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經裡面有的話語很多反覆、排比,感覺影響閱讀?

看佛經常常覺得裡面各個菩薩和佛祖對話中一句話反覆重複,一個人提問後,另外的人還要複述再提問。
比如《愛盡大經》「爾時漁夫之子名茶帝之比丘如次生起惡見:如是予知從世尊所說之法,即此識流轉、輪迴、常保持自己之同一性也。甚多比丘聞之:實漁夫之子比丘茶帝,生如次之惡見:如是予知從世尊所說之法,即此識輪迴、流轉、而且常保持自己之同一性也。」還有各種讚歎、菩薩名,各種天,等等。
所以看佛經有時候挑著看把這些話都跳過去,專看佛祖解答,說理部分。有時候關鍵的話都找不到。比較喜歡心經、金剛經類很乾脆的經文,不用太費時間。


佛經最早是來自於口口傳播的。
佛陀在世時候沒有佛經,走到哪裡講到哪裡。按照佛教說的,就是見機說法。他身邊弟子,各人有各人的領悟。

佛陀去世後三個月,早期弟子和皈依者在王舍城舉行集會。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把佛陀的言論都背出來,其中有不同的地方,採用集合,也就是題主說的一遍遍重複,其實不是重複,等於每個人回答一次。
這部分就是經藏。
-------------------重複性的語句對於信息保存也是有好處的,你看那些無文字時代的史詩,就是有這樣的特點,不容易丟失。


這裡面有兩個簡單的道理。

首先,佛經結集時,弟子們對佛陀同一次說法的內容,總有記憶和理解的差異,為避免佛法失傳,結集人乾脆把有小小差異的不同內容彙編一處。如梁啓超說《四阿含》:「四含中有彼此互相重複者,有一部之中前後重複者,大約釋尊同一段話,在四含中平均總是三見或四見,文句皆有小小同異。 」

其次,佛經是口耳相傳多年後才落實到文字上的,比如,巴利文大藏是15世紀後期才寫定的,彼時去佛說法近兩千年。而口頭文學的一大特點就是重複,一方面是便於記誦,一方面是口耳的快感,這跟歌曲的重複段落是一樣的道理。古印度佛典語言尤其如此。梁啟超說《四阿含》「吾輩讀阿含,可想見當時印度人言語之繁重。蓋每說一義,恆從正面反面以同一辭句翻覆詮釋,且問答之際,恆彼此互牒前言。故往往三四千字之文,不獨所詮之義僅一兩點,乃至辭語亦足有十數句,讀者稍粗心,幾不審何者為正文,何者為襯語?故極容易生厭。 」漢語文言是書面文字,由於書寫材料的成本等諸多問題,書面文字務必簡明扼要。——這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語言體系。以簡明的書面文字翻譯多有重複、不計文字成本的口頭文學,其中的難處可想而知。

即便是《金剛經》這樣的經典也不是沒有文字重複的問題,詳見《金剛經》文本類析稿(艾習角著).pdf


讓讀佛經之人的念和心對已有的世俗思想慢慢變得遲鈍,繼而慢慢可以跳脫出來,變得更有覺察力對你的過去、當下和未來,讓你對你所身處的世俗和你所有的世俗之念和欲求更加的覺察進而明了-然後有所悟和增加你自身的佛性,轉化魔性為佛性的可能性和造化變大。佛陀即慈悲,慈悲即是懂得,愛,包容,寬容,對自己和萬物。身心能量與萬物宇宙能量連接為一體,即永恆的能動,最早是精神能量上的,脫離肉體進入涅槃-即回歸極樂-宇宙-本源。


須菩提,忍辱菠蘿蜜。如來說非忍辱菠蘿蜜,是名忍辱菠蘿蜜。《金剛經》這樣是隨處可見,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佛經就是讓我們學會忍耐繁複。


當時的印度語言就是以繁複為美。
就如當時中國的語言以簡潔為美一樣,都是一種語言習慣。
看看《易經》《老子》,都是簡潔美的典型。


冗餘數據是為了便於信息的完整傳遞和保存


佛法,微妙,眾生根器不同。
上人聽一得一。
中人聽二得一。
下人聽三得一。
六組慧能大師,他不識字呀,應該沒讀過什麼經書。但是他有大智慧,頓悟成佛。
佛祖剛得道時,說過,佛法難懂。他本不想傳法,認為世人得智慧不同,佛法又難懂,好比今天英語。你叫一個農民老伯伯現在去學英語,還不如一刀把他殺了。如果要教,只能一個個字母慢慢教,一天一小節,一周一考試。如果一個句子不懂,那還不反反覆復的記了背,背了記呀。
你現在看的佛法是釋尊對每個不同 根性的弟子講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名方便法門。
有反反覆復的佛經,也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種短小精悍的經文。

眾生皆不同
如來善說法
你說它反覆
只因你沒悟
個人有個法
慧能不識字
一樣成佛去
大法三千門
門門皆精彩
聽得真佛法
還需去實踐


贊同@艾習角師兄所言,與經文的整理以及語言有關。

簡單說,我們看寶萊塢電影,那些歌舞多美啊。你把歌詞,挑出來,認真學習,能不覺得繞么?^_^


謝邀。
讀佛經不靠感覺的。
就是因為感覺不靈,才需要佛經這個度量衡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經 | 金剛經 | 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