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事也很痛苦怎麼辦?

信息時代,報道泛濫,生重病的被砍的被燒的被撞的被遺棄的多不勝數,每次看到都很想幫,但是能力有限,幫了一個人本來是挺開心的,又出現有困難的人,就會很糾結,也莫名其妙地自責,本來只是想做點善事舒服一下自己的心,反倒引來不安,真的不想這樣,我提醒過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沒可能所有人都幫得到,有出一分力不就行了嗎,糾結個屁啊,可是沒什麼效果,我懷疑是因為覺得自己手頭上還有錢,但是那是需要作為存款的錢,每個人都需要存錢啊,雖然不是馬上需要用到,哎,可能就是糾結在這個上吧,救命啊,如何淡然看待一切啊


我們混佛教圈的,有一個心理療愈的概念,叫做「三輪體空」。啥意思呢?布施者如題主,施捨物如錢財或其他,獲益者如甲乙丙丁,皆為空性。翻譯一下,您施主身份是虛的,布施的行為是虛的,收益的對象也是虛的。
那TM還布施個毛?
其實是這樣的,布施也好供養也罷,道理是一樣的。
藉此去除我們的執著和慳吝心。
一分錢和一千億,本質上並無分別。
這是個修心的手段,不是最終的目的。
再說了布施也不是非得一定真金白銀,其實善的發心之下,一切行為皆是布施哦。
所以我說,借假修真……
又不請自來,羞走了……


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

簡單說,微笑也是一種布施

如果可以每天醒來,對著鏡子對自己笑一笑。出門的時候對家人笑一笑。路上遇到人也笑。上班還是笑。午飯和周圍的人笑一笑。……這樣的一天,是菩薩的一天啊。


這個問題我用我的一篇文章,【公益正負能量理論來回答】

我時常想,做公益,或許可以是一件最簡單的事了,

如果你的要求只是公益的話,何必在乎什麼形式,

你可以隨意去個鬧市區,看到有人乞討就塞錢,

或者去個窮山溝,問哪家窮就直接塞錢,

隨便找到公益機構,都能為你找到無數缺錢的重病患者。

這非常簡單,可那些口口聲聲說做公益者(包括我),為何不把錢全捐出去。

或許因為,塞錢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掏錢不是。

看到這,你肯定想我在講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但不是,這是有關【公益倫理】的問題,我希望公益界人士都能和我一起認真探討,

只有弄懂我們為什麼會做公益,才能讓更多的人做公益。

我曾問我自己,你為什麼做公益。

我回答,因為我有極強的【同理心】,能對很多不幸的人感同身受。

我有極大的【責任感】,希望通過力量改變社會中不滿意的地方。

這兩點我說出來,絲毫不感到羞愧,因為我從大部分人中都可以看到這兩點。

對,從看韓劇日劇會激動到哭的,或最不理智的五毛憤青中,我都能感受到這兩點。

這是每個人都有的【品質】,可問題是,為什麼很少人會選擇做公益?

因為與這些【正方向能量】對應的,還有【副方向能量】,

即是【冷漠】與【自私】。當然我在這不是「批判」,而是指,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的【品質】。

微博加V後,有很多人曾發私信、微博@我向我求助,但我一概沒有轉發或者捐款。

在路邊遇到乞討之人,我也盡量躲著走。

我給自己找了很多理由,我的能力有限,我希望有其他途徑能更好的幫助他們。

但我最後意識到,更重要原因,是我冷漠與自私。

但我並不為此感到愧疚,「其實我們本來就冷漠,因為如果不忽視或者忘記那些不幸的人們,我們根本無法過一種苟安的生活。」(@王魯)

花時間精力在這些求助的人身上,很難產生【效果】,【反饋】,真的很容易產生【負能量】。


那現在,我要提一個問題,為了讓人做公益,如何消除【副能量】?

方法有兩種,一是強調【正能量】。

即是,反覆強調「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讓公益人確認「助人是快樂」的。

但你可以試下苦瓜加糖,要多少糖才能蓋住苦瓜的苦呢?答案是,多少也蓋不住。

你只會得到一種又甜又苦的奇怪味道,雖然有部分人會喜歡,但總有人會噁心。

就像一邊誇讚醫務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無私奉獻」,一邊卻不給他們很好的福利待遇。

這樣的結果會讓一些人逐漸變得反感,甚至厭惡其中「甜」的味道。

所以有些人厭惡被稱為「無私奉獻」,但【奉獻】也是人的一種追求,只是被「恨屋及烏」了。

第二,即是利用【負能量】。

即是,通過榮譽性的表彰或實質性的物質獎勵給「奉獻」者。

表彰如評選「勞模」等,與「社會性」的【稱讚】不同,它更強調「個人」,符合【自私】這點。

這樣,滿足了人類【榮譽】以及【利益】的需求,就能有效的消除甚至引導【負能量】。

當然也不必那麼「官方」,舉個奇怪的例子,我幫助了一個乞討者,發到朋友圈,然後很多人給我點贊,稱讚我,我很開心。

這是不是一個利用「負能量」的例子?

但實際上,這樣的例子很少能夠發生,為什麼?我給大家講下「雷鋒的故事」。

雷鋒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在官方的口吻中,他「做好事,不留名」。

問其原因,應該是「為人民服務」,但他做好事的目的真的是「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嗎?

如此偉大的「聖人」,很多人都質疑他的存在。在此我以自己的智商擔保,雖然他的宣傳事迹中絕對有【部分】杜撰的成分,但我相信他是存在的。

也就是說,我相信他是一個工作勤勞,樂育助人的好青年。但我更要強調的是,他並不是絕對的「無私」,更不是「毫不為己,專門利人」的聖人。

翻看他的官方履歷,他在少年時期就進入兒童團當大隊長,16歲小學畢業成為公務員後榮譽不斷。一言以蔽之,他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從小就收到社會的鼓勵,領導的賞識。這些【鼓勵與獎勵】才是他走向「偉大」之路的力量。

那他從沒想過自己嗎?這是可笑的,在當工人期間,他每月有26元的工資,為自己購買了進口手錶,皮大衣等物品,這些可以在雷鋒紀念館裡看到。他得到過那麼多獎勵,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是在照顧好自己生活的前提下,才「節約」出很多錢去幫助別人。

那麼他不圖名利?那就更不可能。他接受成為【道德楷模】,即是最好的證明。他做過一些演講,拍了200多張照片,這些都是沉甸甸的榮譽。

可曾聽他說:「其實第一次聽說讓我當道德楷模我是拒絕的,因為你不能讓我拍,我馬上去拍,第一我要試一下……」

Duang!~的一下,加了很多【特效】的雷鋒就這麼粉墨登場,我不懷疑(因為沒有理由懷疑)雷鋒確實是做了很多好人好事,是個好青年。但他最終接受官方的各種稱讚,甚至配合杜撰,就說明他也在乎這些榮譽。

有人諷刺,「雷鋒並不是做好事不留名,他都在日記里寫了下來」,要我說,雷鋒不僅記錄下來,還拿給領導【邀功】,協助宣傳【擺拍】,真實的雷鋒,應該是個好人,但不是一個低調的人。

或許這個社會需要【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但更需要【熱衷公益,同時熱衷名利】的普通公益人。

公益需要消除【負能量】,不然,很少人能堅持下去,我想真實的雷鋒也未必能。

可是,為什麼在官方的宣傳中,雷鋒卻是一個無私奉獻,不圖名利的人呢?

因為這是【宣傳效果】。

在我們「感動中國」等各類道德楷模的評選中,我們往往會強調這些道德模範並不在乎名利與榮譽,但我們卻要「硬塞給」他們。

在此,似乎我們陷入了一個悖論,我們【只把榮譽給不想要的人】。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這是「頒獎者」的一種期望,

首先,通過【榮譽】鼓勵道德模範有示範作用,

但是榮譽就這麼多,如果給了某個人,其他渴求名利的人不幹了怎麼辦?

所以,要求道德模範為【不圖名利之人】,就會同時起到兩種目的:

一是鼓勵做好事的不要要求名利,降低名利需求。

二是讓渴求名利的不好意思提出自己的要求。

因為榮譽本身就是給「不渴求名利者」,如果你自己提出,那獎勵自然就不屬於你了。

通過這種設定,頒獎的「當權者」有效抑制了提出異議的聲音。

但這樣真的好嗎?那些十年如一日做好事者,難道真的不希望被表彰為「道德楷模」?

我想大部分是希望的,正如我研究出【公益正負能量理論】,也是希望有一天我彭寬會被銘記於公益史上。

所以我覺得,提出【道德楷模應該給不計名利者】的人,真的是殺人誅心。

通過選擇性的忽視【負能量】而持續維持公益之心的人,即使自己沒有察覺,我們也會覺得他很可憐。

就像「踏自行車掙錢,把所有錢都捐給貧困學生的一位老人」,如果到最後也沒人關心,所有人都會為此唏噓吧?

回到話題,怎麼利用公益產生的【負能量】?

即是,【榮譽】,【利益】。

因為你不能用【感動】,【責任感】等【正能量】無限地讓人去付出。

需要利用【負能量】:

對【個人】來講,譬如「冰桶挑戰」,

你的朋友都覺得你這樣做公益很炫很酷很有愛,那榮譽就達到了。

如果企業因為你做過公益而更賞識你,那利益就達到了。

如果公益人士因為公益做得到而得到更大的榮譽與財富,那他也會更加熱衷公益。

對【企業】來講,如果熱心公益能得到褒獎,產生社會效應;如果捐款能得到退稅政策優惠,它也會更熱衷於公益。

對【富豪】來講,創建個屬於自己的【個人基金會】是使成就感最大化的策略。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如何幫助微博或街道上遇到的求助的人?即是,完善這個項目。

從【正能量】的增加認同感開始,到【負能量】的獲得榮譽感結束。

我希望,每一個熱心公益的人,都能在他支持的項目中,得到反饋,得到滿足感,獲得榮譽感。

社會能把幫助他人當成一件比減肥成功60斤更值得炫耀的事情。

我講的這些,其實公益界一直在實踐當中,但一直沒有理論能去闡明。

至於如何能做到這些,【非常難】,這屬於價值觀念的改造,與政策的影響。

但這就是我的目標,在此先按下不表,會在以後的文章中提及。


很簡單啊。
布施要量力而行,不要好大喜功。
布施本質是為了讓別人開心自己也開心,如果你布施超越了自己能承受的範疇,因此不爽糾結,反而不美。
所以,一定要保證自己布施是開心的,錢多錢少無所謂,100塊你要心疼的話,那50塊?20,10,5,2,1。
自己選一個承受,而且不會心疼的數去布施,不必在乎別人的眼光的,自己開心就好。
一定要保證自己開心哪?否則真的有可能出現布施的功德還沒有自己不開心的惡業來得大的情況。


布施是一種手段,同意前面關於「去除我們的執著」的手段。如果不這樣看,如果布施是為了解除別人困難,那麼我們會為自己力量渺小幫助不了那麼多苦難的人而痛苦;如果為了傳遞溫暖,遇上狼心狗肺貪心不足的受助人你會心寒;如果為了讓別人對自己評價更高,那麼 碰上小人說你布施是沽名釣譽你會很失望。以上導致行善帶來的是痛苦。只能是本著治療「我執」這個目的,才不會痛苦。


非常簡單,小學生都知道拉肚子如果吃感冒藥會怎麼樣?
lz智商超過小學生了吧,病更加重!
佛法全是藥方,佛是宇宙級醫生,佛已經預言過我們這個時代的葯了,誰能吃下誰就幸福---9000年後所有的藥方都沒有了,就1.5個藥方還游泳,1個是直接葯--阿彌陀佛,1個是藥方大彌陀經


自己條件有限,幫不了人,這是正常的;具備部分條件,可以一個固定收入的百分比為限做慈善,這是有善心;像某個外國人,賣了工廠來中國某地發包子,這是個人的大善;促使制度改變,zf負起應負的責任,是另一種善。
盡自己的努力就行,佛經中,似乎沒有任何一個佛菩薩、大富豪是救助了所有人的,所以無須糾結。


痛苦又不一定是壞事.自己心裡有些東西放不下還不自知,就有痛苦了.這不正好是個機會讓你仔細體會一下自己到底為什麼痛苦么?其實它在幫你. 忍辱開始是忍,忍的目的是給你時間和機會最終能放下.忍不是忍,是放下.


不做


能輕富貴,
不能輕一輕富貴之心;
能重名義,
又復重一重名義之念。

花開從不為了人讚美,行善亦然。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你好像在糾結兩個點哦:

1,苦難的人太多,感覺一己之力幫到的忙微乎其微?

1,苦難的人太多,感覺一己之力幫到的忙微乎其微?

1,苦難的人太多,感覺一己之力幫到的忙微乎其微?

有一個很著名的故事,是小學課本上的。不知道你有沒印象,我憑記憶寫寫。海灘邊一位小孩不停地把擱淺在沙灘上的魚兒們撿起扔回大海,有人問他,沙灘上的魚這麼多,根本救不完,你才救這幾條誰會在乎呢?小孩沒有停止動作,一邊救一邊說:"這條魚在乎,"然後又撿起另外一條扔回海里:「這條也在乎。」

這個故事我一直記得,「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2,自己施於別人的東西(錢、或其他)是自身缺或者剛剛好夠的,而送出一份自己就少一份,心裡.....?

這樣善良太委屈自己了,明明是捐贈者,卻因為差點捐贈行為變成需要受捐的人。你也說「本來只是想做點善事舒服一下自己的心,反倒引來不安,真的不想這樣」,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你幫助他們,當然是出於好心,我相信你是善良的。只是,你幫助他們的時候,想得更多的是什麼呢?是更多的在想「我是善良的,是應該幫助他們的,不然我救覺得自己壞」,還是更多的在想「希望他們得現狀改善」?
這兩個想法難免同時出現,但區別很大,前者是在演自己(覺得自己應該是什麼樣的人,演出理想中的自己),後者真正在做自己(我是什麼樣就表現什麼樣,不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

如果一個人是在演自己,並選擇善良的角色,那這個人就容易做出利他而忽視自己利益的行為。正如你現在,做了善事有利他人,卻打擊了自己經濟上的需求。

更值得說的是,你仍然堅持扮演善良的人(雖然你本來就善良),所以即使感覺到痛苦,你問的也是「如何淡然看待一切」,而不是停止這個讓自己痛苦的善舉。

如果一個人是在做自己,那麼他做的一切都聽從自己的內心,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心才真正舒服。

下次做善事之前,除了問自己想不想幫忙(知道你想幫),還要再多問一句,能不能很舒服的去做這件善事?如果覺得不太舒服,請先照顧自己的感受!忽視自己的感受的後果就是,做了好事後痛苦!,

總之,做別人的好人之前,先做自己的好人。不自找痛苦,也就沒有「如何看淡」這一問了。


善惡的不同在於自己的發心。題主的發心很好,但困於執著,內心不能放下。如信因緣,希望你能這麼想,「這個人幫不到,是我與他緣分不夠,但會有有緣人幫助他的」。換句話說,「凡事自有定數」,生活中隨緣而做,不要執著。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不妨將做善事這種心上升一個高度,既然對外在的眾生行善事對你來說可能會變成一種壓力和煩躁,不如安住於內心,不執著外相(眾生相),體察自己這些不良的情緒,尋其根源,然後不斷地修正自己,完善自己。
將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送給題主「無量無邊的眾生不出自性眾生中。」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陳游標也是做善事,總會讓受善者接到壓力,誰更痛苦?這是方式問題


親愛的閣下,對於你的問題我真的很抱歉,對不起。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同時,求要求之有道。

人因為生存,所以我們必須要用勞動去換取酬勞,我們在勞動的同時確實是有很多人會在無形之中幫助到我們,因為我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對於我們所取得的酬勞,我們可以20%孝敬父母,10%用於回饋幫助過我們的社會(大環境下,同事、鄰居都算社會)。

如果閣下不介意,末學可以推薦一本書為閣下《業力管理》。


同情有兩種。一種同情偏向感傷,實際上只是心靈的焦灼。看到別人的不幸,急於儘快地成身出來,以免受到感動,陷入難堪的境地,這種同情報本不是對別人的痛苦頗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殃及自己的心靈。另一種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無感傷的色彩,但富有積極的精神,這種同情對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決心耐心地和別人—起經歷一切磨難,直到力量耗盡,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心靈的焦灼》


如果做善事是為了消除這種心理,你做再多還是會痛苦。做善事要發自內心,而不是有什麼「讓自己好受」或其他目的性的行為。這種心理你要去承認面對,而不是要消除它


儘力隨緣


有善心是好的,但請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人做起。
話說的重一點,你這是偽善。
不過,我曾今也有這樣子的想法。
首先,每個人都要先承認自己的無能,你不可能救得了世上的所有人。
第二,隨著你能力的增長,慢慢的做力所能及的善事。
第三,看看你的內心。
第四,我相信,每個人都對自己負責的社會會更好。


信耶穌: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你還是做事太任性。給你一個建議,每次做事前想一想這個問題「如果做了這件事,我會怎樣?」


推薦閱讀:

為什麼季羨林說禪宗走到了佛教的對立面?
佛教到底是什麼?
你對密宗中男女雙修有什麼看法?
什麼是歡喜佛?歡喜禪?是正統佛教嗎?

TAG:心理學 | 公益 | 佛教 | 佛學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