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心理學強調自我概念,而佛家和禪宗等傳統文化主張要忘我,無我,這兩種心理概念或策略不矛盾嗎?
現代心理學強調自我意識,講要維護自尊,建立自我;而佛教和禪宗等傳統文化講要忘我、無我,去我執。你如何理解,這是兩種不同的心理策略嗎?還是不同的文化?美國的勵志片很多都強調自我,令人激動, 但在中國過分明面的自我卻被排斥。不過心理學現在是世界各地都接受的主流,而也佛教在世界各地也頗為盛行。什麼時候該強調自我,什麼時候該無我?兩者可以調和相容嗎?
佛法有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這裡的諸法「無我」指的是諸法無自性,即一切的物質精神的現象都是相互依存產生的,我們是生活在現象界的生命,我們的意識思維之心並不是我們的本質之心即證悟到生命宇宙真理的大智慧之心。
而證悟者是真正體悟到了無限時間空間生命中所具有的真理本質,已經沒有了「自我」的概念,而是視一切的現象、生命、萬事萬物為一體,真正修行到究竟境界的人,必定有無限的耐心、慈悲心、菩提心,為種種生命在煩惱痛苦迷茫糾結中解脫而入世,以各種身份形象來引導眾生打破局限狹隘的自我,而體悟到無盡的本自具有的光明和智慧。
菩薩是眾生的僕人,有自我的形象,卻沒有自我之心,他們永具菩提心,以發自智慧心的種種方法來幫助眾生回歸本質的智慧光明,不再被現象界的生老病死愛恨情仇各種苦難所束縛。 佛、菩薩只是一個名稱,而後面具有的卻是證悟到真理的生命,他們視眾生為自己,永不乏動機來為無數世界中的生命帶來撫慰與解脫。
他們沒有自我,卻永不休息,能承擔所有的苦難而不覺其苦,能利益無數的生命卻不覺高尚,他們有最單純卻又最寬廣的心,以及永不停歇的動機。
這就是大乘、金剛乘的行者所要學習並立志達到的境界: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
他們在什麼世界就會表現出相應的形象,在人間可能看上去只是一個普通的老師、工人,或是精英貴族,whatever,他們才不在乎自己得到或失去什麼,被別人看上去怎樣,他們只是應有緣眾生解脫的因緣來這世界扮演一個角色,把該做的事情做完,能度的生命給度了就好,但這種大自在的心態反而更能讓他們做一個好妻子、好爺爺、或老闆官員,因為「無我」所以無畏無求,又因菩提心的動機以及大智慧,就能完全自由自在的不受外界所影響,永不止息行、願,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法。
一個證悟到真理的人,已經無所畏懼無有得失之心,已經超越了所有的愛恨情仇生老病死以及為了自我生存而帶來的煩惱,卻具有生命最真誠的尊嚴,一直播撒光明與智慧,是他們在這世間的意義。
而心理學只是世間的一門學問,並不是真理更未究竟的透徹生命為何存在。如果一個人只因狹隘的自我得失而生存,是會越發痛苦的,局限在自我的觀念視野里,而無法打破固有的思維、習慣,無法審視反省就無法提高自我修養和智慧,就無法超越原有的命運。因一己之得而喜,必會因一己之失而悲,一生只是在重複自己的錯誤而不能自知,茫茫然被出生又茫茫然死去,一直被自己的喜惡情緒所牽引, 不知種種現象為何來去生滅, 不能體會這無盡寬廣深邃的智慧之心,我覺得是很可悲的。
自我的形態是存在的,但關鍵在於背後的動機是什麼,一個是無我利他,一個是自我輪迴。
我們雖然沒有證悟到真理,但我們依然有著佛性的顯現,當我們一念慈悲善良時就是觀音菩薩,當我們內心剎那充滿光明時就是阿彌陀佛,這些不過是些名相,無須拘泥,重要的是我們願意為他人為世界打開自我、付出善意幫助時,已經是一定程度的「無我」了,只是沒到完全無我的境界而已。
不同生命的心靈有著不同的層次,亦有著不同程度的「無我」,越發無我的人,是越具有智慧的,因為有大心量有遠見,所以能在世界起到更大的作用,相應的就能為更多的生命帶來利益,可以說思維更寬廣縱深、心胸更廣大、對事情的認知更有精準的預見性、做人做事都更有情商、對事態更有良好的把握調和能力、而且不只滿足於自我的得失利益更樂意為他人、世界作出貢獻。
想要有多麼的「無我」,就要有更深的反省認識」自我「,不斷提高修養,立志踐行,不只是為了自己而活。
可以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 從自我的角度而言,修行是為了什麼?從自我的角度而言,修行是為了什麼?
對心理學不了解,說說佛教中「無我」的意思。
無我,也叫「非我」,不是指沒有我,而是指「我」這個東西,沒有實體。
無我有兩種,一種叫補特伽羅無我(不嚴謹地稱為「人無我」),一種叫法無我。當然,還可以分為「自無我」、「他無我」,不過要害就是人、法這兩種無我。
補特伽羅無我是指,離開一切緣生,並沒有一個「我」的實體存在。
前邊這種講解模式大家不太喜歡,很掉書袋,但這個是框架,必須有。下邊我隨意發揮一下(可能就不嚴密了):
你比方說,馬克思講過: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句話就有點補特伽羅無我的意思。離開了你爸、你媽,你的愛人、孩子,你還剩下什麼?
父母妻子,這些獨立於自己之外的人,和自己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離開了他們,你的世界,你的生活,還完整不完整?
有人喜歡講,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那麼,這個個體究竟可以多獨立?離開了別的個體,你的生活會不會受很大的影響。我想是會的。就好比你的手和腦雖然是不同的器官,它們因為都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你會把它們看成是不獨立的。但人和人之間,因為它們的呈現方式是看似離散的——1個人、2個人……但是不可能有2.5個人,所以我們傾向於認為人是各各獨立的。但實際上根本沒有辦法絕對地獨立,而又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聯繫。舉個例子,你媽不在家,你晚上就得自己做飯。
以上用父母子女打比方,只是最粗淺的例子。實際上,人無往而不受到周圍一切環境的制約。這種制約和影響,佛教謂之「緣生」。
那麼,法無我,指的就是,一切緣生諸行,在本質上,也不是實實在在的我,而是無常。
再重複一下補特伽羅無我,比較一下:離開一切緣生諸行,想求一個實我,不可得。
也就是,補特伽羅無我,指的是,「我」,無法離開所有的外物而獨立存在。法無我,指的是,這些緣生諸行中,也沒有「我」。
綜合起來,無論是在緣生諸行之外,還是之中,想找一個實實在在的「我」,不可得。找不到。
那麼「我」呢,就是一個假名。為了方便,假立為我。
就是這樣。
謝邀。佛教六道輪迴之類的理論,真的不是太懂了。心理學裡,「我」和「無我」這事,我倒是從不同角度聽說過,細細思考還蠻有意思的。
第一種「無我」是唯物主義的無我觀。
剛剛看到一個新聞,特斯拉在研究無人汽車。以無人汽車為例,唯物主義者眼中,「自我」的產生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有一天,一個很牛逼的工程師設計了一輛很牛逼的無人駕駛汽車。
工程師設計出這輛汽車的時候,並沒有想讓它去哪裡。他就希望這輛車能適應不同的路況,能自主學習,平穩駕駛。於是他為這輛車設計了最初的學習系統。這個學習系統就是車子能從與環境的互動中學習。
於是這輛車就在不同的路上閑逛。它能從與環境的反饋中不斷學習。隨著接觸的環境越來越多,它積累的反應程序也越來越多,它變得越來越聰明。
環境仍在不斷變化。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終於有一天,無人汽車的程序進化出了一個奇怪的東西:它進化出了一個有自我意識的駕駛員。
當然這個駕駛員不是實體意義的。確切地說,汽車進化出了自我意識,這個自我意識像是駕駛員。這個駕駛員一邊對路況做判斷,一邊對汽車自身做判斷。他覺得自己在支配著這輛車,是這輛車的主人。隨著他了解這輛車又了解路況,這輛車開得自然越來越好了。
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居然進化出了一個有自我意識的駕駛員,這事有些匪夷所思。但從進化的角度,駕駛員的出現極大提升了汽車的學習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這是筆好買賣。
駕駛員有時候也會好奇,自己從哪裡來,自己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他並不知道,他就是車輛應對各種路況的反應整合後進化出來的學習程序。某種意義上,他還是這輛車的一部分。
雖然他總覺得自己在「駕駛」這輛車。可是,如果真是你在駕駛,你下車試試?
這個比喻忽略了進化的某些細節:生殖和繁衍後代、人與人組成的社會群集等。但就「自我」而言,人的自我意識就是從無人駕駛汽車進化出來的那個「駕駛員」,而我們的身體就是這輛車。無論你把「駕駛員」叫靈魂、精神、還是「自我」,你都沒法修改這樣的事實:「自我」只是車更高級版本的自學習程序,它存在的意義,就是讓這輛車能更好地適應環境,「駕駛員」絕對沒法下車走走。
這是非常唯物主義的進化論的觀點。從無人駕駛汽車進化從有自我意識的駕駛員,確實有一個挺大的鴻溝。如果你不相信無人汽車的學習程序居然能進化出有自我意識的「駕駛員」,並堅持認為駕駛員一定是外派來的(比如神),那你算是一種有神論者。如果你相信這種進化是可能的,同時相信真存在著當初設計這輛無人汽車的工程師,並且膜拜他,那是另一種有神論者。
那唯物主義的「無我」是什麼?如果說大腦的神經活動是這輛車中的各種應對系統,所謂的「自我」和「自由意志」,就是大腦神經活動產生的幻覺。事實上,大腦有自身活動規律。這個規律是為了能更好地駕駛這輛車。表面上看是你在駕駛這輛車,實際上是這輛車為了更好地行駛才發展出了你。
一想到「自我」不過是大腦活動產生的幻覺,你的感覺如何?反正我整個人都不太好。
第二種「無我」,是福流(Flow)理論中衍生出來。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是研究專註的心理學家。他開闢了一個叫做「福流(flow)」的新的研究領域。在福流狀態是個體投入全部注意力於它當前的任務時所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忘我體驗。這是一種特殊的體驗。他曾經採訪人們在完全專註時的感受。大部分人都會說到,在福流的狀態下,人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心中沒有任何雜念,覺得一切活力都暢通無阻;覺得自己跟眼前的事情密不可分、渾然一體;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甚至忘記了時間。
通常我們的注意力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活動,一部分用於對自我的監控。當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入活動時,自我在意識中消失了。這種「無我」一種特殊而又愉快的體驗。我們都聽過「爛柯山」的故事,說的就是這種體驗。
福流中的「無我」促進了自我成長。契克森米哈里說:
「越來越完美的自我控制,產生一種痛快的感覺。你不斷逼著身體發揮所有極限,直到全身隱隱作痛;然後你會心懷敬畏地回顧自我,回顧你所做的一切,那種佩服的感覺簡直無法形容。它帶給你一種狂喜,一種自我滿足。」
「無我促進了自我的成長。克服挑戰必然會使一個人更有能力和技巧,心流就是經由這樣的過程,加深自我的獨特化的。心流結束時,一個人會覺得,內心和人際關係都比以前更完整。」
所以這裡的無我有點像成長機制。人藉由忘我,讓自我不斷變豐富。
第三種「無我」,是一種特殊的宗教體驗。
在這種宗教體驗中,人的自我意識忽然消失了,人感覺自己和更大的世界融合,有些人甚至覺得自己看到了上帝。這種宗教體驗帶著狂喜和敬畏,據說很多體驗過這種感覺的人,生活觀和世界觀都變得不同。
我初中的時候,印度大師 「奧修」的書(後來才知道這個人其實蠻有爭議的)還蠻流行的。裡面講到很多修鍊者的「頓悟」,就是自我疆界消失的一瞬間的體驗,就是「無我」的狀態。聽起來對修鍊的人,「頓悟」就跟打通任督二脈一樣。有沒有體驗過「無我」是一個重大的門檻。毛姆在小說《刀鋒》中,引用了奧義書「一把刀的鋒刃很不容易越過,所以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來形容這種體驗的難得。小說的主人公拉里作為一個西方有為青年,偏偏跑印度某山上修鍊,在懸崖邊對著雲海打坐時,體會到這種「自我消失,融入宇宙」的感覺,從此「世事於我如浮雲」。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所研究的高峰體驗也有「無我」的意思。他是這樣形容高峰體驗的:
「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與為達目標不計一切的心理,我們會覺得自己與宇宙合而為一,時間知覺消失,我們的心中充滿驚奇、敬畏、歡欣與感激等情緒。」
這種特殊的「無我」體驗在很多典籍中都有出現。比如新英格蘭運動(這項運動的主旨是上帝存在於大自然和每個人身上)的先驅愛默生講到自己的特殊體驗:
「站住荒野上,我的頭沐浴在宜人的空氣中,整個人像被拉進無限的太空——此時,所有自私自利的自我瞬間消失無蹤,我變成了一顆透明的眼球,我什麼都不是,我看到了一切,宇宙存在的氣流穿透了我的身體,我變成了上帝的一部分。就算最親近的朋友,此時,對我也像陌生人一般。是兄弟、是朋友、是主人還是僕人,根本不重要,不過是擾亂人心的瑣事。此時,我的心已完完全全為這不朽、無限的美景所佔據。」
那時候,世俗的「自我」的概念在他心中完全變得無足輕鬆,甚至連生命本身也不重要了。
從各種典籍描述的普遍性和相似性看,這種特殊的「無我」體驗應該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人很難達到它。為什麼追求「無我」的境界這麼難?有三點理由:
1. 自我更利於我們適應世俗生活。我們需要自我這個工具。
2. 「無我」意味著削弱自我。經由「自我」意識達到「無我」的狀態,就像某黨給自己削權一樣,自然很難。
3. 精神提升和靈性成長通常都需要漫長的思維訓練。
畫外音:腦科學專家,《我即我腦》的作者斯瓦伯教授完全從大腦活動的角度來解釋這種宗教體驗。認為這些宗教體驗不是顳葉缺氧就是腦癲癇的產物,簡單說就是腦子壞了。
他的觀點我有寫過一篇文章,這裡。記一次唯物主義踢館事件 - 幸福課 - 知乎專欄
第四種「無我」,是心理治療中的「無我」,或者雞湯意義上的無我。
心理治療中有一種療法叫認知療法,認為人的心理問題都是因為扭曲的認知偏見造成的。其中一個認知偏見就是「自我中心」,覺得自己像是站在舞台中央,所有的人都關注著自己的一舉一動,記著自己的每件糗事,因此焦慮緊張。或者認為自己是一切壞事的原因,內疚自責。
這種意義上的「無我」就類似於別把自己太當回事,能夠以一顆平常心看自己,別把黑鍋都往自己頭上扣。
這是心理學在不同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無我」觀。你看到了,他們跟「自我」並不是絕對矛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想要明白這個問題,你首先得知道人在什麼時候會「有我」,什麼時候「無我」。
當一個人感覺到很多負面的情緒和體驗的時候,就會有「我」產生,比方說,「我」會感覺到痛苦、失望、難過、肢體的疼痛……等等,而當一個人感覺到喜悅的時候,是沒有「我」產生的,你開心的時候,不會覺得「我」在開心,你只是會感覺到開心,你幸福的時候不會覺得「我」在幸福,而只是感覺到幸福,所以「我」的產生其實是有條件的,所以當一個人止觀的功夫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就會明白原來「我」從來沒有真實存在過,「我」就是過去的記憶、經驗、體驗、感受、情緒的混合體。
所以你可以觀察到小孩子第一次產生記憶的時候,是他第一次經歷了痛苦,感受到壓力的時候,我的很多個案,尤其是八零後的個案,經常會說:「我在小學以前幾乎沒有什麼記憶」,其實是因為在初中以前,他的生活非常幸福,沒有什麼痛苦衝擊他的心靈,於是「我」不存在,記憶也就不存在。我見過一個記憶力最晚的個案,他說他在初中之前都沒有什麼記憶,而他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彼得潘綜合症患者,他有著幸福的童年,被父母一直寵愛著,直到初中,開始經歷了學習壓力,然後才開始有了記憶。
但是,什麼時候有「我」,什麼時候沒有「我」,對於一般人來說不會有非常明確的體驗,你沒有止觀的功夫,是無法意識到,也觀察不到的,因為「無我」的瞬間非常短暫,轉瞬即逝,但是即便如此,每個人,每一天都會無數次地經歷這個時刻,這個時刻是人類真正在休息的時刻,當然因為現代人比較焦慮,這個時間就會更短,出現的頻率也會低一點。
講到這裡,你可以知道,其實佛教中的「無我」並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體驗,一個事實真相。如果你把它理解為一個概念,那麼其實就是在物化這個「無我」,而物化的「無我」其實是斷見,釋迦牟尼佛說斷常二見是兩種邪見。因為當你物化這個「無我」的時候,就意味著什麼也不存在,但是「無我」並不是什麼也不存在,而是沒有「我」的概念,比方說你在全神貫注的時候,你感覺不到有「我」,但是你仍舊能夠做事,仍舊有所體驗,有所感覺;比方說當你感覺到很開心的時候,你感覺不到有「我」的存在,但是你仍舊能夠感受到開心,能夠看到周圍的一切,仍舊能夠笑,能夠叫,能夠很快樂,你之所以在喜悅的時候沒有感覺到「我」,其實是因為「我」與喜悅、快樂、幸福等等為一體,我就是快樂,這不是「忘我」,不是把「我」忘記,而是沒有意識到有一個「我」與快樂分離,而當一個人痛苦的時候其實是心與痛苦分離的狀態,因為心在抗拒痛苦,拒絕痛苦,心想要逃離痛苦,於是「我」就被意識到,「我」似乎就存在了。
所以在佛教修行中不斷地強調「去我執」,去掉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去掉一個人感覺到痛苦的時候所產生的「我」,讓你在痛苦的時候只是單純地痛苦,就象在快樂的時候只是單純地在快樂一樣,只有感受,而沒有一個附加在上面的「我」,沒有「我」跟痛苦的分離,這時候「我」才有能力觀察到原來痛苦有它自己的成住壞空,有它自己的生滅,不以「我」的意志為轉移,「我」不能控制痛苦,痛苦是因緣合和產生的,而一切因緣合和的事物終將分散,這就是無常。
在修行中禪宗有見性的說法,對於見性和未見性的人來說,其區別僅僅是有沒有意識到,當你在喜悅、快樂的時候,意識到:「咦,這是無我的狀態,我與一切融為一體,我就是快樂本身,並沒有獨立存在」,在痛苦的時刻意識到:「我就是痛苦本身,並沒有獨立於痛苦而存在」,當你意識到「我」從來沒有獨立的存在,沒有一個物質的,不變的實體存在,這就是見性。此處強調一下,見性並不意味著成佛,也並不意味著擁有神通,僅僅意味著你意識到「我」沒有實體,但是卻能見能知,這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事情,這裡面就蘊含著喜悅,但這只是瞬間的感覺而已,這個感覺也會消失,所以如果你常常處於見性的狀態,也不會覺得喜悅,因為喜悅也一樣會消失,然後就會看到這個世界人心的真實狀態,那時只會有悲傷,不會有喜悅,你的心是如此的悲傷,無此的無力,這才是真正的溫柔,以這溫柔出發來應對世間,就是慈悲,因此慈悲中是有溫柔也有智慧,慈悲必須是由「無我」的體驗發出的。
而心理學中的「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整體存在狀態的認知,這個整體的狀態包括「有我」時的狀態,和「無我」時的狀態,也就是說心理學中的「自我意識」「自我概念」,是吃飽了沒事,閑的,對自己整體狀態的認識,是抽象出來的,這個比「我」還抽象,至少「我」的存在是以痛苦為基石的,是當「我」想要擺脫痛苦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得到,而「自我概念」「自我意識」是人思維出來的,所以它是「概念」是「意識」,而無論是有「我」還是「無我」,都不是概念,也不是意識,而是體驗。所以心理學所強調的「自我概念」跟佛教中的「我」是兩碼事,跟你的生活體驗是兩碼事,如果你不去思維「自我概念」,它是不存在的,雖然它包括了你的身體、特質、生活、工作……等等,但是只有當你開始評價,開始意識到有「我」在整個過程中的時候,它在存在,但是無論「我」包括了什麼,都是「我」的整體,而這個整體就會有不同的狀態,有的時候是有「我」的狀態,有的時候是「無我」的狀態,這是你能夠體驗到的。換句話說,心理學中的「自我」和佛教中的「我」「無我」是對於人類個體解釋的維度不同,心理學中的「自我」更抽象,更概括,而佛教中的「我」「無我」更具體,更細微,沒有誰強誰弱的問題,只是維度不同,說法不一樣,在日常生活中當你開始回顧自己的人生,然後說:「我這個人……」這時就是心理學中所謂的「自我」,而當你感受到痛苦,喜樂的時候,並意識到「我」是否存在時,就是佛教中所謂的「有我」或「無我」,感覺到存在就是「有我」,感覺到不存在,但是又有意識,這就是「無我」,它不是徹底的消失、不存在,而是在不存在能說,能笑,能感受,能做事,所以在談「無我」時必須要談到的就是空明不二,有空也有明,有存在也有不存在,不二。
心理學強調自我概念,是說要優化這個人的整體,使他在工作、生活、身體、人際關係等等各各方面都獲得成長,獲得優化,而當一個人獲得成長,獲得優化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幸福,喜悅,前面說過,當一個人感覺到快樂、幸福、喜悅、專註的時候,是不會意識到有一個「我」存在的,只有感覺到負面情緒、感受、經驗、記憶等等的時候,才會意識到有「我」,所以強調自我概念,自我成長,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你能夠更長時間更高頻率地處於快樂、幸福、喜悅的狀態,而這個狀態是「無我」的。
於是在心理上自我發展越好的人,在修行上越是會快速進步,因為自我發展越好的人,負面的情緒越少,越平穩,內心越寧靜,越是很清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越是成熟,越是有原則,越是與人有清晰的邊界,然後越是能夠深刻地體會到「人」與「我」的關係,所以強調自我概念,其實是一個人修行的基礎,是一個人證得無我的基礎,因為強調自我概念,不是僅僅強調就完了,而是要不斷地進行優化,讓自我在各個方面都獲得成長,獲得喜悅,是為了修正「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語、行為、關係、等等,是為了提升對自己的整體評價和感受,而不是把它當成概念,說說就完了,否則也不必強調它,它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釋迦牟尼佛說過,人生遇到佛法,就象一隻盲龜在大海中遇到一隻木板。為什麼會這樣困難呢?我們現代人,在信息如此發達的今天,遇到佛法不是一件很容易很輕鬆的事情嗎?這其實是因為學佛必須是要有基礎的,而這個基礎就是此人需處於「人道」。也只有處於「人道」才能夠學佛,其他五道是不能學佛的,而所謂六道,其實就是人類的六種不同的心理狀態,當一個人喜悅的時候就是處於天道,處於天道的心也會沉迷於喜樂,就是心和喜樂無法分離,這時無法認清心的本質,導致因喜樂而迷失;當一個人嫉妒的時候,處於修羅道,心由於急於擺脫嫉妒,而生出「我」,對「我」產生執著,這也是迷失;當一個人貪婪的時候,處於餓鬼道,心被貪慾所控制,無法認清心的本質;而當一個人痛苦的時候,處於地獄道,心因為急於擺脫痛苦,而掙扎著與痛苦分離,但痛苦就是「我」,就是心,這時因為痛苦而執著,迷失;當一個處於愚痴的狀態時,就是畜牲道,在畜牲道的眾生只顧眼前,沒有智慧,沒有觀察的能力,執著於身就是「我」,於是也無法認清心的本質;只有當一個人的心處於人道的時候,才有機會依靠修行來認清心的本質,認清什麼是「我」,而佛法中處於人道的我,就是心理學上自我發展良好的人。
自我發展良好,並不是自我感覺良好,這是兩碼事,自我發展良好,是基於一個人對自己誠實的認知,認知自己哪裡好,哪裡不好,哪裡是需要修正,哪裡是需要保留,基於對自己行言舉止、人際關係,社會地位等等各各方面的認識,而自我感覺好,是剎那間的感覺,這種感覺是會變化的,而且一個人執著於「感覺良好」的時候,就會迷失,此時處於心的狀態處於天道,自我發展就會受到阻礙,情況變化時就感覺不那麼好了,自我發展也不會良好。換句話說強調自我發展,會看到自己優劣,也看到劣勢,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具備反省能力,也具備修正自己的能力。這樣的人才處於佛教中「人道」的心理狀態,才具備了基本的聽經聞法的基礎。
所以我常說,學佛的基礎必須是心理健康,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要先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必得到健康或接近健康水平,才能夠學佛,才具備修行的基礎。而心理健康的基礎就是有良好自我發展——有原則,有界線,有自尊,有自信,有自省能力,有健康的人際關係等等,而這樣的人必然在社會生活中會獲得良好的社會職業的發展,也必然會努力經營好家庭。
所以無論是佛學還是心理學,都要求一個人要擁有健康的自我發展,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自我發展的終極即是自我實現,而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就是擁有獨立、自信,擁有智慧,不會被困境所限制,不會被痛苦所困擾,能夠關愛自己,也同樣能夠關愛他人,能夠包容自己,也同樣能夠包容他人,能夠正確的認識人與我的關係,等等,以孔子的話來說,叫「從心所欲,不逾矩」,以佛法來說叫無餘涅槃,即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不會被困住,不會被捆縛,不會重複犯同樣的錯誤,從這一點上看,其實是殊途同歸,並且是相互輔助。
我看到有人說佛教主張「看淡人生遭遇」,比較釜底抽薪,這其實只是幻覺,佛教從來沒有這樣的主張,相反,佛教主張的是在境遇中學習,也就是說要重視每一個人生遭遇,從每一個人生遭遇中修行,去成長,去認清「我」的本來面目,去修正自己。「看淡人生遭遇」其實才是暴力,才是真正的自我欺騙,因為人類根本無法看淡自己的遭遇,人類只能看淡別人的遭遇,而這隻會導致麻木不仁,麻木不仁不是修行,是暴力產生的結果。修行是要讓一個人的心變得更為敏銳,而人類只有看重痛苦,才能藉由痛苦體會到心的柔軟,才能訓練心靈的敏銳。另外,「自我感覺良好」並不是發展自我導致的,是而是自我欺騙導致的,一個擁有健康的自我的人,不會迷失在感覺良好中,因為他他具備自我反省的能力,他知道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這種擔心是不必要。
學佛的人容易把佛法高看一頭,把心理學貶低一下,把儒家、道家、把一切宗教學問都貶低一下,把哲學也貶低一下,甚至在佛教徒中也一樣互相貶低,學南傳的看不起學大乘的,學大乘的看不起學藏傳的,學禪宗的也覺得其他人都不行,就我能見性成佛……但這一切都不佛法,佛教徒沒有學會釋迦牟尼佛的謙和,誠實,卻帶著自己的傲慢在學佛,這哪裡是在學佛?明明是污辱佛法。我遇到這種人常說:行啊你,比釋迦牟尼佛還傲慢呢?以佛法的角度來看,似乎心理學有不究竟的地方,但其實真正不究竟的是人心,你以一個不究竟的心來看佛法,佛法一樣是不究竟的,而你之所以還願意說佛法是究竟的,不過是迷信而已,你自己並沒有證得,不過是人云亦云,所以學佛的人看世間其他一切學問、宗教、哲學等等都是不究竟的,但其實如果你是佛教徒,你需要反省的是到底是人家不究竟,還是你的眼看不到究竟?
以我個人淺見,很多心理學家都是非常牛的修行人,他們所講的理論,他們所證得的結果,所談的方面,跟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有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相似的,我們需要知道,佛是在世間成的,而在世間成的佛,以一個凡夫的眼是看不見的,因為凡夫的眼前往往有著恐懼、帶著傲慢和偏見。佛教在現象的層面上,或者在世俗的意義上,是非常承認自我的存在的,那麼多篇幅的經論都在說,五蘊,六處,八識(六識),這些不都是在研究「自我」么,要是佛教徹底的否認自我,研究這麼多是因為吃太飽?
佛教只是在本體層面,才否認沒有自我的存在。
什麼是無我以及破我執,絕對不是想著我要「破掉」自我,否則那「破掉」自我的是誰呢?你破你就執了。這是所謂「斷滅見」,是不能去我執的。佛教中破我執,是如實觀察自我及其產生的心理現象的來龍去脈,重點是「觀」而不是「破」。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不管認為自我的本質是什麼,但類似於佛教,他們更多的把自我作為能夠調整並適應外界的功能,所以這裡也沒有對於「自我」和「不自我」的傾向性,心理治療的目標一般是讓自我具有彈性和適應性,在有些流派,比如精神分析中,這是通過觀察和理解自我的認知特點、情緒反應來實現的,這有些類似佛教中所謂「觀」的能力的鍛煉和增強。
不知道題主所言心理學是哪一類的,實用的流行的心理學,因為迎合主流價值觀中侵入的西方個人主義思想,會提供一些找到自我,活出真我的激勵式話語。與其說題主糾結的是佛學和心理學該信哪個的問題,還不如說這種糾結其實是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兩種文化之間的衝突在個體身上的一種反映。對於這個問題,無論是深入理解了佛學還是心理學,都是有幫助的。
不矛盾,各個層次上的理解不同,但是對於其所在層次和角度來說又都是有道理的。你可以按照否定之否定定理來理解~~!
個人認為不矛盾。且聽我來胡鄒八扯一番。
心理學專註於解決「自我」在現實中遇到的問題,比如焦慮、抑鬱、強迫等,可以說「自我感」導致了心理問題的產生(下面會展開說),因而心理學得要從自我這個層面著手解決這些問題。而佛教、道教等宗教則討論如何在塵世間超脫,主張世界的本質是「無我」的,「自我」是現實生活中人為貼上的標籤,並沒有永恆的自我,應擺脫物質世界中「自我感」帶來的束縛(貪婪、自私、嫉妒、仇恨、自卑自負、消沉...),最終實現心靈的自由。
兩者其實並不衝突,前者是有形之色,後者是無形之空;前者入世,後者出世。儘管似乎宗教對現實生活做出一些規定和指導,看似入世,但從根本上來講還是為了實現其宗教目的,當你入了一個教派,他們會告訴你教徒所追求的終極目的是什麼,那麼你的人生意義便是為追求其宗教目的而活著。當然,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信什麼不信什麼,可以自行定製自己的人生意義和人生目標。
人活於世,個人認為最理想的狀態便是在入世和出世之間達到平衡,超脫地活在當下。過分執著於色相會帶來無盡的苦惱,過分執著於宗教追求則不能處理好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禪宗主張「生活即修行」,算是將現實與精神結合到極致的教派了。
超心理學家肯.威爾伯曾經說過(記得不太清楚了,貌似是他吧),大體意思是,宗教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心理問題,現實中出現心理問題還是應當去看心理醫生,用科學的心理治療手段進行治療,如果對宗教不排斥的話還可以輔之以宗教來治癒心靈,信仰上的困惑則交給宗教和哲學。
這樣做的原因在於,佛道之類的宗教的視角是出世的,當人完全被之「洗腦」後並不能完全以宗教中的教義、觀念來面對並解決現實中的問題,需要對症下藥。
人具有動物的本性,天生有七情六慾,而佛教則主張逐漸摒棄這些慾望,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嚴格地遵守清規戒律,能夠斬斷各種慾望。活在塵世難以不被形形色色的事件捲入並受之影響,也難以不被動物本性所牽絆。現實中往往越是壓抑一些念頭和行為,卻它越有可能冒出來,或者長期受到壓抑最終而爆發,所以需要心理學的介入,接受我們本性中的缺陷,允許惡的一面的存在,不壓抑但也不順從,讓「超我」(代表道德、良心、理想)和「本我」(代表慾望、本性)和諧相處。
人的自我感是左腦產生的,也因自我的存在而產生各種情緒。此外,左腦講究邏輯和思辨,在左腦產生的意識看來,世界是充滿二元對立的,善惡、美醜、好壞、高下、得失……凡事我們都會無意識地給他們貼上標籤。
由於自我感的存在,個體注重個人的得與失,得到了會欣喜滿足,擁有某些稀有資源會讓自己驕傲自豪,失去了寶貴之物會陷入痛苦消沉,對未來得與失的不確定性會產生焦慮情緒,若是被外人侵犯而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事物則產生憤怒與仇恨……一切情緒都是在個體這個前提下產生的。
自我感會告訴自己:這是我的,那是他的。有了個體之別,則會進行比較,自私、嫉妒便會顯現,導致資源的爭奪,小到私人資產紛爭,大到國家之間的戰爭,因為有了「自我感」,這個世界多了太多無謂的紛爭和人為災難。
可以說這是一個由左腦主宰的世界,我們既能享受到以個人主義為內核的資本主義經濟所帶來的效率和福利,但同時也面臨著很多「自我感」所引發的負面的蝴蝶效應。
然而喪失了左腦功能後,意識完全受到右腦控制,便會進入一種「無我」狀態。此時自我的邊界感消失,同時也喪失了時空感,與萬物合一,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靜喜樂,《當下的力量》一書中提到這種喜樂是沒有對立面的,超越了二元對立。萬物合而為一,眾生沒有分離感,你是我,我也是你,談何紛爭呢。
更多內容,詳見下面轉載的視頻和文章。
不少研究這種「宗教體驗」的腦科學家認為,這是在大腦在病變條件或缺氧狀態下產生的幻覺,然而宗教人士認為在大腦缺氧的條件下才能進入這種他們認為真實的體驗,雙方各執一詞。受過唯物主義教育的絕大多數人會支持前者的觀點。
換一個角度來講,我們左腦賦予的自我感是否也是一種幻覺呢?
而右腦出現的幻覺是否又是在另一個平行世界存在著的呢?
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視角和答案吧。在佛家觀點看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所在的這個色相世界也是具有空性的,儘管左腦使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特別逼真。
引用一下科學男神尼古拉.特斯拉的話,「宇宙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它包含著數目龐大的組成部分,它們非常相似,但振動的頻率並不相同,每一個部分都是彼此平行的世界,當我們與他的頻率發生共振,就等於打開了通往這個世界的大門,我們可以任意穿越整個宇宙。」
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當前還難以實證。
也許確認真相併沒有那麼重要,事實就在那裡,我們只是以自己所相信的立場來理解它。(我相信人類的智商/理解力也是有閥值的。。。)
我們執著於左腦的「自我」,執著於想要得到並持久擁有的人或物,卻逃不了生老病死愛恨離別的無常,只會留下抗拒現實的痛苦。
如果這時候轉念意識到,這個「自我」並不是恆久的,只是命運隨機分配將你植入到這個肉體,在億萬年的時間長河中自己的壽命不過只是微乎其微的長度而已。此生只是一場夢,一場遊戲,或是一場電影,而你只是扮演了這個角色罷了。
這樣想著是否痛苦會有所減輕呢?對於我來說會,而也許有人覺得這只是心理安慰。但我們所認識到的世界何嘗不是主觀的投射呢?包括這個「自我」。
人的這一生有何意義呢?佛教中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有何意義呢?強調自我意識有什麼意義呢?達到無我之境又有什麼意義呢?
存在主義認為,世間萬物的存在本無意義,意義是你賦予給它們的,其中包括你活著的意義。以上的問題,你完全可以在聽取了大家的意見並有了全面的認識後,再自己進行判斷,你認同什麼,什麼對於你來說便有了意義和價值。社會公認的意義和價值也只是大多數人所認同的,你可以選擇特立獨行。
宗教之士主張摒棄自我意識,犧牲小我普度眾生;也有個人主義者強調自我,而覺得無我思想可笑至極;也有人覺得可以在自我和無我之間做好平衡。都沒有對錯之分,只是每個人在自己的立場上有所取捨而已。
一切事物都不好不壞、不增不減地呈現在那裡,而自己所想要知曉的事物或道理,只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它,且怎麼看待都可以。
@丁頁木主至於提問者對強調自我和淡化自我之間存在矛盾的疑惑,從我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出發談一談處理無我和自我的方式,只是淺見,可以不認同哈。
就以人生如戲、人間如劇場的比方來說吧。既要意識到這是一場戲(站在無我的視角),又要提醒自己要認真演好自己的角色(保留合適的自我感)。似乎有點矛盾對立又統一的趕腳。。
就像一個演員的狀態,既能入戲去承擔自己的社會角色、體驗並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但又能適時地從中抽離出來而不在情緒中沉浸太久,因為你明白執於我執只會徒增痛苦,無益於生活。
為什麼要認真演好自己的角色呢?因為努力會給自己提供更多的機會去體驗世間美好的事物啊,人活著還得要承擔責任啊。對待想要達成的目標,抱以「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的態度去做就夠了,活在當下。
「維護自尊、建立自我」是可取的,因為你知道這個角色是獨一無二的,只有自己能演,所以你完全可以增強自信、張揚個性,可以勵志,可以激情,因為這場戲你可以盡情發揮,只要你樂意,怎麼演都行。
當自己受到他人冒犯或者侵犯時,也應當有自我保護的意識,維護自己的自尊、保護自己的身心安全,俗世難免有險惡,所以也必須要適應這個社會的規則,有防範意識。
最後
貼一段視頻和文章,僅供參考。
視頻:TED:美國腦科學家Jill Taylor親歷右腦的覺醒
全球超爆!美國腦科學家Jill Taylor親歷「佛陀開悟」-你腦內的兩個世界(TED會議)視頻
2008-5-12日美國《時代》雜誌選出2008年最具影響力100位世界人物(胡錦濤主席也在其中),美國印地安納大學醫學院女神經解剖學家、哈佛醫學院畢業博士Dr. Jill Bolte Taylor 被選入名單。在她37歲時,因其顱內血管破裂導致的一次罕見的左半大腦中風經歷和8年的恢復過程,由此親身獲得深刻的關於生命意義、治療康復與人類能普遍「開悟」的洞見,對當今的醫學界和人文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其經歷由自己寫進了最近出版的書「My stroke of insight」(該書在奧普拉網站上有節選,關於那個精彩而奇特的「開悟」經歷詳細描述)。今年2月泰勒博士在世界著名的TED會議作了一場激勵人心弦的18分鐘演講,該演講錄像目前正在世界廣為流傳(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Il5pnQHO5I/)中文字幕。5月,她應邀在美國著名主持人奧普拉的「心靈系列」節目接受採訪。(採訪的4集錄像可下載Oprah.com)
1996年的一個夢中醒來的清晨,泰勒博士顱內血管破裂,最初她並不知道,只是感到左眼後部疼痛,結果她的左半大腦在四個小時內逐步shut down-被關閉,喪失了語言辨識和用語言進行思維的能力、對過往的大部分記憶和自我身份認同意識消失,即,自我意識消失,而在同時,她的右半球大腦仍在正常工作,結果,因而親身體驗到一種極度奇特的「all knowing(全知全覺)」、與宇宙融為一體、自己與周遭一切物體不再有邊界區分、只有此時此刻的當下、內心深度寧靜平和、見到宇宙與自身身體細胞能量生動和諧運作的驚奇經歷,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進入到了涅槃Nirvana!Wow, this is cool!」。
這個「涅槃」狀態至少連續持續了五周(這點估計可以和佛陀媲美了),而且在她經過8年的逐步恢復左半球大腦功能的時期後,她說她「已經毫不憐惜地拋掉了過往那個生活了37年的瑣碎、焦躁而自私的自我」,建立了一個全新的自我身份,以一種全新的觀念而回到我們這個「正常的」世界,同時,只要她現在想進入那個「涅槃」,隨時隨地她都可以「with an effort of thought (以一念之功夫)」而進去(這讓我想起,這其實就是佛教和印度教中提到的修行者在達到真正的開悟後,不再「退行回去」的狀態)。在與奧普拉的對話節目中,她一再真誠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進入「涅槃」體驗的能力,只要你願意,只要你警覺觀察並對自己的情緒或思維作出選擇,通過轉移你的專註力,你就能容易地、隨時隨地地進入你的右半球大腦作主的狀態,而讓左半球的功能運作僅作為被你使用的工具,永不再被它控制,因為,You are not your thoughts!-你並不是你的思想!。她說,我們絕大多數人之所以沒有體驗到、看到世界和宇宙的這個奇妙的一面,是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鼓勵和教育大都是側重使用左腦半球的能力,還由於通過左腦半球的能力而取得的在社會上的成就而受到獎勵-比如,語言、文字、邏輯、推理、判斷、計算、數字、分辨力等,但是,按泰勒博士的話說,「but the right hemisphere gives us the big picture-但是大腦右半球給我們的才是關於世界的大圖像」。
泰勒博士自己感慨地說,作為一個科學家,一個研究大腦的專業人士,能夠以自己的親身體驗來從當事人內部(from inside out)來研究自己的大腦,這是非常罕見而幸運的一件事,假如這一切重新再來,再讓她回到1996年她顱內血管破裂的那個上午,即使冒著生命的危險,她仍然會去選擇這個經歷!
泰勒博士的這個珍貴體驗,讓我再一次想起並確認克里希那穆體曾不斷對人類說的話語:能不能停止你的思想?封存你的記憶,嘗試著大腦寧靜不要帶任何語言去體驗觀察事物,對事物沒有分別和邊界感,消除自我中心感覺,這樣,你才會發現那個無邊無際的永恆和愛,以及老克關於教育和時間是個假象的談話,等等。
另外,在與奧普拉對話的過程中,奧普拉本人不斷提到Eckhart Tolle(《當下的力量》和《A New Earth》的作者)的體驗和許多說法的對比,值得我們注意,而不是簡單的以「假開悟者」來否定Tolle的經歷。
由於研究積極心理學和超個人心理學的興趣,本人一直在尋找有關「開悟者」的大腦活動(生理學)和心理特性的資料。人死後是否有可以脫離肉體的靈魂或者「輪迴」等等如何,這裡暫且不談,泰勒博士在與奧普拉的對話中說,她自己並沒有宗教信仰,但在這次經歷後,她堅信在死亡後,人是進入peace-寧靜平和的境界的,她說,因為此時大腦全面關閉了,更不會有像左腦的那種干擾了。但是,從心理生理學的角度來看,至少,人在活著的時候,人的任何一種思維和情緒的活動都應該有其對應的物質基礎和物質表達,這點在1981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的心理生理學家Roger Wolcott Sperry的工作中已經研究得很清楚,即:
左半腦主要負責邏輯理解、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排列、分類、邏輯、分析、書寫、推理、抑制、五感(視、聽、嗅、觸、味覺)等,思維方式具有連續性、延續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腦可以稱作「意識腦」、「學術腦」、「語言腦」。右半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視知覺、美術、音樂節奏、想像、靈感、頓悟等,思維方式具有無序性、跳躍性、直覺性等。斯佩里認為右腦具有圖像化機能,如企劃力、創造力、想像力;與宇宙共振共鳴機能,如第六感、透視力、直覺力、靈感、夢境等;超高速自動演算機能,如心算、數學;超高速大量記憶,如速讀、記憶力。右腦像萬能博士,善於找出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許多高級思維功能取決於右腦。把右腦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才能表現出人類無窮的創造才能。所以右腦又可以稱作「本能腦」、「潛意識腦」、「創造腦」、「音樂腦」、「藝術腦」。右腦的神奇功能征服了全世界,斯佩里(Sperry)為全人類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愛戴,被譽為「右腦先生」、「世界右腦開發第一人」,斯佩里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對人類大腦科學研究的重大里程碑。
人的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思維,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是創造力的源泉,是藝術和經驗學習的中樞,右腦的存儲量是左腦的100萬倍。然而現實生活中95%的人,僅僅只是使用了自己的左腦。科學家們指出,終其一生,大多數人只運用了大腦的3%—4%,其餘的97%都蘊藏在右腦的潛意識之中,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吃驚和遺憾的事實!人的大腦蘊藏著極大的潛能,這種潛能至今還「沉睡」著,所以深入挖掘左右兩半球的智能區非常重要,而大腦潛能的開發重在右腦的開發。左腦是人的「本生腦」,記載著人出生以來的知識,管理的是近期的和即時的信息;右腦則是人的「祖先腦」,儲存從古至今人類進化過程中的遺傳因子的全部信息,很多本人沒有經歷的事情,一接觸就能熟練掌握就是這個道理。右腦是潛能激發區,右腦會突然在人類的精神生活的深層展現出跡象;右腦是創造力爆發區,右腦不但有神奇的記憶能力又有高速信息處理能力,右腦發達的人會突然爆發出一種幻想、一項創新、一項發明等等。右腦是低耗高效工作區,右腦不需要很多能量就可以高速計算複雜的數學題,高速記憶、高質量記憶,具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人的大量情緒行為也被右腦所控制。
右腦開發的目的是為了充分發揮右腦的優勢,並不是以右腦思維代替左腦思維,而是更好地將左右腦結合起來,進行人類左右腦的第二次協同,充分調動起人腦的潛能。斯佩里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兩半球存在著機能上的分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左半球是處理語言信息的「優勢半球」,它還能完成那些複雜、連續、有分析的活動,以及熟練地進行數學計算。右半球雖然是「非優勢的」,但是它掌管空間知覺的能力,對非語言性的視覺圖像的感知和分析比左半球佔優勢。有研究表明,音樂和藝術能力以及情緒反應等與右半球有更大的關係。對於正常人來說,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功能是均衡和協調發展的,既各司其職又密切配合,二者相輔相成,構成一個統一的控制系統。若沒有左腦功能的開發,右腦功能也不可能完全開發,反之亦然,無論是左腦開發,還是右腦開發,最終目的是促進左右腦的均衡和協調發展,從整體上開發大腦。
所以,我們在佛經、禪宗書上和關於瑜伽士的記載里讀到的那些「開悟、頓悟」的體驗描述,那些諄諄告誡要我們超越語言、超越邏輯去「直指人心而見真性」的教導,現在我終於有了「頓悟」:原來這就是左右大腦功能分工的關係,修行「開悟」的努力方向,就是去有意識地開發右半球大腦的功能,把左腦主導讓位給右腦主導。換句話說,我之前(見本人博文「以幻治幻,以思想對治思想」)欲先從邏輯上來理解「無我」的內在合理性,然後再求得獲取直覺上的直接「看到」真相,也就是先借用邏輯和現有的各種知識,然後拋掉邏輯與思考去親身證悟,這條路是對的。可以說,我在思想邏輯上已經「悟了」,現在就期待我的右腦半球醒過來了,而且希望少一些「保任」的努力,最後到達「不 退行」的狀態。
另外,從泰勒博士的例子中,我確認並解開了自己一直在懷疑的一個問號,即,佛家和印度教修行者傳統奉行的「看破紅塵」、擯棄世俗快樂、「苦行」的長期和終極必要性真的成立嗎?當然,一段時間的屏蔽外部世界的干擾,以便積聚維持專註力所需的能量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人類的靈性覺醒是以「看破紅塵」作為基本條件,那麼,一旦大家都往內心覺醒的道路上行進時,這個世界就要「百業俱休」了,這完全不符合人類進化的規律,否則,也就沒有去「開悟」的必要了。
有幸啊,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因為有最新的科學、信息技術、心理學、生命科 學知識來幫大家更清楚地了解「開悟」到底是怎麼回事,同時在心靈探索的道路上就有了更明確的前進向。
最後,雖然本文標題寫成「克里希那穆提或佛陀的「開悟」不再是人類極少數人的 幸運」,但我們仍以最高度的敬仰之心深深感激佛陀、耶穌、老子、克里希那穆提、聖拉馬納等這些人類的在自身探索道路和徹底解脫生死煩惱大問題上的先驅和英雄們,正是他們最初給人類展示了我們發展的可能性和明確了人類自己到底在宇宙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
無我的過程需要認識自我。自我是方法論,無我是終極狀態。
不矛盾。
排名第一的王路老師第一句話是對的,但是後面的部分感覺有些走偏了。我這裡講一下個人對佛教無我的理解。
無我,實際上就是說沒有一個獨立的永恆不變的*我*的實體存在,比如靈魂。本質上每個人是由一大因緣和合組成,這個不僅是哲學層面的,更是物質層面的。一個人由很多細胞構成,細胞又由很多分子,原子組成,更小是夸克,更小按佛教的分法就是色聚(色聚由色法組成,不過好像不可分。對於生物來說還可能有心法,注意這裡的色法和心法是「物質」微粒,這裡的法是dhama,不是法律方法的意思。)了,這些東西都是遵循因緣法則,比如它們依照物理法則自然法則去運行去反應,宏觀上構成了你的身體,你的情緒,構成了「你」。
不過這裡有必要強調一點因緣法則是在各個層面上體現的,不要落入「無生論」的窠臼(即認為生物都是一大坨原子微粒,談不上有生命,所以殺生也不算殺生,因為沒有生命被殺死吧。這是被佛陀所駁斥的。)。
舉個例子,在你體內,微觀的因果可能是原子分子自然地進行生化反應,產生各種情緒,但是宏觀上的因果也是不可忽視的。比如一個人善良因此大家願意與他相處,與他靠近,一個人不善則導致善的人遠離他惡的人靠近他。當然因果的顯現也可能是存在延遲,比如一個人現在很貪玩不學習,但是因為之前的學習底子在,現在的成績還是很好,時間長了成績才會下降(但如果你認為他現在的成績好是因為貪玩,這就看錯因果了),等等等等,這都是實際存在的因果法則。因果法則會在不同層面上體現,不管是微觀還是宏觀,物質還是精神層面社會層面。希望這個描述有助於大家理解無我的概念。
之前對 @動機在杭州老師答案表達有誤,沒有認真讀他的答案,抱歉。
試從佛教的角度說明一下吧。
寫在說明之前:@動機在杭州 所說的宗教的「無我」體驗並不能完全涵蓋佛教的無我。(感謝 @如是 指正)
確實,佛教是重視體驗的宗教,但這並不代表佛教思想就是主觀思想。
「禪定是「無我」修行的法門,禪定的目的不在神遊「別境洞天」的感覺,而在此時此地,故需完全清醒自覺,其目的在於「聚精會神」 ,從而可以集中精神而不是心神渙散。
成效最終會體現在高度的定力,日間增長的安詳感,以及內心的平靜上面,這些跡象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和感受到。「心神不定」、「焦慮」、「懷疑」和「恐懼」再也不會佔據心靈,再次是此地就可體驗到充實感。精熟於禪修的人最終可抵達全神貫注的澄明之境,這是一種完全不受干擾的心理狀態
。」
所以宗教體驗並不是佛教中的「無我」。
再看四無量中的慈無量: 初時以自己為善心的對象,一個缺少自尊的人或自憎自厭者,很難全心全意愛人。修行者需常常審視自己的優缺點,時常自問:我可以幸福嗎,可以免除痛苦嗎?
此處可以看到佛教中是有「我」的存在的,那麼,「無我」又是什麼呢?
無我在我看來,講的並不是「沒有我」,無我並不是某種心理體驗,而是:我並不是某種特定的不變的東西。佛教以瀑布為喻,比喻」我「像瀑布一樣,遠看並無分別,近看時又會發現瀑布是由無數水滴組成,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所以就沒有一個固定的「我」
無我的開始就是認識自我,認清「我」並不是特定的獨一無二的意識。
你的所有行為是怎樣產生的?情緒是怎樣發生髮展又消失的?你為什麼對這個事物會有這樣的看法?這個真的是「你自己」的看法嗎?
「並不存在一位隱藏的主體執掌所有這些形形色色的情感、感覺、情緒和意念等等,一切存在其實都是各自的體驗,這一認識正是激發出頓悟的內觀。」
而認清這些,恰恰是你找回自我的法門。
所以現代心理學和佛家所講並不矛盾,一個真正清楚認清自己的人會明白自己能做什麼,從而更有自信和自尊。而佛家所講的層次會更深入,真正認清「我」的本質,才有破除慾望的根本,從利己轉為利他。
以上
謝邀 此為兩種不同的概念。
先說,佛教禪宗的「忘我」、「無我」。佛教中「無」和「我」是兩個概念。「無」,簡單的理解可以說是指不執著、不在意、不上心、不為其所困,而並不是「沒有」的意思。凡夫認為心身中存在個「我」:把色、受、想、行、識是「我」,或者認為「我」在色、受、想、行、識中;而這種自我感覺,正是對身心錯誤認識。我即色所生。佛家的無我境界,就是通過各種修行途徑,經過正念(即如實的觀察,「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禪定等過程,到達「見性」,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即見性成佛。是一種修行過程,也是一種心理過程。
心理學中的「自我概念」,具有多重含義。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自我概念,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來自人的本能,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追求各種個人慾望的滿足和追求個人利益實現的特徵;本我是人的生物性本能,只知快樂,活動盲目。「超我」來自社會文化,是個體在成長經歷中已經內化為自身價值觀念的種種文化信念,其中以道德、信仰為主要內容,超我是人內化了的社會道德原則。這些社會文化與道德信念對個體的要求,往往以犧牲個人服從整體為主,甚至要求個體行為完全道德化,因而與本我相對立。「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處於社會生活的現實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與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間,按照現實原則協調矛盾,儘可能地尋找權宜之計,是個體最終行為表現的決策者,時而管理本我,時而服從超我。只有自我知道活動的目的和方向。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繫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升華等等。
經驗主義中的自我。詹姆斯認為「自我是個體所擁有的身體、特質、能力、抱負、家庭、工作、財產、朋友等的總和」,把自我分為經驗自我和純粹自我。「經驗自我」(the empirical self)指人們可能經驗到的一種對象,即與世界的其他對象共存的存在物。經驗自我又分為物質自我(material self)、社會自我(social 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三種成分。社會自我高於物質自我,精神自我又高於社會自我。詹姆斯認為物質自我的核心部分是身體,因為人一生中總是通過身體與周圍的事物發生關係,並依據身體提出各種需求。社會自我指一個人「從同伴那得到的承認」,即他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最特殊的社會自我是他的戀人的態度。精神自我就它屬於「經驗的自我」而言,意味著一個人內心的或主觀的存在。具體地說,指他的心理能力或性情。「純粹自我」指一個人知曉一切東西,包括自我的那些東西,所以又稱為能動自我或主動自我。詹姆斯在論述純粹自我時,是以「個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理論為依據的。個人同一性就是「現在的自我與它想起的那些過去的自我相同」。純粹自我是由不斷更迭和傳遞其內容的當下思想所構成。詹姆斯把作為對象的個人稱為經驗自我(me),把當下思想看成是純粹自我(I)。他認為純粹自我接受不同的感覺並影響感覺所喚起的動作;它是興奮的中心,接受不同情緒的震蕩;它是努力和意志的來源,意志似乎從此發出命令。
人本理論中的自我。
羅傑斯提出了現實自我(real self)和理想自我(ideal self)的兩個概念。理想自我代表個體最希望擁有的自我概念、理想概念,即他人為我們設定的或我們為自己設定的特徵。它包括潛在的與自我有關的、且被個人高度評價的感知和意義。而現實自我包括對己存在的感知、對自己意識流的意識。通過對自己體驗的無偏見的反映及時對自我的客觀觀察和評價,個人可以認識現實自我。羅傑斯認為,對於一個人的個性和行為具有重要意義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而不只是現實自我。他在臨床實踐中發現,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的不一致是導致神經症的原因之一。自我總的來說,羅傑斯認為自我的認知方面、情感方面以及意識和潛意識方面都重要。他既強調自我一致性的需要又強調正面關注自我的需要。
埃里克森的自我發展過程。埃里克森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把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劃分為八個階段,他認為這八個階段的順序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每一階段能否順利度過卻是由環境決定的。
社會行為主義的自我概念。以米得為代表。他指出自我是一種社會實體,自我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存在,個體的自我只有通過社會及其中不斷進行的互動過程才能產生和存在。他把自我分為「客我」(me)和「主我」(I)。這兩者共同構成整體的自我。這種整體統一的共同歸屬是社會,因為從實質上說,自我就是一個社會過程,它藉助於這兩個可以區分的方面而不斷進行下去。客我是一個人自己採取一組有組織的其他人的態度。客我是內化了的共同體的態度,是「概化了的他人」和團體規範的總和,是從他人的立場上評價和預測自我的反思方面。客我是作為自己審視和評價對象的自我,是組織化的他人的態度,是社會價值觀的影射,因而是確定化的和制度化的。主我,它是有機體對其他人的態度做出的反應,它以主體姿態出現。主我是個體在社會情境中對照自己的行為舉止所做出的行動,它只有在個體完成了某種活動之後,才進入它的經驗,因而,主我是不確定的。主我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它不斷地對他人、對群體、對自然環境做出反應,調整自己。作為社會實體的自我其產生依賴於三個條件:語言一有意義的符號、玩耍、遊戲。個體自我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玩耍階段、遊戲階段和概化他人階段。綜上所述,心理學中的自我,是一個人格結構,也是一個心理過程。自我概念,可以用下面一張圖概括。以海平面為界線,以上為認識的自我,以下為未知的自我和本我中未被認知的部分。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讓我們以此自勵,不斷地認識自我,提升自我。
面對一個物體 一種現象 人們根據自己的理念、認知、體驗、經歷、角度.....形成一種概念 然後對這個物體、現象貼上一個標籤。
根據前面的描述 我們會意識到這種貼標籤的做法是略有不妥的:只是一系列信念群的解釋 角度未必全面 ;哪怕暫時正確全面 因為無常變化 標籤可能就會失去它的客觀性。宗薩仁波切說過:看著你的手,你會犯三個錯誤。一個是認為手是恆成不變的,其實只要想想就知道昨天的手和今天的手已經不一樣了;一個是你認為手是一個整體,其實它是由血液、皮膚、各種營養物質和合而成;一個是你認為手是獨立存在的,而忘記其實它的存在需要很多條件,比如合適的溫度,空氣,食物,潤膚霜,甚至天花板沒有砸到你的手。
標籤只是標籤,如果你認識到這點,你會欣然接受無常、因緣、和合這些客觀規律。既然是客觀規律,除了接受,你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下雨啊你就躲雨,餓了就吃,困了就睡,就這麼簡單,而且有效。
BUT BUT BUT
在所有的標籤里,有一個標籤是魔力最大,粘性最強,迷惑性最高的。對了,就是本問題下面的自我,專用名稱---我執。相對於告訴你一個玻璃杯子只是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某種形狀的容器,它的物理特性是如何如何,它的化學特性是如何如何,對於我執的認識,可是困難的多的多。
我執符合標籤的幾個特性:無常,因緣和合。它是因緣和合的產物,它是變化無常的。但是一旦形成我執,它的魔力破壞力黏著力,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你的一個念頭思想,可能只是看了一篇無聊文章的偶然形成的。可是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想法偏激了或者不對了,你的我執立刻會豎起汗毛,先是發動攻擊,勝則驕傲,敗則頹廢;要麼冷處理,產生蔑視;要麼不敢攻擊,產生自卑.....所謂心理疾病在我執的努力下五花八門的出現了。而出現心理疾病的原理簡單的狠,就是你以為我執就是我,所以我要為了它付出一切;而卻忘了我執只是因緣和合的產物,今天你拚命維護的見解到了明天可能自己都覺得可笑。
除了我執,還有一個自我,又是什麼呢,為了便於區分我執,我暫且再貼個標籤叫真我(這個我講不好哦,建議讀一讀楞嚴經或者莊子)。想法認知是我執,能想出想法的,能認知認知的是真我。變化的是我執,不變的是真我。辯論衝動的是我執,沒有辯論衝動的是真我。用佛陀和莊子的偉大發現,讓你起辯論心的維護的害怕的驕傲起情緒的都是我執,而當你放下辯論心,面對一切異議,不去辯論而是去客觀感知,這就是真我了。
人生最大的任務不是錢色名利,如果只是為了養肥我執,這些東西最終會害了你。人生最大的任務是去除我執,不辯論,不逃避,不驕傲,不期望,不恐懼,樂在其中。
不辯論,加上增強感知力。你會體會我執和真我的不同滋味。
通俗的說,這是兩種策略:
假設這樣一個場景,在你生活的城市並不太平,被小流氓騷擾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存在被黑社會盯上而惶惶不可終日的危險,因此大家都非常痛苦。如果不做改變,那麼就會一直痛苦下去,因為小流氓和黑社會是不會消失的,永遠不會,於是人們形成了兩種解決方法:
1,努力掙錢,努力提高地位,努力通過鍛煉獲得一定的自衛能力,並通過金錢地位獲得更好的安保和生活環境,這樣就沒人有能力傷害你了,你甚至可以改變一些現狀。------這就是心理學的方法,強調自我,強調只有通過接受現實、自我目前的矛盾,在現實基礎上積極改變,才能解決問題。
2,離開家鄉,離開熟悉的城市,離開朋友,離開習慣的生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去別處。-----這就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方法,強調不去干預現實,不去正面解決問題,通過「離開」來對問題進行徹底的解決。
小流氓和黑社會就是現實的痛苦、煩惱、不如意、生活的艱辛等等;
你生活的城市就是現實,是普通人的生活;
兩種策略當然各有優劣。
對於心理學的策略,實現起來非常的困難,而且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最後無法成功,那麼就耗費了很多精力而沒有回報。
對於宗教策略,實現起來相對容易,見效也快。但是離開的終究不僅僅是一個城市,而是普通人的現實,這是否付出了過大的代價,需要各人權衡。
個人意見,歡迎討論。
嗯可以從各自產生的背景來分析吧。
佛教當時產生的社會背景:百姓疾苦幾乎沒有權利,統治階級高高在上,科技落後等。這時佛教主張「無我」,實則因為百姓太苦。當然放在現在也是有道理的。並且佛教中眾所周知的許多道理還有問題是具有永恆意義的。
那麼我們再看題主所說的現代心理學。其實題主這個說法欠妥,不如就說心理學或者人本主義或精神分析等。因為不是所有心理學都強調自我。
眾所周知,中國沒有產生心理學。就是難得的一點苗頭也在文革中被掐斷了。心理學確確實實是別人的東西。但如果你硬要說我國古代早有樸素的心理學思想blablabla我也無法反駁。
那麼我們來看馮特建立實驗心理學時的社會背景。當然這和馮特的個人經歷也有關。19世紀左右的樣子。這時工業革命已經為人所熟知。已經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面貌和生活狀態。但隨之而來的後果,是人被「異化」。人們開始發現自我找不到了。但這不是馮特研究心理學的動力。我這裡只從這個方面說而已。人家在坐綠皮火車惹。為什麼每次看到想回答的問題都是爪機在線…
然後往後著名的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它們各自產生的背景都很有趣。比如精神分析是因為當時的禁慾,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是因為世界大戰那會。說到這裡,我多說一句,中國曆來不乏這類事件,為什麼中國就誕生不了以上的巨頭?有興趣的可以下去找資料。嗯有機會想把它做成論文。
所以是不矛盾的。因為二者產生背景差異太大。至於活在當下的我們,各取所需唄。
那如果題主硬要分辨二者理念的差異,嗯,我感覺是不矛盾的。佛教強調無我並不是說不管自我。而且佛教強調的不是遠離紅塵,恰恰相反,是要在紅塵中修行。而且人本主義等雖然強調自我,但到後面,其實跟題主所說的無我類似了。題主給出的兩者的說明也不夠。
再說了,我也要跟題主較真了。佛教也分很多種。那你問的,就一定是你想了解的嗎?
歡迎討論。現代心理學與佛學,實際是一致的。
心理學也是用分析法,把【自我】解構為一個一個的因素,比如佛洛依德的戀母情結,榮格的潛意識、本我,以及21世紀的心理學,把【自我】解構為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刺激的總和,進而現代心理學完全不承認人的自由意志的存在。自由意志問題,我在知乎上有專門的文章。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
我是這樣回答的
西方哲學的基石,就是在自由意志問題討論中建立的。在20世紀,有了心靈哲學討論自由意志問題,才有了心理學、神經科學加入自由意志問題的討論。現代物理學,佛學也加入了討論。
自由意志問題,一直是西方思想的核心話題,但不是中國思想與哲學討論的話題。
自由意志問題,在中國是隱蔽的。 自由意志問題,不單涉及倫理問題,還涉及社會政治制度與思想問題, 一句話,自由意志,存在。
真實是什麼?在數學框架中,真實可能永遠得不到一個完整的最終描述,科學探索者正如受了傷的菲羅克忒忒斯。自然世界中,不依賴於主觀觀測的客觀真實是否存在?在當前的物理學和數學範式中探索心理過程與意識,能否完整地詮釋真實?迄今尚未發現的未來的物理或數學是否有這個能力?
當人們把目光轉向認知的主體時,卻發現量子力學這一解釋客觀世界的理論與主觀意識運行如此貼近。
心理學討論的自由意志問題,其實是在討論,在一定的社會自然條件下,人的大腦如何有了刺激反應,人的行為如何與社會自然匹配適應的問題,心理學的界限只是在於解釋人類面臨問題如何反應。不要把心理學的界限隨意擴大,否則心理學真的是巫術了。
意識就是生物對外界的分別能力,生命都有。
自我意識,是指高級生物把自己與世界完全分別開來,建立起情感,獅子老虎貓狗等都有自我意識,因為我們知道高級的哺乳動物有感情,知道追求配偶,知道愛護子女。
自由意志,只有人類才有,自由意志只有人類才有,自由意志只有人類才有,這就是自由選擇意識。人的有天性的愛與恨,比如母愛是天性,比如恨配偶的競爭者是天性。但人的自由意志,給了人自由的選擇,在必要的條件下,母親可以殺死自己的子女,丈夫可以把妻子獻給統治者。
人具有自由意志,具有自由選擇權,這是公理,不需證明。
奴隸因為不能選擇,貌似沒有自由意志,錯!!!!! 奴隸自由的選擇了生,向他的主人讓渡了自由選擇權,恰恰證明了奴隸也有自由意志!!!
我的回答,現在看來只是世俗義的【自我】,討論到了【自我】的法相。
===============================================================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
得票前幾位的回答就是代表了現在心理學的發展方向。
第一位,竇澤南
心理學 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收錄於 編輯推薦 · Wenliang Xu、杜鵬、明明、拉普拉斯大魔王、指尖上的音符 等 796 人贊同了該回答
心理學是怎麼理解自由意志的?
心理學對於自由意志的研究,存在兩個取向:
A、 試圖證明自由意志並不存在;
B、 自由意志是人對於「因果關係」的一種主觀體驗,人有自由意志的需要。
馮特關注心理的「內容」,提出應該像研究客觀物體一樣,把人的直接經驗分成最基本的元素去研究,所以他的理論被史學家稱為「內容心理學」。馮特提出,意志也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心理學要研究意志,尋找支配其的客觀規律,所以馮特的意志是不自由的。在馮特看來,意志是由情感所決定的。
馮特在建立了心理學之後,沒能很好的解釋心理現象和生理現象之間的複雜關係。所以他人為的將心理學割裂開了,偏生理的一部分,感覺、情緒,最後變成了實驗心理學。偏精神的一部分,高級的心理過程,被單獨拆出來變成了文化心理學。
二、今天的心理學,有哪些反駁自由意志的聲音:
1、神經生物學還原論
隨著現代神經科學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從腦機制的角度,解釋很多心理學問題。而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問題,也變得愈發凸顯。社交媒體上最火的一個心理學家,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是這樣說的,
我們都以為存在一個『我』在控制所有的行為,其實這是大腦工作中產生的一個錯覺……大腦中確實存在對行為進行監控和決策的機制,但這離我們曾經所理解的自由意志相去甚遠。
2、環境決定論
持這一觀點的人,是行為主義的擁躉。斯金納(B. F. Skinner)說,
如果我們不知道一個人行為的原因,我們就會把這一行為歸結為自由意志。
言下之意是,如果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完全由刺激-反應的聯結所決定,那自由意志就是不存在的。
強行為主義在斯金納之後,已經基本上後繼無人了。而弱行為主義,經過托爾曼和班杜拉等人的改造,正在不斷的去強調心理因素與意願的作用。
3、無意識(本能決定論)
弗洛伊德提出的「潛意識理論」,被認知心理學批判性吸收,演變成了內隱(Implicit)以及無意識(Nonconscious),或者說自動化(Automatic)的主題,這也是迄今為止,心理學對自由意志最有力的反駁。
意識是意志的前提,如果一個行為你根本沒有意識到,就無法說這個行為是受你自己支配的。弗洛伊德認為,人有很多無法意識到的行為(比如,口誤)是受到本能的支配的。
現代無意識理論也認為,人的很多自以為是自己做出的行動,實際是受到無意識的支配,因此,人們所以為的那種自由意志可能只是一種表面因果的錯覺【2】。
a、Bargh 的啟動效應。
當你端起一杯熱咖啡時,你會感到溫暖和甜蜜,當你看到國旗時你會更愛國,當你看到「衰老」這個詞時,你會反應更遲緩……啟動效應的核心就是,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可能是受你沒有意識到的事物的影響。既然你連行為的原因都無法察覺,又從哪來的自由意志呢?
b、Baumeister的有限自控。
你是無法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行為的。隨著自控資源的使用,你對自己的控制會降低,並且這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也就是說,你意識不到你對自我的控制能力已經發生了改變。
==============================================================
好了,不列舉了,現在心理學的結論,就是【自我】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而是各種因素集合的結果。結論與佛學基本一致。
但是現代心理學,沒在空性的高度研究【自我】,不能得出【無我】之結論,只是說【自我意志不存在】。
但我還是堅持,在世俗義上。【自我意志】存在。
所謂「我」,是在與別人的對比中得到的。
比如你描述自己,說我很高,那是存在「矮」的別人,說我很窮,那是存在「富」的別人,你說我很聰明,是存在「笨」的別人。
也就是說我們所謂的「我」,是與我所遇到的別人的對比的集合。
也是人產生驕傲、自卑等各種亂七八糟的情緒的根源。
比如因為我「窮」,不夠別人富,所以我很不開心,我要富起來,但我老是富不起來,所以我就老是不開心。
無我,就是去掉這些讓你東西,沒有我與別人的對比,也就沒有窮富高矮胖瘦,也就不再起情緒,整個人回歸平靜。
比如你在跟別人對比中,發現自己窮。
佛教的做法是,這世界上沒有窮富,把這些對比的概念去掉,你就不會因為窮而煩惱,然後真心地去找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而自尊,意思是「我雖然窮,但是我是有尊嚴的,你不能歧視我,我窮且不墮青雲之志。」這話說白了就是一種自我安慰,你說自己有尊嚴的那一刻,就表明其實你是極度在乎窮的,尊嚴是用以彌補你因為窮產生的心理落差。用這種方式來治療心理,那就是來補一個渾身都是窟窿的破桶,總有一個地方是漏的,你補不完。
不是忘。是從來就沒有過。哪裡談得上什麼忘不忘的。
忘也沒有我。不忘還是沒有我。
如虛空花。
歇歇吧。執捉虛空只益自勞。
諸法空相,無有自性。
Myself is being.
Atman is not existing.
正確理解「我」「人我」的區別,對修四無量心很重要。
現代心理學強調自我是為了讓人獨立、自主,不作任何人或物的附庸,不隨波逐流。佛教的無我不是一個心理概念,而是真的沒有那個我,並不能在自身中找到那個能稱之為我的東西。
這是華爾街和共濟會的陰謀!人的自我意識是大腦製造的(具體怎麼製造先不論),意識依賴於物質,課本上不是說了嗎!
推薦閱讀: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去心理諮詢?
※如何用心理學解釋星座學是偽科學?
※來訪者向心理諮詢師透露他即將殺人或者自殺的計劃,諮詢師該怎麼處理?
※如何調節日常生活中的抑鬱情緒?
※抑鬱症的本質是什麼?人為什麼會得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