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時代,陣法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有幾點可以補充:

古代戰爭不像現在,原則上主將可以隨時把命令下達到各個作戰單位。在缺少現代通訊手段的時代,一旦戰鬥開始了,戰場上的指揮官對本方軍隊的控制力是有限的。中國的話,開打了以後,擊鼓進軍,鳴金收兵,其他就做不了了。後隊做前隊左隊做後隊,這種事情,風險極高,稍有不慎,就淝水之戰了…… 在這種情況下,戰鬥打響之前,雙方的列陣就很重要。陣法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把對戰場指揮的要求降到最低。通俗地講,就是一件事情我都安排好了,之後不管發生什麼狀況,我只要用最簡單的命令就可以了,"往前走"和」往後退「。比如,一旦左側有潰敗的趨勢,我可以讓預備隊向前進,填補這個缺口。這就是預先布置得當了,如果還要從右側抽人去,那就會有一些問題。這是陣法的第一個歷史背景。

其次呢,陣法不僅僅是開戰前配置兵種這麼簡單。軍隊平時駐紮、訓練的時候都有建制,一百人一隊,五百人一隊,等等,每隊有一面自己的旗子。現在有連營這種單位,唐末兩宋最基本的單位是「指揮」,大概500人不到。每個指揮有自己的將領,平時一起吃飯,一起訓練,一起守著自己的大旗。一旦大軍開拔了以後呢,每個「指揮」還是最基本的單位,自己紮營,有自己的補給。行軍的時候,不同的指揮行軍速度也不同,馬軍指揮是騎兵當然就快了,步軍指揮的裝備也各不相同,有的輜重多就慢一點。所以開始行軍以後呢,主帥就要協調好各個基本單位。還有,有的作戰單位,可能是西北人,積極請戰,但有的單位,可能就是零時湊起來的,聽到敵人的馬嘶聲就很害怕。把它們安排在哪裡呢?於是就需要布陣了……

你如果帶了十萬大軍,紮營的時候,這些單位可能離開得比較遠,前後方圓幾里甚至幾十里。他們之間如何協調照顧就是一個大問題。你也許會問,軍隊不是集中起來好么?紮營不是儘可能密集好么?理論上當然是這樣。但實際上總是受到地形和後勤的限制的。哪裡的水源、柴火可以支持多少人紮營,哪裡就只能駐紮多少人。所以古代的陣圖陣法,很多是講軍隊駐紮的時候該怎麼辦好的。

紮營的時候,大軍就是以一個個模塊行動的。這些一個個小的單位,一旦投入戰場,不能讓他們一個個進去各自為戰……那樣就一個個給人吃掉了。就需要有組織。把他們組織起來的一起行動,還是陣法。這就是1)中所說的了。

簡單地說,古代的陣法就是現在組織學中的核心,就是怎麼協調一個個基本的戰鬥單位。這……顯然沒有一定之規。所以將軍們只能自己體會。


受演義小說影響,一提起陣法這個東西,大家本能想到的就是諸葛亮的八卦陣,襄陽王的銅網陣,遼國的天門陣之類,包括封神演義里也有十絕陣,誅仙陣之類。

實際上,上述這些陣法里,銅網陣和十絕陣屬於機關陷阱,八卦陣算是迷宮,楊家將我不熟,不知道天門陣算個什麼東西,這些陣法的特點一般如下:

1.發明者為高智商人士

2.可以輕易困住或者傷害到入陣的人

3.如果入陣人同樣高智商,可以輕易破解陣法

因此如果打比方的話,這些陣法其實就跟遊戲裡面的關卡差不多,你得找秘籍,練走位,去破解。

但現實陣法是什麼樣?

有螃蟹陣,長蛇陣,卻月陣等各種名號,大家一聽名號,自然就想起演義小說里的機關,不免將其混為一談。

但實際上完全不是一回事,古代戰爭的陣法,關鍵點也就兩個,一是人員的位置,二是大型器械的位置。

而如果換個現代的稱謂,所謂的陣法,其實就是:士兵(以及戰車、火炮之類)的隊形和陣地的布置。

比如現在大家要行軍,那自然就排成一字縱隊,這就叫長蛇陣,那麼你就要問,為啥不直接叫一字縱隊呢?

很簡單,古代當兵的大多文化素質不高,你告訴他一字縱隊,他知道個卵,又拗口又不好理解,你告訴他長蛇陣,他一下就記住了。

那為什麼要搞陣法呢,目的就三個:

1.行軍時,選擇適合戰場模式的隊形

2.攻擊時,能夠充分發揮火力

3.遇襲時,各小隊之間能夠互相掩護

先說1,首先假設你手下有十個拿砍刀的兵,現在要行軍,從A到B地去,你不可能說給他們開個會說要去B地然後讓他們自己跟放羊一樣跑過去,肯定得列個隊,大家一起走,這就是行軍陣型。

行軍中,需要考慮到遭受襲擊的可能性,因此你這十個人中就得分出來倆望風的,剩下八個安心走路就行,當然了,不同的環境,望風的人數和剩下走路的人的隊列也會變化,這就是適應戰場模式。

然後走著走著,發現敵人,也是十個砍刀兵,準備戰鬥!

那你就要考慮到怎麼發揮火力(攻擊力)了

現在你有十個砍刀兵,敵人也有十個砍刀兵,現在敵人十個兵上來了,你先派出一個兵,死了再派一個,直到十個兵死光光,這種事情只有傻子才幹。

敵人十個兵,你就也上十個兵,這是正常思維。

然後敵人十個兵是怎麼上來的呢?我們假設他們是一窩蜂衝上來的,十個人之間的距離都很分散的,你這十個兵怎麼排呢?

比如你可以排成一個10人橫隊,人和人之間站的很近。

這樣對方的零散砍刀兵衝上來後,一把砍刀對你三把砍刀,你穩贏,這就是充分發揮火力(攻擊力)。

且慢,敵人也整理隊形了,也是10人橫隊。

這下沒有優勢了,大家硬砍吧,砍著砍著,你發現問題了,對方有個砍刀壯漢,砍翻了你一個兵,然後衝到了你這個橫隊的背後,現在你的九個兵都背對他,只能任他砍了。

這就是沒考慮第三條,受到攻擊時,怎麼互相掩護?

然後你拿出月光寶盒,biu~!時光倒流到交戰前。

你不排10人橫隊了,排5X2的兩列橫隊,然後大家開砍。

壯漢要砍你第一排的一個兵,眼看你的兵就要掛了,這時第二排的一個砍刀兵上前一步,一個偷襲把壯漢幹掉了,這就是一次成功的掩護變反殺。

然後對方也拿出了月光寶盒,biu~!

他不排10人橫隊了,排了一個1234的三角形隊,硬沖了上來,你砍死了他一個先鋒,但他把你的橫隊沖亂了,等於你變成一堆散兵,一把刀對他三把刀。

於是你又拿出月光寶盒。。。

在上述的假想中,這些橫隊、兩層橫隊,就是古代的陣法。

十個人要陣法,一百個人,一千個人,都要陣法。

當然,到了成千上萬的那個層面,指揮官需要考慮的就更多了,究竟使用哪個陣法,那可是有可能影響整個戰役勝敗的。


古代陣法,其實最主要的作用是發揮各兵種間的特長進行配合。應該說這是個很複雜的學科,屬於古代兵學體系里最重要的一環。在古代戰爭中,最終決定勝負是來自於戰場肉搏,但由於各兵種的適合地理環境不同,如騎兵不適合樹林和丘陵地帶;各兵種的相剋屬性,如持盾兵種對弓手的剋制;各兵種的戰場機動性能不一,如騎兵、車兵、步兵,還有雙方各兵種數量的多少、總兵力對比、裝備高低程度等等,這些複雜無比的因素都需要統帥在戰場上按對手各種情況,再將己方各兵種配置成最合適組合,在合適的地方結成陣形來應對。

因此我國古代有無數陣法,其實每種陣法對應的運用都是有具體條件的,岳飛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這個意思,戰場上不存在一種必勝的陣法,任何陣法必須按照當時當地的情況合理配置自己的部隊。所以在古代,陣法運用是一個統帥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能。對只會砍砍殺殺的人,古人認為只能做將,所謂斬將奪旗者,不能做帥。帥不需要自己會肉搏,但必須要會布陣。


我的看法,陣法必須和部隊的編製結合起來才能發揮作用,前面各位對陣法說的挺多的,我來補充一些編製方面的資料!
以戚家軍為例來說(以下內容來源於網路):
【戚繼光的基層戰術單位是「車」或是「隊」,車營及輜重營是「車」,馬營及步營是「隊」。馬營及步營是第一線主力戰鬥部隊,全營官士兵全部掛甲上陣,車營及輜重營是輔助支持部隊,車正(含)以上官佐才有掛甲,車兵不掛甲。其最基層戰術單位的「車」與「隊」的人員編組與武器配備,可以搭配形成營陣或是自我獨立作戰,相比其它世界各國的基層戰術單位,較注重大軍陣的互相搭配,獨立作戰的職能相對弱了很多,這是明朝與其它國家在部隊編組上最大的不同點。

在具體的戰陣方面,戚繼光規劃的戚家軍編製,是依照「鴛鴦陣」的戰術思想為基準,參照戰場環境與敵對的倭寇作戰方式搭配實戰兵器,採取小編製的混成兵科構成高機動打擊力量。

首先編製而成的是最小的作戰單位「伍」,如字面,「伍」是由伍長與四名士兵共五人所構成,是戚家軍最基本,也是最小的作戰單位;兩伍構成一隊,稱為小隊,含隊長及管炊事的火兵在內共十二人構成「隊」,這個「隊」就相當於現代的「班」,「隊」是一個完整的鴛鴦陣主體,依其陣式變化展開數種不同的隊之陣形;四隊為一哨,稱為大隊,設哨長一人,共計49人為「哨」,這個「哨」相當於現代的「排」。

「哨」這個層級是戚家軍最大的基本作戰單位,也就是說,戚家軍的正式編組基本作戰單位是由「伍」、「隊」、「哨」所共構而成,沒有後來的「局」、「部」等大編製單位,這種由小編製構成的作戰部隊,機動性相當優異,兼之混成兵科搭配,攻守兼備,就算是最小的作戰單位「伍」,也可行使獨立的作戰任務,作戰的彈性與戰術的應用相當廣泛。

戚繼光在三鎮練兵是依照南方抗倭時的經驗,再參照北方戰場環境的特色加以編練而成。戚繼光改良軍械並制定了冷兵器及各式火器使用的軍用標準規範,在部隊編組上,首創由各兵科及冷熱兵器混編成攻守兼備的車、馬、步、輜各營,並把火器平均下放到最基層的戰術單位「車」及「隊」中,使得基層戰術單位的火器普及率為當時世界最高的水平。

戚繼光的部隊在明朝來說,火器比例應該算是最高的,其車營火器比為43.60%,馬營火器比為42.57%,步營火器比為48.02%,輜重營火器比為58.70%,其中以輜重營火器比最高。戚繼光薊州練兵編組的部隊火器數量及比例,都是同一時期全世界最高的。同一時期的歐洲正流行西班牙大方陣,單一大方陣規模相當於明朝的「營」。單一規模的西班牙大方陣配付的火器比為22.38%,日本戰國大名是以「備」為基本戰術單位,也是相當於明朝的「營」。一個戰國大名的「備」(百萬石大名本陣備例外),火器比為20.98%。此時的全世界只有奧斯曼的近衛軍火器比約在30%以上還有得一比,而東南亞的越南甚至馬來西亞、印尼等蘇丹國的火器比其實也很高,不輸於歐日等國。
另外,戚繼光的各兵科及冷熱兵器的編組配置,是以混編方式分散到基層的「車」及「隊」中,相當於現代的「班」層級。而同時期的歐洲、奧斯曼及日本等國雖然也是冷熱兵器混編,但都是同一種兵科集中編組於同一較大單位里,相當於現代的「連」級或是「營」級。

在戰術運用上,戚繼光的各營,從營到隊甚至車都可以行使獨立的攻守兼備作戰任務,不需仰賴其它單位的支持,擁有極佳的戰術運用彈性。而其它世界各國的基層連隊直到營級,都無法獨自的行使功守兼備的作戰任務,需仰賴其它單位的支持來進行任務,戰術當然有所局限。

當然,戚家軍也有很大的弱點,就是缺乏大口徑的遠程重型火炮,尤其是歐洲以及奧斯曼軍隊普遍的裝備大口徑重型火炮,戚家軍與之對陣,在遠程火力以及殺傷威力上明顯不足。

但這個弱點可以用戚家軍擅長的較佳機動性來克服,戚繼光的車、馬、步等營的機動性遠優於歐洲笨重的方陣編組,但仍稍遜於奧斯曼大部隊的機動性,奧斯曼帝國的軍事機動性可說是舉世無雙。】


一言以蔽之:揚長避短。

冷兵器陣法的沿革與相應時代的技術發展水平(冶煉、鍛造、簡易機械、動物馴化等等)乃至社會結構(決定了軍人的構成和素質)發展密切相關。

在西方最古老而著名的陣法應屬馬其頓步兵方陣,以此為例,當時因青銅鎧甲普遍取代了皮甲,步兵的防護能力增強而機動力驟減,而且兵士揮矛的右側容易遭受敵人的襲擊,單兵作戰變得非常困難;在這種形勢下方陣才應運而生,步兵可以籍此緩慢地成排推進,互相掩護同伴的弱側,前排用數米的長矛搶先刺殺或逼退敵人(所用之矛極長,以確保敵人無法從正面接近本陣),前排倒下後排立即跟進補位——通過這種方法壓縮敵軍的行動空間,為騎兵的圍殲創造條件。在殘酷的戰場紀律下,陣法嚴格的一方一般總能戰勝陣法散亂的一方,而無論人數多寡。

隨著兵器和兵種的發展,以及戰場從平原逐漸延伸到更廣泛的地形地貌,單一陣法無法滿足戰場上多變的需求。比如隨著弓矢的射程延長、輕巧而鋒利鐵質刀劍投入戰場,笨重的步兵方陣漸漸無用武之地,被更複雜的混合陣法所取代。


這個問題可以簡單回答:那就是兵種的運用和陣型之間存在嚴密的對應和協調關係。
以單兵種和諸兵種聯合為例說明。
單兵種:
舉個例子:古典時期的雅典城邦推行的重步兵攜帶一支長矛,一面盾和短劍。依靠密集人牆前後擠壓,以正面衝擊對手,在溫泉關堅守,在馬拉松戰役重大破波斯輕武裝。這其實是依靠強大的正面矛林和第二排第三排第n排得擠壓向地方施加壓力。 在這種陣型和敵人對峙下,重步兵盡量向左面靠近,借用左邊同伴的盾牌掩護自己,其衝擊力和持久力取決於陣型的縱深排數。
很容易理解的,由於地形等外部因素,以及人員安排等內部因素下,不可能實現一條無限長的正面。而是以一個個方陣去實現戰術意圖。即使在這種重步兵的究極版版——馬其頓方陣中,方陣的正面異常強悍——而且側面和方陣後缺存在非常致命的——重步兵方陣必須正面對敵,一旦方陣被割裂,敵人能從其他方向攻入—,方陣即告崩潰——第三次馬其頓戰爭時期的皮多那會戰,由於地形割破了方陣的聯繫,馬其頓人大敗於靈活的羅馬方陣。

諸兵種聯合:
中世界十字軍東征時,西方拉丁軍隊構成的核心是重裝騎士,薩拉森人的軍隊缺少絕對的的重騎兵,卻有眾多的游牧弓騎兵,弓騎兵正面無法抗擊重騎兵,卻又速度上的優勢,可以在遠處不停地弓箭騷擾並策馬遠遁。這往往激怒拉丁騎士使其追擊並被誘姦。 但是當諸兵種聯合時,比如獅心王vs薩阿拉丁時,理查嚴格約束了自己的騎兵,並命令步行的長弓兵驅逐逼近的弓騎兵,畢竟站著比騎著射得好,薩拉森的弓騎兵無法成功挑釁。其輕騎兵和步兵的衝鋒又被拉丁騎兵所驅逐。因此實際上如果理查不主動進攻,薩阿拉丁時拿他沒辦法的。

更經典的是中世界拜占庭帝國的兵種構成,騎兵、步兵、弓箭兵混合編隊。其陣型這站位進攻序列和兵種的速度、火力範圍息息相關。


你心目中的陣法是否像赤壁中的八卦陣那樣花里胡哨,作為一個忠實的歷史愛好者,我覺得它只適合熒幕表演。
陣法是一個系統發揮作用的結果,將帥儘可能的利用有利於己方不利於對方的因素,進行各種組合而打擊對方的,追求以最小的代價消滅最多的對方力量。將帥有的就會帶兵衝鋒,有的會排兵布陣,有的會根據對方陣型修改己方陣型戰場中及時應變,有神神叨叨的會些奇門遁甲的怪招,他們的戰鬥方式就是他們陣法。其實各種陣法,只要能贏就是好陣法:
簡單陣法:各帶一群人,見面招呼一聲,開始打群架,或者是帶領很多人對少數人進行群毆;
基本陣法:你帶領騎兵、步兵、標槍兵和弓兵:面對對方的衝鋒,先用弓兵,再用標槍兵,接下來用將遠程兵撤出來用重步兵對抗衝鋒,用騎兵衝鋒已經停滯衝鋒的對方。然後你倆都打成一鍋煮,再也看不見陣法了,最後你贏了。
智能陣法:你能準確的設置各兵種發動攻擊的時間,等相持階段,你還能調動隊伍,臨時設置有利的做戰方式,然後對方亂成一鍋煮,最後你贏了。
高級智能陣法:你面對敵方陣型,進攻時臨時變換己方陣型,調動對方運動應對而露出破綻。然後大戰一場,最後你又贏了。參考案例漢尼拔遠征羅馬帝國,看完這段我相信這事是人能做得到的。
高科技加高級智能陣法:你陣法運營熟了,還裝備了各種機械遠程弓弩系列,各種打擊對方。最後還是你贏了。參考案例秦國統一六國戰爭。
陣法之外,如單兵作戰素質,軍隊組織結構是個不能忽視的因素。
題外話:這個系統可以比喻成一個項目完成的過程,先調研,然後做計劃目標,設計系統,系統工作,然後你收到系統工作的結果,對結果進行反饋。所以陣法對系統工作是個優良的設計優化,所以要保證陣法的優良效果要做很多細緻的準備工作。
抱歉我用這麼蛋定的風格來描述這件事,還有題中我沒要用「敵人」這個詞。


古代戰爭中的陣法是一套訓練方法,讓各個兵種甚至每個士兵可以在不同情況下互相配合發揮出最大戰鬥力,這在現代戰爭中好像很難想像,因為現代戰爭指揮官可以對每個士兵下達不同的命令,而古代是做不到的,所以需要讓士兵能做到在不同情況下都能發揮自己的實力,這就需要陣法的幫助。


八門金鎖陣其實類似威靈頓破拿破崙騎兵於滑鐵盧,只是為了放騎兵進入擊殺,某些部位故意設計的很薄弱讓騎兵突入,其實則很多是死門傷門。破陣則要講究時辰,步兵陣殺傷騎兵主要靠弓弩,而晚霞會遮蔽眼睛,而且步兵列陣久了會疲勞,但是八門金鎖陣也可以變陣應對,故意設伏。總之步兵陣只能被動等騎兵來攻

古代陣法名字千奇百怪,但是實際只分為三大類:

行軍陣,一般分兩大類:1、縱隊,容易被伏擊,2、大軍一般三五個縱隊齊頭並進,即使一翼被伏擊,損失也不算大

左中右的橫陣

縮成一團的防禦圓陣,如果是用於突擊的就是箭頭陣

感興趣的可以知乎搜握奇經梁啟超,看看我的回答,五千年前的陣法有多複雜


作者:懷劍聽雨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289382/answer/1421800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太平軍很懂得誇大隱藏自己的實際編製,清軍也不會如實上報而削弱自己的戰績。要摸清太平軍的實際編製,還是要看編製的運用情況,也就是陣法。本文的主體是複製回來的各種論文里引用的史料,加上我自己對史料的細緻分析。這裡是最簡明(粗黑字)全面的太平天國軍制史。

陣法一直是中國古代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軍隊的戰術動作、進攻部署和防禦配置,都是指揮官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在冷兵器時代,由於通信技術較為落後,為了使軍隊能夠統一號令和協調動作,列陣作戰是最基本的作戰方式。列陣就必須講究陣法,綜合而言,陣法是行軍隊形、進攻布置、防禦配置、戰術動作和實施機動等內容的綜合體,包括了大到戰役行動、小到單兵戰術的方方面面。 隨著軍事技術和戰爭藝術的進步,陣型變化愈發複雜,而且愈發注重靈活性與小型化。 春秋時期的車陣,以列隊衝鋒作為進攻方式,這種車陣一旦交戰,只能衝殺一次,難以再次列陣。 西漢衛青,25000步兵分為外四內一的五軍,以防守反擊草原騎兵, 唐代李靖的六花陣,將步騎兩萬人,分為外六內一的七軍,以防守反擊草原騎兵,每軍2800人,再配以輜重400人,每軍有78個由執長短兵器的士兵25人組成的小編隊,再加上500弓弩手和400預備兵。 而戚繼光重創倭寇的鴛鴦陣,則進一步將陣法靈活化與小型化,其每組只有12人,卻包含了指揮、遠程攻擊(狼筅)、中程攻擊(長槍)、近程攻擊防禦(短刀盾牌)和後勤(炊事一人)。以12人為厚度,正面長度則因應南方河網地形,同時鴛鴦陣還可以變陣為更小的三才陣等陣法,以在更狹窄的地形維持陣型帶來的威力,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古代陣法的精髓,或多或少影響了太平軍的陣法。

太平軍的「四大名陣」

太平軍的陣法,主要的記錄者並不是其本身,而是作為敵人的清軍。《清史稿》、《平定粵匪紀略》、《賊情彙纂》等書中都重點記述了太平軍的四種陣法,即牽線陣、螃蟹陣、百鳥陣和伏地陣。如《平定粵匪紀略》中記載:其行陣也,有牽線、螃蟹、百鳥、伏地四名。牽線者,自偽兩司馬以至偽軍帥一線單行也。螃蠏者,三隊平列,中以拒敵,左右包抄也。百鳥者,以二十五人為一小隊,分百數十起,散布如撤星,使我軍無處著手也。伏地者,用避槍炮及遇險作疑兵也。冥頑之輩何知兵法?大率師心詭造,用之有效則詫為獨得之奇,及我軍久與交鋒,習其常技,無非一行一伍合以制其行,分以制其伍,則黔驢技盡,篾勿克矣。

諸種文獻中,清代張德堅編寫的《賊情彙纂》對這四種陣法的記述最為詳盡。張德堅原為湖北撫轅巡捕官,其在任時已多與太平軍有所接觸,後在咸豐四年被引薦給曾國藩,被曾國藩委派主持湘軍采編所,整理湘軍俘獲的太平天國文獻,咸豐五年《賊請彙纂》一書編成。此書編纂者本身為太平天國運動親歷者,加上文獻本身大多來自於太平天國一方,撇開立場,就陣法的記載而言,其記述具有相當的可靠性。在《賊情彙纂》一書中,作者詳細記述太平軍的主要四種陣法的形制和變化。

牽線陣

第一種陣法為牽線陣。牽線陣是在太平軍行軍移動時所使用的陣型,根據《賊情彙纂》的記載,其陣式為:每兩司馬執(小)旗一面,後隨二十五人,百人則間卒長(中)旗一面,五百人則間師帥旅帥(大)旗一面,二千五百人則張軍帥(巨)旗一面。一萬二千五百人則張天王(高桿掛)旗一面。其軍帥、監軍、總制乘輿馬隨行,一軍盡,一軍即續。寬路則分雙行,狹路則單行。 太平天國軍制以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一軍共有五師,師帥領二千五百人;一師領五旅,旅帥領五百人;一旅五卒,卒長領一百人;一卒四兩,兩司馬領二十五人。實際大部分的軍,只有3個師帥和2個旅帥為同級,虛留以備就地擴充,實際只有2500人。從中可以看出,牽線陣的形制是按照太平天國軍制排列的,而這一陣法與軍制一樣,加強了對太平天國軍民的控制。《賊情彙纂》在描述這一陣法時提到,太平軍在以牽線陣行軍時,對於陣型控制十分嚴格,軍士即使行方便之事,也要多人陪同,獨自休息甚至會被處以極刑。《賊情彙纂》中自然有其立場問題,對於太平軍難免有所貶損,但亦可看出太平軍軍令之嚴。而牽線陣嚴格的行伍控制也無形中增加了隊伍的戰鬥力。 數萬太平軍以單行陣行走時,有二三十里長的隊伍,清軍斥候往往因此誤判太平軍數量,而延誤戰機。 同時,行軍時若有清軍來戰,亦可通過變陣首尾相救。

百人,兩司馬當先,卒長居中。五百人,卒長當先,師帥旅帥居中。二千五百人,旅帥當先,總制、監軍、軍帥、師帥居中。從陣圖與描述看,牽線陣是典型的線型陣,其變陣方式也與傳統的「一字長蛇陣」十分類似:在《武經總要》中曾記述了一字長蛇陣的「行列陣」和「方陣」兩種變陣方式,其中的「行列陣」與牽線陣的單列變雙列基本一致,而兩者也都體現了《孫子兵法·九地》中所說的「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的戰法,可見,牽線陣是太平軍繼承了前代一字長蛇陣又對其加以改良的陣法。 若不敵清軍,則維持陣式疾行,「挽手急趨官軍往往追之不上」,而陣型的維持也使得清軍有所忌憚,不敢窮追不捨。 正是因為牽線陣的諸多優勢,使得牽線陣得以「始終不易其制」也。

螃蟹陣

而太平軍最著名的陣法並非牽線陣,而是名字頗有些滑稽的螃蟹陣。螃蟹陣一名蟹螯陣,又名荷包陣,其特點是中路進攻,左右翼包抄。《劫餘灰錄》載:「官兵出隊先火器,次長槍,更次刀牌,後則弓箭;賊無隊伍,以衝陷為勇,如牆而進,不然,分左右翼合圍,賊中謂蟹螯陣是也」。在《蘇台糜鹿記》中則記為「荷包陣」:太平軍「馬隊衝鋒,是其長技,不過一二十騎,真長毛乘之。馬行在前,徒步在後,凡遇官兵民團,則馬隊立定,步隊沖前……或立馬插旗,作排陣相持之勢,潛以後隊悍賊從兩傍兜裹向前,名曰『荷包陣』,聞七子山一帶民團即中此計」。在《曾文正公奏稿》卷三《各緣由謹附片奏聞請旨岳州水陸軍四獲勝仗折咸豐四年閏七月初三日》中記載到:「賊之慣技有所謂螃蟹陣者,常分十餘路圍繞抄襲」。 顧名思義,螃蟹陣以其陣型頗似螃蟹而得名。其陣型分為三隊。中間一隊呈圓形,總制和3個師帥、12個卒長騎馬,領3個500人師的新兵居中,兩前一後。而邊上兩隊以多重線型排開,監軍和軍帥各領1個旅帥和1個500人師的老兵包抄,因為1個500人師有5個卒,所以形似螃蟹一邊的五條腿。

螃蟹陣的精髓在於其多變的陣型。當太平軍以螃蟹陣列隊時,其本意為以中間蟹身抵擋住敵軍,而後以蟹腳從兩邊多路包抄,具備一定的戰術意義。而太平軍將此陣法作為會戰的主要陣型,還是因其變化多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轉變陣型。太平軍的五進位編製,可以區分左右翼,以及中軍左右和後方預備隊,預備隊可以靈活增兵支援左右或包抄後方。 根據《賊情彙纂》的記載,其主要有以下幾種變陣方式: 第一,如果清軍以左右兩隊進攻,則中間的蟹身兩前隊亦分入左右兩隊中,成為兩隊各2個師的陣型。 第二,如果清軍左右兩隊中左隊兵力偏多,則太平軍左陣隊伍亦人數增加,同理,若清軍右隊兵力多,太平軍亦可將右隊人數增加,依靠中間後方總制的1個師的預備隊增援。 第三,如果清軍以前後兩隊進攻,則將左右兩翼的前鋒卒合成一隊(2個精銳卒),由軍帥率領,監軍則退後,兩翼的後半部分則與中間監軍合成一陣,作為前隊的接應。 這些變陣相對而言較為簡單,均是將螃蟹陣變為與清軍相同的陣型,頗有「以正合」的意思。而從《賊情彙纂》所附的陣圖看,太平軍在應對清軍多路進攻時,所變換的四隊陣和五隊陣則要複雜的多。 四隊陣由螃蟹型轉換為H型,即前方陣型仍為三個新兵師,但中間師抽出2個精銳卒,呈H型列陣,而後面則多出2師2卒的三個預備隊。這種陣型與曾國藩曾提及的「蓮花抄尾陣」十分相似,其戰法為將軍領一路2個師加3個卒抵住敵軍,兩路的總制、監軍領2個師從側翼襲擊敵軍,同時再分出軍帥領一路2個卒繞至敵軍後方展開襲擊,二者或為一陣多名。這種陣法的威力也為其所認可:「破賊陣法, 平日男訓戒極多, 兼畫圖訓諸營官。二月十三日, 男親畫賊之蓮花抄尾陣, 寄交璞山……昨日岳州之敗,賊並未用抄尾法。交手不過一個時辰,即紛紛奔退,若使賊用抄尾法,則我兵更膽怯矣」。 五隊陣則呈十字形,一隊居中,其餘四隊分列前後左右。是被多路進攻包圍和宿營時的防禦陣型。 此外,還有一種大螃蟹包小螃蟹陣,以師級小陣誘敵,再以四個師的軍級大陣合圍。

《賊情匯篡》引《太平軍目》:前十三軍前營(師)前前(迷惑用)一(卒)東兩司馬統下

正司馬,吉添順,年二十六歲,廣西潯州府桂平縣大宣墟人,庚戌年在金田入營,壬子十二月破武昌,封為前一軍前營前前一東正司馬。 副司馬,汪萬菁,年十八歲,湖北武昌府江夏縣青林寺人,壬子二年十二月在武昌入營,癸好三年破天京,封為前一軍前營前前一東副司馬。 使書,陳萬順,年四十五歲,湖北黃州府黃岡縣團風人,癸好三年正月在黃州入營。 

長伍,譚大福,年十九歲,湖北黃州府蘄水縣蘭溪人,癸好三年正月在黃州入營。   周綉良年二十一歲,湖北嶽州府巴陵縣鹿角人,壬子二年十月在岳州入營。   陳亞福年三十二歲,廣東廣州府南海縣安樂鄉人,癸好三年正月在安慶入營。   朱瑲貴年三十歲,安徽池州府貴池縣池口人,癸好三年正月在大通入營。   馬添林年四十二歲,安徽廬州府合肥縣派河人,癸好三年正月在大通入營。

長伍,姚萬奎,年三十五歲,湖北黃州府黃岡縣余家集人,壬子二年十二月在黃州入營。   張有財年十八歲,湖北武昌府興國州酒鋪人,癸好三年正月在黃州入營。   陳守道年十九歲,江西南昌府新建縣吳城人,癸好三年六月在吳城入營。   董萬喜年二十八歲,江南揚州府江都縣北來寺人,癸好三年二月在揚州入營。   高三順年二十六歲,江南江寧府上元縣城內人,癸好三年二月在天京入營。

長伍,黃大興,年二十六歲,江南江寧府句容縣茅山人,癸好三年二月在天京入營。   陳良銀年四十一歲,安徽池州府貴池縣殷家匯人,癸好三年二月在天京入營。   趙狗子年十七歲,湖北黃州府麻城縣宋埠人,癸好三年六月在鵝公頸入營。   陳發科年四十一歲,河南河南府洛陽縣西鄉人,癸好三年正月在九江入營。   汪成才年三十三歲,安徽徽州府黟縣汪村人,壬子二年十一月在漢陽入營。

長伍,蘇容林,年三十歲,江南蘇州府元和縣南廒人,癸好三年二月在鎮江入營。   黃丹桂年三十六歲,江南鎮江府丹徒縣張官渡人,癸好三年在鎮江入營。   周家齊年四十五歲,湖北漢陽府漢川縣劉家隔人,癸好三年在漢川入營。   

尾牌陳小四年十五歲,湖北武昌府大冶縣治山人,癸好三年九月在興國入營。   萬如意年十四歲,湖北黃州府麻城縣宋埠人,癸好三年六月在宋埠入營。   

長伍邱添瑲年二十三歲,湖北武昌府崇陽縣宋四都人,癸好三年六月在團風入營。   李泉順年五十一歲,陝西西安府涇陽縣及樓人,癸好三年九月在漢口入營。   吳長菁年二十四歲,安徽徽州府黟縣宋家沖人,癸好三年五月在安慶入營。   

尾牌汪毛兒年十三歲,安徽安慶府桐城縣東潭人,癸好三年十一月在桐城人營。   尾牌朱貴兒年十一歲,安徽安慶府桐城縣天林庄人,癸好三年十一月在桐城入營。   尾牌趙瞎子年五十九歲,湖北武昌府江夏縣城內人,壬子二年十二月在武瑲入營。   尾牌鄭杏花年十四歲,湖北武昌府江夏縣城內人,壬子二年十二月在武瑲入營。

包括司馬、司副、司書加五個伍長在內, 正兵25人(而不是《太平軍目》里的26人),即使是25人的兩這種最小單位,依然蘊含螃蟹陣的原理在其中,其中兩個鉗子伍都是六人編製,剩下5、3、2的殘伍與3個長官則作為螃蟹肚子。尾牌6人,都是不得不隨軍的父母子女。  

螃蟹陣之戰鬥力不僅在於變化多端,更在於其指揮得當、陣型嚴密,《賊情彙纂》記載:至於損左益右,移後置前,臨時指揮,其權則操之賊目。其進退開合之疾徐,惟大旗數人嫻習,群賊悉提心在口,視大旗所往而奔赴之,無敢或後。故賊中不演技藝,專練急奔。大旗數人,日至所管偽帥處聽令,所講求者,皆接仗機宜。一軍用此數人,便可役使萬眾,略無參差,振裘挈領,深得以簡馭繁之妙。賊目何知,想由熟計苦思,不覺暗合於窽要耳。 螃蟹陣名雖不甚雅觀,但是其作戰種種陣型變化,既有分進合擊和縱深配置,又有兩翼包圍和袋形戰術,難怪太平軍長期使用這一戰法。

百鳥陣

百鳥陣則是一種散兵陣型: 百鳥陣,賊中有此名目,然不常用。偶值平川曠野,與我兵戰,以二十五人為一小隊,分百數十隊,散布如撒星,然使我軍驚疑不知賊之多寡,每隊人數僉同,又不知宜先攻何處,彷徨不進,坐是而失利者有之。 百鳥陣以25人作為基本的戰鬥單位,25人,即一兩司馬的單位人數,而太平軍也以此作為戰鬥編排的基礎,在《武昌紀事》中亦有「賊每戰各營正牌二十五人居前當鋒牌」的記錄。1個軍就有100個25人隊。 這一陣法還有「老鴉陣」的別稱:《粵匪犯湖南紀略》記載,太平軍「最好用分截之法,陣號老鴉。四散漫立,槍炮不能多傷。我兵稍聚,賊旗一動,變為盤蛇,便團團圍住矣」。 百鳥陣與宋代雁行陣頗為類似,雁行陣是將部隊分為七十餘個小陣,再從兩翼包圍敵軍,這一陣法對於方陣有奇效,也與我軍的三三制戰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均是將部隊分為小陣,一方面可以避免密集傷亡,另一方面則靈活機動戰術多變,同時還可以疑惑敵軍。

伏地陣

伏地陣則頗有回馬槍的意思: 賊中散卒無不知伏地陣者。但遇官軍追剿至水窮山阻之地,忽一旗偃,千旗齊偃,瞬息萬人數千人皆帖伏於地,寂不聞聲。我軍急追,突見前面渺無一賊,無不詫異徘徊,疑神疑鬼,賊貼伏約半炊之頃,忽一旗立千旗齊立,萬人數千人風涌潮奔,呼聲雷吼,轉面急趨以撲我。我兵一疑不釋,又增一疑,而益以一驚其不轉勝為敗者鮮矣。此陣用於長沙用於南昌、武昌亦人所共見者。 伏地陣與其說是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其實際上融合了回馬槍和伏擊兩種戰術。一般而言,引敵進入伏擊需要兩支部隊,一支敗逃,另一支則構築伏擊陣地,待敵軍進入伏擊圈後,則進行攻擊。而伏地陣的妙處則在於由一支部隊完成了兩支部隊的工作。擺出伏地陣的部隊既是魚餌,又是魚鉤,這一點往往出清軍之意料,剛剛還在潰退的太平軍忽然悄無聲息,在清軍疑惑之際,突然殺出,殺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

太平軍的這些陣法,是與其戰術思想一脈相承的,以螃蟹陣為例,許瑤光《談浙》中記載,太平軍進攻寧波時: 分兩路,一由嵊縣上之山路走陳公嶺,入奉化,以下繞入寧,一由嵊縣之下走塘路,陷上虞、餘姚,入慈溪、鎮海而上繞入寧……賊不直走寧波而先竄陷四之鄰邑屬邑,大局包抄,計亦狡矣。即其入嵊也,亦分兩路:一由東陽逾白楓嶺以犯嵊;一由會稽苦竹溪入孫坳,人言賊用兵如蟹螯,信矣。 可見,螃蟹陣所運用的鉗形戰術,是與太平軍在戰略戰術上的作戰方式相同的。 太平軍起於微末,從金田村起義,轉戰大半個中國,到定都南京,攻破江南大營,其戰術上的能力不可謂不高,其所運用的「四大名陣」使得清軍也不得不嘆服。 然而,再好的陣型也需要將領的指揮和士兵的訓練,隨著太平軍的內耗與腐敗,縱使太平軍的「四大名陣」頗為得力,也難以拯救太平天國覆滅的結局。

如果從陳勝、吳廣算起,中國農民起義的歷史足有兩千多年,其中不少起義軍都有較為完備的軍隊編製體系,如唐末黃巢部沿用了當時流行的藩鎮編製,而明末的李自成早期則採用了營-隊-哨三級編製,但要論編製最嚴密繁複的,則非太平軍莫屬。

太平軍恐怕是唯一一個把「軍」這個名稱當成正式建制單位使用的農民起義軍,而且這級建制自始至終一直存在,並寫入其官方出版物。   1850年底太平軍在金田團營,開始同清方對抗,當來自廣西各縣的拜上帝會眾集結金田後,立即被編為中、前、後、右、左共5個軍,按照編製,每個軍的主官稱為「軍長」「副軍長」,下轄四個「先鋒」旗,每個「先鋒」旗轄5個「百」隊,「軍長」直轄5個「百」隊,「每個「百」隊轄4個營,每營25人,各級主官都叫「長」。   按照這個編製,太平天國每個軍應有2500人(不包括各級軍官),五軍共12500人,而當時金田太平軍總數為「男婦二萬餘」,則能戰者的總數和編製相差並不多,各級編製是比較充實的。《天兄聖旨》中提到前軍以張瑲進為先鋒長的一個先鋒,有兵力500人,和編製規定一模一樣,而與太平軍交鋒的清方將吏轉述俘虜供詞,都說太平軍每營人數為25人,也與編製相當。 婦女老人軍醫殘疾則另編為數個內軍,由各個內軍帥帶領。早期「內軍」建制內恐怕還不止女營,應該還包括醫生、工匠等一切成建制的非戰鬥人員。 《賊情彙纂》中記載何潮元在「內軍帥」之後的下一個職務,是(茶地開始的)「內醫監軍」

太平軍編製的重大變化,是在1851年7月2日至8月15日之間。7月2日,太平軍經過一番轉戰後,回到最初起兵的紫荊山區,洪秀全的總部駐紮茶地村,在這裡,太平軍按照《周禮》進行整編,依靠加盟的朱錫錕、羅大綱、李俊良、曾錦謙、黃成德等部,將5個軍擴大為10個,即中一、中二至左一、左二,軍轄中、前、後、右、左5師,師轄中、前、後、右、左5旅,旅轄一、二、三、四、五5個卒,卒轄4個「兩」,每「兩」5個「伍」共25人,各級主官分別叫軍帥、師帥、旅帥、卒長、兩司馬、伍長。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前,即在起義隊伍中設立軍職。初分前、後、左、右、中五軍,各設軍長、副軍長、先鋒長及所屬百長、營長等官。旋仿《周禮》之制,結合螃蟹陣的需要,改各級軍官為軍帥、師帥旅帥、卒長和兩司馬。 1851年(咸豐元年)洪秀全稱天王后,立四軍師,即左輔正軍師、右弼又正軍師、前導副軍師、後護又副軍師,封五軍主將;同年秋,茶地五軍變十軍,封統率侍衛、總制、監軍及軍帥以下官。按照這個編製,全軍加軍官共13156人。表面上看,新編製比舊編製只擴充了1倍,其實不然:原來的軍以下只有先鋒-百-營三級編製,而新的軍則為師-旅-卒-兩4級,營和兩的編製人數卻是相同的,也就是說,新的一個軍編製,就相當於原先5個軍的總和,新編製不是擴編了一倍,而是擴編到原先的10倍。問題是太平軍的兵力並沒有膨脹到如此驚人的數量:按照新編製,太平軍全員應有13萬多人,但根據清方情報、俘虜供詞等可知,直到稍後太平軍進入永安州城,全體男女總人數最多不過三四萬,甚至有說僅1萬多人的。也就是說,擴編到原先10倍編製的太平軍,很可能1個軍帥、2個師帥、2個旅帥同一級,只是為了方便螃蟹陣指揮而分為三等,一軍其實只有2500多人,能上陣的男性壯年戰士人數比擴編前增加有限,10軍,也不過25000多人加無作戰能力的尾牌家屬共3萬多人,甚至可能大量年輕婦女此時也不得不編入軍中參與上陣殺敵,所以壯年男子僅1萬多人而已。太平軍的第一次擴編,更多出於人事安排的需要,比如羅大綱等人的加盟,隨後不久的1851年9月就開始永安五總制封王了,很多內軍帥也升為內軍監軍。但是轉戰途中新血的不斷加入,也讓太平軍高層有了虛設師旅以應對擴充的設計。果然在各軍分頭籌糧進軍桂林長沙武昌的途中,把內軍編入正軍,並不斷吸納新血,2500人都擴充為了12500人,並設立了更多的軍。冬,永安封五總製為東、西、南、北、翼五王;進軍武昌途中,增加丞相、檢點、指揮、將軍等級。


最基礎的,用持盾+長矛的步兵保護射手,避免被敵人近戰兵種(特別是跑得快的騎兵)近身

然後常見的步騎混合陣型是步兵在中間,騎兵在兩側,這有點像劉裕的卻月陣,利於包圍敵人,誘敵深入,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間則首尾皆應

密集的步兵方陣不容易被衝散,如果用長矛的話也可以有效對付正面的許多兵種,並且士氣低的士兵被夾在陣中也難以臨陣脫逃(秦軍敢用散陣可能一個原因就是士氣比較高,不容易逃跑)

純射手陣型的話,三段或N段射擊保持持續的火力打擊,弓騎兵可以內圓圈(類似漢匈全面戰爭里匈奴等國弓騎兵的陣法,向圈內射擊)或外圓圈(類似羅馬全戰阿提拉里匈人騎兵的圓圈陣,向圈外一個點射擊),前者可以對圈內的敵人進行360度全方位打擊,後者則可以保證射擊頻率


陣法的實例,摘自《明朝的那些事兒》
要你命三板斧戰法的操作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在發現蒙古騎兵後,神機營的士兵會立刻向陣型前列靠攏,並做好火炮和火銃的發射準備,在統一指揮下進行齊射。這輪齊射是對蒙古騎兵的第一輪打擊,也就是第一斧頭。

  神機營射擊完畢後,會立刻撤退到隊伍的兩翼,然後三千營與五軍營的騎兵會立刻補上空位,對已經受創的蒙古騎兵發動突擊,這就是明軍的第二斧頭。

  騎兵突擊後,五軍營的步兵開始進攻,他們經常手持制騎兵武器(如長矛等),對蒙古騎兵發動最後一輪打擊,這也是明軍的最後一斧頭。

  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完整的戰鬥系統,明軍使用火器壓制敵人騎兵推進挫其銳氣後,立刻發動反突擊,然後用步兵鞏固戰場(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步卒次之),這一系統的具體使用根據戰場條件的不同各異,其細節操作過程也要複雜得多,比如多兵種部隊的隊形轉換等,但其大致過程是相同的。

  以衝擊力見長的蒙古騎兵就是敗在了明軍的這套戰術之下,無論多麼兇悍的騎兵也扛不住這三斧頭,這套「要你命三板斧戰鬥系統」經常搞得蒙古人痛苦不堪,卻又無可奈何。


題外話。其實現近代戰爭也講陣法的。比如一個連守一個山頭陣地,該連有步槍、機槍、榴彈發射器,迫擊炮,連長必然面臨這樣的問題:這些武器需要配置在陣地的何種位置,才能發揮最大效用,才能儘可能避免自己的損失。還要面臨這樣的問題:需要配置多少人在一線戰壕,多少人在掩體內預備。相反,攻擊的一個連,多少人衝鋒,多少人預備,機槍迫擊炮在哪裡助攻掩護,個兵種怎樣協同推進、撤退,也需要平時訓練熟悉。這些不都是現代陣法么?


補充一點,作為緊密陣型可能還有一點作用就是防止逃兵潰散,也是互相制約的意思。這一點大概一直在熱兵器時代早期的緊密陣型作戰(例如電影《愛國者》中英軍排成一隊射擊)都有體現——當然列隊射擊還有其他原因。


說一個最經典的陣法——卻月陣。
卻月陣是中國古代兵車戰法中的一種戰法。按照《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一十八》記載,劉裕用「卻月陣」,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萬精銳騎兵。堪稱是古代以步制騎的經典陣法。

晉軍背水一戰,以戰車阻擋魏軍的重甲鐵騎,以弓兵射殺敵軍,戰船壓制側翼,使敵人優勢難以展開。
從這個陣法就可以看出古代陣法的重要特點,那就是充分利用地形優勢,以彼之長攻彼之短。


據說每個人都是宇宙模擬器中的數據,合理安排陣法再加上一個人去觸發相應內存區塊數據被執行可以導致內存溢出從而產生超自然的力量。典型代表如水滸傳。
可惜bug被修復了……


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牛逼陣法的說法。這些東西純粹是古代的軍盲文傻在意淫扯淡。

打仗講究集中火力,古代以冷兵器為主,所以能做到的就是盡量結成密集隊形。這樣不光是集中火力,而且也助於提高士氣。

只不過密集隊形也有轉向困難,前排累的要死後排閑得蛋疼等缺點,所以就要針對這些進行改進以增加靈活性。

比如羅馬軍團就放棄了希臘式整體的大方陣,而是每個連隊作為一個小方陣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大方陣。在戰鬥過程中,前後排的各連隊根據號令輪換休息。。。而且在激戰的關鍵時刻,有的預備隊還會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切入戰場。。。

但是羅馬方陣也就是相對較為平衡而已,為此還是放棄了一些東西。雖然歷史上羅馬人征服了馬其頓,但事實上羅馬軍團正面硬剛完全是干不過馬其頓方陣的。

因為馬其頓方陣正面實在太變態了。儘管他的靈活性不如羅馬方陣,但比希臘方陣要強。而且他正面實在太吊,以至於靈活性的犧牲也可以接受。

事實上基佬王搞這套戰術的時候,也當然明白他的問題。所以他率領騎兵、散兵、盾兵作為預備隊和尖刀,方陣步兵主要還是用來維持陣線。強有力的騎兵預備隊,掩蓋了步兵方陣不靈活的問題,一旦方陣出現缺口,預備隊可以及時發現,然後及時把人堵回去。

然而這個解決方案仍然不是完美的。因為你要有足夠好足夠多的精銳重騎兵,還要有一個能準確觀察戰場並能及時投入預備隊的主將。這個要求條件太高。

所以最後沒有足夠優秀騎兵的馬其頓,和有足夠優秀騎兵卻被拉到一邊打醬油(觀察戰場能力拙計)的塞琉古,他們都滅亡了。。。

最後看下來,還是羅馬這套比較靠譜:連隊內部有凝聚力,連隊之間有配合,將領負責決策,中下級軍官負責帶兵。所以歐洲中世紀後期開始復古,重練了職業步兵軍團。事實上也就是好使,專治各種不服。

============================================

道理雖然很簡單,但歐洲一直到中世紀後期才開始復刻羅馬方陣,那也就是有原因的。

因為把沒文化的士兵武裝起來練成這種方陣,本身非常難。羅馬後期主動放棄了職業步兵軍團,而採用更少更機動騎兵軍團作為代替,就是單純因為養不起,而不是不好使。

至於說把輕步兵列成亂七八糟想像出來的鬆散隊形去和騎兵打仗,這純粹就是沒有文化不知道害怕。比如說趙二的平戎萬全陣,「陣相去百步」。。。當時打開預授陣圖的將領看到這圖都要嚇哭了。


對面一排長槍懟上來怎麼辦,這邊上一排盾牌啊,兩邊都是盾牌加長槍怎麼辦,邊上放幾個繞側面的刀斧手啊,對方也上刀斧手怎麼辦,我方就在邊上再放幾個殺刀斧手的游槍啊,對方上騎兵打我們的游槍怎麼辦啊,編隊後面跟幾個拒馬槍啊,對方放弓箭手射我們的拒馬槍怎麼辦啊。。。我們準備盾牌保護一下順便給後排也編一些弓箭手射過去啊,陣法大致就是這樣發揮作用的,當然實際情況肯定是根據地形和生產力的不同有區別的,我這只是隨便打個比方而已。


古代冷兵器戰爭么,所謂陣法就是把不同兵種的人相對合理的擠在一起。

能做到一定傷亡下不潰散,就是一等一強軍。

能做到根據戰場形式做一些主動的調整,那就是神軍了。

至於小說里的各種陣法,真用起來,就是找死。

另外,古代將軍真正糾纏於野戰,決戰的時候並不多。

大多數時候,一旦一方取得了戰場勢態上的優勢,另一方就會主動退卻,另尋機會。一伙人擠做一團,拚命砍殺的機會並不多。

一場古代戰役,在外人看來,可能真沒有街頭流氓火拚好看。


知乎上關於冷兵器時代戰爭有答主寫過文章,表明這個時間段內兩軍交戰時一方潰敗時實際傷亡率可能不到兩成。
陣法要把幾方人員聯繫起來,比如古羅馬楔型陣,一群人擺好陣後直接豎盾牌往前推。然後約20米處可投輕標槍,15米附近投重標槍(重標槍依靠自身重力投向對方陣地時會深入到一些盾牌里,盾牌超重無法正常使用。)然後就是利用盾牌去阻擋對方進攻,同時從縫隙中用短劍不斷穿刺。對方要麼後撤,要麼往盾牆上拚命,沒有被刺死也會被人牆推到後踩死。沒有踩死的在戰鬥結束後,挨個被標槍戳一遍腦袋(有大量出土的骸骨面部有△豁口)
這個陣在開闊地步兵戰上非常好用。

至於國內,由於古代傳說得神乎其神,在下也沒有相關認識,所以不提啦。不過原理應該一樣,善戰者會儘可能發揮自身優勢,用來維持隊伍穩定,用來衝擊對方等等。
系節可能有缺失,內容是很久以前國外的關於羅馬侵不列顛的紀錄片上面的。


請參考全面戰爭系列遊戲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近期蒙古國杭愛山發現班固為大破匈奴所書摩崖《燕然山銘》(「燕然勒石」遺迹)?
為什麼會發生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
古時候夏天專供給達官貴人們的冰塊是怎麼來的?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武器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