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沒有關於釋迦穆尼成佛過程的相關記載,有沒有人有過類似的體驗?這是怎樣一種體驗?有沒有科學客觀的解釋,不要講道理,不要對機鋒。


20歲出頭開始追求開悟,近些年實修正念和內觀。我沒有「開悟了」,就是感覺逐漸走在越來越開悟的路上。

之前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追求一個「徹底解脫」的狀態,有一段時間修佛,就特別嚮往那個「極樂凈土」。修西方的身心靈體系的時候,就特別想修出輪迴。後來修出了「特異功能」和各種境界,就特別想有更多更神奇的體驗。

最近這幾年才終於明白,所有追求「開悟」、追求「永生」、想要「斷輪迴」、想要修出什麼境界的任何想法,都是執念。開悟不是一個目標,釋伽牟尼當年一語道破天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的感悟是:放下執念,當下開悟。

開悟,或者叫「覺醒」,是一個一層一層剝洋蔥的過程。一瞬間以為自己大徹大悟了,接下來又會遇到新的挑戰。

生活會一點一點的把自己推向那個「舒適區域」的邊緣,人自然的反應是因為恐懼而停滯不前,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告訴自己,「我不行」,「這個機會不夠好」,「我還不夠好」,「我還沒準備好」等等。而相對比較開悟的人會選擇放下恐懼,放鬆身體,順應生活和宇宙洪流,直面挑戰。

「生活安逸、特別安全、特別一帆風順」的時候,跟「面對挑戰、面對所謂的『不順利』、"不安全"」時候,你的心是不是一樣的?

心情若是一樣的,在外人看來,就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開悟的人。

什麼又叫「心境是不是一樣」的呢?簡單來講,兩個指標吧:第一,身體是不是放鬆的;第二,呼吸的節奏是不是天然的。

什麼又叫「呼吸節奏是天然的」?你睡覺的時候,或者禪修入定的時候,你的呼吸節奏就是相對比較天然的。用一個專業領域的標準來衡量,就是基本上只是由你的腦幹來控制你的呼吸節奏——你無夢睡眠時就是這樣的,而你的情緒腦和認知腦沒有明顯的活動——你基本沒有念頭和情緒的干擾。

舉一個我個人的例子,我每天都會用全身來感受呼吸的天然節奏,以及內在的「氣」(西方叫「能量」)的天然流動。至少早中晚三次,有時候白天還會做更多次。這樣內觀一小會兒,很快就會入定。不管是坐著、站著、還是躺著。在定中,個體與外在是渾然一體的。如果一定要用語言來形容,感覺就好像是宇宙(整體)在呼吸我。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就好像我是蘋果裡面的一塊果肉,而宇宙就是整個的蘋果,當然這個蘋果是無限大的,沒有內外之別。具體的身體感受就是:身體的邊界都越來越模糊,漸漸與周圍環境完全融為一體。

在這種狀態下,我感覺就是佛所說的,「本來無一物」。經常修正念、禪定或靜坐(基本都是一回事)的人,或者僅僅是習慣觀呼吸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即使之前有再大的煩惱、不安、糾結,一旦進入定中,就根本沒有事兒了。

因為人在感覺「有事兒、有煩惱、有糾結」的時候,身體會本能地繃緊,呼吸會變的短促,因為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腦子裡面的想出來的事情上面。在這種情況下大腦會逐漸缺氧,人會變得越來越緊張和焦慮。而在觀呼吸、放鬆身體、逐漸入定時,會做一個與之相反的過程。隨著人放鬆身體、放鬆呼吸、逐漸恢復到天然的呼吸節奏,大腦也會放鬆,注意力會從集中在一個點上,轉變成分散到全身,隨之而來的感覺是,所有之前煩惱的事情要麼發現根本沒那麼可怕,要麼靈光一現有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如果一個人能隨時隨地都處於在定中的狀態——不去分辨「好」事和「壞」事,應對所有的一切都是放鬆和自然的狀態,那麼在外人看來,這個人就是相對開悟的狀態。

這不是一個能追求的狀態,因為你一旦有了一個目標,那麼你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那個點上,然後你會去判斷當下的自己是否符合那個目標,是否走在正確的路上。接著煩惱和不安馬上就升起來了。我以前很多年都是絆倒在這樣的狀態上。

開悟就是一個不斷放手的狀態,在每一個當下都清醒地放下執著,比如我現在正在嘗試把我所熟悉的正念和禪修介紹給更多人,在這個過程里我要隨時放下我要做成什麼樣的「事業」這樣的執著,還有我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這樣的執念,一門心思堅定地做當下我真正想做的事。

開悟還是一個不斷「醒過來」的狀態。因為從我們還在娘胎里的時候,我們的大腦神經元就已經在根據周圍的環境和我們的父母的語言和相處方式在互相放電做連接了,然後從我們生下來開始,所有我們接觸到的人、事、物帶給我們感受,都令我們的神經元持續不停地加固已有的連接和建立新連接,再算上我們的遺傳基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們所謂的「性格」、「習慣」、「傾向」,我們對這些習慣性的模式是如此的熟悉,早年都會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只有在不停的去內觀、正念和禪修的情況下,一個人才能發現這些習得的模式,從而主動的去改變和更換那些不想要的,主動建立更多想有的新習慣。

如果你對開悟這件事情感興趣,我建議你從現在開始不管是修禪定還是簡單的觀呼吸,都盡量放下大目標,腳踏實地的從日常生活里慢慢的去養成這樣的一個新習慣。等你開始很熟悉禪定的狀態的時候,慢慢地你就能把禪定的狀態帶入到更多的日常生活裡面去,比如工作時,跟人交談時、跟伴侶或父母相處時,等等。慢慢地你會發現自己越清醒。

開悟是一種全新的生活習慣,那就是時刻臣服於整體。因為本來就只有整體,一切的個體都只是暫時的幻相。怎麼臣服於整體?先臣服於身體自然的狀態,我們有一個天然的呼吸節奏,還有一個天然的體內「氣」運動,如果你堅持內觀去發現這個天然的節奏,隨時放鬆身體去容許這個節奏的自然運轉,你就向人生的真相更邁進了一步。

開悟就好像是有一天突然醒過來,發現自己是玩遊戲的那個人,而不僅僅是遊戲里的角色。


關聯閱讀:

靜心冥想入門(我做的視頻) - 知乎專欄 (入門視頻,大白話,簡明,易懂,易上手)

覺醒/開悟體驗實錄(我做的視頻) - 知乎專欄 (如題,外加覺醒體驗之後,對真相的頓悟)

如何用身體釋放負面情緒(我做的視頻) - 知乎專欄

什麼是死亡? - 知乎 (對一次開悟體驗的記錄)

抑鬱情緒對人有什麼意義? - 知乎 (抑鬱是「開悟/覺醒」的開始)

覺悟就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嗎? - 知乎 (實修經驗分享)

聽音打坐不出15分鐘,進入一種自由深層寧靜的狀態,日常中去生活去做事反而沒有靜坐更享受人生。怪怪的? - 知乎 (實修經驗分享)


時隔兩年改答案
在我回答這個問題半年之後,我開始接觸佛學。
佛家的「開悟」是有明確所指的 ,並且有明確且直接的修行方法。
這不是什麼神秘的體驗,但是是難得的體驗,要開悟是不容易的,但是接近正法並不難。到現在我仍然沒有開悟,但是在修行的路上。此刻去看我曾經的答案,可以看到自己當時對於「開悟」一詞充滿臆想,並且因為受到《源泉》一書的影響,過分執著自我,距離「開悟」還遠著呢。
因為自己修行不到位,我一直都不知道怎麼更新這個答案,於是一直擺著,但是如今怕對一些人產生誤導,因此又寫這一段,算是一個提醒:希望大家不要受這篇答案的影響,如果對開悟感興趣,不妨去接觸一些真正的修行,去看一看佛學的書籍(大多數佛學書籍都有很好很淺顯的翻譯,不必望而生畏),在知乎上可以關注一些靠譜的修行人,比如 世有仙
我才疏學淺,就不多說了,願大家能夠接近正法,修得正道,獲得智慧與安寧。

——————————————————以下是原答案——————————————

高中和大學我處於持續的焦慮和抑鬱中,不斷地看書試圖尋找開悟。
我承認我沒有看過正經的佛經,只看了幾本「仁波切」,沒有幫助。
後來看了托利·艾克哈特的《當下的力量》和《新世界》,其中提到了一些冥想的方法:如何清空思維,讓各種想法從腦海中飄過,不要抓住它,也不要在乎——後來有一天,我第一次體會到我以為的開悟:一瞬間突然所有思想都消失了,一股像電流一樣的感覺席捲全身,我能夠感覺到身體的每一個部分,曾經一直壓在胸口的大石像是突然完全卸掉了,感覺清新,自由……但是後來對於開悟的執著上來了,就沒有辦法再達到那種純粹的感覺了。
我知道我身上依然有很多很對的桎梏,所以繼續看書。

期間看了《西藏生死書》,感覺裡面坐禪的方法和《新世界》中提到的也無太大差異,似乎方法得到了印證,但是依然沒有幫助,反而是無法再次達到「開悟」的痛苦在不斷折磨我。

再後來,經人推薦,看了克里希那穆提的《重新認識你自己》。我很清晰的記得那天在圖書館看這本書,還沒有看完的時候,忽然就明白了我最大的阻礙就是我的執著,那時有種強烈的感覺:我不要再追逐了,我知道我現在就可以放下這本書了——因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然後我放下了那本書。覺得心輕盈了起來。一直堵在我心口的讓我無法呼吸的大石就在那一刻粉碎了——再也沒有出現過。

後來我又把《重新認識你自己》看了很多遍,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冥想:不是打坐,清空念頭,而是看清——在生命中的每時每刻都去看清真相,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想怎麼做,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想法,它們是不是屬於我的——不帶任何偏見,不帶任何僥倖的看清楚。
然而這並不容易做到,我的生活中依然有問題,但是相對於以前,有了極大的改變,或許最大的改變就是——我不再追求「開悟」,因為「開悟」是未悟者的執念,然而一有執念,就無法「開悟」了。

前天剛看完了安·蘭德的《源泉》,我覺得其中的主角霍華德·洛克是一個很天然的人,他擁有心智上全然的健康,他是真正了解一個人應該如何活著的天然的「悟者」。

安·蘭德所說的個人主義與我在克里希那穆提那裡看到的觀點互相印證了,那就是,我們的痛苦,源自於我們都是「二手貨」,我們不相信自己,我們相互統治相互折磨。而洛克,他天生就不是一個二手貨。

現在我認為,一個完整的人,應該不斷地在與周遭事物的關係中印證自己的人。所謂物我合一,天人合一,應該是不斷地去體驗這個世界,將自己的意義賦予自己的生活。一個人要像一個王國——應當去探求建立一個王國的普遍原則,挑選適合的去做,但是絕對不應該讓他人踐踏我的領土,用他們的制度統治我的王朝,用他們的思想統治我的頭腦,用他們的標準要求我的子民——我的思想,我的能力,我的對錯,我生命的意義,都應該由我來決定,絕對不假他手。

如今我認為,打坐產生的超然的體驗不能算是開悟,對自己的絕對的自治和絕對的負責才是開悟——但是開悟了的人是不會對你說他已經開悟了的,因為他們已然不知道什麼算是「開悟」,因為「悟」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一種自然,並且,他們一直都在路上,沒有你所想像的「終點」。


我不修佛,只知道點故事。
當時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七天七夜沒吃沒喝,經歷了從生到死的過程,體驗了七情六慾的幻覺。在瀕臨死亡的邊緣,被一個路過的樵夫給救了。所以才頓悟成佛。

佛教是唯心主義無神論,很多理論不要說是在三千年前,即使是在今天也是很先進的。

講講經歷吧。
因為我本人不修佛,所以壓根不知道修佛的人平時都是幹嘛。有接觸過的一些朋友,信佛的,動不動就說自己得到一「大師」點化,「開悟」了。我是不信的,除了他自己把名字改成了一個像法號的詞,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變化。
我印象中有一次生病,那時候正在上大學。學校是在荒無人煙的山溝溝里新建的校區,最近的醫院在開車需要40分鐘的地方,而且晚上根本沒有車。
我可能吃了不幹凈的東西,半夜裡突然急性腸炎發作,高燒直奔39℃。當時舍友幫忙去其他宿舍找葯給我吃,一堆葯吃下去,一點效果都沒有,體溫繼續飆高。
一直到39.9℃。
當時的痛苦程度終生難忘。生病受傷這種事經歷的多了,小時候有一次一氧化碳中毒,差點死過去,都沒有這一次這麼痛苦。
痛苦不在於腹痛或者高燒,而是因為高燒,使意識都處於一種離散的邊緣了。感覺眼前的一切都很扭曲,很不真實。

從來沒怕過死,那一次怕了。

就在舍友準備叫救護車的時候,吃下去的退燒藥開始起作用了,身體開始冒汗,體溫逐漸降下來,降到38℃。
雖然還沒有完全退燒,但是出的汗把整床被褥全部溻透了。
眼前的世界從混亂扭曲,逐漸清晰透徹起來,平時沒覺得有什麼,在那一刻感覺自己特別真實,好像從來都沒有那麼真實存在過。

當時剛好一本《馬哲》放在床邊,我隨手拿過來翻看,覺得內容真好看。(我一定是瘋了...)當時覺得,活著真好。
那時候經歷了幾個小時的掙扎,也沒有悟到什麼,只是覺得活著真好。而釋迦摩尼經歷的7天的生死邊緣,所以才能開悟吧。

沒有將死過,怎麼能參透生死呢?
沒有經歷過大起大落,又怎麼能參透人生呢?

被「大師點化」一下就能開悟,有點不現實。

我練瑜伽冥想曾經一段時間有過很奇妙的感覺,我覺得自己像體內的小人,透過眼睛往外看,真實意識離眼睛的距離很遠。在冥想的當下,出現兩種不同的視線:一種是一個點無限放大,把自己包裹;還有一種是周圍一切全部集中,凝結入一個極點中。
這個問題糾結了很久,不知道哪種感覺是對的。後來有一次去聽普若·帕克的課,課下問了他這個問題,他很驚愕,問我「這是你自己的體驗嗎?」我才知道,這彷彿是不容易的感受。

後來當然還有很多別的感受,暫且不提了。不過我依然還是沒有感覺自己「開悟」了,頂多就是在某一方面想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同時又會有很多新的疑問產生。

我覺得開悟很難,如果真的開悟了,那真的應該是通曉萬物的運行機理吧。不應該還是什麼都不懂的樣子。


「開悟」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在內心最深處,自我的那種根本意義上的孤立,焦慮(死亡焦慮),寂寞,無聊的消失,也可以說是有限自我與無限存在之間的那個割裂的徹底消融

但這是一個描述起來很矛盾的體驗,在自我融入無限存在後,在內心最深處的地方,一切對比,區別都已消失,時間和狀態區分亦不存在了,所以「開悟」這個詞也就沒有了意義,當然,「沒開悟」也沒有了意義。所以,可以說,在最根本的意義上,是不存在「開悟」的,也不存在「沒開悟」。「開悟」這個詞僅僅是一個詞,而語言只能描述可以進行區分的世界,無法描述那個區別已徹底消融的境地。

值得注意的是,「開悟」(如果非要用這個詞的話)僅僅是內心最深處那個境地的「相變」,讓你不再有那種本底意義上的孤獨和焦慮了,但即使「開悟」後,內心更表層更上層的那些活動依舊不會有直接改變(也許會有間接影響),你依舊需要琢磨感悟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如何和伴侶相處,如何把工作做好,等等。肯威爾伯在這方面也有諸多論述,他指出,那種認為一開悟就大功告成徹底快樂喜悅的想法是過於理想主義的,很多靈修傳統都有這個重大誤區。事實上,在歐美弘法的很多高僧大德也要接受心理諮詢,本底意義上的開悟並不能直接讓更表層的心理問題得到解決。

至於題主說的從科學的角度解釋, 狹義的來說, 現在已經有很多神經科學, 心理學和認知科學對冥想打坐的研究了, 比如可以搜搜「comtemplative science」,現在研究成果已經比較豐富了,Science這些頂級期刊也有不少論文發表。當然,我認為這些定量研究主要還是關注冥想打坐,如果是「生活禪」這種, 現在比較難定量研究吧(這點不確定,請心理學專業人士指正)。廣義來說,東方的冥想和精神修行傳統,雖然含有不少超自然的亂力怪神,但剝除這些非理性成分後,很多教法的核心並不是「信仰」,而是「實證」「實修」,是要靠自己親自去修行,去體驗,去驗證,這本來就符合廣義意義上的科學精神,算是廣義的科學。這點和西方一神論宗教傳統以「信仰」為核心有很大不同(當然,西方精神傳統里也有實修的派別,但占的比例很小)。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歐美佛教能和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大量合作,而基督教卻非常抗拒心理學等的介入(可驗證下,搜搜佛教心理學,再搜搜基督教心理學,對比一下)。把精神修行傳統里的亂力怪神剝去後,剩下的可以稱為「Non-religious spirituality」或者「Secular spirituality」(http://www.wikiwand.com/en/Secular_spirituality), 關於Secular spirituality本身就是廣義的科學這種說法, 可參考Sam Harris的「Waking up: a guide to spirituality without religion」一書(http://www.wikiwand.com/en/Waking_Up:_A_Guide_to_Spirituality_Without_Religion)。

以下我之前有幾天的微信狀態,記錄了這個轉變過程。題主可參考(我原貼發在集智俱樂部:http://www.swarma.org/swarma/detail.php?id=18691) :

~ 最近經過陣痛才深刻地領悟到,實證,具體,可操作性,事實,這些不僅是科學的根基與生活的根基,更是避免自我膨脹的最有效操作性最強的方法。而自我膨脹,執著自我,是一切痛苦和困擾的根源。脫離或者想超越實證和踏實來修行spirituality,追求思想與創造力,不僅是空中樓閣,而且本質上就讓修行欠缺了一大塊重要部分。


~ 最近的陣痛讓我切實悟通了一個自己自以為很早就明白的道理:那種有時不知何故的焦躁,不安,那種本底意義上的無所事事的無聊,與當外部境遇變動積累的負面因素總爆發, 平衡打破時感到痛苦, 糾結, 困惑, 迷茫是一體兩面,都來自自我與宇宙的割裂。而自我的孤立乃至膨脹不是一兩件事導致的,生活中所有元素均有貢獻:不自覺的自傲自滿,有點能耐就不自覺地沾沾自喜,對噪音煩躁討厭,看似充實的自我「提升」。。。而當自我重新融入整個存在徹底消融割裂的自我後,這些元素都會深刻地逆轉:噪音不再心煩,自我提升不再是對自我的強化而是遊戲,能力能耐成為了真理實現它自身的方式而不是自我自傲的手段。。。這時無論做什麼,都是自我消融的體現,都有最深的內在動機,無須刻意去修行刻意去追求什麼。

~ 原來一切都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靜謐,那麼的和諧。路邊的野花綠葉是那麼的自在,樓管大媽是那麼的認真負責,來來往往的行人是那麼的可愛,實驗室辦公桌上堆放的草紙是那麼的雅緻,昨天抓狂的公式推導也變得如此溫順。原來,自我的迷霧真的妨礙了我們融入這個原本如此美麗的世界。。。原來,世界真的本來就沒有痛苦糾結,沒有困惑迷茫,它只是自在地,如是地存在著,它的自在本身就是美的根源。對這自在的世界不安與糾結的,是人。

~ 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害怕什麼,擁有什麼,追求什麼,鞭策什麼,原來,這些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夕陽的絕美,樹木的蔥綠挺拔,科學的精妙震撼,身心的愉快幸福,這些,原來這些美好感受,深刻的體驗,真的不需要去尋求。當自我消融入整個存在後,所有的東西,一切的一切,內在的,外在的,美麗的,平凡的,震撼的,無趣的,都是那麼自在,自由,和美,比之前望向無盡星空時的那種震撼還要深刻無數倍,而且不需要觀察和追求任何特定的客體就能得到,它真的是本自具足的。

~ 冥想(包括狹義的觀呼吸觀念頭,和廣義的『做事冥想』,『生活禪』,『工作禪』,『技藝禪』,『技近乎道』)只是初期的手段,到後來需要放下冥想,放下放下冥想,乃至把這個放下也放下,乃至無窮,無法用有限的語言和操作描述這種體會,唯一接近的描述也許就是『跳出系統』『跳出層次』的概念了,但一旦陷入『跳出系統』時,自己又落入更大的『跳出系統』這個『系統』里了,所以依舊不是準確的描述。我之前一個錯誤就是把冥想,放下冥想,放下放下到無窮,乃至跳出層次,當作一件事,一個方法了,雖然在道理上明白要超越方法放下執著跳出層次,也自以為已經放下了,跳出層次了,但卻一直不自覺的陷入了更隱秘的自我牢籠中,把放下和跳出當作自我的一部分,直到最近一些事情陣痛發生把這個牢籠震出水面,我才知道原來我還沒有劃破自我的迷霧。

~ 以前,我喜歡思考聯繫,想像目標,總結道理,發表見解, 剖析萬象,網路的,生活的,心靈的,圈內的各種現象和事件,彷彿有看法,有想法,有指向未來的或者更深的目標時才能體現自我存在的價值,我才像在活著。現在終於明白了,對於世界,對於內心,靜靜地看著它們就好,就像河流的水,讓它只是自在地流,不僅干預沒有必要,評論乃至思考也多是一種做作多餘。河水遇到石頭阻礙,自然會激起浪花,萬事之流遇到不暢,自然會激起思維和想法,這時的思考才是自然的思考,這樣的自我才是自在的自我。自我在最深的地方本就不需要一個指向一個目標來構築來維持,它可以很自然地被世界的流所激起,完成作用後又悄然隱入世界的流中。


~ 高峰體驗,追求真理,Eureka時刻,落日的天空,天地大美,靈魂音樂,身心的極樂,這些美好的東西,雖然是自我超越自身,窺見無限的方式方法,但只要還是方法,就必然是暫時的,必然在高峰過後又回到自我的封閉牢籠中。那種緊緻感,與無限時空的對抗帶來的本底意義上的壓迫感,孤立感,焦慮感,在高峰過後又會復原。只有當有限自我與無限存在的割裂徹底消融後,本底的孤立感無聊感才會徹底消散。這時自我只保留純粹的功能作為好用的工具在世間運作。這時,高峰體驗也就不存在了,因為這時已經站在無限之中,並不需要通過什麼特定的方法特定的窗口去「窺見」無限。這時,所有事情,一切東西,都是高峰體驗。源自對立和比較的「高」,已經失去意義。


~ 最大的瘋狂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瘋狂,最膨脹的自我是以為自己已經無我


~ 『開悟』和『無我』這樣的辭彙無法表達那種根本性的意識狀態的轉變。那種轉變發生後,時間,物我,一切的比較和區別,都已消失 (雖然在日後的生活中還需要用到這些概念,但也只是好用的工具而已,不會造成那種根本性的割裂,孤獨,和焦慮)。所以,不存在『我已經開悟』 『我無我了』這種說法。『已經』意味著還存在時間,但那種根本性的轉變發生後,時間成了沒有意義的概念。『開悟』意味著還存在『開悟』和『沒悟』的狀態區分和轉化,而在那種根本性的存在狀態下,狀態的區分也沒有了意義。『無我』意味著還存在物我區別,同樣,在那種根本性的轉變發生後,『我』是沒有意義的概念,當然『無我』也就沒有了意義。當然,即使『根本性的狀態轉變』這個詞也無法正確描述『它』,因為『轉變』依舊意味著時間,而『狀態』依舊意味著區分,不過,在『開悟』『無我』這兩個詞幾千年來被賦予了太多意義的累贅的情況下,用『轉變』這個中性詞也許更好,不會給人帶來一種『開悟』『無我』成『不凡之人』的自我膨脹的幻覺。


那種『根本性的轉變』『發生』後,一切語言和描述都失去了意義,所以說『我開悟了』,『我還沒開悟』,說即開悟又沒開悟,說不存在開悟/沒開悟的區別。。。乃至無窮。。。都是沒有意義的說法。。。乃至說『這些是沒有意義的說法』也是『沒有意義的說法』。。。沒有語言能夠描述『它』,甚至『沒有語言能描述它』這種『描述』也無法『描述』『它』。。。也許只能閉口不言,不去『描述』,但『不去描述』這個行為也無法正確地反映『它』。。。乃至無窮。。。但『無窮』也無法刻畫『它』。。。


~ 用一個比喻來描繪下那種轉變(當然,就像上段說的,一切的語言和描述都已失效,所以本質上是無法比喻的,執著這種比喻又會帶來新的自我。但依舊還是可以粗糙的比喻下)。


這樣的轉變發生前:想像一個平原上的小木屋,你待在小屋裡,外面風和日麗時,你可以自在的坐在屋裡,透過窗戶欣賞外面的風景,而當外面暴風雪狂風肆掠時,小屋發出嘎嘰嘎嘰的聲響,你會很擔憂。這種擔憂和焦慮,是本底和根本意義上的,因為你無處可逃, 只有小屋一個立腳之地,如果小屋被毀,你就只能在暴風雪中喪命。你被緊限在狹窄的小木屋裡,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各種手段去加固你的小木屋,比如拿釘子和木板去加固屋頂和窗戶。


這個比喻中,小木屋就是你的『自我』,風和日麗則是外在境遇是順境,生活中各個元素平衡的不錯,顯得和諧,而暴風雪則比喻境遇的突變,平衡的突然打破,痛苦迷茫的突然來臨。用木板加固小木屋則比喻應對逆境,你用各種手段(比如發泄,聽歌,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跑步放鬆,專註工作,冥想打坐)重新找到了平衡。

這些平衡手段是非常必要地,也是有效地,生活很快會復原,甚至更好。然而,在本底意義上,你還是被局限在小木屋中。那種根本意義上的焦慮和割裂依舊沒有消除。下次暴風雪來臨,你依舊會再次體會到那種根本焦慮,然後當平衡重新達成後焦慮才會消失。


而這樣的轉變發生後:某一天,你不知何故,突然發現,小木屋地上竟然有個暗門,你走進暗門,發現小木屋地下竟然是一個無比廣闊的地下城


這時,你的小木屋其實並沒有消失,而是你現在可以同時站在兩個立足點上!並且,因為地下城的存在,你原來的那種根本意義上的封閉和焦慮徹底消失了。現在,外面風和日麗時,你可以爬到小木屋中欣賞風景;外面暴風雪時,你依舊可以拿著木板去加固小屋,只是,這時你心裡的最深處是放鬆的(在這個比喻中,這裡的放鬆可以理解成緊張的對立面,因為畢竟還是比喻,這樣好理解些;但在比喻之外,這個比喻指向的那個東西里,這裡的放鬆不是緊張的對立面,而是來自背景與本底的性質,是不屬於二分世界的)!因為在本底意義上,你真的不擔心小木屋被毀了。就算真被毀,你完全可以退回地下城,以後有機會再建一個小木屋。


這就是這樣的轉變的大概樣子。


~ 最近幾天內心深處最深刻的改變就是原來的那種必須要通過興趣才能放鬆才能恢復精力才能快樂的內在需求徹底消融了。之前雖然也實證到了通過興趣自然帶動意義價值這一層(比如通過看美劇自然提高英語,對科學強烈的興趣自然帶動工作),但還是在興趣上執著了,彷彿沒有興趣活著就沒有了意義。現在看來,這種對興趣的執著,或者說必需,還是在滋生供養著自我,雖然很隱蔽,讓我之前誤以為站在興趣層就無我了。當自我融入背景後,興趣不再是必需,因為這時做任何事情都自發地帶來極大的滿足感幸福感,而興趣只是在這個已經很大的滿足感上添磚加瓦一小段而已。這時,「做該做的事」這句話才真正體現出它的涵義。因為已經不需要興趣來驅動,那麼做事和行為就又可以回到最早的那種意義目標價值驅動了。當然,這時的意義驅動已經和原來自我還在時的意義驅動完全不同了,完全不會加固自我,這種感覺有點像遊戲玩通關後又回到起點,但遊戲參數已經改變,二周目已經是新的旅途了。


~ 興趣是介於自我和無限之間的過渡,是自我窺見無限從而暫時超越自身的窗口。自我徹底消融前,因為這是唯一接觸無限的途徑,所以很容易執著這些窗口。當自我徹底融入本底背景後,其實這些窗口也就沒有執著的必要了,不過當然可以保留下來欣賞用。


~ 鞭策或者要求自己一定要在前十學校拿到教職,和放鬆要求,只要前百就好,雖然帶來的焦慮感不同,前者因為概率極小而極度焦慮,後者機會更多因而相對放鬆,但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拿目標和要求來緊束自我。這樣的自我束的越緊,與宇宙和無限的割裂就越深, 對抗就越強,本底的孤獨感,焦慮感, 異化感就越強烈,生活各元素的平衡就越難建立,快樂也就越少。但如果不要求自己,適當束縛,自己不會墮落天天去娛樂乃至最後在社會上無立足之地么?從興趣的角度看,站在興趣層中自然帶動意義層(工作,做事),這個問題就能解決。而站在無限之中來看,這樣的擔憂與焦慮其實也是一種束縛,從而也是自我的體現。當一切對比區分皆已消融,自我融入存在的背景後,所有事情都是高峰體驗,當然也就沒有高峰體驗,工作做事娛樂放鬆別無二致,沒有根本的不同。這時做的每件事,都是自我消融的體現,都是自發自在自然的行動,自髮帶有最深的內在動機,不用人為用外在的和內在的目標和要求來鞭策,不需要用焦慮和恐嚇來啟動。


~ 小時候,曾立志要成為偉大的科學家,造福社會,為人類做出貢獻。後來,漸漸覺得這種把目光放在「社會」「人類」層面不夠「高」,科學應該是和宇宙的對話,追求科學是追求天地大美,是興趣和好奇心的活動,是個體精神之路,雖然科學成果能促進社會發展,但這不是追求科學的目的。現在看過來,不論是小時候的成為偉大科學家造福社會,還是長大後的「個體精神」之路,其實都在固化自我。小時候雖然說立志造福社會,但重點其實是前一句,成為偉大的科學家,這種對「偉大」名號的追求,其實就是自我滋生的土壤。後來的「個體精神之路」,雖然對「偉大」「名號」這種層次是很大的超越,但依舊局限在「自我」之中,是在追求讓「自己」感興趣,「自己」覺得美,「自己」覺得震撼融入了宇宙大我。現在當自我融入背景後,小時候理想的「偉大」,後來的個體追求「美」「興趣」的執著,都基本消融了。反倒是曾經看不上的「造福社會」,現在倒覺得是很自然的意義和價值,是值得去做的,是自我消融後的自然體現和自然的行為,因為讓他人開心和幸福,減少他人的痛苦,確實是自我的牢籠消融的自然結果。當然,興趣,美,震撼依舊可以玩味,可以欣賞,但確實不是必須不需要執著了, 因為這些也是自我消融後的自然行為。


呃,發布了垃圾信息被關小黑屋了。本著透明公開的原則,以後不再藏私吊人胃口了,當然修行是需要系統學習的過程,尤其對現代人來說。因此仍然歡迎對修行充滿興趣的師兄們加入打坐答疑群462560166禪修原理析要群341628566,以後會進行系統的學習和解疑。

--------------------------------------------------------------------------------------------------------------------------

  1. 開悟的體驗
    當你開悟來到如來藏中,你的思想很活躍,一切都清清楚楚,和以前所不同的是你失去了愛恨情仇的能力,但是你絕對不可能知道這就是如來藏,只有當你從如來藏出來時,在那個讓你吃驚的心動產生後,在那第一個念頭「我」產生後,在那一對對念頭相繼產生和相續念像瀑布一樣不斷相續起來後,你才恍然大悟,原來人竟然還有這樣一種狀態,原來一直都白活了,原來一直都活錯了,因為你曾經從來都是把「我」放在多麼重要的位置,但現在你發現原來真我是無我的,「我」只不過是一個念頭。在這個時候,你會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因為你發現,人本來就有這種狀態,即使你不學佛,也絲毫不會少,現在花了這麼大的代價,卻毫無所得。這是一種很深的失落感,以至於你一點兒都不想去告訴別人,因為人人都有啊,你不說人家也一點不少啊,何必多此一舉。到了這時你才知道原來所謂的弘法其實都是戲論,因為你無非是在告訴人家他也長了個耳朵。所以此時你一點都不想去告訴別人。這種想法會很長時間佔據著你的思想,經過很長時間的鬥爭,你才決定告訴別人,因為你不說,他就不知道原來人還有這樣一個狀態。不要認為開悟的時候你會高興,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你會深深的失落,這就是無所得,有所失的感覺,你並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所謂叫做佛果的東西,它從來就沒有丟失過。有的人到了此時甚至會哭出來,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打擊越大。所以,一個開悟的人心境是非常平靜的,他絲毫不會以此為自豪,更不會津津有味地向別人提起,因為只有瘋子才會向別人炫耀自己長了個耳朵。為什麼有的人會高興呢?因為他沒有真正證入如來藏,他落入了偏空或者其他,因而他是有所得的,只有有所得的人才會高興,因為他覺得他的辛苦沒有白費,就象買彩票的人中了大獎一樣,因此他會控制不住地哈哈大笑。將來你會發現你證道時的心態和佛陀證道時的心態完全一樣,一絲一毫也不會錯,正所謂千人一面。天上只有一個月亮,任何人看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你證道的情形絕對不可能和佛陀證道時的情況不一樣,千佛萬佛也必然如此。如果你證悟的情況和佛陀的不一樣,那你肯定錯了。這就是真理,真理具有無可爭辯的嚴格的可重複性。
  2. 開悟的方法論:
    如果掌握了以下這個理論,你會覺得佛法非常容易學,而且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證果。

    這個理論就是「不自知」論。我們用手電筒來作比喻。手電筒只能照別人,卻不能照手電筒自己。這就是不自知,不自照。我們心的任何一個狀態(每一個識),都具備這個特點。比如意識,它現在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嘗一頓美餐,完全樂在其中,根本不會知道這是我在享受,也就是說,此時只有作用,而顯現不了作用的主體,這就是「不自知」。我們在《佛學要旨 心地法門》中畫的那個雙層燈籠,裡面的蠟燭就是我們的如來藏,外面的兩層燈籠紙就是我們的第六第七識,我們平時的人就生活在外面,現在怎樣才能回到裡面呢?我們的每一個識不是都具有「不自知」這個特點嗎?那麼為了解放它,為了一層一層向燈籠裡面進,那就用其他識來照他。比如意識,現在正沉浸在美好的沉思中,正在做白日夢,那就用第七識的分別我執來照他,這樣就能把它從沉思中解救出來。

所以,你要經常暗示自己,吃飯的時候你要知道我正在吃飯,貪圖美味的時候你要知道我正在貪圖美味;賞花的時候你要知道我正在賞花;說話的時候你要知道我正在說話;沉思的時候你要知道我正在沉思;走路的時候你要知道自己在走路;昏沉打瞌睡的時候你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正在打瞌睡等等,如此這般,無論何時何地,你都要牢牢地抓住和應用我執,千萬不要須臾舍離,這就是讓心定於一個識(定),並用這個識去破另一個識(慧)。只要能這樣,你就絕對不會跟著感覺(意)走。在座上,也是如此,住(定)於我執觀(慧)念頭(意的相續性),念頭來了你要清清楚楚知道念頭來了,昏沉來了你要清清楚楚知道昏沉來了,腿痛了你要清清楚楚知道腿痛了,你所要做的就是知道和監督意根此時的一舉一動,你的角色就是一個監察員,就是一個偵察兵,就是一個執行特別任務的特務。只要你能忠於職守,你將很快突破意識這一層燈籠紙,你會發現念頭再也不會出現了,意識終於老老實實地伏下了。

接下來該解決這個我執了。只要再突破我執這一層,你就進入了燈籠裡面,你就證到了真心,你就來到了諸佛凈土。怎樣解決?同樣用「不自知」理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時候如果你用我執來斷我執,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樣因為不自知的原因,我執此時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我執。許多人的修行就錯在這裡,他整天在努力地斷我執,這就像讓手電筒照自己,很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許多人覺得學佛太難太難,這個我執用盡各種方法也無法斷掉。這就是理論上的混沌導致修行上的不得力,問題就在於對佛陀所講的理論沒有一個深入透徹的理解和全面系統的掌握。用什麼來斷我執?當然不會用我執了。那現在只能用真心了。真心是什麼?經典告訴我們是大慈悲。因此這時候就用無我大慈悲。當你發起無我大慈悲觀的時候,分別我執識立刻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在就剩下孤零零、赤裸裸的如來藏了。你終於來到了燈籠裡面,回到了能讓你常住的老家。

(上次追問中的問題)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開悟?
(1)開悟不像一個證到定境的人,定境的人往往是不確定的,無法確定,於是去找書啊、找別人啊去印證等等。這個開悟是不存在的,到了那種境界,他一下子就知道這是思維的另一種狀態,完完全全是另一種狀態。這個狀態一下子就把以前一切的疑惑全部解決、頓然而解決。所以一個真正開悟的人,他是非常非常確切的、沒有任何疑問的。如果你將來還有對自己是不是開悟,你還存在著一個疑問,你還希望去找別人印證,希望去看看書去印證的,那麼毫無疑問是不開悟的。
(2)真正開悟的人一下子見諸佛「報身」的,諸佛報身才是給你真正印證的,別人印證的還不算是的。所有開悟的人都是頓然見諸佛的。你必然見到釋迦牟尼佛,你學凈土的你也見到彌陀佛,等等,見觀音菩薩,必然會見的。
(3)就是在那一瞬間就破了,破我執的一瞬間,一下子就解決。也就是說,學佛的任務在那一瞬間全部都解決,不存在再學的問題,千經萬論都不存在再學啦。以後你再看經典,無非就是和你前面的印證一下,就是這樣。以後你看經典的根本目的無非是為了將來去弘法的時候,在這名相上對大家講,但這個經典看與不看都無所謂,隨便怎麼說都不會錯,因為什麼呢?你到了北京,你就知道北京是什麼情況,你怎樣說都不會說錯的,沒到北京的時候你都是猜測的,所以這個就是【頓覺了】,就是一下子,一瞬間頓然而斷,所有的疑惑頓然而斷,也就是說,開悟是瞬間的、頓然而悟的。
-----------------------------------------------------------------------------------------------------

以上內容均摘自清涼月老師的思維本體學答疑及各類文章。


學佛不是學會飛,或者學會有千里眼、順風耳,這些今天藉助飛機和網路都可以輕鬆實現。

學佛,只是學習煩惱和減少煩惱。

所以,開悟也不是傳統想像中的金光閃閃,只是煩惱解決的那一刻。

比如,失戀吧。我們失戀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想,我對你這麼好,為什麼你偏偏不愛我。這種情緒下,我們自己煩惱不說,也難免給自己身邊人帶去煩惱。但是,有一天,我們轉念一想,無論如何,我們在一起的時候,還是蠻愉快的,相信自己以後會遇到更合適的人,也不再詛咒對方。身邊人也輕鬆了。——這就是開悟的一刻啊!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可以持續不斷地為自己和他人帶去安穩喜悅,那麼就是開悟。

如何系統學習佛法? - 佛教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曾經拜訪過一位高人,就問過這個問題,他的回答即是如此。

自己在修行的過程中也有過那麼幾瞬間的感覺,不能算開悟,只能說有點感悟,確實是無法言說的,說即是錯。


當年,華智仁波切和弟子紐西龍多在石渠修法。二人生活清苦,每天只能吃到一點點糌粑。某天,一位施主供養了一個人蔘果粉和奶渣做成的大餅。華智仁波切說:「我們分一下,一人一半。」紐西龍多推讓道:「上師,你吃就行了,我不要。」華智仁波切說:「拿刀來,我來分。這個餅頭在哪尾在哪?」紐西龍多一聽這話,心裡豁然開朗,就在那一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證悟境界。

還有一則故事是關於麥彭仁波切的。他去求見蔣陽欽哲旺波,被傲慢的侍衛擋在門外。麥彭仁波切奮力把門衛推到一邊,強行闖進院內。一進來看見蔣陽欽哲旺波斗篷蒙面坐著,他嚇得大氣不敢出,低頭乖乖跪在上師面前。突然間,蔣陽欽哲旺波從斗篷里伸出頭來,一巴掌重重拍到麥彭仁波切頭上,大喝:「你是誰?」麥彭仁波切顯現上當下便開悟了。


生命只在當念,
迷悟只在一念間。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清凈,付囑後念,後念清凈,無有間斷,究竟解脫。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
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經雲。唯我一人者。三界六道凡聖無非我。是一是人故。唯我一人耳。故知若離此而修。皆成權漸。

傅大士頌雲。還原去。何須次第求。法性無前後。一念一時修。

一念相應。一念成佛。
一日相應。一日成佛。
何須數劫。漸漸而修。多劫積修。三祇至果。心緣劫量。見障何休。
諸佛法門。本非時攝。
計時立劫。非是佛乘。

只有當念佛、一念佛,沒有過去佛,未來佛。從時間的幻覺中醒來,從思維的夢境中醒來。


瞎子問另一瞎子:「光線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另一個瞎子答道:「光線應該是一種看得見的聲音,非常非常響的一種聲音」,他用盡全身力氣放聲大吼,「類似這樣吧」!


瞎子想想覺得十分有理,恍惚中,彷彿自己真的看見了什麼。


聾子問另一聾子:「如何評價聲音」?
另一個聾子答道:「聲音應該是一種聽得見的光線,非常非常亮的一種光線」,他將雙手張開比划出一個巨大的圓,然後死命地揮舞,「類似這樣吧」!


聾子想想覺得十分有理,恍惚中,彷彿自己真的聽見了什麼。


有一段時間我左腳跟很疼,按專業習慣自己檢查肌肉和動作,發現一堆問題,每天練當天好,第二天又反覆.有一天我真的不想想了,也不想練了,就站著歇會兒,突然感覺到我站的是歪的,重心都在左邊,上身也轉向左邊,我才恍然大悟.
悟到啥了,算不算悟,不重要,希望對各位的日常生活有一絲絲借鑒作用.


我們經常犯的錯誤,就是把我們內心心裡想的、自以為是佛法的東西,當成了佛法,把我們自以為是心的東西當成了心,把自以為是悟的東西當成了悟。心是無相的,真如法性是無相的,它可以隨方就圓,隨緣而變,必須經過嚴格的修行才能夠達到。雲門宗的祖師接引人的根本法則,即雲門三句:截斷眾流、涵蓋乾坤、隨波逐浪。這是對破本參、透重關、砸牢關的形象比喻。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只要念頭一動,就開始住色生心、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了。所謂心的生滅來去,不外乎是一念的生滅來去,所謂「一念生萬念,萬念來源於一念」心的內容再多,它還是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地如波浪般來去。凈土宗念「阿彌陀佛」離不開心地,離不開這一念,要念念相應,一念應萬念。同樣,禪宗實際上也很簡單,想要截斷眾流,就看你的功夫能不能下到「這個」地方去,「這個」就是一念未萌的當下。
當下的這一念,它是什麼?它可以容納動靜等無窮無盡的念頭,使得在當下這一念的關口中出入生滅。當下這一念,它本身非動非靜。它是能夠感知這些或動或靜、或凡或聖、或煩惱或菩提的種種思維的東西,使它們在此出入。它既產生這一切,又不是這一切,它永遠都在生這一切,它生了這個萬念,又不是這個萬念。
什麼是真智慧?什麼叫真佛法?要想立竿見影,拿來就用,現現成成地得自在解脫,就必須落實在「不用求真,唯須息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絕言絕慮,無處不通」這幾句功夫上。息見即真,無需另求真,已經證真了。所以祖師經常講「頭上安頭」,「騎驢覓驢」的故事,就是用來警醒大家千萬不要這樣。凈心是佛,此心是佛,當下是佛。真如不是用語言能夠描繪的,用思維能夠構想的。六祖《壇經》:「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即為禪定。」又謂:「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亂名為禪。」不向他覓,息種種向外馳求之心念,反求諸己,凡聖情盡,人我見泯,當體即得,凡有所作,即足障道。即禪離禪,即佛離佛。
禪宗三祖《信心銘》第一句就是:「至道無難,唯嫌撿擇。但莫增愛,洞然明白」。揀擇就是思量,就是識情、憎愛。憎愛是人類最原始的觀念,人因憎愛而有貪嗔痴,因憎愛而有萬法的緣起。也就是說不能以分別心去求大道,而要以無分別心去和大道相印。不動心、不起心、不貪心,對美醜善惡等平等對待,這就是功夫。要見法身,一定要斷命根。
所謂平等對待,並不是說把美的變成丑的,把丑的看成美的,而是切切實實都承認它們。老佛爺沒有區別,所以說實無眾生可度,實無佛法可說。眾生已度盡,萬法各安住於法位,不移不異。這樣一來,大道也無需去求,無需去追,無需去擁有,因為本來就具足,祖師說「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人生的本來面目就是這個樣子。
正如中觀所說,凡有言說皆是戲論,說佛說祖都是妄見,那該怎麼辦呢?虛雲老和尚多次開示中提到「功夫落堂」。敢把當下、現在明明歷歷的一念承擔下來,敢把它坐實,就是收拾住「這個」了。這個境界就是「言語道斷」啊!我多次說,思維就是言語道,是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的,就像大河裡的水順著河床不斷地流淌。這是我們的語言之道,也是我們的心行之處。
佛法修行是老實人做老實事,只有最老實的人吃得這苦。就像參話頭,多少年一個話頭在心裡咬來咬去,一點都不好玩。念佛也是如此,一天守著個阿彌陀佛不能間斷。學佛的人往往把佛神化了,總覺得學了佛法之後,就會有什麼神奇妙用,就會有什麼不得了、了不得的感覺,有什麼神通功夫。很多人被這些東西蒙住了,不能在平常處見義。一切神通都是緣起,修定修到某種程度,加之某種緣起,也可能有神通。但是,這些都是如夢如幻的遊戲而已。
於掃後斬後仍須有立,於死後還要能活,入乎無而不住無,出乎無而不執無。故慧能以「本來無一物」得嗣法,入而不能出,悟而不能超,便死於句下。禪性動則生法,禪性寂則成佛! 後德為之接上一句雲:「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台」,紅塵是有,三世是有,要知道緣起性空的道理,要知道諸行無常,要領會偉大光明的空性,「如風吹水,自然成紋」。教人真切篤實本分做人,不用思量,不假修持,一任性體流行、現成,自然本來如是如是。
什麼是無為?不違反自然規律,不去破壞因緣,順規矩而行,任性隨緣就是無為。《菜根譚》上說:「此心常看得圓滿,天下自無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寬平,天下自無險側之人情」。袁煥仙老先生經常說「路途即家舍,家舍即路途」。 他是把因和果、凡和聖等二法,都打成一片,融為一體了。無所謂作,無所謂不作;無所謂有為,無所謂無為。《易經》里說的很清楚,「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平時面對自己的內心外境,我們應該有一種把握,有一種感覺,體會一種從被動到主動,然後到瀟洒自如的過程。
功夫純熟以後,就會有這樣一種覺受,一種現量的體悟,一種承擔,而不是停留在知見上。有就是無,無就是有。有無不二,確實是一種很清爽的覺受。成都文殊院有一副對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毫端。」如果當下能生起這樣的覺受,那麼對過去、未來同樣能生起這種覺受。
--------------------------------------------------------
上文摘抄自馮學成居士講述的《信心銘》

末學的一些感悟,另做補充為作者按:

1. 慧律法師:修行最重要的是開悟,我們要知道一切法本空,歸無所得。當下消歸自性,了無所得。本來無生,何其有滅呢?生滅是對世間講的,生滅的當下緣起性空,所以當下就是不生不滅,而不是生滅里有個不生不滅。

按:不能在輪迴的無盡生滅中尋覓,而是要反觀自心,須臾而得。

2.《禪海蠡測》南懷瑾:宗門之徒,約有三說:一謂先修後悟;二謂修悟同時;三謂悟後起修。
第一說:主不做功夫,不依教奉行,縱有所悟,皆是狂見,功夫到處,大悟自易。
第二說:主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即行即悟,事至理圓,方為穩當。
第三說:主《楞嚴經》所謂:「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五祖所謂「不悟本性,修法無益。」

按:趙州八十猶行腳,宗門重證悟,而不是解悟、理悟。要拋卻文字禪,去真參實悟,下功夫在每日功課上,方能當真自己做得了主。

3.《禪海蠡測》南懷瑾:古德雲:大悟十八回,小悟無數回。我已身心皆忘,不識不知,頓然入寂,大死大活過幾回,猶未在也,何得言之極簡?曰:古德此說大悟小悟,非證事相之言,謂悟理之門耳。

按:證悟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即生成佛。學人要明白,一般的大小解悟、理悟,都不是真正的明心見性。

4.《禪海蠡測》南懷瑾:參禪悟後人,復修定否?曰:修與不修,乃兩頭語。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穿著一條線,如飛鳥行空,寒潭撈月,終無事相之可得。若猶未穩,一切法門,皆同實相,自可隨意摩挲,不妨從頭做起。

按:悟後以無為來綿密保任,悟前悟後都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可昏沉掉舉。

5.索達吉堪布:若將勝義、世俗兩種菩提心結合起來,就是《華嚴經》所說的「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世俗菩提心方面,菩薩因大悲心而不舍眾生;勝義菩提心方面,菩薩因空性智慧而不墮輪迴。以無有眾生可度為住,安住於這樣的境界為修,令執著萬法實有的分別念融入法界來調伏自心。

按:修行勿忘發心,尤其是發最上一乘勝義諦菩提心,慈悲心。


請勿對照此文意淫,妄想。
請勿隨意自己論證自我已開悟。

佛教開悟的人,一定要經過祖師或善知識(已開悟)印可證明才算數,否則成為大妄語,墮落到無間地獄。凡是自我宣傳,開悟啦!證果啦!都要受此報。
希望各位!謹慎再謹慎,不可任意亂語,要受果報。

慈誠羅珠堪布:是否證悟的三個標準

第一個,就是打坐時自己的感受,這是最關鍵的;
這個修法也差不多,當心靜下來以後,就會發現前面的虛空和自己的心完全是一回事。
此處所說的「一回事」,是指從空性的角度來說是一回事。所謂的「空」,只是一個名字而已。其實,任何人也無法指認出什麼是虛空或者天空,只是把沒有任何東西稱為虛空或天空而已。天空的藍色,也只是地球對陽光反射的一種現象,其本身並不存在什麼東西。我們的心也是如此,它本身並不存在任何實有的本質,所謂的「心」,只是我們的一種分別而已。
在進入上述境界的當下,我們心裡雖然不存在什麼空性不空性的念頭,但卻能非常清楚地知道這是空性,對空性有一種非常清楚的感受。
實際上,修空性不需要太多的語言,證悟空性的境界也沒有什麼可說的。比如說,禪宗從來就主張不立文字,不喜歡說什麼。為什麼禪師們不喜歡說呢?因為他們認為這裡面沒有什麼東西可講,沒有什麼是我們的語言所能傳遞的東西。說是空不行,說是不空也不對。為什麼空與不空都不行呢?因為這些都是凡夫的概念,而空性卻超出了凡夫的語言和思維的境界。
雖然語言不能表達這種境界,但它卻不是像睡著了或暈倒了一樣毫無感覺,此時此刻,我們會有一種深切的感受——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切都是空性,就像現在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這堵牆是白色的,而不需要通過思維來抉擇出「這堵牆應該是白色的」等等一樣,這不是用肉眼來感覺的,而是由心來體會的,是發自內心的真切感受。

第二個,是出座以後對外境有沒有一種不造作的,自然而然的虛幻無實的感覺;
如果在打坐的時候能有這樣的境界,在出定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在出定的時候,會感到一切都是虛幻如夢的,有些時候甚至覺得自己的手都可以穿過牆壁等有礙之物,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幻覺,所以穿過牆壁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這次去五台山時,遇到一個年輕的藏族修行人,他就有這種感受,而且境界非常好。
他在我面前打坐,想讓我印證他的境界是不是大圓滿。本來,在大圓滿的境界中沒有什麼可以言說的東西,以前的弟子們就是到上師那裡去打坐,上師通過這種方式就能知道對方的境界,並可當即確認弟子的境界是不是大圓滿。
那位修行人知道以前的這種傳統,他以為我也可以這樣印證。我很慚愧,自己都不知道大圓滿是什麼東西,又怎麼去給別人印證呢?通過這種打坐的方式來印證就更不可能了。我只能通過語言來了解對方的感受,並將其與書中所講的相比較。
因為入座時的境界本來就無法言表,我只有問他:你在出座之後的感受是什麼樣的?
他告訴我說,有些時候我覺得,前面的桌子等所有物品都是虛幻的;有些時候我覺得自己的手可以穿過桌子……這些感受都很強烈。隨後,我告訴他說,你的這種境界應該是一種初步的證悟,因為他的感覺非常符合修行法本上面所說的開悟標準,所以我認為,他應該是證悟了。

第三個,是對出離心、菩提心的增長,煩惱的減少有沒有作用。如果有的話,就可以算得上是證悟空性了。
還有一個標準就是,自從有了這個感受以後,自己的出離心和菩提心是否有所增長,對貪嗔痴的減少是否有所幫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可以確定自己已經證悟。
不過,這種證悟空性只是最基礎的境界。打一個比方,假設從此地走到拉薩,要走五十多萬步,現在我們只能算是走了一步,以後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千萬不要驕傲自滿。不過,萬事開頭難,證悟的第一步也是來之不易的。只要有了初步證悟的基礎,就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如果我們能夠堅持下去,就會走出第二步、第三步,這樣離目標就會越來越近,最後的成就也是指日可待的了。

附錄:粗魯的開悟
頓悟是一種開悟的現象,與佛教禪宗一樣,在金剛乘密續教法中的快速道,亦見此一記載。
一位證悟具格的上師,能喚醒一成熟弟子的真如本性,就有如一位切割鑽石的專家,用金剛刀切割具微細瑕疵的多晶面寶石,使其於瞬間無遺地閃現與展露各個面。
上師們也常會用一些驚人之方來震驚弟子,以喚醒弟子們更深層的內在真實,而這些方法常是超乎日常想像能力之外的!
掘藏師是神秘者,他們的心靈視覺,可以引領他們去發掘埋藏數世紀之久的密續教法。
乃丹秋林於西元一九五九年離開西藏,他被認證為十九世紀掘藏師秋吉林巴的轉世。晚年住在北印度的喜馬羌帕德斯,他在畢爾建立秋林寺後圓寂。
年輕時,乃丹秋林就像許多轉世喇嘛(珠古——即轉世活佛)般的早熟,對自己的學識和聰明才智極端驕傲。當時他正跟隨東藏最偉大的上師之一蔣揚欽哲仁波切(也稱秋吉羅卓),直接學習和修行。
充滿年輕驕氣,乃丹秋林決定騎馬長途跋涉到首都拉薩,為了和有學問的格魯巴(格魯巴又稱黃教,乃西藏佛教四大教派之一)格西(即神學博士之意)以及辯論師一較高下,他要露兩下給他們看。
他開始為長途旅程做準備。
然而,當乃丹秋林正式向上師請示,允許他前往拉薩以及啟程時必須的加持時,蔣揚欽哲告訴年輕的秋林:「去拉薩是很好的,但再等一陣子吧!」
幾天後,蔣揚欽哲舉行一場重要的金剛乘灌頂。
秋林活佛那天湊巧腹痛得厲害。當尊貴、銀髮的欽哲仁波切,以他慣有的威嚴,沿著那排重要的喇嘛與轉世活佛們走過來,他把金色神聖的灌頂寶瓶,直接放在年輕的秋林頭上加持,然後,令每個人大吃一驚地,他用腳踢乃丹秋林的小腹。
秋林因脹氣而腹痛得厲害,突然間,放了一聲響屁——這在寺院內極不適合,更別說當著這麼多大修行者面前。年輕的秋林,羞愧得無地自容。
欽哲仁波切以右手食指,指著面紅耳赤的年輕活佛,大叫:「就是那個!」
因為男孩的心,在那剎那,已全無世俗概念的造作,乃丹秋林突然從迷惑、如夢幻、二元對立的存在中覺醒,而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秋林仁波切自己後來追憶起這段故事,指出從那時起,他就不曾失去那深邃的覺悟,他也不曾去拉薩參加公開辯論,因為他不再需要對任何人證明任何事情。

星雲法師的開示: 星雲法師:人證悟之後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應景貼文,這是南懷瑾先生對於開悟的認識,摘自不同的著述。

---------------正文分割線--------------

我這幾天看到好幾封外地青年的來信啊,都說自己大徹大悟了,要叫我印證他,我怎麼認證?我又沒有開悟,所以我寫信答覆他說:「我是普通人,我又沒有開悟。對不起,我沒有辦法給你印證,我希望你好好做一個平淡的人就好了。恭喜你。」他又一封一封信快送進來,非要給他印證不可,最後我只好印證到廢紙簍去了。這個有什麼辦法,因為我沒有開悟,我沒有辦法給人家認證。他說他開悟了,我還準備讓他給我印證呢,差不多。哎呀,現在青年真要命啊,多得很啊,一天到晚看到這些來信困擾的不得了,那叫做煩惱業力。

人人動輒談開悟,所謂的開悟,究竟如何?標準是什麼?最平實的說法,是永明壽禪師在宗鏡錄中提到的,包括了禪宗的見地、修證、行願。

佛再吩咐說,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的話,不要一心想求開悟,尤其是所謂的禪宗盛行,這個也是禪,那個也是禪,人人都想開悟,結果,都誤進去了,變成『唯益多聞』,道理懂得很多,越聽越亂。增長我見,我見越來越大,每一個人的本事都大得很。我見包括了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所謂見就是思想觀念,這是業力的根本。所謂修道成佛,就是修養到無我境界。

尤其最近多年來講打坐的,一個個道家也會、密宗也會,滿口的行話,但是看看他那樣子,又一點都不像。至於說有沒有功夫,有沒有求證到,也一望而知。如宋朝大慧杲禪師說的,你有沒有開悟,你站在那裡我就知道了,哪裡還需要等你說。可是現在這些人,滿口的道理,尤其什麼奇經八脈,這裡通,那裡通,熱鬧得很。我說「你不要把身體通亂了」,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先學了佛經上的那些知識,把前人修持的成果,拿來倒果為因,倒因為果。

你們平常喜歡講禪宗開悟,開悟那麼容易啊?功德不成就,做人都不行,悟了幹什麼?況且你也不能悟,即使悟了幹什麼?悟了以後再去『誤』人,那還得了!

有人開悟了,到了這個境界,心裡有無比的悲心自然流露,慚悔自己以前為何如此愚蠢。再看看一切眾生都是在解脫的境界里自找煩惱,真是好可憐!因此,與未成就的眾生同一悲仰,這裡不用悲力而用悲仰,意指仰慕悟道的人是多麼解脫、平靜,而發出了無比的悲感。

所以大乘佛法的布施就是戒,布施就是犧牲自我。誰能夠真正犧牲自我?做不到的。朋友生病了,自告奮勇來幫忙照顧,三天?三個月?三年?乃至十年?你不會埋怨自己嗎?不埋怨他,也會自己埋怨自己,唉!找當初為什麼要答應呢?對不對?所以很難啊!修行要在這些行為上下功夫,由心裡的行到外面的行為,因此說『行到有功即是德』。功德不成就,想修道打坐開悟?行嗎?那你早『誤』了,耽誤了。

「若達圓頓之教,則了實開權」,如果真正開悟,懂了以後,不需要佛經一樣成佛,這就是圓滿頓悟。此謂「了實開權」,徹底了了,便能以權便的方法教人。

所以有些學佛的人,就天天去求智慧。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成佛的那個智慧,不要向外求啊!它並不離開世間的一切。世間法就是佛法,任何學問,任何事情,都是佛法,這一點要特別了解,千萬不要認為般若波羅密有一個特殊的智慧,會一下蹦出來開悟,很多人都有這個錯誤的觀念。佛告訴你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一切世間的學問、智慧、思想,一切世間的事,在在處處都可以使你悟道,所以禪宗悟道的人,有幾句名言:「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般若在那裡?到處都是。中國的禪宗,專以金剛經為主體,有人因而開悟,並不是念金剛經開悟,很多人隨時隨地開悟,這是開悟以後講出來的話。

一個人修道,得了道、悟了道、證得菩提、開悟了,前五識會其變化的作用,起大變化的作用。簡單的、勉強說,拿我們中國儒家的文化,氣質都變化了,變相了,前五識與過去不同了。比如說,證得了道、禪定功夫到位了,真正定力夠了以後,近視眼的,不近視了、好了。老花眼的,也不老花了。一切都變了,比如前五根返老還童了。這是他前五根的變相。乃至前五根變成三神通了。天眼通、天耳通,身體有神足通。比方,修到這個時候,身,能夠空,身根空了,眼耳鼻舌身,五根都能觀空,都證得了空性。由空之後,性空緣起,再修妙有。

我們聽了佛這個話,只好對他老人家說,你老人家說的是對啦!但是我是不敢啦!只好客氣一點。你要曉得,世間的福報已經不容易了,何況要想大徹大悟而成佛呢!但是禪宗的頓悟觀念很流行,一般人都想學禪,而且每個年輕人學禪,都等在那裡開悟。還有個同學說,已經坐了一個月了,怎麼還沒有開悟?我說慢慢等吧!再等下去吧!金剛經現在告訴你,你看懂了吧!要把過去、現在,自己身心的業報清理完了,開悟的那一點消息才會來。

你們現在隨便講禪宗開悟了,開悟了第七識第八識統統轉了,才能夠謂立地成佛啊。嗯,只懂了一點說開悟了,寒潭清皎潔,明月在高山,那正是第六意識在那裡玩呢,那不名開悟哦,千萬注意唵。更不是面壁打坐,面壁打坐,你在打妄想,雖然面壁,鼻頭還是在裡頭看。都不是的唵,這不是禪,一定要懂。

作學問、作人的修養一樣,騙不了人的,你說你學問好,看你的風度,走兩步路就看得出來,肚子沒有學問,樣子就是不對。你說你開悟了,看你走兩步路,就曉得是悟開了你。所以古代禪宗祖師說一個人有沒有開悟,走兩步路就能看出你的命根子在那裡,一點也沒錯。

現在隨便講禪學:青的是山,綠的是水。一支桃花,牛的鼻子,開悟了!就斷了我執、法執。那是開玩笑,那不是欺人就是自欺。

現代人喜歡講禪宗,禪宗不是「青蛙跳下水,噗通」一下就開悟了,不是那麼容易啊!真的禪宗是轉變你的心性。所以黃檗禪師說,真正悟了道的人自己曉得:「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


---------引用結束----------


永嘉玄覺禪師有一首流傳後世的《證道歌》,裡面有如下語句:

不求真,不斷妄, 了知二法空無相,
無相無空無不空, 即是如來真實相。
心鏡明,鑒無礙, 廓然瑩徹周沙界,
萬象森羅影現中, 一顆圓光非內外。

題主問開悟,我想這就是開悟時最直觀,用語言形容能達到的最大地步了。還有很多祖師大德證悟後都留下隻言片語,比如詩歌,明眼人可以體會悟境。


開悟不是空想,不是用意識心思考概念「思考」出來的。真正大徹大悟的開悟,並非空談理論,而是身心整個的難以言喻的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體會,而且也不是唯心的,可以拿標準來檢驗:

開悟的十個標準(南懷瑾)


另外,興之所至,再說點題外話,現在大家都喜歡談哲學原理和物理理論,像佛法,如果單純做成學術,研究裡面的知識、理論,就變成佛學。那麼,這樣只講邏輯思辨的學術化,按佛法的角度來說,只是在玩弄意識境界,在意識上轉,對轉變自己的身心,關係不大;和唯識學中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轉識成智」,關係不大;對於「實際」體悟宇宙人生的實相,即所謂「證道」,關係不大。就像口說某種食物多麼鮮美,看上去多麼誘人,猜想它是怎麼做出來的,等等,但不去親自品嘗,沒法親自了知食物究竟是不是那樣鮮美,味道究竟如何。


所以,我們就明白什麼是佛法了,理論+實踐,才是佛法。具體來說,就是需要「依教奉行」,知道道理,還要勤加思維,從身心上求證,「理則頓悟,事則漸消」,真正在身體和內心上有所受用,「知行合一」,才是做學問,做身心上的大學問。禪宗所謂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或是「證道」、「開悟」,是這麼來的。當然,前提離不開上文提到的見地、修證、行願。


開悟是一個過程,就像是做夢,然後夢突然醒了,僅此而已。
如果你要追求那種神奇體驗式的開悟,我勸你還是別了,開悟沒什麼神奇的,把自己搞出精神病倒是很容易。其實開悟和不執迷不悟就在一念之間。
我一直認為佛經說的太複雜了,但是這個簡單的東西,想要說清楚,又挺不容易的。
所以我決定用現代科學的方式來描述開悟,希望對想要理解自我的人有一些幫助。但是我在此之前,還是要強調:「不要追求開悟,開悟並不能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
首先我給開悟下了一個定義:開悟是指,不再認同「思維」是我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實際上,多數人,是無法獨處的。因為只要是一個人的時候,人非常容易陷入「做夢」的狀態。
也就是,不斷地,重複不停的,思考與幻想。
無論你是走在路上,還是蹲在馬桶上,只要你處於獨處狀態,心智開始活躍,不斷的思考。很多人認為,那些內心的聲音,就是「我」存在的證明。
即「我思,故我在。」
而實際上,我不思,我也存在。
開悟就是發現了這個,自我認同改變了,僅此而已。
開悟者和非開悟者的自我認同是不一樣的,開悟者能夠控制思維,並且能夠在思與不思之間切換。也就是釋迦摩尼所說的:他能在涅槃與輪迴之間行走。
開悟的本質是回歸真正的自我而已,讓意識重回嬰兒時代,而非理性時代。所以通常開悟者的表現就是煩惱少了,豁達了。不容易陷入極端情緒了。
想體驗開悟嗎?告訴你一個很簡單的辦法:

恭喜你,剛剛你體驗到了1-2秒的開悟狀態哦!你的心智在那一刻產生的靜止。
當你的思維不在處於幻想與邏輯思考,純粹以體驗式的目光去看待世界,你就開悟了,你就回歸了嬰兒意識。
嗯,據說開悟的最高境界是能夠達到與世界合一的狀態。也就是徹底破除界限。能夠體悟到自己與世界與所有是一體的。
不過說實話,這種體驗真的沒什麼卵用。我學過生物心理學,這種狀態,我記得應該叫做左腦出現病態才會出現界限失效的問題。也就是人看世界都是一體的,我和筆記本之間是沒有你我它之分的。
當然,心理上的分割界限是有的,但是在意識上是沒有的,也就是像剛出生的寶寶一樣,他們完全沒有我的概念,最終通過成長和感覺發現身體有感受的這一部分是我,沒有感受的這一部分是非我。
開悟的第一層次就是把思維意識我放棄掉,開始認同身心一體為我,這時人就可以從念念不斷的無明中解脫出來了。
第二層次則是把身我也放棄掉,開始認同一個更大的東西,我所見、所知、所感,無一不是我。也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實際達到這一步的人,基本上是鳳毛麟角。不經過長期的止觀訓練,四禪八定,基本上是不可能達到的。為什麼這麼說?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現在在看這篇文章,你能夠從這篇文章中知道我在說什麼,能理解文章的含義。這代表你的左腦在工作,你的理智在思考。
而達到第二層次的人,就像一個外國人看中國的文字。這種感覺你懂了吧?看什麼都是鬼畫符。因為他們徹底消除了標籤,隔斷了界限。語言和文字就是最大的界限,能夠跟所有東西分類,打上標籤,形成區分。一旦徹底消除了一切標籤,人就基本上處於一種無思無慮純粹觀察的狀態,別人說什麼,你聽不懂,文字你也看不懂,然後看世界都是一片合體,甚至你看你自己都會覺得奇怪。
我的手為什麼長得像雞爪?一點對自身熟悉的感覺都喪失了。
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你會變得異常平靜和幸福,因為一切能讓你產生煩惱的根源都被斷除了,那麼你的心靈會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安寧的平靜。嗯,也許海洛因能夠描述那一種狀態吧!
所以,你覺得開悟是好事么?且不談你有沒有能力進入這一種狀態,並且需要為此練習多久。即使你進入了這一種狀態,開始體驗天人合一,那也是假的!
沒錯,只是因為你通過某種訓練方法屏蔽了你大腦的一些正常功能而已。你以為你開悟了,你變得非常特別,實際上,你就是個傻逼。曾經有一個人,被切除了海馬體,然後他的生活變得特別有趣。每一天都是新生的感覺是如何的?
無論今天發生了什麼,我第二天都會忘記,並且又煥然一新的生活,直到死亡。就好像你一個遊戲不斷的斷檔一樣。
所以,不要再追求開悟了,或者僅僅到第一層次為止吧!能夠控制一下思維,不陷入極度思維就行了。
生活的本身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面對煩惱,能解決的我們儘力去解決,無法解決的,就嘗試放下,換條路走也未嘗不可。心態穩定,三觀健全,能夠中庸的活著,保持樂觀的心態,但隨時隨刻警覺可能會來臨的風險,這才是真正的做人之道,生活之道。


介紹幾個資料,希望對你有用,用心體悟:

痛苦,其實只是紙老虎慈誠羅珠堪布
調心的過程—麥彭仁波切
客觀現實是否存在,或者宇宙是一個幻象?
[轉]第三次元地球靈魂年齡層級分類及判別
寂靜法師:修行進步的標誌--學佛網

推薦三本書一行禪師的《故道白雲》。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正見》,以及《西藏生死書》。

真想證悟的話,需要福德資糧因緣具足,大徹大悟具有帶領弟子證悟的大成就者找到你,指引你聞思修,真正實修實證實踐,信願行結合,理事相通、知行合一,經過一個系統的修行後,才能走到通往證悟真理的道路上。

如果想體驗實修,介紹個儀軌,很殊勝便捷,可以讓小我與宇宙更好的共振:
一個簡單的修法儀軌

以上,只是信息的傳遞,就像我吃到了麵包果知道是什麼滋味兒,但僅通過語言是無法讓對方體會的,修行就是一個不斷訓練積累調整的過程,才能身心清凈與真理實相相應。
個人並未證悟,能力極其有限,只能幫到這兒了。

願我累生累世的善根福德資糧都迴向給你和一切有緣眾生,早日被具德導師所指導修行,早日解脫,不再承受輪迴之苦,不再承受生老病死苦、愛恨情仇苦,不再承受生活工作等等生存的壓力,當下得到暫時與究竟的安樂。早日體悟本心,找回生命本自具有的尊嚴。


開悟本身不會改變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特徵,它只是提供了訓練自身大腦神經元的最佳模式,同時讓身體的運轉步入正軌擺脫大腦的干擾。

套用一下機器學習的術語吧。開悟狀態是一套輔助訓練演算法,讓大腦以最優的方式接受現實數據的訓練。

所以開悟本身不會帶來智慧和善良,但它會讓在你看清世界真相後主動追求這一切。

開悟最終就是沒什麼體驗,因為平常心便是道心。本質上看開悟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一切意識遲早會走向涅槃。


就是明白了某些東西。個人感覺。當然明白了,要真的明白,真的明白就是不光心裡知道還要做到。


才發現一直活在夢裡。

所有人都是。

然後又發現這個夢裡,誰都沒有,沒有你,沒有我,沒有他。

那是誰在做夢?

是夢本身。


達摩大師付法傅衣予二祖慧可大師時,曾預記中國地區末法時代修禪者曰:「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餘。」意即末法時代,在中國地區,說真如佛性者多,而能參究通達真如佛性者少。但私下與真如佛性相符密證,而不為外界所知者,數逾千萬人。(引用自《禪--悟前與悟後》序言)所以,自古至今,開悟的人也不少。只是有些不為人知,或不為凡夫外道所信受。

開悟是怎樣一種體驗?這樣的問題或許已經開悟的人才能回答吧。比如這裡有開悟明心的菩薩們記錄的《明心見性報告集》,裡面有對悟前悟中悟後的一些體驗描述。

可是,如果不明白何謂開悟,看所謂體驗也是一頭霧水。

大乘禪宗的開悟明心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真心第八識如來藏的所在,親證第八識的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如是才能現觀第八識的種種體性(功德性)而生起真正的般若實相智能;若沒有證得如來藏,就只能理解般若實相的表相,無法發起真正的實相智能;所以想要證得真正實相般若智能的人,首要之事就是求證如來藏──禪宗的開悟明心。

何謂證悟?(以下引用自華嚴妙智全球資訊佛教網 學佛的覺醒)

當你不是選擇阿含解脫道,而是選擇了函蓋阿含解脫道的大乘佛菩提道,想要真的實行菩薩道而廣度有情眾生時,首要之道就是先斷我見及求明心開悟。想要明心的話,對於參禪悟道必須具備的正確知見,必須先熏習。如同採摘中藥草,須要先了知藥草的形狀、特性等等才能去採摘,否則茫無頭緒,如何來采?證悟明心也是一樣,您想要證悟明心,究竟是要悟得什麼心?真心有什麼特性?有什麼功能?什麼是常住不壞的真心?什麼是緣起性空的妄心?二者有何差異處?都先要有一些認識,您才不會像在大海里撈針一樣毫無目標;否則,連門都摸不到,要如何入門而開悟?禪宗開悟雖然是無門之門,但只要是遇到了真善知識,他必有善巧方便,來引導您步入無門之門,不會像一般的瞎眼阿師說:「禪是無法可說的。」或者說:「開悟是不能講的,也是講不出來的。」那麼請問你:「佛說法四十九年是在說什麼?拈花微笑的公案又在說什麼?歷代祖師的公案又是在講什麼?」真的無可說嗎?只有尚未開悟的阿師,怕徒弟們問他有沒有開悟,才會說是無可說、不能說;那是不懂裝懂,讓您以為他真的是懂,只是籠罩您罷了!要是真悟的禪師,必有為您處,決定不會說:「禪悟不可以說出來,禪悟說不出來。」

佛菩提道的第一步就是明心,明心開悟就是證得第八識如來藏心,所以對八識心的體性有什麼不同,要多少了知一下,您才能從中找得到您所要找的真心。前面有提過,心王有八:第八識阿賴耶識、第七識末那識,第六識意識及前五識;有時合說為前六識,是指第六識及前五識。八識心王依體性之不同可分類為四種,略說如下:

(一)第八識(阿賴耶識)是「恆而不審」;前七識及六塵萬法皆從祂而生,無始以來心體常住,是不生不滅的常住心,祂離見聞覺知故不分別六塵萬法,故六塵萬法雖從祂而生,祂卻對它們從不思量亦不作主,這就是開悟明心所找到的真實心。

(二)第七識(稱為末那或意根)是「恆審思量」;祂遍緣一切法,因為恆時於其所緣諸法思量該取該舍、該作不作,所以祂是六塵萬法中時時作主、處處作主之心。祂從第八阿賴耶識中出生卻不自知,反執第八識為自內我,將第八識據為己有。由不肯承認自己虛妄故,由遍計(貪著)諸法故,恆令第八識流注自身之種子而使意根自己不斷的從第八識出生,而能於三界中現行不斷,吾人之五陰亦因此而不斷的於三界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故吾人於六道中輪迴生死不能出離,皆因意根之執著而起;而意根這個執著性,卻是由意識的無明──錯誤認知──而使意根不斷的產生執著性。所以順觀十二因緣法時「無明」排在第一,辟支佛及阿羅漢皆因斷了意識的無明而使意根的我執滅失,才能滅盡十八界而入無餘涅槃。又意根因了別慧很微劣,不能細分別六塵萬法,所以經常令第八識出生前六識來協助分別。

(三)第六識意識是「審而不恆」;意識具有思量性,但依意根而轉(即聽命於意根)故不能作主;祂善能分別六塵萬法,亦能分析、衡量意根所取諸法之利弊得失,讓意根能作主決定,是意根最得力的助手;意識須依意根與阿賴耶識之共同配合,才能存在及運作,也不能離開法塵而單獨現行;必須同時依於阿賴耶識、意根及法塵(若生於欲界尚需依於五色根)才能現起、作用,故屬依他起性。又五色根為吾人意識之所依,當五根之功能羸劣時,意根便不令祂現行,讓五根休息,故意識非是恆時不滅而是夜夜斷滅的識。尚有其它狀況意根亦會不令意識現行,此處略而不說。

(四)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識)是「非恆非審」,只能了別五塵粗法;如眼識之了別青黃赤白……等粗相,但不能了別細相,因此只能配合意識、提供意識所需而使意識能作更微細之分別判斷;其餘四識也是如此,只是配合意根、意識來運作的,自己不能作主及思惟判斷。

此八識心王雖然各有體性,但卻能和合似一,配合無間圓融無礙,凡夫眾生往往把這八識誤認為只是一個心。在這八識心王之中,每一識各有每一識的作用,不能互相替換,你不能夠把第六識當作第八識來用,也不能夠把第七識當作第八識來用;也不能說悟了或成佛以後只剩下第八識而沒有了第六識、第七識,仍然是八個識都具足存在的;只是成佛以後種子不再變易,八識心王都是究竟清凈的,因此而發起四智圓明的佛地究竟境界。

八個識當中,誰是真心?誰是妄心?一定先要有所了知,否則誤把妄心當作真心來認、來修,錯把一念不生的妄心意識當作是開悟的實相心,那今生想要開悟就很困難啰!從五蘊十八界的一一蘊、一一界去探討分析,能如實的思惟推敲比對與現前觀行,是很重要的。由阿含解脫道的實證來說,五蘊、十八界是因緣和合所生之法,無有常住不壞之我,終究是會壞滅的,所以說五蘊是無常。又五蘊中之識蘊六識心一直在分別六塵,前六識是以意識心為中心的,但意識心如前面所說是緣生緣滅之無常法;意根是依於第八識及自己的我執無明而生,亦屬因緣所生法,也有斷滅的時候,在阿羅漢入涅槃時也是要斷滅的。二乘聖人入無餘涅槃時十八界皆滅,所以七轉識都無真實不壞之自性,都是可壞滅之法。如此去實地現觀以後:「喔!我了解了!原來前七識皆是妄心,不是我應該追求寶惜的,就只有真實不可壞的第八識如來藏,才是我應該回歸的真正家鄉。

修學大乘佛菩提的人,若已了知前七識是妄心,是虛妄之法,那就把前七識滅掉,進入無餘涅槃,剩下的心不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嗎?那不就開悟了嗎?這樣可不可以呢?答案是:「不可以!」因為如果只剩下第八識如來藏,沒有了前七識,第八識離見聞覺知且不能返觀自己的存在,根本就無法了知自己,那要如何來明心?沒有前七識,您就不存在了,那您又如何能來修學佛法、求證菩提、明心開悟?所以修學大乘佛菩提的人,明心開悟的道理,是要用妄心去找到真心的。如果捨棄妄心不用,或是把妄心保持在一念不生而不分別、不參禪的無記狀態,卻想求明心證悟實相,終不可得。二乘菩提就是把妄心滅了,十八界滅了,而可以出三界;可是在無餘涅槃的境界中,阿羅漢自己的七轉識都不在了,又如何能了知第八識如來藏在何處?所以還是不知道生命的實相,還是不知道如來藏在哪裡。就因為他們沒有證得第八識真心如來,所以不能發起般若實相智能,才說他們只是證得二乘菩提的解脫果而已,不能成為實證佛菩提的菩薩。

大乘禪宗的開悟明心就是找到了自己的真心第八識如來藏的所在,親證第八識的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如是才能現觀第八識的種種體性(功德性)而生起真正的般若實相智能;若沒有證得如來藏,就只能理解般若實相的表相,無法發起真正的實相智能;所以想要證得真正實相般若智能的人,首要之事就是求證如來藏──禪宗的開悟明心。

想要證悟明心,必須要有工具,這個開悟的工具就是妄心:用會分別、會思惟、會尋找的妄心意識,來尋找無分別性的真心如來藏,才能找到本已存在的如來藏而明心;因為真心如來藏離見聞覺知,也沒有分別性,所以祂不會自己找自己,也不會把祂自己的所在告訴您。當代的大師們全都悟錯了,原因就是想要把妄心自己變成第八識真心;或是直接把妄心當成真心,就說是開悟了,結果都落到意識裡面去了!因為妄心意識永遠都是第六意識,永遠都是因緣所生法,不可能變成本來常住之第八識如來藏。

他們都是把意識修行到一念不生時之境界認為就是開悟的境界,可是真心第八識如來藏卻本來就是一念不生、本來就是無分別,不是靠修行才變成一念不生及無分別;他們的一念不生卻是修行以後才獲得的,並且不是修到一念不生以後就永遠都一念不生;而第八識如來藏卻是修行以前就已一念不生,修行開悟以後也仍是一念不生,是與定中一念不生的意識覺知心同樣一念不生的;而意識出定以後出生妄想、妄念時,如來藏仍是一念不生的,不是修行以後才一念不生的。

修行而得之法必是生滅法,非如佛經所說本來常住不滅之法;假使有人把妄心意識修到絕頂的純清,進入非想非非想定中,極長時間住在離念境界中,仍然是意識,不能改變意識心成為真心如來藏;因為能覺能知、能住在一念不生境界中的意識,以及能處處作主、時時作主的意根都不具備真心的體性,永遠都不可能藉由修行來變成第八識真心。若有人想要藉由修行將完全不具備真心體性之妄心變成真心,就如同想把「沙」煮成「飯」一樣的無智,飯是要以米來煮成的,不是以沙來煮成的;米是如來藏,沙是意識,不可變來變去、混為一譚。

佛菩薩都說七識心是妄心,是教我們不要去執著祂,因為妄心不是常住不壞的心,也不是本來清凈的心;祂不是我們所要親證的真心,但卻是要用祂來作修行的工具才能找得到真心如來藏;因為真心無形無相而又離見聞覺知,不會返觀自己的存在而了知祂在何處,所以我們得要有能分別的妄心才能找得到祂,所以不能捨棄能分別的妄心不用。要用能分別的妄心,來找到本來就是無分別的第八識真心,才是禪宗般若禪的正確禪法;當您找到了本來無分別的心,才是真正的親證實相,才會開始出現般若實相的智能,就能生起般若經所說的智能;然後一步一步向前邁進,地地增上,圓滿成就佛道,這才是真正的證得無分別智──既是無分別而又同時有智能可以為人說法──不是一念不生而無分別、不能為人說法,成為無分別而無智的白痴; 也不是悟時無分別,為人說法時就變成有分別;而是悟後獨住時以及為人說法時,都是無分別而同時又有實相智能而能分別,都是一念不生而又不妨念念為人說法。這才是真正的佛菩提道。如果所證悟的不是第八識真心,那就不可能成就這種無分別而又有智能的實相境界,就絕對不能說是開悟明心親證實相。

有一位大師說:「開悟的人不會說他已經開悟,說自己已經開悟的人就不是真正的開悟。」說這句話的大師是根據什麼來說的?這其實是不如理作意,以及想要隱藏他自己未開悟的事實,而又要令大眾認為他已經開悟的說法,此種說法完全沒有根據。我們不禁要請教這位大師:「當您說這句話的時候,您心裡認為自己是開悟了呢?還是未開悟?若您認為自己已經開悟,那跟說與不說又有何差別?若您認為自己未開悟,那您是如何知道開悟的人不會說他已經開悟?」正如同一家旅行社的領隊,他心裡一定知道自己是領隊,不管他有沒說他是領隊,他還是領隊,當他有必要的時候一定會向別人說他是領隊,您能說「領隊不該說自已是領隊,說自己是領隊的人就不是真領隊」的話嗎?這話能說得通嗎?真正證悟的善知識所說的法,是不會違背了義經典的,是能經得起諸方來揀擇的,能夠長時間經得起諸方嚴厲考驗的人才是真正善知識,特別是能面對全體佛教界的最嚴格檢驗者;所以辨別真假善知識,不在於善知識說悟與不說悟的問題。真正證悟的善知識,絕對是有證量的,如同領隊旅行的人,必須有親自走過觀光勝地的領隊經驗才是真正的領隊。從密意來說,開悟的密意是不可以明說的,這是遵從 世尊告誡之意:密意不得泄漏給悟緣尚未成熟的人。所以除了不可說密意之外,其它的皆可說。如同禪宗公案,所說的皆同一味,不都是開悟的人已經在說開悟的境界了嗎?只是未悟的人看不懂而已

「說自己開悟的人,他就是沒有悟的人。」這話是與歷史事實相違背的。譬如《六祖壇經》六祖開示云:「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這不正是六祖明說自己證悟了嗎?而且他說法利生三十七載了,能說六祖「自稱開悟的人就不是真悟」?只是真正證悟的善知識,不會逢人便說自己已證悟,只是告訴您要如何修行才能真正的找到第八識真心,會觀察您是什麼地方悟錯了,善知識會指導您正確的方向,而且能確實了知您是否已證悟,因為善知識是如實走過來的。 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菩薩破顏微笑。 世尊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請問 佛世尊開悟了否? 佛不是公開說自己已證悟了嗎?依照那位大師的邏輯,他心中是否在指責 佛陀沒有開悟呢?

真正的修行,要依止真正的善知識,因為善知識所證悟的是第八識如來藏,不是把妄心處在離念靈知境界而自以為悟。自己要先證悟到第八識如來藏,然後才有能力來教導佛子們證悟明心;已證悟的善知識,他所撰述的著作與開示之法語,與未證悟的人所說的開示,絕對是迥然不同。未證悟的人卻說能幫人證悟,在佛菩提道上來說,那是不可能發生的;就好象是不會游泳的人,說他能下水把人救出來一樣,那是滿口荒唐言,只能矇騙三歲小兒。

原文自:正覺電子報第39期
全文鏈接:《學佛的覺醒》(四)——正枝居士

祝您身心安泰,福慧增上!

五陰十八界,涅槃如來藏,般若道種智,函蓋一切法。

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

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現。

具足解脫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覺佛子,一切應受持。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十方一切佛
南無大乘勝義僧
南無究竟第一義


推薦閱讀:

大乘和小乘哪個更好修行?
什麼是佛法?
金剛經講什麼?
得了白血病,聽說念地藏經能治好,該不該試試?
佛到底是參透了一切知識(包括所有物理學、數學的知識)還是只是擺脫了世俗的煩惱?

TAG:心理 | 瑜伽 | 佛學 | 冥想 | 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