了:蘇聯除了在戰爭初期的愚蠢指揮外,從庫爾斯克開始到春醒行動,防禦作戰打的是有板有眼,各種工事挖的德國頭痛,絕不是靠人海硬扛的
同樣進攻作戰中,在斯大林格勒後,除了少數幾次反送人頭(火星和哈爾科夫),蘇聯開始大量運用多點突破,機動作戰,陸空結合,炮兵坦克,所謂大縱深戰術也,這固然需要大量的兵力所配合,但絕不是簡簡單單的無腦」人海戰術「,這一戰術在巴格拉季昂時達到巔峰,從十次打擊一直到45年幾乎每次戰役都是這種戰術的各種版本,運用的越來越熟練,交換比也越來越好看。並且在諸如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反攻階段時,蘇聯並沒有對德國形成絕對的兵力優勢:更談不上使用什麼送人頭的人海戰術。
當然我不否定人海戰術的存在,但那隻存在於戰爭初期的手忙腳亂和之後的極少部分,絕不是蘇聯的主流行為。

蘇聯當然是抗德主力,紅軍的功勞絕不可磨滅,儘管他們也曾犯下許多獸行,但是沒有紅軍與蘇聯的奮力抗爭,更多人將會死去

看完我那麼多戰役大家也看出來了
幾次最關鍵的戰役德軍都輸了;而且德軍的輝煌在哈爾科夫反擊戰時就已經結束;之後雖然長時間上交換比佔優,但在戰略上一直被壓制,庫爾斯克是被動進攻,下第聶伯河會戰和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戰役也是被動防禦;到了1943年更是完全受制於所謂的十次打擊,戰爭主動權完全讓歸於蘇聯。
所以我們說:
莫斯科戰役是德軍閃電戰的終結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力量拐點
庫爾斯克戰役是蘇德戰爭主動權的交割之戰
巴格拉季昂是德軍徹底翻盤無望的奠基

很可惜也很幸運 德國這四場國運之戰全部敗北

--------------------------------------------------
最後的最後:後記

戰爭初期,由於蘇聯戰爭決策層的戰略誤判,以及「大清洗」後蘇聯紅軍指戰員素質較低,蘇聯紅軍喪師失地、一路潰敗,德軍則憑藉局部兵力優勢和相對先進的戰術所向披靡,平均深入蘇聯境內六百公里。直至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德軍進攻受挫。隨後雙方陷入膠著,互有勝負,蘇聯紅軍憑藉人力物力上的優勢逐漸穩住戰局,1943年八月末,蘇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挫敗德軍的攻勢,自此蘇軍進入戰略反攻階段,並於1945年4月30日最終攻佔德國首都柏林,1945年5月8日夜間,德國舉行了無條件投降儀式,投降書於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蘇德戰爭就此結束

來源於 百度百科-蘇德戰爭

7月14日凌晨近4點
經過了接近一周的跳票,和大約四次的不斷更新,這篇文章終於結束了
這個答案打破了我知乎的許多記錄:最長文與最多圖;第一次破500贊;第一次破1000贊;第一次破2000贊;最多收藏次數;馬上還會迎來第一次破2500贊。我當然是開心的,沒想到我這個小透明還能獲得這麼多關注,尤其是還受到了 @朱炫 的鼓勵也因為您的名人效應而給我帶來了1天1000贊的飛速飆升
但我更希望,看本文的贊同更多地能夠源自於對那段歷史的了解尊重與認可,而不僅僅是因為我這篇答案非常詳實。
其實我在更這篇文的時候很累,很多數據很麻煩;尤其是亂七八糟的戰損,有些數量根本確定不了。但越到後來,我就越覺得可怖。那麼多的數字的人啊,就這麼死了。
5年蘇德戰爭,百餘次大小戰役,近5000萬人徹底因這次戰爭而消失,無數家庭,沒錯就是無數家庭因此破滅。
我是一個文筆不太好的人,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才能讓大家對這些數字感同身受,讓大家認識到戰爭的可怕,所以我只能教條般的羅列這麼多冷冰冰的數據,但這些冰冷的數據曾經都是一個個鮮活的人:德國人,俄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羅馬尼亞人,義大利人,匈牙利人,芬蘭人,蒙古人...許許多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家庭與個人,因為少數人的慾望和瘋狂,而要被以「國家」的名義踏上死亡的征程,而更多的無辜民眾,他們甚至還沒有反抗的能力就被鋼刀大炮所屠戮
留給我們的只是史書上這一堆堆血的數字,而同樣的事情在我國大陸;東南亞;北非;西歐;朝鮮甚至日本本土都在發生。
無數人為了少數人所謂的國家其實是個人慾望與利益而送死或者成為了殺戮機器。
不明白像希特勒,戈培爾這種人有什麼好推崇的,在我看來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殺人犯,魔王。你可以覺得德軍能打,德軍裝備好,坦克厲害,科技發達,我也如此。但是無論是黨衛軍還是國防軍,你絕不可否定其罪行。
更不明白戰爭有什麼好的,那些天天叫囂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動侵日收復東京的的憤青們,你們就這麼想變成一個數字的一部分嗎?
我更這篇答案用了接近12小時,但打死1個人只需要1秒都不到,而我無論再花多少時間,寫多少篇答案也不能讓那些數字中的一個死而復生,戰爭就是如此殘酷,死了就是死了,能成為數字的一部分還是你的幸運呢。大部分人根本統計不詳呢。你看看那百度百科,就那麼一段話,帶過了這五年無數人的生死。

活著真好,和平真好

感謝能看完我這段長篇廢話


題主再回去看看戰史,44年以後大部分戰役蘇軍傷亡都小於德軍,有些戰役雙方傷亡對比堪比41年,當然是掉了個。蘇德戰爭,如果算上德國僕從軍的損失,雙方軍隊死亡比1:1.6(包括被俘後死亡),並不算懸殊(主要是41年蘇軍被打得太慘,不過44-45年相當程度上扳了回來),而德國動員效率太低,無論是斯佩爾還是希特勒本人,都無法真正是德國的官僚體系轉入動員狀態,一直到44年,希特勒喊著一百萬人為前線運動,實際只從後方部門中摳出20萬人,同時這些後方部門仍然冗員繁多。

蘇聯紅軍在偉大衛國戰爭中各階段的純減員人數。

年份 陣亡 傷死 病死 失蹤 合計

1941.6-9月 236372 40680 153526 1699099 2129677

1941.10-12月 229009 60791 81813 636383 1007996

1942.1-3月 413681
45651 34328 181655 675315

1942.4-6月 232388
55761 26294 528455 842898

1942.7-9月 416569
69470 53689 684767 1224495

1942.10-12月 310978 49344 34842 120344 515508

1943.1-3月 486912
65474 30200 144128 726714

1943.4-6月 100967 53254 15231 22452 191904

1943.7-9月 562604
111125 14413 115714 803856

1943.10-12月 418225 70903 15315 85512 589955

1944.1-3月 414298
95021 8779 52663 570761

1944.4-6月 206193
86901 12787 38377 344258

1944.7-9月 374817
75017 15491 45465 510790

1944.10-12月 216754 72907 17363 31058 338082

1945.1-3月 410066 78017 17979 51459 557521

1945.4-5月 147577
70011 8530 17178 243296

遠東 9780 ── 1340 911 12031

合計 5187190
1100327 541920 4455620 11285057

蘇聯武裝力量在偉大衛國戰爭中的純減員人數及死亡人數,單位:萬人。

部隊
陣亡 傷死 病死
失蹤 合計

紅軍
518.72 110.03 54.19
445.56 1128.50

邊防部隊
1.89 ── 0.71 3.54 6.14

內務部隊
2.07 0.25 0.65
6.80 9.77

合計
522.68 110.28 55.55
455.90 1144.41

確認生還
0.00 0.00 0.00
277.57 277.57

死亡人數 522.68 110.28 55.55
178.33 866.84


&<1&>1941年夏秋蘇軍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波羅的海沿岸防禦戰役 49.80
75202 13284 88486 6.22-7.9

北方防禦戰役 35.84
67265 68448 135713 6.29-10.10

列寧格勒會戰(一):

列寧格勒防禦戰役 51.70
214078 130848 344926 7.10-9.30

錫尼亞維諾進攻戰役 7.13
22211 32768 54979 9.10-10.28

提赫文防禦戰役 13.57
22743 17846 40589 10.16-11.18

&<2&>1941年夏秋蘇軍在中央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白俄羅斯防禦戰役 62.73
341073 76717 417790 6.22-7.9

斯摩棱斯克會戰 58.16
486171 273803 759974 7.10-9.10

莫斯科會戰(一):

防禦階段 125.00
514338 143941 658279 9.30-12.5

&<3&>1941年夏秋蘇軍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烏克蘭防禦戰役 86.46
172323 69271 241594 6.22-7.6

摩爾達維亞防禦戰役 36.47
8519 9374 17893 7.1-7.26

基輔會戰 62.85 616304 84240 700544 7.7-9.26

提拉斯波爾-梅利托波爾戰役 28.05 75424 46226 121650 7.27-9.28

敖德薩防禦戰役 3.45
16578 24690 41268 8.5-10.16

頓巴斯-羅斯托夫防禦戰役 54.16
143313 17263 160576 9.29-11.16

蘇梅-哈爾科夫防禦戰役 14.71
75720 20789 96509 9.30-11.30

克里木防禦戰役 23.56
48438 15422 63860 10.18-11.16

塞瓦斯托波爾防禦戰役 5.20
156880 43601 200481 10.30-7.4

&<4&>1941-42年冬春蘇軍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列寧格勒會戰(二):

提赫文進攻戰役 19.30
17924 30977 48901 11.10-12.30

柳班進攻戰役 32.57
95064 213303 308367 1.7-4.30

傑米揚斯克進攻戰役 10.57
88908 156603 245511 1.7-5.20

&<5&>1941-42年冬春蘇軍在中央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莫斯科會戰(二):

反攻階段 102.17
139586 231369 370955 12.5-1.7

總攻階段:

勒熱夫-維亞茲馬進攻戰役 105.92
272320 504569 776889 1.8-4.20

博爾霍夫進攻戰役 31.70
21319 39807 61126 1.8-4.20

托羅佩茨-霍爾姆進攻戰役 12.21
10400 18810 29210 1.9-2.6

&<6&>1941-42年冬春蘇軍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羅斯托夫進攻戰役 34.90
15264 17847 33111 11.17-12.2

刻赤-費奧多西亞進攻戰役 8.25
32453 9482 41935 12.25-1.2

庫爾斯克-奧博揚進攻戰役 12.19 10586 19996 30582 1.3-1.26

刻赤半島戰役 18.17
43248 67091 110339 1.14-4.12

巴爾文科沃-洛佐瓦亞進攻戰役 36.17 11095 29786 40881 1.18-1.31

[第二階段:1942年5月-1943年6月]

&<1&>1942年夏秋蘇軍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列寧格勒會戰(叄):

沃爾霍夫進攻戰役 23.19
54774 39977 94751 5.13-7.10

錫尼亞維諾進攻戰役 19.00
40085 73589 113674 8.19-10.10

&<2&>1942年夏秋蘇軍在中央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別列伊防禦戰役 18.77
7432 12928 20360 7.2-7.27

勒熱夫-瑟喬夫卡進攻戰役 34.51
51482 142201 193683 7.30-8.23

蘇希尼奇-科澤利斯克進攻戰役 21.84 12134 22415 34549 8.22-8.29

&<3&>1942年夏秋蘇軍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刻赤防禦戰役 24.98
162282 14284 176566 5.8-5.19

哈爾科夫進攻戰役 76.53
170958 106232 277190 5.12-5.29

沃羅涅日-伏羅希洛夫格勒戰役 131.08 370522 197825 568347 6.28-7.24

斯大林格勒會戰(一):

防禦階段 54.70
323856 319986 643842 7.17-11.18

高加索會戰(一):

高加索防禦戰役 60.32
192791 181120 373911 7.25-12.31

&<4&>1942-43年冬春蘇軍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列寧格勒會戰(四):

衝破列寧格勒包圍圈(火花) 30.28 33940 81142 115082 1.12-1.30

傑米揚斯克進攻戰役 32.76
10016 23647 33663 2.15-2.28

舊魯薩進攻戰役 40.12 31789 71319 103108 3.4-3.19

&<5&>1942-43年冬春蘇軍在中央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大盧基進攻戰役 8.67
31674 72348 104022 11.24-1.20

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火星)54.51 70373 145301 215674 11.25-12.20

馬洛-阿爾漢格爾斯克進攻戰役 24.02 19684 34615 54299 2.5-3.2

謝夫斯克戰役 25.68
30439 39968 70407 2.25-3.28

勒熱夫-維亞茲馬進攻戰役 87.60
38862 99715 138577 3.2-3.31

&<6&>1942-43年冬春蘇軍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斯大林格勒會戰(二):

反攻階段 114.35
154885 330892 485777 11.19-2.2

高加索會戰(二):

高加索進攻戰役 114.53
69627 84912 154539 1.1-2.4

克拉斯諾達爾進攻戰役 39.00
66814 173902 240716 2.9-5.24

米列羅沃-伏羅希洛夫格勒戰役 26.52 38049 63684 101733 1.1-2.22

哈爾科夫進攻戰役 50.24
55475 98086 153561 1.13-3.3

羅斯托夫進攻戰役 25.94 9809 18422 28231 2.5-2.18

哈爾科夫防禦戰役 34.59
45219 41250 86469 3.4-3.25

雷斯克-蘇姆斯克戰役 9.38
2643 4891 7534 3.4-3.28

[第三階段:1943年7月-12月]

&<1&>1943年下半年蘇軍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列寧格勒會戰(五):

姆加進攻戰役 25.33
20890 59047 79937 7.22-8.22

新索科利尼基進攻戰役 19.97
2574 9821 12395 12.30-1.8

&<2&>1943年下半年蘇軍在中央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斯摩棱斯克進攻戰役 125.26
107645 343821 451466 8.7-10.2

布良斯克進攻戰役 53.00
13033 43624 56657 9.1-10.3

涅韋爾-戈羅多克進攻戰役 19.80
43551 125351 168902 10.6-12.31

奧爾沙進攻戰役 31.09
24553 79867 104420 10.12-12.2

&<3&>1943年下半年蘇軍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庫爾斯克會戰:

防禦階段 127.27
70330 107517 177847 7.5-7.23

反攻階段:

奧廖爾進攻戰役 128.76
112529 317361 429890 7.12-8.18

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戰役 114.40
71611 183955 255566 8.3-8.23

伊久姆─巴爾文科沃進攻戰役 20.24 10310 28380 38690 7.17-7.27

米烏斯河進攻戰役 27.18
15303 45767 61070 7.17-8.2

第聶伯河會戰:

頓巴斯進攻戰役 101.19
66166 207356 273522 8.13-9.22

切爾尼戈夫-波爾塔瓦戰役 158.13
102957 324995 427952 8.26-9.30

第聶伯河下游進攻戰役 150.64
173201 581191 754392 9.26-12.20

柳捷日進攻戰役 25.38
24422 60642 85064 10.1-11.2

布克林進攻戰役 18.60
6498 21440 27938 10.12-10.24

基輔進攻戰役 67.10
6491 24078 30569 11.3-11.13

戈梅利-列奇察進攻戰役 6.13
21650 66556 88206 11.10-11.30

基輔防禦戰役 73.00
26443 61030 87473 11.13-12.22

高加索會戰(三)

新羅西斯克-塔曼進攻戰役 31.74
14564 50946 65510 9.10-10.9

刻赤-埃利季根進攻戰役 15.00
6985 20412 27397 10.31-12.11

[第四階段:1944年]

&<1&>1944年上半年蘇軍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列寧格勒會戰(六):

第一次突擊:

列寧格勒-諾夫哥羅德戰役 82.21
76686 237267 313953 1.4-3.1

普斯科夫進攻戰役 17.31
10453 31680 42133 3.9-4.15

&<2&>1944年上半年蘇軍在中央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卡林科維奇─莫濟里進攻戰役 23.26 12350 43807 56157 1.8-1.30

維捷布斯克進攻戰役 43.62
27639 107373 135012 2.3-3.13

羅加喬夫-日洛賓進攻戰役 23.20
7164 24113 31277 2.21-2.26

&<3&>1944年上半年蘇軍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第二,三次突擊及突擊前的準備:

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會戰 240.61
270198 839330 1109528 12.24-4.17

克里木進攻戰役 46.24
17754 67065 84819 4.8-5.12

&<4&>1944年下半年蘇軍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列寧格勒會戰(七):

第四次突擊:

維堡-彼得羅扎沃茨克戰役 45.15
23674 72701 96375 6.10-8.9

列日察─德文斯克進攻戰役 39.12 12880 45115 57995 7.10-7.27

普斯科夫-奧斯特羅夫進攻戰役 25.84 7633 25951 33584 7.11-7.31

納爾瓦進攻戰役 13.68
4685 18602 23287 7.24-7.30

馬多納進攻戰役 39.00
14669 50737 65406 8.1-8.28

塔爾圖進攻戰役 27.28
16292 55514 71806 8.10-9.6

坎達拉克沙-克斯堅加進攻戰役 8.91 2550 7281 9831 9.5-10.5

第八次突擊:

波羅的海沿岸進攻戰役 154.64
61468 218622 280090
9.14-11.24

第十次突擊:

佩特薩莫-希爾克內斯戰役 13.35
6084 15149 21233
10.7-10.29

&<5&>1944年下半年蘇軍在中央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第五次突擊:

白俄羅斯進攻戰役 233.17
178507 587308 765815 6.23-8.29

沃姆扎-奧斯特羅文卡進攻戰役 15.38 11771 45850 57621 8.30-11.2

塞羅茨克進攻戰役 26.95
23090 78355 101445 8.30-11.2

貢賓嫩進攻戰役 40.45 16819
62708 79527 10.16-10.30

&<6&>1944年下半年蘇軍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第六次突擊:

利沃夫-桑多梅日進攻戰役 100.22
65001 224295 289296 7.13-8.29

第七次突擊:

雅西-基什尼奧夫進攻戰役 131.42 13197 53933 67130 8.20-8.29

布加勒斯特-阿拉德進攻戰役 68.16 8447 46839 55286 8.30-10.3

桑多梅日進攻戰役 20.52
5279 20744 26023 8.30-11.2

第九次突擊:

東喀爾巴阡進攻戰役 36.31
26843 99368 126211 9.8-10.28

貝爾格萊德進攻戰役 30.00
4350 14488 18838 9.28-10.20

德布勒森進攻戰役 69.82
19713 64297 84010 10.6-10.28

布達佩斯進攻戰役 71.95
80026 240056 320082 10.29-2.13

阿帕廷進攻戰役
20.54 6790 25460 32250 11.7-12.10

昂達瓦進攻戰役 13.18
4096 16472 20568
11.20-12.15

[第五階段:1945年]

&<1&>1945年蘇軍在西北和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克萊彼達進攻戰役
5.62 403 1066 1469 1.25-2.4

庫爾蘭進攻戰役 42.92
30501 130447 160948 2.16-5.8

&<2&> 1945年蘇軍在中央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維斯瓦河-奧德河進攻戰役 211.27 43251
149874 193125 1.12-2.3

東普魯士進攻戰役 166.91
126464 458314 584778 1.13-4.25

屈斯特林進攻戰役 15.16
15466 46333 61799 2.3-3.30

東波美拉尼亞進攻戰役 92.05
52740 172952 225692 2.10-4.4

柏林進攻戰役 190.62
78291 274184 352475 4.16-5.8

&<3&>1945年蘇軍在西南和南方向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西喀爾巴阡進攻戰役 48.22
16337 62651 78988 1.12-2.18

下西里西亞進攻戰役 98.08
23577 75809 99386 2.8-2.24

班斯卡-比斯特里察進攻戰役 7.98 2104 9033 11137 3.10-3.30

俄斯特拉發進攻戰役 31.73
23964 88657 112621 3.10-5.5

上西里西亞進攻戰役 40.84 15876
50925 66801 3.15-3.31

維也納進攻戰役 64.47
38661 129279 167940 3.16-4.15

布拉迪斯拉發-布爾諾進攻戰役 27.22 16933 62663 79596 3.25-5.5

格拉茨進攻戰役 29.48
2173 6552 8725 4.15-5.9

布拉格進攻戰役 177.07
1265 38083 49348 5.6-5.11

&<4&>蘇軍在亞洲的戰鬥:

戰役 兵力(萬人)
純減員 傷病 合計 作戰日期

遠東進攻戰役 166.95
12031 24425 36456 8.9-9.2


數據出處:《РОССИЯ И СССР В ВОЙНАХ XX ВЕКА》

德國軍隊東線逐月陣亡數據(由於後期德軍戰役兵團被圍殲造成統計混亂,以下數字僅供參考,出處《Deutsche milit?rische Verluste im Zweiten Weltkrieg》)

1941年:

6月  25000

7月  63099

8月  46066

9月  51033

10月  41099

11月  36000

12月  40198

合計 302495

1942年

1月  48165

2月  44099

3月  44132

4月  23066

5月  38099

6月  29033

7月  38066

8月  62165

9月  45033

10月  25000

11月  31198

12月  78759

合計 506815

1943年

1月 180310

2月  68330

3月  46066

4月  16000

5月  19066

6月  13066

7月   71231

8月   59198

9月   57429

10月  53264

11月  67363

12月  49330

合計 700653

1944年

1月  70330

2月  64429

3月  93660

4月  73264

5月  48363

6月  142079

7月  169881

8月  277465

9月  70561

10月  92528

11月  45363

12月  85253

合計 1232946

1945年 1074520人(缺逐月數據)

德國戰俘死亡數據(按死亡地點)

蘇聯 363343

法國 34033

美國 22000

英國 21033

南斯拉夫 11000

其他 8066

合計 459475

包括戰俘在內德國軍隊一共死亡5318531人。

德國僕從國在東線陣亡超過100萬人。


蘇德主要技術裝備損失數量對比:

表格出處:《РОССИЯ И СССР В ВОЙНАХ XX ВЕКА》P468

德軍之所以能夠在41年取得巨大戰果,不僅在於戰略欺騙帶來的突然性,蘇軍戰前動員將混合基幹制部隊轉擴充為常備軍後導致訓練水平大幅下降(39-41年蘇軍從100多萬人擴充到400萬),還在於德軍投入巴巴羅薩的部隊人數擁有絕對優勢——侵蘇德軍+僕從軍420萬人,蘇聯西部5個軍區總兵力只有240萬人,德軍擁有近乎2:1的兵力優勢。蘇軍即便進行總動員,徵召了500萬人,但是不說許多人還沒到達登記點,或者登記後還未編入部隊,所處地區就落入德軍之手,成為僅存在於賬面上的員額,即便後方徵召人員,也無法馬上編入部隊抵達前線,所以蘇軍只能邊打邊補充,無法扭轉局面。而德軍則能夠充分利用初期的兵力優勢擴大戰果。與許多小白的認識相反,恰恰是德軍利用絕對優勢兵力(也就是「人海」),優勢贏得戰爭開局(41年德軍賬面上技術裝備數量對蘇軍根本無優勢,技術裝備質量也沒什麼優勢,最大優勢是初期兵力)。

當然,有些人人為的蘇軍41年擁有技術裝備數量優勢也是無稽之談,因為蘇聯技術裝備,特別是摩托化車輛的妥善率低下,保養不善(只有20%的裝備能夠立即投入作戰),數量優勢往往只存在於紙面上,而不是戰場上,另外蘇軍大部分坦克和截擊機是30年代中期生產到41年性能已經過時(兔蛤浪費軍費的產物,兔蛤主持建設的基輔築壘地域也是豆腐渣工程)。最後蘇軍雖然組件了機械化軍這一單位,但編製並不合理,不同機動能力的裝甲摩托化裝備混合編製導致部隊缺乏機動力。這就造成即便蘇軍撤退,仍然趕不上德軍的合圍速度。當然41年德軍也不是一支真正的機械化部隊,德軍將坦克和摩托化車輛集中使用能夠編製出機動部隊實施縱深合圍,但這些部隊面對東線廣闊的作戰地域時就顯得非常有限了,蘇軍被圍部隊在拋棄重裝備後往往能夠從德軍合圍圈的間隙滲透出去回到後方。而到戰爭後期德軍面臨蘇軍合圍時,卻發現即便丟棄重裝備和傷員從蘇軍穿插部隊的間隙突出包圍圈也往往只是一頭鑽進另一個包圍圈而已,最後這些德軍突圍部隊會像丟入咖啡中的方糖一樣逐漸崩解,融化,消失。

--------------------------------------------------------------------

戰爭到43年底,蘇聯人力資源就開始緊張。可以拿我奶奶家來說,我外曾祖父有兩個兄弟,一個在41年,一個在43年2月陣亡,我外曾祖父原來是紅色索爾莫沃船廠技術工人,也是家裡最後一個兒子,他在43年6月應徵入伍,部隊渡過第聶伯河時,他被補充進部隊,這個近衛步兵師減員慘重,不久前師長也死了,但他們也因為戰鬥英勇獲得了「Запорожская ордена Ленина Краснознамённая орденов Суворова и Богдана Хмельницкого дивизия」的榮譽稱號(了解戰史的人應該知道我外曾祖父所在的是哪只部隊),外曾祖父跟著部隊從南線轉到白俄羅斯,再一路打到柏林,他最後走完了三兄弟的路。

-------------------------------------------------------------------

蘇聯為什麼能比德國生產更多的坦克和飛機?某些小白簡單歸咎為質量,那真是可笑了。提高動員,改善生產組織和生產技術,標準化、通用化才是蘇聯提高武器產量的基礎。戰前蘇聯就已經採用流水線生產坦克和飛機。而即便是發明流水線的美國也要到1942年才在西雅圖由GM鋪設第一條飛機生產流水線。流水線對工藝標準化和批量生產效率的提高是無需多言的。

292工廠雅克戰鬥機生產線,在流水線上分別組裝機體和機翼,再最後進入總裝生產線

下塔吉爾工廠中使用自動焊接機生產T-34車體

用於流水線上生產T-34的Р-72型自動焊接機

鑄造流水線

整車自動焊接台

整車自動焊接台

整車自動焊接台

使用流水線自動化生產的前提是對零部件公差控制和標準化提出更高要求(任意兩個部件要不通過修配便能夠組裝),這方面蘇聯在戰前就走在世界前面。福特發明了流水線,泰勒提出了工作流程分析,但真正將這些用於工業化普及的是蘇聯,伴隨斯達哈諾夫運動蘇聯最早在各個工業領域進行定量的工作分析,使用自動化設備和流水線作業。針對流水線生產的設備預修制度也是蘇聯提出並最早實施的,這能夠保障生產線長時間24小時運轉,也是現代工業設備維修制度的起點。這一系列標準化舉措不僅提高了產量,也降低了對熟練工數量的要求。T-34坦克通過一系列措施,將工時從8000小時降到6000小時,最後降到4000小時。

使用流水線自動化生產的前提是對零部件公差控制和標準化提出更高要求(任意兩個部件要不通過修配便能夠組裝),這方面蘇聯在戰前就走在世界前面。福特發明了流水線,泰勒提出了工作流程分析,但真正將這些用於工業化普及的是蘇聯,伴隨斯達哈諾夫運動蘇聯最早在各個工業領域進行定量的工作分析,使用自動化設備和流水線作業。針對流水線生產的設備預修制度也是蘇聯提出並最早實施的,這能夠保障生產線長時間24小時運轉,也是現代工業設備維修制度的起點。這一系列標準化舉措不僅提高了產量,也降低了對熟練工數量的要求。T-34坦克通過一系列措施,將工時從8000小時降到6000小時,最後降到4000小時。

使用流水線自動化生產的前提是對零部件公差控制和標準化提出更高要求(任意兩個部件要不通過修配便能夠組裝),這方面蘇聯在戰前就走在世界前面。福特發明了流水線,泰勒提出了工作流程分析,但真正將這些用於工業化普及的是蘇聯,伴隨斯達哈諾夫運動蘇聯最早在各個工業領域進行定量的工作分析,使用自動化設備和流水線作業。針對流水線生產的設備預修制度也是蘇聯提出並最早實施的,這能夠保障生產線長時間24小時運轉,也是現代工業設備維修制度的起點。這一系列標準化舉措不僅提高了產量,也降低了對熟練工數量的要求。T-34坦克通過一系列措施,將工時從8000小時降到6000小時,最後降到4000小時。

可以說,與德國這樣的老牌歐洲資本主義工業國不同,蘇聯的工業是用當時最新的硬體和軟體組裝起來的,本身生產效率就超過德國(德國坦克生產到戰爭結束都沒用上流水線)。再加上動員水平(蘇聯人歇機器不歇24小時生產,德國工廠43年還在8小時工作制,由於沒有建立設備預修制度,德國工業也無法做到讓設備長時間無故障運行)以及產業組合(德國擁有歐洲一流的軍工集團——克虜伯、MAN、賓士、保時捷,但這些掌握在財閥手裡的工業王國是一個個獨立的王國,他們各行其是生產,由於各自相對固定的上下游關係,無法像蘇聯那樣將工業資源整合,優化配置,也就更不要說裝備序列的通用化、標準化了)。

可以說蘇聯是通過最先進工業技術的大量成系統地運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總動員,獲得了武器產量上的壓倒性優勢。

戰前1940年蘇聯1840萬噸鋼,德國本土(1938年德國領土的鋼產量)2000萬噸鋼(戰爭期間德國本土鋼產量就沒超過2100萬噸過),1942年由於列寧格勒被封鎖和頓巴斯的丟失,以及工業搬遷蘇聯鋼產量跌到800萬噸,德國2048萬噸,之後蘇聯鋼產量逐步提高,到1945年恢復到1225萬噸,德國鋼產量1944年已經跌落到1800萬噸水平(由於蘇聯佔領僕從國資源產地和戰略轟炸)。

德國吞併和佔領區有額外1000萬噸鋼產量(主要法國500萬噸,奧地利100萬噸,捷克250萬噸),但這其中大部分德國無法有效動員,只能用於維持佔領區運作——法國資本家集團也要利潤來保障資本不縮水啊,否則法國幹嘛要放棄抵抗?

戰前德國對蘇聯不存在工業優勢,戰時,德國通過重創蘇聯西部工業區獲得的工業優勢卻被德國自身低下的動員效率抵消了。

說鋼產量不如說發電量(加工鋼材的金屬切割機床需要電力),德國優勢還大一點,1940年德國本土擁有62.9億度電,蘇聯48.3億度電(不含39年新併入領土),但1942年蘇聯只剩下20多億度電,到1945年才恢復到43.3億度電。而1942年德國本土有70億度電。當然由於德國工業的動員效率低下,大部分電力被浪費了。此外戰前法國也有20億度電,法國戰敗後發電量也沒有下降(可見德國仍然需要保障西歐佔領區的消費能源供給)。

遭受巨大損失的蘇聯在鋼、電力生產總量(也即反應工業規模)上下跌到跟英國本土規模差不多。但蘇聯卻消滅了德國陸軍80%,空軍70%以上的力量。

相比之下,美國鋼產量達到8000萬噸(1943年),而日本戰時最高鋼產量只達到780萬噸(1943年),41年前日本鋼產量在600多萬噸徘徊(拿這點鋼造IJN,日本確實用了舉國之力),連美國1/10都沒有,美國打敗日本卻花了4年時間,這還是在有上百萬日本陸軍被牽制在中國內地和東北,日本統治階級最後放棄玉碎的前提下。

(數據引自《帕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


41-42年支撐蘇軍作戰的與其說是杯水車薪的租借物資,不如說是蘇聯總動員和戰前龐大的國防儲備。43年開始蘇聯後方工業已經完成重組,產量開始穩步提升,租借物資與其說雪中送炭不如說錦上添花。


三十年代各大國國防開支:(以當年的美元匯率計算)

1930年:蘇7.22億;美6.99億,英5.12億,法4.98億,意2.66億,日2.18億;

1933年:蘇7.07億,美5.70億,法5.24億,德4.52億,英3.33億意3.51億,日1.83億

1934年:蘇34.79億,美8.03億,法7.07億,德7.09億,法5.40億,英5.40,意4.55億,日2.92億

1935年:蘇55.17億,德16.07億,意9.66億,法8.67億,美8.06億,英6.46億,意9.66億,日3.00億

1936年,蘇29.33億,德23.32億,意11.49億法9.95億,美9.32億,日3.13億

1937年,蘇34.46億,德32.98億,英12.45億,意12.35億,美10.32億,日9.40億

1938年:德74.15億,蘇54.29億,英18.63億,日17.40億,美11.31億,法9.19億


1932-1939各大國飛機產量:括弧內為估計數(但是我懷疑這個表的數字為擁有數)

1932年:蘇2595架,日691架,法(600架),美593架,意(500架)德36架;英445架

1933年:蘇2595架,日766架,英633架,法(600架)意(500架),美466架,德368架

1934年:蘇2595架,德1968架,意(750架)英740架,日688架,美437架,法(600架)

1935年:蘇3578架 德1968架,英1140架,意1000架,日952架,法785架,美459架,

1936年:德5112架,蘇3578架,英1877架,日1181架,美1141架,意(1000架)法743架

1937年:德5606架蘇3578架,英2153架,日1511架,美949架,法743架

1938年:蘇7500架,德5235架,日:3201架,英2827架,意1850架,美1800架,法1382架

1939年:蘇10328架,德8245架,英7940架,日4467架,法3163架,美2195架,意1200架


1937年各國相對戰爭潛力(假設在動員程度相同,只考慮物質與工業因素的情況下)美:41.7%德14.4%蘇14%英10.2%,法4.2%日3.5%意2.5%


1940到1943年的軍火產值,以當年美元匯率計算(不計彈藥,油料)

1940年:德60億,蘇50億,英35億,美15億,日10億,意7.5億

1941年:蘇85億,英65億,德60億,美45億,日20億,意10億

1943年:美375億,蘇139億,德138億,英111億,日45億


二戰主要大國軍費開支:以當年美元匯率計算(1941-1945)

美3100億,德2500億,蘇1900億,英1100億,日600億

(以上數據引自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

蘇聯裝甲質量不如德國?

蘇聯鑄造和鍛造坦克裝甲鋼成份(伊茲霍爾工廠和菲利克斯.捷爾任斯基工廠生產)

蘇聯測試的德國虎式坦克裝甲鋼樣本成份

蘇聯測試的德國虎式坦克裝甲鋼樣本成份

蘇聯測試的德國虎式坦克裝甲鋼樣本成份

可見硫、磷等有害物質含量蘇聯裝甲鋼還要略低於德國裝甲鋼,德國裝甲鋼在鎳、鉬等稀有金屬用量上超過蘇聯(虎式坦克用的是德國最好的坦克裝甲),造成裝甲性能差異的不是雙方的冶煉技術,而是德國不惜工本使用寶貴的有色金屬。當然這也進一步限制了虎式坦克的產量。

可見硫、磷等有害物質含量蘇聯裝甲鋼還要略低於德國裝甲鋼,德國裝甲鋼在鎳、鉬等稀有金屬用量上超過蘇聯(虎式坦克用的是德國最好的坦克裝甲),造成裝甲性能差異的不是雙方的冶煉技術,而是德國不惜工本使用寶貴的有色金屬。當然這也進一步限制了虎式坦克的產量。

可見硫、磷等有害物質含量蘇聯裝甲鋼還要略低於德國裝甲鋼,德國裝甲鋼在鎳、鉬等稀有金屬用量上超過蘇聯(虎式坦克用的是德國最好的坦克裝甲),造成裝甲性能差異的不是雙方的冶煉技術,而是德國不惜工本使用寶貴的有色金屬。當然這也進一步限制了虎式坦克的產量。

--------------------------------------------------------------------------------------------------------------


簡單的說,紅軍付出這麼大傷亡代價的同時,逐漸地奪取了戰爭主動權,並且壓縮了德軍的地盤,最終讓德國人沒有任何能力和資源繼續戰爭。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其他國家尤其是美英的協助。

戰爭和經濟一樣,考慮的是可以投入什麼,然後可以得到什麼。紅軍在41-43年多數時間裡並沒有火力和素質優勢,那麼就只能依靠人力優勢去拼消耗,這是無奈之舉,換任何人在斯大林和朱可夫的位置上不會做的更好。而且紅軍的指揮員也需要在戰爭中鍛煉、成長。最終,紅軍用初期中期人力損失的代價換來了一支火力兵力兵器素質均優於德軍的強大武裝,此時的德軍卻走了下坡路,所以失敗就是無可挽回的了。


拿紅警舉例子

德國蘇聯瓜分波蘭之後開局,相當於8人組隊局,德國蘇聯接壤,蘇聯在角落,有油井和富礦,德國出生點不好,周圍的礦都和別人的勢力範圍有重疊。兩國不是設定組隊但有口頭協議。德國開始往另一個角推。

德國上來從背後偷法國電廠,法國斷電,坦克部隊被坦克殺手碾壓,巨炮沒電用不上,主板被拆,靠著建在盟友家裡的重工勉強續命。德國用這個戰術順著往上推,到角落裡還剩英國美國,美國一直猥瑣發育,不出兵。因為到了角落而且英國準備的比較充分,沒找到英國防守薄弱環節進行偷襲,狙擊手和坦克殺手開始互a,殺的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蘇聯開局和德國簽了個口頭協議,又出了4個基地車(基輔,列寧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因為旁邊中立的芬蘭的重工離自己的一個基地車(列寧格勒)太近,想滅了芬蘭,就拉了一群動員兵,防空履帶車去滅芬蘭,感覺優勢很大,差點打出gg……一套下來就拆了幾個重工,自己的部隊也沒怎麼升級……然後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開始出重工攀高科

德國發現狙擊手和坦克殺手互a太耗時間了,自己雖然打下來的地方多,但礦基本被采完了,自己的錢也不夠了,盯上了蘇聯的富礦和油井。就留了幾個坦克殺手和狙擊手對峙,剩下的部隊全都拉到蘇聯跟前。

撕毀口頭協議之前力量對比:
德國
重工*5
有高科
主基地*1
經濟勉強夠
三星大兵若干
灰熊90輛,0星1星3星各三分之一
坦克殺手60輛,0星1星3星各三分之一
多功能步兵車若干
入侵者30架

蘇聯
重工*15
有高科
主基地*4
經濟很好
部隊以動員兵為主,部分0星犀牛防空履帶車
沒出基佬夫
不過蘇聯有個很好的習慣,(核)電廠都建在最靠角落的地方,德國人想拆也拆不到,間諜偷電跑太遠就喂狗了


開戰
因為戰爭迷霧的原因,蘇聯對德國的進攻沒什麼防備(蘇聯陣營沒有間諜衛星啊喂!)最靠前的重工(明斯克)就擺了幾個哨戒炮和磁暴線圈,然後大量部隊在最靠前的主基地(基輔)。

最靠前的重工被德國無傷拆了,然後拆第一個主基地,蘇聯以為能扛住就騷了一波,然後被德國微小代價全殲……主板還被偷了(滑稽)

這時候戰損比大概15:1

德國偷主板要花時間,蘇聯在這時候開始爆兵,修房屋建築,全部按最基礎的修,用重工和資源優勢打德國。遍地哨戒炮碉堡,步兵只爆動員兵,坦克只爆犀牛和防空履帶車。

德國清理完第一個主板周圍的部隊以後,開始推剩下的主板,發現蘇聯雖然部隊等級和質量都不如自己,但皮厚耐艹而且能源源不斷的補充,而且三個主板周圍的防禦工事已經建好……似乎平推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於是乎準備全部主力部隊一舉拿下最靠近油田的主板(斯大林格勒),蘇聯也發現這個主板的重要性,於是在這和德國展開決戰,開局還是老樣子,德國戰損比很好看,但就是拿不下這個主板。
蘇聯有電的情況下飛機轟炸損失太高,德國經濟肯定拉不動
三星部隊損失的速度沒有補充的快,所以作戰經驗已經沒有絕對優勢
同時經濟開始跟不上,系統喊出了Insufficient funds。
然後德國就開始想啊,我這麼大的優勢,還不能讓蘇聯打出gg,一定是我裝備的問題!於是開始出光棱幻影……但由於經濟跟不上,不能大面積爆……所以……

蘇聯看戰線已經拉住了,就開始大面積爆天啟和v3火箭車……然後……就不用然後了吧……

最後德國以很好看的戰損比打出了gg……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一句話說:德國的繼續一場總體戰的能力被蘇聯打沒了。蘇聯的還在。

複雜點:45年德國裝備和油料的產量不足以維持一支能夠繼續抵抗的軍隊。兵員的來源地已經被盟軍佔領大部分。德三的領土被切割成了幾塊無法建立整體性的抵抗。蘇聯相反。

再複雜點:設定模型:軍隊戰力是由人員數量,裝備數量,裝備素質,人員素質,士官素質,士氣,後勤狀況幾個因素決定。

國家生產與訓練減去損耗部分。在不同方面影響組成軍隊戰力的因素。進而影響戰力。

蘇軍在南烏克蘭回來之前人員數量因素持平,後勤水平因素一直再下降,剩下幾個因素穩步提高。

美帝的援助和蘇聯工業重整的完成讓後勤狀況在1942年末開始逐步上升。

1943年秋天南烏被曼詩婷得瑟沒了之後蘇軍所有指標除了人員素質都是在凈增長。解放區獲得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德國南線的彈性防禦和北線中線的硬扛殺傷了大量的蘇聯士兵。不過蘇聯軍隊在被圍時已經學會了讓士官突圍然後重建。這樣雖然人員素質再次下降,但是其他因素的提升使總體戰力仍然上漲。

45年人員數量終於出現了下降。人力多之於蘇聯也終於被損耗的青黃不接。但是裝備數量和士官水平的決定性優勢都彌補了這個因素的不足。
可以說蘇聯各項因素都有波動。
大縱深戰略更講求後勤和裝備數量。為啥有興趣再說。因此判定
整體戰力在41年年末和42年夏探底。以42年夏最低。此後一路飆升。

德軍則很簡單,裝備質量45年前一直飆升。裝備數量43年前飆升。後勤41年最爛。42-45尚可但沒有變化。人員數量43年巔峰。士氣一直下降。士官素質,人員素質一直下降。

閃電戰下的作戰思想講求士官素質和後勤。為啥也是如果有興趣再說。
因此判定德軍42年夏戰力最強。43.41次之。44,45最爛。

但是41年夏和42年夏德軍沒有抓住唯二戰力超越蘇軍的機會。 德軍這兩次對於士官素質的損失直到終戰都沒有挽回。

43開始德軍已經失去了勝利的機會。其他因素的變化讓德軍即使打出了好看的交換比也只能
爭取停戰。南烏的丟失讓德軍徹底失去了求和的可能。蘇軍唯一出現動搖的人力因素得到了補充和增長。

因此,曼施婷這個德國岳不群才是真正的戰略矮子。
不對,跑題了。因此,德國最後輸了


首先感謝ID @FourthForce 能夠根據各種權威資料對德軍總兵力、死亡人數作出估算,並指出奧菲爾曼斯進行德國武裝力量人員死亡人數統計的樣本是不完整的(即死亡人數統計可能有遺漏)。

不過有北朝網友指出FF舉證的過程有一點問題(但即使是這些人也無法證明奧菲爾曼斯的樣本完全完整)。在此本人在FF的原文基礎上根據北朝網友提出的問題加以修正。

FF認為奧菲爾曼斯統計德軍死亡人數的依據是1830萬份身份信息卡片,而德軍總兵力比這更多所以奧菲爾曼斯的統計是有低估的。北朝網友則認為FF計算德軍總兵力的舉證過程存在問題。

根據北朝網友的觀點,80年代初成書的《德國與二戰》(聯邦德國官方版二戰史)中已經提到了國防軍1730萬、黨衛軍和警察170萬、其它部隊100萬的數據。並且書中認為這一數據實際上已經扣除了絕大多數的重複統計(需要強調的是,北朝網友還指出這一數據是兩德合併前的非電子時代的數據,可能有偏差)。似乎也沒有其它證據證明這些數據就是錯的。

FF認為德軍退伍了200萬人。但FF寫到這裡的時候確實出現了問題,不僅開始算退伍人數(既然兵力人數已經排除了重複統計,似乎也沒有必要再考慮退伍造成的重複),而且對那一頁原文的理解有問題,北朝網友認為德軍實際上退伍了400萬而不是200萬左右。

再結合FF提出的1944年時德軍輔助部隊兵力達到230萬人、人民衝鋒隊有150萬人,因此這兩類部隊兵力部隊低於390萬人的觀點(北朝網友並未反對將此二類部隊列入德國武裝力量人員總數)。德國武裝力量人員總數是2400萬人,重複統計不用扣了。

這樣的話,按照FF的理論,既然德國武裝力量人員總數超過了存放的身份信息卡片總數,那麼根據存放的身份信息卡片統計的死亡人數應該是有低估的。FF因為對德國武裝力量人員總數估計有誤把這個係數定為乘以1.2。結合北朝網友的觀點來修正一下FF的理論的話,可能乘1.3更準確。(FF認為2200/1830≈1.2,但是實際上那200萬沒必要去扣,所以應該是2400/1830≈1.3?)。

根據北朝網友的數據來修正FF的數據。則:蘇軍不可恢復損失1144.41萬(FF認為其中約94萬「失蹤」在戰爭結束前就回到蘇軍,沒必要算進去。所以大約是1050萬。關於其它數值更大的數據,公認觀點是不如1144.41萬準確。FF對此也作了基本簡介)

德軍方面,東線死亡3817429(FF認為蘇軍還在巴爾幹、北歐擊斃了一定數量的德軍)。

參考http://bbs.northdy.com/thread-597569-3-1.html

這一數字FF認為可能偏低。綜合各方資料,似乎應乘以1.3。則德軍東線死亡約500萬。

根據FF的觀點,奧菲爾曼斯的書里給出的蘇軍俘獲德軍人數偏低,連同戰後被俘在內蘇軍抓了差不多450萬德軍,其中1945.5.9以前抓了377萬多人。

僕從軍死亡人數,按照《巨人的碰撞》,死了95.9萬人。需要說明的是,格蘭斯引用的克里沃舍耶夫提出的僕從軍死亡人數是蘇聯/俄羅斯方面給出的「估計值」。與真實數字可能有一定偏差。

加起來終戰以前蘇軍擊斃、抓俘約970萬人。蘇軍戰果中還另有一批反蘇武裝分子

考慮到德國武裝力量人員總數的計算依據來源於較早進行的官方統計,確實可能在數值上存在不準確之處。這方面的計算和結論還是應該謹慎一些。這些內容僅供參考。但另一方面,既然這些數字都是可觀存在並且具有權威性的,也確實有必要提及。

關於蘇聯人口損失,科里沃舍夫給出了一套估算數據。

1941年蘇聯人口1.967億,1945年底人口1.705億,其中41年6月22日以前出生的人口1.595億。則戰爭期間1941年6月22日之前出生的蘇聯人死亡1.967-1.595=0.372億,按戰前蘇聯人口死亡率計算,有0.119億為正常死亡,則估計戰爭死亡人數為0.372-0.119=0.253億。

其中平民死亡:死於德軍殺害的平民6074957人,死於列寧格勒封鎖的平民641803,被德軍掠去做奴工的平民5622336人,其中270萬人因折磨而死,25.5萬人戰後去了西方,死於疾病、生活條件艱苦和交戰的平民850萬人。四項合計死亡平民1792萬。

對了,還有約130萬41年6月22日後出生的兒童在戰爭期間死亡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所謂的蘇德戰爭中的絕大多數戰役蘇軍傷亡損失都大於德軍這句話嚴重誇大其詞。主要原因是:波茨坦的軍事檔案館在二戰期間被Royal Stupid AirForce炸飛以後一戰、二戰中德軍的真實傷亡損失是個玄學問題。而且德軍的戰時報告提供的損失數字總是低於真實的損失,因此與德軍交手過的軍隊,戰鬥力無不遭到低估,其中頭號受害者蘇軍,二號受害者一戰髪軍,三號受害者一戰英軍,還有四號、五號等等一系列受害者……

具體而言,德軍在蘇德戰爭中,坦克、突擊炮、裝甲車輛、飛機的損失方面絕大多數戰役中不說遠遠低於蘇軍,至少也是明顯低於蘇軍,但人員傷亡方面遠遠做不到這一點

具體原因是:奧菲爾曼斯提出了德國武裝力量死亡531.8萬人的數字。扣除被俘後死亡還有480萬人左右。狹義上的東線死了270多萬,加上1945年「最後的戰鬥」(不分東西線,但大多數是東線)死了123萬,以及巴爾幹、北歐死掉的多少有一部分是蘇軍殺掉的,以及「其它戰場」多多少少有些是蘇軍殺掉的。蘇軍大概殺了480萬里的380-400萬

531.8萬的演算法是:310萬張死亡卡片是給死人的。剩下1520萬張卡片里抽查了7619張。其中1100張被認定其實也是死了。那麼按照這個比例,1520張其它卡片里死了220萬左右。這就是531.8萬死亡的計算方法

考慮到德國武裝力量實際有2400萬人。這個531.8萬應為低估數值

由於最後幾個月德軍徵兵人數統計缺漏嚴重(繆勒·希爾布蘭德原話),德軍的總兵力可能被低估;由於德軍跨軍種人事調動,德軍總兵力可能被高估。具體低估高估不好說

估計蘇軍打死的僕從軍也起碼有個90萬左右。加上德軍被打死了將近500萬。再加上蘇軍光是1945年5月1日以前就抓到了314萬多戰俘。即使不考慮希特勒自殺、德國無條件投降造成的德軍戰略投降時抓到的戰俘,蘇軍也殲滅(擊斃+俘獲)敵軍近900萬。哪怕奧菲爾曼斯對照不完整的檔案數出了完整的德軍死亡人數,也殲滅了800萬。跟自身1050萬的真·不可恢復損失(扣除戰時歸隊的失蹤人員後的不可恢復損失)比起來也沒差到哪裡去。根本不存在蘇德戰爭中大多數戰役蘇軍傷亡都遠遠大於德軍

正式開始前強調幾個問題:

1.雖然按照德棍的說法,1945年蘇聯人力已經空了,但第39集團軍準備實施遠東戰役時補充的新兵年齡最小也是1927年出生的。反觀德國,正規軍最低徵兵年齡16歲,人民衝鋒隊里更是充斥著15-小屁孩和60+糟老頭……

2.到1944年下半年,德國國民經濟系統中職員總人數約3600萬,其中戰俘、外籍或包皮佬奴隸勞工約800萬……這些人都是在頂替參軍的德國人

比慘而論蘇聯還真比不過德國

居然還有敢於上來扯蛋的,來,告訴我我是拿東線德軍死亡480-500萬還是德軍全軍死亡576-600萬拿來作為德軍僕從軍東線不可恢復損失的一部分用於比較啊?

還德國最小士兵16歲?你家人民衝鋒隊14-5歲甚至更小那批人不是人是吧?

比人口?你家德國本身人口7000萬,加上奧地利、蘇台德有8000萬,蘇聯減去死於戰爭平民還剩1.8億,這叫三倍?且不說你家德國把近800萬外籍/猶太族奴隸勞工扔進國民經濟系統頂替德意志人蔘軍,就是國防軍中東部領土德意志人和「其它」就有一百多萬。還有50-60萬外籍黨衛軍、超過35萬國防軍外籍部隊、至少近百萬外籍輔助人員。德國本土人口雖然少但德軍中使用的外國德意志人甚至非德意志人的數量和僕從軍數量以及德國國民經濟系統中的外國人的使用量都是空前龐大的,哪來的臉皮直接拿蘇聯德國人口去比較?

--------------------------分割線--------------------------

先說蘇軍的兵力情況:

蘇軍戰前兵力為:紅軍、紅海軍482.69萬人,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民事部門7.49萬人

戰時入伍的蘇軍總人頭數為2957.49萬人。其中包括巴巴羅薩行動前已經前往部隊開始訓練的預備役人員。這些人並不記入戰前兵力。因此蘇軍在整個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使用的總兵力為3447.67萬人頭。之所以強調是人頭是因為如果一位蘇聯公民第一次被徵召後還沒有向部隊報到紅軍就轉進了,一直到解放以後才入伍,或發生先被俘後逃回/先掉隊後歸隊然後再次入伍等情況,一律只算一次入伍。也就是說雖然戰時蘇軍指戰員可能因種種原因多次入伍但在這裡每個人只計算一個入伍

戰時不可恢復損失/離開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部隊/部門的總人數為2163.69萬人。其中688.51萬人陣亡、因傷病死於後送途中或醫院中、因事故死亡、自殺、經審判後槍斃。總之包括了所有被俘後死於戰俘營以外的死亡,姑且稱之為戰場死亡

被俘、失蹤505.9萬人。其中被徵召後未抵達部隊就被德軍控制(擄掠/殺害等)而損失50萬、戰場死亡但被登記為失蹤50萬、戰時逃回93.97萬、戰後救回183.6萬。剩下的128萬左右死於戰俘營

因傷病退役379.82萬人,其中257.6萬人永久致殘

另有361.46萬轉入工業系統/地方防空和保衛部隊,117.46萬人編入內衛軍、邊防軍而非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部隊/部門、25.04萬人轉入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等國人民軍,24.66萬人經審判後關入監獄,20.6萬因其它原因被軍隊開除,21.24萬軍訓不合格開除等

因此到勝利日依然在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部隊/部門服役的總計有1283.98萬人,其中1139.06萬人是紅軍、紅海軍的可出勤人員,104.6萬在醫院,40.32萬在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民事部門

蘇軍總入伍3446.67萬人次,戰勝德國紀念章發了1493萬枚。估計戰爭結束時內衛軍、邊防軍、民兵有200萬,而戰時轉入轉入工業系統/地方防空和保衛部隊的是361.46萬人,編入內衛軍、邊防軍的是117.46萬人。合計476.92萬人。減去約200萬戰爭結束時的民兵、內衛軍、邊防軍,估計轉入國民經濟系統的有280萬左右。蘇軍戰時總兵力人頭數約3170萬人

因此蘇軍的不可恢復戰損包括戰場死亡738.51萬人(含50萬被登記為失蹤的)、被俘的311-312萬人(不含戰時歸隊和登記為失蹤的),總計約1050萬人。已經包括了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腦力和體力勞動者(文書、民工等,全部計入普通士兵損失)損失。游擊隊、民兵理論上也是國防人民委員會下屬的,但因為檔案不在總參所以可能另有一部分損失未計入

以上出自1997年英譯版,之後的版本與這個基本一致

如果具體細化一下的話,蘇軍在整個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的2900多萬傷亡損失(其中1144.41萬不可恢復損失)中紅軍、紅海軍所佔的部分(含11285057個不可恢復損失,其餘為邊防軍、內衛軍)分布是這樣的:

如果把範圍縮小到前線的紅軍和紅軍空軍,那麼分布如下:

但俄羅斯國內實際上也有不同的說法。伊利延科夫根據1946-50年一個工作組走訪蘇聯按照家屬說法登記的蘇軍不可恢復損失人員記錄認為蘇軍不可恢復損失為1385萬。不過並沒有提到確認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參軍的程序。至於家屬的嘴的可靠性,跟老兵的嘴估計差不多。所以這份數據高估嫌疑巨大。更何況蘇軍全部3447.67萬人中不可恢復損失只有1144.41萬,多出來這240萬在總參的記錄里根本找不到。那麼究竟是來源於哪裡?大概其中大多數都是家屬一張嘴把平民上報成軍人。所以儘管克里沃舍耶夫的數據確實可能存在少數的漏算,在這裡還是繼續採信克里沃舍耶夫的數據並將其作為可靠的數據來引用

至於索科洛夫那個蘇聯二戰中死亡4200萬人,其中軍人死亡2700多萬的「歷史真相」,只能用侮辱人類智商來形容

--------------------------分割線--------------------------

蘇軍在東線戰場的抓俘人數:截止1945年5月1日就已經抓到3142340人,到5月9日更是抓到3777290人。這裡總體上是每半年統計一次蘇軍抓獲的戰俘人數,其中第一次統計是1941年6月22日到1941年12月31日的抓俘統計,最後兩次分別是1945年1月1日到1945年4月30日和1945年5月1日到9日

可以看到1942下半年、1943上半年突然抓俘人數大幅提升。之後的1944上半年抓俘也不少,之後更是徹底爆炸,1944下半年抓到近95萬人、1945年前4個月抓到130萬多人

計算德軍的死亡根據兩種方式:德軍總兵力減去被俘、戰時複員,乘以蘇軍中戰場死亡在戰場死亡和因傷病退役人數中的比重;德軍總兵力與卡片中心收入的檔案總數之比乘以奧菲爾曼斯根據卡片中心的檔案計算的德軍死亡人數。這裡先後後一種

計算德軍總兵力也有兩種方式:徵兵總數(不分軍兵種)+各種志願兵、輔助人員、外籍軍隊總數。或各軍兵種、輔助軍事組織的總兵力累加

德軍損失瓦姐提到一部分為什麼二戰蘇德戰場幾乎所有戰役,蘇軍傷亡損失都大於德國,卻取得了勝利? - [已重置] 的回答 - 知乎

不過還存在一些需要補充的問題

1.奧菲爾曼斯的數據按戰區計算死亡,1945年東西線不分。之前統計的死亡人數中,東線2742909人。但還有245561個「其它戰區死亡」,並不能判斷這些到底是不是蘇軍打死的。巴爾幹死亡103693人、北方死亡30165人,這兩部分中蘇軍也能分到一部分。1945年最後的戰鬥中死亡的1230045人東線毫無疑問是大部分。這樣算下來東線死亡380-400萬人

2.奧菲爾曼斯的統計似乎有一定的問題。前面貼圖說過了。他的演算法是310萬張死亡卡片是給死人的。剩下1520萬張卡片里抽查了7619張。其中1100張被認定其實也是死了。那麼按照這個比例,1520張其它卡片里死了220萬左右。這就是531.8萬死亡的計算方法

考慮到德國武裝力量實際有2400萬人。這個531.8萬應為低估數值

實際上他自己也寫了,僅國防軍的陸軍、海軍、空軍和黨衛軍就有1820萬人。但這些人只死了508萬左右,他統計的德軍總死亡人數是531.8萬。總死亡人數相差近24萬而總人數僅相差10萬。也就是說如果1820萬個陸軍、海軍、空軍和黨衛軍的檔案全部收入卡片中心的話,卡片中心全部1830萬份檔案已經佔去了1820萬份。剩下的10萬人是沒法死24萬個的。這裡怎麼說都圓不過去

德國武裝力量人員總數是2400萬人!因此德軍總死亡人數可能要乘以(240/183)。大約1.3倍。這樣計算下來蘇軍擊斃的德軍可能有近500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其它組織」,居然也死了3.7萬人……具體構成不明,但現已判明動員的總人數是100萬人(根據德國版二戰史)

按地域分

--------------------------分割線--------------------------

就德軍總兵力和除陸軍、海軍、空軍和黨衛軍以外的其它部隊的兵力方面,也有一些別的統計。足以證明德軍總兵力遠不止1830萬這個數字

簡單翻譯一下:

野戰陸軍(不含工程、建築部隊):1565990、後備陸軍(不含未經訓練的新兵):297877

以上二者總計:1863867

將成為後備軍的新兵:538365、建築部隊(含未受訓者和無武裝的帝國勞工組織成員):941224

以上二者合計:1479609

以上合計1938年德國陸軍總兵力:3343476

簡單翻譯一下:

1939.6.1-1945.4.30期間德軍共徵兵(注意是徵兵)1789.32萬人,其中最後5個月徵兵人數統計嚴重漏報。有鑒於此,1945年5月1日時德軍總兵力759萬、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總死亡人數約190萬的統計都是不可信的

其中左邊是戰時經濟系統中的徵兵。右邊是應徵兵等。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最後一個徵兵年度(1944.6.1-1945.30)中國民經濟系統的徵兵僅59.16萬人。之所以強調這個數據是因為之後還要再提到一次

關於戰時經濟系統中的徵兵,不同的資料給出的數據略有出入,但總體相等

需要注意的是《1939-45年的德國戰時工業》一書中的這張表格在計算時計入了1939年6月1日總動員開始前已經從國民經濟系統徵召到軍隊的100多萬人,之後是歷年累加數據。如1940年的5.7百萬(570萬)指1939-40年從國民經濟系統徵召的總人數為570萬,即1940年度徵召430萬

而聯邦德國官方版二戰史中給出的數據則是1939.6.1-1940.5.31的總動員第一整年中從國民經濟系統徵召入伍了4524864人。在具體數值上略有出入

同時,僅1944.6.1-1944.9.30這4個月內就從國民經濟系統徵兵597204人(兩份數據中對於戰時國民經濟系統的定義可能略有出入,因此從國民經濟系統的徵兵人數也有差異)。但上一份數據中整個最後一個徵兵年度只從國民經濟系統徵兵59.16萬人。顯然前一個數據中,正如原作者所寫到的那樣:最後幾個月的徵兵人數統計缺漏嚴重。因此實際上現在得出的德軍徵兵總人數還是低於實際值

繼續統計德軍兵力:

第二行數據:(負責軍事的)民事部門(單位:千人),1939年有50.1萬人,1945年有29.8萬人

第七行數據:人民衝鋒隊,人數約1500千人,即150萬人。注意沒有和軍隊算在一起而是作為「國民經濟系統」的一部分

另根據德國版二戰史,「其它部隊」動員入伍過100萬人

——總結:德軍僅徵兵就往軍隊里擼了至少2100萬人,這還不算最後5個月的爛賬。不過這2100萬人里重複統計似乎很多。後來的數據被修正為國防軍1730萬、黨衛軍90萬。但這裡不包括德國武裝力量其它的人員

加上輔助人員(1944年兵力統計230萬人)、外籍部隊(含東方部隊和俄羅斯/烏克蘭解放軍,不含黨衛軍外籍軍團,1944年兵力有35萬左右)、外籍非德意志族黨衛軍等雜七雜八非徵兵渠道服役人員、獨立於軍隊系統之外的人民衝鋒隊(說過了,兵力150萬)。因此德軍總兵力可能超過2400萬人(可能不含最後幾個月的爛賬)

或者用另一種方法計算德軍總兵力:

前文已經提到陸軍、海軍、空軍、黨衛軍總兵力1820萬,此外還有人民衝鋒隊150萬、外籍部隊(含東方部隊和俄羅斯/烏克蘭解放軍,不含黨衛軍外籍軍團,1944年兵力有35萬左右)、負責軍事的民事部門(到臨近戰爭結束的1945年依然有29.8萬人)

——警察部隊,1944年兵力達到57.38萬

——輔助部隊,1944年兵力達到230萬

——普通黨衛隊,到1945年3月有263929人。其中63881人配屬給黨衛軍。也就是說普通黨衛隊的總人數也有個至少二三十萬人

這幾類部隊加起來也有個2350萬人左右。再加上一些「其它部隊」,認為湊齊2400-2450萬人次總參軍數依然沒有什麼問題。德軍總兵力可能達到2400萬人

--------------------------分割線--------------------------

僕從軍死亡人數方面,別的不知道。匈牙利至少死了30萬,跟這裡的估計還算對的上

--------------------------分割線--------------------------

估計蘇軍打死的僕從軍也起碼有個90萬左右。加上德軍被打死了將近500萬。再加上蘇軍光是1945年5月1日以前就抓到了314萬多戰俘。即使不考慮希特勒自殺、德國無條件投降造成的德軍戰略投降時抓到的戰俘,蘇軍也殲滅(擊斃+俘獲)敵軍近900萬。哪怕奧菲爾曼斯對照不完整的檔案數出了完整的德軍死亡人數,也殲滅了800萬。跟自身1050萬的真·不可恢復損失比起來也沒差到哪裡去。根本不存在蘇德戰爭中大多數戰役蘇軍傷亡都遠遠大於德軍

估計從1944年初開始,德軍+僕從軍的死亡被俘失蹤就超過了蘇軍的不可恢復損失。當然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1944-5年德軍在西歐(不含義大利)面對西方盟軍和西方游擊隊打出的不可恢復損失交換比才叫辣眼睛。死得多也就算了,投降居然也更多得多

--------------------------分割線--------------------------

按照某些白痴的說法,德軍死亡+失蹤總計430萬。並且這個數據是正確的

德軍總兵力前面已經說過了,2400萬人蔘軍

蘇軍1945.5.9以前抓俘3777290人

1945.5.10及以後抓俘1591125人。以上合計5368415人

扣掉僕從軍(1945.5.9以前抓到約75萬人,之後抓到的極少)大約還剩455-460萬人是蘇軍抓獲的德軍戰俘(含1945.5.1以後的投降)

盟軍抓俘方面,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下屬部隊(西/北歐戰區盟軍部隊)抓獲2057138人、解除武裝約400萬人

盟軍在地中海等其它戰場的抓俘和解除武裝人數少得多,抓俘較多的一共只有兩次抓獲德軍十多萬的戰役。最後接受了C集團軍群的投降(也算解除武裝)

奧菲爾曼斯引用的德軍被俘人數統計中盟軍、南斯拉夫軍共抓俘804萬人。蘇軍抓俘306萬人。其中蘇軍抓俘數字明顯偏低應修正為45-460萬人。所以雙方抓俘總數1260萬

德軍總兵力2400萬人頭,減去1200-1300萬戰俘還剩1100萬以上。可能是死亡、因傷殘退伍、因其它原因退伍、逃回家等。其中死亡和因傷殘退伍應為大頭。在蘇軍中死亡與因傷殘退伍的比例大約是2:1


首先蘇聯人確實多,無論是算上跟班還是只算核心民族,蘇聯都比德國高一倍以上。
這在過去的戰爭中影響不是特別大,但是在二戰這種總體戰中影響就很大了,最不濟還可以拖時間。

其次,德國的生產力不低,但是完全發揮不出來,主要受制於3個原因。
1 德國本身缺少戰略資源,除了煤和鐵以外什麼都缺,石油僕從國可以提供(暫時),橡膠在日本人手裡送不過來。日德的資源正好可以互補,但是海運線完全被美英封鎖。
2 因為一戰內亂的教訓,納粹對於將經濟轉入戰時軌道有抵觸情緒,這也是為什麼德國採取閃電戰的方式速戰速決。德國在42年以前主要是通過吸納佔領地的資源強化工農業,42年以後才開始全面轉入戰時經濟。時間不算太晚,但德國本身就居於劣勢,這就很不妙了。
3 德國沒有戰略縱深,而且工業一體化程度太高,沒有足夠冗餘對抗美英的戰略轟炸。恰恰是在德國軍工徹底轉入戰時模式全力開動的時候,美英戰略轟炸達到高潮,這就把德國的生產力鎖死在一個最大值上,再也無法增加。

悲劇的是,德國的每一個弱點幾乎都是盟國的優勢。
1 蘇聯地大物博,缺少的部分美國可以提供,而美國有不少資源是壟斷的,連石油都是凈出口。
2 蘇聯從第一天就全面轉入戰時體制,工業瘋狂後撤,只用1年就另起爐灶了。美國啟動得更早,而且美國工業水平完爆整個地球,潛力極高。
3 蘇聯烏拉爾工業區是斯大林比對德國轟炸機的航程親自劃定的,美國則完全就是外星球,當時的人類根本沒有足夠的技術進攻美國。

這種情況下,德國要封死蘇聯,唯一的希望就是打贏大西洋戰役。封鎖英國,給蘇聯的援助自然也就斷了,雖然蘇聯還有底力,但起碼不會再無限度增強了,而美國的戰略空軍也無法進攻德國本土,德國的生產力能繼續增長。然而大西洋戰役一輸,一切都成空談。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歷史學家認為大西洋戰役才是二戰真正的核心戰役。

所以,就算沒有後來西線和南線,光靠蘇聯人力+蘇聯工業+美英援助+戰略轟炸,德國也拿不下蘇聯,8成以上的可能會輸,最好的結果也就是雙方在俄羅斯邊界僵持,等待時局變化。


原帖地址:蘇德戰爭:最慘烈的國運相賭(上)  作者:金立揚
總結:
蘇聯和德國的對決,與國共內戰頗為類似。儘管從工業實力上講德國遠勝蘇聯,但是納粹本身是個根基不穩的政權,這決定了德國的組織力和動員程度無法和蘇聯相提並論(國民黨輸給共產黨也是同樣的原因)

--------------------------------------------------------------------------------------------------------------------------------------------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5月9日,整整1418個日日夜夜,兩個世界級工業強國以死相拼,從北極圈打到高加索山脈,從伏爾加河打到歐洲心臟地帶的易北河,戰線綿延幾千公里。每場重大戰役,雙方都投入百萬大軍,坦克數千輛,火炮數萬門。參戰的士兵來自整個歐亞大陸數十個國家,平均每天都有數萬官兵傷亡,一直打到一方的國土全部被佔領,武裝力量幾乎全軍覆滅。戰爭徹底改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並且把勝利者打成了超級大國,主宰半個地球的命運五十年。

  戰爭的雙方對這場戰爭有著不同的稱謂。在蘇聯,它叫做偉大的衛國戰爭。在德國,它就叫做東線。


  1942年1月,衛國戰爭剛打了半年,蘇聯作家西蒙諾夫寫下了一首詩,題目為《等著我吧,我會回來的》:

  「等著我吧 我會回來 只是你要苦苦的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陰雨 勾起你憂傷滿懷
  等到大雪紛飛 等到酷暑難耐 等到別人不再把親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 一古腦兒拋開
  等到遙遠的家鄉 不再有家書傳來
  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冷 都已倦怠
  …
  等著我吧 我會回來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敗
  就讓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說我僥倖 感到意外
  那些沒有等下去的人不會理解 虧了你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 是你把我從死神手中拯救出來
  我是怎樣死裡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兩個人明白
  只因為同別人不一樣 你善於苦苦等待」

  這首詩,道出了無數蘇聯士兵和平民的心聲,許多人都把這首詩當成護身符放在貼心的口袋裡。但是,現實是殘酷的。許許多多的紅軍官兵告別了親人以後,再也沒有回來。他們的人數不是幾百、幾千,也不是幾萬、幾十萬,而是將近一千萬。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損失統計數字,二戰期間,蘇軍陣亡、傷重死亡、病亡和被俘後死亡相加,共計866.48萬人,再加上動員入伍途中死亡的50萬人,總計軍人死亡916.48萬。蘇軍受傷人員為1520萬人,總傷亡數達到2400多萬。

  除了軍人的傷亡,還有數量驚人的平民傷亡。俄羅斯統計,二戰蘇聯和平居民死亡1740萬人,總計軍民死亡約2660萬人,相當於全國人口的七分之一。

  1941年,包括大戰前新吞併的西烏克蘭、摩爾多瓦、波羅的海三國等地區,蘇聯人口約一億九千萬。減去一半多點的女性,再減去男性中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蘇聯的中青年男子大約在五、六千萬左右,其中紅軍傷亡了2400多萬,再加上男性平民的傷亡,可以說蘇聯全國成年男子的一半非死即傷。受創最深的是1923年出生的蘇聯男性。1941年,他們滿18周歲,正趕上參軍的年齡,四年打下來,他們80%沒有活到勝利的那一天。1945年,蘇聯總人口從1941年的1.9億下降到1.67億,男性人口只剩43.2%,女性則為56.8%。

  為了對蘇軍的犧牲有個更清晰的概念,我們不妨做些比較。1812年俄羅斯的衛國戰爭,基本殲滅了拿破崙的主力部隊,俄軍死亡不過20萬出頭,1941年的衛國戰爭是這個數字的45倍以上。到一次大戰時期,戰爭的規模顯著擴大,俄軍損失慘重,導致了十月革命以及沙皇俄國的崩潰,俄軍死亡約180萬,不到蘇德戰爭的五分之一。中國解放戰爭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消滅了國民黨主要的重兵集團,是決定全局的大戰,解放軍共傷亡24.4萬人,其中陣亡4.66萬人。蘇軍的死亡人數,相當於打了200多個三大戰役。

  1945年8月,蘇軍在中國東北橫掃百萬日本關東軍,總共的陣亡失蹤人數只有12000人,但是在蘇德戰爭中,蘇軍戰死數萬的戰役打了好幾十個,數十萬的戰役也不少見。在1941年7-9月的基輔防禦作戰中,紅軍陣亡失蹤超過60萬。9月30日,德軍發起颱風行動,直撲莫斯科,在維亞茲馬和布良斯克完成了雙重包圍圈,合圍了紅軍三個方面軍。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蘇軍陣亡20萬,被俘67萬,再加上受傷入院的,莫斯科門前的百萬蘇軍被一掃而空,以致於斯大林問朱可夫:「朱可夫同志,你堅信我們能夠守住莫斯科嗎?我是在懷著內心的巨大痛苦問你這個問題,希望你作為共產黨員誠實地回答。」蘇德戰爭中蘇軍的每一個轉折性戰役,都是以巨大的犧牲換來的。1942-43年初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陣亡失蹤47.7萬,負傷64萬。1943年夏的庫爾斯克戰役,蘇軍徹底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其間的7月至9月,蘇軍陣亡68萬,失蹤11.5萬人,負傷183萬,作戰部隊在3個月內減員三分之一,是整個戰爭中傷亡最重的時期。到了戰爭後期,蘇軍的傷亡依然很大。在反攻德國的道路上,蘇軍平均每天留下2500具士兵的屍體。解放波蘭,蘇軍陣亡60萬人。解放小小的匈牙利,陣亡14萬。柏林戰役,儘管蘇軍已經具有絕對優勢,儘管誰都不願意在勝利的前夕倒下,蘇軍仍然付出了陣亡8.1萬人、負傷28萬人的代價。

  除了空前的傷亡,還有空前數量的人被俘。特別是在戰爭的第一年,蘇軍基本上抵抗不住德軍裝甲部隊的鉗擊,一個又一個集團軍被合圍。1941年夏的白俄羅斯防禦戰,蘇軍被俘28萬。同年7月中旬到9月上旬的斯摩棱斯克會戰,蘇軍被俘30萬人。7月至9月的基輔會戰,希特勒稱為「戰史上最大的合圍戰」,德軍俘虜蘇軍66萬人。據俄羅斯統計,蘇軍在整個戰爭期間,被俘362萬,近半數即178萬人死亡。德國和西方史學家一般認為蘇軍被俘人數在500萬以上。

  慘重的損失,即使象蘇聯這樣的人口大國,動員能力也到了極限。在這個不到兩億人口的國家,先後動員了3440萬人蔘軍。戰爭爆發的第二天,蘇聯首先對23歲到37歲的男性公民實行動員,七天之內就有530萬人應徵入伍。八月,由於在斯摩棱斯克、烏曼和第聶伯等戰役中遭受巨大損失,蘇聯進一步徵發18歲和40-50歲的人參戰。到戰爭的最後一年,蘇軍徵兵年限進一步放寬,下限17歲、上限55歲的男子都扛起了槍。連婦女也紛紛從軍。一般國家的女性從軍,主要擔負醫療、通信等後勤工作,蘇聯女兵則當上了狙擊手、機槍手、偵察兵、坦克兵和飛行員。在衛國戰爭期間,蘇聯共有80多萬婦女從軍,死亡過半。到戰爭中後期,蘇聯把罪犯也放出來了。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前夕,為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貝利亞向斯大林建議從勞改營和教養院提前釋放犯人:「別讓這些蘇維埃的灰塵再去浪費蘇維埃的糧食了,應該讓他們承擔戰爭的責任。」於是,斯大林在1943年8月29日頒布命令,先後把130多萬名勞改犯和問題軍人送上前線,其中40多萬人編進懲戒營,從事最危險的戰鬥任務。1944年一年下來,損失超過50%,損失率是普通部隊的3-6倍。蘇聯後方的青壯年男子基本上已經搜羅一空,丘吉爾在參加雅爾塔會議的時候,曾經注意到街上已經見不到男性平民,連交通警察都是女的。

  在蘇德戰爭中,德國也徹底打得筋疲力盡,其人力枯竭的問題甚至比蘇聯還要嚴重。與蘇聯不同,德軍同時在多條戰線上作戰,北歐的森林,義大利和巴爾幹的山地,法國的平原,北非的沙漠,乃至大西洋的海底,到處有德軍士兵的身影和墳墓。但是總的來看,蘇德戰場是毫無疑問的主戰場。二戰時期,德軍死亡、失蹤將近500萬,其中死於蘇德戰場的約430萬。

  蘇德戰爭開戰前4周,德軍傷亡人數已經超過西歐戰役的總和。開戰兩個月,最早突入蘇聯的德軍部隊就只剩下了60%。而蘇德戰爭前期的傷亡還不是最嚴重的,隨著紅軍規模的擴大、裝備的改善和戰鬥技能的提高,德軍的傷亡直線上升。德國在東線陣亡人數,1941年約30萬,1942年約50萬,1943年約70萬,1944年達到123萬。一個德國老兵回憶,當時徵兵以18歲劃線,一滿18歲立即入伍,中學畢業生一屆一屆地送到前線。在他畢業的中學裡,1922年出生的男生沒有一個從戰爭中活下來。

  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失利以後,德國取消了家庭最後一個兒子或者大家庭父親的免服兵役的規定。徵兵年限逐步放寬,上限擴大到45歲,後來又擴大到60歲。1944年,希特勒下令16歲到60歲的男子,一律編入國民衝鋒隊,承擔鄉土防禦的任務。1945年3月,德軍徵召1929年出生的男性入伍,正式打破了十八周歲的最低服役年限。因體檢被淘汰的人員也不能免除兵役,例如在西線的第70步兵師主要是由患胃病的人組成的,只能吃白麵包,號稱「白麵包師」。甚至還有一個營,完全由患耳疾的人組成,命令靠手語傳達。

  為了彌補本國人力的不足,德國還大量徵召外籍人員參軍。先是德國僑民,繼而北歐、西歐的志願者和蘇聯戰俘都可以加入德軍,曾在德軍中服役的外籍人員超過200萬,來自30多個國家。黨衛軍是德軍的精英部隊,最初組建時,要求所有官兵有純正的雅利安血統,但是後來外籍官兵佔了多數,二戰結束的時候,德國黨衛軍剩下31萬,只有11萬是德國人。至於納粹最深惡痛絕的猶太人,到戰爭後期,如果只有50%的猶太血統,也可以加入軍隊。但是,出於文化傳統和意識形態的考慮,德國始終沒有徵用婦女加入作戰部隊。

  蘇德戰爭中德軍戰鬥素質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德軍的訓練非常嚴格。新兵入伍,要在本地接受半年的培訓。到了野戰部隊,也不能立刻投入作戰,而是要在一個營級單位的銜接訓練大隊再接受訓練,以適應前線作戰環境。甚至傷愈或者休完假的士兵也不能馬上歸隊,也要在銜接訓練大隊呆過以後才能投入作戰。但是,由於傷亡巨大,戰事吃緊,這樣的訓練體制逐漸難以為繼。德軍不得不把沒有經過充分訓練的官兵送上戰場,遭致更大的傷亡,反過來官兵的訓練時間更加縮短,陷入了惡性循環。到1945年,希特勒乾脆把包括教導部隊在內的所有部隊全被送到一線,這已經是竭澤而漁了。到戰敗之時,德軍總損失(傷、亡、被俘和失蹤)總計1348.8萬,佔1939年男性人口的46%,其中在東線的損失達1075.8萬人,佔了總損失的80%。

  就人力資源的動員和損耗而言,蘇德戰爭稱得上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總體戰。

  從法國大革命開始,歐洲的戰爭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中世紀的歐洲小國寡民,戰爭屬於貴族、騎士和僱傭軍的職業,目的是王朝的利益,平民並不參戰,一場戰爭往往只有幾千人參加,上百人傷亡,只要能夠達到目的,盡量避免會戰和流血。但是法國大革命把徵兵制和意識形態引入了戰爭。1793年8月,法國革命政府頒布了全民動員令:「年輕男子應該去戰鬥,已婚男子應該製造武器和運送補給;婦女們要縫製帳篷和軍裝,去醫院裡服務;孩子們應該把亞麻布做成繃帶;老人們應該到公共廣場上,鼓舞戰士們的士氣,宣傳對國王的仇恨以及共和國的團結。」當時,法國17到25歲的健康單身男子全部參軍。正如法國元帥福煦後來所言:「法國革命憑著它的原則的力量和能力,憑著它所鼓舞起來的人民的熱情,已經把整個民族的全部重量和一切力量,都投放到天平上了。而在過去,天平上的重量只是有限的軍隊和國家的有限(正常)稅收。」「國王和國王的戰爭結束了,人民和人民的戰爭開始了」。

  戰爭性質的變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世界上所有最強大的民族國家都投身其中,參戰國家的人民不分階級,不分黨派,全都興高采烈、鬥志昂揚地走上前線,工業革命以來發展起來的強大的科技和工業圍繞戰爭全速運轉。一戰參戰的軍人6500萬,死亡857萬,青年貴族軍官身先士卒,傷亡尤為慘重,致使歐洲許多歷史悠久的貴族家族絕嗣。稱雄數百年的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徹底崩潰,不可一世的德意志德國驟然瓦解,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則日薄西山。大戰過後,這片富饒的大陸遍地廢墟,民窮財盡,歐洲人從此喪失了自信,也喪失了幾個世紀建立起來的世界霸權。

  對現代戰爭的長期性和殘酷性,德軍高層的有識之士認識是非常清楚的。老毛奇在1890年就預言,下一次戰爭可能要打7年,甚至30年,因為現代國家的資源太巨大,一次會戰不足以放棄戰爭。小毛奇在1906年說得更明白:「那是一種民族戰爭,不是一次決定性會戰所能完成的,必須經過長期苦戰把全部國力都耗盡,否則一個國家不會屈服。」一戰結束以後,德國名將魯登道夫寫下了著名的《總體戰》。他認為,現代戰爭已經是總體戰,從戰場的範圍看,「已經擴展到了作戰國的全部領域」,「總體戰不單單是軍隊的事,它直接涉及到參戰國每個人的生活和精神」。全體國民必須不遺餘力,奉獻全部身心,政治、經濟和精神生活都必須服從戰爭需要,唯有如此,戰爭的勝利和民族的生存才有根本的保證。

  一戰的經驗表明,德國要進行總體戰並不困難,難的是進行長期的總體戰。德國自然資源極為貧乏,石油、天然橡膠、鎢砂、鉻礦等重要的戰略資源全部需要進口,甚至糧食都不能自給。德國一戰宣布投降的時候,寸土未失,軍隊仍然戰鬥在敵國的土地上。但是在英國皇家海軍的嚴密封鎖下,國內人民生活困難,在戰爭的最後兩年,德國有80萬非戰鬥人員死於飢餓和營養不良。德國一戰的失敗,主要不是敗於戰場,後方不穩、士氣低落是主要的原因。

對納粹德國來說,總體戰還有一個特殊的困難。納粹黨在德國社會的根基不深,就是從它的前身、1919年成立的德國工人黨算起,到1933年取得政權,也只有14年的歷史。納粹黨員大多從社會底層和邊緣起家,希特勒自己只是來自奧地利的一個下士。只是靠著蠱惑人心的宣傳、特別是在解決經濟危機中的成就,納粹才得到了多數德國人的擁護,至於德國的工業家、國防軍和知識階層,對納粹並不那麼買賬。如果把德國拖入一場曠日持久的總體戰,讓全國上下自覺自愿地忍受犧牲,那麼納粹的統治還能不能穩固地維持下去,就很難說了。對此,希特勒心知肚明。

  因此,盡量避免陷入持久戰和總體戰,就成了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的戰略目標。所幸的是,在古德里安為代表的德軍將領的努力下,德國的閃電戰逐漸爐火純青,避開總體戰似乎有了可能。閃電戰的基本打法是在決定性的地段,大量集中使用坦克集群,在空軍的配合下突然發起進攻,突破對方戰術防禦地域後,高速向戰役縱深進攻,進而圍殲敵主力集團。從戰略層次講,閃電戰不僅要在敵人重兵集團展開之前,癱瘓其防禦體系,更重要的是摧毀其抵抗意志,使得敵國很快投降。閃電戰在波蘭戰役中初試鋒芒,在西歐戰役中達到頂峰。德軍1天時間就拿下丹麥,5天佔領荷蘭,12天打下南斯拉夫,18天蕩平比利時,23天奪取挪威,27天內征服波蘭,39天就讓號稱「歐洲第一強國」的法國俯首稱臣。到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歐洲,兵鋒所向,無不披靡。在這個過程中,德國並沒有投入全部國力,只是利用其現有的工業基礎實行了寬度軍備計劃,軍備生產的戰線很長,但是規模不大。在二戰爆發前的六年,整個德國工業產值僅有6%~7%直接用于軍事。二戰爆發以後,德國也沒有實行總動員,就順利地橫掃西歐、北歐和巴爾幹半島。對蘇開戰以後,因為前幾個月打得比較順手,德國甚至把一部分軍工生產能力轉入了民用。

  蘇德戰爭前,德國國防軍蒸蒸日上,蘇聯卻出現了傷筋動骨的大清洗。1937-1938年間,紅軍高級將領大部分被槍決,軍官總共被槍決1.5萬人,元氣大傷。在1939年冬天的蘇芬戰爭中,蘇軍丟盡了臉面。為了拿下只有400萬人口的芬蘭,蘇聯投入了百萬大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原定三四天的戰爭,打了三四個月,喪師數十萬。相比之下,德軍開戰以來還沒有敗過,難怪希特勒對進攻蘇聯充滿了自信:「我們只要在大門口踹一腳,整座破房子就會倒塌下來。」根據巴巴羅薩計劃,德軍將用3-4個月的時間,即在冬季到來以前,基本殲滅蘇軍主力,攻佔莫斯科和列寧格勒,推進到伏爾加-阿爾漢格爾斯克一線,基本結束對蘇戰爭。至於蘇聯剩下的烏拉爾工業區,用德國空軍就可以解決了。

與德國人的躊躇滿志相比,社會主義的蘇聯對於戰爭不抱任何幻想。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二戰以前唯一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從誕生伊始就處於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和敵視之中。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導,他們將領導和動員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通過戰爭埋葬整箇舊世界。《共產黨宣言》對此說得很明白:「共產黨人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他們主張用暴力推翻現存的一切社會制度」。斯大林明確指出:「新的帝國主義戰爭,這一問題是現時的基本問題,這是幾乎不能懷疑得了」。「蘇維埃共和國和帝國主義國家長期並存是不可思議的。在這個結局還沒有到來的時候,蘇維埃共和國和資產階級國家間的一系列最可怕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蘇聯將面臨「一場長期的、殘酷的競賽,交戰雙方的全部經濟和政治基礎都將在這場競賽中受到考驗」。

當時蘇聯的軍事學說,對於未來戰爭的長期性有清醒的認識。蘇軍認為,未來戰爭將是數百萬人進行的武裝鬥爭,參戰雙方的最終目標都是徹底消滅敵人。戰爭將具有極大的規模,而且不可能是閃電性的,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實施一系列戰略性戰役才能最終粉碎敵人。二十年代後期,蘇軍總參謀長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就說過:「現在我們不能期望那樣的交戰,它們能夠導致以一次突擊就消滅敵人全部作戰軍隊的結果。正面的寬度、鐵路網的高效率和戰區的大縱深都不允許達到那樣的結局。」「我們應當準備進行長期的戰爭,如果各帝國主義者在他們之間發生衝突的情況下爆發的戰爭是長時間的,那麼毫無疑問,在我們蘇聯和周圍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鬥爭,也將是長期的、曠日持久的和十分殘酷的。」

在這樣的環境、認識和心態之下,蘇聯以舉國之力,全速發展重工業,為未來的軍事鬥爭做好準備,就不難理解了。從1926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蘇聯最大限度地剝奪農民,最大限度地強化勞動紀律,最大限度地清除異己,經濟、外交和社會生活全部服從軍事目的。1939年二戰開始以後,隨著德國橫掃北歐、西歐,戰爭的陰雲已經籠罩整個蘇維埃俄國,蘇聯的備戰工作加快了步伐,其規模是驚人的。1938-1940年間,蘇聯工業生產增加了44%,國防工業的增長比全部工業要快2倍。1939年軍事撥款占國家預算的25.6%,1941年增加到43.4%。一個又一個重工業基地,在烏拉爾和中亞的荒野中拔地而起。從1939年到1941年戰爭前夕,蘇聯軍隊規模從200萬增加到550萬,其中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的建設成為重中之重。根據蘇軍總參謀部擬定的計劃,將組建20個機械化軍,配備坦克29899輛,其中包括15834輛T-34、KV坦克,這是同期德軍坦克和強擊火炮總數的5-6倍。

  蘇軍把德軍當成了一個可怕的對手,進行了嚴肅認真的準備。他們相信德軍也會這麼干,為此甚至導致了蘇軍總參謀部軍事情報局(即格魯烏,其情報滲透能力比克格勃還強)誤判了蘇德戰爭爆發的時間。格魯烏情報專家認為,德國要進攻蘇聯,不是幾個月能夠完成的,必須應對蘇聯冬季的嚴寒。為此,德軍要大量採購羊皮襖,這意味著有數百萬頭公綿羊被宰殺,大量超出日常需要的羊肉湧入歐洲市場,引起羊肉價格的大跳水。同時,德軍必須換用適合寒冷地區的特殊擦槍布以及在嚴寒地區使用的燃油。基於這樣的判斷,格魯烏密切注意歐洲各綿羊產區動向,收集整理各地公綿羊的數量、主要集散地和屠宰中心的情況,格魯烏局長葛利柯夫每天兩次聽取歐洲各地公綿羊的價格情況。蘇聯情報員還費盡千辛萬苦搜集德軍使用過的擦槍布,偷運大量煤油燈、煤油爐和打火機等物品。直到戰爭前夕,格魯烏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綿羊價格沒有異常波動,擦槍油和燃油的配方也沒有變化。基於上述情況,葛利柯夫雖然知道了德軍的大規模集結,甚至知道了德軍行動的代號,卻向政治局擔保德軍沒有做好開戰的準備。結果,10小時以後,德軍的全面進攻就開始了。希特勒根本沒有打算將對蘇戰爭拖到冬天。

  在蘇德戰爭開始的時候,德國具有一切有利條件在武器裝備上壓倒對手。德國本來就是一個工業高度發達的強國,二戰爆發以後還佔領和控制了幾乎整個歐洲大陸。1941年,德國直接統治區就產煤4億噸,鋼3180萬噸,而蘇聯的產量僅為1億5千萬噸煤、1790萬噸鋼。德國擁有126萬台金屬切割機床,蘇聯僅有58.4萬台,至於機器製造工人,德國超過蘇聯1倍。德國還有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造出了當時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德國的MP43突擊步槍,MG42通用機槍,虎式坦克,88毫米高炮,都是同類武器中最優秀的。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德國法西斯軍隊是一支武裝到牙齒的軍隊。但事實上,德軍在二戰中雖然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好的武器,數量卻嚴重不足,在大多數時候,德國國防軍都是普遍缺乏技術裝備的情況下苦苦支撐的。德軍與蘇聯開戰的時候,德國及其盟國在邊境的主要裝備數量就低於蘇軍,坦克和突擊炮是4171輛對15687輛,飛機是4389架對11537架,火炮和迫擊炮是42601門對59787門。當時蘇聯的武器大多陳舊,但是T-34坦克和122毫米A-19加農炮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主戰裝備。德軍進攻部隊只有19個裝甲師和14個摩托化步兵師,其餘112個師都是步兵師,靠著士兵的雙腳或者馬車進行機動。

  1941年冬天,德軍從莫斯科城下敗退,損失了大量重裝備,從此就再也沒有恢復過來。第二年春天,德國南方集團軍群因為要進行主力方向的作戰,裝備達到了編製標準的85%,算是情況最好的,這還是從其他兩個集團軍群中抽西牆補東牆才拼湊起來的。總體來看,德軍經歷了一個 「去現代化」的過程。在蘇德戰場上,開戰時期德軍擁有3600輛坦克,到戰爭中期的1943年夏天只有上述數量的三分之二。德軍一個裝甲師在二戰初期裝備328輛坦克,到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的時候,平均擁有坦克73輛,到1945年,更縮減到54輛。非戰之罪也,在戰爭中,德軍主要裝備的交換比都優於蘇軍,坦克經常是一輛換蘇聯的三四輛甚至更高。但是,德國的坦克經常是損失一輛少一輛,蘇聯卻總是能夠造出更多的坦克,直到把德軍徹底淹沒。這就不能不從軍備生產上找原因了。

 蘇聯在軍備上的勝利,首先是武器哲學的勝利。蘇聯武器在國際上一直簡單、可靠、耐用著稱,而這正是大規模、長期性戰爭所要求的。在這樣的戰爭中,兵員傷亡比率很高,武器的耗損也很快。因此,武器沒有必要造得太精密、太複雜,因為根本沒有時間讓士兵接受長時間的訓練。一個叛逃到西方的蘇聯軍官問得好:「假如明天必須動員中年的後備役人員或戲劇學校的學生去保衛國家時,又會發生什麼情況呢?」同樣,武器的使用壽命也沒有必要太長,因為在達到壽命前很早就已經被摧毀了。

所以,蘇聯武器非常簡單,型號簡單,使用簡單,維修也簡單。例如,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生產了34.8萬門迫擊炮,佔二戰所有參戰國生產量的一半,德國只生產了6.8萬門。紅軍特別喜歡迫擊炮,主要原因是結構極為簡單,只花幾分鐘就會教會士兵使用它。可靠性高,幾乎不需要維護。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立即準備好,隨即向敵人發射炮彈。雖然射擊精度較差,但是它好歹是門炮,有還是沒有是大不一樣的。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聯只有兩種主要的坦克,即中型的T34和重型的KV(注:應該還有IS重型坦克),總共只有五種主要戰鬥機。相比之下,德軍的武器則是五花八門,軍隊經常隨心所欲地提出生產新式武器或者改進現有武器的要求,為了彌補生產能力的不足,德國還搜羅了佔領的歐洲各國各式各樣的裝備。德國一度同時生產著425種飛機或改進型。中央集團軍群在戰爭中期裝備了151型不同的卡車,150型不同的摩托車,要儲備一百萬種配件。一個裝甲師投入作戰的時候,有96種人員輸送車,111種卡車,37種摩托車。這是生產企業的噩夢,也是後勤部門的噩夢。德國的武器發展計劃同樣雜亂無章,僅以飛機為例,就研製過噴氣式戰鬥機、噴氣式轟炸機、四引擎遠程轟炸機、載重22噸的巨型運輸機、無尾翼的隱形轟炸機等,有的遠遠超越了時代。德國軍備部長施佩爾曾經感嘆:「我們確實吃了發展計划過多的苦頭。假如我們集中發展少數幾項,肯定早就完成了。」

為了對付蘇聯的T-34坦克,德國研究開發了虎式和豹式坦克。但是,生產一輛T-34僅僅需要8千個工時,而同級別的豹式坦克則需要15萬個工時,重型的虎式坦克則需要25萬個工時。戰爭期間,德國共生產了1350輛虎式坦克,4814輛豹式坦克。蘇聯卻生產了10.2萬輛坦克,其中T-34超過5萬輛。蘇聯紅軍坦克維修部門還搶修了43萬輛次坦克、裝甲車輛,相當於蘇聯戰時年產量的15倍。

與簡單的武器設計相結合的,是軍備生產的全力以赴。蘇聯本來實行的就是計劃經濟,完成這個轉變並不困難。蘇德戰爭爆發後兩小時,最高蘇維埃就發布了「關於戰爭狀態」的命令,規定了公民勞動義務、徵用運輸工具、生活必需品定量供應等措施。戰爭爆發的第四天,蘇聯就通過了《戰時職工工作時間規定》。12月又規定了《追究軍工企業職工曠工責任》,工作消極或者遲到的,可以被判刑。建築、彈藥、鐵路等行業,先後實行軍管。1942年,蘇聯軍工行業的工人工作時間被定為14個小時,有的長達16個小時。大量婦女和少年加入了勞動大軍。1939年,工業部門職工中18歲以下的佔6%,而1942年這個數字增加到15%。1943年,蘇聯工業勞動力的一半以上是婦女,在集體農莊,女工的比例幾乎為四分之三。

在生產的組織上,蘇聯進行了充分的合理化,開展了大規模、流水線生產。蘇聯人對於美國的泰羅制並不陌生。列寧就說過,泰羅制「一方面是資產階級剝削的最巧妙的殘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豐富的科學成就……社會主義實現得如何,取決於我們蘇維埃政權和蘇維埃管理機構同資本主義最新的進步的東西結合的好壞。應當在俄國研究和傳播泰羅制,有系統的試行這種制度,並且使它適應下來。」蘇聯著名的管理學家葉爾曼斯基就是泰羅制的卓越研究者,對於如何在社會主義企業中推行合理化生產,進而提高勞動生產率,有過極為深入的研究。蘇聯的斯達漢諾夫運動,除了激發工人的勞動熱情,還是與勞動分工和配置、工作場地的組織、消滅非生產性時間和勞動浪費、設備的利用等典型泰羅制的辦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不僅如此,蘇聯還把泰羅制推行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管理,整個國家就是一家大工廠。1929年,為推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斯大林特地聘請泰羅的合作者甘特的弟子沃爾特·波拉科夫為顧問,具體制定計劃並推廣甘特圖表。在衛國戰爭時期,蘇聯生產效率繼續不斷提高。當時主管軍工生產的國防人民委員沃茲涅先斯基提到,一些工廠通過合理組織,生產一架伊爾一4型飛機的勞動消耗從1941年的2萬個工時減少到1943年的1.25萬個工時,製造一門152毫米榴彈加農炮從1941年的4500個工時減到1943年的2400個工時,生產一輛T-34型坦克從1941年的8000個工時減到1943年的3700個工時,製造一挺大口徑機槍從642個工時降到329個工時。1943年,蘇聯用800萬噸鋼和9000萬噸煤生產出了48000門重型火炮和24000輛坦克,而德國則用3000萬噸鋼和3.4億噸煤生產出了27000門重型火炮和17000輛坦克。

  美國和蘇聯是二戰時期運用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最成功的國家,兩國均成為打敗法西斯的絕對主力。戰後,兩國均成為超級大國。

  在很長時間裡,德國在軍備生產上一直沒有全力以赴。一次大戰後期,德國因為遭受封鎖、物資匱乏,國內厭戰情緒嚴重,導致了革命,希特勒對此深以為戒。二戰爆發後,德國沒有進行經濟總動員,反而花了很大力氣搜刮被佔領的歐洲各國的農產品。1944年以前,德國一直不敢削減民用消費品的生產。當時在參戰國中,德國人的生活水平僅次於美國。即使在戰爭的最後時期,德國還在生產大量的壁紙,眾所周知,這是完全沒有軍事用途的。而在蘇聯,戰時除了軍裝就不生產任何服裝了,民用服裝只能到舊貨市場上去買。

  因此,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軍備生產長期停滯不前,以飛機生產為例,1939年飛機產量8000架,1940年10000架,1941年11000架。1942年,德國百分之九十的軍工生產部門仍然執行一班制。1943年,德國人一周工作周才從1942年的47小時增加到49.2小時。事實上,德國的軍備生產還比不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一次大戰時期,德國46.5%的粗鋼用于軍工,1942年初只有37.5%。蘇德戰爭的第一年,火炮和彈藥產量僅為1918年的四分之一,到1944年,德國軍備生產到達頂峰的時候,彈藥產量仍然低於一次大戰時期。

  1943年1月13日,當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敗已成定局,希特勒才下達一項指令,要求德國轉入總體戰。2月18日,戈培爾才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宣傳德國要開展總體戰。德國總算把工業生產轉入了戰時軌道,戰爭機器全速運轉起來。但是,德國的軍工生產體系疊床架屋,遠遠不如蘇聯的集中統一。1942年5月,精明強幹的斯佩爾出任軍備部長,但是只能管得了陸軍的軍備。海軍軍備生產組織權利直到1943年春才取得,空軍軍備則由於戈林的阻撓,要等到1944年8月。而且皮革和紡織品之類基本物資仍由經濟部長掌控,至於勞動力的招募和管理,則由帝國勞工部長沙克爾負責。施佩爾曾經提出從德國婦女中招募工人,但是沙克爾認為這是傷風敗俗之舉,不只是她們的精神和感情生活,而且連生育能力都會受到不利的影響,希特勒也認為德國婦女沒有東歐的強壯,最後沒有同意。希特勒甚至遲遲不允許把德國的幫傭征入軍隊或者工業部門。以至於在1943年,英國的女佣人數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二,德國直到戰爭結束,女傭還有140萬。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彌補工業勞動力的不足,德國只有徵用數百萬外籍勞工和戰俘。這些人生活條件非常惡劣,再加上語言的障礙和缺乏相應技術,生產效率不高。

  即便如此,在施佩爾的天才領導下,德國的軍備生產出現了飛躍。1943年10月,德國開始按照合理化原則組織軍備生產,統一多用途部件的規格,合理使用機器和調撥勞動力,交流經驗改進工藝。按武器類型設立了指導委員會,並為調撥部件設立了企業聯合組織。確保一個工廠儘可能只生產一個項目,但是要做到大規模生產,各種武器的產量迅速攀上高峰。彈藥生產的最高峰是在1944年8月,飛機產量的最高峰是1944年9月;火炮和新潛艇的生產是在1944年12月。1944年全年飛機產量39870架,其中戰鬥機30511架,是1941年的6.6倍,坦克產量增長33.9%,達到2.7萬輛,火炮增加50.3%,達到8.7萬門。

  但是,這已經遲了。這時候美英的轟炸機已經在德國上空鋪天蓋地了。為了摧毀德國的戰爭潛力,美英航空兵是下了大力氣的。一次轟炸行動,美英往往出動一千架重型轟炸機和同等數量的遠程護航戰鬥機。整個對德戰略轟炸行動,美英損失飛機4萬架,空勤人員死亡超過9萬人,死亡率僅次於德國的潛艇部隊。德國人被炸死炸傷100餘萬人,無家可歸者750萬人,不得不把200萬人和一半以上的空軍用於防空作戰。1944年5月12日以後,英美空軍調整了戰略轟炸重點,集中轟炸德國的燃料工廠。施佩爾說:「這是決定這場技術戰爭勝負的一天。」到7月,德國所有的主要煉油廠都被盟軍的轟炸破壞,失掉了90%的燃料供應。巴頓曾說:「我的士兵可以吃皮帶,但我的坦克必須加油。」德國生產出來的大量武器,因為缺乏燃料和運輸工具,根本無法投入前線作戰。生產再多,又能奈何?何況本來就生產得不多。

  1944年6月,英美開闢了第二戰場。德軍不僅要與全歐洲幾乎所有國家作戰,而且要和未來兩個超級大國同時作戰。僅僅一次諾曼底登陸,盟軍就投入總兵力約278萬人,飛機13700架,艦艇9000餘艘。到1945年1月,德軍在西線靠著1000輛坦克對付盟軍的6000輛坦克,在東線靠著48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對付紅軍的14000輛坦克。至於飛機數量差距更大,在東線,德軍以1500架戰鬥機對付紅軍的15500架,西線則更為懸殊,美國陸軍航空隊在1945年1月1日保有飛機為72726架(其中作戰飛機41961架),主力都集中在歐洲戰場。德國的陸軍和空軍被盟軍航空兵打得基本上沒有還手之力。例如,1944年7月25日,在西線德軍精銳的130李爾裝甲教導師陣地上空,先是來了一波波雷電式攻擊機,兩分鐘一個批次,每次50架,投下了無數高爆炸彈和凝固汽油彈。400架中程轟炸機隨之而來,投下一串串500磅重的炸彈。塵埃尚未落定,又來了鋪天蓋地的重型轟炸機群,這是1500架B-17空中堡壘和B-24解放者,投彈3300噸。收尾的是300架P-38閃電式戰鬥轟炸機,再次用殺傷炸彈和凝固汽油彈把陣地炸成一片火海。一天之內,這個裝甲師防守地域變得象月球一樣荒涼,官兵被炸得只剩一半。當美軍第3裝甲師撲上來的時候,李爾裝甲教導師只有7輛坦克還有戰鬥力。

  二次大戰是鋼鐵的較量,各國軍事上的表現基本上與各國的工業能力成正比。蘇聯對此的認識是很深刻的,1941年,斯大林就對一個來訪的美國代表團說:「這場戰爭將用工業生產來贏得。」朱可夫在回憶錄中也說過,戰爭初期,蘇軍無法打退德軍的強大突擊,但是,「在蘇軍得到足夠數量的現代化坦克、飛機、戰鬥技術裝備和輔助技術裝備後,情況是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了。」二戰時期的蘇聯與一戰時期的沙俄相比,火炮生產多28倍,迫擊炮生產多88倍,機槍生產多77倍,炮彈多7.2倍,子彈多5.9倍。在前線浴血奮戰的蘇軍官兵身後,是執行著鐵的紀律的軍事運輸和後勤人員,是無數忍飢挨餓在工廠中日夜忙碌的女工們,是大批即使在監獄中也兢兢業業工作的武器設計師。是他們,鑄就了紅軍的鋼鐵洪流,托起了蘇聯勝利的希望。

  一戰是塹壕戰的高峰。對於由鐵絲網、機槍和塹壕組成的防禦陣地,各國軍隊幾乎都沒有找到好的辦法,基本上誰進攻,誰倒霉。在索姆河戰役的第一天,僅英軍就傷亡6萬多人。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多少戰術可言,戰爭成了膠著戰、消耗戰。從1914年開始到1918年戰爭結束,西線交戰各方喪師數百萬,戰線卻沒有多少變化。但是,正如英國軍事學家富勒指出的,到了一戰後期,由於飛機、坦克和毒氣等用于軍事,機動性得以再生,進攻再次成為一種優勢的戰鬥形式。1918年英軍發起的康布雷戰役已現端倪,1918年8月,英法聯軍實施亞眠戰役,投入坦克670輛,在飛機的配合下,當日突破德軍縱深11千米,殲敵2.7萬人。大規模坦克部隊和飛機出現以後,塹壕戰僵局的改變,已經確定無疑了。

  在一戰以後,歐洲各主要軍事大國的有識之士均意識到機械化戰爭的來臨。英國有著名的里德爾·哈特、富勒,法國有戴高樂,德國有古德里安,蘇聯則有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和紅軍副參謀長特里安達菲洛夫。蘇聯在20年代後期到30年代初,軍事思想非常活躍。他們開始發展了大縱深作戰理論,即在主要作戰方向上集中優勢兵力,大量使用坦克兵、航空兵和空降兵等新興兵種,實現連續不間斷地向縱深突破。1930年代中期,蘇軍在機械化戰爭的理論探索和實踐上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斯大林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就利用計劃經濟的威力,大量生產機械化部隊所需要的裝備。1932年,紅軍就組建了首批兩個機械化軍,比德軍組建第一個裝甲師要早三年。1935年9 月,蘇軍舉行了震驚世界的基輔軍區大演習,參演部隊6.5 萬人、1000多輛坦克、600 架飛機,演練了機械化部隊與步、騎兵協同突破敵防禦縱深等課題,並首次實施空降行動。這時的蘇軍裝備坦克已經達到15000輛以上,悄然成為世界第一坦克大國。

  後來由於大清洗,特別是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被害,大縱深作戰理論沒有持續深入地貫徹下去,但是也沒有徹底廢止。圖哈切夫斯基播下的種子,一直深埋在紅軍將領的心中。1939年蘇軍的諾門坎戰役打得極為漂亮,在反攻過程中,集中使用了498輛坦克,385輛裝甲車,在空軍數百架飛機的支援下,把驕橫的日本關東軍打得潰不成軍,其指揮官就是朱可夫。到了衛國戰爭的中後期,隨著物質條件的具備和經驗教訓的不斷總結,蘇軍的大縱深作戰終於開花結果。

  一個典型的方面軍級別的大縱深作戰是這樣的:首先是炮火準備。炮兵被斯大林稱為戰爭之神,除了師、集團軍,為了加強炮兵在主要突擊方向的集中使用,蘇軍還組建了統帥部預備炮兵。截止1943年年底,統帥部預備炮兵就已經有9個炮兵軍,26個炮兵師和7個火箭炮兵師,擁有13500門火炮和11200門火箭炮。衛國戰爭中後期蘇軍歷次重大戰役,主要突擊方向上的炮兵密度均在每公里正面200門以上,有時達到300門。在戰後德軍士兵的回憶錄中,無不提到蘇軍炮兵傾泄的死亡之雨,那是一種噩夢般的記憶。蘇德戰場德軍的戰場傷亡,有70%是炮擊造成的。

  炮火準備告一段落以後,蘇軍的突破就開始了。這通常由經過專門加強的、坦克和步兵混編的合成集團軍來完成。蘇軍在突破方面是極為堅決的,要求在決定性的地段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德軍將領梅林津曾經這樣描述,俄軍「常常在狹窄的正面上實施進攻。防者陣地的前面,很快就會出現黑壓壓的俄軍,他們象是從地里鑽出來一樣,形如潮湧,勢不可擋,…要想擊退這種進攻,不光是兵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精神因素的作用。只有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兵才能克服緊扣心弦的恐懼心理;只有意識到本身職責和有自信心的士兵,那些善於掌握自己行動的士兵,才能抵擋得住俄軍密集隊形進攻的勢頭」。關於這種突破方式,一個叛逃到西方的蘇聯軍官舉過一個十分典型的戰例。1943年,近衛第2集團軍的近衛步兵第16軍在庫爾斯克實施進攻(作者註:番號似有誤),9個先頭營有一個突破了德軍防禦陣地。馬上,這個營所屬團的團長就把他所有的兵力投入到這個正面只有1公里寬的突破口,他的師長隨即也將所有的兵力向這裡集中,突破口不斷擴大。半小時內,軍的預備隊開始趕過來。3小時內,在這個突破口戰鬥的有軍下轄36個營的27個,1176門火炮的1087門火炮以及所有的坦克。未能突破敵軍防禦陣地的那幾個營長不僅未得到增援,而且他們指揮下的所有兵力兵器也給調用了。方面軍司令得知達成突破以後,又派來了一整個集團軍,加上一個空軍集團軍。此時,蘇軍已如決堤的洪水,無法遏制了。

  當突破口達到一定寬度,德軍一線防禦力量被嚴重削弱的時候,大縱深作戰的主角――快速集群就開始登場了。快速集群通常由近衛坦克集團軍擔任。蘇軍在1941年冬季的莫斯科保衛戰以及1942年就不斷地試驗快速集群,後來發現,單單是百來輛坦克還是太薄弱,而且如果步兵、炮兵機動能力差,跟不上坦克的話,快速集群很容易被德軍包圍殲滅。於是從1943年起,蘇聯陸續組建了6個全新編製的坦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通常下轄有2個坦克軍,1個機械化軍,以及重炮、多管火箭炮、反坦克炮、防空和偵察分隊,所有部隊全部實現摩托化,能夠以相同的速度機動。一個坦克集團軍,擁有五六百輛到一千輛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有足夠的火力、突擊力和保障能力,能夠不間斷地向敵方縱深突進數百公里,完成對敵人重兵集團的分割包圍。據蘇軍對幾十個戰役的統計,擔任快速集群的坦克集團軍前進縱深平均320公里,最高達到800公里;每日進攻平均速度為25-45公里。個別戰役高達60-90公里。1945年的華沙—波茲南戰役中,第2近衛坦克集團軍在第5突擊集團軍打開的突破口發起衝擊,15個晝夜中一口氣推進700餘公里,從維斯瓦河打到奧得河,平均速度每晝夜50公里左右,有時高達90公里。到了在中國東北打日本關東軍的時候,第6近衛坦克集團軍越過大興安嶺的高山密林,竟然創造了一日前進160公里的記錄。

  這樣的打擊,需要理論的指導,也需要充裕的物質資源。所幸的是,雖然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被害,但是大縱深作戰理論從來沒有在蘇軍中徹底消失。斯大林的大清洗雖然消滅了不少蘇軍上層的精英,卻也為年輕軍官的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1942年底,蘇軍的傷亡已經超過1100萬人,就在這樣高昂的學費中,一批諳熟機械化戰爭的將領終於成長起來了。戰爭期間,紅軍總參謀部設立了戰爭經驗處(後升格為部),對每一次戰役的經驗教訓進行深入的研究,經常到作戰部隊一線搜集材料,逐漸形成並完善了蘇軍新的野戰條令。

  1943年,蘇聯軍事工業已經從戰爭初期的災難中恢復過來,經過艱苦的大遷徙和建設,從烏拉爾到中亞的軍工基地體系完整,爐火正紅。當年蘇聯生產坦克24000輛,1944年生產29000輛。而且,英美的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到1944年4月為止,蘇聯從盟國接收了220,817輛卡車,整個戰爭期間共接收了427,000輛卡車,數量上超過了二戰期間德國卡車的總產量,而且質量更好。蘇軍的通信聯絡裝備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加強了部隊作戰的協調性。僅美國就提供了95.6萬英里電話線,3.5萬個無線電台,38萬部野戰電話。大規模坦克部隊的組建和幾十萬部隊的協調一致的戰場快速機動從此成為現實。

  1943年的蘇聯紅軍,已經脫胎換骨,不是吳下阿蒙了。

  在戰爭中後期,德軍已經打不出一次像樣的閃電戰。閃電戰對付缺乏戰略縱深的小國最為有效,對付蘇聯這樣的大國就不行了。1940年德軍進攻法國,戰場面積19.38萬平方公里,德軍平均每51平方公里有一架飛機,每75平方公里一輛坦克,而在1941年進攻蘇聯的時候,戰區面積為107.625萬平方公里,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只有一架飛機,每291平方公里一輛坦克。德軍1940年在西歐日均推進速度為30公里,以這樣的速度,要打到巴巴羅薩計劃設定的伏爾加-阿爾漢格爾斯克一線,要連續不斷地走一百天,這還不算蘇聯惡劣的氣候、落後的道路給裝備帶來的嚴重損耗。古德里安大將在談到對蘇作戰的原則時說:「一切在於快!要快的讓敵人得不到喘息的機會,快的讓敵人沒有爬起來的機會,沒有從容集結兵力和布防的時間。一旦它爬起來,做好了搏擊的準備,你就很難再打倒它了。因而迅速攻克敵方首都,對著敵人的神經中樞戳一刀,敵人的抵抗便會陷入癱瘓。」因此,一旦蘇聯依靠堅強的抵抗意志和廣闊的戰略縱深,把戰爭打成了持久戰,閃電戰威力頓失。原來不重視防禦的紅軍,對於抵禦德軍裝甲集群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中,靠著層層的雷場、反坦克壕以及縱深兵力配置和火力配系,擋住了德軍最強大的裝甲部隊的突擊。

  而且,德軍逐漸失去了閃電戰的物質條件。戰爭後期發展起來的虎式坦克,其裝甲防護力和火力驚人,但是機動能力不行,跑100公里就得加油,跑1000公里就得送回工廠大修,經常出現機械故障,又容易陷入沼澤之中。豹式各方面都不錯,可惜數量太少。閃電戰所依賴的進攻型空軍情況則更加糟糕。隨著英美對德戰略轟炸的全面展開,德軍不得不把飛機生產的重點放在防空的殲擊機上,而不是用於支援地面部隊的強擊機和轟炸機上。就連有限的殲擊機,也主要用於西線和本土防空作戰。從1943年3月起,德國作戰飛機在西線的損失就開始持續大於在東線的損失。1943年7月初,德國空軍共有飛機7080架,僅僅7、8月兩個月里就在東線損失了1030架、在地中海損失了1032架、在本土防空中損失了1151架,合計損失3213架,幾乎喪失了一半的作戰力量。1944年初,東線德軍與蘇軍飛機的對比是3073架飛機對8813架,1944年6月則是2796架對14787架,根本談不上在東線掌握制空權或者有效支援地面部隊。

  不僅如此,德軍連組織防禦也非常困難。德軍在防禦上基本遵循的是1918年魯登道夫時期的模式,即由步兵分隊實施縱深防禦,兵力主要用於預備隊而不是配置在一線。當敵人進攻的時候,一線兵力可以適當後撤,然後發動迅猛的反突擊擊退入侵者。西方研究蘇德戰爭的權威學者Glantz指出,這樣的防禦要行之有效,需要三個條件:一是有足夠的步兵建立防禦縱深;二是敵方步兵沒有實現摩托化,無法迅速發展進攻;三是德軍指揮官要有因地制宜選擇防禦地點和靈活處理的權力。但是,在戰爭的中後期,三個條件一個也不具備。由於兵力枯竭,德軍一個師的防禦正面很寬,無法形成兵力縱深配置,很多地域不得不通過大量布雷來代替。蘇軍的快速機動能力已經在德軍之上,一旦突破,德軍根本來不及構築下一道防禦體系。更重要的是,希特勒完全剝奪了德軍指揮官靈活防禦的權力,而是堅持寸土必爭,不得放棄任何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築壘地域。在戰爭末期,希特勒甚至下令,士兵可以就地處決命令他們撤離的軍官。日耳曼民族打仗一直有委託式指揮的傳統,上級只是告訴下級戰鬥應當達成的目標,至於具體怎麼打,由下級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正如十八世紀普魯士名將塞德里茲所說:「在會戰之後,國王可以隨他的意思來處分我的頭腦,可是在會戰之中,他卻應准許我用自己的頭腦。」 但是,蘇德戰爭後期,德軍的優良傳統蕩然無存,只能聽任蘇軍包抄、包圍和最終殲滅。

  於是,從1944年起,我們可以看到蘇德戰場上一個又一個波瀾壯闊的大包圍戰、大殲滅戰,只不過這次紅軍成了主角和勝利者。蘇軍的大兵團作戰能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所到之處摧枯拉朽,犁庭掃穴,如入無人之境。朱可夫元帥在回憶錄自豪地說:「從1944年起,蘇聯軍事戰略依靠國家巨大的軍事和經濟潛力,在擁有優勢兵力、兵器的條件下,進行了多次同時有兩個、三個、四個甚至更多方面軍、數萬門火炮、數千輛坦克、數千門火箭炮和數千架作戰飛機參加的進攻戰役。如此強大的兵力、兵器使蘇軍統帥部得以突破敵人的任何防禦,實施深遠突擊,合圍巨大的敵人集團,迅速將其分割,並在短暫時間內予以殲滅。」第聶伯河會戰,蘇軍5個方面軍,263多萬人,從2000多公里戰線全面出擊,一舉推進數百公里。在白俄羅斯戰役中,蘇軍調集4個方面軍140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5200輛,在5000架飛機的支援下,突進550-600公里,全殲德軍17個師又3個旅,使其50個師損失過半,基本粉碎了德軍最重要的重兵集團――中央集團軍群。柏林戰役,蘇軍投入3個方面軍,250萬人,近萬輛坦克,4個近衛坦克集團軍登場,一周殲滅德軍100萬。

  在二戰達到高峰的大規模機械化集群作戰,德國人開啟大幕,最終則由紅軍奏響了勝利的凱歌。


從大方向來說
德軍一直採用消耗戰略的閃電戰
蘇聯一直採用殲滅戰略
看到這如果想反對或者想說些什麼的,先弄明白那兩個名詞的含義,以及來源
《政治史框架下的戰爭史》——漢斯·德爾布呂克
這是一本超大部頭的書,翻譯成英文用了10年。
我倒是一直想買英文版,太麻煩,只有一半有電子版,德文版看著累到死(我德語單詞基本靠查)

但是德國人把消耗戰略打成了殲滅戰略,所以輸了
(看看1940年的法國,德國打過什麼大會戰嗎?再看看蘇聯戰場,比較一下。)

德軍不是,也不可以去靠什麼戰損比擊敗別人
德軍要贏,先明確自己的戰略意圖,在法國,在蘇聯,都是輸在這裡
(數一數總參謀長哈爾德對希特勒進行了多少次的勸阻,而哪些根本就沒勸住)
答案就是這樣
下面我來解釋一下,很多人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德軍的失敗之處。
而且這個問題真的有很多看起來很正確的結論,其實一點都不沾邊的。
-----------------------------------------------------------------------------------------------------------------------
以下為與答案無關的廢話
正是因為德軍輸了,沒有人注意他們。
覺得他們只是投機取巧,這樣他們復活起來的將道又死了。
富勒在《Generalship》這本書中曾經痛斥全世界除了他那個裝甲團都是歷史倒退。

二戰中德國人在他們面前復活了將道的力量
二戰之後,垃圾們還是滾回去了

為什麼我要強調這一點
如果富勒和李德哈特兩位大師,要是能了解到美國打的兩場狗屁戰爭(朝鮮,越南)
非得氣活過來不可。

美國成了戰後主導,然而美國的戰略思想發展是完全落後的
火力論(范弗里特),逐步升級論(赫爾曼康恩)
戰略上的能量機動論(約翰博伊德),五環打擊論(約翰沃頓)
一堆狗屁啊!
儘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變成戰略家的天堂,思想著作多到不可勝數。但在此之前,雖然不乏戰略思想傳統的存在,但其發展遠比歐洲落後則又為不爭之事實。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

要我說,在美國,將道早就死了!
而現在更可怕的是他們還在教別人!
說不好聽了就是,當了婊子還立牌坊

其實我也在寫書,寫的也就是這些東西,希望試著復活又一次死去的戰略和將道。
將道死了對世界有什麼影響呢?看看一戰的屍山血海吧,那就是將道死了以後的世界


蘇聯雖然憑藉龐大的國家體量、強大的的綜合國力和重大的損失代價贏得了戰爭,但並不是所有戰役蘇軍的損失都大於德軍。庫爾斯克戰役以後,蘇軍完全掌握戰略主動,此後蘇軍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直到攻入柏林,戰損率逐漸縮小,最終在進攻德國本土的最後階段實現了戰損率低於德國。

衛國戰爭前期,蘇軍由於戰略、戰役、戰術層面的落後,損失慘重,動輒損失數十萬人和成千上萬的武器裝備。然而,蘇聯有巨大的戰爭潛力,在消耗掉德軍精銳後,蘇軍得到了鍛煉,也走向成熟,在大戰役中的損失逐漸小於德軍。相應地,德軍在巴巴羅薩計劃以及1941年歷次戰役(明斯克戰役、基輔戰役、斯摩棱斯克戰役)中的戰略、戰役突然性保障了德軍的勝利,也只付出了微弱的代價。

然而,莫斯科戰役之後直到1942年底,德軍在東線戰略上始終沒能取得重大進展,等到蘇聯徹底發動了戰爭潛力,德軍就絕對不是對手了。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蘇軍的一系列反攻行動給德軍的裝甲精銳造成了嚴重損失,以至於庫爾斯克的「堡壘」計劃一拖再拖。德軍原計劃4月進攻,最後一直拖到7月,完全喪失了戰術突然性。蘇軍則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給德軍的進攻造成了重大阻礙。庫爾斯克戰役標誌著蘇軍的成熟,也預示著德軍的徹底失敗。

精銳盡失的德軍不僅再也無力發動進攻,而且連防守也力不從心。1944年以後,德國國防軍再一次擴大了徵兵的年齡範圍。在電影《帝國的毀滅(元首的憤怒)》中,德國國防軍的窘境可見一斑:老人、孩子都被強行徵召到前線,這就是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


為什麼抗日戰爭國共傷亡大於日軍!最後勝利的是國共一樣的道理!

持久戰!!!

看看親歷者回憶錄

被遺忘的士兵:一個德國士兵的蘇德戰爭回憶錄

 本書簡介
《被遺忘的士兵》一書記述了一個普通德國士兵在1942年至1945年德國與蘇聯空前慘烈戰爭中的真實個人見聞。作者蓋伊·薩傑(化名)是出生在法國阿爾薩斯地區的德法混血後裔(阿爾薩斯在一戰後被法國佔領),他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德國人。

蓋伊於1942年17歲時應徵入伍,擔任蘇德前線上的一名年輕的運輸兵,1943年他轉入了東部前線德國陸軍最精銳的部隊——大德意志師,並參加了與蘇軍的幾乎所有重要會戰,其中包括斯大林格勒(現稱伏爾加格勒,為保持歷史原貌,本書仍譯為斯大林格勒)會戰、明斯克會戰、庫爾斯克會戰、第聶伯河會戰一直到德國國內的防禦戰役等。


該書以流暢的第一人稱文筆,講述了作者在這3年人類歷史空前殘酷屠戮中的個人見聞,文字描述生動、翔實,深刻刻畫了作者的感受和經歷。該書內容極其樸實而又深具震撼,作者的回憶跨越了意識形態和國家意識對此類風格書籍的拘囿和轄制,深刻反映了普通個體生命在人類歷史殘酷舞台上的無足輕重。


作者並不是一個信奉納粹主義的狂熱分子,但歷史的洪流不由分說地將年輕幼稚的他推向了人類相互瘋狂殘殺的各個戰場。該書於1967年在美國首次發行,2005年再版。《紐約時報》對此書評為:「讀完此書的任何人都永遠不會忘記它。」在許多的書評中,大量讀者稱此書為「最震撼人心的戰爭回憶錄」。


目錄
第1部分關於本書
「讀完此書的任何人都永遠不會忘記它」——《紐約時報》
1.媒體評論
2.原書目錄
3.譯者序
4.作者自序:到底是誰?
5.前言:火車帶我們穿越了波…
6.前言:火車帶我們穿越了波…
7.前言:火車帶我們穿越了波…
8.前言:火車帶我們穿越了波…
9.前言:火車帶我們穿越了波…
10.前言:火車帶我們穿越了波…
11.前言:火車帶我們穿越了波…
第2部分向斯大林格勒前進
我的戰友仍然在唱著歌,在俄國前線數以百萬計的德國士兵聖誕夜一定在像他們這樣歌唱著。但我不知道的是,就在此時此刻,蘇軍的T-34坦克正在利用聖誕節的短暫停火衝破了第六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的防線。我不曾想到,就在此時此刻,正在斯大林格勒地獄般的戰鬥中,第六集團軍的成千上萬的戰友已經倒在了進攻的道路上,我的一個舅舅也在第六集團軍服役。我沒有想到現在德國的城市正在遭受英國和美國飛機的狂轟濫炸,也沒有想到法國已經拒絕了與德國結為同盟的邀請。
1.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2.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3.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4.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5.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6.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7.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8.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9.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10.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11.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12.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13.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14.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15.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16.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17.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18.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19.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20.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21.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22.明斯克基輔戰火的洗禮-哈爾…
第3部分前線
在1943年的2月底或是3月初——我實在記不清了。我們搭乘火車到了一個被用作物資轉運站的小鎮,這個小鎮距離哈爾科夫有大約80公里。在那裡,食物、毛毯、藥品和其他的給養被放置在一些大木房裡。鎮上的每一個地窖里都堆滿了武器彈藥。鎮上還有一些武器維修點,有些在戶外,有些在戶內。那些修理坦克的士兵不時地向手指哈氣,以使自己的手指不至於太僵而拿不住扳手。
1.沃羅涅日以南頓河(1)
2.沃羅涅日以南頓河(2)
3.沃羅涅日以南頓河(3)
4.沃羅涅日以南頓河(4)
5.沃羅涅日以南頓河(5)
6.沃羅涅日以南頓河(6)
7.沃羅涅日以南頓河(7)
8.沃羅涅日以南頓河(8)
9.沃羅涅日以南頓河(9)
第4部分到後方
在晚上時,淋浴器前常常有著一大群又嚷又叫的人,其中也包括我們的軍官們。淋浴時間在晚飯結束後開始,一直持續到深夜。淋浴周圍的場景就像是一個喧鬧的賽馬場,那些首先洗到淋浴的人們常常在回到營房的路上又被四濺的泥漿弄得髒兮兮的。在營地里沒有宵禁或其他的規定。我們每天的工作一旦做完,就可以隨心所欲地一整夜開著玩笑和開懷暢飲。
1.從頓河到哈爾科夫(1)
2.從頓河到哈爾科夫(2)
3.從頓河到哈爾科夫(3)
4.從頓河到哈爾科夫(4)
5.從頓河到哈爾科夫(5)
6.從頓河到哈爾科夫(6)
7.從頓河到哈爾科夫(7)
8.從頓河到哈爾科夫(8)
9.從頓河到哈爾科夫(9)
10.從頓河到哈爾科夫(10)
11.從頓河到哈爾科夫(11)
12.從頓河到哈爾科夫(12)
13.從頓河到哈爾科夫(13)
14.從頓河到哈爾科夫(14)
15.從頓河到哈爾科夫(15)
16.從頓河到哈爾科夫(16)
17.從頓河到哈爾科夫(17)
18.從頓河到哈爾科夫(18)
19.從頓河到哈爾科夫(19)
20.從頓河到哈爾科夫(20)
21.從頓河到哈爾科夫(21)


我記得在哪裡讀過一個一戰的材料。
「俄國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力」

這話說的很對,蘇聯人口是德國的兩倍,被吃掉一個師再動員一個就是了,吃掉一個方面軍再組建一個,德國被吃掉一個師去哪裡抓人?
東西兩線的軍隊已經快接近動員的極限了。
另外五年計劃的確是有用的,看看戰爭後期t34那個變態的產量。相對而言虎式坦克……
工業多人口多,沒有不贏的道理。

後期的確是德國損失比較大,但是德國之所以被反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精銳部隊難以補充。
斯大林格勒吃掉德國一個集團軍,意義就像中途島日本沉了四艘航母一樣。

美蘇這種國家,被打成狗了也能憑藉人口和工業快速恢復,德日這種國家,打一個敗仗整個戰爭就輸了。
交換比不好看?不礙事,美國一開始在太平洋交換比也難看的要死,大不了工業堆死你


我打了泰森一百八十六拳,只要他不還手我就能算贏。


布拉格戰役怒刷存在感,近百萬的德軍整建制投降、崩潰、死傷,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就是100萬頭豬!共軍抓三天都抓不完啊!」
其實蘇德戰爭,算上僕從國,軸心和蘇聯傷亡比是1.7比1,並沒有差太多,這還是德國偷襲的結果。


斯大林:學會了哥的運行只要A就行了(? ??_??)?


以下節選自《國家的崛起》文明介紹:

俄羅斯

文明特色:祖國的庇護

1 敵人由於俄國的嚴冬承受雙倍的損耗

2 損耗升級免費

3 每項市政研究完成,得到國界+1的獎勵


俄文地圖查得好辛苦&>.&<

簡而言之,就象兩家公司PK,雖然一家組織結構、人員素質、市場先機、產品策略等都勝出,但對手還是憑藉規模優勢完虐對方,沒辦法,況且人家還獲得了友商的注資,這仗本來就沒法玩。

真的想了解過程的朋友,在下推薦兩本書:1、《遠去的勝利:德國前線將領二戰回憶錄》威廉·理查德森 著 2、《失去的勝利》曼施坦因 著

上圖:1945年6月24莫斯科紅場勝利大閱兵時,朱可夫元帥身騎白馬的形象,成為一代老兵心中永恆的經典。(網上有朱可夫和羅科索夫斯基一同閱兵的視頻)

那一輩人

對革命的信仰

對黨的信任

對英雄的崇拜

對困難的信心

對感情的真摯

對生活的熱情

是未曾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難以體會的

一甲子過去,他們締造的國家終於迎來和平與富足

而他們,早已離去

去時帶著那個純真的世界

唱著激揚的歌

如來時般風流


基輔戰役後從十次打擊開始到柏林戰役結束,德軍損失大於蘇軍的,個別戰役就是碾壓了。誰戰後控制戰場,誰的相對損失就少,絕對損失就多。


戰術優勢和戰略優勢的區別


推薦閱讀: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 戰爭史 | 二戰德國 | 蘇德戰爭 | 蘇聯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