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如何理解?


《壇經》中記載有六祖慧能講解心經的內容: 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於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一、《心經》不是經。它沒有具足佛經應有的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也沒有序分和流通分。所以《心經》所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經題不能成立。

二、《心經》的主體部分抄自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或《大智度論》中所引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是沒有疑問的了(詳見下文對勘部份),而《心經》咒語部分則抄自阿地瞿多的《般若大心陀羅尼》:「呪曰:跢姪他,揭帝揭帝,波羅揭帝,波囉僧揭帝,菩提莎訶。」(《般若大心陀羅尼第十六》)

所以,《心經》根本就不是梵文佛經的譯本,而是一種抄經,或稱集錄。換句話說,260字的《心經》,109字抄自鳩摩羅什,20字抄自阿地瞿多。其他131字,自然是《心經》編輯者的自我發揮了。什譯之前,編輯者加了25字的「總持分」。什譯之後,編輯者加了56字的「果德分」和34字的「證知分」。至於另外16個字(「以無所得故」、「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則完全是為了過度自然塞進來的。

三、《心經》既然不是譯經,也就不可能是玄奘所譯。所以「唐三藏法師玄奘奉召譯」的提法亦不能成立。

至於梵文《心經》、什譯《心經》、《心經》文本演變以及廣本和簡本《心經》的關系等諸多問題,請見(一)《心經疑偽問題再研究》(紀贇,2012);(二)美國學者那體慧(Jan Nattier)的《心經偽經考》(The Heart Sūtra:A Chinese Apocryphal Text?), (Nattier, 1992)。

對於懶得找書、查書的讀者,我就受累總結一下紀文的幾個主要觀點:

1、漢語版簡本《心經》是一部「陀羅尼」。
2、羅什版《心經》非羅什所譯,也非譯本,而是抄經。羅什本定型的時間晚於玄奘本。
3、其他晚期漢譯《心經》基本都是由(來源可能有問題的)梵語或藏語譯來,是譯經。
4、從語法的角度來看,現存梵語簡本《心經》的措辭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受到了漢語語法和審美趣味的影響,所以非常「有可能」是由漢語轉譯為梵語的。
5、梵語繁本《心經》是在梵語簡本《心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應該是印度人的作品。

我於咒語毫不感冒,倒是對《心經》的主體部分,即什譯部分,很有興趣。《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梵本還在,大譯經家孔澤(Edward Conze)的英譯本也可以看到,於是多本對勘成為可能。(詳見微盤【《心經》主體部分六種對勘】艾習角著)


《學心經找貴青(第二版)》上:用形式邏輯分析心經

《學心經找貴青(第二版)》上:用形式邏輯分析心經

一、前言:元覺的話
真經空無一字,如來無法可說。-----元覺

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三、以前經師的缺點
以前的很多經師講解本經時的缺點:
1)大多注重經文的語義;但是我覺得語法才是重點。在形式上分析文章成功後,語義也基本確定了。
2)逐字逐句的講解。但我注重全文,在獲取大段文義後,方可開悟;
3)引用其他經文和文章。但我就從原文出發,因為受眾的認知背景不一,所以只能在本經中去解析。

四、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應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時】是副詞。

【觀自在菩薩】是人名,即【觀音菩薩】

五、舍利子第一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從【亦復如是】,可以推斷出,上段的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東西,因為它們都是【空】的。


句中的【舍利子】應該是人名,從【舍利子】這三個字開始,就是【觀世音菩薩】對【舍利子】說的話。
而【舍利子】之前觀世音菩薩的那幾句,更是形式上揭示了全文。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靜,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無智亦無得。】

這段中,【空中無色】一句,進行了邏輯上的排斥,與上一句的【色不異空】那四句是矛盾的;

第一個【舍利子】開頭的文句那四句,使用了集合論,論述色與空是同一個東西,又與【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的空,必定不是同一個空。

完整的說,應該是,
色是(色)空,或者,色是空(色)
受是(受)空,或,空(受)等等。

當你明白,
空中無色,系指,
(諸法界內的)空相中無(五蘊界內的)色,
第二個【舍利子】一段,你就基本懂了

整理,得下面的圖片

而【色聲香味觸法】是系統循環下的各個維度指標

七、以無所得故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依行文來看,【菩提薩埵】,和【三世諸佛】,這兩段是對仗,菩提薩埵和三世諸佛都是人名
而【以無所得故】總起了該段

參考下文的【故知般若波羅蜜多咒】等句,推測,這幾句在斷句時,遇到【故】字才是開頭
還能推測出,【顛倒】和【阿耨多羅三貌三】可能是【夢想】和【菩提】的形容詞
而【涅盤】,【菩提】是名詞
【究竟】是最終進入的意思,與【遠離】是反義詞。

八、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突破句是【真實不虛】,心經的作者又進行了邏輯上的否定的重複論述。

將上述所有被肯定的名詞標記為藍色,從【空相】開始,
將上述被作者加以否定的名詞標記為紅色,從【五蘊】始

而【度一切苦厄】的度就是【能除一切苦】的除
【五蘊皆空】系【五蘊皆虛】
或者,【五蘊皆夢】(使用【遠離顛倒夢想】的字替代)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改為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咒,是大神,是大明,是無上,是無等等】
文句有些糅合,但可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個名語,很可能是【大神明】的意思,而【無上,無等等】是形容詞,與【阿耨多羅三藐三】的意思可能接近
也可推測出上文的(阿耨多羅三)【菩提】,【般若波羅蜜多】含義相近,是種智慧,是名詞

九、故說般若波羅蜜多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我覺得這只是半句話,沒有說完,可參【故說般若波羅蜜多】一段,可以刪去。

十、即說咒曰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根據上文的分析,【菩提】是名詞,最後一句【菩提薩婆訶】可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它們都出現了【菩提】;而【薩婆訶】必定是動詞,與【得】肯定接近。

也得知密語的語法與英語語法接近,與現在漢語語法不同,它們的名詞在前,動詞在後。
同樣的,【波羅】與【涅盤】,【諸法(空相)】是接近的名詞。
上文的【菩提 薩埵】漢語形式上是【薩埵 菩提】,即有情的覺悟者。

【揭諦】與【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行字接近,與【遠離顛倒夢想】的遠離是反義;
【僧揭諦】大概是行深。【僧】應該是副詞。

十、最後的確認
從心經全文的形式來看,它完整流暢,反覆使用因果論(三段論),範疇(眼界,意識界),集合論,系統論(循環,維度指標)等,行文嚴謹細密,因此本人推測它是真經。

而出現有「心」的文句,就是【以無所得,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這應該就是心經的原旨。

十一、篇幅過長
由於原版篇幅過長和時間限制,本文只能寫到這裡!!!


《心經》善明解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觀自在菩薩在進行深度完全理智思考時

照見五蘊皆空
觀照到五蘊(眼之所見、身之所受、腦之所想、行之所為、心之所識)帶來的煩惱原本都不存在。

度一切苦厄
這樣可度過一切痛苦和災難。

舍利子
留給後人的一句遺言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眼見帶來的煩惱與虛空沒什麼兩樣,虛空與眼見帶來的煩惱沒什麼兩樣,眼見帶來的煩惱與本不存在的虛空是一回事;感受、思想、行為、認識帶來的煩惱也都與此同理。

舍利子
還留下一句遺言: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這種種離苦得樂的方法與虛空一樣本不存在,心裡不生煩惱則不用去滅,心裡沒有污垢則不必去凈,心裡不增痛苦則不需去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所以空明純凈的心中沒有眼見引起的煩惱,沒有感受、思想、行為、認識引起的煩惱;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不清凈引起的煩惱,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受污染引起的煩惱;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沒有眼界不寬引起的煩惱,乃至沒有境界不高引起的煩惱;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沒有心裡不明白引起的煩惱,也沒有雖然心裡全明白但因無法改變而引起的煩惱;
乃至沒有害怕衰老死亡引起的煩惱,也沒有雖超越了對衰老死亡的恐懼但因放不下其它事而引起的煩惱。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沒有痛苦都有哪些、痛苦的根源是什麼、怎樣止息痛苦、怎樣走好人生路這類問題本身引起的煩惱,沒有理智引起的煩惱,也沒有得失引起的煩惱。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由於心裡沒有患得患失的緣故,有智慧又有情感的人由於依靠完全理智,所以心裡沒有牽掛阻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由於心裡沒有牽掛阻礙的緣故,沒有擔心,沒有害怕,會遠離是非顛倒和不切實際的夢想,達到徹底清凈的境界。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過去、現在和未來所有徹悟的人,由於依靠完全理智,因而都能得到無比圓滿的智慧。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因此可知,完全理智是無比神奇的心理暗示,是無比明白的心理暗示,是無比有效的心裡暗示,是無比XX的心理暗示,能解除一切痛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因此要說完全理智的心理暗示語。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現在說這句暗示語:
去吧,去吧,到幸福的彼岸去吧
到了幸福的彼岸,智慧又清凈


吳貴青圖解心經

附錄:鳩摩羅什版心經和玄奘版心經逐行對比


老觀是一個自由自在的非常牛逼的人,他在用至高無上大智慧研究生命萬象宇宙本質的時候,發現世間萬物都是一場空,都TM是扯淡,看上去實際存在的其實都是假象,只要明白這一點,所有的煩惱苦難也就無所謂了!
他跟徒弟舍利子說,小舍啊,那看那些人整天東想西想七搞八搞,結果都是白忙活。空就是一切,一切都是空,沒有什麼區別,就算你挖空心思想成為高富帥,拚命奮鬥終身,結果都是一樣,最終一無所有。
小舍啊,所有的一切燈紅酒綠紙醉錢迷繁花似錦其實什麼也沒有,不存在生和死,不存在乾淨和骯髒,不存在多和少。所以,空裡面沒有實實在在的東西,五味、六欲、七情都要回歸於空。這樣就不會被世俗所限制,就沒有什麼想不通,也沒有死亡和對死亡的想像,沒有做壞事的想法,沒有心理負擔,也不會再坑蒙拐騙,因為你已經知道其實你什麼也得不到。
俺是牛逼的人,俺有大智慧,俺心無雜念,俺天不怕地不怕,俺才不會異想天開白日做夢,俺最終會超越普通人。那些跟我一樣的牛逼人,在過去、現在、未來都成為了超人。
現在可以確定:俺的大智慧是最神聖的準則,是最光明的方法,是無與倫比的真理,是所有行為的規範,能消除世間一切痛苦,俺不會忽悠你的,所以你小子要牢記俺的大智慧。
既然如此,那就別發獃了,跟我來吧,行動起來,去號召眾生來學習我的大智慧吧!



首先進行段落的分析

粗略的翻譯:

觀自在菩薩(也就是觀世音菩薩,唐朝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而修改),

修行至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即是達到彼岸的智慧)時,

照見五蘊(即色,受想行識這五個集合)都是虛空的,

消除了一切苦厄.

舍利子(也就是佛弟子舍利弗)啊,

世界的物質是虛空的,

受想行識這四個循環的集合(即人的能動性,我的主體)也是虛空的,---(等價於"我也是虛空的")

舍利子啊,

所有這些集合的運行在空相(的基礎)上,那些空相是不生不滅,沒有污垢也不是乾淨的,不增不減的

所以,在空相的範疇內沒有物質,也沒有我的一切能動性(受想行識),沒有無眼耳鼻舌身意,沒有無色聲香味觸法,沒有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因為沒有得到(任何東西),菩薩們依靠到達彼岸的智慧,心無掛礙,無掛礙,也就沒有恐怖,遠離一切顛倒妄想,最後進入涅槃

所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佛陀(三世諸佛),依靠到達彼岸的智慧,得到無上的覺悟。

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是神奇的咒語,是光明的咒語,是無上的咒語,是無等等咒語。能消除一切苦厄,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這個咒語如下:

揭諦揭諦,(去吧去吧)

波羅揭諦,(去彼岸吧)

波羅僧揭諦,(都去彼岸吧)

菩提薩婆訶,(一定能成就無上的覺悟)

附錄1-心經中的佛教三法印


其實沒什麼好理解的,體驗那個境界自然明白。體驗不到解釋多少萬字也難以理解。
就像問:冰淇淋如何理解?
專家們可以寫各種論文,但不吃一口,而是去看論文,理解什麼?


有人說 一部心經 般若部的濃縮
般若部么

光第一個就能把大部分人看暈了

光第一個就能把大部分人看暈了

光第一個就能把大部分人看暈了
所以說 濃縮雖然是精華 太濃了 也不好消化 @_@


解讀心經 心經應在大般若經中予以解釋 心經本意【一切法無自性不住於一切法】初期大乘佛學與佛祖佛學一致

爵士貓剛剛

漢地佛教所理解的【心經】是出自於【大般若經】,我下面有【大般若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十七】對應的完整經文。

大般若經所說的【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為了表達,般若性空的思想。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一切法都無自性。【諸法因緣和合,施設假名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諸法都是因緣和合,緣起緣滅,菩薩以及般若波羅蜜多本是佛法的施設假名!這點是大般若經的核心思想!大般若經【菩薩非實有,是佛法的施設假名】的思想,可以與大乘佛學初期的經典相對應,大乘佛學初期經典都強調【成佛成菩薩,需歷經無量劫】,其實這就是要去除凡夫執著於【菩薩十方佛為實有】,這是與大般若經【菩薩非實有,是佛法的施設假名】一致的!

可惜後來的漢地佛教,由於脫離不了漢族文化【宇宙本體論】的影響,反而一直認為【菩薩十方佛為實有】,這就是漢地佛教曲解【心經】的源頭!

大般若經所說的【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為了表達,不要住於一切法,【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處,住聲、香、味、觸、法處。由此住故,於色處作加行,乃至於法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簡單說就是修行人不能為【我、我所執所纏擾】,否則就會【心便住色,住受、想、行、識。由此住故,於色作加行,於受、想、行、識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大般若經所充分解釋了,為何【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何以故?世尊!色不應攝受,受、想、行、識不應攝受;色既不應攝受便非色,受、想、行、識既不應攝受便非受、想、行、識。所以者何?本性空故。】

關鍵就是【一切法無自性】,當然不能住於一切法相。

【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以本性空觀一切法。作此觀時,於一切法心無行處,是名菩薩摩訶薩無所攝受三摩地。此三摩地微妙殊勝廣大無量,能集無邊無礙作用,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其所成辦一切相智亦不應攝受,如是一切相智既不應攝受便非一切相智。所以者何?以內空故,外空故,內外空故,空空故,大空故,勝義空故,有為空故,無為空故,畢竟空故,無際空故,散空故,無變異空故,本性空故,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無性空故,自性空故,無性自性空故。何以故?世尊!是一切相智非取相修得。所以者何?諸取相者皆是煩惱。何等為相?所謂色相,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陀羅尼門相、一切三摩地門相,於此諸相而取著者名為煩惱。】

大般若經關鍵就是【應以本性空觀一切法。作此觀時,於一切法心無行處】【本性空故,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無性空故,自性空故,無性自性空故】,【諸取相者皆是煩惱。何等為相?所謂色相,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陀羅尼門相、一切三摩地門相,於此諸相而取著者名為煩惱】

洪權 :應以本性空,觀一切法!這裡有個秘密。觀一切法的這個觀者是什麼?以本性空去觀,那麼,這個本性依附於誰?

所以,這裡的核心是:本心應該放空糾纏習氣的個性,本心要向外觀一切變去的。

這個就是元精妙明。

感覺上,要先找到這個覺發出的地方。

我 :師兄提的問題很好。如何觀,誰在觀,當然是心識在觀。我以為心識有多層次,比如有三十三天。高層次的【心識天】,觀想低層次的【心識天】。【心識天】一層一層深入,直到【寂靜涅槃 不受後有】。師兄【本心應該放空糾纏習氣的個性,本心要向外觀一切變去的。】就是在表達此思想。

我 :[0227c06] 「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有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行布施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常無常,不行布施波羅蜜多常無常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常無常,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常無常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樂苦,不行布施波羅蜜多樂苦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樂苦,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樂苦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我無我,不行布施波羅蜜多我無我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我無我,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我無我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淨不淨,不行布施波羅蜜多淨不淨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淨不淨,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淨不淨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空不空,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空不空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空不空,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空不空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無相有相,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無相有相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相有相,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相有相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無願有願,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無願有願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願有願,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無願有願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寂靜不寂靜,不行布施波羅蜜多寂靜不寂靜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寂靜不寂靜,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寂靜不寂靜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遠離不遠離,不行布施波羅蜜多遠離不遠離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遠離不遠離,不行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遠離不遠離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

此經文就是一層一層的高層對低層的否定,又是一層一層的低層對高層的肯定,這個過程是持續不斷地過程,所謂【菩薩摩訶薩有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行布施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我無我,不行布施波羅蜜多我無我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常無常,不行布施波羅蜜多常無常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空不空,不行布施波羅蜜多空不空相,是行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大乘佛學初期是堅決持有【一切法非實有,自性空】的思想,這是與佛祖的原始佛學思想一致的!

至於後期大乘佛教與印度教融合,自然就搞了【菩薩十方佛的法身化身應身】的觀念,就有了菩薩處處顯靈,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故事!後面的故事大家都明了,就不說了!

=======================================================================

[0205b11]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不應住受、想、行、識。何以故?世尊!色色性空,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世尊!是色非色空,是色空非色,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不應住受、想、行、識。

[0205b18]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處,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何以故?世尊!眼處眼處性空,乃至意處意處性空。世尊!是眼處非眼處空,是眼處空非眼處,眼處不離空,空不離眼處,眼處即是空,空即是眼處,耳、鼻、舌、身、意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處,乃至不應住意處。

[0205b26]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處,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何以故?世尊!色處色處性空,乃至法處法處性空。世尊!是色處非色處空,是色處空非色處,色處不離空,空不離色處,色處即是空,空即是色處,聲、香、味、觸、法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處,乃至不應住法處。

[0205c04]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界、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眼界眼界性空,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眼界非眼界空,是眼界空非眼界,眼界不離空,空不離眼界,眼界即是空,空即是眼界,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界,乃至不應住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0205c14]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耳界、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耳界耳界性空,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耳界非耳界空,是耳界空非耳界,耳界不離空,空不離耳界,耳界即是空,空即是耳界,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耳界,乃至不應住耳觸為緣所生諸受。

[0205c23]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鼻界、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鼻界鼻界性空,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鼻界非鼻界空,是鼻界空非鼻界,鼻界不離空,空不離鼻界,鼻界即是空,空即是鼻界,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鼻界,乃至不應住鼻觸為緣所生諸受。

[0206a03]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舌界、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舌界舌界性空,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舌界非舌界空,是舌界空非舌界,舌界不離空,空不離舌界,舌界即是空,空即是舌界,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舌界,乃至不應住舌觸為緣所生諸受。

[0206a12]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身界、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身界身界性空,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身界非身界空,是身界空非身界,身界不離空,空不離身界,身界即是空,空即是身界,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身界,乃至不應住身觸為緣所生諸受。

[0206a22]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意界、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意界意界性空,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意界非意界空,是意界空非意界,意界不離空,空不離意界,意界即是空,空即是意界,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意界,乃至不應住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0206b02]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地界,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何以故?世尊!地界地界性空,水、火、風、空、識界水、火、風、空、識界性空。世尊!是地界非地界空,是地界空非地界,地界不離空,空不離地界,地界即是空,空即是地界,水、火、風、空、識界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地界,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

[0206b10]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苦聖諦,不應住集、滅、道聖諦。何以故?世尊!苦聖諦苦聖諦性空,集、滅、道聖諦集、滅、道聖諦性空。世尊!是苦聖諦非苦聖諦空,是苦聖諦空非苦聖諦,苦聖諦不離空,空不離苦聖諦,苦聖諦即是空,空即是苦聖諦,集、滅、道聖諦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苦聖諦,不應住集、滅、道聖諦。

[0206b18]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無明,不應住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何以故?世尊!無明無明性空,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老死愁歎苦憂惱性空。世尊!是無明非無明空,是無明空非無明,無明不離空,空不離無明,無明即是空,空即是無明,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無明,乃至不應住老死愁歎苦憂惱。

[0206b28]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靜慮,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何以故?世尊!四靜慮、四靜慮性空,四無量、四無色定四無量、四無色定性空。世尊!是四靜慮非四靜慮空,是四靜慮空非四靜慮,四靜慮不離空,空不離四靜慮,四靜慮即是空,空即是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靜慮,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

[0206c08]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五眼,不應住六神通。何以故?世尊!五眼五眼性空,六神通六神通性空。世尊!是五眼非五眼空,是五眼空非五眼,五眼不離空,空不離五眼,五眼即是空,空即是五眼,六神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五眼,不應住六神通。

[0206c15]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不應住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世尊!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性空,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性空。世尊!是布施波羅蜜多非布施波羅蜜多空,是布施波羅蜜多空非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不離空,空不離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即是空,空即是布施波羅蜜多,淨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乃至不應住般若波羅蜜多。

[0206c26]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念住,不應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何以故?世尊!四念住四念住性空,乃至八聖道支八聖道支性空。世尊!是四念住非四念住空,是四念住空非四念住,四念住不離空,空不離四念住,四念住即是空,空即是四念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念住,乃至不應住八聖道支。

[0207a07]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佛十力,不應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世尊!佛十力佛十力性空,乃至一切相智一切相智性空。世尊!是佛十力非佛十力空,是佛十力空非佛十力,佛十力不離空,空不離佛十力,佛十力即是空,空即是佛十力,四無所畏乃至一切相智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佛十力,乃至不應住一切相智。

[0207a17]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字,不應住諸字所引,若一言所引,若二言所引,若多言所引。何以故?世尊!諸字諸字性空,諸字所引諸字所引性空。世尊!是諸字非諸字空,是諸字空非諸字,諸字不離空,空不離諸字,諸字即是空,空即是諸字,諸字所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字,不應住諸字所引。

[0207a27]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諸法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淨若不淨、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何以故?世尊!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性空,乃至諸法遠離不遠離諸法遠離不遠離性空。世尊!是諸法常無常非諸法常無常空,是諸法常無常空非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不離空,空不離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即是空,空即是諸法常無常,諸法苦樂乃至諸法遠離不遠離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法常無常,乃至不應住諸法遠離不遠離。

[0207b10]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真如,不應住法界、法性、實際、平等性、離生性。何以故?世尊!真如真如性空,乃至離生性離生性性空。世尊!是真如非真如空,是真如空非真如,真如不離空,空不離真如,真如即是空,空即是真如,法界乃至離生性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真如,乃至不應住離生性。

[0207b18]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何以故?世尊!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性空。世尊!是一切陀羅尼門非一切陀羅尼門空,是一切陀羅尼門空非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不離空,空不離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即是空,空即是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

[0207c01]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住受、想、行、識。由此住故,於色作加行,於受、想、行、識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7c07]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眼處,住耳、鼻、舌、身、意處。由此住故,於眼處作加行,乃至於意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7c13]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處,住聲、香、味、觸、法處。由此住故,於色處作加行,乃至於法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7c19]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眼界,住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眼界作加行,乃至於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7c26]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耳界,住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耳界作加行,乃至於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a04]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鼻界,住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鼻界作加行,乃至於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a11]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舌界,住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舌界作加行,乃至於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a18]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身界,住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身界作加行,乃至於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a25]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意界,住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意界作加行,乃至於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b03]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地界,住水、火、風、空、識界。由此住故,於地界作加行,乃至於識界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b09]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苦聖諦,住集、滅、道聖諦。由此住故,於苦聖諦作加行,於集、滅、道聖諦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b15]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無明,住行、識、名色、六處、[1]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由此住故,於無明作加行,乃至於老死愁歎苦憂惱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b22]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四靜慮,住四無量、四無色定。由此住故,於四靜慮作加行,於四無量、四無色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b28]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五眼,住六神通。由此住故,於五眼作加行,於六神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c04]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布施波羅蜜多,住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由此住故,於布施波羅蜜多作加行,乃至於般若波羅蜜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c11]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四念住,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由此住故,於四念住作加行,乃至於八聖道支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c18]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佛十力,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由此住故,於佛十力作加行,乃至於一切相智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8c26]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諸字,住諸字所引,若一言所引,若二言所引,若多言所引。由此住故,於諸字作加行,於諸字所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9a04]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諸法若常若無常,住諸法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淨若不淨、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由此住故,於諸法常無常作加行,乃至於諸法遠離不遠離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9a12]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一切陀羅尼門,住一切三摩地門。由此住故,於一切陀羅尼門作加行,於一切三摩地門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0209a19]
「何以故?世尊!色不應攝受,受、想、行、識不應攝受;色既不應攝受便非色,受、想、行、識既不應攝受便非受、想、行、識。所以者何?本性空故。乃至一切陀羅尼門不應攝受,一切三摩地門不應攝受;陀羅尼門既不應攝受便非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既不應攝受便非三摩地門。所以者何?本性空故。其所攝受修行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亦不應攝受,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既不應攝受便非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者何?本性空故。

[0209a28]
「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以本性空觀一切法。作此觀時,於一切法心無行處,是名菩薩摩訶薩無所攝受三摩地。此三摩地微妙殊勝廣大無量,能集無邊無礙作用,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其所成辦一切相智亦不應攝受,如是一切相智既不應攝受便非一切相智。所以者何?以內空故,外空故,內外空故,空空故,大空故,勝義空故,有為空故,無為空故,畢竟空故,無際空故,散空故,無變異空故,本性空故,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無性空故,自性空故,無性自性空故。何以故?世尊!是一切相智非取相修得。所以者何?諸取相者皆是煩惱。何等為相?所謂色相,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陀羅尼門相、一切三摩地門相,於此諸相而取著者名為煩惱。

[0209b14]
「若取相修得一切相智者,勝軍梵志於一切智智不應信解。何等名為彼信解相?謂於般若波羅蜜多深生淨信,由勝解力思惟觀察一切智智,不以相方便,亦不以非相方便,以相與非相俱不可取故。是勝軍梵志雖由信解力歸趣佛法,名隨信行者,而能以本性空悟入一切智智。既悟入已,不取色相,不取受、想、行、識相,乃至不取一切陀羅尼門相,不取一切三摩地門相。何以故?以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俱不可得故。

[0209b24]
「如是梵志不以內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外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內外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無智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餘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亦不以不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所以者何?是勝軍梵志不見所觀一切智智,不見能觀般若,不見觀者及觀所依處。是勝軍梵志非於內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非於外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外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亦非離色觀一切智智,亦非離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乃至非於內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外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外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亦非離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亦非離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何以故?若內、若外、若內外、若離內外皆不可得故。

[0209c15]
「是勝軍梵志以如是等諸離相門,於一切智智深生信解;由此信解,於一切法皆無取著,以諸法實相不可得故。如是梵志以離相門,於一切智智得信解已,於一切法皆不取相,亦不思惟無相,諸法以相、無相法皆不可得故。如是梵志由勝解力,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實相法中無取捨故。時,彼梵志於自信解乃至於涅槃亦不取著。所以者何?以一切法本性皆空不可取故。

[0209c24]
「世尊!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於一切法無所取著,能從此岸到彼岸故;若於諸法少有取著,則於彼岸非為能到。是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取一切色,不取一切受、想、行、識,以一切法無所取故;乃至不取一切陀羅尼門,不取一切三摩地門,亦以一切法無所取故。是菩薩摩訶薩雖於一切色,一切受、想、行、識,乃至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若總若別皆無所取;而以本願所行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未圓滿故,及以本願所證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未成辦故,於其中間終不以不取一切相故而般涅槃。是菩薩摩訶薩雖能圓滿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及能成辦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而不見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及不見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何以故?是四念住即非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即非八聖道支,及佛十力即非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即非一切相智,以一切法非法、非非法故。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雖無所取,而能成辦一切事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十七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05 冊 No. 022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1卷-第200卷)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大乘


上一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甚意思?|不要再黑孔子了!中華源頭文化的偉大遠超想像》,我們從整體上解讀了《心經》。

這一篇,我們根據大家以往的認識習慣,一字一句解讀《心經》這一段: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1、「觀自在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兩種不同的翻譯,哪個更準確。

《心經》有不少翻譯版本,有的翻譯成「觀自在菩薩」,有的翻譯成「觀世音菩薩」,這兩個,哪個更準確呢?

「觀自在菩薩」更準確,抓住了本質!

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來看"完整的我們"結構圖:

「完整的我們」由感官能感覺到的「肉體」(上圖左邊的甲骨文「人」字),還有感覺不到的「身體」(上圖中間的甲骨文「身」字)與「真體」(上圖右邊的古漢字「思」字)組成。

「真正的我」是「思」字上半部的「囟」字。

這個「囟」字所表示的,就是孔子誠意的意、道家的元神,佛教的如來藏、真如自性。

「思」字下半部的「心」字,表示無意識,包括了前意識、潛意識。

讓我們回到佛教的語境來看,釋迦牟尼並不等於如來,而是承載如來的肉體色身。如來是釋迦牟尼的如來藏、真如自性。

同樣道理,「觀世音菩薩」這個稱謂,就像釋迦牟尼這個稱謂一樣,是世俗社會對「觀世音菩薩」肉體色身的稱呼。那麼,「觀世音菩薩」的如來藏、真如自性該怎麼稱呼呢?

翻譯者翻成了「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表示那個肉體色身被我們稱為「觀世音菩薩」的如來藏、真如自性。

「觀自在菩薩」後面一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主語,並不是指「觀世音菩薩」的色身,而是「觀世音菩薩」的如來藏、真如自性。

所以,翻譯者翻成「觀自在菩薩」是費了很大心思的。

……

2、「觀自在」與「親民」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把「觀世音」翻譯成「觀自在」呢?

翻譯成「觀自在」也是很有用意的,《心經》後面的內容都是「觀自在」的結果。

我們要真正理解「觀自在」的內涵,必須要搞明白這個「觀自在」是個怎樣的觀法,而「自在」又是個什麼樣的自在。

要理解這兩點,我們須藉助《大學》。

「觀自在」的內涵,與《大學》中的「親民」是同一個意思。

我們先來重新認識一下這個「民」字。

我們在之前的文中,解讀過,這個「民」字的具體意思,須由「君」字的意思來確定。

如果「君」字表示人類社會中的君王,那麼「民」字就表示人類社會中,由君王統治的民眾、百姓。

如果「君」字表示我們的元神意識,那麼「民」字就表示我們的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以及承載這些意識們的肉體、身體、真體。

「親民」的「民」字,很明顯是後面一個意思,也因為這個意思,學習《大學》的儒生都稱為「君子」。

所以,「觀自在」的「自在」,包括了「民」所包含的這些內容: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以及承載這些意識們的肉體、身體、真體;更包括了「君」元神意識自己。

除此之外,我個人感覺「自在」的內涵,似乎比「民」還多了一層意思,那就是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元神意識、前意識、潛意識,以及承載這些意識們的肉體、身體、真體,在整個運行過程中的各種各樣的反應、表現,也都屬於「自在」的範圍,而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不能忽視。

「自在」比「民」更為完整。

但是,那個「親」字卻要比「觀」字更到位。

「觀」字我們一般都會理解為「看」,不管是怎麼仔細、認真的看,看總是「看的模式」。你在那邊、我在這邊,拉開距離才能看得清,太近了,反而看不清。

而「觀自在」的「觀」可不是「看的模式」。而是「親的模式」。

我們怎麼去理解這個「親」的模式呢?

我們打個比方來看:

有一個問題團隊,其中充滿了問題員工,而這些員工又不能開除換人,這個問題團隊的領導該怎麼辦呢?

TA不能採用那種鎮壓反革命式的疾風暴雨去對付自己的員工,那樣只會越弄越糟,TA只能去親近那些問題員工,用《中庸》里說的「寬柔以教不報無道」的姿態去教化TA們。

在現實中,也是這樣的,不管是問題員工、問題學生,你都不能簡單的開除TA們,而是要親近、團結TA們,與TA們交心、交流,在指出TA們問題之前,先要自我批評,發現自己的不足,承擔自己的責任,如此這般的感化TA們,之後,人家才會接受你、聽你的、也去改變自己……

我們人本身也是一個問題團隊,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前意識都是問題大得不得了的問題成員,而我們自己:元神意識,也是個問題很大的昏君。

所以,這種情況,就不能「觀」,而是要「親」,只有「親」這種模式,才能真正有效。「觀」在「觀自在」中的真正含義,也不是看的意思,就是「親」的含義。

我們在開始練習打坐入定的時候,並不是往那一坐就完了。那樣的打坐,坐再久,也只是拗筋骨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打坐入定。

真正的打坐入定,元神意識需要去感知、親近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前意識,以及承載TA的體,還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反應。

有些情緒、反應在打坐中是非常強烈的。這個時候,元神意識需要用「寬柔以教不報無道」的姿態與TA們進行溝通,教化。心智玩家之前寫過一篇《身體,是我們的學生;打坐,是給身體上課|體悟孔子「南方、北方之強」》

這樣的打坐,就是在「親自在」。

經過這樣的練習,你坐一段時間才能讓內在的自己寧靜下來,打坐的時候才能做到什麼都不想,享受那份超越時空的寧靜體驗……

……

3、「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是一種什麼狀態?

這句話中的「多」字,就是打坐入定的「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般若波羅蜜,定」行深了以後,人是一種什麼狀態?

如果,想當然地以為,就是我們平常的那種「打坐入定」,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以往對《心經》認識的局限也在於此。

我們還是藉助《大學》來認識,請看下圖:

《大學》「止於至善」後的「定」,並不是那種打坐中的「靜態定」。而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動態定」。「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明德」是一種「動態定」的狀態。

所以,我們對於「定」的理解,不能只局限在「靜態定」。在「靜態定」之外,還有一種更高級的,或者用佛教語言來說,是大乘的「動態定」。

觀自在菩薩行深的,般若波羅蜜多,並不是「靜態定」,而是「動態定」。

這是,我們真正認識、理解《心經》的關鍵。

……

4、在釋迦牟尼的認識中,「五蘊」是種什麼影像?

照見五蘊皆空,認識這句話的關鍵在於這個「蘊」字。

「蘊」字有「陰、眾」的意思。所以,有的版本翻譯成「照見五陰皆空」。

《心經》這一段的後面,就有「是諸法空相」的說法。「空相」並不是沒有相,而是另一個時空世界中的影像。

這個「蘊」字,翻譯自釋迦牟尼所講的某個古印度語,而這個古印度語所對應的,是存在另外一個時空世界中的某種影像。也就是說「蘊」是一種特定的影像,這種影像同時具有「陰、眾」的特點。

那麼,這種影像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可以藉助「心智系統的結構」來認識: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套心智系統:

第一套心智系統:由欲神意識、識神意識與前意識組成。在這套心智系統中,元神意識完全就是個昏君,基本上啥作用都不起,臣子們做什麼都同意。而潛意識則處於靜默的狀態。

不經過心智系統的訓練,所有人一輩子都只會用這套心智系統。

第二套心智系統:完全是以「元神意識+潛意識」起主導作用。而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前意識也同時發揮作用,人體上最基本的感、知、覺、行為仍然由TA們負責,只是不再起主導作用了。

這個「蘊」字所對應的就是我們的心智系統!

「蘊」字包含「陰」的意思,表示心智系統存在於另外一個時空世界中,在這個時空世界中,是看不到的。

「蘊」字包含「眾」的意思,表示心智系統中成員的眾多,我們心智系統中確實包含了很多的成員。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有兩套心智系統,《心經》又是如何區分兩套心智系統的?

「五蘊」就是表示第一套心智系統。

「五蘊皆空」實際上是「五空蘊」的意思,「五空蘊」就是表示第二套心智系統。

「五空蘊」並沒有在《心經》中直接點明,但是,這個意思其實已經包含在裡面了。

五蘊皆空,並不是「五蘊」沒有了,而是「五蘊」都空了,成了「五空蘊」。

五蘊皆空就是轉換心智系統,從「五蘊」轉換到「五空蘊」。

……

5、人在「五空蘊」中,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段話是對人在「五空蘊」中心理感受的描述。

我們還是來看「完整的我們」結構圖

「色、受、想、行、識」是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受到外界刺激以後,心理感受的全過程。

在第一套心智系統(五蘊)中,「色、受、想、行、識」的每一個過程,都會受到前意識的影響,這種影響再與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元神意識相互作用,會發生「相互影響,反射放大」的變化。

這種情景,用《心經》語體來說就是,色異念、念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樣的情景,我們在打坐中能體驗到。

比如,在打坐的過程中,經常會感受到口、鼻、耳中的痒痒。在平時,我們的注意力比較分散,並不太在意這種痒痒。但在打坐時,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少了,注意力集中在了自己身體上,這種痒痒常常會變成難以忍受的奇癢……

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因為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心智系統依然處在第一套心智系統(五蘊)中。

這種痒痒,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小的外來刺激,但是,在色、受、想、行、識的心理過程中,讓前意識與欲神意識、識神意識、元神意識相互影響,反射放大,小小的刺激被反覆放大、放大、再放大,最後變成了一種無法忍受的奇癢。

這個時候,如果你懂得轉換心智系統,進入第二套心智系統(五空蘊),這種奇癢,一會兒就變成不太癢、有點癢、不癢、最後就變成了一種小感覺,再過一會兒,就什麼感覺也沒有了。

所以,人在第二套心智系統(五空蘊)中,色、受、想、行、識依然存在,只是沒有了前意識的干擾,完全處在元神意識與潛意識的掌控下,相互之間既不會反覆影響,更不會被反射放大。

這,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那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是什麼意思呢?

長期以來,我們都誤讀了「是」字。

這個「是」字,不是「是不是」的「是」。

對這個「是」字的理解,我們要藉助《論語》的幫助。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解讀過這段話,「是知也」的「是」,乃「是」字的本意:「正」的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是」也是「正」的意思,對應前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異」字,「不異」即為「正」。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同一個意思,是對「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再強調。

6、在「五空蘊」中,度一切苦厄的過程,人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感受一下:從心所欲不逾矩,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網友們感受到什麼了嗎?


開口便錯,動念即乖。


1,《心經》也稱《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摩訶」是「大」的意思,「般若」是「智慧」的意思,
「波羅蜜」是「到彼岸」,就是極樂世界,「波羅密多」一種解釋為「到彼岸」,一種解釋為「到彼岸之上」,就是成就圓滿之佛,「心」分為有情的人心·佛心·菩薩心·貓心·狗心·牛心------無情的樹木花草心、山河大地心、風雲雨霧------十方法界、千變萬化的各種心。』「經」是「契經」,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簡單,所以翻譯時把「契」字省掉了,但解釋的時候要按照「契經」來解釋。所謂「契」是「上契諸佛智慧,下契眾生更機」,「經」字是一切經典的通題,梵語的意思是「修多羅」。
2,《心經》即是十法界一切萬法之心經,哪就不管是佛法、外道法、邪法、伊斯蘭教、天主教、儒教、道教,用至泥巴教、樹木花草教、牛馬豬羊教------沒有哪一法不是《心經》。「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隨便拿出一個東西來,這個茶杯是不是《心經》呢?任何一個人,一頭牛,它不失一絲一毫,不多一分一厘,這叫《心經》。我們耳聞、目睹、身受的一切的一切,黃金美元人民幣、牛屎狗糞和臭蟲,都是一個心,都是一個念,都是佛。這叫明心見性。
3,《心經》講「五蘊皆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蘊講色法、無情法,就是地、水、火、風這四大,一切有形有相的萬法都離不開這四大,萬法之相都是從地水火風這四大合和而成,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講心法;佛為了方便引導眾生,硬是把五蘊分為色法和心法,真實義講,五蘊也好萬法也好,都是一念所現,都是心法,這就是佛在《楞嚴經》中講的「如來藏」,文殊菩薩讚歎為「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
4,如來藏又稱為「一心三藏」,即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方便法所謂「空如來藏」,無形無相、真實存在、能變現萬法。「不空如來藏」,天地萬法、有情無情一切有形有相者是,包括虛空。既然稱真空變現萬法,當知萬法當下即是真空。打比方說:孫悟空變成松樹,那松樹當下即是孫悟空;夢人變現各種夢境,那夢境中狗貓雞鴨即是夢人,而且通過等量代換,可以知道,夢中的狗就是夢中的貓,夢中的貓就是夢中的房子,房子也是夢人,可以看出,沒有誰不是誰。舒拳為掌,掌當下即是拳,拳當下也是掌,此即不二法門。所以文殊菩薩讚歎如來藏,就是因為它圓融、圓滿、圓通一切萬法,而且萬法沒有誰不是誰。諸佛菩薩之所以是諸佛菩薩,是在於他們活在一念之中,沒有時間、空間、萬法萬相,而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因為凡夫執著人我大小、紅黃黑白、好人壞人、生住異滅、痛苦享樂萬法萬相當中。故《中峰三時繫念》有言,「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本來就是一顆心,隨緣現生現滅,現好現壞,現生現死,現佛現眾生,現鬼現小爬蟲------而凡夫忘加分別,迷己逐物,故有六道輪迴。《心經》總結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經》就是從這個理上、從性上,高度地做了概括。
因為如來藏心地法門是佛五時八教中圓教的了義法教義。佛陀當年講經說法49年,在臨終前八年才講到一乘了義之法,是以《法華經》、《楞嚴經》為代表。故有「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之說。要想更具體的了解、學習如來藏心地法門可以通過聽經聞法來深入學習。推薦一個《心經》的學習網站http://www.xinjing123.net



心經講的主要內容,就是"本經所述,不可單純用常規手段(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理解"。


推薦閱讀:

請教《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中「不垢不凈」的意思?
抄寫心經的作用?
心經我認為好的釋義?
談談你對心經的理解,抄寫時的內心感受?
如何解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TAG:人生 | 文學 | 佛教 | 宗教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