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前對諸葛亮說的一段話代表什麼意思?
是警示他不要奪權,還是真的讓賢?
修訂後版本,版權聲明不變,這個答案在註明作者出處的前提下,歡迎大家隨意轉載。
-------------- 一點題外話的分割線 | 跳過不影響閱讀 --------------
這篇文的確是我先寫完之後,再到知乎來搜相關問題,然後貼過來的。所以事實上,我當時在幾秒鐘之內,用完全相同的文字Ctrl-C Ctrl-V回答了2個類似問題,另一個是 劉備臨終對諸葛亮說可自取之,到底是什麼意思?幾分真假? - 遊星燭的回答 (那裡現在存的還是我當初的原始答案,只修訂了知友指出的一個錯別字)。
然後就出現了蠻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在我做這次更新的時候,寫在當前問題下的答案已經得到大家4001個贊,而在那個問題之下只有11個贊,中間差了3990。事實上在我回答這個問題的第二天差距就拉開了,之後雖然我屢次對當前答案單獨做過更新,但核心內容始終沒變。
所以我想說的是,在知乎上(或者互聯網上的任何地方。。)哪些答案熱門,哪些答案不熱門,最後得多少贊,可能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代表不了它的正確程度。尤其是這種「歷史心理分析」式的答案,史書上就簡明扼要的那麼幾個字,要形成觀點,根本離不開推(cai)理(ce)。
這也適用於我下面的文字,事實上多數情況下我答題的初衷還在於貢獻一種觀點,絕對的正確一方面是做不到,另一方面相信做得到也沒人喜歡看吧~
另外,由於一開始發現大家的討論比較集中於「取」這個字到底應該怎麼解釋上,後來我就在修訂過程中加入了這方面比較多的論證。不過現在看來,還是有些畫蛇添足了,因此刪去了很大一部分,只保留一個相對精簡的解釋。如果有知友還是希望看到以前的答案,可以私信我索取備份。
---------------------------- 題外話完 | 回答問題 ----------------------------
「君可自取」是劉備的陰謀嗎?關於劉備白帝城託孤一事,《三國志·諸葛亮傳》這樣記載: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圖:電視劇版《三國演義》白帝託孤
劉備這簡簡單單的幾句遺言,算是成就了一段千古公案。有人以為這是劉備果真有心讓賢,而諸葛亮後來沒有「自取」更彰顯了他的竭忠盡義高風亮節;也有不少人以為劉備表面話說得大度,其實起了疑心故意試探諸葛亮,或者逼他不得不表決心。
除去劉備病中胡言的可能性,私以為以上兩種動機解釋,至少都把劉備甚至諸葛亮自己看得不夠高明。
第一,誠心讓賢說。
可能嗎?這裡我們可以把這君臣二人的道德如何都剔除不管,單以天下形勢與蜀漢事業的發展而論,便可知劉備不可能讓,諸葛亮也不可能取。先要明白劉備能憑小小一個益州稱帝的根本是什麼?很確實的一點是,劉備姓「劉」,在那個把血脈正統看得無比重要的時代,這始終是蜀漢政權的一張王牌。曹操終其一生也不曾稱帝,而選擇挾天子以令諸侯同樣是這個道理。而曹丕的稱帝則是建立在曹操一生事業平定長江以北中原地區的基礎之上,哪怕這樣,還是讓劉備在漢獻帝禪位第二年就抓住這個機會自己稱帝了。曹丕的選擇智與不智很難說,但至少他稱帝時該具備的條件是基本具備的。
劉備說諸葛亮的才華是曹丕的十倍,且不說這比例真確與否,可就算諸葛亮才華百倍千倍曹丕,他又怎麼有曹丕那樣的稱帝條件?所謂「益州疲弊」,偏安一隅,蜀漢唯一存在下去並且可以理直氣壯自居正統的理由就在於這是一個劉氏政權,如果諸葛亮也當一次曹丕,把劉氏變成諸葛氏,那豈不是放棄最大的王牌,自己把自己化正為逆?道德上被劃為與曹魏等同甚至更低,而實力更是遠遠不如,安能久乎?這時就算諸葛亮把自己的安國之才發揮到極致,也在益州不過延長几年苟延殘喘,再想南征北討就是絕對出師無名自取滅亡了。
也只有項羽那樣的一介莽夫,會為了一時痛快給自己找這種麻煩。諸葛亮不必「才十倍曹丕」,他也不會在連曹丕的條件都沒有的情況下硬去做曹丕之事。反觀諸葛亮後來一生行事,一直緊抓著劉氏正統這張王牌不放,北伐時堂而皇之打著「討賊興復」的旗號,連後世人都要忍不住從道義上來同情蜀漢,覺得佔據了中原正統的曹魏反是奸賊。
若劉備果有知事知人之明,他應該早早地就明白這一點了。蜀漢想要存在、想要做大,就必須姓劉。諸葛亮不可能篡位,就算要篡位也得等到他北伐成功平定中原之後。估計劉備兵敗快死的時候,就算說說「終定大事」的大話,總是不至於真去顧慮到萬一發生了這種奇蹟要怎麼辦的……
因此得出結論,讓賢不過空口白話耳,劉氏不可能讓,諸葛也不可能接。
第二,懷疑試探說。
接上面的,諸葛亮假如稍有政治遠見,也不會在這種情況下起篡位之心,那劉備又何必多此一疑?既然疑了,那說明他連諸葛亮基本的政治遠見都懷疑,又說什麼「君才十倍曹丕」,又怎麼能安心把一生事業託付給一個這麼沒遠見的人?
誠然,當局者迷,諸葛亮地位太高才華太大,自來君主沒有不多疑的,況且劉備死都快死了,懷疑一下也是可能的。
可若諸葛亮真有異心,又豈是靠劉備的一場託孤好戲就能堵回去的?有人以為劉備一句「自取」其實是逼得諸葛亮不能「自取」,平心而論,這句話真有那麼大的力量嗎?更不必說劉備話一說出來本身就帶了兩種理解方式,以諸葛亮的智計完全可能反而把這段話為己所用,讓劉備假的也變成真的。
因此,如果劉備真是懷疑諸葛亮,他這話就更是空口白話,唯一的作用就是在臨死的時候跟諸葛亮挑明了我不是真地信任你,在本就嚴峻的形勢之下,把自己辛苦數年建立起來的魚水君臣之情給毀了。就算諸葛亮不至於被他的不信任給逼反,一旦寒心,日後只竭忠不盡智,劉備也是得不償失。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劉備如果真地懷疑了,倒不如不用諸葛亮,甚或殺了他,而不必大為不智地做這種很可能適得其反的試探,更不應該當著那麼多人試探。
說到這裡,那劉備真實的動機可能是什麼?
竊以為劉備說這番話,不是給諸葛亮聽的,而是給劉氏子孫以及蜀漢大臣聽的。劉備為了蜀漢能存在發展,必須給諸葛亮莫大的權柄,讓他有機會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極致。但是這就等於把諸葛亮放在了權傾蓋主的地位上,劉備死後他憑什麼常保這樣的地位?會不會有人指著他說閑話?周公尚有恐懼流言之日,更不必說諸葛亮一個出身茅廬的外姓人了。說實話,當我讀到諸葛亮的結局是累死的,惋惜之餘,也鬆了一口氣,至少沒被小人害皇帝殺,看多了功臣受戮,覺得在那種暗流洶湧的時代諸葛亮已經算是善終了。
劉備看清了前路的艱難,於是趁著自己還剩一口氣,給了諸葛亮一把尚方寶劍。告訴他「君可自取」,不是真地讓他自取,而是讓別人都聽到了,就算諸葛亮要取而代之都是我允許的,那取而代之以下的事情,誰也別來質疑他的權力。特別叮囑自己的兒子「事之如父」也是為諸葛亮鋪平道路的意思。此外,這話里對劉禪也有一層告誡,讓他不可能隨隨便便把諸葛亮廢了,也不敢在各種事情上做得太過分。想想看劉備臨死的時候懷疑的就是他「不才」、不「可輔」,如果此言成真,諸葛亮自取當然是不能的,但他是不是可以從劉備其他的兒子里另立?
在歷史上,劉備的這句話也的確是起到了這樣的作用,終諸葛亮一生,劉禪沒有什麼大的翻騰,「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始終有點戰戰兢兢的意思。蜀中的大臣也都接受諸葛亮有這樣的權力,至少沒有什麼明面上的反對。如果沒有劉備的託孤,諸葛亮是否能輕易取得這樣的地位?
而諸葛亮自己是怎麼想的?從他的反應來看,他應該也理解劉備的意思,對自己應該是信任,而不是不信。「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仔細看這句話,怎麼不像對劉備直接的回答?尤其是「自取」這樣的話,如此敏感,諸葛亮居然連一句「絕無此心」的惶恐之言都沒有。只能理解為他是聽懂了劉備的意思根本就不在自取這個問題上,而是要把蜀漢的未來都壓到自己身上,所以他感動「涕泣」,回答讓劉備放心,自己一定竭忠盡節,死而後已,並沒有多餘的一言一行。而不是像個愚忠的老頑固一樣大驚之下說陛下怎麼能拿我的滿腔忠義去比曹丕那奸賊,然後撞柱子表忠心去。
相比之下,《三國演義》中寫「孔明聽畢,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於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大幅加大了諸葛亮的反應,其實反而顯得君臣之間確有嫌隙,把諸葛亮的答言也變成了恐懼的反應,而不是自然流露的肺腑之語。那麼諸葛亮後半生所做的一切又算什麼呢?愚忠主子?還是被劉備將了一軍不得不幹下去?
私以為諸葛亮的境界不止於此。觀其少年時代何其瀟洒,作為一介布衣又是晚輩卻讓劉備三顧茅廬才肯出山。況且沙場之上,智計迭出,豈是冬烘腐儒之輩?若看出劉備對他並非真心信任,自早當飄然遠去,重歸隴畝,不必留在這裡強自逆天而行,至少不必一次又一次地北伐,最終把自己都累死。
而諸葛亮如此一心為了劉氏天下奮鬥,也可以反映他對劉備的作為確實是真心實意的感動,甘願逆天以酬知己。此種拳拳之情豈能被片面的陰謀論一筆抹殺?
但另一方面,權力越大,責任越大,危險越大,劉備說出「自取」的話來哪怕是出於真心的託付,日後也未必不會給諸葛亮招禍。準確地說,如果諸葛亮處理得好,劉備已經給了他最好的條件;處理不好,一句「自取」就成了貽人口實,諸葛亮只怕不做什麼就背上千古罵名。但要以此為據來指責劉備,未免也過分了,畢竟此時他只是一個將死之人,沒有控制今後全局的能力。劍已經給了諸葛亮,諸葛亮能不能披荊斬棘,會不會反被所傷,就看諸葛亮自己了。
事實是,諸葛亮很敢用也很會用這把尚方寶劍,幾年之後,諸葛亮北上,臨行上《出師表》,開篇便是大段的諄諄告誡,給劉禪訂立行事準則,可見諸葛亮在當時是什麼樣的地位。其中又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至少在諸葛亮自己看來,劉備的託孤並非害他、壓榨他,而是真地「知」他,相信以他的「謹慎」應對得來。那我們如今也就不必特為武侯不平了吧。
-------------- 正文結束 | 擴展探討 --------------
以上正文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的,也就是:劉備對諸葛亮說「君可自取」,從字面上講就是「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周圍所有人聽到的也都是這個意思。在我個人的觀點中,這個假設應當就是當時的實際情況。
不過近年來的確出現了一些挺有意思的看法,認為這個「取」可能本身就不是這個意思,如果真不是這個意思,那我們上面探討的劉備遺言之謎可能就不存在了,或者至少不是這個謎。
最典型的,易中天先生就提出過,這個「取」其實是「選取」的意思,意思就是:如果劉禪不行,你可以從他兩個弟弟里另立。
還有人說,其實這個「取」的意思類似於「定奪」,也就是說,如果劉禪不行,你自己把他架空,自己拿主意。
大家從這個問題之下的其他答案和評論里,應該還能找到一些其他的新穎說法,這裡就不贅述了。
我個人並不排斥這樣的新解,因為我喜歡新鮮有趣的東西,不過硬要說劉備當時說的這話就是某個特別用法,恐怕很難令人信服。
主要是這個語境本身並不含糊,那就沒必要再去做繞遠路的解釋了。而且很多的新解其實都用現代人的思路給這個字賦予了一些文言文中基本不存在的意思和用法(比如「定奪」),或者一些主觀色彩的引申,最後才能達到自己的效果。
原先的答案針對這個字的用法,我也通過一些《三國志》的片段好好統計過一番,不過覺得意義不大,還是決定刪去了。最後決定就整理出幾點來,為什麼我認為這個語境其實很明確。如果你恰恰堅持某種新解,並且全看完了也覺得我說服不了你,那咱們就求同存異吧~
2. 劉備這句話之前先用「君才十倍曹丕」做了鋪墊,已經把諸葛亮的地位與別國帝王擺在了一個層面上。
3. 如此敏感話題上,劉備作為一個帝王,會說得那麼含糊,以致引起從當時到後代幾千年中大多數人的誤解嗎?
4. 劉禪作為先帝嫡嗣,由太子的身份繼位,有絕對的合法性,是霍光的那個昌邑王所不能比的,如果輕言廢立,對蜀漢政局的穩定性必然為害不淺。諸葛亮會做這麼不合算的事嗎?劉備會希望他做嗎?
5. 劉備當真可能有讓諸葛亮在他的兩個小兒子中另立的動機嗎?假如劉備真認為他還有哪個兒子比劉禪強,為什麼自己不謀立,那不比死後讓諸葛亮立的可能性大;假如他沒有這個認識,又何必生死關頭浪費口舌呢?
謝邀。
說實話,但凡讀過《三國志》,而且少看些陰謀論厚黑學的人,都不會對此有疑問。
史書原文: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劉備把諸葛亮和曹丕做比較,之後又開府治事,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這就是事實上把蜀漢權柄給他了,比嘴上叮囑實在多了。行動最真誠。
意圖警示諸葛亮?呵呵。
劉備託孤之前,諸葛亮以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又領司隸校尉。但那時他沒開府呢。
劉備死後,諸葛亮得以開府。劉備和劉禪如果要警示他,忌憚他,給他恁大權力幹什麼?非把他從成都召來囑託後事幹什麼?如果真忌憚他,那幹嘛不把他扔在成都就行了?還怕他權力不夠大?
曹丕死前,曹真、陳群、司馬懿三人被託孤。劉備如果有心計,幹嘛不多找幾個人合夥牽制諸葛亮?
孫盛的評點很到位:
世或有謂備欲以固委付之誠,且以一蜀人之志。君子曰,不然;苟所寄忠賢,則不須若斯之誨,如非其人,不宜啟篡逆之塗。是以古之顧命,必貽話言;詭偽之辭,非託孤之謂。幸值劉禪闇弱,無猜險之性,諸葛威略,足以檢衛異端,故使異同之心無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釁。謂之為權,不亦惑哉!
簡單說吧,有人認為劉備這裡耍了心機。但仔細想想:如果所託的野心家,你這麼說徒然給他造反的靈感而已。託孤本來就不用詭偽之詞。劉備這麼說,是因為劉禪恰好不是猜忌之人,諸葛亮又足以壓服各類問題。
至於拿李嚴說事的,注意下細節: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
李嚴是本來就在永安。諸葛亮是劉備特意從成都召來的。兩人這才一起受詔。
然後諸葛亮開府,以及錄尚書事。這兩個權柄,李嚴沒有。李嚴是到建興元年才假節,諸葛亮則是劉備一登基就假節了。
認為劉備把李嚴推到跟諸葛亮一個地位用來牽制的,考慮一下假節的先後、錄尚書事和開府權的有無再說吧。順便去查一查整本《三國志》,「錄尚書事」和「開府」意味著什麼。
更進一步。
劉備歷史上,是亂世一群臭流氓裡面比較善良的。陳壽寫《三國志》是給晉主看的,沒必要誇蜀漢,但還是說: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陳壽和孫盛離劉備時代更近,知道的底細更多,還認為這裡劉備和諸葛亮「心神無二」。人家顛沛流離如魚得水生死夥伴一路戰鬥過來的,當然知道政權的存續比血脈的存續更重要。
後代人隔了一千八百年,反而覺得自己是劉備肚子里的蛔蟲,編些陰謀論刀斧手出來,把雄視天下的政治家當小孩過家家搶糖吃,嘿嘿,比陳壽和孫盛都要厲害了。兩人都是聰明人,說些漂亮的場面話給史官聽罷了。其實意思很簡單:
「我走了,以後就靠你了。」
「放心吧,交給我了。」
2017/1/7
文末有更新,回答評論區網友的一些問題。
諸葛亮絕對不會謀反,連想都不會想。
認為諸葛亮會謀反或者想謀反的人,你們是在侮辱諸葛亮的智慧。
蜀漢的政治格局,是一代梟雄劉備設計的。這個政治格局,使劉氏的江山穩如鐵桶一般。
劉備活著的時候,已通過聯姻、拜把子等手段,構建起一個以劉禪為中心的利益集團。
劉備進入西川時,劉璋的嫂子已寡居。人們都勸劉備娶劉璋這個寡居的嫂子,劉備認為與劉瑁(劉璋的哥哥)是同宗,娶他的寡妻有些不合適。最後在人們的一再勸說下,終於娶了這個女人。人們為什麼都希望劉備娶一個寡居的女人呢?劉備為什麼會冒著讓人非議的危險,娶一個同宗寡妻呢?顯然一切都是基於政治上的利益。這個政治聯姻,使劉氏皇族與蜀中大族利益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
皇后本身有著深遠的政治背景,而劉備為了讓她能更好的保護後主劉禪,更一個勁的重用皇后家的成員。皇后姓吳,皇后的族兄吳壹是車騎大將軍、族弟吳班是驃騎大將軍。吳氏一門,單憑這兩個人的地位,就足以成為蜀漢帝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更何況,這個家族首席代表人物是帝國的皇后(後來的皇太后),而且與從前蜀中大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僅皇后(後來的皇太后)一系的力量,就足以讓想窺視後主劉禪皇位的人望而怯步。更何況維持後主劉禪皇位的人,還不止這一系力量。
關羽、張飛的後人,好像都沒有什麼過人的才能。他們能繼續享有父輩們取得的一切,僅僅因為帝國前任皇帝與他們的父親,食則同器、寢則同床。更何況張飛的女兒,還是帝國的皇后。
既然如此,有人如果敢窺視後主劉禪的寶座,關羽、張飛的後人會同意他們嗎?
劉禪的兩個弟弟,都也是帝國尊貴的王爺(安平王劉理、甘陵王劉永)。安平王劉理的媳婦,是馬超的女兒。如果有人威脅劉禪的地位,與他們利益相關的人會同意嗎?顯然是不會的,因為劉禪地位受到威脅,他們利益都會受到威脅。
後主劉禪為中心的利益集團,只有後主劉禪高高在上,才能最大限度的、完整的保存下來。如果後主劉禪的地位受到了威脅,他們的利益靠什麼保障?
事實上,如果有人取代了後主劉禪。與劉禪關係密切的利益集團,都會受到新皇帝的猜忌、壓制。所以,有人敢威脅後主劉禪的地位,這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是不會答應的。所以,一個人想挑戰後主劉禪的地位,首先得掂量自己能不能把這個集團打垮。否則,只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知臣莫若君。劉備不是信任諸葛亮的忠心,而是信任諸葛亮的智慧。以諸葛亮的智慧,如果真看不到背叛後主劉禪的結局,那他就不配叫諸葛亮了。
所以劉備有足夠的自信對諸葛亮說,你想當皇帝就自己當吧。所以劉備有足夠的自信對自己兒子說,你要把諸葛亮當我一樣的對待。所以劉備也有足夠的自信,不讓一個草親凌駕於諸葛亮之上。
我們在說諸葛亮偉大之時,常常忘了劉備同樣偉大。作為皇帝,對於一個臣子,報以如此的信任、重用。這容易嗎?絕對不容易!
1.關於「拜把子」
很多人嘲諷,拜把子的是三國演義,實際上並未拜把子。你們吐槽完全沒問題,但是槽點不對。我想要表達的是,劉備是一個重義之人,這也是劉備集團增加凝聚力的一種方式,食則同器、寢則同床,拜把子只是一種比較通俗的說法,便於理解。質疑拜把子的各位,你們可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
2.蜀漢用人標準嚴苛
請問,哪裡的用人標準是不嚴苛的?這些寫在明面上的東西,都是無可挑剔的,察舉制,也是萬中無一的優秀制度,但實際上呢?蜀漢的朝堂上,真的是一群正人君子嗎?讓我認真讀一讀蔣宛、費禕、姜維的傳,請問各位知道楊儀、魏延嗎?
3.關於內鬥
漢魏晉南北朝,都是內鬥不絕的朝代,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內鬥是關起門來自己人斗,但如果外有強敵,或者說,假想敵,他們還斗得起來嗎?蜀漢同理,諸葛亮大權獨攬,如果此時,蜀漢皇族還斗得不可開交,受益者會是誰?別以為皇族都是豬腦子,敢內鬥,是因為他們自以為有把握爬到最高的位置。可是只要諸葛亮在,他們就永遠不會有這樣的機會。因為,皇族的主要矛盾,永遠是權臣。看看曹魏,司馬家族執政期間,曹氏皇族內鬥了嗎?他們有什麽權利,有什麽資格來內鬥呢?
4.關於篡權與智慧
我說,認為諸葛亮想要篡權,是侮辱他的智慧,就有人冷嘲熱諷。難道不是嗎?作為一個無威望、無勢力的官員,他有什麽資格去想篡權的事情?似我一般的庸人,都不會去想這種事。對於被看成智慧化身的諸葛亮,這不是侮辱他的智慧,又是什麽?
還是以司馬家族為例,高平陵事變之後,按照各位的想法,司馬家族必然已經一家獨大,曹魏實際上已經是司馬家族的囊中物了,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高平陵之變後第二年。太尉王凌挑戰司馬家族的權力。
高平陵之變後第六年。中書令李豐、皇后父親張緝,聯合起來挑戰司馬家族的權力。
高平陵之變後第七年。 鎮東大將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聯合起來挑戰司馬家族的權力。
高平陵之變後第八年,鎮東大將軍諸葛誕,起兵挑戰司馬家族的權力。
司馬家族真正地以一種超然的地位出現在朝堂之上,是在滅蜀之後,基本盤擴大了,司馬家族的力量成倍增加,才給了司馬家族做夢的權利。
所以,篡權的基本要素是什麽?是你擁有足以對抗整個朝堂的力量。那個時候,什麽太后,什麽皇后,什麽親王,什麽將軍,全部都是戰5渣。
換成諸葛亮的角度,他現在憑什麼篡權?真要想篡權,等滅了魏以後,基本盤擴大了,諸葛家族或者以諸葛亮為核心的政治軍事集團,才有做夢的權利,但是終諸葛亮一生,這種機會出現了嗎?沒有這種機會,諸葛亮怎會去異想天開的篡權?你們不是侮辱他的智慧,又是什麽?
5.關於諸葛亮與司馬懿
很多人認為,曹魏做的和蜀漢差不多,為啥曹魏就被篡了?很簡單的道理,我前文已經寫過了,諸葛亮是一個獨身官員,司馬家族是根深蒂固的大家族,二者完全不具備可比性。我只是單獨把諸葛亮和司馬懿進行了對比,認為二者很像,但是二者最終的選擇截然不同,這就是因為二者的背景天差地別。
6.關於託孤
我認為,劉備託孤於諸葛亮,是劉備自信的表現,部分網友對此有異議。認為,這是劉備為保劉禪性命,不得已而做出的決定,也是一種試探。
我並不認同這種看法,因為蜀漢成分比較複雜,三股勢力摻雜,在當時的蜀漢,除了劉備以外,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同時搞定三股勢力。所以,託孤給諸葛亮,李嚴輔之,才是劉備託孤的內容,而非單獨託孤給諸葛亮一人。如果只有諸葛亮一人可以託付,那你說劉備信心不足,是可以理解的,但此時還有李嚴,這兩個託孤大臣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所以,劉備並不會過分擔心,諸葛亮的野心。而說出這樣的重話,也是擔心諸葛亮威望不足以壓服群臣。只是,事情的發展,並未完全按照劉備所設想的進行。
注部分參考 @遊星燭
《三國志·諸葛亮傳》載: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劉備短短几句遺言,成了千古三國史的不解之謎。很多人認為劉備是誠心讓賢,諸葛亮沒有「自取」更成為一代名相,流芳千古,為後世人臣之最佳楷模;也有很多人認為劉備表面讓賢,實則暗藏禍心,要在臨死前逼著諸葛亮表忠貞之心,讓其不能謀奪其嗣子的江山。
那麼讓我們分析一下這兩種動機的可能性,到底哪種是對的,或者兩種都不對,是別的呢?
1 誠心讓賢說
要回答這個觀點,我們需要解決三個棘手的問題:1、劉備有讓的必要麼;2、諸葛亮有接受的可能性么;3、劉氏江山能易主么?
首先,劉備是漢獻帝的皇叔,劉備生平極其痛恨挾天子令諸侯的曹操,因為劉備看來曹操是挾持著劉氏江山。劉備之所以能夠長敗而不滅,除了賢名遠播外,大漢皇叔,興復漢室是亂世中最響亮的口號,也是讓劉備道義上利於不敗之地的重要王牌。除了袁術這個傲慢無知狂徒外,天下諸侯莫不自稱為漢室江山著想,為自己找到亂世生存的道義點。而把這個道義大旗舉得最高的就是劉備,曹操即使當上了魏王,禮儀儀式形同帝王時,也沒有主動稱帝,道理就再此。其子曹丕取漢代之,是在曹操平定北方,并州、冀州、幽州、兗州、徐州等天下富裕之地早已平定戰亂,人心安定之時的和平演變。劉備在曹丕迫使漢獻帝禪位後的第二年就登基為帝。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載:二十六年,群下勸先主稱尊號,先主未許,亮說曰:先主未許,亮說曰:「昔吳漢、耿掩等初勸世祖即帝位,世祖辭讓,前後數四,耿純進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從議者,士大夫各歸求主,無為從公也。』世祖感純言深至,遂然諾之。今曹氏篡漢,天下無主,大王劉氏苗族,紹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隨大王久勤苦者,亦慾望尺寸之功如純言耳。」先主於是即帝位,策亮為丞相。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劉備稱帝是諸葛亮從旁協助的,諸葛亮說了一段話,這段話非常犀利。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諸葛亮說當初吳漢、耿掩勸世祖即位,世祖是誰?世祖就是開闢東漢王朝的光武帝劉秀。當時,劉秀也推辭不肯,結果耿純就說,如果您不即位,天下英雄就沒有主心骨,他們就只能各歸其主,那麼漢室天下又怎麼能重新建立起來呢。諸葛亮把劉備比作為光武帝,而光武帝的事迹是劉備畢生之楷模,所以諸葛亮說到這個份上了,劉備就不再推辭,繼承皇位。因此,在蜀漢集體看來,劉備繼承帝位根正苗紅,當之無愧。如果劉備要把帝位讓給諸葛亮,這蜀漢的根基就不穩,諸葛亮即使再有才能,也會成了篡漢的逆賊,諸葛亮名不正言不順,師出無名何以北伐,蜀漢基業等同葬送。因此,劉備不可能讓賢給諸葛亮。諸葛亮也不可能接受,劉氏江山也不可能更姓易主。
2試探懷疑說
諸葛亮是有大局觀、戰略觀的人,在隆中對時就規划出天下三分的局面,諸葛亮也不可能不知道如果自己代漢自立後果是什麼樣的。那麼,劉備又何必再臨死時再試探一次呢?當然,有人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從後來的發展歷程看,諸葛亮沒有篡漢之心,但劉備當時並不能看到諸葛亮未來做什麼。連偉人毛澤東臨終迷離之際都說:你們怎麼辦,只有天知道。那好,如果我們假設劉備是試探諸葛亮,那這個試探管用么?
有人說,劉備用此試探逼著諸葛亮發誓要忠心與劉禪,否則不得好死之類的。說此話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蠢貨,一種是自相矛盾之人。說其是蠢貨,是因為若諸葛亮真的有異心的話,劉備的託孤言詞可以完全不理睬,等到大權在握,時機成熟後,借著劉備說的話——「嗣子不才,君可自取」順理成章的取而代之,還不用大費周折,如果是這種情況,到底是迷離之際的劉備蠢呢,還是這樣考慮的人蠢呢?另一種人說,劉備要諸葛亮發誓輔漢,他們認為諸葛亮只要承諾了,就可保劉氏基業太平。這種人一方面從厚黑學推斷諸葛亮隱藏很深的伎倆,另一方面卻完全信任諸葛亮,認為諸葛亮是一個信必行信必果的人。諸葛亮既然是一個信守承諾的英傑,這樣的英傑劉備都不放心么?那到底是劉備這一生太失敗了,還是這樣想的人過的太失敗了呢?
如果劉備不信任諸葛亮,劉備會怎麼樣?《三國志·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載:初,先主與劉璋會涪,時裕為璋從事,侍坐,其人饒須,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縣,特多毛姓,東西南北皆諸毛也,涿令稱曰『諸毛繞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黨潞長,遷為涿令者,去官還家,時人與書,欲署潞則失涿,欲署涿則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無須,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銜莫不遜,加忿其漏言,乃顯裕諫爭漢中不驗,下獄,將誅之。諸葛亮表請其罪,先主答曰:「勞蘭生門,不得不鋤。」裕遂棄市。這個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張裕有才能,但卻屢屢妄言國勢且頂撞劉備。劉備是怎麼做的呢,很簡單殺之。諸葛亮問劉備為什麼殺張裕。劉備沒有天馬行空的胡侃或者找奇奇怪怪的理由,因為諸葛亮是個聰明人,劉備就說了八個字「芳蘭生門,不得不鋤。」什麼意思?再名貴的蘭花芳草長在門前(擋住去路),我也要將它們全部鋤去。諸葛亮聽到後,竟然沒有再請減免張裕的罪行,而是默許或者贊同劉備的作法。這說明什麼,諸葛亮是完全站在劉備這一邊的,是完全為劉備的江山著想的。
還有另一件事更能表明諸葛亮完全維護劉備江山。《三國志·劉封傳》載: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劉封不救關羽,回到成都後,劉備只是重重責備了劉封一番,當時還沒有想過要殺掉劉封。諸葛亮呢,想的深遠,跟劉備說如果您以後過世了,劉封不好管束,到時候會跟劉禪爭權奪利。劉備一聽,就命劉封自裁。這個很奇怪,因為根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劉表長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後妻之言,愛少子琮,不悅於琦。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當初,劉琦還是諸葛亮的表弟。表弟家中關係複雜,表弟希望表哥為自己出個主意以求自保,諸葛亮卻屢屢不肯。直到後來,觀書抽梯後,諸葛亮才為其出了主意。按諸葛亮的說法,別人家事自己不便議論。可這時,諸葛亮卻力勸劉備殺了劉封,就是因為劉封日後可能對劉禪不利。那麼,諸葛亮在什麼情況下會幹涉劉備家事呢?諸葛亮出於完全維護劉備利益的時候,諸葛亮把劉備的家業穩定看的比什麼都重的時候。
對於這樣一個處處為自家江山著想的人,劉備竟然還要試探懷疑他,是劉備腦子進水了,還是說這話的人腦子進水了。
3劉備心中的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
在劉備心中,諸葛亮是個什麼樣的人,諸葛亮值得信任託付么?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分析:1、劉備選拔人才的標準是什麼;2、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3、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
3.1 劉備選才標準
很多人知道曹操的選才標準——「唯才是舉」,劉備呢?劉備恰恰相反,劉備採用依然是太平盛世時的仁義忠誠之士。劉備認為,漢室天下之所以戰亂紛爭,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德行和忠誠度喪失,所以劉備最看重的就是德行和忠誠。
劉備奪得荊州後,龐統來投,因為第一印象不好,於是讓龐統擔任耒陽令,考察一番。可沒想到龐統到任之後,什麼公務都不做,讓劉備很惱火,於是罷免了龐統。還是由於魯肅說情,諸葛亮勸告,劉備才重新召回龐統。在和龐統長談之後才改變了對龐統的厭惡,開始重用龐統。多年之後,劉備奪取了益州,劉備任命名士蔣琬擔任廣都縣長。劉備到各地巡查,來到廣都的時候,發現蔣琬「眾事不治,時又沉醉」,蔣琬也什麼事情都不做,還喝得大醉。劉備很生氣,把蔣琬下獄,想要殺了蔣琬,幸虧諸葛亮出面說情,才罷官了事。從這兩次來看,劉備的選才並不以才能見諸。
在劉備奪取荊州之前,劉備身邊謀士主要有三個人,糜竺、孫乾、簡雍。這三個人中糜竺有德行,孫乾、簡雍嘴皮子比較利索,但是在運籌帷幄,出謀劃策方面就不值一提了。當危難來臨,這三位除了在一邊陪著哭,幾乎就幫不上什麼忙。但是三個人有個君主最欣賞的優點——忠誠,無論是順境、逆境,三人對劉備都忠心耿耿,陪伴劉備走過了十多年最艱難困苦的日子。
劉備對這三個人很看重。當劉備取得大權之後,封賞眾臣。許靖因是益州老名士,出於照顧讓許靖官居第一。糜竺在劉備兵敗徐州最艱難的時候把妹妹和全部的家產都奉獻給劉備,於是官居第二,在諸葛亮之上。孫乾和糜竺地位僅次於諸葛亮,是蜀漢文臣首領。
在劉備取得荊州之後,取得益州之後,都曾經選拔一些人才。
對曾經公開抨擊過自己的劉巴,劉備多番邀請,但不過是為了博取益州官場的好感,營造和諧氛圍,並非是真正大用劉巴。於是荊州高士劉巴官位很高,擔任尚書令,但是最主要的工作不過是做劉備的秘書,幫助劉備起草詔令,頒布文告,至於一些大政方針,劉巴是不敢發言的。
劉備在選拔人才的時候,德行與忠誠是關鍵。有能力的人,劉備未必能察覺的到。如果僅僅有名望但不忠心的人,劉備籠絡而不重用。
諸葛亮是蜀漢丞相,這麼重要的職位劉備讓諸葛亮擔任,只能說明諸葛亮除了才能以外,德行和忠誠也是劉備極為看重的。
3.2 諸葛亮心中,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
《三國志·先主傳》載: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劉備由於出身卑微,又沒有什麼名望,通過討伐黃巾軍獲得平原令一職。在漢末魏晉南北朝時代,一個出身微末且沒有名望的人,是很難做官的。這就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社會現實。劉平看不起劉備,讓刺客刺殺劉備,劉備竟能讓刺客不忍刺殺他,且告訴他而離去。陳壽嘆道:其得人心如此。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治理一方必然是與百姓秋毫不犯,愛民如子。劉備始終把仁義放在立身成事的第一要義,對人才是這樣要求的,對自己也是這樣要求的。劉備能在亂世之中,屢敗屢戰,且不斷投靠數位諸侯,都受到禮遇,這是因為劉備的賢名遠播而造成的。除了搶奪曹操的徐州外,劉備在遇到諸葛亮前沒有做過奪人土地的陰險勾當,一直以仁義佈於四海。更何況,劉備身為皇叔,視曹操為漢室逆賊,奪曹操土地乃是理所應當。
與劉備行為處事相反的人是呂布,呂布投奔過袁術、袁紹等人,後來陰謀奪取曹操領地,被曹操擊敗後投奔劉備,卻乘劉備攻打袁術之時,偷襲徐州,最後被曹操殲滅。呂布反覆無常,背信棄義,天下人不恥。值得玩味的是,下邳城被曹操圍困時,陳宮對呂布說:將軍可率領一批人馬到城外駐紮,與城內形成掎角之勢。如果曹操攻打一方,另一方就背後襲擊,這樣曹操必然慘敗。只要等一個月曹操的糧草吃光了,就會撤兵,那時候我們就勝了。呂布當時決定要聽從這個計謀,結果呂布妻子跟呂布說:如果將軍您出城了,那我們命運可就不知道要聽誰的了。呂布自己是個反覆無常之人,因此再好的謀略,他也會起疑心,這樣的人處在亂世,必然沒有好下場。
諸葛亮心中劉備是什麼樣子的呢?仁義當先,諸葛亮在出師表裡面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很多人讀這一段的時候,認為諸葛亮是故作謙遜,虛情假意。其實不然,諸葛亮說的這幾句絕對是真情實感,整個出師表都是諸葛亮的肺腑之言,絕無半點虛假。有人舉例說,諸葛亮躬耕隴畝之時,好為《梁父吟》。經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說明諸葛亮早有出山打算,諸葛亮一直處心積慮的等待劉備前來招攬,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陰謀。胡說八道!!!一個年輕人常常把家國大事掛在嘴邊,這個人常常自詡為先代名人,這樣的人就一定要做大官?這是什麼邏輯。今天在中國大地上,看官們可以去天涯論壇或者強國論壇看看,一個個壇主牛氣衝天:如果我是毛澤東,我怎麼樣怎樣;如果我是蔣介石,我怎麼樣怎樣。。。。。。這些帖子,指點江山,糞土當年萬戶侯的霸氣,看官們看完什麼感想?恐怕也是「時人莫之許也」。你會聽一個當代大學生跟你講,如果他是國家領導人,分分鐘滅了日本之後,你會覺得這樣的人能夠當國家領導人么?如果你覺得可以,我讚歎你驚人的智商。像諸葛亮年輕的時候,自比於名人的人,歷朝歷代比比皆是,當然最後別人聽到的結果也是「莫之許也」。不同的是,諸葛亮不但能夠自比於名人,還真的有本事創下一番不俗的偉業,供後人讚歎,只是當時的人不會這麼認為,所以諸葛亮能夠載入史冊,名垂千古。而歷朝歷代夸夸其談之輩,都隨著歷史的車輪早已無影無蹤。所以,你聽到有人跟你夸夸其談之時,你就認為他就會有公司請他當CEO了,我想你自己都會笑掉大牙吧。所以,有人說自比管仲樂毅就一定要當CEO,這種人真的是無可救藥了。
至於為什麼會三顧茅廬,我猜想有兩個原因:1、諸葛亮答卷需要有準備時間;2、劉備是否真的有誠意邀請諸葛亮。當徐庶告訴諸葛亮,自己已經向劉備極力推薦自己的時候,諸葛亮怎麼想?此時的劉備已經到了英雄末路,換劉備自己說的:英雄無用武之地。一無地盤,二無實力,三無規劃。如果在當時的情況下,還有人認為這時候的劉備還有救的話,那麼這個人就得有經天緯地之才,改天換日之能。諸葛亮呢,躬耕於南陽草廬,與高人雅士談古論今。「不求聞達於諸侯」,真的是諸葛亮真實寫照,有人說諸葛亮只有在劉備那裡才能一展才華,簡直就是胡扯。諸葛亮出仕不是去公司應聘,劉備集團干不下去或者破產了,可以再投別家。這是天下紛爭,如果投奔劉備最後失敗,可能要殺頭滅族的。這個風險諸葛亮肯定不會輕易嘗試,諸葛亮也在三顧之前並沒有為任何諸侯從事,更別提出謀劃策了。諸葛亮是個謹慎的人,如果不求聞達於諸侯可以安身立命的話,諸葛亮絕對不會冒冒失失的投奔劉備。然而,當徐庶告知諸葛亮,劉備說要親自前往咨問其大事時,諸葛亮必然是既感動又猶豫。有人舉例說諸葛亮是荊州望族,原因是諸葛亮妻子的姨夫是劉表,所以是望族。說這種話的人,我想必然是腦子進水了,諸葛亮妻子的姨夫,並不是諸葛亮的姨夫。古代男女婚配,只認男方家的親戚,女子嫁人如同潑出去的水,父母都無法依附,更何況姨夫呢?袁紹袁術兩兄弟,因為袁術是嫡子,因此處處瞧不起袁紹,袁紹因此忌恨。兄弟尚且因嫡庶之分,妻子的姨夫,恐怕都不知道疏遠到什麼程度了。能把這層關係想成比兄弟關係還要緊密的人,卻不曾看史書記載。史書載諸葛亮兄弟三人隨叔父諸葛玄投奔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瑾就避難到孫權處,而諸葛亮就躬耕於南陽。諸葛亮之所以有名氣,是因為諸葛亮進入了襄陽名士圈內,得到了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名士的稱讚。黃承彥甚至將女兒許配給諸葛亮。有人將諸葛亮的名氣歸結於裙帶關係,從以上分析看並非如此。
因此,諸葛亮雖有名氣,卻微末「卑鄙」,所以劉備聽了徐庶的極力推薦後,劉備竟然能放下身段來請諸葛亮,諸葛亮自然會感動。但感動歸感動,劉備希望自己的誠意迎來是的人中龍鳳的諸葛亮,而不是夸夸其談的諸葛亮。諸葛亮知道劉備要問什麼,而諸葛亮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最簡短的語言來回答,並且確實可行。果然,劉備聽完諸葛亮一番務實言論後,大徹大悟明白自己要做什麼,怎麼去做。劉備和諸葛亮越談越投機,劉備說孤之有孔明,如魚得水。
諸葛亮在出師表裡十三次提到先帝,諸葛亮心中劉備是仁德明惠之主,而且諸葛亮和劉備曾患難共處過。諸葛亮說: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又一年矣。劉備棄新野走夏口,竟然為了與百姓同行,不拋棄不放棄,諸葛亮雖然屢屢勸劉備當自保為先,劉備斷然拒絕,堅持攜百姓日行幾十里。明明可以獨自逃生,卻不忍百姓受難,堅持要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什麼?這是孟子所說的: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所以,諸葛亮之前只是聽說劉備仁義佈於四海,但是沒想到關鍵時刻比傳說中的更加偉岸。諸葛亮是一個智慧的人,但諸葛亮同時也是一個對自身道德要求極高的人。劉備的仁義讓諸葛亮欽佩不已,如果說三顧茅廬讓諸葛亮只是感激許其以驅馳。而患難之間方顯英雄本色,劉備靠仁義徹底征服諸葛亮,讓諸葛亮對劉備崇拜的五體投地。因此,諸葛亮在出師表裡說到「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又一年矣」時,諸葛亮必定是淚流滿面,傷心不已。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劉備靠自己的仁義征服了諸葛亮,諸葛亮對劉備發自肺腑的認同,因此不會懷疑劉備死前倒打一耙。
3.3 在劉備心中,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
劉備說自己好比於魚,而魚要生存,就離不開水,而諸葛亮就是這個水。《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先主,使擊張魯。亮與關羽鎮荊州。成都平,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劉備沒有怎麼帶諸葛亮出外打仗,是不是因為劉備不信任諸葛亮呢?完全相反,劉備是太信任諸葛亮了。你出門打拚,你會把你的家業交給誰?交給你不怎麼信任的人還是交給你最信任的人?不言而喻。諸葛亮鎮守後防,可謂是功勛卓著,做的是蕭何的位子,蕭何可是劉邦第一功臣。能讓自己後面不亂,且能關鍵時刻足兵足糧,這才是起關鍵作用的人物。兵法云: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在冷兵器時代,有糧就有兵。諸葛亮為劉備解決了劉備打仗最大的問題——糧食。所以,劉備當時攻伐天下,遊刃有餘。而諸葛亮後來北伐,諸葛亮將這個關鍵人任務交給了李嚴,豈料李嚴卻屢屢誤事。而諸葛亮後期,竟無一人能夠幫諸葛亮足兵足糧。可見,這樣的人才是多麼難能可貴啊!
出師表裡面有一段話一般歷來都被表面解讀了。「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劉備在世的時候,常常跟諸葛亮談論一件事情,看清楚了,是「每」,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無數次的意思。談什麼呢?國家興隆或傾頹的根本原因。劉備甚至和諸葛亮對前朝的恆靈二帝大加貶斥,「嘆息痛恨」顯示出劉備對這兩個皇帝是多麼恨鐵不成鋼,這兩個人有多麼的可恨啊,把劉氏基業搞的烏煙瘴氣。這兩個皇帝做了什麼事,讓劉備忍不住要狠罵他們呢?「親小人,遠賢臣」,這是劉氏基業傾頹的原因。那劉備認為,中興漢室要依靠什麼呢?「親賢臣,遠小人」這是漢室興隆的治國安邦大道。那我們要問了:劉備會和什麼樣的人談論這種國家大事,而且是百談不厭呢?顯然,這樣的人首先要是個賢臣,其次要是個能臣。劉備會和關羽張飛趙雲談論安邦定國大計么?不會,因為關羽張飛之輩忠心有餘,卻非相才。劉備經常和諸葛亮談天下興亡的道理,就是因為劉備認定諸葛亮是賢臣,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多親近諸葛亮,興復漢室有望矣。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劉備心中諸葛亮是一個值得信任和能夠擔當責任的賢臣,這與劉備選才的標準完全吻合,也符合劉備一貫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3.4 劉備託孤到底何意
劉備託孤的時候,當時是怎樣的狀態呢?
劉備不久前吃了敗仗,幾乎把蜀國的可作戰力量消耗殆盡。即使後來經過諸葛亮幾年的休整操練,依然相對於其他兩個國家是最弱的。所謂「益州疲弊」。
劉備託孤時,劉備是慚愧的。因為劉備本意要奪取荊州壯大蜀國勢力,沒曾想自己竟然把國家有生力量消耗如此之大,因此在白帝城不肯回成都,直到最後越來越嘆息,身體迅速垮掉,在感到自己實在時日無多後,讓諸葛亮一等人到永安託孤。
劉備留下的蜀國是一個爛攤子,三個國家中最弱小的,人口最少的,人才也是凋零的。劉備自然心裡清楚,所以劉備必須要找一個自己信得過的既賢又能的人來擔此重任,而這個人諸葛亮在適宜不過了。
然而,從朝政更替來看,諸葛亮是沒有資格來承擔這個責任的,因為劉備死了,兒子劉禪是蜀國的國君,一切都應該由他來定奪,諸葛亮只能來輔助,而不能發揮自己更多的才能來興復漢室。蜀漢權力更替正值多事之秋,如果天下統一,即使沒有諸葛亮也無關痛癢。可這是最為險要的時候,沒有諸葛亮的安邦定國之能,蜀國就有可能危在旦夕。所以,劉備要把蜀漢興復漢室的重擔要一併交付給諸葛亮。
諸葛亮不是繼承人,沒有繼承人的資格。劉備撐著自己尚有一口氣息,要交待諸葛亮幾個大事: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說諸葛亮的才能十倍於曹丕,安邦定國興復漢室是早晚的事。
如果劉禪能夠輔佐,就輔佐他。當時劉禪多大,17虛歲,實際不過15歲,15歲的人連弱冠年齡都不到,劉禪貪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果劉備直接放棄劉禪,讓諸葛亮選擇,反而顯得劉備虛情假意。作為一個父親,誰不盼著自己的孩子成器,畢竟孩子還小。如果15歲就要劉備放棄孩子,這種人真是無可救藥。很多高中生15歲的時候都會做一些有違父輩心意的事情,甚至貪於玩耍,難道這些高中生的父母就捨得放棄他們,任他們肆意妄為,恐怕也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吧。劉備不讓諸葛亮這樣的賢臣來輔助劉禪,反倒是不合情理,因為諸葛亮有才能,如果劉禪能夠跟著諸葛亮好好改造學習,未來說不定能夠有一番不俗的作為,以後興復漢室也有望了。
如果劉禪怎麼輔佐都不成器,那丞相你就自己決定吧。劉備先是為自己兒子考慮了找一個好的導師來教授,最後一刻劉備的公心戰勝了私慾。劉備一生最偉大的夢想就是興復漢室,所以如果諸葛亮覺得劉禪不行,就不要管劉禪,自己完成興復漢室大業。
劉備最後給了諸葛亮一把至高無上的劍,這把劍刻著劉備允諾的字樣。劉備舉國託付給諸葛亮,在講完私心後,公心戰勝私心,讓諸葛亮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他要讓禮法不能問責於諸葛亮,劉備的言論是基於對諸葛亮能力和忠誠度信任說的。劉備的舉措是把諸葛亮當成「天下無雙國士」,而諸葛亮投桃報李,說我一定會竭盡所有輔佐的力量,獻上忠貞的節操,堅持死為止!
諸葛亮接收到這把寶劍後,也以無雙國世的身份勇敢的承擔其這個重擔。事無巨細,咸決於亮。諸葛亮背上這個重擔異常承重,許多人看到的是諸葛亮有了尚方寶劍,為何不取而代之或者作威作福。如果諸葛亮是這樣的人,劉備就不會舉國托於他,更不會是賢臣。出師表裡諸葛亮說的很清楚: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諸葛亮認為劉備知道自己是一個做事謹慎小心的人,所以去世前將國家大事託付於我。蜀國貧弱,已經輸不起任何一場大戰,因此需要諸葛亮這樣做事慎之又慎的人,才能穩固江山,謀取天下。諸葛亮受命以來,早晚憂慮嘆息,唯恐託付給我的大事做得沒有成效。諸葛亮把重擔一併扛在肩上,劉備國士待之,諸葛亮以國士報之。諸葛亮早晚憂嘆,又大小事都抓,有人說這是專權。其實不然,就蜀國的情形看,如果諸葛亮不實行法治的話,士大夫和百姓矛盾無法降到最低,何談北伐,又何談完成劉備遺命?諸葛亮如此辛苦,又豈有長命百歲之理。僅僅不過十二載,諸葛亮就辛勞之死。所以杜甫到武侯祠時,不經痛哭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5、劉備的擔憂
那麼,劉備死之前有沒有什麼擔憂呢?
有,什麼擔憂?《三國志·馬謖傳》載: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馬謖是諸葛亮的隨從,劉備向諸葛亮託孤的時候,看到了馬謖,就問諸葛亮,馬謖這個人怎樣?諸葛亮很喜歡馬謖的才能,說馬謖不錯,是個難得的人才。劉備卻擺了擺手說:馬謖這個人啊,夸夸其談的本事大於他真實的才能,不能在關鍵時刻用他,你要好好察看他。結果諸葛亮怎麼做的呢?不聽劉備的,還提拔馬謖為自己的貼身參軍,經常跟馬謖談古論今,從白天到深夜。
如果從後來的事迹看,馬謖失街亭致使北伐功虧一簣,劉備可謂是識人有先見之明。其實不然,劉備不過是誤打誤撞而已,劉備的本意並不是想說馬謖這個人不行,而是想告誡諸葛亮,少與那些喜歡誇誇奇談,談古論今的人接觸,更不能委以重任。為什麼,因為當初諸葛亮起事時,就喜歡跟一些夸夸其談的人談論國家大事,諸葛亮自己當然有本事,但那些跟諸葛亮一起談論天下的人未必有真才實學,即使有真才實學,也恐怕要大打折扣吧。劉備曾經和司馬徽等荊州名士交談過,當時聽來,劉備覺得信心百倍,然而真正到了安邦定國之時又無一計可施。就連諸葛亮自己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徐庶、石韜這麼「有才能」的人,怎麼職位都不高啊,難道魏國人才這麼多麼?在諸葛亮心目中,這兩個人不說當丞相,至少也得是個九卿侍郎吧。結果徐庶的官職是右中郎將(武官中屬七品)、御史中丞(文官中屬五品),而石韜的官職是郡守(文官中屬六品)。他們雖有一定才能,但絕非大才,故而在魏國只能擔此職位。諸葛亮卻不以為然,以為他們跟自己一樣才能超凡。而這一點,劉備看的很清楚,劉備知道馬謖這些名士有些才能,但關鍵時刻絕對不是可以託付的人,而這樣的名士諸葛亮偏偏特別器重,因此劉備在迷離之際,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卻沒有料到,最後竟然真的發生了。
如果劉備肯定馬謖一定會壞大事的話,劉備一定像殺張裕那樣毫不留情的殺掉馬謖。之所以讓諸葛亮自己去審查觀看,是提醒諸葛亮用人要得當謹慎。然而諸葛亮卻沒有聽從劉備的話,以至於北伐功敗垂成,令無數仁人志士痛惜不已。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其實覺得沒必要想那麼多,只是臨死前,對這個陪我打了半片天下的人,一些真摯之話而已。
又見這個問題了。長文預警。我以為前面的回答都是不那麼準確的,說這八個字是誠心讓賢或是試探懷疑或是取而代之,都忽視了當時的政治大勢這個最為重要的基礎。
關於永安託孤,有著相當豐富的表文、詔書、檄文等文獻資料,史料價值很高,但答者卻鮮有提及熟視無睹,而僅僅從這八個字上絞盡腦汁,揣測劉備用意。得出的種種結論自然是一葉障目的觀點,充滿了對心術權謀的偏好。
對於蜀漢的勃興和滅亡,劉備和他的帝國的整個歷史,饒勝文的《大漢帝國在巴蜀》都有詳細的解析和評述。我這裡簡單概括一下永安託孤這一部分的內容,個人以為比上面的答案都要精當,證據詳實的多。
— — — — — —
首先當時的政治大勢是什麼?遇到荊州失守的變故,跨有荊益的藍圖被折去了一半,劉備試圖挽回,卻又遭受了夷陵兵敗的挫折。即使是漢中地區也並未坐穩,蜀境之內各種消極的輿論仍然在不斷擴散。劉備稱帝時聲稱「漢有天下,曆數無疆」,表明劉氏仍享有天命,而自己則是劉邦和劉秀的繼承者,將「恭行天罰」,完成漢室復興。而此番一來,首度的「恭行天罰」變慘遭失敗,劉備本人也即將死去,蜀漢帝國面臨空前的挫折。
而這其中最大的危機就是蜀漢帝國合法性的危機,劉備的那番道理,他所宣稱的話正在逐漸讓人難以信服。當一個政權不再讓人相信它有道理該存在的時候,它離消亡就不遠了。這種合法性危機直接關係到蜀漢基業能否保住。正如諸葛亮所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
那麼此時劉備會考慮些什麼呢?我想不會是那個風雨飄搖中的王位會在誰的手中。
那到底劉備會「託付」些什麼呢?這裡引用幾段文獻,諸位自然明了。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出師表》諸葛丞相弘毅忠壯,忘身憂國,先帝托以天下,以勖朕躬。
——《為後帝伐魏詔》
劉備臨死前託付的是死後的政治路線。北伐討賊,復興漢室。這才是劉備永安託孤託付的大事。而且這一思想通過檄文,詔書等反覆昭示蜀境內外。劉備考慮的是,不高舉北伐討賊,復興漢室的旌旗,蜀漢帝國的合法性就將不復存在,且唯有在北伐討賊的大勢之下,天下才仍是漢室的天下,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才能夠攢聚人心,政權才能得以鞏固。而劉備,將這個重任託付給了諸葛亮。而後世也證明,諸葛亮奮力北伐期間,是蜀漢政治最為清平,社會環境最為優良的時期,後來蔣琬主政,不再銳意進取,蜀漢的王氣也就逐漸收斂,滅亡的態勢便顯露出來了。劉備是基於對政治形勢清醒的判斷,做出了這一政治路線的規劃,而基於對諸葛亮的清醒認識,做出了託付北伐大業給諸葛亮的決定。
那麼現在就回到當初的問題,「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為什麼要如此託付,「自取」又是何意?
劉備的考慮,只可能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對諸葛亮才能的考察,而是對他忠誠的考察。首先劉備的這番話,意在表達對諸葛亮「能力」的充分信任。這是無疑的,前一句話已經充分表達了這一觀點。
而至於後一句話,所謂「自取」,我認為指的是不是「自取王位」,而指的是「收取漢家舊山河」,收復漢家的天下。這樣理解,劉備的意思是,如果嗣子可輔,那麼輔佐他去完成匡扶漢室的任務。如果不可輔,那麼就自己去完成吧。這裡無需去管劉備內心深處對諸葛亮是否信任,因為一個基本事實是,劉備的帝業尚處於未完成的狀態,天下的絕大部分不在劉氏手中。蜀漢當下的危機,是帝位可能被取消而不是被取代。倘若劉備相許相授的是蜀漢現有的這點基業,那麼地位無論是在劉禪還是在諸葛亮手中,帝業終將萎靡。此時能否消滅曹氏、復興漢室,不是劉備所能預料和規劃之事,也不會是他考慮的重點。至於最終發生的會是前後哪種情況,如果是後一種,諸葛亮究竟會不會登上帝位,會在取天下之前還是在取天下之後登上帝位,這都不會是他考慮的。但他考慮到的是蜀漢政權的存亡與盛衰,取決於復興漢室的事業能否光大。而這裡有意思的是,蜀漢帝業想要興盛,必然要打著復興漢室北伐討賊的旗號,而復興漢室的事業越是光大,劉禪就越不可能被取代。
— — — — — —
永安託孤的深意,如有費解之處,不在於梟雄心思的猜測,而在於領會一個鮮明的政治主題與一個政權興衰存亡之間的關係。劉備的託孤,無論是託付的內容,還是託付的形式,要點在於北伐討賊對蜀漢當前政治的意義。
上面這段話我覺得說的很好。也是答案最後我想表達的。
建議題主去讀一下《大漢帝國在巴蜀》這本書,它圍繞政治定位這樣一個主題,完整的講了蜀漢興亡過程。我讀書不多,但我還是覺得,讀一本書,完整的領會一整塊思想內涵和邏輯思路,比碎片化的了解相關內容的隻言片語,要有意義得多。想要絕知此事,知乎可以作為一個起點,但絕不是終點。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按照我的理解,這裡的「取」既不是《三國演義》中的觀點讓諸葛取而代之,也不是易中天老師說的讓諸葛自由選取其他兒子繼承。而是相對於前面的「輔」字來說的,是取捨、決斷的意思。
「輔」的決斷權在於劉禪,而「取」的決斷權在於諸葛。也就是說,如果劉禪值得輔佐,那麼諸葛要像幫助劉備一樣作為輔助的角色。而若不值得輔佐,諸葛就像英國首相與女皇的關係一樣,讓劉禪作為一個精神界面的領袖,這個」取「與後面說的」咸決於亮「的」決「意思相同。說白了就是:(軍國大事)能輔佐就輔佐,不能輔佐你就甭管他,自己決定就行了。
這樣理解之下,諸葛亮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就可以理解了,否則這句話屬於跑題。
於是諸葛後來就」自取「了,但劉禪是否」可輔「呢?我的觀點是」可輔「的,但這已不在這問題討論之下了。
看到各種販情懷也是醉了......
引用呂思勉先生的一段札記(感謝 @葉微香 女神勻給俺的書)
蜀先主謂諸葛亮曰: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世皆以為豁達大度推心置腹之言,實亦不然也。孫策臨亡,以弟權托張昭。吳志張昭傳引吳歷曰:策謂昭曰:若仲謀不能任事,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其言與備亦何以異?
董昭建議:宜修古建封五等。曹操曰:建設五等者,聖人也,又非人臣所制,吾何以堪之?昭曰:自古以來,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處人臣之勢者也
此乃明白曉暢之言,勢之所迫,雖聖人將奈之何?菁華已竭,褰裳去之,為是言易,欲行是事,不可得也。古來聖賢豪傑有蓋世之才智,卒不能自免於敗亡以此。
做一個解釋,董昭所謂「自古以來,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處人臣之勢者也」,是在獻帝封曹操國公時建議他恢復周的「五等爵位制」,給曹丕篡權弒君創造條件
在呂思勉先生看來,董昭正確把握了當時的形勢,也就是...人臣有今日之功者,必不久居人臣
而引用《卿雲歌》(前朝國歌之一)中的「菁華已竭,褰裳去之」的意思就是,人主德盡,就要退位讓賢
當孫策和劉備目睹了漢獻帝的經歷之後,做出這樣的託孤選擇,其實也是一種無奈,形勢所逼的無奈「自取」就是取代,從來也沒有選取的意思。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把諸葛亮和曹丕比是什麼意思?————意思再清楚不過了吧
還讓劉禪「事之如父」——等於把諸葛亮和自己相提並論
還不相信的話還有一條證據。
「蜀先主謂武侯;嗣子不才,君宜自取。」溫正色曰:「吾果有意取之,當在誅張顥之初,豈至今日邪?使楊氏無男,有女亦當立之,敢妄言者斬!」
答這個問題得搞清楚另外一個問題。
相權與皇權的關係。
相權外統百官,內攬朝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這麼說,相權自設立以來,對皇權就是一個威脅。
而兩漢時候,雄才大略權力欲強的君主,如漢武帝無不在處心積慮的削弱相權。而東漢直接廢除了丞相,改太傅,三公或者將軍錄尚書事總攬朝政。
但規矩隨著中央朝廷的衰落而不可避免的發生變化。
第一個改規矩的叫董卓,自任相國。
第二位叫曹操,託名漢相,其實漢賊。
第三位叫司馬昭,他復魏國的廢棄已久丞相之位自任。所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所以魏晉時候相權重新抬頭,再加上軍權人事權由於形勢緊張的空前集中,對於皇權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
出將入相,開府建牙,外董百官,內攝朝政,除了不是皇帝,其餘的比皇帝更皇帝。
唯一的禁制只有倫理君臣的大義。有伊尹之心則為權相,無人臣之心則為篡逆。
誰能阻止?看幾個答案中吳壹吳班這樣的外戚。
他們也是丞相府里的人好不好。
李嚴能力政治軍事班底如何,又是託孤之重,不聽命令一紙就擼到庶人。
所以曹操孫權不約而同的把自己的丞相往死里整。一個荀彧一個陸遜,都覺得冤。但看看後來的司馬與孫琳孫峻萬yu之流。又何嘗不是視君臣如仇敵。
至於劉禪本人,不管有多少戲說洗地大智若愚明哲保身,顯然離開諸葛亮與其班底,他單靠那點小聰明與年紀明顯缺乏掌控郭嘉的能力。
劉備世之梟雄,由布衣當皇帝,看人本事一流,政治布局手段也是曹操之亞,自然明白這點。
他拿已經繼承了曹操丞相魏王官爵與班底,最後篡位當皇帝的曹丕,來比諸葛亮。含義還不明顯么。
該給你的都給你了。你還要這個名份么。
諸葛亮也是明白的。汗流滿地雖是小說家言,但想想外面還站著趙雲。要是應對不順傲慢無禮,稍有差池,那種恐懼也是應該的。
諸葛丞相那躬耕於南陽練出的武力,對於一身都是膽的子龍,很顯然是會被ko的。
所以那些對白既是出於真心,也是聰明絕頂的承諾。
細節部分得票靠前的幾位說的很清楚了。我就不重複了。我來簡單說說我的看法。
其實就是後人有些過度解讀了。
大耳一輩子沒跟孔明玩過什麼詭計(對比孟德的治臣之策),這要死了,真的就算說兩句話試探或者恐嚇,難道就能怎麼樣了?大耳有這麼蠢?所謂"魚水",這彼此那麼了解,說人家臨死了玩把戲,絕對是在逗。
我倒是覺得給旁人聽的作用確實是有的。順便其實也是讓孔明放寬心:盡情的發揮你的才華吧,不用顧忌太多。
不然蜀漢早就自己完蛋了(跟魏吳比起來,益州雖不大,集團之間的博弈也不少哦)。
這正印證了「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ibi」這句話最早源於我國。
古之智者,也多有嚴格的道德修養,諸葛亮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劉備知道諸葛亮是一個一諾千金的君子,固然會知恩報之
首先二人都是政治家,那什麼叫政治家呢?所謂的政治家就是決不會推心置腹的和人聊天說事。能力上也許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規則都相同,都是儘可能把自己的底牌藏好又千方百計地去察看他人的底牌。
劉備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善聽。一開始聽關羽、張飛,後聽徐庶、諸葛亮、龐統、法正等,這不是說他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而是他有意這樣做,以示與曹操的區別,給人留下了一個寬厚待人的形象。只可惜,大半輩子聽過去了,臨老臨老卻不願聽了,非要獨斷專行一把,鐵了心要伐吳,這也算是三國中的一段公案吧,為何劉備非要這麼做呢?到現在歷史學家都沒給出解釋。同樣,也沒給出孫權明知殺了關羽那就是打劉備的臉,這是劉備為人的底線,過線會拚命的,可孫權卻毫不遲疑地殺了,這也是相當反常的行為,歷史學家也沒給出解惑。
我個人給出的解釋就是之前關羽一系列的動作都是來自於劉備的指令,而且還是明面上瞞住諸葛亮和群臣的。如和親政策,關羽雖貴為荊州軍政長官,但在遊戲規則中也依舊沒有權力來私自處理這樣的外交大事,有權力拍板做決定的只有劉備和諸葛亮。如讓諸葛亮來拍板,他肯定是會同意的,只要有利於聯盟,個人的犧牲對政治家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顯然這一切都瞞過了諸葛亮,或者說是劉備自己一個人私下做了決定。作為老闆,他有這個權力,但也意味他要承擔這樣的後果。因此,劉備非要伐吳,想從軍事上來挽回面子和損失,這在理論上來說,是可行的。
如果說伐吳成功,那麼劉備之前對吳的一系列失敗的政策就能統統挽回,這就是一成抵百錯。只可惜,他打輸了,上天連最後的翻本機會都不給劉備,錯上加錯的劉備面臨的政治風險大到無以復加,哪怕他不死,也要給群臣一個交待,權力遊戲將重新洗牌、劃分。這一關對一個老同志來說,將意味著什麼?大家都很清楚,那是非常難過的,其壓力是相當大。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劉備挺不過去,生命地終結也算是給大家作了一個交待了。人死百了,不管他之前做錯了什麼,那就都過去了。因此,劉備可以坦然地面對自己的過錯,才會有他與諸葛亮這樣地一段對話。
所以,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而不是十倍於孫權,因為劉備一個臨死之人,不需要面子了,錯就錯了,蜀國的總路線、總綱領是伐魏而不是對付吳國,這是一個大方向的問題也是一個大原則的問題,那是蜀之立國的根本。
而諸葛亮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雖史學家從不這樣說,但我還是這樣認為,諸葛亮與法正等是有著根本性的不同,其他人是臣是下屬,而諸葛亮卻是中國合伙人,這是諸葛亮出山,劉備把指揮權交給他,雙方協商好的。諸葛亮的股權沒有劉備大,但一定是有的。
因此,這段對話不管說或不說,雙方都明白,名義上繼承者是阿斗,但實際權力地繼承者必是諸葛亮。哪怕劉備有多對諸葛亮的不認同,這也是他改變不了的。但要劉備對諸葛亮百分百地認同,這也讓與諸葛亮相鬥甚久的劉備做不到,否則劉備完全可以在國家危難之時把一切都交給諸葛亮,而不是如這樣的對話。這對話翻譯過來就是說:實際指揮權不由我劉備左右,肯定是你諸葛亮的,但名義上的繼承權你諸葛亮自己看著辦吧,想要就取吧,反正你真想要,也沒人能阻止的了你。
一個國家的權力分配原則歷來就是4321的形式。1是指皇帝,他個人單獨掌控一分權力,2是指皇帝的內外臣,也就是與皇帝一榮共榮的那些人,他們是只效忠皇帝,是直接屬於皇帝圈子的。這就好比,大明的王振權傾朝野,但依然對兵部侍郎的于謙相當禮敬,因為于謙是皇帝的人,是屬於2這部分的,也是有力量能隨時對王振下手的。3是百官組成的官僚體系,他們是整個國家負責運轉的實際力量。4則是老百姓,看上去權力擁有最大最多,但因百姓的數量龐大,反而不起作用,除非掌控4的老百姓能團結起來,那就是古人所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再來看看當時蜀國的權力結構。隨著劉關張的離去,掌控1的人只有劉阿斗,且還不是全部,諸葛亮不但擁有一半股權而且還是另一半股權的監護人之一,可見作為個體的諸葛亮在當時的權力有多大。2這一部分肯定會效忠阿斗的,但為此能否拚命則不好說。3這一部分基本上是不參與這樣的遊戲中去,對他們來說,他們只保持中立,誰做皇帝都一樣,他們是辦實事的,不會有損失。而4則因前面所說的道理一樣,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除非諸葛亮自己作死,搞得民怨衝天。
那麼,已經擁有實際權力的諸葛亮是否還要取這名義法人的資格呢?這不好說,後事難料。政治家講的不是對錯或道德,而只講順勢而為,在這勢沒到之前,他決不會這樣去做。那什麼時候證明勢到了呢?一是蜀一統中國或者說已經擁有一統中國的絕對能量;二阿斗自己作死,犯下了大錯。比如說他耐不住想動手除掉諸葛亮等等。諸葛亮真要取至少這二個條件缺一不可。曹家能取代劉協,那也是大勢所決定的。一是劉協的祖宗缺德事做多了,積累而成;二是蜀吳內鬥,魏已真正擁有一統天下的能量。假設劉關不一意孤行,全心全意與吳搞好聯盟,而孫權也全心搞好聯盟,二家繼續掌控荊州,不管是曹操還是曹丕都不敢對獻帝動手,在勢沒到之前亂動就是作死,魏內部就會混亂分裂,這就意味著隆中對的先決條件就成立了。當然這只是假設,劉協祖宗的缺德事做多了,一切都沒法改變和挽救!
最後說說真正的託孤遺言,這很有意思,但不是對諸葛亮說的,而是劉備對其兒子阿斗說的,也就是世人皆知的一段名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14個字,既簡單也清楚明了,但要真正做到,說實話,這樣的人我從沒見到過,不管是現實還是歷史。那麼這段話起什麼作用呢?那是劉備一生的總結,是用來對付諸葛亮的。諸葛亮是個相當聰明的人,和他斗心機只能收穫一種結局,那就是作死。劉備回顧一生與諸葛亮的相鬥史,最終得出這樣的結論,和聰明人斗聰明是不可取的,而且還面對諸葛亮這樣聰明絕頂的人,對付這樣的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一個老實人,環環相剋,老實對付聰明是最有效的,大老實人往往能對付得了大聰明之人。因此,劉備告誡兒子:任何針對諸葛亮的惡事都不要去做,哪怕是非常之小的惡。比如諸葛亮走在路上,你從背後去嚇他一嚇等等;任何針對諸葛亮的善事,哪怕非常小,都要及時做、爭著做。好比諸葛亮走路摔倒了,要立即去扶起來,鞋帶鬆了,要立即去系等等,只有這樣做,聰明絕頂的諸葛亮反而會對你沒有一點辦法。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這裡是託孤。君君臣臣,雖然三國時期很多人不拿這當一回事兒,但君臣轉化也沒想像中那麼簡單。諸葛亮的屬性是名臣,劉備和他說的這一席話,更像是對職業經理人說的。
拿曹丕和諸葛亮對比,一個是君(劉備223年6月去世,曹丕220年已經受禪稱帝),一個是臣,明顯沒有可比性啊。好比港片里古惑仔扛把子對教父級老大說:「憑什麼你當老大?我力氣比你大,砍的人比你多,不服單挑啊。想當年我手拿兩把西瓜刀,從南天門砍到蓬萊東路,眼睛都不帶眨的。」老大一定會瞪他一眼:「你有病,老子還要去大陸開會呢。」
我認為,原話斷句有問題,應為:「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意思是:你很有才能,但天下大勢,是曹家。如果我的兒子爭氣,你就輔佐我的兒子,如果我的兒子不行,你可以另謀高就,我不會怪你。只有這種意思,諸葛亮才會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意思是,我這輩子就給你劉家打工,不會因為功名利祿的誘惑而變節。如果老劉對諸葛亮說:「我兒子不行,你來當皇帝」。我覺得諸葛亮的反應一定是:「葯不能停。」
所以,我不同意所謂的「自取」是「取而代之」或者在劉備兒子裡面挑一個輔佐的意思。
為什麼我不同意「在劉備兒子裡面挑一個輔佐」這個觀點呢?因為,我既然劉禪是劉備認定的接班人,而不是其他的兒子,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我一直堅持認為,劉禪不比劉備遜色,諸葛亮能一直打仗不消停,沒個靠譜的大後方是絕對不可能的。這難道還能有其他別的意思嗎?不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嗎?一個人都快死了,還能反覆思忖這許多?是你們想的太複雜了。
再說了,劉備死後,就劉禪那德性,蜀國的江山能維繫多久呢?還不是要靠諸葛亮來治國。所以,劉備此乃明智之舉。
藏好的500名刀斧手早就饑渴難耐了。
三國苦情影帝謝幕之作,演技已致臻化境,真作假時假亦真。
有些人,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
不是每一個東漢末年的劉姓人,都能自我催眠,覺得是皇家落魄後代的……
要讓別人相信,首先得自己相信。
皇叔在單調乏味的編草鞋販賣生涯中,依靠極其強大的心理暗示,完成了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呢。
販紅棗的關二,反正是信了。
鄉村小霸王張三,反正也是信了。
然而,恨無強者,同台飆技。
直到遇到實力派影帝曹阿瞞。
在漫長的演藝生涯中,曹天王文武雙全,天下無雙,直到煮酒論英雄,才遇到真正的對手。
惺惺相惜。
此後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你有三顧卧龍茅廬的求才難耐,我有秉燭奉孝夜談的求賢若渴;
你有舍糜而走的狠辣決斷,我有夢喜殺人的霸道蠻橫;
你有為子龍摔阿斗的兄弟情深,我有為雲長立flag的成全之意;
你有不棄百姓,我有割發代首……
大家演技不分伯仲,其實曹天王演技比劉皇叔還技高一籌,什麼望梅止渴啊,什麼喬裝侍衛啊……更不用說曹天王自帶填詞寫主題歌技能……但是,彼此最在意的,還是誰先摒不住,暴露出自己想當皇帝的野心。
那就只能當皇帝不能當三國第一影帝了。
笑到最後的是皇叔。
又當了皇帝,又當了三國第一影帝。
所以呢,劉影帝託孤的話,都是真的,也都是假的,假假真真,自己都分不清真假。
太入戲了。
何況,還有孔明這位三國第一男配,多年合作,心有靈犀。
-- 「我不行了,往後咱兒子就拜託你管教了,他如果上進,你就好好栽培栽培;實在不學好的話,你打死他都行,我沒意見。」
-- 「你放心吧,再苦再累,我也一定會把他培養成才,絕不辜負你的希望。」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