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技術等是否真的如很多網友說的那樣不如同期其他文明?古中國的真實軍事實力究竟如何?
如題,網上有不少網友通過各種證據、推理試圖證明:春秋戰國不如希臘羅馬、秦漢不如羅馬馬其頓、工藝靠進口,鑄鐵晚百年等等,甚至說元明不如日本。其中有些推演比較牽強,又有一些是明顯把不同概念進行混淆。我想知道古代中國究竟技術水平軍事實力相比同時期其他國家如何。
「誰比誰先進」,是世界全球化之後,我們可以在一定的學科基礎上,建立起一套評判先進落後的觀念之後,然後「事後歸因」比較得出的觀點。
然則,對於被比較的古代社會,世界性的「先進」其實毫無意義,「合適」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誰比誰先進」這種觀點,經常用來構建鄙視鏈。這實際上已經超出了學術本身的範疇,進入了政治領域。
第三,科技的發明,其實都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往往是漫長而複雜的。我以前在回答一個關於馬鐙的問題時,認為「 但是發明作為一個過程,本身就是在交流和衝突中形成的。 」目前絕大多數人看待發明,並不是把發明作為一個歷時性的過程,而是作為瞬時性的結果來看待,採取事後歸因法時,往往把瞬時性結果的原因歸結為人的某種「神聖性」而非「合適」即「社會需求」。
綜上,這類比來比去的鄙視鏈問題,實在無趣。
一年多前寫的答案,被反對了。
我寫答案的時候是為了反對這樣的三種觀點
第一,西方有具裝騎兵,東亞沒有。我的觀點是世界各地都有具裝騎兵。
第二,野蠻人憑藉野蠻擊敗文明世界。我的觀點是文明世界可以憑藉組織,野蠻需要藉助文明世界的力量才能擊敗文明世界。無論蒙古,匈奴,女真都是藉助文明世界的力量才得以摧毀文明國家。
第三,中國並非自古以來不擴張。中國在公元前已經大致擴張到了極限。得出中國基本不擴張的觀點是因為他們的視角以中華帝國時代為開端。
這是我寫這篇回答時候的的核心觀點。
至於那個答主反對的
第一,我並沒有以卡迭石之戰作為我的論據啊!我通篇都沒有提及這場戰爭,因為我對這場戰爭的幾千輛戰車也是持懷疑態度的。
第二,我通篇也沒說兩河的戰車先進於商朝啊!我也沒有拿中東的戰車與商王朝做比較啊!其實我認為亞述與商王朝的戰車水平是差不多的。我認為亞述的戰術體系先進於商王朝與西周是因為同時代的有亞述成建制的騎兵部隊。華夏國家最早的成建制的騎兵部隊參戰的記載是在公元前七世紀的秦穆公時代,記錄於《韓非子》中,秦穆公徵調戎人的騎兵作戰。同時代亞述有成建制的騎兵部隊,商末以及西周沒有,所以我認為商與西周的戰術體系不及亞述啊!
第三,戰國初華夏諸國的疆域人口遠不及波斯帝國,這不是事實嗎!波斯帝國鼎盛時代,也就是公元前五到四世紀控制了兩河,伊朗高原,埃及,安那托利亞高原,地中海東岸,外加部分中亞及印度河流域。當然波斯對中亞及印度河流域實際上沒什麼控制力。波斯帝國全盛的時代能夠穩定控制的領土超過二百萬平方公里了,加上羈糜附庸之類的超過五百萬平方公里了,戰國中期的秦楚齊加上晉國分裂的三國領土和人口之和都比不上波斯。
第四,中國是古老的年輕帝國,這話不是我說的,當時我在一本世界史上看的。就算從四千五百年前開始計算中國文明,中國還是晚於埃及,兩河啊!
看了那個反對我的答主的答案,我感覺我也沒說其中的一些觀點啊,那個答主就認為是我說的。不信乃們把答案讀完感受一下。
附上一個原來回答的關於商王朝的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041033/answer/113072186
關於商王朝的軍事組織,編製以及國際關係我還是看過幾本書的。那個答主說的我基本都知道。而且我從來也沒有認同類似兩河與埃及的戰車先進於商王朝,商朝沒有步兵體系,卡迭石之戰紀錄是真實的觀點啊!商王朝有偵查用的騎兵,指揮官有時騎馬,甚至還有象兵,但是確實還沒有發現成建制的用於作戰的騎兵部隊。商王朝末期的亞述是有成建制的騎兵部隊的,如果我們把春秋戰國時代騎兵開始取代戰車視為戰術體系的進步的話,我們同樣也應該承認當時亞述的戰術體系更加先進。
另外這篇答案確實有問題,第一個在西漢攻擊匈奴時大量用到戰車,我沒有提及。第二在統萬城並非唯一的匈奴人建立的城市,但是是唯一保存下來的匈奴人建造的城市。第三個是關於唐朝軍制中後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沒有提及。
原文
首先,對於這個問題應當分時代而看。
春秋,戰國,秦漢,南北朝,隋唐等等。
需要承認,我們相對於兩河埃及屬於相對的後發國家。正如世界史史學家所說,我們是一個年輕的古老帝國。比古埃及,古巴比倫這樣的已經滅亡的古國年輕。卻比現存的任何一個國家比如波斯,法國,阿拉伯國家等等都更為古老。
需要承認,在春秋戰國以前的戰術體系是落後於埃及,亞述這樣的國家的。(別跟我提羅馬,羅馬公元前753年建立,春秋開始於公元前770年)
戰國戰車
在戰國時代,由於長時間的戰爭,中國的戰術開始逐漸趕上。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最早建立了陸軍操練制度的國家。《劍橋戰爭史》中這樣寫道「只有兩大文明發明步兵操練:中國和希臘,而且都進行了兩次。第一次是公元前五世紀北中國和希臘,第二次是十六世紀末,此期代表人物中華帝國戚繼光和荷蘭莫里斯都明確主張恢復傳統做法。在西方國家,行軍和隊列訓練成為軍隊生活中永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所說的公元前五世紀建立陸軍操練制度的軍家家是吳起,吳起用這種方法其訓練的軍隊就是魏武卒。
《吳子兵法》上這樣寫道,「圓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後之。分而合之,結而解之。每變皆習,乃授其兵。是為將事。」翻譯過來就是,士兵從圓陣變為方陣,從坐下到起立。軍陣從行進到停止,從左轉到右轉,從前進到撤退,從分散到集合,從集合到解散。每種變化都要讓士兵反覆演練,這樣才能成為一支合格的軍隊。這就是將領在練兵時該做的事情。
經過這樣不斷訓練的軍隊,戰鬥力會遠遠強於未經訓練的軍隊。這樣的道理看顯而易見,但是在當時只有兩個文明發現了這個秘密。於是,經過嚴格訓練的馬其頓軍碾壓了大雜燴似的,從世界各地徵調來的波斯軍隊。
馬其頓方陣
戰國戰車馬甲
華夏諸國的軍隊同樣碾壓了四周狄戎的軍隊,燕國擊敗東胡奪取遼東,國土擴大了一倍。齊國征服了萊,趙國擊敗婁煩胡林,奪取了接近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秦國毀滅了義渠,奪取超過30座城市,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戰國時代的狄夷再也不能像春秋時代那樣威脅華夏國家,比如犬戎滅亡西周,長狄滅亡衛和邢,北狄入侵鄭國,山戎入侵燕國。華夏國家向北方總共得到了超過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以上圖片分別是周初,春秋,戰國以及秦初步統一時的華夏國家版圖。
然而總的來說,相比於古典時代的強大文明,我們的戰術與陸軍依然屬於剛剛起步的階段。
圖為公元前480年,華夏國家與波斯的疆域對比。那時中國是幾十個小國,而波斯是一個統一的大帝國。我們的騎兵在公元前四世紀,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時才剛剛起步,而亞述帝國在公元前八世紀就擁有了獨立的騎兵部隊。
公元前一世紀的西漢重騎兵與安息重騎兵對比
然而我們與當時的先進軍隊的差距在逐漸縮小。補充一句,公元前五世紀,魏齊楚這樣的國家無論疆域人口都是遠多於當時羅馬的。
根據記載,中國的重騎兵最早被投入戰場是楚漢戰爭,項羽帶領衝擊騎兵在彭城擊敗劉邦。後來重騎兵成為漢擊敗匈奴的利器。
東漢重騎兵
西漢重騎兵與匈奴騎射手作戰的壁畫。
漢面對匈奴的打法是先用輕裝騎兵與匈奴纏鬥,而後用重騎兵和戰車衝擊匈奴,或者在匈奴沒有準備時用重騎兵突襲匈奴。霍去病曾經帶領八百名騎兵擊敗匈奴三千多人,斬首一千餘人。
匈奴輕裝騎射手
武帝時代,漢組建了大量的學習了游牧民族經驗的騎兵部隊。同時,漢騎兵相比於匈奴擁有更好的裝備。
在公元前三世紀,漢建立之初,大約有二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與一千五百萬人口。而這時羅馬僅有大約五十平方公里的領土與四百萬人口。
公元前200年的西漢帝國與羅馬共和國
在武帝時代,漢和羅馬都進行了大規模擴張,這時漢有大約五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與三千萬人口,而羅馬擁有大約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公元前44年的羅馬,紫色區域
至於羅馬人口,由於羅馬沒有人口普查,對羅馬人口眾說紛紜。權威史學家對羅馬人口的峰值估計在四千四百萬到一億兩千萬之間,相差三倍。
在公元2年,西漢達到了巔峰,擁有大約五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與大約六千萬人口。
西漢的擴張。從建立時的紅色區域,到王莽篡位時的黃色區域。
從總體上看,漢與羅馬是可以相媲美的帝國。《全球通史》寫道「漢無論疆域與人口都可以和羅馬相媲美。」作者認為當時漢的科技水平追上了世界先進國家,與貴孀,安息,羅馬並駕齊驅。
有人一定會問,既然公元前一世紀,漢騎兵部隊可以碾壓匈奴騎射手,那五胡亂華怎麼晉被游牧民族騎射打爆了。那我們下面來看看五胡亂華時代的那些騎射手們。
鮮卑騎兵
柔然騎兵
南朝為了抵禦北朝重騎兵所組建的槍騎軍隊
在這個時代東亞重騎兵站在了世界的巔峰,因為馬蹬的發明。馬蹬實物最早出現於公元四世紀中國東北,南北朝時被大量裝備於騎兵。馬蹬的出現使騎兵更具衝擊力。雖然無馬蹬騎兵也可以進行衝鋒,但是有馬蹬的騎兵可以在對沖中輕易將無馬蹬的騎兵打下馬。
南匈奴大夏國首都統萬城遺址,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匈奴城市。由最早系統提出騎兵游擊戰術的匈奴王赫連勃勃修建。
《晉書》在赫連勃勃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吾大業草創,眾旅未多。姚興一時之傑也······我若專故一城,彼必力並於我。眾非其敵,亡立可待。吾以雲馳風騎,出其不意,救前則擊其後,救後則擊其前。使彼疲於奔命,我則游食自若。不及十年,河北嶺東,盡我有也。」
大意是,我們的大業剛剛創立,軍隊不多。而敵人又十分強大······我如果僅僅專註於一城一池,那麼敵人一定會全力攻擊我們。我們的軍隊不是他們的對手,我們很快就會滅亡。所以,我要用機動靈活的騎兵,經常出其不意進攻敵人。敵人顧前,我們就打他後方,顧後就打他前方。讓敵人疲於奔命,我們修養生息。不到十年,河北嶺東,就都會屬於我。
雖然,騎兵騷擾游擊戰術在漢代匈奴就開始使用,但是那時匈奴的目標僅僅是劫掠財富而非為了打擊漢朝。在世界的其他地區,儘管通過輕騎兵進行騷擾的戰術廣泛使用,但是這僅僅是作為一種輔助戰術。赫連勃勃的戰略目標是攻取長安,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他採取騎兵游擊的目標十分明確,即通過長期不斷的騎兵騷擾削弱敵方。
公元五世紀的阿提拉騎兵與東亞游牧民族騎兵對比。圖一為東亞的北朝重騎兵集團,圖二三為阿提拉的匈人騎兵
當時無論羅馬,還是被吹成公元五世紀世界第一強騎兵的匈人,都沒有馬蹬。個人認為,公元五世紀匈人來東亞,會被各種同樣從小騎馬射箭的游牧重騎兵擊敗。公元五世紀,羅馬重裝衝擊騎兵對沖中能否擊敗東亞輕裝衝擊騎兵都是個問題。
接下來,來到了唐代,我們第一次站在了世界陸軍之顛。公元619年唐朝建立到公元664年,這四十五年里,唐征服了東突厥,西突厥,後突厥,高句麗,百濟,高昌,龜玆等國家。
作戰中的唐軍
唐軍的編製為軍團制,一個軍團由一萬四千名戰士和六千勤務兵,醫生,獸醫,伙夫等等後勤人員組成。每個軍團由兩千名重騎兵,兩千五百名輕騎兵,四到五千名長槍兵,四千名弓箭刀斧手組成
唐軍精銳騎兵和步兵,太宗皇帝曾經用精銳重騎兵組建玄甲鐵騎
唐軍巔峰時一共有四十四個軍團,五十八萬人組成。
唐的駐軍分布
唐軍單兵裝備武器以一個長槍兵為例,配有一副盔甲,一支長槍,一把橫刀,一支複合弓,三十支箭。單兵帳篷一張,打火石,鎚子,戳刀等等生活用品各一件。鞋三雙,衣服褲子兩件,葯五貼等等。
影視中的唐鐵騎
唐軍重騎兵的巔峰之戰
李靖帶領精銳騎兵一萬人奔襲二十天奇襲東突厥汗國,蘇定方帶領二百名騎兵為先鋒。當時剛下過雪,大霧,蘇定方距突厥人七里時,突厥才發現。蘇定方突破了突厥人慌亂組成的防線,朝可汗牙帳一路突擊。可汗不知道唐軍人數,帶領親兵逃跑。可汗逃跑導致突厥全軍大亂,隨後唐軍騎兵主力達到,突厥崩潰。此戰,唐軍殺死東突厥超過一萬人,俘虜十餘萬,一個橫行草原數十年的帝國滅亡。
唐軍團的巔峰之戰
蘇定方帶領一個唐軍團深入西突厥境內,被西突厥十萬軍隊四面包圍。蘇定方帶領自己的一萬多人來到小山上列陣,命令步兵在南面列出長槍方陣,騎兵在北面列陣。之後,西突厥派騎兵三次衝擊唐長槍方陣,都無法突破。第三次趁突厥潰退,蘇定方命令騎兵反擊,唐騎兵一舉擊潰突厥主力,追擊突厥主力兩百餘里,盡破之,俘虜數萬人。可汗逃跑被殺,西突厥滅亡。
公元662年的唐帝國
唐之所以能夠維持如此大的一支騎兵部隊,很大原因來自於馬政的成功。唐代擁有完善的馬匹飼養系統和機構,唐初設太僕寺,尚乘局,駕部,太子仆職四個馬政機構。同時唐還建立了一套官方的獸醫系統,共有獸醫六百人,學生一百人,獸醫博士四人。唐初,馬場中僅有突厥馬兩千匹,隋馬三千匹。至唐玄宗時馬場中的馬匹數量已經達到七十萬六千匹,其中僅唐三大養馬地之一的隴右養馬場就擁有馬三十二萬五千七百匹。
公元七世紀,個人認為拜占庭之流,跟唐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從東亞馬蹬出現到1440年歐洲板甲出現,東亞重騎兵強於歐洲
北宋重騎兵
金重騎兵 鐵浮屠
西夏重騎兵鐵鷂子
1234至1243年,南宋蒙古第一次大戰與蒙古軍第二次西征的對比。
蒙古帝國與南宋的第一次大戰發生於1234到1242年之間,蒙古的第二次西徵發生於1236至1242年之間。兩者都以窩闊台汗的病逝而結束。通過對比當時中國南方與東歐同一時間段裡面對同一個入侵者蒙古帝國的表現,大致得出當時的東西方戰爭水平。
1228至1241,蒙古帝國的征服路線。
1234年,蒙古滅亡金國,同年南宋進攻洛陽,宋蒙戰爭爆發。1236年,拔都帶領十五萬蒙古人進行西征,同年蒙古帝國兵分東中西三路進攻南宋。
第二次南宋與蒙古戰爭期間,蒙古重騎兵與南宋裝備原始火器的騎兵作戰。
1237年,蒙古東路軍在安豐之戰與廬州之戰中被杜杲的守軍擊敗,東路軍退回蒙古帝國境內。中路,蒙古軍接連攻克了襄陽等城市,在黃州圍困南宋名將孟珙的守軍。西路,蒙古軍向四川進軍。
1238年,中路蒙古軍圍困黃州已經一年,卻無法攻破城市,最終退兵。西路,蒙古軍勢如破竹,僅兩月就攻克成都,準備沿長江而下南宋。
1239年,孟珙帶領湖北精銳支援西線,與蒙古軍在三峽地區對峙。最終,孟珙帶領精銳在大埡寨擊敗蒙古西路軍,結束了蒙古西路軍的攻勢。
此後三年,雙方打打停停,無大規模戰爭。
蒙古精銳重騎兵
1236至1239年,蒙古西征軍接連征服了欽察等國的韃靼人,一些韃靼人加入到西征軍中。
1238年,蒙古軍擊敗俄羅斯聯軍。1239年,俄羅斯各公國投降蒙古。
1240年,基輔陷落。蒙古軍進攻波蘭。
1241年,蒙古軍兵分兩路,擊敗波蘭聯軍,匈牙利軍,攻克布達佩斯。
在蒙古西征中重騎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些資料認為,蒙古西征軍中重騎兵佔百分之四十。
蒙古與匈牙利軍戰役全過程,最終蒙古依靠重騎兵擊潰了匈牙利軍隊。
蒙古第二次西征中,歐洲軍隊沒有打贏任何一場戰爭。我們常常忽略的是十三世紀的蒙古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擁有最好軍事裝備和軍事技術的國家之一。蒙古帝國掌握了東亞的火藥技術,可以同南宋那樣製作可以發射爆炸火球的拋石機,又可以僱傭中東工匠製作巨型投石機。蒙古帝國還掌握了東亞的鍊鋼技術,以製作盔甲和武器。
歐洲盔甲發展過程
在1440年,大約是明代土木堡之變時,最早的版甲在歐洲出現。
5月19日更新
關於先秦時代的中國與地中海,兩河地區的對比。
在公元前4000到前1500年,兩河與埃及地區的文明遙遙領先於我們。兩河地區的文字出現於大約公元前3000年,在公元前二十至十六世紀,古巴比倫人編撰了漢謨拉比法典,上萬字的《吉爾伽美什史詩》。而那時,我們還無法確定,我們是否真的擁有文字。我們現今所發現的甲骨文最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紀。我們今天所發現的近半甲骨都在公元前十二至十三世紀之間,商王武丁時代。文字僅僅是一個方面的對比,如果對比青銅,石工,戰車等等技術的話,我們會發現,我們相比於古巴比倫和古埃及晚掌握了一千到兩千年。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元前十六至十一世紀,即殷商時代,我們與他們的差距在逐步縮小,一些技術超過了兩河和地中海東岸的先進文明,比如大型青銅器鑄造技術。
三星堆青銅樹,高四米,原物高可能超過六米,公元前一千年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體青銅器,做工極為精美
司母戊鼎,世界上最重的青銅器,其製作展示了商代高超的青銅技術。
5月20日的更新
公元前12至10世紀,地中海文明進入了衰退與混亂的時期,亞述,巴比倫,埃及等國紛紛陷入了戰爭與混亂中。在希臘,邁錫尼文明逐漸衰微,希臘進入到了黑暗時代(又被成為荷馬時代)。
在東亞,一支姬姓的華夏部族由於不堪戎羌的侵擾而向東遷移,在周原他們遇到了一支姜姓的華夏部族並與他們結成了聯盟。一個對未來華夏文明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的族群將要在這裡起步。
周原甲骨,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11世紀,於周人的發祥地周原發現,共計一萬多片。
公元前11至9世紀,在周人的主導下華夏文明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擴張。
公元1046年,周武王的軍隊在牧野擊敗商王帝辛(商紂王)的軍隊,滅亡殷商。周天子將貴族和國人召集起來,送給每個貴族一坯黃土,以及幾個十幾個聽令於他的氏族,讓他們到地圖上的地方自己建立國家。
於是,一隊隊貴族帶領著國人沿著黃河建立自己的國家。在公元前十一到十世紀,周人用這種方式迅速控制了整個黃河流域。
可見在西周時代的華夏國家,在西周時代的華夏國家與狄夷是並存的。在西周時代,華夏國家僅僅能控制黃河中下游地區。從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一世紀,華夏國家經歷了長達一千年的擴張。說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沒有擴張性是錯誤的,從西周到西漢,除了公元前2世紀秦滅亡到武帝這八十年里外,剩餘的九百年里華夏國家持續不斷擴張,領土面積從大約五十萬平方公里擴張到了五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在古典時代的世界上,只有羅馬的千年擴張(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2世紀)能與中華文明的擴張相媲美。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一世紀這一千年里,我們從黃河中游的一個後發文明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大帝國,華夏文明的影響力向東達到朝鮮半島,向西越過甘肅進入中亞,向南越過五嶺進入越南北部,向北進入河套平原,曾經的匈奴腹地。
謝邀,但是這個問題邀請我不合適吧,實在太龐大了,太宏觀了,包含的子問題類別又太抽象了,再有我既不是黑,也不是粉,既不是愛國小將,也不是洋奴。只能說些從三觀方面比較宏觀的東西。
一、軍事技術本身,並不能產生戰鬥力,再先進的兵器,如果無法投入到戰場上,只能在試驗場上轉悠,那麼戰鬥力就是零。軍事技術遵循一個規律,就是浪潮式發展,既有萬馬奔騰的一路向前,也有迂迴曲折的逆向折返。誰處於技術高位,誰就能最大限度的輸出軍事技術優勢,你不用,別人也會用,到時候打得你不得不用。而從歷史上說,沒有什麼特定國家或者特定民族,特定族群能夠長久的掌握軍事技術優勢,因為軍事技術有向外輸出的原動力,有高低位差,必然會引發流動,所以也就不存在什麼古中國軍事、技術等(所有時候都)不如同期其他文明,比如中國境內最先發明了弩,最先發明了馬鐙,先不說是不是漢人發明的,但是這些軍事技術在當時處於技術高位,向四周輸出,是不是可以說在這個技術門類上在某個時間點上古中國軍事、技術等遠超同期其他文明?
所以說什麼比得上比不上,更多的只是一種選擇性忽視了時間,空間概念的文字遊戲。或者拿不同時間或空間或者非常片面的零碎概念的東西做對比,很容易得出一個簡單的強弱概念,這種比較是沒有意義的,容易滋生一種時而自大,時而自卑的情節,要是這種情節泛濫開來,是要生病的。
二、要研究軍事技術本身,必須依靠定性(真實全面),定量(數據說話)的材料,所以你自己一定要先去做研究,拿出一手資料,然後再去和別人深入交流,思辨,得到更深刻的東西。知乎最著名的名言是: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是或不是,是你自己思考辯證的過程,然後你有不懂的東西,放在這個平台上問;
為什麼,是你自己什麼都不懂,追著別人屁股後面求一個定性定量的東西。人家憑什麼給你?或者人家為什麼要告訴你全部?反正我從來話只說一部分。
問為什麼終歸是無解的,最終必然會走向死胡同。因為有些人總是想最大限度的佔有資料,但是不去輸出資料,這本身就違背了軍事技術傳播和研究本身的基本規律,現在比如各種貼吧和論壇爭下限(你們自己懂的),關鍵問題出在哪裡。
第一,沒有原始史料支撐,都是自說自話的演繹。或者有史料支撐,都是非常片面的東西。
第二,根本抓不住市場需求,就是刷存在博眼球,根本沒有深入的東西,甚至根本沒有原創,你把魚鷹社的東西翻譯過來就叫原創了?把網文和魚鷹社的東西揉一揉就叫原創了?讀者又不是瞎子和傻子。當年從第一本戰爭史研究研究開看的,想忽悠誰?
第三,沒有一門專精的軍事技術,你談軍事技術本身,就是鬼扯,哪怕實際操作你是專精了射箭,還是專精了劍法,還是專精了某一項兵器?你說我不用知道那麼多,我專註戰略技戰術就行了。真是地溝油的命非操中南海的心。
三,不要選擇片面的事實去相信,或者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有句名言道,如果一個和你同等水平的人觀點和你不同,但是你又無法從理論上辯服他,那麼他所講的東西必然有可取之處。通常這種情況,你站在A面,對方站在B面,並不是說你非要達成AB面妥協,或者把人家打倒,或者把人家的東西都照抄過來,這種手段非常低級。實際上真相可能根本不在你們兩方,甚至有C面,D面。與其去爭論那些什麼中西方孰強孰弱,還是老老實實多啃大部頭比較實在。我指的是那種互相開書單,根本無意義,網路上的東西,摘取你願意摘取的東西,還不如直接把東西PDF全部都送給對方讀,更節約你的時間。爭論並非無意義,爭論的本質是要在學術界(哪怕網路上)樹立一個不朽的名聲,但一定要名實相稱才可以,我說的這個實,不是你有多少錢,而是你有多少你自己的真材實料。你拿魚鷹社或者網路上隨便下個PDF就有的東西,那不叫真材實料,你看我什麼時候用過魚鷹社的東西?你要說錦鎮你個LOW逼,連魚鷹社的東西都不會引,不好意思,當年我和朋友一起倒賣過魚鷹社的實體書的時候你連電子版還沒看過幾本呢,你指望那種科普讀物揚名立萬也是醉了。。。。。。那種LOW逼的事情我們八九年前就干過了,當時干不叫LOW逼,叫開拓了一片新市場。你從國學數典愛如生AVAX和微盤下那點東西,十年前能玩玩發讀書卡,現在根本就是拿不出手。
我說這些的核心意思就一條:大多數人沒心情看你們爭論什麼中西方孰優孰劣,有些問題研究界早已經有了新的框架和研究方法,像貼吧和論壇那種研究方式少說落後十年到二十年不止。現在研究者再給你講統計分析和數據結構,恐怕沒那個心情。我在網上講弓箭學只會大段的給你講什麼宏觀發展啦,通用技術啦,歷史趣聞啦,把你們逗得哈哈樂,我不會去給你講測距側角彈道位置參數測量精度估算式,收個徒弟我還要從高中物理給他補課?沒功夫搭理也沒那個心情,就這樣。
所以有臉紅脖子粗爭論中西方孰優孰劣的功夫,不如多讀萬卷書,老老實實在基礎研究領域搞出一點實際成績,才是正確的行為方式,追逐眼前那點絕對正確,你還不如現在找個教門去信,最不濟還能混個掃地僧。
----------------------------------------分割線補充,以上為原答案------------------------------------------------
樓下有不少朋友已經有不少很有意思的補充。
簡單寫一寫未來什麼樣的軍事史研究(流派)會發展起來。
舉其中一個例子,老杜奠基的定量(交叉)數據分析流派。
在中國已經有了一些有質量的粉絲。
盔甲的最後一搏
最近看的冷兵器吧的一個帖子,這個作者就是很有水平的數據分析流派,而且裡面有很詳細的中西14~17世紀火器數據的對比和考證。
在弓箭圈這樣的分析在2014~2015年也逐漸多起來,比如這個
松武改良角弓3000箭測評(47」35# @30」)
當然夾帶一點私貨,本人在研究上也是屬於這個流派裡面的。
中國古典傳統弓折算磅數考【中篇 宋與明】
這個發的時候可以說在弓箭那邊都很震驚,很多人根本沒想到用古籍里的數據對照磅數進行實際測算,為什麼很多人寫不出來,很簡單,因為你既要有一定的史料基礎,而且要對現代射箭實際操作知識,又對數據分析有一定了解,至少不是外行,你哪怕只掌握其一,都不可能寫出來。當然我並不是說自己寫的多好,而是要強調這種研究方式,以後會向更嚴謹更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考證的前提,是你起碼對這個行子有一定了解,或者起碼你是這個行子里認可的人物,而不是憑空提出論點,再堆積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去支持你的論點。
當然,我舉這一個類型的學派例子,並不是說其他流派或更新的流派就沒有生存空間,相反,很多傳統型學術在今天有更大的空間。
至少我知道傳統的史料考據流派,就非常有市場,我也是考據派的粉絲。一些考據大拿的書我也會去買。而且按照一些大拿的史料分析程度和內容的豐富程度,定價100多打折6,70塊錢真心很便宜了。那種成名立腕的我根本看不看有什麼電子版,直接買實體書。那些暢銷歷史讀物連看都不看一眼。
外文翻譯流派也有很大的市場,有很多朋友在做這個,包括魚鷹社也有批量翻譯的,魚鷹社的東西,應該回歸它本身的市場定位,就是科普讀物,這個定位把握好就每異議。但是沒必要神話,至少翻譯魚鷹社是為以後翻譯大部頭做準備,比如騎士與風爐,比如長弓史話,甚至一些更冷門的大部頭書籍。現在好的外文書籍並不是翻譯的太多,而是太少。
等等,等等,不一一論述。所以回到樓主的問題,為什麼有人不遺餘力地考證古中國軍事、技術等不如同期其他文明?古中國的真實軍事實力究竟如何?如果你知道目前中國軍事研究界尚沒有海量的數據量和考據量支撐回答該類問題,就知道為什麼有非常多的人鑽這個牛角尖(因為沒解決,所以尚且有『出名博位』的機會),但是他們撞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會發現他們自己的水平根本達不到解答這個問題的程度,因為考證這個問題是一個超大型綜合工程,裡面是成千上萬個子問題構成的,其所需要的數據投入產出,不會低於一百個東某工程的投入產出。寫到這裡,你們應該起碼了解到你們面對的是山脈一樣巨大的工程,想用現有手段手挖腳刨研究透了,根本就是無解。
所以還是那句話說三遍,老老實實做基礎研究,老老實實做基礎研究,老老實實做基礎研究
這個問題下一如既往的打成了狗腦子~~
我來扣題說一下~
「為什麼有人不遺餘力地考證古中國軍事、技術等不如同期其他文明?古中國的真實軍事實力究竟如何?」
這個問題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 為什麼有人要「不遺餘力」的考證 中國的「軍事、技術」 不如 「同期」 「其他文明」。
就這部分來講, 問題是根本不存在的。
因為,基本不會有人認為,中國在軍事和技術方面,每個階段,都落後與同期的,所有其他文明。
這就涉及到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中國和外國。也只有兩個文明——中國和西方文明。
中國隨時都要跟整個非中國的世界競爭對比, 當然處處失敗了。
這種心理,其實是「天國上朝」思維的反面延伸, 所有問這個問題的人,潛意識裡,還是認為我中華泱泱大國,肯定是什麼都有,就算當今不如人,歷史上也肯定處處比人強,只是如今時運不濟而已。
而反駁這種思維的人,除了一部分確實理性的外,也有很多「反天國上朝」的人, 他們的思維就是:因為你中國近代到現在都不如人,所以你歷史上肯定也處處不如人,否則你現在咋不牛逼呢? 咋百年屈辱了呢?
這兩種極端派,其實都是一種人,都是腦子接受不了太複雜的東西,只能理解簡單的黑白、強弱、高低這種二元分法。
而這個問題下大部分跑題的回答,都是在用強項比弱項。
建築這東西,跟地理環境是緊密相關的, 蓋石頭就比蓋木頭的強? 你有穹頂技術,我有斗拱結構,哪個就比哪個更有技術含量了? 修路方面, 羅馬人把石子路鋪遍整個歐洲就牛,中國人開鑿靈渠,挖大運河就弱比?
怎麼不比農業呢, 中國農業在古代甩歐洲十幾條街吧? 直到歐洲技術革命之後才反超。
怎麼不比烹飪技術呢?
怎麼不比紡織業呢? 歐洲啥時候開始自己製造絲綢的?十六世紀!
怎麼不比陶瓷呢? 歐洲啥時候開始自己生產瓷器的? 十八世紀!
就連繪畫藝術, 在文藝復興之前,中國也甩歐洲十幾條街好不好。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搜搜歐洲文藝復興前的繪畫作品,也是平面塗鴉好不好, 文藝復興是啥時候? 13-16世紀啊。同時期中國的山水水墨早就登峰造極了好不好。(當然歐洲的雕塑藝術從古羅馬時代就很牛X)
說白了, 還是中國人 心理有創傷!
我們千年驕傲,被帝國主義火槍大炮一鎚子打碎。
所以,對軍事,對強權,對戰爭武器, 中國人有怨念。
文化發展的再好, 頂不了洋槍洋炮。更何況,是技術的全面落後。
所以從五四時期,就開始全盤否定自我,全盤西化。這種風潮,一直到現在都沒停歇。所謂的國學復興,只是伴隨國力稍強之後,民族情緒的一種反彈。
第二部分:古中國的真實軍事實力究竟如何?」
這部分倒是可以考證的。
也是值得爭吵的。 為啥?
因為就跟武林高手一樣,凡是打過的,都沒有懸念,誰贏誰輸一目了然。
羅馬人東征西討,羅馬人贏了,野蠻人輸了。羅馬的軍事實力強。
亞歷山大打到印度,贏了。亞歷山大的軍事實力強,印度等小部落的軍事實力弱。
秦始皇平六國,贏了。秦兵強,六國弱。
漢武帝遠征匈奴,贏了。漢人強,匈奴弱。
野蠻人入侵西羅馬,贏了。野蠻人強,西羅馬弱。
蒙古人南侵大宋, 贏了。蒙古人強,宋人弱。
多簡單,有人吵吵嗎? 就連宋吹,也頂多說我大宋在萬般不利的情況下堅守數十年,不敢說我大宋比蒙古人能打。
打過了,就塵埃落定了。
只有沒打過的,才能吵翻天,這個說我一個龍飛九天你肯定玩兒完, 哪個說別逗了我接一招雄霸天下你立馬撲街。
這種嘴皮子仗可以一直打下去。 因為,永遠不會有結果。 你永遠沒辦法讓羅馬軍團跟漢騎兵真的來打一場。
現在很多對裝備啊,弩啊啥的作分析,有道理,但是也不全對。戰爭,尤其是冷兵器時期的戰爭,裝備的作用有時候並不是決定性的。戰爭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後勤能力,都是「軍事實力」的一種,考證出你一箭射不穿我得盔甲,並不能代表我就能肯定打贏你。太靠後了估計大家也看不到,努力發個聲吧。
古中國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這個問題認真回答起來完全可以寫成一套煌煌巨冊了,題主來知乎這種「社精」肆虐水貼橫行的地方就別想得到什麼正兒八經的答案。哪個學者不是從書齋和學術交流中走出來的!既然上面已然變為毫無營養的戰場,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的,渾水摸魚,攙和一腳。
我從「文明」的角度來扯淡,全是「假大空」的東西,看官們看完圖一樂就行了。
關於文明概念,可參閱維基百科。英文中的文明(英語: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lis」,有「城市化」和「公民化」的含義,引申為「分工」「合作」,即人們和睦地生活於「社會集團」中的狀態,也就是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文明擁有更密集的人口聚集地,並且已經開始劃分社會階級,一般有一個統治精英階層和被統治的城市和農村人口。這些被統治的人群依據分工集中從事農業,採礦,小規模製造以及貿易的行業。文明集中權力,並且將人類對自然的控制力作極大的延伸。
————————————
一、早期農業起源和文明中心
不論某些人對海洋文明如何推崇,人類歷史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就是食物生產的發展。因為食物生產能使得人類的人口數量大量增加,從而為文明的出現奠定基礎。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提及的食物生產,主要指農業和畜牧業。
在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中所證明的糧食生產發源中心主要有五個:西南亞(新月沃地)、中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7000年左右,中國人就已經開始種植水稻)、中美洲、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或許包括亞馬遜流域的毗連地區)、美國東部。
以上五個確認無疑,此外還有四個列為候補地區:非洲的薩赫勒地帶、熱帶西非、衣索比亞和新幾內亞。
第二個重要里程碑就是文明的出現。形成文明社會需要非常特殊的地理條件:灌溉地區。中東在此方面遙遙領先於世界其它地區。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先後誕生了人類的早期文明共同體。
對於文明出現的判定標準,主要是城市(人群聚集)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城市(人群聚集)的出現,可以說
城市(人群聚集)是文明的標誌。現在一般認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那裡出現的。
已知的最古老城市出現在今天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時間大概在公元前4000年到前3500年之間,在此後的幾個世紀,埃及、印度中部、中國北部、墨西哥中部和南美的安第斯山區中部也出現了城市。
二、古代文明時期: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00年
1、兩河流域:蘇美爾城邦、赫梯、亞述和巴比倫帝國
兩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地。多產的農業經濟使得大量人群聚集在城市,然而人多的地方就成了江湖,為解決爭端,美索不達米亞人開始了對秩序的探索,最終形成了國家。國家出現後,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社會中出現了社會等級的分化,導致了複雜社會和經濟結構的迅速確立,父權統治權威確立。城市中生活著專業勞動者,他們生產出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產品,轉而刺激了貿易的生長。早起的美索不達米亞發明了文字書寫系統,還組織了宗教活動,編製舉世聞名的漢謨拉比法典。與此同時,美索不達米亞還與其他地區產生了互動影響作用。
隨後佔據這一地區的赫梯人有兩項技術創新值得名垂史冊:輕型馬拉戰車和冶鐵技術。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皆非其首先發明,而是技術改進。蘇美爾軍隊很早就裝備了實心木輪的重型馬拉戰車,但移動速度過於緩慢,赫梯人開始將輻條車輪安裝在馬拉戰車上;冶鐵技術同樣如此,早前其它地區人們嘗試澆築鐵模,但鐵器太脆,不易打造,赫梯人改進鍛造鐵器的方法,併流布四方。
兩河流域,實在無愧於全人類的文明搖籃之稱。
2、尼羅河河谷:埃及帝國(新王國)
直到20世紀30年代,埃及文明都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但是這個觀點已經被蘇美爾遺址完全顛覆。其中蘇美爾對埃及最初的文明發展階段產生過影響,但很小。至少在公元前5000年,埃及人和努比亞人已經發展起了農業,農作物和家畜從西南亞引入。到美尼斯時期,埃及大規模吸收蘇美爾文明,灌溉、冶金、文字、耕犁、帶車輪的車輛等都在經過調整後得以在埃及應用。尼羅河流域土地肥沃,農業發達,城市與社會等級隨著社會財富的積累不可避免地出現,青銅器的大規模使用則在公元前17世紀,並出現了經濟專門化和貿易網路,象形文字和教育代表了文化的發達,對阿吞神的崇拜則被認為是一神教的發軔。
3、南亞:哈拉巴社會與吠陀時代
最遲在公元前7000年,印度河流域出現了農業,印度的早期城市也是以農業經濟為基礎,被統稱為哈拉巴社會,有兩大城市,即哈拉巴與摩亨佐·達羅。歷史學家對此文明的了解不多,但大量的財富積累所帶來的社會分化與經濟專門化則無疑出現,也有文字與宗教等。在公元前1900年,哈拉巴社會走向衰落。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開始遷徙到印度,這是印歐人大遷徙運動中的一個分支。他們的到來與活動奠定了今日印度的社會和文化基礎,例如對牛的神聖化就是根源於此,就是因為早期雅利安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畜牧經濟。雅利安人最著名的制度就是種族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父權制度與宗教亦隨之建立。他們並沒有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帝國,公元前750年,雅利安人在恆河流域建立起第一批城市。
4、中國:夏朝、商朝、周朝
這是我們(知乎社精們除外)的祖國,大家都應該很清楚相關的歷史事件和成就,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有兩點:
其一是關於夏朝的存在問題。在中國學術圈,專家學者無疑承認夏王朝的存在,日本漢學界也有部分學者承認夏朝的存在,例如岡夫秀典便曾撰文論證在商朝以前的中原曾存在著名為夏王朝的政體,應當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歐美學者則意見不一,例如答主手頭參考的《新全球史》也承認了夏朝的存在。
其二是華夏文明的起源與發展過程與西方文明既有相似點又有獨特性。例如,東西方都在大河流域組織了強大的政府、形成了社會等級並建立了複雜的文化傳統;但中國的獨特性更加鮮明,「他們的語言、文字、信仰和價值觀念與其他社會存在著很大不同,這些文化因素使中國社會具有了獨特性。」宮本一夫也曾論述到「中國史前社會的歷史作為到達文明的人類史(卧槽這翻譯也無敵了),是東亞的代表,更是人類史上邁出的多種步伐中的一個典型。」
中國文明,從誕生之日開始,就在彰顯著特立獨行……
雖然如此,在現有考古證據和史料面前,我們中國人應當大方承認早期華夏文明的確受到西南亞文明的影響,例如小麥的栽培、馬拉戰車等,這不丟人,因為全世界的早期文明都基本受它們的影響……但東亞農業是獨立發展起來的這一判斷則得到多數學者的認可,如公元前7000年,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早開始栽培水稻。
5、美洲與大洋洲早期文明
在人類文明早期發展史上,美洲與大洋洲的地位並不突出,事實上,這三大洲(南美、北美與大洋)直到地理大發現後才與舊大陸文明產生緊密的聯繫,在現當代扮演著重要角色。
公元前13000年,人類從西伯利亞遷移到美洲
公元前8000-前7000年,中美洲開始出現農耕
公元前4000年,中美洲開始種植玉米
公元前3000年,南美洲開始出現農耕
公元前1000-前300年,奧爾美加社會
……
300-1100年,瑪雅社會
……
其中瑪雅文明應是奧爾美加社會的繼承。
我一直對誕生了馬爾克斯和魔幻現實主義的南美洲充滿敬意和好奇,但但但——大家都知道卡哈馬卡之戰里,皮薩羅僅僅憑藉不到200人就擊潰了印加帝國的八萬大軍;可大家知道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的軍隊手裡拿的都是什麼武器嗎?石頭、木棍、狼牙棒、短柄斧頭……
我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文明的優劣從來都不是憑藉一兩個標準就能簡單判定的。
大洋洲則是在公元前60000年開始有人類移居到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公元前3000年,開始出現農耕;公元前1500年到前500年則是拉比塔文明。
通過以上論述,相信大家可以看出早期文明的一些共通點,如農業與貿易、城市和國家、父權與等級、文字與宗教等,其中農業的意義是巨大的,因為只有依賴於農耕者生產的剩餘糧食,國家才能為統治者、軍隊、管理者以及其他專業人員提供食物。
三、古典時代:公元前500年-公元500年
古典時代的文明仍然不脫離早期文明中心地區,但有兩個現象需要注意:軸心時代的思想爆炸與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1、波斯文明
波斯帝國興起於伊朗,在大約1000年的時間裡有四個王朝:阿黑門尼德王朝、塞琉古王朝、帕提亞王朝和薩珊王朝。阿黑門尼德帝國開啟了世界歷史的新時代,他征服了一個龐大的帝國疆域,證明了建設和維持一個帝國的可能性;波斯的宗教觀念構成了亞州西南部與地中海地區的道德與宗教思想的基礎,其中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對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2、中國文明
春秋戰國時代,中國社會「禮崩樂壞」,促使士人去探索重建政治和社會秩序的新思想,這便是百家爭鳴。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與商鞅韓非子的法家思想相繼出現,這三者對中國的政治與文化傳統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秦漢帝國以多產的農業社會為基礎建立起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並建立起複雜的官僚體系和先進的教育體系,修建四通八達的道路設施,鼓勵文化上的統一。在技術發明所帶來的經濟高產的基礎上,漢朝把中國的影響擴展至朝鮮、越南和中亞地區。
3、印度文明
與波斯和中國不同,在印度,維持帝國政府的努力並沒有成功。在經歷阿黑門尼德帝國與亞歷山大帝國的短暫統治後,摩揭陀帝國填補了政治真空;公元前4世紀20年代晚期,孔雀帝國建立,並在阿育王時期達到巔峰,但也迅速走向衰落,隨後開始了列國林立;之後又有貴霜帝國與笈多帝國相繼統治印度。這一時期印度文明持續燦爛,留給後人最大的遺產就是佛教的誕生與印度教的大眾化。
4、地中海文明:希臘與羅馬
地中海文明與舊大陸上的大河文明有著明顯的不同,但這並不妨礙他的偉大。在早期的米諾斯文明與邁錫尼社會時代,其海上貿易、文字以及建築文化等深深影響了希臘居民。古典時代的古希臘並沒有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但憑藉積極的商貿活動使地中海地區仍然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地中海成為連接南歐、安納托利亞、北非甚至黑海周邊地區的通衢大道。在公元前7世紀到前2世紀,希臘文明達到頂峰,他們最值得稱傲的是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道德思想與哲學思考。而亞歷山大及其後繼者的希臘化帝國則將希臘文明向更廣闊的地區傳播。希臘人的傳統對地中海區域、歐洲以及亞洲西南部地區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公元前8世紀,羅馬城建立(傳統說法是前753年),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公元前4世紀到2世紀,羅馬開始了擴張之路,三次布匿戰爭為羅馬帶來了豐富的資源與財富。到公元前2世紀中期,羅馬在地中海東部和西部地區取得了絕對的領導地位。然而擴張所帶來的財富和權力加劇了羅馬的階級矛盾,共和國憲政最終解體,代之以中央集權的帝國政府。羅馬帝國疆域遼闊,創立了完善的司法體系,農產品和手工業的專業化促進了商業的繁榮,開闢了發達的海上陸地航線。同時財富的累積帶來了城市的繁盛,大型公共建築先後投入建設。理性哲學繼續發展,基督教亦誕生於此時,兩者成為古代地中海地區知識權威和宗教權威的源泉,並長期影響地中海、歐洲和西南亞的文化發展。
從三世紀開始,東西方兩大帝國——漢王朝與羅馬帝國都面臨著內部政治危機與蠻族入侵的雙重壓力,二者都無一例外走向崩潰;羅馬帝國的境遇相對好一些,他維持了東部即拜占庭帝國的繼續統治。
古典社會裡的帝國都建立起了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並維繫了龐大的疆域。統治者提供了最初的道路建設,商人的貿易往來則建立了古典社會的交流。在這一時期,古典社會都產生了文化和宗教傳統,其中以儒家思想、佛教、希臘理性哲學和基督教為代表,它們塑造了世界歷史的進程。
四、後古典時代:公元500-1000年
這是東半球各個社會做出重大調整的時期,古典時代後期,隨著內鬥與外侵的加劇,古典帝國大多走向衰落。因此,後古典時代,定居社會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恢復政治和社會秩序:在地中海,拜占庭帝國在困境中生存下來後,進行了政治和社會的重組和改革;在西南亞,伊斯蘭教興起,阿拉伯人戰勝了薩珊波斯帝國;在中國,隋唐完成大一統;在印度,中央集權的帝國統治一去不復返,地方王國四分五裂;在西歐,除了短暫的加洛林帝國,在經歷經濟困境和外敵入侵之後,權威繼續把持在地方統治者手中。
後古典時代,三個社會在舊大陸文明社會裡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地中海地區的拜占庭帝國(基督教文明)、西南亞的阿拔斯帝國(伊斯蘭教文明),以及唐宋王朝下的中國(佛教與儒家文明)。這三個社會帶來了如此巨大的經濟產量,對外國產品的需求如此之大,以至於在這五百多年時間裡促進了全球貿易的發展。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航線是最好的證明。
後古典時代可以說是中國文明的巔峰——當然,之後的中國文明也沒有停止進步,但這一時期的中國在東半球文明社會中達到了一個舉足輕重的地位。首先,隋唐帝國強大的國力指導著整個東亞地區的政治事務,唐朝軍隊把中國的影響擴大到朝鮮、越南和中亞,其中中國在中亞地區的霸權一直持續到755年——安史之亂打亂了這一局勢,大量軍隊被調回中原參與平叛,使得中國在中亞的據點相繼淪陷;日本也慕名前來學習。在整個古典時代,中國社會不斷走向繁榮,部分原因在於技術和手工業的創新。唐宋的繁榮對中國的所有鄰國都有所震動,這是由於他促進了東亞商業活動的迅速發展。中國的絲綢、瓷器和漆器暢銷於世。造紙、印刷、火藥和指南針等中國的各項發明沿著絲綢之路和海路傳播開來,在整個東半球的各個社會裡都發揮了作用……在後古典時代,中國的社會組織和經濟活力有助於整個東半球的不同民族在交流互動上保持著前所未有的規模。
在這個階段,舊大陸上東西方文明對比中,東方都凌駕於西方之上,麥克尼爾在《世界史:從史前到21世紀世界文明的互動》中如下解讀500-1000年的中國、印度和歐洲:如果有人試圖比較中國、印度和歐洲對穆斯林和蠻族壓力所做出的反應,那麼顯然歐洲內部發生了最為劇烈的變化。事實上,中國並未被觸及根本,一如既往,中間經歷過佛教的傳入之後,仍然恢復和豐富了儒家傳統。印度受到更深刻的影響,但是以縮回本土宗教傳統的方式作為應對之策。相反,歐洲打退了穆斯林和蠻族的進攻,並且在此過程中,它最根本的制度發生了轉型,它的技術得到了改進,並且是以能夠維持未來更大成就的方式改進。
但是,幾乎無論以任何可以想像的標準來衡量,當時的伊斯蘭教世界、中國和印度都遠遠超過歐洲文明的水平。「遠西」事實上倒退到蠻族文化,只保留了古典學術、文學和藝術的碎片。在這些領域,新的創造性直到公元1000年之後才開始。
五、1000-1500年的舊大陸文明
這是全球一體化的前夜,蒙古人的征服運動空前絕後,同時也成為亞歐大陸的一場噩夢。伴隨著蒙古人鐵騎的,除了劫掠、屠殺、奴役、傳染病之外,還有歐亞大陸各定居的農業社會之間的持續聯繫,尤其是商業關係。此時,各個文明內部的獨特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傳統基本定型。到1500年,世界站在了一個新時代的邊緣。
中國在此時仍然領先於西歐。在《全球史》中,有此結論的描寫,但其原因總結十分模糊,錄其原文以觀其略:由於11、12世紀促進經濟發展的某些成就,所以西歐直到18世紀才最終超過中國。例如,中國建立了大規模的冶鐵業,利用焦炭做燃料,比歐洲大約早700年。與此同時,地區性的專業化生產為擴大國內貿易奠定了基礎;從中國南部各個港口開出的大多數海上運輸船隻開始以空前規模發展起來。
以上可大致概括為三:1、經濟推動力的發展;2、專業化生產的出現並刺激了國內市場;3、海外貿易的激增。
麥克尼爾將此階段的中國經濟成就總結為「proto-industrial revolution」,即「原初工業革命」。
之所以這場「原初工業革命」沒有改變中國的古老社會形態,主要是:
1、儒家文化上的抑商觀念,使得大量資本轉化為土地;
2、官方對經濟活動的控制;
3、對海外貿易和探險的抑制,有意識地放棄在南海發揮積極作用,使得中國海外殖民地急劇衰落;
4、地主-鄉紳集團取得對全國的支配地位,他們有意識地控制了諸如火藥、印刷術和指南針等有可能引起社會秩序動蕩的技術發明。
從這一時期直到1911年滿清政權的崩潰,中國的文化和制度都達到了內部完善和平衡;而它的全面解體,則是在20世紀。
這裡提及一下鄭和下西洋和歐洲大航海,因為這兩者很容易引發「知乎戰爭」。《新全球史》所總結的1000-1500年間的大事年表中,關於航海的記載有四:
1405-1433年,鄭和在印度洋的探察。
1488年,迪亞士繞過非洲的航行。
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倫布首次航行至西半球。
1497-1498年,達迦馬前往印度的航行。
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這個時期中國以絕對優勢主導了印度洋。在第一次航海中,鄭和船隊共317艘船,長達124米,寬51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上交通工具。鄭和先後到達東南亞、印度、錫蘭、波斯灣、阿拉伯半島、東非,最南到達肯亞。其中在最具戰略性的門戶地區,如馬六甲、錫蘭、卡利庫特甚至霍爾木茲,暫時建立起中國的控制。同時,學者認為,鄭和主要通過和平的外交手段來實現他的目標,但並不放棄武力,例如鄭和鎮壓了長期肆虐於中國和東南亞領域的海盜,干預錫蘭的內部騷亂,並在阿拉伯地區和東非展示武力等。1433年後,明朝政府全面終止這場航海活動,這也使得中國錯失了航海時代。這個政策影響了近代歷史的走向。
帝國官員毀壞了大部分鄭和精心繪製的航海圖,並放棄了維持中國在印度洋地區地位的所有計劃。退役的寶船停靠在港口直到朽爛,中國的工匠們也忘記了製造如此龐大船隻的技術。
然而鄭和航海清楚地表明中國能夠在整個印度洋地區施加軍事、政治和經濟影響。
當鄭和船隊航行在印度洋上時,歐洲航海家們也準備進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但是,他們的目的與鄭和航海截然不同,其動機主要有二:期望擴大羅馬天主教的疆域和從商業機會中獲取利益。說白了就是宗教熱情與世俗利益的雙重驅動。
隨著歐洲航海家對印度洋和大西洋沿岸地區的探險,他們在不經意間開啟了世界歷史的新時代:大航海時代來臨了,這一舉措將深刻改變人類的文明進程。
而中國,則是「一個無所求的帝國」。
除了原有的幾大文明中心之外,此時世界崛起了另外兩大文明:西北歐和日本。這兩者主要有三種相近因素:第一,它們都崛起於古文明的邊緣地帶:日本靠近中國,西歐則靠近拜占庭;第二,它們都擁有尚武精神;第三,他們都在吸納先進文明的同時,保持了自身的獨特與獨立性。到1500年左右,它們已基本具備與舊文明中心相媲美的資格。
六、1500年後的文明:西方的支配地位。
若說1500年後的文明以西方為主導,雖容易落入「西方中心論」的窠臼,但應大致無差。不可否認,鄭和航海因政府的全面禁止導致海外據點全面淪陷,以農立國的大陸國家,並且重視對北方蒙古侵略的防禦政策導致中國嚴重忽視海權,雖然此時仍有大量中國人在南洋經商。而西方人主導的航海與遠洋貿易則連接了全球,大量的人類移民漂洋過海,並帶去了糧食作物、牲畜品種以及病菌,影響了幾乎地球上的每一寸角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1500年後的全球一體化進程中,東方世界尤其是中國在其中扮演了不容忽視的角色。最明顯的一個例證就是明代中後期墨西哥與日本的白銀大量輸入導致的中國貨幣白銀化。眾人皆知,我國貴金屬匱乏,但明代中後期到清代中葉,我國金融與稅收體系都發生了重要轉變,其中很大因素歸結於南美與日本的白銀輸入。16世紀開始,以澳門為中心,主要形成四條國際航線:
1、澳門——暹羅——馬六甲——果阿——里斯本(即葡萄牙首都)航線;
2、澳門——長崎(即日本)航線;
3、澳門——馬尼拉——阿卡普爾科(即墨西哥)航線;
4、澳門——東南亞航線。
據弗蘭克在《白銀資本》中統計,僅16世紀中期至17世紀中期的晚明時代,美洲共生產白銀30000噸,日本生產白銀8000噸,兩者合計38000噸,而最終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則為7000或10000噸。美國學者魏斐德甚至認為,可能有一半的美洲白銀流入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白銀是導致明王朝財政困難並崩潰的一大誘因,而明朝滅亡與其財政的崩潰關係極密。
雖然如此,但不容辯駁的一點就是:隨著1500年之後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地理大發現的興起,此後的世界歷史主導權逐步轉移到西方人手中;並在大規模的殖民擴張和工業革命後進入壟斷地位;工業化和民主化運動促使西方組織制度並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隨著這兩者的傳播,1850年後的世界其他文明無一例外走向崩解,據麥氏結論,西方建立起對東方的絕對優勢亦是在1850年後;而我們的祖國,中國文明亦難逃命運,在此過程中日趨衰落,最終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
有趣的是,湯因比作於1973年的《人類與大地母親》在「文明中心」一章的結尾如此寫到:在20世紀,當西歐人由於發動了兩次自相殘殺的戰爭而喪失了世界霸權後,主導作用轉移到了美國。在本書寫作的年代,人們已經看到,美國在文明中心的優勢,似乎也將是曇花一現,就像蒙古人曾經取得的優勢那樣。未來是難以預測的,但在文明中心歷史的下一個章節中,主導作用可能會從美洲轉移到東亞。
&
(美)本特利、齊格勒《新全球史(第五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美)麥克尼爾《世界史:從史前到21世紀全球文明的互動》,中信出版社
(英)湯因比《人類與大地母親》,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上海譯文出版社
(美)布爾斯廷《發現者:人類探索世界和自我的歷史》,上海譯文出版社
以及其它……
前面一些答主 @吉利吉利 發了很多照片,對羅馬帝國文明做了比較好的展示,對此想寫一個自己的看法。主要分為兩塊:
一塊是我自己百度的關於我們本土文明在漢代以前所取得成就的一部分。
另一塊是我看過的一個故事,我認為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當時統治者是怎麼思考個別國家政策、行為與社會大眾利益之間的關係。從而在某種意義上為我國某些非實用性建築方面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找到理由。
首先上資料(圖片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屬原作者):
水利工程除都江堰外,更早期還有「芍陂」,該水利工程建立,開挖了兩條共100里水渠,建立5處石門,實現了以石閘控制水量。建立於公元前600年左右。
石質建築,很多人提到了長城,尤其是秦長城,而某答主認為秦長城由夯土建成。實際上,長城的修建一般由當地取材,隨當地「資源稟賦」不同,土質、石質均有採用。更進一步說,有學者認為,最早期長城應當是楚長城,又稱「楚方城」,有百科資料如下:
「周家寨古名金斗關,位於板山坪南3公里的華山上,一道近20公里的石城牆把6座崇峻的山峰連成一座山間石城,牆高4~6米,底部寬3米余,頂寬2米左右。牆體全部為干壘石,上部均有垛口,有些城段有瞭望孔,並有幾處瓮城。石城內部依高山修築了一道內城牆,形成城內城,是周家寨的核心區。區內現存大量人居石牆基遺址和石桕、石碾、石壁刻等遺物。」
有圖片如下:
很遺憾該建築屬於干壘石,不過查了一點資料說河南地區主要以沉積岩為主,恐怕難以像羅馬地區一樣發展出相應的三合土技術。楚國大約於公元前七世紀開始修建方城。
還有人提到排水系統:
齊故都遺址,曾出土石質排水系統,其中一個排水系統出口見圖:
該排水口橫截面約7*3米,是四個排水道口之一,排水系統其他簡介如下:
「1號排水系統在小城西北部宮殿區中心部位,全長約700米,寬20米,深3米。南起桓公台的東南,通過桓公台的東部和北部,向西穿過小城西牆下的①號排水道口注入系水。
2號排水系統,位於大城西北部,由一條南北向排水溝和一條東西向排水道組成。南北向排水溝,南起小城東北角,順南高北低的地勢直通大城北牆西部的②號排水道口,注入北牆外護城壕,全長2800米,寬30米,深3米左右。因一個排水道口不能有效的排放大量的積水,在這條南北排水溝的北段,又向西北分出一東西向排水道(長1000米,寬20米左右),由現已發掘的、大城西牆北部的③號排水道口流入系水。這一排水系統承擔著大城內絕大部分的廢水和積水的排放。現已在排水道口周圍,修建了保護性院牆,供人參觀。」
與該系統共生的臨淄城,始建於公元前859年。
太晚了,最後再給一個很有爭議的遺址:石峁遺址
「石峁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省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初步判斷其文化命名為石峁類型,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存。」
為什麼要提它呢,因為這個遺址居然有「瓮城」!
專家的話是這樣的:
「石峁城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高家堡鎮,面積逾400萬平方米,系公元前兩千年前後中國所見規模最大的城址,結構清晰、形制完備、保存良好,被譽為本世紀最為重要的史前考古發現之一。石峁東門址揭露的瓮城、馬面、角台等城防設施及建構技術,開創了古代城建史的多項先河,也表明了在早期國家形成的前夜,中國北方地區政治格局的複雜化及武力戰爭的頻繁。」
該遺址定代為公元前2000年左右。
部分網友認為,瓮城流行於漢代,該遺址出現瓮城說明其所面臨的威脅以及它周圍的戰爭技術形態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以至於有人感嘆:「四千年前的瓮城?XX!咱們祖宗的科技樹都點的戰爭么……」
不過這個遺址屬於新發現,爭議還很大。
以上,只是找了一些古代資料,我們本土文明不論在任何時間都不可能全領域地吊打其他文明,甚至很多時候可能都不能稱之為相對先進,但這也絕不意味著我們本土文明就是落後於其他文明的,而且各個文明之間比較先進程度本來就是件很扯淡的事情,連比較標準都沒有,就無從談起可比性,因而也就無所謂先進。
====================================================
再寫另一部分,賈捐之的《棄珠崖議》,之所以引用這篇故事,原因在於我個人認為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古代中國對民生問題的重視程度、由民生出發對皇帝決策的約束,以及這中間文官一直扮演的約束角色。
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言之策,無忌諱之患,敢昧死竭卷卷。
臣聞堯舜,聖之盛也,禹入聖域而不優,故孔子稱堯曰「大哉」,《韶》曰「盡善」,禹曰「無間」。以三聖之德,地方不過數千里,西被流沙,東漸於海,朔南暨聲教,迄於四海,欲與聲教則治之,不欲與者不強治也。故君臣歌德,含氣之物各得其宜。武丁、成王,殷、周之大仁也,然地東不過江、黃,西不過氐、羌,南不過蠻荊,北不過朔方。是以頌聲並作,視聽之類,咸樂其生,越裳氏重九譯而獻,此非兵革之所能致。及其衰也,南征不還,齊桓救其難,孔子定其文。以至乎秦,興兵遠攻,貪外虛內,務欲廣地,不慮其害。然地南不過閩越,北不過太原,而天下潰畔,禍卒在於二世之末,《長城之歌》,至今未絕。
賴聖漢初興,為百姓請命,平定天下。孝文皇帝,閔中國未安,偃武行文,則斷獄數百,民賦四十,丁男三年而一事。時有獻千里馬者,詔曰:「鸞旗在前,屬車在後,吉行日五十里,師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馬,獨先安之?」於是還馬,與道里費,而下詔曰:「朕不受獻也,其令四方毋求來獻。」當此之時,逸游之樂絕,奇麗之賂塞,鄭衛之倡微矣。夫後宮盛色則賢者隱處,佞人用事則諍臣杜口,而文帝不行,故謚為孝文,廟稱太宗。至孝武皇帝元狩六年,太倉之粟紅腐而不可食,都內之錢貫朽而不可校,乃探平城之事,錄冒頓以來數為邊害,籍兵厲馬,因富民以攘服之。西連諸國至於安息,東過碣石以玄菟樂浪為郡,北卻匈奴萬里,更起營塞,制南海以為八郡,則天下斷獄萬數,民賦數百,造鹽鐵酒榷之利以佐用度,猶不能足。當此之時,寇賊並起,軍旅數發,父戰死於前,子斗傷於後,女子乘亭鄣,孤兒號於道,老母寡婦飲泣巷哭,遙設虛祭,想魂乎萬里之外。淮南王盜寫虎符,陰聘名士,關東公孫勇等詐為使者,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
今天下獨有關東,關東大者獨有齊楚,民眾久困,連年流離,離其城郭,相枕席於道路。人情莫親父母,莫樂夫婦,至嫁妻賣子,法不能禁,義不能止,此社稷之憂也。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驅士眾擠之大海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饑饉,保全元元也。《詩》云:「蠢爾蠻荊,大邦為讎。」言聖人起則後服,中國衰則先畔,動為國家難,自古而患之久矣,何況乃復其南方萬里之蠻乎!駱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習以鼻飲,與禽獸無異,本不足郡縣置也。顓顓獨居一海之中,霧露氣濕,多毒草蟲蛇水土之害,人未見虜,戰士自死。又非獨珠?有珠犀玳瑁也,棄之不足惜,不擊不損威。其民譬猶魚鱉,何足貪也!
臣竊以往者羌軍言之,暴師曾未一年,兵出不逾千里,費四十餘萬萬,大司農錢盡,乃以少府禁錢續之。夫一隅為不善,費尚如此,況於勞師遠攻,亡士毋功乎!求之往古則不合,施之當今又不便。臣愚以為非冠帶之國,《禹貢》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無以為。願遂棄珠?,專用恤關東為憂。(《漢書·賈捐之傳》)
簡單的說,當時的珠崖郡(現海南地區)叛亂,漢朝朝廷本來想派兵進剿,但是賈捐之說領土已經夠大了,往年屢次戰爭國庫已經空虛。珠崖是蠻夷地區,不服教化,而且又不是只有珠崖產珠犀玳瑁,放棄那塊地方不可惜,不進剿也不丟面子,如果強行發兵,國庫消耗巨大,收穫又不大。不如放棄珠崖郡,專心安撫關東地區疲憊的民力。
後來皇帝採納了賈捐之的建議:
上乃從之。遂下詔曰:「珠厓虜殺吏民,背畔為逆,今廷議者或言可擊,或言可守,或欲棄之,其指各殊。朕日夜惟思議者之言,羞威不行,則欲誅之;孤疑辟難,則守屯田;通於時變,則憂萬民。夫萬民之飢餓,與遠蠻之不討,危孰大焉?且宗廟之祭,凶年不備,況乎辟不嫌之辱哉!今關東大困,倉庫空虛,無以相贍,又以動兵,非特勞民,凶年隨之。其罷珠厓郡。民有慕義欲內屬,便處之;不欲,勿強。」珠厓由是罷。捐之數召見,言多納用。
皇帝考慮後認為,雖然為了面子要剿滅叛賊,但是解決百姓飢餓問題比剿滅遙遠的蠻夷更重要,最終決定放棄珠崖郡。
自古以來,我們是農耕文明,而且有文官監督皇帝的傳統,使皇帝不能隨心所欲地推行他自己想要的政策,即便渴望土地,即便面子受損,在諫官建議之下皇帝也依然會收束手腳,不能任性。諫議當然也包括各種工程,連皇帝自己想修個大宅子、修個大陵墓都會被諫官罵個不停,更不用說某些非實用性工程,我想這也是我們在這方面發展不足的一個原因。
================================================
額外再提一點,有學者提到:
秦暉以今四川與湖北出土的兩份漢代地方人地資料,算得其土地分配的基尼係數為0.223和0.505,而與漢代大致同時代的羅馬帝國的6個土地分配案例的土地基尼係數卻分別為:0.435,0.526,0.394,0.447,0.679和0.856。
這個數的對比,個人不會解讀,應該不能完全按照財富不均程度來說,還請各位解讀。
=================================================
以上,獻醜了,純屬百度和自己瞎寫的一些東西,乾貨比較少,如果大家能幫忙補充就更好了。注意,前方多圖預警!
@莫運坤
冷吧眾您好,我覺得您還是不要把回答轉去冷吧
有四級牆在,我不能去回復冷吧的帖子,而冷吧眾可以在這裡回復我
變相成了我在冷吧被批鬥
這樣不太好
先回答一下您的問題
本人找了很久,也就找到一個春秋戰車的文物
請問西周戰車的雕塑(不要把魚鷹社的拿出來)還有蹲坐的出處在哪?
好,退一步,即便跪著
你以為跪著就不能射箭嗎?
說白了,為什麼你看到的中國戰車手跪坐或者蹲坐
而國外沒有護欄的文物上依舊不乏站姿的
這凱爾特的車能站著,還能亂陣,還能從山上衝下來
這不是護欄矮了,這叫根本沒有護欄!
然而你商即便有50CM的護欄也得跪著是吧?
你國天生膝蓋打彎?
只能說你國考古學家在自黑上腦補功力一流,我查個國外論文都是說中國早期戰車垃圾,因為不能站立云云......一查出處全是你國作者寫的
順便說一句,即便你國學者腦補自黑能力一流,然而貴冷吧眾們仍然願意舔,舔就算了,截圖還不截全
你看,你吧《說商代戰車技術西來的一個有力間接證據》的這個帖子
這一段,看上去是不是有種中國學西方的感覺?
等著!
這是「人大教授韓建業:早期中西文明雙向互動 「西來說」站不住腳」新聞下的內容啊
鋸齒紋彩陶?
同篇文章都有這些
彩陶西來說可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東西,現在早就變成彩陶之路了,彩陶從仰韶發源,西傳入中亞,是符合考古發現的……
麻煩貴冷挑選資料的時候,附帶出處好嗎?
而且也不要做曲解引導
看看這兩張冷吧拿來論證商代戰車西來的圖
商代早期戰車混亂,甲骨文很多從簡單到複雜,沒有定型——商代戰車西來,是洋人教的,因為一開始這麼簡單,就是拙劣的模仿洋人的。
商代早期戰車成熟——一看就是洋人教的,商朝人怎麼可能自己發明這麼成熟的戰車。
怎麼說都行是吧?
貴吧辯證法用的很好嘛!
而且懇請貴吧不要用這麼老的考古資料了
換點新的吧,知網不貴,貴吧應該還是有不少大學生的
辛塔什塔人發明馬拉戰車大概是1800BC的事情
商朝人之前的中國人沒有輪子?
沒有馬?
二里頭的車轍看著你呢!
石峁的家馬看著你呢!
冷吧真是瞎子還嘴臭,看看這樓發的資料
這是《哈珀-柯林斯世界軍事歷史全書》的內容,美國杜普伊上校的作品
你們洋奴太不孝了吧
你國專家說的就是對的
國外專家說的就是錯的
來,冷吧的,把「到公元前600年左右,中國的戰爭藝術已明顯優於中東」這句話念五十遍
對了,冷吧最近給了一些新圖來論證戰車
還說是魚鷹社的
然後我翻了一下和埃及赫提有關的魚鷹社書籍,絕無此物
比如這個圖
出處
這是個散文遊記啊.......
冷吧啥時候都墮落到要用這當資料的?
再者,埃及對抗赫提人的壁畫復原本來就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的
比如這張圖
復原出來有這樣
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
和這樣的
以及這樣的
麻煩後面復原的人統一一下意見好不好,那個覆蓋在馬上的東西到底有沒有?
說白了卡迭石的壁畫拓本就這樣
哪位大兄弟的馬披甲了?
————————————
@楊和
百度歷史發明家遺毒不淺系列
——————————————————————
插入閑話
@chaoshui 笑死我辣
這年頭造謠不需要成本的嗎?
請問您是大麻吸多了,開了天眼看到我否定甚至提到了「鐵器西來」這個問題?
如果您拿不出證據,我也只能說您腦補能力已經超過魚鷹社了
————————————————————
正文
很多人喜歡扯春秋戰國之前中國爛
那我今天就先來扯一扯商代和西周的軍事
對比嘛
就是某些人津津樂道的1258BC的卡疊石之戰
首先,要抽一個魚鷹社(Osprey)造成的謠言
赫梯似乎是較早使用衝擊戰車的文明?
還有這種非常霸氣的重型戰車
等一下!這真的是1258BC的赫梯戰車?
不好意思......這張圖的出處來自這個,出土於安納托利亞的浮雕
時間是什麼時候?
——《RECONSIDERING THE ORIGIN OF THE SCYTHED CHARIOT》載2013年《Historia》
750BC,新赫梯王國時期
卡疊石之戰,1258BC
魚鷹社你拿一個750BC的新赫梯王國的戰車來假裝1258BC的赫梯戰車
是不是太不要臉了點?
750BC中國都春秋了,拿春秋的中國軍隊來代表殷墟二期的商代軍隊行嗎?
這張圖要是說是商代的,百分之百的洋奴都要罵娘
然後洋爹的魚鷹社毫不客氣把750BC的新赫梯武備扔給了1258BC的赫梯
還沒完呢!
注意看原圖!
原圖就兩個人啊!
駕駛員
射手
還有一柄差不多一人高不到的短矛 然後魚鷹社無恥的加了一個長矛手......以增加衝擊感
實際上.....
750BC以前,發掘出戰車用金屬馬鎧的僅一家......
——《山西北趙晉侯墓地一號車馬坑發掘簡報》
就是中國西周
而在卡疊石時代
赫梯以及赫梯同時代的中東的戰車基本都這樣
前兩張圖片出自 M. A. LITTAUER AND J. H. CROUWEL:《WHEELED VEHICLES AND RIDDEN ANIMALS IN THE ANCIENT NEAR EAST》
不就是射箭或者當運輸車嘛......
和埃及有什麼區別?
所以基本上,卡疊石所謂的戰車大戰
就是兩邊戰車對射,然後步兵戰鬥......
射箭誰不會?
你以為商朝就不會戰車射箭嗎?
哦,這個時候又有人要跳出來說
商代戰車矮,後期才能勉強站起來射箭,前期連箭都射不了
太矮了站不起來
那希臘人一定有外骨骼科技
而且不能站著射箭有問題嗎?
——Detail of stone relief of Ashurbanipal, Niniveh. London, BM 124939 (after Barnett 1975, pl. 137)
被某些人吹上天的亞述
還不是弓箭手坐著玩?
哦,這洋爹又是什麼黑科技?
而且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就目前的資料
近東地區的戰車,一直到春秋開始也沒能突破中國商朝的水平,部分部件可能還要落後
750BC左右,亞述的車輪輻條數才開始往8條靠
還沒有商代的一半
直到公元前8世紀之前(800BC-700BC) 普遍還是兩馬戰車,三馬戰車都少
公元前8世紀中葉 750BC 春秋伊始
相傳向東把戰車傳入你國的中東帝國,其中的翹楚亞述人
終於開始採用三人車組和大戰車
可喜可賀,終於大致達到了西周早期的水平,馬護甲方面更是奮起直追幾十年前的晉國,達到了卡疊石之戰中埃及王車的水平
證明了老師的實力,證明了「中國戰車來自中東」的論證牢不可破(滑稽已死)
說白了,在750BC之前
900BC-800BC的亞述戰車基本就是弓箭平台,上面那些短矛和戰斧,就是在「低速」或者「車上人員落地」後才能使用的
斧頭如圖所示
你以為商朝沒有斧頭(劃掉)戈?
就你東興啊不亞述有斧頭?
在「激烈廝殺」「多文明交流密切」的中東待了幾百年,在各項軍事技術方面均有不俗成就的亞述
戰車也就這個水平
可想而知之前的赫梯與埃及......戰車能有多高的造化
短矛是吧
斧頭是吧
聽說你們後世的馬其頓方陣很厲害
不知道周昭王和周穆王做何感想 ——《夏商周時期戈戟之柲研究》
反正你們洋奴祖宗先吃我智納人一記大長矛
當然了,又有洋奴會說
你國騎兵不如赫梯,更不如亞述
所以亞述人才會一度停止在戰車上使用短矛和斧頭
僅僅將戰車作為投射平台
的確
亞述是一度不準備怎麼用戰車
然後就被隔壁撒瑪利亞老司機們戰車騎臉了
以至於亞述帝國進口大馬來拖重戰車
而「珍貴且重要的」騎兵用小馬
「the Assyrians acquired most of their cavalry horses from Urartu, where the horses were bred smaller, and highly prized the larger, chariot-trained horses imported from Kush via Egypt and the Levant」
——《Foreign Chariotry and Cavalry in the Armies of Tiglath-Pileser III and Sargon II》
甚至撒瑪利亞老司機們也成為了亞述軍中的「very significant part」
——《Foreign Chariotry and Cavalry in the Armies of Tiglath-Pileser III and Sargon II》
連赫赫有名的亞述薩爾貢大帝在消滅撒瑪利亞的包皮佬之後
依舊對其戰車技術青睞有加
「I formed a unit of 200 chariots from them as part of my royal army」
薩爾貢大帝將二百輛撒瑪利亞人戰車納入到亞述皇家軍團體系之中
甚至之前還出現過亞述戰車與騎兵比例從1:1逆轉到3:1的情況
這事情要是出現在中國,怕是洋奴早就要說你國缺乏交流,封閉自大,冥頑不靈,開歷史倒車了吧
「he( Shalmaneser III ) captured chariotry and cavalry of Damascus and of Hamath in the ratio I: I of chariotry: cavalry」
「Twelve years later Shalmaneser iii took chariotry and cavalry from Damascus in the approximate ratio of 3: i, suggesting that experience showed chariotry to be superior to cavalry」
之後薩爾貢大帝依舊在往部隊里增加戰車
「in his annals the conquest of Carchemish, he added that he selected 50 chariots(戰車), 200 cavalry(騎兵) and 300 footsold(步兵)」
「When he conquered Hamath he took 200 chariots 600 cavalry」
「Sargon, when Mutallum of Kummuh in central- southern Anatolia, was defeated, Sargon took 150 chariotry and 1500 cavalry for the provincial army, but not for the royal army」
「When the ruler of Shinuhtu in N. Cilicia withheld his tribute and was defeated, Sargon took 30 chariots and 7350 soldiers as spoil」
而這裡的戰車,一般就是所謂的衝擊用重戰車,類似西周的戰車風格,還並非是卷鐮戰車
「heavier Assyrian chariotry appears to have been designed for closer, more direct combat than its lightweight skirmishing predecessor」
這一些事情搞完
都進入春秋時代快一百年了
好,我們從新亞述那裡返回到商代同期的卡疊石時期
赫梯車很明顯至多也就商代戰車水平.....
埃及車更是類似
暫時先更到這裡,看看後續
我身為一個大龍~AD沒有adc高,法強沒有apc高,雙抗沒有上單打野厚,我真沒用T_T
各時期基本都算是各方討論的比較詳細的了,那我說說比較少提的青銅器時代中國是否落後吧
埃及中王國時期:
同時期中國有軍事遺址的應該是石峁(古中國文明脈絡可以分四五條),當時出土了銅刀,石范,說明存在少量金屬武器,出土最多的是燧石箭頭,同時發掘出了古城牆,由於沒有兵役制度的資料,所以可以推斷其實力相等或略弱於埃及中王國
印度哈巴拉
墊底預定
米諾斯以出土文物來看大致和石峁差不多
然後是青銅時代最強的兩河流域
然後最關鍵的人口
埃及中王國有不超過300萬人口
石峁大致有幾十萬人口
蘇美爾100萬人口左右
米諾斯應該有25萬人口左右
印度…………我沒有相關數據
綜上所述BC2300到BC1700年排名就是蘇美爾強於埃及強於等於石峁強於等於米諾斯強於印度哈巴拉
未完待續
樓上惹得眾人撕逼的、貼了好多建築圖的那位答主根本就沒有在回答問題好嘛。。首先閣下沒有回答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有人不遺餘力地考證古中國軍事、技術等不如其他文明國家?」,其次閣下貼出的希臘建築圖並不能回答第二個問題 「古中國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所以我也搞不懂為什麼不摺疊掉他的答案。
我想說,既然有人在「不遺餘力地考證古中國軍事、技術等不如其他文明國家」,這足以說明中國在軍事、技術等方面的建樹了,就像范冰冰楊冪本身是美的,才會有那麼多人極力地反駁說她們不美對嗎?有成就才有非議,無名小卒誰鳥你。我怎麼沒聽說有人不遺餘力地考證古代韓國古代越南古代英國在軍事、技術上不如其他文明國家呢?(對不起這些國家躺槍了)
至於古中國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這個問題太大了,就拿建築一方面說,梁思成林徽因兩位先生竭盡一生為著一部《中國建築史》,還只是管中窺豹,只見一斑。幾張圖片,幾紙空文,幾座遺迹,就想要證明什麼,未免太輕率了。
還有,文明又不是經濟增長數據,向來都不是用來比的。就算要比,怎麼比?
誰說石質建築就比木質建築好?退一步說,就算石質建築方方面面優於木質建築,保存性更好,甚至建造難度更高,誰說在古代中國的自然、社會環境下,石質建築就是更好的選擇呢?歷史上東西方使用木質建築還是石質建築是有地理環境、文化觀念等多方面的原因的(中國土木建築與西方石質建築的淵源)。誰說重商就比重農高級?在文明發展階段,海島地區必然要優先發展商業,大陸地區必然以農牧為基礎。大自然會削弱淘汰沒有用的東西,社會亦是如此。例如 「中國傳統建築的磚木結構只是為了適應小家的個體生活,故沒有上升到近代力學的研究高度,而西方的建築多興建大跨度的拱門以容納上萬匯眾,因此要有精密的力學知識。」 如果閣下只看到了這點就覺得西方建築實力高於古代中國,那試問:猴子尾巴比人的尾骨靈敏多了,猴子比人高級嗎?人不需要尾巴呀。
所以說,在未全球化的時代,軍事上,兩方並沒交手過,怎麼評判誰軍事強呢?技術上,各個國家點得技能點都不盡相同,根據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不同,自然會發展出不同的技術。比賽造木塔,比誰造的高而精美,中國人肯定贏;比賽造石質教堂,比誰造的大而結實,西方人肯定贏。可是有什麼可比性嗎?
樓上那位答主只是以二十一世紀一個自然人分析問題的角度在看待歷史,所以在他的眼裡,一個城邦人口的數量就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實力,一個文明有沒有發展出「銀團貸款,海上保險」等金融工具就代表了一個文明的富饒程度。我覺得這種分析方式很不可取。試問:為什麼古代一個陸路大國需要發展出「海上保險」這樣的金融工具?這種判斷方式就像認為「因為人沒有發展出魚鱗魚鰭、沒有魚在水中行動方便,所以人就低魚一等了」一樣可笑。因地制宜,每個國家的建築、文化、政策的產生和發展都是有自己的土壤的。這樣脫離了大環境的橫向比較,真的有意義嗎?
-------------------------------
5.13 更新
那位答主回復我說:「剛發現這個回答。 那麼多圖呢是告訴大家,口說無憑,眼見為實。 而展示完圖片找你們要個對比,你們有人拿出來了么? 你們肚子里,沒貨。 沒貨,就該閉嘴。」
那我得說,第一,那按照您的說法,非物質文化遺產就都不是遺產了?必須得能見著照片的您才覺得「有憑」,是「實」是吧?理論就不是知識了?那學哲學心理學的人是不是都可以閉嘴了?
其次,我為什麼要上硬貨反駁您呢?不需要啊。您的邏輯就不對,我只需要反駁您的邏輯就夠了。
第三,幾張旅行者拍的路人圖就是「有貨」了嗎?
最後,我也翻了翻您給別人的回復,說話這麼沒禮貌,還一副凌駕於眾人之上的態度,幸虧您是古希臘羅馬控,而不是中國文化控,要不我都替孔老夫子和廣大中國人民覺得丟人。
咱們先別扯是否實用,大環境是否存在需要的條件等等這些客觀條件。就說主觀的,軍事技術到了後期就是做不出板甲,就是做不出西方水平的火器。至於中古時期和古典時代,大家都差不多,而且那時候能拉開的技術差距並不能造成絕對的軍事實力差距。
很多人玩了命的證實這些不過是在闡述一個事實,一些被愛國小將和不成熟的言論掩蓋掉的事實。
可是,我們為什麼盯著這些不放呢?為什麼不去看看天朝那些真正偉大的東西,比如科舉制度。
噗,也是,在我們的通識教育中,軍事、技術我朝無敵啊,科舉什麼的不是好東西,限制了知識分子巴拉巴拉,所以技術才落後了。
所以一切問題解決的根源就是先健腦
又是天朝單挑全世界系列,看都看煩了
商周要和赫梯比
春秋要和埃及比
戰國要和波斯比
秦要和馬其頓比
兩漢要和羅馬比
隋唐要和大食比
宋要蒙金西夏比
明清要和西歐比
近代要和英法比
當代要和美帝比
反過來也一樣,對太愛國而失去批判能力的人來說,一定要改過來一個觀念:我大天朝任何時期都能吊打除我以外的其他國家。搞搞清楚,我們只是一個歷史長河中的普通國家而已,誰都有輝煌和驕傲。我國近代佔了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但別忘了,其他國家的人佔到了五分之四,人家才是大多數
我說,累不累啊各位(藍)孩紙們?
天這麼熱,躺下來喝喝茶不好么?
(不喝茶都去喝妹汁行不行?
然而我忘了
火藥味兒太濃的藍孩紙
是沒有妹紙的;)
雖然和ex分手了,但他有一點我很欣賞:那就是不和對方發生沒有意義的衝突,不逞口舌之快
我和他意識形態並不一致,有時候就會和他頂頂嘴我總是嘗試著一條條說服他,但最後總是我被睡服到床上去
纏在一起的時候誰有空討論那些無聊的話題惹~
有專門研究世界史人類史的啊!以及研究方法與世界接軌等因素~~~而且信息通暢的時代,很多資料都是信手可得的~~~還有很多經典的中世紀題材的遊戲(高度還原,非常考究)影響~~~也就打破了傳統的認知~中國古代外星人般的領先世界更多的是為樹立民族自信心的宣傳導向~~~
綜合來說就是宣傳的光輝歷史強勢文化與目前文化在全球中的弱勢的強烈反差所造成的~~~
幾大文明之間的技術差距並不是那麼大,沒有哪一家能夠全面領先以及一直領先,我們有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卻也吸收學習了很多中東的工藝,比如金屬拉絲~~~
一直認為,工業革命導致技術大爆炸之前的技術文明都是脆弱的,淺薄的,更多的是一層窗戶紙般的認知差距,以及匠人們自身的工藝水準,抓一堆工匠回去就能把技術拉平的時代技術的意思又有多大?實際上這種問題有相當部分的原因是由於不少人在概念和時間上的混淆而造成的,這種中外比較的問題在網路上往往會變成關公戰秦瓊的故事,各種穿越。。。
比如漢朝和羅馬,一個老得發霉的話題,最近隨著某飛碟帽三部曲大導演的最新力作,又火起來了。可問題是這是一個概念嗎?羅馬是一個文明,漢朝是一個朝代,西漢最盛時代——漢武帝一朝,大約於地中海地區的第三次布匿戰爭、第四次馬其頓戰爭時期,此時羅馬共和國時代的霸權達到頂峰,但還不存在所謂的職業兵,而是公民兵,與西漢兵制相近。根據建於漢初的楊家灣漢兵馬俑分析,漢初披甲率在40%,其中鐵甲佔多少不知,但是到武帝一朝,鐵甲的規模也已可觀,漢武帝曾發玄甲兵操演以祭祀霍去病,玄甲為鐵甲;同一時期,羅馬有大量只有盾牌頭盔和一塊護心小銅片的青年兵,主力是有青年兵、壯年兵、老兵組成的步兵方陣,騎兵,弓箭兵,投石兵等騎、射兵種大量僱傭蠻族、盟邦,這些輔助兵的裝備也絕非100多年後帝國時期那樣大量披甲。此外,羅馬此時仍然是城邦霸權,對於大部分地區,只有殖民地、藩屬附庸而沒有直接的、細化到漢代郡縣制那樣行政管轄權,人力動員能力畢竟有限,以後來條頓人和辛布理人的入侵為例,羅馬軍事上的慘敗導致兵源的嚴重損失,直接推動了馬略的改革。當時的羅馬的人力有多匱乏?蘇拉執政晚期時,在西班牙殖民地割據叛亂的平民派,軍隊的主力完全是西班牙蠻族,對領袖效死的勇士幾乎都是西班牙人,而戰爭的性質卻是內戰,羅馬人在西班牙經營日久,同化程度卻仍然有限。
當然,熟悉羅馬史的朋友大概都知道,羅馬兵制的演變是個複雜的過程,職業兵制佔據的時間並不長,而且在三世紀危機中基本上朽壞了,戴克里先時代基本上就是注水的野戰軍團和邊境軍團,到了查士丁尼時代,更是連古典時代的羅馬戰爭方式都放棄了,幾乎波斯化了,看看普羅柯比怎樣評價古代重步兵和他那個時代的長槍兵與弓箭兵就一目了然,到了希拉克略的時代和武功赫赫的馬其頓王朝,兵農合一的軍區制更是大行其道,而且你又不可否認當時的羅馬軍隊仍然是當時西方世界組織最好的軍隊。而有興趣的話,可以橫向比較一下同一時間段中原王朝的武力和軍制。
各位,好好討論,不要撕逼
==============
扯個蛋
我個人覺得中國古代軍事技術總體上應該不如西方,雙方生存的環境差別很大,導致雙方的策略差距很大。
中國處於統一階段時四周基本都是蠻荒之地,放眼望去,蒙古草原,青藏高原,朝鮮半島,打劫來的財物還收不回成本,所以中央帝國並不熱衷對外掠奪,而是處於近乎消極的防禦態勢中,利用大規模的城池來對抗外敵,反正游牧民族的攻城技術很弱,自然也不會有太多閑情雅緻去開發先進的軍事裝備,畢竟夠用就可以了。比如宋元之交傳入中國的配重式拋石機,這玩意中國既沒有發明,也沒有大規模使用,因為附近的民族連個像樣的城池都沒有。。。。。
中國的兵員以農民為絕對主力,職業士兵的人數很少,因為農耕民族要養職業士兵代價太高了,在沒有長期外部威脅的情況下,不需要太多職業士兵。這也導致了中國對武器研發的滯後,對於大量低素質的農民兵而言,簡單耐用,不需要太多的維護的武器才是好武器,武器質量上的差距完全可以用十倍於對方的數量彌補。混戰中,冶煉技術極高的武士刀和作坊生產出的狼牙棒,完全體現不出背後技術含量的差距。
中國對四周的其他國家有巨大威懾力,所以打仗的機會不是很多,要麼不打,要麼大打出手以弄死對方為目的。但是西方國家直接沒有這麼大的國力差距,很難形成有效的威懾,所以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否則很容易被敵國重創,中國則沒有這方面的顧慮,游牧民族很難威脅到核心地區,所以只需在邊境放些常備軍。孫子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多少反應了中國軍事家的思路,即慎戰,儘可能不採取軍事手段解決問題,不和別人剛正面,本身就對軍事技術不熱衷。
而西方大部分國家則可以稱得上是四戰之地,長期處於戰爭狀態,人口數目偏少,所以必須在武器上花功夫,提高單個士兵的戰鬥力,這種情況下軍事技術先進才是必然的,相對落後的全悲劇了。這個問題在東亞就不存在,蒙古騎兵,日本浪人的單兵戰鬥力比中國的農民兵高多了,裝備也更先進,但是中國不跟他們1v1,直接群P,利用自身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優勢擊敗對方。只要中國內部不出現內亂,便可憑藉強大的國力耗死對方,在這種策略下提高單兵的裝備和戰鬥力並無多大必要。
世界上第一個把戰爭當做藝術和職業的民族,沒有之一。《孫子兵法》等各種兵法。
就我說,我是虎賁騎士團國甲黨,目標國甲打全甲hac(可以去虎賁騎士團吧里了解下)
要我說不用不遺餘力考證,稍微考證一下就有。中國歷史上基本沒有(我還沒見過,如有歡迎貼圖我趕緊搞一個打全甲)能滿足用尼龍劍模擬戰場劍術不受傷的手甲。國甲的盔除了鐵浮屠(還得裡頭加架子)以外沒有能打全甲的護面盔。(面具看歷史實物拿繩纏臉上沒緩衝,照臉一豁一樣打不了(鎖甲歐洲基本13th以後就不怎麼用了中國清朝那會准格爾部還在用。札甲布面鐵甲我都有,感覺札甲維護很費勁(還只是尼龍劍,我用苗刀試斬一下就有斷繩,牛皮繩),還是布面更省心。札甲用到明,布面用到清,然而布面思路就是歐洲板甲衣,人家14th以後也基本不怎麼用了,後來就有板甲了。
當然中國也不是沒有比歐洲厲害的時候,蕭何復原的魏晉騎兵扎甲爆同時期歐洲鎖甲幾條街,弓箭水平也一直不錯。然而單從盔甲論13th往後基本對歐洲就沒優勢了。大家友好交流,不要攻訐哦,汪汪。我不是羅黑,也不是華粉,這裡討論下。
工程-都江堰,是不是今天還能用,你的那段石頭路還不是在龐培,要不可就整個沒了,這個,汶川地震之後修一下還是用。
炸山來做的魚嘴,對於砂石的治理,這裡需要一個理科生來講,我不越俎代庖,土工作業,跟你羅比不了,秦國開始的工程,時間差不大。
還是秦國的工程,鄭國渠
還是秦國的工程,長度很重要,因為工程量的問題,秦國在還是國的時候,只能動員幾個省的人力而已,而你所說引水渠和水壩建成時羅馬已經開始碾別人了,鄭國渠的經行地區,酈道元在《水經注·沮水》中記稱:「渠首上承涇水於中山西邸瓠口,……渠瀆東徑宜秋城北,又東徑中山南,……又東徑舍車宮南絕冶谷水。鄭渠故瀆又東徑?"嶭山南、池陽縣故城北,又東絕清水,又東徑北原下,濁水注焉,自濁水以上,今無人。……又東歷原徑曲梁城北,又東徑太上陵南原下,北屈徑原東,與沮水合。……沮循鄭渠,東徑當道城南,……又東徑蓮芍縣故城北,……又東徑粟邑縣故城北,……其水又東北流,注於洛水也。」
Zhengguo canal, a 150 km long irrigation canal in Shaanxi built in 264 BC
長度150km,哦也,羅馬不需要這麼長運河,因為大部分是連接港口和inland的,如果太長對於羅馬來說實在沒啥經濟意義,而秦國建這個是戰爭用途,這就是總體戰概念了,跟集合全國銀民建東方馬奇諾的萌萌大光頭是一樣的。
然後是靈渠,還是總體戰概念,戰國最大特徵和羅馬時期都是一樣的,總體戰的時代,不厚道程度相似,羅馬是全部變成奴隸帶不走殺死,秦帝直接覺得浪費糧食,統統殺光,乃們圖樣,我朝在將來水表時代的時候,嘿嘿。
三個至今都在惠民利民。
軍事上,避免撕逼,就說一個交通系統吧,木質結構當然不持久,羅馬人你來建建?
Gallery road,棧道,he archaeological gallery roads (棧道) were roads through remote mountain areas of China. They consisted of wooden planks erected on holes cut into the sides of cliffs. They were most notably used in the Qin Mountains linking the Wei River and the Han River valleys.
還有制度先進啊,上面說到的科舉制,天下英才盡入吾囊中。
各種各樣的思想。
商鞅的軍國主義黃賭毒啊,老子的樸素辯證法呀,公孫龍子的胡攪蠻纏啊,不是很多嗎。
羅馬也有很聰明的想法,比如把道路邊種上橄欖樹,你來租,你來維護,你就可以有橄欖賣,真是非常巧。
還有,乃貌似忘記後面歐洲人被伊斯蘭人打成狗,黑死病死了三分之一,經濟被滅掉三分之二,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_Qpy0mXg8Y,在Baghdad的golden age(威尼斯人幫著阿拉伯人賣歐洲人奴隸)的golden age里山呼萬歲,最後還一副受害者心態讚頌阿拉伯人幫他們保存了那百分之十的古籍,要是Byzantine不那麼不給力晚幾年給人搞下來,他們可以保存百分七八十。
笑什麼笑,我們也一樣,395年,羅馬帝國解體為東西,北魏滅北燕,孝文帝改革了一下,前面五胡亂華,漢人被殺的幾近滅團,不過,我們看到了百年後隋朝的曙光。而歐洲,黑暗,才真正開始。
也就是說,物質上,留不下什麼值得稱道的東西,建了,叛軍進來把你拆了,然後叛軍又給你建起來,領土上,分了,有一天還是給你統回來,精神上,哼哼,當你試著去說服你認為的「傻逼」的時候,這個文明的作用就沒有消失,你見過用辯證法罵咱教科書的中學生沒,簡直是刻骨銘心的作用。
歐洲,已經碎的不能再碎了。(PS,想起了遠古邪惡,嗯,真是遠古邪惡,你紅龍遲早要被切碎,媽的,你怎麼又給粘回來了,LOL.)
平心而論,如果拿秦國和希臘比較,兩家的影響,都非常深遠,但你要說羅馬帝國,那抱歉真是不行,工程做的很好,但是道統太腐朽,某個第三帝國嘗試把羅馬帝國那一套道統搬回歐洲,某個小矮子想讓歐洲全變成藍色的,最後都是什麼結局。
秦國恰恰相反,你們今天有機會在這裡撕逼,那是因為先輩有總體戰這個意識,還有軍事法的暴力手段,這些個很多都是當年那個沒人看得起的小族留下的。
Rome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was very complex and is still debated among historians today. But things that are agreed upon are the following. As the Roman Empire grew, it required more soldiers to patrol its borders and frontiers. This brought a high tax burden on a population that was decreasing because of plague and poverty.(為了維護龐大邊界向百姓抽取重稅,有興趣的童鞋可以看一下《耶穌受難記》吧,難怪以色列人今天還是那麼彪悍,被羅馬人欺負出來的。) Likewise, Rome Emperors and the upper classes adopted increasingly luxurious and extravagant lifestyles at the expense of the tax paying citizens. This cause not only great resentment among the lower classes, but the upper classes became more self-centered and less concerned about social and political responsibilities. New artistic and cultural styles were not being created. People came to view life as futile and meaningless. (不再追求創造,開始混日子了,希臘最強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喜歡寫悲劇哦,差距在這。)Weakened politically, economically, cultur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the Roman Empire no longer had the strength or the desire to fend off the Germanic invaders.
As the empire started to weaken, farmers and laborers clustered around powerful regional landowners to whom they surrendered full allegiance in return for military protection. Thus people looked to their local landlords rather than to the Empire for protection and stability. As this decentralization took place, the vast Mediterranean trade routes fell out of Roman hands. (強大的羅馬之後是歐洲的四分五裂,最後連繁榮的還是貿易都沒了,這個視頻裡面說了在伊斯蘭入侵的時候,幾乎沒有船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_Qpy0mXg8Y,好像有優酷版沒找到,ps,秦漢玩兒完之後不是一模一樣?)
The Emperor Diocletian tried to stop this decentralization. He reformed the system of administration and persecuted Christians whose allegiance to God he blamed for the weakening of Roman civil life. Then the emperor Constantine, who converted the Christianity, used his religion to try to unify the Empire spiritually. He created a new capital, Constantinople. However, neither of these Emperors could save the crumbling Empire.(Diocletian ,當然是有李中堂那樣的人物,可惜誰能阻止遠古邪惡滅亡的步伐。)
The last Roman Empire in the west was displaced by Germanic armies in 476. Mediterranean culture, which had been put together by the Hellenism of Alexander and the Roman Empire itself, was fragmented. Unlike the classical civilizations of India and China, this Mediterranean classical civilization suffered a complete death. 「For Greece and Rome had not put together the shared political culture and bureaucratic traditions of China that could allow revival after a period of chaos. Nor had Mediterranean civilization . . . generated a common religion that appealed deeply enough, or satisfied enough needs, to maintain unity admid political fragmentation, as in India.」 (不像中國和印度,羅馬帝國滅團之後就沒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神聖羅帝你覺得有一點羅馬的樣子么,直到現在也沒有再出現過,而我們還是叫中國,地圖還稍微大了那麼一丁點,估計充話費送的。他們當然有精神繼承者了,不過是誰,白左和右派開始撕逼,第二共和國也不是秦漢精神繼承者,因為我們要建設一個民族國家,托霓虹皇國的福,漢奸和賣祖宗這種辭彙的以出現,吉利先生,你認為的傻逼,那可都是皇軍的胎兒啊,打不得打不得。)
One unique thing about the fall of Rome, however, was that the eastern portion, called the Byzantine Empire, did not really fall(拜占庭永不倒,可惜,還是倒了). But this Empire did not gain the entire inheritance of Mediterranean classical civilization. It more accurately mirrored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late imperial Rome(長得像,政治上是個殘次品). Thus the fall of the Empire was more devastating in the west(用了devastate這個詞,可惜啊), while in the east a unique culture—not completely of Mediterranean origin—thrived.
Reference:The Decline and fall of classical civilizations
總結,你要看他留下了什麼,不要看他有什麼。因為他已經死了。我記得唐長安!100萬戶人口的時候,同時期歐洲最大的城市巴黎,才十幾萬人。還有秦朝咸陽就有下水道,只不過中國歷史上的城市大多被燒了淹了。洛陽城下有六個洛陽城。至於為什麼中國建築用木頭不用石頭。朱棣建北京城時有記載,木頭建起來快,而且便宜,易於維護。石頭費時費力,不易於建大規模宮殿。那位熱門搭住,我也是羅馬希臘控。羅馬希臘的石頭建築多為私人建造。沒有皇帝的概念。中國求大,西方求精,所以西方多雕塑,中國多高塔和宮殿。再者,中國也有石頭建築,在那個年代就有長城,比羅馬的哈德良長城不知道大多少。八國聯軍之後英國頭子進入紫禁城要和慈禧談判,坐嬌子入城過了幾道大門,回來在日記中寫到,從未見過如此宏偉的宮殿,在那一刻我覺得中國太大,一口吃不下,只能慢慢來,所以只決定要香港島。除了這些作證,希望某些黑中國的人把盧浮宮和故宮頤和園圓明園的規模比較一下就知道了。中國木頭古迹不好保存,可憐的講可以看看京都小長安,或許會改變一些人想法。還有好多人一出國,真是黑自己人黑的毫不手軟
現有的考古學、史籍資料其實並不足以構築完整的古代文明,我們無法全面地了解漢朝(或唐朝、羅馬帝國、法蘭克王國……)各方面的具體狀況,因此貿然搞古人大戰是很無聊的事
要是未來的考古學家在天朝只挖出一把防爆叉,在甘比亞的遺址卻發現了一把AK47,如果硬要搞古人大戰的話,他們就會得出天朝打不過甘比亞的結論,因為甘比亞已經有AK了,天朝卻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
西方經常在繪畫、文學、影視中虛增西方古典軍隊的裝備,弱化中國古代軍隊的裝備,看多了而不獨立思考的話自然會有很多人得出中國軍事自古以來就不如西方的結論
說一下魚鷹社對西方古代軍隊復原與東方古代軍隊復原的一些雙重標準吧
這是魚鷹社一本描繪羅馬時代西班牙地區軍隊的圖冊,這是前2世紀末期的西班牙軍隊(大致相當於漢武帝時期)
書上的說明翻譯過來是這樣的:
B1、B2和B3:伊比利亞武士,公元前2世紀末
這些人物的形象復原依據了一些來自位於巴倫西亞的利里亞的陶制碗型瓶上所顯示的證據。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瓶子上描繪的複合式胸甲在軀幹部位採用了鱗甲,其下端則為青銅環或鐵環製成的鎖子甲,或者可能代表的是用細莖針草織成的難以戳破的厚墊子。所有這些人物中只有B1人物使用了帶羽冠裝飾的頭盔,這可能意味著他是名隊長。我們將他描繪成攜帶一支鐵制重標槍(soliferrum)的形象:瓶子上的繪畫還清楚的顯示了長矛、falcata(類似於反曲刀的一種武器,譯者注)和傳統的凱爾特式scutum盾的存在(參見圖B2)。許多古代繪畫中都表現了與圖B2人物使用頭盔盔頂類似的「鋸齒狀」或「梳子狀」盔頂,圖中描繪它為用鱗甲片製成的或是覆蓋其上的,當然其材質是屬於臆測。圖B1還提示我們和許多同時代的歐洲文化一樣,西班牙人也會取走敵人的頭顱作為戰利品。圖B3騎士所騎的馬匹裝備的鎧甲應該類似鎖子甲,馬前額則佩戴具有標誌作用的裝飾物(可能是彩色的毛料製成的);馬腿護甲的細節也保留在了陶瓶繪畫中。
這組人物應當代表了當時的精銳武士,無論鎧甲還是裝備的水平都是如此,而他們很有可能是作為「輔兵」(auxilia)在駐紮於西班牙的羅馬軍隊中服役的。當然他們也可能代表的是地理範疇上的那些埃德塔尼(Edetani)或Contestani部落的武士。
這是圖裡那騎兵在出土文物上的原型:
下面來說說槽點:
1 原畫人物頭部有紋理的帽子(?)被複原成了無紋理的,看起來好像是皮質,又好像是銅質的帽子
2 人物軀幹下部的帶一層層紋理的服裝被複原成了鎖子甲,但我似乎沒見過如此分層的鎖子甲,我看原型更可能只是織物而已(結合人物大腿上的織物流蘇)
3 人物原型雙腿都在馬的右側,且手裡拿著矛作投擲狀,原型應該是投擲標槍的騎馬的步兵,因為雙腿都在右側不是一個準備長期在馬上肉搏的姿勢,可能扔完標槍就要下馬近戰了。而復原圖裡把動作從投擲標槍改成了握持騎槍的動作,再加上添加在馬背上,原畫里沒有的一面盾牌,營造了一種「這好像是用矛和盾在馬上肉搏的衝擊騎兵」的氣氛
4 最蛋疼的地方:馬匹身上的紋理被複原成了鎖子甲,馬腿上則是緊身鎖子甲,可能作者也覺得給馬腿套上這麼緊身的鎖子甲筒太不科學,會嚴重影響馬匹的奔跑,因此復原圖裡馬的腹部和腿內側是沒有鎖子甲的,鎖子甲只包裹在馬的軀體和馬腿外側上。但是,這樣一來就和原畫矛盾了,因為原畫里馬的兩條左腿內側是朝著畫面的,紋理和馬軀體的紋理一樣,因此要麼馬腿上包著完整的鎖子甲筒(顯然這會影響馬匹奔跑而被複原作者摒棄了),那麼只能認為馬身上沒有鎖子甲,紋理只是馬自己的皮帽。
至於馬的頭部沒有紋理,我認為應該是因為馬的頭部被一個面罩套著,至於這個面罩的材質未知,我認為是皮或布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馬額頭上有一朵裝飾花,而面罩在連接花的部位有個凸起,如果是金屬面罩,一般沒必要做出這個凸起,因此更可能是皮、布等軟性材質因為花的重量而受到拉伸。復原圖裡馬的頭部沒有面罩,靠韁繩來連接額頭上的花,這也是和原畫矛盾的。
然而就是這種復原,把原來騎著裸馬,穿著材質未知的盔甲,投擲標槍的騎馬步兵復原成了騎著鎖甲馬,戴著銅或皮盔,穿著銅鱗甲+鎖子甲,用長矛和盾牌近戰的衝擊騎兵,給人一種西方自古以來就流行重甲的印象。而西漢時的軍隊被魚鷹社復原成這樣:
身上的鐵甲變成了木甲,而原型可能呈閱兵狀態,因此未戴頭盔的(楊家灣)兵馬俑,被複原成真的不戴頭盔上戰場了
我們再看一些魚鷹社復原東方軍隊的圖片:
D:紅巾軍起義,約1350年
D1:蒙古騎兵
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中保存的一幅明朝繪畫展現了這身蒙古人的裝束,相比於傳統的毛皮服裝它更能適應中國中部的潮濕夏季。後來,明朝皇帝們要求他們的蒙古臣服者採用漢族服裝的法令並沒有完全得到執行。裝飾著紅纓穗的馬具也與明朝時期使用的樣式類似。
D2:紅巾軍的起義者
由大量農民組成的紅巾軍在最初作為區別自己身份的標誌只有他們的紅色頭飾。圖中這名男子沒有任何武器,不得不依靠各個秘密社團中傳授的武術技藝來保護自己。一些權威人士相信中國北方徒手武術中著名的高踢腿最初是為了對付蒙古騎兵而發展起來的,由於蒙古人騎馬時採用短馬鐙,所以在受到重擊時非常容易從馬上摔下來,進而成為步兵們的靶子而很難逃脫。
圖裡蒙古騎兵的形象取材自一副明朝繪畫,但這幅畫里好像是描繪狩獵的狀態,真上場的近戰蒙古騎兵也不會穿得那麼少。而紅巾軍士兵就更扯了,一身布衣,空手就上戰場。
如果把圖裡的旗幟和左下角說明文字遮住,說這是抗戰時期敵後游擊隊士兵的復原,你是不也就信了?
B:戚繼光的部隊,約1560年
以戚繼光自己的手繪說明畫冊為基礎繪製的這幅圖展現了一組在戚繼光的領導下擊敗侵擾南中國地區的倭寇的農民軍的形象。他們沒有盔甲,穿的實際上是中國貧下階級日常穿著的服裝。圖B1人物的武器只是簡單的竹木,但保留了上端的分叉。它的作用是絆倒敵人,隨後跟上的長矛手會立刻上來解決敵人。至於戚繼光部隊的旗幟圖案則都是來源於民間傳說和占卜術中的一些元素。
圖B2人物顯示了基於戚繼光自己設計的一個特例。早期的明朝軍隊規定紅色服裝是精銳部隊和騎手穿著的,但如圖所示,這一規定並沒有得到堅決地執行。
我估計作者復原所謂戚繼光抗倭軍隊時參考的就是八路軍游擊隊的形象
推薦閱讀:
TAG:科技史 | 歷史 | 軍事 | 文明 | 歷史比較研究(比較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