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開悟?開悟後感覺如何?


@萬振寰 的答案很好呀,為什麼會被折疊?

「不二」,是太好的解釋呀。

在佛教中,「不二」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是「眾生平等」「自它平等」「心佛平等」。
是佛教認知世界萬事萬物的方法和觀念。是演繹闡述世界萬物本質與表象的關係。

所以,佛教中,有所謂的「不二法門」。

開悟了,就是不二。

多好的回答,為@萬振寰 被折疊的答案,叫好。


「開悟」這個詞語在不同宗教中有相近但是不同的含義,答主原文中僅分享了自己的淺見。答主並非哲學、宗教學學生,也並未信仰任何宗教。擔心自己的淺顯見解誤導大家,因此部分翻譯了維基百科中開悟這個詞條,請大家自行理解。翻譯可能有不嚴謹,如有錯誤請指出。


宗教理解請拉至最後。仍在艱難翻譯中。

  • 1.個人的理解

「進一步有近一步的歡喜」。記下自己當下的淺顯見解,希望能夠在一生中不斷升級心智系統。雖然「開悟」是一個具有宗教色彩的辭彙,但是我在這裡僅作為個人心智成熟成長來使用,希望能夠對沒有宗教信仰的朋友有所啟迪。以下思考為題主的個人想法,與宗教無關。歡迎指正。


在我看來,開悟是一個不斷突破心智臨界值,逐漸意識到世界發展規律,找到內心平靜的過程。

突破了某個心智閾值,開悟之後:

  • 人能夠開始看淡並接受人世間的痛苦,諸如生老病死,生離別,怨憎會,求不得。不再執著於貪、嗔、痴、慢、疑,坦然面對一切人生境遇,不怨不恨;
  • 發展出對這個世界的同理心與同情心,不再評斷他人的生活,感慨於眾生皆苦,更樂於帶出他人好的一面,渡己渡人泛愛眾;
  • 發展出智慧,分辨出自己能夠改變的與不能改變的,看淡自己不能改變與無法控制的部分,將生活重心放在自己可以改變的,擁有勇氣將生活引向美好的方向,成為了生活中自己願意看到的改變(「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your life」);
  • 培養出理智,意識到辦法總比問題多,是生活中的行動者、創造者與問題解決者;
  • 由「我必須」「我被迫」「我沒有選擇」轉變為「我願意」;
  • 平和,從容,溫暖,對生活充滿希望;
  • 擁有真正的自信,穩定的三觀,擁有「宇宙間不易被風吹散」的穩定內核,不被外界所左右;
  • 「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因而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 將瑣碎的事情當做是對自己的歷練,認真對待每一件經手的事情,不急不躁;
  • 將注意力聚焦放在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能夠體會到「心流」;
  • 在離開世界的時候,不曾遺憾與愧恨。

與知友共勉,用力生活,不枉來這人世間一遭。

  • 2.經典典籍中的理解

《金剛經》中,須菩提問佛祖如何獲得正果,以平靜內心及制服貪婪的念頭。

關於這段對話的英文如下(個人覺得《金剛經》的中文版本不是很口語化並且需要佛學基礎,不是能很好理解精髓,英文版本反而比較容易理解):

02 須菩提提出關於正果的疑問:

"Most Honored One, I have a question to ask you. If sons and daughters of good families want to develop the highest, most fulfilled and awakened mind, if they wish to attain the Highest Perfect Wisdom, what should they do to help quiet their drifting minds and help subdue their craving thoughts?"

03世尊的回答:關於實相,不應該執著於形式或現象的幻想如自尊、個性、自我。

"all living beings will eventually be led by me to the final Nirvana, the final ending of the cycle of birth and death. And when this unfathomable, infinite number of living beings have all been liberated, in truth not even a single being has actually been liberated.

Why Subhuti? Because if a disciple still clings to the arbitrary illusions of form or phenomena such as an ego, a personality, a self, a separate person, or a universal self existing eternally, then that person is not an authentic disciple."

04 關於分別心:對眾人應該同樣對待,眾生平等無遠近親疏。

Furthermore, Subhuti, in the practice of compassion and charity a disciple should be detached. That is to say, he should practice compassion and charity without regard to appearances, without regard to form, without regard to sound, smell, taste, touch, or any quality of any kind. Subhuti, this is how the disciple should practice compassion and charity. Why? Because practicing compassion and charity without attachment is the way to reaching the Highest Perfect Wisdom, it is the way to becoming a living Buddha.」

05 關於外在形式:佛是不能從外形上被辨認的,因為實像是虛幻的、不真實的。能有這樣的覺悟就能感覺到佛性(如來)。

「No, Most Honored One, the Buddha cannot be recognized by means of his bodily form. Why? Because when the Buddha speaks of bodily form, it is not a real form, but only an illusion.」

The Buddha then spoke to Subhuti: 「All that has a form is illusive and unreal. When you see that all forms are illusive and unreal, then you will begin to perceive your true Buddha nature.

06 關於功德的種子:

「But you must also remember, Subhuti, that such persons have long ago planted the seeds of goodness and merit that lead to this realization. They have planted the seeds of good deeds and charity not simply before one Buddhist temple, or two temples, or five, but befor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Buddhas and temples. So when a person who hears the words and phrases of this Sutra is ready for it to happen, a pure faith and clarity can awaken within their minds.」

(未完待續)

  • 3.乾貨部分

在維基百科中,關於「開悟Enlightenment (spiritual)」的詞條的解釋有幾項,我挑選了一些重要的翻譯出來以供參考。

  • 2.1詞語含義及來源

「開悟」是指「對於情景的完全理解(full comprehension of a situation)」,通常被指代發生在18實際的「啟蒙運動(Age of Enlightenment)」,也經常在西方文化的宗教語境中使用。


Enlightenment這個詞語是由幾個佛教術語轉化而來的,尤其是「菩提(bodhi)」、「見性(kensho)」和「開悟(satori)」。與enlightenment相關的術語有:印度教中的「從輪迴中解脫(moksha)」,耆那教的「無意識的智慧(Kevala Jnana)」,拜火教的「ushta」。


基督教則很少使用「開悟」這個詞語,除非是指啟蒙運動及其對基督教的影響。在基督教中,大致相似的詞語有「覺悟(illumination)」、「虛己(kenosis)」、「悔改(metanoia)」、「上帝的啟示(revelation)」、「靈魂的救贖(salvation)」、「轉換(conversion)」


永恆主義者(Perennialists)和普救主義者(Universalists)將「開悟」以及「神秘主義(指通過冥想和禱告尋求真理、知識以及與神靈相通的宗教行為)」視作宗教及靈性洞見的同義詞。

  • 2.2亞洲文化以及宗教中的理解
  • 2.2.1佛教

英語中的開悟(enlightenment)這個詞語通常被用作翻譯梵語、中文和日語中的相關術語及概念,尤其是「菩提(bodhi)」、「般若(prajna)」、「見性(kensho)」和「開悟(satori)」以及「成為佛陀的狀態(buddhahood)」。


其一,「菩提」是小乘佛教(Theravada)術語,字面上的意思是「覺醒(awakening)」和「理解(understanding)」。覺醒的人擁有了對心靈活動運作(the workings of the mind)的洞見,這種心靈活動使我們監禁在渴望、苦難與重生中;也擁有了通向涅槃(nirvana)之路的洞見,即從監禁中自我解放。


其二,「般若」是大乘佛教(Mahayana)術語,據中觀學派(Madahyamaka)是「在體驗流(stream of experience)中個人本質(personal essence)皆空」,字面上指對於我們本質(true nature)的洞見。但是也指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 ,是指一切眾生之煩惱身中,所隱藏的本來清凈,即自性清凈的如來法身)或如來佛祖本質(Buddha-nature),是超越體驗流必不可少的基本意識(essential basic-consciousness)。


其三,在禪宗(Zen)中,見性(kensho)是指「洞察一個人的本性(true nature)」。「開悟(satori)」通常可與「見性(kensho)」交替使用,是指「見性的體驗」。

其四,「成為佛陀的狀態(buddhahood)」是完全的覺醒(full awakening)和成為佛陀。根據西藏

的土登益西(Thubten Yeshe),開悟是指完全的覺醒和成為佛陀,是佛教實踐的最終目的,當所有限制從意識中移除,人的積極潛力被完全地以及完美的實現時,即達成。是以無限同情心、智慧以及技能所描述的一種狀態。

  • 2.2.2 印度教 (可參考婆羅門教、印度教、耆那教、佛教的基本教義,及其之間的關係?)

在印度宗教中,從輪迴中解脫(moksha)與解脫(mukti)都來源於「muc」這個前綴中,意思是放棄(to let loose,let go),指輪迴中靈魂或意識(purusha)的最終解救,以及使循環中重複死亡以及重生中所有的苦難終結。(印度宗教派別眾多,對於開悟的解釋非常多。只摘取了主要解釋,如有需要請查詢維基百科原文。)

  • 2.2.2.1吠檀多不二論(Advaita Vedanta)

吠檀多不二論(Advaita Vedanta)是一種哲學概念,其信眾在宗教導師(guru)的指導下,通過長期準備、訓練,識別出自我(Atman)和整體(婆羅門)的身份尋求解放。


印度經院哲學家商羯羅系統化了以往的哲學工作,他的吠檀多體系為《奧義書》引進了形而上學的學術性注釋方法,也被後世的吠檀多學派所採用。

  • 2.2.2.2瑜伽(Yoga)

達到開悟的主要方法是通過瑜伽的練習,這種有關身體、心理、精神的訓練起源於古印度。


智瑜伽(Jnana Yoga)

Classical Advaita Vedanta emphasises the path of jnana yoga, a progression of study and training to attain moksha. It consists of four stages.


業瑜伽(Karma Yoga)是一種完成職責的方式,無關於個人的得失。瑜伽師通常採取極度克制的苦行,力為善行,執著律己,凈心寡慾。他們認為人最好的朋友和最壞的敵人都是他本身,這全由他自己的行為決定。 只有完全的奉獻,才能使自己的精神、情操、行為達到高尚境界。


奉愛瑜伽(Bhakti Yoga),練習著重於以任何方式崇拜神。奉愛瑜伽修行者的源動力主要來自於愛,並認為神乃是愛的化身。通過祈禱、禮拜和各種儀式,他們將自己貢獻給神。

  • 2.2.3 耆那教(可參考耆那教是一種什麼樣的宗教?)

耆(qi二聲)那教是一種印度宗教,指定了一條通往所有生靈的非暴力道路。它的哲學及聯繫強調個人努力將靈魂移向神聖意識以及解放的的必要性。任何戰勝了自己內在敵人以及取得了至高無上狀態(state of supreme being)的靈魂被稱作「jina」,即征服者或勝利者。這些完美靈魂的終極狀態被稱作「siddha(悉達)」。

在耆那教中,一個靈魂可以獲得的最高形式的知識被稱作「無意識的智慧(Kevala Jnana)」,意味著絕對或者完美;以及(jnana),意思是知識。Kevala是隔絕的狀態,通過除去一個人業力殘留(karmic residues),人從生死輪迴的奴役束縛中解脫。

Kevala J?āna意味著對於自我與無我的終極知識,通過一個靈魂經過所有的ghātiyā karmas後獲達到。這個靈魂最終達到了解脫的狀態。

  • 2.3 西方世界的理解

在西方世界的概念中,「開悟」是「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以及「真我(true self)」的同義詞,被視作是在「社會調節過程(Social conditioning)」所掩蓋的實質性本質。

  • 2.4 認知

Religious experience as cognitive construct

"Religious experiences" have "evidential value", since they confirm the specific worldview of the experiencer:

These experiences are cognitive in that, allegedly at least, the subject of the experience receives a reliable and accurate view of what, religiously considered,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of things. This, so far as their religious tradition is concerned, is what is most important about them. This is what makes them "salvific" or powerful to save.

Yet, just like the very notion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is shaped by a specific discourse and habitus, the "uniformity of interpretation"may be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us traditions which shape the interpretation of such experiences.

Cognitive science

Various philosophers and cognitive scientists state that there is no quot;true selfquot; or a "little person" (homunculus) in the brain that "watches the show," and that consciousness is an emergent property that arise from the various modules of the brain in ways that are yet far from understood.

According to Susan Greenfield, the "self" may be seen as a composite,whereas Douglas R. Hofstadter describes the sense of "I" as a result of cognitive process.

(填坑中)

  • 3.留給自己的成長書籍書單(混亂·整理更新中)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讓-保羅·薩特:《存在與虛無》

托馬斯·曼:《魔山》《布豋勃洛克一家》

赫爾曼·黑塞:《在輪下》《德米安:彷徨少年時》《悉達多》《玻璃球遊戲》《荒原狼》《流浪者之歌》

阿爾貝·加繆:《局外人》《西西弗斯神話》《鼠疫》《誤會》


約翰·巴斯:《路的盡頭》

米蘭·昆德拉《生活在別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卡夫卡《城堡》

約瑟夫·坎貝爾:《神話的力量:在諸神與英雄的世界中發現自我》

安德烈·紀德《人間食糧》《偽幣製造者》《田園交響曲》

喬治·艾略特:《米德爾馬契》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性的枷鎖》《刀鋒》《愛德華·巴納德的墮落》

保羅·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歌德:《浮士德》

奧斯卡·王爾德:《社會主義制度下人的靈魂》《認真的重要性》《快樂王子和其他故事》《道林·格雷的畫像》《莎樂美》

喬治·伯納·蕭《聖女貞德》

維克多·弗蘭克:《活出意義來》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園丁集》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小徑分岔的花園》

巴勃羅·聶魯達:《郵差》

紀·哈·紀伯倫:《先知》《沙與沫》《淚與笑》

T·S·艾略特:《荒原》

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

歐內斯特·海明威:《永別了,武器》《老人與海》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埃克哈特·托利:《當下的力量》

羅賓·夏瑪:《賣掉法拉利的高僧》

太宰治:《人間失格》

喬納森·弗蘭茨《自由》

王陽明:《傳習錄》

王小波:《王小波全集》

《薄伽梵歌》

《奧義書》

《金剛經》

《道德經》


以下是在一個佛學的Q群看到的。

洞山走到水邊,看到自己的影子,悟了。
他說:「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么會,方可契如如。」

「切忌從他覓」──「他」不是你我他的「他」,「他」就是自己以外的東西,不要離開自己去找自己。

「迢迢與我疏」──遠得很,向外去找自己,遙遠得很,而且毫不相干。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叫「獨」。去掉這些根塵,就「獨」了;既然「獨」了,就是不二。不二,則一切無非自己,豈不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渠」字是無相、無思、無為的,「渠」是指真我。

「我今不是渠」──「自他不二」、常住不遷的真我,不是那外在的、有相的、相對的、二元的、因緣所生的幻我。

「應須恁么會,方可契如如」──你要這麼去體會,才能與真如吻合。

洞山悟道,只是悟了自己,並沒有悟出什麼大道理。
所以真正的開悟,就是認知、肯定自己,找回迷失的自己,完成了生命的覺醒


我說說關於開悟的看法吧,開悟就是認識到了世界的真相,明白且親身體驗到了自我的以及所謂外界世界的虛妄。知道了一切都像是大海中的水泡,本無什麼堅固的獨立個體,也沒有什麼真正的內外之分。開悟後的感覺 舉個例子:在大庭廣眾下你憋了一個屁憋地臉色發青,生怕放出這個屁影響很不好,很丟面子。開悟的感覺就是憋到實在憋不住的時候,放出這個屁,換回本來應該的一身輕鬆(如果你覺得還不夠形象,就把這個屁的例子設想為想要大便四處找廁所但又找不到,最後管它三七幾坨shit隨地拉出來 回到原本的自然的通體順暢狀態)。其實就是 :狂心頓歇,歇即菩提。證悟到自我以及宇宙的空幻,看到一切都是業識的流轉。

如如不動 了了分明,頭腦清醒 內心寧靜。

開悟就是無論浮雲有多神奇或者坑爹,你都知道天空是如如不動的,而且浮雲都源自於天空,這就像無論烏雲是否遮蔽著太陽,抑或狂風暴雨,太陽永遠在雲層上面照耀著一切。開悟的第一步是從浮雲中出來,時時刻刻地坐在天空這個大背景里看一切,這個時候也許會有逃避這些浮雲的想法,但這種想法本身也是浮雲而已;開悟的第二步是意識到浮雲本身就是天空產生的,你不是浮雲而是天空,其實你既是所有,又什麼都不是。


沒開悟過,不過分享幾次比較奇妙的感受。

兩次是因為突然想明白了自己活著其實完全沒什麼限制,也不需要恐懼,就把自己當別人,身上發生的一切不過是平凡的故事而已,想完就覺得自己無比自由,世界無比遼闊,沒什麼好怕也沒什麼需要焦慮,心裡很平和很愉悅,還有點隱隱的興奮。不過這些感受過不了幾天就消失了,並沒有給我的生活帶來什麼行動上的改變。

還有一次是因為堅持做完了一件自己覺得很難的事,而且是很我喜歡的事。然後躺在床上心情真的非常愉悅,不是成功的喜悅,是上述那種自由的喜悅的加強版,感覺世界充滿了希望,溫柔與愛。當時是凌晨四五點這樣,窗外透來的隱隱的微光照在房間里,我覺得未來無限美好,想要擁抱一切,想對每一個場景微笑,那種感覺持續了很久,個人認為只有吸毒(雖然沒吸過)比得上,然後我睡過去了,醒來後仍有那種感覺,那一天過得很勇敢很開心,但後來慢慢還是恢復原狀了,即是說還是沒什麼改變。

嗯,不知道有沒有跑題…在我看過的有限的靈修書中好像是說開悟的感覺是這樣的,不過很顯然我還是這麼的愚鈍。


「開悟」,這個說法更多的是被禪宗用來指代「大乘見道」。而「開悟」一詞的這種用法,最初的的來源見《妙法蓮華經》卷1〈2 方便品〉:
「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
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
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
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

即以佛之知見,使眾生悟入,就是現在常見的開悟的一種用法。所以,「開悟」一詞,對於大乘佛法流行的漢地來說,多指「大乘見道」。但,如果廣泛上意義來說,聲聞的見道,叫做「開悟」,此時,開悟,是一個使動用法,即(使)(某某)(心)開(而)悟(入某某道理)。
如《雜阿含經》卷50:「時,彼林中住止天神作是念:「非比丘法,止住林中,入晝正受,心生不善覺,依於惡貪,我今當往開悟之」

對於聲聞見道所獲得的功德、境界描述等,如《雜阿含經》卷32云:「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王頂聚落主見法、得法、知法、深入於法,度疑不由於他,於正法、律得無所畏」

這個,就是證得初果的人的果德的描述,如果要更進一步描述證果後的體驗,則如下所示:

《瑜伽師地論》:
復次、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時,當知即得十種勝利。何等為十?
一者、於四聖諦已善見故,說名見法。
二者、隨獲一種沙門果故,說名得法。
三者、於己所證,能自了知,我今已盡所有那落迦、傍生、餓鬼,我證預流,乃至廣說,由如是故說名知法。
四者、得四證淨,於佛、法、僧如實知故,名遍堅法。
五者、於自所證無惑。
六者、於他所證無疑。
七者、宣說聖諦相應教時,不藉他緣。
八者、不觀他面,不看他口,於此正法、毘奈耶中,一切他論所不能轉。
九者、記別一切所證解脫,都無所畏。
十者、由二因緣,隨入聖教,謂正世俗及第一義故。

如上這些,就是一個聲聞見道的人,在開悟見道以後,所獲得的親自體驗。


開悟這詞兒被用的各種泛濫,但是在佛法中,如果「開悟」了還是凡夫,總不像話吧,那麼把凡夫和聖者之間最前沿的那道坎兒拿出來說事兒看來還是靠譜的,也就是初果阿羅漢,須陀洹,阿含中常看到的得法眼凈。
自證自知的事兒怎麼自我判斷,怎麼檢驗呢。要滿足各種充分必要條件,首先,須陀洹要斷三結,所謂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
你要是還想找個本源,本體,想著生死之間有個飄飄悠悠的東西從這堆肉飄到那堆肉裡面去,身見未斷哦。
你要是還想著本命年還是穿個紅褲衩,過年還覺得聽見什麼話有個好彩頭這種,戒禁取見哦。
你要是還時不時想佛法有什麼用啊?佛法哪裡哪裡是不是只是哲學推論啊?疑結未斷哦。
擴展開到三界四諦的細節,就是八十八品見惑。這都是一一可以自我檢驗的,差一條不斷你都是標準凡夫。
有失有得,須陀洹會生起四不壞信。對「佛法僧戒」會擁有不會退轉動搖的信心,直接回憶一下自己吧。
玄虛的自性啊,空啊,這些對大家來說可能不好檢驗,上面這些細緻的硬標準,自己照鏡子看看,只要不自欺欺人,就知道自己是不是開悟過了。只要你是初果阿羅漢,怎麼也得算是開悟。
至於開悟後感覺如何,百丈禪師說開悟的人「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不過隨著繼續精進,還是會不一樣的。關於這點,世尊在《雜阿含經》裡面有如下描述,無需在下多言。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七九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沙門法及沙門果。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沙門法?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
何等為沙門果?謂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何等為須陀洹果?謂三結斷。
何等為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恚、痴薄。
何等為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
何等為阿羅漢果?謂貪、恚、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根據我收集的材料看,「開悟」的說法在禪宗經常出現,而原始佛教並沒有「開悟」的概念。不過根據我的體驗,以及從禪宗經典和原始佛教經典所描述的互相印證,禪宗的「開悟」等同於原始佛教的初果。

佛教區別於其他宗教的特點,就是強調要通過對緣起的如實觀察,來證明有「我」的觀念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而「開悟」的本質,就是實證了緣起,確認了「我」是一種虛妄的概念。這個過程的原理並不複雜,比如在人類對雷電產生的過程無知的時候,會自然的認定存在「雷公」和「電母」來控制著雷電的出現;然而當人類有能力去觀察雷電出現的前因後果以後,所謂「雷公」和「電母」的想法自然就蕩然無存了。而所謂的「開悟」,就是通過對自己的身體和意識進行全方位的觀察,最終在某一個時刻徹底的發現每個當下的身心現象是緣緣相繼的,此刻「我」的概念自然消失,緣起的認知被樹立。

「開悟」所觀察到的並非是一個什麼境界,只是對緣起的認知。不過當這種認知第一次升起的時候,由於修行者之前從來未曾有過這種認知,所以可能伴隨著震驚之類的感受,描述這種感受的語言在禪宗經典中有很多。根據我的體驗,在現觀緣起的當下,內心的喧囂感徹底消失,任何「概念」和「意義」也不再存在,一切熙熙攘攘如同風吹草動。這是一種超越了動靜對立的絕對的靜。另外,因為這種觀察本身也是一種念頭,所以並不像人作為觀察者看著雷電一樣,而是會稍微有些彆扭的感覺。

雖然修行者「開悟」後會建立起緣起的認知,不過在日常行為中並不是所有的念頭和行為都是建立在這種認知的基礎上產生的。所以一般來說剛「開悟」的修行者如果不想精進,那麼他和人民群眾一樣,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而且由於「開悟」並不是一種境界,也無法言說,所以旁人從外表上是看不出這種修行者有什麼特點的。但是對於修行者本人而言,因為已經觀察到了緣起的真實,所以對佛陀的理論不再會有疑惑。這好比是一位天生的盲人之前不知道月亮的形狀,然後突然有一天他復明了,親眼看到了月亮,證明了月亮是圓的,因此他無所謂相信「月亮是圓的」這個觀點——因為無論是相信還是不相信,事實就擺在那裡。同樣的,「開悟」的修行者已經根除了對佛陀教法的質疑,因為只要他願意,隨時都可以觀察到緣起這個結論的正確無誤。


謝邀:其實這個問題,沒有多大問的價值,也沒有多大答的價值。

  • 聽過盲人摸象么?你現在是問一群盲人「大象是什麼樣子」?
  • 沒開悟的人,說的開悟,只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
  • 開悟的人,也不會告訴你,因修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說與你聽你也不懂,反而造成你的誤解。
  • 大象什麼樣子?自己張開眼睛看看就知道了。。。開悟什麼感覺?自己去親證。浪費時間整日在這個問題上琢磨,不如老老實實多修行一會。

開悟:開始領悟,開始明白,當意識到不能這樣下去,需要做點什麼來改變,就是覺醒,開悟。

然後修行:根據前人留下的方法,調整身心。

然後得道:形成理論體系層面的認知,知道面對什麼境況該怎麼做。

然後證果:面對現實境況,身心是什麼狀態,一一對照佛所教導的果位進行比對,看是否達到。

開悟感覺:意識到「這是可以改變的,不是死路」,或豁然開朗,或躊躇滿志,或放下心來,或有了頭緒,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開5後,你和隊友會隱身


聞佛法得蓮種,花開即悟。
花開即知內外無染,即得內外無染;
方得香,方布香,而不住香。
要知悟後事,蓮花已開口。
要得悟後覺,須從蓮種始。


明心開悟就是能實證第八識如來藏,自古以來記錄下的禪宗公案一千七百多例,但是還要考慮有的法師是多次來娑婆開悟,那麼便知這個人數可圈可點。我們沒有開悟自然不管別人怎麼形容也不能明白那種狀態,唯有自己精進,爭取早證菩提。


開悟不知道
體悟還是有的,比如,

曾惡語相向的人突然親切地對待你起來

多年的在戀愛中卑微恐懼故作高雅的模式瓦解。

不擔心錢,錢總會過來。

越來越容易用想法和頻率創造事情發生。

有時一些毫無邏輯的念頭,然後因此改變事態,事後覺得自己真的有connection with 另一個次元的遊戲藍圖製造者。

順暢,寧靜,看任何事帶一種造物主心態。

身體上的話
一次站樁半小時後,好似電流過身,帶來極其強大的快樂,莫名其妙地躺著笑了半個小時。

推測
開悟之後應該就是,靈魂軟體終於修到一個分數,覺知這是個虛擬的世界,root程度百分之百,無視任何事又可以創造任何事,入不入地球的輪迴,不敢推測。應該會被系統調入更高層的世界。


最後私以為,世界是個人工智慧,天體大小,功能,距離,生命出現,進化,都是一個強大的系統自己計算,調用,模擬,演變的結果。靈魂獨不獨立於系統,這是不可知的,也許真正開悟了,也只是軟體升個級,還是在這個系統里繼續玩。


說點諸位沒猜著的,


所謂「開悟」,是會反水的。

開悟本身並不神秘,一定機緣下,人人都可以頓悟成佛。

就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

問題是,窗戶紙後面的事,有可能嚇死你,也有可能讓你佛迷心竅。


大圓鏡智盡皆普照,

你慧根利鈍,善根深淺,是個什麼貨色,動機純不純,頭頂扣著多少鍋蓋,無處可藏。


所以,對於慧根沒利到自性勘破萬古疑雲的,

對於善根沒深到足以死灰復燃大乘根基的,

哪個自稱過來人的貨,敢幫你捅破了窗戶紙,

就只是販賣感覺、狀態、經驗。(必落生滅)

這種人就只能教與他自己根器接近的人,

不能於五湖四海六合八方男女老少王臣庶民上契諸佛妙理下契眾生根基。

呵呵,遮天蔽日大鍋蓋。


而且還真就有人吃這套。
遮風擋雨的多好,可感動了,太陽那麼刺眼肯定不是好東西。

於他,傷人慧根,瞎人法眼。

於你,看你有沒有點骨氣了。

行了,說完了,你們繼續猜。


這事啊,

「圖不得,算何窮,日月還教沒此中」


無量無數無邊宇宙與生命的真理,真那麼好猜嗎。


【正法眼藏】,不付慫人,首先,你得頂天立地站的住。

加油哦。

http://weixin.qq.com/r/1USUjMvEKJZXrY-v9xHH (二維碼自動識別)

公眾號:rxsj99


https://tinyurl.com/huplqos

禪宗的開悟明心是什麽意思?

禪宗的五祖弘忍大師曾經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意思就是說學佛人如果沒有開悟親證自己的本心,那麽修學佛法是沒有益處的!因為在佛法修行中,開悟明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學佛人入門的一個樞鈕。開悟明心之後才能進入菩薩內門中修行,如果還沒有開悟明心,那這個人即使努力行善積德,仍屬於世間善法,未來世都還可能會起無明,去造作諸不善業,而墮入三惡道中,因為沒有親證本心,無法受用本來自性清凈的功德,那都還可能在佛道上會有退轉的機會。佛陀《楞嚴經》卷9中也說:「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凈,皆由隨順殺盜淫故。」由此可知開悟明心的重要!

那什麽是禪宗的開悟明心呢?現在佛教界都公認開悟明心是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為什麽這麽說呢?我們來看禪宗最有名的《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中說:「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丶天人師丶佛。』」

白話翻譯一下,在《六祖壇經》中有記載:五祖大師以袈裟遮蔽圍繞,讓其他人看不見他在為惠能說《金剛經》!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大師為他說《金剛經》之後,在五祖大師的教導下,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惠能在五祖之言下而開悟明心,悟到一切萬法都離不開如來藏的自性,惠能悟了跟五祖稟告,用五個「何期」來讚歎本心如來藏,何期就是「沒有想到啊!」的意思。六祖惠能大師此時說:

「沒有想到阿!這個本心如來藏的自性是本自清凈的;
沒有想到啊!這本心如來藏的自性是不生不滅的;
沒有想到啊!這本心如來藏的自性是本自具足的;
沒有想到啊!這本心如來藏的自性是原本就不動搖的;
沒有想到啊!這本心如來藏的自性是能生萬法的。」

而五祖大師也跟六祖大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這個開悟明心所親證的「本心」就是能生萬法的第八識如來藏,並不是意識心修到一念不生!為什麽呢?因為意識心無法出生萬法。

我們來看看中國禪宗的第一位祖師,達摩大師交給二祖慧可大師的《楞伽經》中有說到每個眾生都有八個識,也就是說每個眾生都有真心和妄心,再細分也就是這八個識。真心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又名如來藏,妄心就是前七轉識,也就是意根和眼識丶耳識丶鼻識丶舌識丶身識丶意識這七個識。

這些內容 佛陀在《入楞伽經》卷 8〈14 剎那品〉中說:「所謂八識:何等為八?一者阿梨耶識,二者意,三者意識,四者眼識,五者耳識,六者鼻識,七者舌識,八者身識。」《入楞伽經》卷7〈11 佛性品〉 佛又說:「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凈。餘七識者,心意意識等念念不住,是生滅法,……」

在前面那一段經文中, 佛開示每個眾生都有八個識,所謂八識的第一個是阿梨耶識(阿賴耶識之另一譯名),第二個是意根(又稱末那識),第三個是意識,第四個是眼識,第五個是耳識,第六個是鼻識,第七個是舌識,第八個是身識。在後面那一段經文中, 佛又開示阿梨耶識也稱為如來藏,祂與有無明的另外七個識共同在一起,也和有情的色身共同在一起,猶如大海中的波浪永遠不會斷絕;祂遠離無常的過失,也遠離眾生我的過失,自己本性清凈,永不生滅。而其餘七個識是念念變異無常,是生滅法。

因此,開悟明心就是要實證自性清凈,永不生滅的第八識─真心如來藏,這個第八識如來藏能夠出生萬法,祂的自性是無我丶離染丶清凈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複次,世尊!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應如是學,謂不執著大菩提心。所以者何?心非心性本性凈故。」

學佛人經過動中定力的培養,有了般若正知見之後努力再參禪尋找本來自性清凈的第八識如來藏,在因緣成熟時親證此真心如來藏,如此就是開悟明心。

佛法中常說「三界唯心丶萬法唯識。」《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9〈20 夜摩宮中偈贊品〉:「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又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意思就是說我們眾生的五蘊身心(色丶受丶想丶行丶識)丶都是真心如來藏所創造的!乃至一切山河大地等器世間也是有情眾生大家的如來藏一起共業所造的。

如《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一切佛語心品之四〉云:

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

意思就是說,如來藏是一切善法與不善法之根本因,如來藏能夠普遍出生一切五趣六道的眾生!如來藏就像魔術師一樣,如果我們是造五戒十善等善業,如來藏就依照我們的善業,將我們出生到人道或天道。而如果我們是造惡業,如來藏就幫我們出生到三惡道中。但如來藏自己卻是離開「我執」,也離開了我所領受的色身與六塵的執著!如來藏只是依照我們的「業種」來出生我們未來世的善惡苦樂等果報,如來藏本身是完全無我性的,因此稱為「自心如來」。而外道或凡夫眾生因為沒辦法覺悟這個如來藏自心如來的所在,因此就想像有個造物主存在,但那卻是因為沒有開悟明心而自己發明的結果!

因此,我們由此可知,開悟明心就是親證本來自性清凈的如來藏!而我們眾生如來藏中所含藏的種子卻是不清凈的。佛陀在《勝鬘經》中對初地菩薩勝鬘夫人說:「如是如是!自性清凈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凈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

意思就是說有兩個法很難了知,一個就是自性清凈心;另一個就是這個自性清凈心中有煩惱染污。這兩個法是像勝鬘夫人那樣的初地大菩薩和其他開悟明心的菩薩摩訶薩才能夠聽受了知的,其他尚未證悟的聲聞只能相信佛語。

因此開悟明心的目的就是要先親證如來藏,接著再讓染污的意根丶意識轉依如來藏的自性清凈,以此修行讓我們自己的前七識越來越清凈。

而修定修到一念不生的意識心那還不是開悟,必須是親證此能生萬法又自性清凈的如來藏才是開悟;這點六祖大師的開示可以證明!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
有僧舉卧輪禪師偈曰:
「卧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麽長。」】(CBETA, T48, no. 2008, p. 358, a26-b3)

白話翻譯如下:有一位卧輪禪師修到一念不生,自稱:「卧輪有伎倆,能斷除心中的百種語言文字妄想,面對境界能夠一念不生丶心不起念,這樣讓菩提心日日增長。」

六祖大師聽了,說:「這段偈沒有明心,還沒有開悟,如果這樣繼續修行只會增加越來越執著定境,增加我見丶我執等系縛。」

於是六祖大師說:「惠能我沒有伎倆,不斷除心中的百中語言文字和妄想,

面對境界的時候還是繼續起心動念,但我的菩提心還是本自清凈丶本來自在,這麽的常住不滅。」

為什麽一念不生的意識心不是開悟明心呢?因為前六識在睡著無夢和死亡時都會斷滅,而第七識意根在阿羅漢入無餘涅盤時也會斷滅;一切法都滅盡時,只有第八識如來藏依舊常住不滅,如來藏就是 佛陀所說的空性心丶實際丶涅盤丶不生不滅丶無相無願的境界,不同於外道所說的神我。
《入楞伽經》卷3〈3 集一切佛法品〉:「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大慧!我說如來藏常,不同外道所有神我。大慧!我說如來藏空丶實際丶涅盤丶不生不滅丶無相無願等文辭章句,說名如來藏。」

所以說真悟的大善知識會說:「禪宗開悟不是在轉變原來染污的覺知心成為清凈的覺知心,而是要一方面把自己清凈,然後用清凈的自己去尋找本來就清凈的如來藏,那是另一個第八識心。」

由此可知,開悟明心的意思是實證《金剛經》和《楞伽經》中所說的第八識如來藏,那個金剛心是本自清凈的,是能生萬法的第八識如來藏。


開悟,這事怎麼說呢。。
最好的,比喻,就是電子遊戲。這個世界,就是一場遊戲,你就是裡面的遊戲人物,每天都在,打打殺殺,然後滿血復活,然後繼續,打打殺殺,然後在復活,永遠活在,貪婪和恐懼之中。小乘的解決方法是,直接把電源拔了,這樣遊戲終止。但是,大乘認為這種做法不了義。大乘的目的是找到源代碼。這就是佛陀,二轉和三轉,FL的密意。如果,你證悟了真如自性,或者如來藏或者緣起性空,總之,只要證得那個東西。你瞬間就明白,原來這只是個遊戲。然後你,與天地一體,與萬物唯一,而且你甚至,可以篡改遊戲,隨便刷裝備。理由很簡單,你找到了源代碼(就是真如),所以,大乘菩薩神變不可思議。而且,沒有必要入涅槃,因為已經涅槃之中了,還涅什麼槃。然後,就打遊戲刷裝備過關玩。隨著你,智慧和福德增長,你的力量會越來越大。就是裝備越來越強,這就是菩薩10地。直到,最後圓滿成佛。這時,就打翻版了,。。很多大菩薩,比如觀世音,就是打翻版了。。然後,繼續打遊戲。所以,菩薩行是無有窮盡的。


之前看世界,覺得步步為艱、困難重重、悔恨非常多。開悟之後看世界,洞察一切,處處見機,放鬆自如,無過無失(沒有做過分的情況,也沒有錯失機會的情況),不貪不悔,日見精進。就這醬紫。

說到我自己,開悟但仍有凝滯之處,就是不能精進。雖然遇事時、交際時能洞察精明、思慮周全,但平時有時仍會隨物慾迷惑,不過不會沉溺多深。

開悟後最大的一點是拿得起、放得下。在遇到逆境時更容易考驗出來真假。


開悟是什麼樣子?現在有很多描述,絕大部分都不要看,因為大多數描寫開悟的人都沒有開悟,只是用大腦理解,哪怕描述的都一樣,也是錯的。開悟是什麼樣子,要聽那些開悟的人說,哪怕他們說的都不一樣,也是對的。區別就在於,兩個人都在給你講如何學會游泳,不會游泳的人就算背誦了一本游泳教材,他講的也是錯的;會游泳的人,即使從來沒有上過學,他說的也是對的。

開悟的人,一樣有七情六慾,有喜怒哀樂。如果他不說他開悟了,你不會知道。他高興時會發自內心的高興,他傷心時會比你還傷心。他可以慷慨激昂的演講,也可以安安靜靜的走路;他會傻傻的看著你笑,也會沒心沒肺的陪著你哭。但他的內心是平靜的,他的覺知一直跟他在一起,他就像大海,表面上會波濤洶湧,內心卻渾厚、寧靜、寬廣無垠。

開悟的人,從不會看輕自己,也不會看輕別人。他不會崇拜名人,也不會看不起普通人。他可以隨時給你磕頭,也可以隨時接受你的跪拜。在他的眼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形式只是一個形式;在他眼裡,看見的不是財富、名利和美貌,而是每個人那個存在。有意思的是,開悟的人和開悟的人在一起,很快就能相互知道,他們知道為什麼。

開悟的人,不會有宗教分別。他可能會給你講佛教,也可能會給你講道教,還可能會給你講聖經、古蘭經,沒有關係,因為他知道,那個歸根結底都是一樣的。你可以跟他爭辯,你可以罵他是錯的,他會笑著說:你是對的。因為你確實是對的,但他也沒有錯。真正在他的內心世界裡,本來就沒有對錯。那叫破二元。

開悟的人,會有絕對的自信。無論他是否表露出來,他都有絕對的自信。他的自信,不是給別人看,就像你相信1+1=2,有人告訴你答案是錯的,你頂多覺得這是個玩笑。他的自信也是如此,和外在無關,不用來證明,別人也無法證明。因為他看見了世界的真相,他真的知道他是誰。

開悟的人,會有一套你不理解的理論和邏輯。他可能不會去幫一個急需要他幫助的人,你會說他沒有慈悲心,他可能會去和一個惡人合作,你會說他不分善惡。他會問你一些很傻的問題,例如我為什麼要做好事?他也慈悲,但他的慈悲可能是不慈悲;他也會問你,為什麼不能幫惡人?他認為,惡人也是人,也需要幫助。

開悟的人,他是自由的,在他身上沒有束縛。我們追求的東西,他可能都不要,但也可能要得更多。他可能在事業的高峰期,甩手不幹了,也可能為了生計去做搬運工;他可能上午剛和業界名流喝茶品酒,但下午就和路邊乞丐稱兄道弟。一個睡著的嬰兒,我們可以安心的放他在床上,但一旦他醒了,我們就不知道他會爬哪裡去了,因為他是活的,是醒的。所以孔子問禮於老子後,感嘆的說:我見到的老子,就像龍一樣,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才能將他捕獲。

有人說,我不希望開悟,做個平凡人就好了!這句話很矛盾,因為開悟的人才是平凡的,也只有開悟的人才甘願接受自己的平凡。你的頭腦時刻都在告訴自己,要有鬥志,要有理想,要為了夢想而拼搏,要成為一個非凡的人。開悟的人不是這樣,因為他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不平凡,就像毛主席那麼「偉大」,最後也是塵歸塵土歸土,所以他就接受自己的平凡。一旦接受自己的平凡,你會發現快樂會接踵而至。

有人說,我不希望開悟,開悟了會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這句話是錯誤的,因為開悟的人才真正對什麼都感興趣,生活才真正有意思。其實,你平時只對自己感興趣,自己的美貌,自己的小孩,自己的愛情,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跟自己相關,基本上不會真感興趣。開悟的人不是如此,他會去聽花開,去聞雨落,去看葉長,去覺當下。所有當下發生的,他都感興趣,包括他的呼吸。

開悟的人,會很容易愛上一個人。其實是會很容易愛上很多人。因為開悟的人經常不要腦子,而用心。愛是用心的,所有的愛情都沒有理由,問我為什麼愛你?找的出來理由的愛,都不是真的愛。真正的愛,都是用心的,所以相愛的人都很傻,也喜歡做傻事。但是你不要想佔有他的這種愛,因為開悟的人,他會活在當下。當他跟你在一起,他會愛你,當他跟其他人在一起,他就在愛其他人。

開悟的人,很少會有真正的痛苦。真正的痛苦,來自於妄想和執著。沒有妄想,就沒有痛苦;沒有執著,也不會有痛苦。開悟的人能看見妄想,妄想就會消失;開悟的人能看見執著,執著也會消失。開悟的人,一直有喜悅。那種喜悅不需要理由。真正的喜悅都不需要理由,只有痛苦才需要理由。他可能會坐在那裡傻傻的看人來人往,然後對每個人都發自內心的微笑。他也是在對他自己微笑。

開悟的人,會接受一切。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正常的,他會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他不只是口裡說,心裡也是這麼想。他不會有懊悔,也不會有期待。沒有期待,一切都是驚喜。開悟的人,不會有恐懼,甚至不恐懼死亡。因為他知道死亡就是生命的朋友,他們總在一起從未分開。如果他說死亡很美,不是在故裝高深標新立異,你的死亡是痛苦的,但他的死亡真的很美。

開悟的人,是矛盾的。他會說他的死亡是美的,但他還會說他是不死的;他可能什麼都不做,但也可能什麼都做。他不做時,真的什麼都不做,他說這是無為。當你找他的時候,他還會說哎呀我太忙;當他做時,可能什麼都做,而且用力去做,他說這是無不為。當你找他的時候,他還會說我不忙啊,因為他說這些都不是他在做。

開悟的人,也不是無憂無慮,他必須要保持覺知。開悟的人,只是看了一眼那個真相,他沒法一直留在真相裡面。雖然他永遠不會忘記那個真相,也可能會重新迷失,會懷疑那個真相。這個時候,他就不能算一個開悟的人。

最後我要提醒你:如果你想成為一個開悟的人,那麼就永遠不要想成為一個開悟的人,那些所有想開悟的人到現在都沒有開悟。想是用大腦,用大腦來開悟,永遠不會成功。怎麼才能開悟?


當你不想,開悟才可能會發生。


推薦閱讀:

如何學習禪修?
為什麼好人成佛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而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佛?

TAG:心理學 | 人生 | | 佛教 | 生活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