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有哪些在通風降溫方面的設計?
謝邀,雖然不知道回答什麼……
通風降溫要分不同氣候地區,比如北方地區,冬天保持室內溫度才是最重要的,古代可沒有市政供暖,冬季取暖是奢侈品,天熱不一定能熱死人,天冷是一定會凍死人的,所以大部分建築設計以冬天保暖為核心,朝向上要充分接受陽光,夏天能適度遮陽,此外以古代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工業化水平,熱島效應遠不如現在,牆厚能蓄熱,夏天也適度降溫,所以一般來說古建築體感溫度是低的。
高票答案有說太和殿的,首先,那不是住人的地方,一年用不了幾次,降溫通風哪是什麼設計要素,最大問題是那麼大體量沒法升溫冬天凍人。此外,上下檐之間不封嗎?封上還能通風嗎?重檐跟通風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的。乾隆就喜歡住小小的房間,故宮裡住人的房間都是小小的,以古建築解決室內環境的改善水準,換你也不想住大的。
對於皇帝來說,避暑主要還是靠搬家來解決,主要方式是去避暑山莊或者圓明園住。紫禁城遍地硬質鋪裝,夏天當然熱得不行,靠冰窖庫存也治標不治本,海淀(80年代以前)或者避暑山莊氣候就好多了,水道縱橫,綠樹成蔭,建築密度極低,那不比什麼降溫方式都好嗎?水源豐富,搞點水力空調之類就不難了,比如圓明園就有個水木明瑟殿,就是用水車風扇降溫的。
而窮人來說,「不避風日」是說房子破的,愁得是房子四處漏風,通風是什麼問題還需要特別考慮呢?能不透風才是人生目標。現在你住在三層low-e玻璃斷橋鋁型材圍護室內,覺得通風好難好難,以古建築門縫窗縫窗紗窗戶紙透風水平,還需要毛的通風,冬天不凍死才是幸福。
而在溫暖潮濕的區域則不一樣了,冬天不一定會凍死人了,而通風不好引起的濕熱環境會導致蚊蟲微生物滋生,傳播疾病,通風問題會影響全程生存質量,而因為中國地理大問題,很多地方適宜建設區域本來就不大,局部區域人口密度可能很大,這時候通風才是重大問題。
首要問題其實是選址,乾爽通風近水源的區域才適合居住,潮濕多瘴氣的地方自然就沒法住人,所謂風水,於今人是迷信,於古人是真要命的。一些建設水平較低的南方民居底層架空,可以保障居住空間較為乾爽衛生。宜居地區人口密度也越來越大,但依舊會有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間,大的是院小的是天井,基本可以保證住人的房子都有自然通風,然而我並沒有太多看法……
所以,請珍惜現代節能保溫建材和暖通技術帶來的宜居室內空間吧。
謝邀
各地建築都有這方面的設計考慮,以南方為多。
1.皖南民居
西遞村的地空調,通過鑽孔與地下河貫通,將地下河的冷氣引入室內。*(相當於現代的地源熱泵)
(圖片來自網路)地下河常年湍流不止,溫度恆定,這個洞出來的風也就是冬暖夏涼。
2.陝南,豫南等地民居
多採用一層半的設計,在房子的上面隔出半層小閣樓,前後窗戶貫通,一方面是作為存放糧食之所,同樣也能夠調節民居內的溫度濕度環境,風壓作用。
(圖片自攝)
3.西南民居
西南主要既採用了上閣樓,還有下層架空的策略,在建築下面形成風的通路,在風壓的作用下,能夠通過木結構的孔和縫影響室內溫度和氣流。
4.天井的策略
南方各地均有採用,主要是通過熱壓和風壓兩種效應(煙囪效應),形成上升氣流,進而帶動整體的氣流,從而達到降溫效果。*(照片來自網路)
5.涼亭的策略
在南方各地都有修建涼亭的傳統,涼亭四周環水,利用水的蒸發效應降溫。或是在山下修涼亭,利用山谷風降溫。(照片自攝)
簡單的說,首先就是宮殿建築的重檐結構。代表就是
當然重檐在降溫這方面的作用有限,主要就是熱空氣上升,大殿頂部空間大,重檐之間的空隙可以將熱氣發散出去。。。但是這個作用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這需要很高的成本。在民間無法應用。最重要的是這個設計本來也不是為了降溫而設計的。
所以我國聰明的勞動人民又發明了另一項事物來應對熱天氣
沒錯,就是天井,天井不僅可以有效的趕走熱空氣,而且可以讓潮濕的空氣儘快散去。
為了進一步做到防晒,加速空氣流通,所以我國勞動人民又發明了另一項物體
沒錯,就是這種九曲十八彎的迴廊,會產生穿堂風。
這個再不夠?沒關係,我國皇帝充分發揮自己的享樂精神,工匠充分發揮學習精神。從東羅馬學會了
自雨亭。。。天寶中,御史大夫王鉷太平坊宅有自雨亭,檐上飛流四注,當夏處之,凜若高秋。消暑神器有木有?當然,明清北京城尤其是皇城以內缺乏這種地貌,所以。。。從明朝開始,就在紫禁城裡搭涼棚。。。陰曆四月就開始給給寢宮搭涼棚。。。
說點基本的吧。
為什麼南方基本沒有廡殿頂,高等級的屋頂大多是歇山頂?因為歇山頂的設計就是考慮到屋頂的通風性,進而防止因為屋頂內得潮氣過重,造成梁架的糟朽。
畫過古建築測繪圖的人,應該會發現歇山頂得梁架是如此的複雜,這也正是中國古建築的一大發明。至於廡殿頂,其實建築物理環境上是不如歇山的,即使是北方,後期其實也更喜歡用歇山頂。
至於其他的,各地民居對環境的適應性改造,建築史應該都講過。
——————————————
還是有人質疑的。
我只能說這都是上課聽老師講的。我覺得還挺有道理的。至於南方硬山四面坡,沒太多必要較真,整體上確實南方歇山做法,或者打開山牆的做法更多。當然,南方也很大,這裡應該特指潮氣重的地區。
中式建築這方面的東西真不清楚,倒是看到很多原來租界里的小洋樓,百葉窗用的很多,採光、通風的前提下還能顯著的降低負荷,確實是個好東西
謝邀。
試舉一個例子,內柱外牆會設置通風口。該圖在孔廟大成殿。
我不是這方面的科班,不過我在廣東順德的清暉園,感受了很好的水榭(如下圖)
四周環水,後接廊橋,竹葉青青,清風徐來。
房頂的瓦都是一片一片疊起來的,有很多的縫隙,夏天屋內的熱氣會從縫隙中竄走,另一方面自然風也能從瓦縫隙中鑽進屋裡。
伊朗亞滋德古城的風塔,原始的中央空調系統…
不過有時候我感覺清真寺的宣禮塔是不是或多或少也有類似的功能呢?
照片自己拍的,具體有沒有通風降溫的功能沒有仔細研究過!
利用外廊和兩端開窗製造穿堂風,大跨度大層高也有利於室內空氣流通。另一個方面古建築大都是木結構,與現在的鋼筋混凝土相比,在通風散熱方面有明顯優勢。
剛從蘇州回來,正好看到了拙政園的「三十六鴛鴦館」,一半在陸地上一半在水上,冬天就在陸地的這半邊聽戲,夏天就在水上的這半邊看景,也是挺愜意的
布達拉宮的通風口,非常神奇
題主去查查風壓通風,熱壓通風,煙囪效應等名詞,我在畫圖,先佔個坑,,,話說通風這塊最有發言權的可能就是我們嶺南這邊了。。。
抱歉,,,實在沒時間了,這坑太監了吧 ,,,摺疊好了(??益?)
沙漠里的下沉式庭院。
歐洲的室外石床,碎石普牆基周圍,吸收熱量。
沙漠里的招風塔
瀉藥,反正我修繕這麼多古建築,在室內也住過,沒特別注意什麼通風設置,反正不熱,有時候還得蓋被子,不管多熱的天氣,進了屋裡面,喝一杯茶絕對涼爽爽的。。。。我敢保證
謝邀!簡單回答下這個問題。再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講明的是,因為古建築的用材,製作工藝和建築結構的作用,古建築的通風降溫問題沒有現代人想像中那麼眼中,甚至不是問題。
傳統古建築分兩種,殿宇和民居。先說殿宇指的是規格較高的古建築。一般殿宇體量大,室內空間很大,而且選址都處在開闊地帶,尤其是廟宇都在深山中,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建築本身的通風問題。室內層高很高多柱少牆,然後再配合門窗,以及多為木構材質製作,屋面瓦也有通風作用。所以殿宇基本不存在通風降溫問題。去過寺廟的人一般應該會有感覺,無論外面再熱,進入大殿,就頓甘清涼。無論是廡殿的還是歇山的,
說到屋面樣式,補充下,廡殿和歇山屋面對通風降溫的作用。有人說,歇山比廡殿更通風,關於這點要先了解下歇山的發源,歇山樣式是發源於南方的,起初的歇山山牆是鏤空的,這樣室內空氣對流,起到通風降溫作用。後來歇山樣式逐漸北傳,出於美觀和文化的考慮,山牆被封閉起來,且畫上山花。這個時候,歇山樣式的通風功能有所減弱。但基本不影響殿宇的通風降溫功能。
現在講講民居。比起殿宇,民居有一定的通風降溫需求。因為傳統民居體量下,室內空間小,且往往都是聚居。受傳統文化影響,民居有內向性,多使用高牆圍合,形成封閉陰暗空間,避免了陽光直射,從而解決了降溫問題。
通風問題則主要是首要的辦法是天井,走廊,弄堂的配合加以解決,從天井引入冷空氣,通過室內走廊以及房屋之間的弄堂形成空氣對流,最終解決通風問題。這點無論是北方的平遙古城,還是南方的徽派民居都有體現。
而且在一些大戶人家,通過會在庭院種植植物,甚至營造溪流水系,在解決通風降溫的同時,更營造出了意境。
回答完畢,一點淺論。希望其他有識之士補充糾正。
我不不太懂一些建築術語,但我看到題目就想起小時候在江南小巷子里的穿堂風,以前的家裡總是生著煤爐的,所以如果不夠通風是生不起來的。每當飯點前真是都有各家的煙火的柴米油鹽,很幸運我能住在那樣的地方,能感受那種父輩母輩時的煤爐,煙火氣,那種穿堂風。
謝邀
這個問題在某個問題里有回答了吧,我來簡化一下
1.首先是最基本的,古代人除了臨街商鋪以外基本上都是採用的坐北朝南的布局,這個布局在現在的農村還是很常見,夏天時,只有早上的太陽會斜射進堂屋,下午堂屋就處於背光面,這個時候就很涼快。古人幾千年的大數據結果(手動滑稽)
2.古代的屋頂都採用的斜頂瓦面,熱空氣聚集到屋頂是就會很快的被室外風給帶走,同時室外的較涼快的空氣與室內的空氣完成交換,這個時候就可以起到降溫效果。
3.古代的一般人家的房屋的地面可不是混凝土,而是夯實土,說白了就是泥巴面,而古時候的房屋窗戶不多,屋內較為陰暗潮濕,地上一直都是濕巴巴一層泥土,可不樂事?
以上是免費玩家的降溫方式,還有的就請大家補充,以下是人生贏家的降溫方式
++++++++分割線++++++++
1.空調,對你沒看錯,古時候是有空調的。九五至尊可不是凡人之軀,夏天到來時,九五至尊的寢宮裡可以一直有空(冰)調(塊)降溫,可不樂乎。
2.地井,這也是古代空調的一種,高票回答里說的很清楚了,就是家裡打一口井,井水大家都知道,冬暖夏涼的好東西,靠他降溫也是高大上滴
3.
謝邀。涼屋。
涼屋通常傍水而建,利用機械原理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水流沿著屋檐往下淌,大有人工「水簾洞」的味道。涼水從屋頂流過,降溫效果自然極佳。到了明代,有人巧用地理之勢掘井納涼,文人高濂就在《遵生八箋》中記載,「霍都別墅,一堂之中開七井,皆以鏤刻之,盤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土樓算不算,我們老家老式房子都用土磚砌築。冬暖夏涼,就是地面有點上潮
推薦閱讀: