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橋將橋與建築結合的特殊構造是如何形成的?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寰行中國橋文化之旅 ,更多關於「橋樑」、「古建築」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不知道這裡構造的如何形成是指構造的方式還是構造的成因,就分兩部分說一說吧,拋磚引玉一下。

石樑廊橋

石拱廊橋

木拱廊橋

木樑廊橋

構造方式:

為方便討論,首先將廊橋看作廊身與橋體兩部分。橋體大致分為木樑廊橋、木拱廊橋、石樑廊橋、石拱廊橋幾類。其中構造最為簡單的通常為石拱廊橋,因需建廊身之石拱通常跨度及寬度都比較大,其下橋體可視為建築之台基,同傳統建築做法類似,直接將屋架置於其上,基本屬於兩套系統,無特殊構造,廊身的穩定性靠其自身屋架與屋頂維持;而木樑廊橋與木拱廊橋則通常將橋體最上一層或幾層梁同時當做建築之地栿,將其上廊身立柱與其咬合,從而使屋架與橋體形成比較穩固的整體,同時此方向的地栿設置也利於橋面所鋪木板兩邊的收邊工作;由於材料特性,石樑廊橋的交接方式在設計上則更接近於園林中的臨水建築,柱子通常立於石質橋墩之上,置於兩段石樑交接處,而不置於石樑跨中,故而這種廊橋在跨度與規模上均比前幾種要小很多。

表現方式的變化:

這裡牽扯到設計問題。傳統建築中,由於人們從正面進入,其內外表現邏輯比較一致,即雕飾、彩繪等裝飾性操作均著重在面闊方向之構件上強調。但儘管廊橋在外部表現及觀法與傳統建築類似,但因其只能從山面進入的使用方式,結構層面的進深並非使用時候的進深,結構邏輯與空間邏輯出現了分歧,而裝飾更多地是遵從人們的使用方向,即在廊屋的進深方向進行彩繪,或進行少量雕飾(因此處穿枋並非拉結作用而承擔屋架質量,故不宜過多雕刻),故而在內部構架的表現上與傳統建築有著一些細微不同,。

構造成因:

廊橋最早如何出現或許已無法確定,但我們至少可以從其空間、構造、結構等方面的優點反推從而逐漸逼近這些成因。

橋廊出檐與魚鱗板

廊橋者,橋是為通過,而廊則是為放慢腳步。在不同廊橋逐漸發展成各地的標誌與風景甚至文化中心之前,首先是這些橋上建廊的形式可以在解決人們通行問題的同時滿足人們對於遮雨蔽日的需求。同時,對於木橋、尤其是木樑廊橋而言,其疊澀而成的橋身儘管解決了跨度問題,但因其構造原因,其下有眾多的水平縫隙,一旦雨水進入,則極易腐朽。這時橋面上之廊屋的出檐則極大解決了雨水的問題,而多雨地區橋廊身上的魚鱗板則可以在為廊內空間擋風的同時將這些縫隙徹底覆蓋,這樣在長時間日晒雨淋之後,便只需更換木板,以棄車保帥的做法解決構造問題。

(可以看到隈工這個橋樑博物館的現代廊橋設計十分具有結構表現性,也實現了剖面上的大出挑與立面上屋頂與屋身的比例關係,但實際上為了這種比例關係其在廊屋地平之上又增加了幾層並無結構作用的疊澀木方,而出檐並未變大,這樣木方外邊界與出檐在投影上齊平,疊木的縫隙將完全暴露在外,可以說這種做法屬於給自己製造新的防腐防水問題……儘管現代木結構防腐防水有很多靈活的方式,但這中本可以通過屋頂繼續出挑向下而調整立面比例的問題卻通過製造麻煩再解決麻煩的方式處理也實在沒法稱得上巧妙——畢竟屋面材料防水要比木方單獨作防水容易處理得多。#對隈工的日常吐槽)

而在結構邏輯上,廊對於木橋作用也十分重要。無論是疊木樑橋或木拱橋都有很好的受壓性能,只要拱腳能固定住,就可以很好承受向下的荷載。但因其層疊邏輯,靠自重維持穩定,一旦受到向上的風力、衝力、拱身反彈力或側向的水平推力,就很容易失穩。因此,採用廊橋的形式,不但沒有增加負擔,反而增加了穩定性。這個時候便要討論其上廊屋的結構邏輯——即若仍採用抬梁結構等層疊式建造邏輯,儘管可以增加配重,但仍懼怕向上與側向的各種力;而若採用穿斗等連架邏輯,則由於其採用穿而非疊的構造方式,使廊身豎向整體性相對較強,加之橋的跨度較長,廊屋穿斗架數量眾多,互相拉結在水平向整體性也有一定改善,所以可以很好抵禦這些方向的力,使橋體更加穩定;而木廊橋所出現之地多為風雨較多的南方,這些地區本就有很好的穿斗工藝傳統,所以廊屋採用穿斗架也成了自然而有效的對疊木橋樑的改進方式。


廊橋,又叫風雨橋,桂北的三江風雨橋算是中國最著名的風雨橋集中地之一。

其結構和構造的特色,就在於全部採用圓木解決,無論結構還是構造。

當然最基本的結構方式,就是用圓木縱橫交疊而成,這是典型的井乾式的建造方式。(從「井」這個字,就看出其組合邏輯了)

井乾式是比較原始的方式,缺點是跨度很難超過木材本身的長度,受力也不是最高效的,但勝在操作簡單、直觀,造型樸拙,而且可以連圍護構造一起解決,只是對木材是比較浪費的。

風雨橋的首要問題,跨度,是通過大量縱向圓木累加解決的。但因為單純的縱向木材無法累加形成合力,因而必須以橫木相連。

而在橋墩部位,再以縱向木材配合橫木聯繫相鄰跨。

至於上部結構,則同樣以非常簡單的方式,也就是圓柱直接戳在縱橫木材上。縱橫木上,鋪木板就是橋面。當然,圓柱之間同樣以縱橫樑架通過榫卯相連,形成一個整體,也就不會散架了。

雖然傳說中國古代榫卯不用釘子,可惜這不是實情。實際上《營造法式》第二十八卷,就是用釘和用膠的料例。建築工程是大事情,才不會為了所謂的機巧,放棄使用的方法。

實際上,榫卯部位一直都是木結構建築受力非常不力的部位,但可惜古代中國並沒有建立成熟的結構理論,也不知道以鋼節點配合木樑柱,才是最大效率利用材料特性的方法。這是和現代木結構最大的區別。

額外說一句,對井乾式最喜歡的大概就是日本人了。

日本人對古樸的東西,似乎有天然的偏好,所以大量使用類似井乾式的建構方式,包括隈研吾的很多作品,也是一脈相承。

所以說中國館不是抄日本人,而是來自斗拱,我才不會相信。

在建築史教科書里,和穿斗、抬梁並列為三大傳統木結構形式。中國古代斗拱用的抬梁方式,榫卯的技巧,與多用於原始邊緣地區的井乾式背道而馳。

中國館用的是典型的井乾式的疊加方式,與安藤 隈研吾等日本建築師多年前就使用的方式如出一轍,即使不是主動抄襲,也是雷同無疑。

同理,把日本建築師慣用的這種方式,當做對中國古代斗拱的簡化,同樣是對木結構歷史一無所知。

這是92年世博會日本館

奇醜無比的中國館

中國斗拱,

斗拱的意義,恰恰在於通過斗拱這種節點,取代了縱橫疊加的原始方式,來聯繫縱橫樑架和立柱。

這就是打臉嘛!


中國廊橋歷史悠久,是一種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的建築形式,廣泛分布在浙江、福建、貴州、湖南、廣西等南方地區。廊橋之最早出現時間,難以確證。建築學家劉敦楨先生在《中國之廊橋》一文中推斷:「或在西漢前,春秋戰國之際,廊橋已經出現」。而在唐代白居易詩《修香山寺記》中有「登寺橋一所,連橋廊七間」之句,是現知廊橋最古之文獻。在地方志中,宋元時已多有「於橋上覆亭」、「構屋多間」之記載,可見廊橋已經逐漸普及。而宋李嵩所繪《水殿招涼圖》中有廊橋一座,正可為證。

李嵩《水殿招涼圖》 圖片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

廣義的廊橋,指的就是在橋上修建可以遮風避雨的廊子。不同地方對這樣的橋有不同的稱呼,比如風雨橋、屋橋、蜈蚣橋、風水橋等。不過,就實質來說,它們都是將房屋建築藝術和橋樑結構結合在一起。按橋樑的結構,可以將廊橋分為木拱、平梁和石拱三種,並有不同的變體。

廊橋結構示意。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15.3

一種特殊建築構造的形成,多起於非常實際的需求。廊橋也不例外。南方橋樑多用木材構建,木材的最大弱點是容易腐朽。在南方乾濕交替非常頻繁的情況下,木腐菌極易繁殖,大大加速了木材的腐朽。因而,最早人們在木橋上修建木結構廊,主要是為了防止雨水侵蝕橋樑的木構件。廊子以瓦覆頂,出檐深遠,至於橋身以外。雨水順屋檐滴水而下,落入河中,橋樑構件免於浸濕。今浙江慶元、泰順及福建等地氣候濕潤,卻能有數百年之木拱廊橋留存,廊子之防水作用居功至偉。

雨水不僅是木材的殺手,也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雨天出行,道路泥濘,衣衫盡濕,至為不易。橋樑多在交通要道或村落附近,修建了木廊的橋樑,也就為過客及村民提供了一處絕佳的雨中歇腳之處。商旅或行者路途中遇雨,可在廊橋下避雨,待雨過天晴再繼續趕路。村民們在雨天也可以聚集於橋下,休息、聊天、賞景。廊橋也成為村民們的一處公共活動場域。

當修建廊橋的習慣養成之後,文化、美學甚至是宗教的意義也逐漸衍生而來,使得廊橋這一特殊的構造不斷發展與延續下來。雖然廊橋最早出現是為實際需求,但之後則一發不可收拾。不僅木結構的橋上會加建廊子,不怕水的石質橋樑也逐漸開始修建廊子。而各種廊子也修建的越來越壯觀,裝飾越來越繁複,甚至加入了其他的功能。比如有些地方的廊橋內修建了可以長時間休息的廊屋;有些廊橋再修建時考慮了各種風水的因素,成為風水橋;還有些地方則形成了獨特的「橋廟一體」景觀。人們將寄託信仰的祭壇和神龕修建在廊橋之中,而不再單獨修建廟宇。村民們到廊橋上納涼、休憩的同時,可以祭拜、許願,與神明共享廊橋的空間。這也是廊橋出現之初未曾設想的情境吧。

慶元雙門橋剖面結構圖及內部神龕設置。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15.3


慶元浙閩之間有個罕見的「廊橋王國」 | 中國國家地理網

學者一般認為,今天浙南閩北地區的木拱廊橋是汴水虹橋的改進型橋樑,是隨著宋室南渡來的工匠,將先進的造橋技術傳到南方的。
不過,長期從事木構建築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劉傑先生,卻有不同看法:「從純技術的角度講,編木拱梁橋(註:即木拱橋)的橋式是在浙閩山區一步一步,由簡到繁,獨立地發展起來的……從木拱橋的實地調查和文獻研究上看,也確實存在從浙閩山區往中原傳播先進橋式——編木拱梁橋的可能。」
到底是從北到南,還是從南到北呢?木拱橋技術源地撲朔迷離。但不管怎樣,我們現在可以確定:現存史料記載時間最早的木拱廊橋,也是最早的木拱橋,是在大濟村發現的。

廊橋發展歷程,學界尚無定論

著名的廊橋之鄉泰順,地處浙閩交界地區,山高溪深的地理地貌導致了「行路難」,修路、鋪橋,成為當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當地豐富的林業資源如盛產杉木,又為木拱廊橋提供了材料來源(木拱橋的橋面寬度與跨度都與杉木的長度和粗細有著直接的關係);另外,如溪邊山崖,是極佳的天然橋台,足以承受木拱橋產生的向橋台方向的巨大側推力;多雨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又在客觀上要求加蓋廊屋、側板以保護橋身,又因此成為當地避雨歇腳的場所和百姓交流、聚會的中心。、 「廊橋」顧名思義,就是有屋檐的橋。歷史上的泰順,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們出外行走十幾里都難以見到人煙。按照泰順先祖們的「交通規劃」,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邊上,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腳的風雨亭。而橋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護木材建造的橋樑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襲,而且起到風雨亭的作用。有的廊橋還有供人暫居的房間。


作為一個景觀設計的學生和閩東籍的騷年來強答一波

作為一個景觀設計的學生和閩東籍的騷年來強答一波

作為一個景觀設計的學生和閩東籍的騷年來強答一波

這是今天剛去的一座廊橋???其實是去抓魚。。。。

這是今天剛去的一座廊橋???其實是去抓魚。。。。

這是今天剛去的一座廊橋???其實是去抓魚。。。。
我認為起厝首先是延長廊橋的壽命,減少風雨對木製廊橋的侵蝕
其次是因為閩東是山地,人跡罕至。聚落與聚落互通有無是多是通過挑夫。而山間歇腳的地方除了涼亭就是風雨橋
最後我家鄉這邊的廊橋上都供奉有神祗,神祗總不可能風餐露宿吧。

不許盜圖╰_╯

不許盜圖╰_╯

不許盜圖╰_╯


廣西柳州


很久沒有正兒八經的答題了。突然在時間線上看到這個話題,平時工作接觸過風雨廊橋,特做此一答,也算是自己的一些總結。

轉載請聯繫作者,侵權必究。

限於答主位於廣西桂林地區,故主要以此地侗族的風雨橋為分析對象。可能不會局限於題目的問題,私自將其定位為風雨橋吧。

末尾會放答主仿風雨橋的設計,大家見笑了。

一.風雨橋的風俗文化起源

1.風雨橋由鼓樓演化而來

有一種觀點認為,侗族的風雨橋主要建築是橋墩上的橋樓(橋亭),從建築形式和建築工藝諸方面看,風雨橋上的橋樓是在鼓樓的基礎上發展過來的。是鼓樓的一種簡化形,所以為其有水上鼓樓的稱謂。

2.鼓樓

1.起源主要的論點:a.「原始母系社會」的產物,為青年男女而建造;

b.軍事房屋設施,或防務設施中心;

c.緣起於青年男女的羅漢樓。

2.論文作者認為c比較靠譜。

作者從鼓樓的名稱、建築特點以及社會意義三個角度來印證這一觀點。我只摘錄一部分相關的信息。

3.風雨橋演化

二.風雨橋的建築文化的生成過程

三.風雨橋的結構構架與營造機制

1.基本構架

a.頭承檁

b.插手承檁

c.砌體承重

2.屋面做法特點:屋面舉折和屋脊升起

3.其它構架特點:吊柱、偏廈、半截柱

古代的營造機制基本上就是本地的木匠,按照口口相傳的口訣,按照備料、下料、立架的流程來做。

四.當今仿古建風雨橋設計原則和做法

資料來源:

(希望這篇回答不要被我爛尾了)

以上


推薦閱讀:

TAG:建築 | 橋樑 | 建築史 | 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