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畫到底好在哪?
用iOS上的 Van Gogh HD 看過他的畫,這算看過大部分作品么?梵高的偉大之處在哪裡?構圖,筆法,用色,還是內涵?
hi,來跟大家問個好。
看到很多同學提到了梵高的畫有很高的「動態」,有很重的「情緒」。
實際上,這些都是藝術家本人的秘密,是在繪畫的筆觸與色彩使用中,一點點實現的。
梵高並不瘋,而且他的筆觸的控制、色彩的控制、以及張力的控制,已經到了無可匹敵的水平。
在這裡,大家要非常明白一個事實:藝術品是只有原作的,複製品、電腦上看到的小圖,全部都無法展現原作的面貌。
很多評論中黑梵高的人,其實只是出於兩點:1,沒看過原作;2,我們國家的美育不合格。這是很遺憾的事,但是希望讀者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對看不懂、或者一時看不明白的東西,保持一分尊重,並嘗試慢慢進入和體會。
正好今年初,在美國看到了原作,也寫了篇文章來解析梵高。在這裡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下。
今天一提起藝術/藝術家這些詞,簡直就和擺明了要騙人一樣。不然呢?「農婦畫畫超過梵高」、「孩子就是天生藝術家,什麼畫也比不上孩子的畫」、「周春芽憑什麼高冷值500萬」……種種混雜著角度、知識、眼光差別的言談混淆不清,造成了今天人們談藝術色變的情況。
今天,我們就從藝術家的角度,來談一談到底怎麼判斷一幅作品。
在上一篇如何欣賞蒙德里安的畫? - 王晶的回答 - 知乎,我們已經超近距離地觀察了蒙德里安對色彩的認識。簡而言之:你以為瞎來、亂來的知名現代美術作品,有它極其過人之處。
蒙德里安是粉刷匠嗎?
(2016年王晶實拍於MOMA,紐約)
如果你仔細觀察這些實拍,是否發現它好像與你平常所見的幾百像素圖片有些許不同?
彷彿黑色的線條嚴格地分割了畫面,彷彿所有色塊浮現於畫面之上,又好像縱橫的黑線中,還存在著細微的交疊。
這是如何做到的?
是的,你沒看錯。在藍色塊與黑線的交接上,存在著極其明顯的,用筆觸分割出的界限。藍、白色塊略微地高出畫面,它是一幅有著向內縱深的畫面!是雕塑一樣的繪畫。
與此同時,你是否注意到了,兩條黑線其實並非均一的黑色?給你一個大寫的YES,橫線相對於縱線來說,其黑度差了一點點,也就是說,它其實是一條深灰線!蒙德里安在這裡利用了人眼視覺特性:黑色與灰色相交的時候,黑色一定會跳躍出來,使人眼首先注意到黑色!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到這張畫時,你眼前會浮現出大量的縱深面,感到這幅畫具有卓絕的縱深感!
如果你把觀看這篇文章的屏幕調到最亮,你甚至可以看到,蒙德里安為了讓豎線更黑,在上面著重又壓了幾筆黑色。其黑度大大高過橫線的黑度。
蒙德里安在一系列的畫作中,均嚴格地使用了這一技法。我們還可以繼續欣賞一些局部:
&黑灰線的縱橫交疊,橫線黑度明顯多處高出縱線(注意,如果你的屏幕不好,真的看不清,沒關係,知道就行了,因為這個細節也只能看原作來識別)。明明是一幅看起來只有黑白兩色的畫面,卻出現了橫線與黑線穿插、交疊的效果。這就是黑度不同導致的。
黑灰線的縱橫交疊,橫線黑度明顯多處高出縱線(注意,如果你的屏幕不好,真的看不清,沒關係,知道就行了,因為這個細節也只能看原作來識別)。明明是一幅看起來只有黑白兩色的畫面,卻出現了橫線與黑線穿插、交疊的效果。這就是黑度不同導致的。
真正天才的藝術家,知道如何運用最簡單的原理,並且以這一最簡單的原理,創作出極其複雜的內容。黑的外在形式與它在畫面中需要執行的功能融為了一體,這是現代美術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
繼續欣賞其局部,可明顯觀察到他對黑的運用原理:1,圖上方的橫灰線與縱黑線相交時,在相交處細微地增加了一筆更黑的黑色,以嚴格區分兩條線條的相交處;2,第二條橫黑線穿過縱黑線時,明顯黑度不如縱黑線,同時縱黑線靠細微筆觸嚴格地分割了出來。
而在這一即有黑線、又有黑面的局部上,蒙德里安使用了同樣手法:1,黑面的黑度大大高於黑線,而在線面分割上,又嚴格地雕刻出了面的高度。
黑、白、紅色彩構成……
黑、白、黃的色彩構成……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這幾幅畫面中,色彩的處理問題。
實際上,色彩是高度複雜的。在蒙德里安這幾幅畫中,白色其實並非真正的純白色,而是一種與其黑、紅、黃等色對應的灰色。
沒有真正的純白,也沒有真正的純黑。所有的色彩都是互相對應的。
蒙德里安真的僅僅是個粉刷匠嗎?相信看完上面這些細節,這個答案就非常明確了。
在幾幅畫當中,同時處理了色彩構成的原則、線與面的關係、黑與灰的關係……這樣幾幅畫,將人們對色彩的認識往前推進了一大步!這才是蒙德里安真正的貢獻:以近似科學家的態度,將人對色彩的感知、對線面和諧的感知,以最簡單地技法嚴格地證明了出來。
我們接著來看梵高。
梵高在中國,可謂一個常常被人提及的謎團:他代表著中國人對藝術創作、瘋狂的浪漫幻想。但瘋狂就可以創造藝術嗎?這就是對天才最大的誤解了。
下面這幅圖,是我們在網上所能找到的最大精度的《星空》。很多人對《星空》的認識,也不會超過這樣一張3000像素邊長的圖。
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對吧。圖片取自網路。
但真正的《星空》是這樣的:
是的,梵高所有的筆觸,都是具有色彩延伸、變化,和方向的!
在他的每一筆筆觸里,都具有完整的色彩變化、形態與走向。這不是瘋狂地畫出來的,每一筆都是高度的控制力下。
僅僅在上面這個局部中,就出現了五個肌理的方向,而這些全部是用筆觸、色彩變化做到的!
&《星空》是一部使人感到眩暈的作品,因為在這一幅畫中,梵高的筆觸出現了大量的方向上的對抗,它們全都在延伸、旋轉,像激流一樣流動。看上面這部分局部,僅僅綠色就出現了淺綠、深綠、深灰綠、棕灰綠、黑綠,而棕色同樣出現了五六種。它們之間的遞進、糾纏以及肌理上的延伸,構成了具有瘋狂動力的前景。
《星空》是一部使人感到眩暈的作品,因為在這一幅畫中,梵高的筆觸出現了大量的方向上的對抗,它們全都在延伸、旋轉,像激流一樣流動。看上面這部分局部,僅僅綠色就出現了淺綠、深綠、深灰綠、棕灰綠、黑綠,而棕色同樣出現了五六種。它們之間的遞進、糾纏以及肌理上的延伸,構成了具有瘋狂動力的前景。
梵高確實瘋了。一個正常的人,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從星空的場景中看到事物如此瘋狂的流動的。從認知角度來說,我們可以推測梵高的思維狀態出現了非常異常的情況。但是,就是這種異常,推動著梵高用他高度純熟的技藝,描繪出了他眼前的一切。在這一過程中,人們眼中的瘋狂僅僅是推動力,是認知的高度異常、技巧的純熟、繪製中高度的理性與剋制,使他最終完成這幅《星空》。這幅畫的難度、技巧成熟度以及其中瘋狂中透露出的靈性光輝,都達到了頂峰!這才是《星空》之所以為傑作的原因。
既然都說到這裡,不如看一看下面這幅。
梵高的筆觸是靠靈感與偶然嗎?絕不是。我們看看這幅《薔薇》就知道了。這幅畫作於1890年,就在梵高進病院之前。
淡綠色很平常,但淡綠色用到這個地步並不平常。這種褪色幾近蒼白。而即便是在進病院之前,梵高的筆觸也展現出了極高的理性控制:所有畫的花瓣,均是由極其微妙的色彩遷移做內容,以筆觸做肌理完成。
繪畫並不等同於亂畫,並不等同於含混不清。藝術創作始終存在標準,並且這一標準是高度殘酷的:寫下了《茶館》的老舍最終跳湖自殺,可《茶館》卻偏偏是一個充滿幽默感和喜劇感的作品;同時,如果《茶館》讓你笑不出來的話,作為作家的老舍,其價值就要大打折扣。
在上面的講述中,我們可以揭示的幾件事是這樣的:
1,藝術絕不等同於亂畫,並且藝術創作存在高下之分。藝術家的世界是極其微妙的。把戲是最容易抓住人眼的東西,可真正的藝術家並不玩把戲。真正具有嚴肅價值的作品,是具有極高的理性的。
人們由於不了解藝術,或者僅僅接觸過藝術史上一些片言碎語,而匆匆對藝術做出判斷,如「蒙德里安」就是個粉刷匠「,這僅僅是無知和誤解,而不是見解。
2,中國與西洋美術的關係是斷裂的。這個斷裂開始彌補,僅僅是一百年前,徐悲鴻從法國帶回石膏像,才剛剛開始。只是由於傳播媒介的問題,我們往往不得了解作品的真相,所以才會出現「農婦梵高奶奶畫得比梵高還好」、「200元的農婦畫怎麼就比不上周春芽500萬的畫」這種奇談怪論。
手機、電腦這樣的載體,到底能對一幅畫造成多大影響?我們來看安德魯·懷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僅僅從這幅小圖來看,彷彿這是一張極有詩意的畫面。女人的腰線極其柔美,彷彿是溫柔滴觸摸……
很多人都被迷惑了……
接下來看
怎麼出現了刺眼的白髮……
哪裡是什麼少女,肌膚明明幾近於屍體。
是的,這幅《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看起來溫柔,但那僅僅是假象。克里斯蒂娜實際上是懷斯的一名殘疾鄰居,有一天,她在艱難爬向自己家的時候,被懷斯畫了下來。
看起來是充滿溫柔的家?那僅僅是你的電腦/手機的背光屏幕,以及我翻拍時翻拍設備自動調整亮度的結果。
原畫中,實際的效果接近下圖:
實際上,這幅畫的白值特別低。但是在背光屏顯示,白值變高了一點。一下子就看起來彷彿是個很溫柔的畫。
從溫柔到低沉恐怖,實際上僅僅是由於你的屏幕造成的:白色直接牽涉到畫面整體亮度和感官上的高度。在你的屏幕上,白的展現變高了,畫面就開始變亮麗;白低一點,開始變得溫柔。再低一點開始變得壓抑,更低一點就變得抑鬱了。
我們在中國,接觸到的西方美術,基本都是經過扭曲的。本篇當中的圖,基本都是用手機拍的。如果看得不清晰,也真的沒有辦法,原作複製太難了。希望大家有機會多去美術館看一下原作。
以文本,如西方的藝術哲學理論,藝術史闡述來接近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和與他面對面,感受他的直覺與觸覺,是完全不同的事。
並不存在藝術,也並不存在藝術史,真正存在的只有藝術家和他的作品。
(生硬地轉折一下
最近,我在暗房中,重新繪製了一下梵高、莫里迪阿尼等人的作品,作為我拾取的這個世界的美的碎片。許多美的事物在一起,我給它取名叫《幻想集》。是獻給我父母的一部作品。
題主的問題是:在iOS的梵高HD上看完了梵高的畫,是否算是看過了梵高,那麼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得到解釋了:
那不算看過梵高。要去博物館看原作。
那不算看過梵高。要去博物館看原作。
那不算看過梵高。要去博物館看原作。
好了,感謝大家看我絮絮叨叨說了這麼多,希望能對大家有一點啟發。
關於作者:1982年生,畢業於巴黎索邦大學,曾就讀於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後跟隨一名巴黎暗房師學習黑白暗房製作。2014年出版畫冊《在人間》。2016年即將出版新書《幻想集》等。
--------------2017年1月5日分割線----------------
要破解藝術家,只能靠和藝術家一樣的思維。我正在知乎live上開第一期藝術解讀live。
具體請看:被稱為史上最好的攝影畫冊深瀨昌久的《鴉》到底包含了什麼秘密?
深瀨昌久1986版《鴉》的解讀:灰的秘密。
深瀨昌久1986版《鴉》的解讀:人的陰影。
我不講情感,那些應該是每個人的主觀感受,沒必要強加給其他人。
我至今都認為梵高對色彩的敏感至少可以認為前無古人,這就是他無人能及的」好「。至於情感,故事之類,有太多畫家比他傳奇百倍只是國內少有人關心罷了,畢竟還是湊一個談資更為現實。
我當時考前班的時候,大家經常拿梵高和莫奈做對比。然後各自站隊,劃分出你是」理性派「適合考設計,他是」感性派「適合考造型。二人在我看來都算開創了一個時代,在藝術史上貢獻應該是不分高下的。莫奈算是很典型的印象派,不單是因為作品很多,他繪畫的思路概括了印象派的特點。梵高算後印象派的開端,所以要看梵高的好,自然要那莫奈來對比。
莫奈畫過很多類似的,只有一塊岩石的作品。思考這樣一個情境:畫一幅以一堵水泥牆為主體的油畫。如果手邊有彩色筆可以試一試。你再回頭看莫奈的岩石,上面色彩變化的豐富及細緻,這恐怕是很多畫家不能及的。說莫奈理性的人大多抓住了這一點:他更多時候只是像一個照相機一樣的去記錄,記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色彩變化,他對於情感並不在乎。所謂他的成熟期:只不過是他可以記錄的顏色更豐富了。如果你學過色彩繪畫,你會發現隨著你的進步,你能觀察到的物體色彩越來越豐富,影子不再是黑色的,高光不再是白點。總有一天看水泥牆也不會是一團灰色。但對於莫奈這足夠了,他已經跳脫出了當時對記錄、對觀察的認知。他用一種新方式去記錄新事物。
梵高沒有選擇去記錄。原因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是覺得不好玩?是因為看不到莫奈那麼豐富的色彩?還是因為技法不足?上圖教堂的場景,可以嘗試遮住教堂開始的上半部分畫面,接著再遮住下半部部只留下屋頂和天空。你會發現按邏輯這完全可以拆成兩幅畫面,當他們組合在一起你看不出場景的時間。所以他對於畫面的色彩做了很多主觀的處理,並不是單純的去記錄客觀顏色。這是從歷史上來看,從他開始印象派不只是單純的記錄,而開始包含了更多對色彩的情感表達。可能按今天的」標準「來看梵高更算一個藝術家吧。
那麼我為什麼認為梵高對色彩很敏感呢?
去書店設計板塊看看,琳琅滿目的配色寶典、」年度色彩「……或者你可以看看知乎月經貼」服裝搭配技巧「,無數的配色規範,更有甚者第一句就搬出「黑白灰白搭」這種直接暴露素養的句子。設計的配色就是個主觀的色彩選擇。今天我們有很多關於配色的理論,但上述書籍和答案層出不窮,這說明即使有了理論,如何把顏色配的好看對很多人還是件很困難的事情。退回梵高的時代,對色彩的研究幾乎是剛剛開始,但我們看看他選擇的顏色。
我隨便摳出了印象比較深的幾塊。不一定是對比色,也很難找出規律,所以他全憑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很多色彩選擇的非常大膽,但是當他們出現在一起真的賞心悅目。我想這就是梵高的畫為什麼好,你很難再去找這樣的畫家,能想到用這幾個色。
-----------------------------------------------------------------題外-------------------------------------------------------------------
如果你有機會去巴黎,一定去奧賽Musée d"Orsay看看印象派的原作。當眾多印象派畫家放在一起時,你會很直觀的感受到不同人對繪畫的不同理解。即使多年以後,在如此多色彩豐富的印象派之中,梵高的色彩也是很漂亮的(莫奈的原作真心沒有畫冊好看)。
我有個學藝術史的朋友,相聊幾句,發現即便看過許多名家作品,梵高依然是心頭最愛。
不,用她的話,應該是:越是對比,越是覺得梵高可貴,越是愛。
今年一月去了一次荷蘭,在梵高博物館從早上呆到閉館,實在是,怎麼說呢,內心情感涌動。不可否認的,梵高是一個天才,是一個「有一顆金子般的心」的人,他的話將情感和美感融入,偏偏特別動情,偏偏特別美。
以下我將根據梵高博物館的解說(沒錯我拿了一個本子記了一路),和一些來自度娘維基的補充,以及特意重看了一遍蔣勛講梵高,來探討一下梵高的畫到底好在哪裡。
一件藝術作品的價值,要結合藝術家創作時的背景和心境。一個藝術家的成就,要看他對後人的啟發。
梵高在1880年決定開始正式畫畫,那時候他27歲,他搬去鄉下跟他的父母住。作為一個沒有工作的單身狗,被爸媽嫌棄是必然的。。那時候的梵高,雖然在畫畫,但是日子過的很壓抑,這可以從當時給弟弟提奧的信里看出,他自嘲自己過的連條狗都不如。當時的作品普遍比較灰暗,顏色比較單一。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畫出了《吃土豆的人》。準確地說,這幅畫是1885年畫的,但在那之前,畫家已經開始構思練習了。
吃土豆的人為什麼是名作?蔣勛說,梵高當年畫礦工畫農民,是一種救贖,他想救贖自己,而他拿起畫筆的時候是在畫他無法救贖的人。而我最感動的是,梵高在自己被人嫌棄無法救贖的時候,居然還有憐憫之心去同情他人。吃土豆的人里,柔和的燈光,昏暗的房間,「我想傳達的觀點是,借著一個油燈的光線,吃馬鈴薯的人用他們同一雙在土地上工作的手從盤子里抓起馬鈴薯 - 他們誠實地自食其力」。
[吃土豆的人 potato eaters, 1885]
1885-86年,梵高在安特衛普進行了短暫的學畫。
[Skull of a Skeleton with Burning Cigarette,1886 ]
梵高在1886年去巴黎,可以說,這傢伙終於踏上了藝術這條不歸路。當時是個什麼情況呢?莫奈,馬奈,畢沙羅,羅丹等等藝術家在巴黎正以「先鋒藝術」的形象大展頭腳。梵高就像一個小粉絲一樣,懷著一顆惴惴不安的心,住進巴黎蒙馬特。那段時間,他開始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他開始經常出門去畫這個城市,畫市郊,畫靜物。這時候他的作品開始出現明媚的顏色。
[塞納河上的橋 Bridges across the Seine at Asnières, 1886]
[Fishing in Spring, the Pont de Clichy (Asnières), 1886]
當時的法國很流行日本藝術浮世繪,有人認為是浮世繪「活在當下(living in the moment)」的精神深受小市民的歡迎而奉為主流思想。梵高期間也模仿過好幾幅浮世繪。
[藝伎 The Courtesan]
[李樹 Flowering Plum Tree]
[歌川廣重原畫 Plum Park in Kameido]
對梵高來說,油畫就跟文字一樣,只是另一種表達方式。
注意,這時候是19世紀,在之前一點點,古典主義著重的是形體和輪廓,強調精確的素描技術和柔緩微妙的明暗色調,也就是說,一張油畫就像是咔嚓一張照片一樣。
而當時莫奈為代表的印象派,開始強調不同的光影對色彩的變化,莫奈有許多捕捉統一景物在不同光線下色彩的油畫,也就是像在照片上加了不同效果的濾鏡……
而以梵高為代表的後印象派,則是將心境畫入作品中,主觀意識的表現取代了客觀的描繪。
後印象派又啟發了後來的野獸派(馬蒂斯)、立體派(畢加索)、象徵派、表現主義等。
1888年,梵高搬到了阿爾勒。他的精神開始不正常了,但是他的作品色彩更明亮,他也更狂熱地去嘗試新手法。
[向日葵 sunflowers 1888]向日葵是一個系列,有多個版本。
[黃房子 The yellow house, 1888]
[羅納河上的星空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1888]
在阿爾勒的時光應該是他最開心的時候。他為此還畫了自己的房間給好基友高更,邀請他前來同住。
[在阿爾勒的房間 Bedroom in Arles]
然後高更來住了。兩個神經病的碰撞結果就是在1888年聖誕節前夕,兩人大吵了一架,於是發生了著名的割耳事件……
我想,人的情緒有時候像一碗水,寡情的人水少,碗怎麼晃動也不會灑出,因此看上去很平靜。而梵高這樣的瘋子,情緒太豐富,水已經要溢出,稍微一晃動就一發不可收拾。和高更的爭吵一定是讓他傷盡了心,於是他想換一個方法轉移痛苦,然後……對,他就把耳朵割了。。。
隨後,他被送去了聖雷米的療養院。事實上是,梵高挺享受在療養院的日子。因為很安靜平和,沒有什麼可以讓他情緒波動。他像是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現在終於不用被外界打擾了。
1889年。他在精神病院里,畫出了《星空》。那大概是梵高內心最純凈的顏色。
[星空 the starry night, 1889]
[杏花 Almond tree blossom,1890]
1890年,他在法國的Auvers-sur-Oise畫了《麥田裡的烏鴉》。根據梵高博物館的解說,這幅畫並不是他的絕筆。梵高的絕筆是一副植物的根交錯的畫。不過畫完《麥田》沒多久,他就被發現開槍自殺在麥田裡了。
PS:之前看到有文說梵高並非自殺,而是被附近兒童開槍誤殺,為了保護兒童他就乾脆裝自殺了。。?不確定其真實性,倒是覺得,以梵高的性格,包庇別人的過錯也不奇怪。
[麥田裡的烏鴉 Wheatfield with crows, 1890]
關於梵高的幾個細節:
1,梵高割耳朵事件:事實上梵高並沒有割掉一整個耳朵,只是割下了耳垂上一小片。據說是因為忍受不了精神上的煎熬。然後他很腦殘地把這片耳朵送給了他當時的心上人——一個妓女。這不廢話一定會嚇到別人嘛!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啊!
2,有那麼多梵高的自畫像。事實上並非他自戀,而是因為畫家請不起模特,拿自己下手不需要花錢。
3,就像前面說的,《麥田裡的烏鴉》並非梵高最後的畫。
4,梵高死後,他最愛的弟弟提奧也沒有活多久,就跟著哥哥走了。兩人被葬在了一起。世人現在需要感謝的,是提奧的妻子,是這個女人讓梵高的畫被世人發現,而享譽世界。
開啟不同於前人的藝術,啟發後人的藝術,這就是梵高作品的偉大之處。
但更多的偉大,來自梵高的作品能打動人。高更的偉大在於他的自我和反叛,莫奈則是對人/自然/藝術的愛,相比這兩人,梵高的生活更為不堪和落魄,但是他的作品裡永遠是明亮的,美好的,純真的,積極的。善良淳樸的人性之美,和堅持純粹的藝術之美的交合。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他的作品特別能打動人的原因吧。
我有興趣繼續探討一下「梵高的畫好在哪兒?」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大學時按著父母的要求學了理工,沒受過專業熏陶,但對美、對色彩自認為比普通人敏感一些。我過去很多年一直沒喜歡上梵高的畫。不明白,那些唯有眼神還算矍鑠的自畫像為什麼背景總是短而局促的幾筆,難道畫家沒有心思完成整幅畫嗎?著名的《向日葵》左看右看除了色彩明亮之外看不出好;《星夜》倒是唯一覺著有點出彩,像科幻小說......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莫奈、畢沙羅、還有能把人像和光影畫得美輪美奐的雷諾阿。他們的畫比梵高的畫更符合我的審美。我從他們的畫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陽光和煦地照在大地上,晚霞浸染著天空那些變化莫測的雲,微風吹拂著湖面盪起一層層漣漪,少女的皮膚被陽光照得白皙透亮。看到那樣的畫,就好象置身於大自然中,聽著潺潺地溪水聲,滿眼都是綠那麼愜意。
直到兩三年前,我去了趟歐洲,中間有一站荷蘭阿姆斯特丹,工作的空檔我去了梵高博物館,一切不一樣了。因為同去的還有幾個同事,我義務做了講解員。為了做講解,讀了梵高的自傳,他和弟弟的書信集,從網上找了他的畫,還有對他的評論,做了一系列功課。也正因為如此,當我走進梵高博物館時,馬上就被博物館肅穆的氣氛感染了。博物館不允許拍照,我有更多的時間站在梵高的油畫前看畫,體會筆觸,創作時的心境。從他早期的畫到最後的畫一一看過,還包括他的一些小品,素描草本。我久久地停留在最後那幅畫《麥田上的烏鴉》不捨得離去,我想體會他當時是一種怎樣的絕望狀態,會朝自己的胸部開槍。如果你只是在網上,或者小畫片上看梵高的畫,那真的不容易體會出它的好來,因為你看不到畫家更細緻的筆觸和油彩的質感,而當站在原畫面前時,假如你是個繪畫愛好者,會不自然地推敲他繪畫的過程,如何用色,能真切地感受到畫家想傳達出來的那種情緒。比如下面這幅,是我從維基上找來的:
下面這幅是我對著手裡的一個畫書拍的,為了貼在知乎上已經縮小:
我能感受到畫家狠狠地把油彩擠在畫布上,用力幾筆,揉進翻滾的烏雲,黑線勾勒的烏鴉奮力掙扎著,畫筆飽蘸著高純度的油彩短促地排線,因為過於激動身體僵硬而微微顫抖......他畫的是當時的氣氛,無比壓抑情緒下的麥田。區別於印象派,後印象派強調作品抒發藝術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感情,在藝術表現上,後印象派更加強調構成關係,認為藝術形象要異於生活的物象,要表現出「主觀化了的客觀」。
拋開畫家所處的社會環境來評價一個畫家的成就和畫作是不完整的。梵高所處的時代,學院派仍然是主流藝術,印象派作為新興的畫派尚未被主流社會所接受,更別說後印象派了。梵高一生困苦,生前只賣出過一副油畫。他熱愛繪畫又很敏感,因得不到肯定而自卑。還好他在巴黎的時候結識了幾個好朋友,其中包括高更和塞尚,他們三個人是後印象派傑出的代表。高更有一次贊了他的向日葵,他就在高更來訪時住的卧室牆上掛了專門為他創作的向日葵,朋友的讚揚讓他有好心情繼續創作下去。梵高是死前四年才接觸印象派,如果不是因為對繪畫的熱愛,他又怎麼會用全部的心血投入到和當時社會格格不入的畫風中去呢?正如《星夜》中像焰火一樣閃亮的星星那樣,他對繪畫有火焰般的熱情,忍飢挨餓對著他能看到的單調的景物反覆練習和嘗試新的畫法,一生中畫了35幅自畫像,11幅向日葵,若干幅麥田。他最後的兩年是在病魔的折磨下度過的。活動範圍很有限,就畫目之所及的景物:房子、卧室、椅子、盆景、花園、果樹,有什麼畫什麼。繪畫燃起他對未來的希望,他想快點好起來,將來可以畫更有詩意的題材。
梵高的畫好在哪兒?有個性,不媚俗,敢於嘗試和創新,表達了真實情感,這很偉大。景物在畫家的頭腦中經過重新構造和抽象,更能抓住所描繪景物的本質,突出主觀感受。畫法上在印象派的基礎上吸收了日本浮世繪的一些構圖和用色方法,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用色專斷,畫得很快,更容易捕捉到動感,為的是最充分地表現自己。他是現代表現主義的先鋒。
自畫像背景總是短而局促的幾筆?他有四幅是覆蓋在以前的練習畫上,有七幅是在習作的背面,有七幅是在紙板上畫的,因為窮困使用的是廉價的繪畫材料。有時面部用傳統的畫法精細的刻畫,有時用點彩和補色法。他在做各種嘗試和練習,非常勤奮。
《向日葵》好在哪兒?因為花瓶里的花很快就會枯萎,所以必須快速的做畫,「我滿懷激情地在繪畫,就像一個馬賽人喝著濃味魚肉湯那樣」
《星夜》像科幻小說?恩,他覺著身體有點好了,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被旋轉的星雲包裹著的閃耀的星星,對比著寧靜的小村落,前景的柏樹枝向天空伸展,表現的是生命力,像黑夜中燃放的焰火一樣炫麗。
」這裡的冰雪很美,田野里仍然銀裝素裹,我完成了一副以城市為背景的白色冬季風景作品,另外還有兩個小的杏枝習作,儘管天氣如此寒冷,杏枝還是開花了「
我覺得構圖,筆法,用色這些對於一個世界有名的畫家的畫來說,都屬於次要的東西了.
每個畫家都有自己的構圖用色習慣,很多地方是沒有可比性的,他是獨一無二的
看梵高的畫可以強烈的感受到他畫裡面傳達出來的情緒思想,他內心的掙扎,熱情,他對世界的看法,他對底層勞動者細緻入微的觀察,他獨樹一幟的世界觀.
可以感覺到他耗盡生命所有熱情去體會生活然後用藝術的方式表現出來.
從倉促的筆觸中可以感覺得到梵高的作畫方式是一種近乎神經質的瘋狂的作畫方式,好像所有情感就在那麼十幾分鐘裡面爆發出來,可以感覺得到他那種不能自抑的興奮和顫抖,握住那支筆的似乎不是他的手,而是那顆激情澎湃的赤子之心
梵高因為沒有受過傳統的學院派教育,完全靠自學成才,所以我個人覺得梵高的作品是通俗的,最直接的表達情緒的,也是最貼近大眾審美的,也是個性非常鮮明的.
了解一個畫家本人可以幫助理解和欣賞他的作品。
梵高不是一個小眾的畫家,各種勵志雞湯時常出現梵高的故事,但是我認為,要了解梵高本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讀他親筆所寫的文字,本人梵高與其弟提奧的書信已經集結成冊出版,就是這本親愛的提奧 (豆瓣),答主並沒有完整地讀過這本書,但是豆瓣友鄰ec(H)o的書摘很全面,深深地打動了我。感興趣的知友可以去讀一下書,如果沒有時間可以去看一下這篇書摘(傳送門《親愛的提奧》的筆記)
先摘出我最喜歡的兩段話:
當我畫一個太陽,我希望人們感覺它在以驚人的速度旋轉,正在發出駭人的光熱巨浪。
當我畫一片麥田,我希望人們感覺到麥子正朝著它們最後的成熟和綻放努力。
當我畫一棵蘋果樹,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蘋果裡面的果汁正把蘋果皮撐開,果核中的種子正在為結出果實奮進。
當我畫一個男人,我就要畫出他滔滔的一生。
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種無限的、深刻的、真實的東西,我將不再眷戀人間。
三十歲對一個工作的人說來,只不過是一個比較穩定的時期的開始,因此人們感到精神旺盛與充滿力量。但同時生命的一個時期已經過去,一想到某些事將一去不復返,真使人傷心。感到後悔,並不是愚蠢的感傷主義。但是人們不可能指望從生活中得到他已經明知道不能得到的東西;而且人們開始愈來愈明白地看到,生命只不過是一種播種的季節,收穫不在此地。
——《親愛的提奧》文森特·梵高
最近幫朋友做一個文案,正好搜集了一些與梵高最負盛名的名作《星夜》的資料,在這兒share給大家:
《星夜》(The Starry Night)作者:文森特·梵高
1889年,布面油畫,尺寸 73 cm × 92 cm
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MoMA)
《星夜》作為表現性的後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作品,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眾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畫面左側奇奇怪怪的黑色植物是什麼?
許多不了解梵高的朋友都會很好奇,《星夜》中畫面左側的黑色物體究竟是什麼?答案是:一棵樹,一棵絲柏樹。
《麥田裡的絲柏樹》(A Wheatfield, with Cypresses)1889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絲柏是梵高在聖雷米時最喜歡的樹木,他在這裡畫的很多畫都包含絲柏,在這幾幅畫里,他用深藍、翠綠、祖母綠來描繪絲柏,每一棵絲柏都像衝天的火焰,與眾不同。在天朝絲柏樹到處都可以見到,是城市綠化帶中最常見的植物,以後在路邊看到絲柏的時候可以告訴朋友,這就是星夜裡面的樹!
梵高的「星夜三元素」?
梵高最重要的風格成形,就在他旅居法國南部城市阿爾勒(Arles)期間。當他因癲癇發作進了聖雷米的療養院後,他的畫作開始出現漩渦紋及火焰般向上燃燒的線條,《星空下的絲柏路》即是梵高這個時期畫作的典型代表。
《星空下的絲柏路》(Road with Cypress and Star)1890年,荷蘭克勒勒-米勒博物館
此畫與著名的「星夜」擁有同樣的元素:新月、繁星與絲柏,而這些全是梵高想像中的虛構,是他受到高更影響「用想像力創作」的集大成之作。
最早的星夜畫不是《星夜》?
除了《星夜》和《夜晚露天咖啡座》以外,梵高最早的一幅星夜主題的畫是1888年創作的著名油畫《羅納河上的星夜》,這幅畫取材於阿爾勒的羅納河上的夜景,現藏於法國巴黎的奧塞美術館。
「Starry Starry Night」為梵高而作?
「Starry starry night,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ey」。 這旋律極其優美的歌曲叫做《Vincent》,正是美國民謠歌手Don McLean在1970年為紀念梵高而作的,後來此曲被收錄在那張著名的專輯《American Pie》之中。
這首歌曲創作的靈感正來自梵高的《星夜》,整首曲子的配器就是一把木吉他旋律流暢得渾如天成,詞作也是如畫般的唯美。荷蘭的梵高紀念館長年播放此曲,陪伴梵高和他不朽的畫作。
梵高是穿越的延時攝影師?
隨著攝影器材和數碼暗房技術的發展,延時攝影作為一種新的攝影創作形式受到攝影師的熱捧。他們將相機固定在一個位置,每隔一段時間拍攝一張照片,然後使用圖片疊加技巧創作關於星空的照片。
延時合成攝影最終的成品往往效果驚人,讓人自然地想起《星夜》中的奇妙筆觸。 上圖是攝影師Vincent Brady在蒙大拿國家冰河公園拍攝的星軌,與《星夜》相比堪稱神似。
伍迪·艾倫的電影海報抄襲《星夜》?
《午夜巴黎》是伍迪·艾倫的第四十一部長片,也是伍迪·艾倫的第一部完全在巴黎拍攝的電影。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好萊塢電影編劇在巴黎的午夜時分穿越到20世紀20年代,遇到海明威、菲茨傑拉德夫婦、畢加索等黃金時代大師,甚至與與畢加索情人阿德里亞娜互生情愫的荒誕故事。整部電影充滿了懷舊主義氣息。伍迪·艾倫憑這部電影獲得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劇本獎。
雖然伍迪·艾倫黑們對這部掉書袋的電影十分不屑,但是巴黎美麗的景色對很多影迷來說還是十分有吸引力,發生在巴黎的神秘午夜故事配合梵高的《星夜》作為海報呈現也是頗有趣味。
梵高也是哈日一族?
梵高生前非常欣賞日本浮世繪,早在安特衛普時,他就對這類藝術深表興趣,用浮世繪畫作裝飾了自己的畫室,也曾經臨摹雜誌上的浮世繪作品。《神奈川衝浪里》也許是他最喜愛的作品之一,《星夜》中天空的渦狀星雲畫風被認為參考並融入了《神奈川衝浪里》的元素。
《神奈川衝浪里》是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的著名木版畫,於1832年出版,是《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之一。它描述巨浪威脅神奈川沖(神奈川外海)的船隻,與該系列的其它作品一樣,以富士山為背景。圖中描繪的驚濤巨浪掀卷著漁船,船工們為了生存而努力抗爭的圖像,遠景是富士山。這幅作品是北齋最有名的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日本美術作品之一。
《星夜》的靈感曾出現在梵高給弟弟的信中?
《親愛的提奧》(豆瓣親愛的提奧 (豆瓣))是梵高的書信體自傳,內容由梵高寫給弟弟提奧的書信,按日期編撰而成,梵高在這些通信中表達了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和創作的孤獨,聯想到他悲苦的一生,這些文字篇篇打動人心 。
筆者在書中發現了梵高創作《星夜》的靈感源頭——「我一定要畫一幅在多星的夜晚的絲柏樹。……然而我的腦子裡已經有了這幅作品:一個多星的夜晚,基督是藍色的,天使是混雜的檸檬黃色。」
星夜的愛好者版本
《星夜》可能是梵高最受喜愛的作品了,世界各地的《星夜》愛好者們創作了自己獨特版本的星空,各種歡樂。
Body Paint
梵高《星夜》與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合體版
炫彩版
暖色版
城市版
Temple版
扭腰版
哥譚市版
星戰系列
汪星人版
當然還有,無法阻擋的Hello Kitty……
幾米《星夜》
REF:
- 《親愛的提奧——梵谷自傳》,南海出版公司,2001 ?
- 《星夜》的所有愛好者版本來自豆瓣友鄰ec(H)o的相冊:?星月夜??
------------------------------------------
如何閱讀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 - 姚逸凡的回答
---------------我是 分割線----------------------
PS
我正在做文化旅行的創業項目,坐標北京,當期重點城市巴黎,
如果你對藝術史和文化旅行本身有興趣,請私信我;
如果你有藝術史方面基礎並對文化旅行創業有興趣,也請私信我。
最近開了個微信群,把對文化旅行有興趣的小夥伴聚集在一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的微信號,之後我拖你進群。
最後,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窮羅傑年鑒(poorroger) 么么噠
藝術一種語言,不論是什麼藝術,不論是誰,你可從TA的作品中看出其對生活的態度,能打動你的,引起你共鳴的就好作品。我這裡說的很泛,有時候感覺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東西。梵高的畫公認的應該就是色彩了,但這也不具備普遍性,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取TA所需要的。態度吧,還是一種態度。
最近在看《世界現代設計史》,我對這個問題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我在看到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和」新藝術「運動中一批具有探索精神的設計師對於機械化設計和維多利亞風格的浮華堆砌的反感,對於自然主義的推崇,一切皆是時代背景所造就的。每個時代都會形成一種主流和所謂的權威,但如果是長期處於一種思維固化的狀態下,總會有一些想要探索創新的人站出來希望能有所改變,這些人也是人類文明得以不斷創造和發展的動力。
而這些」叛逆「的人中也會出現極具代表性的甚至將他們的思想推向極致的人物。高迪就是」新藝術」運動中的一個極端的表現。或許他們當時不會被時代所理解,但當後人回顧這些歷史人物的時候就會發現,他們所帶來的是對人類文明另一種角度的思考並且深有影響。
他們敢於對時代說不,勇於探索和表達的精神也值得後人敬仰和學習。
梵高也是如此,他代表著他們一個群體的思想的極致體現,他們的偉大或許不僅僅只是某一幅畫作,而是他們的那種不隨波逐流不趨炎附勢的獨立思考的精神。
要是聯繫起大的時代背景下的話,就會知道,他們走的這些路是有多難。
吃多了糖才發現有些糖其實是酸的,聽多了歌曲才發現有些音樂其實是炸耳朵的,看多了小說才發現有些小說其實是頹喪陰鬱的,正是這些異象才讓世界不再單調索然,就像酸味的糖刺激你的味蕾讓你不滿足於甜膩的感覺,就像喧鬧的音樂勾引你的耳膜讓你不滿足於繾綣的抒情,就像壓抑的故事揉搓你的心靈讓你不再滿足假意的童話結局,你才發現,世界這麼大,出去看看才是最美好的。也許,外面的世界不那麼美好,也不那麼友善,但是我們還是希望透過所有繁華和律法去看看黑夜裡的沉寂和星空,在狂歡里感受孤獨,在愛情里承受背叛,在榮華里體會衰敗,在滾滾洪流里開闢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砥石,在過盡千帆皆不是中堅持除卻巫山不是雲的信念。
以上煽情結束
說實話,我在大學以前也是覺得印象主義的畫一點都不清晰,有的就像是一堆顏料糊在畫布上似的。蒸汽朋克還有搖滾就像一群人在破銅爛鐵上跟磕了葯似的亂敲亂打。還有怪味豆,什麼臭襪子味的、香菜味的。那時候就在想,為什麼會有這些一反常理的東西存在,我們的世界不都應該是和諧完美的嗎。如果世界都是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都是古典主義,都是華麗的洛可可,都是經典的愛奧尼,柯林斯和多利克,都是論語或者沉思錄,都是大同世界那不是已經很完美了嗎。
這個困惑一直在困擾著我,後來我慢慢讀了一些書,畫過一些畫,寫過一些詩,做過一些事,經歷過一些人。我發現,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感覺,就像我走過小橋流水時欣賞這份寧謐,也去過藏地冰川震撼那種奇崛。原諒我偷換概念,其實我是想說,繪畫和景色是相通的,與文學、音樂、衣飾、建築、歷史和人生都是相通的。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太狹窄的歷史和空間範疇里,大部分人都沒有去過離開家500公里(誤)的地方,大部分人都沒有經歷過戰火和流離失所,大部分人都沒有讀過100本以上的著作,(手機碼字不便貼圖,有一張圖是畫的有三個人站在不同高度的書上,看到了牆內外不同的風景,你能說三個人對於外面世界的評價是一致的嗎?)
時尚女魔頭裡有這麼一段對白,說女主身上穿的那種衣料是某年某季時興的款式。被諷刺與時尚格格不入,我們也似乎可以想到,現在好多時裝發布會光怪陸離的奇形怪狀的服裝真的是符合大眾審美的嗎,真的是在引領潮流嗎,真的在塑造我們的時代嗎?包豪斯大通透的玻璃裝飾和四四方方的造型引得歐洲保守主義的非難,誰又曾想到,當今的建築和城市發展有多離不開包豪斯的理念。
扯遠了,回頭再說說繪畫。當你驚嘆於古典主義精湛的寫實風格時,你可能崇拜提香、拉斐爾、克勞德、安格爾、大衛,你也會驚嘆卡拉瓦喬的老千、聖母之死,倫勃朗的夜巡,萊頓的纏毛線者,米勒的拾穗者,這些都細膩到你感覺不到跟照片拍的有什麼不同。接著,你又看了《酒神的狂歡》(1519年)、 《巴庫斯與阿麗阿德涅》(1523年)、 《拿手套的男子》(1522年)、《烏爾比諾的維納斯》(1538年),各種聖母基督,各種屁股大白腿,各種攪基沒節操,各種皇帝在青樓大王征四方,你開始有點失去興趣,你開始有點審美疲勞,覺得畫的再好也沒法讓你再有眼前一亮心頭一震的感覺,你念念不忘的反而是那些飄忽不定的光線和波光,好的莫奈拿著日出、草垛和睡蓮告訴你一天內光線在不同角度照射下物體的色彩變化和陰暗虛實的交替,你開始重新有了興趣,貌似蠻有意思的,你對光線開始琢磨,你又發現自己喜歡上了畢沙羅、雷諾瓦、西斯萊、竇加、摩里索、吉約曼和巴齊耶,但是,你又漸漸發覺,這些畫作也不過是模糊一點的照片而已,你心裡開始衝撞著一些不因循守舊的衝動,你想盡量用刀劈斧砍似的激烈的情緒去抒發和表達,於是梵高帶著他的麥田與烏鴉和星空來了,你開始和他交流內心的想法,窮苦、妓女、基情以及對世俗的反抗。然後,你又見得多了,身經百戰了,覺得印象主義貌似也只是在條條框框裡帶著腳鏈跳舞,你想徹底打開枷鎖和樊籬,達利、康定斯基、畢加索……都來了。累屎我了~
主要是這些畫,它激活了你的感受,讓你產生共鳴,讓你在你的人生閱歷中拾取同樣的情感,然後你就會覺得這些畫不僅僅是幾塊色塊和顏料,或者它們徹底顛覆了你的固有認識,在你的固執己見里充當一記巴掌和一種記性。這才是世界的全部。由完美和不完美共同構成。
-
不太贊同那些過於注重梵高人生經歷傳記書信、以及貼圖太多的回答。
一、先別在 iPad 上看油畫了。
二、有條件就去看館藏原作,或者去看國內美術館借來的外國展出。鑒於第一條,看展的時候別忙著拍照,照片是留不住畫的。用眼用心看面前畫布上那堆百年前定型的顏料與此時此刻的光子碰撞,這才是魅力所在。
三、如果沒條件看原作,就去好一點的美術書店或進口書店找 Taschen 或 Phaidon 出的畫冊。別買地攤的、小店的,眼睛不尖的人很容易買到渣印刷的盜版。
四、如果你問題里的「梵高」被替換成了同時期其他歐洲畫家,並且你仍想不通這些畫家的畫「好在哪兒」,那麼請重複以上第一到第三步,多看幾個畫家的畫。
藝術家/藝術家的作品的高低,很難做到量化類比,不像球員技能,可以畫出個數據圖來高下立判。
從看畫的感受來說,並不是列出甲乙丙丁幾個方面就可以說出一條一條道理來的。不存在什麼甲的用色比乙好,乙的筆觸比甲好。這不是「畫技」的比拼。
所以這裡無論貼多少梵高的畫的圖片也沒用。至於梵高的人生經歷、傳記、書信,這些都是輔料,即便對此一無所知,也不會影響你去感覺到梵高畫作的極致的美。
太多人是從藝術史和繪畫技法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了。可是問題的核心並不在這。
經常有不太接觸藝術的熟人,看到拍賣新聞問我:梵高的畫,畫的又不像,還賣那麼貴,那麼多人還愛看,究竟好在哪兒了?
對他們,我就跟他們聊聊梵高的歷史意義,聊印象主義運動,聊對後世的影響。歷史意義能被轉化為藝術價值,他們想得通。
有時我也聊聊梵高的筆觸用色,他轉圈兒畫星星,扭筆頭畫樹,鈷藍摻著檸檬黃,在當時是離經叛道,其實飽含著悲酸苦楚。獨特的技法被轉化成藝術價值,他們也想得通。
取決於談話的愉快程度,有時話不投機,上面那些我都懶得提了,才講故事糊弄:梵高一生清貧,苦不得志,依賴接濟,窮起來只吃得起顏料,(稍作停頓放大招)他最後精神失常了,那片金黃的麥子地,就是他自殺的地方……一般扯到這裡,再怎麼對藝術嗤之以鼻的死理性派都被打動了。人物有悲慘經歷,生不逢時,這種悲情能被轉化成藝術價值,他們也想得通。
可如果我聊「感受」,他們就想不通了。
只有遇到真正喜歡藝術的,不帶著世俗金錢的眼光看藝術的人,我才跟他們聊感受。
題主欠的就是這點感受。
歷史事實、技法特點、人物經歷,誰去看,都是一樣的。只有感受,是每個人各不相同的。以一幅畫為中心點,一千個觀眾,心裡有一千個感受。
梵高的畫,比起別人的畫,給當下時代的人們帶來的感受更豐富,更激烈。
不是因為梵高他偉大,你才要去感受他;而是因為你相隔百年的時空感受到了他傳遞過來的美,梵高才偉大。
-我要得罪人了,求摺疊。
一切通過所謂背景資料、畫家軼事之類去試圖解讀繪畫作品的行為都是Kitsch,都是中學生閱讀理解。
窮困潦倒、好基友反目、精神分裂、割耳朵、自殺……這些放電視劇里演演還行,非要在看畫的時候拚命腦補,然後自我感動得不行,還能不能愉快地看畫了?你是來看感動中國來了?
所謂的真誠、理想……別的不說,就尼德蘭那堆古典寫實的靜物畫家,哪個就不真誠了?哪個就沒理想沒良心了?畫古典寫實的招你惹你了,人家有多真誠你造嗎?畫個畫還得罩染幾十層容易嗎?非得每次講印象派之類不那麼寫實的就要出門右轉拿張古典寫實來墊背,顯得自己很非主流是不?還要特彆強調梵高同學沒有經過正規學院派訓練,很大了才開始學畫畫,是幾個意思?夕陽紅咩?
你可以喜歡那動感的星空,明亮的麥田,怒放的向日葵。你可以喜歡那厚重的筆觸,笨拙的造型,鮮艷的色彩。
但你非要說這是因為他有精神病,他沒正經學過畫畫,他沒錢但有個支持他的弟弟,他和好基友鬧翻了,他有幻覺,他有對理想的追求,他英年早逝,BlahBlahBlah,因此他的畫是這樣的,因為這樣,所以你很喜歡。
這就叫自己感動自己。
至於還要去看電影、傳記,聽歌來讓kitsch來得更猛烈些的,我真是跪了。
手機碼字,回頭有精力再來。
-----懶懶的更新線-----
我沒有說我喜歡或不喜歡梵高!我也沒有說他畫得好或不好!我其實根本就沒有回答題主問題,純吐槽!所以一開頭就求摺疊!評論里一堆過度解讀的我也是醉了。
目前為止最欣賞的答案是@李永學,建議移步去看他的畫評,十分到位,實事求是,精闢簡短。我就懶得寫了。
-----懶懶的更新線完畢-------
順便說句,樓上有從藝術修養角度比較梵高和畢加索的,其實不要說畢加索,連塞尚都秒殺梵高几條街。
再順便說句,要拜精神偶像的,請出門上樓挪威去找蒙克,人家那是正宗精分,畫畫都不帶技法,因為沒有技法。時隔一年,重新梳理一下再來回答。
先說原則:
外行問畫哪裡好,不是談重要性。不是談意義,不是講故事。
上圖黨太多了,所以難免重複,不好意思了,我會盡量做到有圖有觀點:)
三年前,叔叔問過我這個問題,搜遍腦海里的辭彙也覺得難找到貼合的,所以只能片面說說個人感受了。「顏色好看啊」「筆觸很靈活」之類的= =,叔叔追問,「我就不覺得顏色哪兒好看」時候,完全沒詞兒。
在這裡寫下來也是為了給叔叔講清楚,算是完成一個心愿~
先談感受。
我喜歡梵高,原因跟什麼「梵高之後大家知道可以做自己的太陽」「梵高的痛苦」這類的破評價沒啥關係,從前臨摹過羅納河上的星空,只是靜靜的看下去,是能像時光機一樣體會到百年前畫家站在河岸的感受的,包括溫度,空氣的味道,聲音(沒錯是聲音,米勒,柯羅的素描也是如此,張張都有聲音)還有心情。
繪畫讓人愉悅的地方正是這樣,一台台不同線路的時光機。
再上一張自己2012年夏天的小畫兒,儘管現在看起來一屁股毛病,但是我還是覺得那一年整個夏天最後最後的印象就是它了,跟以往的每一個夏天都不一樣,濕濕的,讓人神清氣爽。
再談談定位,梵高不是什麼影響美術史,推動歷史發展的巨人,也沒有多麼深刻的繪畫理論。
個人非常認同王克舉老師談過的這樣一個觀點,梵高和塞尚的定位很類似於中國畫的齊白石和黃賓虹,前者是個案,是把自己的世界觀完完全全用合適的語言講述出來的極端個案。後者是有完整思想體系和新形式的奠基人,影響又大又遠。
如果再舉例的話,文學的可以說三毛和余華,張岱和朱熹,總之就是自嗨和學術貢獻的區別,沒有高下之分。我愛他,他可以不重要,但是我愛他。
曾經問過自己好多遍,知道這個歷史定位,對自己理解一張畫真有幫助嗎?
畫面就是視覺語言,如果它本身打動不了你,還有什麼可能呢?
開始說正題
題主說的 筆法、用色、內涵,先問一下,提到這些詞,你確信自己有衡量好壞的標準沒?
舉個栗子:
我覺得舒淇又美又可愛。
首先,這種主觀感受能否拆分成具體內容:鼻子,眼睛,長成什麼樣子就又美又可愛了?
其次,如果有衡量標準,比如 眼距寬一些可愛 是不是構成 整體評價的唯一條件?
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每一項都不是我喜歡她的唯一原因。
我們談喜歡一個畫家時也是一樣的道理,筆法、用色、內涵這些都是分析畫家的重要因素,可這些都不是我喜歡他的唯一原因。
我愛你的全部。愛你的所有缺點。
那,好壞實際上有標準嗎?當然有。而感受力是天生的,有人看起來就覺得哇好漂亮,有人就是先判斷和我的知識存量對比,如果不符合,很難去感受。
了解藝術,赤子之心非常重要。
(多年觀察,女孩這方面普遍好於男孩子,原因可能是思維方式的形成 男孩總是「為什麼」 女孩是「我覺得」)
好在哪?好在哪?
梵高超級超級熱愛生活,在30歲的自述里,他也說過,感謝三十年前學到的一切,也相信今後三十年會更精彩,有更多的作品,希望滿滿。他會認真觀察春天的桃花、庭院,有個願意給他做鋤地模特的人也會開心的告訴提奧。
熱愛生活有一萬種形式,2B青年看到春天的桃花,說的是「卧槽,牛逼!」小腦仁兒就再也想不到形容詞兒了。文藝青年可能是「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梵高這樣強悍的文藝青年,是這樣的,他讓我看到了世界還有其他視角,有新的可能:
我也更傾向於相信他不是自殺,梵高不是死於自殺?那殺人兇手會是誰呢?
然後說說看畫兒的前提,大家會形成所謂的的「刻板印象」,對於與自己認知世界不同的東西說no。我們通常叫它代溝,很常見的,我對二次元人類很不理解,也不會主動介入。如果真的想知道哪裡好,欣賞藝術的第一步是打開自己的心,不要防火牆,才能感受更多更多不一樣的美好世界。
太多人的一生只能看到周圍半米。可我堅信,每個人眼裡的世界都完全不同。
梵高最最打動我的地方,也正是這一點,他讓我見到了他眼中絢爛的世界。
討論太多了會影響判斷。
最後一件事兒,藝術家早逝的影響。
這個世界上太多東西是打包起來打動人的,很近的栗子~老男孩,可能一首單曲影響很小,但和電影連在一起,可以讓很多人感動。海子的詩,王小波的文兒,都跟早逝連在一起,人們會覺得這樣一個特別的人從此再也見不到他的精神產出,夾帶著惋惜的感動。我很喜歡的民謠歌手尹吾,不像汪某人一樣被稱作偽搖滾,很大原因是早早隱退。陳丹青最近畫的無趣而說的太多,就背離了西藏組畫的那個虔誠的形象。
不是說死亡能鍍金,而是有才氣有獨立精神的人,在生命黃金時代沒過去的時節里戛然而止,很容易被神化。
這裡,附上一張有聲音的素描,如果聽不見,就是你的理性壁壘太厚了,over。
以上。
梵高的畫好還是不好這個問題,通俗地講,如果把梵高的作品同他同時代的畫家作品相比,小孩子們會更喜歡梵高的作品,會對梵高的作品印象最深。這個就能說明一個問題,拋去畫家本身的聲望之類的外在因素,能讓沒見過什麼世面不諳世事的純真的小孩子喜歡的作品那才算是真正好的作品,因為純真的孩子眼裡純真的東西才是最美的。確實,梵高的作品不同於Monet那種朦朧的印象美,又不像Sisley和Pissaro倆人作品那樣經常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他倆的畫風不了解的人看確實很類似),又不像Manet那麼寫實逼真,也不像Cezanne那樣和諧冷靜注重景深層次感,更不像高更那樣世外桃源般野性地純粹。梵高的畫有一種天真奔放的感覺,有的東西說不上哪裡好,但是你只要看一眼就印象深刻。這大抵跟梵高本身腦子有毛病有關,梵高一直沒有丟掉純真的部分,像小孩子般敢於想像。最後,梵高沒有經過學院派的學習,而且很晚才接觸創作油畫的,更別提很有毅力,跟Monet一樣經常一個視角就是畫上個幾個月,很可惜英年早逝。
最後當然還是我的特色,上高清大圖,哈哈。
上拍作品Top 10如下:
#01 Vincent van Gogh - Portrait of Dr. Gachet, 1890, $82,500,000 (19900515, NY7068, Lot 21)
#02 Vincent van Gogh - Portrait de l"Artiste sans Barbe, 1889, $71,502,500 (19981119, NY8996, Lot 325)
#03 Vincent van Gogh - Irises, 1889, $53,900,000 (19871111, Sotheby"s Lot 25)
#04 Vincent van Gogh - Vase with Fifteen Sunflowers, 1889, £24,750,000 (19870330, Christie"s LDN, Lot 43, $40,500,000)
#05 Vincent van Gogh - Arlesienne, Madame Ginoux, 1890, $40,336,000 (20060502, NY1655, Lot 19)
#06 Vincent van Gogh - Sous-Bois, 1890, $26,952,500 (19951108, Sotheby"s, Lot 12)
#07 Vincent van Gogh - Autoportrait, 1888, $26,400,000 (19900515, NY7068, Lot 32)
#08 Vincent van Gogh - Le Vieil If, 1888, $20,350,000 (19891114, NY6952, Lot 10)
#09 Vincent van Gogh - Le Pont de Trinquetaille, 1888, £12,650,000 (19870629, Christie"s, Lot 78, $20,240,000)
#10 Vincent van Gogh - La Roubine du Roi, 1888, $19,802,500 (19990512, NY9088, Lot 15)
然後是他的Wheat Field with Cypresses系列:
1. Vincent van Gogh - Wheat Field with Cypresses, 1889, $57,000,000 (199305, Private Sale via Steven Mazoh)
2. Vincent van Gogh - Wheat Field with Cypresses, 1889, National Gallery of London
3. Vincent van Gogh - Wheat Field with Cypresses, 1889, the MET
最後是草圖和成品系列:
1. 草圖
2. Vincent van Gogh - Eglogue en Provence-Un Couple d"Amoureux, 1888, $7,109,000 (20130507, N08987, Lot 59)
3. Vincent van Gogh - Le Pont de Langlois a? Arles, 1888, $8,295,500 (20031104, NY1299, Lot 21)
為什麼草圖最後變成了兩幅成品?構圖更美唄。其實還有12幅向日葵系列,等下回誰專門問向日葵的,我再貼。
在是阿姆斯特丹的梵高美術館裡,我第一次看到《麥田群鴉》。陰沉沉的天空,風吹過的麥田,驚起的烏鴉,如亂雲飛渡,孤獨綿延。
這並不是梵高最後的畫作,在這幅孤獨的畫以後,他還畫了好幾幅熱情洋溢的畫。
如同《周易》里,倒數第二是[既濟],倒數第一是[未濟]。
幾天以後因緣際會,我來到了這片麥田。
這是法國的奧威爾小鎮,整個小鎮寧靜柔美,唯獨這片麥田卻很孤獨,四下寧靜,烏鴉聲聲飛過。
很震驚的一點是,梵高似乎有一種靈性,能在一片片尋常之地中,發現一個個與眾不同的[地點]。
偉大的作品都能做到穿越時代,穿越感官所見的世界,呈現另外一個世界露出的神韻。無論是似乎要突破的鳶尾花,還是被昆蟲侵蝕而感到疼痛的白玫瑰,抑或是發現一片孤獨的麥田,記錄這一個個世紀不絕的孤獨。
如果沒有看到這樣的畫作,你不會意識到自己如此孤獨,也不會感到玫瑰的疼痛。畫作不僅僅反應了人類的情感,它還幫助人類抵達自身情感無法觸及之地。
去過阿姆斯特丹看人山人海的梵高博物館,對那副抽煙的骷髏印象極深頗有好感。
我覺得分析藝術作品的」好「,就像分析科學發現一樣,在於其在歷史上的影響。同意@東風催 所說到的」開創「,梵高算是野獸派的先驅。但是同樣,他的畫」好「並不一定只是」好看「,更不是說每幅都好看。但是梵高的名作給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體驗,這和其他答案中分析的用色/筆觸/構圖/生平,都有關係。藝術是需要表現性格的,而不是取悅觀眾。
個人很喜歡這幅Branches with Almond Blossom當時很多畫家受日本浮世繪影響,所以油畫中帶有日本版畫的意味。我覺得能捕捉千變萬化的世界並融入進自己的風格,也是藝術大家的一大必備條件。
這句話完美解釋
@Jasmine松茸 說的很好了,鼓掌。
蔣勛有專門一個系列說梵高,音頻中的核心點松茸同學都寫到了。題主有興趣可以去聽聽蔣勛老師的課,對回答此題很有幫助。
大家說了很多關於梵高的意義,我也就不重綴述了。我想從藝術欣賞的角度去談談梵高的畫好在哪裡。
我們的審美快感分兩種,一種叫視覺快感,一種叫大腦感知。大腦感知是指欣賞者在欣賞藝術作品時體會到了與藝術創作者相同的心理活動,與作者感同身受,繼而使欣賞者從內心迸發出強烈的認同感。這是一種審美快感。
比如我們讀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時心中的激蕩。
比如,我們看到創世紀天頂畫時獲得的強烈的宗教震撼。
比如我們在失戀時走在大街小巷聽到每首歌似乎都在唱自己。
「大腦感知」的審美體驗是需要欣賞者具有一定的審美基礎,包括知識積累和文化積累。否則你即使面對《溪山行旅圖》或《奉橘貼》時你也感覺不出來好在哪裡。
但是,視覺快感不同。
比如當你面對一片浩瀚的星空,你獲得的就是視覺快感,這時你並不需要去區分各個星宿。
視覺快感是一種不需要太多知識積累就能獲取的審美快感。人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首先獲取的是視覺快感(或聽覺快感,簡而言之是感官的愉悅)。
藝術作品需不需要愉悅人的感官?當然,藝術作品成為藝術的第一要素就是它必須具備審美性。沒有審美性的生產活動可能是科學,可能是宗教,可能是政治,但不是藝術。
藝術必須具備審美性,審美性就是首先服務於人類感官的。
藝術的其他功能如宣教,如道德,如經濟性都是在審美性的前提上去完成的。
那麼,梵高,或者說印象派的畫具備審美性嗎?
具備。
不但具備,而且印象派的畫視覺快感大於大腦認知。
讓孩子們看畫,古典主義,巴洛克,新古典,印象派,現代派,表現主義分別給孩子們看。毫無意外孩子們最喜歡看的就是印象派,其次是巴洛克。最不喜歡就是表現主義,因為根本看不懂。
因為印象派的畫就是孩子眼中那個繽紛多彩的世界。
星星就是那麼大,明晃晃的掛在天上。麥田裡的麥子就是碧油油一片。陽光下的街角就是那麼明亮。陽光穿過樹葉斑駁的痕迹曬在人的身上,好亮,好溫暖。
梵高的畫就是這麼溫暖。
梵高除了早期和礦工們生活在一起畫過的如《吃土豆的人》這樣反映社會意義的畫作外。自從來到蒙馬特結交了點描畫派的修拉等人後,他的畫明亮,溫暖,讓人看到第一眼忘去了筆法,造型結構,而把注意力深深的停留在他繽紛燦爛的世界裡。
是的,梵高有狂躁症,也許正因為他這麼狂躁,這麼有激情,他對人,對自然,都愛的那麼急,那麼迫不及待。他才會在畫布上這般的鋪抹顏料。
梵高的畫,是有溫度的畫,他用他的狂躁的筆觸,留給我們的是一個熱愛生活的藝術家。
我愛muji的返璞歸真,也愛永觀堂的鐘聲;我愛春水煎茶的無爭,也愛竹杖芒鞋的一生;但我也愛繽紛的世界,明亮的星夜。建議題主看一看《梵高書簡》,再去看他的畫,看每一幅都會悄然淚下
感謝評論裡面的各位指正,星夜那張圖已經更改。這幅畫珍藏在紐約的現代博物館,所以我選取的圖片是從博物館的官網直接下載的,鏈接就在圖片下方。
--------------------------------------------------------------------------------------------------------------------------
不請自來。我並不是什麼藝術專業畢業生,只是身處荷蘭,去過梵高當年畫《吃土豆的人》居住過的紐南,讀過歐文斯通關於梵高的傳記《渴望生活》,參觀過歐洲館藏梵高作品最多的兩個博物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館和巴黎的奧賽博物館。根據我自己的感受談談看法。
我覺得梵高的畫之所以偉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1. 對任何一件藝術作品的評價都不能脫離作者所處的時代。梵高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以前的大部分繪畫是寫實的。油畫的表面是平整的,情感上也是冷漠的,色彩是那種肉汁的褐色。一大批印象派畫家的橫空出世給繪畫界帶來了紅綠藍,帶來了光,空氣和生命感。當然這些元素在當時的人看來是離經叛道的。巴黎沒有幾個畫廊願意展出或者銷售他們的畫作。甚至連他死後,歐文斯通給他做傳,幾乎沒有出版社想出版這個荷蘭「失敗畫家」的傳記。所以,梵高在藝術史上屬於開疆拓土的藝術家,在孤獨中前行。
自文藝復興以來,歐洲繪畫中是不會用黃色的。但是在這幅梵高模仿米勒的畫作中,使用了大量的黃色。
2. 畫作是由畫家創作的,畫家的生活態度和經歷也會在畫作上有所體現。梵高27歲之後才開始決定走繪畫道路。在短暫的十年間,就作出了1000多副油畫。創作力旺盛。感情純粹,在倫敦的時候為了一個姑娘能夠步行上百公里只為見他一面。他是真正的真善美,在比利時煤礦區博里納日的時候和礦工分享自己的全部教會津貼,給他們買衣服,買食物。自己有時候長達幾天只能以咖啡度日。到了法國的阿爾之後,因為白天整天在室外作畫(每天竟然可以完成一幅油畫),受到的日照太多而得了日射病,接著就發生了割耳朵的事件。後來去聖雷米的精神病院療養,在那裡,梵高依舊在創作,那副扭曲的星空就是這時候的作品。他的短暫而絢爛的一生為他的藝術作品增色不少!
(鏈接:Vincent van Gogh. The Starry Night. Saint Rémy, June 1889)
3. 藝術家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吃土豆的人》為例,當時梵高居住在荷蘭一個名叫紐南的小鎮。在離開巴黎之前,他特別想畫一幅反應農民吃煮土豆的精神的作品,為了這幅畫,前期的練習和素描就花了他12天日以繼夜的努力。在離開荷蘭前赴巴黎之前完成了這幅作品。
說真的,其實梵高根本就不應該去畫畫。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意公子在幾個月前推出了第九期《藝術很難嗎》: 梵高,人窮就不應該去畫畫,加班好幾天回到家的導演,第一時間把節目拿給女朋友看,看完節目的她居然嚎啕大哭。問她哭什麼,她說梵高太可憐了,生前潦倒死後的這些天價卻跟他沒有關係了,可是他還是那麼堅持畫了一生。當然,哭了的不是她一個人,梵高是很多人難以忘懷的情結。
梵高根本不應該去畫畫!《藝術很難嗎》第九期視頻《藝術很難嗎》第九期:梵高,人窮就不應該去畫畫
看完了?你哭了嗎?反正意公子哭了。最開始的時候,是我家化腐朽為更腐朽的特效師羅子,為了逗我開心,試著做了這麼張動圖:
看完萌萌噠的梵高之後,意公子的心都化了。於是就有了後面這些:
當然還有梵高人生中的最後一幅自畫像:
不止是意公子保有這麼天真美好的願望希望梵高笑起來,在今天的內容里意公子還要給大家分享一個小視頻,電視劇《神秘博士》新版第五季第十集片尾的片段中,導演假設梵高穿越到了現代,親眼看到了博物館裡人們欣賞著他的畫、交口稱讚,內容直戳淚點,心慈手軟者慎點這段內容......
神秘博士 ——梵高的小片段(小感動)視頻
每個人都有一點點執念,為了心中那個永不崩壞的理想。其實如果為了更好的世俗生活,梵高根本不應該去畫畫,但是該與不該的標準又是誰來界定的呢,想來在忠於自己的道路上,梵高也是問心無愧了。
梵高絕對是一位色彩大師,很少有人能做到像他一樣大膽獨特的運用色彩美學。他的畫有很直觀的兩個特點。
一是色彩艷麗,飽和度高,乍一看會有純色相撞擊的衝擊感。梵高在很多畫作當中都熱衷於使用具有很強顏色傾向的顏色,即使是在背光面。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個人創作手法。如上圖,梵高的肖像畫,他是如何表達人物面部的體積塊面的?用飽和度很高的黃色紅色綠色。
我們再來看另一位大師,善於製造光影感的倫勃朗。
是不是感覺差別巨大?
假如我們把兩幅畫調成黑白
是不是感覺差別更大了?
我舉兩位大師的例子,並非推崇一位,貶低另一位的意思,而是我覺得大師之所以是大師,在於其作品,所表現的必定是個人在繪畫上的研究成果已成一派,簡而言之就是表達方式,也可以稱之為畫風,已經成為一種體系。
倫勃朗是一位光影大師,在他的作品中到處能找到強烈的素描關係對比,他的作品給人以真實又略施戲劇性的光影享受,即使把畫中色彩剔除,亮調暗調中調完整,也仍舊是一幅極好的素描作品。
而梵高則是色彩大師,捨棄追求色彩明度的差異,而是運用色相的對比,在畫面中刻畫體積和空間。所以當梵高的畫調成黑白,整個畫面基本呈中調,但是卻使用色相來生動呈現物體,多麼有趣的表現手法!
而梵高的大膽色彩運用,也並不是憑空想像的,我這裡舉個例子。
左圖是偏向現實的色調,而右圖將飽和度調高,比較接近梵高的藝術風格。
仔細觀察比如背景的牆壁,光看左圖,我們基本可以說這個牆是灰色的,當時當調高飽和度時,我們發現牆是藍綠色的,也就是說,其實原本灰色的牆,其實是帶有藍綠色顏色傾向的灰色。
這個其實很多人知道,這是色彩學習里的基礎知識,物體亮面是暖色調,在其暗部,加冷色。這個就是利用色相對比來達到黑白素描不能呈現的色彩的獨特魅力。而梵高的作品當中,這一點被運用的神乎其神。
這也就是為何,梵高大膽的用色,給人感覺和現實極為不符,卻百看不厭的原因。
--------分割線--------
梵高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獨特的筆觸,以至於不論專業與否,大家都能一眼看出,哦,這個是梵高的作品。
最著名的就是這幅星空,家喻戶曉 。
再來張萌萌噠的自畫像 ⊙▽⊙
關於筆觸?這個我只能說說自己的感想,非常不專業?
這種類似於像素塊一樣的小筆觸確實是發揮了梵高優勢,使得畫面的色彩更加豐富,之前也說了色相的對比。
而且除去顏色的堆疊,筆觸上也是有松有馳,像星空有一種流水的感覺。
不過這種筆觸在梵高有些作品中並沒有使用,畢竟藝術是以表達情緒思想為首要,形式技巧只是輔助,並不死板。
在放幾張美圖
總之看梵高作品,我能感受到強烈的動態的情緒,個人都有個人的體會,我就厚著臉皮講了講我的心得,在下才疏學淺,多多交流才是正解。
而且我覺得大師之所以是大師,是基於練習和研究的成果,有自己的一套表現手法,成為畫風乃至畫派,研究各家的畫派實在太有意思了,這大概也是藝術的魅力之一吧。
就醬=_=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